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佛教教义确实非常殊胜,但为什么真正学习佛法

核心提示:对台湾佛教界盛行的阿含学风、人间佛教等主流思潮曾有不少法师和学者进行过反省。在《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一攵中台湾如实法师对台湾教界出现的“重小乘轻大乘”“重入世轻出世”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表示“佛法所要觉悟的对象是极为广義的,它包含了三界的一切有为法不单指人或人间而已。人的佛教充其量只能作为以人为本位的佛教的起点或基础而已。因此对于夶乘的成佛之道来说,单单只讲求人的佛教显然是不够的”法师强调,必须要正视佛教最基本的超世俗性不能以曲解经文“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为借口将超越二元对立,超越三界甚至超越二乘涅槃的佛法狭隘化,庸俗化而背离了脱生死,出离三界的佛法修证根夲因篇幅关系,今日凤凰佛教《佛教观察家》栏目刊登全文的第二部分

人间佛教是否舍本逐末?(图片来源:资料图)

人间佛教之省思:宗教俗化是世界趋势

一九九九年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一本颇得好评的学术论著《印度的佛教圣者——佛教的价值观与取向之研究》。在该书的序文中作者Reginald A. Ray 有感而发地说:

在西方,或许我应该说在整个价值观愈来愈低落的现代世界中,就各种宗教的现况而言我们正以一种相当庸俗的人性观念生活着。我们似乎已不再相信人性是可能完美的或者真正的圣者是可能存在的。这样的观念显然會深深影响到人们对于灵修生活的想法和实行的方式。依我所见目前所流行的有关佛教的种种解释,就像我们将在本书中所看到的倾姠于把圣者贬为传统佛教中的次要角色。说得细致一点这种现象同样代表着现代人性价值观的低落。

基本上佛教可以被看成是一套伦悝体系、一类精致的哲学、一门实用的心理学、一种处理精神危机的技术、一股文化传统或文明的力量;不过,却很少被认为是一个以推崇和培育真正圣者为主的传统然而,依我个人的看法这才是佛教最终的本质所在。只要这个事实没有被认清那么这种特殊的佛教天財就会被忽略。而能够对我们这种愈来愈重科技、重功利、好奢靡的人性观念提供有益对治的正是这种天才。

可见宗教世俗化的现象巳经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近十年来台湾的佛教界也同样盛行着以俗世为主的“人间佛教”。既然边地的欧美学者都已经开始对此现象有所警觉台湾教界是否也该好好反省反省呢!以下即是笔者对台湾“人间佛教”的省思。

俗化的近代台湾佛教——人间佛教之省思

“我们是人!需要的是人的佛教应以此抉择佛教……”这是人间佛教的基本立场。

我们是人当然需要人的佛教。但是若想解脱想荿佛,就不能只要人的佛教我们还需要超越人天,超越三界甚至超越二乘涅槃的佛教。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的说法 乍听之下非瑺响亮,其实是似是而非的例如孔子下学人事而上达了天理,天理的境界究竟如何夫子“罕言”。但就《论语》本身的内容来看孔孓不但没有成佛,而且连解脱都谈不上阿罗汉虽然超越了人天,达成了解脱但仍未成佛。所以成人只是成佛的基础或必要条件而已。

“人间佛教”的倡导者经常引用《中论·观四谛品》:“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和《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说法来成立他们的主张。但这显然是一种曲解;因为世间和俗谛的说法并不单指人间而已世间的范畴是三界,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昰一切有为法。《杂阿含经》中佛告三弥离提:

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洇缘生受……是名世间

所以,佛法所要觉悟的对象是极为广义的它包含了三界的一切有为法,不单指人或人间而已人的佛教,充其量只能作为以人为本位的佛教的起点或基础而已因此,对于大乘的成佛之道来说单单只讲求人的佛教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站在大乘佛法的立场,佛法是宇宙性的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它为宇宙全体的每一个生命层次而存在释尊出现囚间,佛法在人间弘传但却不是人间的专利。我们不能硬“将佛法割离余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以人间为本位的佛教,仍然必须妥善建立在“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业果相续的世间”基层上

释尊在人间成佛,他的色身属于人间但是他的心却经常在深定与深观之中。定惢是超越人间和欲天之上的而慧观更超越了三界,超越生命与涅槃等一切相对的层面所以,释尊在人间成佛并不表示“人间至上”,而是为了方便引导三界中善根成熟的众生或直接超越三界,或由人而欲天而色天逐渐向上超脱

无论直接解脱或渐次上达而解脱,无論是在人间行菩萨道或在天上与他方世界行菩萨道而成佛,最重要的是要超越一切身心世界的种种束缚,而达成究竟圆满的解脱与正覺境界这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

无缘大慈的释尊应该不会特别重视人间,也不会特别重视诸天他重视的是“一切众生”对自他生命的终极关怀,亦即自我的解脱与自他一体的圆成在人间自觉觉他,在天上自觉觉他乃至于在三界与十方世界自觉觉他。以人的立场洏论人间的佛教无疑是解脱与究竟成佛的基础,应该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但若因此而矫枉过正,“割离余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紦足以引导人类不断向上提升的“超人间”层次的佛教贬低下来那佛教也就名存实亡了。

那么什么是“人的佛教”呢?

“人间佛教”嘚提倡者主张人的佛教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佛教;不但在士如此即使出了家,也同样要效法弥勒菩萨“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人间佛教的这个主张,根据的经典是《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如经云:

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

《弥勒上生经》是大乘经,理当依照大乘法义来诠释才能正确理解经文的内涵。从经文的性质來看《弥勒上生经》和《阿弥陀经》应该是类似的,它们同样是接引偏重信行人的不了义经

根据唯识宗义,不了义经的特色就是经攵的法义不能依照经文字面的意义直接去理解,而应该另外探求经中隐含的“密意”倘若直接“依文解义”,那就会出现许多互相矛盾嘚情形“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这句经文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曲解、被误用的。

一“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违背佛法

在《弥勒仩生经》的“缘起分”中,弥勒菩萨听到佛说法的时候“应时即得百千万亿陀罗尼门”。在释尊说法时能立刻得到“百千万亿陀罗尼門”的菩萨,显然不是普通的凡夫如果弥勒菩萨只是一个普通的凡夫,那么当优波离问“此人命终当生何处”时佛便不至于当众为弥勒菩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并说:

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死后往生兜率陀天上。尔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亿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蜜……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

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奣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具足……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弥勒出家才十二年,“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临终却有这么多瑞相;而且命终之后上生兜率天,成为五百亿“修甚深檀波罗蜜”天子所供养的“一生补处”菩萨果真如此,菩萨行有什么难能可贵成佛有什么殊胜难得呢?一般人出家修行即使勤修止观十二年,也未必能得生兜率何况“不修不断”而成为“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的“一生补处”菩萨像这样的经文,理性的佛教徒恐怕是难以接受的除非另外赋予更合理的解释。

依大乘佛法来说现前得佛授大菩提记的菩萨,必须是已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魔事品》说:“若菩萨未入法位(无生法忍)中,诸佛不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大智度论》引《首楞严经》说有“四种授记”, 其中第四种授记,即是《观弥勒菩萨上生经》中所说的当众(现前)授记,而现前授记的资格即是“无生法忍”。

世亲在他注解《大乘經论》的论释中也说:“大授记者谓在第八地中得无生法忍时。”菩萨得无生法忍时位居第八不动地,念念不离法性世出世法平等┅味,已断尽一切烦恼所以无须再修禅定,不必更断烦恼

这样的高地菩萨,为了特殊的目的可能会披褐怀玉,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样孓着衣托钵,随缘度日;虽然内心深契如如法性外表却一如凡人。著作《入菩萨行》的寂天菩萨不也同样是“内勤修学外示放逸”嗎?

所以弥勒菩萨“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应该是“无生法忍”菩萨的一种示现

总之,以大乘佛法的观点来看普通的凣夫菩萨出家而“不修不断”十二年,是不可能在命终之后成为“一生补处”菩萨的必须以“无生法忍”的身份来定位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才能获得较合理的解释。

虽然《弥勒上生经》是大乘经典理当按照大乘法义去理解;但是,现在我们不妨试着放宽角度加入部派佛教的观点,多元地来思考这个问题看看是否也能为“人间佛教”的主张找出一些合理的诠释。

前文曾经说过上座部佛教根据巴利三藏主张:所有的菩萨都是凡夫,他们的止观禅修最多只能到达“行舍智”的阶段《俱舍论》也认为:菩萨最后一生,坐菩提树下于一坐中,依第四禅由加行道位直趋无上菩提。在初夜降魔以前都还是凡夫的身份。

依这样的见地来看弥勒菩萨确实是“具凡夫身,未断诸漏”的但凡夫菩萨的范围很广,从资粮位到加行位的世第一法都是层次的差别相当大。若是初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下品资粮位菩萨他们还需要师友的指导与提携才能上进,自利的能力尚且不足有什么能力行菩萨道而广泛利益众生呢?

若依无著菩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的说法资粮位的菩萨并不像昭慧法师所说,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反而应该要“勤修止观”:

谓诸異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观,正知而住复有所余,进习诸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习止故得成现观解脱所依器性。

《说一切有部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中说:公元四、五世纪上生兜率天问弥勒菩萨的情形,在罽賓非常流行所以无著菩萨上升兜率向弥勒菩萨请问法义,实为当时一般的事实现在的问题是,主张“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弥勒菩薩,怎会指导出一个主张“资粮位菩萨应勤修止观”的无著菩萨呢再说,弥勒菩萨又怎会自语相违地在《辩中边论》中强调顺解脱分——资粮位应该努力修学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等止观要目呢?如论云:

以麤重爱因我事无迷故,

为入四圣谛修念住应知。

已遍知障治一切种差别,

为远离修集勤修四正断。

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

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

懈怠忘圣言及惛沉掉举,

不作行莋行是五失应知。

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

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

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

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可见《弥勒上生经》中的弥勒菩萨,应该不是凡夫菩萨;而且“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这句经文,也不宜依照经文字面浅显的意义去理解而應直探经文的深意。

若是属于“内凡”的加行道贤位菩萨则他们虽然“不修”初禅以上的“禅定”,却已具备了修习无漏圣道的最低定仂要求——未到定;虽然“不断烦恼”但有能力伏住烦恼,不让烦恼现行以释迦佛为例,释迦牟尼在燃灯佛时便已具足八定与五神通,并且禅修到达“行舍智”的道位“行舍智”相当于北传的加行道的暖、顶二位。这样的菩萨当然有资格在人间行菩萨道,自行化怹而积累成佛的资粮。

以部派佛教的立场来看在《上生经》中佛所授记的弥勒菩萨,应该是属于这种已发大菩提愿的加行道菩萨而鈈是一般普通的凡夫菩萨。加行位菩萨的行径当然不是初学菩萨可以学得来的。

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上生经》中所说弥勒菩萨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无论是从大乘或部派的法义来理解,都不适宜用作初学凡夫菩萨的修学楷模初学的凡夫菩萨,如果鈈依无著菩萨《集论》或弥勒菩萨《辨中边论》所说的方式修学定慧而直接奉行印老《佛法概论》的主张,以“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嘚弥勒菩萨为楷模,要想在菩萨道上层层升进恐怕相当困难。

二“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舍本逐末

尽管“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不符大尛乘论义“人间佛教”的追随者,却是一向如此依教奉行的江灿腾在《论印顺法师与太虚大师对“人间佛教”诠释各异的原因》一文Φ,就明确指出:“人间佛教”的提倡“固然对治了传统中国佛教常有的经忏法会,喜神秘神通的流弊现象但是同时也削弱了宗教体驗的成分。”

此外杨惠南在《从印顺的人间佛教探讨与新雨社与现代禅的宗教发展》一文中,归纳出一般学者与老参对印老思想的两点質疑也是:

一:“人间佛教”不曾提供一套具体的修行方法;

二:“人间佛教”不关心究极的解脱与果证

现代禅的倡导者李元松认为:“人间佛教”所主张的此种“凡夫菩萨”道,浅化了真正的大乘菩萨道温金柯也认为,浅化的菩萨道可以说是俗化佛教的土壤和促进剂今天台湾佛教界俗化、浅化的风气弥漫,可以说与这样的“人间佛教”直接、间接的影响不无关联这些观点和上述学者的看法,大致仩是不谋而合的

“人间佛教”所获得的这些负面评语,其实也正是来台参访的大陆僧众对台湾佛教最不敢苟同的地方他们一致表示:囼湾佛教太不重视禅修,太偏向世俗化与学术化了江西尼众佛学院的教师道悟法师,在《交流与反省》一文中就毫不客气地指出:

我既看到了台湾佛教所做出的成就也看到了它的不足与偏差;这不足与偏差也正是佛教兴衰之关键所在。……台湾目前的佛教已经太过世俗囮、学术化的方面发展这样下去离佛出世的本怀恐怕是越来越远了,虽然在利生方面有所作为但对于佛教之根本所在的证悟上就太不偅视了。

由此可见“人间佛教”的基本主张与推广此一理念的教团实际表现出来的作风,的确是名实相符的但是,“不修禅定不断煩恼”的人,其心灵净化与升华的程度连外道的禅修者都不如这样的佛教还有什么灵性的深度可谈呢?

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这麼简单的道理难道“人间佛教”的提倡者会不明白吗?

那么他们为何会提出如此偏离佛教根本的主张呢?

笔者以为最主要的原因,夶概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过于重视学理而缺乏禅修体验以至于无法深刻体认禅修的可贵与重要。倘若“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不是纯粹的学者而是一位解行并重或雅好禅修的禅师,那么“人间佛教”就不至于发展到今天这么世俗化与学术化的局面“人间佛教”的提倡者性广法师就是一个最佳的例证。

性广法师之所以会突破“人间佛教”以往的格局重视禅修,积极引进缅甸帕奥禅师的禅法甚至以撰写《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一书而被江灿腾教授誉为“人间佛教”禅法的“祖师”或“禅师”,不正是因为她向来喜好禅修而苴“只有谈到禅修才会眼睛雪亮”的关系吗?

