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胎压2.8有问题吗哪些比较强力的宗教

苹果/安卓/wp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代码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2 天连续签到: 9 天[LV.3]偶尔看看II
公元前138年(西汉建元三年),张骞受命从长安启程出使西域,拉开了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历史戏剧的序幕。此后张骞两次西行,开辟了连接欧亚的通路,形成了相关国度“使者相望于道”的频仍来往,推动了欧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积极交流。在前后近两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历史中,宗教的传播和交流占有很大比重,起过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外域宗教的入华、以及中国儒教等信仰传统的西渐,基本上是通过丝绸之路而得以实现。这样,宗教的流传与交往,促进了中外民众信仰生活的相遇和融通,成为具有动感及活力的丝绸之路经久不衰的精神之魂。为此,有必要对丝绸之路上的宗教及其传入中国加以充分描述和认真分析。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张骞西游大月氏时始知印度之名、“始闻浮屠之教”,而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遂从印度传入中国。其最早的记载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从西域传入佛教。此后在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有蔡愔、秦景等赴天竺求佛法,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迎来印度人摄摩腾、竺法兰至洛阳之说,并因“时白马负经而来”故建有白马寺。这一时期的西域乃佛教热地,不少佛教高僧经由穿行西域的丝绸之路而到中国内地传教,使佛教得以在中土流行。例如,祖籍印度的鸠摩罗什(344-409)从龟兹(今新疆库车)被迎到长安,尊为国师。印度高僧真谛亦应梁武帝之邀经海上丝绸之路于中大同元年(546年)来到南海(广州)弘法。在此前后通过丝绸之路来华的西域僧人还包括安息人安清、安玄,大月氏人支娄迦谶,龟兹人佛图澄,北天竺人觉贤,南天竺人菩提达摩等。其中不少人都成为译经论法的著名翻译家。丝绸之路也是佛教传入后中国人西行求法之路,从而与西域僧人的东行传法形成呼应和互动。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到达印度的中国人是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从鸟鼠山(甘肃渭源)出发的成光子,而沿丝绸之路西往的中国僧人则以曹魏甘露五年(260年)西渡流沙的朱士行为始。此后,以陆行丝绸之路西游、沿海上丝绸之路东归的东晋僧人法显(344-420年)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海归”。与此前后时期的西行者还有竺法护、智猛等人,而西行取经的玄奘(602-664年)和义净(635-713年)也都留下了西行求法、东归译经的感人故事,尤其是玄奘取经乃是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之历史本源。可以说,丝绸之路是佛教得以传入中国的“大乘”(大道),而这种佛教传播的来往亦使丝绸之路充满生机、显示灵性。“佛教文化是外部文化大规模输入中国的第一次,它进入中国后,很快便被中国固有文化所改造、吸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中国生根开花,使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丝绸之路上的琐罗亚斯德教琐罗亚斯德教曾是古代波斯萨珊王朝的国教,在中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因该教相信火是光明、善的代表,是最高善神阿胡拉·玛兹达的象征,故在中国历史上也被称为“祆教”、“火祆教”、“火教”、“拜火教”,而其神名在华故“始谓之天神”。丝绸之路的开通,也推动了琐罗亚斯德教的东传,并于6世纪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一度盛行于西域,如在焉耆、康国、疏勒、于阗等地曾广为传播,甚至也被古代一些王朝的统治者所推崇和推广。陈垣曾指出,“火祆之名闻中国,自北魏南梁始”。例如,北魏灵太后时(516-527年),该教曾获得独尊之位,被其统治者带头奉祀,灵太后曾以“化光造物含气贞”之诗句赞颂该教,而其它祭祀崇拜却被废止。北齐、北周时也流行“事胡天”、“拜胡天”,“胡天”成为该教之专指,而“胡天神”则被用来区别“中国恒言之天”。隋唐时期因该教兴盛而广建祆祠,统治者为之设立萨宝府和祀官,如唐朝长安的布政坊、醴泉坊、普宁坊、靖恭坊和崇化坊,洛阳的会节坊、玄德坊、南市西坊,以及凉州的祆神祠等。陈垣认为,“祆字起于隋末唐初”,“祆字之意义,以表其为外国天神,故从示从天。同时周书亦有祆字,并谓之曰火祆神;火祆二字之相连,亦始于此。”当时初传入中华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也曾被误为来自波斯的该教,故有“波斯教”、“波斯胡教”或“波斯经教”之称,随之亦以具有“日”、“火”蕴涵的“景教”来显示其光明之意。丝绸之路既通西域,域外来华的“胡人”率先将琐罗亚斯德教传入,故管理祆祠的萨宝官职一般也由“胡人”担任。这些祆教徒主要来自粟特、波斯、以及今为撒马尔罕地区的安国、曹国、史国、石螺国、米国、康国等,“此六国总事火祆,不识佛法”(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王及百姓不信佛法,以事火为道”(《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于“西域诸胡受其法,以祠祆”(《新唐书·西域传》),其来华经商或定居者将此信仰亦带入中华,并逐渐影响到中土其他民族,使其宗教传至中原、蒙古、西藏、西北等地,并在江南也留下其存在的痕迹。尤其在沿丝绸之路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该教影响颇大,信其教者包括鲜卑人、突厥人、蒙古人、吐蕃人等,甚至在西藏原始本教中都可找到这一信仰的蛛丝马迹。无论是陆地丝绸之路的沿途,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都曾有琐罗亚斯德教的发展,其在华兴盛于隋唐,后因伊斯兰教的强力传入而在北宋末期衰落。但其对丝绸之路的精神文化产生了长久影响,除了其信仰特色仍被人重视之外,由其信仰礼仪习俗等演变发展的穆护歌、胡腾舞、胡旋舞、泼胡乞寒戏、拓壁舞筵也成为广为流传的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上的犹太教犹太人在唐代甚至更早就已来中国经商,他们多从中亚经丝绸之路来华,亦有从海上丝绸之路经西亚、北非或印度等地转道来华者。因为犹太民族全民信教,所以其踪迹所在亦是其犹太教到达之地。公元2世纪的犹太教拉比文献中已经有了关于丝绸的记载,但在丝绸之路所发现的犹太教遗迹遗物则多为7世纪至14世纪之间的文物,隋朝裴矩的《西域图记》也有当时从中国出发西行的路线记载,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而有确切史料证明大批犹太人来华乔寓定居之事实的,主要乃宋代开封等地犹太人的存在及同化。犹太教在华始称“一赐乐业”教,为今“以色列”的同音异译,亦有人解释为此名乃根据明太祖的旨意,表明其“抚绥天下军民,凡归其化者,皆赐地以安居乐业之乡,诚一视同仁之心”的态度。而中国古代民间则将之称为“挑筋教”,其寺为“挑筋教礼拜寺”。