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游戏媒体评价比较低,但用户评价范本却很高的

配置低但评价很高 盘点19款经典游戏
  对于PC党来说,配置过低而体验不到许多经典游戏是一件十分悲剧的事情,但是现在有网友Loved由利就给各位低配的玩家盘点了19款经典游戏,它们每款作品的配置绝对低,媒体评分,玩家评分,绝对超过现有的大作,一起来看看吧。
  NO.1《英雄无敌3:埃拉西亚的光复》
  资料片1:末日之刃
  资料片2:死亡阴影
  玩家自创新版:追随神迹PC游戏植入iOS平台
《英雄无敌3》
  NO.2《博得之门(1,2存档继承,就是一整个游戏)》
  博得之门1资料片:剑湾传奇
  博得之门2原版安姆的阴影资料片:巴尔的王座
《博得之门》
  NO.3《自由枪骑兵(EVE,X3,现有星际类游戏的祖宗)》
《自由枪骑兵》
  NO.4《帝国时代2》
  资料片:征服者
《帝国时代2》
编辑:大天使
  12:03:26
  14:08:19
  15:26:10
  11:05:33
  11:59:43
  14:04:44
  17:45:39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是以由新浪游戏专业评测员组成的评测团队为核心,以游戏的画质、类型、风格、题材等游戏特性为依据,对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地区正在进行测试或正式运营的新网游产品进行评测并打分后产生的权威游戏排行榜。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将网络游戏从六大项、二十八个小分项与同类游戏进行横向比较,再将该游戏与自身的不同版本进行纵向对比后,由评测中心根据加权平均数得出最后的游戏分数,并以游戏测试及上线时间点为分组,根据每款游戏的CGWS分数在每个季度发布排行榜榜单,实现了排行榜的透明化和实时化,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拒绝访问 | www.easyfang.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easyfang.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e45edd86e1438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因游戏媒体评分过低,SE怒了!因游戏媒体评分过低,SE怒了!潘达达的评测百家号十年磨一剑的《最终幻想15》终于在上月末问世了,虽然很多玩家和媒体对于该作十分满意,觉得这十年的等待是值得的,有些小BUG但是瑕不掩瑜。不过任何一款游戏的评价都存在正反两面,也会有游戏媒体给出的不一样的专业评测。最近一家西班牙游戏网站称因为给《最终幻想15》的评分过低,SQUARE ENIX决定今后再也不向他们提供评测游戏了!这家名为AreaJugones的西班牙游戏网站对《最终幻想15》给出了7.5分的评价。随后不久该网站编辑接到了负责欧洲地区SQUARE ENIX游戏发行工作的Koch Media公司电话,确定今后不再提供游戏给他们进行评测。其原因就是Koch Media认为这家网站提供的游戏评测分数要低于Metacritic的平均分,并且影响了Koch Media的利益。Koch Media还认为AreaJugones为SQUARE ENIX游戏评测的分数都低于其他游戏媒体,其实AreaJugones对于同样来自SQUARE ENIX的游戏《杀出重围:人类分裂》给出了8.5分;《最终幻想世界》给出了7.8分。&&游戏发行商拒绝向媒体提供评测游戏早已有先例,比如之前Bethesda就拒绝为Kotaku提供评测游戏。虽然游戏发行商能够通过这种手段避免游戏发售之前得到差评,那么素质不及格的游戏就真的能够得到玩家的认可吗?群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小家子气的做法并不能赢得粉丝们的尊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或许才是让人信服的态度吧!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评分情况,和之前那个55分、98分一巴掌,61分、100分一个吻的问题一样,爱之深责之切,毕竟已经期待了十年,因为大家对他的期望太高,一些小的瑕疵会被无限放大,所以评分的情况中,打最高分和最低分的都不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潘达达的评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潘达达做评测,不服气来打我呀~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你还要被游戏评分忽悠多久?_爱玩网
不拘一格的游戏文化专栏。在这里尽情分享你的观点、文采、还有情怀。欢迎专栏作家入驻。
你还要被游戏评分忽悠多久?
