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一枚,很想去新加坡摄影师陈宇飞工作,可以来位同行解答么

&&&&&&&&&&&&
30岁后到新加坡读MBA做一枚有梦想的天蝎女
咨询:010-
  出国前,我在国内一家知名的出国服务机构工作多年,拥有较高的职位与不错的收入,迈进30大关,工作稳定,生活安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或许就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当我决定出国读书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疯狂”的决定。
  为什么30岁以后去留学
  在职场中,我自认为是个很“劳心”的人,工作的这些年来,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可是,渐渐地,工作变得没有挑战性,我开始想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有什么意义。提出辞职与留学的想法时,周围反对的声音不少,大部分的人都在为我担心,比如,放弃了现有的职位与收入,会不会得不偿失?花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与不小的资金投入,这个投入是否能获得回报?确实,中国的年轻人比世界上其他的同龄人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我相信像我这样遇到职业瓶颈或是期望充电提升的人不少,但是真正下定决心的并不多,因为比起读书,很多人更担心的是再就业的难度,或者是更为现实的买房、结婚生子问题。我的想法是这样,只要有实力工作辞了再找并不难,而放下一切去读书的机会,越往后越会少得可怜,尤其是成家有了小孩以后。
  为什么选择新加坡
  决定留学后,就是要选择留学目的地了。由于在出国机构工作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年来因为工作去过不少国家,对于各国学校的要求与状况也比较了解。首先是学制问题,毕竟我年纪不小了,也不想脱节社会太久,所以我希望硕士的学制不能超过2年,最理想的是1.5年以内,于是排除了美国。而英国虽然是一年制的硕士课程,但一年只有7月一次的开学时间,时间上不够灵活,于是剩下了澳洲与新加坡。与我而言,有一个目标很明确,就是出国读书后一定会回国工作,一方面是原先的圈子都在国内,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出国晚,在文化上不一定能够快速融入,所以我想既然是要回到中国,那当然选择亚洲经济圈中的国家,文化与地域的接近会让学到的知识更实用,说得俗气一点,或许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所以新加坡就成为了我最终的选择。
  考雅思难不难
  对于非英语专业、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要重新拾起英语并不容易,当然以我的经验来讲,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开始因为我还在上班,所以和老板申请在保质保量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每天早上上半天班,下午学英语。我是从最初级的课开始上的,太多年没有使用英语的缘故,开口讲一个单词都困难,上了一个月的课以后,感觉记忆深处的一些英语知识被悄悄唤醒了。之后慢慢地从初级班换到中级班,再到高级班。这样前前后后大概总共加起来了上了2-3个月左右的课,拿到了雅思6分,正好达到了我申请的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MDIS)与英国桑德兰大学(University of Sunderland)合作的MBA课程的要求。这里要再乱痪洌芏喙ぷ鞫嗄甑娜司醯靡匦卵盎蚩际院苣眩涫挡皇强际员旧砟眩悄惚淅亮耍憔醯媚悴挥每词椤⒉挥酶聪埃刻焐习嘞掳啵障惺奔涮员ξ⑿拧⒊苑沽奶欤庋鼓苊扛鲈履玫焦ぷ剩窃趺椿鼓馨簿蚕吕炊潦槟兀科涫担灰阍敢饩残挠胨伎迹峁突岵灰谎ぷ饕惨谎绻忝刻於寄芑ㄊ奔渚蚕吕聪胍幌履阏庖惶旃ぷ鞯某捎氚埽且欢岜缺鹑烁傻贸錾
