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关于耶稣出生日期在住棚节的线索

住棚节的预表意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住棚节的预表意义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根据《大卫鲍森-新约圣经纵览》视频整理
各位我现在来念一段文字,请各位投票,猜猜这段话的出处,到底是旧约是新约还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保证会是其中之一,我念完以后,请各位马上表决,这段话是这样的: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这段话是出自旧约,新约,还是莎士比亚?现在表决,有多少人认为是旧约?有多少人觉得是新约?多少人觉得是莎士比亚?很好,多数人是对的,它出自路加福音,是耶稣背十字架上髑髅地途中所说的话。他告诉耶路撒冷的妇女,不要为我哭,要为自己哭,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这是木匠会说的话,有汁水的树不能砍,意思是,今天我是无辜的,他们还要杀我,如果有一天你们反抗罗马,他们会如何对你呢?我提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路加福音是最受喜爱,也是最没有名气的一本福音书,你可能会觉得惊讶。路加福音独有的经文,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至于它其余的经文则普遍受到忽略,在马太,马可或约翰福音里有的,一般人就不去读路加福音。我写下几句经节,这是其中一句:坐满我的屋子,我怀疑你们有几个人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它出自路加福音,是耶稣说的。再来一句: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这一句话你们以前有没有人听过?还有一句: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我还可以继续举例,路加福音的某些经节,我想大家确实耳熟能详,像是浪子回头,好撒玛利亚人,这些大家都知道。矮子撒该千方百计爬树看耶稣的故事,马大和马利亚,与主同钉十字架的犯人,以马忤斯路上的故事,在这里有二张照片,这是以马忤斯,在以马忤斯大街上有一对夫妇,克罗帕和他的妻子,在第一个复活节走在街上,顺带一提,克罗帕是耶稣的叔叔,约瑟的兄弟,所以他们是亲戚,而非亲近的门徒,事情就发生在以马忤斯。有人说以马忤斯路上的故事是世界上最美的,的确扣人心弦,你们都听过。还有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这间就是故事里客栈,位置是在耶路撒冷到耶利哥中间的旷野里,那里只有一间客栈,什么原因呢?因为只有那里有水源,耶稣自然会记得那间客栈,地点是在什么地方。你们都很熟悉好撒玛利亚人和以马忤斯路上的故事。但是我要带各位去看看你所不知道的路加福音。例如,在约翰福音里读到你们是世上的盐,我听过很多传道人谈到这里的盐,说是防腐剂,是调味料,全都想成厨房用的盐。但是如果你读路加福音会发现,耶稣的意思并不是厨房用的盐,路加提到的盐是田里用的肥料,是马桶用的消毒剂,用在粪堆上。我告诉各位,这种从死海挖上岸的盐富含碳酸钾,钾盐适合用作肥料,也适合作消毒剂。所谓世上的盐,它的意思并不是指防腐和调味,而是做社会的杀菌剂和肥料,促成好事,抑制坏事,这才是更有意义的解释。大家从马太福音断章取义,自行赋予食用盐的意义,这里的盐变成食物了,而在路加福音里路加告诉我们正确的意思。我们继续往下看,我们现在再来看看整卷路加福音:
我们对作者知道多少?在读他另一部作品使徒行传的时候,我会详细介绍他。我们知道他是外邦人,外邦人医生,他是圣经中唯一的一位外邦作者,其他39位圣经作者全都是犹太人,路加是唯一的外邦人,路加出生于安提阿,等一下我会让你们看那地方的照片,那是叙利亚的一个大城,一直到现在还存在。耶稣的信徒最早就是在此称为“基督徒”,“基督徒”不是信徒的自称,而是别人对他们的称呼。路加毫不避讳用“神”这个字,他跟犹太作者的作风不同,马太不爱用“神”这个字,因为他是犹太人,因此他说“天国”,路加却随心所欲地提及“神国”,犹太人怕提到“神”这个字,可是外邦人不会。我们知道路加是医生,他习惯研究并且习惯于记录,这真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的记录十分真确。他在路加福音中大量使用医学用语,像是彼得的岳母患热病,这个医学用语只有医生才会用。在这里我发现神其实很幽默,他要一位医生来告诉我们处女怀孕的事。我们都知道医生向来强烈怀疑医治和身体的奇迹,所以神拣选一位医师来告诉世人这一切。于是路加他就雀屏中选,负责从马利亚口中得知详情,马利亚未曾谈论这件事,她把一切藏在心里。路加医生以问病的亲切态度和她谈话,问她怀胎生下耶稣的过程。路加也是旅行家,他走遍许多地方,而且还跟彼得一起旅行,他的眼界宽,见闻广,因为只有他称加利利海为加利利“湖”,对他而言,那不过是个“湖”,仅仅13英里长,8英里宽,对渔夫而言,加利利是海。但是路加知道那只是个湖。在行遍世界的旅行者眼中它确实如此。路加的写作技巧非常高明,相当高明。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他是如何高明地编写故事,他是如何地编写比喻。我们每一次提到路加福音第十五章,多半就是谈到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浪子的故事,那其实是浪子父亲的故事,那位父亲把家业分给二个儿子简直就是浪费钱,但是事实上你往下再读二章的话,会发现有一条贯穿的主轴,看见路加如何巧妙地创作出圣经中可读性最高的经卷,第15章一开始就写到税吏、罪人在屋里与耶稣一起吃饭,法利赛人和文士在屋外议论纷纷,这就是本章的背景。接下来二章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带出耶稣的比喻。第一个故事就讲到迷羊的故事,一只羊走失,羊知道自己迷失,接着是失钱的比喻,但钱不知道自己失落。一个主人是男人,一个主人是妇女,两个人都掉了东西。耶稣接着说到主要的故事,关于两个迷失的儿子,重点不在小儿子,而是大儿子,他比小儿子还要迷失,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小儿子像迷失在远方的羊,但他自己知道。大儿子就像失落的那块钱币,却自己不知道。你看到这样的对照了吗?当我们进入第16章的时候会看到另外两个角色,对应着两个儿子,那是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故事,记载着耶稣成为不义的管家,各位记得吗?有人想不通,但是有趣的是两者确实是同样的用词,小儿子在远方浪费财物,管家浪费主人的财物,同样的用词,同样的性质。而大儿子样样都做对,他未曾违背过父亲的诫命,就像这个财主,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犯过罪,最后竟然落入地狱,因为他对别人漠不关心,从容自己,远离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条主轴贯穿前后,路加巧妙地将这些主题贯穿在一起。可惜的是有人用章节来切割圣经,容易让读者忽略它的连贯性,我们从错误的点开始读,却失去了线,路加福音中有一条条美丽的线,他是高明的作者,这只是一个例子。如果你想欣赏路加风格的经典之作,不妨读读使徒行传最后船难的叙述,不曾有任何船难叙述像他那一样堪称完美,路加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传福音的人,他渴望自己能够为基督得人,他自己成为基督徒以后,就希望让世人都知道,但是他的方式不是讲道,他不会讲道,但是他会写作,他运用写作的恩赐带领人信主。
那么他是写给谁看的呢?并不是写给一般的非信徒,而是为一个人而写。路加做这些研究,写下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都是为了他在书中所称呼的这位提阿非罗大人,以后在使徒行传的讲座中,我会再为各位详细地说明。基本上我相信一件事,路加做这些研究,他写这二卷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救保罗脱离罗马的审判。当时他和保罗在罗马,当然在审判的时候,辩护律师和法官都会想要知道,犯人之所以被告的原因,所以路加写下这两卷书,一本是讲建立这个信仰的耶稣,一本是讲宣扬这个信仰的保罗,我们一旦掌握到这个重点,就会发现这两卷书都合情合理。例如,在这两卷书中,路加福音三次声明耶稣是无罪的,使徒行传也三次声明保罗是无罪的。各位记得吗?本丢彼拉多三次说耶稣是无罪的,同样的在使徒行传这卷书的最后,罗马法官也三次说保罗是无罪的。此外,在这两卷书中,耶稣和保罗都未曾违抗罗马政府,这一点罗马兵丁最清楚不过了。这两卷书都在表达,无论是基督信仰的创始者耶稣,或者是在狱中受审的保罗,都没有违反罗马法律,而是犹太人在造谣生事。以上就是这两卷书背后的认为因素,只要从这个观点来解读,就会发现路加福音是在对那位法官或辩护律师说话,“大人”是当时的一种官衔,所以他才称他为提阿非罗大人,路加福音是为保罗辩护,我们知道路加成功了,保罗因而被释放,并且继续传福音的事工,直到二度被捕入狱,最后被送上断头台。所以路加福音是为保罗和耶稣所写的绝佳辩护书,上呈对象是罗马法庭,但路加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所写的是圣经,也不知道这本书在两千年后会流传全世界,他写作纯粹是为了要帮助狱中的朋友保罗,但是神却有别的打算,这是神一贯的作风,我们以为自己只是在帮助别人,神却有一个你所不知道的伟大计划。所以这是律师的辩护书。
路加到哪里去弄到这些资料的呢?我可以告诉各位答案是这样的,保罗在该撒利亚坐牢的那二年,路加有的是时间,他四处去收集有关耶稣的资料,想必就在那段时间里,他去拜访了马利亚,有迹象显示,路加访谈过雅各,说不定还有马太,一定也有约翰,因为路加福音中某些部分只有约翰福音中才有,像是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记不记得彼得拔刀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这段是从约翰那里听来的,路加既不是门徒,也不是使徒,他从没见过耶稣,也不是目击者,所以他尽可能仔细地找到每位目击者,试图了解关于耶稣的事迹,在该撒利亚等了二年,等到保罗被押解到罗马,等保罗到了罗马,又有二年的时间让路加写完保罗的故事。使徒行传不尽然是使徒们的行传,几乎没有任何使徒出现在其中,保罗一出场,其他人就被遗忘了,这个故事是讲保罗跟基督信仰的关联,以及他行遍罗马帝国所发生的事。这一切都是目击证人的说法,他在路加福音一开始说到自己的用心,他尽可能的去找出事情的真相,虽然有好些人提笔作书,但是路加他自己深入调查,收集目击证人的证词,那些才是司法审判所需要的证据,二手资料不够好,必须有目击证人对事件的证词,路加自己并没有目睹保罗或者是耶稣的事迹,而他的资料都是来自目击者的口中,路加谨慎地将这些资料汇整起来。这是一部惊人、独创的研究成果,来看上次那张图表,路加福音在右边,黄色代表他的原始资料,你们看这里有一大片,路加在罗马见到了马可,大量取材于马可福音,但是自己也做了许多第一手的研究,特别是耶稣出生的记事,之后路加大量地着墨在耶稣南行的这段路程,马可只花一章写这段路程,路加却写了好几章,耶稣就是在那个时候说了浪子的故事。乃至最后的复活和基督受死,路加都用心找出许多独一无二的资料,作为佐证。所以路加福音有哪些地方是独一无二,是其他福音书所没有的呢?
