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如来佛祖的人物形象形象何时出现

在尼泊尔亲睹佛祖家园重光 释迦牟尼诞辰或提前700年在尼泊尔亲睹佛祖家园重光 释迦牟尼诞辰或提前700年尼泊尔旅行百家号尼泊尔旅行"活着,是一场盛大庄严的旅行"一位当地人站在迦毗罗卫城城墙遗址上在尼泊尔蓝毗尼历经数年的考古发掘之后,考古学家通过现代科学检测手段得出结论——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佛祖诞生地蓝毗尼周边存在着一座城市,这很可能就是佛经上所称的迦毗罗卫国。蓝毗尼圣园考古队经英国杜伦大学、尼泊尔文物局、蓝毗尼发展基金会以及特里布万大学和蓝毗尼大学的专家学者组成,这个结论是他们在研究新发现的古代基础设施残片之后得出的。他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信托基金的帮助下,2011年以后在蓝毗尼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密集的发掘调查。迦毗罗卫城遗址外墙,目前还待开发不需门票迦毗罗卫城曾经是南亚文明的中心迦毗罗卫国为城邦国,又称迦毗罗卫城,是佛陀乔达摩·悉达多成长的地方,也是重要的佛教圣地,佛陀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前29年。几千年前,年青的悉达多在城中遇到一个老人、一个病人、一个隐士和一具尸体,从而引发超越生命的思考,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觉者之一。数十个世纪的风吹雨打,使得迦毗罗卫城遗址风化厉害。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我们才能一窥当年该城的奢华程度——那种奢华迫使佛祖离开而去考虑生命的本质。迦毗罗卫城新发掘出的主体建筑联合考古队的发言人昆瓦说,经过在Ram-gram,Sagarhawa和Chatradehi等地区的发掘调查,研究初步结果表明,佛祖的家园曾经是人类数千年前的文明中心。“最近的调查证实了我们早期调查的结果,并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古迦毗罗卫城居民文明程度发达,已经存在道路、堡垒和水井等基础设施建设,”考古队声称。正在工作的联合考古队在蓝毗尼发现的各种文物和古代基础设施已经证明,这里曾经有南亚最古老的城市文明。最近的调查和发掘更证明有这座规划良好的城市是一个建筑杰作。新发掘的迦毗罗卫城遗迹佛陀的出生年份或提前700年关于佛陀的准确出生年份说法不一。公元一九五零年,世界佛教友谊会于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时规定佛陀降生于公元前623年的五月月圆日。然而,汉传佛教一般认为佛陀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又有说法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藏传佛教格鲁派则认为佛陀诞生在公元前1041年出生。此外,学术界和佛教界人士部分认为佛陀诞生在3300年前——本次古迦毗罗卫城的重光及年份断代,为他们的说法提供了有力证据。或许迦毗罗卫城遗址未来的进一步发掘,能确定释迦牟尼的准确出生年份,佛陀的诞生将提前700年。  迦毗罗卫城中朝圣的能广法师一行亲睹佛陀故乡的重光日,笔者有幸在朝圣途中亲睹古迦毗罗卫城的重光——脚踩着净饭王、摩耶夫人和佛陀曾经踏足的土地,眼见着佛陀生活过的家园重现,这是非常奇妙又不足为外人道的体验。考古队正在工作目前,佛陀故国还湮没在亚热带丛林的荒草蔓延之中。迦毗罗卫城曾经是一篇丛林,20世纪才被发现但经过考古队的不懈努力,最新发现了古迦毗罗卫城的南门和王宫及周边的许多主体建筑,正在做进一步清理。加上之前发现的西门和东门,在未来发掘出北门之后,迦毗罗卫城的轮廓将完全呈现。佛经中记载的悉达多太子游四门的故事。西门,在迦毗罗卫城遗址进门处。东门,释迦牟尼就是在深夜中从这里告别了家园和亲人去追寻真理。还掩埋在泥土中的南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细致处理。虽然古城建成于3300年前,但基础设施齐备,工艺水平位居当时世界前列。精美的宫殿建筑群,佛经中记载太子当年生活安逸:净饭王为他建造了三座宫殿(三时殿),一座冬天防寒,一座夏天避暑,一座雨季防潮。王城中的古井,体现出当年已经有很高的文明程度。保存至今的水池,当年释迦族人就是在这里沐浴后再去神庙朝拜。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双生墓,巨大的建筑体现出古人的智慧。考古队负责人史蒂瓦先生赠送给笔者一块古城的碎片。如果说佛祖诞生地蓝毗尼在尼泊尔的重光,表明了当代佛教在全世界的复兴;那么,迦毗罗卫城遗址的确定及发掘,同样是另一标志性贡献,更与前者相互印证。可以断言,佛经中的故事将一一在我们眼前变成现实。古迦毗罗卫城遗址已被提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将成为尼泊尔的第五处世界遗产。联 系方式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欢迎原作者与我们联系。长按关注尼泊尔旅行,留下幸福的脚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尼泊尔旅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尼泊尔不丹第一华文自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好!请!
