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41的冬天乐高二战德军大战苏联穿着夏季的服装在苏联战

二战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消息一出,传到斯大林耳朵里的时候他还不相信。说希特勒没这么快打来,还广播宣布这是德国进攻俄国的谣言。正当斯大林对纳粹入侵还半信半疑的时候,日凌晨3点。希特勒就用190多个师的兵力,对苏联不宣而战。德国海陆空军一起出动,像一场狂风暴雨,遮天盖地而来。
希特勒这次发动的入侵可以说是二战历史上规模最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战役,将在苏联国土展开。希特勒妄想用迅雷不及掩耳“闪电战”打垮苏联。
德军苏联第一次交锋是坦克大战。很遗憾的是。兵力不足最终没能挡住德国部队。。而这次在,布罗德地区发生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双方数千辆坦克先后卷入这场交战。最终苏联没能抵御住德军只能撤退。德军在苏联战场上节节胜利,夏天很快就过去了。德军占线过长后勤补给不到位。1941年的冬天,苏联很早就大雪纷飞,气温降到零下。这个时候正是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时候。
而这样的天气德军士兵后勤补给不到位。很多士兵出现冻伤。最低气温都降到零下-8度,德军陆军大将德古里安写到:由于坦克履带防滑的尖铁没运到,路上冰让坦克无法前进。天气太冷大炮瞄准镜几乎不能用。坦克发动时还得得烧火在底下烤一阵,燃料常常结冰,太冷机关枪打不响。37毫米反坦克炮已经对付不了苏联T-.34坦克,我们的步兵战斗力已经到了尽头了。
而对比苏联这边吃的饱,穿得较暖且装备一应俱全。恶劣的天气,使得德军在进攻莫斯科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这样的天气有意在拯救着莫斯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为何很多人喜欢二战德军?-陆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786|回复: 308
为何很多人喜欢二战德军?
看了网上几个关于苏德战场的帖子,文章都很倾向于德军,什么帝国战士宁死不屈啊,什么为了同胞舍生取义啊, ...
deanf22 发表于
既然有平均值这个概念
那智商在平均数以下的,差不多有一半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二战德意志国防军是职业化军队的典范,我们应该尊重优秀的对手,就算它是只咬人的狼。
而且这只狼没有直接 ...
piginfly 发表于
德军警卫师等发来贺电……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美国陆战队可是北美有名的人渣集中营
少荃 发表于
US Army表示您是大大的好人啊!!!
不管是现实还是历史Marine的军纪一向好过陆军;现在而今眼目下,21世纪要说新兵的人渣程度,Marine也不敢和Army比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回复&&kgb1059
& &&&幸好只是警卫师发贺电 .
& &&&MS挂SS牌子的师不下三十七八个,其它几个战绩 ...
piginfly 发表于
警卫师是德国国防军给予占领区人民德政的代表嘛!
全文照抄朱世巍:
 一 绞刑架与卓娅
  苏联人或许是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城内第一次看见了德国人架设的绞刑架。这部绞刑架和上面吊着的8个苏联男女青年被摄入了胶片,并将在战时和战后的无数部记录影片中出现。而在苏德战争以后的日子里,随着“英勇的德国武装部队”的步步后撤和“野蛮”俄国人的步步推进,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还将会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绞刑架。它们成为了苏联沦陷区的标志,成为纳粹主义和德国武装部队共同支配统治下的苏联沦陷区的标志。
  日,苏军收复佩得里谢沃,又发现了一个从绞刑架上扔下的少女,年仅18岁的女游击队员,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历史注定她会成为所有被绞杀者中最著名的一个。日,这位生于日,父亲死于大清洗的前莫斯科第201中学学生,在莫斯科城郊的佩得里谢沃落入德国国防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之手。罪名是游击队员和纵火犯。
  但从严格意义上,她是红军的一名特种兵,执行的是被后来的俄罗斯“新新人类”们大为诟病的坚壁清野任务:焚烧德国人居住的村庄。(作为已知的最有名的一位“纵火者”——这早已被俄国的“新新人类”们证实——卓亚被抓时既没有穿德军军服,烧的也是已经被德国人强征的设施。不知道某人对此要作何解释?是卓娅违抗训令呢,还是一贯严谨的德国人记录马虎?而且德国国防军是没有女兵的——恶名昭著的集中营看守们相信无论如何都会被指为党卫军——不知道苏联人派个女人去当“纵火者”是不是有点犯傻)俄国的在被德军逮捕后,一个叫做卢布科夫的叛徒(此人于日被苏军军事法庭判处极刑)在德国人面前指认了卓娅。在德军步兵团团长路德维尔.路德瑞尔中校(根据笔者查到的资料,此人在不久前的日获得骑士勋章)本人参加的审问中,这位少女遭到了残酷拷打,其后甚至被轮奸(苏联官方材料隐瞒了这个实事),最终于日被德军公开绞死。当苏军发现她的尸体时,脖子上依然套着绞索,身体被刺刀扎烂,一只乳房被德国人割去。对于这个在照片上无法隐瞒的事实,苏联官方后来允许发表的描绘是:“胸脯上有凝结了的血。”
  类似的事件在东部前线并不罕见。但作为一位并没有立下什么丰功伟绩的“游击队员”,卓娅在当时却被广为宣传,并在日成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首位女性。其最直接的原因,或许是她在临刑时对群众的演讲,尤其是最后几句话:“你们现在绞死我,可是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2万万人,你们不能把我们全绞死,有人会替我报仇。永别了,同志们!奋斗吧,不要怕!斯大林和我们在一起。”
  对此时的苏联领袖们来说,这几句话(其中直接赋予最高领袖“救世主”的形象)和一位弱小少女被德国人残酷杀害的事实,足以给红军的前线士兵注入无比的仇恨——在这个世界上,仇恨的力量无穷无尽。通过众多宣传手段,苏联领袖的意图得到了实现。卓娅的死,确实在红军士兵,其中也包括卓娅本人的弟弟,一个后来在1945年4月8日的德国本土作战中战死的苏联坦克手舒拉身上,注入了仇恨的力量。在红军中广为流传着斯大林下令不允许接受杀害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投降的说法,无论真假,都是这种复仇心理的真实反映。
