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租牛公案.石头有佛性吗

公案故事 |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蓝色小字【 佛家智慧故事精选】 直接关注
文章编辑|永慧法师(整理)、能杰居士
华人佛教故事网(www.zhihuigushi.com)编辑部审核通过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道:“南岳!”
意思是说他从湖南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那儿来的。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明心要,因此当时学者不是向江西马大师问道,就是向湖南石头和尚请法,来往“江湖”成为一时美谈,“江湖”一语也就延用至今。
马祖不客气地指示道:“你从南岳来,辜负石头的慈悲,你应该赶快回去,其它地方并不适合你去!”
慧朗于是再回到石头禅师那儿,请示道:“如何是佛?”
石头答道:“你没有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蠢动含灵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因为你不是蠢动含灵。”
“难道慧朗不如蠢动含灵?”
“因为你不肯承担!”
慧朗终于言下大悟。
学佛之人要肯定自己,肯定自己修学的处所最为重要。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手指长按指纹
·然后点击识别二维码
·在弹出界面输入参与日行一善任意金额
·输入微信支付密码
·完成功德
注:日行一善所得功德将用于放生、资助帮扶等活动。凡有随喜发心参与活动的善信者,在微信付款后与留下(姓名,数额),以便做统计登记之用!
-------推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The following error occurre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Please check the URL or contact the webmaster.机锋无限:净慧长老解无门关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公案解开了是顿悟
公案解开了是顿悟────《禅学的黄金时代》读后(三)以心传心是事实,不是要将禅师的悟力传入学人的心中,那是夺舍,将力量占据了学人的心,学人失去意识的主宰,变成傀儡供他发法施令。传心是禅师以他的能量(般若)扫开学人心上的业障,让学人的本心露出来,是一种最直接、最迅速的见性法门。如果没有传心的事功,《坛经》说以心传心,是「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就是假话。《坛经》一再提起《金刚经》如法持诵之下也可见性,《金刚经》也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就是见性,这不是另一种方式的以心传心吗?唐宋祖师应用最直接的传心接人,公案处处可见《禅学的黄金时代》一书所举的公案,有些就是以心传心的。譬如他举慧藏猎师碰到马祖道一,两人谈猎术,道一说我可以一箭射死一群鹿,慧藏认为这样太残忍,太杀生。道一向他开玩笑:「你既然知道这点,为什么不射自己呢?」慧藏答:「你要我自射,找不到下手处。」道一说:「你的无数劫无明,今天完全断了。」这就是以心传心,扫荡了慧藏心上的无明,复得本心。(页,75)这不是觅心不可得的翻版呢?大珠和尚参访马祖道一,道一向他说:「我这里一点东西都没有,还有什么佛法可求?你自己有宝藏不顾,离家乱走作什么?」道一向大珠露骨的说:佛法只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自己从心可以找到,何必求我。大珠不解再问。道一向他说:「现在问我的,就是你自己的宝藏,这个宝藏一切具足,没有欠缺,运用起来非常自在,何必向外追求?」大珠向心一看,真是「无我相、无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大珠不用思考和推理,便立刻洞见自性,这不是传心的直接处吗?(页,70)在传心之下,学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动用意识思考。再举个例子:龙潭跟随天皇悟出家,过了一段时间,对天皇悟说:「追随多年,从来没听过你指示心要?」