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我们这代玩家,对于“分数”这个东西的敏感度早已印刻在灵魂深处,所以我们在游戏评分这件事情上也会更加敏感,甚至有时近乎于条件反射。
活动投稿,作者&铁士代诺201,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现在想糊弄顾客越来越费劲了。以前刚开店的时候,我把玩家和顾客分开,区别对待——倒不是戴有色眼镜,而是和玩家能聊到一起的话题,和普通顾客往往难有交集。比如,玩家更加注重共鸣,对于你“懂不懂游戏”会比较在乎;而顾客眼里看重的是价格(往往越便宜越好),售后(只有口头保障),服务(这个真没有)这些最直观和最扯淡的因素。游戏方面,玩家的话想要什么自己早就心中有数,而对于顾客而言,需要一些介绍的“技巧”,才能把那些价格更有优势,素质也相对较差的游戏卖给他们。但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这种“技巧”变得无效化了,现在顾客只需要知道这款游戏的名字,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直观评分,从而决定是否购买,大部分游戏一旦在第一波媒体打分中败下阵来,之后的销量便会堪忧,围绕着游戏新作的评分、评测、评论有时甚至超越游戏内容本身,成为了很多中立玩家和吃瓜群众的围观首选:“期待的游戏发售前被打了低分,要不要取消预订?”“这游戏之前没注意,想不到评测口碑这么好,难道是匹黑马?”“我操这写评论的人是傻B吧!玩过没玩过啊就瞎写!你们家玩《怪物猎人》还要看画面啊?” 即使是最自信的游戏厂商,也会对评分者有所忌惮——由此养活了IGN等众多塞钱媒体1.分!分!分!这些年不断有关于游戏评分产生的争议,刚刚在玩家群体和游戏媒体中收获好评的《战地1》被《华盛顿邮报》打了低分,遭到了玩家的强烈声讨,认为一份本应着重政治议题的报纸跨界涉足游戏评分是多此一举。另一方面,即将发售《耻辱2》的Bethesda明确表示,不会在游戏发售前给任何游戏媒体提供评测用的游戏软件,这就意味着玩家在第一时间得不到“媒体评分”,厂商给出的理由大概是说“不给媒体和喷子先入为主的机会,游戏好不好大家要自己买了才知道。”对书籍,流行音乐,电影等进行评分的做法早已有之,这种将主观体验进行量化的方式虽然显得失之偏颇,但是对于平时关注程度有限的一般消费者而言,多少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游戏自然也不例外,时至今日我依然把“这游戏评分很高”作为向顾客推荐某些游戏的说辞,实际效果时灵时不灵。国外玩家什么心态咱们毕竟隔着墙不太了解,但是我国在制度化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各年龄层玩家对于“分数”这个东西的敏感程度是早就已经印刻在灵魂深处了,所以我们在游戏评分这件事情上嗅觉也会更加敏感,甚至有时候近乎于条件反射。 笔者虽然看好《耻辱2》的素质,但也忍不住揣测到时媒体会给多少分国内玩家最早接触评分是在游戏纸媒的时代,当年《电子游戏软件》很早便仿照《FAMI通》的形式给新游戏打分,那时候没有网络,玩家的对外沟通渠道有限,虽然这些主观评分带有一点自我标榜的嫌疑,但客观上来讲也确实让玩家们了解到了更多元化的游戏。而曾经《FAMI通》被视为绝对权威,在PS3之前的日系游戏黄金时代里,《FAMI通》的打分可以说是十分吝啬,像《》,《》,《合金装备》等常年霸占游戏人气榜的佳作,虽然分数不低,但是要想拿到满分却也难如登天。那时候的《FAMI通》更像是一个学院派的教授,从品味到标准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我国玩家)有着一定的距离。《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剑魂》、《放浪冒险谭》寥寥几款游戏组成了高高在上的“40分圣骑士团”,像是《放浪冒险谭》这种RPG中的“黑暗之魂”即便放在今天恐怕也很难被大众玩家接受,当年更是因为满分光环吸引了很多玩家购买(D版),真正能玩进去的没几个。评分的权威性是由评分者在业界的地位决定的,彼时的游戏界,日本是重镇,《FAMI通》顺理成章被认为是权威之选,然而随着PS3时代开始欧美厂商将大多数日本厂商甩在身后,玩家们也通过互联网获取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欧美媒体开始获得实际的话语权,“谁强就听谁的”,再加上我国玩家本身东西方通吃,谁的游戏好就玩谁的(不像日本人对一些欧美的优秀游戏天生排斥),对评分的关注也渐渐偏向西方。 早期的《电软》非常喜欢用这只狐狸做封面,其实就是《FAMI通》的吉祥物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从PS3时代开始《FAMI通》的评分也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分数越发贬值。