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归还芬兰领土解体后芬兰有没有在二战怎么失去的领土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二战芬兰丢失的两块重要的领土 一块是天然屏障一块是北部唯一港口
二战爆发后,苏联为了拓展列宁格勒防御纵深,于日紧急邀请芬兰政府代表赴苏谈判。谈判中,前苏联除建议苏芬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苏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前苏联;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前苏联,为期30年。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前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芬兰拒绝后,苏芬战争日爆发至至次年3月芬兰求和。
日《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22万2千居民,占芬兰总人口12%的人丧失了家园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籍。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里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当然之前承诺的两倍领土交换不存在了。这个协议对于芬兰来说是非常严酷的。
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参与了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于6月28日发动总攻,9月占领维堡等城市,12月6日芬兰宣布收复在冬战中的一切失地。顺利夺回了失去的领土后,芬军在之后几年里没有了更进一步的行动。
时间进入1944年,苏联在正面战场节节胜利,纳粹德国的势力退出了列宁格勒,芬兰没法与苏联对抗,便主动提出了求和,在条件无法达成时,1944年夏苏芬之间又一次爆发了战争。
俄苏35战机部署卡累利阿
从日到于8月13日,芬军防御全线取胜,苏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同时在盟国的劝解下(此时的主要对手是纳粹德国)同意休战和谈。战役期间,德军曾向芬军提供反坦克武器,派出战机参战,并以一个突击炮旅和一个步兵师增援芬军。9月19日,芬兰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和临时和约,随即被迫向德国宣战。
日,苏联等盟国与芬兰在巴黎签订正式和约。《巴黎和约》除确认1940年《苏芬和约》的一切规定外,芬兰又将贝柴摩省归还苏联;把波卡拉半岛租让苏联50年;赔款3亿美元,并承担审判战犯,限制军事建制等义务。芬苏两次战争中,苏从芬兰共割取45840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卡累利阿地区苏芬边界线向北推移了150公里。从此芬兰失去了巴伦支海唯一的入海口和镍资源地区,南部卡累利阿地峡天然屏障也丧失了。
现在的芬兰被评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度,位于北欧的“千湖之国”芬兰,同时也享有“绿色金库”的美誉。这个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被郁郁葱葱森林所覆盖的国家,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从空中俯瞰,不论是在蜿蜒的海滨和湖畔,还是在起伏的丘陵和星罗密布的岛屿上,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富足而安宁的生活是这里生活人们的人生目标。他们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注重个人修养,尽情休闲,享受生活,战争似乎从不属于这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位置境域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地形地貌芬兰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公里,东西最宽为542公里。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气候芬兰冬景芬兰冬季寒冷,仅南部较温和。全国1/3的土地在内,其余部分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水文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 512 公里。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资源截至2008年,芬兰森林面积2300万公顷,森林复盖率69%(扣除陆上水域面积的森林复盖率为76%),人均森林面积3.9公顷,是欧洲人均林地面积最多的国家。森林是芬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总蓄积为21.89亿立方米。树种比较单一,按照蓄积量计算,欧洲赤松占46%、挪威云杉占37%、桦木占14%,其他阔叶树种只占3%。矿产资源中以铜为主,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探明储量约690.94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第五个反应堆在建。
行政区划/芬兰
区划芬兰最早有12个省份,日,芬兰实行新的行政区划,分为六个省(l??ni):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普省和奥兰省;省下分为20区(Maakunta)。6省下分为90个县(kihlakunta/h?rad),县仅是国民服务组织。而其基础地方政府有416个,包括114镇(kaupunki/ st?der)、302乡(kunta/kommuner)。重要城市赫尔辛基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448平方公里。大赫尔辛基面积1145平方公里,人口116.5万(1984)。海岸线曲折,外有群岛屏蔽。虽地处北纬60°,但因受海洋影响而气候温和。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6℃。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城中建有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教育设施。坦佩雷市(Tampere)是拥有20多万人口的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位于芬兰西南部,距首都赫尔辛基180公里,人口19万,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是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KingGustarIII)于1779年下令建立的。坦佩雷位于两大湖泊之间的狭长地带,风景优美,贯穿市中心的坦梅尔河是坦佩雷工业的发源地。1779年建立在坦佩雷急流之畔,在19世纪发展成芬兰最工业化的城市,由于新的城市计划,以前的工业区又再次恢复活力,餐馆,商店,运动减肥中心以及博物馆都在这里建立起来。坦佩雷也是一个国际度量教育和研究中心,这里有两所大学和很多研究机构,是芬兰南部的中心城市。芬兰第二大海港和重要工业基地,图尔库-波里省省会,又名奥布。位于国境西南端海岸,波的尼亚湾畔,东距首都赫尔辛基170千米,为芬兰旧都(1812年以前一直是芬兰首都)。市区面积24平方公里,包括郊区面积81平方公里。现为芬兰西南部的区域中心。
人口民族/芬兰
人口芬兰总人口540.1万(截至2011年底),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赫尔辛基大区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区,人口约140万。其他人口密集的城市还包括坦佩雷(22万)、图尔库(18万)、奥鲁(14万)等。据芬兰统计中心数据,截至2011年底,当地华人总数为6159人,主要分布在赫尔辛基、坦佩雷、图尔库等城市。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华约”解散,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后,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民族芬兰人大部分是芬兰族,其中芬兰族占90.9%,瑞典族占5.4%,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
国家象征/芬兰
国名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简称芬兰,国名的含义为湖沼之国。国旗芬兰国旗名为“蓝色十字”旗(芬兰语:Siniristilippu),1818年5月正式定为国家市民旗帜。”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着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蓝色和白色国旗也象征着与芬兰19世纪曾经是沙皇俄国的大公国。芬兰国旗反映了和瑞典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关系。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复盖着的国土。另一种国旗为特殊旗,即在市民旗帜的蓝色十字加上国徽(红底黄狮),该旗帜为总统和军队用旗。芬兰国旗是由埃罗·斯奈尔曼(Eero Snellman)和布鲁诺·图乌卡能(Bruno Tuukkanen)设计的,今天使用的国徽和总统旗上的自由十字是欧罗夫·埃里克森(Olof Eriksson)设计的。国徽芬兰国徽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时被采用。在芬兰作为大公国时代也采用了此徽,一直沿用至今。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 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国徽上的狮子来源于富尔孔家族,它同样也出现在瑞典国徽上。剑和弯刀与卡累利阿国徽相类似。踩在狮子脚下的俄罗斯弯刀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彼时,瑞典与俄罗斯正处于长期战争中。九朵玫瑰据推测是代表了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但玫瑰的数量几经变化。
