“一切皆空,”独园问道空白名字,“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当前位置: >>
Erkygq20个佛学哲理故事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 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20 个佛学哲理故事 1 20 个佛学哲理故事 1 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 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 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 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 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 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 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2 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 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 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3 4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输与赢5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 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6 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 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 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7 悟性如光 读佛经。 ****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8 9 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10 有看的,继续灌 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 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 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 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 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11 一滴水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12 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 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 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 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禅者的祝福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 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 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 是生活的至理。 13 死期到了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 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 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 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 “你的茶杯死期到了! 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 ” 转身而去…… 14 15 天堂与地狱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 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16 惹尘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1718心境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 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19 快乐之道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 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 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 “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 “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 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20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 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 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笔耕生活 柯灵 “文字生涯,冷暖甜酸,休咎得失,际遇万千。象牙塔,十字街,青云路,地狱门,相隔一层纸。 我最向往这样的境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清湛似水,不动如山,什么疾风骤雨,嘻笑怒骂,桂冠 荣衔,一律处之泰然,但这需要大智慧大学问,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够企及的。” 佛学故事----嘱奴守门 人的智识有深浅高低,个性习惯好欲都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交流就有投机与不投机。古人说: “常 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有人闻一知二,有人闻一知十,有人一闻千悟,有人说东却会到西里去, 或一句话说几遍都听不懂。智慧高,修行深的人事事一点即透,凡人智识迟钝,事事都过了才知道, 有人相处一辈子都不会了解对方,而有的人对他人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事先能知他人的意向。从前有位大富翁,有一天想到很远的地方去,当他要出门的时候,特别把守门户的奴仆叫来说:“我 出门的时候,你要好好看门,用心照顾驴子。”“主人你尽管放心,我会依照你吩咐去做的。”主人 就放心的出门去了。主人刚出门的几天,奴仆也确实小心翼翼的看守门户、照顾驴子。可是没有几天,村里的庙请有名的 戏班来演戏,听说戏演的十分精彩。守门的奴仆心里就痒痒的想去看戏。可是主人一再的交代要看守 门户和照顾驴子,怎么办呢?”于是他想: “主人叫我守门, 看好驴子, 我就用绳索把门缚在驴背上, 牵著驴子去看戏, 不就行了吗?” 于是他欢天喜地的照著自己的想法,先把驴子牵出来,再将大门除下,放到驴背上,用绳子牢牢的缚 住,便大摇大摆的看戏去了。结果大富翁的家不但没有守门的人,连大门都没有了,小偷趁机把富翁 的财宝一扫而光。富翁回家见到家里的财宝都没有了,问奴仆说:“家里所有财宝那里去了?”奴仆说:“主人外出, 只交代我看守门户,照顾驴子这二件事我都做到也,至于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叫你守门就是要 你保护家里的财宝,若无财宝何用守门?”主人气得七窍生烟。智识差的人别人讲的话不但听不懂,而且往往会错了意,个性乖戾的人,人家要他往东可他偏要往西, 贡高我慢的人,只要人家听他的,不肯听人家的,种种智识,种种个性。有人好吃,有人好面子,有 的好酒,有人好豆腐。而发生磨擦冲突,人世间是非就多了。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每个人也有各自的缺点,若能发挥其优点,改变其缺点即是成功的人。如果 不但自己随顺自己的缺点,还要别人也随顺自己的缺点,那苦恼就多了,即是个失败的人。 修行亦然,若是知道自己的缺点,日日用功修改,即日日进道。若任由五欲烦恼去发展,即是日日造 业。将来的升堕就有天渊之别了。佛法说:“同业相应”。智慧德行差不多的人或个性嗜好一样,就 比较容易了解对方。智慧高超的人,他人的一举一动他都了解得很清楚。 佛法是智慧法门,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是大觉者,学 佛即是修智慧法门。若是没有智慧看守六根六门,那么功德财宝就会被小偷(烦恼)偷光了。 1 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2 惹尘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 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 “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 一阵狂风暴雨。 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 “这下全完了, 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 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4 一滴水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5 悟性如光 读佛经。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6 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 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 Post By: 10:55:52 三个佛学小故事 1\先修自己的故事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2\融于集体的故事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3\牺牲自己的故事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 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 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 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救得了一条实实在 在的鱼。 