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们不是只有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人群高,北漂高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人群人群有哪些

北漂小伙回三线城市住大房 每天都在后悔离开北京
(原标题:北漂小伙回三线城市住大房 每天都在后悔离开北京)
  有一位网友讲述了他的一个北漂好朋友放弃大城市生活,回归三线城市去住,最终无奈日日悔恨。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生活,真的不是天堂。  A是我在北京多年的一个朋友,在北京认识差不多有8年了,去年因为种种原因(1、买不起北京的房,2、非京籍孩子无法在北京上学,3、三十多岁想择一城而定居),这位朋友两口子毅然辞掉北京待遇优厚的工作(他在上地一家软件公司,年薪15万左右,老婆在一家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年薪10万左右),回到老家武汉。  上周末朋友来北京出差,请他吃饭,闲谈之中,对去年头脑一时冲动逃离帝都回到三线,表示无穷的悔恨,并且每天都在后悔,他告诉我,二三线城市并不是天堂。  朋友和我一样,也是从事IT工作。大家都知道,在北京做IT,今天辞职,一周之内可以收到好几个OFFER是常有的事。朋友太过于自信,一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觉得自己在IT方面的专业知识,无论去那儿,不愁找不到一碗饭吃。二是武汉一直宣称是华中的中心城市,什么光谷,智慧城市,大数据城市,科研城市。觉得自己的才能在武汉肯定大有作为。  事实证明,他被忽悠得不轻。  带着北漂8年攒下的60多万积蓄,说是在武汉光谷那儿买了三居套房,全款90万,贷了30万。  找工作异常艰辛,他说在武汉想找到一份从事通信研发方面的工作很难,并且他在北京8年的工作经验,武汉很多小单位还瞧不起,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做点歌软件的小公司,人家给出的薪水是试用期3500,转正之后5000。而她的老婆,在北京一个外语培训教育机构供职,作为一个英语专业人才,她老婆原本想着回到武汉找一家外企工作,当翻译也好,做人事行政也好。  但事实是,他们俩口子都想到太美好了,她老婆这么牛哄哄的英语人才,居然在武汉找不到外企的工作,因为,二三线城市,外企太少。大学生和农民工挤在一起,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工作机会,这可能就是三、四线城市求职现状的一个缩影。  北京的房价、房租高的确不假,但谁又能否认北京的工资水平全国最高呢?在楼主乡所在的三线小城市,本科生想找到一份月薪超过2000的工作都难。  我有亲戚的子女大学毕业后留在老家城市工作,在一个500多人的厂里当出纳,工作快四年了,月薪还没超过2000,仅1800多,并且她告诉我,她们厂效益算不错了,至少工资还能发得下,她认识的好多同学找的工作,工资都发不下,并且随时有倒闭的可能,失业了工作都找不到了。  我家乡三线城市的房价虽然只有5000多一平米,看似不贵,但是大家算过没有,月薪1800想买均价5000的房子有多难?并且老家的物价一点也不比大城市便宜,肉、蛋,鱼、青菜,衣服各种消费,小城市比北京消息还要高得多。  现在她在老家租一个一居室要1000元,留下800元生活和消费,基本上月月光,一分钱也存不下来,倒是这小姑娘活得洒脱,说她是女孩儿,找个有房的男生就行了。  在北京,我所认识和接触到的人群中,和我年纪相仿的81年前后出生的,现在都已步入职场中年,家庭年收入没有一家低入30万的,只可能更多不会比30万还少。  就是刚步入职场的新北漂们,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北京一般起薪就是5000左右,只要工作两至三年,大都月薪能达到或是超过。  而这时,他们年纪大都只有二十四、五岁,试问:在三、四线城市,有几个小伙子小姑娘在职场能拿到年薪十万?  但是在北京,这却是一个很容易,很轻松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就算房租高一点,至少到了年底,每年还可以存好几万块钱。  要么就是一些外资企业在远郊开的工厂,离家十万八千里。因为武汉太大了,根本就不像北京,世界500强外企总部,在北京城市比比皆是。  