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神剑制导炮弹弹实战中有什么用

【图片】激光、末敏、GPS——精确制导炮弹三部曲【星河舰队司令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4贴子:
激光、末敏、GPS——精确制导炮弹三部曲
M982“神剑(Excalibur)”飞行CG图引子——炮兵的精确打击难题在炮弹问世之前,炮兵如何实现精确打击呢?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增大火炮密度,密集炮火覆盖目标。中的就是典型。双方炮火反复轰击对方阵地,战场上上遍布弹坑。雨天过后,战场上弹坑内积水深到可以淹死士兵。最深的弹坑有10层楼深。一遍又一遍火炮刨地挖坑之后,每次冲锋依然白刃相见。中的也是一个典型,在此投入41600门大小火炮。结果炮击过后,城市成为瓦砾场,步兵还得和德军短兵相接,逐屋逐街争夺。简单粗暴法到了极致,就是。M270式火箭炮有12管,1枚内装644枚破甲/杀伤多用途子弹药,一次齐射能够抛出 7728枚子弹药。技术派的做法是建立炮兵前进观察所,观察落点,指挥修正。如果火炮精度比较高,炮手和观察员都给力的话,远程火炮支援精度可以达到阵地前100米,极少数甚至可达50米。这种战法要先试射,修正以后再进行效力射。修正的过程比较长,对于两条腿跑不快的尚可,对付坦克部队就不好用了。最的做法是依靠神一样的射手。神炮打炮打出了很多文艺故事,上了课本,很多大陆军迷都听说过。赵章成打的是迫击炮,近程支援火炮,偏差绝对值小,修正也容易。所以文艺故事中就没有神重炮手了。根据地条件简陋,尽管军工人竭尽所能,可每发炮弹的弹丸重量、装药质量偏差都比较大,引信质量也不稳定。偶尔有猪一样的炮弹就能把神一样的炮手给坑爹了。赵章成曾经用迫击炮平射,一炮打进日军炮楼的射击孔……炮弹却没有爆炸。在洪流面前,这些方法都玩不转了。坦克皮糙肉厚,冲击速度快,数量又多。如果在平坦的西欧大平原上玩命狂奔,炮火覆盖冲击中的坦克太难,等修正好人家也冲到面前了,至于……区区几个神炮手在坦克洪流面前就是螳臂当车。炮兵自认为是扛不住了。让深感恐惧的洪流精确制导炮弹的先行者——“铜斑蛇”20世纪70年代,光电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寻的技术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火炮专家开始琢磨着常规火炮弹药制导化研制了。美国于1979年率先研制成功“”(Copperhead)155毫米激光半主动末,1982年开始装备部队。“”采用了弹道模式或者滑翔飞行模式飞行,在距离目标3000米左右时,弹上的激光导引头探测到由激光照射器照射目标反射的激光指导信号,弹上的自动驾驶仪器控制工作,操纵弹丸飞向目标。“铜斑蛇”的精度高达0.4~0.9米。只要前进观察员能够保持正确、持续的跟踪照射,“铜斑蛇”可以精确地砸在车上,“轰隆一声响,全车火葬场”。“铜斑蛇”弹头垂直破甲厚度266毫米,经过改进以后实弹射击可靠性达95%以上。“铜斑蛇”问世是炮兵历史上重大革命。它克服弹药本身的误差以及风偏、气温、海拔等因素对命中精度的不利影响,只要操作正确,无需试射,即可首发命中。炮兵曾经测算认为: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连装备有6门炮,当“铜斑蛇”炮弹以每分钟6发的最大射速进行齐射时,能在4分钟内消灭将近一个装甲团的所有装甲车辆。如果用普通榴弹,即便数个炮兵连以火力急袭,也难以阻止同样规模的装甲部队。“”激光精确攻击坦克紧随其后的“红土地”苏联紧跟美国步伐,1984年也成功定型“红土地”(Краснополь/Krasnopol)152毫米激光半主动末。在技术方案上,“红土地”和有所不同。它采用了全稳式导引头、鸭式舵、助推发动机和旋转稳定方案,而“铜斑蛇”采用了半捷联式导引头、正常式舵、无法动机和尾翼稳定的方案。“红土地”的弹头和“铜斑蛇”也不同。它采用了杀伤爆破榴弹战斗部,打到坦克头上时,能炸穿坦克顶装甲、发动机舱盖,还可以攻击。“红土地”战场适应性强于铜斑蛇,射程又比“铜斑蛇”远4千米。中国的激光技术就源自苏联“红土地”危险的激光制导激光半主动末要求必须有前进观察员来引导炮弹。在炮击之前,前进观察员提前乘车前出,在距离目标不超过6千米的距离上占领阵地,对目标进行战场定位。炮弹出膛以后,后方炮兵指挥员通过无线电信号通知前进观察员打开激光照射器对准目标。前进观察员必须持续照射目标,直到10~15秒后炮弹落地。如果当时当地云底高低于304.8米,能见度低于3~4千米,或者云雾、烟尘较浓,或者敌人施放烟幕,则激光制导的“”很容易迷盲。前进观察员培训不容易,十分珍贵,冒险抵近到距离目标不超过6千米(实际上不超过5千米)的距离,生存率不高。所谓的4分钟消灭一个装甲团,仅仅是一厢情愿。因为4分钟×6发/分钟×6门炮=144发,如此大量的炮弹会让数量有限的前进观察员手忙脚乱,无法同时引导。
