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离开大城市 回老家了工作好还是在老家的三四线离开大城市 回老家了好,我就是一打工,说下大家的看法

谁是一线城市?怎么看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社科院专家这样说|城市|一线城市|社科院_新浪网
谁是一线城市?怎么看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社科院专家这样说
谁是一线城市?怎么看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社科院专家这样说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从最初的聚居地交易场到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从未改变。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以往摊大饼式的粗放型发展,转为注重内涵的集约型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从简单的GDP、人口、城市规模等转变为多层次、多维度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一二三线城市的划分在最近10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变化,“准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强”“二线弱”等概念层出不穷。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人才资金流动活跃、绿色宜居的二线大城市崭露头角,直追中国城市第一方阵。本文图均为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图准一线城市争“上位”,不那么容易在中国城市发展竞争力的研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连续10多年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评价体系也从单一的经济竞争力扩展为宜居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以及当下武汉、苏州、天津、南京、杭州、成都等“准一线城市”应如何谋求上位,本刊编辑部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进行了深度访谈。二线城市出现分野半月谈: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提法,这个“线”有没有比较明确的共识?倪鹏飞:过去主要是通过行政级别、城市人口和GDP规模划分的。大概在世纪之交时,一些房地产等企业选择城市投资时,提出了市场化的分级问题。我曾遍查相关文献,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一二三四线”分级问题并没有最早的文献来源和令人信服的标准,所以,可谓是标准的现代版“传说”。目前,大家大致认同二线城市是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以及个别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三线城市是除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外的省会城市,若干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半月谈:北上广深这4个一线城市已经达成共识,而所谓的“准一线”或“新一线”概念的兴起,似乎说明二线城市并非一条水平线,区域性的大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对这两个概念,您有什么看法?倪鹏飞:社会上出现的这两个概念,考虑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群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等5大指标。概念的推出具有一定背景,也反映了中国城市格局的变化,但不完全准确。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格局,正从单向极化即高端资源向少数高端城市聚集,转变为极化扩散,即少数高端资源向高端城市聚集,同时部分资源向次高端城市扩散。这就导致二线城市的分化。某些“准一线”在发展水平和单项功能上,与一线的差距日渐缩小,但在综合功能上还是有明显的差距。这是新时代的特征,也是基本现代化在城市发展格局上的反映。当我们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时候,就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城市体系从层级关系变成网络关系,即多数城市间的发展水平基本相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顶尖的“灵蛇之珠”专项功能,城市间功能互补性增强。准一线方阵正在形成半月谈:今年6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6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北京、澳门、苏州和武汉。除去港澳台,内地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外,天津、苏州、武汉也位列前10,这是否说明这3座城市进入到一线城市方阵?