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廉颇去哪了中,秦军为什么可以围困住数量相同的赵军

长平之战中,秦军为什么可以围困住数量相同的赵军?_百度知道
长平之战中,秦军为什么可以围困住数量相同的赵军?
长平之战中,秦军为什么可以围困住数量相同的赵军?就算是后来秦昭襄王派来了援军,但是也只是去阻击赵军的援军。当时的形势和双方的战术都有什么样子的?如果赵军集中优势兵力向一个...
长平之战中,秦军为什么可以围困住数量相同的赵军?就算是后来秦昭襄王派来了援军,但是也只是去阻击赵军的援军。当时的形势和双方的战术都有什么样子的?如果赵军集中优势兵力向一个方面突围,秦军应该怎么阻挡?秦军靠什么战术可以围困住相同数量的赵军呢?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中华第一帝国
中华第一帝国
采纳数:385
获赞数:5081
怎么说呢? 首先,包围并不是完全看人数的,比如当年蒋介石围困瑞金根据地,采取的是碉堡推进,不一定要人数多,只要能够合理分配兵力兵种即可。而且40万大军看似人多,实际上如果结营起来,有10万人马就可以完全包围了,20万更加稳妥。 可以这么说:白起早就布下了包围网,然后故意败阵引诱赵括入局。包围的部队,由于事先准备,无论是地形,阵地还是武器装备均准备完毕,弓箭流矢,拒马栅栏都一应俱全,仅需要埋伏一部分人马堵住其归路,简单点说,口袋已经做好,等着你钻。 口袋的麻布很薄,质量也很轻,却能够装得起比其本身重几十倍的大米,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袋口扎得紧,不愁不能包围。 一旦被包围,40万大军被围困在一个小范围内,即使不是山谷,但是要知道,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不同,虽然人多,但是若不能展开阵型,人多反而是累赘。40万大军被围,无法展开阵型,每次和秦军拼杀,能真正和秦军交战的实际只能有万余人甚至千余人,多数在后面干看着却不能行动。而秦军布下包围网,其阵型早已展开,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玩战略游戏“星际争霸”的玩家应该知道:早期在狭长路口,一队人族枪兵守住路口,一队神族狂战士,能力要远高于枪兵,可以说相当于赵军,而枪兵就是秦军,但是狭长路口,枪兵有射程,可以展开阵势,而狂徒近战,只能1,2个冲锋,虽然能力有优势,但结果是枪兵获胜。 长平也就是这个道理。不一定非要峡谷,只要地方相对狭窄,秦军提前埋伏即可。 白起的作战精髓在于:你赵军人多,我秦军人少,那么,我不让你展开部队,让你缩再一起,叫你40万大军无法展现优势。 历史上,很多奇袭战和以少胜多战役,很多情况,都是因为人多一方轻敌,未能有效展开阵势,导致人多却无法体现优势。再补充给你:实战当中,这种车轮战并非不可能,但是对于突围,想赵括这样的将领,并不能做到。赵括本人缺乏威望,接军不长,士卒难以为其拼死卖命。而且秦军包围网形成,栅栏,拒马,弓弩等备齐,赵兵并非没有冲杀,只是每次冲杀,都被秦兵挡回来。要知道,如果一队,两队人,白白死在面前,恐惧感是会让士卒后退而导致士气低落,若不撤兵,只会造成更大伤亡最终全军溃乱,不战而败。战场和想想是不同的。 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40万的记录是出自史记里的.
我觉得史记里记载的这一条信息有问题.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首先,赵军参加长平之战的军队总数是45万人,长平之战从前262年一直打到260年,一共2年多的时间,难道在战场上,秦军只是消灭了赵军五万人吗? 更何况司马迁在史记中还有另外的记载,说秦军在长平这一役,死伤过半了.那么,秦军在长平战场共投入了多少兵力呢?同样是史记中记载,说秦诏王征发秦边郡15--70岁的男子全部参军上前线.个人参考秦灭楚之战,秦军倾国之兵60万.那么,长平战场上,秦军的数量可能也是在60万左右.那么就有疑问了,60万秦军,死伤30万人的代价,仅换来了5万赵军的伤亡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司马迁记载这段历史是有误的.我个人觉得,真实的长平之战历史应该是这样的:秦军伤亡的30万人,包括在长平之战前一年对韩魏两国作战的伤亡人数. 而秦军也不是坑杀了赵军40万,这40万人是在与秦军作战和后来赵括指挥赵军突围时牺牲的. 之所以白起会说他坑杀了40万赵军,是想给赵国百姓心里上的打击,让赵国人认为他们的军队不堪一击.来达到打击赵国军民士气的作用.
文正明圣君
文正明圣君
采纳数:32
获赞数:1074
白起到任后秦军决定诱赵军出战,赵括却十分配合轻率出击,秦军佯装撤退,赵军乘胜追击,直至秦军大营附近,此时白起预先部署的两支奇兵发挥作用。秦军在大营坚守,赵军无法攻破,秦军的一支25000人的部队,趁机绕到赵军后方,切断赵军粮道,另一支5000人的精锐骑兵,包抄赵军先头部队,横在赵军中间,赵军被一分为二。同时秦军出主力迎击赵军,赵军前方无法前进,中间被切断,后方又被断绝粮道,进退维谷,只得就地筑营坚守,等待援军。
秦昭襄王听说赵军粮道被截,于是亲自来到河内,赐百姓爵位一级,征发河内全部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到长平,我认为此举既是增援前线,又是典型的“围点打援”。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赵军已经被秦军围困四十六天,粮食早已告罄,军中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而援军却迟迟未到(我个人认为一赵国的主力都在长平,国内可能已无大规模的援军,二即使援军到来,也正中秦国“围点打援”的圈套,并没有发挥作用)。赵军已经绝望。于是赵军决定突围,赵括将赵军分为四部分,连续发动四五次突围,全部失败。赵括孤注一掷,亲率主力突围,秦军将赵括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投降,继而被全部坑杀。
采纳数:362
获赞数:8109
从地形上讲,赵军当时西邻吕梁,北面太行,而秦军驻扎在东南两面,不易突围。而当时赵括轻率冒进,执意追击诈败的秦军,致使军队在长平被围,偏将冯亭曾劝他趁士气尚振冒死突围,回归主营。但赵括胆怯,执意要等援军来救(他手下带着全赵国的兵,哪还有援军?!),结果坐失战机。另一方面,秦将白起最大的战术特点就是快速修建野战工事,打积极的防御战。白起先是派两千名精锐骑兵劫赵军粮草,同时在赵军能突围的地段挖壕沟,设鹿角,并用辎重车排成长墙,后面布置大量弓弩手。夜晚则派小股部队对赵军进行袭扰,打击敌人士气,以逸待劳。赵军先是不敢突围,等到粮草耗尽士气低迷时赵括这笨蛋才下了突围的决心,结果几轮突围都被秦军的箭雨射了回来,最后赵括身披重甲亲自上阵,不幸被射成了刺猬。。。。
获赞数:364
擅长:暂未定制
去看看王立群读史记的秦始皇 里面有讲
采纳数:43
获赞数:256
采纳数:22
获赞数:442
擅长:暂未定制
这个问题问的好,秦朝前期用的是王龄,诱赵括孤军深入。后期用白起,把赵括与大军分开包围。秦军人数其实也不少。赵军失去了统帅,没有强有力的指挥调度。最终惨败!
其他7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促进中国统一的决战-长平之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促进中国统一的决战-长平之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长平之战后与赵国风骨(信陵君窃符救赵续)
长平之战后与赵国风骨(信陵君窃符救赵续)
长平之战的最终结局是赵军惨败。虽然名将白起出阵,秦军更是虎狼之师,但这个年代的赵军也有非常强大的战斗力,是唯一可以和秦军匹敌的关东军队。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秦军的死伤也很惨重,但随着赵括被秦兵射死,40万士兵投降。此后,白起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连哄带骗地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240个年岁较小的回到赵国。
虽然太史公在《史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秦军的伤亡人数,但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大师在其《吕思勉读史札记》中推断秦军的伤亡至少高达到25万人。
秦军与赵军,均是那个时代的精锐之师。可惜,赵孝成王和赵括将一国精锐在一战之中损失殆尽。
长平之战有一个很大的疑问,40万赵军为何在赵括战死之后投降?当时的秦国,虽然没有总兵力的具体数字,但可以估算。王翦率60万秦军伐楚时,不断请求秦王赏赐大量的良田美宅,出关前,更连续五次请求,连部下也开始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份,王翦说:“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说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有此可见,战国时期秦国的总兵力也不过六七十万人。何况此时的秦军也遭受很大的损失,长平现存的兵力大约也是三四十万人,与赵军数量不相上下,以赵军的素质和战力,40万赵军的投降应该是有原因的。兵力相近、战力和素质相当的情况下,形成赵军投降的唯一原因或许是赵军丧失了军队的指挥系统。秦军出征一般有主将和副将,主将阵亡,副将代理指挥,难道赵军没有副将?看来,赵孝成王不是一般的“庸”,赵括也不是一般的狂傲自大。
长平之战后不到一年,公元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令五大夫王陵率20万秦军再次进攻赵国,直逼赵国国都邯郸,廉颇率10万赵军抵抗。战争持续至第二年,秦军依旧无法得胜,秦国增兵10万。随后的战事中,秦军战死的达到4、5万人,无奈之下,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将,但白起因病推辞,只能改任王龁接替王陵为将,再次增兵10万围攻邯郸,但仍无法取胜。范睢举荐郑安平为将,率2万秦军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加强对赵的进攻。秦军前后总计投入40多万人。
长平之战后,赵军精锐尽失,但10万守军固守的孤城邯郸,在前后40多万秦军的攻击之下,坚守了两年多,只有四个字可以解释:众志成城!