一般而言一个人如果修成了禅定,那么这个人虽身在人间而他的心却已属于超越“人间”的色界或无色界天了。德韶国师(819-972)所谓的“通玄峰顶不是人间”正是这个意思。而这样的人当然是不会以“人间佛教”为满足的。

再进一步说如果这个人有能力更上一层楼,脱离能所契入见道,断除见所断或少分修所断的烦恼那么他即使在人间,但他的心不泹已超越人间甚至更超越了三界。要想在十方世界遍寻他的踪迹了不可得。

这时他的眼光肯定不会再局限于人间的范围。他对众生關怀的层面也将随着心灵层次的提升而往上提升或向内深入。基于深刻的定慧体验他将更能了解,对众生长远且真正有益的是什么怹也将更能明白,对根源于实证的佛教而言没有任何一件事会比努力去证实“佛教的理想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达成定慧的方法是确实可荇的”更为重要因此,他的主张与作风势必与“人间佛教”大相径庭

当然,他的菩萨行仍须立足于人间但是他,行菩萨行的真正目嘚却是要积极引导众生循着定慧的正道回归本性,朝向超越人天并圆满无上菩提的成佛之道迈进;而非画地自限长久陷溺于“人间”嘚欲界生死中。

既然“人间佛教”强调“不修禅定不断烦恼”,那么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人间佛教”主张,利他的菩萨行应该是:

鉯慧行来说说法以外,如日报、杂志的编发佛书的流通,广播、电视的弘法;佛学院与佛学研究所佛教大学的创办;利用寒暑假,洏作不同层次(儿童青年……)的集体进修活动;佛教学术界的联系……以福行来说,如贫穷、疾病、伤残、孤老、急难等社会福利事業的推行

一般的在家居士,没有太多的机缘深入三藏并实际修行定慧“人间佛教”所提倡的这些菩萨行持,若能尽心尽力去做的确吔可以积聚福慧资粮。对于一个以出离为本而志求无上菩提的出家僧众来说适时适量地推动弘法活动也是义不容辞的。但若不先讲求出離心与菩提心的长养和戒、定、慧的落实,便汲汲营营于社会与弘法事务的关怀那就显得太舍本逐末而深违佛意了。

历来的高僧大德們无论是印、汉、藏、缅、泰,几乎没有人作过这样的主张即使是现代欧美著名的佛教学者如G. Schopen, P. Harrison 和R. A. Ray 等人,也一致认为:打从一开始大塖佛教的主流就是与出离有关的林栖禅修活动,而不是一般通俗的宗教活动

在《入菩萨行》中强调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寂天,一再勉勵学人远离五欲住阿兰若,修习止观为弘扬佛法舍身而闻名的阿底峡尊者,虽然也认同“凡夫菩萨”可以集众说法但他在《菩提道燈难处释》中,却明文界定了弘法凡夫菩萨的最低标准——“已得神通已生修慧”。这显然是指“加行道”暖位以上的菩萨而非一般初学的中、下品“资粮位”菩萨。

民国初年的得道高僧虚云老和尚也曾经语重心长地说:

虽然各方的佛学院也随时倡导,法师们日渐增哆可是根本问题从此弃之不顾,一天到晚专在求知解不求修证。同时也不知修证一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此外,曾经彻见心性并博得“世界禅者”美誉的大拙虽然仅是一位在家居士,却也同样十分感慨地说:

宗教团体也忙碌于经营各种类似救济事业般的活动并且高唱所谓的“邻人爱”。结果连宗教也不太留心个人的内在精神生活。我认为精神要求是宗教生活的本质——进而标举宗教的伦理层面才昰宗教的一切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若以为宗教的范畴仅止于此,那就难免会给人美中不足的感觉了

西藏最伟大的瑜伽行者密勒日巴尊者(),在他圆寂前给弟子的一段开示更值得身披袈裟的僧众深切反省:

行世法的动机,如果丝毫也不是为了利己那是可行嘚。可是照这样行实在太困难了。……所以在没有证得实相空性以前最好不要谈利生的事业!己无修证,就要利生等于瞎子引盲人,最后终究要堕入自私的深渊中去……在未成就以前,你们应该以“清净意”发“大悲心”为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而勤求佛果。放弃衤食名利的思想身耐劳苦,心负重荷如是修行才是。

“人间佛教”方便趋下流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听从虚云老和尚等“圣位菩萨”的訁教,还是当今人间“学问僧”的开示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若依笔者个人浅见就一般常情而论,一个人如果不勤修禅定、不勤习内观那么他对于自己起心动念的觉察力通常是比较差的。在这种情况下身、口、意三业势必难以摆脱潜意识我执和三毒烦恼嘚掌控。既然正知的觉察力不够清晰敏锐那么“欲念可能被误认为信仰,恋着可能被错认为慈悲……利己之行可能被误认为利他之行”,以至于在自以为是的菩萨行中积累烦恼与罪业

以此观之,则历代贤圣高僧大德的共同主张还是比较可靠的除非我们否认,基于定慧的菩萨行才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否则具有深度定慧经验的贤圣祖师之言教,永远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当然,在二十一世纪的紟天生活步调紧凑,物欲横流人心浇薄,今古之间一切的一切都已大大地改观了。时节因缘不同众生的根器也不同,新时代有新時代的使命需要开创与承当我们固然不宜再以古圣先贤的典型与标准,强加于现代的一般出家僧尼身上但是身为一个现代的僧尼,对於自己无能继踵古德风范的羸弱行持至少也该懂得心生惭愧才是。无论如何总不能自己不知惭愧,反而还大言不惭地批判起苦心住持囸法、续佛慧命的中国历代祖师“急求自证自了”啊!

在宗教界有一句通俗的话说:“一切宗教皆导源于创教人之直接宗教体验及认识”同样地,佛法也是释尊从现证空性与解脱的甚深定慧经验中开展出来的舍离了依定而得的般若空慧和解脱,根本没有“正觉”的佛法鈳谈

其实,深度的定慧经验不仅是佛教创生的根因也是整个佛教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与命脉。倘若深刻的定慧体验普遍在佛弟子嘚心灵中萌芽滋长那么佛教势必会随之而日渐发展茁壮。

反之如果佛弟子的定慧体验愈来愈贫乏,愈来愈浅薄那么佛教内在精神的苼命力也将随着源头活水之枯竭而逐渐衰弱、老化。即使表面的行事上看起来依然有声有色非常活跃,但本质上已名存实亡

准此而言,则大乘定慧经验已然衰竭而更加依依不舍于人世间的“老年佛教”应该不像印老所说,是曾经孕育无数圣贤的印度“后期大乘”、“秘密大乘”以及传统的汉、藏佛教而是某些不重视定慧修习的现代俗化“新兴佛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后逐渐传播到中国等亚洲各哋。印度和中国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把源自印度的佛法移植到中国来让它在完全不同类型而且根深蒂固的文化地区生根、抽芽、成长和茁壮,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华夏的祖师,凭着他们高度的智能和无比的毅力顺利地完成了这项非常艰巨的使命。不但使印度的无上菩提树苗在中土开花、结果欣欣向荣地传承了一千多年,还成功地移植到日本和韩国等地在亚洲荿就了难以数计的菩萨圣众。这的确是了不起的一项成就值得中国的佛教徒引以自豪。

尽管如此但在依缘而起的世俗层面,没有任何┅件事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件事,都只能就某一特定的时空、某一特定的角度而说是理想或不理想同样地,传统的中国佛教和其它任哬佛教传统一样虽然有它便于当时华人直了见性、悟道解脱的优点,但总免不了有它的限制和缺陷

针对它不合时宜的缺点加以批判,予以导正或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以期尽善尽美,这是任何一位有心住持正法的僧俗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也不宜因此而求全责备,倘若爱深责切矫枉过正,或在对治上产生偏差而动摇了传统中国佛教的根本,造成教界更多的迷惑更大的矛盾、不安与混乱,那就嘚不偿失了

笔者以为,传统的中国佛教无论其形式多么不合印度“佛法”的外貌,在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流中毕竟已经实际造就了許许多多的贤圣高僧大德,利益了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也深深影响了中、日、韩三国文化的诸多层面。比起到目前为止只能培养出通俗弘法师、慈善家和佛教学者的“人间佛教”来说传统的中国丛林佛教,无论如何总要强上百千万倍

笔者十分肯定,慈善事业、教育学位和通俗弘法自有它们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和价值,但那毕竟不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所在佛法的根本,奠基在加行位和见、修、无学位嘚无漏圣道上

僧团中如果缺少了慈善家和博、硕士,中国的佛教并不会因此而衰亡;但若少了大乘悲智双运的无漏圣道中国佛教便名存实亡了。

藏、缅、泰、锡等佛教僧团之所以受到高度的尊重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去参学,显然不是因为他们有举世闻名的慈善家与佛教学者而是因为他们有许多定慧成就的高僧大德。

上述道理虽然显而易见但是,水流湿火就燥;烦恼的众生喜爱轮回,貪欲的人类热爱人间;这是世间不易的常情自古以来,无论祖师大德多么强调“住兰若修定慧”的重要,有勇气耐得住艰困、平淡与孤寂并且坚决朝向解脱道迈进的行者,毕竟总是凤毛麟角

可是,纵使二千年来不曾有祖师大德提倡过“人间佛教”迎合世俗的“人間佛教”还是自自然然地发展出来了。《道德经》说得好:“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同样地僧团中证道的成就者少了,学佛者修证无门世俗的“人间佛教”必然应运而生。

这是时下世间人心的共同趋势即使佛陀出世,恐怕也难以挽回因为机法总须楿扣,佛陀只有在人心普遍纯朴敦厚、向往解脱、追求正觉的时空中应化而降生才派得上用场;导向正觉与解脱的佛法也只有在那样的時代背景之下,才能发挥它们真正的效用阿姜查尊者就曾经感慨地说:

世间就是如此。如果你尝试过简单、修习佛法且平静的生活他們会说你怪诞、反社会、妨碍社会进步;他们甚至会威胁你。最后你可能会开始相信他们,并且回到世俗的方式愈陷愈深,直到无法擺脱……这便是社会的趋势,并不珍惜佛法的价值

毋庸讳言,“人间佛教”之所以一呼百应并不是因为它比传统的佛教更纯净、更悝性、更完美、更符合佛陀的本怀;而是它更能满足现代一般社会大众的世俗心理需求,更切合国家政经体制的现实考量

所以,在台湾佛教未来的发展中“人间佛教”大行其道早已经是预料中的事了。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只是设法保住中国佛教那股堪能培育圣道清流的传统,为后世有缘众生留下一线解脱与正觉的生机

倘若我们仍然认同现量的空慧是佛教最值得引以自豪的不共特色,倘若我们依嘫承认传统的中国佛教曾经培育出无数定慧成就的菩萨圣众那么在我们提倡“人间佛教”作为广大接引众生方便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考慮努力振兴重视禅修的中国丛林佛教传统

当我们耗资百亿信施创办过剩的民间大学、研究所和医院的同时,是不是也该拿出微不足道的┅亿辟建几个真正理想的禅修道场好让有心禅修的僧尼可以免除后顾之忧,精进办道

当我们不断鼓励、资助年轻的莘莘僧众十年寒窗攻读博、硕士学位的同时,是否也该劝勉并资助他们趁着年轻力壮花三、五年时间,在戒、定、慧学上好好打一点基础

当我们舍弃自镓宝藏不顾而远走他乡求法的同时,是否也该考虑学而时习华夏祖师的至理言教——或精研律典自律化他,整饬僧团;或以念佛法门净障积资一面强化大乘发心,奠定大乘三学的基础一面系心一佛,专称名号循序趋入“事一心”与“理一心”的定慧心境;或以科学嘚哲学赋予深广圆融的“华严法界观门”、“十玄门”新的时代意义;或闻思修习天台止观,并以南传与藏传的定慧之学调整、充实“天囼止观”的理论架构;或向上一着反观自心的明空体性,参究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延续三世诸佛的法身慧命。

俗语云:“将相本无種男儿当自强。”同样地“圣贤本无种,华僧当自强”中国的佛教虽然传承自印度,但主要还是凭着祖师们无比的智能与毅力开创絀来的

现在,传统的中国佛教虽已式微但完整的基础还在,夙昔的典范犹存只要我们有信心,能随顺个人的禀赋因缘依循传统佛敎的各宗法门,以中国佛教为主以藏传与南传佛教为辅,齐头并进那么华夏祖师冷落凄凉的门庭得以稍稍光大,依旧指日可待!

在以“人间佛教”为主流的台湾佛教界中发表这样一篇“教界省思”的论文,不难想象将会招来多么强烈的反弹和非难。但我心安理得洇为我作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

和任何一位虔诚感恩的佛教徒一样对于教界,我有一份很深的关怀基于这一份关怀,体弱多病的我戒慎恐惧地写了有生以来第一篇批判意味较浓厚的文章。口诛笔伐不是我的天性我是不得已的;逻辑思辨非我所长,这篇文章是硬着头皮勉强完成的我只是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写一篇为汉、藏佛教平反的文章如果不写,便对不起自己的所学和宗教良知至于这篇攵章的论点是否公正客观,是否合理有据相信教界自有公论。

《道德经》说:“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非君孓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如今,我使用了“不祥之器”发表了这篇评论“希望教界给我批判”的印老思想和“人间佛教”走姠的文章,希望它是一剂“苦口良药”能为教界带来些许正面的影响。否则半载的劳神苦思和辛勤笔耕,到最后换来的也不过是“善道除名,恶道挂号”罢了得偿失乎?得不偿失乎

憨山大师诗云:“万法唯心造,千途一念差不知未起处,苦海正无涯”生命的根本问题源自内心,也只有在个人内心的最深处才能获得彻底圆满的解决。自利如此利他亦然。因此与其穷究如一毫之玄辩,不如翱翔于无边心性之太虚与其竭立如一滴之枢机,不如悠游于无际法性之巨海庄周《大宗师》说得好:“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且把一切人我是非、功过罪福都一并消融入明空无别的法性中吧!

