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任天堂ns已破解画面

微信:doyo_game
NS主机的到来,能否帮任天堂打个漂亮翻身仗?
&&跨界与定位
&&很多时候,“什么都会”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什么也不精”——对于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跨界领域来说更是如此。比方说英特尔这两年强推的“PC平板二合一”——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笔记本电脑+平板,而不是这样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唯一比较成功的型号可能也就是Surface了,但从整个市场的占有率来看,它离大红大紫还差得远呢。
&&Switch毫无疑问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掌机领域,它不够便携,续航和散热目前也要打个问号;而在家用机领域,它的性能可能比不过PS4和X1……
&&但好消息是,任天堂可以在软件层面进行一些弥补,而且在Dock上插拔提供的无缝体验不会有什么割裂感——反观Surface的Win10,平板模式和桌面模式实在太过精分,我想大多数人买它还是为了接上键盘当传统笔记本来用的……
&&另外,虽然Switch名义上既不是掌机也不是家用机,是个跨界的产品,但任天堂表态NS并不会影响现有的3DS产品线,其定位更偏向家用主机。
&&但通过对NS的解构不难发现,本质上它更像掌机才对——因为所有的图形处理部分全部是在带液晶屏的那一部分完成的,Dock只负责视频输出和供电而已。更何况新机使用的是英伟达定制的ARM架构芯片,而不是其他两家的X86,这使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移动设备。真要说的话,NS就像是一个自带手柄的nVidia Shield Tablet……
&&老黄到底有多黑的黑科技?
&&然而,无论是Shield TV还是Shield平板,都无一例外的惨遭市场淘汰。英伟达现在无论是在便携设备领域(被高通全面压制)还是在主机游戏领域(被AMD按在地上摩擦)都不如意。现在任天堂正好需要一个同时能在这两个领域里有话语权的厂商为它制作芯片,那英伟达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了。
&&根据今年年中Tegra最新的架构Paker来说,最理想的运算水平可以和X1相当——如果真的能达到这样的水准,那我想Switch可能真的要吊打一切了。但作为一个便携设备,散热和续航同样重要,而这也一直是英伟达的短板(要不然哪来的核弹一说呢?)。好消息是,新架构的14nm制程工艺能够显著降低功耗提升续航,希望到时候的实际效果能够给力。
&&不过有个稍微令人失望的一点是,NS的Dock将不会集成芯片(就像外接显卡那样),只负责输出视频和充电而已。那么以此为前提的话,NS运行的理想状态就是便携的时候降低功耗来获取更长时间的续航和良好的热量控制,在插上Dock之后满血运行提供更好的画质。
&&但说实话,任天堂这样一直藏着掖着不告诉我们硬件的具体规格,还是稍微让人有些担心的。毕竟你使用的是ARM架构(一般用于移动设备上),机器的大小就几寸见方,况且英伟达之前也没有什么成功的移动芯片面世过……更糟糕的是,出现在预告视频里的游戏画面,后来也被证实并不是实机演示,无论是B社还是2K都表示具体登陆NS的游戏还没有最后敲定,不过他们很期待和任天堂的合作。
&&第三方,永远的痛
&&NS目前公布的第三方厂商支持名单可谓星光璀璨,几乎囊括了除了索尼和微软两家之外所有的主流游戏厂商,甚至包括Bethesda和From Software这种之前和任天堂好像八竿子打不着的制作方。
&&但别忘了,WiiU初公布的时候也有一个亮眼的合作名单,但后来它们纷纷出走的那一幕仍然记忆犹新。在目前Switch的硬件水平还不明朗的情况下,NS未来的第三方吸引力仍然要打一个问号。假设它和现有另外两家游戏机的差距过大,移植的难度显然会让游戏厂商望而生畏。再加上有消息表明NS的卡带只有32G,在大作动辄60多G的今天,如果它们想出现在NS上,就势必会有阉割;还有ARM的架构与X86架构的移植成本问题……到最后,可能第三方厂商并不会把原有的大作移植到NS上,而是跟以前一样,开发一些有特色的NS独占而已。这不失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我想对很多玩家来说,还是会略有遗憾。毕竟大家还是希望能在NS上看到一些全平台的3A大作——在飞机上用NS玩《荒野大镖客2》?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好消息是,NS没有了WiiU的双屏设计,也没有了Wii的体感,在操作方式上来说和另外两家并没有本质不同,这对于第三方游戏的移植来说倒是个重大的利好。
http://www.doyo.cn/article/282164
阅读本文后,您的心情是:(选择后可查看结果)
今日关注游戏任天堂NS很牛?其实中国早就有了!_网易数码
任天堂NS很牛?其实中国早就有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首先这台掌机在普通形态下与PSP比较相似,没有任何奇妙之处,但是掌机两侧的手柄操作部分可以拆卸并另外组合,形成类似家用机模式的操作形式,与NS的理念较为相似。再往下就脑洞大开了,如果两个机体叠加可以让画面性能提升一倍,甚至还有终极9屏玩法……。
(原标题:任天堂NS很牛?其实中国早就有了!)