而关于犹太人在华名称的记载及其演变,陈垣曾指出,“犹太族之见于汉文记载者,莫先于《元史》。《元史·文宗纪》天历二年诏僧、道、也里可温、术忽、答失蛮为商者,仍旧制纳税。术忽即犹太族也。《元史语解》易术忽为珠赫。……术忽或称主吾,又称主鹘。”“至于一赐乐业之名,则起于明中叶。如德亚之名,则见于明末清初。犹太之名,则见于清道光以后。术忽之名见于元。《元史译文证补》又谓元《经世大典》之斡脱,即犹太。”在华犹太教基本上是顺着陆上丝绸之路及其延伸路线来发展,到达开封的犹太人在宋代乃是从古波斯一带出发东进,沿途经过了西夏及西域其他国家,故有来自“西域”之说。但亦有人对犹太教来华持“天竺”之论,即从海上丝绸之路经印度而来。记载开封犹太教的文献弘治碑刻《重建清真寺记》称其“出自天竺,奉命而来”;而正德碑刻《尊崇道经寺记》则说其“本出天竺西域”。潘光旦为此有如下解释,“西域说就是波斯说,天竺说就是印度说。”这两种说法都证明犹太教不是从其本土直接来华,而是经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在其沿线各国如中亚、印度等居住、生存,然后才辗转来到中国。这就使犹太教的来华传播与丝绸之路有着不解之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民族及宗教意识如此强大的犹太人及其犹太教却通过平缓的融合同化而在中华大地上消失,这已成为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值得追溯、思考之谜。
丝绸之路上的景教如前所述,景教之称本身就显出了波斯宗教信仰的色彩,而作为其本原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正是经历了其在波斯的嬗变才传入中华的,故景教在华初被误传为火祆教,“景”字本身亦与“火”字有着某种内在关联,由此其教初名“波斯教”,其寺初称“波斯寺”。景教的传入与当时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各族的往来直接相关。《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描述了唐贞观九年(635年)波斯主教阿罗本沿丝绸之路来中国传教的经历,陈垣认为其初传乃由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彼时中华与波斯大食交通频繁,伊大约由海路来也,景教碑有‘望风律以驰艰险’句。”不过,也不能排除景教由陆路传入中国的可能。朱谦之指出,“在中国与波斯之间,密布着交通网,以与中国之重要国际贸易都市相连接”,“景教徒自叙利亚、波斯以至中国,一路上凡是景教徒所聚集的地方,大概都是东西往来贸易的通路,例如安都(Antioch)、泰锡封(Seleucia-Ctesiphon)、驴分城(Edessa伊得萨)、木鹿(Merv)都是。这些地方或驻有景教的大主教或主教(如安都、驴分城),或即为景教之据点(如泰锡封、木鹿)。”应该说,景教在当时是活跃在丝绸之路、沟通中西的一大宗教。唐朝景教曾有“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兴盛,唐会昌五年(845年)被武宗毁佛灭教打压后,景教也没有在中国完全消失,而是沿着丝绸之路的扩展继续在其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在蒙古人统一大漠之前,居住在土拉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克烈部落、阿尔泰山附近的乃蛮部落、色楞格河流域的蔑里乞、阴山以北地区的汪古部落、以及西部地区的畏兀儿和吉利吉思等民族中都已流行景教信仰。”宋元之际景教的发展不离与丝绸之路的关联,而且其影响的重点地区多在西域,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前沿。景教在这些地区的存在与发展曾给远在欧洲的基督教国家带来种种传闻和希望,如12世纪的欧洲曾流传东方有一位“长老约翰王”(或称“祭司王约翰”)信奉景教,曾率军远征波斯和米底等地与穆斯林交战,并攻克爱克巴塔那,只因底格里斯河涨水才阻止了其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行动。这一传说是欧洲天主教在12至14世纪派传教士东来中国传教的重要动因之一,由此也使中世纪的西欧通过丝绸之路而与中国有了更多的来往及关联。景教之名在元朝被“也里可温”的表述所取代,尽管人们对“也里可温”的解诂颇多,其共识为基督教之称则无异议。陈垣曾考证说,“观大兴国寺记及元典章,均有也里可温教之词,则也里可温之为教,而非部族,已可断定。復有麻儿也里牙(马利亚)及也里可温十字寺等之名,则也里可温之为基督教,而非他教,更无疑义。元史国语解所释为福分人者,或指其为奉福音教人也。”自唐以来论及基督教及其信徒有多种表述,如“景教”、“迭屑”(tersa)、“达娑”(Tarsa)等。“也里可温”在元朝指景教应无异议,元朝文献在论及也里可温时多提及聂斯脱利之名。不过,“也里可温”是否指元朝基督教的统称,尤其将元时入华的天主教也称为“也里可温”则尚无定论。陈垣在其《元也里可温教考》中大致承认“也里可温”包括天主教之说,他在引证时指出,“刘文淇至顺镇江志校勘记曰:此卷述侨寓之户口。所谓也里可温者,西洋人也。卷九大兴国寺条载梁相记云:薛迷思贤在中原西北十万余里,乃也里可温行教之地。教以礼东方为主。十字者取像人身,四方上下,以是为准。据此则薛迷思贤乃西洋之地,而也里可温即天主教矣。”“谓也里可温为即天主教者,莫先于此。刘文淇道光间仪征人,阮元门下士。其说并非附会,较元史语解之解释为确切矣。”“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元世各教名考曰:也里可温之为天主教,有镇江北固山下残碑可证。”“多桑译著旭烈兀传,有蒙古人称天主教为阿勒可温一语,……阿勒可温,即也里可温。”“巴拉超士既谓也里可温是蒙古语之Erkeun,是其初专指聂斯托尔派之僧侣,其后为基督教徒之总称也。”在该书第二章关于“也里可温教士之东来”的内容中,陈垣也开章明义,直指西方教士之东来,并说,“元代与欧洲之通使,西籍言之綦详。今巴黎文库中,尚藏有元代宗王致法兰克王蒙文原书”。显然,陈垣等研究者在此对景教与天主教并没有细分,而历史上两派却明显有别,如元朝东来的天主教在华第一位主教孟德高维诺就曾在其信函中宣称,“景教徒名义上信奉基督,而实际远离基督教信仰。”他还进而指责“景教徒自己或者收买他人惨酷迫害我,……他们常常押我于法庭,以死相威胁。”实际上,元时镇江府大兴国寺碑文中论及的薛迷思贤按照穆尔的解释“即撒马尔罕”,此为聂斯脱利派活跃的中亚地区,而非以天主教为主的西欧。人们并没有清晰、明确地找到以“也里可温”来直述元代天主教的元朝汉语文献,而西文、蒙文文献只是经过翻译来间接地论及天主教在元朝的存在与发展。况且,汉语“天主教”这一表述本身乃明朝的用语,后人的翻译、转述不足以说明当时的真实处境。因此,深化丝绸之路上景教发展演变的研究,至少可以在景教来华的具体路线、以及元朝景教与天主教的异同上进一步发掘。
结&&语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保持,是东西文化在政治、经济交流方面的大事,而其中宗教的传播及其精神的沟通亦不可忽视。由于这些宗教传播者的东游与西行,丰富了丝绸之路地域各民族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其地区面貌的变化发展,这尤其在佛教、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在中国的传入,以及西域民族宗教信仰的历史嬗变上得到典型体现。这种发展演变作为文化遗产的积淀而保留下来,迄今仍可体会到其存在及影响。因此,我们今天在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进程中,必须关注其宗教文化的存在与交流,学会科学预见并理性驾驭其社会走向及影响。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碳交易沙龙QQ群:
丝绸之路上的摩尼教