第一,耶稣的出生完全出自马利亚的角度。马太福音中的耶稣诞生完全是出自约瑟的角度,完全从男性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所以看不到怀孕生子的细节。显然马太是从约瑟得知耶稣诞生的故事。但是路加是从马利亚得知,这就可以解释两卷福音书族谱不同的原因,你有没有注意过其中的不同,马太福音是从约瑟的父家回溯到大卫王,路加福音则是从马利亚的父家回溯到大卫王,可见耶稣的双亲都是大卫的子孙,就父亲而言,耶稣是大卫合法的子孙,就母亲而言,耶稣是大卫的血脉。路加福音中的耶稣诞生是从女性的角度来写的,从伊莉沙伯和马利亚她们两个人的角度来写的,路加从她们口中得知这个故事,所以只有路加福音中提到耶稣的童年,只有他设法发掘耶稣30岁以前的生活,相当令人惊奇,不是吗?我们知道耶稣是一个木匠,但是他在12岁的时候举行成人礼,不知道你有没有参加过犹太人的成人礼?“成人礼”代表有能力行善,犹太男孩长到12岁的时候就有能力行善,所以要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男孩在12岁之前做错事,父母要受罚。我们的社会如果能这样,一定可以改善许多。但是到了12岁,男孩有能力自我约束,是一个成人了,于是他就会被带到会堂念几段的律法,然后就正式成年,摆脱幼稚的事物,还有幼稚的玩具,成为他的父亲在工作上或者是其它方面一个得力伙伴。我们的社会文化缺少成年仪式,让男孩可以成为男人,不是吗?所以男生永远长不大,男孩和男人的唯一差别只有玩具的价格,我们需要公开仪式说,这个男孩已经长大成人了。于是耶稣12岁的时候,约瑟和马利亚带他上耶路撒冷,当时的人出远门时,家里的女人要先出发一天,走上15哩的路程,然后搭好账棚,做好饭菜,准备好等家里的男人抵达,很好的安排,对吧!女性主义者如果听到一定会抓狂的,无论如何,12岁以下的孩子和母亲一起走,12岁以上的孩子呢?12岁以上的孩子则跟着父亲,当他们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女人会先到耶利哥城,搭好帐棚,煮好饭,等男人来,这个时候,马利亚对约瑟说:耶稣呢?约瑟回答:我以为他跟你在一起。不对不对,他已经12岁了,应该跟你,他不归我管,归你管。夫妻俩就是这样把耶稣搞丢的,两个人都以为耶稣是跟对方在一起,于是最后他们只好回头,找了很久后,在一个地方找到他,就是犹太会堂里。这里所发生的对话很精彩,马利亚这个焦急生气的母亲对耶稣说:你到哪里去了?你父亲跟我到处找不到你。你父亲跟我到处找不到你,但是耶稣回答说:我已经长大成人了,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意思就是,我是父亲的伙伴,我已经长大了,因此耶稣说,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最奇妙的就是耶稣还是回到拿撒勒,顺从他的父母。我们由此可以知道,耶稣知道自己是谁,即便他当时只有12岁,虽然马利亚不曾告诉过他,她只说,你父亲跟我来找你,他们以为耶稣一直把约瑟当做父亲,但耶稣知道他的父亲是谁。路加想必是从马利亚口中得知这奇妙的故事。
接着我们知道在耶稣受洗的时候,路加再次提到别处没有的资料。比方,路加说耶稣受洗后从水里上岸并祷告。耶稣受洗后从水里上岸并祷告,正由于他那番祷告圣灵才降在他身上。这是非常有趣的,因为路加比其他圣经的作者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圣灵的洗。像是路加说,耶稣在水里受洗以后站起身来站着祷告,显然是要求父神赐下圣灵,于是圣灵如鸽子一般降下。路加对圣灵非常感兴趣,远比其他圣经作者,像是马太和马可更有过之。
路加福音的耶稣教导中有几件事,像是“登山宝训”在这里变成“平原宝训”,每个祝福都配上一个祸,哀哭的人有福了,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可见耶稣不只一次传讲那个教训,而且以不同的形式传讲。路加告诉我们一个跟登山宝训完全不同的形式,内容更简短,很显然是耶稣在不同场合讲的,每一个祝福都有一个灾祸,灾祸是一种咒诅,耶稣确实曾经咒诅人。
路加福音最宝贵的地方当然就是比喻。像是,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还有浪子,浪子的父亲,两个失落的儿子,不敬虔的官的比喻,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那不是一个很棒的比喻吗?其中有什么信息?半夜为朋友求饼的比喻,半夜去敲邻居的门,直到拿到饼,可以招待突然来访的客人,耶稣说,你们求圣灵也当如此,要不断地敲神的门,直到得到圣灵为止。因为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么。不结果的无花果树的比喻,还有不义的管家的比喻,拉撒路和财主的比喻,财主最后落入地狱,那是唯一指名道姓的比喻,拉撒路,所以这可能不只是一件虚拟的事,而是真人真事。另外还有两个欠债人的比喻,在路加福音中还有许多人的故事,我们现在来看看其中几个:
那个在法利赛人家中用香膏膏抹耶稣双脚的妓女,这是福音书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耶稣说,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爱就少。还有个女人趁众人簇拥耶稣,摸他的衣裳繸子,耶稣知道有能力从他身上出去。另外还有马大和马利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故事。爬到树上看耶稣的矮子撒该,当耶稣说我要去你家吃饭,他简直是受宠若惊,可见得耶稣为了得到一个朋友,甘愿失去很多朋友。还有患水肿的男人,跛脚的女人。十个麻风病人得医治,只有一个回来道谢的故事。很像我们真实的人生,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就迫切祷告,但是有多少次我们回到神面前道谢呢?另外还有捕鱼的神迹,十字架上的贼,以马忤斯路上的那二个人,美好的福音。所以我们注意到路加对“人”很感兴趣,路加福音比其他福音对人更感兴趣,家庭医师很自然会如此,但是不只是这样。他至少对六种人特别感兴趣,这点相当值得注意。第一种人是撒玛利亚人,从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可以看出这点。另外,只有路加清楚指出,回来道谢的那个麻风病人是撒玛利亚人,其余的都是犹太人,他们得到医治的恩典却视为理所当然,但是那个撒玛利亚人回来道谢。雅各、约翰曾想求天上降火烧灭撒玛利亚人,因为他们对耶稣不敬。讽刺的是,使徒行传记载说,后来约翰回到撒玛利亚祷告求神降下圣灵的火给他们。所以耶稣说,你可以求天降火在他们身上,但不是你所想象的方式,多年以后你会回来做这件事。接下来路加感到兴趣的第二种人是外邦人。他自己是外邦人,不是犹太人,所以路加福音里一再提到外邦人,像是撒勒法的寡妇,叙利亚的乃缦将军,再再显示他对外邦人的关注。路加感兴趣的第三种人是边缘人。那些大家不想看、不想接触社会所摒弃的人,包括麻风病人,税吏,甚至是牧羊人,还有娼妓,路加对这些社会所遗弃的人很感兴趣。第四种路加特别感到兴趣的是女人。马大、马利亚,触摸耶稣衣裳的女人,主背十字架的时候为他流泪的那些女人,路加提到十个女人是在别处所没有的,这再度显露他医者的心肠,这也是令路加福音深受妇女喜爱的原因。第五他对穷人特别关怀。简直可以说他偏爱穷人,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他记得耶稣这么说过,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根据新约的标准,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富足的,耶稣说富足的人有祸,贫穷的人有福。马太则是说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路加说贫穷的人有福了,他只说贫穷,他说贫穷也是种福气,真是不可思议。因此他特别关心没有丈夫可以依靠的寡妇,我想你们大家都知道,在路加福音里提到了好几个寡妇。最后一种人你一定想不到,那是罪人。路加特别关注罪人,请注意罪人是指谁呢?别以为罪人是指那些恶贯满盈的坏蛋,食人魔、重刑犯,这些都不是圣经所指的罪人。有一次我坐在以色列的巴士上,说不定你们当中有人跟我曾经搭过同一班车,当时以色列的司机和导游坐在前面,我透过扩音器说话,我说我要你们知道什么是罪人,车上就有二个罪人,二个都坐在前面,前面的那二个人,他们坐得直挺挺的,他们的目光登着正前方。我说,车上这二个人就是罪人,罪人就是不努力遵守摩西律法的人,今天是安息日,司机不应该开车,导游不应该工作,但是因为经济的压力,他们得要养活一家大小,所以只好违反摩西律法,为了我们。但是就技术上而言,他们是罪人,罪人就是说自己无法遵守那些律法的人,生活真辛苦。我还说他们是罪人,他们两个正襟危坐,眼珠子转也不转一下,接着我说,耶稣弥赛亚来了,他是罪人的朋友,他不喜爱遵守律法主义,自以为义的人,他要作罪人的朋友,就像我们的导游和司机,他爱他们,他们也爱他。这时候两个人转过头来,嘴咧到耳边,笑得好灿烂,这个就是重点。他们都是好人,不是坏蛋罪犯,也没有恶贯满盈,他们人很好,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遵守律法,因为生活太辛苦了,这就是圣经所说的“罪人”,耶稣爱罪人,他们也爱耶稣,真奇妙!那就是法利赛人恨恶耶稣的原因,因为他跟那些不守律法的人混在一起,所以这是非常博爱的福音,同时也是超自然的福音,不只是关心地上的人,同时也关心天上的人。
我们继续往下看,在路加福音中出现的天使比其他福音书要多。天使一再地出现在路加福音中,主的使者向伊利沙伯或撒加利亚显现,报告施洗约翰诞生的消息,向马利亚报告耶稣诞生的消息,耶稣在旷野受试探时有天使来服事他,天使在客西马尼服事耶稣,到处都有天使的踪迹。路加福音非常强调圣灵,比马太福音还有马可福音更多谈到圣灵,因为是圣灵的大能使耶稣得以完成事工,圣灵在耶稣诞生、受洗,还有行神迹的时候降临,路加福音末了也说,耶稣要门徒在耶路撒冷等候,直到他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加对圣灵兴趣盎然,尤其在使徒行传中更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赞美和敬拜的福音,不断将读者提升到天上,在这里有最美的赞美的诗歌,这些诗歌至今仍然在教会中传唱,像是“马利亚的颂歌”,这原本是一个拉丁字,意思是“我的灵魂歌颂主”,那是在马利亚得知要生儿子的时候,马利亚所唱的歌。然后是“西面颂”,你有唱过西面颂吗?主啊,释放仆人安然去世,那是在圣殿看见木匠夫妻抱着婴儿的那个老人西面,他知道那个婴孩就是弥赛亚,于是他赞美主。他说,主啊,我可以安然去世,因我已经看见了他,那是一首自由的演释曲。主啊,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了你的救恩。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赞美敬拜的颂歌,路加是一个敬拜者。最重要的是,路加记载祷告,他记载的耶稣祷告远比其他的福音书要多,常常可以看到耶稣上山祷告,求问父神,接下来该怎么做,我要选谁当我的门徒,你要我离开这里吗,我们可以说耶稣的祷告生活是非常真实的。