取自中心 5 月 21 日会议郭老师讲话引用的故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 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他背上行囊去找法师,为他灭除苦难。法师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 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法师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 这个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法师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佛学人生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 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 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 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 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 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 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念佛。 放下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 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 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 祝福 一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自己写些祝福的话, 祝愿家族永远兴旺, 并希望能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 仙崖禅师爽快地答应了。仙崖禅师在一张大纸上,郑重地写了几个大宇:“父死,子死,孙死。” 富人看到后非常气愤,喊道: “我请你写些祝愿我家世代幸福的话,禅师怎么能开这种玩笑呢!” “没有开玩笑!”仙崖禅师平静地解释道,“假如你的儿子在你前面死,你将十分悲痛。假如你 的孙子在你儿子前面死,那你和你的儿子都将悲痛不已。假如你家的人一代一代地照我写的次序死, 那就叫作享尽天年。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兴旺,真正的祝福。” 放屁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祥师是至交,两人经常谈禅论道。 一曰,东坡居士自觉修持有得,即撰诗一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 莲。 诗成后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品赏,禅师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即叫书童带回。 苏东坡以为祥师一定是对自己的禅境大表赞赏,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字:放屁。 这下东坡居士真是又惊又怒,即刻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 船至金山寺,禅师早已在江边等候,苏东坡一见佛印立即怒气冲冲的说:“佛印,我们是知交道 友,你即使不认同我的修行,我的诗,也不能骂人啊!” 禅师大笑说:“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让你过江来了?” 苏东坡听后恍然而悟,惭愧不已。 心中有粪 有一次,苏东坡来到镇江金山寺,同佛印禅师一起参禅打坐。苏东坡这天心情特别平和,所以打起坐 来觉得六根清净,身心畅通。过了一会儿,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禅师,你看我的坐相如何?” 佛印望了一眼,说:“真是庄严!就像一尊佛。” 苏东坡非常得意。 就在这时,只听佛印禅师问:“学士,你看我的坐姿如何?” 苏东坡正在踌躇之时,就调侃道:“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只是宽容地笑了笑。 苏东坡多次与佛印禅师机锋相对,都失败了,这一次自认为占了上风,就到处向朋友们宣传此事, 夸耀自己赢了佛印禅师。 一回,苏东坡正志得意满地在家里讲述此事时,没提防聪颖的苏小妹不以为然地说:“哥哥,这 次又是你输了。佛印禅师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说佛印像粪,是因为你心中有粪。” 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怎么啦?」老和尚问。 「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 「我就是觉得不好。」小和尚继续哭∶「我是完美主义者,一点都不能错。」 「问题是,这世界上有谁能一点都不错呢?」老和尚拍拍小和尚∶「你什么都要完美,一点不满意, 就生气,就哭,这反而是不完美了。」 洁癖 小和尚把地上的字纸捡起来,先去洗了手。又照照镜子,去洗了脸;再把裤子脱下来,洗了一遍 又一遍。 「你这是在干么啊?你洗来洗去,已经浪费半天时间了。」老和尚问。 「我有洁癖!」小和尚说∶我容不得一点脏,您没发现吗?每个施主走后,我都把他坐过的椅子擦一 遍。」 「这叫洁癖吗?」师父笑笑∶ 你嫌天脏、嫌地脏、嫌人脏,外表虽然干净, 内心反而有病,是不洁 净了。」 不过一碗饭 有一天,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 「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两个人一起问。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 了。 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 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已经成为 经理。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 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 『不过为了混碗 饭吃』, 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 「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生命中的痛苦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 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 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 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 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为什么活着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 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 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 “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 “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 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 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 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天堂地狱 过去有一个将军向白隐禅师求法,他疑惑地问:“禅师,真的有天堂地狱吗?” “有啊!” “那么,天堂地狱又在哪里呢?” 白隐禅师打量了他一番,问道: “你是什么人?” “在下是一员武将。” 白隐禅师大笑:“哈哈!笑死人了!就凭你这么一付乞丐模样,也配做镇国将军?哈哈!笑死人 了!笑死人了!” 这个将军勃然色变,心想:我谦虚诚恳的来问道,你怎么一开口就骂人呢?真是太无礼了。于是 怒气冲冲拔出腰间佩剑,向禅师一剑砍去,白隐禅师笑声一收,伸手向将军一指: “你看!地狱之门开启了!” 这个将军一听,心念电转,立刻懂了,刹那间对自己的暴虐觉得惭愧,赶忙放下利剑,恭恭敬敬 的向禅师道歉说: “末将愚痴,多有冒犯,尚望禅师鉴谅!” 白隐禅师呵呵笑了起来,点点头:“你看,这不就是天堂之门开启了吗?” 旁注: 人世间什么东西最快,有人说飞机,有人说火箭,....;但是,人世间最快的却是心念,心念一转,可达九天 之外,可达五洋,...,任何东西都没有人的心念快,而且心念也决定你的善恶,因此,佛教化我们要先修心,再 学人,学佛,学法. 人和人之间是相同的,有人冤自己的运气不好,财运不旺,事业不顺等等.但仔细想想,你 们之间的区别不是运气,而是心念 禅悟小故事――别忘了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的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 前辈支使和指教!”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智闲禅师,诚恳的说:“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做什么呢?”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三天后,小和尚再次来见智闲禅师,满有把握的说:“所有的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的说:“还有一个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禅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寻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下, 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寻思着......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见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顿悟了。赶忙跑去 见老禅师...... 智慧小语:其实,世界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也最远;世界上有一个人,与你最亲近也最疏远;世界 上有一个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记。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悟空问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