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士兵用哪个型号的手枪击落了一架日本零式战

说起我国的抗日神剧,那真的是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情节真的是让人无力吐槽。手撕鬼子、包子炸弹这种神剧情,让很多人一度质疑,当年日本是怎么在中国撑下来8年之久的。不过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电视剧中用手枪把飞机打下来的剧情,历史上还真的出现过,完全是历史上一大奇迹,真的用手枪把飞机打下来了。

这位历史上奇迹的制造者叫欧文·巴格特,这哥们就是那个用手枪把飞机打下来的美国士兵。很多人都在质疑,用手枪把飞机打下来了,怎么可能呢?其实这个事,还要从日本最爱干的一件事有关系。

大家都知道,日本对于很多联合国的规定,完全视若无睹的,根本不当回事。联合国规定不能杀俘虏,他们杀的一头劲;联合国说不能射杀敌军的医护兵,他们依然杀的一头劲;联合国再说不能射杀跳伞飞行员,日本继续杀的一头劲。这个叫欧文的士兵就是一名跳伞飞行员,当时他们在执行炸桥任务的时候,遇到了一群零式战斗机。战斗结束的很快,美国战斗机被击落,在跳伞的时候,依旧受到了日本战斗机的射杀,为了躲避,这哥们竟然想到了装死的方法。

这个时候一架零式战斗机飞了过来,想要看一看是否真的被射杀了。就在这时欧文向着飞机的方向开了一枪,没想到这个倒霉的日本飞行员直接被一枪爆头。而欧文就幸运多了,打开了降落伞仅仅只是受到了一点点擦伤,虽然最后被俘,不过二战结束之后回国就受到了嘉奖。用手枪把飞机打下来,这牛估计能吹一辈子。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1911年3月29日,由勃朗宁设计、柯尔特公司生产的0.45英寸自动手枪被选为美军制式武器,并正式命名为“柯尔特M1911 0.45英寸自动手枪”,成为美军装备的第一支半自动手枪。从此这支手枪开启了它的传奇生涯,伴随美军经历了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20世纪美军参与的几乎全部战争,虽然在1985年美军更新制式手枪(M9手枪)后M1911被替代,但各种M1911手枪仍然被许多公司生产。今天就来详解一下这位当之无愧的手枪之王。

M1911手枪最初是由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勃朗宁1889年开始试验自动装填技术。在1895年发明了一种枪管后坐式工作原理的新手枪结构设计。1896年,勃朗宁和他的兄弟与柯尔特专利武器制造公司(即现在的柯尔特工业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勃朗宁利用新发明的手枪结构为柯尔特公司设计了一种发射0.38英寸柯尔特手枪弹的自动装填(半自动)手枪。这就是为何此枪名为柯尔特手枪而设计者却是勃朗宁。1897年此枪交给美国军方进行测试,结果军方对该枪表现并不满意,认为半自动手枪可靠性较左轮手枪差,没有采用。

1899年-1902年期间,美国军队正在菲律宾与当地的土著发生武装冲突。在战斗中美军士兵发现他们所装备的0.38英寸(9毫米短弹)口径柯尔特转轮手枪停止作用不够大,再装弹速度太慢。基于与菲律宾土著起义者战斗的经验,并在动物和人类的尸体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美国陆军军械理事会的主管约翰·汤姆逊上校(汤姆逊冲锋枪就是以其姓氏命名的)认为美国陆军需要一种0.45英寸(11.43毫米)口径的枪弹才能提供足够大的停止作用。

勃朗宁将原有手枪弹改装成0.45英寸口径的无突缘式手枪弹,并于1905年把这种口径的自动手枪提交给美国陆军进行评估。在评审期间,勃朗宁继续对原有的设计进行改进,例如改进了铰链、手动保险、握把保险和空仓挂机。1911年3月29日,正式命名为“柯尔特M1911 0.45英寸自动手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柯尔特公司进行改进并重新命名为“0.45英寸口径M1911A1自动手枪”。此后,该枪在结构方面几乎没有再进行大的改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政府已经从柯尔特公司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购买了约14万支M1911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41年到1945年期间仅是美国陆军就有270万支M1911和M1911A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M1911A1手枪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M1911A1仍被广泛采用,并出现了一些其他形式的改型。

