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期货彝族道士

彝族罗罗濮支系葬礼习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彝族罗罗濮支系葬礼习俗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盘点河口七个世居民族:瑶族、布依族、壮族、苗族、傣族、彝族、汉族的风俗-触摸河口盘点河口七个世居民族:瑶族、布依族、壮族、苗族、傣族、彝族、汉族的风俗作者:触摸河口 / 公众号:cmhk168发表时间 :
河口世居民族:瑶族、布依族、壮族、苗族、傣族、彝族、汉族,据2015年统计,常住总人口10.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36万人。户籍少数民族人口64141人,占户籍人口的69.93%。瑶族云南河口盘王广场瑶族自称为“棉”,意为“瑶人”,按瑶族语言,服饰和民俗的差异,分为四种。红头瑶:自称“棉”、“孟”、“洞斑黑尤”,意为“瑶人”,妇女戴大红头帕,故他称为“红头瑶”。兰靛瑶:自称“秀”、“秀门”、“门”、“喉闷”,意为戴兰布的“顶板瑶人”,以种染兰靛著称,故他称为“兰靛瑶”。白线瑶:自称“黑尤蒙”、“耿闷”、“敬底闷”。意为“山上瑶人”,因妇女头帕两侧垂白丝线,故他称为“白线瑶”。沙瑶:自称“黑尤蒙”、“耿底闷”,意为“山底瑶人”,长期与壮族的“沙人”为邻,懂沙语,故称“沙瑶”。盘 王 像河口是瑶族自治县, 瑶族主要分布在瑶山、老范寨、莲花滩等高山箐林地带,桥头乡,南溪镇亦有分布。据瑶族的家谱、信歌记载和墓碑调查,瑶族进入河口定居约在清朝乾、嘉年间,至今近300年。其迁徙路线大都是从湖南进广东转广西,经文山或临安进入,亦有部分从广西转道越南进入。寨老制度是瑶族原始社会末期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位一体的特有产物。在历史上对维护瑶族生存与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凡是民族群体的要事,均须通过古老的民主方式,由公众讨论决定,再由寨老监督执行。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寨老制度虽已不复存在,但群众中对原来的寨老仍尊之若师,敬之如父,在村社中仍有一定的威望。一、语言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方言差异较大,兰靛瑶与红头瑶仅少数单词相同,互相不能通话,白线瑶、沙瑶的语言与兰靛瑶基本相通。男性多通汉语,而沙瑶男女均能操汉语、壮语和粤语。河口瑶族语言有两种,即“师公语”和“通用语”,类似汉语中的口语(白话文)和书面语(文言文)。通用语是生活用语,师公语则是念经、祭祀或演唱古老的民歌用语,不会念经祭祀的人,根本听不懂师公语。二、生活习惯瑶族勤劳朴实,男满15岁就犁田耙田,铲田埂,放牲口。女的12岁就学纺线织布,刺绣染缝,饲养家畜,耙草薅地等劳作。所以流行着“男十二当家,女不嫁懒汉”的谚语。居住兰靛瑶、白线瑶喜居高山箐林陡坡,海拔800~1500米之间,适应兰靛生长处;红头瑶和沙瑶则喜溪流不断的谷地,适种水稻、旱谷、玉米、棉花。住房—般用抗朽园木栽于土中为柱,柱上有权,担木为梁。竹为椽,盖草顶,以竹为篱,房子一般为三间二层,楼上堆放粮食和未婚男子居住,楼下住老人、有家室者或未出嫁的女孩。在堂房内置一个火塘,用于煨水煮饭菜。冬天,一家人围着火塘取暖,家家都有水碓,安置在村外小溪旁。水碓由碓窝、碓柱、碓杆、盛水槽组成,选用抗朽木制作,利用溪流为动力,碓上盖棚蔽雨,日可加工大米10公斤。畜厩一般离住宅二三米,农旺季节,大牲畜圈饲。农闲时则流放山上,自由觅食。母牛在山上下仔,犊随母走,进那家是那家的,无争议及被偷盗等事情发生。建房时,同村人都来帮助,不计酬劳。兰靛瑶的田地均在河谷,田边盖有地棚,堆放粮食,饲养鸡、鸭,农闲时,老弱者住田棚,农E时节则是劳动力住,形成一户两头家。1980年以后,部份瑶族住房已由竹篱茅舍改变为砖木结构瓦房。服饰瑶族“好五色衣”。自栽棉花,自己纺线织布,再染成兰色或黑色做衣服。兰靛瑶:妇女穿青兰色园领斜襟过膝长衣,两则开衩,前后两幅向上提起反卷于腰带上。领口饰银扣,垂红珠线,腰系花腰带,带上缀有黑白小珠串和红色珠线,裤细而长,裤脚向上反折,镶天兰色条边。头顶用竹壳或薄板制成直径15厘米的园板,用白布绷紧,头发由羊额左右分开,。盘于头顶,将园木板固定,用兰布盖上,有拔眉毛之习,喜银饰。男衣分内外两件,内称“召襟衣”,斜襟长袖无领,下可及腰,布扣成单数,外衣称“开门衣”,实为坎肩,对襟无袖无领褂子,左右有口袋,袖口、纽扣、衣衩和袋口缀有小花,着长裤,年长者喜戴瓜帽或青布缠头,儿童帽上系有红色珠线,称“花帽”,十五、六岁取下花帽,女性开始顶板包头,男缠头帕,此后便可以进行社交寻偶等活动。红头瑶:妇女头包红帕,头帕四角缀有色珠串绒球花穗,穿长袖黑色对襟上衣,衣袖从袖口至胳膊肘绣有花纹图案,背后绣有方形花纹,后领镶小珠串花穗,胸饰银排扣和红色小绒球花边。下穿黑色长裤,从裤脚至膝盖处绣有花纹图案,后腰系一条绣满花纹图案的长围裙,喜银饰。男子包黑帕缠头,两端绣有花纹图案,边沿缀有须穗,穿斜襟衣袖口绣有花纹图案,背部绣有方形花纹图案,并缀有须穗,称为“盘王印”。白线瑶:妇女头包黑帕,缀白线垂于两耳,穿青兰色园领斜襟长袖的长衫,领口垂红珠线饰银扣,长衫两边开衩,衣边,袖口镶红、兰色条边。下穿青色长裤,左腰系花腰带,缀黑白小珠串,长衣前两角向上提别于腰带,喜银饰。男穿青色园领斜襟长袖衣,外罩对襟短褂。衣边,袖口镶兰色条边,领口和衣襟纽扣处拴吊白线流苏。缠着布头帕,下穿兰色半节裤。沙瑶:妇女头缠青帕,穿青色园领长袖过膝长衣,青色长裤。衣边、袖口、裤脚边镶红色边条,系花腰带,领饰银扣,系红珠线,喜银饰,男衣与兰靛瑶相同。饮食主食大米和喜吃糯米,包谷次之,且多在灾旱荒年食用。稻谷有田谷和旱谷、采谷、麻谷、东京谷(越南种)等。采谷米煮熟后香软可口,糯米一般在节日食用。平时一日三餐以干饭为主,早、晚餐在家里吃,午餐一般是以芭蕉叶或冬叶包饭至田间,劳动后吃用,住田棚者就地煮吃。家菜有南瓜、南瓜叶、黄瓜、青菜、白菜、四季豆、蚕豆、丰收瓜、小米辣、芋头、野菜竹笋、野山药、马蹄菜、野薯(荒年时可充主粮)、白花菜、飞花菜、苦妈菜、木瓜叶、芭蕉心、公鸡树心等。肉类以猪、鸡为主,过去不吃牛、马、羊肉,特别忌吃狗肉。一般每户都养猪、鸡,宗教祭祀、婚丧、节日,猪鸡是少不了的祭品。春节,家家杀猪,制成油炸肉和腊肉备用,清明时还要挖竹鼠,捉鱼过节,瑶族有句话“没有肉吃男人害羞,没有饭吃女人害羞”。瑶族喜狩猎,山上野物也是肉食来源。青壮年男人都有一支猎枪刻不离身,每至农闲则上山围猎,山猪、马鹿、麂子、虎、.熊是主要猎物。每猎获大兽,由“寨老”主持,除“参战”者每人应得—分外,其余则煮成大锅,全村人分享。小猎物则自行腌制,挂在火棚上烟熏留用。平日以野菜、辣椒佐餐,宾客至则酒肉诚情以待;一般不吃菜油。自酿白酒,四季不断,节日时亲朋好友在一起痛饮终日,劳动时以竹筒或瓦罐装酒至田间,兑上清水作饮料解渴。三、礼仪婚姻青年男女可随心选择对偶。历史上盛行姑舅表婚,同姓可通婚,同宗者要在五代以外方可通婚,一夫一妻制相当严格,离婚者极少,兰靛瑶行入赘婚,婚礼花费较少,婚礼、婚宴一般由妇方安排,招赘婚占99%,对歌择偶是最普遍的手段,多数择偶的年龄在18~20岁,逢年过节或在农闲季节,村与村之间的“门包”(小伙子)和“门煞”(小姑娘)相约对歌,形式有唱夜歌,即夜间在屋里围着火塘边(禁在自己家里),唱白天歌,逢年过节邀约在山上唱定歌,互相邀约在某村对唱。通过对唱选择意中人,一旦双方感情融洽,就互赠银饰、垫肩、伞套等信物,当双方订下山盟海誓时,互相用牙齿咬破对方手指,以示永远相爱,散场时再互相用拳头轻轻的捶对方的背,表示爱极了。问亲:女方可主动向男方求婚。门煞门包相爱后,就请人告知自己的父母,由父母主持请媒说合。求婚时,请一媒人(男媒女媒均可)带两分钱去向对方父母(或保护人)介绍女方家庭情况,然后将两分钱交给对方的父母,对方收下表示同意,拒收则表示不同意。