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如果装甲部队藏身于一片树林中,那么激光照射器可能照在一棵树上,“”只能去砍树了。在的坦克洪流面前,“”还是无力抵挡。激光引导的“”还有一个可怕的弱点:前进观察员应该尽量面向炮口朝向。如果激光照射器明晃晃地对着炮口方向,“铜斑蛇”就会舍弃目标,奔着前进观察员飞去!0.4~0.9米的命中精度砸在一个活人上,就是发哑弹也能砸死他。“红土地”操作手册规定激光照射器和火炮朝向的夹角,必须小于45°。再大,就不安全了。激光制导这一缺陷,极大地妨碍了前进观察所的阵地选择灵活性。游戏中“”的效果被夸大了激光制导炮弹尴尬的实战“”问世以后,受到猛烈的吹捧,然而1982年“铜斑蛇”列装以后,美军多年没有参加大规模实战。1991年,爆发。“铜斑蛇”终于有机会露一手了。站前,每个155毫米炮兵连都储备了17发“铜斑蛇”,准备咬一口。日,美国第1骑兵师第83首次发射了“铜斑蛇”。不过打的却是一座大型碉堡。在100小时地面战过程中只发射了90发,打的还都是固定工事,胜之不武。“红土地”比“”还惨,服役期间虽然遭遇等大规模炮战,而俄国人似乎就没有精确打击的概念,照样玩简单粗暴的火力覆盖。车臣首府被打得到处废墟,“红土地”却未见实战记录。“红土地”攻击坦克想象图坦克洪流——激光操作繁琐,战术限制比较大,需要有更加好用的替代品。破甲/杀伤多用途价格便宜,激光精度高,能不能两者优点结合起来?最好不需要前进观察员去制导,弹药直接智能识别目标,自动摧毁目标。在普通炮弹壳内装上,子弹药弹头安装识别器、控制器等,利用普通火炮/火箭炮按照普通炮弹射表发射出去,在弹道末端,子弹药被抛射出来,自行寻找和识别目标,依靠空气动力圆锥扫描目标区,依靠红外/毫米波器件感知目标,依靠爆炸成型弹丸打击目标。这就是。美国是最早研究的国家。1972年,美国就提出了“目标定向末端激活弹”的概念,着手准备为开发末敏弹。后来203毫米口径火炮因为笨重、射速低等原因被淘汰,美国于是转而研制155毫米末敏弹。1979年,美国开始研制M898式155毫米,项目的正式名称为:“装甲敏感与毁伤技术弹药”。项目的英文缩写SADARM,中国通用音译为“”,其实和的萨达姆()本来没有啥关系。“萨达姆”末敏弹的研制过程中发生过多次技术挫折,最终于1997年定型装备。“萨达姆”末敏弹的子弹长204毫米,直径147毫米,重11.6千克,射程23千米,在100米高空爆炸时能穿透135毫米的装甲。一出来,坦克洪流战术就玩完了……坦克再多,也顶不住末敏弹多。还是一个用155毫米榴弹炮连来测算:4分钟×6发/分钟×6门炮=144发,一发“”末敏弹母弹中有两枚子弹药,50%命中率,那么就可以摧毁144个装甲目标。80年代苏军一个标准化坦克团有94辆坦克,虽然会有重复打击,但是坦克团被末敏弹覆盖一次,全团肯定丧失作战能力。实际上“”到1997年才定型装备,当时苏军已经瓦解了。直到2003年的战争,“萨达姆”才首次用于实战,一共发射了121发M898末敏弹,作战效果好于预期。如此高效,引得德国、瑞典、法国、俄国都纷纷研制。目前中国也宣布研制成功自己的末敏弹。对于末敏弹泛滥,装甲部队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只能是“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了。不过是依靠毫米波和红外寻的的武器,只能用于反装甲目标,其导引头“看不见”碉堡和士兵。作战用途十分狭小。“”作战过程动画演示“”实际爆炸效果新潮范儿——INS/GPS解体以后,坦克洪流就消失了。2003年,坦克数量少,威胁小,美国拿对付它,更多是出于试验目的。在阿富汗战场,在伊拉克主力被歼灭以后,随时随地的突然袭击成为了反美武装的主流战术。对于这类游兵散勇,末敏弹完全无效。在阿富汗战场上,激光还遇到一个之前少见的难题:塔利班分子躲藏在石头后面。阿富汗多山,多石,有些石块很大,塔利班分子躲藏在乱石中,激光照射在石头上,炮弹伤不了目标。这时候,INS/GPS制导炮弹可以派上用场了。美军也意识到激光制导和的不足。1998年,“亚瑟王神剑”INS/GPS项目上马,雷神公司最初计划为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提供155毫米高精度远程炮弹,用来替代M864“妖魔”多用途。一枚M864一次可以抛撒出63枚破甲/杀伤子弹药,可穿透90毫米厚装甲。但是M864精度差,附带损伤过大,十分危险。“神剑”计划进展相当困难,多次受挫。2001年11月,国会牵头,雷神公司和瑞典博福斯公司合作,“神剑”计划和“弹道修正弹(TCM)”计划合并,这才取得重大进展。合并后的“神剑”计划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从Block-1、Block-2到Block-3,分为三种型号,目前只成功定型Block-1。
M982“神剑(Excalibur)”制导炮弹采用INS/GPS复合制导,设计精度为10~20米,Block-1型为高爆战斗部,战斗部重23千克,射程7~24千米,弹道末段近乎垂直,可以有效打击隐蔽物后面的人员目标。当时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都饱受游击战骚扰,对高精度低附带毁伤性“神剑”炮弹需求迫切,促成了2007年春天“神剑”仓促服役。日,驻伊拉克巴格达以北的美军第一骑兵师使用M109A6“帕拉丁”榴弹炮发射了2枚“神剑”炮弹,均直接命中武装分子占据的一座房子。此后,“神剑”不断投入实战。日,美国士兵在阿富汗首次发射了“神剑”炮弹,命中目标。美军对“神剑”性能十分满意,不断采购。陆军于2005年花费2210万美元订购了165枚“神剑”炮弹,2006年花费4270万美元订购了335枚,2007年则花费6490万美元订购了725枚。日最新消息,美军花费5400万美元采购765枚155毫米“神剑”Block Ib制导炮弹。有消息说“神剑”在实战中已经发射了数百枚,总体效果良好。“神剑”炮弹不惧云雾、烟尘、植被干扰,制导过程也比较简单:只要前进观察员把目标坐标告诉后方炮兵,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炮弹砸到敌人头上了。“神剑”最初精度指标要求圆概率误差10~20米,2010年定型的“神剑”Block Ia-2炮弹圆概率误差只有5米,最大射程可达40千米。