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总结。路加福音是适合每个人阅读的福音,每个人都能够在路加福音当中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每个人都会在当中发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它之所以适合我们这些外邦人的原因,它是非常适合外邦人读的福音书。路加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来认识耶稣,他的说法是“凡有血气的”, “凡有血气的”这个说法在福音书里不断出现,凡有血气的都要看见神的救恩,使徒行传里也有这个说法,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这是他一直在强调的重点,无论一个人的出生为何,什么种族、肤色都不要紧,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主,这一点非常地美。路加福音的场景是犹太地,但是到了使徒行传,故事结束在外邦帝国的首都罗马。所以路加福音一开始,就有天使报告大喜的信息,这是关乎万民的。每年圣诞节都有人引用,这段圣诞故事里的叙述可以说是最有名的。路加福音还提到,人要从东南西北各方而来齐集在神的国中,这是全球归主的异象。马太把耶稣视为犹太的王,路加则说耶稣是世界救主,是为世人而来,我是写这本书的外邦人,你是读这本书的外邦人,耶稣为你我而来,这是路加福音所要强调的。我要用三个形容词来总结路加福音,它是属人的福音,是属天的福音,更重要的是,它是快乐的福音,它是一本快乐的福音书。路加福音中,与喜乐有关的字比其他福音书多,这本福音书满有喜乐,天上也有喜乐,只要有一个人回转信主,天使就会欢呼庆贺,一个罪人悔改,天上就要喜乐无比。你很难在马太和马可福音中找到“喜乐”的字眼,但是路加是一个快乐的医生,他写下这本快乐的福音。它是属人的福音,属天的福音,也是非常快乐的福音。它是唯一提到“笑”的福音,很有意思吧!其他的福音书里找不到这个字,我想整本新约里除了路加福音以外都没有这个字。因此救恩是为罪人预备的。我们可以说路加福音非常浅显而且易懂,也是需要深入探讨,但它是很浅显易懂的。刚才一开始我给你的句子你可能没有听过,“坐满我的屋子”,那是出自大宴席的比喻,是说有一个人摆设宴席,请了许多客人,客人却开始找借口推辞,像是我才娶妻所以不能去,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一下。宴席的主人对仆人说,如果他们不来,就到大街小巷拉人进来,仆人照着主人的话去做,回来回报主人说,我们已经到街上去找人来坐席,但是还是有空位。主人要仆人到偏远的地方去找,把人都带进来,主人说,要坐满我的屋子。天堂就是这样,不会有任何空位,一定要坐满,神会让他的家数目满足。他要我们去到远方把人带来,因为要坐满我的屋子,要坐满外邦人、撒玛利亚人、罪人、女人、穷人,屋子要坐满,这可以说就是路加福音的结论。我们多么感谢路加告诉我们这件事。我觉得我应该早点让你们看看这个的,不过现在也不迟,现在我们来看看,刚才谈到路加福音中独有的资料,其中谈到耶稣的诞生、童年、族谱、教导以及比喻,还有最后耶稣升天的记载,那是其他福音书所没有的,衔接到路加的第二部作品,路加福音结束在耶稣升天,使徒行传从耶稣升天开始,路加福音就是这样衔接使徒行传。我谈到路加感兴趣的人,撒玛利亚人、外邦人、边缘人、女人、穷人还有罪人,记得罪人的意思吗?罪人就是无法遵守律法的人,之后我们看到超自然的层面,天使、祷告、圣灵、敬拜,另外他强调神国将要来临,人子回来的那天就是神国降临的时候。全都写齐了,多棒的福音书。现在你们可以开始读了。
——根据《大卫鲍森-新约圣经纵览》视频整理
各位好!在开始看马可福音之前,我们先来复习我在马太福音提过的几个重点,可能有人没有看过那一集,所以我们来简单地复习一下:福音书属于特殊文学体裁,它不是传记,也不是历史,事实上它算是新闻公告。有些人把整本圣经整理成新闻报导,这是理所当然的,圣经本身就是一篇大新闻,它的内容可以说都是新闻,是划时代的新闻,是改变世界的新闻。福音书其实就是新闻报导,所以应该把它朗读出来,就像播报新闻一样。至于福音书的发展阶段,大家知道福音书有四部,为什么要有四部呢?原因之一是当名人去死的时候,世人对他的兴趣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名人过世以后几乎马上会有人撰写他的生平事迹,在这个名人过世的讣文中会提到他生前的作为。等到时间久一点,大家会觉得光是知道他的作为还不够,还会想知道他说过哪些话,于是开始集结他的言论和书信。再过久一点,就会有一些有关于这个人不同的传记出炉,来探索他的内在世界,他的行事为人,他的个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行为动机。人们开始想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巧的是四福音书正好符合这样的模式,最早完成的福音书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马可福音,他的主旨在告诉世人,耶稣做过哪些事。在马可福音中耶稣是个行动派,等一下我会告诉你原因。接着是路加和马太福音,他们对耶稣的言论比较感兴趣,马太比较在乎的是耶稣的讲道,路加的记载则偏重耶稣的比喻,但是两本福音书都集结大量的耶稣言谈。最后出炉的是约翰福音,约翰探讨的是耶稣这个人,他探讨耶稣是谁,就某方面来说约翰看到的是耶稣的内在。而马太、马可、路加则是看到耶稣外显的行为言论,因为当时大家看到,听到的是耶稣的行为言论。约翰则深入探索耶稣的内在,因此要真正认识耶稣,从约翰福音着手会清楚得多。人们对于已故名人的兴趣大体来说就是这样的发展趋势。
接着我们深入探讨从四个方面来看耶稣。他们从四个角度来形容,所以从四本福音书的作者比较,我们看到了耶稣的四种面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我们说马太视耶稣为犹太人的王,马可视他为人的儿子,路加视他为世人的救主,约翰视他为神的儿子,以上的这四种耶稣的面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写照,集合这四种面貌才算认识这位了不起的人物。你或许不知道耶稣有250个名字和头衔,他是有史以来名字头衔最多的人。偶尔把这些名字全写下来,是有益而且敬虔的操练,多数的人能记到30到40个,但他总共有250个,有史以来没有人有这么多名衔。耶稣真是了不起的人物,但是我们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四部福音书,刚才我们都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现在我们从读者的角度来看,福音书中的写作对象为何会大大地影响书中的内容,不仅是写作见解不同的作者会影响福音书的内容,作者所预设的读者群也会影响它的内容。四本福音书预设的读者不太一样,其中二本是写给基督徒,要建造基督徒的信心,是他们对基督信仰打下更稳固的根基。另外二本则是为非信徒而写,目标读者不一样,所写出来的福音书内容也迥然不同,因为圣经中每个句子都跟它的前后文有关,所以圣经中不管哪一个段落章节,都要回归到它的出处来看,马太和约翰福音都是针对信徒而写的,但是程度上还是有所不同,马太福音是针对初信者而写的,这部福音书适合刚信主的基督徒阅读,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刚跨入的国度,马太福音的五篇训辞的内容是这样的:第一篇传讲天国的生活,第二篇传讲天国的使命,第三篇传讲天国的成长,第四篇传讲天国的社会,第五篇则是传讲天国的未来。对于初信徒而言,这五篇都是值得研读的题目。而约翰福音的对象,他自己说了,是信主较久的信徒,约翰福音是要帮助信徒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并且相信自己得以承受永生,目的是要帮助老信徒能够持守信仰,信心得以坚定,不致动摇。马可和路加福音显然是为非信徒所写,各位如果要送一本福音书给人的话,要先看对方有没有信主,这是作决定最好的依据,约翰福音最不适合未信者阅读,但是它却最常被用来传道,这不是很奇怪吗?我想那纯粹是因为希望对方能够读到约翰福音3章16节,神爱世人的那段经文。我们现在所要读的是两本为非信徒写的福音书,他们不是为信徒所写的。所以这两本福音书,适合推荐的对象是对耶稣有兴趣的慕道友,帮助他们更多地认识耶稣,认识他是谁,说过哪些话,做过哪些事。我们现在来看马可福音,这是今天要谈的主题。
四部福音书的作者都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只在书中留下线索,暗示作者是谁,可是都没有明说自己就是作者,他们的用意应该是希望读者把焦点集中在耶稣身上,而不是作者身上,他们要读者看的是耶稣,而非自己。所以马可并没说是他写的,但我们知道他是,他没有把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那我们对他了解多少呢?首先令人惊讶的是,他有三个名字,其中一个,我想你们绝对没有听过,你们听过马可,那是一个拉丁名字——马可士,这意味着他虽然是犹太人,却跟罗马政府的关系相当良好。我们知道他家在耶路撒冷有一间大房子,他的家世显赫,至少有一个婢女。另外还有,他应该和罗马或拉丁有所关联。所以他的家人才给他取个拉丁名字,马可士。此外他是犹太人,所以有个希伯来名字,叫做约翰拿,简称约翰,约翰马可,约翰拿,意思是耶和华彰显恩典。神的确已经彰显恩典在他身上,说不定他是礼拜二出生的,因为礼拜二出生的孩子充满恩典,不过当时还没有这首诗就是了。所以我们知道他叫约翰马可。第三个名字你绝对猜不到,这个希腊名字很难念,是柯罗波达托洛司。约翰、马可、柯罗波达托洛司,一定有人猜那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手指,这个字意思其实就是肥短的手指,可见马可生来手指肥短,但就是这些肥短的手指写下史上第一部福音书,神乐意使用肥短的手指。以上就是他的三个名字,一个是昵称,希腊名字,一个是拉丁名字,一个是希伯来名字。耶稣死时,十字架上就刻着这三种语言: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马可三种语言的名字都有,是他记下耶稣死时十字架上的三种语言,他的母亲是马利亚,希伯来名字就是马利安,至于马可的父亲,一般认为他父亲可能就是那个头顶水壶的人,是主在安排最后晚餐的时候,吩咐门徒进耶路撒冷城去,看到有人拿水壶迎面而来的时候,就跟着他,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最后晚餐几乎可以确定是在马可家中举行的,一般来说我们就是从这里推断出这本福音的作者是谁。另外在客西马尼园也有一个线索,在这里耶稣在受死前的最后一夜,就是在客西马尼园这里痛苦地祷告。但是马可福音中记载了一段不寻常的小插曲,当门徒都睡着,耶稣彻夜祷告的时候,有很多士兵前来逮捕耶稣,马可福音说,他们当时抓到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床单,他把床单往士兵手里一丢就逃离了现场,赤身逃入黑夜中,那个人是谁呢?