主要政党芬兰芬兰是一个多党制国家,在2003年3月议会选举中注册的政党有21个,主要政党是中间党、社民党和联合党。(1)芬兰中间党(CentrePartyofFinland):执政党,1906年成立。曾先后称农村居民联盟、农民联盟和中间力量,1988年6月改为现名。党员约20万人。二次大战后一直入阁。1987年3月议会选举后被排斥在政府之外。1991年3月议会选举获胜,以第一大党资格组阁。1995年3月议会选举失利,但仍为议会第二大党。2003年议会大选再次获胜,重新以第一大党资格组阁。主张维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外主张裁军、缓和。主席马蒂·万哈宁(MattiVanhanen,2003年10月当选)。(2)芬兰社会民主党(TheFinnishSocialDemocraticParty):执政党,1899年成立,原名芬兰工人党,议会第二大党,党员5.9万人。曾多次执政,2003年3月议会选举后与中间党和瑞典族人民党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倡导民主、自由,主张向经济民主化发展,实行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变革,建立民主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积极从事争取维和、裁军活动。主席帕沃·利波宁(PaavoLipponen,1993年6月首次当选,至2002年两次连任)。(3)瑞典族人民党(TheSwedishPeople'sParty):执政党,1906年成立。由芬兰的瑞典族人组成,党员3万馀人。对内维护瑞典族居民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对外支持芬官方外交政策。2003年议会大选后同中间党和社民党继续联合执政。主席扬-埃里克·埃内斯塔姆(Jan-ErikEnestam,1998年当选)。芬兰(4)民族联合党(TheNationalCoalitionParty):简称联合党,在野党,1918年成立。议会第三大党,党员约7万人。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主张同西方保持紧密的经济、政治关系。1987年起连续三届执政,2003年议会大选中失败,成为在野党。主席于尔基·卡泰宁(JyrkiKatainen,2004年当选)。(5)芬兰左翼联盟(TheFinnishLeftUnion):简称左联。在野党,现有党员3.42万人。1990年5月由芬兰共产党和人民民主联盟合并组成,提出今后党的政治活动和组织形式要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宗旨不再是夺取政权和实行国有化,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扩大社会主义成份。1995年3月议会选举后入阁,2003年议会大选后成为在野党。党主席苏薇-安妮·西梅斯(Suvi-AnneSiimes,女)。芬兰(6)绿色联盟(TheGreenLeague):在野党,由不同思想的协会和地区性协会组成,没有个人盟员。1983年3月议会选举中首次获得2个议席;5月举行第一次全国性会议。1987年秋,决定成立绿色联盟。1991年3月议会选举后议席大幅度增加,但因能源政策上分歧未能入阁。1995年3月议会选举后入阁,2002年因议会通过新建核电站计划退出政府,成为在野党。主席奥斯莫·索伊宁瓦拉(OsmoSoininvaara,2001年当选)。(7)芬兰基督教联盟(TheFinnishChristianUnion):在野党,1958年成立,盟员1.8万人,以基督教教义作为联盟的宗旨。1960年议会选举中首次获得席位。主席拜依维·莱塞宁(PaiviRasanen,女)。(8)正统芬兰人党(TheTrueFinns):原名农村党,在野党,1959年从芬兰中间力量分裂出来。党员2万人。主张维护小农、城市贫民和中小企业利益。曾自称是官方政策的坚定反对派,后来对政策进行了调整。1983年议会选举后首次参加政府。1990年8月,因提出国民养老金的预算提议未被采纳,退出政府。1991年议会选举后在野。主席蒂莫·索依尼(TimoSoini,1997年当选)。(9)芬兰共产党(TheFinnishCommunistParty):在野党,于1986年4月由原芬共中分裂出来的“少数派”组成。1990年芬共停止活动并入“左联”后,该党以芬共(团结派)的名义继续开展活动,宣称要继承芬兰共产党的传统。党员约4000人。1994年11月该党举行党代会,决定改称共产党。于尔约.哈卡宁(YrjoHakkanen)当选党主席至今。政治体制自日宣布独立以来,芬兰就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而此前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其历史基础是斯堪的纳维亚自耕式农场主社会。芬兰是北欧国家中唯一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和国体制的国家,并且芬兰的总统要比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国王或君主有更强的政治影响力。芬兰实行共和制和“议会代表”民主体制,议会依照比例代表制原则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拥有政治权力并通过议会来行使。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采取一院制,由200名议员组成,每4年改选一次。国会内包括一个议院及其200位议员。议员以四年为一任,经过直选及比例投票制选出。共和国总统每六年选举一次,现任总统绍利·尼尼斯托(SauliNiinisto,民族联合党)就职于日。总理于尔基·卡泰宁(JyrkiKatainen,民族联合党)负责管理政府日常事务。芬兰于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2006年1月至12月,芬兰第二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在任职期间,在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增强欧盟行动的连贯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经过2003年3月的议会选举,由中间党、社民党和瑞典族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执政。政府在内政方面力求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就业率,实现中央财政盈馀,保障社会福利,发展教育、科研;对外积极参与欧盟决策,推动欧盟北部地区政策实施和波罗的海地区能源、核安全和环保领域合作的发展。芬兰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葆琳·高斯科洛(PauliineKoskelo,女),2006年1月就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长贝卡·哈尔贝格(PekkaHallberg),1993年就任;最高检察长马蒂·库西麦基(MattiKuusimaki),1997年就任;国家法律监察官帕沃·尼古拉(PaavoNikula),1998年就任。议会法律监察官丽塔-莱娜·鲍尼欧(Riitta-LeenaPAUNIO),2003年就任。日颁布生效。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掌管外交、统率三军等实权,每六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一院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本届议会于2003年3月选举产生。中间党55席、社民党53席、联合党41席、左翼联盟19席、绿色联盟14席、瑞典族人民党9席、基督教联盟6席、正统芬兰人党3席。议长帕沃·利波宁(PaavoLipponen,社民党),日当选。对外关系战后长期奉行同苏联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芬兰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作为外交重点。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芬仍坚持奉行军事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密切与北约的合作,同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关系,支持俄融入国际社会。芬已正式承认183个国家,与165个国家有外交关系(截至2004年)。关于世界形势:认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9·11”事件后,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矛盾、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构成新的全球安全威胁。主张通过国际合作和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应对上述挑战。关于全球化进程:认为全球化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一面。全球化带来的新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各国间的依赖度,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民主和人权的重要性。但全球化同时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和地区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坦桑尼亚等国共同提出“赫尔辛基进程”,目的是建立一个讨论全球化问题的论坛,通过对话与合作就正确引导和管理全球化提出具体建议。关于欧洲形势:认为欧洲目前不存在大战危险,但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欧洲安全的影响日益深远。认为欧盟和北约是欧安机制的主要决定因素。北约东扩的政治意义大于其军事意义。北约正向政治组织的方向发展,但将保留集体防御组织的性质。欧盟东扩强化了欧洲整体稳定。支持欧盟发展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但反对因此损害跨大西洋合作关系。支持欧盟立宪,强调保护小国利益和保持欧盟各机构权力的平衡,不赞成设欧盟常任主席。关于联合国作用及其改革:认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是维护世界和平、实践国际法的主要机制,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反对单边主义。认为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支持扩大安理会。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主张所有地区性组织在解决冲突和危机中应与联合国密切合作。关于反恐斗争:支持并参与国际反恐斗争,同时主张重视贫困和发展问题,从源头上防止恐怖主义。认为反恐过程中不应搞单边主义、制造不同文明和宗教的对立。