但是在小城市呢,房价是便宜,房租也便宜,可是再看工资呢,更是便宜,在小城市工作一年,是一分钱都存不下,在北京虽然房租、生活占到工资的一半,但每年结余5万却是小事一桩。  再说说北京的房价,北京的房价真的是贵得那么高不可攀吗?为什么我认识的许多北漂都是通过小两口努力,家里没有多大的支持下,就在北京扎下根买了房?  如果北漂两口子,工作几年,双方的工资都能过万(这是很容易实现的),家庭年收入就能接近30万左右,最多不超过四年,便可以积赚出买房的一百多万首付出来,再贷款一百多万,买下一个70平左右的房子,我没有觉得北漂有多么难,也不觉得还款的压力有多么大?  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是愿意在北京拿年薪15万买3万一平的房子呢?还是愿意回老家三、四线城市,拿月薪1800去买5000一平的房子?  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吧。回三线城市月薪1800,即使不吃不喝,一年也就挣两万块钱。但是在北京呢,月薪一万二,就算花掉一半,一年还可以存7万多。  再就是说到房租,北京的房租真的有那么高吗?现在四环内的一居室,大都租金在3000,两居在左右,要知道,北漂们都是合租的,均摊到个人,也就一千多块钱一个月,房租怎么会占到工资收入的40%至60%。  真实的情况就是,很多北漂,到了年底,每年都可以存上8万至10万以上的现金带回老家过年,请问:在老家三线城市,你工作一年,能存上10万吗?  那些说北京生活成本很高的人,我能肯定,这些人绝对没有在北京生活过,都是在信口雌黄。北京可以说是一上生活成本极低的城市,在北京除了房价高一点,衣、食、行都比其它城市便宜,甚至比一些三、四线或是县城的物价还便宜。  所以他们两口子,回到武汉之后,找工作真是费尽了周折,按朋友的说法,从帝都逃离回到三线城市,才知道什么叫机会少?待遇差?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阿。  为什以网上现在这么多声音在黑北京,在无限放大北漂的挫败感来强调北漂不好当,要来当北漂之前,一定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物质和金钱上的满足往往都不是最主要的,在北京,北漂们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只有和优秀的,年轻上进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你才会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而在小城市安逸的生活,很多留在小城市上班的同学跟我聊天,说她们到单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聊家务事,聊完家务事再聊孩子,不到下班的点,都急着回家给孩子做饭去了。  试问:一个想上进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工作氛围里,你能出淤泥而不染吗?慢慢的你就会同化,你也就适应了这发逸,得过且过,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现在朋友在武汉做销售,彻底转行了。因为IT工作机会太少,待遇太差,所以就转行做销售去了,现在保底工资+提成,一个月可以拿到6000左右,没有五险一金,公司不上保险。她老婆在一家做化妆品生产销售的民营公司做行政,一个月3000。所以,他现在一提起工作,就后悔。  说在北京就算房租贵一点,吃穿住行全刨掉,一年存个10万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在武汉拿到手两个人才9000,再除去吃穿住行还贷款,回去一年多了,一分钱存款没有。  朋友还跟我说起一个他户口的事。因为他老家是湖北京山县,而武汉的落户政策是买100平的房,总价超过50万便可落户。  而他在光谷买的房子,110多平方,总价90万,他想把户口落在武汉,拿着购房合同,发票等去派出所开证明,然后政府部门就是各种踢皮球。一会要让去街道先开证明,一会街道让他去开发商那儿开证明,一会又说要老家先开证明。反正就是每个部门,话都只说一半,让他晕头转向的跑了四个月,手续还没搞定,最后所有的资料收集全了,证明也都开了,派出所那边却说,要拿到房产证才行。四个月白跑了。  这就是地方小城市的政府办事部门,我敢说,在北京,这种鸟事简直不敢相信。  