这个精度对于常见的人员、皮卡、建筑目标都足够,对付坦克目标稍微不足……这不是问题,伊拉克和阿富汗武装分子哪里有坦克啊?可是如果敌人躲藏在战壕里面,躲藏在石缝里面,5米的误差就很大了。美国艾利安特技术系统公司(ATK公司)已经研制出XM395型120毫米NS/迫击炮炮弹,最大射程6300米,精度高达1米。这个精度略逊于“铜斑蛇”的0.4~0.9米,但已经能打击战壕和石缝了。日的最新消息说XM395已经在阿富汗紧急服役了。目前还没有实战消息。炮弹怕干扰机。有传言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俄罗斯生产的机干扰了美军“杰达姆”联合制导弹药等GPS炸弹。“神剑”炮弹因此强化了抗干扰能力。目前还不知道其抗干扰能力有多强。但是可以肯定,伊拉克和阿富汗反美武装都没有干扰“神剑”的能力。日,“神剑”制导炮弹首战,精确命中武装分子占据的房屋美国最新XM395型120毫米NS/迫击炮弹精度1米,已经到了砸都可以砸死人的水平了尾声——炮兵精确打击的时代意义炮兵精确打击能力最初是出自提高作战效能而考虑。精确制导炮弹能够减少后勤压力,提高命中率,增强歼敌效率,减少附带伤亡。而当今社会已经网络化,推特(微博)普及、视频短片泛滥,战争的残酷性更加有社会影响力。死伤场面特别是附带平民伤亡场面对社会影响力更剧烈。尽量减少伤亡,尤其是减少附带伤亡,对维护军队正义形象,减少反战阻力至关重要。我们已经不能单单从作战效能上来看待炮兵的精确打击能力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主题帖】我国产制导炮弹已在阿富汗实战【矿大防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贴子:
【主题帖】我国产制导炮弹已在阿富汗实战
冲突之中,军队使用我国PLZ-4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轰击胡塞武装,这应该是PLZ-45型自行火炮首次参与实战。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PLZ-45火炮系统首次参加实战,在此之前,国产GP-1型155毫米激光已经在阿富汗参加战斗,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国产155毫米已经发展品种齐全的型号系列,不但提高了国产自行火炮的竞争能力,还具备自行出口的能力,提高了我国炮兵的火力支援及国产武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传统炮弹最大缺点就是发射后不可控,炮弹在飞行过程中各种不可控因素太多,如在炮管内运动状态、出膛状态及飞行状态都可能对炮弹的飞行状态造成影响,从而降低炮弹的命中精度,特别是它的精度随着射程的增加而降低,一般认为射程超过30公里,传统炮弹的命中精度会下降到3%左右。  这样传统火炮在射击点状目标或者移动目标的时候,就需要采用大规模集火射击,用弹群覆盖目标,这样消灭一个目标可能就需要集中数十门火炮射击,这样炮弹就出现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配备了制导系统,可以在飞行过程之中测量炮弹的航迹误差,然后进行纠正,这样就提高了炮弹的命中精度,根据相关资料,的命中概率可以达到70%以上,这样在攻击点状目标的时候,其弹药消耗量只有传统炮弹的1/50,也就是过去可能需要数十门火炮集火射击,现在只需要一门就可以了。最初出现的是激光制导炮弹,激光制导系统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随着微电子/机电技术的进步,制导系统升级为/INS系统,具备了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制导系统的优点,出现了利用-滑翔增升,其射程可以提高到100公里以上,让炮弹具备战术导弹一样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并且火力支援成本更加低廉。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我国已经为155毫米自行火炮发展了一系列炮弹,包括激光、/INS制导炮弹、末敏炮、-滑翔增程制导炮弹,是当今少有能够提供如此齐全精确制导弹药的国家。  激光是我国最先研制的制导炮弹,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红土地,发展成功国产GP-1型激光制导炮弹,根据的资料,它的重量为52公斤,采用鸭式布局,20公里,可以攻击速度低于36公里以下的运动目标,首发命中率可以达到90%。
GP-1不仅做为国产155毫米榴弹炮的配套弹种,还可以兼容标准155毫米火炮,从而向其他国家出口,根据海外资料,阿联酋曾经从我国进口了上千发GP-1,在阿富汗战争之中发射20发,命中19发,命中率超过90%。  在去年之中,我国又展出了GP155A型激光,与GP-1相比,它的射程提高到25公里,除此之外,我国还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激光制导迫击炮弹。  /INS炮弹  激光制导系统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外部照射系统,不具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另外受战场恶劣环境如雨、雪、烟雾等影响较大,所以新一代炮弹如神剑采用了GPSN/INS系统以提高炮弹在昼夜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在去年之中,我国展出了GP155B型/INS,根据航展的资料,它可以采用国产北斗或者GPS卫星导航接收机,捷联惯导系统,具备发射后不用管和全天侯作战能力,它的研制,大大提高了我军炮兵在昼夜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精确打击能力。末敏弹  传统炮弹一个先天限制就是难以打击移动目标,所以出现了末敏弹,它是利用炮弹将弹药抛散到预定地区,从而具备攻击移动目标的能力。  在去年之中,我国展出了GP155G型155毫米末敏弹,从相关图片来看,它与国外155毫米末敏弹基本上相同,搭载有2个子弹药,子弹药配备有毫米波等探测系统和自煅战斗部,具备打击对方移动目标的能力,它的展出,可以说是我国精确乃至精确制导武器一个突破。  滑翔增程  在去年之中,我国相关部门也展出了WS35型火箭滑翔增程炮弹,炮弹配备有火箭发动机和惯导/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发射前炮手首先把目标坐标输入炮弹制导系统,然后炮弹出膛后助推火箭开始工作,把炮弹加速以加大炮弹弹道顶点高度,当助推火箭停止工作以后,弹体继续惯性飞行,弹上各种探测系统开始测量炮弹的参数,当炮弹接近弹道顶点的时候,张开弹翼,并开始进行实时的弹道测量和控制,INS/系统不断控制舵机位置,调整弹体姿态,这样炮弹可以产生一定的升力,以提高炮弹的飞行距离,通过来断的调整炮弹的恣态和位置,使其能够沿着预定弹道飞向目标。  由于采用助推-滑翔增程技术,所以这种炮弹的射程提高是非常显著,WS-35可以超过100公里,几乎是传统火炮射程的3倍左右,其射程和精度已经接近近程战术导弹,提高了传统火炮的打击距离和精度。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在实战中未必好用
&&&&&&&&&&&&&&&&
近闻我国向中东出口了上千枚15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并有进一步扩大出口的趋势,但我对这种弹药的实际效能表示怀疑。
七十年代末,美国率先研发出由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铜斑蛇”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装备部队。俄罗斯紧随其后列装了152毫米“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九十年代,我国在引进“红土地”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国产化改造,并根据国情将扩展为155、152、122三个口径。
以上几种炮弹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上面只装有激光接收机,接收安装在其他平台上的激光发射机照射目标后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那么这个激光发射机安装在哪儿呢?理论上有两个选项,一是安装在飞机上,一是由渗透到敌纵深地带的侦察兵携带。
飞机上安装激光发射机,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战术上存在问题。如果飞机发现目标,并能使用机载激光发射机锁定它,那么由飞机直接发射激光制导武器摧毁它岂不更省事?何必要召唤地面炮火攻击?虽然三军联合作战系统已经是个大趋势,但上报,批准,瞄准,上膛,发射,命中等等一系列程序仍要至少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作战时让飞机这种高价值目标暴露在敌火下那么长时间简直就是在找死。因此这种做法实际上行不通。
那么第二种做法呢?也有问题。因为考虑到便携性,由侦察兵携带的激光照射机体积不大,功率不可能做得很高,其有效照射距离很近。因此侦察兵必须要尽可能逼近目标。既要逼近目标,又要在炮弹没摧毁目标前一直用激光照射目标而不被敌军发现,条件有两个,一是作战地区地形复杂,利于隐蔽,二是敌军装备水平极差,不能及时发现激光束。
依这两个条件来衡量,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最适宜的战场是八十年代的中越边境,双方战线相对稳定,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有利于我小股侦察兵携装备渗透到纵深隐蔽(要是换成伊拉克那样的沙漠地带就惨了),越军基本无现代化探测装备,咱们可以从容地一个个敲掉它在纵深布置的高价值目标。
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固定的阵地战样式不会再现了。在最可能爆发冲突的台海,咱们的作战样式也是制空制海,全面压制,宽大正面,多点突破,穿插迂回,控制要点,打蛇七寸,况且我登陆时肯定已经成功摧毁了台军海、空军及陆军的大部分战力,爆发大规模地面决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打成胶着的阵地战更不可能,对于战场上的高价值目标,步兵用其配属的大量直瞄火器可以直接搞定,用不着这种使用起来费时费力,且有诸多限制的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