  MBA读什么
  在国内不少人看来读MBA就是去交朋友的,也就是花个十几二十万,领你进入那个圈子,至于学什么内容并不重要。我没读过国内的MBA,所以不知道所谓的圈子到底能为你的事业带来多大的便利,但是我,确实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与空挡,好好学习与思考。其实我了解过国内的MBA脱产2年、在职3年,费用比新加坡还高,关键的一点我觉得如果大家都是带着交朋友的心态去的,那一定学不好。
  我的这个MBA课程共有8门课,分别是:Financial Managing and Control(财务管理与控制)、Managing and Leading People(人力资源管理) 、Marketing Management(市场管理)、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运营管理)、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国际商业环境)、Information Management(信息管理)、Global Corporate Strategy(全球公司战略)。就目前已经开课的内容来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专业内容与之前的工作经验非常契合(我原来做的是品牌与市场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说是对我多年来的工作进行了一次总结与理论上的提升。说实话刚开始来听全英文的授课还是有点困难的,可是因为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觉得对于知识的理解很更快、更深入。
高考后留学?出路?!免费咨询热线: 或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
研究生留学qq: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最新留学资讯
各国留学信息写给每个想去新加坡的人,有什么关于工作的问题可以咨询问我【出国劳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0,824贴子:
写给每个想去新加坡的人,有什么关于工作的问题可以咨询问我
拥有“花园城市”的美称,环境好,治安好,法律严明等等,所有赞美新加坡的话我在这里就不多说,我想和每个想去朋友的说些实实在在的话。对于每个想去的朋友,首先要了解新加坡的最起码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新加坡的:全年气候湿热,新加坡昼夜温差小,每年平均温度在23至35度之间.新加坡租房子200-250新币,每个月的饭钱200左右,自己做着吃会便宜些。的工种比较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量力而行。第一种我说说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盆友们,这样的客户占很大一部分,如果你属于这种人,还张嘴就想要万八的,我可以如实告诉你没有,达不到的我们不会乱说,更不能骗你们,我们要对你们负责任,更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你们刚去可以达到六千,遇到好的工作七千也能赚到,既然你们相信我,每个报名的朋友我都会尽力给你们找的,但是好的工作可遇不可求。