王陵率领秦军到达邯郸之后,将邯郸团团包围,命令士兵强攻,但邯郸城让秦军吃尽了苦头。邯郸城坚固无比并居高临下,赵国军民占有地利;赵国君臣与士兵百姓同仇敌忾,抱定与邯郸共存亡的决心,拼死决战。赵国相国、平原君赵胜为鼓舞士气,遣散家财犒赏士卒,将自己的妻妾编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真正的全民皆兵!
军队被困于坚城之下,一向为兵家大忌。秦军远道而来,邯郸距离秦国路途遥远,中间相隔众多并不为秦国所控制的地区,后勤保障拉长,损耗较大,而且容易受到赵军的袭击。赵军对秦军补给线的袭击确实让秦军吃尽了苦头。被困坚城之下越久,士气越低落。但秦国终归是强国,不断增兵,并临阵换将,王龁来到前线,继续猛攻邯郸,邯郸之战到了最困难的时候。
此时的邯郸异常危急,战事开始向不利于赵国的方向发展。邯郸是一座孤城,望不到援军,用苦战来形容是不够的,同时,粮草开始不济,军民无粮可吃,树皮都被吃光,只能吃人,可是,大人需要打仗,就只能吃小孩子,自己不可能吃自家的孩子,就“易子相食”。这种惨烈简直无法形容。即便如此,赵国军民士气高昂,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
这样的国家,你可以打败,但无法征服。
赵国军民凭借这种决心和意志,在邯郸孤城坚守了两年多,而且还发动反击,在魏、楚援军到来之前,赵胜招募3000敢死队,命李谈率领出击秦军,使秦军后退三十里,李谈战死,赵王封其父为李侯。
这才是中国人的胆气。
客观地说,如果没有援军,邯郸终归会被攻破,粮草断绝的城市是无法长久坚守的,此时,国相赵胜再次站了出来,他的任务是到他国搬取救兵。
赵胜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绝不是浪得虚名。
公元前257年12月,战国四大公子中的另外两位(也可能是军事能力最强的两位)也来到了战场,春申君黄歇率10万楚军、信陵君魏无忌率8万魏军赶到了邯郸城外。
至此,战国时期如雷贯耳的四大公子中的三位在邯郸聚首,如果因此就认定会秦军立即崩溃,那也太小瞧了秦军。秦军与六国不断征战,时时提防着援军,强大的秦军完全可以分兵作战。但此时,秦军恰恰低估了邯郸城中赵军的战争意志。
信陵君和春申君绝非泛泛之辈,秦军更是虎狼之师,双方在邯郸城不远的地方展开大战,与信陵君和春申君对垒的秦军将领是王龁、张唐。双方一交战,魏军先损失了6千人,而后,魏、楚联军仅仅掉在河中淹死的就多达2万多人,秦军的损失也很惨重,双方暂时不分胜负。
此时,赵军再次创造了神话。久经围困的邯郸城内,困难已经达到了极点,虽然《史记》并未记载当时邯郸守军的人数,但战争开始时,廉颇只有10万军队,又经过两年的战争,必定产生很大的损失,加上久缺粮草,邯郸城中赵军的实力实在有限。围攻邯郸的是郑安平统帅的秦军,总数当在十万以上,他可万万想不到,邯郸军民听到援军到来的消息,士气大振,冲出城外与秦军肉搏,秦军招架不住,溃败而去,而郑安平亲自统领的两万余人反成了瓮中之鳖,被赵军包围,郑安平只好率众投降。
郑安平率众投降,成为战国秦军难以忘怀的屈辱。
邯郸城下的失败,使得与魏楚联军对抗的秦军面临被两面夹击的局势,只能溃逃。邯郸之战,秦军伤亡近30万人。
[长平之战后与赵国风骨(信陵君窃符救赵续)]相关文章:东周时期,经过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几百年割据兼并后,至战国末期,出现了天下大一统的趋势。统一天下,结束分裂争斗,建立中央集权王朝已是时代的要求了。 历史的车轮行驶到公元前260年代,在战国七雄里面堪当统一大任的诸侯国,当推经过两次商鞅变法而经济实力大增,国家体制先进的秦国,其次是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的军事强邦赵国。就综合国力而言,由于秦国是从政治、经济、军事进行全面改革的,所以它的综合国力是战国中最强大的;而赵国的改革则主要体现在军队战术的革新——学习北方胡人骑兵的机动灵活,建立了一支由国王直接控制的精锐骑兵,横扫北方草原,声名赫赫。但是赵国在经济上的改革成就显得比较薄弱,综合国力弱于秦国。这就好比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军事竞赛中,苏联总是显得力不从心一样。所以在统一战争中,秦国处于攻势而赵国则时时处处谋求战略防守。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发生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上规模堪称最大的秦赵长平之战。战国后期,统一兼并战争进一步升级。七国中综合国力最强大的秦国推行丞相范睢“远交近攻”外交战略以来,与其接壤的“三晋”韩、赵、魏首当其冲,成为秦国首先要消灭的对手。公元前262年,秦国调集大军,以占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攻打韩国,不久便打下韩国首都南郑(今河南新郑)和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的联系地带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分为南北两部,情势相当危急。面临家破国灭的上党郡军民,在郡守冯亭的带领下集体归降赵国。其目的无非是激怒秦国,破坏秦赵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秦攻击赵国,而赵国就会被迫支援韩国。但是赵国并不傻,它从自身战略防御的目的出发,也需要上党郡这一地势高峻的地区,作为赵国都邯郸防守秦国进击的前沿阵地,况且从能够一次调发40多万正规军参与上党保卫战来看,赵国也确实具备这样的实力。一方面,以秦昭襄王为首的秦廷果然震怒,派遣王龁率领数量巨大的远征军兴师问罪于赵。另外一方面,赵国接受上党郡之后,立即调集重兵坚守军事重镇长平(今山西高平) 。历时三年之久的具有战略决战意义的长平之战,在两个大国之间展开。战争初期,赵军在占优势的秦军攻击下,遭到了一些小的失败,陷落了部分前沿阵地。然而,著名将领赵军主帅廉颇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和秦军远征的实际,很快决定执行坚壁固守、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术,让锋芒正盛的秦军求战不得。战争进入了胶着状态,此后近两年多的时间,不分胜负。显然是廉颇的战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而作为远征军的秦军则苦不堪言,形势逐渐向赵国转好。这时,秦昭襄王的智囊团策划了一个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廉颇老而无用、胆小不敢战,而秦军就怕赵括的流言,从而使昏庸的赵孝成王不再信任坚壁清野的廉颇,撤销了他的职务,任命徒有名将之后虚名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担任主帅。秦国此时也立即调任国内一流的统帅白起代替王龁担任远征军总司令,希望一举消灭赵国40余万精锐。赵括到长平军中,一反廉颇固守战术,随意更换将领,贸然下令赵军全线进攻,结果身陷重围,粮道被断。此时,昭襄王已经进行战争总动员,向民众承诺凡是参加战役的加爵一级。于是,征发河内15岁以上男子达百万人,参加长平包围战。局势急转直下,虽然以英勇驰战闻名列国的赵军喋血搏杀,杀伤秦军过半,却终不能突围,最后赵括赤膊上阵率“敢死队”突围被射杀乱军之中,绝望的余数赵军统统缴械投降了。然而,败军官兵的命运是暗淡的,秦国远征军司令白起以投降者不足为信的理由,设诈就地坑杀了数十万赵卒,只是放还了年幼者240人。长平之战作为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双方总共投入的兵力达一百多万,经此一战,赵国一蹶不振,秦国战死者也不下四五十万,出现了国内空虚的局面。因此这次战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有人描述“长平之战,血流漂卤”。但是对秦国而言,在消耗强大对手大量实力之后,它的兼并统一步伐更加快了,几十年之后,秦始皇终于统一了华夏大地,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此说来,长平之战是一场地道的划时代战争。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楼主,这个题材其实是非常适合拍电影的,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拍?  另外,秦军战死四五十万说不可信,当时秦国的总人口估计就是六七  百万,壮年男子,全部死绝了?    中国历史,很不精确,关于战争部分,更是喜欢用文人笔法,多少  万很多是号称,不可全信
  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强,辅隙则国弱。马服君轻捷好胜,无虑而易敌,与孝成王相投。对手武安君白起,又是战场之王,威名素著。
  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强,辅隙则国弱。马服君轻捷好胜,无虑而易敌,与孝成王相投。对手武安君白起,又是战场之王,威名素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果然
  这个战役,也许是因为太残酷,所以很少有人涉猎,估计是戏剧性不够强
  四五十万也是秦国倾全国之兵才凑出来的人数,包括河东的新占领区,数量可信,战国是全民皆兵。但秦国损失过半,大约二三十万。赵国战死的和坑杀的大约各占一半,秦国在战场杀伤上其实每占太大便宜,损失差不多。但坑杀俘虏对赵国的打击的确惨重,几乎全灭了战国的青壮年
  雪华绮晶,你的观点非常具有专业性。在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全民皆兵,一般老百姓是有爵位的,在国家进行战争的时候,平民是有义务参军的,而且没有个家庭都有习武的习惯。这就是为什么秦在同一六国之后,要销毁兵器,铸为金人的原因,否则,可能随时有复国主义者,煽动平民造反!
