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印度属于东南亚国家吗的渗透有多厉害

中印差距有多大?美国都忍不住说了这番话,印度该认清现实了!中印差距有多大?美国都忍不住说了这番话,印度该认清现实了!李浩爱军事百家号  美国“欧亚评论网”1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崛起的政治影响印度如今对与中国的实力差距扩大及其对印度安全和利益的影响有更深认识。但两国差距往往被从军事安全背景来解读。中国实力增长的国际政治影响却被忽视。过度关注军事威胁掩盖了中国崛起的更大政治影响——会触及印度利益甚至安全,至少有4种方式。  首先,中国很可能获得比以前大得多的国际政治支持,特别是来自中东、非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许多国家曾被殖民,传统上把多边论坛视为可对西方发挥影响力的舞台。  中国会从这些国家获得心甘情愿的支持,这既是因为中国如今强大到足以对抗美国,还因为发展中国家希望富裕的中国能提供美国不愿或不能提供的援助。离中国越远,他们就越不太会受到北京施压,就越可能同情中国。这可能催生多边论坛行动主义新时代,其基础是中国的支持,还有绝对性的亲华联盟。将来一旦印中发生纠纷,新德里昔日的发展中国家朋友要么默默隐身要么支持中国。  第二个政治影响是俄罗斯日益有求于中国。印度对此眼见却不愿承认。这出于多种因素——最主要是俄自身的弱势,与美欧紧张加剧,当然还有中国崛起,为莫斯科提供了对抗西方压力的一条途径。新德里要认识到一个事实,崛起的中国成为俄必要的朋友,这是印度难以望其项背的。  第三个政治影响是对各种印度参与的多边政治组织如金砖集团、上合组织等。这些组织本已由中国主导,今后中国优势只会更大。若与北京产生分歧,新德里不应愚蠢地期望巴西、南非等会支持印度。  最后一个是中国影响邻国的能力。这并非印度首次面临这种局面:过去印度的多数邻国都试图、却很少能吸引到有分量的(新)伙伴。如今,中国想利用小邻国对印度的天然担忧,且中国迄今比任何域外国家更持之以恒。这种情况下,印度应预料到远比目前更大的挑战。  据新华网1月5日的报道,印度“废币”产生的阵痛还在继续,通过税改提升经济增速作用并没有显现,导致印度社会不满情绪上升。而这些改革“阵痛”与印度国内宗教和民族矛盾交织,从而影响印度政府的外交抉择。  近期以来,印度不但仗着美国的撑腰,挑起中印边境争端,而且还与美日澳等国相互勾结,高调介入南海问题。此外还不遗余力的拉拢东南亚国家抗衡中国、与新加坡签订防务协议剑指南海等举措,大有一副要与中国死磕到底的架势。  由于在历史上,印度曾经吃尽了西方列强的苦头,因此建国之后,印度就提倡“不结盟运动”的外交政策,目的就是要与西方国家保持一定的距离。然而,自从莫迪上台之后,就完全抛弃了印度维持几十年的“不结盟运动”对外政策,通过加强与美日澳的军事合作关系,签署各种的防务合作协议,形成了名副其实的遏制中国的同盟关系。  实际上,莫迪政府之所以明知就凭与这些各自心怀鬼胎的国家的一纸合约,根本就不足以对中国构成任何威胁。而在不久之前,莫迪在明知实力处于劣势,以及法理上站不住脚的情况下,还冒险在洞朗地区挑起与中国军事对峙。其实,莫迪这一系列举措的真正动机并非如媒体所说的那样就为了遏制中国,或者报1963年那场边境冲突的一箭之仇,更不是所谓的“替不丹出头”,而是印度对中国一直存在着的被压抑已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在怪。  1月4日,环球网援引《今日印度》的报道称,自1月1日以来,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发生种族冲突以及利达特人(意为“贱民”)示威抗议活动,截止3日,冲突并未平息,据悉冲突已造成1死5伤,154辆公交车被烧毁,多所房屋被烧,并且导致该邦部分城市交通瘫痪。  众所周知,由于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被称之为“贱民”的低种姓居民(穆斯林以及黄色人种),长期遭受高种姓居民的歧视和欺压,无论是生活还是权利都没能得到政府的合法保障,这些“贱民”一直都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着。因此,印度的低种姓“贱民”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与命运的抗争。迄今为止,在印度边境地区还存在着数不清的武装游击队,而印度国内从未停止过的武装冲突,就是印度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引发的社会矛盾的真实写照。  藏南地区本属中国领土,与印度无干。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期间,英国逐步渗透侵略,才将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些小国逐渐吞并,使中印两国在该地区的边界直接相邻。藏南地区也是英国殖民者在侵略中国西藏时所非法侵占的,即使根据当时中英两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地区也并未明确归属于印度。  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什么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  当2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克马洪线标入地图和政府文书后,也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  1947年,英国从印度撤退,原英属印度一分为二,印巴各自分治,由此造成印度与巴基斯坦长期以来的纠纷。英国在撤退时声称,将英国之前在中国西藏的所谓“权益”转交印度。趁中国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边疆,刚独立的印度开始派军队进入门隅地区。  1949年后,中国继续不承认麦线。但是由于政府当时执行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外交,一切以反美为重,因此新中国政府不得不慎重对待印度这样的国家,在领土问题上取克制和忍耐的态度。  日,印度军队占领门隅的中心城市(达旺),武力将西藏当局派到当地的行政人员驱逐。1954年,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伪“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正官方地图,将中国拒绝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由原来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到1960年,印军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属于中国西藏的门隅-珞渝-下察隅地区。红军那时刚刚进藏,没有能力做出实质性反应。当时的印度政府在国际社会又对新中国采取友好姿态,中国政府也不好翻脸。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李浩爱军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最新国内外军事新闻,喜欢的请关注。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蒙古铁骑那么牛 为何征服不了印度和东南亚小国?蒙古铁骑那么牛 为何征服不了印度和东南亚小国?大嘴侃历史百家号蒙古人征服了半个地球,为何却没有征服印度呢?大嘴哥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原因,说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在攻到印度河时,遥遥看见河中水雾弥漫,忽然看见一个怪兽。蒙古士兵正准备搭弓射箭,没想到这怪兽竟然说话了!它说了“汝主早还”四个字,这下蒙古士兵们都惊呆了,没人再敢射箭。而这被认为是上天对蒙古人的警告,成吉思汗不得不“顺应天意”,真的就退兵“还”了。大嘴哥觉得这个传说有以大部分是假的,有一小部分是真的。真的部分就是蒙古大军看到的那怪兽应该是印度象,蒙古人没见过大象,故而认为是怪兽。而什么怪兽说话“汝主早还”,然后蒙古大军就真的撤军了,这些应该都是假的。难不成印度象还会说汉语?那么,蒙古大军撤出印度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蒙古人不适应印度的气候环境。蒙古人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干寒地带,这些地方常年气温比较凉爽,甚至比较冷。而印度地区往往是湿热气候,蒙古人根本不可能适应这种气候的,别说蒙古人不适应,恐怕蒙古马也不适应。在这种湿热气候下蒙古兵很多中暑,以至死掉了,那时候也没有解暑的药啊。光行军就对蒙古士兵是个很大挑战,还怎么打仗呢?二是印度战象不容小觑,彪悍的蒙古铁骑在印度战象面前顿时黯然失色,以往的战斗力都失效了。远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就已经将大象运用于军事上了,发展到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年代早已是轻车熟路,运用起来如火纯青。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很可能与印度战象干过几回仗,发现很难战胜,于是就知难而退了。至于说什么怪兽说话“汝主早还”,大概是为自己找个台阶下吧。蒙古大军除了没有征服印度,连东南亚一些小国也没有征服。这更加说明气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东南亚也有大象哦。如此看来,蒙古人没有征服印度和东南亚的原因应该是差不多的吧。中外逸闻秘史、百年历史老照片、探索神秘奇异事件 | 大嘴侃历史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大嘴侃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大嘴侃历史 做有意思的历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网友印度出差见闻(真实、客观、有图、超长、慢慢更新)-修仙唱弹-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622|回复: 48
网友印度出差见闻(真实、客观、有图、超长、慢慢更新)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上个月中,受到印度方的邀请,和三十几位同僚一起造访了孟买。30几位中我们十位中国人是出公差,还有十位是欧美和中东国家的同行。剩下的十几人是国内大学去短期进修的研究生,还有几个驴友。他们特别先行出发,一来是为我们打前站,二来也是趁公差前有空去印度旅游一圈,虽然最后我们的行程不一样,但是月底的时候都会在孟买碰头,于是大家就这么联系上了。
  我们和几个欧美佬中有几个人去过印度,印象都不好,出发前纷纷来和我们分享他们当年在印度时的各种“离奇经历”,加之最近新闻报道印度频繁闹XX案,吓得队伍里几位女同胞强烈向领导请示要退出。不过我们一大帮人大都是走过南闯过北,近的说国内边疆地区,远的东南亚,南美,黑非洲都去过,合计着印度不就是脏点,破点,乱点吗,再过份有非洲脏,有南美乱吗?所以觉得没必要战战兢兢的,搞得去次印度就和下油锅一样。
  这次印度行,严格说要从买机票算起。去印度的航班,我们第一反映当然是问问它的国家航空公司,印航。但是
  印度,这个翻个喜马拉雅山就到中国的南亚国家,这个和中国一样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国,它没有从德里或者孟买飞北京的航班!只有飞上海的!而且这就是唯一一条他们飞中国内地的航班!上海-德里-孟买!买机票时,中介强烈不推荐印度航空,强烈推荐飞国泰航空走香港直达孟买。但国泰比印航贵,我们心疼荷包,还是买了印航,从上海出发。
  关于印航,出发前我发现两个很好玩的事情:
  1,在那个国际上给各个航空公司打分的网站上,如果看似是印度ID,给印航的都是5分,如果是其他ID都给印航打一到两分;
  2 ,所有飞往印度的国际航班,不论是去德里还是去孟买,还是成奈或者班加罗尔,到达时间都是凌晨,出发时间也多是凌晨或者大清早。不管国际国内,机场一般凌晨是关闭的,但这个时段貌似是印度各个机场很忙碌的时间,不知作何解!
