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决,只练吐气声音甜美发声吐气,不练动作,可以吗

    六字气诀法是一种由六种特殊的呼气法组成的修炼方法。每一种呼气方法均有特定的吐字口型,可相应地调整某一脏腑的机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发挥祛邪安脏作用。 

 本法之渊源可追溯至先秦。如《老子》二十九章中的“或嘘或吹”;《庄子·刻意》中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等。而记载“六字气诀”具体方法的现存最早文献,是南北朝时陶弘景编篡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如述:“纳气有一,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嘻、呵、嘘皆出气也”,书中具体地记载了每一个呼气字诀所相对应的脏腑及其调治法等。但书中所载六字气诀,并非陶弘景之独创,是他根据道家先人经验及其记载编篡而成。

  1、“嘘”字诀:坐或立式,怒目瞪睛,作念“嘘”字口型(不出声,以下各诀同)吐气;以鼻吸气时眼睛微开,口轻闭。可治肝脏热邪,目赤多泪等。 

 2、“口四”字诀:立式,双手擎起,作念“咽”字口型吐气,吸气时手放下。可治肺病、胸隔烦满、痰阻上焦。 

 3、“呵”字诀:两脚并立,两手十指交叉,举过头顶,作念“呵”字口型吐气;吸气时手放松。可治心火上炎,口疮,心烦,热痛。 

  4、“吹”字诀:坐式,两手抱膝,作念“吹”字口型吐气;吸气时放松、可治肾病、身体赢弱、面色昏暗、耳鸣等。
    5、“呼”字诀:坐或立式,撮口,然后作念“呼”宇口型吐气;吸气时口轻闭。可治痰阻脾胃

  6、“嘻”字诀:卧式,作念“嘻”字口型吐气;吸气时口轻闭。可治三焦湿热。
    无病者可按春季用“嘘”宇诀,夏季用“呵”字诀,秋季用“咽”字诀,冬季用“吹”字诀,四季末十八天用“呼”字诀,常年进行。

六气诀调息法是我国古代气功功法之一,属于吐纳调息范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存许多古籍中,尤其是道家、医家都有很多论述,素有减少、防病治病之信誉,而今国内许多气功师仍袭沿用。

加载中,请稍候......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

1、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表示了人体呼吸的口型动作。如“嘘”字诀的口呼动作,即为嘴角紧缩后引,槽牙(即磨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缓缓呼出体外。再如“呼”字诀的口呼动作,即舌体中部下沉,舌的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正对着咽喉,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缓缓呼出体外,等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也表示了不同口形动作所发出的不同的音,这可以在古书中找到解释。如《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吹”,即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嘘”则为慢慢地呼气。在《庄子》里早有“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的说法。在此,“呼”其义为吐气,与“吸”相对。

  可见,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既表示人体对六个字的呼吸动作和六种具体的呼气口型,也表示六种不同的口型动作所发出的六种不同的音。

  2、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补”与“泻”?

  六字诀现存最早的文献《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该文献中的六字与脏器虽然与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六字诀的吸气方法只有一种,用口吐气却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而这六种吐气不但可以去热、风、烦、寒等邪气,还可以散出脏器的胀满、痛闷等气结。

  这说明六字诀的吸气与六种吐气,按照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它是一个祛邪泻实又扶正的吐纳调气法。那么健身气功?六字诀所具有的扶正之补与祛邪之泻,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扶正、补气主要是:发音吐气后的吸气;动作导引中两手外开、外拨后的内收、内拢及捧掌内翻;练功后的收功;练功过程中的身心合一。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祛邪、泻实主要是:呼吸吐纳中的吐气发音;动作中的两手外开、外拨导引;吐音中的两目睁圆;吐气发音中的微微用意。

  3、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吐音口型为什么很重要?

