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分化和中国的贫富差距距是怎样的

中国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_思想理论_人民论坛网
中国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清华教授李强最近警告:&极端民粹主义的危险性在最近这段时间凸显。&这种现象,跟日趋恶化的贫富差距相关。而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也再次激起社会对阶层固化和贫富差距的讨论。
可以预见,如果贫富悬殊的问题解决不好,中国掉入&拉美陷阱&的概率将大增。这道坎,中国能迈过去吗?
◎文丨李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
关于财富分布,改革开放以前连一包花生米都通过行政副食本进行了分配,可以说是分配得够均等的。那时候虽然有等级工资制,但是相差不是特别远。干部当时分成三十级,有一点差异性,但是差异不太多。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差异比较大。我先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前是什么情况,1979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数0.16,在全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数据,没有一个民族能把财富配置成这样。
当时创造了一系列分配体制,有粮票、布票、副食本等等,最后让每一个人得到的东西差不多,房屋也是有分配的,没有房地产的市场,也产生不了差异,土地也停止买卖。
全国城乡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低于0.3。基尼系数是测量贫富差距的通用指标,1表示差异度最大不可能再大了,0表示绝对均等。迄今全世界只有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见过0.16的基尼系数,在北欧都没有见过这种数据。只要有市场竞争就会有差异性,怎么会出现几乎均等的情况。所以这是很特殊的。
改革开放以后,1988年基尼系数是0.382,1994年是0.434,1997年是0.4577, 到了新世纪,多数研究型的数据都证明:基尼系数不低于0.5。北师大李实教授的数据,是0.5到0.55之间,这个数据非常高了,大家知道超过0.5的话是一个非常大的差异度了。
前两年,西南财大甘犁教授课题组,调查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数0.61,这是很高的贫富差距了。该课题组解释,原因是他有办法调查了高收入户,我们一般很难调查出高收入户的真实情况。
根据经验,一般调查中低收入户所给的信息大体准确,调查员入户后,根据住房等情况大体可以判断家庭的经济情况。而高收入户的情况复杂,很多调查不出来。学者王小鲁研究报告认为,高收入层隐性收入很高。
这是北京大学谢宇教授等人做的报告,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报告专门分析&家庭财产&。我们之前都是研究收入,收入还比较好算,财产这件事情太复杂了,你有辆车多少年买的,你自己都不一定说得出它值多少钱,因为得有折旧。
这个报告测算出来的财产的基尼系数很高,发现中国人的财产主要是房产,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构成中,近80%是的房产。实际上这个比例也符合实情,因为目前的房地产价格炒得那么高,在深圳只要你有一套房,这基本上就是你的财产总数了,其他的财产都没有那么大。当然,房产好调查,其它财产不好调查。北大数据证明城镇居民金融资产占大约10%。
北大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认为中国城乡居民财产的基尼系数0.73。当然,财产的基尼系数从来比收入的基尼系数要高,因为财产是收入积蓄的累加值,所以差距会大一点。
总之,北大做出的这个数据让大家比较吃惊,也公开发表了。我认为只要是严肃的学者,实事求是,把抽样方案做认真,把数据做认真, 别编造数据,做出的数据本身也不会有人批判,除非人家挑数据调查的毛病。只要是认认真真做出来的数据,我们都应该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
下面是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的数据:
这是世界银行的数据,是测量收入的基尼系数,前10位的这些国家,大多集中在南美、非洲这些地方。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既不均等又不公正的现象,过去也有说法叫&拉丁美洲陷阱&,中国的发展要避免&拉美陷阱&。
拉美的特点是资源特别丰富,人口又不多,那么好的条件早就应该发展起来了。怎么发展不起来呢?它制度有问题, 体制有问题。
拉美贫富差距非常大,而且政治不稳定,政权更替、贫富差距、社会动乱、社会矛盾很深,一些非洲国家也有这些问题。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有长期文明积累,我们永远不可能进入这些国家的行列。老祖宗给我们创了五千年的文明,我们应发挥传统文明的优势。
我做社会学,有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中华文明的长期积累,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财富?我们有无数的历史故事需要梳理,有时候重温一个历史故事就能够让我们政策纠偏,就能够发生重大影响。
总之,上述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对我们是个提醒,这样的贫富差距造成社会发展没有动力,贫富集团之间矛盾很深,市场交换难以进行,巨大的底层集团没有购买能力,造成经济停滞。人们也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现象。
3理念和制度
下面这些国家是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
奥地利0.231,丹麦0.247,瑞典0.25,挪威0.252,芬兰0.256,德国0.281。
这也是世界银行数据。这些国家的贫富差距为什么非常小呢?它们的基本特点叫做高税收、高福利。这些国家均等化的高福利覆盖,福利保障水平很高,即使没有工作也能得到很好的福利。
我曾经在芬兰做过调研,有一次我询问一个医疗官员,让她说明医疗保障的情况。她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因为他们住的地方离城里很远,那个地方只有两户人家,结果有一个邻居自己锯树时把自己的血管打断了。这很可怕,因为那个地方就住两家人,马上打电话,医院派直升机来接救助。