他一定是有肥短的手指的约翰马可,他一定跟着耶稣他们,随手抓一块床单披着,跟着他们来到客西马尼躲在树后面,看到了整件事情,所以我们才能得知耶稣祷告的内容,耶稣不大可能会告诉别人他当时的祷告,但是马可听到了,阿爸父啊,求你将这杯撤去,全都记载在马可福音中。这段小插曲所透露的是马可就在现场,马可他赤身地逃回家中,却把床单留在士兵手里,这个少年人就是马可,显然马可年轻的时候见过耶稣,但是马可他在新约中从来不是主角,神国非常需要配角,来服事许许多多的主角。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吗?神国需要很多能够忠心事奉别人的人,约翰马可就是这样的人,他其实是初代教会中四大基督徒领袖的助手,这四大基督徒领袖的第一位是他的表兄巴拿巴,巴拿巴把马可带在身边训练他,交代工作给他做,巴拿巴将马可训练成不亚于保罗的助手,过了几年以后,马可在罗马认识路加,所以马可和路加这两本福音书关系显得非常密切。我们等一下会看到,最后,马可成为彼得的私人助手,彼得在保罗之后到达罗马,年轻的马可担任他的翻译,马可会说拉丁文,彼得不会。加利利的渔夫多半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彼得当时在罗马,确实需要翻译人员。我也经常需要,口译员专门搅局,这些人淘气得很,会占用你一半的时间,但是你又少不了他们。马可当时就是彼得的口译员,马可在罗马把彼得讲道翻译成拉丁文。第一部福音书就是这样写成的,我们推测是这样的,一天罗马教会的人来找年轻的马可,请马可帮个忙,马可问他们说,你们需要我帮什么忙呢?他们说,彼得的讲道教会希望能够把它保存下来,请把彼得传讲耶稣的内容写成文字的形式,因为彼得这样传福音,早晚会被政府捉去杀头的。当时的罗马皇帝是暴君尼禄,所以教会要求马可记下彼得的讲道,因为彼得是耶稣的门徒,所以要写下他的讲道。马可去征询彼得的意思,可是彼得却兴致缺缺,据说他对这件事未置可否,不阻止,也不鼓励,他让马可自己决定,彼得没有意见,我对这种事情也心有戚戚焉,因为多年以前教会有一个人来找我,问我介不介意他录下我的讲道内容,当时我的回应跟彼得一样,我说悉听尊便,我没有什么意见。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样会演变成什么结果,马可或是彼得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本书竟然会因此而流传两千年,至今仍然为世人所研读,神国的事总是令人诧异,事发当时任谁也不明白,但是一切都在神的计划中,而且影响至深至远。教会的人请马可记下彼得谈论耶稣的事,他们希望保留下来,彼得说,悉听尊便,我没有意见,于是手指肥短的马可就开始写作,成果就在各位的手中。这本福音书不时会被人称为彼得福音,因为它其实是彼得讲道的内容。请记住,新约的内容几乎都是先讲,然后才把它写下来,所以内容才会如此的生动,其中有一些内容文法不太对劲,那是因为它是演说记录,而不是文字作品,所以把他们朗读出来会比较适合。我想如果能够把它们大声地读出来,那是很振奋人心的。我记得多年以前,我们夫妻到伦敦的一家剧院,我想是彩虹剧院,就在泰晤士河下游河畔,我们去欣赏个人表演,演出者是艾立克麦克隆,在座有些人应该知道他,在两个半小时的表演之中,舞台上只有他一张椅子跟一张桌子,两个半小时之久,观众听他一个人朗诵马可福音,听得如痴如醉,当时坎特伯里大主教就坐在我们前两排聆听,而几个月以来那家剧院天天爆满,后来还得换到西区一间比较大的剧院,而他就是单纯朗诵马可福音,这样就有成千上万名的观众,愿意付钱去看这场表演。艾立克麦克隆说,他的祖父是一个敬虔的人,他小时候祖父叫他跪在地摊上,按手在他身上说,有一天你会为千万人朗诵福音。多年以后,他做到了,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基督徒,但是他朗诵的马可福音,使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可见彼得传扬耶稣的时候,他的讲道是多么感动人心,亲爱的老彼得,我称他为行动派,他的个性莽撞,跟我很像,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每一次一开口就会讲错话,可是却一而再,再而三,他的性情冲动,只有他想走在水面,别人都没有这么做,只有他想走在水面。当约翰说,是耶稣在岸上,只有彼得跳下水。耶稣复活以后彼得也没有耐心等候耶稣,他急着去捕鱼,彼得是坐不住的。马可福音中处处可见这种紧凑的步调,其中有一个字出现了41次之多,随即,立刻,在比较旧的版本里提到他即刻上船,船即刻驶到另一边,好像横渡八哩宽的加利利海只要两秒钟,每件事都是立刻发生,读者的情绪也跟着兴奋起来,这就是彼得他讲道的风格,马可忠实地把它记录下来,所以马可福音是四福音书中最生动逼真,朗诵起来最振奋人心的。我猜测彼得这种急性子的人,不喜欢长篇的讲道,整本马可福音里面只有一篇长篇讲道,想必彼得对这篇讲道印象深刻,所以才记得记录下来。所以马可福音的重点,不在耶稣的讲道,没有登山宝训,只有一连串的行动,一件接着一件,兴奋热情,这就是彼得。这可以让我们看见新约时代初代教会基督徒不同的性情。马可福音着重彼得的弱点,而不是他的长处,这不是很有意思吗?马可福音中可以找到“撒旦,退到我后面去吧”,却找不到“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所以彼得不怕别人知道他的弱点,他偶尔会让主失望,但是却从不自夸。很有趣,不是吗?在别本福音书中找得到彼得的优点,但是在这里看到的是他的弱点。马可福音记载彼得三次不认主,却没有记载他重拾信心,约翰福音里才看得到耶稣三次问他说,你爱我吗?你爱我吗?你爱我吗?马可只记载彼得不认主,这证明马可福音是彼得所传讲,约翰马可所撰写的。彼得对耶稣行的神迹也很感兴趣,马可福音记载的神迹比马太、路加、约翰福音都还多,以神迹的数量为例,马可福音中有18件神迹,至于比喻在马可福音中只有4则,马太福音有18则,路加福音有19则。由此可见彼得对神迹很感兴趣,对比喻则兴致缺缺,他关心耶稣的作为,而不是他的言论。此外,我们在这里看到彼得的无知还有知识,彼得对耶稣的出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无论是在使徒行传的讲道,或者是在他的书信中,都看不出彼得对耶稣的出生有任何了解,彼得对耶稣的认识是从约旦河开始,当时彼得和安得烈在那里受洗,耶稣也在受洗,施洗约翰介绍他们认识耶稣,彼得的知识从此开启,到主复活才结束。所以我们在马可福音中找不到圣诞的故事,也找不到耶稣童年的记事,马可福音从彼得认识耶稣开始,彼得不能传讲圣诞故事,因为他根本不晓得,所以一次也没有提过。我想证据相当明确,马可福音是出于彼得。
接着我们再来看到,马可这本福音书实在编写得非常巧妙。他收集了许多的素材,然后把它们放进一个架构里,马太和路加也延用这个架构,现在我让各位看一个东西,这里有一张图表,乍看之下好像很复杂,不过我会把它解释得很清楚,这张图表可真大,连打开都有点困难,我们来看看,这三块分别代表马太、马可、路加福音,在这里马可福音的资料是粉红色,穿插了一点绿色,各位看得见吗?粉红色代表四本福音书的共同之处,绿色是只有马可记载的部分,所以第一眼你会看到,马太完全采用马可的架构,路加也一样,但是他们的做法不同,马太把马可福音切成一小块一小块,中间加进自己的资料。路加是把马可福音切成大块,整块采用。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争议,到底是马太和马可……不对,到底是马太和路加参考马可福音,加以扩充,还是马可福音从马太和路加福音浓缩而成?比较可能的情况是,马太跟路加参考马可福音,然后再把它加以扩充。另一个有趣的色格是蓝色,它代表马太福音特有的内容,没有沿用别人的,黄色代表路加福音自己的部分,注意路加福音里耶稣诞生的故事,以及马太福音前面的部分。抱歉,蓝色不是马太,白色才是马太自己的部分,蓝色是马太和路加都有,但马可没有的篇章。所以真的很复杂,但是看得出马可福音的内容在马太和路加福音里都有,就是粉红色的部分,马可提到耶稣故事的基本大纲,马太和路加都加以采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想稍后我们会再谈到。
现在先来看看马可福音的架构。我会尽量用象征性的方法来解说,其实它也不会太抽象,先来看看这个,马可福音涵盖三年时间,就是耶稣传道服事的那三年,马可福音呈现一个清楚的曲线,前二年半是铺陈,推向高潮,之后的六个月,情况急转直下,这个时间点就像分水岭。故事从约旦河开始,约旦河是地表最低点,故事从约旦河发展到加利利,然后一路向上攀升,最后到达应许之地的最高点,也就是黑门山,在黑门山山脚下有一座小城该撒利亚腓立比,前二年半的时间都是为这个关头作铺陈。花了二年半的时间,这个时候才达到这个故事高潮,一到了那一点,耶稣马上动身到耶路撒冷,接着故事开始走下坡,就是从那个高点往下走到犹大,穿越约旦河一个小地方派利亚,所以他们从北方的黑门山沿约旦河东走到派利亚,一直到犹大,耶稣就在那里死在十字架上,然后三天之后复活。各位知道那一点有什么重要呢?耶稣在等什么呢?一切似乎都是在为那个关头铺陈,然后突然间出现180度大逆转,所以最后六个月和前二年半相比有天壤之别,事实上最后一周才是关键所在。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马可福音中的加利利部分,这个部分涵盖了二年半的时间,路线只是从约旦河上到黑门山,这里分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正是马可福音的主旨。第一阶段耶稣广受民众的爱戴,数千人得到医治,他周游各地讲道,所以在第一章到第三章耶稣到处受到欢迎,耶稣的声望高涨,万民拥戴,非常成功。接着进入到第二阶段,情势开始逆转,第一个冲突发生在安息日,冲突随即升高,不久以后,耶稣的敌人就比朋友还要多。在第七到第九章进入第三阶段,耶稣把重心放在12门徒,12个男人,从服事几千人到现在专心带领12门徒。前九章涵盖了二年半的时间,第十章涵盖最后六个月,十一到第十六章涵盖最后一周。现在我们要问的是,该撒利亚腓立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然完全改变了耶稣服事的方向呢,我们来看图片,这图片是在黑门山脚拍摄的,一个称为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地方,这个地方很有名,是约旦河的发源地,约旦河宽30至40呎,从峭壁直奔而下,在黑门山脚下,名副其实就像从磐石流出来的水,约旦河没有确切的起点和终点,这是最叫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它是黑门山顶的积雪溶化,沿着山边裂隙流下来,再从河面地底的洞冒出来,所以它只是看起来像河,和这一样宽,或是更宽,从这座峭壁直奔而下,你可以想想看,这样一个奇特的自然现象,一定会引发迷信,以及邪教崇拜,几千年来这里确实成为异教崇拜中心。从峭壁流出的水上方,不知道你看不看得清楚,这里有一个洞穴,峭壁面这里有一些凹洞,只有几个小凹洞。他们通常是把神像放在凹洞里,我要特别提出二个特别的神像,其中一个是希腊的潘神,直到如今这地仍被称为潘内亚斯或是班尼亚斯,另外一个是凯撒的雕像,那是希律王的四个儿子之一腓立所立的神像,希律王死后,腓立继承这块封底,就用自己的名字为这地命名,罗马皇帝称之为该撒利亚腓立比,也就是“凯撒”加上“腓立”。我们现在来想想,一个是希腊的潘神,它是希腊神祇,可是却以凡人的样貌出现,另一个则是凯撒,他是人类,可是却被称为神。