  健身气功?六字诀在习练中强调口型的重要性,而要求吐音准确,是因为不同的读音决定不同的口型,不同的口型又会产生不同的内外气息变化,以致影响体内脏腑气血的运行和经络的运行状况。

  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有:“凡病之来,不离五脏,事须识根,不识者勿为之耳。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虽然记载中的发声与对应脏器的关系和现在的不同,但反应了不同的吐气发声,可使不同脏器内的邪气退出。如果吐气的口型不正确,所发的音必然有所改变,而已改变了的口型及走了调的发音,对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三焦脏器是很难有良好调节作用的。

  4、为什么健身气功?六字诀中“六字”吐音的音调要平?

  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虽然十分强调吐音口型的重要性,但口型正确,吐音准确,还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便是“六字”吐音的音调。

  因为吐音通俗地讲有高音、平音、低音之分,高音其气息高昂向上,平音则气息平和疏缓,低音便低沉向下。在健身气功?六字诀习练中,如吐音的音调偏高,则易使人体内气上升;音调偏低,则易使体内之气下降。健身气功锻炼一般要求人体内的气宜沉不宜升,要上清下沉。如内气上升太过而升之有余,则易导致头疼头胀,心烦意乱,心神不宁等。若内气下降太过而致下陷,则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反应。所以,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嘘、呵、呼、呬、吹、嘻”字音,均为“xū、hē、hū、sī、chuī、xī”平音。

  5、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呼吸为什么要微微用意?

  要掌握健身气功?六字诀呼吸吐纳要领,要求初学者在呼吸时一定要注意微微用意,切不可意识过强,若用意过强易导致呼吸过于着力,而引起腹部鼓胀或收缩紧张,呼吸不协调引发身体不适。

  此外,健身气功?六字诀对人体五脏六腑气机的调节,主要是依靠发音时口腔形成不同的口型、状态来作用于脏器的。而呼吸时微微用意不仅可集中习练者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可以强化吐音,强化口型,强化体内气息的调节。

  6、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起势为什么要两掌托、按、拨、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起势,其上肢要求两掌向上缓缓托起至胸前;两掌向下缓缓按至脐前;两掌外翻缓缓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两掌内翻向内,缓缓收拢至虎口交叉轻覆肚脐的动作导引,即两掌在身体前的上托、下按、外拨、内拢的动作。

  该动作的意义在于,通过两掌托、按、拨、拢及下肢有节律性屈伸,可起到肢体外在的动作导引而辅助呼吸诱导体内气血的运行,协调人体“内气”的升、降、开、合,具有促进全身气血畅通的作用,同时也为以下各势的习练做好准备。

  7、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导引的意义是什么?

  据文字记载,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在明代以前是没有要求呼吸与动作配合,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注明以口吐鼻吸配合动作:“肝若嘘时目睁精(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六字诀发展到今天的健身气功?六字诀,其六字吐纳配合动作导引,也必然有其相应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可以按照六字诀吐纳法对人体内气升、降、出、入的调整规律和节律,进一步促进人体内气的运行,对呼吸吐纳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将动作导引与吐纳相结合。

  第二,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的功法,在呼吸吐纳中配合舒缓圆活、行如流水、婉转连绵的动作导引,对健身者可起到养生与练形相结合的作用。

  8、练“嘘”字诀时,为什么要左右转体伸展手臂?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嘘”字诀,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嘘”字诀与肝相应。口吐“嘘”字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

  而“嘘”字诀中的动作导引,两脚站立不动,身体向左、或向右交替旋转90度,同时手掌向上,由腰间缓缓向左、或向右交替伸展,可起到外在的动作导引和内在的气机运动,使左右两胁之肝的气机得以升发,气血得以调和,对口吐“嘘”字具有辅助性的作用。

  此外,身体的左右反复旋转,可使腰部及腹内的组织器官得到揉摩锻炼,不仅能提高中老年人的腰膝及消化功能,而且还能使人体的带脉得到疏通与调节。

  9、两目渐渐圆睁,与“嘘”字诀有什么关系?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字诀,主要是调整人体两胁部位的肝。在文献《童蒙止观?治病第九》中记述:“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可见口吐“嘘”字具有祛肝热的作用。