好单子来的时候大家抓紧机会。第二种有技术的朋友,技术是否过硬是否可以自己独当一面。如果是半成手只能是做学徒,如果是成手薪水达到。第三种有驾照的朋友,薪水6000有住没有吃,考到驾照或者干好都是有加薪的。报名所需材料:、2寸照片、、、全身照,如果是技术工种的话,请把技能证也给我,如驾照、焊工证、、等。出国的注意事项1 资料。、2寸照片、、、全身照 、毕业证、技能证。我只要你的扫描件,不要原件。照片的问题,尤其是女工的照片。女单本身很少,报名人员很多,如何在竞争中让雇主选中你,1是全身照,2是电话面试态度。面试态度多说无益,完全取决于工人推销自己的能力。但是照片,代理完全可以事先把关的。拍一张干净顺眼的照片并不难,20块钱,去影楼,摄影师就给你搞定了。别嫌麻烦,出国是件很慎重的事情,你怎样对待机会,机会就会怎样对待你。2 报名。的项目从报名到面试、选人、申请签证都很快,快的话大概一周就出境了,所以要是报一个单子需要考虑一天两天的话,就不用报了,我没有时间等你,就算我会耐着性子等你,新方中介和雇主也不会等你。报名时准确告诉你的代理,你掌握什么样的技术,有什么特长,新加坡一般的薪水待遇是多少。给自己一个心理价位,别眼高手低,这和做生意一样,达到心理价位,马上出手,达不到的话,请尽快告诉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请你在报名之前做好体检,高血压、、、、,女同胞们怀有身孕的,这样的情况是禁止到新加坡工作的,出国之前,请务必做好身体检查。有纹身的工人,请告诉我你纹身的位置和纹身的大小,我会酌情向雇主另行说明。3 面试。工人接到雇主面试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态度。别把自己当个人物似的,没有人把你特别当回事,你是去帮雇主打工,请放低自己得姿态,你想高傲那就留在国内慢慢高傲去,的雇主是会尊重你,但是和你不是亲戚没有必要容忍你,所以态度很重要,礼貌客气的参加面试很有必要。电话面试时,请真实的描述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掌握的技术,如果没有技术,一定要说会努力学习,这样雇主听了都会很开心,我相信一个积极向上爱学习的态度也能让你在很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4 等消息。工人报名之后,一般在2-3天之内会给消息,没有给消息的话,我会尽快挑一些薪水技术相似的项目给你,2天没有给消息的单子,你不催我,我也会帮你催新方中介,所以,请相信我,耐心等待。6 出境前的准备。WP签证的一般申请之后三天之内出批文,出批文之后三天之内出保险。持WP签证的工人,请拿好你的、批文和保险按照航班准时登机。飞机上会填写一份入境卡, 注意,不可以带烟!新加坡海关检查如果有发现香烟,正常呈报的数量符合不罚款,超量的要补税,又不呈报又超量的,罚金新币不等,1000新币!?5000人民币!!请你别冒那个险!!7 入境。工人在拿到批文和保险之后,我们会帮你定航班或者你自己安排航班,来公司签合约的时候或者你去代理那边的时候我们会给你接机号码。一般接机的时间是8:30am-22:00pm,太晚了接机人就不会去接机了,因为每天接机的人会接很多工人,实在是很累,su所以我们也要体谅别人,尽量选择早上到的航班,,如果你不巧订的机票是在凌晨到新加坡。请耐心等待到早上八点多以后他们会有人去接你,另外,有落地付款的工人或者代理,请你入境新加坡之后马上打电话给你的国内代理和家人报平安,我也方便尽快收到费用之后安排后续的工作。入境之后接机人会带工人体检、安排住处、见雇主。你的新加坡生活这便开始。这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小小的经验,欢迎广大同行一同讨论、共同进步,如有不当,欢迎指出