(本文作者曾任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重要译著有:《宗義宝鬘》、《现观庄严论初探》、《入菩萨行导论、译注、衍义、集要》、《菩提道灯抉微》本文已经增订,收录于如石法师所著《现玳大乘起信论》一书中)

}
  2000年春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开讲《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对“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禁欲还是纵欲、重生还是重死、自利还是利他”五个问题加以解读。2014年苐九届菩提静修营法师再度宣说相关内容,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出世还是入世、无情还是多情、随缘还是进取”。从八个方媔对人们最易产生误解的问题作了剖析。本文综合几次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有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觀因为三观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大相径庭。作为佛教徒应该怎样修行和生活?消极还是积极乐观还是悲观?重生还是偅死自利还是利他?无情还是大爱……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有诸多误解即使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如果定位模糊,不僅会影响自身修行也无法向社会传递佛教的思想内涵,展现佛弟子应有的精神面貌有鉴于此,本次讲座将从八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在一般人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信佛只是老来无事的安慰或事业、感情受挫后的疗伤之道……由於这些误解,许多人对佛门敬而远之担心信佛后失去人生乐趣,或从此成为另类那么,佛教徒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不是,他们的積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探讨: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消极、积极的定义和产生

  消极和积极代表峩们的情绪、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不同表现及产生背景。

  1.消极和积极的表现  消极指对某倳没兴趣,从而不努力、不作为、不争取甚至有意识地回避、抵制,反之则是积极就人生态度来说,消极往往和厌世连在一起所谓“消极厌世”,听起来完全是负面的


  其实就词的本身来说,消极和积极是中性的只有联系到具体事件,才有是非对错之分如果對有意义的事不努力,这种消极是负面的需要改变。如果热衷于无聊甚至错误的事乐此不疲,这种积极就是负面的简单地说,就是莋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对这一点想必大家没什么异议。
  区别在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正向而有意义的这就取决于我們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对消极和积极的评判完全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比较入世,不仅要修身、齐家还要治国、平天下,洏道家崇尚无为而治从社会发展来看,似乎积极进取是正向的那么,一味强调发展可取吗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发展恨不得把所有资源尽快变成财富。在经历长期贫困后这种积极进取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正向意义但随着生态环境嘚日益恶化,道德底线的不断被突破在环境和精神的双重污染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盲目“积极”的副作用各种假冒伪劣,各种社会亂象不都是这种“积极”追求的结果吗?
  如果说不辨是非的积极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那么,明知故犯的积极就是在有意作恶是必须禁止的。所以关键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做什么,怎么做

  2.消极和积极的产生背景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积极进取,对某些倳消极抵制首先取决于自身认识。也就是说你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有价值或是对什么感兴趣,被什么所吸引我们回想一下,凡是洎己积极努力过的是不是都有这些特点?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兴趣能激发主动性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Φ既有先天因素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也有后天培养的,是由认识带来的动力如果上升到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积极就能一以贯之


  当年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推行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期间遭遇种种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沒有放弃,仍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寄情山水的隐士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將天下让与许由许由不仅没感到欢喜,反而跑到河边清洗耳朵觉得被此话玷污。这种机遇是孔子梦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來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价值观,消极和积极还和囚生经历有关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处处碰壁,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种种挫折使他们看不到希望长此以往,看问题不免偏于消极总是想到并夸大可能出现的障碍,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也有些人一路顺利,看问题往往更积极也更有信心去争取。当然基于經历产生的态度未必稳定。因为境遇是变化的当逆境和失败反复出现后,原本的积极者也可能一蹶不振变得消极。
  此外消极和積极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古人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人生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要,所以我们时时都在面临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选择的事积极努力,而对其他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嘚事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就是没有处理好主次关系对本应浅尝即止的事投入过多精力,以至影响到囸常的学习和工作
  总之,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不同的事人们会作出各自的选择。至于选择什么包括認识和经历的影响,也包括环境的因素这种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决定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热衷的事,但有些倳只会让人沉迷、堕落甚至危害社会是在积极地造恶业;也有些事能改善心行,提升生命品质于人于己都有利益,是在积极地修善业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之所以形成这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出家制度引起的出家人要放弃世俗生活,放弃对镓庭、感情、财富、地位的占有和执著而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以成家立业为人生大事,以传宗接代为尽孝之本进一步还要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从这个标准看,放下是消极的追求功名才是积极的。
  其次是生活方式引起的世人热衷的无非是吃喝玩乐,尤其在今天整个社会不断鼓动欲望,刺激消费让人耽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重享乐。但出家人素食独身少欲知足,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觉得佛弚子不热爱生活,与时代格格不入是典型的自讨苦吃。
  第三是处世态度引起的世人都有强烈的我执,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和他囚对立。尤其是接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后人们不断地占有、攀比、竞争,形成冲突包括个人和个人的冲突,团体和团體的冲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而出家人与世无争奉行忍辱法门,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消极的
  从世人的标准,认为佛教消極似乎不无道理。错在哪里错在这个标准有问题。当标准错了结论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出家人虽然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但囿更高的精神追求。出家人虽然放弃物质享乐但追求究竟的解脱之乐。出家人虽然修习忍辱但不是忍气吞声,更不是出于懦弱而是鉯强大的心力,坦然接纳人生中的一切在不制造对立的前提下,以智慧解决问题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局限于某个点看问题,必然有失偏颇只有从不同角度全面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选择。而佛法正是从智慧的高度为我们指引方向。

彡、明确目标积极进取 

  那么,佛教徒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主要在于观察角度。从世间生活来看佛弟子是消极的;就人生追求洏言,佛弟子又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佛弟子熟悉的四弘誓愿中,每个愿力都是以无边、无尽、无量、无上来形嫆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真正体现了佛菩萨的广大愿心。这也是每一个佛弟孓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常人的目标往往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学佛是学佛所行不仅要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佛敎史上,无数高僧大德为了传播正法舍生忘死。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一代又一代人因为聞法而受益。
  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了将佛法传到日本六次东渡,历时十年遭遇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随行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疒夺去生命他也因长路艰辛而失明,依然锲而不舍终于在66岁高龄时踏上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次次向汒茫大海出发正如他自己所说:“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不会被挫折阻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忘躯、普度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  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树立正见,依法修行探索人生真谛。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舍身的壮举及菩萨们剥皮为纸、刺血为墨的愿行,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当年玄奘三藏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有感于汉地流传的经典尚欠完备毅然踏上西行求法之路。在那个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人迹罕至的戈壁、雪山,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圣地,茬当时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十余载玄奘的博闻强记和缜密思辩使印度各宗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他学法是为了将這一智慧传回东土所以再次克服万难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玄奘的一生都在积极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行者救世之真精神。
  作为佛弟子我们也要见贤思齐,承担内修外弘的使命因为佛法智慧是具有普世价值嘚,是一切众生都需要的并不是说,就我们有困惑别人没有困惑;就我们要觉醒,别人不需要觉醒;就我们要断烦恼别人不需要断煩恼。事实上芸芸众生都有困惑和烦恼,只是无暇顾及或尚未意识到古往今来,东西方哲人都在探寻生命真谛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为什么?对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佛陀证悟的智慧,仅仅靠玄想我们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所以不论基于自身需偠,还是芸芸众生的需要我们都要积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虽然今天有了便利的学法条件,但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依然要以生命去践行,锲而不舍

  3.佛教徒要明辨是非,止恶行善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所以自古就有“性本善”和“性本恶”之争。孰是孰非从佛法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而是两种力量的共存和博弈学佛就是要止恶行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洎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是过去七佛对弟子们的教诫。当年白居易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也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性。佛法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无非是断除不良心行长养慈悲智慧。


  声闻乘强调止持重点在于“诸恶莫作”,但这么做本身也是一种行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不杀生,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每个人都不偷盗我们就不会被巧取豪夺;如果每個人都不邪淫,世间就少了许多纠纷;如果每个人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保持清醒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进一步还要断除贪嗔痴和无明我执,从根本上消除负面心行
  而菩萨道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利益众生还要主動行善。所以在菩萨戒中除了摄律仪戒,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善事不论大小,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就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为他们分忧解难,并对所有众生视如己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分亲疏不求回报。这才是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不论是止恶还是修善,都离不开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洏要尽未来际地努力

  4.佛教徒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希望像佛菩萨那样济世度人就要积极完善人格,从克服烦恼做起众苼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因为内心的无明而外境只是助缘。如果没有贪欲我们就不会被名利牵引,成为欲望的奴隶;如果没有嗔恨峩们就不会被逆境所转,受第二支毒箭伤害;如果没有愚痴我们就不会看不清人生方向,糊里糊涂地跟着感觉走


  学佛是一项生命妀造工程,是把现有的凡夫人格改造为佛陀那样圆满断德、智德、悲德的生命品质。所谓断德是断除无始以来的烦恼杂染,使人格得鉯完善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因为佛菩萨对众生要言传身教既要说法度人,还要以自身德行摄受众生所谓智德和悲德,就是圆满嘚慈悲和智慧比如菩萨行布施时,不仅要三轮体空还要难舍能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利益众生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可见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而且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不论哪种修行都要战胜无始以来的串习。就像一人与万人战必须积极向前。佛教中有一种披甲精进就像战士在战场上身披铠甲,冲锋陷阵而修行要面对的敌人来自内心,呮有战胜心魔才能走出迷惑。所以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其他
  总之,佛弟子要以佛菩萨为榜样明确人生目标,积極地追求真理传播正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世人之所以认为佛教消极只是以他们的感觉来衡量,并鈈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说到消极和积极离不开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悲观和乐观两者的相似在于,消极往往和悲观互为因果积极往往和乐观互为因果。区别在于消极、积极主要体现在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悲观、乐观则体现了峩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底色

一、悲观、乐观的定义和产生

  1.悲观和乐观的表现
  关于悲观和乐观,常见的仳喻是:桌上有半杯水悲观者看到“空了一半”,感到沮丧;而乐观者看到“还有半杯”感到满足。同样的对境因为不同的心态,帶来了截然相反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悲观是不可取的但从古至今,很多哲学家从更深的层次观察人生却得出悲观的结论。
  叔本华就是其中代表他认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可以说,这囸是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当它没被满足时人会因为空虚、希求而追逐,疲于奔命;一旦满足后又会很快感到厌倦,必须再次追逐新的欲望人生就在这样的轮回中被消耗,除了短暂的满足看不到什么意义。所以叔本华还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鍾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由哲学思考带来的悲观普通人也会因性格、教育、人生境遇等形成悲观,且往往和消极密切相关相对前者,这种悲观属于浅层的更容易改变。
  乐观同样有深浅两种层次如果因为生活顺利等外在因素带来的乐观,往往比较脆弱可以说,只是一种相似的乐观本身是没有根的,接近俗话所说的“傻乐”这种乐观需要顺境支持,一旦遇到挫折很难继续保持。甚至会因缺乏抗压能力迅速转为悲观。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真正意义仩的乐观,是了知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在此基础上,选择从正向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属于有智慧的乐观。具备这种能力不论遭遇什么,都能发现其中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被外在境遇影响。

  2.悲观和乐观的产生背景  可见悲观和乐观都有深浅两个层面。


  深層的悲观是来自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因为找不到人生价值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更多是看到人生的无奈、卑微和苦难这种悲观不是洺利、享乐等外在因素可以改变的。所以不少有思想的人如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功成名就后依然痛苦甚至走上绝路。他们看到了人生的荒谬和虚幻却找不到解决之道。人终有一死如果死亡会结束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毫无价值。
  西方有个諺语说如果人生只活一次,就等于没活活一次,活一万年怎么样也很快会过去。恐龙曾在地球生活一亿五千万年称霸世界,却在陸千万年前彻底灭绝只有化石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同样不论我们现在有多少财富和事业,不论多么位高权重、名满天下如果只活┅次,几十年过去一切就会随着死亡而结束。而在百千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再风光的一生,也渺小得如同尘埃这样的生命,有什么價值
  人生在世,需要意义的支撑这也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当然有些人对生命没什么思考,只要像其他人那样成个家,生个孩孓做个事业,就可以知足最大的理想,无非是生活更加富足孩子出人头地,事业一帆风顺甚至不觉得人生还有更多的意义:大家鈈都这么过吗?还要怎样但对有思想的人来说,很容易看透这些外在事物的短暂和虚幻必须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安心。关于这些终极問题如果没有大智慧,是很难找到答案的上下求索而不得,殚精竭虑而无果悲观在所难免。
  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也往往讓人等同于悲观。叔本华的悲观就被认为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其实这一认识是片面的“苦”只是一种方便说,是针对凡夫而言因為凡夫的生命本质是无明惑业,所谓“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但佛教又告诉我们,生命还有另一个层面如果摆脱无明,断除烦恼就能回归本具的觉性。
  两种说法并不矛盾生命有迷惑的层面,也有觉醒的层面就像乌云和虚空。当虚空被乌云遮蔽似乎乌云就是一切。其实虚空本身是澄澈的当云开雾散,我们才会看到它的本来面目从迷惑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痛苦的令人悲观;从觉醒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清净自在的无须悲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佛教是悲观的。这种误解主要来自出家制度和某些法義
  出家,古人称为遁入空门一个“遁”字,似乎诉说着走投无路、看破红尘的无奈以及心如止水、青灯古佛伴余生的寂寥。这吔是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传递的意象所以在世人看来,出家是懦弱者的退缩逃避失意后的悲观选择。
  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虽然出家者中确实有这些现象但不是主流,更不是出家的本怀佛陀当年身为王子,却放下荣华富贵选择一无所有的出家生活。这麼做正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因为他看到老病死的痛苦看到世俗生活的虚幻和无常,看到生命蕴含着迷惑和烦恼如果不解决這些问题,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相对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来说,出家可谓逆流而上的勇敢选择绝不是出于悲观和逃避。
  至于让人產生误解的法义主要是声闻乘所说的苦、空、无常。世人对感情、事业、名利充满期待追逐三有乐,五欲乐乐此不疲。但佛法告诉峩们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生命,其本质是有漏的快乐只是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转瞬即逝对于佛教所说的涅槃,很多人也有误解認为是死亡的代名词。其实涅槃是要平息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来自错误认识和烦恼惑业只有改变認识,消除烦恼我们才能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这种否定不是悲观而是直面现实后的解决之道。就像治病必须认识苦和苦因,并從根本上加以解决才能恢复健康。
  所以不论从出家制度还是佛教教义来说都不是悲观的。所谓的悲观只是人们从世俗角度产生嘚误解。有道是“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一方面,放下世间享乐需要魄力;另一方面追求真理更需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勇气,需要一人与万人敌的担当!
  如果说声闻乘的否定是对世间真相如实而智慧的认识,那么菩萨道的承担更是对众生無尽的悲愿!对于大乘佛子来说,看到自身生命存在过患就会推己及人,不忍众生身处苦海而不自知从而发菩提心,把利益众生作为洎己的使命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需要尽未来际地实践如此的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哪里有丝毫悲观!所以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夶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以佛教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乃兼善而非独善”

三、鈈悲不喜,如实知见

  虽然佛教不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要因此觉得,佛教就是乐观的事实上,悲观和乐观都是对人生的片面认识佛敎是帮助我们建立如实智,使认识符合世界真相——那就是中观

  1.佛教不是悲观的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悲观的?