  但抛开政治因素和现实考虑,卓娅,一个没有击毁过一辆坦克,没有击落过一架飞机,甚至没有打死过一个敌人的普通少女,最终以她大无畏的精神力量,成为苏联最著名,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英雄主义象征。她不仅在那无比艰苦的日子感召了无数苏联人在前线无畏地赴死取义,甚至也为未来岁月里众多远隔千山万水的异民族人民注入过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一个在强暴面前虽弱小但不屈的生命,卓娅面对英雄的称号将永远当之无愧。
  当然,对红军士兵来说,仇恨绝不仅仅来自卓娅的死。在1941年到1942年的冬季,由于严寒而导致的德军暴行留下的痕迹遍布前线,在那寒冷的冬季,缺乏冬季装备的德国国防军是这样解决取暖问题的:在他们的防区里,一切苏联居住点的房屋都被征用,所有居民的冬季服装都被没收,大量苏联平民仅被允许穿着单薄的衣服赶到毫无遮盖的冰天雪地里,结果使得成千上万的苏联平民象苍蝇一般死去。(其实某人所贴的训令最大的漏洞就在这里:41年冬天苏德两军战线德军一侧的房屋早被缺少冬装的德军征用以御寒,烧毁这些剧民点的意义在于把德国人赶到寒冷的野外去,结果被某人篡改成了“激发对法西斯占领者的仇恨 ”——被赶出去的苏联平民看到这些房屋被烧,解恨还来不及呢!)。一个幸存者作了惨痛的回忆:“1942年2月8日,德国人到了我们村庄后,立刻开始抢劫财物,连房屋也被疯狂的德国人推倒”(为防止某些人做文章,提请注意一下:42年2月8日德军已经拿到冬装了),“那些试图逃跑的村民都被德国人杀死。为了不引起德国人的注意,我在身上涂满血迹装死,也许是由于我个头小,德国人没有注意我”。
  毋庸置疑,这些事实将赋予红军士兵无穷无尽的力量,其中无可避免的包括盲目仇恨的力量。正因为如此,犹太作家爱伦堡后来才会非常满意的写到:“战争教会了人民仇恨。”
   二 仇恨的力量
  本书并不拟展开对德占苏联地区的深入研究。但从军事上来说,却完全有必要对苏联军人在战争中战斗精神的“源泉”——仇恨,略为涉及一下。
  在冷战时代的西方,犹太人被描绘成纳 粹 主 义唯一的受害者,而唯一需要为此负责的也只是希特勒及其纳 粹 党。除此之外,德国及其武装部队被描绘为世界上最“善良”、最“文明”的入侵者。浩如烟海的书刊、杂志、音像制品刻画出了一个英雄形象:无数德国军人为了日耳曼民族的荣誉而英勇战斗,并以清白的行为使光芒万丈的军旗和漂亮的军服都没有受到丝毫的污 染。在东部战场,他们是把俄国人民从斯大林暴 政下解 放出来的光明使者。而在艰苦卓绝的后期战争中,大无畏的德国战士则抗击着无数俄国人如同潮水般的野 蛮进攻,以拯救自己的妻子儿女不受来自“亚洲的野 蛮 人”凌 辱。
  同时苏联红 军被赋予了及其狰 狞的形象:不仅是斯大林共 产 主 义的暴力工具,而且是东方野 蛮的现代象征,是“暴 虐的解放者”,并在斯大林和元帅将军们的纵容下无节制的发泄战争兽 欲。描绘此种情况的书籍和报道,虽然称不上浩如烟海、满山遍野,却也是俯身可拾了。(这就是所谓的“被遗忘”)
  而在冷战时代过去的今天,一些“修 正 主 义”倾向的西方历史学家开始怀疑上述说法,并谨慎的认为:“德国军人的制服并非总是那么干净”。但他们所依据的仅仅是一些零星暴行的报道,却根本无法掌握其规律,也谈不上任何系统研究。相形之下,苏东崩溃后,德国、以及一些急于“回归西方”的东欧国家中兴起的歇斯底里的右 派历 史大颠 覆却把对国 防 军的吹捧推向了顶峰。在今天的大众传媒中,文明勇敢的德国武装部队,野 蛮而粗 鲁的俄国人,已经是被广为接受的固定形象。
  已经消失的苏联,也没有在官方材料中留下多少德军罪 行的迹象。除了罗列一些杀人数字和尸体堆放地点外,他们对具体暴 行几乎毫无涉及。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俄国的档案馆却堆放着长达32公里的德军暴 行档案。出于某些政治考虑(与西方和民德的关系,党的失误导致人民被入侵者屠 杀可能有损其威信),斯大林和他的继承者们禁止发表这些材料。而现在似乎也只有研究犹太人命运的人对此感兴趣。
  但今天,笔者却打算给大家介绍几个事实。不是为了自 我 炫 耀,也不是为了鼓 动什么,渲 染什么,灌 输什么,而仅仅是为了反映一点事实、一点基本事实、一点德 国 武 装 部 队的基本事实。和苏联的宣 传,以及党 卫 军的屠 犹行为(在苏联有60到100万犹太人被杀)相比,他们才为苏军注入了更大的“力量”。
  1941年7月,一个刚刚组建不久的德国步兵师开赴东部前线。这是一个“根 正 苗 红”的武装部队陆军师。其番号是第707步兵师,下辖第727、747步兵团,第657炮兵团。作为一个只有2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的野战师,该部队最初没有承担第一线战斗任务,而是在已成为中央集团军群后方的白俄罗斯担负警戒任务。月间,该师提交了一份报告,宣布他们辉煌的战果:在仅仅一个月里,第707师处 决了10431名“游 击 队 员”和“游 击 队 员 嫌 疑 分 子”!考虑到该师的编制,几乎每个士兵都取得了击毙一个敌人的战绩。果然战果辉煌。
  可是笔者明明记得,几乎所有的西方历史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宣称,41年冬季以前,俄国游 击 运动仅仅存在于苏联的宣 传中。而即使根据“宣 传 渲 染”的苏联材料,直到41年秋季,中央集团军群后方总共只有4万游击队,而且零散的分布在大片地区。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关于游击队活动的第一份报告是1941年7月25日才提出的。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所谓“游 击 队”是什么人。有的西方历史学者则干脆认为,第707师处死的1万多人就是平民。
  如果一个师在游 击 队尚不活跃的一个月中就处 死了1万多苏联人,那么在整个东线军管后方地带的10个到20个陆军师及众多陆 军 特 遣 队(不包括党 卫 军的警 察 警 卫部队),在游击队最为活跃的1942、43年,以及东线大崩溃的1944年,又屠 杀了多少苏联平民呢?按照规定,每死亡一个德国人,或者隐藏一个游 击 队 员和苏联士兵,都要处死50到100个苏联人。根据中央集团军群的报告,每个月在其后方地区(这只是占领区的一部份)都要处死几万人。而在1943年1月则首次处死了超过10万人(当月苏联游 击 队总人数不过8万人)。这种血 腥 讨 伐几乎在东线其它战区也在进行着,受害者总数不下600万,刽 子 手则主要是陆军后方部队。(不知道这种“处决游击队算不算暴行?)为这种大 屠 杀而颁 发的专门勋章在德国至今是“合法”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日 本 军在中国的作为:大量平民被作为“中国败 残 兵”和“便 衣 队”而被杀害。1937年冬季的南京大屠杀就是这样发生的。只不过日本人事后没有颁发勋章,只是把一批将领撤了回来。