有一天,耶稣带着12门徒来到这个地方,他问门徒:人说我是谁?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是在这里了吗?身后的一个雕像是化身为人的神,一个是被奉为神的人。这个时候耶稣问,那么我是谁,我的位置在哪里?门徒回答,有人说你是先知转世,因为你才三十出头,你的才智过人,你前世一定是一个伟人。耶稣说,有意思,那我前世是哪个人呢?有人说是耶利米,也有人说你是施洗约翰。那你们说我是谁?耶稣他等着问这个问题等了二年半,答案是从彼得口里说出来,你从前活着,但不在这世上,你是活在天上,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彼得是第一个这么说的男人,我希望你知道谁是第一个这么说的女人,就在几个礼拜以后,是马大说的,她不只是厨艺好,更是第一个这么说的女人,彼得是第一个这么说的男人。于是耶稣就对彼得说,如今他终于可以去完成两件事,他提起两件他从未提过的事情,他说现在他要建立他的教会,在这之前,他从未提过教会,他讲道,医治,喂饱众人,平息暴风雨,但是从来没有提过要建立教会,如今他说要建立教会,因为在人还不认识耶稣之前,他不能建立教会,因为是要建立在认识耶稣的人身上,这样教会才能建立,而彼得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磐石,他原本的名字是西门,指的是风中摇晃的芦苇,耶稣说,西门,你是芦苇,但我要使你成为磐石,很感人吧!当彼得一说出耶稣是谁,主便说,他现在可以建立教会且死在十字架上。门徒跟随主二年半的时间,他未曾对自己的死泄漏只字片语,只字未提,现在他说自己可以上十架了,但这个时候彼得却又说错话,他才刚刚称耶稣为王,说他是基督,现在又说:我不让你上十架。谁才是王?你是王,但是我不让你死,别怕,你可以把教会建立在我身上,但是我不会让你上十字架的。当下,耶稣就严厉地斥责他,黑门山脚下就是分水岭,当时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上山,爬到雪线之上,黑门山终年积雪不退,就在那里,彼得说,他的衣服洁白,比洗衣粉洗出来的还要白,彼得其实是用“洗涤剂”这个字眼,当时的洗涤剂就等于现代的洗衣粉。那是因为他们看到有光从衣服里透出来,他们看到主的荣耀,从那以后主就朝着十字架直走,一路往南直到赴死。这就是马可福音的架构。马太和路加都用这个架构作为基础来写作。
现在我们来对马可福音做一个总结。马可福音有什么重要性呢?第一,它让我们对基督的位格有清楚的认识。我不知道各位读马可福音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挑几节经文出来读,我不会告诉你经文出自哪里,我在各章挑出一行,他不许鬼说话,因为鬼认识他,耶稣责备他说:不要作声。耶稣打发他走,严严的嘱咐他说,你要谨慎甚么话都不可告诉人。耶稣再三的嘱咐他们,不要把他显露出来。耶稣切切的嘱咐他们,不要叫人知道这事。耶稣不愿意人知道。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耶稣打发他回家,说连这村子你也不要进去。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耶稣嘱咐他们说,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马太、路加和约翰福音中完全没有提到这些。在前二年半中耶稣禁止任何人谈论他是谁,两年半过后,他才问门徒“我是谁”,你们认为我是谁?看得出主是如何预备门徒的吗?他要门徒自己得到结论,他是为他们好,不要他们听从邪灵或道听途说,他要门徒从天父那里认识他是谁。圣经学者所谓的“弥赛亚的奥秘”,是马可福音中一大特色,马可说主在守密,禁止他们告诉任何人,借此约束他们的思想,直到主认为门徒已经知道而且也学到够多。一般称黑门山脚下这个时刻为“大认信”,这件事扭转了整个剧情。所以马可福音的第二个主题就是基督的工作,马可福音最著名的特色就是强调基督的死。有人说马可福音就像快车先减速然后慢慢进站,他用几页篇幅匆匆地带过前二年半,然后放慢速度用接下来几页涵盖几个月,速度再减慢,用几页描写一周,接着再用几页描写一天,然后再细述几小时,最后快车停靠在各各他。一开始是全速前进,然后一路减速到终点,最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完成他的工作。马可强调耶稣受死的人性层面和神性层面。人性层面是这样的,耶稣是因亵渎神的罪名而受审。现代的鲁西迪同样也被控这项罪名,而且判决有罪。在回教律法和摩西律法中亵渎神都是死罪。所以耶稣被控亵渎,只是因为他说自己是神。在犹太律法中那是死罪,而且只有死路一条,他们试图寻找见证来控告耶稣,只是证词都各不相合。于是祭司做了一件违法的事,他对耶稣说,我奉永生神之名命令你告诉我你是谁,奉永生神之名的命令一下,身为犹太人的耶稣自然必须开口,祭司问他,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主说,我是。大祭司就撕裂衣服说,你们都听见了。你们的意见如何?70个人都说治死他。问题是他们不能光明正大地处死他,因为犹太人受罗马政府管辖,所以要获得罗马政府许可才能将他处死,但在罗马律法中亵渎神不是一项罪名。这么一来,该怎么做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更改罪名,他们把耶稣送交彼拉多,控告他犯了叛国罪,而非亵渎神。马可清楚记下这件事,叛国罪不是耶稣自称为神,而是自称为王,犹太人的王。这就是耶稣之死的人性层面,从头到尾都是不公不义的。耶稣他既没有亵渎神,也没有叛国,全是被人陷害的。马可福音中也有神性的层面。耶稣一开始就知道,他来是要为人受死,牺牲自己,来救赎世人,这事必要发生,他一定会遭到背叛,神定意如此,而彼得也势必会试探耶稣劝他逃离十架,在这个地方生动地描绘出基督人性的层面,耶稣如何为世人死在十字架上。所以马可福音非常适合未信者来读。马可福音还有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重点,它通篇都谈到了两个关键字:惧怕和信心。惧怕和信心贯穿全书,仿佛要人面对抉择,你对这件事你的反应是什么呢?惧怕或信心?记得耶稣平静风浪的故事吗?耶稣站在船上,门徒对他说,我们丧命,你不顾吗?耶稣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这一切只为带出一个重点,不要怕,只要信。不要怕,只要信。即使到最后耶稣复活的时候,马可还是坦承门徒看到耶稣了,可是还是不信。他要责备门徒的不信,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你们为什么惧怕?不要怕,不要怕,只要信。这里我们清楚看到基督的位格,基督的工作,在面对超自然现象的时候不要怕,只要信。就是因为这样,我总是推荐未信者读马可福音。对不认识耶稣的人来说,马可福音提供了最基本的认识,基督的位格,基督的工作以及可以怎样回应。
在结束马可福音之前,有一件事我必须要说清楚,因为如果没有说清楚,以后会有很多的问题,那就是马可福音的结局很特别,事实上它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完,早期发现的马可福音手稿,到第十六章8节的中间就结束了,它最后的一个句子很怪。它说:因为他们怕……然后句子到此就结束了,英文翻译通常会稍微润饰为“因为他们惧怕”或是“他们害怕”,但句子确实突然断掉,而且结束在惧怕这个重点。马可福音的主题是围绕着惧怕和信心,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故事后来发展如何?马可为什么不好好地写完呢?为什么在马可福音中没有耶稣复活以后显现的记载呢,只写到空坟墓,有人发现坟墓是空的,可是却没有提到耶稣向门徒显现的事,这在福音书中是很不寻常的。我想至少有三种可能:第一,是马可故弄玄虚,留下未知的结局,让人可以揣测。不过我想这不太可能,这种结局很怪,他只写到妇女甚么也不告诉人,因为她们害怕……各位会不会觉得,这样的福音书结局,未免也太奇怪了。马可福音没有写完的第二种可能,是马可写到一半的时候被打断了,可能是突然被捕或者被带走,以致手稿没有完成。第三种可能是结局因为某种原因而失传。可能是被撕掉或者是手稿被毁,或者甚至有可能是被彼得撕掉了,因为这本福音其实是彼得的福音,记载彼得传讲耶稣的事迹,耶稣复活显现的主要对象包括彼得在内,虽然我们不知道时间地点,但是最早看见耶稣显现的男人就是彼得,这里没有这段记载。我想或许彼得认为这太宝贵、太亲密、太私人,所以不愿公诸于世。没有人知道,上天堂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虽然信徒不见得关心,但是别人一定会问怎么回事。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是后来有人加入其它结局,不同版本的圣经结局不尽相同,有的短,有的长,但是只是长短不同的差别而已,总之有人完成了马可福音,故事才得以完整的呈现,圣经大都采用长的结局,就是第9到20节,这个结局兼顾了惧怕和信心,它的确说到门徒不信他们所看到的,也提到一些耶稣的言论,重要却不讨喜的言论,因而使得这个结局受到质疑,比如说耶稣在这里谈到了方言,这是耶稣说,门徒说方言的唯一记载,另外还有赶鬼、医病、拿蛇,不受害,这些保罗在马尔他都遇到了,这是大家不爱听的。另外,耶稣在这里也提到,得救必须要受洗,他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这也是大家不爱听的,所以后来争议不断。虽然这个结局不一定是马可所写,但是至少是初代教会里的人写的,反映了初代教会对耶稣最后托付的认知,也涵盖了其他福音书的内容,这里提到以马忤斯路上的事,也提到马太福音中的大使命,看来是有人把其他的福音书拼凑起来,然后完成了马可福音的结局。我想等我们以后上了天堂,就能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原委搞清楚了。但是我相信这个较长的结局的确出于神,它真实反映出初代信徒的共识,即使那不是马可所写的,也不是彼得所说的。马可福音就研读到这里了。
——根据《大卫鲍森-新约圣经纵览》视频整理
上一集我们提到马太福音是为犹太人写的,马太就犹太人的思考模式来阐明自己的论点,他强调耶稣的福音是承接旧约圣经,而为了体贴犹太人,马太特意避开“神国”的字眼,改以“天国”来取代。