  秦国战死者也不下四五十万  -------------------------  武安君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大的死伤数字,麻烦楼主搞清楚了再来发帖
  在长平之战中,武安君虽然指挥失误,但是请你不要忘记,想要俘虏几十万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当时兆国军队的战斗力,在六国中是最强的。阁下难道不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吗?赵武灵王曾经率领自己的骑兵横扫代北地区,如入伍人之境,威震天下!看来楼上的还得好好步步这一段历史的相关背景知识啊!!
  在长平之战中,武安君虽然指挥失误,但是请你不要忘记,想要俘虏几十万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当时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在六国中是最强的。阁下难道不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吗?赵武灵王曾经率领自己的骑兵横扫代北地区,如入无人之境,威震天下!看来楼上的还得好好补习一下这段历史的相关背景知识啊!!  
  楼上的,被围了四十多天的几十万人有战斗力么?是自己投降的吧!   不投降再围四十六天,秦军一人不死,赵军就得人吃人了,胡服骑射又有什么用?
  不懂战术和战争
  赵军被合围,粮道断绝,饿了几十天,主帅阵亡后,迅速土崩瓦解。赵军和秦军在战场上时均力敌,秦军在杀伤人数没占太大便宜,秦军的胜利不是来自于在于杀伤,而是成功的合围。
  白起自已说长平之战秦军损失过半,应是秦军伤亡了二三十万,而这二三十万中死亡的最多也不过十万。    秦军的盔甲是比较精良的,而白起把赵军围在长平地区,是以逸待劳!赵军战死的不过二十五万,被坑杀的(大部分是赵括死后投降的,有少部分是在赵括死前被俘的,)约二十万。这二十万显然对秦军没什么打击!    秦军损失不可能大于二十五万。以战神白起在长平把纸上谈兵的赵括围困,以逸待劳(饿),秦军不可能比赵军还损失的多!
  一般来说十则围之,白起能以和赵军相差不多的兵力完成包围,堪称战史上的范例
  谁知道长平之战结束时廉颇还活着吗,如果他活着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秦军战死四五十万?请楼主拿出可信的论据来,拿不出来就不要笑话别人!
  廉颇在赵国灭亡前几年才死的,不过在长平战前,廉颇在与秦军的交战中就损失五万,才避其锋芒,高筑营垒,以守代攻。
  有一点可以肯定,秦国在长平之战中也是元气大伤,十多年才缓过气来。
  作者:龙擒虎 回复日期: 18:49:09 
    有一点可以肯定,秦国在长平之战中也是元气大伤,十多年才缓过气来。  ------------------------------------------------------------  MS秦国第二年就兵分几路进攻赵国。
  当时赵国青壮年几乎全灭,只好把未成年少年编入军队,但仅仅是这样的赵军,秦国还是围困邯郸久攻不下,由此可见,秦军在长平大战中也损失不小
  大家讨论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秦赵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是秦统一六国扫清最大障碍的一场大战。双方都以高度的战略要求来对待这场战争。对赵国而言这是生死存亡之战,对秦国而言这是进一步推动统一的重要一步。所以赵国全力以赴,举国之兵。如果有意义的朋友可以参看本人写作时引用的史学资料:  当时形成的列国文献,多毁于秦火,传世的有关记载长平之战的上古早期文献,首推《史记》,次为《战国策》。其中又以《史记》的《白起王翦列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最为详实,次为《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史记·赵世家》,又次为《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新序·善谋》、《史记·田完世家》。《史记·秦本纪》、《韩世家》则以大事记体行文,略事梗概。《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魏策四·长平之役》、《齐策二·秦攻赵长平》、《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秦策三·谓应侯曰君禽马服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等,或限于列国有关幕后外交(纵横)活动,或战后君臣间抑策士游说中有关得失论证。至若《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所谓“白起……越韩、魏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韩非子·显学篇》提到“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马服,赵括,括袭父爵之谓),《吕氏春秋·应言篇》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缺字当为“匮”乏”之属),《睡虎地秦简“编年记”》谓“(昭襄王)四十七年攻长平”等等,诚属个别旁涉,惟亦见是役在战国当时士民中影响之深。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日:“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日:“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日:“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长王 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问,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 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于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四十八年(前259)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 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日:“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日:“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日:“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日:“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日:“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长平之战,有补于《白起王翦列传》者凡二:一是有关赵括其人,蔺相如谓“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括母说,括父赵奢当年尝言“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更云奢为将之时,幕有以师事者十数,以友事者百数,凡国家勋赏,悉数散发士卒同僚,一俟受令出征,夙兴夜寐,盖不问家事;而括一旦为将,即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朝廷赏赐,一概带回自家,一天注意的就是购置上好田宅。二是有关赵括临战的作法,所谓“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有关长平之战的记载,有补于上述者凡二:一是韩桓惠王答应割让上党郡予秦后,尝遣韩阳传谕上党守靳 执行,而超却誓死不降秦,所谓“臣请悉发守以应(战)秦,若不能卒,则死之”,韩王乃遣冯亭代靳 。二是对赵廷在论辩是否接受冯亭献地问题上记载独详:赵王喜,召平原君(当为“平阳君”)而告之日:“……今冯亭令使者以(上党)与寡人,何如?”赵豹对日:“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日:“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日:“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日:“夫用百万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十七),何故不为?”赵豹出。王召赵胜、赵禹……,二人对日:“用兵逾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        《史记·赵世家》相关记载与此参差相仿,当祖于《战国策》。        《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记载又有补于上述者,是廉颇初战失利而屡遭失亡后,赵廷尝有“纵横”之争及其活动;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日:“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卷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日:“无益也,不如发重使而为媾。”虞卿日:“夫言媾者,以为不媾者军必破,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王之军乎?其不邪?”王日:“秦不遗余力矣,必且破赵军。”虞卿日:“王聊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入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从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日:“寡人使平阳君媾秦,秦已内郑朱矣,子以为奚如?”虞卿日:“王必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郑朱,赵之贵人也,而入于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赵卒不得媾,军果大败。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关记载,则悉祖于《策》文,而《新序》或祖于《策》文或祖于《史记》。《汉书·冯奉世传》记载:“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括拒秦,战死于长平。”        