  大家或许知道,在前民 德的档案材料中,曾经发现过200万份堕胎记录(这就是200这个数字的出处,结果被某人篡改成了“在战后被划归波兰的原德国东部地区,被强奸者达200万人,”还加上一个“其中24万人死亡.”),堕胎者在父亲一项上填的是“俄 国士兵”。这些材料成为苏联军队在德国纪 律 极 端 败 坏的证据。一个英国人还撰写了一部专著。从此,苏联军队就被称为“红 色 强 暴 机 器”。但这位英国作者同时也说出了苏军此类行为的根源:德国武装部队曾经从被占领的苏联领土掠 夺了大量妇 女充当军 妓。其手段,在笔者看到过的一位苏联记者的回忆中可见一 斑:在大卢基地区,5名苏联妇女由于拒绝到德国士兵的妓 院 报 道而被枪杀。为了杀 一 儆 百,德国人还为此张贴了告示。这种暴 行在东欧的其它地区同样存在。在著名的利迪泽村大 屠 杀中,全村25岁以下的妇女都被送往军队 妓 院。有时甚至连犹太妇女也遭到这样的待遇。
  对于这种暴 行的规模,另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戴维.欧文无意中透露了一个惊人的证据。欧文在犹太人问题上有为希特勒辩 护 之 嫌,但其史料功底确实扎实。只对犹太人问题感兴趣的他曾经轻描淡写地叙述了如下事实:在1942年夏季,希特勒得知其冬线德军已经使一百多万苏联妇女怀孕!(某人所谓的“德国军队很少有强奸事件发生”,我曾经说过,在一部分人眼里逼良为娼是不算强奸的)为此,他下达了2道命令:第一,要把“具有日 尔 曼 特 征”的孩子从母亲身边夺走;第二,要求冬线德军广泛使用避 孕 套。如果说日 本 军 队强 征慰 安 妇多少还是为了遮 羞(一般认为在中国强 征的慰 安 妇为20万),那希特勒的措施却仅仅只是害怕德国士兵会把“日 尔 曼 血 统”留给俄国人。
  作为这种措施的后果,就是在战争后期几乎每个德军都随身带着5-10个避 孕 套!,怀孕者的数量自然大大下降。但遗憾的是,这些德国士兵和避 孕 套却也越来越多地落入苏军之手。政 委们则在苏军面前大骂着展示这些他们所没有的东西:由于德国 大 规 模 野 蛮 行 为所带来的苏军同类报 复,以及由此导致的红军风 纪 大 败 坏,甚至从中东欧蔓延到了中国东北地区。
  对德国在东线的行为,英国军事史学家安德森、克拉克、华尔什的评价最为准确:“德军可以对苏联军民实施任何暴 力,包括抢 劫、强 奸和杀人,而不用担心受到惩罚。虽然许多指挥官不赞成纳 粹及其政策,拒绝执行和传达这些命令,但对苏联男人、女人和儿童的大 屠 杀是广为存在的。&
  德 国 武 装 部 队的真实面目就是如此,战争的真实面目就是如此。战争不是骑士和公主的浪漫故事,也从来就没有什么道义可言,这个魔 怪 天生就必然带来掠 夺和屠 杀,而掠 夺和屠 杀也必然产生仇 恨,仇 恨则必然产生报 复。暴 行是战争的必然,报 复也同样必然!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还忘记提醒各位喜欢二战德军的中国人了:
您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么?如果是,那么也不过是第三帝国的劣等种族,一群黄皮猴子而已;而且以当代中国军迷的体型,你们都是非常合适的肥皂原料。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如果纳粹胜利
我想希姆莱和戈培尔也会感谢中国哈德门对于第三帝国日化工业、皮制艺术品业、化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的!
应该你们每个人脖子上面,都发一枚一吨重的大铁十字勋章!同时还请您一氧化碳、气态氰化物、沙林等空气清新剂免费提供使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苏联是2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居第二)其中百分之三十五是平民.根据国防军自己公布的“战果”,整个战争期间,以“游击队员”和“游击队嫌疑分子”名义处决的苏联人高达600万,占战争期间死亡的苏联平民的四成以上.
  德军还抓了大量平民充战俘!这里举一个42年的例子,主角是不少人的偶像——曼施坦因。根据6月30日塞瓦斯托波尔被围红军的报告,红军计划于7月1日将全部剩余的一万人(包括全部伤病员)撤至赫尔松涅斯角要塞作最后抵抗,而令人惊讶的是德国宣称仅仅在7月4日就在这里抓获3万苏军!曼施坦因对此的解释是:他已获得情报,证明要塞内的全部市民都参加了战斗!这种刮嫌廉耻的行为在东线德军中有多普遍呢?根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材料,41年红军失踪总人员为233万,而根据德国战报,同期德军俘获苏军为380万,考虑到部分失踪红军留在敌后打游击,41年德军至少抓走了150万苏联平民充当战俘!而整个战争中则不下200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苏军军纪不好,日本也是
德军属于有组织犯罪
adoahc 发表于
当年SB某人回帖
看看笑笑吧
德国的屠杀和日本的屠杀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屠杀,德国的屠杀是国家政权,高层的意志指导下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意识的对某些群体进行清洗和肉体消灭,这和战争无关,和日本的屠杀只是战争杀人,这是文明不发达时期的战争中的共同表现,以往的匈奴人,蒙古人,,岳飞时期的金兵,十字军在征服别国时,都伴随着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的现象,中国历史上每次大战乱时期由于各路军阀,起义军或官军所到之处都是屠戮百姓,大肆奸淫破坏,所以每次过后人口都百无存一,十无存一,日军的屠杀和这些屠杀是一回事情.这是所有进入现代文明时期的战争中的共同现象,日本是东方国家,而近现代文明是起源于欧洲的,所以日本的社会文明水平远远要比西方落后.亚非国家在19世纪中期才在近代文明已经发展成熟的西方列强的军舰大炮的外力作用下被动的走出了古代社会,所以20世纪早期对于西方来说已经是现代文明社会了,中国,日本这样的东方国家来说不过是刚刚从中古社会走出来,不过日本由于封建根基相比中国等其他亚非国家不那么顽固,所以在西方列强冲击下的近代化嬗变比较迅速,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从西方那里得到了一个现代工业化文明的外壳__技术,设备,但是日本得到的仅仅是现成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器&而已,并没有象欧美那样真正经历过一个从野蛮蒙昧的中世纪社会到文明理性的近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好比一个小孩子一下子服用大量生长激素,长得外表上好象成年了,其实其智力还是小孩子,所以20世纪初期的日本军国Z義只是一个有近代工业技术外衣的中世纪的蒙古,十字军,皇太极那样的征服者.