华夏收藏APP天天拍卖,就等你捡漏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佛祖形象何时出现
11:48:12 浏览0次/0评论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生动地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与生活观念,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就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典型代表:佛祖、禅僧与罗汉。杨俊艳佛祖佛祖包括释迦牟尼佛像、无量寿佛像等,一般被刻画得非常亲切、庄严,尽显其慈祥、宁静之美。就瓷器而言,佛祖形象最早见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越窑,主要采用模印贴塑技法制作而成,即先用模具翻制出佛像形象,再依据主题需要贴饰于瓷器上。佛像常常被施于谷仓罐、盘口壶、三足洗等类器物上。谷仓罐一般贴饰于罐体上腹部及肩部;盘口壶一般被贴饰在肩部,佛像端坐在双兽驮起的莲花座上,背有轮光,充满神秘色彩;三足洗一般被贴饰在器物外腹部,佛像结跏趺坐,神态庄重。西晋时期,由于佛教的传播,瓷器上的佛像纹装饰更加普及流行。以浙江早期越窑青瓷为代表,佛像纹被广泛运用于壶、罐、洗、钵、谷仓罐等类器物上。佛像一般有背光,身着肩衣,衣纹可辨,作跏趺坐,下有莲花台。以谷仓罐为典型器物,器身上贴塑佛像人物。这一时期的制作,也是先模制而后再贴塑。此外,佛像纹还多被施于唾壶的肩部、酒樽的腹部及香薰中香笼的足部。随着佛教本土化,这一时期的佛像纹还与道教题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人骑兽等同施一器,时代特征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湖南湘阴窑青瓷上也有佛像纹装饰,见有青釉酱彩贴塑佛像盆,腹部印带状小方格纹,其上施以酱色点彩并贴塑佛像。北宋时期,佛像纹再度兴起,以定窑白瓷为代表,见有在炉口外贴塑佛像的装饰。以双耳炉为典型器物,口沿外堆塑十六尊佛像,惟妙惟肖。从圈足内外的墨书题记可知,这是由善心寺比丘尼等专门定制的,后施入塔基地宫。具有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禅僧瓷器上禅僧形象源于佛教绘画与文献,具有鲜明的宗教背景。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长方形枕上有的绘制禅僧人物纹,以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的这件“僧稠降二虎”人物枕为代表――北齐高僧僧稠持杖分开两只斗虎的画面,惊魂动魄,生动传神,展现了高僧的功力,也体现出磁州窑高超的绘画水平。明代万历五彩及天启上均见有达摩的形象。以达摩人物纹盘为典型代表,画面表现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盘沿绘双龙纹与双凤纹,盘内底以釉下青花及釉上红、绿、黄等色绘达摩像。达摩立于一支芦苇之上漂行在水面上,周围衬托着群山与彩云,气氛祥和,画工精湛,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明末崇祯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见有布袋和尚的形象,以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青花布袋和尚尊为典型代表,尊外壁绘一乐呵呵的布袋和尚,周围环绕着一群淘气的小顽童,他们有的拉布袋和尚的念珠,有的爬趴在布袋和尚的肩上挠耳朵,有的将布袋和尚的衣服打成结试图拉动他,十分生动有趣。清代瓷器上的佛教人物纹也是以禅僧形象较为多见,除了表现佛教内涵外,也融入了民间世俗成分的色彩,充满了吉祥寓意。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见有和尚念经的形象,以经文盖钵为典型器物。盖面绘一身披袈裟的老和尚,只见他双手捧书,正在聚精会神地诵读佛经,形象生动,面容慈祥,给人以亲切之感。罗汉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地位仅次于菩萨。唐代玄奘法师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中记载:佛陀涅时,曾令16个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宋代时,又增加了两位至尊罗汉,堪称十八罗汉,一直流传至今。罗汉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境界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而又引导众生修行,是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的圣者。至于五百罗汉的说法,通常是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或指佛陀涅后编辑、整理佛教经典的五百弟子。罗汉的形象,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象,身着僧衣,生活简朴,内心清净,神态安详。