摩尼教最迟亦于唐朝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中国宗教史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波斯人摩尼在3世纪创教后于277年遇害,其门徒东逃,在3世纪末已将其教传入中亚。此后,在中亚、北非、印度等地都有了摩尼教的身影。
一般认为摩尼教于7世纪下半叶传入中国。“据中亚发现的文书残卷记载,摩尼教于675年传入中国。”而“传统的看法认为,摩尼教是在唐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时才始入中国的。其根据是宋代释志磐所撰《佛祖统纪》卷三九的一段记载:‘延载元年……波斯国人拂多诞(原注:西海大秦国人)持《二宗经》伪教来朝。’这一看法,由于得到法国汉学家、中国摩尼教研究的先驱沙畹、伯希和(Pelliot),还有我国史学大家陈垣先生的肯定,因而广为人们所接受。”但林悟殊指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延载元年拂多诞来朝只是标志着摩尼教在中国得到官方承认,开始公开传播而已;在此之前,摩尼教已在民间流传多时了。要给摩尼教入华时间划一个准确的年代是困难的。但我们觉得,中国内地可能在四世纪初便已感受到摩尼教的信息。”
虽然丝绸之路因为冲突、战乱等政治原因而不时中断,却因这些经商者、传教者的执着、坚持而不断畅通。摩尼教传入中国后曾被称为明教、明尊教、末尼教、牟尼教,在民间亦有菜教、食菜教之称。其传播扩大到西北、东南沿海、中原等地,尤其在吐鲁番一带颇为兴盛,曾为当时外来宗教中仅次于佛教的第二大宗教。目前在新疆、福建等地仍有许多摩尼教遗址、遗物的发现,见证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四通八达。731年前摩尼教在华可自由传道译经,此后遭唐玄宗禁止。8世纪时,回鹘人在吐鲁番地区建立高昌王国,以摩尼教为国教。由于回鹘人帮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移居中原的回鹘人自768年被允许建寺传教,故在各地兴起摩尼寺院。840年回鹘亡国后摩尼教再度遭禁,但其流入民间称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间宗教,直至15世纪在明朝的高压下才基本消亡。
丝绸之路上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回回教门、清真教、天方教等,在唐朝最初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当时的阿拉伯帝国被中国称为大食,“大食与中国正式通使,确自唐永徽二年(651年)始。广州北门外有斡歌思墓,回教人认为始至中国之人,……此墓当亦为永徽三年所建。”当时两国经济繁荣,商业往来频仍,阿拉伯与波斯商人主要以海上丝绸之路前往中国,故大多聚集在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卖出其运来的香料、象牙、药材、珠宝,带回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故海上丝绸之路亦为海上香料之路。这些来华的商人被称为蕃客、商胡、胡贾,大多成为侨寓的“住唐”,并在华婚娶相通、娶妻生子,形成新的混血民族,并使这些民族以伊斯兰教作为其民族信仰。
元朝时蒙古西征,将大批穆斯林带回中国,这些人被元朝官方统称为“回回”,曾形成“元时回回遍天下”的壮观场景。蒙古人的西进以东西相连的陆地丝绸之路为主,他们促成了沿途穆斯林民族的东迁,推动了中国境内民族、宗教的发展。而元朝后期活跃在西域的察合台汗国以武力东扩,强力推动了伊斯兰教在中国西北边陲的发展。至16世纪,新疆全境的居民大多已改宗伊斯兰教。
此外,明朝时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将领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则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疆域,促进了亚非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亦使这些区域的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的发展有了明显提升。
丝绸之路上的天主教
天主教自元朝传入中国,其传教士的足迹覆盖了陆地及海上丝绸之路,并形成中西文化及宗教精神的深度交流。与经波斯来华传教的景教不同,天主教入华始于13世纪的东西文化碰撞与交流,而这基本上也是围绕着丝绸之路才生动地展开了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自1221年以来蒙古人的西征使欧洲人大为震惊,1245年教宗英诺森四世在法国里昂召开欧洲主教会议,决定派传教士作为使者东行,以争取蒙古大汗信教,由此开始蒙古与教廷的通使来往。
1245年方济各会修士柏朗嘉宾拉(GiovannidePianoCarpini)开了西方天主教东行的序幕,其在蒙都和林向定宗贵由呈交教宗致蒙古大汗书信,并得贵由复函而返。1247年,多明我会修士安山伦(AnselmedeLombardie)亦受遣东来。此后,法王路易九世先后于1249年派多明我会修士龙如模(AndredeLongjumean)、1253年派方济各会修士鲁布鲁克(GuillaumedeRubrouck)来华。他们虽然没有达到其沟通和传教的目的,其对丝绸之路风土人情的精彩描述却让西方人看到一个神奇而迷人的东方。1255年威尼斯商人波罗兄弟东来经商,1266年在蒙古上都觐见蒙古大汗忽必烈,并受其之托回欧洲请教宗派学者东来,随之于1271年带着年轻的马可·波罗来华复命。波罗一家久居中国,直至1291年才回返欧洲。马可·波罗后来口述《马可波罗游记》,传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佳话。
1289年方济各会修士孟德高维诺取道亚美尼亚、波斯和印度东来,于1294年从印度由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中国,随后于1299年在大都建成教堂,遂为天主教来华开教第一人。天主教的东传成功丰富了中国的宗教生活,亦使中国有更多机会了解西方。不过,这段历史后被尘封,人们今天对元朝天主教知之甚微,学术界对也里可温与天主教的关系亦语焉不详,故需深入发掘,寻求突破。
丝绸之路经历的中西文化及宗教精神交流之鼎盛乃明末清初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东传,其成就可圈可点、脍炙人口。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真正实现了这种文化交流的突破,天主教传教士由此使中西文化了解得以深化,中国人亦开始对西方科学、哲学、宗教、语言的系统研究,而欧洲人也因此而获知中华传统的儒教、道教等宗教精神,受到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影响。明清传教士在此过程中还实质性地推动了欧洲汉学的创立,从利玛窦开始,耶稣会基本上引领着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学研究,其中尤以法国耶稣会士的贡献为著,他们在东学西传上的努力及成功,曾使西方一度流行法国人创建了欧洲的中国学之说。概括而言,法国耶稣会士当时的贡献也主要在于发现西来宗教在华传播的蛛丝马迹及其信仰精神的弘扬,以及中国的宗教文化传统和对西方的影响,这大致体现在其对大秦景教碑的研究、对开封犹太人的“发现”、对《易经》的分析和索隐派思潮的形成、以及对中国古代编年史的梳理和与《圣经》编年史的比较等。这些发掘和研究,使丝绸之路在连接东西方文化上的意义得以具体化、形象化,并有力推动了其精神层面的比较与对话。
思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也是一条信息传播、文化交流通道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39被浏览9,164分享邀请回答15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宗教的种类及信仰有哪些?