这就是北上深和二三四线小城市的区别,公平,法治,效率,小城市有吗?  朋友31岁了,老婆今年才怀孕,想开个准生证,老家京山县和武汉两头跑,要不然武汉这边医院不给建档。说他开这个准生证,被老家计生部门各种卡,要不就说他的章盖得不合要求,要不就是要他出具一大堆证明。因为这些年来,他一直没在老家,必须证明这些年来,他在外地不是二婚,没有私生子,没有犯罪记录,没有。  最后,朋友实在没办法了,给当地计生办几个领导一人两条中华,吃了顿饭,才拿到准生证。这就是无数网民整天喊着要回老家二、三线城市享受的安逸生活?!  在一线北上深工作过,当过北漂,深漂,沪漂的都知道,这样的城市,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工作逼着你去学习,充电,所以每天人都很充实。  朋友告诉我,他们办公室的那些小伙子,大姑娘,大叔,大嫂们,每天在公司吹吹牛,那儿的小龙虾好吃,昨晚打麻将又输了几百块,再吹吹牛皮,然后再干活。  不过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办公室居然可以吸烟。下班的前十分钟,大姑娘小伙子着急去约会,嫂子们着急给孩子做饭,大叔们忙着找大排档吃龙虾,打麻将。  他说,他现在才31岁,感觉当年在北京的那股冲劲全没有了,也不想学习,也落入流俗了,感觉一天天在堕落。  这可能就是很多网友口中的小城安逸吧!年轻不努力,难道等七老八十了再努力?天上会掉钱下来?  谈起物价,武汉的物价除了房价比北京便宜,其它方面物价比北京还要高。这可能也是所有三、四线城市的通病。  工资收入只有北京一个零头,消费赶得上欧美了。  他告诉我,别看武汉的房价便宜,大部份七、八千一平米,但在武汉工作的好多小年轻们,在武汉买房基本无望。  当地本科生的工作两三年,两千来块钱一个月算高的,武大,华科,华中师大的毕业生,在武汉找工作,三千多起步,很多都削尖了脑袋想考个公务员,就是图个安稳。  至少在北京最底层的北漂,也不至于拿这么底的薪水。  这也难怪北上深的人口,政府现在如此强力打压,外地人口还蜂涌而至,同样是一份工作,小城市2000,到了北京就翻倍,只有傻子才不去北漂呢。  回三线城市,要么有几百万,要么亲戚朋友死党多且关系还好,要么自己有编制。  大城市看不到希望,小城市回不去,创业没经验,种地地都没,这类人估计很多。其实不要小孩,自己可以再加把劲移民吧。  朋友诉苦,他们两口子现在在武汉,职场前景几乎为零。并不是他们不努力,还是机会、机遇,也谈不上什么公平可言。即使他这么瞧不起现在的单位,但他在单位还是小心翼翼,生怕被同事和领导抓住小辫子给开除了。因为他觉得,他现在能拿到6000一个月,在武汉已经很不错了。  当北漂时,他们两口子每年还出去旅游,三亚,桂林,丽江等,平时还有聚会。回武汉了,月月光,旅游是不敢想了,明显就是,回到老家二、三线城市后,比当北漂时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所以他说,当北漂时,租房也是一种快乐,回到老家,就算买了房,他每天都闷闷不乐。  让朋友最后悔的就是,去年初他回武汉时,手上60多万现金,急急忙忙在武汉买了房。  说如果他去年没有回武汉,在北京又工作一年多了,手上至少80万现金了,贷点款买一个北京郊区的房子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彻底是没机会了,钱被套进武汉的那套房子里面了,武汉的二手房根本就卖不掉,新房库存太大。  好不容易在北京混到的购房资格没有了,反正就是8年北漂,仅有一点收获,他全放弃了,没想到输得很惨。  并且他说,将来等小孩出生后,很可能的情况就是,他会把父母接到武汉来照看孩子,老婆留在武汉工作。  他仍会回到北京工作,继续当北漂,他说不甘心,就这么走。  不知道大家发现身边一个现象没有:在北上深,身边总会有那么一小挫人,整天就是劝这个离开,劝那个离开。  整天就是说老家如何如何的好,北上深如何如何空气脏,交通堵,没户口寸步难行,小孩将来读书困难,房价高,在北上深挣的钱又全花在北上深了,反正就是各种没有未来。  但是他却自己却又不身体力行,赶紧打包回老家,我只能说这些人居心叵测。  在北京如此开明的一个环境中你都混不好,你去老家小城市,一个完全要靠关系才能生存的小地方,你就混得开了?  这些人要么就是在北上深混得很失败的失意者,临死前,还想拉几个垫背的,极力游说那些阳光向上,有理想,有目标的北漂,想把他们也拉进loser行列,跟他们一起堕落。  这样,他们回到老家,就可以明正言顺:你瞧,在北京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混得不好,这么多人都混不好呢!  