单凭军事手段不能根除恐怖主义,应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关于伊拉克问题:强调联合国在向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战后维和以及重建工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主张国际社会应积极合作,共同参与维和行动。芬明确表示愿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前提下派遣维和人员赴伊。2004年通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重建与发展基金向伊提供约500万欧元的资助。日中芬建交,1951年互设公使馆,1954年升格为大使馆。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友好。双方签有双边年度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航空协定、海运协定、经济、工业和科技合作协定、文化协定、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开发信贷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及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200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以及四川省省长张中伟、河北省政协主席赵金铎等80馀起副部级以上代表团访问或过境芬兰。2005年9月,芬总理万哈宁对上海、江苏和广东进行非正式访问。芬兰前总统阿赫蒂萨里、农林部长科尔凯奥亚、司法部长科斯基宁、文化部长卡佩拉、国防部长凯里埃宁及芬兰议会外事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农林委员会、银行监管专员和议会秘书长代表团等分别访华。2005年2月,芬兰外交部国务秘书满萨拉来华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举行政治磋商。5月,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日本出席亚欧外长会议期间会见芬兰外交部长图奥米奥亚。200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许其亮中将访芬。6月,芬兰国防军总参谋长林毕中将访华。10月,芬兰国防部长凯里埃宁访华。2005年,中芬贸易总额为6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中方出口额为36.26亿美元,进口额为26.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5.4%和减少13%。芬连续第三年成为中国在北欧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2005年3月和5月,两国分别签署《中芬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和新的《中芬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合作协定》。7月,芬兰国家旅游局驻京办事处正式成立。9月,芬兰航空公司开通赫尔辛基至广州直航航线。9月,芬兰贸工部与浦东新区政府在上海浦东张江科技园区设立“芬中创新中心”。中国驻芬兰大使:张直鉴(2002年3月到任)。馆址:Vanhakelkkamaki9-11;00570Helsinki,Finland;网址:www.chinemb.fi;电话(国家地区号10(办公室),6848416(商务处);传真:(使馆),6849595(商务处)。芬兰驻华大使:郭安祺(AnttiKuosmanen,2005年12月递交国书)。馆址:北京朝阳区光华路1号嘉里中心南楼26层,邮政编码100020;网址:www.finland-in-china.com;电话:/43传真:;商务处电话:/27/28传真:。日正式加入欧盟。日在北欧国家中率先加入欧元。日正式实施&。芬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贸易约占芬外贸总额的56%,对外投资近一半面向欧盟国家。主张欧盟成为一个政府间合作机构,支持并参加欧盟统一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持欧盟东扩和实现经贸联盟。芬于1997年向欧盟提出北部地区政策倡议,主张欧盟加强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北部地区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安全与稳定,该计划2000年获得通过。2004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及贸易委员拉米分别访芬。1992年1月,芬同俄罗斯签署《芬俄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同时宣布废除《芬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芬认为欧洲共同价值观、民主观、人权观已成为芬俄关系的基础,积极支持并呼吁国际社会支援俄的民主改革进程,推动发展欧俄关系。芬俄关系密切,合作主要涉及能源、环保、核安全、海运安全等领域。俄是芬第三大贸易伙伴。2004年,芬总统、总理、外长、外贸部长分别访俄,俄总理弗拉德科夫访芬。同北欧国家的传统合作是芬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主张欧盟北欧成员国应在涉及到北欧的重大问题上协调立场,以维护北欧国家的利益,同时进一步深化北欧国家在能源、环保、军工方面的合作。芬、瑞、丹三国建立了在欧盟首脑会前磋商的机制。2004年,芬承办“欧盟扩大后的北部地区合作大会”,芬总理出席波海国家理事会第五届首脑会议。芬总理访问丹麦,芬议长和外长分别访问瑞典,瑞典首相佩尔松、挪威首相邦德维克、爱沙尼亚总理帕茨分别访芬。芬重视同美国的关系,认为美在欧洲仍发挥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芬先后从美购买64架F-18型战斗机及配套防护系统。近年来双方互访频繁。2004年,芬总统、外长、国防部长和外贸部长分别访美,芬议长率北欧及波海地区国家议长代表团访美。芬主张加强与北约合作,但目前不准备加入北约。1992年6月,芬成为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NACC)的观察员,1994年5月与北约签署“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协议。1997年芬首次派出156人快速反应部队赴挪威参加北约联合军事演习。同年11月在布鲁塞尔正式设立驻北约代表处。2004年,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访芬,芬总统出席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首脑会议。芬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并未减少,贫困正在增加。工业国家应重视发展问题。积极支持南北对话,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04年,芬总统访问尼加拉瓜,芬外长访问印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芬外贸部长访问越南、泰国、乌克兰。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芬。2004年,芬大幅度提高对外发展援助资金,首次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7%。
政策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咨询机构。总理负责领导民政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海军上将尤哈尼·卡斯凯亚拉(Juhani Kaskeala)日就任。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12个月。日,芬兰政府公布防止恐怖主义战略,以应对和消除恐怖主义威胁。这是芬兰首次制定防止恐怖主义战略。该战略将预防恐怖主义作为遏制恐怖主义工作的重点。芬兰国防军采用着征兵制,18岁以上的全部男性需服6个月至12个月的兵役。冷战终结后,随者军事主义的变化和苏联政权崩解的影响,有些后备役军人的员额被减少了。全部的军队在国防军司令的指挥下进行作战,而国防军司令只对总统负责。芬兰是唯一非北约成员国的欧盟国家却与俄罗斯的领土接壤。然而,芬兰的官方政策,是以35万后备役部队加上高机动性国防军的地面强大武器装备,达到足够威慑敌方的军事力量。另外,军事战略上利用森林密布的地形和众多的湖泊,可以拖延侵略者的行动,来完成军事部署。芬兰国防军由国防部长(目前是尤哈尼卡斯凯亚拉)指挥,而国防部长直接隶属于共和国总统。除了一般的行政工作人员外,军事部门分为芬兰陆军( Maavoimat )、芬兰海军( Merivoimat )和芬兰空军( Ilmavoimat )。边防部队( Rajavartiolaitos )(包括海岸警卫队)是属于内政部管辖,但有事时会有部分编入作为国防军。军费军力2003年国防预算为20.06亿欧元,占政府预算的5.4%。常备武装力量4.15万人,其中陆军2.73万人;海军3000人,舰艇总吨位1.3万吨;空军4500人,主战飞机为F-18C。战争历史冬季战争(也称为苏芬战争、苏芬冬季战争、苏芬冬战),于日爆发,也就是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三个月。当时苏联军队入侵芬兰,同时苏联于同年12月14日应芬兰要求被国联开除,斯大林希望在1939年结束战斗,但由于芬兰的抵抗,直到1940年3月才签署停战协定,芬兰将10%的国土割让给苏联。