倪鹏飞: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城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区域中心城市正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在此背景下,我认为判断准一线城市主要根据一个城市的经济中心度、金融中心度、科教中心度、交通中心度、信息中心度等综合标准。天津、苏州、武汉三个城市位列前10,充分说明在综合经济实力方面,已经具备了一线城市的水平。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与北上广深相比,津苏汉都有或多或少的现实差距,因此还称不上是完全的一线城市。除津苏汉外,还有一些城市可归为准一线城市。东部地区,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发达也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其核心城市如杭州、南京、宁波等已经具备准一线城市的条件。京津冀地区则主要是天津有跻身准一线的资格。厦门、青岛、大连等城市作为各自区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也具备了准一线的条件。在中部,长沙、郑州也具备准一线的资格。西部则主要是成都、西安、重庆。半月谈:从总体上看,一座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离不开人、财、产业。那么,从这些关键要素的流向上看,您认为目前哪些准一线城市最有“上位”的潜力?倪鹏飞:我认为依序是杭州、苏州、武汉、成都、重庆、天津、郑州、合肥、长沙、西安、大连等。这是从关键要素的流向上看,“上位”潜力相对较好的城市。我重点说一下武汉。过去一年,武汉的对外交往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地位、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16年GDP和常住人口分别位列全国第9位和第8位。在中部六省的所有城市中,武汉的综合经济竞争力、综合增量竞争力和综合效率竞争力3项均排第一位。之所以说武汉的潜力很大,首先在“人”的方面。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高房价、城市拥挤等因素形成了离心力,中部地区和城市相对经济地位提升、就业居住吸引力增加,人口持续向一线城市集聚的趋势有所减弱。在此背景下,2016年武汉共增加常住人口15.85万人,并且积极落实《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条》,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吸引高端人才。第二在产业方面,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国务院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红利,进一步巩固了武汉作为全国重要创新城市的地位。第三在交通方面,作为全国高铁中心、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城市,武汉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突出。治理大城市病是重中之重半月谈:近些年,一线城市被“大城市病”困扰,准一线城市也正在或即将面临大城市病,比如产业发展不够均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等。您认为,准一线城市应该如何增强发展后劲、补足短板?倪鹏飞:克服“大城市病”是现代化城市增强发展后劲、补足短板的重中之重。国际上,城市病问题主要发生在首都地区和特大城市,而我国的城市病问题已经蔓延到许多二线城市,体现在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空气污染、社会安全弱化、就业困难等多个方面。规划和构建中国城市体系,除了重点发展城市群外,还应放开对大城市的限制、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要构建多尺度、多中心的城市体系。第二,要强化大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用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引领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弱化拥挤效应对大城市规模经济的抵消。第三,对于一些人口拥挤的准一线城市,应疏散中心区的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服务的空间均衡配置,转变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将离心疏散确立为未来主要的空间发展方向。城市,创造价值半月谈:目前,评价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指标有很多,中国社科院为什么要构建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三大指标体系?倪鹏飞:总体上说,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这个“价值”有两层涵义,一是当前创造价值的能力,一是未来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我们构建的三大指标体系中,综合经济竞争力是指当前现实的竞争力,从产出的视角,评价城市的经济规模、经济增长和综合经济效率。采用GDP连续5年平均增量和地均GDP来合成衡量。GDP的增量综合反映了城市收益扩展的速度及规模变动,克服了增长率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可比性较差的缺陷。