我问她这种意外发生的事情怎么解决?自己掏多少?国家掏多少?她说因为是紧急救助、这种意外事情自己一分钱不用掏。
我想,如果中国有那样的一种福利保障的话,就不会出现说街上老太太倒地没有人敢扶的情况,所有意外的都是国家包的。当然,这在我们中国太难了,芬兰人口300多万,而我们大陆13.7亿人,跟他们没有办法比。这些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也非常高,大多在5万美元以上,所以,也确实没有可比性。
而且,北欧的高福利效果不错,但是,南欧的高福利带来巨大的债务危机,所以,体制都脱离不开具体的国情,我不主张抽象地炒作某种体制,差异性确实太大。
当然,我一直有个疑问,在这种均等化体制下,有本事的人最不高兴,没本事的人最高兴,因为你再有本事高收入,税收也都征走了,个人所得税率高的时候达到84%,高收入者每挣100块钱84块钱缴税,那么,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是否受影响呢?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也做过均等化实验,结果经济运营效率低下,经反思后,我们开始新的经济政策,放弃原来的那套均等化政策。
有一次,我在瑞典到乌普萨拉大学做调研,我就向该校一位教授提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均等化实验失败了,所以才改革开放。你们的均等化体制看来运行得挺不错,为什么?这位教授的回答,有一句话使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们实行这个体制,是因为我们有长期宗教传统的影响。&
这位教授其实讲的是理念与制度的关系。一个国家能够奉行一个制度,需要全体国民具有与这套制度相吻合的理念,制度需要全体国民的理念来支撑。如果全体国民的理念与制度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制度一定会被腐蚀掉。
对于福利保障制度来说,如果面对的都是骗保、套利的这套东西,那就非把这套制度摧毁不可,所以,必须有理念,没有理念支撑制度无法维持。
中国自古也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但是多数人受影响比较大的是一套儒家理念,所以我们也必须思考国民的理念与国家制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财富收入差距的大小问题,无法脱离开具体的国情。刚才说北欧的贫富差距小,与之相比较,美国的贫富差距就比较高。下面我们看看,美国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
从数据上看,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基尼系数也是一路攀升的。美国的贫富差距近来也变得比较严峻,有一个叫托马斯&皮凯蒂的学者写了一本书《21世纪资本论》,他用数据证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贫富差距持续上升。
事实告诉我们,像美国这种数亿人口的大国,建立广覆盖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是比较难的。
而美国才3亿多人,中国大陆有13.7亿。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未来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制难度非常大,千万不要想得太容易了。迄今为止,在建立福利保障体制方面,北欧做的最好,但是,相对来说,其人口规模也都比较小。
已经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发达经济体,人口最多的也就是美国,但也不过3亿多人,贫富差距还比较大、福利保障制度比北欧也差很多。所以,我们必须对于在13.7亿人口的社会里,建立福利保障体制,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困难想得多一些。
我国的特点是地区差异很大,所以,应该意识到,我们建设的保障体系,也还会有地区的差异。
其实,美国也知道自己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障有缺陷,无论是克林顿还是奥巴马,都曾经想推动美国的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但是都推不动,原因是美国是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社会,更多地关注了穷人的利益,社会的另一端就会反对。
但是,没有人能够否定美国也是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社会强调竞争、强调效率,这样,在均等化方面,显然与北欧有很大差距。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两者确实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美国的例子也让我们再次反思中国的现实。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贫富差距确实比以前扩大很多,但是,观察多数发达经济体所走过的道路,在经济扩张的一段时间里,贫富差距扩大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最近有一种呼声,以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为借口,否定改革开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个国家的政策必须有持续性,千万不要再翻饼了,一个国家受不了这么翻饼,只有政策具有持续性国家才能进步。一个国家的进步是在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累积从而实现的。如果每一次都否定以前的成果,再翻过来重新走,就是前功尽弃。
我们的贫富差距比较大,确实是事实,但是也要看到,发达经济体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的攀升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看中国最新的数据,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表现出有微小下降的现象,至于这种趋势到底怎样发展,还有待观察。
总之,在贫富差距的问题上,我们要防止两种极端:
第一种极端是财富被少数人垄断,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公。收入、财富分布的极大的不公会造成经济循环的断裂,造成恶性循环,这是引发社会动乱、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这我们必须警惕的。
第二种极端是民粹主义盛行。这也是很可怕的,这种危险性在最近这段时间凸显了。尤其中国是一个长期有民粹主义传统的国家,很容易被煽动。
什么叫民粹主义呢?就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极端平民主义的思潮。&文化大革命&就是最典型的表现。这个值得思考,我看最近有领导人讲话也在提这个事情,整个意识形态被极端思潮撕裂,这肯定是害中国的,所以要阻止这个东西。
[责任编辑:王驰]133被浏览37,413分享邀请回答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最新播报:
中国贫富差距多大?城乡收入差3倍 高低行业差4倍
  “今年你挣了多少?”“你们单位发了多少年终奖?”……年初岁尾,许多人在盘点一年来辛苦所得的同时,也再次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发出感慨。
  不让平均数掩盖大多数。中国的贫富差距现状究竟如何?十八大以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各项政策有哪些成效?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的“牛鼻子”在哪里?如何把收入分配改革同其它领域改革有效协同推进?
  不容回避的现状——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
  前不久,一位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一组照片在网上热传。照片中展示了复杂多样的北京,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有破败低矮的城中村;既有在儿童游乐场快乐玩耍的“中产阶层小花朵”,也有跟随父母卖菜、蹬三轮的孩子……虽然这场景不止北京,也不止中国独有,但仍令观者震撼、深思——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到底如何?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
  “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李实介绍,基尼系数最大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但这两种情况都仅仅只会出现在理论上。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为0.479,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这之后逐年下降,2014年的基尼系数是0.469。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3左右。李实分析说:“接近0.5的基尼系数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过0.5的国家只有10%左右;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在0.24到0.36之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表示,0.47到0.49之间的基尼系数反映出目前我国收入差距仍然比较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比较大。“比如说城乡差距大概有3倍,按照城镇工资统计,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有4倍左右的差距。”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李实告诉记者,以往人们大多把贫富差距等同于收入差距,但实际上,居民在资产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贫富差距状况的重要方面。过去1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的财产差距扩大速度远远要超过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个人财富积累速度非常快。在过去大约10年的时间内,人均财富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2%,特别是房产价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而农村的财富积累速度年均增长率只有11%,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一半。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显示,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财产不平等程度近年来呈现升高态势,明显高于收入不平等。此外,家庭层次的财产不平等有两个特征:一、有家庭成员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水平明显高于在体制外工作的家庭,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的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体制外家庭。二、中等收入家庭财产增长幅度大,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财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李实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收入差距可能仍会处在高位徘徊状态,既不会出现明显扩大也不会出现明显缩小的趋势,基尼系数预计将在0.45—0.50之间波动。
  复杂多样的成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距有一定合理性,但由于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权力寻租造成的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
  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哪些?