& &这印航的体验说实话不太好,去印度那趟我可以给三分,回来那趟我真想给一分!最头痛的问题是一进机舱,“气味”比较大,很像脚臭和酸奶混合在一起的味儿。从上海起飞前,空嫂特地拿着清新剂把机舱喷了一遍,回来就没这待遇了。飞机的配置挺好,还有舱外摄像头可以看飞机第一人称视角起降,比达美的加航的777要好,问题是保养的挺差,觉得像是用了十几年了,好多座椅上的蒙皮都破损了,个人娱乐系统不停的出问题,比如我前面的显示屏看着电影突然就死机黑屏了,再看周围好多都黑屏啦。
  不过印度乘客都挺能聊,挺和气。以前传言说印度人不喜欢外人碰他们孩子,这有点失真。我们在飞机上逗着几家印度人的孩子玩,又是抱又是捏的,大家都挺高兴,没啥不愉快的。印度人孩子就是黑点,但眼睛和耳朵大大的,挺像中东人的孩子,看着很可爱。
  第二点要指出的,就是印度电影现在也不一定非要有跳舞唱歌的桥段。飞机上看的几部新的印度电影都很现代没跳舞的,但老电影就不停的有扭秧歌一样跳来跳去的。印度电影拍的镜头感不错,看前几分钟觉着和好莱坞大片一样很有气场!但,很快,就冒出印度电影的通病:各种夸张的镜头和慢动作!大家知道老港片里面发哥进场都是慢动作对吧,也知道恒源祥广告和西游记后转那神片里不停的重放三次那种烦人的手法吧,印度电影经常通篇都是这样的镜头!慢动作加三次重放,还不停的学日本A片那样晃镜头来表现人物心理挣扎,看多了眼睛都要花了!
  到了孟买,机场和印尼雅加达的建设水平差不多,当然和国内各种是不能比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来看,也算可以啦。出机场后,遇到等待多时的印度方接待人员。印方人员非常热情,英语虽然印度腔很重,但交流一下觉得教育水平肯定不低,讲话很有条理,思维很快。来接我们的司机们也都着装统一得体,没哪个是蓬头垢面或者大胡子的造型,当然,脚上蹬的还是很“印度特色”的凉鞋---我后来发现,除了我们三十几号人,接待我们的印方人员,我们去过公司里面见到的高管,还有高级酒店和夜店里的,普通印度人确实都是穿凉鞋和拖鞋的。这貌似是他们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标志,因为印航的空嫂们登机服务时也是把皮鞋换成凉鞋。
和印度孟买的交通相比,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交通都可以说是“秩序井然”了!我证明,印度有反光镜的车都是新的日本和韩国车,有点年头的车要么反光镜被拆了,要么好像从来就没装过!反光镜在孟买的道路上完全是毫无用处的!印度人开车想变道就变,后面有人按喇叭就变回来,没人按就变过去!停车和变道时的车距及其小,都是车门贴车门,保险杠贴保险杠。就这样的路况,印度人能把两车道开出6车道,同时大家以60公里以上的速度在限速40的路上飞奔!
  我们的司机第一天就是这样开车的!在一大群大卡车中以110的速度狂飙,我们车上几位一路上给他加油,高呼牛B,每次以夹缝的距离高速超过一辆卡车我们就对司机报以热烈的掌声!但心理我们其实紧张的要死,到目的地时我们双腿都在打颤!这位司机老兄好像后来受到了警告,从第二天开始开车慢了,守规矩了,但也让我们少了一大乐趣。
  孟买交通最糟糕的环节是在城郊接合部,大卡车拉着警报一样的汽笛呼啸而过。真到了市郊的公路上,车减少了很多,虽然路面大部分时候只有双向两车道,但还是很通畅的。郊区公路上的杀手不是车,而是各种横穿公路的动物,常见的有牛,有猴子,有狗,还见到过马,见过羊从路中穿过,偶尔还有大群的乌鸦或者鸽子突然群降在路中间。印度这点很有趣,不管是城里还是郊区,走着走着很容易碰见野生动物。这些动物对人类是警惕而不敬畏,你手上有吃的它们就凑过来,不然就各走各路互不干扰。特别是狗,街上到处睡着狗!我在印度半个月,就没见过一条在跑在走的狗,全是各种姿势懒洋洋睡在地上的,除非被你逗起来了,平时真是睡得一动不动!
说说我们住的地方
  我们住的是一家四星级的连锁酒店,母公司是阿拉伯的。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这酒店内外两重天,里面是古色古香的印度家具,恭谦整洁的门童随时等待着为你提行李按电梯,外面就是臭气熏天。我在印尼就体验过,酒店里面就是热带芳华,一拉开窗帘就是黑黢黢的低矮平房蔓延到天际。非洲国家更是如此,里面是土耳其地毯,外面是泥巴路。我们这家酒店坐落在孟买靠南边的中心城区,外面已经不算差,虽然味道还是重,至少污水和乞丐是很少见的。
  在这家酒店我们住了大半个月,大堂和门童们都熟悉了,也体验到了很多东西。
  一是上网不灵:酒店房间配置很好,和国内四星级一样,硬件上要的都有,软件上随时一个电话服务生立刻就上来。有几位幸运的升级到了大套房,睡的床是雕花的大幔床,晚上服务生慢慢的帮你把帐子放下来,颇有一种体验当年王宫贵族的爽感:当然,这几间大套房全被“转让给”几位擅长撒娇的女同胞了。但这酒店唯一硬件上的问题是上网不行,每个房间只有一个wifi的IP,一周分配了60个小时,网速很慢。这是很要命的,这年头没网络很多事情办不了。网速慢到打开邮箱要经常刷新,就不谈和国内视频了,QQ传文件也半天不动。而且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觉得上网计算时间的系统有问题,有一天我明明只上网一个小时,却显示我用掉了近四小时!所以一不小心,所谓60个小时很快就用完了!大家一开始没经验,用完了之后只能跑到附近的印度人那里蹭网,或者开国际漫游的数据流……
  二是,从这个酒店我开始体验到,印度的服务生,佣人,门童之类的数量很多。很多中国一个员工可以搞定的,比如端茶送水擦桌子,印度会有三到五个!他们会一个只负责端茶,一个只负责倒水,一个只擦桌子,还要算上边上一个发号施令的小领班。后来在印度的公司我们也有体会,那就是在印度很多工作是不能僭越的:你是煎鸡蛋的,你就不是负责递东西的,哪怕你再闲而递东西的人再忙,你也不会去随手把手里用脏的锅递给洗碗工。经常我要发个传真或者明信片,总是大堂里一个领班代收,再传给一个助理,助理再传给去发传真的门童。哪怕那个门童站在我边上,他也不会收我的信件,而是把领班叫过来!所以印度人做事常常一个简单的步骤也有很多人,而且一定其中有一个是像大堂领班那样发令起头的,否则大家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开始我们的揣测是这是为了保证就业,或者门童确实文化水平太差。后来我们渐渐觉得,这就是一个很隐晦的概念:阶级……
  三是印度的服务生不是在服务你,是在伺候你……真的。这些服务中,你会觉得有一种在中国不会体会到的距离感。比如,在中国我们有打扫厕所的,但没有趴在地方跪在地方擦厕所吧,印度就是这样。比如我卫生间要换块澡巾,电话一打来了三个人,一个领班带了两个帮手,领班一边向我抱歉说刚才打扫的人疏忽了他们会加强管理,一方面就叫两个人,一个负责换澡巾,另一个呢?擦卫生间地板。我和邻班说话时,他就爬在地上,在我们两个的胯下一点一点的擦地板,擦干净了也没起来的意思。后来我发现,只要我和领班在讲话,他就要爬着擦地板,哪怕地上很干净没啥好擦的!不光是卫生间,公司的电梯里,学校的食堂和走道,都会不时有个小黑人在你的胯下擦地。特别是在电梯里,几个人在个封闭空间里说话,我们腿下面是个人趴着擦电梯门,感觉特别怪,不自在。我们有时都求清洁工,能不能站起来弯腰擦呀,因为不习惯看几个人跪着,他们还不停的扫里,扫里(sorry),然后继续趴着擦……
  四是印度的水,至少酒店里的是能喝的。关于印度卫生状况最夸大的就是不能喝水,不能吃当地的东西,甚至刷牙水都要是瓶装的。我们有位仁兄就被吓大了,满满一个箱子,托运了一箱子矿泉水!其他啥都没带!我在酒店里刷牙就是用的自来水,洗澡时也有水入口了,也没出问题。我们几个去印度前就说好了,到了当地,一不吃洋快餐,二不吃泡面,三不在酒店里吃,就要到外面去找个地道的印度餐馆,大不了就腹泻呗,拉着拉着免疫力不就出来了呗!关于在印度吃饭,我会专门单独讲,这里不重点说。总之,星级酒店的自来水还有可以的,千万别到了见水变色的地步。不过街头小贩的水是有风险,我们几次尝试底线后,基本可以靠闻味道和闻杯子来分辨什么水能喝什么不能喝。这里要说一点,你要是喝了印度的自来水腹泻了,有可能还不是水中细菌没消毒的问题,而恰恰是这水消毒过度处理不当,细菌不是罪魁祸首而是各种水中残留的化学物。
  五,这印度的酒店宰客太厉害。我们的酒店每个单人间每天收300欧元!还是公司内部协议价!我们一致认为这酒店的水平在国内就是一晚800人民币,在美欧就是200美元封顶!而在孟买这样一个白领月薪200到300美元的地方,一晚上敢要收300欧元!如果不是印方支付,恐怕没有哪位国人愿意付这笔钱,就冲着这点我们都表示印度接待方还是很出血了。我们后来了解下,印度的酒店,这档次都这价钱,童叟无欺,一致宰客。所以我们觉得如果想去印度旅游,要住的好点就无法省钱,比去新马泰贵多了,所以至少在开销上来看印度旅游的优势不大呀。
  哦,对了,这钱还没算税,没算服务费,没算服务费上再加的一层税!
说道这里要普及下印度卢比的汇率。
  一美元,能换53到55卢比,也就算是简单点,50卢比吧。所以一个印度中产,一个月收入300美元,就是一万五千卢比。
  记住一点,你到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当地去消费,除非是津巴布韦或者越南拿着膨胀到发指的地方,就不要去想当地货币和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否则你会抓狂。打个比方,一卢比对当地人来说,购买力就和50美分差不多,他们吃一顿饭一般就30卢比,我们在公司的食堂订到60卢比的午饭已经是非常非常好。很多当地员工中午的外卖,就10卢比上下!所以想想看,一万5千卢比在当地真不算差的工资,是可以叫中产了!孟买的低收入阶层,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几百卢比,换成美元就10刀不到!
  我们开始几天在酒店里订餐,一顿饭两个人要800卢比!我们开始觉得太宰客了,但是换成人民币算算,每个人50块钱,还让人家伺候来伺候去的,还吃的安全点,值了。可是,这个价钱当地人看来是很高的。我们印方的接待人员就经常吃过饭才来找我们,因为在酒店里他们实在自费请不起,公费控制又挺严…私企吗,当然严格…
  一位印度人和我们说他在孟买大学商学院,毕业后他可以拿到相当于人民币一万的月薪,我们知道这在孟买确实已经是很不低的水平。而印度大企业的那些高管是和欧美的薪资水平平级的,换算成卢比在当地就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那些做IT外包的人,拿得是欧美标准的酬劳,瞬间就会和当地人拉开差距。所以,在印度,哪里有IT外包中心,那里的地价马上就会飞涨!