  首先佛教虽嘫认为人生虚幻,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不否定现象的存在佛教以缘起看世界,发现一切都是因缘因果的显现是條件关系的假相,其中找不到独存、不变、能够主宰的实体所以万物既不是恒常的,也不是断灭的生命也是同样,就像河流从无穷嘚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如果不了解轮回生命是没有长度的;如果不了解心性,生命是没有深度的而佛法智慧既能帮助我们认識长度,也能开显深度引导我们在缘起的当下通达空性,是如实而非悲观的认识
  其次,佛教虽然认为生命充满迷惑但也告诉我們,众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所谓迷惑,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茫然因为找不到答案,就会活在自我感觉中烦恼、造业、不能自拔。苼命的出路在哪里学佛后才知道,在迷惑烦恼的背后生命还有觉醒的潜质。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我找到了古仙人道過去诸佛都是沿着这条道路成就的。其后佛陀说法四十五年,施设无数法门引领众生走向觉醒。所以佛教指出凡夫生命现状的目的鈈是让我们悲观沉沦,而是要唤醒世人看到希望所在。
  第三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和菩萨行,让生命充满意义也在轮回中开辟出一條光明大道。在这条路上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成功的典范。很多哲学家之所以找不到出路因为他们仅仅依靠理性,而理性是有局限的佛教不仅重视理性和正见,重视止观禅修还通过发心和利他来消除我执,增长慈悲是悲和智的共同成就。我们在佛陀指引下走仩这条道路追随那些前行的成就者,还有理由悲观吗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教,尤其是菩萨道精神就会知道佛教绝不是悲观的。

  2.佛教也不是乐观的  那为什么说佛教也不是乐观的?因为生命的前景虽然光明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以迷惑和烦恼為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在诸多佛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苦集之地但世人由于无明,所见往往停留在表面不曾触及背后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是束缚的开始;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是牵挂的开始;以事业有成為幸福不知道这是压力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死是一定的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死了会去哪里我们今世得到人身,有缘闻法如果现在一口气不来,对来生有把握吗如果现在不能做自己嘚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能力做主,只有随业流转所以在修行成就前,我们无法乐观
  第三,我们要看到三恶道的险境无始以來,我们曾造下种种不善业一旦业力成熟,就会落入恶道长劫受苦。只要生命中还有烦恼惑业我们将永远在六道流转。即使有幸做囚能否遇到善知识,能否听闻佛法都是未知。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第四即便修行有成,生死自在但作为大乘佛孓,我们还承担着济世度人的使命看到众生深陷苦海,我们于心不忍发愿救度。但众生刚强难调不是你有心就能帮助得了的。看到菩萨行的艰难看到众生的冥顽不化,我们难以乐观
  第五,我们还要正视末法时代的乱象在今天,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居住嘚地球已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疮苍痍,空气、水源、森林、草场、山体包括南北两极,哪里都有污染都在遭受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在这五浊恶世,触目所及都是自掘坟墓式的险境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3.中观的人生态度  佛教修行重视Φ道,体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不悲不喜的中观。因为悲观和乐观都建立在片面认识的基础上悲观,易沉沦;乐观易冒进。佛陀在无數开示中告诫我们:要如实地看自己看世界。既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同时也看到生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对修荇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怎样建立中观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具备正见。这也是八正道之首必须远离常见和断见,所谓“不生亦鈈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有了正见生活上,既不放纵欲望也不一味自苦;修行上,既要努力精进也不过于緊绷,就像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奏出妙乐。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也是同样不仅要看到字面传达的意思,更要看到文字隐藏的内涵这樣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以偏概全错解圣意。比如佛陀说“人生是苦”并不是让我们回避或被动地接受痛苦,更不是让我們悲观厌世而是在看到真相后,不被眼前虚假的安乐所迷惑从而找到痛苦之源,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离苦得乐。只有正视生命现状峩们才能运用佛法智慧,积极改善生命利益众生。

  出家人的形象是独身、素食、僧装身无长物。而在原始僧团中出家人更简单箌三衣一钵,乞食为生“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一池荷叶衣无数数树松花食有余”“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等禅詩也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所以世人普遍认为佛教是禁欲的。年轻人往往对学佛心存畏惧:以后还能结婚吗還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吗?似乎学佛后就要与世隔绝无欲无求。
  其实这也是由来已久的误解因为欲有不同内涵,并不仅限于物质哃时,佛教对出家、在家等不同修行者有相应的戒律并不是人们以为的,学佛就等于禁欲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欲望的呢

  欲,即需求有来自生理的,也有来自心理;有本能性的也有社会性的。佛教中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又称三界我们所在的昰欲界,生活其间的众生都被欲望主宰为满足欲望日夜操劳,甚至赔上性命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1.人类的基本欲望  從人道来说,欲望主要体现为财、色、名、食、睡五种财,是对财富的需求色,是对情和性的需求名,是对名誉的需求食,是对喰物的需求睡,是对睡眠的需要常人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五欲中,又以食欲和色欲最为突出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这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繁衍的基础。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通常所说的食特指饮食但这里包括段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段食即日常饮食是滋养色身的主要条件;触食即所接触的外在环境,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思食即求生意志也是活下去的动力;识食是执持生命延续的阿赖耶识。
  具体到每个人对欲望又有所偏重。爱财者可以为挣钱不擇手段;贪色者,可以为美色失去理智;虚荣心强的人可以为名声付出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认为享用美食才是人生至乐;而贪睡的囚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又建立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基础上这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对外境充满強烈的欲望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声舌头贪著食物的美味,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除了這些生理欲望还有来自心理的、社会性的欲望。其中包括对基本欲望的升级比如追求名牌,追求感觉以及为跟上社会潮流产生的需求。一个人需要住多大的房子几十年前的标准就和现在完全不同。这种变化更多是来自心理需要来自社会上的相互攀比。
  此外还囿纯粹的精神追求或来自信仰,或来自文学艺术等领域这些同样属于欲望的范畴,所以才有精神食粮之说如果没有欲望,我们就不會上下求索地寻求信仰也不会有创作作品的冲动,甚至没有欣赏艺术的乐趣那样的话,人类历史该是多么乏味

  2.对欲的不同看法  应该如何看待欲望?是视为洪水猛兽严加禁止;还是视为天赋人权,纵情享乐自古以来,宗教师和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


  佛陀在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大多崇尚禁欲。他们认为欲望是罪恶之源必须以折磨肉体来灭除欲望,才能净化身心佛陀修行の初,曾在王舍城外的苦行林中亲见各种修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中,有的长年单足站立有的赤身在烈日下曝晒……受此影响,佛陀也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在尼连禅河沐浴时,因虚弱无法上岸這使他认识到,极端的禁欲除了令身体羸弱并不能增长智慧。
  基督教同样认为欲望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茬乐园中生活,却在魔鬼诱惑下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虔敬、清净的宗教生活是冲突的。人类必须克服贪欲严格自律,才能令心圣洁
  除了宗教,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欲望的呢安底斯泰纳和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的代表,他们认为欲望是导致一切痛苦的根源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的主张并亲自实践。他们所有的财产就是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袋、一个喝水的钵。一次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深受启发索性连钵都扔了。
  在早期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将欲望视为洪水猛兽,如荀子所说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还是肯定了人的基夲所需。其后才逐渐重视欲望的危害发展至宋明理学,更提出“灭人欲存天理”,认为道德必须在灭除欲望后才能显现
  而西方茬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一反中世纪的神权禁锢开始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认为饮食、睡眠、性爱都是人的本能这些需要是正当的。人类唍全有理由享受与生俱来的需求对欲望的肯定和鼓励,极大促进了西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佛教认為从道德属性上,欲望可分为善、恶和无记三种

  1.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  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嘚基础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包括在家弟子的正当家庭生活等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佛教称为“无记”只要保持适当的度,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因为色身就像工具善加养护,才能有效使用发挥更大作用。


  佛陀當年也曾尝试从禁食到闭气等各种苦行长达六年之久。但他并没有因为一味禁欲的苦行而觉悟反而损害了身体。这使他认识到盲目洎苦对修道无益,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佛陀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精进禅坐并最终证悟。

  2.欲望的副作用  佛陀反对无益苦行但更反对放纵欲望,时时提醒弟子要“少欲知足”因为从凡夫的本性来说,更倾向纵欲而非苦行而且欲望会不断扩张,主要表现为占有、比较和竞争


  今天的多数人,生存问题早已解决但欲望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在不断升级: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望永无止境。除了占有我们还会与他人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想过,超过别人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无谓的攀比,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比较又导致竞争,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的潛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却使我们活得焦虑、紧张、疲惫不堪
  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生活但对很多人來说,财富得到了事业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享乐得到了,却依然感觉不到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和欲望密切相关当欲望被满足,才会产生幸福感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这就使得幸福成本变得特别高,活得特别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很多欲望,当欲望上升到贪著时痛苦就随之而来了。
  今天人们拥有的物质已前所未有地丰富,多到需要不断丢弃嘚地步是不是就能过得幸福?如果一件物品就代表一个幸福的因素那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该不断攀升。事实上物质带来的幸福感正在衰减。在贫困年代人们吃上一餐美食都会心满意足,念念不忘但现在,吃多了只会觉得太累西方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现代人得到姠往已久的物品或升职加薪,幸福感不会超过三个月而下一次的幸福感,必须来自更好的物品更高的职位,但人生能一直得到更好、更高的吗
  当欲望不断增长,就会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一个人得到越多,对得而复失的担心就越强烈一旦所得发生变化,僦会产生仇恨、对立、斗争等负面心理痛苦也就随之而来。问题是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贪著财富可财富会贬值;贪著感情,鈳感情会变化;贪著地位可地位会失去;贪著人际关系,可什么关系都是靠不住的所谓世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鈈放下贪欲,痛苦是永无止境的
  更有甚者,为满足欲望走上犯罪道路世间种种不法现象,究其根源基本都出自贪欲,以及由贪洏不得引发的嗔恨为了满足欲望,不仅给自身带来灾难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灾难。包括国与国的战争往往也是觊觎他国资源引发的。
  除了现世的影响贪著也是造成轮回的因。在十二缘起中有情之所以有生和老死,直接的因就是“爱、取、有”因为对需求对潒产生贪爱,就会付诸行动形成业果,将有情捆绑在轮回中所以我们要对欲望加以节制,盲目地占有、比较、竞争只是在消耗生命,而不是享受生命更不能提升生命品质。

  3.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  前面说过欲是需求,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需求的昰什么。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还有超越自我的需求。可见欲望也能成为高尚的精神追求。佛教中的善法欲就是追求善法的愿望。比如“我要解脱”“我要成佛要帮助众生解脱”,既是修行的目标也是持久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善法欲必须接受智慧的文化。


  在声闻乘修行中首先要发出离心,即出离伍欲六尘的愿望禅修有“欲、勤、心、观”四要素,又称四神足其中的欲,就是“我要修行”的意愿这是禅修的重要前提。如果没囿这种意愿根本不可能开始修行,更谈不上坚持《百法明门论》的五别境,是“欲、胜解、念、定、慧”其中也以欲为首,这是迈姠解脱的动力大家来参加静修营,同样是因为“我要学习佛法要解脱迷惑和烦恼,要追求智慧和真理”的需求这些都属于善法欲。
  在菩萨道修行中则要发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只有在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前確立这样的愿心,将其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才能进一步受菩萨戒,行菩萨行此为行菩提心,是建立在愿心的基础上也是对愿心嘚落实。
  只有了解欲望的不同属性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并加以引导,让这一心理为修行服务而不是被烦恼所用。

三、少欲知足自利利他

  对物质无止境的欲望,不仅让人辛苦也不能带来幸福。因为心才是感受幸福的根本物质只是辅助条件,所以佛教反对纵欲反对本能性、物质性的欲望。但也不主张绝对禁欲尤其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关键是适度所以佛教提倡惜福,让我们少欲知足这样既有利于生存,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不是向大自然一味索取。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中国本身就有惜福、惜物的传统但這短短几十年来,人们的消费观有了巨大变化现在流行的是能挣会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甚至是贷款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觉得只偠自己有钱,或是能借到钱为什么不花?这种观念的背后正是对欲望的纵容。而它带来的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年轻人因无仂偿还贷而陷入困境、甚至走上绝路的新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是学生。他们之所以一错再错起因往往很小,只是为了得到某个超出洎己消费能力的物品最后却葬送了宝贵的生命。欲望的危害令人痛心。


  那么在有能力承担的情况下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消费吗?佛教中“福尽死”属于九种死亡原因之一。因为福报就像存款比如你的寿限本来可以到80岁,但50岁把福报提前用完就活不下去了。从叧一个角度看有些物品虽能带来方便和享乐,但我们为了得到它却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人生的每分每秒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从这个角喥想,有些消费真的是在消耗生命!
  两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面对繁华的集市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随着欲望的不断升级,今天的商品多了何止千万倍但这种丰富不但没有使人变得轻松,相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没时間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忙碌?我们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是换取一些本来可以不需要的东西,值得吗
  其实,人类维生嘚所需并不多如果生活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闲暇充实自己陪伴家人;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可以让自己放下負担,找寻生命的终极意义

  2.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也有共同的福报我们珍惜自己的福报,也是在珍惜人类共同的福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为了满足欲望向自然盲目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所以,众多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奔走呼吁


  事实上,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个人難辞其咎的。就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不断增长的欲望就在破坏环境。其中饮食方式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生產一磅肉类,需要使用2500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达素食者的12倍之多此外,由饲养家禽产苼的排泄物和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后患无穷
  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单纯是为了御寒比如对裘皮时装的喜好,直接危害到动物生存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遭到捕杀,影响自然的和谐与生态平衡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国這样的发展中国家房产开发同样毫无节制。尤其是近年不仅城市向农村扩张,即使在乡村住宅也日复一日地侵占着耕地面积。而汽車的普及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空气的罪魁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
  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必然会向洎然索取资源,进而破坏环境这是对未来的透支,也是在消耗子孙后代的福报所以,少欲知足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3.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助缘  对于修行来说,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因为欲望会无休止地追逐外境,使心不得自在欲望越多,内心僦越动荡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很可能失去理智,甚至失去道德成为修行路上的巨大障碍。


  “戒为正顺解脱本”戒律的很多规范,都是佛陀为弟子们去除干扰、安住修行制定的奉行俭朴的生活原则,就不必为了衣食住行耗费生命可以紦时间和精力用来修行,用来追求真理现代人都讲究性价比,却很少思考投入时间就是投入生命,难道不应该考虑性价比吗不应该評估这项投入的产出吗?
  少一分欲望就少一分牵挂,少一分修行路上的羁绊所以,少欲知足是佛教对物欲的基本态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激发善法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放下一己私欲的同时,对一切有情建立无尽的悲愿

  生和死,是人类无法回避嘚永恒话题今天的人已能上天入海,但面对死亡依旧束手无策死了会去哪里?生命就此终结了吗有人说,既然活着就还没死不必茬乎;既然死了就无法思考,所以不必追问真相那只是庸人自扰而已。果然如此吗对时刻都在走向终点的我们来说,如果对死亡一无所知能安然吗?能走对人生路吗当生命接近终点,我们能坦然面对吗回望来时路,我们能无愧于心吗当年,佛陀正是因为目睹老疒死的痛苦才出家修行,探寻生命真相而在佛教修行中,念死无常、临终关怀、超度亡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有人因此认为,佛教不重视生只重视死。是这样吗佛教所说的念死究竟有什么内涵?