而德国是欧洲国家,是一个表里如一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国家了,所以屠杀这样的事情也完全按照现代工业化手段的技术化处理,大批量少痛苦,并且有序,有条理.日本杀人方法比德国残忍,野蛮并不是什么发泄自己的兽欲
,这是文明程度低下落后所造成的思维文化,意识上的蒙昧和低下,好比古代社会杀人酷刑种种,炮烙,凌迟等等,而现代社会的人执行死刑用注射,无痛,人道多了,当然并不是古代的人天生残忍,喜欢虐杀,现代的人有人性,而是因为文明进步了,日本是东方国家,社会文明水平比起德国这样的欧洲国家远远落后,所以心智水平也落后蒙昧.至于日本杀起来混乱无序,东方人缺少了欧洲从蒙昧野蛮的中世纪向理性文明的近代文明过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______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这一课,所以人文素质,文化涵养比起欧洲人来都差的多,缺乏西方人在那个历史时期所养成的科学探索前提的理性精神.
还有德国的屠杀造成的影响也远远比日本恶劣,因为德国的屠戮生灵,残害生命是发生在当时已经是现代工业文明辉煌的欧洲,而日本的屠杀是在中国这样的野蛮,落后的东方国家,就和英,法,荷在还处于荒蛮历史时期的16_18世纪屠杀印第安人,黑人造成的轰动,恶劣影响肯定不如德国在西方历史已经进入现代工业文明辉煌的20世纪屠戮犹太人,吉普赛人,斯拉夫人一回事情.
所以我认为屠杀方法,手段上是德国的人性化,道德,但是性质是德国的恶劣.因为日本的屠杀仅仅是战争屠杀,是所有文明不发达,进入现代文明以前时期的战争中的共同现象.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你见过历史上把天朝给异族成功征服同化的例子么?匈奴,元寇,建奴,英夷,倭寇都占过一度便宜, ...
少荃 发表于
& && & 少自做多情了,你以为希特勒不想把中国人送进毒气室啊???
   别以为纳粹统治下进毒气室是犹太人的专利。纳粹曾经计划在苏联消灭8000万斯拉夫人,1941年时德军准备在明斯克和乌克兰及列宁格勒以南地区修建“集中营”,就是为了执行这一计划,但1942年战局突然向不利与德国的方向转化,使得这方面的工作只能停止。这一计划最终落空
   所以苏联的斯拉夫平民还是比较幸运的,纳粹还没来得及对他们动手,不过苏联的斯拉夫战俘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他们被押送到波兰的集中营和犹太人一起屠杀。
   别忘了,在纳粹的理论里,有色人种是比犹太人更劣等的种族,除了日本人,因为希特勒曾经称赞日本人是荣誉雅厉安人,我倒要问问那些亲德的人,他为什么要把这个称号给日本人而不给中国人呢???
   所以有些人少自做多情,如果当年德国获胜中国就将彻底论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的屠杀着眼点还是在于通过大屠杀来震慑、消灭中国人的抵抗,还没有象纳粹那样上升到种族形态的高度。中国如果被日本灭了,还可以做亡国奴,如果被德国灭了,中国人就只好去做肥皂的原料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谁送谁还未知呢,天朝的特色就是实用主义至上,或者说这也是亚洲民族骨子里的东西,即学你用你, ...