我的图书馆
宗教的种类及信仰有哪些?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世界宗教多种多样,目前广为流传,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始人释加牟尼,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目前信徒约2.4亿人,主要流传在亚洲,如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和中国(喇嘛教也属佛教,圣地在拉萨)。 基督教于公元一、二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部、巴勒斯坦一带。信仰上帝(或称天王)创始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目前信徒约10亿人。主要流传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内部又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较小的派别。天主教的中心是梵蒂冈,主要信徒分布于南欧、美洲各国;正教(或称东正教)信徒以苏联、东欧为主;新教(也称“基督教”)以北欧、北美、大洋洲为主。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6亿人。主要流传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一神教与多神教  一神教是指起始神(真神)只有一位的宗教,而多神教有多位神灵。一神教的起源民族是含闪民族,如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等,其余起源的宗教一般是多神教。   广义上讲,无神论是一切对神或灵魂的存在缺乏相信的思想的总和;狭义上,无神论指认为神不存在的思想。无神论并没有统一的哲学思想,例如一些无神论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但一些无神论者可能相信诸如占星术、缘分等伪科学。无神论经常同反神论(或反有神论)相混淆,前者是拒绝相信有神论,而后者是直接明确反对有神论。  根据定义的不同,无神论可以分为强无神论(或显无神论,explicite atheism)和弱无神论(或隐无神论,implicite atheism)。强无神论明确声称神不存在,类似于对无神论的狭义定义。很多情况下,无神论其实是指强无神论。弱无神论则类似于广义定义下的无神论,即一切不是有神论的关于神的思想。这样一来,弱无神论包括不可知论。无神论是仅仅指强无神论,还是应该包括弱无神论的问题存在很大争议。  成为无神论者不需要任何诸如皈依或洗礼之类的仪式,因此对于无神论者不容易判断。只有少数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人,一般可以肯定他们是无神论者。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学的理论,是一种认为神或灵魂是不存在的哲学思想。历史上的无神论一般都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反对传统宗教的精神束缚,讴歌人的尊严和自由,与“启蒙思想”具有类似的性质和意义。一般说来,唯物主义者同时也是无神论者,无神论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家”的同义语。  今天人们说的无神论一般是指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包括一个与肉身无关的灵魂的存在。   在西方国家,“无神论”一般都指“一种认为根本没有神的理论”,而在中国大陆,一般的无神论者其实只是不可知论者。在西方人来讲,不可知论者只是“没有宗教信仰”。   历史   中国的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不可知论。而佛教在早期从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无神教,其中包含轮回与地狱观念。目前南传佛教仍然比较坚持佛教早期理论,但北传佛教已经引入了神的概念。   无神论者的思维逻辑   无神论者认为,既然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自己在十几乃至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都未找到令人难以否定的神存在的证据,我们不妨在生活中假定没有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假定又进一步被经验所肯定,无神论的观念因而进一步得到稳固。有神论者常常试图改变无神论者的观点,但他们总是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多数无神论者及有神论者是通过家庭和社会被动地获得他们关于神的观念,但他们从未站在理性的高度、通过深入的哲学思辨,独立地做出有神还是无神的判断。   成年以后开始信神往往是由于跟据偶发事件错误地建立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所至。   教育有助于人们学会缜密的逻辑思维、科学地观察事物。由于这一原因,科学家中无神论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即使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无神论者也占其中的大多数。原因是大多有关生命真谛的学说,多鼓吹由自省出发,并非盲目相信,依赖一些不知名的外在力量,不劳而获来得到正面的改变。  对无神论的争论   有神论者通常认为,坚信神不存在的人是不道德的。但是,这种论调除了宗教上的理由之外,并不存在其他的合理的理由。所以,在大多数国家,无神论者通常不会遭受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但在某些宗教国家,这种谴责或制裁仍然存在。   大多数人认为,科学研究应当以实际数据说话,避免宗教的影响。在大多数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教育是属于不可知论的,即不承认也不否认神的存在;但也有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教授的是无神论;还有少数的一些国家,采用的是有神论的教育。这些国家通常是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   从物质角度上来说,宗教可以成为一种精神枷锁,比如监狱的精神管制法。但是宗教也是一种信念、信仰。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也有人认为是蒙昧主义。人类各民族都拥有朴素的根本信仰,宗教借助各种迷信手段,为朴素的信仰披上华丽神秘的外衣。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允许人们问为什么。在与历史、政治、社会和世俗不断的互动中,迷信的外衣变得越来越扭曲炫目,渐渐遮蔽了朴素信仰的光芒,所以可以说宗教是一种误导的信仰。  有些观点认为,某个民族只信仰某个宗教。而从考古学的发现上得出的结论是,信仰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变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宗教的影响力量,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宗教。世界主要宗教  一、犹太教   二、基督宗教,包括  基督教(新教)  天主教   东正教   基督教马龙派(涅斯多流派、涅斯托利派、景教)   摩门教   三、佛教   (一)小乘佛教  (二)大乘佛教,包括  1. 显宗,包括  &1& 空门,包括  禅宗  律宗  法相宗(三论宗)  法性宗(瑜伽宗)  华严宗  天台宗  &2& 净土宗和净土东宗  2. 密宗,即藏传佛教  四、伊斯兰教,包括   逊尼派   什叶派   苏菲派  中国伊斯兰教   (伊朗)巴哈教   五、印度教(亦称为兴都教)   佛教兴起前称婆罗门教;佛教在印度衰落时期,经过印度教改革,改称印度教。   六、(中国)道教,包括  正一道(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神霄派等符录道派的统称)  全真道(包含全真教,金丹南宗等)  以及  (朝鲜、韩国)天道教   越南道教   七、(日本)神道教 八、(西藏)苯教   九、(印度)锡克教   十、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   十一、摩尼教(波斯明教)   十二、耆那教  十三、威卡教派   十四、新兴宗教世界上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教派.各自的信仰分别是佛教信仰的特质 §1.信仰与理性之诤 笔者的许多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争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否应该具有某种信仰”。大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但是似乎谁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因为参加辩论的双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不少他们自认为对他们的观点有利的论据来。 1.1 认为“人应该有信仰”的朋友们认为:要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应该与世间或出世间的善法相应。而这些世间与出世间善法又多是以各种形式的宗教为载体来对人类的意识形态施加影响的。尽管古往今来都有许多“导师”级的人文学者试图在不改变这些善法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用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宗教化”的语言对其进行重新诠释,企图使得这些善法脱离宗教的载体,但是这些前贤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成功。他们煞费苦心所建立起来的世间或出世间善法的精致理论体系不仅无法不走样地保持这些善法的精神实质,而且在其表达形式上反而不如以宗教为载体的表达形式更容易被世人理解和接受。 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例,自“五·四运动”以来,以各种形式的包装出现的人天乘善法走马灯式地在官方或民众思潮的推动下登上主流意识形态的舞台,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很快就被新的时尚所代替,始终无法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常青树”。而倒是那些以各种宗教为载体的人天乘善法和已经严重地变质及宗教化了的儒家思想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汹涌的新思想的潮流中巍然屹立,至今依然在对世间的教化工作中的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与一种新的思想体系要被人们普遍理解并认同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积累有关,因为这些“新”思想都毫无例外地太“短命”了,与那些已经经过了上百乃至上千年的传播而相对来说比较深入人心的上述几种“旧”的与人天乘善法相应或基本相应的意识形态相比其根基是很浅的。如果不借助于官方或媒体的力量,这些新的思想在世间是很难扎根、生存下来的。 