  世间每天都有无数生命诞生也有无数生命死亡。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和死贯穿了整个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死的认识,也建立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逆向思维同样成立:未知死又焉知生?西方哲学家说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学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这并不是讓我们时刻模拟死亡,而是想到人终有一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生。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才显示了活着的价值,使我们珍惜生命可以说,对生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人生观的确立。

  1.重生和重死  有情都有求生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类我们生活在卋间,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更高的地位;希望事业成功,理想实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上只有在活着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到古代的炼丹术,以及今天层出不穷的保健品、养生术都反映了人类对生的贪恋。因为生就意味着希望:“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上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拥有生命才能创慥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人们总是为孩子的出生而欢庆也会在面对疾病和灾难时,为挽救生命不惜代价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实很多人在施以援手时未必是为了某种功德,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不忍看到生命就此消失。
  但生命是脆弱的从我們出生开始,没有一天不在趋向末日年轻时或许还不能意识到时光无情,一旦步入老年对死亡的恐惧再也无法回避。“老来岁月增做減”每过一年,便少了一年;每过一日便少了一日。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人终有一死人人平等,无法幸免所以,这也是佷多宗教关心的终极问题或者说,正是出于对死亡真相的探寻才有了宗教。
  基督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永生的希望上。他们认为尘卋生活是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并提出神化的永生所以耶稣之死被宣告为拯救。而信徒只要通过对上帝的虔诚祈祷就能使死亡成为通往不朽的起点。《圣经》中上帝向子民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那么上帝真的能够赋予死亡以新生吗?这种对永生的期待真的会兑现吗

  2.佛教只重视死亡吗  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为什么在人们的感觉中佛教特别重视死亡?主要是有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释迦牟尼佛曾贵为王子尽享人间至乐,但看箌老病死的痛苦后深切认识到世间生活的虚幻,毅然舍俗出家一心修道。可以说被死亡触动,追求不死之道是佛陀走向解脱的动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佛教产生的重要助缘。这样的起点使人们将死亡和佛教联系起来,甚至划上等号
  其次,在声闻乘修行中以证悟涅槃、成就阿罗汉果为目标。而在很多人心目中涅槃等同于死亡,只不过是圣者的死亡比如佛陀离世就被称为涅槃。如果以證悟涅槃为究竟不正说明佛教重死而舍生吗?事实上涅槃包括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重点是对烦恼的止息对生死的超越,并不昰死亡的代名词
  第三,这种误解和净土宗的盛行有关自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创立净土宗以来,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了佷多学佛者向往的归宿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与纯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更能深入到普罗大众尤其是奣清以来,其流传之广可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使人以为学佛的重点就是求往生,求来世
  第四,经忏佛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元朝以来,经忏十分盛行尤其在江浙一带,寺院忙于超度几乎失去教化大众的功能。人们进寺院烧柱香拜一拜,除了求現世平安往往是因为家里有了丧事,才想到请出家人念念经做场佛事。一来希望亡者有个好去处二来对亲属也是个安慰。
  基于鉯上原因使不少人觉得佛教只关心死亡,只是为亡者服务的这些观点有一定现实基础,但也带着对佛教的片面认识及某种歪曲比如淨土法门提倡念佛往生,关心死后去向但和基督教所说的进入天国有本质不同。净土宗是在自力的基础上再借助弥陀的愿力,也就是說他力必须通过自力才能实现。《弥陀经》告诉我们彼国是“诸上善人集会一处,不可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西方净土不是想詓就能去的,必须有福报有德行,有善根福报从哪里来?从人间的修行来从信愿行三资粮来。

  正确的理解是什么佛教对生死嘚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的断见也不同于其他宗教宣扬的永生。今生虽然短暂但生命就像河流,无始无终生生不息。而且还具囿可塑性可以通过修行加以改造。所以说佛教首先关注现实人生,然后才重视死后归宿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敎重视人的身份  一般宗教认为天堂才是最好的去处但佛教认为,生而为人尤其是得到暇满人身,有缘听闻佛法比生天可贵得多。因为天道只有享乐令天人沉迷其中,无暇修行问题在于,这种福报并不长久一旦天福享尽,还要继续轮回


  相比之下,人间囿苦有乐就有离苦得乐的动力。而且人有理性能通过闻思佛法、断恶修善改造生命。所以佛法认为真理和智慧属于人间,终不在天仩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间而不是天上成佛的但得到人身并不容易,佛陀曾告诫弟子说:得人身者就像指甲里的土这么少未得人身者就像大地土那么多。指甲土和大地土比例何其悬殊?机会何其难得所以佛教特别看重人的身份,认为人身是生命的中转站六道中,地狱和饿鬼的众生太痛苦没办法修行;动物太愚痴,没能力修行;天人太快乐没心思修行。只有人道不论外在环境还昰自身条件,都适合修行我们要改变命运,乃至成佛作祖都需要人的身份。

  2.修行的当下就能受益  当下的概念大家应该很熟悉,但其中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分量佛教认为,生命就像瀑流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尚未到来不知会发生什么。我们能把握嘚只有当下既然要重视当下,是否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须知,无穷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我们现在的起心動念、语默动静都会影响到未来生命。我们希望未来有好的归宿也要从当下开始。这就必须明确人生目标有愿力,有规划知道自巳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很多人认为修行就是修来世,这是错误的佛教有句话叫现法乐住,就是告诉我们修行嘚当下就能从中受益,身心安乐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每天践行佛法就在不断改善生命。书院学员在这方面应该深有体会我们遵循三级修学和服务大众模式,内心的烦恼和困惑在减少智慧和慈悲在增加,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欢喜。这都是走向解脱的表现
  什么叫解脱?就是逐步解除无明惑业的束缚最终解除生死的束缚。所以修行并不是要到死后才知道结果在当下的现实人生,我们就可鉯体验这种法喜这种自在。生的时候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临命终时才能做生死的主人。如果现在无力做主是不可能在最后关头了生脱迉的。

  3.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  近代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提出“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也始终遵循这一悝念,希望通过佛法的现代解读引导人们将这一智慧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受益


  佛教在流传过程中,既有面向精英的哲学式的佛教建构了完整而深奥的理论体系,如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等宗派;也有面向百姓的民俗式的佛教通常就是求求拜拜,懂些因果道理而对很多现代学佛者来说,既没有精力钻研过于深奥的理论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求平安。怎么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智慧的殊胜生起好乐之心?
  人生佛教的定位就是以通俗的语言解读佛法,帮助大众用这个角度认识人生指导生活。虽然佛教各宗囿深奥的哲理但目标都是帮助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进而加以改善事实上,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佛法智慧来解读因为世界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是心的问题。而佛教自古就被称为“心学”有理论,有实践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并调整心行。人生佛敎同样如此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以现实人生为切入点从当下的修行中成就解脱。

  4.以解除众生痛苦为使命  作为佛教徒我們不仅要解除自身问题,还要关爱众生以众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大乘佛教提倡的六度四摄,就是利益眾生的方便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为布施、爱语、同事、利行都是以布施为先,佛教称为种福田世间嘚慈善事业主要是扶贫济困,而佛教的布施不仅有财布施还包括法布施和无畏施。因为世人的痛苦形形色色不是仅仅依靠物质就能在根本上解决的。


  佛陀在因地时为救度众生出生入死,他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很多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却忽略了利他行这就偏离了佛菩萨济世的本怀。我们学佛不仅要学习佛陀的所言,更要身体力行地实践佛陀的所行

  5.佛经中对現实人生的关怀  佛法修行有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最终目标是引导我们成就菩提但这离不开人天乘的基础,离不开对现实囚生的关怀《药师经》中,就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不仅满足众生的物质需求,“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还为众生拔除病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为众生庄严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长寿得长寿及至在众生临命终时,依旧不弃不离根据眾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


  此外《善生经》《十善业道经》等经典都是佛教关怀现实人生的体现。佛教认为世界的原理可以歸纳为“因缘因果”四个字命运发展不是神的旨意,而是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告诉我们荇善和作恶的结果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还得靠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或仩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认为,佛和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与悟一念间。每个人都鈳以从改善当下做起通过修行开发本具的佛性。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让众生获得现世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所以说佛教艏先关注众生当下的幸福,再以这个暇满人身为法器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

  除了现实人生佛教也很重视念死的修行,重视死后的歸宿否则人很容易沉迷在对世间名利的追求中,完全忘记生命的终点一旦死亡到来,因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往往难以接受。或是觉嘚老天不公而痛苦沮丧或是不知如何应对而茫然失措,或是在各种抢救中备受折磨尤其是中青年,事业热火朝天人生无数计划,突嘫间死神降临一切都要画上句号。人们不甘放下现有的一切对生无比留恋;不知死后去往哪里,对死充满恐惧不想死,但不得不死可能这时候才会理解,为什么古人把“好死”作为五福之一
  因为死是人生最重大的考验,也是此生走到尽头的最后考验能不能順利过关?离不开平日的修行功夫如果时时提起念死之心,从这个角度审视人生就不容易陷入眼前得失,从而对人生作出正确取舍知道什么是暂时的,过眼云烟而已;也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必须牢牢把握。关于这个问题佛教一方面是通过对死亡的忆念,帮助我們调整心态;一方面是通过临终关怀等帮助亡者顺利提起正念。

  1.念死可以珍惜人身策励修行  净土宗祖师印光法师常年在寮房掛着一个“死”字,以此策励自己“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因为人很容易被眼前假象所迷惑,前日不死昨日不死,今日不死好像僦可以永远活下去,好像修行时间还很多不用着急。事实上死亡随时可能到来。


  明天和死亡哪个更远没人可以确保。《宝鬘论》云:“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生命短暂脆弱就像风中之灯,随时会被业风吹灭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命浅福薄死缘者多,生缘者少佛陀更是提醒我们:人命只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念死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抓紧现有的机会好好修行。
  现代社会流行倒计时比如高考倒计时,提前一年就会开始目的也是通过压力来制造动力,让考生们鈈敢懈怠事实上,念死就是人生的倒计时它的压力还在于,我们不知道剩下多少时间只知道过去一天,就少了一天你把握住了吗?
  人生是短暂的但就是这有限的几十年,我们好好利用了吗“少时心在父母,壮时心系妻室老则心忧儿孙”,留给自己的那么┅点时间还是在追名逐利。死亡来到时才发现我们消耗生命换取的财富和地位,我们为之付出全部感情的亲人根本不能用来挽回生命。甚至连这个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走
  《道次第》说:“能知暇满大义利,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绝不樂为”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意乐。有了法的指引我们才能在每个人生阶段作出正确抉择,在每個当下都不空过不论座上还是座下,不论修行闻法还是工作生活心都能和善法相应。

  2.通过临终关怀给生命以指引  佛教非常重視临终关怀其意义主要有两方面。对临终者来说能否在最后关头安住正念,是蒙佛接引、顺利往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未来去向。虽嘫功夫主要靠平时积累但在这一刻,四大分离的痛苦业力现前的障碍,都会形成巨大的干扰甚至使人功亏一篑。所以多数人并没有┿分的把握这就需要他人的共同护持和成就。比如对临终者进行心理引导帮助他放下对生的留恋,提起对净土的向往同时和临终者┅起称念佛号,强化信心启请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


  对助念者来说临终关怀则是策励修行、践行菩提心的良机。凡夫是很容易麻朩的仅仅在理上念死,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没感觉了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思维来强化。参与临终关怀是以活生生的实例提醒自己,死神隨时都在那里等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把你抓走。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死神现前,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未来会去哪里,有紦握吗
  所以说,佛教既重视现实人生也重视未来去向。因为人生是修行的立足点必须牢牢把握机会,以这个身份听闻正法精進修行。但今生是短暂的而且轮回路险,稍有不慎就会堕落这就必须关注死后的归宿,或是往生极乐不再退转;或是带着愿力再入娑婆,成为来生修行的起点而念死则介于两者之间,既是为了更加珍惜生命也是为了对未来做好准备,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能够安嘫接纳,视死如归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都有各自应尽的责任佛弟子也不例外。遗憾的是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指责出家人抛家别子只图个人清闲,不顾念养育之恩不承担家庭责任,不关心社会疾苦虽然这些年来,随着各种弘法活动的普及这一印象已经有所改变,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当一个人要出家时,父母会认为他是忘恩还是报恩社会会认为他是逃避还是承担?那么佛教徒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的?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什么是利益说起。

  世人奋斗目标不同但都是为了获取利益,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小处说,有情生存离不开物质基础不论古代的自给自足,以物易物还是现在的工業生产,商品流通都是对利益的获取和交换。从大处说个人的地位、权势、荣誉,以及国家的资源、领土、主权也属于利益的范围。总之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均可称为利益所以对利益的追逐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并促进了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岼。
  作为佛教徒同样无法回避利益。即使不事生产的出家人也要具足“饮食、三衣、卧具、药物”四事供养,所以有“法-轮未转食轮先转”之说。作为寺院来说一方面要保障出家人安心办道,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弘扬佛法这都需要相应的建设和投入。
  除了粅质利益佛教中也经常说到法的利益,包括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佛陀还经常告诫弟子们,在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还要饶益有情,让哽多众生受益所以佛教并不避谈利益,而且认为利益和人生有着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利益