同意后就告知“生辰八字”,请人看《合婚书》,八字相配就算终身大事已定,八字相冲则断不能成婚。一旦双方八字配合,就可托媒人带包烟(黄烟或纸烟均可)送给对方父母,共同商定婚期。结婚:入赘婚由男方请两个中年男子和两个男青年(称付礼公及大、小差郎)及本村好友数人,送新郎到新娘家举行婚礼,新娘家请3位妇女(称鸳洞发妈及大、小鸳姑)接待新郎和客人。婚礼一般在夜间举行,大小差郎及大小鸳姑分别协助付礼公及鸳洞发妈主持婚礼;对歌及敬酒,拜堂时由鸳洞发妈引新郎独自一人拜天地、祖宗、岳父母及各亲友,接着由女方父母分别给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系上红丝线,表示“天作之合,白头到老”。然后歌唱彻夜,饮宴通宵。次日新郎新娘在差郎和鸳姑的陪伴下,回男家拜别男方父母后即双双返回女家。入赘男子不改姓,享有和女方儿子的同等地位,有长期同妻居的,也有三五年后自立门户的。白线瑶和沙瑶还存在“抢婚”习俗,即男女双方确定婚事后,男女约定时间地点,由男方邀约几个伙伴把姑娘“抢”走,然后派人向女方父母求亲、讲礼银,办酒宴正式成婚。红头瑶也是通过对歌、说媒、对年庚八字定亲。定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一对银手镯为凭记。确定婚期后,姑娘即停止一切生产和社交活动,在家绣织嫁衣。根据风俗,由亲戚长辈制定一份“婚约书”,规定子女如何取父姓和母姓,并规定要孝敬父母勤劳持家,在婚礼仪式上当众宣布,然后将婚约书委托一位亲戚收藏监督。结婚仪式较隆重,双方都请唢呐队吹奏。新娘在一把红伞的遮掩下,由伴娘、乐队送到男家。在男方村口,双方乐队合二为一,在新娘的周围进行“围亲家”的舞蹈仪式,然后簇拥着新娘进新郎家,双双拜堂成亲,锣鼓齐鸣,通宵达旦。次日,新郎送新娘回娘家,拜谢父母后返回男家。以前禁与异族通婚,现逐渐开放。丈夫是一家之主,夫妇相敬如宾,妇女以忍让为美德,很少有争吵不睦的事发生,离异者极少。夫死由子或婿掌管,寡妇再婚受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节日传统节日主要是:正月初一“过大年”(春节)。正月十五”家神节”。三月三“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目莲节”、八月“新米节”、十月“盘王节”。“清明节”节日前妇女赶制新衣,户户加工糯米,买猪肉、打鱼、挖竹鼠,染三色糯米饭。节期举行祭祀活动,青年男女对歌玩乐,谈情说爱,寻偶定情。“新米节”通过喜庆丰收祭祀活动,感谢盘王及祖宗的恩赐,由各村寨头人择吉日举行。河口盘王节祭祀“盘王节”原不定期,1984年农历10月16日全国瑶族代表在广西南宁市欢度首次全国性的“盘王节”后形成定期节日。盘王节为纪念瑶族始祖的庆典,祭祀场面浩大庄严,除师公、道公诵念经文外,还有群众陛的歌舞活动和大会餐。是时,凡同支的瑶胞不顾路遥道远,也要想方设法汇聚一堂,老人向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讲述祖先艰苦的业绩。渡戒渡戒是男子必经的成人仪式,只有渡过戒并且过关的人,才能参与村社活动和有资格婚配。按老人的说法,是为了教育子孙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思想,尊老爱幼,热爱民族,作风正派,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渡戒分渡道,渡师两种,渡师者可以杀生,渡道者终生忌杀生。凡渡戒者均由“当龙师”取“法名”、渡戒年龄是以天干、地支相属推算。如:子、午、卯、酉年生的人,11岁全、12岁半、13岁败,即11岁、12岁可以渡戒,13岁忌;辰、戊、丑、未年生的人则是12岁全、13岁半、14岁败,三字一轮,与年龄相应,但多在16、19、22各岁举行,20、21岁为“犯冲”之年。成年男子不经渡戒,在社会上被人看不起,没有资格参加社会活动,并受姑娘们的耻笑,讨媳妇也很困难。渡戒非常严肃。受戒者在渡戒前7天即斋戒沐浴,不得与亲友接触,与渡师形影相随,专心聆听渡师教诲。渡戒时受戒者由渡师引上预先搭好的“巫台”(亦称跳云台),渡师念经求神,然后受戒者与渡师各端一碗清水,各执火捻一条,渡师向受戒者面授戒律,渡师、受戒者对天发誓,戒律的内容是“十不”,即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互相窃取,不为非作歹、不奸拐妇女、不欺诈骗人,不游手好闲、不做官欺人、不经商骗财、不作民族败类。“十要”,即要热爱民族、要公平正直、要勤耕勤作、要和睦相处、要勤读经文、要尊老爱幼、要孝敬父母、要尊守教规、要作风正派、要重视社会道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誓毕,掷火捻于水碗内,表示如违誓言与火捻同灭,之后,渡师一声令下,受戒者在巫台上全身卷曲,双手围膝,头置两膝间,神色自若地从巫台上一滚而下,落入一张由数人拉着的藤网内。滚下时若张手舞足,四肢朝天,则被认为是不过关,为人耻笑。跳巫台之后,受戒者还需住在渡师家数天,渡师向受戒者传授各种礼仪课目,做人处世道理,学念经书18卷后才可回家。红头瑶30岁以下的男子都可渡戒。渡戒时受戒者头顶文灯(蜡烛或香油灯均可)三至七盏,由师公诵经2天,故又称“挂灯”。丧葬瑶族原行火葬,老人死后亲友都来上祭,每户捐捆木柴,架在火化场与殓尸棺木一起火化,骨灰装入陶罐,在葬坑内砌石为棺,将陶罐置石棺内埋葬。1922年伤寒病流行,死者较多,有一户一天死3个成人,来不及火化就装棺埋葬,此后即沿之以棺木土葬。埋葬后于墓前筑一石门,原配夫妻死后分棺合墓合门,再婚夫妇则要另筑石门,以表示分别出入,人死后—般停在家不超过3天,出殡日亲友、村民均前来送葬。四、信奉祭祀崇信万物有灵,道教经文是各种祭祀活动的主要依据。祭祀、渡戒、跳盘皇、祭祖、丧葬、打斋等都具有道教内容。献祭盘古、神农、社皇、瘟王、雷神、谷娘、帝母、罗五娘等上百个神灵,但村寨里没有固定庙宇,一切祭祀仪式都由“龙师”主持,在“龙师”家中或旷野举行。每逢家人生病,或寨内瘟疫流行,必打斋请神驱鬼。仪式由龙师主持在寨老家举行,个别人家打斋则在其家举行。大斋需杀猪两头为祭品。斋毕,由全寨与师父共餐。扫寨在三月初三全寨性举行,寨内多病多灾,亦可随时举行,打扫全寨环境与户内的清洁,由渡过戒的男子和小孩在师父带领下,各持刀、链、畚箕、纸钱,绕寨游行,小孩端水饭一碗撤于寨头寨尾,“打发鬼走”。游行后,各家各户大扫除。禁忌瑶族特忌“红沙日”,认为“丑亥是红沙,盖屋必定火烧家;出门犯红沙,必定不回家;嫁女犯红沙,必定嫁三家”。正月逢虎日禁劳动,祭龙日忌工,凡祭祀期间不动土,男子头上一撮发(瑶族称“皇帝头”今已少见)任何人不能触摸,妇女不能与男客同餐,产妇未满月,外人不得穿草鞋进家门,大年初一妇女禁串门访友,初三、初五、初六忌出远门。屋内火塘上的“铁三角”不能用脚踩,不能在屋内乱吐口痰、乱放屁,忌衣服当户晒,忌用洗脸盆洗脚,忌互用碗筷,忌门坎上坐人,忌乱用班辈排行等。河口瑶族风俗简介 一 、河口瑶族概况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源于古代中华三祖之一的蚩尤部落联盟的一支,夏商周为三苗部落之一,南北朝时期统称为“蛮”。汉代瑶族先民主要聚居在湘江、资江、沅江流域一带称为“南蛮”,唐宋时期称为“莫徭”。从唐宋时期瑶族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 瑶族从唐宋朝代形成一个独立民族共同体后,因战乱和自然灾害不断向中国南方迁徙,到民国时期已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中国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5省。二十世纪70年代在越南的瑶族因战乱作为难民安置到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瑶族因长期不断迁徙,游耕多国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国际性民族。 