& && &没找到红灯区,也不方便问。但是印度同仁隐晦的透露,还是有的。我们这次出去事关企业形象,双方又是第一次接触,直接开荤还是不太好的。
  娱乐节目就是看电影,看电视,坐在海边发呆。酒吧是有,但是很少,消费水平一晚上5000卢比样子,进去倒是有很多妹纸。但是印度妹纸都是家里男人带出来的,不敢随意去搭讪呀!印度人在男女问题上依然是相当相当保守的。
  印度现在有30%到40%的人是文盲。剩下的人中,大概有一半会讲英语。下层人英语口音很重,中产阶级说的英语能听懂,高层的英语很地道。印度说英语的总人口超过了英国。
  印度是全民信教,六分之一的人口是穆斯林,7成是印度教徒,剩下的10%就是各种其他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犹太,拜火教,锡克教,等等。大街上寺庙和圣坛随处可见。
  旅游就是吃住行加个安全。吃住是可控的,但出行在印度有点不靠谱,不放心就尽量坐飞机吧。安全的话,4到5个人结伴出行,肯定是安全的。别故意找些黑暗的角落,在那种地方出事了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英国人给印度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窜连起了整个印度的铁路网系统。
  铁路对印度的运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至今这个国家内部的运输还极为仰赖这个英国人的遗产。印度有很多河流,但是没有水运。公路对印度来说是阿克琉斯之踵,国家发展的最大制约。
  孟买城南的火车总站,是英国殖民建筑的遗产,叫做维多利亚车站。
  在上孟买车站图之前,我先描述下孟买的地理构造。孟买是由几个半岛组成的港口城市,最大的两个半岛就是孟买市,和Mumbai Navi--现在新孟买城区的所在。这两个半岛像爪子一样伸入阿拉伯海,在南部的爪尖中隔着大海,也就是孟买湾。在北部的爪子根部,几个半岛联在一起,由公路桥相连。
  孟买南部靠阿拉伯海的地方,是当初英国人上岸的地方,也是殖民统治的政治文化中心。现在孟买城市标志之一的印度之门,就是英王当年每次造访印度时靠岸登陆的地方。
  这就是印度之门,孟买的标志。一边是阿拉伯海,一边是孟买城
.jpg (64.84 KB, 下载次数: 1)
00:57 上传
孟买的铁路系统从南部的爪尖部位一直延伸到北部的爪根,贯穿孟买城和周边几个半岛。
  这个铁路,分为国家铁路和城铁两部份。国家铁路就是我们观念上的火车,从一个城市开到另一个城市。城铁的作用大致相当于我们的地铁,在市内停的快速交通,每天早高峰把住在北部郊区的上班族运到南部,晚上再把下班的人从南部运回北部的郊区。考虑到孟买城市道路极端的拥堵,开车走一分钟就要堵10分钟,因此坐小火车是在孟买市内最靠谱的交通方式了。
  印度的国家火车票分为7个等级,我们曾有位同仁周末试过第七等级的车票,从孟买到艾荷拉巴德,基本就是扒车顶。我不知道孟买的城铁有几个级别的车票,我只知道最贵的一等票,从我们在的地方到城南区要60卢比,最便宜的那个等级只要4卢比!
  孟买的城铁车厢是开放式的,没有门,很多人半边身子挂在门外,一是为了风凉透气,二是为了好玩(常有年轻人作各种开挂特技),三是为了上下车方便,这里人都是不等停稳就跳车上下的,火车和马路上的公车还有卡车都是如此。
.jpg (107.06 KB, 下载次数: 1)
00:57 上传
印度的铁轨,一种神奇的腐朽,枕木都烂了
.jpg (178.12 KB, 下载次数: 2)
00:57 上传
火车开动时,很多人也是把身子探在外面
.jpg (95.35 KB, 下载次数: 4)
00:59 上传
这火车开得不慢哦,大概时速60到70公里的样子,我们试了一下,这时把半边身子挂在车外,吹着风顶着太阳,确有一种独特的快乐感。
.jpg (88.78 KB, 下载次数: 2)
00:59 上传
这是大家在媒体上最常见的印度车了,英文翻译过来叫“大使”牌。这车是仿造60年代一款菲亚特的设计,一直生产到21世纪,知道最近几年才停产。虽然这几年来孟买出租车队伍里面也多了不少现代和本田的身影,但老大使依然是绝对的主力。
.jpg (124.04 KB, 下载次数: 0)
01:00 上传
孟买的房价无上限,全球最昂贵的那个27层楼私宅就在孟买!总体来说孟买的地皮快和纽约差不多了,能在孟买市中心弄个办公室是件很NB的事情!
  一方面是孟买没有规划,第二点来说是这个国家没有任何调控措施。所以这中高房价和低收入联合起来造成两个现象:一是窝居,这点我们中国人很好理解
  第二就是上班族都住在郊区,连服务这些上班族的饭店和商店的也都在郊区,盖因市区实在是地价太高。这些上班族每天中午要吃饭吧,但周围因为没有地皮太贵没有饭店,所以只能打电话给十几公里外自己郊区家附近的餐馆订外卖!
  然后每天中午,颇为壮观的,就有一大群小黑人,每个人扛着几十份外卖,从十几里外的郊区坐火车进城送餐!因为餐具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锡筒,小黑人们等上班族们用餐完毕,再收拾好餐具,驼回十几公里外的郊区餐馆。
我等下会说印度的文化差异,就会提到人种问题。印度东南西北各地的人,感觉就不是一个人种。我们刚来孟买时也差异,怎么大街上,包括校园里,都是小黑人小黑妹,没有印度电影里那些俊男美女啊。后来我们去了泰姬酒店参加一次晚宴,天哪,满场都是明星脸的帅哥美女,皮肤白鼻梁挺,眼睛是棕褐色的,更像巴西那里的南美人。女人都是高挑的S曲线,男人都是一米九,和酒店外大街上的各路小黑人们相比,真心不觉得是一个人种呀!在印度要看帅的靓的,就要去高级的社交场合了。一般大街上偶尔碰见花花草草,大概也就是一千人里面才一个的比率吧。
  印度还有一种高层的人种,长相不像普遍的白人,也不像阿拉伯人和其他印度人,也不似我们东亚人,而是特别像佛祖!我们碰到的很多政府官员都是方面大耳,侧面看就是一个佛像脸。
孟买随处可见睡在地上的狗。这些狗都很瘦,我们想可能是因为印度全民吃素,所以狗也找不到肉吃。没肉吃就没精神,为了节约体力狗儿们平时就趴在地上睡觉
.jpg (111.43 KB, 下载次数: 1)
01:05 上传
这应该算是孟买的景观路了吧,甘地大街,两边保留了很多英国殖民时代的建筑。
.jpg (159.2 KB, 下载次数: 0)
01:06 上传
南城区是孟买最漂亮的地方了,这里有阳光海滩,连绵的林荫大道,保留了很多英国人时代恢弘的建筑。这些建筑包括了今日的孟买大学,孟买的火车站,还有税务局和法院。不过这里的餐馆和摊贩宰客也很厉害。
.jpg (142.39 KB, 下载次数: 0)
01:05 上传
孟买最豪华的酒店,泰姬马哈尔酒店的辅楼,遥望阿拉伯海。这个酒店属于TATA集团。在印度,貌似所有和泰姬陵有关的商标,都属于TATA集团。
.jpg (97.69 KB, 下载次数: 2)
01:07 上传
这是泰姬酒店的主楼。因为以前在这里发生过针对外国人的恐怖自杀炸弹袭击,所以酒店的安保比较重视。进门要拆开包给保安看。
.jpg (184.71 KB, 下载次数: 2)
01:07 上传
孟买路口等红灯时的车距。隔壁的车触手可及
.jpg (88.94 KB, 下载次数: 2)
01:07 上传
孟买的一栋住宅楼,下面是商铺。孟买高架上两边都是这样的住宅楼,黑黑旧旧的。我这真不是想黑印度,而是我在孟买见到的平民住宅楼多为此,有些郊区的政府办公楼也是这样的。虽然很破,但是貌似没有修缮的想法,也不刷油漆粉饰一下。据印度同仁说,别看这些楼外观很烂,但是结构用料很好,所以就算墙全烂了钢筋外露了楼也不会塌……
  我想,这恐怕就是印度特色的腐朽,腐而不烂,烂而不塌,因为不塌,所以住在其中和周围的人也没有想过要做维护和修缮。
.jpg (117.65 KB, 下载次数: 2)
01:09 上传
这是那座著名的富豪豪宅,有二十多层供这家人住,顶楼有直升机平台。个人感觉,设计真是不好看,既没气势也没美感。不过据说业主平时都在阿联酋,这栋楼现在主要是他400多号佣人在住
.jpg (74.99 KB, 下载次数: 4)
01:09 上传
孟买的商业区,是没有规划的。一个专门店旁边就是一个黑而烂的平房,然后隔着过去一个又是专门店,然后又是两座黑屋……此照片拍摄于孟买最好的购物中心Phoenix High Street对面。印度人也很有意思,不许我们拍摄购物中心的照片,害得我们想拍点孟买好的一面的照片都拍不到。
.jpg (70.57 KB, 下载次数: 2)
01:10 上传
这是商场内部,我就拍了一张,一个保安就过来表示不许拍照。
.jpg (116 KB, 下载次数: 2)
01:10 上传
(70.57 KB, 下载次数: 5)
01:09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先普及一下个人对印度这个国家的看法吧。
  我觉得一定要先描述一下这个国家的基本状况,下面谈到一些具体的见闻时,大家才有体会。
  首先要说的,我不觉得印度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点不是在埋汰印度,而是和他当年独立统一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留下了不少隐患。
  你如果尝试把印度比做一个共和国,或者一个民主制国家,或者一个联邦制国家,都会遇到很多难以解释和理解的地方。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有段时期,特别适合描述现在的印度。那就是先秦时期
  不错,就是东周列国时期!印度现在这国家的状态就差不多出于我们东周列国时期。
  第一条:尊王分封,春秋战国时期是这样的吧。中央是周朝,分封出去的各个王侯再建立了自己的诸侯国。西周时,中央强大,诸侯国就尊王,而到了东周时,皇室衰微,大家就不鸟中央纷纷自立门户了
  印度今天的每一个邦,相当于咱们的省,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咱们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印度中央政府就相当于那时的周朝王室。每个邦,在立法和司法上有非常大的特权,特别是在税收上。从印度的一个邦,横跨到另一个邦去送货,那是要交税的!如果是从一个大的城市,比如孟买,到邻近的古吉拉特邦去运货,你不仅要交对方邦的税,还要给对方邦所经过的城市交税!基本和出国无异!在印度,交给中央的税,是叫DUTY,而tax则专门是指各个邦和城市的税收。
  各位想象一下,这相当于我从北京送货到上海,一路上要给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交税!