国策战后长期奉行同苏联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芬兰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作为外交重点。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芬仍坚持奉行军事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密切与北约的合作,同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关系,支持俄融入国际社会。芬已正式承认183个国家,与165个国家有外交关系(截至2004年)。对国际问题态度关于世界形势:认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9·11”事件后,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矛盾、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构成新的全球安全威胁。主张通过国际合作和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应对上述挑战。关于全球化进程:认为全球化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一面。全球化带来的新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各国间的依赖度,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民主和人权的重要性。但全球化同时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和地区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坦桑尼亚等国共同提出“赫尔辛基进程”,目的是建立一个讨论全球化问题的论坛,通过对话与合作就正确引导和管理全球化提出具体建议。关于欧洲形势:认为欧洲不存在大战危险,但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欧洲安全的影响日益深远。认为欧盟和北约是欧安机制的主要决定因素。北约东扩的政治意义大于其军事意义。北约正向政治组织的方向发展,但将保留集体防御组织的性质。欧盟东扩强化了欧洲整体稳定。支持欧盟发展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但反对因此损害跨大西洋合作关系。支持欧盟立宪,强调保护小国利益和保持欧盟各机构权力的平衡,不赞成设欧盟常任主席。关于联合国作用及其改革:认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是维护世界和平、实践国际法的主要机制,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反对单边主义。认为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支持扩大安理会。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主张所有地区性组织在解决冲突和危机中应与联合国密切合作。关于反恐斗争:支持并参与国际反恐斗争,同时主张重视贫困和发展问题,从源头上防止恐怖主义。认为反恐过程中不应搞单边主义、制造不同文明和宗教的对立。单凭军事手段不能根除恐怖主义,应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关于伊拉克问题:强调联合国在向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战后维和以及重建工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主张国际社会应积极合作,共同参与维和行动。芬明确表示愿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前提下派遣维和人员赴伊。2004年通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重建与发展基金向伊提供约500万欧元的资助。同中国的关系双边政治关系回顾芬兰于日承认新中国,同年10月28日与我建交。1951年春,两国互派使节,我驻丹麦公使耿飙兼任驻芬公使。1954年,两国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建交60多年来,中芬关系稳定发展,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取得显着成果。上世纪50年代,两国议会开始了交往。1956年,芬兰议长苏克西莱宁应邀率芬议会代表团访华,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分别会见了代表团。1957年,以赛福鼎为首的我全国人大代表团对芬兰进行了回访,会见了芬总统、议长和总理。在经贸领域,1952年,中芬苏签订三角贸易协定;1953年,中芬签订政府间贸易和支付协定,这是我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60、70年代两国关系继续发展,双方业务部门之间进行了一些部长级互访。70年代初,芬积极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耿飙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对芬兰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中芬建交以来中国政府领导人首次访芬。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芬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并成立了双边混委会,每年轮流在各自首都开会。进入80年代后,双边高层互访增多,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中芬经济互补性较强。1980年,芬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近几年两国贸易增长很快。年芬兰连续五年成为中国在北欧的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双边贸易额112.8亿美元,同比增长0.8%。月,中芬贸易额64.5亿美元,同比下降19.8%。2005年5月,两国签署新的《中芬经济、工业和技术合作协定》。双方已举行19次经济、工业和技术合作联委会。2006年9月,两国签署在联委会下建立联合投资促进分委会的谅解备忘录。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1980年两国签订文化合作交流计划,此后每3年续签。两国间文化交流在此基础上得到蓬勃发展。2010年,两国签署中国和芬兰政府在文化、教育、科学、青年和体育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芬兰“中国春节庙会”、“中国文化节”等活动连续数年成功举办,社会反响良好。1973年,两国就互换留学生问题达成协议。近年来,两国互换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200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始教授芬兰语。2006年,两国教育部签署互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谅解备忘录。2007年,芬兰首家孔子学院在首都赫尔辛基正式揭牌,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芬兰研究中心。2008年,芬汉双语学校正式在芬开班授课。1986年中芬签订科技合作协定。2003年,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在北京设立办事处。2005年,芬兰贸工部牵头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在张江科技园区设立“芬华创新中心”。2007年,中芬签署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2012年,芬在苏州工业园设中芬纳米创新中心。2013年4月,芬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设立“芬华创新北京中心”。领事关系1995年7月,中芬两国外长在赫尔辛基就互设总领馆进行换文。同年11月,芬兰驻沪总领馆开馆。1996年12月,中芬两国政府就1997年后芬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保留总领馆换文达成协议。2004年11月,芬兰在广州开设总领事馆。日,芬兰驻广州总领馆首任总领事杜汉龙抵穗履新。2007年,芬兰外交部向芬驻广州总领馆增设移民联络官一名。2008年,芬兰驻广州总领事馆领区由此前的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扩大到云南省。2011年底,芬关闭在广州总领馆。同欧盟的关系日正式加入欧盟。日在北欧国家中率先加入欧元。日正式实施&&申根协定&&。芬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贸易约占芬外贸总额的56%,对外投资近一半面向欧盟国家。主张欧盟成为一个政府间合作机构,支持并参加欧盟统一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持欧盟东扩和实现经贸联盟。芬于1997年向欧盟提出北部地区政策倡议,主张欧盟加强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北部地区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安全与稳定,该计划2000年获得通过。2004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及贸易委员拉米分别访芬。同俄罗斯的关系1992年1月,芬同俄罗斯签署《芬俄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同时宣布废除《芬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芬认为欧洲共同价值观、民主观、人权观已成为芬俄关系的基础,积极支持并呼吁国际社会支援俄的民主改革进程,推动发展欧俄关系。芬俄关系密切,合作主要涉及能源、环保、核安全、海运安全等领域。俄是芬第三大贸易伙伴。2004年,芬总统、总理、外长、外贸部长分别访俄,俄总理弗拉德科夫访芬。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北欧国家的传统合作是芬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主张欧盟北欧成员国应在涉及到北欧的重大问题上协调立场,以维护北欧国家的利益,同时进一步深化北欧国家在能源、环保、军工方面的合作。芬、瑞、丹三国建立了在欧盟首脑会前磋商的机制。2004年,芬承办“欧盟扩大后的北部地区合作大会”,芬总理出席波海国家理事会第五届首脑会议。芬总理访问丹麦,芬议长和外长分别访问瑞典,瑞典首相佩尔松、挪威首相邦德维克、爱沙尼亚总理帕茨分别访芬。同美国和北约的关系芬重视同美国的关系,认为美在欧洲仍发挥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芬先后从美购买64架F-18型战斗机及配套防护。2004年,芬总统、外长、国防部长和外贸部长分别访美,芬议长率北欧及波海地区国家议长代表团访美。芬主张加强与北约合作,但其不准备加入北约。1992年6月,芬成为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NACC)的观察员,1994年5月与北约签署“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协议。1997年芬首次派出156人快速反应部队赴挪威参加北约联合军事演习。同年11月在布鲁塞尔正式设立驻北约代表处。2004年,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访芬,芬总统出席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首脑会议。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芬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并未减少,贫困正在增加。工业国家应重视发展问题。积极支持南北对话,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04年,芬总统访问尼加拉瓜,芬外长访问印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芬外贸部长访问越南、泰国、乌克兰等正在发展的国家。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芬。2004年,芬大幅度提高对外发展援助资金,首次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7%。