我们再来看看外军,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俄军在车臣,十八般兵器都上阵了,未听说过这类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有什么骄人的战绩,大放异彩的是其它种类的精确制导武器。
这是由于其本身的性能局限所决定的。因此,这类造价高昂的炮弹出口换点外汇可以,自己可别盲目跟风采购,省下军费买点更实用的东西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精确制导炮弹分析解读
  精确制导不仅仅包括导弹,炮弹也在向精确制导的方向发展。精确制导炮弹已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主战兵器之一,为了全方位地认识精确制导炮弹,本刊特采访了南京炮兵学院甄新宪教授、蒋碧讲师和某部炮兵营长魏雷,请他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解读。 中国论文网 /1/view-6351343.htm  “压制火力”向“精确火力”转变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在传统的理论当中,大口径榴弹炮向来都是“压制火力”,为什么近年来会向“精确火力”转变?   蒋碧(以下简称蒋):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作战方式的转变。目前,包括美、俄在内的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认为当前战争形态已从全面核大战转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像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那种万炮齐发、火力无差别覆盖的战斗场景将出现得越来越少;而更需要实现的是对敌军主要目标实现火力“点穴”、精打“要害”的同时,对战场上的平民和友军造成较小的附带损伤。   二是技术实现的可能。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导航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等高技术的大量出现与快速产业化,世界各军事强国都敏锐地把握住了信息化浪潮,各国军队列装精确制导弹药日益增多,指挥官对大口径榴弹炮等远程火力“指哪打哪”、“不及其余”的观念逐渐有了从军工技术上实现的可能。   三是己方生存的需要。以前一个大口径榴弹炮营对敌军防御支撑点等面状目标实施火力压制时,需全营数十门火炮向敌方阵地持续射击数十分钟,炮阵地暴露在敌方高技术侦察手段下的可能性剧增,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摧毁,如不在射击过程中频繁实施机动,则很难保证炮兵自身的生存;现在改为精确火力打击后,只需调用部分火炮,在几分钟内对敌发射数十发精确制导弹药,也可实现相似的打击效果,炮阵地的暴露机率骤降,生存能力明显提高。   四是勤务保障的呼唤。前面讲过,大口径榴弹炮营用传统方式以压制火力射击面状目标时,须向敌投射上千发炮弹,重达数吨,给弹药运输与补给、车炮装备检测与维修等勤务保障工作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改用制导弹药行精确火力打击后,则射击火炮少、供弹总重小、持续时间短、机动次数少,对勤务保障工作的要求大大降低。因此,大口径榴弹炮的火力日渐由“压制火力”向“精确火力”转变。   记:精确制导炮弹的出现给炮兵战略战术带来了哪些变革?   蒋:可以说,精确制导炮弹的出现,给炮兵的战略战术带来了非常大的,非常深刻的变革。   就炮兵的发展战略而言,精确制导炮弹的出现和批量列装,使得炮兵这一远战火力兵种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方式向扁平高效转变,火力要素的体量日趋小型化、平台日趋自行化,情报要素的侦察日趋全(频)谱化、部署日趋立体化,指挥要素的决策日趋定量化、调控日趋实时化,保障要素的需求日趋可知化、行动日趋对接化。   专家简介:   甄新宪,南京炮兵学院教授,大校军衔,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军射击学会会员,炮学杂志编委。从事炮兵战术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出版各种军事理论专著1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蒋碧,南京炮兵学院讲9币,中校军衔,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炮兵战术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出版各种军事理论专著12部,发表论文40余篇。   魏雷,某部炮兵营长,中校军衔,对炮兵射击运用具有较高的造诣。近年来,多次参加重要军事理论研讨活动。   就炮兵的行动战术而言,精确制导炮弹的出现和批量列装,使得炮兵的战场行动与战术战法迅速向精确作战转变,使得目标选择趋于节点化,不再总是首打击壳、层层剥皮;(参加)射击单位趋于小型化、不再追求万炮齐发、震慑敌胆;打击距离趋于远程化,不再担忧射击精度随射程降低;打击方式趋于精确化,不再实施无差别的面状覆盖;毁伤评估趋于实时化,不再目视观察、凭经验估计。   