现在我们要来谈谈马太福音对基督徒的意义。马太福音主要是写给信徒看的,四部福音书中有两部是为罪人写的,另外两部是为基督徒而写的,这是四部福音书的基本差异。你们应该能够分辨吧,可以吗?说说看好了,算了,我来解答吧,免得你们猜错,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是为罪人而不是信徒所写的,很适合非基督徒,但是想认识耶稣的人来读。路加福音里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像是浪子,还有好撒玛利亚人等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因此大体而言,我建议非信徒看路加福音,但约翰福音最不适合未信者阅读,糟糕的是很多人喜欢用约翰福音来布道,约翰福音是很深奥的,非信徒恐怕连第一章前3节都看不懂,更别说后面的章节了,我们喜欢使用约翰福音,无非是希望对方读到第三章,那里提到“人必须重生”,最好他们还能继续往下读,读到约翰福音三章16节就能听到福音。其实约翰福音从头到尾都不适合用来传福音,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是为信徒,是为基督徒而写的,就是已经信主的人,即使当时还不叫基督徒,基督徒是外人对教徒的称呼,教徒多半自称为“门徒”,门徒是马太福音中的关键字,马太福音是针对决心跟随主,决心效法耶稣的门徒而写的。马太福音也是唯一提到“教会”这个词的福音书,你注意到这点了吗?马可福音没提,路加福音没提,约翰福音也没有提,但是马太福音却是两次提到教会,但这两次所指的教会意义大不相同,第一次提到是在第16章,耶稣说,我要建造我的教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捏点,彼得说出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从此耶稣结束30个月在北方的服事,转往南方的耶路撒冷。当彼得说出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就说现在我可以去完成两个使命了,他用了两个他不曾用过的词,他说要建立教会,因为终于找到磐石。只有一群认识耶稣的人才能够建立教会,接着他说现在我可以死在十字架上了。两年半以来耶稣从来不曾提起“教会”跟“十字架”,现在既然有人知道他是谁,他就可以去完成他来到世上的使命了。然后可爱的老彼得,你们晓得他老是说错话,几乎没有说对过,但是他这一次他说对了,他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回答他,这不是你想得出来的,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你,现在我可以建造教会了。彼得听了很高兴,尤其是知道自己会变成磐石。耶稣又说,现在我可以上十字架了。彼得却劝他,主啊,万不可如此。刚才才说耶稣是王,现在又想操纵他,这实在很好笑。基督徒确实会这样祷告,我们也常犯这种毛病。这里所谓的“教会”,显然是指普世教会,也就是基督的教会,世上只有一个教会,是耶稣所建造的。感谢主,他自己建造教会,没有叫我们去建造。教会是耶稣自己建造的。在第18章里他第二次提到教会,这里显然不是指同一个意思,这里是说,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去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作见证,这个人若还是不听,就告诉教会。如果这里指的是普世教会,你可能一辈子飞机搭不完,所以这里所说的教会是指可以寻求协谈的地方教会。这就是“教会”这个词在新约里的两个意义,没有其他的意义,也跟宗派教会完全无关,基督的教会是他自己建造的,地区性的教会是属于普世教会的一部分,如果你有意见可以找地区教会谈。所以说马太福音是为教会而写,通常在福音书的最后都可以找到它的宗旨,而现代人写作喜欢把宗旨放在最前面,让读者知道它的内容,但是以前的人大都把宗旨放到最后,约翰福音就是这样,以后我们会谈到。马太福音也是如此,马太福音最后写明耶稣升天的时候吩咐我们,在他再来以前要完成一项大使命,就是使万民做我的门徒,传福音给他们,不分国家,也不分种族,为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这就是马太福音写作的宗旨,把耶稣的吩咐原原本本地教导给门徒,所以马太福音可以说是一本门徒训练手册,它是新约里最适合用来带领初信者的书,也可以说是一本量身定做的门徒训练手册,专门用来教导他们如何成为耶稣的门徒。耶稣没有叫我们去帮他做决定,他要我们去训练门徒,一切从下决定开始,下决定只要几分钟,可是训练门徒却要好几年。这是要花时间的,训练门徒而且教导他们如何在地上过天国的生活,马太写这本福音书的目的正是帮助我们培养耶稣的门徒。这是它放在新约第一本书的另外一个原因。它可以说是基督徒的最佳入门书,一个刚信主的基督徒最适合读的福音书就是马太福音。之所以会这么适合是因为它的主题是天国,此时此地的天国,近在咫尺的天国,伸手可及的天国,身在其中的天国,不必等到死了以后,你现在就可以进入天国,但是进入天国要走一条特别的道路,那是必须要付上代价,要活出天国之子的样式才行的。这个主题是以色列、犹太人和基督徒、教会合一,因为这也是整本圣经的主题,整本圣经讲的就是将天国重建在地上,让神的旨意运行在这个地球上。所以它的主旨是叫犹太人和基督徒合一,我们相信我们都期盼神的国降临,唯一的差别是基督徒相信神的国已经降临,不过这个主旨使犹太人和外邦人可以合一。讲到这个地方,我要向各位解释一件事情,那就是犹太人跟基督徒的心理对于神国的期盼到底有什么差异?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对于犹太人而言,神国是未来,是还没有降临的,所以他们把神国称为“来世”,每一个犹太人到现在都还在期盼,美好的“来世”赶快的降临,当弥赛亚降临,来世就会降临。他们不信弥赛亚已经来了,所以他们还在等,他们相信弥赛亚会在某年的9月或者10月来,所以在每一年的9、10月,他们会举行住棚节,庆祝弥赛亚的降临。犹太人欢喜地庆祝住棚节,他们期盼这位君王将天国带到这个世界上,那就是他们对于未来的希望所在。我们所处的邪恶世代是由撒旦所统治的,魔鬼是这个世界的王,牠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这个世界的神,这些头衔是耶稣和保罗给牠的,对犹太人而言非常熟悉,人活在撒旦统治的邪恶世代,但是有一天弥赛亚会在9月或者是10月住棚节的时候降临,他会带下新的世代,神的国降临,所以犹太人对于未来最大的盼望,就是弥赛亚的再来。但是基督徒对于未来的盼望则是,基督徒相信弥赛亚已经来了,但是他还会再来,耶稣在马太福音中将这称之为天国的奥秘。天国的奥秘就是弥赛亚会降临两次,而不是一次。因为他已经来过一次了,所以那将来的世代已经来到,在图标是用虚线来表示,看到了吗?将来的世代早就已经来临,因着耶稣天国早已经确确实实地降临,就在此时此刻,在这邪恶的世代,天国并没有取代这世界。但是犹太人的期望是天国降临,世界就会结束,弥赛亚只来一次。但是弥赛亚是来二次,天国跟世界重叠,在圣经里,保罗就清楚地说明,天国跟世界并存的道理,基督徒之所以受苦,之所以会挫折不断,之所以会受到逼迫,就是因为我们活在天国与世界并存的世代。你们了解吗?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人带出世界进入天国。之所以一定要这样,原因是如此的,犹太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够好了,可以直接进入天国,但是事实不然。所以施洗约翰告诉犹太人,要洁净自己,在污浊的约旦河里受洗,洗净自己的罪,预备迎接天国。如果弥赛亚真的一次降临,结束邪恶的世代,那么这个世界上罪人也会死光,有谁能够存活呢?所以他第一次必须先来帮助人预备迎接天国。洗净自己的罪,预备好自己,直等到那时候满足,天国全然降临。这些预备好的人就可以进入天国,活在神的王权之下。所以现在的状况是天国跟世界并存,假如犹太人个个都认为自己很好,我是神的选民,我一定会进入天国,有一次有个人跑去对耶稣说,坐在天国宴席上的人有福了,但耶稣反问他,你确定你会坐在宴席上吗?各位我们传福音的目的,就是把人从世界带进天国来,“将来的世代”其实已经来临,我们是属于未来的,已经住在神的国中,但神的国还没有全然的降临,邪恶的世代还在运作,所以撒旦的国跟基督的国之间有很大的争战,情势很紧张,但是千万人将从世界进入天国,每分钟有45个人从世界进入天国,每个星期有两千间教会建立,人们在转变,不只是要带他们走出撒旦的国度,还要预备他们迎接基督的国度,要教导他们如何活出神国之子的生命。所以马太福音的宗旨就是现在如何活在天国中。马太把耶稣生平的教导,集结成为五个主题,也就是五篇讲道训辞,在这五篇讲道训辞当中,最有名的一篇就是登山宝训,但是五篇训辞同样重要,我们现在来看其中的一些,我把这五篇讲道训辞一一地加以命名,这五篇讲道训辞只有一篇是在山上讲道,其余都在别的地方。这五篇讲道的内容讲的都是如何成为神国的子民,既然是国,就有王和百姓,好的君王和好的子民。以下是五个讲道:
&第一篇,登山宝训。谈的是天国的生活方式,如何过着在天国的生活。登山宝训并不是用来教导未信者如何生活,那种生活方式对基督徒来说就已经够难了,更别说非基督徒,它是对基督徒说的。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在这里耶稣说的是新造的人,新造的男人和女人该如何生活,稍后继续说明。第一篇训辞在第5到7章。
第二篇把耶稣在不同时间地点的教导整合起来,主旨是“天国的使命”,因为基督徒有一个使命,就是当你一进入天国,就要把别人也带进天国。这个使命越早开始越容易,越晚开始就越难做到,刚信主的人,最适合传福音,一旦他们学会了如何过天国的生活,就应该学习带领别人信主。耶稣在第9、第10章教导门徒如何传福音,他说传福音很简单,只要两两一组出去,叫死人复活、医病、赶鬼,然后告诉他们天国近了,就这样。让人们看见,然后听见,行神迹,再传福音,就这么简单。我们现在是让人先听福音,再看神迹。其实先看见再听见会比较好。我可以想象雅各和约翰走在第一座城的街道上,希望别遇见被鬼附的人,突然之间,他们看见有一个人在市集上发了狂,雅各说,约翰我知道前面有一家餐厅,我们去那儿吃个饭,如果明天早上他还在这里的话,我们就去服事他。约翰说,不行,雅各你是一个懦夫,第一个先由你来,然后第二个再轮到我,你在服事他的时候,我会在街角为你祷告。现在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出去,因为他们回来的时候会很兴奋。他们会说,连魔鬼都照他们的话去做。耶稣说,很厉害,不过别因为能力而兴奋,要高兴神把你的名字记在他的册子上,接着耶稣极为兴奋地说,我刚才看见撒旦像闪电一般地从天上坠落。注意耶稣用的动词时态是“我刚才看见”,你们刚才两两一组出去的时候,我盯着撒旦那边的情况,看见牠垮了,耶稣欣喜地喊着,天父,感谢你,你没有使用聪明或富有的人,而是使用这群年轻人,耶稣知道这会成功,只要奉耶稣的名和圣灵的能力,平凡人也能击垮撒旦。如果你同意的话,可以说哈利路亚。这就是天国的使命。读马太福音第9和10章,我们会知道如何出去传福音,如何因应反对势力,如何跟属世的人相处。
第三篇训辞在第13章,谈到我们的盼望。士气是很重要的,士气在争战中往往是决定因素,无论你觉得能不能赢,在马太福音第13章中谈到许多天国的比喻。首先是撒种的比喻,耶稣说别担心,就算每四粒种子中有三粒没结果,那一粒可结出30、60、100倍的果子,就算你的种子撒在硬土或者是杂草丛生的地上,也别失望,因为最后的收获是值得的。耶稣接着谈到麦子和稗子一起生长,他说,不必设法把稗子抜出来,那不是你的工作。可惜的是基督徒有的时候,热衷于抜稗子过于种麦子,懂我的意思吗?我们不要热衷于拔稗子,稗子还是会继续长出来,撒旦的国会长在神国旁边,二者会一齐生长,可是别担心,收割的时候自然会分别出来,即使撒旦的势力越来越大,也别担心。耶稣说,神的国也会越来越强大,二者会一齐生长。他要我们充满盼望。耶稣还拿芥菜种做比喻,芥菜种的体积很小,手上要放50粒左右的芥菜种才能够看见,如此细小的东西最后会长成大树。耶稣说,天国就像芥菜种,它的确是的,一开始只有11位好门徒,现在已经有15亿的基督徒了,基督教会是唯一不会因死亡而失去顾客的社团,对吧,他从来没有变小,而是越长越大,从一粒小小的芥菜种长成一棵大树。这些比喻全都在13章,沮丧的时候,读一读第13章,天国的长成,天国好比买卖人,到处寻找好珍珠,发现其中有一颗比其他的又大又美,于是为了那颗珍珠舍弃其他的,他说,那才是我要的,这是我们对天国应有的态度。你可能会为此失去许多,却能得到最贵重的,值得牺牲所有去换取的珍珠。耶稣还说,不要为作恶的基督徒心怀不平,因为天国好比撒网在海里,会网起各样的水族,好鱼坏鱼都有,不必心怀不平,等鱼网满了,拉上岸以后,渔夫自然会筛选。但是现在的牧师不喜欢传讲这个比喻,牧师宁可有一百个好会众,也不要有一千个不好的,但是耶稣说,网里要铺满鱼,牧师喜欢寻找那一只迷途羔羊,牧师跟传福音的人作法不同,传福音的人是撒网捕鱼,牧师却是用钓竿钓鱼。