芬兰80年代,芬兰经济以年平均增长3.7%的速度持续发展。90年代初,经济出现严重衰退。1993年开始复苏,1994年以来经济总体上发展良好。芬政府90年代初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宏观上继续执行紧缩财政、鼓励投资、削减社会福利、降低所得税、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改善就业的政策,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增长保持在5%左右。1999年加入欧元,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取代芬兰马克。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497亿欧元,比上年增长3.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6万欧元。、2005连续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年度“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以木材(采伐、加工)和造纸为主,次为炼油、机械、造船、钢铁、有色冶金、纺织等。乳用畜牧业发达。耕地只占总面积的9%,大部种植饲料作物,馀种小麦、大麦、马铃薯、甜菜等。出口收入的40-50%为木材、木材制品、纸张和纸浆,馀为金属制品和畜产品(肉、乳品)等。进口以机器、煤、石油、金属、运输设备、棉花和烟草为主。对外交通重海运;内陆湖区交通重要,有运河联系许多湖泊,航程达6,600多公里。旅游业发达。2004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国内生产总值:149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6万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7%。货币名称:欧元(Euro)汇率:1美元=0.8840欧元(2003年)通货膨胀率:0.9%失业率:9.0%森林复盖率高达66.7%,约2024.7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9公顷,木材储积量20.48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2003年工业产值400.12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产值31.1%。工业从业人口为64.2万人,约占总劳力的34.2%。工业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整个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近年来,化工、电子工业迅速发展,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资料来源:2004年芬兰统计年鉴):&2001 2002 2003 圆材(百万立方米) 53.3 54.2 55 纸浆(百万立方米) 27.6 27.8 &信息产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2003年的产值为33.92亿欧元,占GDP的2.8%。芬兰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03年每1000人拥有219个接入终端,手机普及率为91%。林业发达,农畜产品自给有馀。2003年农林业产值为43.67亿欧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3%。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2002年耕地约221.55万公顷,从事农林业的劳动力为11.3万,约占总劳力的5.1%。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资料来源:2004年芬兰统计年鉴):&2001 2002 2003 小麦 48.9 56.9 67.9 大麦 178.7 173.9 169.7 燕麦 128.7 150.8 129.5 黑麦 6.4 7.3 7.3 牛奶(亿公升) 23.8 23.8 23.2 黄油 6.1 6.1 5.8 肉类 34.0 35.9 37.4 鸡蛋 5.7 5.5 5.6 服务业服务业发达,80年代以来更为完善。基本分为私人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两大类。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旅馆、饭店、银行、保险、社会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2003年服务业产值为780.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4%,从业人口为69.5万,占总劳力的31.2%。芬兰2003年外国来芬旅游者共433万人次,旅游收入16.55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游客主要来自瑞典、俄罗斯、德国、英国、美国等。主要旅游点是赫尔辛基、图尔库、东部湖区、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极夜与极昼:由于芬兰的拉普兰省的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所以可以看到极夜与极昼,在极昼中,午夜的天空也不会灰暗,即使在南部海岸,也有19-20个小时的日照。北极光:在寒冷、干燥的夜晚,纬度越大,越有多的机会看到北极光,北部的乌茨约基,每年观赏北极光的日期为11月25日到1月17日经济现状芬兰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大约与英国、法国、德国或意大利持平。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制造业――主要以木材、金属、工程、电讯和电子工业为主。芬兰的通信产业以诺基亚为代表非常发达,芬兰是号称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贸易对芬兰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数矿产,芬兰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业组件都倚赖进口。由于天气的原因,芬兰的农业仅维持在基本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水平。林木业作为出口的主要支柱,为农村人口提供了第二个工作选择。芬兰在1999年加入欧元体制,目前为唯一使用欧元的北欧国家,在未来几年芬兰将更快地与西欧经济一体化。芬兰的玻璃工艺制造世界闻名,金属处理工艺也相当精细。由于盛产木材,芬兰的家具设计和制造业在世界享有盛誉,20世纪初芬兰设计的家具现在看起来依然非常现代。著名公司芬兰芬欧汇川集团(UPM-Kymmene)是世界第三大纸和纸制品生产商,具有百年历史,在芬拥有93万公顷森林,年平均消费林材24万立方米。主要生产纸张纸浆、纸板和包装薄膜。2003年有雇员3.3万人,净销售额99亿欧元,盈利10.6亿欧元。1999年在江苏投资6亿美元建立芬欧汇川(常熟)纸厂,年产35万吨优质文化用纸。2003、年在华营业额为5亿美元。2005年9月,芬欧汇川在江苏常熟的投资兴建的第二条造纸生产线正式投产,芬总理万哈宁出席庆祝活动。芬兰(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早期从事造纸、化工、橡胶行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电信市场。主要生产移动和固定电信网络设备及移动电话,在9个国家设有17个工厂,在14个国家设有研发中心,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全球领先的数字移动和固定网络供应商。2003年有雇员5.14万人,销售额294.55亿欧元,盈利53.45亿欧元。中国已成为诺基亚全球第二大市场,其累计在华投资超过23亿欧元。2001年在华销售收入34亿欧元,出口25亿欧元。2000年5月,诺基亚星网(国际)工业园在北京落成。(StoraEnso)由瑞典斯托拉纸业公司和芬兰恩索纸业公司于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林业生产集团之一,主要生产杂志用纸、新闻纸、包装用纸和办公用纸等。2004年有雇员4.5万,销售额124亿欧元。1998年在苏州建立年产12万吨胶版纸的工厂。芬兰(Fortum)欧洲主要能源公司之一,由耐思特(NESTE)工程公司、IVO有限公司等组成。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和热能,工程建造、运营和维护,业务几乎涉及所有能源领域。2004年公司有雇员1.3万人,销售额117亿欧元,盈利19亿欧元。富腾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已有20年历史,主要在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区域供热、热电混合产品和环保技术等领域提供服务和系统设备。(Kesko)1940年由四家零售商合并组建而成,90年代开始实行连锁经营,并获得快速发展。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家居用品等批发零售,建筑装修及农业产品的流通和销售。2003年有雇员1.5万人,销售额70.7亿欧元,盈利1.62亿欧元。人民生活芬兰2003年,劳动力人均收入为2.75万欧元。2002年,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开支占当年GDP的26.4%。2003年,全国拥有医生16633人,病床37656张,每千人拥有3.2名医生,7.2张病床;每千人拥有小汽车436辆、电话492部、移动电话909部;人均住房面积36.3平方米。芬兰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国家。芬兰的女性早在1906年就获得了选举权以及其它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在迈出男女政治平等这一步上,世界上只有新西兰走在芬兰的前面。在今天,很多芬兰女性在政治上身居要职:在2003年大选中,共有76名妇女当选为议员。政府18位部长中有8名女部长,就连共和国总统也是女性。教育事业发达。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1980年起在全国实行9年一贯制义务、免费教育。2003年全国有各类学校5103所,在校学生超过190.1万人。2003年教育预算为57.86亿欧元,占政府预算的15.7%。著名高等学校有赫尔辛基大学、、坦佩雷大学等。2002年各级学校数、学生及教师人数:&学校(所) 学生(人) 教师(人) 基础学校 4411 31800 7480 普通高中 387360 6600 43783 职业学校 30019 7500 13854 专科学院 3013 5000 5844 综合性大学 2016 6000 7728 2003年,芬全国有各类图书馆968家,公民人均年借书20.9本。