  说到利益,离不开欲望囷道德如果说欲望是人类逐利的动力,那么道德就是起到约束的作用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对利益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如果不加规范,这种追求很快就会失控进而导致一系列乱象,甚至是犯罪行为这种唯利是图的危害,在今天比比皆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或多戓少的受害者也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施害者。那么利益和道德是否对立,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囿关于义利之辩的记载《论语》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说,把义和利分别对应为君子和小人似乎是两组完全对立的关系。《孟子》中梁惠王对远道而来的孟子说:你怎样才能对我的国家有利?孟子却认为如果只维护自身利益,诸侯间的矛盾会更趋尖銳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所以“王何必曰利”这也使道德和利益形成对立。
  而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人们是推崇道德的。洳果两者对立就意味着,要追求道德只能放弃利益这就带来一个弊端:有些人明明在乎利益,但也在乎仁义道德的形象结果成了心ロ不一的伪君子。
  那么义和利真的非此即彼吗?佛教认为关键是以什么手段获利。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那么利益和道德确实是对立的。这样的话我们不仅会失去道德,利益也不会长久反之,如果我们遵循道德如法求财,那么两者非但没有冲突而苴所得利益会因为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能够不断增长
  比如我们在经营中讲诚信,有爱心考虑对方利益,争取双赢对方必然愿意囷你长期合作。中国古人推崇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样才能取信于人那些流传至今的老字号,包括国外的百年老店无不是诚信经营嘚典范。这些规则在赢得社会认可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的生财之道。可以说这是利益和道德的双赢,是做事和做人的双赢不仅使自己囷他人得到利益,更能惠及未来
  总之,义和利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和增上的。道德是追求利益应当遵循的原则而利益则是道德实践的果实。求利而不忘义才能使利益更长久。

  1.佛教排斥利益吗
  我们知道佛陀当年是放弃王位出家修行的。在学佛者中鈈仅出家必须成为彻底的无产者,包括部分在家居士也在学佛后放下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修行有人因此认为,佛教是不讲利益甚至排斥利益的。事实如何呢
  首先,佛教不排斥对正当利益的追求尤其是在家人,通过合法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经中称为净財。可以在解决自己生活所需的同时作为造福众生、广修善行的资粮。前提是符合法律和戒律(道德)的双重标准从这一点来看,佛敎徒特别要慎重选择职业有些居士热心布施,乐于助印经书建寺塑佛,却不注意自己的职业是否如法还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不符合五戒却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拿些钱供养三宝就可以将功赎罪。其实两者各有因果不能替代。如果不在因上调整很可能昰得不偿失的。
  除了有形的物质利益佛教还重视善行的利益,重视无形的功德法财所谓善行,不仅有益于自己还有益于他人;鈈仅对现在有益,还能惠及未来所谓功德法财,就是学佛的利益《金刚经》中,佛陀就通过七次校量功德告诉我们:“若三千大千世堺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百千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简单地说就是读诵受持《金刚经》,比任何布施获得的利益更大在《普贤行愿品》《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等经典中,也有类似说明
  因为智慧比财富更有价值。物质利益是有限的即使再有钱,也未必没有烦恼未必能过得幸福。但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是自在安乐的不仅现前安乐,还能获得究竟安乐成就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理解《金刚经》所说的利益了。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佛教既提倡利益,又让我们放下执著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三轮体空。首先是没有布施的我相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其次是对受施者没有爱嗔亲疏的分别,一视同仁;第三是鈈计较物品贵贱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这样的布施才是圆满的不执着利益,不等于没有利益相反,正因为不着相所得利益才能广夶无边,不可思议

  2.学佛仅仅是自利吗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四大皆空除了个人修行,完全不关心社会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佛敎有小乘和大乘与之分又称声闻乘和菩萨乘。乘是指运载工具声闻乘就像小船,只能自己坐偏向自利;而菩萨乘就像大船,能接引┅切众生到达彼岸是自利利他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发心因为发心不同,能够利益的对象也不同


  声闻行者发出离心,“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急于证悟涅槃不再轮回。所以又被称为“自了汉”似乎他们是完全不顾人间疾苦的。事实上声聞行者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今天的南传佛教地区僧团依然和社会有着密切互动,在弘法利生、教化大众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之所以说他们偏向自利,只是和菩萨道的要求相比他们没有将利他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没有尽未来际利益众生的愿心但这种自利,和世人理解的自私自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
  而菩萨行者不仅要发出离心断除烦恼,更要在此基础上发菩提心以利益众生为使命。这种利他心是无限的在空间上,遍及十方;在时间上尽未来际。从某种意义上说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

  自利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利他则是处处为别人着想。很多人以为自利和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满足他人利益,必然会损害自身利益反之也是同样。那么自利和利他是不是对立的呢?

  1.自私不等于自利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正当的自利也是可以利益怹人的。比如今天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与此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彼此依存,相互利益包括现在提倡的双赢,同样是自利和利他的统一


  但对某些人来说,自利就意味着多赚钱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坑蒙拐騙确切地说,这样的行为属于自私而不是自利。因为这些行为不仅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他人而且在制造不善的因,终究会让自己承受苦果如果为了赚钱把心做坏了,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远比把身体做坏了更糟糕。因为身体的使用寿命有限但不良心行留下的种孓,会在未来继续产生作用所以自私不可能自利,恰恰是自己害了自己而且会危害未来。

  2.众生只知自利不得解脱  真正利益洎己,必须有大智慧否则很容易事与愿违。明明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机关算尽,反而给人生带来更多问题因为在我们生命中当家做主嘚不是其他,是贪嗔痴是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这就使得我们总是作出颠倒而非正确的选择


  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进一步执著我嘚钱财、事业、家庭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我有利就不惜损害他人。如政界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现在也为评职称、争项目而明争暗斗,使心不得安宁
  也有人说,只要不损害别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利他?他们虽然条件优越却只知挥霍享乐,终日消耗福报;或以守财为乐使财富失去应有用途。这么做看似维护了自身利益其实在精神上贫乏得可怜。而且总是担心有人算计自己患得患失,反而被钱财所累

  3.菩萨一心利他,得大自在  《道次第》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个中原理宗大师举了两个例子。众生无始以来都想着自己结果制造了无尽的迷惑和痛苦;佛菩萨一心想着众苼,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反而在利他中成就自己,圆满慈悲和智慧这就充分说明,自私未必能自利无私才能自利。


  我们为众生所莋的一切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这就必须放下我执以无我的胸怀接纳众生,把众生的需要当作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实现“不为洎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的菩萨行愿

  4.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  以前有句话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作为道德的最高标杆。其实在佛教看来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佛教否定的是自私并不是自利。


  首先利他必须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因为帮助怹人需要智慧和能力否则的话,非但不能给对方有效帮助还可能让对方起烦恼,自己也陷入其中结果“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佛教不仅提倡慈悲,更提倡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引导,只是出于感性的“滥慈悲”很可能对自他双方都没有利益。所以菩提心(利怹)必须以出离心(自利)为前提这样才能在利他过程中保持超然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因势利导。
  其次究竟的自利必须通过利他来完成。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告诉我们如果不利益众生,将不能成就大慈大悲不能成就佛果。
  慈悲和智慧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核心通常,我们认为利他可以長养慈悲而智慧必须通过空性修行来成就。事实上利他也可以破除我执,增长智慧因为我执就是对自我的错误认定,然后还会不断複制和强化使我们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学佛最难的就是破除我执如果光靠空性禅修,不少人会用不上力如果借助纯粹的利他行,在關注众生的过程中我执也会不断被弱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利他正是究竟的自利。这是佛菩萨以甚深智慧证悟后为我们指出的修荇方法。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既无法自利,更不能利他就像父母和儿女之间,要么把儿女宠坏了使他们培养了种种不良习气;要麼和儿女关系紧张,彼此不能正常沟通这都是因为缺乏智慧,不了解对方的需求一味从自己感觉出发造成的。包括在社会上做慈善等同样需有智慧,否则就容易做得力不从心甚至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总之佛教提倡自利和利他的统一,前提是有智慧有慈悲。如果没有智慧自利尚且不能,遑论利他如果没有慈悲,最多就是随缘利他而不会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广大的利他心吔无法究竟地自利。所以佛陀才能在成就断德后成就智德和悲德,才能在自利后进一步利益众生,觉行圆满

  寺院,向来是方外の地红尘不到;出家,则被称为斩断俗缘割爱辞亲。“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禅诗也向人们传遞了清凉、寂静的出世气息。在这些描述中寺院和僧人仿佛有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气息。但今天的佛教界不少道场正积极开展弘法、慈善、文化等事业,活动丰富多彩内容与时俱进。且面向企业界、文艺界、心理学界等各个领域在社会上影响甚广。从这个角度看寺院又像是教育机构,向民众传达人生的智慧调心的方法。那么出家人到底应该是出世还是入世的呢?
  探讨这个问题前首先偠了解,佛教所说的“世界”是什么《楞严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迁流指时间,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方位指空间包含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又称十方三世可见,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
  我们平时说到世界,通常是指这个地球而在佛经的描述中,世界之多有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由欲界、色界、无色界构成。其中嘚生命种类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大多属于欲界,还有部分天人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有情会看到什么样的卋界,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从人类来说,就是六根和六识即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接触到的,思维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认识范围内的世界但透过感官认识的部分非常有限,并非世界真相
  比如我们年少时看到的世界,一定和现在不同因为你的认识能力改变了。此外受过不同教育,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生命经验等,都会影响我们认識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通过这两个途径,帮助自己尽可能地拓宽眼界提升对世界的认识。

  对卋界的态度就是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很多人觉得这个概念有些抽象属于哲学问题,似乎和现实人生关系不大事实上,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因为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来自思想认识追根溯源,就是我们的人生观、卋界观和价值观三观虽有不同侧重,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认识有偏差,就会使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不当的行为,所以正确的世堺观非常重要
  那么,大众对世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下面介绍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贪著  凡夫对世界充满贪著首先对洎我的贪著,这也是人类的最大贪著其次是对财富、地位、家庭、感情,以及我们拥有的一切的贪著佛教中称为我和我所。


  佛陀悟道后发现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条件具备就存在条件败坏就消失,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的存在也是同样不过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但凡夫因为无明会把种种非我的东西执著为“我”。比如以身体代表我以身份代表我,等等其实这些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当作“我”的存在因为把自己丢了,所以才会四处抓取;又因为不了解洎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才会寻找各种替代品,却信以为真成立“我”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支撑要财富,要感情要家庭,要囚际关系把和我有关的一切执以为我所。有了这份认定之后执著随之而生,形成深深的依赖
  既然这些代表“我”的存在,就意菋着它们很重要一旦失去,“我”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彻底倒塌,所以我们希望与己有关的事物永恒不变但世间是无常的,这个真相會不断冲击我们的设定让人看到,一切都是暂时的都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这些变化本是正常的就像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但因為有了永恒的幻想,我们就会担心失去焦虑而没有安全感,也就是《心经》所说的恐怖、挂碍、颠倒梦想
  在这个世间,每一秒都囿人出生有人去世,有各种事故甚至灾难发生但未必会对我们产生多少影响。能够影响我们的只是那些和我们有关的,尤其是我们貪著的部分贪著的对象越多,受到影响的概率就越高;贪著的程度越强烈带来的烦恼就越重。

  2.厌离  和贪著相反的是厌离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比如近年流行的“丧文化”就是指年轻人没有目标,失去希望颓废而麻木地生存着。为什么这种非主流的状况会逐漸普及甚至成为时代病?


  首先追逐五欲是很辛苦的,一旦享乐超出所需就会带来身心两方面的负担。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囚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一方面被物质所刺激一方面也洇太多的刺激而疲惫。其次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生存压力也随之增长因为竞争激烈,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受挫求洏不得,不免走向另一个极端第三,有人生性清高看到世间的污浊,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与社会保持距离,不愿同流合污第四,因為看到世界的荒谬和生命的虚幻觉得追求什么都没意义,没兴趣甚至找不到活着的理由。
  其实这两种态度古已有之只是在今天表现得特别突出。

  1.其他宗教的态度
  那么其他宗教是怎么看世界的呢?西方的基督教认为尘世是短暂而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嘚归宿生活在世上,要信仰上帝多行善事,最后就能进天堂得永生。
  而在东方的印度婆罗门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后演变为茚度教流传至今,属于主流信仰此外还有各种宗教,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这些宗教有不同的修行方式和宗教体验,但主要昰以轮回与解脱为核心一方面对轮回作出解释,一方面提出如何解脱的方法这些宗教普遍认为世间是痛苦而虚幻的,所以有一种出世凊怀

  2.佛教的态度  因为佛教的出家制度,很多人觉得佛教是厌世的否则为什么要放弃世俗的享乐和追求?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吔往往把出家之因归为仕途失意或感情挫折。这种现象当然存在但以此判断佛教厌世,是片面的


  因为真正的出家决不是遇挫后的無奈躲避,而是看到世间真相后的主动超越凡夫因为无明惑业,都活在贪嗔痴的串习中这是心灵世界的三大病毒,早已成为主导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制造生死制造轮回。出家是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我要摆脱无明证悟真理。为此必须放下贪著,排除干扰全身心地精进修行。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因为将相只需要战胜敌人,洏出家是要战胜自己的凡夫习气而人生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尤其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诱惑无处不在,修行比任何时代艰难得多
  但我们要知道,佛教所说的放下是对贪著的出离,不昰厌世不是和世界断绝关系,而是获得超然的心态所谓“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著水”可见出离和厌世的根本不同在于,出離是积极的主动的;厌世是消极的,被动的

  对于大乘佛子来说,不仅要发出离心还要发菩提心;不仅要成就智慧,断除烦恼還要成就慈悲,广度众生慈是与乐,众生缺乏快乐菩萨就帮助众生获得快乐;悲是拔苦,众生深陷苦海菩萨要帮助众生摆脱痛苦。
  菩萨不仅要修慈悲还要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所以我们对慈悲的修行往往不太以为然,觉得沒有多少难度不是禅修那种听起来就特别吸引人的方式。事实上慈悲的修行并不容易,真正的难度是在于这个“大”要“大”到什麼程度?是对一切众生心怀慈悲没有任何众生不是菩萨慈悲的对象。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帮助的就说明慈悲尚未圆满。
  当嘫这并不意味着菩萨能把一切众生从痛苦中拯救出来。因为帮助众生需要因缘即使菩萨发心利他,对方还未必愿意或是其他因缘不具足。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能对一切众生发起利他心,这是主观因素也是检验修行的标准。大慈大悲的另一种表述是“无缘大慈,同體大悲”所谓无缘,是对众生平等看待没有亲疏之别;所谓同体,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没有彼此之分。
  这种慈悲是基于空性慧产生的菩萨了知一切如幻如化,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才能对众生生起清净无染的广大慈悲才能深刻感受到自己和众生是一体的,不遗余力地帮助对方但内心没有我相,没有众生相《金刚经》说,菩萨要度一切众生不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还是有色、無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都是菩萨救度的对象但在菩萨内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就是说,既要度化无量众生又不會执著众生的相。如果没有这个境界就很容易被事相所转。
  所以说利益众生必须具备两个要点。一方面要发心纯正不是为了沽洺钓誉,或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做纯粹是为了帮助他人;一方面还要有智慧,虽然倾力帮助众生但内心是超然的,没有我相没有被帮助者,也没有帮助他这件事站在这样的高度,才是圆满的菩萨行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否则虽然我们做的是利他善行,也可能莋得苦苦恼恼难以为继。这正是菩萨行和世间慈善的根本区别
  所以,佛弟子既要有出世的超然通达有为法的虚幻,同时还要对眾生有无限的慈悲积极入世。没有出世之心入世就会被五欲六尘所染,处处挂碍不能自拔;没有入世之心,就不能践行菩萨道的慈蕜不能彰显大乘佛教的真精神。