出国劳务,就选猎聘网,涵盖近600个行业,为经理人提供500强企业高薪职位.是涵盖广大地域各行业的高端求职网站,职业经理人的招聘网站.
咨询 联-系 1-5-5-6-3-9-8-5-0-9-0
WP-建筑材料公司男或女2位 47岁以下月薪$1500工作时间7AM-4PM/10AM-7PM/8PM-5AM(早午晚3班值)月休6天包住*无需经验,雇主提供培训*加班每小时$5.60*态度好,愿意学习操作机器和配合不同的工作岗位*愿意配合轮班制*晚班津贴一天$3*工作日,交通费全面报销*员工宿舍环境好,有洗衣机、冰箱、煮食设备**大公司福利好,试用期后员工享有年假、病假、花红奖金福利 *表现好,有加薪及续约机会*公司已有多名在职中国工人*配合加班,现有工人平均收入$2300以上*工作地点在裕廊和兀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新加坡纪行2】夜间动物园摸黑之旅(文字为主,少图) | 我们都在动物园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3383人加入此小组
在游览新加坡动物园同日,我们一行四人晚上再战旁边的夜间野生动物园(Night Safari)。该园是新加坡享有盛誉的一个景点,1994年开放,是全球第一家专门的夜间动物园,而且至今仍可堪称世界最好的夜间动物园。非常无奈的是,由于拍照技术太渣加上时间有限,在晚上基本无法拍照,因此只能以文字形式记录,附上几张聊胜于无的照片。希望各位有耐心看下这篇流水账式的游(gong)记(lue)——来之前就听说夜间动物园周末游客多,尤其是游览车要排队,因此本来计划前一天(周五)逛完河川生态园之后就搞定这里。无奈人算不如天算,晚7点出头入园不久便出现雷暴,大雨倾盆,在有顶棚的门口车站等了一小时也没有停歇迹象,只得改签次日再来。(后来觉得能改签已经挺幸运了)门口
第二日是周六,下午约16点起又下了一个多小时雨。逛完了动物园的最后几个展区,在夜间园附近餐厅吃过饭(比较贵)后18点出头开始在门口排队,已经排了不少人(其实还好,只是我不喜欢排队),毕竟是周末。天色渐暗,门口广场开始有婆罗洲原住民表演喷火等杂技,使氛围显得不那么无聊。该园官方开园时间是19:30分,但正如网上攻略所说,由于人多不到19点就开始往里放人了。此时天色还未全黑,发现前面也就三五趟旅游车的人,本以为能抢在天黑前先看一圈(毕竟大型食草、食肉动物在黄昏时一般比较活跃,观察条件也好),但前面上满人的车迟迟不开,一直等到了19:15分左右。在此期间步行区似乎也没有开放,而在门口车站可以模糊看到不远处的第一个车行展区——喜马拉雅山麓的入口,有塔尔羊出没。我们上车时已过19:30分,基本已经全黑了。游览车安哥拉牛,去的时候光线还亮,因此是全园唯一拍清楚了的动物…… 一 车行区于是首先开始车行区。车是三节的开放式汽车,每节坐满的话可乘5排20个人,配一个导游解说,广州长隆很可能就是借鉴了这里。官方材料是路线长3.2公里,时间45分钟,这样算来速度跟正常行走差不多,但实际时间稍微少一些,行驶速度稍微快一点,因为有些地方会停车观看动物,或者等待步行区游客穿过车道——步行区和车行区是部分交叉的,甚至近一半的车行区动物也可步行观看。导游一般是用英文解说,也有中文、日文游览车的服务,但要提前预约而且可能要另收费。1 “喜马拉雅山麓”展区,塔尔羊、捻角山羊、岩羊和摩弗伦羊先后在路旁的小丘断崖中现身,可以看见它们三五成群,行走跳跃。这时才发现哪怕拍下最一般的照片也是不可能的,只得放弃。其中塔尔羊在国内仅济南、上海动物园有,捻角山羊则未有饲养。后两种在国内动物园相对常见,其中摩弗伦羊是现代绵羊的祖先,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放在这里属于乱入了。2 “印度次大陆”展区,首先看到的是一群火烈鸟,印度泽鹿,还有乱入的一对丹顶鹤。与在长隆看到的一样,这里的温顺食草动物大都可以在路两边自由行走,但食肉动物和象、犀牛、野牛等危险食草动物都用看不见的壕沟(至少晚上是不注意就看不见的)与车道隔离开,这样游览车就可以很通透,游客视野好。