  这导致在印度做物流非常的困难,还没出货呢,沿路的各邦的特派员就来问你要税了。在印度,货运公司有很多不是指我们意义上拉货的公司,而是专门帮你去摆平沿途各邦的各种税收衙门,好让你清关过卡的时候快一点。这些公司很有责任感的呀,我看到一家这样的公司说:如果你运的是生蔬海鲜,因为交税时耽误了,可以在当地免费提供一晚的冷库,第二天保证帮你摆平!
第二:书不同文,语不同音,度量不统一!
  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度语,但是全国有近一半的人不会说!
  因为印度有二十到三十个邦,每个邦都有自己的官方用语。这可不是我们粤语吴语那样的方言哦,而是彻底是从书写到文法上都不一样的语言!今天印度的钞票上,为了表示面额,就用二十三种主要语言一一印出。这还不算每个邦内部还有N种不同语言,如果一起加起来,全印度一共有300多种语言。
  语言不通会造成什么样的困扰呢?
  首先就是消除文盲很苦难。你在你们邦终于会用自己邦的语言写字了,到了隔壁的邦还是睁眼瞎,文盲一个!这给印度人在自己国家里面迁徙造成了很多障碍。有些人甚至一辈子走不出自己的村子,因为他说的语言和周围地方的不一样!
  说道消除文盲,我要吐个槽。在印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基本的语句,就不算文盲!但有的人,学会写名字之后,因为一直没机会写字,过了几天他又忘记了,所以印度的消除文盲比率上还要算上一个退化率!这是说这个人又从非文盲变回成文盲了
  再有一个恶性的,就是文化垄断!大家可能会问,国家为什么不能推广印度语,就像我国普及普通话一样呢?
  不能,很多邦为了保持自己文化上的“独立性”,就是不教印度语,别忘记了,每个邦在立法上的独立性哦。成奈和海德拉巴德就只用泰米尔语,不说印度语。这点很像加拿大的魁北克,为了保持自己法语的地位所以不教英语。我们碰到一个成奈出生的IT主管,在孟买上班,他就只能和同事说英语,因为他从小就没学过印度语。
  如此一来,能把所有印度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竟然是英语,而不是属于本民族的印度语,这也是印度很悲催的地方。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印度当年从英国人独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注意,整个印度当时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行政概念。英国人在的时候,灭了土著的王国,拉拢了地方的土司,硬是把几百个没啥联系的小国和土邦揉在了一起。
  英国人在的时候有实力把大家揉起来,但英国人走了,怎么办?
  于是以德里为中心的印度新政府就搞出了一个基本框架,附带很多协议,跑去和各个土司和王侯谈判,只要他们愿意签字加入印度这个大家庭,很多特权可以被认可保留。这类似我们搞的一国两制,印度搞的是一国多制,只要承认中央主权,你在自己的辖地上该怎么整就怎么整吧。于是大量的封建土司和宗族嫡系被保留了,直到今天还在印度的各地有巨大的影响力。
  有些土司当年是很识大局的,签就签了。有些,特别是国外背景强点的,就不签。于是德里就号召当地人,学习甘地前辈的非暴力不合作,集体大BG,弄得土司们活不下去了必须要签。如果当地人很怕土司不BG呢?德里就会从邻近的邦发动觉悟高的群众,搞大行游,一路向这个不签字的土司老家行游过去,类似当年墨索里尼进罗马。
  总之一句话,非暴力。
  印度人不喜欢上片刀这样抄家伙的,这和宗教文化有关系。
  这事情要分两面看,好的一面是在当年国家才建立的时候避免了流血,起到了迅速稳定的统一印度的目的
  坏的一面是历史残余太多,导致印度今天就是个东周列国之类的,各个邦之间互相不买账,德里就是个吵架的地方。
  这种不买账还发展成一种社会文化,扩展到印度的各个层面。一个公司里,各个部门互不买账。城市政府部门之间,互不买账;城市和城市之间,互不买账,而总体上城市和农村,也是互不买账。
  这又导致印度的发展很多时候沦为一个邦,一个城,一个企业,甚至几个个人的单打独斗。提议永远都是有的,但就是少有进展,因为大家都是互不买账的
  唯一能让大家买账的,就是宗教,还有种姓。前一个很光明,后一个则很苦涩。
谈了这么多印度的林林总总,还是先回到主题看孟买吧
  出了遍布老殖民建筑的城南,孟买的街道基本就是这个造型的
这和我小时候家门口的菜市场差不多。要说干净有序,那绝对是没指望的,但要说到特别的脏乱差,那已经比贫民窟要强的太多。其实我个人对这种环境并不反感,相反觉得挺热闹的。一个街巷有了人气,有了吆喝的叫卖声,有时恰恰会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这种街巷过过小日子倒也和谐,但非要背负上赶超上海那样的使命,就变成了一种自我折磨。
  印度就如这个小巷街市,如果过过小日子,没人会觉得它不好,相反会觉得它很可爱,但这个国家自创始之初就背负了很多难以承受的远大理想。
  在黑矮的平房中,新的大楼也在慢慢的爬起。孟买周围的工业不多,但城市空气也不好,恐怕也是因为整个城市四处开工的建筑扬尘导致的吧。
我看到这张印度男孩,就不想去回忆当时他身后的垃圾堆。把美丽的事物撕碎就成就了悲剧。如果孟买是和索马里一样,遍地是持枪暴徒,我们倒不觉得痛苦了,因为废墟和战乱在美学上是统一的,两个事物在概念上没有反差。但印度人民不是,把这些孩子纯真的笑脸和贫民窟,垃圾堆,漫天的乌鸦和满地的粪便联系在一起,我们头脑的逻辑就接受不了,恰因为我们本能上不能把纯真的美和悲惨的脏乱差拼在一块,这就让我们的头脑觉得压抑,心理觉得恐慌。
而孟买就是这样,偶有的高楼和大片的棚户比邻而立,互相之间不觉得有任何矛盾对立。
我一直想啊,我们中国现在也有很多脏乱差,但为什么我在中国的时候没感到不适应,而在孟买的街头常有想反胃的感觉呢。
  回来后我想通了
  中国确实很多地方很脏,但中国是该脏的地方脏,比如垃圾站,化粪池,三不管地区,修了N年的工地,饭店后巷等等;
  而不该脏的地方,比如市民广场,车站,办公楼区,景观路,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是我们会尽力去打扫。
  所以中国的脏是可预见的,可回避的。你在心理上是有准备的
  印度不是这样。印度是该脏的地方,非常脏,脏的不忍直视,但你心理上还能接受,谁让你专门找这种地方去看的呢
  但是印度不该脏的地方,也会脏,从医院,到中产阶级社区,还有寺庙周围。甚至有时在花园洋房遍布的富人区,走着走着你前方地面突然出现了一大坨牛粪(因为我不觉得狗能拉出那么一大堆),或者垃圾堆!而且看起来没有人想要介意去打扫一下的意思。这种脏是突兀的,你心理没准备的。你本来想着终于从贫民窟里开出来了,到海滩上来享受下热带的阳光,然后抬头一看一对对情侣坐在沙滩上各种垃圾堆间打情骂俏,这怎么受得了呀!
这是大使牌出租车的仪表盘和计价器,看着很怀旧吧。19卢比起跳,车费跳的可快了。但一般我们最多也就跳出过200卢比,那相当于是城中到机场的距离。
.jpg (79.18 KB, 下载次数: 0)
01:29 上传
在孟买,常有出租司机看我们是外国人,就把计价器一关,然后开始耍宝了:你们外国人总是怕宰,嫌我们绕路,那这样,我们出发前商量个价钱,不管多远我们都按这个钱算,怎么样?我觉得从这里到你们要去的地方要400卢比。
  遇到这种事,我们都坚决要求对方用计价器,这种预付车费的折腾法子就是为了宰客。一般开价400卢比的,实际用计价器只会跳到70,你就是和他杀到二五折,他还是赚。我们一般出发前都算过距离,真要是单程有400卢比,我们早就找酒店联系包车了,一天才一千多。
  在德里,宰客更严重。德里比孟买还糟糕,孟买好歹有出租车,德里只有三轮小突突!小突突基本不用计价器,理论上15卢比起跳,一公里10卢比,但看你是外国人,肯定想办法要从你身上榨出个大几十。
  小突突没啥好尝试的,既不舒服也不实惠,而且我们小时候都做过三轮车,没啥新鲜感。
孟买湾的油轮。
.jpg (51.45 KB, 下载次数: 1)
01:30 上传
孟买港口很有意思,各种船只扎堆停,渔船,游艇,摆渡,远点就是工程船和油轮,还有军舰!大家加都停在一起,摆渡船就在大油轮和军舰间穿梭。
  在孟买,从海边开出去不到五六分钟,就能贴到油轮的边上。
在孟买的时候,我们不敢让酒店洗衣服,怕的不是水质问题,而是据说整个城的衣服,从下里巴人到星级酒店的,都是送到孟买城著名的千人洗衣场去洗的。
  这洗衣场是下面这样的景象,这也是网上很多孟买贫民窟照片的拍摄对象。
.jpg (136.7 KB, 下载次数: 0)
01:31 上传
这是可能用来洗我们衣服的水池子
.jpg (212.12 KB, 下载次数: 0)
01:31 上传
再多的图片我就不放了。这个洗衣场在一个城铁站边上,里面只有男洗衣工,因为女的挺不住这么重的体力活。这些洗衣工每个月收入只有几百卢比,10美元不到。
  所以我们都是在酒店里用冲屁的水管洗衣服……
  如果大家觉得这就是贫民窟的景象的话,那就口味太轻了。真的贫民窟,我们曾开车路过,一停车,车窗外围满了小黑娃乞丐。你要拿相机去拍他们,他们就用力砸窗户,大叫one photo 10 Rubee! 所以我们没在真正的贫民窟拍照。那地方想下车,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
印度在传媒,影视,娱乐,软件和创意等和第二产业挂钩不大的方向上发展的都很好,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媒体集团和影视基地(可惜又是不给拍照,不然真是美女帅哥满照片的飞),觉得他们的思路很新,商业模式很纯熟,人才培养也完备,在具体的制作和创意方面比我们的文化产业强,很多中高层都是直接从好莱坞和欧洲高薪聘请的,这方面印度的投入很巨大。
  但是一说道和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关的行业,印度就呜咽了。制造业和基建是印度的痛中之痛,工业和农业上都没什么亮点,哦,对了红茶和香料等特种农作物除外。在独立前,英国人给印度人留下了全印铁路网,但是刻意没有在印度展开任何工业基地的建设!印度独立后,基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依赖苏俄的援助,90年代后依赖日本,21世纪初是韩国,而现在的电信方面是中国。制约工农也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是物流的困难以及人口制度缺位。
  此外,涉及到政策整体规划的行业,印度也做的不好,比如金融。孟买的证券市场历史悠久,而且和中东及东非地区的资金流颇有联系,但搞了半个世纪,就是没做出任何地区影响力!