我只能说,北漂们,你们如果真信了他们的话,你们就太傻了。  就算在北漂住地下室,月薪三千,也不要轻易离开北京,这儿才有事业,有梦想,有诗和远方。  记得在2010年前后,当时出现了一波北漂逃离潮,不过很快这些人就跟我这位朋友一样,发现逃回老家还不如留在北上广当漂族。  不过我很担心我这位朋友,虽然他说等小孩出生,他将重回北京当北漂,但那时,他都33了,还能有多大机会?  做什么事,都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北漂也是。  也许去年他不回武汉,现在就在北京安家了,虽然房子离城区远一点,小一点,但至少在北京稳定了。  而现在,就算他再重回北漂,代价是夫妻两地分居,小孩一年见不到几次,回到老家换来这种生活,这叫质量?  昨天,朋友在北京出完差回到武汉了,反正从周末楼主和他小聚闲谈中,感觉了除了后悔还是后悔,无尽的后悔。  今天我抽空把朋友的事写出来,也是要提醒广大的北上深漂族,不要轻易放弃一线城市当“漂族”的机会,也许你打算逃回老家的同时,无数热血青年正买票北上南下。  现在当漂,还不需要门槛,你将来也许有一天就成功了,将来,也许你当“漂族”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有两种选择,A:小城市月薪2000,北漂月薪5000;B:小城市月薪5000,北漂月薪5000,你如何选择?  如果是我,我义无反顾选择当北漂。任你把二三四线城市说得天花乱坠,说得像朵花儿一样美好,二三四线城市,生活谈不上尊严,堕落叫安逸,那跟北上深压根就没有可比性,不是一个数量级。  二三四线城市,5000已是天花板顶,而北上深5000还只是地下室。答案一切都在不言中。  嫌北京空气脏?但可以装个新风系统,家里PM2.5过滤到20以下。一个新风2万搞定,30岁以上、北漂五年以上一个月工资。  二三四线呢?除沿海一样空气脏。  混十年北漂,攒300——2000万,前者够回去了,后者够移民了。活着有希望。  二三四线,不用谈了。没有背景、家里条件不好,但又想奋斗的年轻人,无论学历高低,都要混一线。  说北京不好的,基本上都是北漂LOSER,谁见过在北京拿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漂骂过北京不好?在北京买房定居的了漂会骂北京?想想就明白,是哪一类人整天说北京不好了。  家里条件不好的年轻人,无论你学历是研究生还是初中毕业,在一线,就有可能实现对别人的快速追赶甚至超车。  理工好校出来的,35岁前超车概率我估计不低于六成。没高学历的也有一两成机会。二三四线不是没机会,但概率……  穷人想翻身,只能大一线,去一线才有机会。  有一个新闻,大意是讲北漂的“跳板理论”,调查显示是只有全款能在北京买得下房的北漂,才会真正留在北京,才会有幸福感。  而屈于北京高房价下,那些拿出占月工资40%甚至60%来租房的北漂,大都生存得没有幸福感和尊严,而这些人,很多人只是把北京当作人生的跳板,来北京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后然后回到家乡二、三、四线城市发展。  当然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些北漂回到家乡或就业,或创业,能成功的再融入进这种小城市文化和圈子的人,能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返乡北漂,简直是凤毛鳞角。  而最终绝大部分返乡的北漂再次回到北京,重新当起了北漂,又打出了“重回北上广”的口号。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因为我们的媒体在报道中,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使北京的房价再高,房租再高,北漂租房也比在三、四线城市活得幸福和有尊严!  马上又要面临七月份高校毕业季了,不信大家可以去高校做一个调查,毕业生就业最想去的城市,毫无疑问肯定仍然是北上深广。  这绝不是一种人云亦云或是跟风似的盲从,为什么全国的学子毕业后最想来的仍然是这四个城市,仅仅是因为北上深广的国际化繁华?因为这儿就业机会多?这儿工资最高?  当然对于那些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决定要去那个城市发展最基本的判断肯定就是,那个城市工作好不好找,工资高不高,比如像北上广深,肯定是最符合不过了。  