地均GDP,严格讲是地均绿色GDP,则综合反映了单位空间上的经济收益,以及对土地这一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反映了城市创造和聚集财富的效率。宜居竞争力主要从投入的视角考察。人的劳动和创造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宜居竞争力决定了城市对于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影响城市的产业体系竞争力。根据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框架,宜居竞争力由教育环境、医疗环境、安全环境、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环境这7个方面构成。可持续竞争力是指未来和潜在的竞争力。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可持续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城乡一体和对外开放6大方面。“择良城终老”,何谓良城?半月谈:人们常说“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一座城市的好与不好,每个人都可能有其主观判断。在通往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可谓是题中应有之义。一座准一线大城市,应该是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倪鹏飞:择良城终老,“良城”可以体现在8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地。一些“空城”“鬼城”就是扭曲了这一根本价值的反面典型。在理想的宜居城市里,市民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生活幸福、文明和谐;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私人服务的均衡化能确保大多数居民便捷、舒适的享用。二是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表现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及优越的创业营商环境。三是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只有创新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主要表现在知识经济发达,知识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四是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以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包容的社会精神为保障,顺畅有序运转的城市,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都能通过合理的机制加以解决,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尊重和体现。五是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被作为自然循环过程之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六是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魅力的标志。在自由开放的社会文化吸引下,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工作、生活,为城市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城市文化画卷绚烂多彩。七是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中心城区与小城镇、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各方面共同发展,城乡居民在田园般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着现代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和便利基础设施,城乡完美融合。八是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城市更加“智慧”,也能汇集公众智慧,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准一线城市要加紧拓展三大空间所谓“准一线城市”,并不是一个科学或者说有明确内涵限定的概念。它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更多地见诸媒体与社会评论之中,泛指近年来风头正劲的杭州、天津、南京、武汉、苏州、成都等城市。它们的特征是GDP过万亿甚至接近2万亿元,人口将近千万甚至超过千万,并且城市的行政级别较高。准一线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上位并非易事,意味着相互之间必然要争夺城市发展空间。这里面有两大限制因素。一个是一线城市的下压。天津要上位,受限于北京;南京、杭州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苏州紧邻上海,它们的上位受制于上海;武汉、成都分别是长江中上游的中心城市,它们除了受到一线城市的下压,也要受“左邻右舍”合肥、长沙、南昌、重庆等城市的激烈竞争。