实际上,这次在新加坡几个动物园是各种即视感,长隆在展区设计方面想必从新加坡学了不少。再往前是缟鬣狗,还有吉尔狮的展区,这是亚洲仅存的野生狮子。展区似乎比日间园那个狮子活动场还大,里面有至少五六只看不见鬃毛的狮子在追逐走动,或许是一些年轻狮子。似乎有昏暗的人造灯光为展区照明,前面很多展区也是。再往前是懒熊的活动场,面积也不小,只有一只乖乖地趴在离车道很近的树杈状栖架上,不知有没有训练过。3 “非洲赤道地带”展区,首先驶过的是长颈鹿、斑马和白长角羚的活动场,似乎是在安祥地吃草。往前一个水塘旁看到一只驴羚(红水羚),它的邻居是一小群非洲水牛,安静地矗立在光线下,巨大上挑的双角格外惹眼。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种著名的“非洲凶兽”,可惜还是不能拍照。更失望的是,下一个展区里的河马,并没有像传说中的一样在夜间上岸吃东西,仍然泡在水里,看得很模糊。还能看到对面山坡(隔着一条步行道)上有两三只斑鬣狗在走动。应该是在这里还看到了一对很显眼的狮子,队友们怀疑是白狮,回来一查果然是。4“印尼-马来亚森林”展区。实际上由于许多动物的展区已经被分隔开,因此这种分区的意义主要在于宣传导览,晚上也看不见路牌。后面都是亚洲动物,官网介绍也不全,所以就分不大清是哪个区了……在这里首先看到的是一群鹿豚,展区不大,似乎以泥坑为主。能听到它们哼哼唧唧的声音。前行一段距离,看到的是马来貘、豺和胡须猪。马来貘的展区比较大而且没有隔离,后两种则是隔离开的“孤岛”,在光线下可以清晰看见,不过也不是很活跃。前面就是车行区的重点——亚洲象了,路左边是一个宽广的母象展区,看到了4头左右,还有水坑、原木等,因为低于路面所以俯视视野较好。路右边地势稍高,分别饲养着两头有牙公象,其中一头长牙的名为查旺,是这里的招牌动物。可惜目测公象展区似乎只有几百平米,它们只能绕着圈走,而且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刻板行为。5“尼泊尔河谷”展区,有着没隔离开的家畜水牛、水鹿,以及隔离开的印度狼和印度犀。印度狼看到2只趴在地上,印度犀分别呆在2个活动场,其中一头像河马一样,把大半个身体跑进了泥坑里。不过没有找到官网里提到的赤颈鹤。6“缅甸山腰”展区,白臀野牛、坡鹿、白斑鹿、白肢野牛先后出场。白臀野牛像家畜黄牛一样体色发黄,也像白肢野牛一样四蹄穿着“白袜子”,但后来看到巨大的白肢野牛,才知道是小巫见大巫。至于坡鹿,当时只觉得雄鹿角型有点怪,没敢确认,后来一查地图才知道是它们。至少亲眼看到了。行程的最后,是趴在栖木上的一对亚洲黑熊,以及车行区唯一一种用玻璃隔离的动物——马来虎(这让狮粉情何以堪)。但是夜间又隔着玻璃,如果老虎趴着或在远处的话,基本不可能找到了。总体而言,车行区看起来颇有野趣(而且即便是夜间,也明显能感到长隆与这里的渊源),但实际上大部分动物的活动空间并不比城市动物园大。这主要是因为园区小,而且必须考虑在夜间能让游客看到尽可能多的动物,否则就失去游览的意义了。另外据说夜间园的展区布置、设施遮掩相对粗糙,天黑再看的话可以遮丑。这倒能解释为什么不再早一点开园,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也可以理解。 二 步行区下车后一段时间,约20:30分进入步行区。步行区分为四条小径:渔猫小径、花豹小径、东站小径和沙袋鼠小径。其中前两条主要展示东南亚的小型夜行动物,东站小径可以看到亚洲、非洲的大中型动物,最后一个则是新开放的澳洲主题线路。1渔猫小径(以上分别是渔猫和马来穿山甲的展区,拍动物已经超出我能力了)沿着两侧植物茂密的步道一直前行,首先是俯视看到好几只小鼷鹿。它们似乎比白天胆子更大,在乱石和草丛中行走蹦跳。不过像麂子一样成群饲养,就是展览效果优先了吧……向前就是小径的主角——渔猫,展区不封顶,看到两只,其中一只在水边走来走去。小爪水獭倒是晚上和白天似乎一样活跃。熊狸也趴着不动,只是转到展区另一端(或者是另一个展区)时看到它们在活动。马来鳄展区封闭维修。