激光制导与惯性制导   记:目前精确制导炮弹的制导方式都有哪些?   魏雷(以下简称魏):应当说主要有激光制导和导航制导这两种方式。从目前已批量列装各国军队的弹种看,激光制导的代表弹种分别有美军采用“半主动激光寻的”制导方式的“铜斑蛇”155毫米榴炮弹;俄军的“红土地”152毫米榴炮弹和“晶面”122毫米榴炮弹;英军的“林鹗”81毫米迫击炮弹等。导航制导的代表弹种主要是美军采用“惯性导航+GPS卫星导航”制导方式的“亚瑟王神剑”155毫米榴炮弹。   记:目前激光制导炮弹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甄新宪(以下简称甄):激光制导炮弹由于其技术原理,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难以“全天候工作”。目标漫反射的激光回波受烟、雾、尘、霾、雨、雪等空气微粒的削弱较为明显,激光穿透能力受不良天候影响大,且部分弹种(如俄军“红土地”)的激光目标指示器仅有可见光信号通道,没有夜视夜战能力。二是在前方观察所(以下简称前观)眼界太狭窄。配在前观的激光目标指示器为保证照射目标时瞄准得足够精确、激光波束足够细窄,其镜头组件的光学放大率一般较高、视场相对较为窄小,在有利于提高命中精度(直到现在激光制导武器也是所有制导武器里打击精度最高的,其CEP可达1米)的同时,也带来搜索其它目标慢、观察战场态势不及时的问题,影响持续打击、危及前方观察所生存。三是不能“发射后不管”。当今,各国受技术条件所限,有些技术工艺(比如“弹载电源设备的小型化”等)问题难有重大突破,使得弹载激光发射装置、实现“主动激光寻的”的制导方式始终不能实际应用。   记:常规火炮射击时,需要前进观察员来侦察修正参数,为什么采用激光末制导炮弹也需要设置前进观察员,它的任务是什么?和常规火炮的前进观察员任务有哪区别?   魏:射击时,所有的炮兵前进观察员都要承担观察战场态势、侦判目标数据、观测炸点景况、评估毁伤效果以及校正后续射击的任务,并将观察结果及时反馈给指挥员。激光末制导炮弹射击单位的前进观察员也概莫能外。
  但是,它还有两项特殊任务:一是在激光末制导炮弹射击前,还需要测量目标的运动速度、观目炮夹角、云底高度等数据,供射击指挥员判断能否满足使用激光末制导炮弹射击的约束条件;二是在激光末制导炮弹发射时,持续跟踪瞄准目标、选择适当照射位置,适时实施激光照射、引导炮弹修正飞行弹道,直到炮弹命中并毁伤目标。   记:美国现在还在研制惯性+卫星导航的炮弹,这种炮弹同激光制导炮弹相比有哪些优缺点?两种炮弹主要打击的目标有什么不同?   蒋:这两种炮弹的优缺点与适合打击目标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其制导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   惯性+卫星导航的炮弹,其射击的瞄准位置由发射前所装定的目标位置确定,射弹飞行过程中不需接受激光回波信号的指引,因此其相对优点有:一是可摆脱前观的激光照射距离的限制,可实施远程(近100千米)精确打击,且精度不随射程变远而下降,二是不需接受激光回波信号,受夜暗和雨雾等不良天候影响小,三是可以“发射后不管”,不需持续跟踪照射目标,提高前观生存机率。其相对缺点有:一是打击精度相对较低(相对激光制导炮弹CEP≤1米而言),惯性导航的误差随射击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GPS卫星导航的精度基本是个定值、取决于导航信号的精度,目前此弹的公开数据是CEP≤10米;二是发射后不能实时修正打击位置,不能打运动目标;三是GPS卫星导航的信号微弱、易受敌方干扰,严重影响打击精度。   因此,在打击目标上,惯性斗卫星导航炮弹适于打击远程的、不可见的(甚至是山体反斜面上的)、体积较大的、固定不动的准“点状”目标(如后方仓库、机场码头)。而激光制导炮弹则适于打击那些距前观相对较近的(激光照射器有效射程内的)、体积较小、低速运动的点状目标(如运动中的坦克)。   末敏弹也是精确制导炮弹的一种   记:末敏弹是否就是精确制导炮弹?   蒋: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又称“敏感器引爆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弹药,是将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子母弹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种智能化弹药,主要用于攻击敌集群装甲目标,其形态有炮射末敏弹(含火箭弹)和末敏航弹两种。   以炮射末敏弹为例,它不同于一般的末段制导炮弹(如激光末制导炮弹),不能持续跟踪目标,但结构简单、经济性好,而且能像普通炮弹一样使用。它通常与常规炮弹外形一致,由母弹弹丸(包括弹体、时间引信、抛射结构、末敏子弹等)和发射装药组成,可用火炮/火箭炮按常规射表发射,射击诸元和引信装定操作与普通弹相同。它的末敏子弹,由减速减旋与稳态扫描系统、敏感器系统、中央控制器、EPP战斗部、电源和子弹体等组成。敏感器系统是末敏子弹的“眼睛”,其功能是在复杂的电子环境中探测和识别装甲目标,通常包括红外探测器、毫米波辐射计和毫米波雷达等。为克服单一体制敏感器性能的局限性,提高探测性能,一般将两种以上体制的敏感器结合使用,集优补缺。中央控制器是末敏子弹的“大脑”,负责驱动控制、电源管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火力决策等一系列重要工作。EFP(“爆炸成型弹丸”的英文缩写)战斗部――又名“自锻破片战斗部”一可完成对目标的最终毁伤。