  在“嘘”字诀的动作导引中,手掌由腰间缓缓向体侧穿出,同时配合口吐“嘘”字音,动作要求两目渐渐圆睁,并目视手掌伸出方向,具有疏肝明目的功效。因为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的濡养,故有“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之说。所以,健身气功?六字诀“嘘”字诀的动作导引中两目渐渐圆睁,与口吐“嘘”字音都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但两目渐渐圆睁的动作导引在功法中,是辅助口吐“嘘”字音作用的。

  10、练“呵”字诀时,为什么要两手下插外拨、捧掌上翻?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呵”字诀,之所以要两手下插外拨、手捧上翻,是因为通过两掌内翻,掌背相靠,指尖向下,然后缓缓“下插”至肚脐前,以及再两掌内旋外翻,掌心向外,缓缓向前“外拨”的动作导引,可起到动作外导而引气内行,使心火下降,以温肾水的作用。动作中微微屈肘收臂,两掌小指一侧相靠,掌心向上所成“捧掌”,以及目视两掌心,在缓缓直膝中屈肘,两掌上捧至胸前,掌心向内的“上翻”导引,可使肾水上升,以肾阴之水制约心阳之火。而心火的下降温肾,与肾水的上升制火,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起到调理心肾功能的作用。

  此外,动作中的两掌捧、翻、插、拨,肩、肘、腕、指各个关节柔和连续地屈伸旋转运动,既锻炼了上肢关节的柔韧性、功能的协调性,也有利于防治中老年人的上肢骨关节退化等病症。

  11、“呬”字诀中的“藏头缩项”动作有什么意义?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呬”字诀,其“藏头缩项”即是两掌至胸部,掌心相对,指尖向上立于肩前,同时两肘下落夹肋,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展肩扩胸,目视前斜上方的动作过程。

  该动作的意义是通过两肘下落夹肋,肩胛骨充分内收而展肩扩胸,头微后仰,形成“藏头缩项”的姿势,使胸廓得以充分扩张,吸入较多的大自然清气布满胸腔,同时姿势中的小腹内收,使丹田之气上升到胸中。如此先天、后天之气在胸中会合,具有锻炼肺的呼吸功能,促进气血在肺内的充分融和与气体交换。有助于“呬”字诀吐音时对肺之浊气泄出,以及调理肺脏功能的作用。并且肩胛骨的充分内收,及“藏头缩项”后的松肩推掌,可以刺激颈项、肩背部周围的穴位,能有效地解除颈、肩、背部的肌肉和关节疲劳,防治颈椎病、肩周炎和背部肌肉劳损等病症。

  12、“嘻” 字诀上肢动作的幅度大,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嘻”字诀,其下肢的动作幅度比较小,而动作的导引则更多的是上肢运动,并且动作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嘻”字诀是通过上肢于体前两掌内旋外翻后,掌背相对,提肘带手至胸、面部前,两掌再分开而外上举,在两掌外上举时目视前上方,胸腹微微舒展的动作导引,对全身的气机起到提升、外开的作用。当两臂屈肘,双手沿着原动作路线又缓缓下按至肚脐前,向下、向外左右分开至两髋外侧,目视前下方,身体中正时,其导引又可以起到肃降全身气血的作用。

  上肢的提手、分掌、外开、上举和内合、下按、松垂、外开动作,二者相反相成,不但可以导引人体内气的升、降、开、合运动,达到调和全身气血的功效,更主要的是可辅助口吐“嘻”字对少阳三焦之气的疏通和全身气机的调理。 山 居

、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表示了人体呼吸的口型动作。如“嘘”字诀的口呼动作,即为嘴角紧缩后引,槽牙(即磨牙)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缓缓呼出体外。再如“呼”字诀的口呼动作,即舌体中部下沉,舌的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正对着咽喉,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缓缓呼出体外,等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也表示了不同口形动作所发出的不同的音,这可以在古书中找到解释。如《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吹”,即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嘘”则为慢慢地呼气。在《庄子》里早有“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的说法。在此,“呼”其义为吐气,与“吸”相对。

  可见,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既表示人体对六个字的呼吸动作和六种具体的呼气口型,也表示六种不同的口型动作所发出的六种不同的音。

  2、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补”与“泻”?