  但印度不是一点工业都没有,像最近在国际上很火的TATA集团,还有Reliance等等。印度工业的发展力在最近十年才开始释放,慢慢登上国际性的舞台,在某些很尖端的方面有一席之地,但总体上依旧属于只能在印度自己国内小打小敲。不过有些印度企业在代工我们国家品牌的产品了!在印度生产,返到中国贴个中国企业的标签,再卖到欧美去,呵呵,全球化真是奇妙。
  在印度做生意,我们观察了一下,觉得非常非常难!一是这个国家政策缺失,各种条令复杂而自相矛盾,作为非印裔的外国人要想往印度注资并在当地展开商业活动,那真是异常的难;二是微观上,印度群众的购买欲望很大,购买力却很小,作为一个外国公司,如何设计一个满足印度客户群体需要的产品,是很头痛的问题。总体形容,这个国家的顾客就和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一样,眼高手低,脑海里想的是到瑞士去旅游,但心理价位是10美元一天……
可爱的印度保安。每次见到我都要我给他们拍照。
  貌似印度人很喜欢拍照,走在大街上,看到你拿着相机,就会有一大群人自发的站到一起摆pose让你拍。
.jpg (76.52 KB, 下载次数: 0)
01:34 上传
孟买街头警察的巡逻车。也有可能是军队的吧。可能因为经历过恐怖袭击,所以孟买热闹点的地方都有这样的小装甲车在巡逻。不过这车造的山寨气息十足,能不能有防弹的效果很值得质疑呀!
.jpg (127.33 KB, 下载次数: 0)
01:34 上传
要说印度的经济,让我从孟买的一家家路边小店说起。
.jpg (125.15 KB, 下载次数: 0)
01:35 上传
这是孟买,乃至全印度城市人民的主要购物场所——小型零售点,这个概念涵盖了从小摊贩,到小杂货铺再到小门市店这样经营特征的零售场所。这种小零售,占到了印度整个零售行业的96%。所以在印度,你首先是见到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国际连锁超市;再来,你也很难见到苏果,可的,百利这样的连锁社区超市。
  虽然印度现在也有高端的mall,outlet,在班加罗尔等少数地区也有大卖场,但在日常零售上印度还处于杂货铺的阶段。
  1,占地面积小。上图中的店面在孟买已经算很大,大部份的杂货铺和门市店就几个人宽
  2,什么都卖,从烟草到纱丽到饼干到烧菜用的油盐
  3,所有权很简单,都是家族经营,妈妈白天看店爸爸晚上看店,儿子女儿放学后来打杂,十年后儿子女儿看店……
  4,都逃税,只有现金交易。别小看这些杂货铺,有些铺子可是有电子记账和库存管理系统的哦,但人家就是为了逃税,只收现金。
  5,都无完全合法的营业执照。这孟买,你真想办个执照,估计发证的人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有哪些流程!所以这些小店大部分是无照经营,执法队来了,塞点烟和吃的,夹点钞票在里面就可以了。
  以上几点我们老中应该很熟悉吧。我们同行的老外都觉得很神奇!我说我们小时候去打酱油的铺面也就是这样的。
.jpg (56.49 KB, 下载次数: 0)
01:36 上传
这张图片就是很典型的印度杂货铺啦,大部分的印度人都是在这样的店里购置生活用品的。现在肯定会有很多宣传片,说超市在印度越来越普及啦云云,那都是宣传,宣传。印度零售业的基础还是这些杂货铺
  1,为什么店铺店面小:因为孟买,还有印度其他城市,都是高度拥挤,寸土寸金,开店的人都是小本生意,自负盈亏,只能负担得起这么小的铺子
  2,为什么什么都卖:买方的需求尚在追求门类繁多,随时随取的阶段,未上升到对质量,服务,店面环境和摆放合理等的追求上。
  3,为什么都是家族成员在经营:社会文化,各种社会活动还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对每个人的分工还未作出彻底的分化。
  印度人在窝居方面绝对让中国人自叹不如,人家是真正的四世同堂,奶奶爹爹叔叔姨妈舅舅老丈人全窝到一起,住在100平米左右的“大套公寓”里……因为每个人自己独立出去找房,是绝对负担不起呀!
  4,为什么都逃税:谁不逃税谁是傻子!
  说到税,印度又是个悲催的国家。印度农村地区的人是不上税的,对,农民和地主富农等都是不上税的,所以全国的税收都集中在城市居民的收入消费上了。这样一来,城市人的负担就重了,城市人口本来就少,还要去负担农村的税收,大家想想就更不愿意交税了,所以大家都逃税,搞到最后现在印度只有总人口3%的在交税,
  3%的人交全国的税……
  5,为什么不办照:都逃税了谁还办照?
  要想真在孟买半个开店的批文,你要跑遍各种工商财政税务卫生治安宗教……等各部门,批完大概53道条文……有时候,有些部门还真不知道有某条文是出自自己的门下……
我要特别在这里说一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印度的小店喜欢把东西挂着卖?
  我们小时候遇到的杂货铺也喜欢把东西挂起来,一是为了省地方,二是为了展示产品。这是从商家出发想到的两个有利的地方。
  但你们见过有专门为挂着卖东西而设计的洗发水包装,专门为挂着卖而设计的牙膏包装吗?
  从印度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对挂着卖的东西比对摆着卖的东西有更高的认同感!很奇葩的理论吧!而且要注意,那些挂着卖的洗发水可不是和我们派发是试用品一样,是剪开个滴出来用的设计,而是有着一个极其小的盖子,用完之后再盖上!一袋避孕套大小的洗发水还要加个盖子,有够奇葩吧!
  以上和以下的文字都不是我和同事臆想出来的,而是印方接待的我们企业经理和孟买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和我们说的,他们说的原因就是想通过这细微的一点让我们领悟印度市场!
  印度人和我们一样,要洗头,要刷牙,但是对于月薪只有300美元的印度中产来说,一拼5美元的洗发水实在是太贵了!(谁让印度自己没工业生产!)所以,除非是一家N口,印度人是不会买我们正常包装的洗发水,沐浴液和牙膏的!他们的购买能力只允许他们买最最最最小量的包装!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那种套套大小的试用装就是最小的包装了,于是联合利华等在印度就开始卖试用装!但还是不行,因为即使是这么小的一包,印度人也不会一次用完,而是要分n次!!对分n次用完一套套大小的试用装包装!
  如果用剪刀剪开不能封口,那下次再用的时候里面的剩下的就干掉了,就浪费了,所以印度市场立刻产生回馈,在试用装上加个小盖子,每次洗头时就滴几滴出来抹一下。
  据说在几年前,印度人会隔N天才用小袋袋洗发水洗一次头,通常都是比较重要的场合,比如开会啦,约会啦,面试啦,站台啦等等。这时候,向人显摆你洗过头就很重要!所以洗发水要做的很香,很香到你一坐下来,周围的人就知道,嗯,你今天洗过头了,你小子能负担得起洗发水,牛B啊!!
  所以,这种小包装带盖的设计终于在印度获得了成功。这种软袋子当然不方便立在货架上,只能挂起来卖啦。所以挂式包装立刻就火了,大家都像洗发水那样做成套套大小能挂着卖的软包装,而顾客买东西也开始先看有什么挂着的,再才看柜台里摆什么的。
  于是,小店铺都挂着卖东西
  …………
  不知各位看完后有何感触,我当时立刻明白当初为什么和印度人谈合同时,他们能为少付几个螺丝的钱和我们纠察了一整天……
第一,我的主意是想描述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讨论脏乱差,是想讨论假设是同等程度的脏乱差,为什么印度的更慎人。
  第二,脏和干净首先是一种主观判断,再来是由社会投入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在主观满意度和客观投入量间做个平衡,就和设计产品一样。如果为了追求干净,那很简单,每个城市多雇佣20万环卫工人,每人每扫一件垃圾奖励十元,同时采购500台清扫机昼夜不停的扫马路。这样造成的时间和物质的投入,最后还是要转嫁到社会个人头上,恐怕那时大家一看垃圾费涨价这么惊人又不高兴了。
  第三,要说脏乱差,中国真比周边国家好不少。这个周边国家可不是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哦,还有蒙古,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国。但我想说,我在越南见识到的各种违章搭建和印尼的污水倒喷,都没有印度那么慎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是楼主亲身体验的吗?厉害!
给我们介绍一下印度的宗教情怀
还有恒河的浮尸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是楼主亲身体验的吗?厉害!
给我们介绍一下印度的宗教情怀
还有恒河的浮尸
很明显我是转载、慢慢更新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文章好看;要保护好印度这样的国家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文章好看;要保护好印度这样的国家
持续稳定供应恒河水,您就放心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那个装甲车好奇葩啊,用的是普通轮胎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感谢楼主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印度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居然仔细读完了
Google Chrome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超大游击队员
勇气可嘉呀。居然敢去印度那种炼狱国家。。。来自: iPhone客户端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勇气可嘉呀。居然敢去印度那种炼狱国家。。。
印度的上流社会确实不错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那个装甲车好奇葩啊,用的是普通轮胎吧
详情请致电 辛格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感谢楼主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印度
不用谢,大家共同学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居然仔细读完了
回复你,再读一遍 敢不敢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继续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继续啊……
莫急,正在工作,半个小时后有更新。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 && & 我很尊重我在印度遇到的百姓,商人和学者
  但我不认同这个国家会在整体上有长足的发展,更别说赶中超美了。
  印度要做的是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一自己为本,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
  我觉得,不管是印度本地人,还是外国投资,能在印度这种茫然无序的市场上发展起来,都是牛人!特别是像TATA这样从中亚迁居来的家族,在印度如何从无根无基到四处出击的,很值得学习。
  很多筒子说我为什么不多放杰宝
  这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
  一来印度很多地方不许拍照,特别是好的地方,里面外面都不许拍。我们去的很多地方是人家公司总部,研究院,生产基地。要么是进门的时候就要交出相机甚至手机,要么是一拍照就有人过来劝你不许拍。所以真留下好照片的场合不多。
  二来吗,真有好场景的照片,又全都是你呀他呀和印方人员的合照,总之是公事出去要留个纪念也好回来存底。我的同事都表示不愿上镜,就是上马赛克打黑条也不愿意,纷纷表示要低调。
  说到底,毕竟这是公事出去,这年头看照片能看出的信息还是蛮多的,到时候就不仅仅是涉及自身,还有整体利益的东西啦。所以抱歉,基本上要挑出没人的照片,我的相机里一百来张才一张,就是拍了几千张,能拿出来的也就几百张。
  再有就是有筒子们质疑,说你就是在酒店里面住了N天,有什么资格说了解了印度呢?