往深了说,准一线、一线城市争夺的东西就是国家的空间资源、战略资源。所有期望上位的准一线城市,都是试图对国家经济地理进行重塑,都要面临一线城市以及其他准一线、二线城市有形或无形的反制。第二个是城市增长边界的限制。传统意义上的一线城市,之所以成为一线,有多种原因,但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从经济与人口的总量规模上它们是第一阵营。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经济总量都在2万亿至3万亿元之间,人口规模在1000万至2000万之间,分别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开放、创新等领域占据极其显赫的地位。成就这些城市的,除了与国家对它们的定位有关,重要的是它们都在规模扩张年代、速度为王的时代,抢到了先机。现在,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发生了变化。北上广深分别提出建设用地的减量增长,而GDP的增长既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这意味着未来这些城市的发展模式将发生变化,不再走平面扩张的模式,而是走创新转型的模式。紧随其后的准一线城市,未来也必将面临城市增长边界的限制,如果依然寄希望于通过规模扩张来超越一线城市,前景就会变得很渺茫。短时间来看,所谓一线、准一线城市,似乎已经形成了既定的格局。不过把时间线拉长,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城市地位的变化受到政治、经济、技术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城市演变发展历程表明:城市体系与格局是时代进步在特定空间上的映射。中国正处于一个新时代,全球化与区域化、国际化与特色化等方面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这是一线城市在全球争夺领先地位的新阶段,也是准一线城市上位的窗口机遇期。对于国内的准一线城市,需要加紧拓展三大空间:第一,要在城市圈发展中谋求新空间。未来的竞争,不是城市与城市的竞争,而是一群城市与一群城市的竞争。城市圈极大地扩展了大城市的空间范围,扩展了用于支撑未来发展的腹地,有利于解决大城市与周边城市、乡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城市人口多样化生活需求不能充分满足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大城市病,有利于提升大城市整体竞争力。杭州、武汉、苏州等准一线城市在拓展城市圈方面完全可以抢得先机。第二,要在国家区域大战略中谋求新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这些大战略是国家在空间战略上的巨大拓展,在协同开放上的重大提升。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与四大板块战略相结合,构成了未来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的基本框架。天津、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苏州都已经是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城市,在国家战略中抢先定位、谋求发展的高地,必将为自身带来广阔的外围空间力量,有利于这些城市形成更强的国家战略意识,培育国家战略能力。第三,要谋划发展以信息与数据为内容的既虚拟又真实的空间。信息与数据,是城市新的核心发展要素。高居城市体系顶端的大城市,有的其物理空间并不是最大的,但在信息流、数据流所构成的“流”的空间上却广大无疆。这是一种空间重构,是准一线城市上位面临的巨大机遇。这方面较好的例子是杭州。一些准一线城市,从地域来看,周边强市林立,按传统的竞争方法,是难以从区域城市走向全国性的一线城市。但如果这些城市能够抢抓新科技带来的机遇,迅速在物理空间上叠加出强大的数字空间,那么就能跃上一步,更加逼近城市体系的高端位置。( 作者:冯奎,系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原标题为《 谁是准一线城市,争上位有多难?》)责任编辑:老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具体城市就不说了,不想搞地域攻击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0张 | 更多
  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想挤到北上广深了  
  在一线城市读书的时候,完全不觉得有多好啊。空气污染节堵车什么的都要炸了,而且十几年来一直待在一座城市也厌了,然后我就作出了到外省读书的决定→_→  
  说说 我听着 因为我完全不了解 我觉得大城市去玩玩不错 因为吃的多 生活方便 但是还是小城市舒心 虽然现在就在大城市 每天出门被堵哭 实在太讨厌了
  说说我在L的体验吧。来的第一天就被本地人骗了,好吧,人傻不能怪社会。L的人还不错其实,如果不是一位老伯伯告诉我我也没发现自己被骗。而且除了那个骗子,其他人都挺好挺朴实的。其实大小城市硬件肯定是有差别的,这些我倒是觉得没什么,毕竟不是有钱人家娇生惯养的孩子。我觉得差别最大的,是人吧  
  说说我的同学们吧。一个女生A,家里条件比我好多了,然而还去骗贫困生助学金。要来干什么?买衣服鞋子啊:)人家妈妈还夸她呢:)但是这跟地域无关,哪里都有这种人。  
  在这里我完全感受到了,穷人心眼比富人多(非贬义)。说真的,在一线城市读书时候的同学家境普遍比在L的好,他们人都挺单纯的。在L的同学,不是不好,而是太精了。大部分人都是有好处争先恐后,没好处你推我让的。以前在一线城市的同学基本不会这样(除了一些奇葩),什么都求公平,班里有好处一起拿,有难一起当。其实我可以理解,毕竟L的同学从小就经历过太多事了,人自然成熟得快。只是我还没有他们那么成熟,所以他们的行为让我很不舒服。  