少荃 发表于
一个野蛮人冲进你家,奸杀你的亲人,霸占你的家产,把你作为奴隶, 然后你很宽慰的说,300年后就和我们血统融合了,我们其实是一家人,这说明我还是很厉害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推荐 /1
宁夏?株洲?镇江?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为何闪击苏联失败?德媒:德军装备差且很自大_新浪新闻
  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日发表了贝特霍尔德&泽瓦尔德的题为《对苏联的“闪电战”为何失败?》的报道,编译如下:
  日,在德国入侵苏联12天后,德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在日记中写到:“如果我说侵苏战役将在14天内结束,这或许也不算过分。”但他随即为自己的论断加了限制条件:“这场战役当然不会随获胜而结束。广袤的领土和用各种手段实施的顽强抵抗在接下来的数周内仍将消耗我们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写下这番话时,从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的包围战传来的消息正令哈尔德深受鼓舞。在那里,2支德国装甲集群包围了苏联的4个军。德军俘虏苏军逾32万人,击毁了3000多辆坦克。7月9日,随着对斯摩棱斯克发起进攻,德军旨在抵达并跨越第聂伯河的攻势也已经开始。那里距离莫斯科仅370公里。
  此时,德国领导人确信对苏联的闪电战将取得成功。唯一拖住德国坦克前锋部队后腿的就是行动迟缓的步兵师。步兵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艰难地跟在后面。他们必须打败苏联在西部驻扎的大量部队。
  东线的闪电战为何没有取得成功?这是历史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之一。如果用距离远、物资消耗大或战略决策失误这类单一理由来解释德国的失败,那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一连串因素让德国的战争机器停转。
  单单距离远肯定不是原因。第三帝国与苏联在波兰被占领土上的分界线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是1100公里。日,160个德国陆军师分3个集团军群在差不多同等长度的阵线上发起进攻。中央集团军配属了当时德军4支装甲集群中的2支,目标是攻占莫斯科。
  摩托化的装甲师每日可推进数十公里,徒步和乘马车行动的步兵师则落在后面。精锐部队第7步兵师的一名士兵写道:“行军,行军,走了14天......我累垮了。”此外,德军每向东迈出一步,前线也随之拓宽。不久,一个师就要负责50公里宽的战线&&而且是在路况极差的条件下。
  严重的后勤问题很快暴露出来。侵苏德军最多只有半数步兵师装备了现代化武器和充足的机动车。其余步兵师靠东拼西凑的缴获武器作战,配属的卡车很快就坏掉了。连袜子这类必备军需品不久也变成了紧缺物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纳粹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国防军并非在无人区行军。斯大林战前向边境派驻了300万红军。毕竟,他认为德国或其他资本主义强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进攻苏联。因上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而被严重削弱的红军军官团坚决主张在边境布防。这解释了红军在战争最初几周的巨大损失。但苏军仍拥有德国人想不到的庞大人力物力。
  国防军的行进速度和后勤供应都不足以完成闪击莫斯科的战略目标。兵力也不够。到8月,事实已很清楚,国防军无力同时进攻基辅和莫斯科。原本应开赴莫斯科的坦克师奉命参加基辅包围战。此役有66.5万红军被俘。
  与此同时,本应在斯摩棱斯克以南掩护基辅战役的德军步兵师连守住阵地都很费劲。德军二战的战况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反向运动”的说法,这是撤退的委婉表达。
  9月末,德国领导人只有2条路可走:要么立即为冬季战争做好准备,要么仍以闪电战直取莫斯科。德军再次在短短几天内向莫斯科突进了数百公里。但随即来临的道路泥泞期令德军再也无法大幅行进。最后冬季来临,12月5日苏联的大规模进攻迫使德军撤退。
  但气候和红军的数量优势也只能部分解释德军的失败。和前几个月一样,闪电战的美梦变成了梦魇。从根本上说,德国人败在了自我高估上。在1940年速胜法国后,他们以为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西线战役的速胜只是偶然。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将军想出了派坦克穿越阿登山脉实施进攻的大胆战术。希特勒不顾参谋们的反对将其付诸实施。剩下的事由戈培尔的宣传部门完成。它将意料之外的“闪电战胜利”吹嘘为经过深思熟虑的军事构想。
  事实上,德军对苏联的闪电战失败完全是因为第三帝国不具备必需的资源。其工业根本没有做好支撑长期战争的准备,缺少原材料、车间和技术。此外,当时德国仍然在与海军强国英国作战。
  然而,对一战的记忆却令德国人忽视了自身的劣势。德军在一战中成功占领了东线广大地域,西线则困在了阵地战中。这种记忆加上为实施东方毁灭战所做的意识形态准备,导致德军狂妄自大且蔑视苏军,将其视为劣等对手。
  初期的胜利似乎证明了这一点。于是德军将冬季装备留在了波兰的战备区,因为领导人认为战争将在秋季获胜。而当事实证明这是谬论时,前线德军物资全面匮乏。国防军困在距离边境1000公里之遥的地方,面对占尽优势的敌人。被派去占领莫斯科的士兵甚至连御寒手套都没有。(编译/伍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推进中的纳粹德军坦克纵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迅雷不及掩耳!全景式回顾二战闪击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闪击战,又名闪电战,是指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具备3大要素: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突然袭击)、准(针对某一特定目标或地域实施攻击)、狠(集中兵力兵器猛攻)。二战初期,德日法西斯为迅速达成侵略目的,曾多次使用闪击战术,并一度取得暂时的战场优势。本图集所展现的,就是二战期间闪击战在欧陆和亚太战场显露狰狞的一幕幕历史瞬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有一种观点认为,闪击战术是由二战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然而,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利德尔·哈特在所著《战略论》一书中却写到,纳粹德国的闪击战术“都是中古时代蒙古人成吉思汗已使用过的方法”。13世纪,欧亚军队多以步兵和重骑兵为主,而当时的蒙古军却是清一色的轻骑兵,具有突击力强、灵活多变的特点,适合远程奔袭。所以,蒙古军的轻骑兵恰如二战中的机械化部队,往往利用速度优势对敌进行大迂回、大穿插、大包围,从而最终打得对方措手不及。图为描绘蒙古军西征时大败欧洲骑士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蒙古军队以令人惊叹的辉煌战绩,创造了农牧时代的闪电战奇迹。图为在中东作战的蒙古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目前,西方主流看法认为闪击战术有3大理论渊源,首先是德国军事家施里芬的”战略迂回和包围, 实施速决歼敌“的观点。图为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甚至有一种说法,称二战时期纳粹德国闪击战的概念就脱胎于一战前德国制定的施里芬计划。图为该计划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闪击战术的第2个理论渊源来自意大利军事理论家G.杜黑关于”使用空军力量对敌方战役战术目标、指挥中枢、交通枢纽实施空中打击,以及和地面部队进行协同作战”的观点。图为日,法国上空的德军多尼尔17Z轻型轰炸机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3个理论渊源则是英国军事理论家J.F.C.富勒关于“组织多路强大快速坦克纵队,在航空兵强有力掩护下,突破敌防线,快速深入敌军纵深,直捣敌军首脑机关,使敌陷于瘫痪”的观点。图为日,准备向苏联纵深发起进攻的德军装甲部队,近处为一辆Sd.Kfz-250半履带装甲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堪称现代闪击战术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图为1939年9月德军飞机轰炸波兰境内目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凭借空中优势,并通过运用快速重兵集团在对手防御纵深实施迂回合围,纳粹德国仅1个月时间就灭亡了波兰。图为1939年9月,2辆德国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即后来的“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的前阵)坦克在横渡布速拉河(波兰最长河流维斯瓦河的支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反观当时的波兰军队,战略战术思想乃至部分武器装备却还停留在中世纪,如此焉能不败?图为日,波兰骑兵部队渡河开赴战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征服波兰后,希特勒挥师西向,兵锋直指英法等西欧国家。