有关天国的第四篇讲道是天国的社会。这里面提到教会,提到失养的比喻,这里勉励我们寻找堕落的基督徒。提到如何对待得罪你的弟兄,就是要告诉教会,寻求教会的遮盖,这些都是教会的规范,这些也都是初信者需要知道的教导,这些全都是刚进天国的人需要受训的主题。
最后是在第24和25章,主旨是天国的未来以及君王再来。就在耶稣受死之前不久,他在橄榄山上教导门徒,门徒问他什么时候再来?再来的时候会有哪些预兆?如何知道那日子近了?耶稣就告诉门徒四个清楚的预兆。我要买个关子,现在先不说,答案在以后的节目里。当时耶稣告诉门徒四个清楚的预兆,让他们知道要等候什么,要如何祷告,也能看出末日是不是近了。接着耶稣说了几个简单明了的比喻,只对12位门徒说,他说到要如何预备自己,迎接君王再来。这里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个比喻都提到“我的主人必来得迟”,预备自己等候主再来,这考验在于,如果他下星期二就来,这还算容易。如果他一千年以后才来,这就难了,那才是真正的考验。因为主不在乎他再来的前几天你做了什么,他在乎的是他离开的日子里你做了什么,你忠不忠心,你有没有运用恩赐让自己的灯发光,那才是主再来的时候所关心的,有人以为等主再来的时候才要行义,错了,现在就要走在义路上,无论他几时再来,要过天国的生活,因为那是你当过的生活。耶稣说,你们听过摩西的律法,但是我的律法不太一样,摩西律法说,不可杀人,耶稣律法说,咒人死,就算杀人,骂人是笨蛋,也算杀人,很严格,对不对?摩西律法说,不可以跟妻子以外的女人发生性关系,但是耶稣律法说,连眼睛看到,起了淫念也不行,也不能为了再娶而离婚,很难吧!其中最难的一点是耶稣命令我们不要忧虑,所以我们从来不会看到基督徒忧虑。为什么每次我这么说的时候大家都会笑呢?耶稣可没有把它当成笑话,我们会笑是因为这听起来很讽刺,并不是因为你笑,我就瞧不起你,我自己也在笑。耶稣说,忧虑就等于是侮辱神,因为那样好比在说,神关心动植物,却不关心他的子女,他看顾野地花草,喂养空中飞鸟,但是,我只是他的孩子,我非忧虑不可。请看登山宝训,我在曼岛达拉斯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个弟兄,他说,他听我说过,人不可能既是基督徒又是共济会员。我说没错,我确实说过这话。他说,我给你二分钟的时间,如果你能在二分钟内证明,我就服了你。我说,好。所以我把手表拿下来开始计时。耶稣教导我们如何过天国的生活?他说不可以咒别人死,但是加入共济会,首先就要以血立约,对泄密的人,杀无赦。他打算辩解说,他并没有把誓约当真,我知道他会那么说,因为入会的人都这么说,我告诉他,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心里怎么想,就要老实说,好啦,两分钟到了。感谢神,那些话他听进去了,所以登山宝训的内容的确非常实用,谈到借钱给别人的心态,不要报复等等,虽然很难做到,却是天国的生活。所以要带领门徒,可以带他们读马太福音,教导他们天国的事,因为他们是天国的子民,教导如何活在天国里,如何传扬天国,如何在天国里成长,如何做好准备,如何活在天国的社会也就是教会中,最重要的是预备迎接主的再来,此时此刻就开始过天国的生活。
在马太福音中有一些特别的主题,大家先来看看我这里写了些什么呢?一个在马太福音中提到了44次的重点,我们不只是天国的子民,也是天父的儿子,万王之王也是我们的父。马太福音提到“父”的次数比其他福音书来得多,马可、路加提得不多,但是马太经常提起,总共有44次,我数过了,马可提到4次,路加稍微多一点,有17次,马太则有44次。重要的是我们的身份不只是天国的子民,请记住我们可以称神为“阿爸父”,我们既是子民,也是儿子。否则我们就会落入律法主义中。这点等谈到加拉太书的时候会进一步探讨,律法主义是基督徒生命中的一大敌人,一旦落入律法只记得这个子民的身份,就会错失非常重要的事。
现在我们继续来谈马太福音中的最后一点,马太福音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这三个主题是,天国是门徒训练的基础,如何成为基督的门徒,跟随耶稣以后要如何与他同行。第一个主题一再一再不断地出现就是信心。天国的子民,天父的儿子要靠信心来过生活,持续不断的信心,我现在先不谈信心,谈约翰福音的时候再多讲一点。耶稣在马太福音中一再地问人,你相信吗?相信我所说的吗?相信我做得到这件事吗?你信吗?你信吗?门徒跟随耶稣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就是坚定相信耶稣。马太福音的第二个主题,在马可、路加、约翰福音里都找不到,就是“义”这个主题。义需要行为与信心的配合,首先是相信,然后必须要有行为。在马太福音中最短的比喻,我从来没有听人传讲过,某人有二个儿子,他叫儿子们去葡萄园工作,一个儿子嘴里说好,却没有去,另一个嘴里拒绝,他却去了。究竟哪个儿子听父亲的话呢?这个比喻其实是最简短,也是最简单的,但是大家不爱听,这个比喻讲的是行动,讲得很好,父亲在乎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做什么。一个人的告白,也可能是谎言。我在教会里说谎说得比在外面多,通常是借着诗歌唱出来,仔细看一些副歌的歌词,其实我唱不出来,唱了等于是自欺欺人,因为唱的歌词,我并没有做到。我们的天父在乎我实际的作为,既然我们是相信他的门徒,因此我们就当做合乎义的事,所以马太告诉我们为什么耶稣要受洗,如果谁有资格说自己不用受洗,那个人应该是耶稣,他没有罪,不需要神来洁净,他却来受洗。施洗约翰说应该是你为我施洗,这让我知道施洗约翰从来没有受洗,可别告诉浸信会的教友哦。总之,施洗约翰对耶稣说,我当受你的洗。耶稣说,不,你要为我施洗,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这是耶稣给我们立的榜样,无论你认为需不需要,该做的事就是要做。“义”就是做当做的事。耶稣跟一般人不同,他的受洗不代表悔改,而是代表做当做的事。天父要他去做,他就去做,他没有争论,也没有说,父啊,我不用受洗吧。他说,理当尽诸般的义。耶稣也告诉我们,他说,你们的义如果不能超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就不可能进天国,这些人最遵守神的义,他们每个星期要禁食两次,谨守十一奉献,他们走遍洋海陆地努力吸引人入教,他们读经、祷告、奉献。耶稣说,要做得比他们还好,比他们还遵守神的义才行。“义”这个字在马太福音里常常提起,得救不是靠着好行为,但得救以后要有好行为,这就是马太的意思。所以未信者读马太福音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会误认为当基督徒就等于行善,当基督徒是要行善,但是要先成为基督徒。了解吗?所以不要让没有信的人看马太福音,否则他会努力成为善心人士,但那并不等于是基督徒。只有得救,罪得赦免以后才能够行义。马太福音关于门徒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主题,讲的是审判。马太福音中谈到审判比另外三部福音书要多,这是写给那些已经信主的人看的。我刚刚完成了另外一本书,是星期五刚刚出版的,这本书已经造成不小的骚动,是一本关于地狱的书。我相信会让不少人感到震惊,我尽可能的忠于圣经,有许多人压根不信,你们一定知道这件事。书里的内容是耶稣所相信的,我不认为耶稣是骗子,但我在书中所提及的确实令人震惊,关于地狱的教导多半来自耶稣。不是来自保罗,也不是来自约翰,旧约里更没有提过地狱,全都是出自耶稣口中。每当有人问我慈爱的神怎么会送人进地狱?我说,耶稣比谁都懂神的爱,但是他相信有地域。我不认为耶稣是骗人的,我要告诉各位,除了我们对于地狱的认识全都是出自耶稣口中之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出自马太福音,不是出自给未信者的福音书,而是出自给信徒的福音书。如果你仔细研读每个警告的前后文,你会发现这些警告都是写给重生得救的信徒,只有两项警告除外,这本书将带来极大的震撼,我读过不少探讨地狱的书,这些书都年代久远,因为近来写这类书籍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很少人注意这件事,大家都把地狱丢给别人,这是很糟糕的心态,别人去死,自己没事,天堂我去,你下地狱,大家都应该害怕下地狱。耶稣一再地警告我们,他两次警告法利赛人,却从来没有警告罪人,很奇怪吧!但其余的警告都是给抛下一切来跟随他的人。比如耶稣说过,相信大家对这几句话都不陌生。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唯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这话是谁说的?罪人吗?不是。法利赛人吗?也不是。他是在对他的门徒说话,当时耶稣正要差派他们出去传讲天国的福音,就在马太福音第10章,那是对宣教士讲的话,他没说去告诉罪人,他们会下地狱,而是警告门徒,自己别下了地狱。不必害怕任何人或任何事,只要敬畏大能的神,其他什么都不必怕。这一来自然引发了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整本新约之中只有马太福音提到地狱,基督徒就应当戒慎恐惧,以免落入神的垃圾场里,欣嫰子谷就是人间地狱,那是在耶路撒冷近郊的山谷,所有废物都被丢到那里去烧尽了。所以马太福音是很严厉的一本福音,它教导门徒要认真,要坚定不移地相信,确实遵行耶稣的道路。所以这是一本需要好好教导,阅读还有学习的福音书。各位想要知道马太为什么要把所有的教导,这五篇讲道放进马可福音的架构里面,他为什么不干脆把他们写成门训手册,开门见山地教导门徒,凡是信主的人就把门训手册发给他,然后叫他熟读就好了呢?我来告诉各位为什么,因为不能把耶稣的言论跟行为分开,而且也不能不提十字架,懂吗?也就是说不能够只教导人,如何过基督徒的生活,却不提耶稣为他而死,明白我的意思吗?我们不能不谈福音,就是耶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因为如果我们只知道自己要为耶稣做什么,我们会骄傲,成为法利赛人,落入律法主义,成为行善的基督徒,我们会忘记了要感谢耶稣为我们所作的一切。所以马太很聪明,他把门训教导建立在福音的架构上。这位差派门徒的耶稣,就是那位医病,使人复活,为我们死而复活的耶稣,所以耶稣说,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看哪,我就常与你们同在,这就是结语——“去”“看”。但是问题是有太多人只想“看”却不“去”,看哪,我就常与你们同在是有条件的,去使万民做耶稣门徒,他才会与你同在。如果有人告诉我,他感觉不到神的同在,我会叫他去带人来信主,你马上会发现神与你同在,因为他的应许是,只要去,看哪,我就与你同在。阿门!