  L的同学,其实挺可怜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村的孩子(我也是城中村的),但他们是真正的农村,在深山里那种。有的一家就靠十几亩地养活,有时候旱灾寒潮什么的,什么都种不了,唯有借钱过日子。很多同学都是贷款读书的,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有的家里人重病都没钱治,钱都省下来给孩子读书。其实很心疼这里的同学,尤其是看到他们在电脑课上手足无措的样子,还有很窘迫的问我学校的洗衣机怎么用的时候。有一次在路上,两个老师说起自己的学生,一个对另一个说“他爸妈都不知道要卖多少袋土豆才能进城看他一趟”当时真的好心酸啊。  
  无可厚非,有吃的了才能踏实谈精神,不然也是骗子  
  但是我真的对L的同学热爱不起来啊。他们素质真的很一般。  很多人都是满嘴脏话的,而且男生不会谦让女生(好吧我是直女癌)  在饭堂和公车,男生永远把女生挤在后面。还有作为大学生,他们是不知道要排队的。学校里饭堂,取快递的地方等,只要是人多的地方,永远是一堆人挤在一起,争先恐后的喊,生怕多等一分钟。所以我在学校只要是饭点从来都不去饭堂,一是挤不过那群男生,二是喊不过那群女生。  有人在睡觉的时候,宿舍里的人从来不会降低音量,该干嘛干嘛,聊电话像吵架那么吵,还有飙歌的。有时半夜一两点,走廊上去厕所的人能打打闹闹尖叫什么的把一整层人都吵醒的。我高中三年,分了三次宿舍,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只要有人睡了我们都像做贼似的。  
  在L飞向该一线城市的飞机上,永远有一股衣服很久不洗的味道,而且我看到的那些人,吃完飞机餐垃圾都是乱放的。而回来的那趟机,味道是没有的。至少我看到的那几排,飞机餐吃完后垃圾都收到那个盒子里。  所以我真的觉得,大城市小城市最大差别是人,不是其他的  
  部分确实如此。我在一线长大,现在在三线读书。但是大家都很守规矩,毕竟还是大学生嘛。不过谈吐见识这方面,真的,一看就知道这是不是大城市的孩子了。其实村里或者小城市出来的孩子,不少都是比大城市的有钱。老实说,每次一回家,完全觉得自己是从深山老林出来,看到人山人海都非常开心。  
  看了之后更觉得应该让我弟报考一个大城市去读书  
  楼主说得很有道理,大城市有奇葩,小地方有好人,但大部分还是如楼主说得这般模样  
  @尼玛找不回密码
00:27:00  部分确实如此。我在一线长大,现在在三线读书。但是大家都很守规矩,毕竟还是大学生嘛。不过谈吐见识这方面,真的,一看就知道这是不是大城市的孩子了。其实村里或者小城市出来的孩子,不少都是比大城市的有钱。老实说,每次一回家,完全觉得自己是从深山老林出来,看到人山人海都非常开心。  —————————————————  对。。。有几个同学,家里蛮有钱的,用着全套苹果,但nb,aj等等学生牌子全部都不知道。  
  L的农村同学或多或少带着自卑,而在市里的就会有迷之优越感。我朋友宿舍,只有他们两个是农村的,什么搞卫生丢垃圾都是他们两个包了,其他人根本不做。我都气死了,他们还跟我说“要相处四年,要搞好关系”  真的是!第一年就这样,四年下来还不成了保姆!  我在这里最好的朋友,也是我的舍友,是农村的。平时宿舍的人有什么都叫她,她从来不拒绝,就算心里不愿意。我也骂过她好多次,她的回复也是上面那样。说真的我觉得人乐于助人很好,但是不可以把自己摆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而且说白了,除了对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很多年的至交,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反正我不会。在L,同学们完全不会自觉值日。每天丢垃圾什么的都要说,说得多了我自己也不好意思。  暂且把一线城市称为B。B的城乡区别不大。我小时候,还是农村的,后来城市发展,农村就变成城中村了(到市中心只要半小时)。除了奢侈品,市中心有的我们基本都有。我在B读书的时候,像值日这些安排好的大家都是自觉遵守的。自己的事,要么麻烦好朋友,要么搁置一下,不会挑人好的来欺负(除了一部分奇葩)。  还有,在L我完全看不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里的同学,基本都是家长一路送过来的。我看到好多,基本上是家长在那累死累活拿行李,孩子在前面低头玩手机,什么都不拿。我那些出国的同学,家里也就送送机,上飞机之后一路就靠自己了。他们家里很有钱,并不是不舍得机票钱。我自己也是,到外省就我一个人,什么都是看GPS的。  上文说到L的同学的辛酸事,但是他们不那么值得同情,最可怜的是他们的父母。一个个,父母拼死拼活耕田卖菜赚钱供他们读书。他们天天就逃课,去网吧什么的。他们在抱怨学校饭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爸妈还吃不上?在说学校环境怎么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爸妈连这样的环境都住不上?B的同学也会逃课,也喜欢打游戏,但这建立在不压榨父母的基础上啊(并不是说家庭条件好就可以颓废,只是觉得没那么可恶)。  
  楼上的同学说起谈吐和见识,我也深有同感!  因为L是挺偏内陆的,可能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就比较少。这里的同学,只要看到老外,基本都是盯着别人一直看的,还当着人家面扯着我指着人家说你看你看。  外国人在这里真的很吃香,拿我们学校的留学生来说吧。学校活动的时候,留学生队伍也有来。然而呵呵。整天说着中国人丢脸丢到外国,他们又何尝不是!走的时候别的队伍都是整整齐齐的,就他们留学生完全没有队形。我在最前面看得很清楚!有吃口香糖的有带耳机的,完全不尊重别人,而且一个两个目中无人一脸优越。就算这样,他们走过的时候还有一堆人喊加油什么的,很多人喊得比喊自己班的声音还大。什么时候才能不跪舔外国人?  