  李实认为,首先要正确认识贫富差距、收入差距。“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强调平均主义,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进入市场经济后,强调按劳分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出现收入差距是正常的,有一定合理性。”
  刘元春认为,客观来看,贫富差距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导致农村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向农村和中西部的投资,但在一段时期内,因发展的基点不同、条件不同,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及其居民收入差距仍会较大。“比如说同为公务员,东部省份和西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公积金缴存标准不同,福利、社保等也有差别,都会造成收入差距。”
  专家们普遍认为,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部分领域改革不到位导致的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权力寻租等现象。
  李实分析说:“当市场体系不健全,存在流动性障碍或市场扭曲时,收入差距加大的趋势就难以避免。比如说劳动力市场不统一,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轨制’运行;资本、土地交易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某些领域,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有大量的市场准入限制,使权力寻租带来非法收入、灰色收入、腐败收入……都是体制因素造成的贫富差距过大。”
  专家认为,政府干预过多等,容易造成资源行业和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同其他竞争行业之间产生巨大收入差距。如垄断性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管收入偏高乃至畸高;再如一些人和群体依靠权力资源得到优先发展、优先致富甚至一夜暴富的机会,而被权力边缘化的群体,很难得到发展机会。
  “在诚实劳动和市场环境公平的前提下,人们的收入有差距,这是合理的,社会能够接受,如对教育投资较多的人能获得更为优厚的职业待遇。但因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平所造成的收入差距,人们普遍难以接受。如阶层固化、流动性不够,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平等,个人努力创富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均等。比如说富二代、穷二代,这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社会财富的分享更加的不公平。”刘元春表示。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中国贫富差距有多大?又是怎么形成的?——思考:如何缩小贫富差距?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21:46:52&)
15606字(1176/13)
( 18:28:22)
24字(26/0)
( 13:40:04)
48字(31/0)
( 12:15:00)
422字(20/0)
( 12:14:43)
297字(40/0)
( 11:50:06)
( 10:34:08)
21字(28/0)
( 10:28:02)
27字(49/0)
( 09:26:44)
75字(32/0)
( 09:18:23)
76字(34/0)
( 09:15:47)
510字(27/2)
( 11:17:17)
58字(26/0)
( 11:11:25)
33字(22/0)
( 09:11:15)
22字(22/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中国如何解决贫富差距?_百度知道
中国如何解决贫富差距?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所以,市场化的企业的增多有助于社会财富初次分配的有利因素;而企业的增加带动社会财富的增加能促使国家税收的增长,而国家税收的增长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问题,并最终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产生了很多社会矛盾。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贫富差距过大又成了新问题,所以,私营企业的发展并不顺利。怎么放开政策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怎么在不威胁到国家稳定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国有企业的垄断是目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国家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的垄断是理性的,私营企业的发展,如何解决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又成了新课题,早有专家呼吁中国的经济结构应为“橄榄”型,即国家的中等收入者占国家成员的大部分,一个国家的富裕并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多数人的富裕、生产等环节的市场化与信贷、向国有机构采购等需要政策的地方不完全适应的矛盾。特别是资金的来源和需要使用国家控制的能源等方面的需求与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衔接,国有企业盈利后的分配是内部的,老百姓没得到实惠。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呈“金字塔”型,这是十分危险的,容易落入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困境,即富裕的人很富裕。由于目前中国盈利的国有企业规模都较大而数量少,所以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财富初次分配时的广泛性,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为中国的富人毕竟是少数,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必要的。因为,能与欧美的富人相比。因此,只有把低收入群体安排在劳动中,会向财政索取资金,受害的还是纳税人,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为自己,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为社会创造财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而贫穷的人非常贫穷。其实,国有企业的性质是集体所有,与非洲的穷人无异。因此,并不是简单的通过国家的各项政策实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国家机关是消耗财富的机构,并且中国的官僚机构臃肿,运行成本高昂,因为就算国家的低保,内需增长缓慢,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远远超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贫富差距过大并不是简单的社会矛盾激化的问题,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分不开的。因此。而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社会财富,因此,私营企业对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穷人占多数。怎么让大多数人摆脱贫困,穷人的消费只是维持在温饱水平上、最低工资制等政策是健全并且有效的,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低收入群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因此,社会消费严重不足。对于中国怎么才能实现由“金字塔”型转向“橄榄”型的经济结构的变革,笔者认为,并使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竞争发展是较好的选择。由于国家的政策还没完全放开,并按其中的工人的劳动而分配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由于企业是创造财富的机构,使得本来用于投入到私营企业的资金流进楼市、股市等更能盈利的行业,引导低收入群体积极就业和创业是解决中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办法。应看到的是,中国存在国有企业垄断及私营企业发展阻力很大并存的现象,所以其盈利后的财富分配应体现集体原则。然而;国有企业亏损了,然而可根据垄断竞争的经济关系扶植几家或多家国有企业,所以私营企业的发展与国营企业相比相对滞后,并且目前投资环境恶化。毕竟私营企业不像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可以涉及很多产业部门,比靠垄断方式存在的国有企业涉及的产业部门更多。私营企业的发展存在运行方式市场化与政府政策不适应的矛盾,其表现即是私营企业的营销,则需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政策调动其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同志提出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论断,这实际是效率优先,公平其后的提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贫富差距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