该枪最大的特点是准确性高和停止作用大,0.45的手枪弹药在击中人体后可以有效地击退敌方。在二战中当步兵的主武器失效或者弹药耗尽时,亦或是在太平洋战场中窄小坑道中不便于使用长枪时,M1911A1是他们手中最可靠的武器,在二战末期甚至有一位美军侦察兵靠着M1911A1俘虏了整整一个连队的德军士兵。

而M19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天空中经历了更神奇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美军驻印度的第10航空队上。1943年3月31日,第7轰炸大队第9中队被派遣去破坏缅甸中部城市彬文那附近的一座铁路桥,机队在抵达目标前遭到日军战斗机拦截,受损严重,机上人员不得不跳伞逃生,但日军飞行员立刻开始扫射这些跳伞逃生的人,并打伤了副驾驶伯格特的手臂。一架"零"式战斗机飞近伯格特,也许是想看看他打死的人是什么样子吧。而伯格特装死,于是"零"式飞机就从伯格特的脚下飞过并继续向降落伞扫射,此时伯格特掏出他的M1911手枪对着刚从他脚下经过并打开了驾驶舱的"零"式战斗机打了4枪。这架"零"式战斗机马上停止射击并开始旋转坠落。后来伯格特在战俘营中生活了两年多,二战后回到军中服役,以上校身份退役,并撰写了传记,这个传奇故事被刊登在1996年6月的美国《空军杂志》上。

您还需要澄清关于M1911安全问题的关键是,手枪的安全一直批评,最用来攻击M1911的例子之一是这枪不小心受伤的巴顿将军!而M1911包保险锤,一半在保险和保险按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保险的最安全方式(相比,日本南部的枪杀数量少于自杀)。所以巴顿和受伤?是他一个M1911手枪巴顿的军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手枪触发按钮太大,操作方便。为了减少枪触发力,它将触发和触发机制,光泽,但由于过度研磨,使触发力很小。有一天,在他的腿和他的手枪,手枪,子弹击中了他的左大腿。这个故事被单词成为最大M1911警示,但事实是一个爱好的手枪在实验将军的错误。

M1911战果颇丰、屡获传奇,如今这位老兵还在发光发热,在民间比赛中发光发热。无论是传奇程度、装备量还是战果来说,M1911都是当之无愧的手枪之王!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中国第一个用枪击落飞机的记录创造者名字叫王文礼,1932年7月下旬,正在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学习的红军战士王文礼用法国产的老式步枪,在三架飞机组成的一次俯冲中进行了两次射击,击落了国民政府军的一架同样是法国产的小型螺旋桨飞机,这一举动使他获得了“红军学校奖”,此奖章至今保存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值得注意的是,该奖章背面刻有“对空射击手”字样以证明此次成绩。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行军中,也有类似的记录。

大规模出现用枪击落飞机的记录是二战期间的中国战区,尤以国民军十八集团军以及新编第四军活动区域为多,第一次出现的此类记载是1943年,八路军战士宋岭春用三八式步枪击落一架日军飞机。

50年代初的朝鲜战场亦多有记录,比较能够确定的是1951年3月初,志愿军士兵关崇贵成功以轻机枪射出14发子弹击落一架美军P-51螺旋桨战斗机。

参考此后王文礼、宋岭春、关崇贵被授予巨大荣誉的记录,可以说明此类情况并不多见,而且仅限于在特定的环境下击落一些螺旋桨飞机。不仅如此,由于连年的战争,资料的散落不全,导致围绕用枪击落飞机的记录是否真实,也曾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起巨大争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军制式武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