明代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罗汉纹,以嘉靖时期景德镇窑青花十八罗汉图为代表。万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罗汉人物纹较为多见。天启时期青花瓷器上除了十八罗汉人物纹,还见有托塔罗汉人物纹等。明代末期,尤以崇祯时期青花瓷器上十八罗汉人物纹绘制精美,以三足炉为典型器物。清代,瓷器上的罗汉形象更为常见,且融入了民间信仰和世俗化的成分,吉祥意味渐浓。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的盖钵上见有罗汉的形象,盖面画僧人读经图。钵外壁绘一持扇罗汉,两侧满饰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经尾处落“乾隆丁巳年冬月敬献”款。乾隆丁巳年乃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堪称为乾隆初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嘉庆以后至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窑上更是十分流行十八罗汉纹,以十八尊者盘、碗为典型代表,通体内外以粉彩绘山石松柏、楼阁祥云,十八罗汉云游其间。十八罗汉姿态各异,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传神。色彩丰富,构图错落有致。底书帝王年号款,表明为官窑制品,折射出了宫廷生活背景。(本文摘自《》杂志)什么叫结跏趺坐结跏趺坐:“跏”同“加”,即放置、安放的意思。“趺”同“跗”是脚背、脚面的意思。佛经中结跏趺坐一般指全跏坐,《佛学大辞典》定义为:“交结左右足背而置于左右髀上。在公元前3000年这种坐姿就己经出现在印度河文明中两个重要遗址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的滑石印章上。其姿势为双腿盘曲,足跟抵会阴,是传统神像坐姿,出于调节男性生殖功能的瑜伽修持,反映了印度原始的生殖崇拜。半跏坐:一足下垂,一足加于大腿上的坐姿,又可按腿足方向分为左舒坐和右舒坐。交脚坐:双腿交叉下垂而坐,是常见的日常生活坐姿,西域地区为使用这一坐式的中心地带。中国佛像中的弥勒造像经常采用这种坐姿。善跏坐:双足下垂而坐,多见于古埃及壁画雕塑中,是尊贵者所采用的坐姿。整理:周刊记者 潘玮倩来源: 新快报(广州)
华夏收藏网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联系电话:5 邮箱:
发表评论 如果没有账号,可以先免费
请您注意: 如果还没有注册,请先免费注册为华夏收藏网的会员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中国领先收藏品交易平台
15年收藏行业专营
200万用户口碑信任
行家云集帮你鉴定估价
7天无理由退货,购物无忧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佛祖形象何时出现
日09:20&&来源:
  三国东吴末期青釉褐彩盘口壶,1983年南京市雨花台长岗村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十八尊者盘,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生动地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与生活观念,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就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典型代表:佛祖、禅僧与罗汉。
  佛祖包括释迦牟尼佛像、无量寿佛像等,一般被刻画得非常亲切、庄严,尽显其慈祥、宁静之美。
  就瓷器而言,佛祖形象最早见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越窑青瓷,主要采用模印贴塑技法制作而成,即先用模具翻制出佛像形象,再依据主题需要贴饰于瓷器上。佛像常常被施于谷仓罐、盘口壶、三足洗等类器物上。谷仓罐一般贴饰于罐体上腹部及肩部;盘口壶一般被贴饰在肩部,佛像端坐在双兽驮起的莲花座上,背有轮光,充满神秘色彩;三足洗一般被贴饰在器物外腹部,佛像结跏趺坐,神态庄重。
  西晋时期,由于佛教的传播,瓷器上的佛像纹装饰更加普及流行。以浙江早期越窑青瓷为代表,佛像纹被广泛运用于壶、罐、洗、钵、谷仓罐等类器物上。佛像一般有背光,身着肩衣,衣纹可辨,作跏趺坐,下有莲花台。以谷仓罐为典型器物,器身上贴塑佛像人物。这一时期的制作,也是先模制而后再贴塑。此外,佛像纹还多被施于唾壶的肩部、酒樽的腹部及香薰中香笼的足部。
  随着佛教本土化,这一时期的佛像纹还与道教题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人骑兽等同施一器,时代特征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湖南湘阴窑青瓷上也有佛像纹装饰,见有青釉酱彩贴塑佛像盆,腹部印带状小方格纹,其上施以酱色点彩并贴塑佛像。
  北宋时期,佛像纹再度兴起,以定窑白瓷为代表,见有在炉口外贴塑佛像的装饰。以双耳炉为典型器物,口沿外堆塑十六尊佛像,惟妙惟肖。从圈足内外的墨书题记可知,这是由善心寺比丘尼等专门定制的,后施入塔基地宫。具有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
