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电影中国的犹太难民战后基本都离开中国了

二战期间,中国到底接纳了多少犹太人?_百度知道
二战期间,中国到底接纳了多少犹太人?
在二战期间,中国到底拯救了多少犹太人?
很多人都在说中国救了很多犹太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以色列一直和中国很友好,但是最近发生的黎以冲突让国人大跌眼镜.对于中国是否拯救很多犹太人也在不断提出若干疑问.
谁能告诉我,中国到底拯救了多少犹太人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二战期间,主要接纳犹太人避难的地区是哈尔滨和上海。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给许多人发放生命签证,2万多犹太难民和居住在虹口的10万中国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度过了二战艰难岁月,留下了难忘的真情;在哈尔滨,约接纳有2~3万犹太人避难。加上其他地方的未统计数字,应该在5万人范围内。中国接纳的犹太难民超过加拿大等5国接纳的总和,所以犹太人民一直铭记这份感情,对中国非常友好。 参考资料:
采纳率:84%
来自团队:
犹太人千年来从未有过自己的国家,他们只能在他人(一般为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社会中作为了一个陌生人群体生活(他们又通常没被当地的旧思想与偏见影响,每种新潮流的出现往往都通过了没有包袱的犹太人扩散,所以很多旧权势认为他们都是些破坏者与阴谋家),这些地方的君主甚至群众可以随意的剥夺他们的财产或人身自由,对于相当多的犹太人来说自己身上唯一不能被别人拿走的资产只有知识。并且在犹太教与犹太人社区中会有祭司(博学者)这样子的神职存在,学习与获得知识不仅是走上社会阶梯、也是走上信仰阶梯的重要途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亲,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生命签证” 何凤山 1901 年 9 月 10 日出生于湖南益阳市赫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21 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 1926 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以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 1937 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 1938 年至 1940 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 何凤山上任时,欧洲上空已战云密布,纳粹德国肆虐横行,掀起反犹恶浪。 1938 年 3 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奥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总数约 18 . 5 万人。纳粹欲将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规定集中营的犹太人只要能离开奥地利就可以释放,赶不走的则在集中营里成批屠杀。因此,对奥地利的犹太人来说,离开就是生存,不能离开就意味着死亡。于是,犹太人纷纷想方设法离开奥地利。 要离开首先要有目的地国家的签证。但不少国家都“强调自身困难”,相继对犹太人签证亮起了红灯。求生的欲望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每天奔走于各国领事馆之间,但大都没有结果。 17 岁的艾瑞克·高德斯陶伯把除中国以外的驻维也纳的 50 多个领事馆都跑到了,一个签证也没有拿到。富有同情心的何凤山不忍看着犹太人在维也纳等死,勇敢地打开了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之门。高德斯陶伯 1938 年 7 月 20 日一次就从中国总领事馆拿到了 20 份前往中国上海的签证。这消息在犹太人中迅速传开,中国总领事馆门前每天从早到晚排着长龙,许多求助无门的犹太人在这里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签证”,从而逃离欧洲去了中国,或转道上海去了美国、巴勒斯坦、澳大利亚等地。顶住压力何凤山成批地给犹太人发放签证,引起了纳粹当局的不满。纳粹以中国总领事馆的房子是犹太人的财产为借口,没收了房子。何凤山就自己掏腰包,迅速把领事馆搬到了另一处很小的房子里,坚持发放签证。 当时国内政界对向犹太人发放签证意见也不一。蒋介石对德国有好感,使用德国军事顾问,购买德国武器,还把儿子蒋纬国送到德国学军事。这自然对何凤山形成了很大压力,他很快就受到了来自顶头上司———驻德大使陈杰的直接威胁。陈杰秉承国内的旨意,想维持 同德国的关系,害怕得罪对方,因此坚决反对何凤山给犹太人发放签证,但何凤山没有理睬。后有人向外交部打小报告,说何凤山在向犹太人出卖签证。陈杰于是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派人到维也纳调查。因查不到证据,才不了了之。但是,何凤山于 1940 年 5 月被调离维也纳。 救了多少人 何凤山到底向多少犹太人发放了签证,至今尚无准确数字,只是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至少是几千份。一位幸存者 1938 年 6 月得到的签证号码为 200 多号,另一位 7 月 20 日的签证号码为 1200 多号,而汉斯·克劳斯的签证日期为 1938 年 10 月 27 日,号码为 1906 号。 1938 年纳粹的“ 11 月大屠杀”之后,申请签证的就更多了。到 1939 年 9 月, 70 %的奥地利犹太人已外逃,我国上海收容的犹太人就达 1 . 8 万人。由此推算,所发签证至少是几千份。古巴等地还有一本书中说,有 4000 名维也纳犹太人拿着到上海的签证逃到了巴勒斯坦。 尘封六十年 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壮举,直到他过世后才公诸于世,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从 1937 年到 1939 年,上海被日本占领,犹太人进入上海无需签证,研究人员难以想到驻欧洲的中国外交官能有此等壮举。二是二战结束后中国陷入内战,以后又由于各种政治因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关于中国人救助犹太难民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开展起来。 