但是这种认知是很肤潜的,只有在北京真正生活过的人,才会深刻理解的北京。  而恰恰相反的是,网上许多网友甚至没来北京工作过一天,也跟着瞎起哄:什么北京雾霾重,交通堵,北京房价高,房租贵,生活成本高,上班压力大。  作为一个资深老北漂,在北京工作生活将近14年,我觉得我很有必要说点什么以正视听。那就是北漂的生存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悲催,也没有那么容易有挫败感。  相反,北漂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一种磨练,北漂也是最能激发出一个人潜力的生活方式。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戏,那么舞台固然是最重要的,显然北京是一个很大的舞台。每个人总会在这儿找到自己的舞台。  在北京这个舞台中,每个人都有发挥的机会,并且游戏规划是最公平的。而在三、四线城市,会么都靠关系,潜规划来运行。  试问:一个毫无社会背景的寒门学子,是在北京容易找到出人头地的机会多,还是在三、四线城市机会多?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三、四、五线城市,好的事业单位,好的企业单位,几乎都成了权贵阶层的子女分食的盛宴。  普通寒门子北在这样的城市,别说进这样的好单位,只怕就是去应聘一个超市收营员,都需要关系介绍才能进得去。  在北京,法制环境是最好的,最公平的,最能给大家提供安全感的。相反,在三、四线城市,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就要逊色许多。  同样是找工作,在北京你只需要在各大求职网上发简历,如果你被招聘的公司看到了并合符要求,你就可以获得面试机会甚至录取。     
本文来源:网易新媒体(看见杂志)
责任编辑: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北漂成本越来越高,北漂的我们将何去何从前几天的一场大火,加快了疏散北京疏散人口的步伐,当然我认为清除各种安全隐患是对的。毕竟我们都不希望像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可恨的是许多无良的房东也在趁火打劫,今天跟同事聊天,两个住公寓的同事都已经被告知从下个月开始要涨房租了,一个涨了100,一个涨了300,不住就走。what?房租太贵,很多人没地方可住,回家了,而依然留在这里的,每个月又增加了一些开销。以前是房价比工资涨的快,如今l连房租也比工资涨得快了。这个月份,大部分的租房合同都没有到期,明天年初,租房旺季,不知道房租又会涨到什么程度,北漂每年的成本都在增加。北京人口是很多,但如果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来自买房、结婚。养老人孩子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在自己的小县城,有多少人能够很轻松的承担起。为了更好的生活,很多人都是怀揣着梦想,来大城市寻找机遇。然而发现大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适者生存。想想刚来北京那会,跟朋友一起住一间400块的地下室,不是不想去住好的房间,真是囊中羞涩啊。而如今对于刚来北京的梦想青年来说,生活的成本更高了。最主要的成本还是在租房上面,以前住公寓相对来说会便宜一点,如今公寓一清理,普通小区和没被清理的公寓都在趁火打劫。然而我们真的要选择离开吗?当然不能!还记得我们来的时候的梦想吗,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大城市里面寻找自己的机遇。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怎么能被小小的压力打退呢。如果真的退了回去,若干年后想起来,也会嘲笑自己当初的软弱。相反,如果我们把现在的压力当成动力,更加努力地朝着我们当初的梦想奋斗,那结果是不是可能更早的完成梦想呢。人生路很长,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这个只是无数困难中的一个罢了。有人会在困难面前屈服,那他们注定了是失败者。只有强者才能迎难而上,踩着无数的困难走的更高更远。北漂的我们怀着梦想而来,也要带着梦想回去。生活能否过得精彩取决于我们自己,有梦想,就要用努力去实现它。