芬兰2003年,全国共有报纸205种,其中每周发行4-7期的日报53种;各种杂志、期刊5042种。主要报刊、创刊年及发行量:《赫尔辛基新闻》,1904年,43.96万份;《晚间新闻》,19.87万份;《晨报》,1882年,13.63万份;《晚报》,12.13万份;《图尔库新闻》,11.15万份;《首都日报》,1864年,5万份。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1915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外国在芬的通讯分社有15家。芬兰广播公司(FinnishBroadcastingCompany,YLE):1926年成立,1934年改为国营。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现有电视1台、电视2台、电视3台。此外还有私营广告电视台。70年代开始有有线电视(赫尔辛基有线电视台)。 芬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芬兰人形成了极富北欧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低调,但实际上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定的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家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流士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纪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伦洛特搜集编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史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著名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充满芬兰本土传统浪漫风格的设计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潮流中独树一帜。芬兰还有一批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尤为特别的是,芬兰极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使许多几十年前的工艺品和建筑物在现代人眼中仍是新颖别致、富有想象力的杰作。出自芬兰设计大师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优质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誉世界。圣诞老人的故乡1927年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在电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芬兰和苏联分界的拉普兰省“耳朵山”上,正是因为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他的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认可,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在每年的平安夜孩子们在睡觉前将长筒袜挂在壁炉旁,然后带着热切的期盼进入梦乡,圣诞老人晚上就会乘着驯鹿拉的雪橇,把圣诞礼物从壁炉烟囱中分发到孩子们的长筒袜里。除了艺术,芬兰人还发明了桑拿浴,号称芬兰的国粹。芬兰谚语说:先建桑拿,再搭房屋。桑拿是为数不多的进入世界语言范畴的芬兰词汇之一。芬兰桑拿室一定完全用木材建造,其中一定包括蒸汽房、洗澡间和更衣室。芬兰全国有不同大小桑拿上百万间,平均每三个人就拥有一间桑拿房,密度是全球之冠。对到芬兰旅游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洗过桑拿,就等于没到过芬兰。芬兰地图上看来更像一个岛国,因为远离欧洲大陆显得相对比较孤立,那里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和美丽的湖泊,孕育出了独特的北欧金属文化。越是具有异国情调的国家他们的金属乐就越出色。我想也正是她的地理位置使得芬兰的金属文化和其他欧洲国家存在了差异,几乎在整个八十年代海外对这片土地的金属音乐还是一无所知的,高额的交通费用也使得很少有海外的乐队到芬兰巡演,一切的故事和演变都在本国内进行。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那里的黑暗死亡金属势力已经格外强大,那时候已经有很多相当优秀的地下死亡金属乐队,却是那么的没有名气!渐渐的一些乐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像StratovArius,impalednazarene,Amorphis,childrenofbodom,Nightwish,Eternaltearsofsorrow一个个都登上了当地最大的音乐排行榜,从此全世界的金属乐迷把目光投向了芬兰,但注意到的多数是商业痕迹很重的乐队,比如上述提到的这些乐队,对于资深金属迷来说,其中的多数乐队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创意和可听性可言,虽然他们曾经带领历史的潮流。旋律化是这些成名乐队的一大特点,这就是我们常说芬兰乐队重旋律的原因芬兰实在有太多太多的金属乐队,他们有太多的能量需要爆发?还是北欧漫长的冬日沉淀了他们阴郁的情感?在那里你完全可以找到更自我,更纯粹的金属音乐!芬兰Demigod,abhorrence,Sentenced,Amorphis,ImpaledNazarene,Yxysma,Beherit,Sarcofagus...他们对别人的影响和启发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喜欢芬兰金属音乐,记住这些名字吧近几年芬兰新生代属乐队HIM,Entwine,Charon,todiefor,69Eyes,Shamrain,Soulrelic组成的FinnishMetal大军更是风靡全球当然,芬兰人在做金属音乐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他们的传统民乐,出现了一批以Moonsorrow,Ensiferum,Finntroll(前三者统称维京三剑客),Korpiklaani为代表的将传统民乐,英雄传说,极地风光,异教力量完美融合为一体的金属乐队。类似乐队还有viikate,Tenhi(此为Darkwave),EternalTearsofSorrow,Calvarium等等。芬兰的电影在国际上并不著名,但题材也是多种多样,最著名的要属90年代初期拍摄的反应苏芬边界战争的电影《WinterWar》(冬战),与中国在2006年合拍的《玉战士》,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的《没有过去的男人》(TheManWithoutAPast)。其他还有:《薄暮之光》(Laitakaupunginvalot)《纵情欲海》(Min?jaMorrison)《一个人的工作/职业男人》(Miehenty?)《幸福背后》(ShadesOfHappiness)《黑冰》(BlackIce)-芬兰德国合拍《冷钞票》(pahamaa)风俗习惯芬兰谚语:“先建桑拿,再搭房屋。”几千年前,桑拿风俗已在部族中流传,最初是整日辛勤工作的男人在小屋力的地上掘出小土坑,坑内用火把石头烧热,再把水浇洒上面,产生大量的湿润热气使僵硬的筋骨得以舒缓。桑拿浴是惟一进入世界语汇的芬兰语词组.对芬兰人来说,桑拿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像空气和面包那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国家,共有192万个大大小小的桑拿浴室,平均不到3个人就拥有一个。每个芬兰人几乎从孩提时代起就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开始接受桑拿的熏蒸和洗礼。蒸汽浴是芬兰人有代表性的民俗。每户人家造屋,必考虑蒸汽浴室。“入浴”前先把蒸汽室内放在火炉上的卵石堆烧热,泼上一桶凉水,水蒸汽顿时充满室内,浴者坐在四壁靠墙的木梯上任凭灼热的蒸汽闷得大汗淋漓,同时用带叶的白烨枝在身上拍打,促进血液循环,使汗出透。年轻人还要冲出浴室,到雪堆里翻滚,借以锻炼抗寒能力。按照传统,人们一般都把星期六晚上,即基督教安息日的前夕,当作洗桑拿的最佳时间。芬兰的拉普人有式样别致的民族服装,基本色调为三种耀眼的色彩海蓝、火红和金黄,象征着只有在极地才能见到的五彩缤纷的北极光。芬兰人把白色看作和平、纯洁、公正的象征,在首都赫尔辛基境内,无论是终年积雪的山峰,还是市内的建筑,都被白色所包裹着,被称为“欧洲的白都”。芬兰人进门脱鞋,否则会招致厄运 不要问别人隐私,晚上8.9点之后别洗澡,还是做大声音影响到别人,尽量别去酒吧,无论在哪儿,那么晚回家,开门关门的都让人讨厌。第一次去别人家带个礼物吧,芬兰人不注重礼物多少钱,可以从国内买点红茶(红茶比较通用),之后不从国内带,从当地超市买瓶酒还是咖啡都行。别的就给看他们的生活习惯了,吃饭不可以剩饭,要多少,吃多少(水也是),再不好吃的东西,如果放在了自己的盘子里,也都给吃掉。是很客气的事情。美食文化芬兰芬兰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习俗,在每座城镇的露天市场上都能找到吸引游客的特殊食品。许多游客到首都赫尔辛基时都要品尝波罗的海青鱼:在南部的坦佩雷市(Tampere)可以尝到当地的一种叫黑布丁的甜食;位于西海岸的波里(Pori)市场在秋季专门出售烧烤的鳗鱼;在西南沿海的图尔库(Turku)集市上,一定要尝尝盐水腌制的香肠。由于芬兰东、西部分别受到邻国俄罗斯和瑞典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菜系也各有特色。东部有填满米或马铃薯的稞麦馅饼(Karjalanpiirakka)和塞有鱼肉的稞麦面包(Kalakukko)。西部受瑞典影响,青鱼伴马铃薯(JanssoninKiusaus)和牛油煎火腿与马铃薯(Pyttipannu)是常见的主菜。在芬兰东部同俄罗斯接壤的卡累利阿地区(Karelia)的Kareliaàlacarte菜式主要以美味的沙锅最为驰名,像芬兰无人不晓的“卡累利阿炖锅”便是出色的代表。还有一种著名的特产——卡累利阿馅饼。这种椭圆形馅饼的薄外皮是用稞麦制成的,将土豆泥或用牛奶煮熟的大米放在外皮上,外皮并不完全将馅包住,而是在四周捏出褶子,放在炉中烤熟。食用时,上边还要抹上一层熟蛋黄和黄油混合而成的酱。虽然卡累利阿馅饼在全国各地的商店里都能买到,但还是原产地的馅饼最为正宗。芬兰来自中部萨沃(Savo)地区的鱼馅面包也是当地最有名的独特食品。在库奥皮奥市中心的广场集市上,带篷的货车出售这种圆形和长条型的烤面包。面包里填充着鲈鱼或红鳟鱼和猪肉,在烤炉里用文火慢慢烤熟.