河口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据族人家谱的记载,他们是由广西迁来的,时间是清乾隆后期至清嘉庆初年,分为三条路线迁入河口,一是由广西凌云进入云南广南、文山、屏边进入河口;二是由广西进入越南,由越南进入河口;三是由广西田林进入云南富宁、文山、麻栗坡、马关进入河口。据2010年人口普查瑶族人口240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96%。 河口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有“门瑶”和“勉瑶”两个支系。门瑶支系称谓来自瑶族自称“门”,全称“金底门”,意指瑶人,全称山里的瑶人。门瑶因服饰不同有他称蓝靛瑶、白线瑶、沙瑶3种,勉瑶支系称谓来自瑶族自称“勉”,意指瑶人,因头带红头饰他称“红头瑶”。 二 、 瑶族传统文化 瑶族是个发源于长江东部的民族,由于受战乱、阶级压迫和自然灾害的原因不断向南迁徙,形成了一典型的刀耕火种的山地游耕民族。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积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在社会发展交往中向各民族学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传统文化。一是保存着人类初始文明的刀耕火种农业文化;二是传承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文化;三是融合汉族早期道教文化,形成了成年受戒传道习俗,造就了瑶族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言文字:河口瑶族有自己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支瑶语支门方言(门瑶)和勉(勉瑶)方言。其语言分为白话语(日常用语)、歌语(民歌用语)和经书语(宗教用语)3种。瑶族没有文字,但历史以来瑶族习用汉字读瑶音,记录族谱、宗教典籍、民歌等形成了独特的汉字瑶文。宗教信仰。瑶族是个原始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多神信仰民族,其宗教信仰是由原始自然崇拜、瑶族始祖盘王崇拜、家族祖先崇拜和道教融合发展而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道教的极大影响,因此学界称“瑶族道教”或“瑶传道教”。瑶族道教分为师和道两个宗派。瑶族男子成年举行受戒(度戒)入教仪式,学习宗教知识,取得司职宗教的资格。 寨老组织:门瑶支系瑶族建立寨子后相应成立寨老组织。寨老由寨老、出师、出主3人组成。解放前寨老是瑶族社会行政、宗教事务组织,行使全寨的一切集体事务职权。现在国家行政政权建设完善,寨老只管理宗教方面的事务。一是选举寨老、出师、出主,过去寨老是由德高望重的老者来担任,现在基本是抓阄轮流担任;二是组织寨子的具体祭祀活动,如二月初二做众祭寨神,每个节日祭寨神。 经济文化:瑶族因自然灾害,战争受压迫的原因是个不断迁徙游耕的山地民族。由于历史以来瑶族深居深山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直至上个世纪解放前属于典型的刀耕火种农业经济。解放后瑶族在党的领导下定居下来,生产资料归瑶族集体所有,开耕了大量稻田,瑶族农耕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种植水稻、陆稻和玉米,兼种棉花和豆类。改革开放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农民耕作主要种植香蕉、菠萝为主,兼种杉木、柚木、肉桂、草果、八角等经济作物。 服饰文化:瑶族历史上有“好五色衣,衣裳斑斓”的记载。河口瑶族服饰有门瑶和勉瑶两种服饰。河口瑶族在历史上都是自种棉花纺织布料,用蓝靛染的黑布缝制衣服。河口蓝靛瑶服饰以黑色为底色调,配红色为主色,蓝色为点缀形成的服饰色调。款式分为男装、女装、儿童装。男装以黑色为主,有裤上衣齐臀,衣服分单长袖衣和外褂两件。裤子为大裆直同长裤。女装有成年旗袍齐脚板折叠别腰式和童女长到膝盖式两种。成年妇女顶蓝色头帕,童女头戴自绣的花帽。其特点为女装系毛线织的花腰带,胸前挂以红色基调为主的各种毛线,肩上有一块扛肩,并绣上各种花鸟图案,总体呈现红色鲜艳的色彩,配上银饰,人穿着显得年青清秀朝气。勉瑶服饰男装以黑色为主色,有齐臀上衣和大裤裆直同长裤。女装头缠红布加红色小毛线球装饰,上衣为长袍式,前胸齐肚腰中间点缀红色十字绣和挂银饰,腰前系齐脚围腰,腰系红色刺绣花腰带。裤子为黑色长裤,从裤脚到膝盖部分绣上复杂的十字绣花纹图案,色调清秀鲜艳分明。整体呈现黑底大红的色调。 饮食文化:瑶族以大米为主食。三十年前瑶族主要种植一种叫“采谷米”的陆稻和少量水稻。粮食喜欢用铁锅或铜锅在火堂煮吃,叫锣锅饭。肉食有家庭饲养的猪、鸡、鸭肉,过去瑶族是个善于狩猎的民族,野外飞禽走兽也曾是瑶族的肉食之一。瑶族糯米主要用来制作米酒和节日粽粑、饭包、染花米饭、冲粑粑。瑶族食品以清素淡辣,喜苦味的野菜。讲究菜种本味为主,佐料用得较少。 节日习俗: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瑶族的节日有春节、正月十五家神节(元宵节)、三月三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四目莲节、八月新米节,十月十六盘王节等。瑶族每次过节都祭祀家神和祖先,举行对山歌活动。 音乐舞蹈:瑶族是个能歌善言的民族,清代李调元《粤东笔记》说:“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沓,一唱百合的历史,”记载。瑶族民歌丰富多彩,内容深刻富于哲理,寓教于乐,而且种类繁多,有创世古歌、迁徙歌、礼仪歌、劳动歌、信歌、苦歌、情歌等等。瑶族音乐表现在演唱各种歌曲上,有夜歌唱腔、白天喊歌唱腔、信歌念唱唱腔、小调情歌唱腔、道经唱腔、师经唱腔,而所处不同区域曲调唱腔又不同,形成曲调丰富多变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有大合唱、双人唱、对唱、独唱等。 瑶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异彩纷呈。舞蹈者多为师公、道公等宗教人士,因此舞蹈带有很强的娱神目的,带有强烈的宗教性。伴奏乐器有木鼓、锣、钗、铃、唢呐,配各种经书曲调而舞。舞蹈名称有动师舞、动道舞、师道镇帅舞、师边舞蹈、道边舞蹈。舞蹈明显特点在漆部柔软稍蹲,手拿法器、铃铛、花带而舞。舞蹈人员搭配上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多人舞。舞蹈动作以脚步有节奏地柔软下蹲,带动上身,向东、南、西、北、中五方而舞。道边舞柔软而较简单,师边舞柔中带烈,复杂多变。 生育礼俗:瑶族认为小孩是花根父母神灵赐给人类的,古时无生育能力的要举行求花仪式,小孩出生三日要举行三朝礼,祭献花根神灵,感谢赐子,因产妇生子身心受伤虚弱,魂魄失散,请结婚时的男方主婚人(媒人)帮产妇祭神赎魂,请主婚人和亲朋好友安小孩名字。 成年礼俗:瑶族门瑶男孩10岁后父母就择日为其度戒。瑶族“度戒”是学界一致的称谓,瑶族叫“受戒”,瑶话叫“斋”,意为斋戒。蓝靛瑶男子10岁开有道(天、地、人、佛、畜、鬼六道)即可度戒,绝大多数在婚前举行。 瑶族度戒源于对自然崇拜、先祖崇拜,受道教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形成了瑶族独具特色的人生礼俗。瑶族男子十岁举行度戒仪式。仪式有考验、训诫条文、象征死亡和复活、继续一定时间的成年礼特征,是典型的成年礼仪式。瑶族男子只有受戒入教后才被授予斋名。有了斋名才能列入祖先名单,死后为灵名;才能参加各种宗教事务活动;才能学习宗教知识和司职宗教仪式,才会被瑶族社会认可。