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月薪5千的北漂,晒出的账单都像月薪2万_谈心社_网易新闻
月薪5千的北漂,晒出的账单都像月薪2万
更多的是那些月薪3千还拿命换钱的人。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最近流行晒年度账单,很多人得到的关键词,都是一个大大的“穷”字。一笔笔账算下来,就是一个个暴击。账单里写着超过全国80%、甚至90%的用户,突然觉得自己好有钱。可明明还是两袖清风啊?在心里算了下收入,发现不但一分钱没存下来,还欠了一堆债。在朋友圈吐槽了句:“好穷啊!”在家乡的朋友评论说,“年薪10万就算高收入群体了”、“你都打败全国90%的人了”。潜台词就是:“你都月薪2万了,还哭穷,矫情。”无奈苦笑,可事实并非如此。就算一个月勤勤恳恳拼成月入2万,税后收入也就1万3左右,除去房租和补贴家用,剩下的,也就是吃土了。生命都交付给工作前段时间,某网站发布了《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月薪》,北京以9791元位居榜首。2017夏季求职期平均薪酬城市分布 / 智联招聘许多人感叹自己拉低了平均标准。本以为活在全国月薪水平最高的地方,就是半个精英了,结果还是要节衣缩食地过日子。大城市能给人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可是月薪2万,对于许多上班族来说,却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北上广高工资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加班。任劳任怨从来就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劳动者年工作时间小时左右,比德国、荷兰等国家高将近一倍。加班对于每一个北漂来说就是日常,“晚饭时间不吃饭、随便点外卖、凌晨吃夜宵”,是大多数北上广职场人的真实生活写照。日,广州一男子避雨时突然说肚痛,瘫倒在地抽搐不止。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他已经没了生命体征。医护人员在对该男子进行抢救 / 南方日报他在酒楼当服务员。同事说,事发前,他已经连续加班好几天。去年,天涯的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上突发疾病去世,终年34岁。出事之前,朋友们感觉他压力太大、气色不好,多次和其家人一起劝他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但金波没有同意。他的好友朱先生称,金波来北京近10年,经常熬夜加班,每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满。已经深夜,你还在工作。看到手机里关于员工猝死的新闻,一阵心悸,却还是不得不把活干完。白天九个多小时的工作让你眼睛酸疼,肩膀僵硬,手臂也隐隐发麻。看看一旁的任务表,每一栏都填得满满当当,于是你低下头继续看电脑屏幕。前段时间发布的北上广地区《加班一族肠道健康调研报告》显示,超过70%的加班者都有便秘、腰酸背痛、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头晕头痛等15种不适症状。每一个在北上广打拼的上班族,不是在熬夜,是在熬“命”。直接睡在办公室的年轻人 / 视觉中国一张床就是家2013年,国际人力资源咨询机构ECA对全球440个主要城市的生活成本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北上广深的生活成本高居全球前五十,其中北京上海甚至超过了巴黎纽约。而到了2017,上海、北京、广州的生活成本分别排名全球第12、16和24位。物价高,北漂的年轻人应该都深有体会。去年7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北京市区的繁华地段,早餐价格普遍上涨了1元至1.5元不等。2017年2月,北京。18年前,初中毕业的张亮亮离开老家北漂。烙烧饼,烤羊肉串……他在北京尝试过十几种谋生手段,如今在一家餐厅做烧饼。/ 视觉中国住在南四环的舒女士说:“以前在家门口吃顿早餐五六元就够了,现在仅仅煎饼配豆浆就要卖到10元钱,真是有点贵。”