轻轻掰开出炉后的面包,里面的小鱼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吃起来柔软多汁,味道极为鲜美。在芬兰饮食文化中不能不提北部拉普兰(Lapland)地区的食品。当游客坐着雪橇来到拉普兰时,当地的拉普人会用炖鹿肉和土豆泥来招待客人。在正式的晚宴菜单中,马哈鱼、驯鹿肉和松鸡是最好的美味佳肴,此外还有金色黄莓做的甜食。另外必备的主料还有当地的鱼类、瘦长的拉普兰马铃薯和野生的时令浆果。讲瑞典语的奥兰省(?land)的特色群岛菜单Skdssmak,详细地列出了种种的鲜鱼诱惑。至于圣诞节和复活节的传统食谱菜单,也都是民间特别精彩的时令节目。于是,那洋洋大观的不同菜肴佳酿,就共同组成了诱人的“天罗地网”,把每一个美食家都拥抱入怀。1月,是品尝鳕鱼子的季节,用冬季捕捞的鳕鱼做成的鱼汤格外鲜美,是所有用鱼做的菜肴中味道最好的6月,最好的食物是新鲜草莓和土豆,最上等的土豆只有拇指尖那么大,价格极为昂贵。熟土豆同黄油和腌青鱼一起食用。8月,人们走入森林采摘蘑菇和浆果。蘑菇的做法很多,最有特色的是奶油蘑菇汤。将鲜蘑洗净切碎后加葱末用黄油炒出香味,再加上牛奶、肉汤和炒面搅拌煮熟,味道鲜香之极。10月,白鱼和青鱼的鱼子成了美食家的佳肴,芬兰出产的一种红鱼子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2月,节日食品:青鱼、马哈鱼、火腿、香肠、馅饼和圣诞糖果,典型的家庭圣诞餐桌上有火腿或火鸡、腌青鱼、马哈鱼、鳕鱼和各种根茎蔬菜制作的菜泥:土豆泥、胡萝卜泥和苤蓝泥。芬兰芬兰是世界上人均消耗咖啡最多的国家.在每个家庭和办公场所,咖啡壶里总是备有烧开的热咖啡,在正式会议和招待会上也都少不了咖啡,外出垂钓或打猎的人也习惯于带上一壶热咖啡。芬兰人对咖啡的依赖似乎到了令人费解的地步。芬兰人通常将见面交际的场所选在咖啡馆或饭店的咖啡座。许多人在喝咖啡时喜欢加些糖和奶油,吃一种叫作“PuIIa”的编成辫状的面包。Pulla的面坯也用于烘烤黄褐色的小圆面包。面包圈或用四季鲜水果作馅的水果饼。节日的咖啡桌上有各种各样丰富的甜食和风味点心。芬兰有这样的传统,一个出色的女主人必须准备至少七种不同类型的糕点:夹肉或果酱的三明治。夹蔬菜和奶酪的烤面包、肉馅饼、面包圈、软糕点、脆饼干和多层松软的奶油果酱蛋糕。当然大部分糕点都是女主人亲自在厨房里烤制的,但也可以到商店购买现成的糕点食品。芬兰芬兰的森林广袤,秋天不仅幻化出五彩缤纷的枝叶,还能结出许许多多的野生浆果。有蓝浆果(Mustikka)、红浆果(Karpalo)、黑加仑子、燕莓甚至野草莓十多种。北欧的天气气候不适宜种植葡萄,所以芬兰的农民便用不同的浆果酿酒,如今全国大约有二十多间浆果酒园,特别欢迎游客们光临品尝,并希望客人们对那里的商品各取所好。特别在当地人之间津津乐道的是一种混合佳酿,用多种的浆果混合酿制而成,草莓、黑醋栗和红浆果等都是酿制红酒的原料。——并非真正的法国勃艮第(BourgogneBurgundy),但却是上好的12度果酒!当地制造商试着在高度酒中加入其他浆果。同样享负盛名的还有用黄莓和北极莓酿造的利口酒(Liqueur),那些莓子生长在北极圈之内,香味浓洌。另外还有一种野莓酒,是由新鲜的蓝莓和红莓酿制而成的。利口酒喝时感觉比较甜,好像果汁,但后劲较大。在圣诞节的时候,当地人则喜欢用一种自制的Glogi的热香酒来贺节,这种甜酒是用红酒加糖,桂皮、丁香、葡萄干和杏仁混合而成的,饮用时一般需加热。Finlandia是芬兰的伏特加,其制作工艺得自俄国真传。冰般清彻的酒瓶由TapioWirkkala设计。在世界各地最好的酒吧、餐厅都可买到,机场及游轮的免税店也有销售。伏特加系依官方认可的酿造方法蒸馏而成。制酒厂必须遵循此法规制造不含任何特性、芳香或味道的无色烈酒。所谓“无色烈酒”是一种无任何特性、芳香或味道的高酒精含量蒸馏酒。伏特加可与其它酒类或果汁或饮料调和而吸引消费者,使得它的市场需求量提高。经典的喝法为熏鱼+鱼子酱+伏特加。干伏特加(DryVodka)由谷物制成,饮用时通常搭配果汁,如越橘,或混合的滋补品。芬兰人最喜欢的烈性酒是克斯肯可瓦伏特加(KoskenkorvaVodka,也称Koskis或Kossu),此酒至高无上的地位已经保持了数十年。克斯肯可瓦也由谷物制成,又加了一点糖。许多美食家认为,这种酒的质地远远超过伏特加。芬兰“Vodka”一字,是由俄文“Voda”演变而来的。在12世纪时是用蜂蜜蒸馏,到18世纪伏特加制法混入马铃薯和谷物(玉米、大麦芽)经过蒸馏而成的一种无色无味酒精浓度高达95%(一般Vodka的酒经量均在40%至55%之间)的烈性酒。苏联、芬兰、波兰等国均为生产Vodka最早的国家。(一)正统伏特加(二)香料伏特加(Flavoured)(三)辣椒伏特加(Perisovka)(四)柠檬伏特加(Limonaya)马斯基酒另外一种酒marskinRyyppy也倍受芬兰人青睐,那是一种鸡尾酒,即在苦艾酒和杜松子酒中加入白兰地或其他烈性酒。此酒以陆军元帅马达汉(MarshalMannerheim,又译为曼纳林)的名字命名。马达汉的昵称是马斯基(Marski)。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达汉率领芬兰武装力量抗拒前苏联军队。根据传说,战争时期,马达汉对酒的质量非常不满,于是命令他的副官,用点什么把酒的怪味压下去。这就是MarskinRyyppy(意即马斯基酒)的故事。饮用马斯基酒的时候,酒杯一定要斟满,从端起杯子到把酒灌进喉咙,整个过程不许洒一滴酒。啤酒是芬兰的大牌货,全国拥有全北欧最古老的啤酒大厂,不同品牌的啤酒还得到过不少的国际大奖。五个特别受欢迎牌子是:Koff、LapinKulta、Karhu、Olvi及Karjala,合称为“BigFive”(五大品牌),都是游客们必尝的经典名品。芬兰啤酒(芬兰语为olut)分为三种:其一为Ykk?solut或Iolut,只含少量酒精,其二为Keskiolut或IIIolut,是中度啤酒,在便利店均可买到;而A或IVolut,有时称出口啤酒,则只能在国家酒品公司Alko店才可销售。在北欧、东欧等国家,人们喜欢在进餐时享用烈酒,并佐以小菜。芬兰人也是如此,喝酒时往往就着腌鱼,这种鱼通常含有不多的脂肪,比如腌青鱼或渍鲑鱼片,鱼籽、小龙虾也是下酒的好菜。其他如香肠、蘑菇、小馅饼、肉丸都是佐酒的小吃。芬兰人喝酒前一般先唱歌助兴。招待客人饮酒的传统方式是这样的:把酒瓶放入冷藏箱,直至瓶中酒冰凉爽口;饮酒用的酒杯也要冷藏,直到结满一层薄薄的冰霜。在开始饮酒前的几分钟,才把酒和酒杯从冷藏箱拿出,给客人斟酒。在芬兰,饮用烈性酒曾经仅是学生和上层社会的专利。饮酒歌是芬兰文化的一部分。“饮酒歌”在讲瑞典语的芬兰人中非常流行,没有歌声的陪伴,好像永远端不起酒杯。在19世纪的芬兰,sm?rg?sbord常常被称为烈酒自助餐。在这种餐馆里,各种下酒小菜摆在餐桌上,精美别致,餐厅里还摆放着一个大酒坛,客人可以自己从坛中取酒享用。亲戚朋友聚餐有时唱歌,有时不唱;但烈性酒则必喝,因为烈性酒是营造欢乐气氛的一种方式。请记住,这种酒的酒精含量往往在40度左右。如果你希望在晚宴结束时还能自己走出去,最好不要给自己灌得太多哟!“干杯”在芬兰语中为kippis或terve或hei或h?l?kyn-k?l?kyn等等。饮料芬兰不喝酒或需驾车的游客可饮用矿泉水、泉水、蜂蜜酒、果汁、家酿无酒精啤酒等。芬兰的水质优良,制出的软饮也很新鲜。国家酒品公司(Alko)拥有葡萄酒和烈酒的零售专卖权。在芬兰,所有的高度啤酒(OlutIII,三号以上啤酒),葡萄酒以及烈酒都只能在国家专营的Alko连锁店内出售。酒吧及各种餐厅如要出售酒精类饮料也需要取得相应的售酒牌照。至于低度的啤酒或饮料,则在超级市场及普通店铺都有出售。20岁以上的成人可在Alko商店购买任何酒类。18岁以上20岁以下的年青人则只可购买酒精含量不超过22%的酒、啤酒及大杯饮料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饮酒(注,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精饮料或者纵容其饮酒也属违法)。Alko连锁店营业时间为:周一~四09:00~18:00,周五09:00~20:00,周六09:00~16:00(18:00)。大城市与购物中心内的Alko营业时间为:周一~五09:00~20:00,周六09:00~18:00。传统节日元旦节1月1日每年元旦除夕,赫尔辛基市市长都要在市中心 Tuomio 大教堂前的议会广场上向聚集的市民们发表新年贺词。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市民们开始燃放焰火、跳舞、唱歌、互贺新年,欢声笑语充满大街小巷。神灵节1月6日:神灵节是纪念耶稣显灵的日子。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 4 月:具体日期随基督教年历而定。基督受难日是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复活节是受难日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 星期一。五一节4月30日至 5月1日“五一”是芬兰人庆祝春天到来的狂欢节,同时也是毕业生和劳动者的节日。 4 月 30 日 这一天,戴着白色学生帽的人们早早地就聚集在码头旁“哈维丝阿曼达女郎”的雕像周围,等待着“狂欢节”典礼的开始。晚上 6 : 00 整,几位学生代表由一架长臂升降机举得高高的,为这位美丽的女郎戴上白色学生帽,表示“五一”正式开始。这种仪式年年举行,已成为一种传统。“五一”这一天,更始热闹,赫尔辛基市 Kaivo 公园有学生代表作演说,街上人们化装成为各种有趣的模样,尽情地欢乐。耶稣升天日5月:复活节四十天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四。降灵节5月或6月:具体日期随基督教年历而定。仲夏节6月一年中最长一天的那一个星期的星期五 - 星期六。过去一直是在每年的 6 月 24 日 ,但现在已改为离月底最近的一个周末。仲夏节是芬兰人庆祝一年中最短的一夜的节日,所以人们多在郊外或乡村别墅相聚。子夜,人们在海边,湖边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仲夏节被芬兰人认为是最浪漫、吉庆的日子,因此有许多人专门选择这一天举行婚礼。万圣节11月:离11月1日 最近的一个星期六。独立日12月6日每年独立节芬兰总统都要在总统府大厅发表电视演说。赴宴者多为社会名流、政经巨头和外国使节。人们一般比较正式。圣诞节12月24-25日圣诞节是合家欢乐的日子,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圣诞夜一家人坐在食物丰盛的饭桌前,点燃蜡烛,祈祷上帝赐福。晚饭后,围坐在装饰精美的圣诞树下,打开“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孩子们则围着大人问神秘的圣诞老人到底住在哪里。节礼日12月26日:节礼日是圣诞节的后一天。