因此这些朋友提出,为了对抗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泛滥的、建立在纵欲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础上的、对人类社会的和平和稳定具有持续的“慢性”的带有毁灭性的破坏性作用的欲界不善思潮,应该大力宣扬各种已有的、以“信仰”为其基本特点的、现有的世间或出世间善法。因为这些善法都是古今中外导师们在与人性的基本弱点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时代虽然变化了,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其“人性的弱点”并没有随着世事的沧桑而改变,最多是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表现出来而已。因此,这些导师们的人生经验并没有过时。作为一个接受了前人所总结出来的善法的后来者来说,尽管他随之而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不是象那些导师们那样来源于自己的社会实践,不一定是“在皮肉上熬出来的”,因而只能称之为一种“信仰”,但是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已经能够对这个后来者的现实人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了,能够保证这个后来者在世间的生活中不至于离善法太远。 对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道德沦丧等问题,这些朋友则认为应该归罪于世间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真正的信仰,无法用这些信仰中所负载的世间善法的知见通过反思的方式来检讨自己的行为,也就更不可能具备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在“喻于义”和“喻于利”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受建立在人性的基本弱点的基础上的“本能”的驱使“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利”作为其追求的目标;更无法借助于信仰的力量来安慰(哪怕是暂时性的)一下自己那颗在尘世的种种诱惑中变得躁动不安和荒唐颠倒的心。 因此这些朋友们把自己定位到一个以啼血的布谷鸟的方式,不知厌倦地在荒唐颠倒的世间传播善法的“福音”的,广义的传“教”士的地位上,谆谆教导人们一定要从前贤那里学习人生的智慧,并告诉他们:只有深刻地领会了前贤所阐述的善法的精神实质并义无返顾地将其付诸于实践的人才能解决自己在现实人生中碰到的各种老的或新产生的问题。“人遗子,金满屋。我遗子,惟一经。”他们总是大声地疾呼:“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 1.2 与鼓吹“信仰有益论”的朋友们相反,另外一部分朋友则公开地表示了对“将信仰作为与现代社会相应的善法的基础”这一做法的反感。这些朋友多半从辩证法的思想出发,以“科学精神”的实践者自居,对支持“信仰有益论”的一些关键的论据进行批驳。其攻击目标集中于如下的几点上: (1)信仰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解决现实人生中存在的诸种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各种烦恼。任何信仰最终都是要落位到某种人生理念上的。这些人生理念来源于导师们自己的人生经验。这些导师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里,通过对自己的人生经验的正确而深刻地总结找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类生活的一个“局部最优化”的策略。 但是时代是在变化的,在导师们生活的时代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未必能够适用于无论是在大众意识形态和物质文明方面都与之相差甚远的新时代。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求他脱离现实生活而去恪守产生于古代社会中的各种与善法相应的人生理念无异于“刻舟求剑”,必然会重蹈“冬烘先生”们“按图索骥”、“邯郸学步”的覆辙。任何先贤依照自己的社会实践总结出来的对宇宙人生的认识都不可能超越他们所处的时代!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导师们的人生经验通过文字或口头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本来就是很少的,而且大部分还与现代人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试图从前贤的著作里找到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的答案根本就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其通过翻故纸堆的方式企图从前贤们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找到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金钥匙,不如将自己投身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自己对宇宙人生的观察、体验和反思来自己给出自己的问题的答案,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在现实人生中的烦恼。只有敢于真实地面对新生事物,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断地加深对这些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的新生事物的认识的人才可能不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 (2)既然信仰实质上就是对某种人生理念的接受,如果这种人生理念已经被自己的实证所证得,则其被冠以“信仰”之名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有那些前贤已经证得,而自己暂时还没有证得的人生理念才需要用“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信”的方式来首先无条件地接受下来。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即如果自己的实践不足,又怎么能分辨出你所接受的前贤的人生理念——严格说来应该是对前贤们的生活理念的解读——是否真的就能解决你所遇到的人生问题?!在现实世界中,许多伪善的人生理念——如各种邪教内部的主流意识——从“教人为善”这个笼统的角度上看起来与真正的善法颇为相似,不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吃过亏的人是难以分辨其真伪的,而这就不免有些说得好听一点是“亡羊补牢”,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马后炮”的味道了。岁月匆匆,人生苦短,一个人一生要是上这么几次“假冒伪劣”善法的当的话,大概这一生就糟蹋得差不多了(这些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不信有前世后世的)。对于“假冒伪劣”善法来说,从“不能辨别”到“能够辨别”之间的鸿沟只有靠实践才能越过。 实践不仅是新的更为符合自己实际的人生理念的来源,而且也是真假善法的“试金石”。 因此这些崇尚“理性有益论”的朋友们认为,只有以辩证思惟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如实知,如实见”的实践精神——在现代人的词典里这种精神经常被含糊地称为“科学精神”或“理性”——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才是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他们所倡导的是他们所定义的“理性”——即“如实知见”+“辨证思惟”。而他们认为:信仰什么或有没有信仰则对现实人生的改善并不重要。他们经常借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譬喻来说明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来说,“科学精神”的培养比信仰的培养更为基本一些。他们认为:“理性”是善法真正的基础,而放弃这个比信仰更为基本的基础单纯地强调信仰的作用是带有误入歧途的相当大的危险性的。 因此,这些朋友们大声疾呼:“现代人最缺少的是科学的素养!”“只有科学精神才能够帮助这个世界走出困境”他们认为,在社会学和意识形态领域里更应该提倡“科学精神”或“理性”,而不应该将信仰放在第一位。很多前人——包括宗教领袖们——所留下的人生经验之所以不能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探讨社会问题时没有始终坚持“理性”的原则,没有把“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发扬光大,致使他们总结的东西都带有严重的片面性、表面性和形而上学的色彩,这种东西自然就不可能中用喽! 1.3 对于持“理性有益论”观点的朋友们的种种责难,持“信仰有益论”观点的朋友们也不甘示弱。指出尽管他们也能理解并接受“理性”比“信仰”更为基本的说法,但是“理性有益论”者根据自己的理念所提出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的可操作性是很成问题的。 (1)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一般都是来自多方面的。即使是在引起烦恼的诸多因素中只有一个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就依然会以某种形式继续地存在。而人的社会实践相对来说不管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以至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烦恼现起时可能他自己对与烦恼相关的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还没有成熟,从而无法在烦恼现起的当下将其制服。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吸取前贤们在相关的问题上的人生经验还是显得非常必要的。譬如一位生病的医生,在自己暂时不了解自己的病情,无法为自己找到完全对症的特效药的情况下,适当地根据其它医生的建议并采用一些部分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比什么药也不吃强得多。尽管这样做也可能会冒被庸医或在自己所得的病的方面没有医疗经验的医生坑害的危险,但是不是也有可能遇上比自己高明的医生吗? 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都是逐步地走向成熟的,任何人愿意走向成熟的人所采取的“修炼”方法都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譬如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读到大学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应该首先做到能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完全地接受下来;到了中学阶段,光把老师教的东西学会就显得不太够了,应该以老师讲授的内容为基础对自己的知识面进行一些有限的力所能及的开拓——如有意识地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及适当地多做一些习题等,以求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而在知识积累已经到了相当的地步,心智也开始走向成熟的大学阶段,死守住老师所教的内容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成了一种以懒惰的心理为基础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敢于脱离前人的窠臼,完全地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认识这个世界。