  这点上,我要诚实的讲,我在出发前是对印度一无所知!我对印度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印方人员自己的讲解。
  印方接待我们的公司算是印度该行业里面数一数二的,和我们中石化电信这样相当的巨头企业。估计是第一次和中国人接触,也是为了显示一下自己,对方为我们的行程安排的特别的细,还组织了很多当地高级别的企业领袖和学者与我们座谈。
  更重要的是这些座谈不是发生在办公室和教室里,而是在大街上和车间里。这点我觉得印度的学者和实业家们很好,都是立足现实,不玩空谈主义的,这些教授学识很渊博,总是能用街头巷尾一个个小的事物代入一个很大的话题和我们介绍印度(可惜的是我觉得和印度总人口相比,他们就是沧海一粟)
  比如说从为什么印度人喜欢穿金戴银,就能联系到印度的历史,联系到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印度人的投资观念,再联系到这种观念对现代印度经济的影响。
  所以在印度这个半个月,我们相当于天天在听印度版的“百家讲坛”,我现在这里发言的,也大多是对那些印度学者们言语的整理和精炼,个人觉得这对于深入浅出的了解一下印度还是有些裨益的。
  PS:估计这些学者们血脉里面继承的就是印度的“讲经文化”,这恐怕是为什么印度历史上一直是宗教国度的原因之一吧。
我下面连发几张我们在印度吃的东西
.jpg (76.78 KB, 下载次数: 0)
19:56 上传
.jpg (88.87 KB, 下载次数: 0)
19:56 上传
.jpg (85.28 KB, 下载次数: 0)
19:56 上传
我们的文化,讲究以食为天。对中国的游子来说,在外旅游的一大快感就是当地的食物很对胃口,既能体验异域文化的新奇感,又能大快朵颐;相反,最大的失望就是当地的饮食难以下咽,转而只能投靠当地的中餐馆,继而发现这所谓中餐馆弄出来的口味也是对不起祖宗,最后只能打开战略储备——方便面!
  在一个地方吃的好不好,直接联系到我们中国游客对异乡的观感。那些有特色可口美食的地方,我们印象就会好一点清晰一点;而食难入口的地方,我们感觉就恶劣不少。
  世界各地饮食文化不同,就像中国各地也是吃酸吃辣不尽相同,用自己的标准揣度别人的文化确实是有些不公。我们周遭的很多国家不吃米饭,或者采用烹饪方法我们看来比较奇葩的米饭,不过如果能接受文化上的不同,我们还是能发现很多当地特色的珍馐,就像土耳其烧烤,印尼的荷叶海鲜饭。到最后,我们就不用求助于方便面君,也给自己的旅途留下些回味飘香的记忆。
  印度是个很倒霉的国家,得益于其在卫生条件上恶名远扬,该国的饮食文化通常直接被剔除到了选项之外,很多短期旅行的人们连尝试一下印度食物的想法都不会有。
  我就在想,世界上脏的国家很多,非洲东南亚都有同胞在那里吃过东西,怎么印度的卫生问题就这么突出呢!原因可能在于水!恒河水在大家印象中已经是不言而喻。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如果这个不能保障,那么任何烹饪卫生都无从谈起了:就算你最后要求助于方便面君,那也要用印度的水泡开吧,或者你想求助于麦当劳君,但麦当劳的生菜也是用印度的水洗的吧!
  想到这里,众人不免对印度的饮食卫生感到绝望,尤其是在听闻了诸如洗澡时呛水也会导致拉X的离奇事件后,对印度饮食卫生已经从绝望上升到惊悚了!
  PS:我在印度半个月,洗澡经常呛水,用酒店的水刷牙,未曾腹泻过。但酒店里面确实提供了瓶装水,如果对酒店净化能力和自己的肠胃没信心的话,还是用矿泉水刷牙吧。
  印度酒店本身也在出于转型期,很多设备也在慢慢更新,以前老的净水设备很多真是有问题。我们一位老前辈N年前去印度,出于大无畏的精神用酒店的自来水刷牙,结果真倒下了。现在不拉,不代表以前不拉。当然,反过来说,以前拉,不代表现在还会拉。我希望以后去印度住在酒店里不用天天拿矿泉水刷牙,但事实是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并不是每个酒店都能做出这样的承诺,特别是中低级的住宿场所。
我们这次在出行前,几位核心的同胞就做出承诺:
  1,绝对要吃印度菜,杜绝方便面,而且一定要在路边找馆子,不在酒店里,少去高档场所。
  2,不去景点,有空包车到处随便晃晃,想停哪里就停哪里。
  我们坚定的认为自己肠胃的抵抗力应该没问题,就算要拉,也能把免疫力拉出来,有啥好怕的?我们小时候也是手上边玩着泥巴边吃包子,不也活过来了。
  在尝试了不少店后,我们现在已经摸出孟买饮食的梗概了。
  1,过火的东西都没问题,哪怕是路边摊的。前提是拿东西给你的手和餐具要干净。所以我们去街上吃小贩的茶点和果汁时会自带容器,这样略显怪异,但为了保险起见。
  2,我们从有保安的饭店,到装潢不错的店,再到当地人推荐的特色店,再到看起来还凑合的店一级级往下试,前面这几个都可以。一直到某晚的夜市大排档我们才没挺住。
  3,我们除了大排档那次腹泻估计是和卫生有关,唯一的另一次腹泻是因为咖喱太辣,而且配着生洋葱吃太刺激肠胃了。
  4,一位法国人腹泻是因为胃痉挛,他转机加上丢行李,两天没睡觉,下飞机时肠胃就不舒服,落地第一顿上咖喱鸡,饭后就趴了。还有一位仁兄是喝路边的甘蔗汁,但用的是小摊的杯子,倒了。那小摊的杯子基本不洗,就在边上一筒黑水里涮涮,所以这位仁兄倒的太合理了。还有一个是自找的,非要喝才从母牛体内才挤出来的牛奶,几小时后狂拉……以上这几位都属于特殊情况。(吐槽:看完楼主的介绍,我觉得现在对我最大的惩罚就是把我丢到印度了……)
继续说印度的饮食啊
  宴会上那些就不说了,没有典型性,实际也就和正常西餐一样没特色。
  日常里印度人吃什么呢?
  面饼蘸酱,或者面饼夹着菜糊糊蘸酱,或者面饼夹着肉和米蘸酱……
  我们在印度街头吃的最多的,是种叫Roti的面饼,我们戏称为“裸体饼”。一则,和Roti的发音相机,二则,很多同仁们表示印度的酱不习惯,饼口味还可以,所以我们经常啥都不夹不蘸,这白花花的一张大饼真可谓“裸体”是也。
.jpg (48.18 KB, 下载次数: 0)
20:06 上传
这饼,有的店做的焦,有的店做的硬,有的店做的软,有的店做的酥,好像就和我们的大饼烧饼一样是个统称,至于能做出啥味道要蘸什么吃就靠创意和兴致了。反正我们吃过最难吃的裸体饼是在对方公司的食堂,就是硬馕饼,没味道还烤胡了;最好吃的是在家路边店吃的,软软的,略带奶香和甜味。
在印度吃饭,你会遇到三个不习惯的地方
  1,没有肉
  2,全是糊糊,以咖喱为主
  3,没有绿叶菜
  在印度吃饭,餐厅里会给你的菜单,通常会分为两部分:vege,non-vege
  素食和非素食
  通常素食占到了菜单7成以上的页面;非素食的选择就少多了,一般就是鸡肉和蛋配不同口味的糊糊,好的店会有鱼,更好的店会有很多种鱼配不同的烧法。牛肉和猪肉是绝对没有的,羊肉的份量少的可怜价钱却不菲。
  所以在孟买吃饭,我们一群大老爷们的痛苦在于找不到肉吃!在我等看来,鸡肉一般属于休闲性质的肉,而蛋更就不是荤菜。在对方公司的食堂我们发现,除了我们几个中国来的大老爷们外,印方从男到女连吃鸡肉的都没,全都是糊糊,或者是各种烧法的大饼夹土豆。对方接待的人常和我们抱歉,说因为平常食堂没人吃肉,所以他们今天特地为我们去买鸡肉去了,由于厨子没怎么烧过肉,要摸索一下,所以等午饭时间会要长一点……
  因为没有烧过肉,所以午饭准备时间要长一点……
  我们非常感激印方的食堂,
  然后哥几个扭头合计,每天晚上一定要找到个吃肉的地方,就算是只有鸡肉也不能是糊糊状的,得是鸡块!而且除非万不得已,不去麦当劳和肯德基。
.jpg (90.06 KB, 下载次数: 0)
20:08 上传
在孟买的饮食,大多数是以上面这张糊糊的形式出现。这糊糊里面可能烧的是肉,也可能是素菜。这印度人对于素菜,没有我们这样清炒的概念,从豆子到花菜,从叶子到根茎,全都切碎煮在糊糊里面。这样的烹饪,对食堂和饭店倒也方便,所谓不同的菜,就是同一个糊糊煮不同的东西,或者同一样东西用不同的糊糊煮。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们上菜后会比较气愤,明明我点的是A糊糊,你点的是B糊糊,怎么我两的区别仅在于你比我多个萝卜,而我比你多个花菜呢?!
  很多国内的同胞会把这种糊糊,一眼见到后就统称为咖喱。这算对,也不算对。糊糊是用香料熬制的,咖喱只是香料中的一大类。糊糊也还有其他的味道,比如有的是茴香味,有的偏薄荷味,有的类似我们红烧的汤汁,有的吃起来类似罐头蘑菇汤,有的会加芝士在里面,有的会加香叶在里面。
  我们开始的时候吃糊糊,就和我们喝汤一样,用勺子,瓦出一块咖喱鸡和一勺糊糊,放入口中。我们后来和印方熟悉后,也入乡随俗了,大家都用右手(注意,用右手)抄起裸体饼,把糊糊和鸡肉伴开来,顺便蘸着吃饼。
  而我们在大街上看到老百姓们都是这边右手收完钱,然后就用手指在饭盒里搅伴糊糊,然后开吃……如果有米饭,就是手抓饭。当然,洗手这个过程是忽略不计的……所以在孟买很多吃饭的地方,还会有公益广告,劝诫大家吃饭前要洗手……
我们后来还是找到了“以正确方法”吃肉的地方
  印度餐厅烧肉,是用烧烤的方法,把鸡肉和鱼肉做成小块,叫做Tikka
.jpg (100.66 KB, 下载次数: 0)
20:10 上传
当然其他吃肉的方法也有,但我们觉得Tikka是最靠谱的了。我们没人每天都会点不一样的Tikka。这个Tikka,翻译成英语,应该是Fillet,菲利小鱼排。这印度菜单,和很多印度街头的英语拼音一样,说的根本就不是英语,而是用英语拼写的印度语。我们经常看到菜单上会有念起来诸如“瓦拉哈塔雅吗母达”的玩意,所以看菜单等于不看,还是得问人。
  用tikka烧鸡肉不好,容易老,但是烧鱼口味很佳。我们吃过再平庸的店,鱼Tikka口感都很嫩,火候上既入了炭火味道又保留了鱼的鲜美。孟买是个海边城市,所以会有各种新鲜的活鱼供应。我们在孟买的主要荤菜就是海鲜,各种鱼和虾。如果各位有机会去孟买,去打听当地做鱼好的店,去吃苏眉鱼。
  最传统的印度饮食叫Thali,就是一个大铁盘子上面盛放了米饭,馕饼,酸奶,香料还有各种糊糊。
.jpg (90.63 KB, 下载次数: 0)
20:11 上传
到今天,孟买街头的特价午餐就是Thali的都市进化版,依然包含了米饭,酸奶,馕饼和一两种糊糊,但包装可能是饭盒,小资点的用荷叶。
  在乡村地区和传统的店里,Thali依旧保留着它大铁盘的原貌。
  Thali准备起来颇费时间,所以强调效率的现代餐馆都渐渐放弃了。
  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效率文明,不论取舍哪一样,结果都会有些稍许的遗憾吧。
最后说一个印度的甜点,我们称为甜球球,真名叫Gulab Jamun
.jpg (133.87 KB, 下载次数: 0)
20:12 上传
这玩意我们第一眼看以为是茶叶蛋,吞入口中后大吃一惊,有些同仁因为口味上翠不及防吐了出来。
  因为这个小球球太甜了!味道就是大白兔奶糖那样加强十倍!