女孩长到十五六岁,父母请几个较青年的妇女把女儿短衣换成长衣加头上顶蓝头帕,被视为成年人,可以参加对山歌找对象。 婚恋礼俗:河口历史上都是行一夫一妻制的婚礼制度。大部分青年人以对山歌找对象恋爱。门瑶蓝靛支婚姻解放前是听从父母之命媒人之约的娶嫁为主,解放后随着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婚姻实行自由恋爱,结婚不用彩礼,男方上女方家的上门婚。蓝靛白线支过去偶有抢婚遗存。红头瑶、门瑶白线支和门瑶沙支娶嫁婚为主。瑶族举行婚礼都在晚上举行。婚礼的重要隆重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第二天回门在男方家办回门婚宴。婚礼双方举办三天两夜才结束。婚礼婚席摆成长桌形,每个婚礼程序都用唱歌和喝礼酒的礼仪进行。参加主持婚姻的双方人员都要会唱民歌。歌基本上要唱到一天一夜才结束,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在婚席上也要唱歌为婚礼助兴,形成了瑶族一夜婚礼一夜歌,一夜礼仪一夜酒的特色婚礼习俗。 丧葬礼俗:河口瑶族实行土葬。有人去世后,主要是婚后有子女的成年人和老人去世,死者主人鸣三枪向全寨人报丧。鸣枪后及时通告所有亲属和朋友来吊唁,并帮忙料理丧事。此时死者子女要及时找道公择日出殡。择日后死者子女到全寨每户门口下跪报丧,请每户出人帮忙出殡。死者子女要及时请道公师公超度做丧。道公请到后,死者子女孙子及年纪比死者小的亲属都要带孝。做丧道场仪式要历时一天一夜,也有做三天三夜的道家丧礼。做丧程序分送亡和开亡两大部分。送亡是把死者魂送到阴间,开亡是把死者的魂从地狱赎罪,把魂送到瑶族祖先居住的阳州,度炼成家族家先。瑶族一旦谁有丧事全寨每户都有1人来帮忙,每户对死者主家给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一般是一只鸡或一条腊肉、现金等。死者出殡后全寨分批晚上来陪死者家属三晚以上到天亮。 传统体育:瑶族历史以来是个居住深山的民族,面对恶劣的环境,练就了自己的独特体育竞技方式。当有农闲、节日休息时间时集聚一起举行体育游戏活动,项目有射弩、打竹弹弓、踩高跷,打陀螺、荡秋千、磨秋、丢花包、扭棍、扳手腕等。布依族云南河口的布依族布依族自称“东苗”、“仲家”,因其来自贵州都匀地区,又称“都匀”人。196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划为“壮族”。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经省、州批准改为“布依”族。刺 绣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贵卅都匀地区大旱,民不聊生,一部分农民流徙至马关。嘉庆三年(1798),布依族韦朝元、王囊仙起义反清失败,一部份群众随义军逃至开化府,另一部份逃往越南。嘉庆十二年又一部分为寻亲访祖,迁至马关。咸丰末年,部分移居河口桥头一带。桥头乡老苏箐罗氏家谱载,大清乾隆五十九年由贵州省麻河州白秧坪(今贵州都匀市迎恩区沙堡镇龙江村)迁来。老董上寨罗氏家谱载:清嘉庆三年由贵州平越地区天塘寨(今福泉县)迁来。王荣寿家谱载:嘉庆十二年由贵州麻河州乐平保子寨迁来,主要在桥头区的上,下老董寨聚居,也有的与傣、壮、汉族杂居。主要姓氏有(以多少为序)罗、王、陆、张、韦、吴、杨、莫、赵、唐。言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迁至云南后,多与汉、壮、傣民族交往。歌 舞老董寨村隶属于云南省河口县桥头苗族壮族乡桥头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乡政府4公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还完整保留着布依族的传统民居、祭祀活动、婚礼习俗、服饰文化、摩文化、风俗礼仪、传统节日、传统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等。一、生活习惯居住布依族善耕水田,喜住依山旁水处,村名多带田、沟、寨,如月亮田、冷水沟、老董寨。建房一般在田地旁,村边宅旁植树栽竹种花。二、三十户为一村。房屋三格或五格(取单不取双)的穿方斗木框架结构,正房楼上堆放粮食和住宿,楼下是厨房、碓、磨房、神龛和客厅。布依族男女荡秋千服饰妇女头发编辫,用青布折条帕裹头,发辫缠于帕外,身穿兰、绿色低领斜衿衣,左右两侧开衩,衣钮一律饰银钮五对,衣袖分大小两节,内长外短,长衣袖镶3条花条边,短衣袖精绣花纹图案,(图式有21种之多)。胸挂围腰,围腰链是3条银制品,垂蝶形银牌饰,肩钮吊银链,系银鱼铃一对、银钱一对,手戴银镯3对,分扁镯、锟镯、小镯。坠银耳环,戴银戒指,裤子一般是大裤头。1980年以后,接近城镇的姑娘服已换成汉族服装,边远山区还保持民族服饰,男装已汉装化。敬 酒饮食主食大米,辅以玉米。糯米主要用于染五色板,节日做粑粑。酿酒。乌糯做成甜酒,补身益血。肉类以猪、鸡、鸭、鱼为主。宰猪时喜吃“生旺”(即猪生红拌以熟肉、香菜)。猪骨头砍剁后拌上姜、辣椒、草果、八角、盐巴,装入坛内封闭,—个月后炒吃,骨质软脆,美味可口。猪肉喜腌制成腊肉或香肠备用。山上野兽野禽,也是餐席上的珍馐。家家自制醋,户户腌酸笋,每餐少不了酸辣调味。家种有青菜、白菜、芹菜、碗豆尖、南瓜、丰收瓜、姜豆、萝卜、牛皮菜、西红柿、韭菜、葱、蒜、姜;喜吃的野菜有鱼腥草、甜笋、苦笋、白花菜、飞花菜、野荞、菌等。酒用粮食酿制,除平时饮用及待客外,并泡药治疗跌打损伤及风湿病痛等。荡 秋 千二、礼仪婚丧父亲执掌家庭一切生产及经济大权。父死子继,兄弟长大成婚后分居,父母一般与幼子居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解放前,由父母包办,严禁同宗通婚。还有“姑表婚”和“背带亲”(即在“襁褓”时,由父母为孩子订下婚约)及“不落夫家”(婚后新娘仍回娘家居住。到农}亡、节日或公婆生病时,媳妇才至夫家帮忙,直到怀孕后才来坐夫家,若第一个孩子是亲夫的,才可以主持家祭)的习俗。敬 酒解放后,包办婚姻虽逐步废除,男女青年可自由恋爱,但双方看中后,还要对合年庚八字,然后由男方请媒向女方求亲。说亲必须经过4次,(第一次是女方父母表态,第二次讲礼物,第三次订婚,第四次报婚期)。礼品一般是8~10套衣服。伞、毛巾、鞋袜,还有围腰银链、镯头、辉千、戒指等银首饰。结婚时女方请客,男方须送50公斤猪肉、40公斤酒。婚宴一般3天。接亲时,男方派去媒人2人,唢呐手2人,未婚男女4人迎亲,女方亦派未婚男女4人伴送新娘。新娘上下马均由其弟护送,男方须付“鞍马费”,路上不论远近,新娘必须撑着一把花伞,以花毛巾盖着头部。新娘到新郎家,过去是在门外住—夜,次晨才进夫家拜堂,现已改为当天拜堂。拜堂后,新郎引新娘入洞房即回避不能同房,陪娘与新娘同桌同床,形影不离,第二天新娘在新郎及陪娘的陪伴下返回娘家。“不落夫家”现已有很大改变,新娘最多二、三个月,即回夫家。布依族传统石磨信奉布依族信奉道教,崇拜多神。如:山神、树神、门神、灶神、土地神、娘娘神等,每家都供有祖宗神牌位,村边有山神庙,土地庙。行棺木土葬,老人死亡,由其亲生儿女为其洗澡换衣,称“凉床”,然后由孝子、孝女向亲人叩头报丧,请风水先生看坟地,请道士择吉日诵经开丧。开丧期间,孝子孝女一律素食,道士念《散花经》,然后由孝子孝女及其亲友唱“孝歌”。棺木埋葬后,送葬者不论男女,按辈分互相染黑面。布依族传统榨糖机节日春节。腊月下旬,打扫室内外称“扫阳春”,宰杀年猪、酿酒、做粑粑。除夕白天再一次进行室内外大扫除,后吃“年庚饭”。夜间男女老少洗澡后围炉守岁,神灯亮通霄。初一晨4点献神,开财门。初二晨打“牙祭”后,青年男女到歌山上对歌,孩子打“陀螺”、打“磨秋”,日落兴尽才散场。四月八牛王节。染五色糯米饭,染红、绿鸡蛋,祭神后,祭品先给耕牛吃,让耕牛休息1天。