《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记载: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日:“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日:“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        《史记·田完世家》记载雷同,当祖于《策》文,惟“苏秦”为“周子”(适时苏秦死已久,当为周子),而“齐、燕”皆作“齐、楚”,又齐王终不听,秦则破赵于长平。《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所谓“(秦)昭王用应侯谋,纵反间卖赵,赵以其故,令马服子代廉颇将”,是唯一直接披露秦对赵行反间盖出于范睢阴谋的文献。《战国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引白起语,独有战后显示出的战争创伤及其医治创伤的情景:秦民之死者厚葬,伤者厚养,饮食铺馈,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        综上所述,记载长平之战的早期文献大较如是。中古以来,讽喻赵孝成王易将而赵括误军,以及凭吊被坑杀赵俘而即景献欷的诗赋姑不论,单就文献史料言,魏晋之时,何晏著书抨击白起大规模屠降,亦披露个别值得注意的资料:“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后亦难以重得志矣。向使众人皆豫知降之必死,则张虚卷(拳)犹可畏也,况于四十万被坚执锐哉!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似山,归秦之众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众肯服,何城肯下乎?是为虽能裁四十万之命而适足以强天下之战,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坚诸侯之守,故兵进而自伐其势,军胜而还丧其计。……长乎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秦王又亲自赐民爵于河内。夫以秦之强,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者……” (转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集解)其中所云“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为前此文献之所独出。这个时期,逾出传世。        上古文献者,还有方志《上党记》、《风土记》等。据《上党记》记载:“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 (《上党记》久佚,转引自《水经。沁水注》)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秦赵战于长平,赵军败退,秦将白起逐至此,因名武讫岭(今高乎西北与长子界丹朱岭上长平关)。” (《风土记》久佚,转引自《太平寰宇记》卷五四、《说郛》六十)此类方志发挥地方文献优势,于当年主战场的地理方位、范围和秦赵两军对峙态势、战守的记载,显然又比上述群籍具体、确切得多。后来司马光修《通鉴》,则不外网罗上述载籍,统筹之而取长补短、择真矫妄。其精则精矣,惟于是役终无新意发明。
  《赵军进军路线及其布防》(本人写作时引用的材料)  赵孝成王四年(前262),经宫廷论辩,既决策接受韩上党降,遂遣名将廉颇前往上党御秦。廉颇统率大军到达偌大的上党地区后,没有选择别的任何地方,唯独全力进驻长平(长平应有广狭二义:狭义的长平指当今高平市西北10余千米的长平村,为长平之战中心地带;广义的长平指大体当今高平市城乡全境。秦赵长平之战主战场即包括以长平村为中心的丹河两岸南北30余千米、东西10余千米地区。长平古战场一般指广义的长平。),这是耐人寻味的。          学界有这样一种意见,所谓“驻上党的赵军因缺乏兵力,退守长平”(郑励新等《中外名将录·白起》,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云云。此说颇值得商榷:其一,它有悖于上古文献记载。《史记·赵世家》说,冯亭献地后“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白起王翦列传》称,“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这都说明廉颇率赵军一到达上党即战前进驻长平的,不是经过与秦军遭遇后,出于缺乏兵力不得不退守长平的。其二,未知作,者不熟悉当地地形抑或另有所本?毕竟盖与当地地理不合。其实,从早期文献记载和现场野外踏勘,可以足见名将廉颇到达上党之始即进驻长平,完全是主动的自觉的,是一位绝顶睿智而久经沙场的军事家的最佳选择。我们可以认为,单就这一点本身,就再次充分揭示了这位战国名将的战略智谋和谙熟的军事经验,今日只要深入高平各地用心走走看看想想,就会恍然大悟。应该说,从军事地理学的视角着眼,特别是古代战争条件下,长平具有双重的战略地位:          其一,长平是上党郡乃至赵都邯郸的西、南两方交通襟喉,亦战略屏障。秦前此既先占领以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为中心的魏的河东,后攻下以野王(今河南沁阳)为中心的韩之南阳,就在与赵的整个角逐中,无论暂先进攻上党,抑或最终直指邯郸,不外有两条山间战略孔道可走,即取乌岭(今翼城、沁水界)、空仓岭(今沁水、高平界)一线的西路也罢,取羊肠坂(今晋城南碗子城一带)、天井关&今晋城南)一线的南路也罢,长平都是战略捷径,亦旁无选择的必经之路。这就是说,只要廉颇有一支劲旅锐卒固守长平不失,秦军则不能蹑足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了。          其二,就长平本身看,则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诸多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极理想的战略重地。长平广41千米,袤37千米,略呈矩形,面积946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12°41′,——113°09′,,北纬35°39′——35°59′。地势东、西、北三面山,状如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河与地势千行纵贯全境。境内一般高差300米左右,最高点为东北境的高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点是中南部丹河东岸杜村,海拔800米,全境相对高差591米。山峦绵亘,河流纵横,各类地形发育充分。丹河流域河谷平川区占总面积16.7%,海拔850—900米;黄土丘陵区占总面积48.4%,海拔860—1000米,坡度5°一15°;中低山区占总面积34.9%,海拔950—1346米,峰高坡陡,岩石裸露,坡度&15°。按面积比较,可以见到长平地区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主河为丹河,又有五大支流许河、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呈网状遍布全境,地下水丰富,浅水层埋深多在5—50米间。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于战争,则山地有险可凭,特别是西、北方面有高于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可固守,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丘陵于部队运动无大碍却可隐蔽行事;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更无大军食饮之虞。凡此等等,皆属极利于主军而不利客军者。          赵军由邯郸进军长平的具体路线,史载未详。惟山西多山,交通运输特别是古代大规模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受地形条件制约,以至往往带有必然性。据实地勘查,当由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西上,逾“太行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今河北磁县西北),再西行过壶口关(今山西黎城东阳关),始入上党腹地,从此折西南行,沿八谏水(今淘清河),经八义村(今长治县西南),过故关(今高平东北)进入长平战区,再循小东仓河河谷,经金门镇(今高平东北店上村)至泫氏(今高平市),然后分兵布防。赵军当年这条进军路线,不啻为后来历代所沿用的通衢官道,在文献上可以见到历史连带关系,即从今日现代交通亦可见到当年赵军上述行军路线的历史影子——长治以上大体沿今邯(郸)长(治)铁路及其相干行的邯长公路而行,长治以下则沿今长(治)陵(川)公路接高(平)太(义)公路而行,所差不过局部参差、矫枉取直而已。          滏口陉:既由邯郸西上,首当其冲,太行山绵亘南北,墙立陡绝,向为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间天然屏障,大部队于崇坂峻岭之中,唯逾是陉以度。陉口位于今磁县西北25千米,当太行山余脉石鼓山上,海拔700米,两厢山势嵯峨,群峰摩云,唯度是口,是以凭高设险,古人所谓“山岭高深,实为险厄” (《元和郡县志》卷一五),为一方舍此莫属之战略孔道。石鼓山,古来称滏山,以滏水(今滏阳河)所源出故名,“滏口”亦盖出诸此。滏口古来亦称“郭(山头)口”,命名取义则侧重一方山势,所谓“廖郭(皆山头),谷深” (《集韵·铎韵》),亦甚符合当地自然地形特征。滏源“泉奋涌,若滏水之扬汤” (《太平御览》卷六四引《水经注》。今本《水经注》无此文,当属佚文),迄今滏阳河上游流量犹为可观,当年数十万赵军取此路过太行山,亦可无水源之虞。赵军由滏口陉西来,下一个必经的交通和战略要冲,唯即壶口关——东阳关。“壶口”以地形地貌得名,“东阳”以地理位置得名。壶口何时设关,诚难考定,作为要塞,由来已久。          前此《左传》哀公四年(前491)载:“十二月,……(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鄙、逆峙、阴人、盂、壶口。”说明至迟公元前5世纪初,壶口就已是晋国东方要隘;此后汉代壶口关就成为太行四大名关之一了,与上党关(今山西屯留西)、石研(xing)关(今山西平定东北)、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齐名(《汉书·地理志》)。壶口关至五代、宋、元时代多称吴(一作吾)儿峪,明、清以来则称东阳关,不过此地有“东阳”之称似亦甚早。韩非子尝记载范睢对秦昭襄王说:“王得宛、叶、蓝田、阳夏,断河内,困梁、郑·,所以未王者,赵未服也。弛上党在二而已,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王拱而朝天下,后者以兵中之,然上党之安乐,其处甚剧,……”          《韩非子·内储说上》,学者多以“东阳”指太行山东者,一如‘南阳”指太行山南云,因属地区名,诚是;惟上古天下多“东阳”,犹属城邑、关隘名,若鲁有东阳当今山东费县西南,齐有东阳当今山东临朐东,晋有东阳当今河北晋州市左近,是以知“东阳”所指非一,更未必独泛指太行山东地区。