  我现在还不清楚这个小球怎么烹饪的,会这么甜!看原料,像是米糕,放在汤水里面煮。初入口时,有薄荷味,然后瞬间就像一颗富含奶糖的炸弹在嘴里轰开了,一股浓郁的奶甜味充斥了口腔。
  这小球我们开始吃的时候不习惯,太甜了,有些腻,但吃了几口后就觉得欲罢不能了,越吃越想吃。吃完几个后,嘴巴里面满是糖,觉得黏黏的干干的,但口水依然止不住的流。
  大家有兴趣的可在国内的印度餐厅问问有没有这个,然后试试。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jpg (48.59 KB, 下载次数: 0)
20:15 上传
我们从这张照片,来讲开印度的宗教
  当然,我对宗教了解很少,对印度教的了解更少。印方曾经和我们讲了一下午印度教的林林总总,结果是把我们全听晕了。
  这印度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大概全国7成的人是其信徒。第二大教是伊斯兰,大概15%的人口信仰,MSL们主要聚集在南部的成奈和海德拉巴德。剩下的就是佛教,基督教,耆那教,祆教(也就是摩罗教,或者说我们武侠小说中大名鼎鼎的“日月神教”)甚至犹太教,以及其他各种我不知道该怎么翻译的宗教。总的来说,印度是全民信教的,不是信这个,就是信那个,基本上是信印度教。
  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筒子们会问,为什么佛教在今天的印度不算主流呢?
  这个呢,是历史原因。印度教是历史上存活至今最为古老的宗教,像是佛教和耆那教都可以算作是古印度教的延伸。这个释迦摩尼呀,当初创立了佛教之后并不一帆风顺,在他离世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佛教的影响不大,直到阿育王时代,才把佛教定位国教,这样佛教才正式迎来了大发展。不过在阿育王时代,印度教已经树大根深,完全融入印度的文化了,所以佛教以后还是不敌印度教,还有佛教徒该宗回印度教的哦。
  回到印度教。大家看如果在印度,随处可见印度教的寺庙,甚至有很多是横在路中间的。在这些寺庙里大家肯定会见到上图中的两个塑像,一个吹笛子的小生和一个总是和他在一起的女子。
  他们两个是印度教中的两个很重要的神,吹笛子的是克利矢那,女子是叫拉德娜,也有叫她拉蒂卡的。至于他们俩为什么是神,怎么个神法,很抱歉印度方的人给我们普及了一下午我们还是没弄懂,只知道他们的故事都是记载在《摩诃婆罗多》中,印度语发音是吗哈布拉达,这算是印度教的神话和经书吧。
印度人对宗教那是非常非常的虔诚。很多与我们同行的印度人,都会在遇见寺庙时,询问我们的可不可以让他进去参拜一下,他很快就会出来。有些特别虔诚的,会每遇到一个寺庙都要进去参拜一下,而且不是我们那样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的那种参拜,而是五体投地的跪拜,每拜一次就要唱一段经文。有一些人不拜,但是会紧紧扒在神像外的柱子上,默默注视着神像长达几个小时,就像注视自己的父母孩子一样,其中一些人看着看着就突然对着神像流泪了。
  大部分的寺庙里面,都有僧侣服侍神像。为什么我要说服侍神像而不是说维护呢?因为这些僧侣真的是吧神像当贵宾一样的人对待,每天早上他们要为神像更衣打扫,修理上面挂着的花圈。在我们吃早中晚三餐的时候,神像也要“用餐”,这时神像会闭门谢客,信徒们也会自觉离开。
  寺庙内男女有别,只有男性可以在最贴近神像的位置参拜,女性要在一道栅栏外远远的参拜。
  我知道在这里有很多筒子们要我上杰宝,但我真没有近距离拍神像,也没有拍摄信徒参拜的场景。在一片唱经声,四肢磕地声和偶有的哭声中,我真没有自信突然掏出相机来猛拍一阵。大多数寺庙内部没有灯光,很昏暗,我如果想拍的清楚就要打闪光灯或者架三脚架长曝光,这在一个人人都很虔诚的环境里显得太突兀了吧。
印度教历史悠远,派系繁杂,衍生出了复杂的神话体系,和费解的修行方式。印度教的一种和尚叫Sadhu,但这和我们概念上的僧侣不是完全一致,这个词还有些代表流派的意思。有一个比较罕见的流派的Sadhu,叫那伽,这群人我们可能经常会在和印度宗教相关的文化媒体上看到。他们穿着裤裆或者干脆不穿衣服,用石灰粉把自己全身涂的白白的。这些Sadhu平日里自己修行,和外界交流很少,他们聚集的地方称为“阿戈拉”。在重要的祭祀活动Khum Mela时,他们就会出来,依旧穿着裤裆或者不穿衣服。这些人传说是武僧的后裔,他们的祖上是开片刀包围印度教神庙的。
  我没有在孟买见到过这种僧侣,从网上转一张那伽Sadhu吧
.jpg (54.19 KB, 下载次数: 0)
20:19 上传
我用那伽来列举一些印度教里面离奇的修行。那伽们自认为是毁灭与创生之神湿婆的后代,所以他们模仿湿婆的造型把自己吐成白色的。而且,请各位注意和谐文字,为了摆脱物质世界的困扰,脱离生死的轮回,他们会吸食大麻或者更猛的,剁JJ,烂JJ,铁刃穿JJ来,以此看破尘世。
  很多不懂印度教的媒体偶尔看到了这些不穿衣服涂石灰的信徒,以为他们就是印度教高僧的代表。其实不是,那伽只是一个很自我的流派,他们才不鸟什么高僧的头衔,只是孤独的行走在大地上完成湿婆的使命。
当然,大多数印度教信徒都是正常生活中的你我他,除了参拜神庙外,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等等,有个不同,很大的不同,这是印度教对印度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影响
  那就是吃素
  印度教是反对杀生的,所有从印度教中衍生出来的,就像佛教,都是反对杀生的。印度教的反对杀生,和我们现代的人道主义观念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出于一种原始宗教的信仰,既万物有灵论。和我们现在中土的和尚修行一样,不杀生,吃素,不是单一的修行方式,而是为了净心养性,和其他节制欲望的修行,比如不饮酒,不纵歌纵舞,不近女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阿育王的时期,他因为信仰佛教,就命令释放鸟兽,汤中无肉,更甚者,百姓不得聚众,因为聚众就会思娱乐,思娱乐就会有情欲之念。
  印度教的来源并不统一,而是上古印度大陆上各种原始宗教的综合。在先民的思想中,万物生养,都是取天地精气,所以世间万物,从牛马到草木,再到土地,都是生命。这种对生命的崇拜,通常在上古时和主生育的母性崇拜结合在一起,于是大地就被赋予了女性的特征,称为达伽拉(音译),就和我们说的大地母亲一个概念。所以与地面接触之物,都是大地母亲的发肤,如牛羊,根茎,伤害它们就是伤害了大地母亲达伽拉,而杀伐越多,大地母亲越发丧失活力,最后万物将死寂,仰赖他们的人类也将灭亡。
  上面的逻辑很好理解吧
  顺着这个逻辑,对于严格的印度教素食主义者来说,不仅牛羊鱼不入口,就是土豆,胡萝卜这样长在地下的也不能入口,因为它们是生在在大地母亲的“肌肤自下”呀,要获取这些作物,就要切开母亲的皮肤,当被视为大逆之举!
  但,我们要问,这不能动,那不能动,我们吃啥?