只要是宣传到位,素质优秀的日系游戏,往往就能获得满分的待遇,其中既包括一些确实不错但在之前的时代很难想象会是满分的(都是有无数粉丝的神作,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也有《JOJO奇妙冒险ABS》这种被评为满分却因为“运营”问题引起玩家愤怒,第一时间就有“中古市场1日元抛售”的反面例子。如今一些素质平平的作品,也有35分上下的“绝赞”好评。之所以会有“涨分”现象,也是因为日本的传统游戏市场越来越不景气,用户每年都在不断流失,媒体和厂商在本质上都是这个庞大产业的经营者和获利者,如果产业本身危矣,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用高分提振士气也好,吸引消费者眼球也罢,都是一种刺激市场活力的举动,但是负面效果就是“满分”喊多了,玩家便麻木了,高分的含金量也由此下降。至于目前国内的情况,因为没有权威的存在,所以属于百家争鸣的阶段,但是这个百家争鸣不是真的像“春国”时期那样涌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传世思想,而是实在发声渠道太多,不吐不快的人也太多,所以就乱作一团。玩家真正关心的更多还是IGN、GAMESPOT、FAMI通(喜欢日系游戏的老玩家还是比较认)等国外游戏媒体,我们自己的评分连引战的资格都没有,就好比中国足球如果有什么对足球战术的理解,整个世界足坛才不需要知道呢,因为实力在这里摆着,“实力差,理论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起点不一样,勤(钱)能补拙,脚踏实地(疯狂烧钱)努力就是了。 40分满分而不是100分,这个评分格式相信玩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国内游戏杂志也多有借鉴2.评论的价值但是影响业界这件事情上,我们的玩家已经先于游戏媒体兑现了自己的权利和力量。这段时间在STEAM上除了打折特卖之外,另一件引人注意的事情就是世嘉的《足球经理2017》被很多中国玩家打了差评,影响到了该游戏的销量,而差评理由并不是因为游戏本身不好,“仅仅”是该作没有中文。 这件事情从最初的“没中文就差评”演变成了“现在的游戏是不是没有中文就不行”,并和之前很多类似事情一样顺利上升到了“真理与道德的讨论”,直到世嘉承诺又失信,失信再承诺的“两万人购买正版的话就有中文版”,事情才算是告了一个段落。整套流程下来,不仅玩家阵营中免不了又是大战五百回合(“自己外语不好凭什么责难厂商,你们丫知道这个开发组有多不容易吗?”“老子花钱了就有权对商品提出任何要求,因为我TMD掏钱了”),游戏开发组也因为差评触犯到了自身利益而参与到了这次论战,反映出如今的厂商对于自家游戏的口碑是多么敏感——淘宝消个差评还要花不少钱呢,更何况是steam这样公开透明的数字发行平台。除此以外,像是亚马逊的顾客评论和价格走势也能直观反映出一些游戏的行情走势。一部分玩家或出于个人意愿,或是起哄捧场,或是有组织行使自身正当权益的方式,通过对游戏进行评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款游戏的口碑与销量(间接提升了游戏知名度),原本对于数字平台头顶青天的游戏厂商们,见识到了(当然这不是第一次了)一个开放的评价系统影响游戏的负面力量,玩家们如今不仅是量化的评分,在游戏的评论上也是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不信就试试。 一般来说,烂作往往更让人长记性像今年这种雷作比较活跃的年份,从《全境封锁——相信播片儿你就输了》,《星海传说5——有新作就不错了,要什么自行车》到《无人深空——论退款机制的重要性》,《黑手党3——格里芬复仇记》,无论被坑的,还是看着别人被坑的,都纷纷加入到了对这些游戏的评论讨伐中。这些差评游戏在价格上会迅速贬值,无论是商家手里的全新,还是玩家的二手,想要脱手的话要么坑小白,要么就在价格上自残一记“屠龙刀”,提醒冲动型消费者先尝后买。另一方面,好的评论也有助于游戏的“升值”,尤其是我们这个游戏价格在官方基础上胡逼加价的混乱市场,差评游戏贬值,好评游戏也绝不妥协,必然加钱。《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是PSV平台上为数不多的优质佳作,当年中文版价格在刚刚发售后因为口碑极佳疯狂上涨,仅就实体版来说,第一时间360元还算正常,可是之后一个月里涨到了450元就不正常了,PSV玩家们看到难得的好评——既包括游戏本身的优质,同时汉化工作也对得起晚日版数月的等待——购买欲望大涨,导致供不应求。甚至一些360元买了首发的玩家在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款游戏风格,出售二手的时候,也非常机智的把价格标在380元,当真是“有料试玩版”。 