只有通过这条道路,才能真正地培养起过硬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大学生中有许多不太听课的优等生,因为他们把听课的时间用在自学上,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学习一门课程的。但是小学生中不听课的学生几乎都是“不可救药”的差生——当然那些传说中的并无多少确定的事实作为根据的少数“神童”除外,如果在小学里大力提倡建立在可以怀疑教师或书本的基础上的“独立思考”就是一种对学生的前途不负责任的行为了。人的心智的成熟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学习过程。不能不顾人的具体情况而一昧地应用“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原则,否则便有“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之弊。 (2)除了少数“善根”较深的对思考有关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天生”就具有浓厚的兴趣的人之外,现实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的人在“理性”这一方面是有很大的欠缺的。他们对于那些虽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但是自己却想不清楚的问题所采取态度要么采取“想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的回避的态度,在现实社会中“脚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溜到哪里”;要么采取迷信权威的态度。而对于一个缺乏理性的人来说,在他在实际的问题中陷于与庄子对话的那条困于“涸辙”之中的鲫鱼相仿的狼狈处境的时候,他最需要的恐怕还是权威,以免遭到“索我于枯鱼之肆”的下场;而不是千里之外的“西江之水”!医学中有句名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于大多数人的现实人生的改善来说,拥有一种真正地与善法相应的信仰还是十分重要的。在现实社会中是可以借助于官方或公众媒体的力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心灵中的空缺如果“正法”不去占领,则必然会被与歪门邪道相应的“邪法”所占据。古往今来在这个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 这些朋友认为:尽管对于那些勤于思考且掌握了辨证思惟的精神实质的人来说,执着于“信仰至上”的说法对他们的成熟会起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对这些人来说,这种阻碍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克服的。而对于“理性至上”的原则的宣扬也不是毫无流弊的。至少这个口号对于那些有常常脱离实际地“自信己意”的恶习的人来说就可能增长其“惟我独尊”的气焰,从而阻塞其心智成熟的道路,因为他们经常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当作“如实知见”。对于那些缺乏理性的人来说,恐怕“授之以渔”的效果未必就一定会比“授之以鱼”的效果好。如果从利益世间大多数人的角度来说,恐怕还是旗帜鲜明地宣扬“信仰”——当然要求是与善法相应的“正信”——比宣扬“理性”对他们的现实生活的改善的效果更好一些吧!这样也能起到一定的破除“迷信”——与善法不相应的信仰——的作用。有多少宗教,估计很难统计清,一般都说是三大宗教,很多别的教派基本上是这三大宗教的分支。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很多别的教派基本上是这三大宗教的分支。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名悉达多,族名乔达摩。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现在尼泊尔王国 境内的迦毗罗卫。关于佛陀的圆寂时间,历史上说法不一,但大致可以推定 为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80年之间。释迦,是古印度种族的名称,牟尼是“贤 人”或“寂寞”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中的贤人”。 基督教创始人,耶稣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於「尽己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於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非洲等地区迅速传播。现约有信徒9亿多,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中国的道教创始人是,张陵又叫张天师 张陵一生的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活动;二、为创教作准备;三、创教;四、传教。 张陵出生于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一说为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今江西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山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金牛道入蜀。 张陵入蜀之后,首先在今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积极为创教作准备。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是巴蜀从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东汉张陵创教之前已经形成巫教社团;二是张陵要与从战国时楚国就已经凤靡“淫祀”并影响巴蜀的巫教抗衡,必须积极为创教前作思想教理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当代世界的宗教流派及其影响日来源:《当代世界五十年》 &当代世界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信奉各种宗教。在数以千计的教派中, 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含印度教)三大派别为主,此外还有犹太教、锡克教、巴哈伊教、神道教等教派。它对世界文化和政治具有重大的影响。[1]一. 当代西方基督教及其流派 &基督教是信仰耶酥基督为救世主的教派总称。它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主流教派及非白人土著教会、圣公宗教会和边缘教会等其它非主流教派。在信仰人数和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方面, 它在各类宗教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天主教会中有罗马天主教、东仪天主教、非罗马天主教会等。在正教中有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耶路撒冷正教会、阿提阿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希腊正教会、波兰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等。在新教中有圣公宗、路德宗、加尔文宗、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贵格宗、基督复临派、救世军、五旬节派、普救派等。边缘教派有一位论派、耶和华见证会、摩门教、基督科学派等。而非白人本地化基督教会, 目前已达1.4亿信徒。整个基督教各教会的总人数, 1990年全世界共有16.86亿人。其中主流教派共占86.9%[2] &就教义来说,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新托马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正统主义、福音主义和基要主义。 &1. 基督教神学的主要流派 &A. 新托马斯主义教派 &它是天主教最具权威的官方神学教派,早在1879年8月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在《永恒之父》通谕中规定新托马斯主义为天主教的唯一真正的哲学。它是13世纪老托马斯主义经院哲学的现代化。其主要主张是: &①调和科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的矛盾,使托马斯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相适应。 &②强调宗教与的联系提出走出神学院和教会进入生活和社会,以至主张革新社会。 &③主张建立以神为中心的完美的人道主义体系,宗教对异端的宽容以至赞成宗教信仰自由。 &④强调一切权力来自上帝,只要信奉上帝就能得到自由和幸福。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马利坦() 法国神学家,著有《完整的人道主义》、《从帕格森到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与民主》等书。法国哲学家日尔松()著有《托马斯主义》、《圣奥古斯丁导论》等书。瑞士哲学家波亨斯基(1928- )著有《哲学思维之路》、《宗教的逻辑》等书。 &二战后,除在西的意、法、比、德等国流外还在美国和拉丁美洲地区有较大发展,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会自身的改革,在1962年第二届梵蒂冈会议上,研究了天主教内部改革以及基督教各派合一的问题, 强调赶上时代和简化礼仪等。新托马斯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的世俗文明已使世界成为一个功利主义的世界, 应当开创一个基督教的新时代, 一个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的维护自由、人权、和平的新时代。 &B. 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神学在战后的新发展, 流行于欧美。自由主义神学主张立足现实认识世界, 重视现代科学世界中上帝的存在及其意义。其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神学院的教授麦金托什。新自由主义神学强调上帝观念在现代世界的重要作用。 &C. 新正统神学在美国相当流行。它用正统神学解释教义, 又吸收自由派的某些现实主义精神。 &D. 新福音主义神学或称新原教旨主义。推行温和的基要福音主义, 在美国很是流行。他们从传统的福音教义出发, 提出“天命史观”的神学思想。[3] &2. 美国教会的蓬勃发展 &在美国福音传遍全国。乔治·布什总统曾在一次全美宗教广播工作者会议上说:“没有哪个社会比美国社会更宗教化”, “10个美国人中有7人相信来世; 有8人相信上帝会创造奇迹; 有9人经常祈祷; 有90%以上的信仰上帝, 对此我要感谢上帝,我希望是100%。”[4]1989年全美国的教徒近60%, 其中保守教会和天主教会发展最快。美国的十大教会力量排列为天主教、南方浸信会、联合卫理会、全美浸信会、美国福音路德会、末日圣徒—摩门教、基督上帝会、USA长老会、美国浸信会、路德会—密苏里分会。