  六字诀现存最早的文献《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该文献中的六字与脏器虽然与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六字诀的吸气方法只有一种,用口吐气却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而这六种吐气不但可以去热、风、烦、寒等邪气,还可以散出脏器的胀满、痛闷等气结。

  这说明六字诀的吸气与六种吐气,按照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它是一个祛邪泻实又扶正的吐纳调气法。那么健身气功?六字诀所具有的扶正之补与祛邪之泻,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扶正、补气主要是:发音吐气后的吸气;动作导引中两手外开、外拨后的内收、内拢及捧掌内翻;练功后的收功;练功过程中的身心合一。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祛邪、泻实主要是:呼吸吐纳中的吐气发音;动作中的两手外开、外拨导引;吐音中的两目睁圆;吐气发音中的微微用意。

  3、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吐音口型为什么很重要?

  健身气功?六字诀在习练中强调口型的重要性,而要求吐音准确,是因为不同的读音决定不同的口型,不同的口型又会产生不同的内外气息变化,以致影响体内脏腑气血的运行和经络的运行状况。

  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有:“凡病之来,不离五脏,事须识根,不识者勿为之耳。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虽然记载中的发声与对应脏器的关系和现在的不同,但反应了不同的吐气发声,可使不同脏器内的邪气退出。如果吐气的口型不正确,所发的音必然有所改变,而已改变了的口型及走了调的发音,对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三焦脏器是很难有良好调节作用的。

  4、为什么健身气功?六字诀中“六字”吐音的音调要平?

  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虽然十分强调吐音口型的重要性,但口型正确,吐音准确,还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便是“六字”吐音的音调。

  因为吐音通俗地讲有高音、平音、低音之分,高音其气息高昂向上,平音则气息平和疏缓,低音便低沉向下。在健身气功?六字诀习练中,如吐音的音调偏高,则易使人体内气上升;音调偏低,则易使体内之气下降。健身气功锻炼一般要求人体内的气宜沉不宜升,要上清下沉。如内气上升太过而升之有余,则易导致头疼头胀,心烦意乱,心神不宁等。若内气下降太过而致下陷,则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反应。所以,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嘘、呵、呼、呬、吹、嘻”字音,均为“xū、hē、hū、sī、chuī、xī”平音。

  5、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呼吸为什么要微微用意?

  要掌握健身气功?六字诀呼吸吐纳要领,要求初学者在呼吸时一定要注意微微用意,切不可意识过强,若用意过强易导致呼吸过于着力,而引起腹部鼓胀或收缩紧张,呼吸不协调引发身体不适。

  此外,健身气功?六字诀对人体五脏六腑气机的调节,主要是依靠发音时口腔形成不同的口型、状态来作用于脏器的。而呼吸时微微用意不仅可集中习练者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可以强化吐音,强化口型,强化体内气息的调节。

  6、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起势为什么要两掌托、按、拨、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起势,其上肢要求两掌向上缓缓托起至胸前;两掌向下缓缓按至脐前;两掌外翻缓缓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两掌内翻向内,缓缓收拢至虎口交叉轻覆肚脐的动作导引,即两掌在身体前的上托、下按、外拨、内拢的动作。

  该动作的意义在于,通过两掌托、按、拨、拢及下肢有节律性屈伸,可起到肢体外在的动作导引而辅助呼吸诱导体内气血的运行,协调人体“内气”的升、降、开、合,具有促进全身气血畅通的作用,同时也为以下各势的习练做好准备。

  7、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导引的意义是什么?