日5时30分,在从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战线上,德军A、B、C这3大集团军群,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图为日,德军先头侦察部队进入卢森堡境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军B集团军群首先以空降部队对荷兰和比利时境内的重要桥梁及要塞设施实施突袭。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立即造成了荷、比军队的慌乱,并因此迫使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军队主力越过法比边境火速驰援,而此举正中希特勒下怀。图为日,德国伞兵在比利时艾本要塞上方空降发动突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5月,对英法联军发动空袭的德国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正当B集团军群吸引了英法主力之时,C集团军群也摆开架势,对法国马奇诺防线实施佯攻,导致法国统帅部对于是否该从南方战线撤回部队犹豫不决。图为日,已变成一堆废物的法军马其诺防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就在英法主力被调离法国的节骨眼,5月10日凌晨,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A集团军群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国境内。3天后,德军成功强渡马斯河,此举不仅打开了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更将在比利时境内作战的英法主力陷于被包抄的危险境地。图为日,法国投降的前一天,德国坦克从桥上跨越位于法国东北部的埃纳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已丧失制空权,70余万英法联军主力只得且战且退,最终从敦刻尔克撤出30多万人,而法国维希政府也在6月21日向德国投降。图为1940年,英军从比利时弗兰德斯撤退后,沿途遍布阵亡士兵的尸体和被摧毁或遭遗弃的军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3个集团军群,挟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共计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发起代号“巴巴罗萨”计划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以闪电战的方式兵分3路突袭苏联。侵苏战争既是德国法西斯集团发动的最大规模的闪击战,也是人类历史上对抗烈度最高的战争之一。图为日,德军在装甲车支援下向一处燃烧的苏联农庄发动进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开战仅10天,德军就突进苏联境内600公里。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红军便损失1200架飞机和大量坦克、火炮等重武器,上百个师的部队遭敌人包围、歼灭。图为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初期,苏联南部地区,一名德军士兵从阵亡的苏联坦克手和燃烧的BT-7轻型坦克旁走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入侵苏联不久,便俘获了数以百万计的战俘。图为日,大批苏军战俘被用火车运往德国集中营,其中仅有少数人得以幸存。当时战况之惨烈还可从以下对比数据中看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战场相比,苏德战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军事冲突极为激烈。整个卫国战争持续了1418天,其中有1318天(占总天数的93%)处在前线激烈的攻防战期间。而在年间,苏德战场集中了德国法西斯集团的主要打击力量。据俄罗斯学者统计,苏军独自抵御了德国及其仆从军的607个师,包括最有战斗力的190个至270个师。而同时英美联军在北非、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区面对的仅仅是德国法西斯集团的176个师,且后者大多数为战时仓促组建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初期得手,但德军在幅员辽阔、河川纵横的苏联境内日渐“缺乏后劲”。图为日,德军坦克正在渡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德军集中74个师约100万人,在1700辆坦克、11000门火炮支援下,发起意在夺取莫斯科的“台风”攻势。图为1941年11月,德军向靠近莫斯科的战线运送物资。当地的严寒气候让德军闪击战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过,也有说法认为德军进攻莫斯科时气温并不算很低,最冷时也才-7℃,10月份还下过几场大雨。或许真正给德军后勤运输造成麻烦的,是未上冻而泥泞不堪的道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危急时刻,苏联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转移计划,东迁的设备、物资超过100万节车皮,同时从西伯利亚、中亚、远东地区调来25万人的精锐预备队,并以朱可夫为核心重组了西方面军的部队和防线。日,正当德军迫近莫斯科之时,苏联统帅部毅然按时组织了红场阅兵,受阅部队在阅兵结束后直接开赴前线。图为当时的阅兵照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依托简陋的工事和落后的装备,苏联军民与法西斯侵略者在莫斯科城外展开输死搏杀。那句震撼世界悲壮口号“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就是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喊出来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注:就在12月5日,莫斯科地区气温骤降至-40℃),苏联发起反击,一举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200至300公里,莫斯科保卫战以苏联胜利而结束,德军损失了50多万人和大量的技术装备,这也是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重大损失。此役不仅使莫斯科转危为安,也拉开了德军闪击战术走向破产的序幕。图为描绘莫斯科保卫战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攻占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切断苏联红军的战略补给线。起初,德军势头很猛,但之后便陷入了惨烈的巷战中。战斗最激烈时,德军每天报销1个团。图为1942年10月,苏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红十月”工厂的废墟内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苏军反坦克炮阵地准备迎击来犯的德国装甲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初陷入巷战的德军。此时,前者的闪击战术已毫无用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到1942年底,原本是进攻方的德军反被苏联红军分割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若干孤立地区。由于外援断绝,1943年2月初,被困的约10万德军只得投降。图为1943年3月的东线战场,苏军已逐渐取得主动权,德军的闪击战术再难有施展机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西方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共伤亡85万人,其中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图为日,斯大林格勒西南一条公路上倒卧的德军尸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7月中旬打响的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尽管德军妄图重演1941年战争初期的一幕,用闪击突袭的方式扭转颓势,但历经数载战火磨砺的苏军却再也不会给敌人机会。图为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德军虎式坦克,其为人诟病的机动性实际上已不适合发动闪击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苏军防御得当,加之战役后期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迫使大批德军回援南线),损失了至少36万(西方学者统计)精锐部队的希特勒丧失了继续同苏联红军作战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导致纳粹德国最后一次夺回东线战略主动权的企图破灭。图为描绘库尔斯克会战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正是苏联军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和物质损失为代价,才换来了消灭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军75%的坦克、75%的飞机,74%的火炮和72%的作战人员的辉煌战果。有数据显示,在苏德战场,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军)平均每天损失55架飞机、118门火炮、34辆坦克。