1995 年,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的学者访问德奥两国时才得知,虽然当年入境上海不需签证,但犹太人没有到上海的签证就不可能离开奥地利。三是何凤山一生淡泊名利,并不认为救助犹太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自己很少对人提起。他同女儿何曼礼谈及此事时就说:“我对犹太人的处境深感同情,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我感到帮助他们义不容辞。”他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中,对这件事也只花了很少笔墨。书中写道:“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做的。” 大白于天下 1997 年 9 月 28 日, 96 岁高龄的何凤山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女儿何曼礼在讣告中提到父亲在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曾向犹太人发过签证。讣告在《波士顿环球报》刊出后,在美国的犹太裔历史学家艾立克·索尔即打电话向何曼礼询问此事。接着,这位历史学家找到了何凤山亲笔签证的一些犹太幸存者及其后裔,找到了当年的签证。以后,犹太人在举办纳粹大屠杀展览时,都把何凤山放在显著位置,世界各国不少媒体也相继对他进行了报道。索尔教授说,两年前,在犹太人圈子里,没人知道何博士的名字。而现在,几乎接触到的每一个犹太人,都在讲述何博士的故事。 1999 年,由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和犹太人大屠杀问题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协办的一个名为“犹太人在上海”的系列活动中,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帮助数千犹太人免遭纳粹杀害的壮举被公诸于世。 2000 年 1 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一个名为“生命签证”的展览,介绍二战期间各国外交官救助犹太人免遭纳粹杀害的实物和资料,最先介绍的就是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之后,这段尘封了 60 年的历史终于大白于天下。 义举在人心 “国际义人”称号授予仪式之后,何凤山的儿女来到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的“义人园”。自 1963 年以来,已有 1 . 7 万名义人的名字刻在园里各国的石壁上。在一堵刻着“中国”的石壁前,何氏兄妹轻轻地揭开一小块黑丝绒布,花束装饰下是何凤山三个字,兄妹俩人久久地抚摸着父亲的名字。 实际上,那些被救的犹太人谁也忘不了何凤山的救命之恩。不少被救者已不在人世,但恩人何凤山的名字仍珍藏在他们后人的心中。 现居加拿大的犹太裔妇女克劳蒂亚的父母凭着何凤山发的签证,到达上海后生下她。她说,当时在奥地利有 50 多国的外交官,只有中国外交官何凤山敢于帮助他们。因此,她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 现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海因茨·格林伯格随父母逃到上海时还只有 6 岁。他在上海接受了音乐启蒙,学会了拉小提琴。他对何凤山帮助他们一家到上海避难十分感激。他认为,他的生命和事业都是何凤山给的。 加拿大的克劳斯回忆道,当年,他的丈夫在中国领馆外排队等候时,见总领事的车经过大门,就从车窗把签证申请表扔了进去。他很快接到电话通知,拿到了救命签证。一位被救者的女儿在父亲的签证前与何凤山的女儿何曼礼含泪拥抱,激动地说:“看见你,我好像看见了我爸爸。”何曼礼也说:“看见你,我也好像看见了父亲。” 美国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现任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辛格的父母也是何凤山救的。他含着泪水,激动地对历史学家索尔说:“我的父母是何博士救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我一定要把他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故里情深 何凤山 1973 年定居美国旧金山,以写作自娱。长期漂泊,乡思日深。 80 年代后,他曾多次回国观光,盛赞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巨变。 1986 年 11 月,他应邀回湖南,参加长沙雅礼中学 80 周年校庆,发表了题为《怀念雅礼》的长篇讲话,还向雅礼中学捐资 9000 美元。他向亲友表示,希望百年之后魂归故里,长眠在家乡的土地上。 为纪念这位国际人道主义的卫士,益阳市决定修建“何凤山先生纪念馆”。纪念馆建成后,家乡人民将以隆重的礼仪欢迎何凤山魂归故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犹太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二战在华犹太人的中国情(高清组图)
& | & 来源: & | & 编辑:靳松 & | &
部分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在原在华犹太人协会聚会聊天。(摄影:张瑾)
  原标题:二战在华犹太人的中国情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瑾、徐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600万犹太人遭到纳粹德国残忍杀害。慑于纳粹的淫威,欧洲多国拒收犹太难民。而在此刻,中国向犹太难民们敞开了大门,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给许多犹太难民发放了生命签证,帮助他们逃离死亡魔窟,数万名犹太人则在中国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光。中国给他们留下的美好记忆,以及他们对中国的真情挚爱延续至今。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一所房子里,一群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正在热烈地聊天。他们都长着一副外国人的容貌,谈话中却时不时冒出一两句中文,“你是谁呀?我是中国人。我中文忘了挺多的,但我记得很重要的一句:我爱你!”