1981年3月, 加州萨克拉门托县法院审理了一宗进化论案, 教会负责人向法庭起诉学校讲授进化论侵犯了他的八年级的儿子的宗教信仰自由。法院判定讲授进化论并未侵犯宗教信仰自由, 但强调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进化论。这一案件是1925年7月斯科普斯猿猴审判案的翻版。[5] &3. 第三世界基督教的发展 &1945年以来, 在亚非拉大洋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基督教徒迅速发展。据1990年《大不列颠统计年鉴》, 在1989年的基督教徒中罗马天主教徒、新教徒、正教徒。英国圣公会徒和其它基督教徒在亚洲共有293,547,000人, 占17.12亿基督教徒中的17.15%,占亚洲人口的9.62%。而非洲共有236,700,000人, 占基督徒总数的13.83%, 占非洲人口的37.69%。拉丁美洲共有410,240,000人, 占基督徒总数的23.96%, 占拉美人口的93.39%。大洋洲共有21,700,000人, 占基督徒总数的1.27%, 占大洋洲人口的83.14%。[6] &新教势力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发展尤为迅速。亚洲基督教一般具有明显的独立倾向, 主张教会民族化, 即基督教义要适合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点。这种被称为人民神学强调“运用亚洲固有的精神遗产和传统文化来解决社会问题”。1979年成立的亚洲普世神学会, 主张建立解放神学, 使神学形式和内容本地化。 &在非洲出现神学非洲化趋势, 其特点在于具有明鲜的民族特色和政治特色, 反对种族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黑人神学具有明显的反种族歧视及反压迫特色,提出基督教要从人种及肤色的偏见中解放出来。[7] &在拉丁美洲, 战后天主教出现了革新趋势。奉行改良主义政策。1967年保罗六世发表《人民进步》通喻, 强调要努力纠正世界上穷人的贫穷状况, 建立合理的经济和政治结构。1968年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召开了第二次拉丁美洲主教会议, 突出了解放神学的实践意义。1971年拉美激进派的秘鲁神学家古斯塔夫·古铁雷斯发表《解放神学:历史、政治和拯救》, 被称为解放神学的大宪章。解放神学把宗教信仰和社会解放组织相结合, 主张实现人的三重解放任务, 第一步实现政治解放, 第二步实现个人的解放, 第三步是人从罪恶中得到解放。[8]二. 当代世界伊斯兰教及其文化 &伊斯兰教信徒在1900年时只有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2.4%, 1970年达5.5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5.3%, 1990年发展到9.35亿人, 占全球人口的17.6%。[9] 其中1989年在非洲有2.63亿教徒, 亚洲有6.08亿教徒, 两者合占全部伊斯兰教徒的94%。伊斯兰教信徒在世界宗教信徒中占22.56%, 奉行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有29个国家。全世界信奉伊斯兰教信徒最多的10国顺序是:印尼、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前苏联、尼日利亚、土尔其、埃及和伊朗。[10]当代伊斯兰教中影响最大的要算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和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兴起。 &1. 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 &二战后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在伊斯兰世界流行, 社会主义成了正义、平等、独立、和解放的同义语。1948年巴基斯坦真纳提出了伊斯兰社会主义理论; 1969年利比亚的卡扎菲宣布利比亚奉行伊斯兰社会主义。宣称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还有叙利亚、伊拉克的复兴社会主义、阿尔及利亚的自管社会主义、突尼斯的宪政社会主义、和苏旦的非洲社会主义。这种伊斯兰社会主义的共同点是: 以伊斯兰教为基础; 以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为目标; 反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 实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 &2.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兴起 &在伊斯兰教中, 主张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伊斯兰教义的原旨, 严格执行《古兰经》的伊斯兰教法, 故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或伊斯兰复兴主义。60年代西方学者使用了这一提法, 和基督教原教旨主义不同, 主张通过暴力手段来实现自由的主张。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始于本世纪初穆斯林兄弟会的兴起, 而以70年代伊朗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为标志的当代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穆斯林兄弟会开创的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和二战后不久, 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与民族主义政党合作 开展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同, 其后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政党发生了权力之争, 要求分享民族独立的胜利果实, 并强化伊斯兰教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导作用。 &1979年2月, 霍梅尼建立了由什叶派神职人员掌握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全国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其中91%为什叶派, 7%为逊尼派。宪法规定什叶派为国教, 禁止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及言论、出版自由等反对伊斯兰教。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古兰经》等宗教课程。而在伊拉克96%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除60%信奉什叶派外, 其余为逊尼派、基督教等宗教信仰。伊拉克的普及宗教教育不仅及于中小学, 而且电台、电视台每天都有背诵《古兰经》等宗教内容。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冲击下, 由海湾地区开始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当代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 出现了一系列骚乱事件。其主力是以大中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怀疑东方的社会主义模式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 认为恢复传统是解决矛盾的唯一可信药方。在巴基斯坦, 信奉伊斯兰教的居民占全部居民的96%, 90%属逊尼派, 另外10%属什叶派。伊斯兰教思想贯穿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国家元首必需是伊斯兰教信徒, 国家一切法律依据古兰经, 各级学校普遍开设伊斯兰教教育, 1980年建立的世界伊斯兰大学对全世界开放, 首都伊斯兰堡费萨尔清真寺内可容纳1.3万人, 殿外可同时有20万人做礼拜。在埃及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属逊尼派。在沙特85%的伊斯兰教徒信奉逊尼派, 15%属什叶派。全球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中沙特就有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前者作礼拜的天房可同时容纳60万人, 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后者的圣寺则可同时容纳25万多人作礼拜。在孟加拉居民中86.7%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多属逊尼派。[11] &当代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① 它是一场泛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运动; 它所推崇《古兰经》中规定的平等互助, 健康 &进取和朴实生活是西方文明发生信仰危机的人来说, 具有很大吸引力; &② 它也是一场反西方化、反世俗化的社会政治运动, 经常引发社会和政治的动乱; &③它还要求顺应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趋势。 &虽然, 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极端主义派别主张采取恐怖手段, 但是其目标是企图通过强化伊斯兰化来实现个人和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三. 当代世界佛教及其文化 &本世纪以来, 包括印度教在内的佛教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世俗化、现代化和群众化。二战后世界佛教有重大影响的是:日本的以“创价学会”为代表的各种新教派; 印度的“新佛教运动”; 东南亚国家佛教的新发展; 以及欧美佛教的兴起。 &1900年是全 世界的佛教徒共3.3亿人, 其中印度教徒2亿; 1970年为7亿, 其中印度教徒4.7亿; 1990年11亿, 其中印度教徒7亿。在11亿佛教徒中有10多集中在亚洲。[12] &1. 日本的佛教 &在日本各教统计中信仰佛教的达8,712万人, 在流行的众多教派中, 以真宗(净土真宗)和日莲宗(法华宗)信徒最多。1954年成立的全日本佛教会具有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新兴宗教即新宗教开始兴起,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创价学会。创价学会的全称是“日莲正宗创价学会”是日莲正宗的在家信徒组织。1951年后在全国范围开展大规模的传教活动, 1956年进入参议院, 成为日本政治性宗教团体。1960年池田大作成为第三任会长, 1961年会员800万人, 1964年正式组建公明党, 年先后在参众两院成为第三大组织。70年代以来, 创价学会在世界发展会员, 115个国家建有日莲正宗分会, 信徒在126万以上。 &1975年在关岛召开日莲正宗国际会议, 成立国际佛教联盟。在池田领导下的创价学会对教义提出了佛法民主主义、人性社会主义、地球民族主义的现代化、民主化、通俗化解释, 认为世界的本质, 既非物质, 也非精神, 而是“色心不二”的生命, 宇宙生命的本质是“妙法莲华经”, 只要口念“南无妙法莲华经”, 就可实现人生价值。