这次最想看的马来穿山甲,在一个封闭的玻璃展舍里(毕竟是打洞高手),下面有一个坑穴式的玻璃箱供它休息。看见它在里面缩成一个球,拍得太烂了。这家动物园有着世界首次成功人工繁殖马来穿山甲的业绩。往前又是一间玻璃展舍,有几只椰子猫在里面非常活跃。关起来的原因,可能一是因为灵猫擅长攀爬,另外官网说它们的气味不怎么好……就这样还要用它们做猫屎咖啡。继续走下去是一个小池塘,看到一些鹈鹕等水禽在整理羽毛或休息。往前还可以再看一次缟鬣狗。2 花豹小径穿过游览车道开始第二条线,这里的地形似乎稍显崎岖复杂,而且有更多岔路(渔猫小径只有一条分叉后汇合的线)。应该是在这里看到了露天展出、活动着的懒猴,雕鸮则在玻璃展舍里一动不动。这里还分别展出印度豪猪、马来豪猪,展区应该是水泥砌的仿岩石活动场,也就一间屋子大小。可猪獾却占了两个不小的活动场,真是奇怪。还有一间玻璃展舍混养着三种灵猫:小齿狸、马来灵猫,还有一种忘了。灵猫的展舍空间比国内一般动物园的大不少,有很高、很多的栖架可以爬上爬下,还种着植物,其他就记不清了。这条小径上还有两个大网笼,分别展出果蝠和大鼯鼠(介绍说是印度大鼯鼠,但怎么看怎么像红白鼯鼠),还有水雉等一些鸟类混养。果蝠还是在树上倒挂着,还没日间园里看的清楚;鼯鼠只看见一只蹲在高处的栖木顶部,没顾上仔细寻找有没有更多的。要想看见它们飞翔或滑翔的英姿,应该也是看人品的事。另外很遗憾的是,这条线上最期待的几种动物——花豹、云豹、眼镜猴和菲律宾云鼠,在玻璃展舍里都寻不到踪迹;金猫展舍干脆封闭维修了。尤其是由于下午下雨,园内植物茂密湿度本来就很大,因此玻璃潮乎乎的很影响观察。从“狮子瞭望台”上倒是可以再看一遍吉尔狮,但平台很小,目测最多容纳十人左右,通道也很窄,就没多停留。3东站小径花豹小径结束后路过一家咖啡屋,可以购买饮料小食,在椅子上稍歇一会,上个洗手间,看看墙上的大地图。休息一下是对的,前面的东站小径更加难走。本来还有一条小道可以近距离观看长颈鹿、斑马和白长角羚,我们当时忽略了,本来也没什么兴趣。因为另一边主线上,有期待已久的薮猫和大耳狐。薮猫看到了三只趴在一起,大耳狐只是在树丛下模糊看到一只疑似是动物的。往前可以步行观看斑鬣狗,这种观看猛兽的方式,感觉有点像大连森林动物园。继续走,看到了安静的紫羚羊,哼哼唧唧的红河猪。不过红河猪的动静,可比不上它们的邻居鹿豚。这回在夜色下可是把鹿豚看了个够,下午由于下雨差点错过在日间园看它们,这时觉得错过了也不可惜。数量至少有十只,不过我分不清雌雄……前面的低地倭水牛也是极为罕见,找了半天才在展区内大树后面看见有树枝在动,貌似是它正靠着大树直立起身子,拽下较高处的枝叶。要是当时停下来多观察一会就好了。最后还有一个可以隔着玻璃看的马来虎活动场,看不出面积,貌似是在山坡上,很多人围着。这次看到近处的老虎了。4沙袋鼠小径新开的澳洲主题小径,走到这里是大家已经比较疲惫了。入口处先是两间玻璃展舍,分别是蟆口鸱和白唇蟒,然后进入一个大网笼/活动场。这里养的大概是沙袋鼠和红腿袋鼠,可以近距离观看甚至接触。前面是一个仿真的“纳拉寇特岩洞”,看着挺炫,其实里面没什么东西,只有几种蝎子、蜘蛛之类,也不好走。甚至还有两个黑家鼠(入侵物种)的展箱……展区最后是蜜袋鼯、帚尾袋貂的玻璃展舍,貌似都是群养,布置跟灵猫的差不多,空间小不少但还是超过了北动夜行馆。动物貌似比较活跃。 在此之后打算看22:30的末场动物表演(周末节假日才有,平时只有19:30、20:30、21:30三场),由于时间还够,又坐了一趟游览车放松腿脚。这次大象、鹿、牛还在站着,但大部分食肉动物都已经睡倒了。幸亏是先坐的游览车啊。 三 动物表演虽然已是末场演出,但涌进表演场的游客还是很多。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看一看展区里没看清的动物,实际体验则超出预期。主持人是个白人女性,首先用英语、马来语、日语、韩语、汉语、印度语、菲律宾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向观众问好和提醒不要开闪光灯,并调动气氛。