对于一些写字楼里的白领,每天餐费支出就要五六十元,周末再和朋友们聚一聚,到了月底,就只能望着空空如也的钱包感叹这“月光”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但物价只是一方面,真正让年轻人陷入贫穷怪圈的,是大城市居高不下的房租。根据某集团在2017年末发布的《中国住房租赁蓝皮书》,北京人均月租金同比增幅最高达14.1%,人均月租金为2795元。周晓烨,在北京中关村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她与5人合租在北五环外,每月房租1600 / 视觉中国对于很多人来说,漂在北京,家可能就只意味着一张床。北京租房需求关键词 / 中国青年报北漂青年刘胜刚从山东来北京时,就遇上了租房这一大难题。接受报纸采访时,他刚找到了一间临近地铁站的房子。房租每月1600元,不算贵,但他没租:“要一次付半年,我哪儿来那么多钱。”在小旅店里凑合了一晚,第二天顶着烈日,刘胜在郊区找到了一间可以押一付一的房子。虽然离地铁站很远,每天上班要花很长时间,但刘胜很满意:“虽然辛苦一点,但至少不用一次性付那么多房租。”对于未来,他很迷茫,却也希望自己能在这座城市一直坚持下去。钱不是决定幸福感的唯一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出炉,成都、杭州、宁波、南京、西安等十座城市上榜,而其中,北上广深并不在列。日,上海,当天为“世界无车日”,上海并未实行汽车“禁行区”,等待通行的车辆在路口排起了百米长龙。/ 视觉中国马云说,自己最幸福的日子,是当时每个月90多块钱工资当老师的日子。李嘉诚说,他认为最幸福的事,是老两口开一家小店,打烊后在灯下一起数钱。奥运冠军王楠也回忆,姐姐工作发了第一笔工资,就给她买了一大堆零食。她说,虽然之后有钱了,能吃到更贵更好的零食,但终究没有那一次的好吃。此外,很多人的不幸福不是因为薪水太低,而是因为物质欲望太旺盛。托尔斯泰的小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农民帕霍姆与人约定,从清晨到黄昏他走过的土地都属于他,帕霍姆为了得到更多的地,暴走不歇,最后累死。这篇不长的小说如此结尾:“仆人捡起一把铁锹,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帕霍姆埋在了里面”。帕霍姆最终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和他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于现代人来说,也许崇尚“清贫的气概”不切实际,但能肯定的是,人对于物质的欲望永远是无限的,越追求,越迷失,则越可能不得好果。对这样的人来说,年入百万也不会幸福。日,上海,“阿大葱油饼”因被英国BBC美食节目介绍而走红。被称为“阿大”的驼背老人吴根城在屋内忙碌。葱油饼5元一只,每人限购10只。/ 视觉中国哈佛大学有个持续了70多年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哈佛的大二学生和波士顿贫民窟的孩子。他们有人成了医生律师,也有人成了酒鬼、泥瓦匠、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几十年间,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在这724段人生中发现:“幸福无关富有,无关名望,无关辛勤工作。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们保持健康与快乐。”一对青年男女在车厢内拥吻。北京地铁末班车的乘客中,除了辛苦打拼的上班族,还有携手晚归的情侣档。他们的出现,让车厢内的气氛不那么沉闷。 / 视觉中国对于幸福的考量,有一个均值回归系数。无论你是中了五百万彩票,还是挚爱的人离开,这些看似开心或伤心的事情过去后,情绪都会回到一个稳定的水平。所以,即便有时倍感生活艰难,你也没有丧失幸福的权力。《黄金时代》中说:“人一生选择的事情非常少,没法儿选择怎么生,也没法儿选择怎么死,我们唯一能选择的两件事,第一是我们这一生怎么爱,第二是我们这一生怎么活。”账单很直白,现实很具体。但只要选择相信,还是没人能剥夺你的幸福。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深夜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江白领人群工资水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