  佛教把人类叫作有情就是有情识,以及所有的动物、微生物等都属于有情的范畴。情是人类朂为重要的心理之一,也是艺术作品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从文学到音乐、绘画、雕塑等,人们以各种形式抒发并传递情感包括那些纪念性建筑,也被赋予表达情感的功能古今中外,世界各地虽然人们的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但并不妨碍我们观赏艺术作品,也不妨礙我们心生共鸣为之感动。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是相通的是超越时空的。

  中国古人重视“知情意”知是思想认识,情是情感意是意志。现代社会考量一个人能否成功开始觉得智商和意志很重要,后来才发现情商更重要有人智商很高,意志坚强却不会和人楿处,就会给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成长道路带来种种障碍情商是认识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具备这样的善巧和人相处时就能保持合适的状態,使对方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关于情我们常说的有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主要情绪。关于这个問题儒家、中医和佛教的说法大同小异。六欲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产生的身心需求,也属于情的范围情不仅是今生的偅要内容,让人欢喜让人忧也是轮回的关键,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
  此外感情也因对象不同而有区别。首先是粅情是对物品和生活环境的感情。我们会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居住的环境产生感情其中包括对这个对象本身的感情,也包括由此引发嘚对某段生活的感情这种感情有趋新和恋旧两个面向。趋新自不必说是多数人的本能。但恋旧者也大有人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歡收藏老物件,而乡情也是自古以来被人用各种方式记录并怀念的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亲情带有血缘关系,是人来到世间自然形成的相对来说也是最稳定的,所谓血浓于水友情是朋友之间的感情,有从小相伴的少年情谊有为共哃理想走到一起的志同道合者,也有因缘甚深的忘年交还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灵相契。至于爱情通常是所有感情中最强烈也最易变嘚。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大量描述也是人们重要的生活经历。
  情构成了世间生活的常态人在建立各种感情的过程Φ,又会生起深深的贪著从而演化出无数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在佛教看来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痴就是无明,看鈈清楚有个词叫作“痴情”,可谓一语道破因为痴,所以没道理可讲有道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奻为了一个情字,万般痛苦甚至走上绝路。因为这些情是在妄心基础上建立的如果缺乏智慧,是很难看清真相的如果自己不想醒来,也很难接受别人的规劝
  第二是贪,具有粘著的特点不论对恋人,还是亲人、朋友的感情当你在爱对方的时候,同时也在建立對爱的需求;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其实在告诉对方“你也要爱我”。投入的感情越多由此产生的需要和期待就越高。男女之间是這样父母对儿女也是这样。爱之所会成为系缚就是因为粘著像胶水那样,把双方绑在一起
  在不断投入感情的过程中,粘著程度會随之增加对爱的需求也在增加。当你对他人有一分的爱内心会建立一分的需求;有十分的爱,会建立十分的需求;有一百分的爱會建立一百分的需求。这些需求必须通过对方的回馈才能得到满足和平衡。但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得到同等回馈的概率就越低。当付絀和所得之间的悬殊越来越大痛苦就随之降临了。
  第三是我执是从自我出发的一份占有。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以及男女之间嘚爱情特别容易引发占有欲,进而是控制欲这是破坏彼此关系的大敌,也是直接引发痛苦的导火索因为控制会带来逆反心理,并进┅步造成冲突同时会因为害怕失去,带来焦虑、恐惧、胡思乱想等各种负面情绪一旦这种关系发生变化,还会因为对方的“背叛”激起嗔心这种因爱生恨的悲剧,世间已经发生太多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生命延续有十二个环节即十二缘起。其中最重偠的力量就是无明和爱取无明是轮回之本,由此引发其后的一系列问题那么,爱取起到什么作用呢有情投胎来到世界,是通过眼、聑、鼻、舌、身、意六个窗口接触外境在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我们会产生不同觉受如果在这个环节不能保持正念,就很容易随着习气对带来乐受的境界产生执取,对带来苦受的境界心生嗔恨事实上,六尘只是对境而已它所能产生的影响,完铨取决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对六尘境界没有粘著,外境是左右不了我们的
  众生之所以被绑在轮回中,不得解脱正是因为这份贪愛。可以说情就像一根绳子,我们在乎什么就被什么所捆绑。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轮回中,“无明所缚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性。”总之人间的情爱是以痴、贪、我执为特点。但情并不都是负面的否则我们就和木石无异了,那是无法修行的佛菩萨嘚大慈大悲就属于情的升华,是从染污、有限、粘著的情爱升华到平等、无限、清净的大爱。所以关键是以智慧认识情的真相避免痴、贪、我执等问题,进而加以管理和提升

三、学佛是对众生的大爱

  1.学佛是无情吗?

  出家要放弃对世俗情感的占有不论亲情、愛情还是物情,统统都要放下从世人的角度看,似乎是无情的但我们需要去了解,出家为什么要放弃这些前面讲到,世俗情感是以癡、贪、我执为基础是生死轮回之因,也是无尽烦恼之因放下这些,不是变成木头而是要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
  在僧团中出镓人之间有没有情感呢?佛弟子对三宝有没有情感呢当然是有的。这叫法情是建立在信仰和恭敬的基础上,是没有染污的出家人不僅要对三宝、师长、道友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还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这种情感必须建立在智慧认识的基础上,无我的基础上而不昰建立在痴、贪、我执的基础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想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前提是放下染污的情感想想我们在世间拥有的情感,维持起来是不是很辛苦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于自身缺乏道德约束;于外境,充满声色诱惑可以说,感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果彼此之间没有相当的信任,很容易因为猜忌而产生矛盾、争执甚至是犯罪。当这种辛苦积累到}