  据文字记载,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在明代以前是没有要求呼吸与动作配合,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注明以口吐鼻吸配合动作:“肝若嘘时目睁精(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六字诀发展到今天的健身气功?六字诀,其六字吐纳配合动作导引,也必然有其相应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可以按照六字诀吐纳法对人体内气升、降、出、入的调整规律和节律,进一步促进人体内气的运行,对呼吸吐纳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将动作导引与吐纳相结合。

  第二,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的功法,在呼吸吐纳中配合舒缓圆活、行如流水、婉转连绵的动作导引,对健身者可起到养生与练形相结合的作用。

  8、练“嘘”字诀时,为什么要左右转体伸展手臂?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嘘”字诀,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嘘”字诀与肝相应。口吐“嘘”字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

  而“嘘”字诀中的动作导引,两脚站立不动,身体向左、或向右交替旋转90度,同时手掌向上,由腰间缓缓向左、或向右交替伸展,可起到外在的动作导引和内在的气机运动,使左右两胁之肝的气机得以升发,气血得以调和,对口吐“嘘”字具有辅助性的作用。

  此外,身体的左右反复旋转,可使腰部及腹内的组织器官得到揉摩锻炼,不仅能提高中老年人的腰膝及消化功能,而且还能使人体的带脉得到疏通与调节。

  9、两目渐渐圆睁,与“嘘”字诀有什么关系?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字诀,主要是调整人体两胁部位的肝。在文献《童蒙止观?治病第九》中记述:“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可见口吐“嘘”字具有祛肝热的作用。

  在“嘘”字诀的动作导引中,手掌由腰间缓缓向体侧穿出,同时配合口吐“嘘”字音,动作要求两目渐渐圆睁,并目视手掌伸出方向,具有疏肝明目的功效。因为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的濡养,故有“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之说。所以,健身气功?六字诀“嘘”字诀的动作导引中两目渐渐圆睁,与口吐“嘘”字音都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但两目渐渐圆睁的动作导引在功法中,是辅助口吐“嘘”字音作用的。

  10、练“呵”字诀时,为什么要两手下插外拨、捧掌上翻?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呵”字诀,之所以要两手下插外拨、手捧上翻,是因为通过两掌内翻,掌背相靠,指尖向下,然后缓缓“下插”至肚脐前,以及再两掌内旋外翻,掌心向外,缓缓向前“外拨”的动作导引,可起到动作外导而引气内行,使心火下降,以温肾水的作用。动作中微微屈肘收臂,两掌小指一侧相靠,掌心向上所成“捧掌”,以及目视两掌心,在缓缓直膝中屈肘,两掌上捧至胸前,掌心向内的“上翻”导引,可使肾水上升,以肾阴之水制约心阳之火。而心火的下降温肾,与肾水的上升制火,可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起到调理心肾功能的作用。

  此外,动作中的两掌捧、翻、插、拨,肩、肘、腕、指各个关节柔和连续地屈伸旋转运动,既锻炼了上肢关节的柔韧性、功能的协调性,也有利于防治中老年人的上肢骨关节退化等病症。

  11、“呬”字诀中的“藏头缩项”动作有什么意义?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呬”字诀,其“藏头缩项”即是两掌至胸部,掌心相对,指尖向上立于肩前,同时两肘下落夹肋,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展肩扩胸,目视前斜上方的动作过程。

  该动作的意义是通过两肘下落夹肋,肩胛骨充分内收而展肩扩胸,头微后仰,形成“藏头缩项”的姿势,使胸廓得以充分扩张,吸入较多的大自然清气布满胸腔,同时姿势中的小腹内收,使丹田之气上升到胸中。如此先天、后天之气在胸中会合,具有锻炼肺的呼吸功能,促进气血在肺内的充分融和与气体交换。有助于“呬”字诀吐音时对肺之浊气泄出,以及调理肺脏功能的作用。并且肩胛骨的充分内收,及“藏头缩项”后的松肩推掌,可以刺激颈项、肩背部周围的穴位,能有效地解除颈、肩、背部的肌肉和关节疲劳,防治颈椎病、肩周炎和背部肌肉劳损等病症。