日前,任天堂正式发布了新主机Nintendo&Switch,掌机+主机的一体化设计令所有人感到惊艳,网友纷纷为任天堂的脑洞点赞!不过你们以为这很牛逼?错了!其实这项黑科技早在2011年就已经被国人“设计”出来了!首先这台掌机在普通形态下与PSP比较相似,没有任何奇妙之处,但是掌机两侧的手柄操作部分可以拆卸并另外组合,形成类似家用机模式的操作形式,与NS的理念较为相似。再往下就脑洞大开了,如果两个机体叠加可以让画面性能提升一倍,甚至还有终极9屏玩法……
微软在今年的E3游戏展上正式公布了Xbox One S主机,并声称新机借助全新的内部设计,不仅将以往的大砖头电源塞进了机壳内,而且还让整机的体积缩减了40%,重量也变轻了。今天,国外拆解网站iFixit分享了Xbox One S的详细拆解流程,我们首次完整看到了这款新主机的内部构造。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10M4I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10M4I0BTF0016.jpg
1.经过一番开膛破肚,iFixit为Xbox One S给出了8分的可维修指数,意为非常容易拆机。不过,硬盘设计依旧是Xbox One S令人头疼的地方,虽然原机就已经携带容量2TB的2.5英寸硬盘,但由于位于机身内部,因此想要更换更大容量硬盘或者是固态硬盘的玩家将面临拆机失去保修的后果。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MORD0BTF0016.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MORD0BTF0016.jpg
2.Xbox Logo样式的电源键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MPIC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MPIC0BTF0016.jpg
3.背部各种接口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MQ860BTF0016.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MQ860BTF0016.jpg
4.按照拆解思维惯性,先想到的是撕下贴纸找螺丝。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MSGK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MSGK0BTF0016.jpg
5.结果没有……贴纸下面只有一个卡口,Xbox One S实际采用了真正的无螺丝外观设计。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MUNN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MUNN0BTF0016.jpg
6.没螺丝的话那就好办了,撬棒伺候。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0EI0BTF0016.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0EI0BTF0016.jpg
7.继续撬撬撬……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2BH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2BH0BTF0016.jpg
8.铛铛铛铛!地壳被成功拿下来了,里面还有一层真正的金属机壳。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4AH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4AH0BTF0016.jpg
9.原来螺丝都在金属机壳上。内部的金属机壳不仅仅可以保护原件免受冲击损伤,而且还可以辅助散热,这一点和PS4的设计极为相似。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6930BTF0016.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6930BTF0016.jpg
10.拧掉螺丝后整个抽出来,看着感觉好爽~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8E1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8E10BTF0016.jpg
11.整个Xbox One S的躯壳被掏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A4F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A4F0BTF0016.jpg
12.掀开金属保护壳后就可以直接看到内部的各部分原件了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C78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C780BTF0016.jpg
13.左上是光驱、右上硬盘、左下散热风扇、右下电源,布局非常的工整、紧凑。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E3Q0BTF0016.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E3Q0BTF0016.jpg
14.光驱泊位上还有《光环》士官长的彩蛋logo,粉丝又要尖叫了~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GCO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GCO0BTF0016.jpg
15.这是Xbox One S的蓝牙4.0模块,位于机身正面,易于连接手柄,左下角的是一个前置USB接口。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JU1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JU10BTF0016.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M2A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M2A0BTF0016.jpg
16.这是Xbox One S的Wi-Fi无线模块,支持802.11ac模式网络。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NS3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NS3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Q26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Q260BTF0016.jpg