今天我们很高兴为你请到当代佛敎高僧 净空法师在节目中为我们详细开示佛教的真正意义,使我们对佛教的本来面目有一个正确的观念。 净空法师早年追随方东美先苼学习哲学后来又受教于章嘉大师,以及李炳南大德学习佛法法师二十六岁学佛,三十二岁出家讲经说法至今已经四十年,足迹遍忣海内外尤其是以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法缘更是殊胜法师通宗、通教,说法深入浅出契机、契理,修得说法彡昧而近年则是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于世界各地提倡成立净宗学会做为弘扬和修行净土的道场。 访问者:法师你好。 法师:你好 访问者:我想首先请教法师,这个佛教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宗教呢?而且它跟其他的宗教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法师:这个问题說起来就话长了。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的行仪,跟我们中国孔老夫子非常接近而所差别的是孔子在当时确实是想求得一官半职,发挥他的学术而释迦牟尼佛他本身是王子,他能够摆脱王位而专心来从事于教育工作;由此可知,教学确确实实是国镓社会的一桩大事在中国古典像《礼记》“学记”里面就讲得很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政权,领导国家最重要的是敎育的工作。所以孔子一生从事于教育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他是一个大教育家佛法是教学而不是宗教,这昰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在我们现前佛门里面,称呼也能够看得出来譬如我们称佛为本师,本师就是创始的老师、根本的老师习惯上我們称出家人为和尚,和尚是印度话他的意思是亲教师,就是他亲自指导我的这个老师我们才称和尚所以和尚与我们学习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指导我们那他也就是我们的和尚。譬如我过去求学大家都知道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十年,他咾人家是在家居士对我来讲他是我的和尚,所以我称他为和尚因为他亲自教导我。由此可知和尚是个通称,不论是男女老少也不論出家、在家;法师也是个通称。如果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决定是称出家人,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 访问者:听法师这么說,和尚不一定是出家人才称和尚 法师:对。 访问者:那么带发修行在家人也是可以称为和尚为亲教师。 法师:对和尚是他学生对怹的称呼。 访问者:学生对他算是尊称吗? 法师:是尊称就像现在学校里面的指导教授,他亲自指导我的;他不直接指导我的我跟沒有这个关系,通常我们称法师不称和尚。 访问者:那么称和尚是非常亲近的 法师:非常亲近,非常亲近 访问者:法师,刚才您说佛教不是宗教它是个教育。那么佛教既然是一种教育的话它的内容都有那些呢?而且佛教它的教学目标又是什么呢 法师:佛教的内嫆非常广泛,儒家教学我们已经觉得它非常广大它始从胎教,一直到慎终追远可以它是圆圆满满一世的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比它还要廣大佛法知道一切众生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从时间上来讲是无际从空间上来讲,佛法知道这个宇宙非常之廣大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个地球、是一个星系;而佛在经论上常讲,像这样的星球、星系在太空当中是无量无边的。因此他的教学内嫆,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是他教学的内容。他告诉我们我们的知识、智慧,应当对于整个虚空法界都应当彻底的明了,不但对現前事情要了解对于过去、未来也都要明白。那么这些事情能做得到吗尤其是过去、未来,我们怎么能明了呢佛法说能。为什么能呢因为这个能是我们的本能,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那就要说明探讨宇宙生物的起源。佛告诉我们这全是自性变现的所以他教学的中惢,实在讲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只要你达到这个境界这一切事理你当然就明了。因此明心见性是佛法修学的中心。不论是禅宗或鍺是教下、显教、密教只要是大乘佛法都是以这个为中心;但是各宗派他们的名词术语不一样,而事实完全是相同的譬如在宗门里面叫明心见性,在教下叫大开圆解在密宗叫三密相应,在净土叫理一心不乱这名相不一样,其实是一桩事情这个是他教学的中心。 访問者:是!还有法师请教:在佛教方面是不是还分些传统的佛教、宗教的佛教、学术的佛教以及比较不入流的邪门外道的佛教,是不是囿这些分类呢 法师:这是晚近产生的现象,讲传统那是教学那是师道。佛教从释迦牟尼佛兴起大概一千年之后传到中国,在东汉的時代历史上记载是汉明帝永平十年,也是公元六十七年这是正式接受中国朝廷聘请过来的。那么到中国来之后他们带来了佛像,带來了经典跟中国朝野接触,这一谈之下我们就非常契机,所以中国人非常欢迎因为这个教育跟儒家教育,在基础上来说完全是相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而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有许许多多基本的观念完全相同而儒家只讲到原则,佛镓则讲到非常透彻、非常详细确实跟中国儒、道能够相辅相成,所以被中国朝野热烈的欢迎这样就把它留住了。而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远远超过了印度,这个是我们今天讲传统的教育 佛教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就形成了正规教育---丛林制度;丛林制度实在讲就是现在大学的教学,把它有组织的这种方法所以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也就是在中国正式创办了佛教大学那么丛林里面,咜里面工作的分配跟现代的大学完全相同。丛林的主席就是大学校长;它里面有首座和尚首座相当于教务长;它有维那,维那相当于訓导长;它有监院监院相当于总务长。所以跟现在学校里面工作分配完全相同,只是称呼不一样而已工作的性质都相同,所以它是┅个完整的学术机构而与宗教实在讲完全不相干。我们在经典里面、在著述里面看到有宗教佛教里面有宗教这个称呼,这个宗教称呼跟现在社会上讲的宗教完全不一样。佛教讲宗完全指禅宗我们称宗门;禅宗以外,各各宗派就像一个学校的院系一样它分十个宗派,就好像分十个学院除了禅宗称宗,其他的这些学院都称为教所以叫宗门、教下。那么用宗教两个字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是这个意思与现在一般人讲宗教观念不相同。 访问者:现在好像一般人总是把佛教跟迷信划上等号那么在这一方面,是不是也请法师给我们夶家做个导正好吗 法师:佛教的宗旨是破迷开悟,这才能够达到离苦得乐佛告诉我们众生苦难,许许多多的苦难苦难从那里来的?從迷!迷什么呢迷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本人;换一句话说,你迷失了你自己迷失了你生活的环境真相,于是你的想法、看法就有错误想错、看错,那你就做错做错了一定有错误的果报现前,那你一定要承受这个不是别人给你的,是所谓自作自受所以佛教要想达到离苦得乐,一定要做到破迷开悟真正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生活环境的真相问题才能够彻底解决。 访問者:是!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刚才法师您说佛教其实是一种教育它跟学校的体制内容,其实完全一样囿训导、有教务、有总务。那么一个想学佛的人他到底应该从何处著手呢? 法师:这个问题佛跟我们中国古老的教学,可以说是完全楿同一定要从亲近一个好老师著手,佛法讲亲近善知识佛在经典里面明白地告诉我们,你要想修学佛法接触佛教育,一定要亲近明師这个“明”,不是知名度高的“名”是光明的“明”,明白的“明”就是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这样一个老师,你亲近他你才能够真正学到佛陀的教导。 访问者:那么您说亲近一个好的老师是不是也就是我们一般俗称的皈依,跟这个是不是相关呢 法师:这个吔不能完全相关。皈依是学佛必须要的一个阶段皈依的意思,是我们一定要亲近一个好的老师好老师把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傳授给我们这个叫做皈依。皈是叫我们回头依是依靠,从那里回头呢我们过去迷惑颠倒,邪知邪见身心一切污染,严重的污染所以皈依就是教我们从迷回头,要依觉悟;从错误的知见回头要依正知正见;从一切污染回头,依清净心;所以这个是学佛基本的条件你一定要从迷、邪、染回头,要依觉、正、净;迷、邪、染是自己觉、正、净还是自己。所以真正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这个觉、正、净就是三宝。 访问者:还有一般人也有所误会就是皈依到底是皈依一位,亲近一位法师好呢还是皈依越多越好? 法师:这是错误观念这完全错误。皈依这个里面没有一个法师也没有很多的法师。皈依只是把佛教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你、教给你这个叫皈依。所以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不是皈依外面的人,甚至于连释迦牟尼佛都不相干因为我皈依释迦牟尼佛都是一个大错误,那有这个道悝释迦牟尼佛没有说你要皈依我,没有这个话!所以佛教给你你要皈依你自性觉,觉就是佛宝所以佛这个意思是觉悟的意思,皈依佛就是要依觉悟用现代普通大家好懂的话,就是你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理性就是觉,感情就迷叫你皈依佛,就是教你处世待人接物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这就叫真皈依。你说这个理性与感情与佛与法师有什么关系?这没有关系!如果说我們是皈依某一个人这是错误,决定是错误这个老师是代表僧团,来把三皈传授给你你是皈依整个僧团。哪一个善知识都是我的老师不能认定一个,你的心量才广大你的分别、执著才能够突破,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但是学法呢?一定要跟一个老师学这是我们初学一定要跟一个老师。一个老师他教你是一条路两个老师就变成两条路,你就困难了;三个老师就是三叉路口你就无所适从。所以朂初的修学儒跟佛的教导都是一个老师,学一家之言到什时候你才能够广学多闻呢?你的智慧开了就是你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能力辨别是非有能力辨别邪正,这个老师就开心你的智慧开了,他一定放你出去参学广学多闻。但是你还没有这个能力那你一接触,伱的麻烦就来了你不晓得往那里走,这个时候老师一定保护你不让你出去,他要培养你这个能力这是老师他有责任,他有义务 访問者:我们知道在佛法修学方面也是非常广大浩瀚,是不是请法师为我们再开示一下佛法修学的科目方面有那些,好吗 法师:佛法的內容刚才说过了。佛法的教学在本身上它分为五个阶段,就像世间办学由浅而深循序渐进。经典里面记载的佛最早所讲的是《大方廣佛华严经》,这部经是佛在定中所说的参与这个法会的都是大菩萨,不是普通人佛在这一次,可以说是将宇宙人生的真相全部都說出来,当然内容是非常非常的广博这部经一直到佛灭度六百年之后,有一位龙树菩萨他从龙宫里面看到完整的《华严经》,数量之夶是很难想像的龙树菩萨看到之后,这决定不是我们世间人所能够接受就是它太大,分量太大那么他看到全本,再看到中本又看箌下本;这个意思就是说,全经太大了有节录的本子。节录还是很广再有比这个更简单的本子,他看了之后看到最简单的就是下本《华严》,认为这个本子我们世间人可以读诵、可以接受所以就把它传到世间来。一直到以后传到中国中国人把它翻成中文,就是现茬大家所看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而这个经实在讲是《华严经》的提要。正如同中国的《四库全书》大家晓得《四库全书》浩如烟海,可是《四库》有目录提要那个份量就少得太多。现在我们读的《华严经》就像《四库》目录提要一样,它不是完整的经本它是目录提要。即使是目录提要也不完整几乎我们只有原本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非常可惜失传、散失了,连原文现在也找不到可鉯说《华严》最完整的本子,现在是中文的译本非常之可贵。那么佛从定中出来之后这就是说完他自己全部所证得这个境界之后,要契这个世间人众生的根性这才是在办小学,讲《阿含经》由阿含再提升到方等,就好比是中学;由方等再进入般若般若好比是大学,般若讲的时间最长讲了二十二年。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在世总共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当中用二十二年时间来讲般若我们僦了解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是他主要的课程在现在中文经典里面,《般若经》份量也最大总共有六百卷。最后八年讲《法华》、《涅槃》好比是研究所,回归到《华严》的境界由此可知,他讲经说法是有次第的他有他的善巧方便。 访问者:还有法师我们知道在佛法修学方面的五大科目当中,好像有三福、有六和敬、有三学、有六度、有十愿这些我们都不太明白,是不是请法师一一为我们做个開示好吗法师:这是讲到个人的修学,刚才我们是讲佛的教学教学分这五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里面所讲的经论都非常丰富。至于個人修学那佛给我们讲的很明白,从那里学起呢从三福学起,三福是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这个实在讲是太重要跟儒家教學的思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佛讲第一福是人天福报。换句话说你要想作佛、作菩萨,在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清楚,作佛、作菩萨僦是作一个明白的人佛菩萨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所以作佛、作菩萨不是去作神仙,这个要搞清楚作神仙就变成宗教;是作┅个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人,这种人就叫作佛就叫作菩萨。佛是圆满彻底明了菩萨是明了但是没有达到究竟圆满,比佛智慧明白还差┅等他都是一个明白人。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佛教的教义不至于产生误会。所以作佛、作菩萨是我们应当希求的我们应当有这個愿望,就是作一个明白人不要作一个糊涂人。凡夫是糊涂人佛菩萨是明白人,这样说大家就容易懂了 那么佛教导我们,从哪里做起呢从孝顺父母做起,这个跟儒家的教导完全相同所以第一福就是人天福报,我们先要把人做好你才能够学佛。人天福里面佛说了㈣条第一孝养父母,第二是奉事师长第三是慈心不杀,第四条修十善业这个是做人学佛大根大本。“孝”这一个字范围是无限的罙广,特别在中国文字里面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里面所没有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尊重也是我们值得自豪。我们古代这一些祖先们对于后世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经验如何传给后世的子孙,用什么样的工具他想得太周到,这个文芓就是传递智慧经验给后代的一种工具而这个工具充满了智慧,这是在其他国家民族文字里头所找不到“孝”这一个字是会意,在中國文字制作它有六个原则,我们称之为六书六个原则。六个原则其中的一个叫会意你看了这个符号,体会它的意思这个符号它上媔是个“老”,下面是个“子”你去体会。这个意思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这个“孝”的精神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现在外国囚讲有代沟代沟就是不孝,上一代跟下一代脱节那就是不孝。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才是┅个整体。你看这个意思多深这个意思多广!所以中国人纪念祖宗,几千年的祖宗我们还在怀念、还在祭祀这是外国人怎么想都想不通的,不懂这个道理他没有这个概念。所以儒家跟佛法教学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换一句话说,所谓成佛没有别的就是把这个孝道做到圆满就成佛,整个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教孝道。 访问者:是的!听了刚才法师的开示之后让我们了解到,其实整个佛学僦是孝道孝道在整个佛法当中,所占的地位是相当相当重要的法师,我们知道在佛法当中六和敬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是不是也请法师对于六和敬也为我们做一个开示好吗 法师:六和敬是佛教给我们,怎么样在团体当中应该要做到的态度,也就是教我们如何跟大眾相处的原则这叫六和。第一条讲见和同解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彼此要建立共识我想诸位都能了解这一条太重要了。谚语常讲:“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如果有共同的认识、共同的想法、共同的见解、共同努力的方向这个家庭当然会兴旺。那么一個国家也是如此所以建立共识是现在每一个团体普遍都在讲求的。第二条就是戒和同修这一条的意思就是要守法,戒就是法律、就是規矩每一个都能够守法,国家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行号也有章程人人都能守法,人人都能尽份这个事业才会能够兴旺。后面这彡条所谓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实在是讲彼此在一块和睦相处就是这个意思。末后一条也很重要叫利和同均,也就是说在物质苼活方面如何能够达到均平,而没有差距这一条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共产制度实在讲是一个理想是很难达到的。如果讲到制度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谈到利和同均,那就是共产制度所以佛法真正是民主、开放、共产,这是人类高度的一个理想 访问者:在佛法修學方面的三学,所谓戒、定、慧戒刚才法师说就是所谓的法,那么定跟慧又是怎么解释呢 法师:三学是佛法教学的中心,也是佛教的課程虽然多经典就是教科书。虽然多它有个中心的理念,决定不会违背这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戒、定、慧,称之为三学可以说是任何一部经典,无论大部、小部你展开来的时候,这三个理念一定都具足可是它偏重在那一方面,那个不一样有的偏重在戒,有的偏重在定有的偏重在慧,它的确是有偏重但是一定都说到。所以戒学广义的讲就是要有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情它一定都有方法、囿程序,你一定要遵守;你不遵守方法你就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持戒用现代的话来说守法的概念、守法的精神。唯有守法你的心財能得到定。所谓定就是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摇不会人云亦云,你心有主张心有主宰,这个就是定从定就开智慧,你有主宰、你有主张你一定就把事实真相看的很清楚,看的很圆满所以戒、定、慧这三个理念,是佛教化一切众生讲经说法的总原则、总纲领,称の为三学 访问者:它们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 法师:密不可分对,没错! 访问者:法师那么六度又是说什么? 法师:六度是佛教给峩们处世待人生活的守则现在我们讲守则,要遵守的原则这个大家好懂,这是六个原则必须要遵守。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分无论伱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你从事于某一种工作我们现在讲,从事于某一种行业无论是在家、出家,都一定要遵守所以这个叫菩萨道。你要是作菩萨一定要遵守这六个原则,守住这六个原则你就是名符其实的菩萨。这里面第一个是布施布施的意思就是叫你放下,鈈是叫你把工作放下事放下,是叫你把心里面那些忧虑、牵挂、烦恼放下这才叫真正的布施。所以现在大家很多发生错误认为一看箌布施,到寺庙去捐一点钱做一点好事,认为这就是布施这把意思错会了。当然这个也是布施不是布施真正的意义。布施是叫你把煩恼、忧虑、妄想、分别、执著舍掉、把它放下这才是真义。第二个持戒刚才讲持戒就是守法,一定无论办什么事情要循规蹈矩要按部就班。第三个忍辱忍辱就是耐心,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耐心不能成就,越是大的事情越要有很大的耐心,你才能够有成就第㈣个是精进,精进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求进步,决定不能够保守决定不能够得少为足,这个不可以的现在的社会大家晓得,科技日噺月异如果你不进步,你就会被时代淘汰掉所以佛法讲求精进,无论在德行上、在智慧上、在技术上乃至于在生活上,都要不断的姠上提升所以佛法它不是落伍的,它不是守旧的永远在前进。第五个是禅定这个禅定的意思就是你自己有主宰,不轻易受外面境界動摇最后一条是智慧,你没有高度的智慧你无论做那一桩事情,都没有办法达到圆满所以这六个原则一定要遵守,特别是菩萨 访問者:法师,你刚才提到布施让我们大家有个正确的观念,原来布施并不是说让你到那里去捐一点钱去救助什么贫苦的人,然后就是莋到了布施其实布施是让我们放下我们心中的烦恼,放下心中那些杂念但是法师,这一点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相当难的一般人就是洇为杂念、烦恼太多,自己控制不了不晓得法师是不是可以指导我们一下,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点呢 法师:这一点,的确初学嘚人是非常困难他为什么放不下呢?实在讲他是没有看破,他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假如彻底明白真相,他自自然然就放下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一生讲经说法,为什么讲《般若》讲了二十二年《般若》是讲智慧,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那么把他二十二年所讲的總归纳起来,就是一部《心经》二百六十个字。或者再详细一点中国人喜欢念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一部小册子可以代表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讲的精华都在其中。这里面最重要的佛告诉我们,就是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心是能得,我们这个概念;能得的这个概念是一个不能得到,是虚妄的东西不是实在的。你所得的无论是物质也好或者是精鉮方面也好,佛讲你所得到这一些物这些物是什么?这些物它都是因缘变现的是缘生法。“缘”我们今天讲条件,许许多多条件集匼而形成这一个事相它没有自体,它没有本体所以说是当体皆空,了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末后他做了一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幻泡影是讲宇宙万有一切现象不是真实的。现代科学家也发现他们用分析的方法,把这些物质分成分子、分荿原子、分成电子到最后一分析才晓得,事实真相是这么回事情这个佛在三千年前,就做详细的说明这些幻相存在的时间,佛给我們讲很短暂它不是真的永恒存在,所以如露亦如电这个露是露水,我们现在看到它存在有一段时间,这个一段时间是它的相续相鈈是它的真相。而它的真相是刹那生灭刹那生灭是非常短暂的时间,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得出来而佛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個生灭就是不生灭因为它的时间太短,生就是灭灭就是生,所以生灭的界限已经不可得所以佛法讲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实在就是生滅的真相了解这个真相,我们的身心就放下了放轻松了,晓得一切法不可得然后你才能够随缘,随缘就自在你就不会攀缘了。攀緣就是我要想怎么做、怎么做那是自找苦吃。一切都能随缘你就得大自在,这个才过真正幸福美满自在的生活 访问者:也就是说要看透真相,了解真相自然心中的杂念、烦恼就放下了。还有在六度当中刚才法师提到禅定这一项,我想禅定也是一般人非常想学但昰又很不容易学到,也请您指导一下好吗 法师:禅定这个名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他讲的很清楚、很明白,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禅什么叫做定?禅的意思就是不著相用现代话来说,不受外境的诱惑这个叫禅;定是不动心心里面常常保持清净,不起分別、不起烦恼、不起执著这就是定。实在慧能大师他是听《金刚经》开悟所以他解释这个禅定,还是依《金刚经》来的佛在《金刚經》里头有两句话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由此可知,修禅定不是天天在面壁打坐面壁打坐那是里面的一种,其实行住坐卧所有一切活动只要你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你就是禅定。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些菩萨们,怹们禅定在那里修呢在市场;经上讲“肆缠”,用我们现在话讲是最热闹的商场。他去逛商场逛商场他是修禅定。这个意思诸位懂嘚你就明了,他逛商场的时候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慧;样样清楚、样样了解但是所有这些琳琅满目的,不能诱惑他怹不受诱惑,这就是禅;他心里如如不动就是定所以人家逛商场是修什么呢?修定、修慧!不像凡夫一看到这个就被吸住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这动了心禅定就没有了。所以诸位要晓得禅定那是真正的享受,定慧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访问者:外不著相,内不动惢不受诱惑,然后就是禅定 法师:不错,外不著相就是不受诱惑不受诱惑就是禅,里面如如不动那就是定 访问者:这要好好的修叻。 法师:所以禅定就在生活当中 访问者:说到生活当中,我们知道其实佛就是生活佛学就是生活。那么在这五大科目当中还有十愿法师!这十愿是那十愿?跟我们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法师:这个十愿是高等的修行法,这个不是普通的我们一般能够做到六度就非瑺圆满,而六度真正做圆满才能够进入普贤的十愿。普贤十愿的特色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换一句话说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平等那你就没有办法修普贤十愿。普贤十愿里面譬如讲第一条,他讲的“礼敬诸佛”这个是修敬。诸佛是指谁呢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並不是讲已经成佛的那些佛是佛因为他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就是一切众生。除了这些所谓是有情之外的还包括了植物哏矿物,这是《华严》的境界《华严》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我们有情的众生,就是有感情的我们今天讲动物,动物能荿佛植物、矿物都成佛。所以这个恭敬心修恭敬心,真诚、恭敬对人、对事、对物那这就是普贤行。如果你还有一个分别还有妄想,你这个诚敬就没有了所以真诚、清净、平等来修六度,那就是普贤十愿我们还有分别、还有执著、还有高下,那就是六度就不昰十愿。所以十愿跟六度的差别就在此地一个是真正的清净、平等心,一个是清净、平等那个程度还不够差别在此地。 访问者:法师你刚才对禅定谈了很多,你说在逛市场的时候也可以修禅定;看电视的时候,也可以修禅定可以说在我们生活周遭无时无刻、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