传说是古时布依族人民在一次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中,起义军在深山密林中迷失方向,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加上天旱缺水,人们心急如焚,一位老人说“牛离不开水”,于是放牛找水,果然找到了一汪清水,为敬水牛之功,此日是四月八日,就定为“牛王节”。迎 宾六月六。节日传说有三:一说盘古开天地,六月初六盘古谢世;二说为纪念布依族农民起义的胜利,悼念牺牲的壮士;三说古时六月六日官府和土豪对安龙布依族大屠杀,造成很多孤儿寡妇,遗孀们洗晒丈夫生前衣物唱“哭夫调”;“年年有个六月六,家家门前晒衣服,别家有夫红绿晒,寡妇无夫晒孝服”,故有“寡妇节”之称。由于六月初正逢农忙季节,节日改在七月一日进行。1982年国家民委规定,“六月六”为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布依族传统民间艺术吹唢呐布依族男女青年对歌称“玩表”。节日,赶街或空闲,是年轻人对歌的良辰,第一次对歌时必须有第三者作通话人,以歌代语。互相尊称“表”或“哥”、“姐”,先从古歌开始,继而唱赞歌,盘歌(即问答歌),双方了解后才唱情歌,唱歌时双方保持约3公尺的距离,严禁动手动脚。歌词即编即唱。通过对唱,达到互通感情,建立恋爱对象,合意的对手,可连唱三天三夜不重复。布依族糍耙布依族染蛋布依族风味布依族传统水碓传统布依族民居迎 宾 酒陈 列 室壮族居住在云南省河口县的壮族有“布侬”(也称侬人、侬青)、“布瑞”、“布傣”三个支系。“布侬”分布于桥头乡,“布瑞”分布于河口镇及南溪镇。“布傣”分布在桥头村的小田房、干田寨。一、人口及族源居住在桥头乡的“布侬”,大部分是明末清初从广西天等县迁出,经富宁、文山、马关到桥头定居。另一路则由贵州兴义经开远、砚山、文山、马关到桥头定居。分布在河口镇、南溪镇的“布瑞”有部分是清初由贵州兴义南笼迁来的,有部分系援越抗法期间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中留居河口壮族将士的后裔。另一部分是法国殖民者修建滇越铁路时从广西招来,在滇越铁路完工后居留下来的壮族劳工。再一部分是由广西迁出,到越南停留一段时间后又北迁进入河口。二、服饰河口壮族“布侬”、“布瑞”服饰不尽相同。“布侬”妇女多身着蓝叽卡布缝制的斜襟长袖衣,低领,沿领口及斜襟镶(滚)一道白边,喜佩齐胸围腰(裙),围腰上端缀以银链挂于脖子上。胸前饰乡花图,头缠黑棉布头帕,下身着宽大的藏蓝色土布百褶长裙(现已不常见)。“布侬”妇女喜欢佩戴银耳环(堕),银项链、银项圈、银手镯或玉手镯、银戒指等银制品。“布侬”男子旧时上身着藏青对襟低领长袖外衣,无装饰,老者缠黑色头帕,下着宽腰大裆长裤。今天“布侬”青年男女服饰已十分接近流行汉装,逢重大节日或喜庆活动女方着民族服饰。“布瑞”妇女装较“布侬”素雅。妇女多穿斜襟短上衣,沿斜襟缝一约10厘米宽的红或黄或绿布片,下方滚二道红边的青色布,两袖口制作与斜襟缝制作相对称。头饰以包红色或蓝色花头巾居多。老者亦用黑头巾包头,下着宽腰大裆黑色长裤。男子服饰与汉族近似。“布傣”妇女下身穿土布蓝色裙,上身穿土布蓝色衣,式样为高领斜襟。头部用蓝布折叠缠绕,素净无花纹。男子穿对襟布纽衣,下身穿大裆裤。三、礼仪习俗壮族热情好客,每有客人到来,主人便忙着让坐递烟,敬茶,接着便杀鸡宰鸭,盛情款待客人,席间频频向客人敬酒,大有不醉不散席之意,客人启程时,还专门送一程,千叮嘱,万交代,欢迎下次再来。壮族文化悠久,数百年前就已有人使用汉字记载本民族的宗教经文、山歌、账务等。壮族十分重视祭龙活动,每年夏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都要举行祭龙活动,此活动由事前推举的“龙头”负责操办和主持。“祭龙”虽然是在“龙山”林中的“龙树”下进行,实际上不是祭龙而是祭村寨的保护神——神树。是时,每户公平分摊祭祀所需购置物品所产生的费用,每户由一名成年男性参与。祭龙期间,停止所有生产劳动,无论本村人或外村人都只许进不许出。祭祀完毕,要忌工3天,期间,青年男女们可尽情对唱山歌。河口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祭龙、三月三等,红河、南溪河流域的壮族除上述节日外,还有正月二十九的“吃立节”,“吃立节”意为补过年。相传援越抗法期间,男性青壮年都上前线参战,到正月二十九亲人凯旋归来才补过大年,此传统一直沿袭至今。四、婚俗1949年前,壮族(侬人)的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亦有“背带亲”及“不落夫家”的习俗,并有“姑舅表婚”现象。这些陈规陋习,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得到改变,实现了婚姻自由。壮族(侬人)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氏族外婚姻,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族外婚现象普遍。壮族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要经历3个程序。第一,对歌定情。壮族的婚姻大多通过对歌促成,男女青年们通常利用赶集、节日、喜庆和走亲串戚对歌。通过对歌,男女双方互相了解,并产生感情,互相中意者,由男方青年向父母提结婚要求。第二、请媒说亲。男方父母得知儿子要求,即着人暗访女方情况,若女方祖辈无传染病史,即请媒说亲。媒人首次说亲要带糖、鸡、鸭前往。若女方不退糖,则表示同意这门婚事,一般情况下,媒人要登门3次,方能正式订婚。第三,举行婚礼。到了迎亲的日子,男青年在伴郎(陪郎)及亲友的陪同下,前往新娘家迎亲。迎亲之日,新娘一方男女青年们都准备好了从村边到主人家门口的清水,待新郎到达时,大家都往其身上泼水,新郎时而以伞遮挡,时而东躲西闪,但最终被淋得透湿。到新娘家后岳父母便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新衣与其更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先“退车马”,然后与新郎拜堂。壮族婚礼一般摆宴3天,此属婚期,夫妻不同房。3日后新娘即返回娘家,重大节日或农忙时节夫家才去接来,而后又返回娘家,直至身怀有孕才到夫家坐家。壮族也有招赘的习俗,招赘通常也请人说媒。入赘者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并享有财产继承权。妻亡夫可续弦,夫亡妻可改嫁,不受社会歧视,有兄亡弟及,可以转房的习俗。五、饮食壮族多居低山河谷地带,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都较好。壮族精于耕作水田和水果种植。主食为大米和糯米。大米一般采用木甑蒸或铁铸罗锅煮食。蒸法:洗净所需大米,在大锅中将适量清水烧开后将洗好大米倒进滚水中,待大米半熟时捞出滤去米汤。甑子置大锅中冒出热气时将滤好的大米倒进甑子中,蒸20分钟后可抬出甑子以备食用。罗锅煮饭:将罗锅洗净盛适量清水置于三脚架上,点火烧水,将大米洗净倒入锅中,米汤滚沸至要干时用小火慢慢烘烤,水汽干后抬下以备食用,此煮法米饭香味扑鼻,虽有锅巴但黄而不焦,香脆可口。壮族逢年过节也染制花糯饭和包粽粑,与瑶族不同,壮族花饭,一般为5色,粽粑个头稍小些。壮族常食用蔬菜有青菜、白菜、四季豆、豆芽菜、南瓜等。浑菜类则以腊肉、老猪脚、鸭肉、鸡肉为主。桥头地区壮族所烹制白斩鸭(亦称凉拌鸭)肉,堪称一绝。烹制方法:将杀好洗净的鸭放入锅中,冷水煮至水滚沸,翻一转、撒入适量食盐,5分钟~6分钟后取出晾好备用。采摘新鲜柠檬叶洗净切细,将蒜瓣和小米辣捣细。把鸭子砍成块状放入盆中,把切好的柠檬叶、蒜泥及小米辣倒入用筷子拌匀即可食用,此烹制香味扑鼻,鲜嫩甜脆,是难得的佳肴。