与破甲弹靠药型罩形成细而长的金属射流破甲不同的是,EFP战斗部爆炸后,药型罩被压垮变形,形成了一个短粗而密实的穿甲弹丸,其速度可达2000米/秒左右,小于破甲弹射流的速度(8000米/秒左右),侵彻深度不如射流。其战斗部优点是对炸高不敏感,而且战斗部被抛射出去后可在100米距离上穿透80~100毫米厚的装甲,同时其穿透装甲后能崩落大量碎片,以杀伤人员、破坏装备,这种弹药有良好的作战性能。   因此,从弹药结构、工作原理和动作方式来看,炮射末敏弹其实就是取消(或简化)了传输系统、动力系统和姿态控制系统的末制导炮弹,是精确制导胞弹的一种。   精确制导弹药主要用于打击点目标   记:从目前的情况看,精确制导炮弹主要打击目标是什么?是精确打击坦克装甲车这样的点目标还是压制面目标?   蒋:精确制导炮弹主要打击的目标是点状目标,如坦克装甲车辆、水面舰艇、指挥所、通信枢纽、交通枢纽、重要仓库等一些高价值的点目标,它主要是依靠较高的命中精度,起到一个精确拔点、毁点制面的作用。用价格昂贵、打击精准的精确制导炮弹去覆盖性地压制面状目标,就有些浪费了。   环境对精确制导炮弹的影响   记:战场的作战环境会对精确制导炮弹产生哪些干扰影响?怎样尽可能去减小这些影响?精确制导炮弹在飞行过程中可以修正弹道,那是否意味着,对于发射前侦察瞄准的数据精确程度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只需要给它一个大致的范围,它就能奔着目标飞去了?   甄:战场作战环境对精确制导炮弹产生干扰影响主要有地理、气象和电磁等方面因素。地理因素方面,前观可能无法通视目标,导致不能精确测定目标位置或实施激光照射,也无法评估毁伤与校正射击;气象因素方面,烟、雾、尘、霾、雨、雪等不良天候时空气微粒众多,指示目标的激光束的能量将快速衰减,影响制导炮弹寻的与命中;电磁因素方面,雷电、太阳等天体的活动、敌方电磁干扰、甚至同一频段与编码的激光回波信号与GPS导航信号,都将扰动炮弹的制导过程,降低其打击精度。   如何减小影响,一是依据地场环境,灵活选择战斗队形的配置,确保观目之间的通视,保证侦察、评估、校射与照射诸任务的展开;二是根据天气情况与变化趋势,及时换用其它方式的精确制导弹药或常规弹药,确保火力打击任务的完成;三是根据战场电磁环境,协调划分电磁频谱,避免自扰互扰,同时,使用多模复合制导弹药或换用当前干扰方式对其影响小的制导弹药种类,确保精确打击。   不能一概而论,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半主动激光寻的制导炮弹而言,由于其在弹道末段可根据目标指示器的激光照射位置不断修正弹道,因此可在一定的诸元误差范围内,概略瞄准即行射击,而后由前观引导炮弹修正弹道,“指哪打哪”。当然,准确的瞄准数据等发射诸元可减小炮弹的修正幅度,利于弹体姿态的稳定,应当还是有助于提高炮弹射击精度的。而惯性+卫星导航的炮弹就不行了,它的瞄准位置在发射前就装定了,发射后就是让炮弹修正重力、风偏等的影响,尽量往瞄准位置上靠拢,如果目标位置的侦察瞄准就不精确,将由瞄准数据精度差直接导致炮弹射击精度差。
  平台与弹药   记:伴随着精确制导炮弹发展的是火炮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如果没有这些火炮系统的发展,精确制导炮弹是否就失去了意义?比如说,让老式的牵引式火炮发射精确制导炮弹,是不是会严重影响它的作战效能?   蒋:平台的进步与弹药的进步是各有裨益、互相促进的。火炮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升了单炮的火力响应速度、弹药投射强度、命中精度和机动能力,如与精确制导炮弹相结合,则可减少射弹消耗、缩短射击持续时间,提升射击效率、提高生存机率、减轻后勤负担,可进一步大幅提高炮兵的作战效能。   老式的牵引火炮发射精确制导炮弹,将明显提高其单炮的命中精度和打击能力。如:对点目标行破坏射击,以往需要多门火炮持续射击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完全拔掉,利用精确制导炮弹,几发甚至是一发就可以完成“精确拔点”任务。因此,让老式的牵引火炮发射精确制导炮弹,将有效提升其作战效能,使老旧装备“重焕青春”。精确制导炮弹性价比更高   记:精确制导炮弹的造价比常规炮弹高,在需要多门火炮齐射大面积压制的情况下,作战的经济性是不是不如常规炮弹?   甄:考虑一项作战的经济性,不只是看投入了多少资源,而是要衡量“投入产出比”。精确制导炮弹的造价是比常规炮弹要高,并且刚才也说过它更宜于打击高价值点目标。但是在需要多门火炮齐射大面积压制的情况下,在所要压制的目标区域内选定数个相对独立的高价值点位(或目标),采用多目标、多发(制导炮弹)、多(个前观照射)制导的射击方式,在首波火力突击时先进行多火炮同时发射、多观同时跟踪照射,同时摧毁目标区内多个重要点位(或目标),毁点以控面。而后,视目标复活情况,再行少量必要的补充压制。这样既可确保对敌火力打击效果,我方又可提高生存机率、减轻弹药保障工作负担。综合考虑这些效果,精确制导炮弹与常规炮弹那种高耗弹量的长时间持续轰击相比,从经济性的角度看,精确制导炮弹的打法则更为划算。精确制导炮弹无法取代常规炮弹和进程战术导弹   记:目前,常规炮弹和精确制导炮弹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未来精确制导炮弹有没有可能彻底取代常规炮弹?   