  瓷器上禅僧形象源于佛教绘画与文献,具有鲜明的宗教背景。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长方形枕上有的绘制禅僧人物纹,以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的这件“僧稠降二虎”人物枕为代表――北齐高僧僧稠持杖分开两只斗虎的画面,惊魂动魄,生动传神,展现了高僧的功力,也体现出磁州窑高超的绘画水平。
  明代万历五彩及天启青花瓷器上均见有达摩的形象。以达摩人物纹盘为典型代表,画面表现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盘沿绘双龙纹与双凤纹,盘内底以釉下青花及釉上红、绿、黄等色绘达摩像。达摩立于一支芦苇之上漂行在水面上,周围衬托着群山与彩云,气氛祥和,画工精湛,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明末崇祯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见有布袋和尚的形象,以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青花布袋和尚尊为典型代表,尊外壁绘一乐呵呵的布袋和尚,周围环绕着一群淘气的小顽童,他们有的拉布袋和尚的念珠,有的爬趴在布袋和尚的肩上挠耳朵,有的将布袋和尚的衣服打成结试图拉动他,十分生动有趣。
  清代瓷器上的佛教人物纹也是以禅僧形象较为多见,除了表现佛教内涵外,也融入了民间世俗成分的色彩,充满了吉祥寓意。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见有和尚念经的形象,以经文盖钵为典型器物。盖面绘一身披袈裟的老和尚,只见他双手捧书,正在聚精会神地诵读佛经,形象生动,面容慈祥,给人以亲切之感。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地位仅次于菩萨。唐代玄奘法师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中记载:佛陀涅时,曾令16个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宋代时,又增加了两位至尊罗汉,堪称十八罗汉,一直流传至今。
  罗汉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境界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而又引导众生修行,是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的圣者。至于五百罗汉的说法,通常是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或指佛陀涅后编辑、整理佛教经典的五百弟子。罗汉的形象,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象,身着僧衣,生活简朴,内心清净,神态安详。
  明代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罗汉纹,以嘉靖时期景德镇窑青花十八罗汉图为代表。万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罗汉人物纹较为多见。天启时期青花瓷器上除了十八罗汉人物纹,还见有托塔罗汉人物纹等。明代末期,尤以崇祯时期青花瓷器上十八罗汉人物纹绘制精美,以三足炉为典型器物。
  清代,瓷器上的罗汉形象更为常见,且融入了民间信仰和世俗化的成分,吉祥意味渐浓。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的盖钵上见有罗汉的形象,盖面画僧人读经图。钵外壁绘一持扇罗汉,两侧满饰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经尾处落“乾隆丁巳年冬月敬献”款。乾隆丁巳年乃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堪称为乾隆初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嘉庆以后至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窑粉彩瓷器上更是十分流行十八罗汉纹,以十八尊者盘、碗为典型代表,通体内外以粉彩绘山石松柏、楼阁祥云,十八罗汉云游其间。十八罗汉姿态各异,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传神。色彩丰富,构图错落有致。底书帝王年号款,表明为官窑制品,折射出了宫廷生活背景。
  (本文摘自《收藏》杂志)
  什么叫结跏趺坐
  结跏趺坐:“跏”同“加”,即放置、安放的意思。“趺”同“跗”是脚背、脚面的意思。佛经中结跏趺坐一般指全跏坐,《佛学大辞典》定义为:“交结左右足背而置于左右髀上。在公元前3000年这种坐姿就己经出现在印度河文明中两个重要遗址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的滑石印章上。其姿势为双腿盘曲,足跟抵会阴,是传统神像坐姿,出于调节男性生殖功能的瑜伽修持,反映了印度原始的生殖崇拜。
  半跏坐:一足下垂,一足加于大腿上的坐姿,又可按腿足方向分为左舒坐和右舒坐。
  交脚坐:双腿交叉下垂而坐,是常见的日常生活坐姿,西域地区为使用这一坐式的中心地带。中国佛像中的弥勒造像经常采用这种坐姿。
  善跏坐:双足下垂而坐,多见于古埃及壁画雕塑中,是尊贵者所采用的坐姿。
(责编:毛思远、帅筠)您好!请!