六、丧葬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3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洗礼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1枚银圆,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1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1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入殓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入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层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1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或用绳索箍紧,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1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下点燃1碗用香油做的灯,此灯昼夜长明,棺材前方设1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棺材左右两边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座席守灵。停丧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白布做的孝帕,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出殡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出殡,先由亲属1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一路敲锣打鼓,道公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戴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1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叶的水盆里洗手,从一盆火上跨过,以为去邪。人们吃饭后分散回家。出殡后,丧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设死者灵位,朝夕供奉饭菜,过节点灯烧香。满3年孝男孝女才脱孝服。在死者的葬式上,壮族曾经有过各种葬式。如岩洞葬、悬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间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拾骨葬,又叫迁葬,是将棺尸埋葬,上土筑坟,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开棺拾骨迁葬,俗曰“拾金”再葬。壮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的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间犹存。1950年后,壮族民间的丧葬礼仪风俗文化有了不少的改变。丧礼、礼服、脱服以及迁葬等均从简。然报丧、入殓大体仍沿旧俗,一些地方还请道公做道场念经。在壮族好些地方,有类似现在治丧委员会的“老人会”。如果这家是“老人会”成员,必须马上去报丧,“老人会”立即出来协助办理丧事。“老人会”现在依然存在,不过已经没有迷信的内容,变成纯粹是互助的团体。参加该会的会员,交10个碗,10个羹匙。把姓名写在传命牌上,该会积累一大批餐具,供有丧事的会员借用。平时可以租赁。每年旧历六月初六为改选正副会长的日子,会员各派1名男子到指定地点赴会,各带家酿米酒若干。宰1头猪作宴席。会长主持会,照例要阐述一番宗旨,宣布申请入会名单,用协商办法选下一任正副会长。会务办完,即共饮团结酒。谁家老人去世,会长便召集会员齐心协力处理后事,壮语叫作“含卢过喝”,意思是划船过河滩,同舟共济过难关。会长为死者家属征集钱、米、酒等物。会员各家壮实男子要出来帮助打柴、修桥、铺路、挖坑、扶棺、料理吊唁事宜,事毕,会长设宴酬谢。会长还要出任丧家办理丧事的总指挥。有了“老人会”,即使是贫寒之家,丧事也能隆重举行,使儿女尽到孝道。这是壮家人团结互助的好传统。傣族傣族是河口较早的世居民族,多居于红河沿岸,因河水时常泛滥成灾而大部分迁往越南。境内傣族大部分是明代由玉溪元江迁至文山、马关,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进入河口的。主要分布于桥头乡的白黑、石岩脚等地和红河沿岸。根据其服饰、语言的差别分为水傣、汉傣、傣良(即黑傣、红傣)3个支系。河口的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桥头乡的傣族礼仪习俗、节日、婚俗、丧葬、饮食等与彝族大同小异,仅黑傣妇女服饰稍有差别。黑傣妇女着黑色长裙,蓝色斜襟长袖上衣,胸襟饰有素雅图案。头戴高冠帽,前额上方缀有银泡饰品,红傣亦着黑色长裙,裙脚边镶宽约1?5厘米红布条边,水傣喜着蓝、绿紧身镶边姊妹装,下着黑色扭裆大裤脚长裤。坝洒农场曼峨一带的傣族妇女饰品与壮族近似。一、人口与族源河口县傣族主要居住在桥头的白黑、干田寨、白泥寨、石岩脚、方罗成,坝洒农场曼峨。傣族古代与布依族、壮族是百越人中的雒越人。东汉时期分离为鸠僚。西汉时期称“滇越”、鸠僚,战国时期称土僚或鸠僚、滇越。唐代称“金齿”、“银齿”、“茫蛮”。元明时期称“金齿”、“白夷”。清代至民国称“白衣”、“摆衣”。傣族内部分若干支系,有傣罗迷、傣峦、傣南、傣勒、傣达、傣纳、傣雅、傣良、傣仲、傣卡、傣朗、傣德、傣张、傣洒等14种。河口县的傣族有傣卡(汉傣),傣良(红傣)、傣纳(水傣)3支系。二、服饰汉傣:居住在白黑、干田寨、拉基寨、老汪山。妇女用青布制成马鞍形戴于头上,脑后订一条宽5厘米布条,布条上镶银泡,布条下端缀五色丝线,称为钱片。额系一条5厘米宽的布条,布条上镶银泡,称为勒子。衣服为青色斜襟衣,襟和衣领镶银泡,肩用红、黑、白、蓝四色丝线锁边。耳坠银环。裙长而黑,需六尺布制作。裙脚用绿、蓝绸缎镶制,腰间系围腰,围腰两侧镶绿色绸缎。男子穿大裆黑色裤,上身穿对襟黑色衣,头包布帕。红傣:红傣居住在老汪山村石岩脚、白泥寨、竹林寨村的方落成。妇女头包布帕,头帕镶银泡,衣着蓝色斜襟衣,衣袖长而细,镶红色布条,外穿对襟领褂,面襟两侧镶银泡,下身穿筒裙,裙下段镶红布。围腰相似汉傣。男服也接近汉傣。水傣:水傣居住在坝洒农场曼峨,衣服已经汉化,老人还会讲傣语,年轻人讲壮语。原服饰,妇女头包黑帕,穿白色大襟上衣,衣长至膝,衣领、衣摆镶浅色边。裤子肥大。腰系围腰。喜戴耳环、手镯、戒指。三、礼仪习俗傣家有客人来临,主人招呼坐凳,找水烟筒、刀烟、点香交给客人。无论男客、女客来到都如此。留客人吃饭,安排菜饭,如果客人过夜,要安排对歌,客是男,女人来对,客是女,男人来对。对歌一定要招待烟。如别家的客人晚上串家,要招待夜宵,早上来串家,要招待喝早酒。节日正月初一“过年”。腊月中旬便忙着缝制新衣,杀年猪、舂粑粑、腊月三十晚吃年饭,煮隔年饭和长菜,初一妇女休息,男入厨,整日素食,忌窜门、扫地、洗衣,禁用一切生产工具,至初四才开封,节日间青年男女尽情玩乐,互敬合气烟。弹月琴、吹木叶,上山对歌,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二月初二“姑娘节”。杀鸡宰鸭请出嫁姑娘回家团聚,夜间,姑娘小伴唱歌直到天明。六月二十四“火把节”。邀请其他民族亲友团聚,夜间用干竹片捆札在门前烧,人多的村寨举行集体活动。九月十三“老人会”。全村老人各自提酒肉到会头家聚会。苗族云南省河口县苗族是清乾隆时期迁到河口的,是较典型的山地民族,迄今已有230余年。河口苗族主要聚居桥头乡边境沿线的半山区,瑶山、莲花滩、老范寨、南溪、河口等乡镇均有分布。