图为日,斯大林格勒西南一处停放着大量被缴获的德军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赖闪击战以逞凶的纳粹德国,就这样败在苏联军民的铁拳下,最终走向灭亡。图为纳粹德国投降后,大批德军重武器在莫斯科被“公开示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就在莫斯科保卫战已进入关键时刻之际,远在万里之外的亚太战场上,一场以海空军唱主角的闪击战又打响了。日清晨,日本海军航母舰载飞机和潜艇突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图为日,日军舰载机正准备从“赤城”号航母上起飞,前往轰炸珍珠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次袭击让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44艘船舰被击沉,2403名美国军民丧生,仅“亚利桑那”号这一艘战舰,就有1177名烈士遇难。图为中弹倾覆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方还损失战斗机188架,另有159架受伤。图为日,日军飞机拍摄的袭击珍珠港照片,远处腾起冲天浓烟的是卡希姆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寇对珍珠港的袭击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它的结果远远超过了计划者最初的设想。此后的6个月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而没有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由于掌握了制海空权,尚未机械化(甚至都还没有摩托化)的日本陆军也在东南亚玩起了“夺岛闪击战”,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图为太平洋战争初期,沿马来半岛南下突进的日军95式坦克纵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本对东南亚发动的闪击战之所以得手,与其说是靠战斗,还不如说是由于对手太差劲。图为行进在菲律宾主岛腹地的日本自行车(银轮)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然而,从长的角度来看,袭击珍珠港对日本而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事实上,就连策划珍珠港事件的山本五十六本人都预言即使对美国海军的袭击成功,己方也无法最终赢得战争。因此,山本五十六很早便清醒地提出:我们只是唤醒了一个巨人,必须在巨人尚未起身之前,完成袭击珍珠港未竟之事业,彻底击毁美太平洋舰队。而后来的战局发展果如他所料——日,美日海军爆发中途岛海战。在这次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航母大对决中,美军只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日本海军从此走向失败。图为描绘这次海战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日中途岛战役首日,正在海上机动以规避美军B-17轰炸机的日本“飞龙”号航母。美国海军首脑事后评价道:“中途岛战斗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同时,此战还给日军高层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这一痛苦的回忆直到二战结束一直挥之不去,使他们再也无法对战局做出清晰的判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期间的最后一场闪击战也发生在远东,但进攻方却不再是当年猖狂一时的轴心国集团,而换成了兵强马壮的苏联红军。日晚间,也即德国法西斯失败3个月以后,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兵锋直指日本关东军盘踞的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此役,苏军集结了3个方面军,包括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和1个战役集群,共辖80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另配属40个机械化旅和坦克旅,总共150余万人、26137门火炮和迫击炮、555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446架飞机,兵力、火力之强大,实非几十万缺枪少炮的日军所能比拟。图为苏军占领哈尔滨火车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均未遭到日军顽抗,苏军百万雄师一路顺风顺水,连他们自己都坦言最大的敌人是道路、河流、气候以及糟糕的后勤。图为1945年8月,苏军装甲部队进入大连,换言之,前者已经从内陆打到了海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关东军主力于8月16日陆续投降,但局部激战却一直持续到9月初。为期1周的主要战斗,苏军共毙、伤、俘日寇约60万人,缴获坦克686辆、飞机861架、各种火炮1836门、自行火炮15门、机枪13099挺、步枪约30万支、迫击炮掷弹筒2474门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至此,曾在欧亚沙场上大放异彩的闪击战暂告一段落,而下一回它再次露出狰狞面目,主战场已经变成了1956年的中东地区(第二次中东战争)。
  ( 09:33:00)
  【延伸阅读】一辆苏联T28坦克的故事:单车歼灭德军摩托化连
  《参考消息》驻明斯克记者陈俊锋 钟忠5月5日报道 坦克是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最重要的武器装备之一。来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在大街上不经意间就会看到从二战战场退役的苏军坦克。这些作为纪念物摆在街头和广场的坦克,印刻着70多年前那场伟大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令人难忘的记忆,承载着一段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日,德国法西斯军队对苏联发动闪电战,明斯克于6月28日被攻陷。镇守苏联西线的50万军队被分割包围,30多万人被俘,另有一部分就地转入游击战,一部分向东突围。
  在突围的队伍中有一辆由机械师德米特里&马尔科驾驶的苏制T28坦克,马尔科因修理坦克掉队,偶遇同样掉队的少校坦克手瓦谢契金和4位学员炮手,他们迅速组成了一个T28战斗小组。
  T28坦克的装甲比较厚,有多挺机枪和1门主炮,火力十分强劲,机组成员刚好6人,缺点是主炮的口径比较小,是苏军最早的中型坦克。
  这6名战士来到一个苏军撤退时丢弃的弹药库,将坦克装满弹药。在少校瓦谢契金的指挥下,义无反顾地开进了已被攻陷的明斯克城内。少校的战术思想是先不惊动敌人,到城里见机行事。当时,由于苏联军队在溃退时很多装备被德军和其他法西斯军队缴获,所以一辆单独的苏制T28坦克开进明斯克,并没有引起德军注意。
  这辆坦克进城后的第一场突袭是在一座酒厂前,当时那里正好有2辆德军卡车、1辆护卫用的装甲车和30多名士兵,瓦谢契金果断下达战斗命令,火炮和机枪同时开火,战斗瞬间结束。这时候守城的敌军开始慌乱。随后,坦克全速冲向市中心,在明斯克市苏维埃大街上,正好遇到了一个德军摩托化连,T28连撞带开火,大部分敌人被歼灭。这辆坦克的行动,在明斯克城中造成的混乱进一步扩大,一些回过神来的德军士兵开始向坦克开火。
  T28最后的战斗是在明斯克一处老坟场附近,这里聚集了许多敌人和装备,T28的几乎所有弹药都打了出去,当6名战士决定沿莫斯科大街撤退时,坦克被德军的重炮击中燃烧。于是,瓦谢契金下令大家分散撤离战车。
  事情的结局让人唏嘘和感叹。日,也是明斯克解放日,当幸存下来的机械师马尔科开着当时新型的T34坦克随反攻大军进入明斯克时,他惊奇地发现那辆整整3年前被击毁的T28仍在路边。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老朋友”。这么长时间,德军居然没有把它清理掉。当年马尔科是从T28坦克的前部逃生的,他侥幸躲过德军追捕,又辗转到新的红军坦克部队服役。解放明斯克时,他驾驶的已经是他的第4辆坦克。
  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结束后,马尔科开始寻找其他5名战士的下落。1964年,他终于同幸存下来的右舷机枪手尼古拉&别丹和填弹手费奥多尔&纳乌莫夫见了面,前者当了4年俘虏后被解救并在苏军服役至1946年,后者成功逃脱后参加了游击队,后来身负重伤撤到苏联大后方。
  另外3人则当场牺牲,少校瓦谢契金从指挥舱撤离后用手枪同德军战斗时中弹牺牲,后舱机枪手亚历山大&拉契茨基在逃离坦克后也不幸中弹牺牲,左舷机枪手谢尔盖在坦克内就阵亡了。
  明斯克的反法西斯事迹其实有很多,当地秘密抵抗组织在长达3年的被占时期内与法西斯占领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共有40多万军民献出了宝贵生命。1946年明斯克开始大规模重建工作,1974年为了表彰当地军民的贡献,明斯克被苏共中央命名为“英雄城市”。如今,“英雄城市”几个俄文大字被安装在胜利者大街的一座高楼顶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苏联T-28坦克。(图片源于网络)
  ( 09:16:26)
  【延伸阅读】德媒曝入侵波兰:闪电战显狰狞 德军高层大吃一惊
  参考消息网4月13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日发表题为《就连国防军也为闪电战感到惊讶》的文章,作者为费利克斯&克勒霍夫,全文编译如下:
  英国传单直击德国自信心的核心。从1939年秋起,大量传单被抛到德国上空,上面写到:“1917年在东线取胜&&1918年回到困苦的家乡&&1939年再次在东线取胜&&1940年呢?”