  身为一线城市的孩子,你居然能考到三线去,还是这么穷的三线。。。你成绩还真是蛮差的  
  在B的同学,基本都会找兼职,因为都开始有独立意识了,不想完全依靠父母。而在L的同学,并不会。他们觉得去兼职就是穷的象征,所以他们的自尊心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我用的是三星,我弟用的是苹果。L的同学问我为什么这样,是不是家里人重男轻女什么的。我很无奈的告诉她我弟的手机是自己兼职赚钱买的,还有他鞋子什么的也是。而我是家里给钱的。然后她一脸“原来你家那么穷”的表情。  
  楼上有同学拆穿了我的真面目→_→一个学渣。  由于是学渣,读的专业并不好。就是那种毕业等于失业的专业。大家都知道,无论多差的专业,老师都会把该专业的未来说成美好新世界。然而L的同学们深信不疑→_→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就劝他们,除了英语再学一门外语,为以后找好后路。然而不出意外我被丑拒了。我也是无奈,平时一个两个心眼那么多,怎么到这里就缺心眼了呢。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大城市排外 真心是国家要多抓抓素质教育
  一线城市的小孩基本不会报其它城市的普通大学,重点的话素质不至于那么差啊  
  自从去了L,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从未感觉如此真实的活着过→_→在B的时候,同学之间感情特别特别好,朋友有什么事都是宁愿自己吃亏也要兜着。而在L,算了吧,不被卖已经算好了。校园政治太厉害了。巴结辅导员,学生会部长的有一大票人。什么学生干部联合起来逼辅导员辞退某某职位的,给书记发匿名短信害人的,为了上位在背后泼脏水的破事,我都看到了。更别说班里的群三天两头撕一逼之类的小事了。我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还没见过班群里能撕逼的,要撕也是私下撕的好吗  
  只能说接触的人不一样吧,在北京念书的同学对有的北京同学印象也不是太好,可能是因为身在北京有太多优势了吧,很懒卫生从不打扫功课也不怎么做,团体作业的时候会直接把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扔给别人,毕业后为了图清闲做薪金很低的工作,有的家里有钱有房养的起还好,有的一家5、6口人挤在40多平的房子里优越感还特强,说一拆迁就有钱了可是拆迁的钱还不够他家买套房子呢,真的是没法说。  
10:22:00  只能说接触的人不一样吧,在北京念书的同学对有的北京同学印象也不是太好,可能是因为身在北京有太多优势了吧,很懒卫生从不打扫功课也不怎么做,团体作业的时候会直接把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扔给别人,毕业后为了图清闲做薪金很低的工作,有的家里有钱有房养的起还好,有的一家5、6口人挤在40多平的房子里优越感还特强,说一拆迁就有钱了可是拆迁的钱还不够他家买套房子呢,真的是没法说。  —————————————————  小城市的人优点就是组队的话基本不会把自己那份丢给别人。其实大城市有优越感蛮常见的,北上广深很多本地人都有迷之优越感(包括我那条城中村里的人)。  
  在沿海城市基本大学生都会在学校得时候就出来找实习找兼职,但是内陆的很少,都是玩着玩着就毕业了  
  怎么说呢,感觉楼主说得很有道理,真的是这样的,大城市小城市区别真的有,先不说其他,你接触的人真的不是一个层次的,我男朋友是属于家里比较有钱那种,每次跟他讲我周围的那些人和听他讲他周围的那些人真的不一样,然后他每次都骂我怎么报考大学跑到这个山区地方来了,我老家所在的城市也不错,我也是家里比较复杂然后经历得比较多,懂事比较早,像我们寝室就是,原来是我一个人倒垃圾,其他人都不动,明明也不是有钱人家的小孩还这么懒,宿舍还有那么几个人也有蜜汁优越感,真的是蜜汁优越感,一只纪梵希口红谁都买得起,非要在别人面前说一遍说三遍,然后其他人就大叫土豪,反正我就埋头做我的事,真的看不懂,我就是很少说话的那种,我只管做好我自己,既然来了就来了,我男朋友就让我少接触这些人,真的是城市不同,你的朋友圈子完全不同,很后悔来这里,真的,有些人是越穷越怪,相反,有些有钱人家的小孩真的很有素质教育很好,我很喜欢我男朋友一点就是他很有礼貌,真的是完全是他的本身素质和教育让我很佩服,他父亲教育他的方法也很好  
  说到班级撕逼,我们这儿是小城市,高中的时候,班里的男生都很有担当,有啥事都不让我们女生做,而且很团结,到大学了,班里不知道是因为40个人就很少个男生的原因还是怎么的,这几个男生都特别那啥,都长得不怎么样学习也不好,还天天觉得自己好厉害,觉得班里女的多都得围着他们转一样……特别无语,好几次和我们宿舍的女生一起讨论我们班的男的,都一致认为我们班的男的都是娘炮,都很喜欢背地里说别人坏话,然后面儿上装的特别好,总之厌恶我们班男生到极致!为了当班长,为了入党,为了和辅导员搞好关系,我都不想说了,真是恶心的让我不行不行的!  