河口苗族自称“蒙”或“勐”,意为苗族。河口苗族按服饰和语言分为“蒙豆”(白苗)、“蒙诗”(青苗)、“蒙巴”(黑苗)、“蒙爪”(绿苗)4个分支。其中以“蒙诗”、“蒙爪”居多。虽各支语音、服饰有异,但语言完全相通,服饰、生活习俗等皆大同小异。河口苗族迁徙路线大致为:一路由湖南经四川、贵州至云南,后经开远、蒙自、屏边到河口,另一路由曲靖、开远、砚山、文山、马关至河口。到河口后,其中一部分又续迁到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亦有部分漂洋过海到欧美等国。二、服饰河口苗族服饰以妇女服饰最具代表性。虽有四个分支,但大同小异。苗族妇女身着蓝(或黑)色斜襟低领长袖外衣。苗族妇女精于刺绣,因此,衣领、托肩、斜襟、臂及肘部至袖口均绣满各类花纹图案。下身着过膝蜡染麻布百褶裙,裙身自上而下分别绣各形各色图案,前后各系一块围腰,前围腰与裙长相同,绣花,后围腰以黑布缝制,较短,无刺绣。腰间喜系红色或红底花腰带,两端置于身后,有的年轻女子还特意缝制绣花腰带,两端饰以串珠,银铃或小铜铃垂于身后,行走起来叮当作响,很是悦耳。苗族妇女喜留长发,盘于头顶,先以棉布黑帕缠住,再用一条白布点缀,又缠上棉纱黑帕,最后缠缀有串珠小银铃等饰物的花边。妇女都打绑腿(俗称裹脚),中青年妇女绑腿均绣花,老者一般只用黑布缝制即可。苗族妇女喜戴银耳环、银项圈、银项链、银锁、银牌、银镯、银戒指等银制饰品,偶有戴玉耳堕、玉手镯的。苗族男服饰较之女装简单许多,很多成年男子喜穿青、蓝对襟上衣,老者则穿斜襟上袖上衣,下穿大扭裆黑长裤。现在苗族男子服饰与汉族比已无异,仅存在语言区别。三、礼仪习俗河口苗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襟怀宽阔,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主人家忙得不亦乐乎;生怕怠慢了客人。家里再穷,也要去借鸡、借酒款待好客人,让客人高兴而来,尽兴而归。河口苗族与其他地区苗族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没有大的差别,也与周边的兄弟民族大体相似。河口苗族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月半等。春节苗语“挖扎”(音),即过年的意思,是苗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每年腊月20日之后就开始杀过年猪,舂糯米粑、饵块粑准备过年。大年三十那天,各家各户,屋里屋外,房前屋后,畜圈(厩)要全部打扫干净方可进晚餐。河口苗族过年一般从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初七。初一不出门,妇女不做家务,不做针线,全由男子操作家务各家自顾自在家从事献饭祭祀祖宗的活动。初二以后,未婚青年男女和已婚青年男女们便争先恐后地赶往花山场,参加“踩花山”活动。而不去参加“踩花山”活动的则在村中搞打鸡毛毽、打陀螺等活动。男女对打鸡毛毽时,输的一方要让对方“弹耳朵”或“拍屁股”,或者将自己某件物品作“抵押”,散场时相互开个玩笑便物归原主。也有打毽子而情投意合缔结良缘的。“踩花山”苗语称“果蹈”(音)。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到固定的花山场上,欢度传统节日踩花山。腊月二十六,花山主持人召集人手在花山场正中立1棵近20米高的花杆,杆顶分别插常青树一枝,挂长约2米红布1块,米酒1壶,芦笙1把。是日,参加踩花山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相聚于花山场上,对歌的,跳芦笙的,表演武术的纷纷闪亮登场。花山场刹那间变成了歌的海洋、舞的海洋、花的海洋。未婚姑娘小伙子趁此机会,进行“伞下对歌”,寻觅知音,结下美好姻缘。四、婚俗苗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也有四五代同堂的大家庭。苗族同姓同宗不通婚,旧时多为姑表舅亲。现已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当双方感情发展到蒂结终生时,小伙子要抓住姑娘的手拉一把接回家中,即“抢婚”。意为姑娘不是自己跑上门来,而是小伙爱慕她硬抢来的,以后不得歧视她,随便解除婚约。当晚姑娘由男方亲表姐妹陪寝。次日清晨,派人到女方家报信,3日后,男方派出“正媒”到女方家求亲,如女方父母无异议,即商定礼金、嫁装等事宜,择吉日迎亲。定亲后姑娘由小伙子亲表姐妹护送回娘家等待新郎迎亲队伍的到来。娶亲时,男方要将彩礼逐一呈上,让女方父母过目,并在女方家请客吃饭。新郎要向岳父母及长辈敬酒认亲。叩拜完毕,女方媒人就把陪嫁品(木柜、服装、首饰等)交给男方媒人。双方媒人领新娘新郎向父母告别,步行出门。临行,新娘在室内放声啼哭,甚至母女抱头痛哭,难舍难分(即哭婚),此时迎亲婶娘要往新娘母亲手中塞点钱(即释手钱),礼节到了,新娘母亲依依不舍将女儿送出家,千叮万嘱,新娘终于与迎亲队伍上路了。苗族娶亲归途中一定要在半路上稍事休息“吃晌午”,即使在本村娶亲也要按路线转悠一圈,吃晌午后才能接新娘回家。迎亲队伍人数多少不限,但只要单数,即去时单,回时双,以示好事成双之意。婚后第3天新娘由父母和伯叔带到娘家“回门”住1夜即返回。苗族也有招赘习俗,但其程序、手续要比娶媳妇简单。招赘均为无子家庭。上门女婿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财产继承权。五、丧葬苗族丧葬习俗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死人时,要鸣枪3响向村中报丧。闻讯后,族中亲友纷纷前来帮忙,丧事由族中懂得丧葬礼仪之男子(苗语称“孜仪”)负责主持,人死后于次日晨入棺,一般停灵3天,其间“孜仪”召集人不分昼夜吹芦笙,打丧鼓,以吊哀情。中间要有人为吹打者(亦称吹打师傅)不停敬酒,边饮酒边吹打。如果嫁出门的姑娘回来守灵哭丧,家中要有妇女陪哭或劝慰。孝子要在门口跪迎前来悼唁之客。河口的苗族不戴孝,只是妇女不得包头,男子不能戴帽。出殡前,所有孝子要焚香跪于棺前,听吹打师“侃理”接受孝道教育。出殡时所有孝子要烧香躬身循环跪地3次。即头朝送殡方向两次,回朝出殡方向1次,让棺木从上抬过(称为“孝子桥”),长媳抬一火把送至村口放在路边即返回。出村后长子要背朝棺木,反手抬棺底为老人送殡,直至“孜仪”叫放手时方能离开。下葬前一般不开棺“清棺”(也有“清棺”的),下葬时,先由长子跪于棺盖,左右各挖3锄,挖3锄后,其余孝子依次挖土掩埋。丧事完毕,酬谢管事“孜仪”1块(2斤~3斤)猪肉。此后3天,长媳每天清早都要送火把,一日一程,第3日到墓前,意以为死者照路、送粮。死者下葬之后的第12天,要召集亲戚好友为死者招魂买(烧灵),苗族称之为“挖施”、“挖弯施”或“挖比施”。六、饮食苗族以玉米、大米为主食,苗族做玉米饭:先将玉米磨细,筛去麸皮,加清水搓揉,先蒸一道,取出再加适量温水搓揉拌匀再蒸熟即可食用。掺拌大米时,将煮至半熟的大米滤去汤汁,与蒸过一道的玉米饭一起蒸熟后拌匀即可食用,此蒸做法,食口软和,久不回硬。居住在高山的苗族还常用玉米、荞子、小红米等做成各种食品(粑粑)食用。苗族做菜较简单。杀年猪时,多数人家只做煮(炒)肥肉、炒猪肝、炒肉片、“凉旺”(也称“白旺”,即生猪血)等几道菜。剩余猪肉腌制成腊肉常年备用。平时多以青菜、白菜、瓜豆之类为主菜。苗族喜食素菜,办法也简便,即将菜洗净放入蒸子下煮熟,辅以糊辣子面蘸水食用。苗族菜谱中,“连渣捞”和“水豆豉”是两道风味独特的菜。“连渣捞”,即:将黄豆磨成浆,不滤豆渣,拌青菜或南瓜叶相煮而食,味鲜美、甘甜。“水豆豉”制作:将黄豆炒至焦黄,放水煮软,滤干,发酵后拌入辣子面、生姜、八角面加适量清水,放入罐中密封7至10日可食用,其味辣而香,很是开胃,是做凉拌菜不可缺的辅料。彝族云南省河口县的彝族有“仆拉泼”、“姆鸡泼”、“尼苏泼”三个支系,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与邻县屏边、蒙自、马关的彝族大体相似。