17.这是机身底部的金属壳,微软的用料还是十分厚道的。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RNH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RNH0BTF0016.jpg
18.Xbox One S的硬盘位于机身内部,采用连接线+接口泊位的方式进行连接,玩家私自更换硬盘将导致失去保修。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TOG0BTF0016.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TOG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NVSQ0BTF0016.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NVSQ0BTF0016.jpg
19.Xbox One S的蓝光光驱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1JD0BTF0016.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1JD0BTF0016.jpg
20.Duang~轻轻一拉就能将光驱从泊位中的取出来。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3OJ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3OJ0BTF0016.jpg
21.固定泊位中有减震设计,能够有效保护光驱,延长寿命。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3R7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3R70BTF0016.jpg
22.Xbox One S的电源,首次采用的内置设计,让机身摆放更加美观。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4JL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4JL0BTF0016.jpg
23.电源输出规格为12V、10A,产地为中国。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4S4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4S40BTF0016.jpg
24.电源内部元器件密布,做工很规矩。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5D6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5D60BTF0016.jpg
25.最后要将主板拆下来,直接掀起来就能取出。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7MK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7MK0BTF0016.jpg
26.散热器通过卡口进行固定,轻轻撬动就可以松开。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9GO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9GO0BTF0016.jpg
27.抬起散热器,看见APU处理器真容。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BKB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BKB0BTF0016.jpg
28.散热器采用的双热管+纯铝鳍片散热,虽然不及高端PC上的那么霸气,但也足够使用。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DCS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DCS0BTF0016.jpg
29.红框中的就是Xbox One S的心脏,内部整合了1.75GHz AMD Jaguar 8核CPU和914MHz AMD Radeon GPU,支持4K超高清。除此之外,土黄色框中的是16颗512MB三星DDR3 SDRAM,总容量8GB。而绿色框中则是一颗8GB东芝eMMC NAND Flash芯片。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FM6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FM60BTF0016.jpg
30.主板背面非常的干净,基本没有芯片。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HDO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HDO0BTF0016.jpg
31.Xbox One S的最终拆解得分为8 10,比较易于拆机。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600x450_BTL0OJ6U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4/t_BTL0OJ6U0BTF0016.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你都玩过么?值得珍藏的经典游戏机盘点
娱乐是人类的天性,所以电子游戏自诞生起就一直深受用户喜爱。对于80后来说,你的童年一定不会少了街机和“小霸王”;90后可能是PS系列、PC;00后则进化到PSP、PS3等等先进的游戏机。游戏机的硬件性能、游戏理念和形态都在不断进化,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们也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你都玩过其中那些经典的游戏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G9QS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G9QS0BTF0016.jpg
雅达利 年发布
雅达利是一个在主机游戏历史上无法忽视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多70后骨灰级单机玩家心中犹如初恋一般的名字,NICO NICO上的喷神James就是雅达利的铁杆粉丝。公平的来说, 雅达利2600的造型作为中古的电子产品来说还是相当的酷炫的。仔细看下,不难发现在它身上还能发现PS4的痕迹。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G88R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G88R0BTF0016.jpg
