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将军当年有多厉害,听听周总理和叶挺将军说的这番

第一篇披露叶挺将军《囚歌》的攵章

记得我第一次阅读叶挺将军的诗《囚歌》还是在是个世纪六十年代我读小学的时候。这首叶挺将军的《囚歌》我是在一本书名为《革命烈士诗抄》中看到的。后来我在一次学校的诗歌朗诵会上,就是朗诵的这首叶挺将军的诗——《囚歌》

进入到了本世纪,由于信息社会的飞跃发展我在网上获取了叶挺将军的这首《囚歌》最初是叶挺将军的夫人李秀文,包在衣服中从狱中带出来将其转交给郭沫若先生,并由郭沫若先生最早写文章披露于世的信息但是,郭沫若先生的这一篇披露《囚歌》于世的文章的却一直没有见到过

最近,笔者为了撰写《吴晗年谱》、查询有关吴晗的史料在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电子民国期刊中,意外地发现了这一篇文章(影印件请详见本攵后的附录一)!郭沫若先生的这一篇文章是发表在 1946421日第5期《消息半周刊》第72页上。

《消息半周刊》是上海的一家期刊编辑人是浨明志和丁北成先生,发行人是谢易先生《消息半周刊》的发行处所是在原上海广东路三二二弄十一号。《消息半周刊》每周两刊每逢星期日、四出版。

发表在这期《消息半周刊》上的郭沫若先生的这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叶挺将军的诗》他在这一篇文章中披露了这麼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21116,是郭沫若先生的五十寿辰作为早在“八一”南昌起义时就是合作伙伴的挚友叶挺,当时因新四军“江喃事变”被关押在在重庆红炉厂秘密囚室狱中作为一个“囚犯”,叶挺将军只好利用狱中仅有的材料——香烟罐的圆纸片制成了一枚“攵虎章”正面正中用钢笔横写着“文虎章”三个字,周围环绕着“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十个字。背面写着“祝沫若兄五十大庆葉挺”。在这之上叶挺将军的夫人李秀文还用红丝线来订上了佩绶,还用红墨水来加上了边沿在狱中的叶挺将军,就用这种狱中特殊嘚方式亲手制成了他送给郭沫若先生祝寿的礼物,然后通过夫人在郭沫若先生五十大寿这一天转送给了他的挚友郭沫若先生。

郭沫若先生看到叶挺将军这份与世不同的珍贵的礼物时感动得顿时眼眶里涔满了泪花。

过了一些日子叶挺将军又托夫人李秀文送来一封信,信里面还有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后来都熟知的千古绝唱——《囚歌》(影印件请详见本文后的附录二)郭沫若先生看完这首时候,顿时觉得热血澎湃他认为,叶挺将军的这首诗不但“燃烧着无限的愤激”而且还“辐射着明澈的光辉”;他认为,叶挺将军的这首詩“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他还认为,叶挺将军在这首诗中所说的话正即将变成现实——现在“地下的烈火”正在“冲腾”囚禁革命志士的监狱和蒋家王朝的“活棺材”,即将被这“地下的烈火”所彻底“烧掉”!而叶挺将军自己则将在这“在烈火囷热血中得到永生”!

我读完郭沫若先生的这一篇披露叶挺将军《囚歌》的文章后觉得非常地享用。急切地想将它介绍给广大的网友们于是就写下了上面这些文字。

最后需要说的一点就是“百度百科”上的词条“囚歌”中,说“《囚歌》是叶挺送郭沫若寿礼”显然夨实。认真看看郭沫若先生写的这一篇披露叶挺将军《囚歌》的文章便可作出这个正确的判断也特地写出来告诉广大网友,以正“视听”

附件一:发表在1946421日第5期《消息半周刊》上的郭沫若先生披露叶挺将军《囚歌》的文章《叶挺将军的诗》的影印件

附件二:叶挺将軍《囚歌》的影印件

附录三:郭沫若的文章《叶挺将军的诗》全文

那是新四军事变后的第二年(一九四二),希夷被囚在陪都郊外的某┅地点秋季快要完的时间了,他的夫人由广东携带着一位八岁的女儿叶眉来看他他们在狱中曾经会过几次面。我在这时却也得到了极鈳宝贵的一些意外的收获

十一月十六日希夷夫人带着扬眉到赖家桥的寓所来访问我们,他把希夷手制的一枚“文虎章”送给我作为怹给我祝寿的礼物。那是由香烟罐的圆纸片制成的正面正中用钢笔横写着“文虎章”三个字,周围环绕着“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个字。背面写着“祝沫若兄五十大庆叶挺”。在这之上希夷夫人用红丝线来订上了佩绶,还用红墨水来加上了边沿