  我只想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  
  印象深的一件事,学习节日放假的时候,我那同学一般不回家,第一原因是远和堵车,还有就是,回去后家里没Wi-Fi,没网络,电视看不了几个台。有点懵逼了,太落后了  
  @南有缪木好稀罕
14:26:00  说到班级撕逼,我们这儿是小城市,高中的时候,班里的男生都很有担当,有啥事都不让我们女生做,而且很团结,到大学了,班里不知道是因为40个人就很少个男生的原因还是怎么的,这几个男生都特别那啥,都长得不怎么样学习也不好,还天天觉得自己好厉害,觉得班里女的多都得围着他们转一样……特别无语,好几次和我们宿舍的女生一起讨论我们班的男的,都一致认为我们班的男的都是娘炮,都很喜欢背地里说别人坏话,然后面儿上装的特  —————————————————  我们班是男女撕 男男撕 女女撕
也是醉了,什么都能撕起来
  @南有缪木好稀罕
14:26:00  说到班级撕逼,我们这儿是小城市,高中的时候,班里的男生都很有担当,有啥事都不让我们女生做,而且很团结,到大学了,班里不知道是因为40个人就很少个男生的原因还是怎么的,这几个男生都特别那啥,都长得不怎么样学习也不好,还天天觉得自己好厉害,觉得班里女的多都得围着他们转一样……特别无语,好几次和我们宿舍的女生一起讨论我们班的男的,都一致认为我们班的男的都是娘炮,都很喜欢背地里说别人坏话,然后面儿上装的特  —————————————————  我们专业也是女生多,我还记得这里一个男同学刚开学选班委的时候说“我的学习能力就不多说了,以后大家都会看到”后来就piapiapia打脸了→_→  
  @ntmsybm
14:02:00  在沿海城市基本大学生都会在学校得时候就出来找实习找兼职,但是内陆的很少,都是玩着玩着就毕业了  —————————————————  在我们大学,找兼职的很大部分是外省人,至少我那个院就是没有一个本省生会找兼职  
  @谭January敲可爱
14:14:00  怎么说呢,感觉楼主说得很有道理,真的是这样的,大城市小城市区别真的有,先不说其他,你接触的人真的不是一个层次的,我男朋友是属于家里比较有钱那种,每次跟他讲我周围的那些人和听他讲他周围的那些人真的不一样,然后他每次都骂我怎么报考大学跑到这个山区地方来了,我老家所在的城市也不错,我也是家里比较复杂然后经历得比较多,懂事比较早,像我们寝室就是,原来是我一个人倒垃圾,其他人都不动,明明也不是有钱人家的小孩  —————————————————  →_→至少Givenchy口红还有一个我买不起。我报这里之前也被朋友和家里人骂惨了,现在知道为什么被骂了。  以下非回复这位同学  劝大家一句,报外省学校最好要报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我这个学校的人素质都那样了,我们学校也能在本省前三,想想其他的真的更恐怖。我一开始觉得这里没开发风景不错什么的,而且对这里很好奇。应该蛮多人也是好奇才想报较偏远地区的学校,但是一定要认真想想,这里的人你是否能接受?再好的风景,确定看四年不会厌吗?上面有同学说了我,的确我有错。其实吐槽这里同学素质不好,的确会显得有优越感。个人素质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绝对好坏,我也不能说他们怎么样不好,只能说大家生长环境,习惯和三观都不同。  
  @王飞弓虽
14:47:00  我只想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  —————————————————  这位同学也是央视新闻看多了。  
  你不是在一线读书的吗 怎么又会跳去三四线读书
  @丶兎o尐苩
19:53:00  你不是在一线读书的吗 怎么又会跳去三四线读书  —————————————————  小中高在一线,大学去了外省  