  12、“嘻” 字诀上肢动作的幅度大,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嘻”字诀,其下肢的动作幅度比较小,而动作的导引则更多的是上肢运动,并且动作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嘻”字诀是通过上肢于体前两掌内旋外翻后,掌背相对,提肘带手至胸、面部前,两掌再分开而外上举,在两掌外上举时目视前上方,胸腹微微舒展的动作导引,对全身的气机起到提升、外开的作用。当两臂屈肘,双手沿着原动作路线又缓缓下按至肚脐前,向下、向外左右分开至两髋外侧,目视前下方,身体中正时,其导引又可以起到肃降全身气血的作用。

  上肢的提手、分掌、外开、上举和内合、下按、松垂、外开动作,二者相反相成,不但可以导引人体内气的升、降、开、合运动,达到调和全身气血的功效,更主要的是可辅助口吐“嘻”字对少阳三焦之气的疏通和全身气机的调理。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六个字的准确读音与练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弄清六个字的读音不仅仅是一个正音的问题,而且是如何正确理解这六个字所表示的功法,从而做到正确练功不出偏差的问题。

要确定这六个字的正确读音,仅仅依据现代的字典词典的注音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六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及其历史演变,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六字在不同时代的读音,来探讨古人练功与当时六字读音的关系。

“六字诀”的“嘘、呵、呼、呬、吹、嘻(唏)”六个字,都是表示人的呼吸动作的动词,具体到每个字表示一种什么样的呼吸动作,可以从古书中找到每个字的意义解释。同时,其中有些字的读音应该反映呼吸动作的特点,这正是弄清这六个字的准确读音、包括古代不同时代读音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本文拟从汉语语音演变的角度描写出这六个字在不同时代的读音,进而确定六个字的现代读音。希望有助于广大健身气功习练者对六字诀功理功法的理解。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时代读音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个汉字在不同时代的读音呢?首先,中国古代有许多韵书,这些韵书记载了汉语不同时代的语音系统,如《切韵》(成书于601年,全书失传,今仅存残叶数片,但今存的宋代的《广韵》(成书于1008年)是根据《切韵》增广编修的,基本上保存了《切韵》所记载的语音系统记载了大量汉字的隋代读音;《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记载了大量汉字的元代读音。其次,语音的演变是有规律的。我们知道了一个字在隋唐时代的读音,根据语音演变的规律,以及隋唐以前的有关材料(如汉字中形声字的谐声关系,古诗文中的用韵、异文通假字等),可以向上推测汉代以至先秦时代该字的读音,向下同样可以根据语音规律和有关材料推测这个字到现代的读音。也就是说,一个个汉字,虽然不同的时代读音不同,但这些不同的读音之间有整齐的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可以大致确定各个汉字在不同时代的读音。

“嘘”,义为慢慢地呼气。《说文解字》:“嘘,吹也。”《声类》:“出气急曰吹,缓曰嘘。”此字清代以前,其声母一直为喉擦音,相当于今之拼音h[x]。韵母部分,西汉以前发音时嘴唇不圆,开口度由小至最大。汉代至六朝发音时圆唇,开口度由小至较大,舌位由前往后缩。隋唐开口度变小,元代开口度更小,主要元音变为最高的圆唇音。“嘘”的现代读音是xū。

“呵”,义为嘘气。《广韵?固韵》:“呵,嘘气。”此字的声调,六朝以前当为平声,隋唐时期有平声、去声两读,《广韵》、《集韵》都注明“嘘气”义读去声,但到元代又读成平声了。现代表“呼气”义也读平声。此字声母与“嘘”同,韵母先秦时不圆唇,开口度由最大至最小,汉代至隋唐,仍不圆唇,开口度最大,元代变为圆唇音,开口度中偏大,现代普通话发音央元音,发音时口腔舌位处于自然状态。“呵”字的现代读音是hē。

“呼”,义为吐气,气从口或鼻中出,与“吸”相对。《庄子》:“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此时声母从古至今为喉擦音。韵母先秦时口腔张至最大,舌位靠前,不圆唇。汉代变为圆唇,舌位靠后,开口度由小略变大。六朝以后开口度变小,隋唐开始发音与现代同。“呼”的现代读音是hū。