华夏收藏APP天天拍卖,就等你捡漏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
13:22:42收藏杂志 浏览0次/0评论
来源: 杂志 作者:杨俊艳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生动的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与生活观念,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就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典型代表:佛祖、禅僧与罗汉。  佛祖  佛祖包括释迦牟尼佛像、无量寿佛像等,一般被刻画得非常亲切、庄严,尽显其慈祥、宁静之美。  就瓷器而言,佛祖形象最早见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越窑,主要采用模印贴塑技法制作而成,即先用模具翻制出佛像形象,再依据主题需要贴饰于瓷器上。佛像常常被施于谷仓罐、盘口壶、三足洗等类器物上。谷仓罐一般贴饰于罐体上腹部及肩部;盘口壶一般被贴饰在肩部,佛像端坐在双兽驮起的莲花座上,背有轮光,充满神秘色彩;三足洗一般被贴饰在器物外腹部,佛像结跏趺坐,神态庄重。三国东吴末期青釉褐彩盘口壶,1983年南京市雨花台长岗村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西晋时期,由于佛教的传播,瓷器上的佛像纹装饰更加普及流行。以浙江早期越窑青瓷为代表,佛像纹被广泛运用于壶、罐、洗、钵、谷仓罐等类器物上。佛像一般有背光,身着肩衣,衣纹可辨,作跏趺坐,下有莲花台。以谷仓罐为典型器物,器身上贴塑佛像人物。这一时期的制作,也是先模制而后再贴塑。此外,佛像纹还多被施于唾壶的肩部、酒樽的腹部及香薰中香笼的足部。  随着佛教本土化,这一时期的佛像纹还与道教题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人骑兽等同施一器,时代特征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湖南湘阴窑青瓷上也有佛像纹装饰,见有青釉酱彩贴塑佛像盆,腹部印带状小方格纹,其上施以酱色点彩并贴塑佛像。  北宋时期,佛像纹再度兴起,以定窑白瓷为代表,见有在炉口外贴塑佛像的装饰。以双耳炉为典型器物,口沿外堆塑十六尊佛像,惟妙惟肖。从圈足内外的墨书题记可知,这是由善心寺比丘尼等专门定制的,后施入塔基地宫。具有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  北宋定窑白釉贴像双耳炉,日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静志寺塔基出土,现藏于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  禅僧  瓷器上禅僧形象源于佛教绘画与文献,具有鲜明的宗教背景。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长方形枕上有的绘制禅僧人物纹,以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的这件“僧稠降二虎”人物枕为代表——北齐高僧僧稠持杖分开两只斗虎的画面,惊魂动魄,生动传神,展现了高僧的功力,也体现出磁州窑高超的绘画水平。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僧稠降二虎故事纹长方形枕,磁县制锨厂出土,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  明代万历五彩及天启上均见有达摩的形象。以达摩人物纹盘为典型代表,画面表现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盘沿绘双龙纹与双凤纹,盘内底以釉下青花及釉上红、绿、黄等色绘达摩像。达摩立于一支芦苇之上漂行在水面上,周围衬托着群山与彩云,气氛祥和,画工精湛,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五彩达摩人物纹盘,现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  明末崇祯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见有布袋和尚的形象,以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青花布袋和尚尊为典型代表,尊外壁绘一乐呵呵的布袋和尚,周围环绕着一群淘气的小顽童,他们有的拉布袋和尚的念珠,有的爬趴在布袋和尚的肩上挠耳朵,有的将布袋和尚的衣服打成结试图拉动他,十分生动有趣。  清代瓷器上的佛教人物纹也是以禅僧形象较为多见,除了表现佛教内涵外,也融入了民间世俗成分的色彩,充满了吉祥寓意。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见有和尚念经的形象,以经文盖钵为典型器物。盖面绘一身披袈裟的老和尚,只见他双手捧书,正在聚精会神地诵读佛经,形象生动,面容慈祥,给人以亲切之感。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经文盖钵,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地位仅次于菩萨。唐代玄奘法师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中记载:佛陀涅槃时,曾令16个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宋代时,又增加了两位至尊罗汉,堪称十八罗汉,一直流传至今。  罗汉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而又引导众生修行,是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的圣者。至于五百罗汉的说法,通常是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或指佛陀涅槃后编辑、整理佛教经典的五百弟子。罗汉的形象,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象,身着僧衣,生活简朴,内心清净,神态安详。  明代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罗汉纹,以嘉靖时期景德镇窑青花十八罗汉图为代表。万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罗汉人物纹较为多见。