一些本来不错的游戏,由于媒体评分不佳导致无人问津而“白菜价”的情况并不少见3.当我们在谈论游戏评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游戏的评分体系对游戏的影响已经从潜移默化上升到了“要文斗不要武斗”的高度,一方面很多游戏开发者坦言自己在工作中始终被“喷子”的态度影响,游戏评分伤害到了制作者原本希望赋予游戏的高度,甚至成为了制作人工作中背负的无形压力;另一方面,在严酷的评价环境中,依然有一些游戏可以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屏蔽掉评论的声音,机智的厂商们绕开主流话语权,在原本看似“游戏亚文化”(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区分了,还分的话不仅不客观,而且有触犯民主与公平的嫌疑)的地域深耕,也收获了丰盛果实。很多时候我们在游戏评分上的争论和其他领域类似的争论并没有什么区别,从一开始我们就已经打定主意不接受对方的任何“反动言论”,同时还要冒着被反弹的风险倾泻本方火力,也就是俗称的互相扯淡。那么游戏评分,或者说到底就是游戏好坏到底有没有标准呢?我们经常看到的玩家论战一般来说都是围绕如下套路: 玩家A:“小哥儿你玩这个游戏好屌啊,游戏性这么强你不怕眼睛中毒啊?”玩家B:“瞧哥哥您说的,怎么可能啊?和您那四路比俺这这只能算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完成公私合营那会儿,和您家那台“垄断资本主义托拉斯”没得比。”玩家A:“哎呦喂,你听不出好赖话儿是怎么着啊?知不知道业界技术的发展进程就是被你们这群豚鼠拖累的。”玩家B:“算了吧,成天听你吹牛逼不是3A神作就是满分大咖,你正经玩了吗?序章过了吗?还嫌被你们吹烂的雷作不够多是吗?NDS一个《高级大战争》分分钟教你学做人。”喷到你服了为止!到此为止,不瞎编了,现实中再往下说就要发动网络人身攻击了。每个人对于游戏都有自己的标准,当评分或者评测无孔不入的时候,大家渐渐的又在游戏标准的基础上生成了对于游戏评测的标准,所以我们时常能看到同一款游戏在不同的媒体上因为评论者立场,角度,喜好的关系而在最终评分上出现较大的分歧,正常来说,如果有人请我吃饭,就算饭菜不是很美味,我也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称赞的部分既包括饭菜本身,也有东道主的待客之道。但要是AA制的话我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有什么就说什么。所以近些年关于游戏厂商的公关策略也受到了玩家的普遍质疑,很难相信那些博闻强记的传统媒体会看不出来《全境封锁》,《黑手党3》这些游戏里本身存在的硬伤。 看着还不错,瞧瞧评分好的话就来一发——我嘞个去这么低分!我个人理解的客观游戏评分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基于时代普遍技术指标的基础部分;游戏开发者赋予游戏的独特魅力;以及玩家自身的游戏体验——每个部分的比重因评分环境和个人感受而异。比如媒体评分会尽量照顾“客观”,前两个部分占得比例很大,第三部分反而不是很重要;而玩家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聊得就是第三部分,玩得爽还是玩得憋屈被放在首位,根本就不爱玩的游戏怎么可能说他好呢?没有标准不代表没有底线,举个例子,你可以认为《神秘海域4》“也就那么回事”,马里奥“是小儿科”,这没有问题,更没有错。但是如果你满世界宣传“《荣耀》是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游戏”,“《星海传说5》开启了JRPG的新纪元”,只能说请你赶紧闭嘴——好的东西你可以不认同,但是不好的东西请不要去宣传。 什么都不说也是一种态度当代游戏内容十分丰富,游戏的组成元素千变万化,玩家的概念早已泛化,口味更是一日千里(的前进或者倒退)。如果我们把市场上畅销的手游作为文章前提的话,文中绝大部分内容压根就不成立,看似“不好”的游戏——茫茫多的垃圾手游——销量却十分惊人,说明那些自以为占有话语权的舆论所能影响的范围依然有限。主机和单机市场上评论的目的是帮助玩家从战斗机群中挑选出高达,而手游的筛选更像是从一堆猪头里选出一颗野猪头,特立独行的味道相对更好,但是依然飞不起来(我指游戏素质,不是收益,论收益手游大厂都上天)。有游戏就有评分,有评分就有争议,有争议才有进步,过程必然曲折漫长,撕逼之路漫漫,互相伤害直到永远。 欢迎订阅爱玩APP《百万投稿每日精选》,更多精彩等着你!
你可能感兴趣:
48小时评论排行
作者铁士代诺201
已过而立的游戏爱好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评价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