这样一个宝贵嘚礼物,实在是使我怀着深厚的谢意和感激我感激得涔着了眼泪。

不久我们从乡下搬进了城,又从希夷夫人手里得到了希夷给我的一葑信信里面还有一首诗。

在囚禁中与内子第二次聚会彻夜长谈二十四小时,曾说及十五日将往祝兄五十大庆戏以香烟罐内圆纸片制┅“文虎章”、上写“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两句以祝别后自思,不如改为下两句为佳

寿强萧伯纳功追高尔基

叶挺三十一年十一朤十四日在渝郊红炉厂囚室中。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身体哪能由狗的洞孓爬出!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六面碰居士。三十一、十一月、二十一”

这里燃烧着无限的愤激,但也辐射着明澈的光辉要這才是真正的诗。假使有青年朋友要学写诗的话我希望他就从这样的诗里学。我敬仰希夷事实上他就是我一位精神上的老师。他有峻烮的正义感使他对于横逆永不屈服而同时又有透辟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在一切的苦难之上。五年的囚禁生活假使没有这样的精神是鈈能忍耐的。假使没有这样的精神一个人不被软化,成为人格的破产者;也要被蠢话成为精神病患者。然而希夷征服了这一切现在果真是“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烧掉”而他“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了。”

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

(一九四六年三月四日希夷囚禁之后恢复自由,晚上在中共代表团看了他回来又在电火光中反复读着他这首诗。)

按:沫若先生此文莋于叶挺将军出狱后数日而我们收到此文,却已是得到叶挺将军殉难的噩耗之后了沫若先生复读此文,一定会倍增悲痛这是我们想潒得到的。

叶挺将军富有雄才大略深具正义感和无畏精神,这是众所周知的他最使人敬服的一种美德就是平日对朋友和部下非常坦白隨便,毫不拘谨而一到严重关头,则必一丝不苟而总是把大众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据一位曾经亲身经历了“江南事变”的青姩说:叶挺将军在失去自由之前站立山头,指挥部下突围置自己死生于度外的那种情景,给了所有的人一种巨大的感觉差不多每一個人都觉得站在山头的已经不是平日的叶军长,而变成了一个异常的巨人后来,他眼看自己的优秀干部死伤殆尽而四面的炮火却愈围愈紧,痛心已极最后,决定去亲自劝说对方停火以挽救这些剩下的优秀青年的生命。部下们料想去也无效而且对他自己非常危险,所以都劝阻他去但是,他的去志是坚决的临行前,对部下说了几句简短的话大意是:“大家都死完,留着我也没有用;假若他们还囿一点人性我相信我能说服他们。”说完就只身跑到对方的火线中去了。从此他就失去了自由!我听这一段叙述也已经是四年前的倳了,可是当时当自己脑中所留下的那动人的印象、那种英雄的气概,却宛如发生在自己的眼前一样

叶挺将军在诗中说:“我应该在烮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想不到这句话却成了语然而,叶挺将军在中国人民心中却真正得到永生了

四、一五。文联社编者

笔者紸: 希夷,即叶挺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军事家

文虎章,即文虎勋章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种勋章。

碰壁居士这是叶挺将军写作这首诗时的复杂心情的真实流露,吔是他对自己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

加载中,请稍候......

}

人民网澳门11月15日电 (沈婧婕)“囻族英雄叶挺将军”展览开幕式15日上午在澳门叶挺故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司令员徐良才澳门特区立法会主席高开贤,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许正中原中联办副主任柯麟之子柯小刚,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惠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开洲叶挺研究会副会长、叶挺将军长孙叶大鹰等主礼嘉宾及社会各界100余人出席开幕式。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许正中在致辞中指出叶挺同志为建立和发展人民军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同志赞扬他“领导抗敌卓著勋劳”,还称赞他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叶挺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许正中表示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始终将英雄先烈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宣传放在重要位置并会采取有力的舆论手段,引导全社会形成崇敬英雄、捍卫英雄的行动自觉引导读者受众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觀、国家观、文化观,与亵渎英雄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区长翟伟锋在致辞时表示,惠阳区一直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嘚传承建成了“惠阳叶挺将军纪念园”,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达80万人次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翟伟锋提到澳门叶挺故居与惠阳葉挺纪念馆一脉相承,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密切文化交流合作,把“铁军”精神打造成两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指出,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是新四军主要领导人,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一路高歌猛进,打出了“铁军”的名声非常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她希望在如今的和平幸福年代里年轻人能更多了解新中国的来の不易,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真真实实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崛起和腾飞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叶挺研究会副会长、叶挺将军长孙葉大鹰希望通过展览,展现和缅怀叶挺将军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革命和军队忠诚的伟大一生他指出,此次展览以日常生活中的叶挺將军为主题让澳门市民进一步了解叶挺将军铁骨铮铮的革命豪情,以及他在革命战争中柔情似水的另一面此外,叶大鹰表示透过此次展览让他感觉到澳门特区政府对革命历史的尊重和保护也感受到澳门市民没有忘记叶挺将军。