此处广东阳”,酌之文意,若“其处甚剧”云云,更似指此塞,其命名则取义地当“上党”之东。壶口关当今黎城东北12.5千米,位于东阳关镇东畔太行山余脉皇后岭。此岭山体石质,海拔890米,地形由东向西倾斜,岭东陡峻,岭西平缓。关设于山巅,鸟瞰岭东,一巨大狭谷伸长10余千米,几乎直至漳水(今清漳河)岸边的涉邑(今河北涉县西)。          两厢谷坡陡立,坡度20—30°,山谷海拔434米,一方独具通行条件。古有以险峻著称的“壶关道”,而称壶口关为其西口,称滏口陉为东口(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卷五,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5年版)。此东陉西关,又共同构成太行山东西锁钥,壶口关正可谓上党东门。过了壶口关,始进入上党腹地。据旧志记载,皇后岭上亦多泉泓。长平之战前,公元前491年齐伐晋,西取壶口,别无他途,即只能由滏口到壶口这条“壶关道”,尽管当时尚无壶关道之名;长平之战后,公元370年,前燕慕容评统30万大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上,度壶关道,为前秦将军王猛大破于潞川(今浊漳河)(《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后来后燕主慕容垂统大军十数万伐西燕慕容永,西出天井关(今河北武安西40千米天井峧),破之台壁(东阳关西南,今黎城东台北村),遂灭西燕于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亦由邺西上,出自滏口,入自壶关(《晋书》卷一二三、《水经·浊漳水注》)。唐建中二年(781),河东节度使马燧奉诏率大军八万,讨反叛的魏博节度使田悦,师自壶关东下,东出滏口,军次邯郸(《旧唐书·田永嗣传附田悦传、马燧传》、《资治通鉴》卷二二七)。凡此都走的这条旁无所择之壶关道,历史上此等大规模行军无一例外。          通过壶口关进入上党腹地后,地形相对平衍,赵军径直西南行奔故关。此间经历了长治西南的上党山(今南五龙岭)余脉八谏山麓。淘清河发源于西南的羊头山,由西南迤东北流,至此称八谏水,为一方主要饮水源。相传长平之战中,赵括行营至此,有将领八人就其误军战策提出诤谏,括拒谏,八将预见到将军破国亡,更不忍做败军之将,遂自刎山下。从此,山因称“八谏山”,山麓则有“八谏水”(今淘清河支流)(此地“八谏水”之名似由来甚久:《太平寰宇记》卷四五引《水经》已有记载。今本《水经》和《水经注》俱不见,当属佚文‘唐玄宗由东都洛阳北上潞州至此,宰臣张说赋诗《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有“川横八谏阔,山带五龙长”句)。今八谏山西麓、八谏水东岸有.八义村,为今八义乡政府驻地,村名亦由此所从出,村内迄今有八义士就义遗址,清代所立“八义士谏赵处”碑犹存。这件历史轶事诚非信史,惟在义侠风气炽盛的战国—代,不仅不应一味省心地归之子虚,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八义村海拔990米,向为泽(今晋城)潞(今长治)间通衢官道,迄今有长(治)陵(川)公路接高(平)太(义)公路纵贯,北上长治,南下晋城。悉极称便。          八义以下,西南行的孔道和关隘就是故关了。《太平寰宇记》卷四四记载:“关城在(高平)县北三十五里,秦立关于此。”从此知故关作为正式关的建制,是长平之战后期秦攻占后设立的,至宋初关城犹存。故关遗址位于八义西南7千米,高平东北17.5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13°00′25″,北纬35°55′20″。羊头山绵亘东西,形成一大南北屏障,主峰座落于故关西北,海拔1297.2米,关当其余脉陉口中央,东西两峰相峙,石质地貌,海拔各为1240米,比肩相对,东西山坡坡度5---10°。关一带为黄土质,地形平缓,海拔1046米。关北坡度2—4°,关口东北左近有关头村,为故关北口;关南坡度6—10°,南下2千米为故关村,再南行2.5千米为口则村,“口则”属“口子”的方言之音,为故关南口,海拔919米,由北口至南口跨4.5千米。从此西南行,与丹河支流小东仓河流域呈平行走向,河谷阔平,顺势而下,经金门镇(今高平东北店上村)直至泫氏(今高平),大体即今高(平)太(义)公路一线。          泫氏:即今高平。唐人武少仪在《移丹河记》里说:“高平,泫氏邑也。……初相地而居之,盖以土厚水深为善农,凿井而饮者。”(乾隆《高平县志》卷一九)《元和郡县志》卷一五亦云“高平县,本汉泫氏县,……在泫水之上,故以为名”。泫氏位于丹河河床中央,当丹河与小东仓河汇流处,海拔834米,地势相对低湿,地形开阔平衍。河两岸参差约有10千米开阔地,中虽多丘陵,却不阻滞运动,且有险可恃。当初,廉颇似充分利用了泫氏这个历史悠久而基础雄厚(《竹书纪年》记载“晋烈公元年(前419),赵献子城泫氏”,这说明它最迟在公元前5世纪已成重要城邑。《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三以“泫氏城在(高平)县东十里”,则是不确的,高平城东十华里已到了海拔1220米的七佛山,倘若如此,此地固然不可能作为几十万赵军的兵站,就连前此赵献子以这里为城亦不可想象。)、地理形势冲要又富水源的战略地带分兵布防的。这里既可顺丹河河床向东南运动,又可溯丹河河床向西北发展,还可溯大体平行的原村、马村二河河床向西南深入。这种态势,从文献记载、世代传说和出土文物所揭示的实际情形看,即高平西北丹河一线为主战场;高平东南丹河东岸大粮山是赵军前期大本营,廉颇设幕处和屯粮处;高平西南高平关一线为赵军设防前哨。下文将再作论证。          廉颇进驻长平地区后,大凡依次设置了如下三道防线(营垒):          (一) 空仓岭防线    此指处于要害位置而最险冲的空仓岭为中心,北至今长子县西的发鸠山,南至高平、沁水、晋城交界的武神山一带,南北长约40千米的防线。空仓岭一称老马岭,亦作乏马岭,以跋涉维艰故名。地理坐标东经112°44′05″,北纬35°43′30 ″,海拔1180米,位于高平西南22.5千米,当今高平市与沁水县交界处,南北走向,山体石质,岭高陡绝,俨然一大东西天然屏障。岭中央为一巨大陉口,习称“高平关”。关左峭壁,右陡涧,唯中一线,以通东西。陉口东西长350米,南北宽1000米。关西坡度10—18°,关东坡度15—20°。关东关西皆有河谷通达山下,关西有端氏河支流玉溪河西去,关东虽有浩山顶托,惟山南山北各有丹河支流许河两源马村河、原村河东下,河谷通行条件俱佳,向为上党、河东间又一重交通咽喉和军事要冲,迄今沁(水)辉(县)干线公路即大体循此所修筑,依然是晋东南与晋南间一重要通道和军事要隘。         廉颇在空仓岭上设防后,更在关内浩山南麓马村河河床路口和北麓原村河河床路口构筑了二鄣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以为空仓岭前哨的后援,形成犄角之势。《括地志》说:“赵鄣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赵东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五里。又有故谷城。此二城即二鄣也。” (转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正义)今依地理地望勘查,二鄣当是今空仓岭内浩山南北参差相对的古寨、秦城二村,都西距高于关约5千米,东距高平10余千米,皆背山面河,为一方形势完固之聚,可驻重兵,随时驰援高平关。古寨以当年为赵军寨栅得名,地当马村河河床,右依浩山,左濒马村河,地下水。地表水兼富,为空仓岭与赵后方纵深联系的浩山南麓要冲,迄今为一方大村,居民500余户。秦城则以当年王龁攻占后,派驻重兵以为东进基地得名,地当浩山北麓原村河河床,水源亦富,是空仓岭与赵后方纵深联系的浩山北麓冲要。           二鄣城顺马村河和原村河东下,至二河交汇处有康营村,这是一处值得格外注意的地方。地理坐标东经112°51′15″,北纬35°44′50 ″,海拔840米。村南为许河,河南为北岭山,海拔984米,坡度25°;村北为皇王山余脉,海拔930米,坡度10°;村西为马村、原村二河交流处,河西为狼儿掌山;海拔905米,坡度15°。这个村子可谓四山环卫而三水汇流,形成一个封闭式地理环境,同时三条河谷又屈曲外通,构成一处典型的可进可退、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冲。《史记·秦本纪》记载,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括地志》说“光狼故城在今泽州高平县西二十里”(转引《史记·秦本纪》正义),核以地望,勘以形势,康营即此“光狼城”,迄今康营东门嵌有清代石刻“古光狼城”门额。这说明此地早就是秦赵角逐的焦点。这里本来是赵后方泫氏、大粮山对空仓岭防御前哨的重要后援和补给基地;后来为王 所攻占,又成为秦军东进的基地,原称“强营”,后易“康营”,都因曾为秦军营垒故名,如同其西的“秦城”一样。康营西北的上马游、下马游,村名命名亦由长平之战所从出,相传皆当年秦骑兵驻地。          空仓岭是战前赵军在上党地区所能控制的最西缘,从政治地缘和地理形势看,是当年廉颇拒秦的第一道防线;从关内二鄣城乃至光狼城之设,可以见到廉颇对此首道防线的苦心经营和重视。日前空仓岭上高庙山出土的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空仓岭建城记》碑有云:“高平、沁水之交,有山曰空仓。考之典故,询之土人,盖秦白起诡运置仓以绐赵括之处。” (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三记载相似。按:此处“白起”似为王蛇之讹传,白起履任长平后,实无必要再置“空仓”,或出于白显而王遂隐所致;又“赵括”似为廉颇之讹传,亦或出于赵显而廉遂隐所致)。所谓白起诡置空仓于斯而有“空仓”之名,自是廉颇初战失利而关山易手后的事。          (二)丹河防线    丹河发源于高平、长子界山丹朱岭,逶迤东南流,由高平中央纵贯全境,迤南经晋城,至河南注入黄河,谷深而流量大,沿岸地形开阔,便于大部队运动。廉颇利用这道天然屏障,于丹河东岸沿山一线构筑了第二道防线,是为赵军的纵深主体防线,亦即主阵地。这道防线由泫氏(今高平)以东南沿丹河东岸的赵庄、大粮山直至高平、晋城交界的上,下城公村一线;由泫氏以西北沿丹河东岸依次为店上、企甲院、围城、石门,箭头、三军、韩王山、永禄、长平、掘山、绝水、丹朱岭一线(《水经·沁水注》:“(长平)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赵庄(南赵庄),当高平东1千米许。当地世代相传,赵括被射杀于北邻的围城村,居民将其尸体运回,葬于二仙岭,岭南麓的村子遂名“赵(括)庄”。          大粮山,一作米山,世代相传,为当年廉颇屯积粮刍之所,因以得名(元和郡县志)卷一五、(太平寰宇记)卷四四、《金史·地理志》、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三,)。迄今山上犹有营防岭、廉颇屯、廉颇庙等名胜。大粮山位于今高平东南5千米米山镇东北(《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三谓“米山,(高平)县北十里”,“县北”当‘县东南”之讹。),由此山东北行,依次又有官甲岭、七佛山,三山连麓,实为一山体,不过属不同历史时期随地称名而已。