由于该学会在政治上主张第三条道路, 在社会生活上对丑恶现象深感不满, 在教会活动上在家信徒不必出家、不必停止工作, 还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同时有着严密的组织、系统的教育网络及通过电脑高效率地领导会员的活动, 因而创价学会呈现兴旺发达的局面。在日本新宗教自60年代以来有5000多个, 处于活跃和发展期。[13] &2.印度的佛教 &在印度, 印度教徒占全国人口的78.8%, 印度教又称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佛教徒只占人口的0.8%。印度虽是佛教的发源地, 但自12-19世纪上半期, 佛教在印度基本上绝灭, 其后有所恢复。二战后在印度兴起了新佛教运动, 安培德卡尔于50年代领导了“贱民”的皈依佛教运动。1956年10月在世界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诞生2500年之际, 他率领100万贱民举行盛大的皈依佛教仪式, 佛教徒由1951年的18万人发展到1971年的3,200万以上。安培德卡尔1956年所著《佛陀及其教法》成为当代印度新佛学的经典。他宣称人生的苦源在贫困和负债, 正当致富可以断其苦果; 人的善恶报应是现世善恶的结果。这种对佛教教义的现代化、民主化、世俗化的解释推动了佛教运动的发展。在佛教运动兴起后, 印度成立了上百个佛教组织, 一些大学或研究单位专门从事佛学研究。[14]但是由于它遭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信奉上座部传统教易国家教徒的反对, 所以它只在国内得以发展。 &3. 东南亚的佛教 &在斯里兰卡66.9%的居民信奉佛教, 16%信奉印度教。1950年在康提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佛教徒联谊大会。1972年班达拉奈克夫人政府以振兴佛教和民族文化为己任, 颁布宪法规定:“把佛教放在优先地位”。1978年贾瓦纳尔德总统又提出斯里兰为“佛法化社会”的主张。1982年,建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斯里兰卡国际佛教大学。斯里兰卡在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6个比丘寺院。80年代, 斯里兰卡有寺庙6000座, 佛学院300余所, 成为佛法化社会。 &在缅甸, 佛教徒占居民的80%以上, 独立后的历届政府都大力支持并提倡佛教, 1961年一度宣布佛教为国教, 1962年宣布实行佛教社会主义。80年代末全国有僧侣10万以上。善法派占全国僧侣的85%, 主要佛教圣地在仰光、曼德勒和蒲甘。 &在泰国佛教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目前佛教徒占总人数的90%以上。寺院30,600座, 以蛮谷的玉佛寺、大理寺和金光寺最著名, 佛塔10万座, 属中国律宗法系。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领域的影响都很大, 佛寺土地占全国的1/4, 各类学校都开设佛学课, 全国有100多佛教组织和团体。 &在柬埔寨强调佛教要面向现实改革, 积极参加政治斗争。现有佛教徒占总人口的90%,1955年政府宣布佛教为国教, 1976年被取消, 1989年再度确定国教地位。1957年有佛寺近3000座, 僧侣8.2万。 &在老挝佛教信徒占全部人口的80%以上, 主要信奉小乘教。佛教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承担文化教育的任务。全国有大小寺庙2,000多座。 &在越南,是印度支那半岛上唯一信奉大乘教的国家, 有大乘教徒2,0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45%[15] &4. 欧美的佛教 &在欧美, 二战后随着亚裔移民在欧美的增加, 佛教传播明显加快。70年代欧洲佛教徒有21万, 美国约20万。大多数教徒实际上类似居士的在家佛徒而不是出家佛徒, 他们把调节心理, 治疗疾病, 以求现世作为现实目标。日本的创价学会在美国佛教中势力最大, 有10万在家信徒。迄今东方佛教国家在美国均有传教机构和寺院, 70年代星云法师在洛杉矶创立了国际佛教促进会, 1988年又在洛杉矶东南的哈仙达岗建立了西来寺, 大雄宝殿可容纳800人做佛事。西来取名于东方佛法渡洋西来, 传播佛教的心愿。四. 当代世界犹太教及其它宗教流派 &1.当代世界的犹太教 &目前世界的犹太教徒共有1700多万人, 分布在125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近600万, 以色列400多万,前苏联境内300万。大体上分为正统、改革和保守三大派。正统派主张坚持传统信仰和礼仪; 改革派主张不拒传统律法和礼仪, 顺应时代潮流; 保守派介乎两派之间。 &除犹太教外还有流传于印度旁遮普地区及南亚国家的锡克教;产生于伊朗的巴哈伊教在150个国家和地区有活动; 作为印度古老宗教的耆那教目前全世界的教徒共约400万, 分布在10个国家。[16] &2.当代宗教的复兴 &90年代正是面临第三个千禧年将至之时, 是跨世纪之际, 也是冷战后的时代, 新技术革命面临新产业革命酝酿加速之际, 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生大动荡, 从而为宗教的复兴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不仅传统宗教走向世俗化、本土化、普及化, 而且各种各样的宗教教派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运动勃然兴起。如: &在美国1988年全国教徒1.43亿人占美国人口59%, 摩门教徒仅1987年就有27.4万人皈依。1987年的调查表明, 94%的人信奉上帝。但是于其说是“笃信宗教”, 倒不如说是“追求精神寄托” 对一些教派太注重组织问题不感兴趣。 &在世界各地的神授超凡能力运动的追随者, 10年内增加了三倍, 达3亿人。有人估计苏联2.8亿人口中有30%信仰宗教。 &在大变动时期主流教派呈现衰落的局面。如1988年和1965年相比, 联合卫里公会教徒从1100万减到920万; 美国长老会由近400万减至300万人; 基督会由210万减到110万人; 圣公会由340万减至250万人; 三大路德教派十年来减少了50多万人。 &另一方面, 在美国出现了各种非主流教派, 1987年出版的《美国宗教百科全书》列举了206个新成立的宗教团体, 增加最多的是非主流宗教是28个新东方派宗教团体, 19个圣临降临派, 11个基督复临派, 11个摩门教, 11个灵魂、精神或者新纪元派。而年形成的新的宗教团体已达400个。在伊斯兰教徒中美国有400万人, 其中四分之一是黑人穆斯林, 日本的两大教派在美国拥有60万教徒, 整个北美的佛教徒有300~500万人, 美国有40多家印度教寺院, 30个朝鲜教堂。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认为: “在动荡时期, 在大变动时期, 人们追求两个极端:原教旨主义和个人心灵的体验。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学习了瑜伽、打坐, 或者其它来自东方的苦行修炼术。”“就电视为教育服务的潜力而言, 传道者们早就走在教师的前面。”“福音传道者已认识到高技术信息时代的种种机遇, 并且掌握这些机遇为自己的领域服务——不管是赚钱, 还是拯救灵魂。” “新纪元运动者已经完全占领了转达神启的灵媒行业——灵媒即那些声称用自己的躯体和声音为阴间的先师充当人间的中介, 转达神启的人。”“当我们迈向千禧年时, 世界的末日主题将又一次地出现。” 自从60年代中叶以来, 独立的小教会能够改变它们的礼拜方式, 以满足上教堂作礼拜的信徒的需要, 能够与“消费者”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17] &需要特别指出,70年代末期以来,在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些披着宗教外衣进行非法活动,危害社会和教徒的邪教组织,如1979年美国的人民圣殿教、1995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等,成为一大公害。一些国家正采取措施,予以限制或取缔。有人说:“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神派遣列代圣使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  叔本华说:“生命短促的人类,川流不息地,一代一代相继来到这世界,又相继离开这世界;每人都肩负著恐惧、匮乏和忧虑,跃进死亡的怀抱。当人类如此地生死相继时,他们从来不厌其烦地问什么东西使自己烦恼,这个悲喜剧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向天呼求,但天道无言。天没有给我们回答,却来了一批带著启示的教士。   但是,如果一个人还认为那些超人类的存在者曾经替人类带来信息告诉我们有关自己或世界存在的目的,那么,这个人便仍然停留在童稚时候。各种启示一定有错误,就像所有有关人类的事物一样;往往包含在奇怪的寓言和神话中并因而称为宗教,然而,除了智者的思想以外,根本没有其他的启示。因此,在这个范围以内,不论你相信自己的思想或他人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因为,你相信的都是人类的思想和意见,而不是别的东西。然而,人类往往有一种缺点,总喜欢相信那些自称其智识来自超自然力量的人,却不愿相信那些自己头脑有思想的人;可是,如果你记得人与人之间智力上的巨大不平等,那么,便可以知道,某一个人的思想,在另一个人看来,很可以作为启示。   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波罗门教也好,回教也好,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所有教士僧侣的基本秘密和狡猾的地方,都像下面所说的。他们认识并抓住了人类形而上需要的巨大力量和牢不可破性,于是,便先称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方法,他们说,用这种需要,可以把解决人生大疑问的答案直接带给人类。一旦他们使人们相信了这种说法,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引导和支配他们。比较慎重的统治者便与他们联合起来,其他统治者本身就为他们所统治。可是,如果能绝无仅有地让哲学家做国王,那么,整个笑剧便在最不适宜的方式下结束。”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世界宗教多种多样,目前广为流传,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始人释加牟尼,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目前信徒约2.4亿人,主要流传在亚洲,如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和中国(喇嘛教也属佛教,圣地在拉萨)。 基督教于公元一、二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部、巴勒斯坦一带。信仰上帝(或称天王)创始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目前信徒约10亿人。主要流传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内部又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较小的派别。天主教的中心是梵蒂冈,主要信徒分布于南欧、美洲各国;正教(或称东正教)信徒以苏联、东欧为主;新教(也称“基督教”)以北欧、北美、大洋洲为主。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6亿人。主要流传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馆藏&3150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油霸道2.8哪里有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