任天堂红白机(FC)1983年率先发售
日本任天堂公司开发的第一代家用游戏机,奠定了其家用游戏机霸主地位。首发的数款游戏都赢得了玩家的无数赞誉,超级马里奥更成为永远的经典。在那个年代,拥有一台红白机应该是孩子们最大的梦想。当然国内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初的小霸王游戏学习机很大程度上也是仿制任天堂红白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FM8V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FM8V0BTF0016.jpg
世嘉 Megadrive 1988年发售
活在超级任天堂阴影下的世嘉主机,风格更偏美式一些,所以手柄设计参考当时街机,拥有6个圆形按键。俗称“世嘉机”的MD也陪伴众多80后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平台经典游戏:《刺猬索尼克》,《信长的野望》,《怒之铁拳2》,《战斧》,《吞食天地》系列。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FPT5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FPT50BTF0016.jpg
国产小霸王学习机 80年代末发售
在电脑尚未普及的那个年代,一台学习机是很多80后儿时的理想玩具。当然以学习名义找父母买学习机,其实是为了打游戏。其仿制日本任天堂公司的FC游戏机,插上卡就能玩各种经典小游戏,每到寒暑假,小伙伴们相约一起玩耍的时光已成美好回忆。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G7B50BTF0016.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G7B50BTF0016.jpg
任天堂Game Boy系列掌机 1989年发售
这是一款好掌机,也是很多小伙伴童年的回忆。Game Boy的设计非常简单,如那个年代流行的游戏一样,上手迅速快,但是难度绝对不低。各具特色的Game Boy 系列游戏机总销售量已经超过两亿台,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电子游戏机。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1EUFE9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1EUFE90BTF0016.jpg
任天堂64(N64) 1996年6月面世
任天堂64(Nintendo 64,简称N64),是任天堂公司开发的第三代家用家用游戏机,是SFC的后续机种。作为64位数的游戏机,N64采用读卡而非当时正流行的光盘读取的方式,但是游戏读取的速度非常惊艳。 该游戏机平台经典游戏:《塞尔达传说》系列,《超级玛丽》系列。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1DR7BS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1DR7BS0BTF0016.jpg
世嘉Dreamcast 1998年11月发售
Dreamcast是日本世嘉公司于1998年发售的一款游戏机,在中国被戏称为“蚊香”目前为止世嘉最后一部家用主机。其错误地选择GD-ROM介质,以导致其吸引力不及能够播放DVD的索尼PS2。夸张的太空船造型手柄十分硕大,更适合欧美人手掌,不过嵌入式的可视记忆卡倒是一个不错的概念。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FRHU0BTF0016.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FRHU0BTF0016.jpg
索尼PS2 2000年3月发售
索尼PS2显然也是一代名机,但口碑不如前作那么出色。基于Linux的独特开发架构让游戏厂商非常头疼,花费了数年才摸清其性能。当然,在PS的余威下,众多独占大作的续作依然选择PS2,如《最终幻想10》等等,并且支持播放DVD让其性价比更高,全球狂销1.5亿台。PS2的手柄相比一代振动手柄的外观变化甚少,但加入了更先进的力阶振动等功能。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1D1N0J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1D1N0J0BTF0016.jpg
任天堂 Gamecube(NGC)
2001年9月发售
是日本任天堂公司所推出的一部次时代家用电视游戏机,进入128位时代,任天堂的GameCube依然怪异,使用了非标准式的8cm CD-ROM,导致容量有限,很多游戏需要多张光盘。游戏内容基本仍以自家招牌作品为主,此时的任天堂已经渐渐受到第三方游戏厂商的孤立,知名的GC作品没有几部。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FJLH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FJLH0BTF0016.jpg
索尼PSP系列掌机 2004年12月发售
索尼凭借PSP进入到多年来任天堂垄断的掌机市场,凭借PS、PS2主机积累下来的资源,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掌机也开始像多媒体、多功能、无线网络方面发展。PSP本身造型就好似一款内置超大屏幕的PS手柄,操作十分舒适,PS用户毫无上手难度。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G4J50BTF0016.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G4J50BTF0016.jpg
Xbox 360 2005年11月上市
让Xbox成为经典游戏机不仅是因为游戏良好的表现和手感出色的手柄,最重要的是跟后辈Xbox One比起来,Xbox 360相对友好。他不会要求玩家强制在线,没有巨大的系统预装更新包。在游戏预装的便捷性上,微软确实值得赞赏,也为他赢得了不少玩家基础。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GAJ4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GAJ40BTF0016.jpg
任天堂Wii 2006年11月发售
Wii可能是任天堂近年来最成功的电视游戏主机,不拼性能,但体感操作引领了一场操控革命,也带来了大量新鲜的玩法,包括运动健身。“双截棍”手柄是Wii的精髓之一,内置重力传感器、灵活的拆卸组装形式,让它成为体感游戏的代名词。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FO770BTF0016.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FO770BTF0016.jpg