七佛山以唐代肇建塑有七佛像的佛刹后故名,官甲岭如同“营防岭”,则取义于当年廉颇屯军,原本都是大粮山。主峰七佛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8′30″,北纬35°47′45″,海拔1220米。山脊相对平缓,可走马屯营,更有定林泉可饮用。是山在高乎中部群山中为最高,向东北可以看到故关,向西南可以看到空仓岭,与其北10余千米的韩王山,一南一北,居高临下,构成赵军几十里防线上的两只眼睛,可使整个战场敌我态势如指诸掌,可自如调度河东之我,嘹望河西之敌。如此形势,从军事地理视角看,是极其优越的,特别是在冷兵器作战和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古代战争中,则显得倍加重要。山下左有小东仓河河谷,右有东仓河河谷,平行向东北延伸,直指邯郸方向,可保持与后方密切联系,可保障辎重粮刍补给。廉颇设幕于斯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唯有设幕于斯。          由大粮山沿丹河而下10千米许的晋城境上、下城公二村,当晋城东北33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12°59′00&,北纬35°40′05″。村西靠虸台山,海拔831米;村东依东山,海拔616米;村声为蒲水入丹河下口。形势险冲,为赵丹河防线的南端。当地世代相传为长平之战廉颇坚壁拒秦军处。村畔有固山,山上有悠久古老的廉颇庙,所祀廉颇塑像“奇古非近今所及”(乾隆《凤台县志》卷二)。          由泫氏&高平)溯丹河而上,首当其冲为店上村。店上古称金门镇,《太平寰宇记》卷四四说:“金门山,在(高平)县北五里,其山崖土赤如金,当赵垒之门,因号金门山。”按:“金门山”即今店上西畔的黄土冲沟地带红土坡,而“金门”之谓,则由赵垒之门所从出。村子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6′40&,北纬35°49′01″。店上西距丹河未远,更当小东仓河下口,河谷宽300米;北靠韩王山,西依红土坡。红土坡系韩王山山前台地,土质属红粘土,海拔886米,高于小东仓河河床30米。台地呈矩形,东西3千米,南北2千米,多为黄土冲沟切割,地表破碎。台地有山可恃,有河谷可输转,具有控制小东仓河出口与丹河中段河川的地理形势;位居七佛山与韩王山两山之间,更具南北呼应作用,大有一方锁钥之概,因而廉颇以为赵军防卫链条上之核心阵地。迄今店上负山濒河,形势险要,街市南北长逾l千米,居民500余户,农工商富庶,为一方名村。红土坡迄今多有战国绳纹瓦残片,可以看出今村与战国时代的历史连带关系。          店上以西北沿丹河一字排开依次有企甲院、围城、石门、箭头、三军等村。这些村子之得名,都与长平之战不无关系。企甲院原作“弃甲院”,以赵军在此放下武器得名,早在本世纪50年代亦有成批战国箭镞的出土(张颔《古长平战场资料研究》,《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围城”以赵军被围于此得名,以至有赵括战死于此的传说;“石门”以当年为赵军营垒军门得名;“箭头”以后世辄发现当年战争遗物箭头得名;“三军”相传为当年赵三军幕府驻地得名;掘山村和绝水绝水(源出高平西北伞盖山,东南流注入丹河)以当年秦掘山改河绝水不令赵食饮得名。箭头村以南的铺上村,以北的永禄村,其得名诚不见与长平之战的连带关系,但前者却有“宁寿令戟”的出土(郭一峰、张广善《高平县出土“宁寿令戟”考》,《文物季刊》&1992年第4期。),后者则有被坑杀赵卒1号尸骨坑的发现,坑长11米,宽4米,深1.2米,尸骨100余具,另有刀币17枚、箭头2枚、青铜和铁质带钩各1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长平之战遗址永禄1号尸骨坑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6期)。其实,像永禄1号尸骨坑之类的尸骨坑,已于永禄周围发现犹待发掘的l0余处。以上都是在高平西北丹河东岸一带出土的那次战争的遗存。至若前此历代旧志或文人诗文中所记载或提到的古戈、矛、箭镞、尸骸之属,就毋需赘述了。          韩王山,位于高平北7.5千米,为丹河、小东仓河与永禄河分水岭,当东经112°55′5″,北纬35°51′40″,主峰海拔1186.3米,相对高程300余米。山体中部以上石质,坡度25—35°,形势陡峻;中部以下为黄土堆积,坡度10—20°,相对平缓。此山独立摩云,又当县(市)境中央,向被一方尊为“主山”。登临四眺,但见数十里丹河两岸川原、村落、景物,可谓历历在目。韩王山西面有余脉将军岭,高耸几可与主山比肩,登高远眺,数十里丹河一线,亦可一望无遗。当地世代相传,廉颇当年常登高观战于此,因称“将军岭”。这与韩王山西麓的三军相传为赵三军指挥处,以至赵括战死于围城都非属偶然。这些传说与韩王山西麓诸村出土的大量文物一起,雄辩地说明,如三年相峙阶段大粮山为廉颇设幕处一样,韩王山当是决战阶段主将赵括的幕府,而韩王山西麓至丹河一线,则是决战的主战场,亦即最后赵军被围困的中心地带。          传统地志多以“相传秦围韩王于此”故名(《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三、乾隆《高平县志》卷五),其实史籍固无秦尝围韩国历世国君于此的记载。然而,这个传说不是子虚乌有,恰恰相反,倒提供了此山亦属长平之战中赵方一处非同寻常的阵地的佐证。战争前夕,韩上党守冯亭率全郡军民归赵,得封华阳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统率原郡军民与赵军协同作战直至战死(《汉书·冯奉世传》。《战国策·赵策一》说到冯亭以上党献赵后,不言受封和协同赵军抗秦事,而云辞归韩,诚可存一说,惟不合冯氏反映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的初衷)。此“韩王”当是后人对冯亭的尊奉之称,所谓“秦围韩王于此”,则说明当年冯亭抗秦设幕于斯。这不论从冯亭的身份、地位看,还是从这山的地理形势看,都是理乎自然的。韩王山南距主帅廉颇大粮山大本营10余千米,为仅次于大粮山的另一指挥中心,至决战阶段,更成为赵的全军指挥中心。古来地志记载“冯亭冢在壶关城西五里”(《史记·赵世家》集解引《上党记》),或谓冯亭墓、庙在潞州(《新定九域志》卷四),未所确指,或亦即壶关。此等出于后世尊奉纪念,自不必尽实。          长平,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1′20&,北纬35°54′02 ″,于今高平西北10.5千米,当丹河上游东岸,村西畔150米为丹河,村东畔50米为圣皇岭,岭海拔951米,为一南北向长条状山岭,东北与羊头山脉连麓。如此左水右山的地理形势,构成丹河线上韩王山与丹朱岭间一南北交通孔道和重隘,特别是拱卫北方天险长平关的前沿。长平为战国古城,以至成为长平之战命名地,汉代称长平亭(《后汉书·郡国志》),北魏尝为高平县治,明清为长平驿(驿站旧址,今为小学校址,门洞保留明代驿站门额石刻“长平驿”,其阴为用以凭吊赵罹难将士的砖刻“吊古场”。明代城池南北650米,东西400米,今村北门一带有明代城门、城墙和城壕遗存。北门门洞跨度3.7米,进深5.5米;城墙夯土层9--12厘米;城壕6.9米,深3米),向为南北通衢官道,迄今为有居民310户的一方大村。          长平关,位于高平北境与长子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6′50 ″,北纬35°58′lO″,海拔1100米。关北面坡度2—4°,关南面坡度6—20°,山体石质。关北为浊漳河源头,属浊漳河一源,关南有丹河通关下逶迤东南。关东、西各为山头,东山头海拔1095米;西山头即丹朱岭,为一方最高峰,海拔达到1131米。长平关北坡相对平缓,关南坡陡峭,登临南眺,颇有居高临下之势。此关向为潞、泽二州往还必经孔道,迄今为平行的太(原)焦(作)铁路和207国道纵贯;亦千古不易的天险重隘。长平关为当年廉颇构筑的赵军第二道纵深防线的北部终端,为防御秦军东下或北上的巨防。丹朱岭,一作“武讫岭”,据晋人周处《风土记》记载:“秦赵战于长平赵军败退,秦将白起逐至此,因名武讫岭。”(转引自《太平寰宇记》卷四五)          《水经·沁水注&《上党记》记载:“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通过以上逐一实地勘查和钩沉,始知先贤言之不虚不妄!          (二) 百里石长城防线    这条防线大体亦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与丹河防线不同的是,前者由西北一东南以南北向为主,后者虽亦由西北一东南,却以东西向为主。此防线西起丹朱岭(长平关),逶迤向东经南公山至羊头山,再经金泉山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一作豁),因为沿山亘岭而构筑有简易的长达百里的石长城故名。从自然地理视角看,此线以北属漳河流域,以南属丹河流域,其地形则由北向南倾斜,所经诸山南面坡陡谷深,北面高而乎缓,由北向南有高屋建瓴之势。如果说空仓岭(赵西垒)是赵的防御前哨,丹河是主阵地,那么百里石长城就是赵的后路子。这条防线是廉颇构筑的最东北即最深入赵后方,亦即关系到上党乃至大本营邯郸安危的最后一道巨防。丹朱岭、羊头山的地理形势,前文已述其详;马鞍壑位于东经113°16′05 ″,北纬35°52′10″,地珲形势与丹朱岭、羊头山亦大体相若,海拔1409米。山体石质,南坡坡度25°,北坡坡度15°。山体为一南北向山脉,今称“分水岭山”’百里石长城即构筑于此岭上,为此道防线的最东端。          就马鞍壑的形势看,亦山北高平而徐缓,山南陡峻,为一方要冲,可有力遏制南方陵川方面北来之敌。陵川县北有蒲水,源出马鞍山余脉圣宫山,西南流经陵川西北境、高平东南境,至晋城东北隅的河东村一带注入丹河(光绪《陵川县志》卷四)。其河床谷道可用以北壶关马鞍山。迄今蒲水上游尚有径流,亦有以是水命名的蒲水村,中下游则时断时续,实际上成了季节河,但逶迤几十里的谷道仍甚明显。现在马鞍山山麓有西马安、东马安二村,命名即由古来要冲马鞍壑所从出。这条百里石长城,明代学者周一梧尝作勘查考辨:“潞、泽之交,横贯一山,起丹朱岭,至马鞍壑,有古长城一道,岁久倾颓,然遗迹尚在,登高望之,宛然联络,中有营垒。……今陵川呼此山为秦岭,以为秦筑。以事考之,则长平之役,秦人遮绝赵救兵及刍饷而筑也。……吾观武安君之行营布阵,而信其能成于顷刻也。”(《论白起营垒》,乾隆《高平县志》卷二十)          周氏以百里石长城为秦白起出于遮绝赵援而筑,系囿于故老相传以讹致讹,所谓“吾观武安君之行营布阵,而信其能成于顷刻”云云,则显然属历史唯心主义,即连其本人固知不能自圆,自更难取信于人了;然而,他在古代条件所限之下,跨县逾郡,攀岭循谷,于古人中率先完成百里石长城现场考察,已够难能可贵,其功不可没。乾隆《潞安府志》卷十称,“旧志潞、泽之交,起丹朱岭,至马鞍壑,有古长城迹存,土人谓晋、梁构兵时筑”云云。其说不经,首先,五代初梁、晋之战是东都开封府与北都太原府之间的战争,战守方向呈东南一西北,而百里石长城走向亦呈东南一西北,是以梁、晋攻守双方都不会构筑这种走向的防卫工程;其次,上述周一梧为明潞安长治人,致仕居家考察著文,上距五代未远,地近咫尺,倘梁、晋之战所构筑,周氏何以未闻!          时至今日,这“百里石长城”仍依稀可寻可见,羊头山以东保存较好,石城底宽约4米,最高者尚1米多,石块不整,石质不一,是以知当年就地取材,仓卒而成,走向系随山势起伏蜿蜒,与后来北方万里长城仿佛无异。