天皇悟说:「我无时无刻都为你指示心要呀!」龙潭疑惑着:「你指示过什么啊?」天皇悟说:「你递茶来,我接;拿饭来,我吃;行礼时,我点头。时时处处都在指示心要啊,怎么没有?」龙潭仔细一想,什么也没有啊?天皇悟乃笑着说:「要是见道的话,当下就是见道,一思考,便有了偏差。」龙潭恍然大悟,老师无时无刻不在传那个无心的心要啊!(页,136)这些都是一对一的个案。宋朝第一禅师圆悟克勤,夜在金山寺,以无字公案开发了三十七名弟子见性,是集体性的传心,当下显露了无心状态;克勤的弟子大慧宗杲也曾经一夜开发了四十名大将。吾耕云老师每次演讲中,整个会场就在他强烈的心光笼罩下,每个人都享有本地风光,每场受到法益的超过千人,真是旷劫难逢。可惜,「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受法益弟子则大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禅师除了当面传心外,还有当面喝破的:汾州无业深通经藏,身材伟岸,音调响亮,马祖道一看见好高兴,直接说他:「巍巍堂堂,一表人材,可惜里面没有佛。」即说他没有见性,不识佛性。无业诚恳的说:「弟子虽涉三乘之学,但不能了解即心是佛,请师父指示。」马祖说:「你满脑经藏之学,交互侵扰,心不能宁贴,先回去,过一段时间再来吧!」无业刚要拜别,马祖大喝一声:「大德。」无业闻声转头,马祖向他说:「是什么?」无业向心内追索,发现被喝时的心灵状态,原来如此,实时拜谢。(页,71)有的是无言显有言:水潦和尚向马祖道一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等水潦恭敬的礼拜时,马祖马上将他摔倒。这个水潦的确聪明,知道这招无言(摔)显示了有言(心要),翻身起来,哈哈大笑:「自从一吃马祖踏,直至如今笑不休。」(.页,76)有时候有言显无言:庞蕴拜访石头希迁:「什么是不与万法为侣的?」石头伸手掩住他的口。庞蕴虽有领会,但意识流未破,再去参访马祖道一,提出同样的问题。道一向他说:「等你一口吸尽西江水,我再告诉你。」庞蕴立刻大悟。上个掩口之举,让他有口难开,这个一口吸尽西江水,使他吸了个大气,吸得喘不过气来,妙不可言。(页,78)禅师应用各种方法,都在瞬间切断弟子的意识流,呈现出一片不同的心灵风光,即见性,又称知有。因为知有斯般事,万事可休。千说万说,不如无心之说。禅师不能让弟子切断意识流,而搞些种种的作略,都是次第禅,非禅宗的禅,禅宗只讲顿悟,只能瞬间切断意识而令弟子「识得不为冤」,才是知有。赵州由于南泉的启迪而开悟。有一天,赵州问南泉:「知有的人,如何行履呢?」南泉向赵州说:「就像在山庄中的水牯牛。」赵州就懂了。懂了什么?水牯牛只在山坡吃草而已,该耕田就耕田,该休息就休息,放牧山坡,随意吃些草过日子,只要不去侵犯他人的稼苗,就相安无事。这是譬喻:见性知有的人重要的是保养这个得来不易的真心,不要让妄念杂思所破坏或降低了知有的深度。开悟见性不易,保任亦不易,最好做条笨牛,或三家村中的老农,忘却世情,保得一片清凉。这是禅宗悟后修行的重点,不必贪求多知多学,增添不必要的意识活动。吴博士对此,似乎有些误解:「知有」这两个字的意思是说:「了解本体,或纯粹的存在」,也就是说了解道体,与道体合一。赵州是问(南泉)一个人要去那里才能和道体合一,因为依据庄子的看法,道是无所不在的。而南泉为了更真实的去表现道的内在性,便告诉他这种人要到山下去做水牛,当然这里的水牛乃是南泉为了引发赵州的注意力,随便说的而已,这点同庄子的道在尿溺一样。但南泉则进一步,因为庄子只是把对方的念头打消,而南泉则使对方完全悟入。(页,106)这一论述北辙南辕了,牧牛是见道开悟后,保任那个特殊心态的工夫,要像牧童牧牛那样小心翼翼,才不会侵犯他人的稼苗。不是要引发赵州的注意力,也不是什么庄子道在尿溺的道理。吴经熊博士毕竟是学术思想家,绝对不是禅家,没有接受过参禅的训练,对禅的了解免不了思辨精神,因此所言的禅就不是禅宗禅,是自家禅了。我们站在学术的立场,将禅适度的公开,希望学术界对禅有进一步正确的认识,才能共同为禅学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与贡献。吴博士、吴怡都是学术界有名望的人士,所以笔者敢基于学术立场做一省思,大家是会由学术的基调上,抛开成见的;如果对教内大德,做这样的省思,恐怕就会招来一大堆无厘头的批评与谩骂而已,这是禅道入衰的主要因素。禅不能走入歧路,更不能走入迷信,才有光明的前途。禅的园地要公开化,要尽量学术化,不可神坛化,走入医病、改运、预卜、神通的小道路。这也是先师耕云老师倡导安祥禅的心愿。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有名的租牛公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