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业发达,以铁路和公路为主。中国与芬兰之间航线由芬兰航空公司(Finnair)经营,北京、上海、香港至赫尔辛基每日均有航班对飞,其中北京、上海至赫尔辛基航班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与其实行代码共享,重庆(每周四班)和西安(三月至十月,每周三班)至赫尔辛基有航班对飞。赫尔辛基—万塔国际机场是芬兰最繁忙、最重要的现代化空港,每天大约有120架国际航班抵达,它距离赫尔辛基市中心有19公里,开车约需30分钟。往返机场与赫尔辛基市区,可以乘坐芬兰航空公司自营的机场巴士(票价约 6 欧元)或者市中心火车站的615路公交车(票价约4欧元)。乘坐出租汽车从机场到市中心大约需要35欧元至40欧元。火车:芬兰主要大城市之间都有列车线路,包括北部的拉普兰地区。首都地区拥有优良的本地通勤火车网络。此外,赫尔辛基每天都有开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火车。公交及长途车:赫尔辛基的公交网方便快捷、复盖面广,可抵达芬兰各地。同时,来自芬兰境内各个地区的长途巴士都抵达市中心公交车站(Matkahuolto),发往大城市约每小时出发一辆巴士。中心公交车站位于康比(Kamppi)中心。从赫尔辛基每天都有渡轮到爱沙尼亚、瑞典和德国,也可以经海路定期前往波兰。文教体育教育事业发达。实行9年一贯制免费、义务教育。各类学校43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90万人(包括成人教育及各类业馀学校的在校生)。著名高等学校有赫尔辛基大学、阿尔托大学、坦佩雷大学等。全国有图书馆840家,人均借阅量和人均出版量均居世界前列。芬兰是一个崇尚体育的民族,热爱体育是芬兰人的传统。在芬兰,国家教育部、芬兰大众体育协会和部分全国性体育协会每4年就会联合实施一次大规模的《芬兰成年人身体活动全国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芬兰人在休闲时间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以及他们进行体育活动时服务的需求和实施状况。根据得到的反馈来调整措施,普及大众体育活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在芬兰的每个城市都设有体育司,它的任务是提供体育活动设施及户外娱乐场所,提供有关这些服务的信息资料,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支持当地居民组织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赫尔辛基和芬兰的其他城市,体育司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体育活动,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免费的或仅需支付很少的入场费。有调查显示,在芬兰成人中,有近一半每周至少进行四次体育锻炼。而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九成以上在平日生活里从事着体育锻炼。在仅有着500多万的人口里,存在着7000多个大大小小的体育俱乐部,这些俱乐部为芬兰人的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新闻出版全国共有报纸200馀种,杂志和期刊3000馀种。主要报刊有《赫尔辛基新闻》、《晚间新闻》、《晨报》、《图尔库新闻》等。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1915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外国在芬的通讯分社有15家。芬兰广播公司(YLE):1926年成立,1934年改为国营。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SISU精神SISU精神是芬兰文化的一部分,很难直接译成别的文字,但可以理解为意志,决心,毅力和理性面对逆境。SISU一词也被芬兰人用于命名其它东西,如芬兰本土汽车品牌西苏和芬兰一艘名为SISU号的大型破冰船。据说,过去的芬兰十分穷困,天然资源比不上邻国,造就独特的文化。由于没有太多资源可供出口,故只有“将灰质转化成GDP”,突显优秀人才的可贵,教育成为芬兰社会重要的一环人民生活2005年,劳动力人均收入为2.1万欧元。2005年,全国拥有医生17101人,每千人拥有3.2名医生;每千人拥有小汽车462辆、电话407部、移动电话1025部;人均住房面积37.5平方米。
风景名胜/芬兰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多成就卓着的艺术家: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华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纪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伦洛特搜集编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实用功能性主义的浪漫风格设计建造的建筑为芬兰留下了众多凝固的艺术珍品。芬兰堡芬 兰 大 学 生 戴 帽 节“芬兰堡”要塞位于赫尔辛基南面的岛屿上,由6个岛屿组成。历史上是个军事要塞,内有明堡、暗堡、军营、大炮等古迹。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着从芬兰湾进入赫尔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岛上至今保存有过去的城堡、古炮台、兵营和仓库,并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过的潜水艇和大炮博物馆。这里的博物馆、画廊、咖啡馆和海滩会使你在岛上度过难忘的时光。“芬兰堡”要塞是芬兰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现已成为赫尔辛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夏季,轮渡频繁地来往于该岛和南码头之间,从市中心南码头坐摆渡仅需用5分钟,人们常到这里游泳、钓鱼、野餐和进行日光浴。夏季时分,这里不仅有戏剧演出,还举办展览和音乐会等各种文化活动。塞乌拉岛上的露天博物馆有18世纪的庄园,农舍、作坊、小店、教堂、浴室、磨坊等都是从各地赶来的。罗瓦涅米芬兰人迎接圣诞节罗瓦涅米(Rovaniemi)是芬兰北部拉普兰省省会,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也是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二战期间这座城市遭到严重的破坏、曾被夷为平地。 战后,按照芬兰著名建筑大师阿尔托(AlvarAalto)的规划进行重建.据说阿尔托是按照北部驯鹿的形状设计这座城市的重建蓝图的。市内随处可见阿尔托当年设计的建筑,如拉毕大厦和图书馆。90年代初修建的北极中心(ArktkumHouse)向游人展示了拉普兰地区土著居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以及北极地区的自然风光现已成为来北部观光游客的重要参观地点之一。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的北极圈上。每年源源不断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向这里,以一睹圣诞老人的风采为快。在圣诞老人村的礼品店里。港客可以买到带有芬兰特点。设计精美的礼品,馈赠亲朋好友。还可以得到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古堡遗址奥兰群岛(Alandislands)是芬兰惟一的一个自治省,位于芬兰的西南沿海,由6500个小岛组成,岛上居民2.5万人,大多以瑞典语为母语,奥兰岛的首府是玛丽港(Mairenhamn),是群岛上惟一的一座城市。玛丽港芬兰奥兰岛人常以自己的古老航海传统而感到自豪,停泊在首府玛丽港西码头的四桅杆帆(Pommern)是奥兰岛的象征,也是奥兰岛远洋船队漂洋过海的见证,现已入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奥兰岛的海洋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海洋博物馆之一,在玛丽港东边的船坞还可以看到传统船只建造的过程。星罗棋布的小岛,巨大的礁石,野花灿烂的谷地和茂密的森林使这个群岛别具神采。奥兰岛的风光与芬兰内地截然不同,岛上众多的古迹有中世纪的城堡,教堂,还有博马松德海上要塞,1854年,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建造要塞这一庞大计划搁浅,刚刚建成一半的要塞遭到了英法联军来自海上和陆地的两面夹攻,英法联军夺取要塞后将它炸毁。奥兰岛夏季气候宜人,在岛上,游人可以租到自行车,并同时获得一份地图及指南,沿途有许多营地,度假别野和民宿可供歇息,岛上还有一个36洞的高尔夫球场,除打高尔夫球外,游客还可以在海边垂钓,乘船在海上游览打猎。年度活动6月仲夏节活动夏季集市7月爵士音乐节海洋节8月玛丽港艺术之夜10月文化节奥兰岛马拉松赛12月圣诞集市。世界最大基督教木制教堂---建于1847年凯里迈基教堂。世界遗产至2008年止,芬兰共有6处世界遗产,其中1处自然遗产,为克瓦尔肯群岛;5处为文化遗产,分别为佩泰耶韦西古教堂、萨马拉赫登迈基德铜器时代墓地、劳马古城、韦尔拉磨木和纸板厂、芬兰堡。
加入北约/芬兰
2014年4月,芬兰在考虑是否应寻求加入北约,放弃长达两个世纪的中立。
(KimiMatiasRaikkonen)--现效力于路特斯(莲花-雷诺)车队,前F1法拉利车队、迈凯轮车队、索伯车队车手。2007年在法拉利车队夺得F1世界冠军,年获两届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亚军,2008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季军。因其表情冷酷、惜字如金,被称为“冰人”。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CarlGustafEmilMannerheim)--,芬兰独立运动的民族英雄,芬兰共和国总统,芬兰元帅。让·西贝柳斯(JeanSibelius)--音乐家,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代表作有《芬兰颂》约玛·奥利拉(JormaOllila)--诺基亚CEO李纳斯·托沃兹(LinusTorvalds)--Linux操作系统之父圣诞老人米卡·哈基宁(全名米卡·保利·哈基宁,MikaHakkinen)--前F1迈凯伦车队车手,年的F1世界冠军皮特卡马基--芬兰著名标枪运动员,获得2007年田径世界锦标赛冠军萨米·海皮亚-著名足球运动员,效力于英超豪门利物浦10年。·加里·利特马宁-著名足球运动员,“芬兰冰刀”利特马宁,获得过1993荷兰足球先生,1993荷兰联赛射手王,1996欧洲冠军杯射手王(9球),1995欧洲金球奖第三名,芬兰国内到处流传着“利特马宁是上帝,海皮亚是耶稣”的说法。西蒙·海耶(simohayha)--狙击之王,西蒙.海耶1939年~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他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用芬兰版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射杀了542名苏军,一举成为世界上杀人最多的狙击手。苏军士兵都惊恐地称他为“白色死神”。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称经合组织,是全球30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总部设在巴黎。
强化伙伴会员
海外属地与其他特殊政区
(丹麦) | (英国) | (英国) | (英国) | (挪威) | (英国) | (挪威)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0次
参与编辑人数:4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29:04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芬兰为什么不要领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