然而,周氏以当地有“秦岭”之名,所谓“百里石长城”为“秦人遮绝赵救兵及刍饷而筑”云云(光绪《陵川县志》卷四有‘秦岭……秦白起筑,以遮赵救兵绝刍糗之所”之谓,当祖于周氏说),则显系言之未的。当地之所以有“秦岭”之称者,不过初由赵筑而最终秦占领了它,自亦用以“遮绝赵救兵及刍饷”,因以呼“秦岭”亦未尝不可。其实,百里石长城防线,固属廉颇进驻长平后,特别是与王62三年相峙所谓“赵军筑垒壁而守之……廉颇坚壁以待秦”(《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之时,假以岁月构筑而用以御秦的,绝非秦将白起所构筑而用于“遮绝赵救兵及刍饷”的。这样认识,主要根据有三:          其一,廉颇与王龁三年相峙阶段,赵军虽屡经小却而未伤大体,百里石长城一线尚属赵的纵深后路,牢牢掌握在赵军手,秦军远不及于此;赵军既屡却,处于防守态势,而秦军一再得手,一直处于突击态势,全无以如此浩大人力物力构筑此等工事“防御”赵军的必要。      其二,白起与赵括决战阶段,秦军除了当初一时于正面佯败诱敌深入之外,一直处于对被分割的赵军大规模围歼之中,自更无构筑如此巨大防御工程的必要;俟昭襄王亲自赶赴河内,“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诚然这来自河内的大批兵民出于“遮绝赵救及粮食”,确乎包抄赵的百里石长城一线,但秦人既已有这“人海”、“人城”足以可恃,何苦又构筑“石城”?而真要再构筑“石城”,那岂非等于挡自己了!何况白起到长干总共不过几个月,根本没有构筑这等百里石长城的时间,自不待言。    其三,在百里石长城线上,不论最西的丹朱岭、长平关,还是中段的羊头山、故关,抑或最东端的马鞍山,皆北坡坡度小,地势高而平缓,南坡坡度大,地势陡峻,一言以蔽之曰地形由北向南倾斜。置身其上南眺,大有居高临下之概,以至百里一线几无例外。如此地理形势本身,即足以说明这条巨大的防卫工事是用以防杜南方的秦军北上的,不可能是由东西两厢包抄来的秦军为防杜赵援和辎重补给南下的,否则岂非秦军自设陷阱,自投绝路!          秦赵决战之主战场,自在今高平西北丹河两岸,惟白起出“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之时,无疑在百里石长城一线亦遇到惯以能战著称的赵军将士的顽强抵抗。长平关内赵庄乡有村名小回沟、河泊,前者原称“血昏河”,后者原称“血泊”,正是当年攻守双方惨烈厮杀的写真;长平关外丹朱岭下掘山村,尝出土战国秦半两近20000枚(常四龙《秦坑在何处》,《沧桑》1996年第4期),亦从某一侧面揭示了秦军曾在此活动之一斑。   
  长平话题,我也来凑热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www.sonicbbs.com        www.sonicbbs.com      
公元前262年,秦攻韩之上党,韩将冯亭不降,反将土地献给赵,赵孝成王采平原君建议,短视纳地,虎口夺食⑴(见注),秦昭王大怒,规模空前波澜壮阔的秦赵长平大战就此爆发。这场连续三年的惨烈恶战对秦赵两国,乃至天下大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支拥有虎狼般意志的秦军也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可怕的印象:他们光头赤膊奋力向前,六国的军队与秦军相比,尤如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⑵。随着统一战争摧枯拉朽般的结束,秦帝国建立,而后这个建立在极度专权和残酷而细密法律基础上的帝国以惊人的速度土崩瓦解,那支迷一般的军队也随着他们用铁与血建立起的帝国一起走入历史。    www.sonicbbs.com    
1975年被发现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兵马俑终于使这个消失的军团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部分工明确、军阶分明、高速有效的战斗机器。本文谨根据出土秦俑及部分书籍资料对长平之战各个作战阶段所动用的不同兵种的服装形制进行粗浅的分析和疏理。以备日后创作使用。这场历时三年的战事也尤以最后一年(前260年)最为精彩最为惨烈,且本阶段各作战行动因作战目的不同所动用的兵种较单一易于区别,故本文也将重点放置于此。    www.sonicbbs.com    
一.公元前262年-260年(赵孝成王4年,秦昭王45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也是战争的相持阶段,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长平位于上党郡治所之南,赵大将廉颇扼守于此与秦军对峙,廉颇自前283年以来做了二十多年的大将,军事经验极为丰富,廉颇针对秦强赵弱的力量对比和秦军远道而来赵军则以逸待劳的野战实际,遂取占据有利地形,以丹河东岸为界坚壁固守,以图相机后发制敌之策。在此阶段,秦军进展不大,双方互有伤亡⑶。此阶段因赵军采用守势,秦军攻而不得入,相持不下参战而兵种较杂,故在本段对秦军服饰先做概述:    www.sonicbbs.com    
秦军的服饰等级极为鲜明,秦的军功爵位有二十级,这在军人的服饰和发式上均有体现。  
  袍:秦军战袍类似汉的深衣形制,右衽,袖口窄小,束腰带,上衣下裳相连接,下裙长至膝,下穿窄裤,腿束行膝,足着靴或方口齐头尖履,部分有绑腿,显得精悍竣挺,秦长期西对戎人,服饰应有受影响。先秦戎服,除甲冑外,常用色为红黑二色(赵王的宫近卫军衣着全为黑色),取保护色掩蔽色之意,这两种避血色可以保护士兵的战斗情绪,以防作战流血引起战士心理恐惧⑷。秦军甲衣为标准化生产,齐整划一,而内穿的袍服却是颜色各异,二号俑坑出土的数尊俑的赋彩幸运的留存了下来,在同一军阵中袍服有红、绿、青等颜色,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两块木椟,那是两名参加了伐楚之战的普通秦国士兵的信件,这是一对兄弟,叫黑夫和惊,兄弟两个写信向家中要钱和衣服,其中惊十分着急。他说,如果母亲不快点寄钱的话,他的命很可能都保不住。钱不够用了,他借别人的钱,希望母亲给他送钱。黑夫希望母亲把夏天穿的衣服寄来,越快越好。如果家里布贵的话,就多寄些钱,自己买布做夏衣。出去的时候以为时间不长,穿的还是比较厚的衣服,现在天热了,没有衣服了,希望家里给他送衣服。这两封看似普通的家信,却透露了极其重要的信息。普通秦国士兵很可能没有军饷,日常花消和便衣都要家中负担,所以秦俑所穿的袍服颜色各异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这样的话,秦军士兵为什么对血气翻飞的沙场不有所畏惧而采用避血的红、黑颜色的军装呢?云梦的另一个墓葬出土的秦简或许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个问题:这个墓的主人叫“喜”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治狱鄢,是一位兢兢业业的与刑法有关的低级官吏。“喜”曾三次从军,他用竹简记录了秦军攻打刑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两起案件:在邢丘之战中,士兵甲斩获了敌人一个“甲首”。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据首级为己有,却被第三个士兵丁发现,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另外几枚竹简上说:两个士兵为了挣抢一个首级也动了手⑸。秦军在战场上为对手的一个首级竟要自相残杀!是什么驱使他们对敌人的首级如此渴望呢?秦的兵制规定,秦兵除奋勇作战,没有别的上进途径,严刑峻法无人敢违背,不过对于战功的奖励也是丰厚的:斩获5个“甲首”可役属5户人家,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一人立功全家受益⑹。韩非子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奈,根本就无所谓生死。秦人嗜血好战而无所谓于采用避血色的红、黑色军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趋利至此实在是一支极为可怕的军队了。          
甲:这是一种用于自卫防御、极强调功能性的服装,《释名》谓之“铠或谓之甲,似物孚甲以自御也。”先秦时期甲多以皮革制做,称“甲”而不谓“铠”《周礼冬宫考工记》载其时甲可分为犀甲、兕甲、合甲三种,而其中又尤以“削革裹肉而取其表”的合甲最为坚硬。甲按配带位置分为:戎衣、胸甲、腹甲、披膊。而秦军的甲衣大体有4种形制:    
  1.“裲裆甲”从领至前胸、腹及后背皆饰皮甲片,甲片粗大而厚实,上半部的胸甲与背甲是硬甲,胸前和背后的甲片钉牢。腰部用同样甲片以粗绳辍结可以活动,此类甲还可分为有肩甲、无肩甲、有披膊、无披膊四种。裲裆甲的穿着方式是从头套入,两肩也以甲片相连。          
2.“胸甲”顾名思义,只在胸前饰甲,后背用交叉带系结,无肩甲          
3.“软甲”唯在甲衣的腹、背及肩饰以小而薄的甲片,前胸及后背用皮革代之。          
4.“鱼鳞甲”甲衣用整块原料制成(皮革)在甲衣上犀牛皮或金属甲片,四周留边,有短小披膊,前胸,后背都有花结,花结因身份军阶不同而有所区别。      二.公元前260年(孝成王6年,昭王47年)战事进行到了第三年,秦人久攻而不克就在赵王廷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信秦之间⑺。蔺相如和赵母都反对这项任命,赵王不听而将之。秦即阴使武安君白起为将,王龁为尉裨将。      
㈠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后,立刻更改军队的规章制度,更换原来的人事安排,改守态为攻势,轻易率大部西渡丹河出击,秦军佯装败走,赵军追击⑻。      
步兵的服饰:    
1.着袍步兵:在此阶段秦军所动用的兵力应为普通步兵,也就是低级爵位的军人,在战争中从事基本作战任务和基本劳作的应就是爵位最低的公士和上造,穿便装、梳着发辫或戴着圆帽的步兵,为了战功和爵位奋战在一线,商君所说的“陷队之士”大抵就是指这些人了,他们把长发盘在头上,挽成一个个圆形发髻并包上麻布做的头巾(介帻),这些士兵均着袍,为交领右衽,束腰带,履带紧紧系结于足腕,下裳短,胫缚护腿,足穿履,以适应远距离奔袭的需要。最低爵位的士兵因其行动轻捷,便于灵活调动,可出其不意地冲击敌军,这些士兵多不着甲,多位于军阵前锋或四边。这些普通士兵构成了秦军的主体。在极度崇尚战功的秦国,对于普通的秦人来说,从军征战不只是为国家战斗,而且是通向财富和荣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⑼。    
  2.带甲步兵:此类士兵数量最多,是当时步兵的主体,按其头饰装束的差异可大致分为:圆髻、扁髻和介帻三类。又以圆髻士兵最多,这种士兵上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襦,腰束革带,外披黑色铠甲,下身穿短裤,腿扎行縢或着护腿,脚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丘形发髻,髻上扎有橘红色发带。扁髻铠甲步兵的装束与圆髻铠甲兵近似,身穿长襦,外披铠甲,下着短裤,腿扎行縢,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唯其头饰比较别致,是将头发全部编成六股宽辫,反折后以发卡固定于脑后。这种扁髻发式,若长方板形,可能与头上准备戴冑有一定关系。        
