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母亲带2岁女儿母亲面试孩子坠亡亡 到底谁的责任

中秋前出事,老婆孩子都身亡!这“元凶”最近很常见…

贵阳红旗村曹师傅家三人摘野板栗时,几百个马蜂追着他一家人不放,曹师傅的妻子和孩子已经死亡,他本人正在急救中,家里两岁的儿子正盼着父亲醒来。

9月22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曹师傅的父亲曹天德,他告诉记者,这棵板栗树就在他家的房子后面,板栗树上有一个大蜂窝,以前并没有发生马蜂蜇人的事。他赶到时,儿子,儿媳妇和孙女全身被马蜂蜇伤。三人当场晕了过去。

闻讯赶来的村民急忙打了120,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把三人送到医院救治,不幸的是,曹天德的儿媳妇和孙女没有保住性命,目前,曹天德的儿子还在抢救中。

医生说:“现在病人被野生的毒蜂蜇伤,全身多器官损害,他全身都有红色皮疹,小便已经是酱油色的尿液,现在曹师傅的病情非常严重,只能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重症监护室门外,大家焦急地等待着。曹家唯一的孙子才两岁,也在门口等着,刚刚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现在唯一的就是希望父亲能够醒来。

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马蜂有毒,但蜜蜂没有毒。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马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

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每年8-10月是马蜂伤人的高峰期。如遇被马蜂蜇咬的情况,还是要第一时间引起重视,避免错过最佳处理时机。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医师沈安强说:“如果疼痛的比较剧烈,有头晕、眼睛花、皮疹这些,最好是一定要过来(医院)的。”

专家提醒,国庆假期,大家去景区或草木繁盛的地方要小心躲避马蜂。马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当蜂巢受到威胁或惊扰时才会蜇人。如果马蜂停在身上,可以轻轻抖落,一定不要拍打,以免惊扰遭受攻击。

责任编辑人:翟夏鹏 PX029

}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能自我不断反思和总结; 能自我排除抑郁和烦闷; 能自我调节自己的追求; 其实什么都是浮云。

这种事情,只有孩子的监护人负全责。

}

李女士带着两岁的女儿到北京大兴区金融大厦内一家保险公司应聘时,为防止孩子吵闹,保险公司员工郭某将孩子带出看管。没想到孩子从楼梯护栏的缝隙中坠楼身亡。一审判决李女士承担一成责任,其余三方共同承担九成责任。后三被告上诉。昨天此案二审在北京市二中院落判,法院调整了各被告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郭某由原来承担两成责任改判为四成,大厦管理方由原来四成降低为三成,保险公司由三成改为两成。

孩子自楼梯栏杆间隙坠落

去年2月29日,李女士应朋友郭某之邀,带两岁七个月的女儿童童(化名)到大兴区金融大厦三楼郭某供职的保险公司应聘。面试中,为防止童童吵闹,李女士将她交由郭某看管。由于郭某的疏忽,导致童童从四楼间拐角处楼梯栏杆的间隙坠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李女士和丈夫将郭某、保险公司以及金融大厦管理方多元电气公司诉至法院,索赔120万余元。

一审判决三被告共同承担90%的责任,其中郭某承担两成,多元电气公司承担四成,保险公司承担三成,共赔偿108万元。李女士自担10%的责任。三被告后上诉请求改判承担更低比例的赔偿责任。

市二中院认为,李女士并不熟悉大厦内的建筑情况,而事发楼梯通道亦并非所有往来公众的必经途径,无法预料且未能轻易观察到大厦楼梯区域是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加之通常的面试应聘过程不会持续较长时间,故不应因李女士将其女交托她人照管之时坠亡而苛责其承担更多法律责任。

多元电气公司提出涉诉大厦系写字楼和办公场所,不是少年儿童活动的场所,但其未能举证证明该大厦作为公共场所而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出,未证实对随母亲进入的童童进行有效阻止,亦不能证实已就楼梯栏杆安全隐患进行了明确提示和防范处理,故应承担一定责任。

同时,郭某未能充分保障之过错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应当大于栏杆间距过宽这一环境条件,故前者责任应大于后者。郭某看护孩子目的是保证前来面试的人员顺利完成应聘活动,且本身的工作职责亦与招聘他人从事保险代理有关,在存在重大过错的情况下,依照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之规定,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保险公司作为应聘活动的组织者,未能对孩子进行合理安置和妥善看护,亦未对在现场临时看管孩子的雇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提示和约束,应承担相应责任。

最终,二审认定各方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即:郭某40%、多元电气公司30%,保险公司20%,李女士10%,共同赔偿李女士108万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亲面试孩子坠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