——根据《大卫鲍森-旧约圣经纵览》视频整理
& & & &&今天我们要谈的书卷是诗篇,这是圣经上最长的一卷书,从很多方面来看,也是最简单的一卷书。第一,这卷书最容易找到。把圣经从正中央打开就是诗篇了,不必查索引就可以找到这卷书。另外,这卷书也最容易使用,不需要多加以解释,而且也没有什么文化上的隔阂。这一点实在是很让人惊讶,因为诗篇前后历经了一千年才写成,距离今天至少有2500年之久,但是它的信息在今天仍然能够感动我们。旧约圣经其他的部分,必须从新约的角度来读才能够明白,但是诗篇一读就能明白。新约时代的教会显然也在聚会中使用诗篇,诗篇当然就是希伯来人的圣诗,但是他们不称这卷书为诗篇,“诗篇”这个词是指弦声,是指所用的弦乐器。很多人在辩论诗篇中的“细拉”是指什么,有人说如果琴弦断裂的时候,大卫就会说“细拉”,这当然不是真的,这是一个音乐名字。我后面会告诉你是什么含意,除了几个音乐名字比较难懂,其实你不需要别人教你读诗篇。不过我今天还是要教你,我要向你介绍这卷很棒的书,犹太人称这卷书为“赞美”,“赞美”这个书名确实好多了,特别是Jew这个字就是指赞美,Jew是Judah的简称,意思是赞美,所以Jew是指赞美的人或者是指应该赞美。这卷书有150首配上曲子的诗歌,可以用说的,可以用唱的,也可以作第三种用途,是什么呢?就是可以用喊的。有些诗篇是要用喊的去读,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把诗篇喊出来?想象一下成千上万名犹太人来到耶路撒冷,把圣殿和旁边的橄榄山挤得水泄不通,然后一同高声颂读诗篇,耶和华作王!愿地快乐!想象他们的喊声在犹大山地间回响。所以诗篇可以用说的、唱的或者是喊的。不过英国人不喜欢大声喊。诗篇可以私下使用,也可以公开使用。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种,一种是“我”的诗篇,一种是“我们”的诗篇。很显然众人一起唱的大多是“我们”的诗篇,而“我”的诗篇则是在自己家中一个人唱的。众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应该称他“我们的天父”,耶稣曾说你在暗中祷告的时候,要把门关起来,然后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求你今日赐给我们……所以连单独祷告的时候,都是以神儿女的一份子来祷告,你也要为别人祷告,因为他们的需要跟你一样,所以一切的敬拜和祷告都是集体的,你每次祷告的时候,你的身份都是神儿女的一份子。但是有些诗篇是给个人使用的,这些个人诗篇大多是大卫写的,你想跟神说的话几乎都可以在这些诗篇中找到。我们后面会看三种诗篇,我把它们称之为“请”、“谢谢”还有“对不起”诗篇,我们需要常常向神说这三句话:请、谢谢、对不起。这些诗篇不是给祭司用的,几乎都没有提到祭坛、祭司、祭司袍还有香等等,这些诗篇是给百姓念的,是给民间的信仰,是给像我们这样的平凡老百姓,是在表达我所谓的“内心的”信仰,内心的信仰不但关心理性,也关心情感。这些诗篇涵盖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有很深的悲伤,有一句话深深打动我,就是主啊,求你把我的眼泪装在你的瓶子里,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当时的人如果遇到了亲人死去,习俗上不是送家族花圈来表示哀悼之意,而是拿个十公分高的小玻璃瓶,放在眼睛的下面把眼泪收集起来,然后再把它送给悲伤的家族表示哀悼之意。各位,是不是很有意思?诗篇作者说:主啊,求你把我的眼泪装在你的瓶里。诗篇表达的情感有喜悦、有沮丧、也有愤怒。有些人不能够接受某些诗篇所表达的愤怒,认为基督徒不该唱那些诗篇。我们要来看看这类的诗篇,有些学者把这类诗篇称为“咒诅诗篇”,因为这些诗篇呐喊着要报仇,甚至充满了凶气。拿你的婴孩摔在盘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这杀气够重吧,基督徒应该引用这种诗篇吗?等一下我们要来看看诗篇引起的几个问题,刚刚那个最严重,但是还有其他的几个问题。马丁路德说我们可以从诗篇看出圣徒的内心,加尔文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他说读诗篇像在照镜子,可以看见我们的内心。有人甚至说:每篇诗篇上都好像写了我们的姓名和地址,诗篇是旧约圣经上最具人性的部分,最贴近我们,我们可以在诗篇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所以很自然地,旧约圣经里一般人最熟悉、最喜爱的书卷就是诗篇,从大家对诗篇二十三篇耳熟能详就可以看得出来,连足球比赛都会唱这首诗篇。但诗篇二十三篇却是最常遭到误解和滥用的一首诗篇,我后面会再解释。马丁路德说诗篇是圣经的缩影,是圣经中的圣经。新约圣经中引用的旧约经文以诗篇这卷书最多,其中引用最多的经文是诗篇110篇1节,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各位,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出现在诗篇这卷书里,熟悉圣经的人就会知道,圣经还有其他人写的诗歌,就我所知,还有至少11个人写过诗歌,摩西和米利暗写过诗歌,在出埃及记十五章里,底波拉写过诗歌,在士师记五章,哈拿写过诗歌,在撒母耳记上。你有没有注意到有多少诗歌是女人写的?女人通常比男人喜欢诗,可能和脑半球的运作有关,女人比较重直觉,本能反应,而男人通常要花一点心思才能欣赏诗,但是女人很直觉地可以从内心欣赏诗。约伯写过三首诗,以赛亚写过一首,君王希西家写过一首,先知耶利米还有约拿,约拿在祷告中唱出了诗篇,我们研读约拿书的时候,可以清楚看到约拿在大鱼肚中已经死了,那条大鱼是吞下一具尸体,约拿说: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那里是死人灵魂的居所,我下到山根,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他在这个祷告中引用了五篇诗篇的经文,他在死亡中的祷告蒙主垂听,当他的尸体被大鱼吐出的时候,耶稣重新连接了他的身体和灵魂,完全就像耶稣的复活,约拿并不是奇迹地存活,而是经历到复活的神迹。所以耶稣才会说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我看得出来在座有人没有听过我讲约拿书,以后我会讲。哈巴谷也用过诗篇,以后我们也会研读哈巴谷书。
不过诗篇里面所收录的诗歌大多是供人灵修用的,诗篇不只有一卷,而是有五卷,圣经译本中注明了这个,你可能也注意到诗篇有卷一、卷二、卷三、卷四……总共五卷,都标示得很清楚,所以诗篇可以说是有五卷圣诗集,放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的诗篇。诗篇实在非常多样化,长度也各不相同,最短的只有两节,就是诗篇117篇,最长的是诗篇119篇。我有一个朋友遇到了一个麻烦,他帮一个病人祷告,结果病人的心跳停了,他就叫在场的人读诗篇119篇,然后他自己继续为那个弟兄祷告,他就这样抢到了20分钟的时间来化解这个麻烦,还好那个病人最后痊愈了。如果你要给别人找事做的话,就叫他们读诗篇119篇。诗篇的宽度涵盖了个人的需要到世人的需要,深度则涵盖最大的喜悦到最深的悲伤。有些诗篇是给沮丧的人看的。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这句话在诗篇42、43篇里面反复地出现,这些都是希伯来诗,最好能够朗读出来,但是不要一直去分析。传道人很喜欢分析诗篇,这样做根本没有帮助,默想诗篇很好,但是如果分析得太多,那样就会破坏美感。你需要把整篇诗篇读完,然后去默想,让信息进入心中,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反复阅读。这五卷诗篇有一个共同点,非常有趣,五卷诗篇都是以荣耀颂作为结束,最后都荣耀归给神,“荣耀颂”意思是将荣耀归给神。第一卷最后一篇第41篇是荣耀颂,第72、89、106篇也是荣耀颂,尤其第150篇整篇都在颂赞神的荣耀,所以每一卷都是颂赞荣耀作为结束,这是在告诉我们,不管你的心情或是感受如何,最后总要将荣耀归给神,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功课。
每一卷诗篇的长度不同,因为包含的诗篇数量不同,第一卷和第五卷的篇数最多,超过40篇,第二、三、四卷分别为30篇、16篇、16篇,但这可能是由经卷的长度来决定。这五卷书里面对神各有不同的称呼,Elohim(以罗欣)并不是一个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耶稣有几个门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