3.军吏和军官:          
低级军吏头梳扁髻,戴单板长冠,身穿长襦,外披铠甲,铠甲较细小,札数多,但没有彩色的甲缘。下身穿短裤,腿上扎行縢或缚护腿,足穿履或短靴。          
中级军吏出土数量较多。身穿长襦,外披镶彩色花边的前胸甲,以交叉的背带与甲衣相连。下穿长裤,足蹬翘尖履。头梳扁髻,戴双板长冠。          
军官,在战场负责一线指挥和鸣金收兵的是7、8级的公大夫或公乘,身穿交领右衽内外两重长衣,腰束革带,腿缚护腿,头戴鹖冠,有着甲和不着甲之分,在此俑所在战车上出土了一个钟,钟是指挥军队的号令之一,所谓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掌握金鼓指挥军队的高级将领穿双重长衣,外披彩色鱼鳞甲,双肩有短小的披膊,胫部缚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鹖冠,佩长剑。    
  ㈡秦军把赵括及其几十万赵军注意力吸引到丹西的秦军大营,在防守严密的秦军大营前最先与赵军接战的应是弩兵他们装备的武器是远射用的弩在秦俑方阵中这些弩兵分为三排,直面成千上万汹涌而来的赵军。长平谷地,秦弩兵,万弩齐发,赵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⑽。          
弩兵的服饰:弩兵的穿着基本与步兵一样,他们的军阶应也大致相同,出土于二号兵马俑坑东北角方阵的弩兵,都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弩兵也有带甲和不带甲之分,但头部均绾圆形发髻。      
㈢秦军一方面于丹河、野川河分水岭——大营的纵深阵地加固设防以保万无一失后,两支背负使命的秦军悄悄地开赴预定的作战区域。一支“奇兵”25000人去截断赵括在大粮山的军粮和辎重补给。另外一支5000骑兵直奔赵军大营,赵军大营遂与主将失去联系。赵军失去补给又攻克不了秦军大营只好就地筑垒。秦军不断纵“轻兵”击之,让赵军在饥寒交迫至阴相杀食中度过了46天⑾。        
1.秦骑兵的服饰:骑兵的服饰大大不同于其它兵种,他们身材较之其他士兵体型匀称修长,神态机敏⑿、装束简洁的多。骑兵甲比步兵和车兵的甲衣短了许多,长度仅及腰际,由125片固定与活动甲片组成,双肩无肩甲或披膊,肩头上用带子系连式样的扎甲,这样便于骑马和操持弓弩。上衣为袖口窄,双襟交掩于胸前的上衣,左压右,左侧的襟边垂直于胸的右侧,长度及膝,这样抬腿上马比较方便。下身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登短靴,头戴圆形小皮帽,帽上有带扣结颔下。周身无突兀之物。骑兵服饰是秦人服饰与古之“胡服”交融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之一,不同的是胡服没有配甲衣,而秦骑兵服则把甲衣与胡服糅和在一起。秦的骑兵部队的选拔标准不同与其它部队,对于战马也有严格的要求⒀,因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就不多做述赘。秦骑兵还没有马蹬,骑士的双手仍无法得到解放,他们的的作战武器是弓弩。因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机动能力,骑兵部队在秦军中已经成为一支极为重要的机动攻击力量。长平之战,5000秦骑兵最终截断了赵军的粮道,为彻底包围对手发挥了关键作用。而那支断赵军粮路的25000“奇兵”观其穿插作战的速度和表现很有可能就是秦的战车部队,在先秦的时代,车、步兵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战方式,好比今天之步坦协同作战,在庞大的战车后面,总有步兵跟随,进攻时车步总是一齐向前推进。车弛卒奔的作战方式曾经风行一千多年。而在秦军中却有这样的一支独立的战车部队,在二号俑坑的边上有一个未出土的战车坑,已探明有64乘战车,车体较一般战车窄小,仍由四马拉动,车上士兵配备戈、矛等长兵器,由于没有步兵的跟随,机动灵活,打了就走,不至于陷入胶着,该部队的奔袭速度完全可以跟得上骑兵又没有骑兵无法近战的缺点。    
  2.秦车兵的服饰:车兵分车左、车右和御手,“兵车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御手披胸甲,双肩无披膊,戴长冠,冠上有带系结颔下冠,军爵高于车左、车右。给高级军官驾车的御手的军爵更高于一般的御手,高级御手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缚护腿,足穿履,头缩圆形发髻。戴长冠,冠上有带系结颔下,带尾垂于胸前。甲衣比较特殊,披膊长及手腕,手上并罩有护手甲,颈部亦围有盆领护甲。这种甲衣的非常少见,为秦俑中防护最为完备者,可见此御手军阶之高。(为皇帝御手——太仆,爵位也极高,如:任该职者有高祖的亲信夏侯婴。太仆由于在诸卿中属于显要职务,常常可以升擢为三公。西汉时刘舍、陈万年皆由太仆升为御史大夫,公孙贺由太仆升为丞相。)古代战车上的御手站在车上驾驭车马,目标大容易受到敌人箭镞的伤害。御手一旦受伤则车易失控,造成军队混乱而致败,而御手本人身份也较高,所以特别注重对御手的防护。车左和车右的装束就基本上和步兵一样了,均穿长衣,外披铠甲,胫缚护腿,足穿履,绾圆形发髻,有趣的是车左的发髻朝向左,车右的发髻朝向右。  
  ㈣赵军被困于今高平——长平关——故关——高平的三角地带,断粮日久继而做困兽之斗攻秦垒,分四队而出,而此时包围圈已经合拢, 秦昭王听到赵军被围后,亲赴河内(今河南沁阳),迅速征发15岁以上的男丁驰援长平。这支部队占据长平以北的丹珠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断绝赵国的援军和后勤补给。赵军四处碰壁,赵括率精锐亲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赵军四十万人投降,继而被全部坑杀,仅放回了240个年纪最小者作为对赵的侮辱,秦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⒁。      
战争的最后阶段,出场的兵种均已略概介绍过了,对于此战中的秦军服饰也有了一个大致的疏理      
秦军的战斗力是惊人的,六国的军队也久经战斗,战斗力也是很强的,所谓“强弓劲弩皆在韩出”⒂,“天下之宝剑韩为众”⒃,魏军则有以单兵战斗力而闻名“魏武卒”⒄,齐有“技击之士”,赵军较早的实行了“胡服骑射”,加之长期与匈奴作战,都有着很强劲的战力,秦军何以能在战国的末期屡屡破之?    
秦国几经变法图强,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加之中央集权强有力的统治,奖励军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军队提作战积极性,军队的动员、组织和编制又较得当,整个国家犹如一部运行在平稳轨道内的机器,本文以秦军服饰做为这一波澜壮阔历史的切入点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整套体系有条不紊、等级分明、分工明确,能以所需之兵投入所应之役,常战常胜也就不足为奇了。秦人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改革和军事胜利、强悍善战的关陕子弟、坚锐无比的铠甲兵器,覆盖全国的道路网络、制作精良的兵车驷乘……这些辉煌的成就共同塑造了一支强大的秦军,而秦军,创造了历史。    
  ⑴《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  
⑵《战国策•韩策一》张仪说韩王曰:“山东之士被甲蒙冑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⑷《中国历代服饰史》  
⑸《复活的军团》央视  
⑹《商君书•境内》“除庶子一人”《荀子•议兵》“隶五家”  
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闲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军详败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  
⑼《史记•秦本纪》  
⑽《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  
⑾《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闲,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⑿《六韬•武骑士》:“选骑士之法,取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已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 ,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弛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  
⒀《云梦秦简•秦律杂抄》“五尺八寸以上”合今1.33米左右  
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武安君言曰:“……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⒂《战国策•韩策一》  
⒃《史记•苏秦列传》索隐引《太康地记》  
⒄《汉书•刑法志》“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就长平本身看,则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诸多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极理想的战略重地。长平广41千米,袤37千米,略呈矩形,面积946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12°41′,——113°09′,,北纬35°39′——35°59′。地势东、西、北三面山,状如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河与地势千行纵贯全境。境内一般高差300米左右,最高点为东北境的高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点是中南部丹河东岸杜村,海拔800米,全境相对高差591米。山峦绵亘,河流纵横,各类地形发育充分。丹河流域河谷平川区占总面积16.7%,海拔850—900米;黄土丘陵区占总面积48.4%,海拔860—1000米,坡度5°一15°;中低山区占总面积34.9%,海拔950—1346米,峰高坡陡,岩石裸露,坡度&15°。按面积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平之战后廉颇去哪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