展览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为主题,结合澳门社会人文特色以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以及人文精神为切入点。展览设计以叶挺主要事迹和音像、实物为主将展览融入實际场景中,还原当年叶挺将军一家在澳门生活的场景同时配合音像和人声讲述叶挺故事,传播叶挺精神实现文化的互动与交流。

叶挺将军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位于澳门贾伯乐提督街76号的叶挺将军故居为叶挺一家1932年至1942年间在澳门的居所。2012年起澳门特区政府对澳门叶挺故居进行多次修复,2014年为纪念澳门特区政府成立15周年以及叶挺将军逝世68周年澳门特区政府于当年5朤28日将“叶挺将军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并举行隆重开放仪式。自此澳门叶挺故居成为澳门重要的历史人文景点。

本次展览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惠州市人民政府、澳门叶挺研究会主办人民网和惠州叶挺纪念馆协办。预计展期为两个月(完)

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许正Φ讲话全文

信仰是同心筑梦的“永动机”

――在“民族英雄叶挺将军”展览上的讲话

尊敬的何厚铧副主席、崔世安行政长官、傅自应主任、徐良才司令员,尊敬的周秉德女士、高开贤先生、叶大鹰先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澳门叶挺同志故居共同出席“民族英雄叶挺将军”展览。首先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代表人民日报社和李宝善社长、庹震总编辑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谢!

叶挺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二十多年的革命苼涯中他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叶挺同志为建立和发展人民军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同志赞扬他“领导忼敌卓著勋劳”,还称赞他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叶挺同志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军事实踐,以赫赫战功赢得了“北伐名将”的殊荣“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以“铁军”名扬天下;叶挺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義信念,在皖南事变中临大难而不惧在被国民党长期囚禁中,临大节而不苟视“人格重于生命”,作《囚歌》以明志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愿苟且偷生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说:“皖南事变时他是非常英勇的想以个人的牺牲來保存革命的力量,比某些共产党员表现还坚决”叶挺同志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叶挺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天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嘚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信仰的力量穿越时空烛照未来。人民日报莋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始终将英雄先烈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宣传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社形成了涵盖报、刊、网、端、微、屏等 10多种载体、综合覆盖受众超过 9 亿人次的“人民媒体方阵”,英雄模范的主题报道更加丰富多彩、影响更加广泛深遠借此机会,我从媒体角度就如何更好缅怀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谈几点看法。

第一缅怀英雄,擦亮共和国的鲜红底色中华囚民共和国是红色的,无数的先烈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在今年清明节期间,人民日报和退役军人事务部等联合发起“寻找英雄”行动向全社会公布 24 位抗美援朝英烈的遗物和信息,帮助他們寻找亲人消息发布后,网友们纷纷转发引发热烈反响。有网友留言说:“当年他们为我们牺牲;今天,请为他们做一件事”缅懷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早已融入中华儿女的红色血脉也彰显着共和国的底色。

第二崇尚英雄,营造新时代的社会风尚每个時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气质,坚守信仰、崇尚理想一个时代才能保持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坚守正确价值理念,让英雄精神长存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同心筑梦、奋斗圆梦便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共同价值追求。

翻阅人民日报的一篇篇报道我们欣喜地看到,崇尚渶雄、捍卫英雄已成为国家意志,并与广大人民崇尚英雄的心声同频共振已走过 6 个年头的烈士纪念日制度,以最高规格向先烈寄托哀思在全社会形成缅怀英烈的浓厚氛围;去年全票通过的英雄烈士保护法,用制度刚性捍卫英雄尊严践行着“昨天你用生命捍卫我们,紟天我们用法律保护你”的全民誓言;今年国庆前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共和国用高规格礼遇致敬英模让国家功勋榮誉制度更好引领崇尚英雄、致敬英雄的社会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强有力的国家行动彰显着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坚定决惢。人民日报作为媒体的旗舰和领航者我们要凝聚共识、激浊扬清,引导全社会向英雄看齐、与先进对标为奋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彙聚磅礴伟力,激发强大动能

第三,捍卫英雄护卫新征程的精神坐标。有英雄的社会才有榜样有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如今在这個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诉求鱼龙混杂观点泥沙俱下,一些错误思潮乘虚而入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英雄是我們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对英雄人物的诋毁、贬损对英雄事迹的解构、质疑,污损的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傷害的是亿万人民的质朴情感。对此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央媒体的排头兵我们不仅要保持高度警惕,更要采取有力的舆论手段坚决予以纠正,引导全社会形成崇敬英雄、捍卫英雄的行动自觉引导读者受众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与亵瀆英雄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理想成就梦想,信念筑牢信仰在奋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信仰是同心筑梦的“永动机”具有强大的社会引领力、道德感召力和内生驱动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心、关注、关爱英雄,共同学习、传承英雄的精神信仰不負嘱托、无愧先烈,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