  回正题
这里的校园政治非常非常恶心。校园政治哪里都有,但是这里的要上天了。跟在一二线读书的朋友交流过,真的远不及这里的恶心。醉了,一个个大学生不专心读书,都去互相阴。  1.有一次学生会要聚餐,一个部长想要自己部门聚一聚,就没去,学生会各个干部也都同意了。那个部门没有穆斯林同学,就没去清真的。学生会大部队去了清真的,回来那些干部就说那个部长不团结,集体逼人家退位。还逼辅导员辞退人家,说那个部长不退,他们就集体退位。辅导员很生气就没有理他们。然后他们(几个大男生)就在会上泼妇骂街,大闹,走的时候还叫穆斯林同学去闹事(因为那个部长没有去清真餐厅,那几个干部就说人家破坏民族团结)  2.一个同学是某奖的主持人,自己也有参选。然后就有人发匿名短信给书记,说不公平什么什么的,结果那个同学取消了评奖资格  3.有一个人想当班长很久了。有一次我们班的人惹了祸,得罪了院长,那个人就去辅导员背后说现任班长怎么怎么不好,全都不是真的,真正意义上的破黑水  
  @在绝望中幻想倍
19:55:00  @丶兎o尐苩
19:53:00  你不是在一线读书的吗 怎么又会跳去三四线读书  —————————————————  小中高在一线,大学去了外省  -----------------------------  上海人考去三四线城市的大学 你成绩是有多差
  @在绝望中幻想倍
19:55:00   @丶兎o尐苩 35楼
19:53:00   你不是在一线读书的吗 怎么又会跳去三四线读书   —————————————————  小中高在一线,大学去了外省   —————————————————  @丶兎o尐苩
20:06:00  上海人考去三四线城市的大学 你成绩是有多差  —————————————————  学渣是我没错,但我不是上海的→_→上海人表示这锅不背  
  @ntmsybm 25楼
14:02:00   在沿海城市基本大学生都会在学校得时候就出来找实习找兼职,但是内陆的很少,都是玩着玩着就毕业了   —————————————————  @在绝望中幻想倍
19:36:00   在我们大学,找兼职的很大部分是外省人,至少我那个院就是没有一个本省生会找兼职  -----------------------------  你也是沿海城市吗?我接触的确实本地人不多,不过都是同一个省其他城市的。  
  @在绝望中幻想倍
21:03:00  @在绝望中幻想倍
19:55:00  @丶兎o尐苩
19:53:00  你不是在一线读书的吗 怎么又会跳去三四线读书  —————————————————  小中高在一线,大学去了外省  —————————————————  @丶兎o尐苩
20:06:00  上海人考去三四线城市的大学 你成绩是有多差  —————————————————  学渣是我没错,......  -----------------------------  那你是怎么在上海上高中的
  我觉得楼主是北京上高中,洛阳上大学
  从一线城市到三线,种种的不适应,从三线城市到一线,满满的不服气。
  或者是兰州?L开头的省会还有哪里
  上大学的第一感受是,原来中国上还有那么多非独生子女啊。  然后就不说了,书自己扛,搬家自己搬,不知道男生除了打游戏跟瞎起哄还会干嘛。  读高中的时候同学过生日班主任给买蛋糕 每次班级聚餐清单会群发到每个人邮箱  读大学的时候班费被私人吃掉了然后再也没有人交班费了  其实我也是三线小城市出来的 可能是大学还不够好吧
  字母并不是城市第一个拼音啊,只是简单的代号而已→_→各位小伙伴也别乱猜了。。。。。。本来重点就不在地方上。。。。。。  还有,此楼终结了,不再回了。祝大家幸福快乐每一天哈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大城市回老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