一、人口与族源主要分布于桥头乡的老卡、牛场、大打拉、新发寨、龙洞和莲花滩乡的干龙井、中岭岗、约马几及老范寨乡的丫都坡等。据乾隆《开化府志》及《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夏四癸未,云南右丞爱鲁上言,自发中庆(越南地名),经罗罗(倮倮,彝族支系)白衣(傣族)入跤趾(越南)。”由此可见,800多年前河口就有彝族先民居住,但多数已在早期外迁。据走访调查,现居住在河口境内的彝族都说他们的祖先是从临安(今建水)、屏边、马关搬来的,具体年代不详。河口境内彝族政治经济社会形态与苗族大体相近。莲花滩乡原创彝族舞《平常农家事》二、服饰河口彝族服饰与其他兄弟民族的最大特点是:男子服饰与汉族几乎无异,仅妇女服饰尚保存相应的民族特色。特别是未婚和青年妇女服饰,仍保留一些彝族传统色彩。彝族妇女服饰:彝族妇女多喜好身着蓝底绣花长袖外衣,两襟、两肩、两臂、肘、袖口绣有各色各类花纹图案。腰间系约15厘米宽缀银泡棱形图案花腰带,下着宽腰黑色宽大长裤。头饰为半月形缀有红、黄色毛线绒球;两端缀以红穗。老年妇女多喜包方格花头帕。男子多喜着蓝色或黑色咔叽布对襟长袖普通衣,下穿黑色或蓝色大扭裆裤。老者有缠黑头帕或戴蓝色帽习惯,今已与汉族无异。三、礼仪习俗彝族是一个具有诚实善良、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热情大方传统美德的民族,与周边各兄弟民族融为一体,共同建设祖国边疆。节日禁忌:彝族最盛大的节日为过年,每年要过大小2次年。大年为春节,火把节为小年。彝族普遍在夏历腊月二十四宰杀年猪。腊月三十之夜不请客,不寄宿他人家中,借人钱物须还清,家家户户都要杀大公鸡团聚,祭天地、献祖宗。正月初一全天不动刀斧,不事生产、不串亲戚,初二至初三方可走亲串戚、互相拜年。正月十六杀鸡祭祀,过年结束。节日期间,青年男子或上山狩猎,或串亲,对歌,寻觅知己。夏历6月24日,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也叫过小年,是日,夜里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叫魂,到田间祭祀。入夜各家各户点燃火把,燎照住房,畜厩等处烟熏一周,意在驱鬼。然后将火把送到村外草坪上,照着青年小伙们开展摔跤比赛,以示降伏凶神,预祝丰收。火把节已成为开展文艺体育比赛的盛会,成了各族人民喜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的盛会。此外,彝族也过“新米节”、“端阳节”、“中秋节”等节日。彝族在社会生活中有诸多禁忌。如:严禁在村里生私生子,违者会招致抄家;妇女分娩忌男子接生;公公忌收媳妇晾晒的衣物;年轻人忌在家中吹口哨、弹四弦等。四、婚俗彝族基本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除少数与汉族通婚外,均为族内婚。同宗不通婚,五代之内的亲表兄妹不通婚,严禁两兄弟娶两姐妹。彝族男女青年社交自由。女子一般十四五岁就学唱山歌,参加社交活动,男子十五六岁便开始走村串寨,寻知己,结伴侣,彝族婚姻分为自由婚和媒妁婚两种。自由婚又叫“偷婚”,男女双方在交往中互相爱恋,许下终生后,男方要将备好的衣物或首饰作为信物赠送女方,并商定婚期。婚期一到,男方便邀约伙伴趁黑潜入女方村边等候,待姑娘走来便一拥而上,将其“偷”回男家,即为成婚。女方父母一般都尊重女儿的选择,为其办酒席。媒妁婚又分为两种:一是双方自由恋爱,请媒提亲,征得对方父母同意后成亲,此类情况居多,因此,彝族家庭一般比较稳定。二是双方无恋爱基础,由父母请人说媒,由父母决定婚事。如姑娘不同意,媒人须多次登门求说,姑娘若是不同意,就会当着媒人的面做出扫地,甩空桶等举动以示拒婚,媒人见状就不再登门。彝族成婚时,如男方因事在外,可由其弟代行婚礼,但不得同房,有兄终弟及的“转房”习俗。五、丧葬彝族死人实行棺木土葬。在家咽气视为好死,在外断气视为不吉。老人咽气须由儿子“接气”,鸣枪报丧。听到枪声,家族长老就会主动召集三亲六戚,帮助料理后事,视死者年龄,停灵一般要3天~7天才上山下葬,葬后7日内死者办“招魂”仪式。汉族 据史料记载,云南省河口县的汉族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先后由四川尉州均边县、贵州遵义军民府,广东和广西分别进入河口的。乾隆五十年有一些难民从南京、四川进入云南开化府的逢春里(今河口老卡),但人数不多,红河北岸及南溪河下游一带的汉族,部份是黑旗军撤离时留下来的两广战士;部分是光绪三十四年督办许德芬扩建河口镇区,从广西招来汉族技工三百,建成后部分留居河口。“滇越铁路”民夫无法回原籍者,亦留居于铁路沿站;亦有一些则是两广商民。20世纪50年代中期,河口大力发展橡胶垦殖,大批支边的湖南移民,部队转业退伍军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及城市支边居民先后到河口落户定居,汉族人口不断增加。汉族是河口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河口镇,桥头街和国营农场。 汉族主要居于城区和集镇经商或从事其他自由职业,也有部分专事农耕。定居河口后,与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为开发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携手奋进。在党的团结、互助、合作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血肉关系,为边疆的建设和发展共同辛勤耕耘。主要节日:农历正月初一“过新年”,二月初二“土地节”,正月十六“元霄节”,三月三“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四“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 “新年”。每人必备一套新衣,购买各种糖果、瓜子,彻底打扫室内外环境,洗刷炊具、用具。除夕前,即包好糯米粽子、甜板(即年糕),甜米花,除夕即杀猪、杀鸡、张帖年画,更换春联、神位,摆置供品。晚五时祭献祖宗、晚餐后不再出门,一家人围炉守岁。.初—零时,燃放鞭炮、烟火。凌晨,家家抢挑“新水”,家长给子女“压岁钱”,这天忌扫地、泼水,忌针线活、串门。初二早起杀鸡宰鸭“抢头牙”(正月初二每年头一次牙祭),餐肴极尽丰美,过年3天不从事生产。尽兴玩乐,举行各种体育和文艺活动,醒狮团和湖南龙灯舞团十分活跃。二月初二“土地节”。民国期间,家家户户凑钱买供品拜土地庙,祭后主持者分派供品,由庙祝送往各家共享。民间组织“烧花炮”盛会。人们抬着烧金猪(烤全猪)、关帝塑像,随着八音乐队、醒狮队,集会在河边沙滩,会首将一枚缀着红丝线的金属小圈系在一颗冲天花炮上点燃,一声巨响,冲天炮带着金属圈冲向天空,坠落后,谁抢得谁英雄,人人为他祝贺。日本侵入越南后已不举行。
清明节。家家剪纸钱备三牲扫坟。
端午节。包灰水三角粽,以雄磺兑酒擦额,表示“辟邪”。
鬼节。剪纸钱纸衣接祖送祖并超度无主孤魂,祈求消灾消难。
中秋节也称团圆节。家人团聚聚餐,晚上拜月、赏月吃月饼。
重阳(老人节)。老人登高饮菊花酒,子孙祝老人长寿。
腊月十六“尾牙”(一年中最后一次“牙祭”)。佳肴丰盛,开怀畅饮。但在旧社会,是私人企业职工最担心的—餐。宴时,老板亲自敬酒送菜,送给一件鸡骨,就是叫你安心继续工作,如送给鸡腿则是辞退的最后“通牒”。腊月廿三日“送灶”。感谢灶神赐人间饮食,送灶神回天庭会报人间善恶,以汤园,糖果作供品。文章综合来源于:河口史志、河口县志、河口瑶族协会触摸河口整理相关文章猜你喜欢清石缘观赏石文化清石缘观赏石文化启德留学新疆矿业投资新疆矿业投资#统计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华共和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