表演次序已经记不大清了,主要有这么几个项目:北美浣熊开场龙套;两位驯养员带着熊狸过来让大家看,这次闻到了爆米花味;后来又安排了一出“熊狸脱逃事件”,与观众互动;斑鬣狗出来转一圈,显得很阴森;薮猫展示跳跃能力;驯养员带着小齿狸出来,在现场观众里找了一位印度小女孩来喂;展示红尾蚺,让一位男士过来接触,一位台湾男生上场。驯养员把红尾蚺套在他肩膀上,突然“跑走处理紧急情况”,舞台灯光熄灭,让他一个人带着蛇站了片刻……最后是环境教育,说明垃圾对野生动物的危害。显示浣熊在垃圾桶里吃垃圾,然后几只小爪水獭先后上阵,把塑料瓶等垃圾分类叼到了垃圾桶里。大致记得的就是这些了,可能跟实际内容略有出入。总之观感非常好,真正的寓教于乐,让人们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和奇妙,增强保护它们的意识,而不是把它们当做玩物或怪物。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动物表演,相比之下大陆动物园包括长隆的,还是太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了,缺乏引导。既然做不到那还不如全面禁止吧…… 四 两点感受1 关于“野趣”对绝大多数游客来说,夜间园就是看个新鲜(门票在四个动物园里最贵,本地人估计也没几个常去的),体验一下夜间近距离观看野生动物的感觉。因此全园以“野生”“探险”为卖点(定位就是Safari,探险公园),甚至比日间园去除视觉隔离更彻底,在园内设施、门口建筑上也格外强化这种气氛。不过这里的有些地方,似乎做得太过火了:游览车极为通透,在缓慢的车速下完全无法阻止游客自行下车,或者把手脚、脑袋伸出车外,更不要说扔垃圾了。步行区更是如此,大段步道本就起伏不平,在雨天潮湿路滑、甚至有积水,可很多路段几乎没有什么照明——或许是由于高大的路灯破坏气氛,而潮湿的环境又不便于装地灯,甚至没有栏杆扶手!也没有几个工作人员在场巡视。在东站小径一些地方,黑暗中的游客很容易误认为与大型动物没有隔离,产生恐慌,甚至因为头脑发热或打闹而跌入壕沟……以上说的这些“隐患”,都是根据在国内情况得出的想法——几乎每月都有动物园游客违反规定被动物弄伤,还状告园方赔偿的事情。上面这些设计和管理,在国内开夜间园只要有一条,估计没几年就得出事吧。所幸国人在海外相对还守规矩一些。2“舞台”与福利由于考虑游客观看动物的需求,夜间园的展区大多是一个个“舞台”,比日间园更需要让动物尽可能暴露在游客面前。这样对于夜行动物来说,虽然它们不必调整在野外时的生活规律,也不用像在“夜行动物馆”里那样过着日夜颠倒、不见阳光的生活,但这样的展区未必特别切合它们的需求。在车行区,除了母象、吉尔狮等少数几个展区较大,其他一般似乎都只有几百甚至几十平方米,并不见得比老式的动物展区大(当然丰容要强很多)。以夜间园区区40公顷的面积,应该也没有什么地方给它们白天额外活动。小型动物可能还好一些。而对游客来说,夜间园匆匆一瞥的体验,应该还是远远比不上白天仔细观察、拍照来得更好。一个城市把部分动物放在夜间园,就让游客没有机会在白天好好看看他们(比如新加坡夜间园的马来虎、懒熊和黑熊、河马、印度犀、各种野牛),这是不是也算一种缺憾呢?或许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在日间园旁边只开一个小型的夜间园,让游客步行参观懒猴、蝙蝠、灵猫、小型猫科和猫头鹰等中小型夜行动物,反正它们白天也是蒙头睡觉没法看。然后日间园每年开个几回夜场……
作为同行的职业摄影师,我必须要跟LZ指出,夜间动物园大多数展区的光线环境来说,技术再好的摄影师也没法拍照(动物),如果想拍展区的话倒是有个办法:支三脚架,不过连我都懒得带三脚架,还是算了。。。
“驯养员带着小齿狸出来,在现场观众里找了一位印度小女孩来喂”,哈哈哈哈……想歪了。看楼主等大神的帖子,能帮助开拓自己的思路。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50岁摄影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