  这所房子是原在华犹太人协会的办公室,而这些在聊天的人们都曾经在中国生活过。上世纪50年代以前,在中国曾经生活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一小部分是二战期间为躲避纳粹屠杀从欧洲逃到中国的,而绝大多数则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居住在此。
  泰迪?皮亚斯图诺维奇是以中友谊协会主席,二战时生活在天津。他说,他们战时的生活和之前并没有太大不同,中国人对犹太人也很友好,“当周围在打仗、犹太人遭到屠杀的时候,在中国却没有人杀害犹太人。这对犹太人来说是一个奇迹。日本人到我们家里拿走了收音机,所以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大屠杀这回事,我们当时对欧洲的情况一无所知。”
  对这些当年生活在中国的犹太人来说,他们的童年充满美好的记忆。父母喜欢打麻将,而孩子们则在街上跟中国孩子一起玩耍,“我们会跟中国男孩坐在一起斗蟋蟀,我们都是朋友。我们买来蟋蟀,看他们打斗。等它们分开一点,你拿草叶逗一逗它们,它们就会叫。我们总是在一起斗蟋蟀,还有弹弹珠、打马球、抖空竹……”
  “我弹弹珠特别厉害,还有踢毽子、抖空竹,我都很在行。”
  所有这些对中国的美好回忆都让他们一生难忘。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这些犹太人开始陆续离开中国,大部分到了以色列,其他的分散在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
  1951年,原在华犹太人协会成立。从此,这个非营利的协会就成为了世界各地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的核心组织。回到以色列后,这些犹太人依然想念着中国,很想再回去看看,然而,这一等就是几十年,“我们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再回中国看看,但是当年中国和以色列没有建交,所以这在那时只能是梦想。”
  1992年中以建交之后,这一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塞缪尔?米勒在1992年回到了中国。40多年后,他终于再一次走进了当初的家,“我第一次回天津的时候打了一辆出租车,我跟司机说,不这么走,不对。他说怎么你知道?我说我知道,我在这儿住过。那个时候我家的房子还在。再次回到当年住的地方让人特别动情。我在那个房子里住了15年,在那里长大,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时光流转,这些当年还是孩子的人也已日渐老去。不过,这些原在华犹太人的后代们中,还是有不少人对那段历史很感兴趣,对中国充满感情。阿维?波多尔斯基一家1961年从哈尔滨来到以色列,当时,他的儿子艾利克斯只有6个月大,“我儿子说,我想看看我出生的地方,所以我带他去了哈尔滨,给他介绍他出生的医院,他是最后一个在哈尔滨出生的犹太人。他对自己在中国出生感到很自豪,他知道他的根在中国。”
  而玛丽?施瓦尔茨的外孙塔勒?齐夫目前正在希伯来大学学习中文,打算明年到中国读书,“我很开心,我觉得我把心里对中国的爱传了下去,这让我很高兴。而且我真心觉得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原在华犹太人协会每年都会为部分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的后代,以及在以色列留学的中国学生发放奖学金,希望能将他们与中国之间的情谊延续下去。对他们来说,在中国的经历使他们与众不同,而中国永远都是他们的家,“我爱中国话,我爱中国饭,我爱中国姑娘,我爱中国。你看我还记得一些中国话。以前我说得就像中国人一样。当有人问我,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们爱中国。”&& 1
相关新闻v&& 09:45:06v&& 14:12:24v&& 16:51:09v&& 10:12:25二战期间中国犹太人、美国犹太人与日本人的关系pdf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二战期间中国犹太人、美国犹太人与日本人的关系.pdf
二战期间中国犹太人、美国犹太人与日本人的关系.pdf
二战期间中国犹太人、美国犹太人与日本人的关系.pdf
简介:本文档为《二战期间中国犹太人、美国犹太人与日本人的关系pdf》,可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主题内容包含.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紧张国家关系错综复杂。在日本人侵华的同时日本人统治下的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国东北地区、’上海等地接纳了许多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二战时,中国到底收留了多少犹太人难民? - 知乎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为啥二战时中国的犹太难民战后基本都离开中国了_百度知道
为啥二战时中国的犹太难民战后基本都离开中国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人大多数还是想返回故乡的,想要更好生活的则可以前往美国等有更多出路,更多工作机会的国家。之后以色列又在中东建国,吸引了大量犹太人前往建设“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国家”。而当时中国又开始继续打内战,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仅有的战乱地区,自然没人愿意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时怎么区分犹太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