  没什么比这句话能更准确地表达大多数德国民众的担心了。因为,尽管对东方邻国的战役出人预料地快速取胜&&但大多数德国成年人还记得22年前的形势。
  当时沙俄这个东方的敌人被打败,德军占领了中欧和东欧直至高加索的广大地区。但仅仅一年后,德意志帝国就不得不向西方的敌人投降,德皇退位。
  德国国防军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战胜波兰军队也没有改变德国人的这种矛盾情绪。尽管宣传部门对闪击波兰的“包装”让人产生了另一种印象,但事实上,德军从未将波兰之战设计为新型战争乃至“闪电战”。
  德军将领当然知道己方的优势,尤其是部分师的现代化装备,也清楚波兰军队的弱点。但除了海因茨&古德里安等为数不多的新型战争的理论家外,德国坦克部队看似毫不费力的推进令绝大多数指挥官感到惊讶。摩托化先头部队在第一周就推进了200多公里。尽管遭遇了零星抵抗,但徒步行军的步兵也在几天内前进了65公里。
  9月14日,德军完成了对波兰首都的钳形攻势。德军谈判代表要求华沙军民不作抵抗地交出城市,但被拒绝。8天后华沙被全面包围。
  开战仅几天后,波兰政府和总司令部就不得不南迁,并在9月的第3周逃到了原本是盟国的罗马尼亚。鉴于德国开动战争机器,罗马尼亚为安全起见宣告中立。于是,波兰成了孤家寡人,独自抗击强大的德国国防军,且从9月17日起在东边抵抗同样强大的红军&&因为斯大林来取这个希特勒在8月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中许给自己的战利品。
  尽管波兰陆军最迟从日德国和苏联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举行胜利阅兵式后就已宣告战败,但波兰民族没有屈服。更准确地说:华沙人没有屈服。他们知道,自己将面对残忍的占领政权。他们希望,在德国进攻波兰后立刻向希特勒德国宣战的西方强国或许还是会出兵干预。
  首都决心不屈服。华沙不是堡垒。这座城市没有值得一提的防御工事,且城内只有约12万军人,其中大部分是散兵游勇。
  但这座城市不想投降。如果投降,居民除失去自由或许还有生命外,也将失去尊严。许多人宁愿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忍辱偷生。有不同想法的人则向周边地区逃亡&&尽管德国坦克前锋部队已从市郊包围了这座城市,但包围圈直到9月的第3周才真正闭合。
  德国空军从开战第一天起就空袭了居民区;现在空袭明显加强。德军宣称的目标是轰炸华沙,直至其失去抵抗能力。从国际法对战争的规定看,这种作法在1939年是个灰色区域。根据从1914年至1918年的一战中得出的经验教训,国际联盟在2次世界大战之间曾商议通过一份旨在保护城市免遭空袭的公约,但该公约从未正式生效。
  德国飞机在近2000次空袭中投下近千吨炸弹和燃烧弹,有时甚至将装满的油桶从运输机敞开的舱门直接抛出去。
  在发起最后一轮进攻前,德国炮兵轰击了华沙郊区的临时战线。超重型列车炮和攻城臼炮也投入作战。防御者的确毫无反抗之力。然而,他们还是抵挡住了日德军发起的首次冲锋。
  此时仍试图逃亡的华沙人被有针对性的火力赶回市区。只有中立的外国人可以在美国外交官的率领下通过一条通道离开战区。但党卫军突击队拦住了犹太人和被他们认作犹太人的人。
  在首次冲锋失败一天后,关于首都内波兰军队投降的谈判开始了。9月27日午间,停火协议生效。至此波兰之战实质上已经结束。
  国防军投入本次战争的总共160万军人中,有1.6万人阵亡,伤者约为死者的2倍,波兰军队的损失是德军的4倍。和开战前的预期相比(当时国防军领导层中的悲观论者曾宣称,总兵力折损20%就算少的),这是一个出人预料的结果。
  然而,将领们还是一致违背了希特勒在秋天就在西线发动进攻的想法。因为和波兰不同,法国和英国拥有现代化的空军和装甲兵。坦克的性能也明显优于从1935年起匆忙研发出来的德国坦克。
  入侵波兰的61个德军师中只有5个装甲师。其他师大都徒步行军,并用马车运输物资。令德军最终也在西线大获全胜的关键不是技术装备,而是战术指挥。这一点将在后续战争进程中得到验证。(编译/伍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战后的波兰城市。(图片源于网络)
  ( 08:31:11)  (原标题:为何闪击苏联失败?德媒:德军装备差且很自大)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相对于中纪委网站“看得见”的加班频率,过去一段时间,王书记的公开活动频率并不算高。因此,这次现身,许多人也在猜测,是不是又到了“大老虎”现身的时刻了?
医院发生了患者打护士事件,因为公众的偏见,舆论常会站在患者那一边,认为患者相对医生是弱者,舆论反会同情患者――可如果媒体告诉你那个患者是一个官员,舆情立刻反过来去同情护士了,因为医生相对官员是弱者。
普京5月9日在莫斯科大肆阅兵,希望找回战胜国的英雄感觉。其实苏联军民承受近6000万人的伤亡代价,今天俄国人正应该冷静反思这场惨胜,必须超越斯大林“胜利者不受谴责”的思维,深刻检讨苏联在战前国际战略的失误,反省苏军伤亡在德军两倍以上的不足。
作为一个记者,找省部级官员借钱,这是人生第一回。他作为副省长,被记者借钱估计也是第一回。简单的事情,就这么简单结束了。人活着,有时候真的就可以这么简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军枪杀苏联女兵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