天启时期青花瓷器上除了十八罗汉人物纹,还见有托塔罗汉人物纹等。明代末期,尤以崇祯时期青花瓷器上十八罗汉人物纹绘制精美,以三足炉为典型器物。  清代,瓷器上的罗汉形象更为常见,且融入了民间信仰和世俗化的成分,吉祥意味渐浓。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的盖钵上见有罗汉的形象,盖面画僧人读经图。钵外壁绘一持扇罗汉,两侧满饰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经尾处落“乾隆丁巳年冬月敬献”款。乾隆丁巳年乃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堪称为乾隆初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经文盖钵,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嘉庆以后至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窑上更是十分流行十八罗汉纹,以十八尊者盘、碗为典型代表,通体内外以粉彩绘山石松柏、楼阁祥云,十八罗汉云游其间。十八罗汉姿态各异,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传神。色彩丰富,构图错落有致。底书帝王年号款,表明为官窑制品,折射出了宫廷生活背景。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十八尊者盘,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作者 杨俊艳
更多相关资讯
华夏收藏网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联系电话:5 邮箱:
发表评论 如果没有账号,可以先免费
请您注意: 如果还没有注册,请先免费注册为华夏收藏网的会员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中国领先收藏品交易平台
14年收藏行业专营
200万用户口碑信任
行家云集帮你鉴定估价
7天无理由退货,购物无忧国学灵魂—烟花易冷,佛祖应垂泪国学灵魂—烟花易冷,佛祖应垂泪舒适的早晨和傍晚百家号&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如你默认,生死枯等,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浮图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容我再等历史转身,等酒香醇 等你弹,一曲古筝,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烟花易冷》周的《烟花易冷》又名《伽蓝寺》,想必大家都很喜欢,可又有谁知道这首歌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南北朝时期,以宋武帝刘裕为首的南朝宋,以及道武帝为首的,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南北对峙的时期。公元420年开始,南北朝之间因势力扩张以及疆土兼并,战争不断,其间南朝负多胜少。公元422年,宋武帝刘裕病逝,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大举攻宋,先后攻取金塘()、虎牢、滑台。430年,宋文帝刘义隆收复黄河以南失地,迫使魏军主动撤退,宋相继占领滑台、、虎牢。同年,全线反击,连克金塘、洛阳、虎牢、滑台。频繁南下攻齐(479年,宋中领军将军萧道成代宋建立齐朝),至此,北魏、南齐进行了长达23年的战争……刘宋文帝时期,一守城将军奉命驻守城,其间邂逅当地一名女子,女子善舞,将军爱好音律,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此时北魏来犯,将军奉命出征,临别时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胜了后,一定回来迎娶你……&俩人依依昔别,女子守在城门口,看着将军坐在马鞍之上,头也不回地离去……将军此征便是数月,其间南朝宋节节败退,宋文帝一气之下连斩二将,北魏全线出击,强渡黄河,宋文帝不听朝臣进言,发动强攻,无奈之下,洛阳失守。宋文帝撤军南回,而重伤的将军则流落于伽蓝寺中。待将军伤复之后,本想回朝,无奈此时刘宋大势已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死,将军从未怕过,但想着曾经的誓言,加上对宋文帝乱杀良将之举已至心寒,无奈之下,委身于伽蓝寺为僧,希望有朝一日平昔战火,再回到她的身旁。他们昔别的城门,有一位女子经常坐在一块石板上等着心爱的人回来。每每遇到前方归来的人,女子便问有没有见过将军,但始终没有将军得胜归来的消息。女子从未放弃过,仍然日复一日地等着。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在伽蓝寺出家的将军耳里。但将军不能回去,此时已迁城洛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战争还在继续,他必须活下去,等到战争结束那一天……不知道多少年,战争终于结束了。将军第一次走出伽蓝寺的那倾斜、像要倒塌一样的山门,回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一身平民打扮的他,来到残破的城门早已斑驳不堪的城门前,他走到他们分别的地方,在那树早已枯掉的大树旁边,摸着那块她天天等待他归来坐的石板……城郊传来优雅的牧笛声。路过的人告诉将军,这里曾有一个女人一直等着她心爱的人归来。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里的感受,却是那么复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羡煞旁人的当年。他在这座残破的孤城里寻着她的终影、但始终找不到,天上的雨纷纷落下……他一直相信她一直在等她……孤城的老者告诉她,她一直是一个人……到死那天都是……僧人又回到蒲团之上,静静地坐着,敲打着木鱼……天上的雨仍然在纷纷落下,落在禅房外那块石板之上……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舒适的早晨和傍晚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去追寻那尘封已久的历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来佛祖的人物形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