“呬”,此字古义可能兼指呼气吸气,统指呼吸动作。声母的古今变化与“嘘”同。韵母部分,汉代以前开口度小,有一个短促的收音,东汉以后收音消失,六朝时,韵母部分开口度有“小-略大-小”的变化,舌位靠前,不圆唇,隋唐以后韵母大致与现代汉语相同。“呬”的现代读音是xī。

“吹”,义为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此字古字形作撮起嘴唇急出气形。明代《洪武正韵》:“蹙唇吐气曰吹,虚口出气曰嘘。吹气出于肺,属阴,故寒,嘘气出丹田,属阴,故温。”字音方面,声母古今变化较大,先秦至汉为舌面塞音、送气。六朝至隋唐为舌面塞擦音,送气。元代为舌尖后塞擦音、送气。现代为舌上塞擦音、送气。韵母部分古今变化不大,大致都是先圆唇,然后舌位前移、口腔略张大再变小。“吹”的现代读音是chuī。

“嘻”,古今字书均未见记载表呼吸的意义。《说文解字》未收此字,而“歙”下曰:“卒喜也”。亦与呼吸无关。但古书中“嘻”字多见,用以表示人在赞叹、惊异、叹息、无奈、忿怒等情绪时发出的声音,或表示笑的声音和样子。字音方面,声母与“嘘”同,韵母先秦至六朝都是舌位由最高移至自然开口状态,开口度亦由最小张至自然状态。隋唐以后韵母与现代大致相同。“嘻”的现代读音xī。

“唏”,《说文解字》:“笑也,一日哀痛不泣曰唏。”古书中此字表示“笑”或哀伤时发出的声音。读音方面,声母与“嘻”相同,韵母唐代以前肯定与“嘻”不同,大约入宋以后演变与“嘻”完全同音了。“唏”的现代读音是xī。

关于六个字的声母再补充说明一点,除“吹”以外,其他五个字都是古代的“晓”母字,清初以前,这五个字都发喉擦音,清 初之后才有“嘘、呬、嘻”变为舌面擦音。辅音中,喉音形成阻碍的位置最深,在共鸣器(口腔)最里边,即气流从胸腔出来,成阻位置是生理上第一处能控制发声的地方,喉音发音时与内腔的联系最紧密,生理上能感觉到内腔的协调运动。据此,本文认为“嘘、呵、呼、呬、嘻”五字的读音,可能与描摹呼吸动作有关。“吹”由于声母从古至今是舌面、舌尖塞擦音,所以读音不可能描摹呼吸动作。

下面再说说六个字的声调。“嘘、呼、嘻、吹”从古至今都是平声,“呵”在《广韵》中有去声、平声两读,只有“呬”,汉以前为“入”声,入声有短促收音,不可能描摹呼吸动作。但东汉开始,“呬”的短促收音消失,变成了去声,直至现代。就现代读音而言,平声发音高而平,无起伏,可无限延长;去声由最高至最低,不能无限延长。

那么,古代汉语的声调特征如何呢?这个问题目前还缺乏理想的研究成果。古人认识声调是南北朝的事,据史书记载,“四声”是齐梁时代沈约、周颙等人提出来的,用“平上去入”四个字作代表,但没说明四个声调的发音特征。直到明代,才有一个叫真空的和尚作《玉钥匙歌诀》,描写平上去入四声的调值:“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音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虽然说得不太明确,但据此知道,平声发音是平的,无高低起伏变化,去声应该是由高而低,由强变弱。遗憾的是,真空描写的是他当时口语中的四声呢,还是更古时候的四声呢?不得而知。我们推测,当时沈约、周颙选用“平上去入”四字作四声的代表字,是有意思的。

“平”表示发音平稳,无高低起伏, “上”当时可能是一种由低向上扬的声调,“去”应该是由高至低,声音渐渐消失,“入”即有收音。而六个字中与描摹呼吸动作有关的“嘘、呵、呼、嘻”都是平声,只有“呬”是去声(东汉开始)。

后记:本文是应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气功科主任蔡俊先生之约写的。当时蔡俊先生正在做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课题研究,蔡俊先生因病谢世,谨以此稿纪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吐气发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