蒋:两者之间是各有所长、互为补充,这样一种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在山的反斜面(背面)上有一片正面宽200多米、纵深近300米的热带雨林中,通过无线电测向发现有一个敌方的通信枢纽,但位置不太精确,这个时候要打掉这个目标,受雨林树冠的遮挡,前观也无法精确测定目标位置,更不要说实施激光照射(激光制导时)或装定目标坐标(导航制导时)了,而单发制导炮弹的威力有限,瞄准树林中央也不可能毁掉整片雨林,整片覆盖又太昂贵;这个时候就得利用常规炮弹了,它廉价且有一定的射弹散布,采用适当射击方式即可进行持续的面状炮火覆盖,确保将林中目标摧毁。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精确制导炮弹还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炮弹。   记:精确制导炮弹价格为什么比导弹低很多?未来是否会逐渐取代近程战术导弹?   魏:原理决定构造,构造决定成本,成本决定价格。导弹是一种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推进并由精确制导系统探测、处理、导引、控制其命中目标的武器,其原理复杂、构造精密、弹道多变、科技含量高;而精确制导炮弹一般无自身动力(当然,也有部分弹种配有增程发动机),其射程、射向主要由火炮赋予并决定,信号探测、气动布局与弹体姿态控制等构造相比导弹要简单的多。因此其成本相对也低,故而价格相对便宜。   精确制导炮弹,其火力反应速度快、打击成本相对(导弹)低廉,可成为近程战术导弹的有力补充;但其射程相对较近(目前还未超过100千米)、战斗部威力较小(通常不超过20千克TNT当量)、任务相对单一(主要用于打击陆上、海上的低速小型点目标)。近程战术导弹,其种类繁多、任务多样、射程相对较远(最大可达近千公里),对空中、地面、海上的目标都能实施有效打击;即使单以担负对面(地、海)上目标火力打击任务的近程战术导弹论,其战术价值也不是精确制导炮弹可完全替代的。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精确制导炮弹所还不能完全取代近程战术导弹。   精确制导弹药在实战巾的问题   记:目前外军装备的精确制导炮弹在实战中表现如何?还有哪些较为严重的缺陷?   甄:外军装备的精确制导炮弹参加实战,目前公开资料上有记载的主要是美国的“铜斑蛇”M712激光末制导炮弹,首次实战是在日,海湾战争的地面阶段,据说美军使用M1096“帕拉丁”榴弹炮营发射了24发“铜斑蛇”,击毁了伊(拉克)军13辆T-72坦克,应该说作战的效费比还是比较高的。此外,据报道俄军的“红土地”激光末制导炮弹和英军的“林鹗”激光末制导迫击炮弹也分别在车臣和阿富汗的战争中有使用,据说效果也不错,但未公布具体的战例与数据。美军的M985“亚瑟王神剑”惯导+GPS双模制导炮弹,目前尚未见过有其参加实战的相关报道。   目前精确制导炮弹的缺陷,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源于导引头制导机理的缺陷。半主动激光寻的制导的炮弹需要确保其弹道末段(修正段)飞行时对目标的稳定跟踪与照射,既不能实现“发射后不管”,被照射目标也可能靠施放烟幕进行光电对抗,降低制导炮弹对其的命中概率;而惯+卫双模复合导航制导的炮弹需借微弱的卫星信号来校正惯导系统的累积误差,其卫星导航信号易被压制或篡改,实战可靠性要打折扣。二是源于战斗部毁伤机理的缺陷。美军因“铜斑蛇”炮弹只考虑了攻击低速运动的装甲目标,其聚能破甲战斗部的功能单一,其破片杀伤、爆破、侵彻和冲击波效力均不尽如人意,远不如俄军“红土地”炮弹的适用性好,堪为我研发装备的“前车之鉴”。三是源于弹体气动修正机理的缺陷。限于弹体容积与重量,外军现役的制导炮弹均未配装喷气式侧推发动机或带燃气舵的全程发动机,其弹道修正均靠弹体的气动舵面实现,致使其方向修正率有限,无法攻击在战场上实施快速多向机动的高价值点目标,如对直升机射击,由于其机动角度大,限制了制导炮弹的攻击范围。   研制精确制导炮弹的技术难点   记: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具有研制精确制导炮弹的能力,研制精确制导炮弹都有哪些主要技术难点需要克服?   魏:研制精确制导炮弹有不少技术难点,归结起来主要的有:以红外热像和毫米波传感器为代表的光电探测技术、以多轴数控机床为代表的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以非球面多光谱镜头组制配为代表的光学技术、以脉冲式小型固体激光器为代表的激光技术、以热微型电池为代表的弹载电源技术、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卫星发射控制与星载设备应用为代表的航天技术、以高速风洞为代表的气动控制技术,以及以高性能巨型机为代表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等。   精确制导炮弹的发展趋势   记:未来精确制导炮弹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甄:精确制导炮弹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几点:一是覆盖口径拓展化,以大口径为主;二是发射方式多样化,以火箭助推为主;三是制导方式丰富化,以多模复合为主;四是工作方式多能化,以远程打击为主;五是射程功能衔接化,以形成系列为主。   记: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光制导炮弹的射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