索尼PS3 2006年11月发售
被玩家戏称为“神机”的索尼PS3显然不及前两位兄弟给力,夸大的性能和难以开发的架构,让它在初期遇到了很多瓶颈。同时,包括《最终幻想》等早前独占的大作,也在微软的攻势下纷纷转为跨平台作品,日本游戏厂商的没落也逐渐开始。不过,PS3仍然赢得了同时期的主机大战,只是优势不再明显。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G27G0BTF0016.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G27G0BTF0016.jpg
索尼PS Vita 2011年12月发售
作为PSP的续作,PS Vita性能更强、设计更好、完全使用下载存储机制也更方便,但整个掌机市场却随着智能手机及iOS、Android平台的兴起而衰落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FVKG0BTF0016.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FVKG0BTF0016.jpg
微软Xbox One 2013年11月上市
微软最新打造的家用游戏主机,更多注重用户个性化的游戏喜好和游戏风格,而不是游戏本身。主机本身除了性能加强之外,Kinect体感控制也更精确,让游戏本身变得更好玩。2014年9月率先携手百事通进入国内市场销售,但其全球范围内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缺受到索尼PS4的压制。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G5FP0BTF0016.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G5FP0BTF0016.jpg
索尼PS4 2013年11月发售
索尼最新的家用游戏主机,也是PS系列的第四代游戏主机,将与任天堂的Wii U以及微软的Xbox One展开竞争。相比上代PS3,PS4主机不仅性能大幅提升,画面质量更是达到1080P,并于今年3月正式登录国内市场。有数据显示,目前索尼PS4的全球销量已破3150万台,远超微软Xbox One,可见其在玩家中的受欢迎程度。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G36E0BTF0016.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G36E0BTF0016.jpg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http://www.163.com/newsapp/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B0LFI2B0BTF0016.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B0LFI2B0BTF0016.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严格的工业设计,所以也请大家不要太过吐槽不科学的地方。在NS发布当天笔者朋友圈也曾有设计师表示曾经发表过类似的作品,想必之前还有更多“NS”被遗忘在历史中。&其实,任天堂能够把这种概念设计落地到工业生产,这才是老任最厉害的地方。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姚立伟_NT605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任天堂NS掉帧的原因是因为wifi - 跑跑车主机频道
主机频道?新闻
-> 任天堂NS掉帧的原因是因为wifi
任天堂NS掉帧的原因是因为wifi作者:不详  来源:
17:32:06   (0)
任天堂NS在玩游戏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掉帧的原因,而掉帧的原因竟然是因为wifi。已经入手了Switch的朋友们肯定注意部分游戏的掉帧现象,哪怕来自任天堂第一方的《塞尔达传说 荒野之息》也是如此。这个情况在TV模式下尤为明显,而且情况还挺严重的,反而在掌机模式下表现会更好一些。有些人说,这个是因为Switch主机的机能问题,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但实际上可能还有别的原因。部分海外媒体注意到包括《塞尔达传说 荒野之息》《献祭与雪之刹那》和《FAST
RMX》在内总是会出现一些随机掉帧,而非在某些特定的场景或者画面。随后他们询问了一些第三方厂商,后者透露导致部分游戏掉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Wi-Fi自动连接的问题。当你为Switch主机连接无线网路之后,系统会默认打开Wi-Fi自动连接功能。这种情况下系统会每隔一段时间在后台进行一次重连尝试,于是就导致掉帧出现。如果在系统选项中关闭这个功能的话,掉帧情况会减少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你在系统中把Wi-Fi关闭也没有用,只有把Autoconnect调成OFF才能改善在TV模式下的掉帧情况。也就是说首发大多数游戏的掉帧情况其实不是因为机能问题,而是系统设计上的一些毛病,希望任天堂在下次更新中能够解决这个情况。
相关阅读:任天堂NS破解新进展 黑客成功运行越狱代码任天堂称Switch首发没出现大面积的技术问任天堂NS首周日本销量喜人任天堂NS手柄连接PC/手机教程君岛达己聊任天堂NS相关内容雷吉称任天堂NS非游戏功能正在开发中任天堂NS功耗测试任天堂NS日亚直邮遭大量退单
最新推荐游戏
大小:4.19G /
语言:英文这款从多角度来讲述安布雷拉公司兴衰覆灭的作品,在游戏之初需要玩家从多个剧本中选择其一开始游戏。大小:3.97G /
语言:英文《生化危机4 Wii》和之前Wii版《塞尔达传说》一样也是加强画面表现并活用Wii主机手柄的一作,过场动画和GC版一样即时演算,而且在GC版基础上增加PS2版本的所有要素,可谓是一个真正的完美版。大小:3.73G /
语言:日文《生化危机暗黑编年史》是全球累计销量突破百万的Wii光枪射击游戏《生化危机安布雷拉历代记》的续作,游戏类型依旧是光枪射击,舞台设定为日的浣熊市,也就是与《生化危机2》相同的时间和地点,主人公当然也就是《生化危机2》代主人公里昂与克莱尔。大小:3.73G /
语言:英文《生化危机暗黑编年史》是全球累计销量突破百万的Wii光枪射击游戏《生化危机安布雷拉历代记》的续作,游戏类型依旧是光枪射击,舞台设定为日的浣熊市,也就是与《生化危机2》相同的时间和地点。大小:2.58G /
语言:英文本作和《生化危机0》一样都是以GC版为基础进行复刻的作品,游戏基本内容与原作一致,并加入了Wii手柄独特的操作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天堂ns已破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