  印度教的逻辑是我们可以吃叶子和谷物,因为它们不是直接和母亲相连,而是母亲生长出来喂养我的馈赠。但是和大地相连的茎,还是要考虑下的。
  因此,吃素者,按照他们对印度教的皈依程度,也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最浅显的就是不吃肉,其他都吃
  下一层,是不吃肉,也不吃卵和蛋
  再下一层,是不吃肉蛋,也不喝奶,不吃奶制品
  再再下一层,肉蛋奶不入口,土豆地瓜胡萝卜洋葱这样张地下的也不入口
  再再再下一层,还有?对,还有。土豆地瓜都不吃,也可吃糖辣椒等口感强烈的,因为强烈的味道会带来欲望
  最最最吃素的,不光我不吃肉,我也不可参与导致他人吃肉的活动。比如我看到有人在杀鸡,不可,我要劝阻。如果我的生意伙伴生产屠宰设备,我发现后就是赔钱也不和他做生意。如果我的朋友是军人,是杀生者,我不和他交往。云云
  这就是非暴力。
  对非暴力贯彻的最彻底的,就是Jainism,耆那教。
  耆那教信徒最多在今日的古吉拉特邦
  而圣雄甘地出生在古吉拉特,他的母亲是耆那信徒
  所以大家了解到为什么甘地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了吧。
  大家不要认为耆那教信徒都是苦行僧一样破破烂烂的。其实今天的耆那信徒是印度最富有的族群之一,他们中很多人从历史以来就从事商业活动,并领导古吉拉特邦成为当今印度商业活动最活跃最富裕的邦之一。所以诸位,如果有机会到印度西北部谈生意,对方很可能就是耆那教中人,为了气氛融洽,请一定要表现出自己清心寡欲,压抑自己肉食者的欲望,万万不可在谈判桌上一个饱嗝然后一股浓浓的红酒洋葱炒肉的味道滚滚而出……
上面说错了一点
  “再再再下一层,还有?对,还有。土豆地瓜都不吃,也可吃糖辣椒等口感强烈的,因为强烈的味道会带来欲望”
  应该是也不可吃糖和辣椒等重口味的
  还有一点,每个宗教体系中都有例外,而操行例外之人就被视为异端,虽可容忍但不可接触。
  有些异端是神圣的,比如,巫医。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为了治病救人,要用药下刀,难免要违反宗教信条。比如,有味草药,就是之物的根,药到可治人,但采药伤地灵。若为教条而看同胞活活病死,肯定不是善行。这些巫医,就是宗族中的特定家族,对用药采药的术法,只在父子间相传,以确保医术和药源的神秘性,这样既可以救人,有不会让大家滥采药用植物继而伤及大地母亲。
  有些异端是低贱的,比如剥皮者。人总要穿衣服吧,在冷的地方要过冬靠扎草鞋没用,得有动物的皮毛可以御寒。但要皮毛,必会杀生,所以剥皮杀生的职业就有特定的一群人从事。这些人天天在血污中生活,在其他信众严重是异常污秽的人等,所以除非每年特定的交易时刻,平时不愿意和他们接触。这些人猎杀和剥皮制衣的手艺,出了宗族之子,外人不愿继承。
  慢慢的,有一些人,不与群体接触,却变得神圣,受到敬仰和祭祀;而另一些人,不和群体接触,却被排斥和隔离。他们的身份和地位都在子嗣间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种姓。经过文化的发酵,还有出于政治制度的压制,这变成了一种制度。
  这就是种姓制度的根本由来。
种姓,宗教和社会职业需求,是三位一体。
  说印度是种姓国家是对的,也是错的。因为种姓脱胎于印度教,按理说只要你不是印度教徒,就不会受到种姓问题的困扰。
  宗教永远是现实的说辞。现实需要贵者,你不贵自贵;现实需要你贱,你则无法逃脱。
  当一种东西变成了制度以后,它形成的原因就不重要了,总会有人根据现实的需要,杜撰出新的理论。以前,种姓是因为职业,后来是为了社会和政治地位,到了英国人带来了殖民主义的时代,则是变成了财富和资本。
  所以说,本质上,只要你能混,能赚钱,能在社会地位上向上爬,同时能安抚话语霸权,你就和高种姓是比肩的了。比如TATA集团的创始家族是拜火教,当年是作为难民逃到印度的,但现在没有人认为TATA家族的人是不可接触者吧。
  相反,如果你背后的宗教是比较穷的,比较大众的,比如伊斯兰,你就是跳出了印度教的种姓轮回,人家见到你还是:哦,你这个低种姓的,成了MSL也是低种姓的MSL。
  你就是把带有种姓记号的姓名改成约翰,改成比尔,信了基督教,也不行。人家一看你这人样子就是低阶层的,查一下祖宗三代,果然被抓个现行!于是继续,你个低种姓的基督徒%…………
当然,在一个社会阶级固化很严重的社会,如TATA集团创始人那样想一步步向上爬,肯定不会像在今日的开放社会那么容易,我想,这点经常看我们老祖宗史书的同胞们应该有体会,比如金辽元清史和东晋十六国时期那些事。个中的艰辛和辛酸,甚至莫名和机缘巧合,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而且人家肯定不会把这个写在公开的家族史书上。
  反正,在印度独立之前,英国人是把当时印度航空的所有飞机转给了TATA家族,而不是新印度政府。
种姓这个问题很难谈的清楚。作为当事人的现代印度人,这肯定是个伤疤,肯定不愿意和陌生的外国人谈;作为外国人的我们,始终是雾里看花,怎么也搞不清它的由来和所以然;作为印度政府,他们的态度肯定是基于正面的态度承认一些历史错误,并尝试改革。但我们知道的,因为印度政府的低效和令难出德里,很多改革不是改成了半吊子,就是完全背离了改革的初衷,反而南辕北辙的弄出更大的问题。
  比如,独立后,印度政府为了改变种姓制度,先进性了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印度16.2%的人口为最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印度政府把他们称为:受压迫者。
  结果不知道为何,这些人在文件和媒体中被统称为了达利特, Dalit,也就是传统印度对不可接触者的称呼。这下好了,不仅一个歧视性的词语没被消灭,反而被政府赋予了新的含义,连原先好歹还有种姓的一些人也和不可接触者算在一起了。
  达利特啊,达利特,原来只是我们地主老爷们这么侮辱的叫你,现在可是有政府官方文件的哦,你就永远是达利特吧!
  总之,在种姓改革上,印度政府总是会做出这么奇葩的事情。
种姓制度异常的复杂
  1,从历史上来看,因为印度历史多为口述,缺少文献,对于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现在只能从经书和其他国家涉及印度的文字中拼凑出个大概。
  2,在英国殖民时期,出于统治需要,英国人为的调整了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些较高的种姓被调到了低种姓,有些较低的则被划为更高的种姓,并在总体上拉开了每个种姓之间的社会距离。因为印度历史上频频被外来统治者侵占,我们可以相信许多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政权考虑都会调整印度的种姓制度这个工具,导致今天的种姓系统和千年刚诞生时的涵义相差甚远。
  3,种姓制度类似我们中国古代的户制,包含了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的固化。就像中国一个户,比如兵户,会有很多高低不同的家族构成一样,印度种姓制度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常识上印度的种姓有四大层,比如婆罗门,首陀罗,伏舍云云。但是每个大层内,又包含数千个小层面的家族,如果放在政治层面上考虑中央性和地方性,问题更复杂。
  这个东西也没有必要深究,就像我们汉晋时期的讲究名门一样,我们可以把高种姓的想象成这样的名门,名门之间也有牛的和一般的,有当权和失势的,就像我们的谢姓家族,王姓家族,司马氏,公孙氏,恒姓家族这样这样。
  4,由于种姓制度的继承性,造成了跨阶层不通婚,呈现出基因隔离和姓氏隔离。所以说看长相看姓名就知家族,谁让你爹你爷爷千年来都是这个种姓阶层的呢?
  5,职业的不可跨越,由于一直以来很多职业属于不同的种姓,他们之间是避免接触的,或者是有尖锐矛盾的。种姓内的人永远从事类似的职业,而种姓外的人永远不会参与这个行业。这又导致现在印度很多职业是和种姓挂钩的,比如工程师都是出自某种姓,教师都是出自另一个种姓,搞文宣的是某个种姓,做医生的祖上是另一个种姓,经商的是这类人,当兵的是这类这地区的人,而扫大街的依然还是不可接触者。这中分层对印度现在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很多挑战,比如,搞财务的和搞IT的两类人出自两个不同种姓的系统并坚持互不接触,我该怎么让他们一起开发出一个财务管理软件呢?!
  按照我听印度教授的说法,四大种姓阶层加一个不可接触者这样的分类十分的笼统,而且是基于印度教传统,和当今社会的发展并不一致了。今日印度连同不可接触者群体,可以分为12个在职业,人种,姓氏,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生活地区者几个层面上有显著隔阂性的群体。当然说道这里,人家就不愿再深入的讲下去了,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讲的太细,我们都能分出来周围的印度人属于谁谁谁种姓的,反而会挺尴尬。
 种姓制度深深的割裂了印度社会。在同等级的种姓间,也或者因为利益或者优越性的见解,发生暴力冲突,称为cast war。这在印度农村很普遍,就像张家人和王家人械斗一样,在印度的电影题材上反映的很多,形成了印度特有的依托种姓制度存在的帮派文化。
  种姓制度是有传染性的,即使不属于印度教信徒,但在印度教站主题的社会文化熏陶下,也难免继承种姓文化。今日的印度政府官方坚决反对种姓制度,并通过鼓励教育和就业的方法,力图改变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的社会地位。锡克教和祆教等其他宗教群体也先后声称绝对放弃和反省种姓制度。
  但千年之冰非一日之寒,延续千年的劣性文化,在沾染了诸多历史禁忌和既得利益后,哪里是这么容易撼动的。
  在孟买这的大城市,消灭种姓制度取得的成果最好,虽然买你对低种姓的人,高种姓的人心里会咯噔一下并开始减少接触,但在言语上并无公开的诋毁和侮辱。虽然在就业上依旧面对不公和必然的歧视,但低种姓的群体在城里里更能获得认同,毕竟这里和国际接轨最充分,经济能力和工作业绩才是现代社会最关注的。
  可是在乡村,一切就和百年前一样,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被限制获得教育,医疗和就业资源,很多人依旧在贫困和低贱中生,在下跪和辱骂中或者,然后死去,把这种贫困和低贱继续留给他的下一代。
  很多人想逃离印度教,摆脱种姓,于是投奔了声称放弃种姓制度的其他宗教,比如锡克教。但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那些在媒体上对贱民们热泪满面的锡克群体,却在现实中用冷漠和隔离来迎接他们,一切就和印度教的高种姓人一样。在今天,包容低种姓和不可接触群体最多的宗教是佛教,目前印度9成的佛教徒是源自印度教改宗的受歧视群体,并衍生出佛教一种新的宗派--新佛教。
  还是说TATA 集团的例子,他们发现公司的中上层全是高种姓人士构成的。于是当时TATA集团下令,全公司要有50%的职位要预留给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但收效甚微,因为后来TATA发现低层人士资源太有限,即使他们有工作能力,也没有途径知道TATA在招募,或者来应聘了,但在招募过程中被莫名的“筛选”掉了。为了贯彻种姓平衡,TATA高层开始直接跨过人事层,专门招一些低层少年在公司内从小培养,在他们适合工作后,再直接空降安插到高种姓群体中。
  如果我们在种姓隔离上,再加上宗教隔阂,和每个国家都有的地域歧视,以及新时代的拜金主义,那印度社会现实中真是充满了各种隐形的墙。
  我说两个例子吧
  第一个是我们了解到一个印方接待人员,和他女朋友认识7年了,我们调侃问他什么时候结婚,谁知他顿时惆怅了:我是MSL,但她是印度教的,所以我们没让我们的父母知道我们的事情……不过好在我们两家都比较有钱,所以……so,well,so……
  第二个是我们的一位陪同,有天回酒店的路上突然问我们,想去看贫民窟吗?我们说很好奇,于是他带我们去了/然后带我们去了一个他说是不可接触者的聚居地。我们就问他,这些人是哪里来的,都是祖上就在这里生活的吗?
  他回答,不不,他们不是孟买人,是南方人
  ?那么什么是南方人呢?
  他继续回答:马尔杜斯人
  ?那就是现在的成奈?
  他说恩,对,可以称他们是成奈人
  ?是不是成奈历史上有那么多不可接触者,你们为什么叫他们南方人?
  他继续说:那都是因为他们信了伊斯兰,你们知道吗,南方人,那些MSL,他们就是这个样,达利特!他们是officially scheduled(这个不知何解)。你们了解这点就足够了,不要去想太多,接受这个,别问太多,你们在印度生活和做生意就会很舒服。
好了,在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 东南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