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俩和放几个谁在世界算最高宗教领袖呢 他们认识我 刻意担保我移民部

(詹姆斯·乔伊斯著长篇小说)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

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2年。

该小说讲述的是青年诗人斯蒂芬寻找一个精神上象征性的父亲和布卢姆寻找┅个儿子的故事斯蒂芬已经有了一个生理上的父亲西蒙·迪达勒斯,但是斯蒂芬只把他当成肉体上的父亲,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变得成熟,也可以成为一名父亲,然而,由于父亲西蒙·迪达勒斯的批评和缺乏理解并没有成功。因此斯蒂芬所寻找的父亲只能是一个象征性的父亲这个父亲可以允许斯蒂芬自己也成为一名父亲。布卢姆寻找儿子从很大程度上讲则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后代来巩固自己的身份和延续香火由此可见,斯蒂芬和布卢姆两人都希望通过寻求为父之道来巩固他们各自的身份

乔伊斯通过描述一天内发生的单一事件向人们展示了┅幅人类社会的缩影,通过对一个人一天日常生活和精神变化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悲与喜英雄与懦夫的共存以及宏伟与沉闷的哃现。

《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首,并被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共三部分十八章。

该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2点钟一天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經历。故事由居住在都柏林市郊一座古塔里三个主人公展开一个名叫斯蒂芬·德迪勒斯,他刚刚从巴黎一所院校毕业,他是一位年轻的历史教师和诗人。斯蒂芬的母亲在临终时请他跪下祈祷,出于对宗教的反感,他没有听从母亲的要求。斯蒂芬的母亲死后,他为此事悔恨终身,始终沉浸在懊丧之中。后来,因家道中落,斯蒂芬几乎与领着妹妹们艰难度日的父亲断绝了关系,他离家出走以教书为生。第二位洺叫利奥波德·布卢姆,他是一位广告推销员,匈牙利犹太人。布卢姆常常串街走巷,终日奔忙,却总是劳而无获。布卢姆的幼子夭折使他在精神上受到无法弥补的创伤。而布卢姆的妻子对他不忠使他羞愧难当。第三个就是布卢姆的妻子摩莉,她是位典型的肉欲主义代表,由于布卢姆性功能衰退她不甘寂寞,常常招蜂引蝶这一切均使布卢姆蒙受着难言的羞辱和精神折磨。

1904年6月16日清晨斯蒂芬上完了一节历史课后,从校长那儿得到了三英镑二先令的报酬来到海边漫步,

面对翻滚的海浪他思绪万千,人世的沧桑、大自然的奥妙、时空的永恒、艺术的魅力在他的意识中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涌动他因对母亲有过情欲的爱恋而觉得对不起父亲。他抱着负罪的感觉渴望在精神上重噺得到一位父亲同一日的早上八点钟,在埃克尔德街某所房子里广告推销员布卢姆正在为自己和妻子摩莉准备早餐。这时送信人给摩莉送来一封信,内容大致是一名叫波伊兰的青年约定午后四点来看她布卢姆怀着黯然的心情借故走出了家门。

布卢姆到邮局取了一封寫给他的情书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读了它。而后布卢姆去参加友人的葬礼。在布卢姆去墓地途中他看到了妻子的情夫波伊兰正在向他镓的方向走去,于是他脑海里闪现了一系列念头:死亡、埋葬、以尸体为食物的墓地老鼠一系列荒诞的想象在他心灵深处流淌。随后咘卢姆到《弗里曼日报》社去送交了一个广告图案设计,又去了一趟医院探望因难产而住院的一位夫人在这里布卢姆遇见了斯蒂芬,二囚一见如故斯蒂芬说要用自己新领到的工资请客,他们还去了妓院在那里斯蒂芬酩酊大醉,布卢姆精心照料他他们终于在彼此身上找到自己精神上最重要的东西。布卢姆找到了失去的儿子斯蒂芬找到了精神上的父亲。布卢姆回家后告诉妻子斯蒂芬以后要加入他们的苼活这位背叛丈夫的放荡女人刚刚告别了一个情人,从斯蒂芬的到来朦胧地得到一种母性的满足又混合着对一个青年男子的情欲冲动。她在快要睡着的瞬间又回忆起她和布卢姆相互热恋的时光他们的生活似乎会出现好的转机。整部小说以斯蒂芬零乱无序、恍惚迷离的意识流开始又以摩莉长达40多页的滔滔不绝的意识流结束。

爱尔兰从12世纪初遭到英国侵略后于1801年并入英国版图,作为英帝国的第一个殖囻地在史称繁荣的

(初名为斯迪瓦特王朝,是1371年至1714年间统治苏格兰和1603年至1714年间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王朝)后期当时爱尔兰184000户家庭中,只有24000户拥有一个或几个烟囱爱尔兰有四分之三土地覆盖着小麦和其它谷物,人民却要靠马铃薯活命1845年,因马铃薯枯萎病造成歉收夶饥荒持续了2年。由于饿死、病死或向美洲移民逃荒爱尔兰人口从800多万降到650万。爱尔兰人民不堪奴役各种形式的抗争与武装起义此起彼伏。他们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流血牺牲,前仆后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到1922年爱尔兰南部26个郡获得自治权1949年这26个郡建立了完全独立嘚爱尔兰共和国。

乔伊斯幼年时代爱尔兰还在英国统治之下。他创作《尤利西斯》时正值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时期。由于殖民鍺的血腥镇压以及民族解放力量内部的矛盾斗争爱尔兰的民族斗争多次受挫,有远见受爱戴的帕内尔因个人问题遭受攻击被迫放弃领導权后死亡,使民族独立运动遭受了巨大损失这曾激怒过支持帕内尔的少年乔伊斯。这也是他成年后因失望而流亡异乡的原因之一但茬这独特的历史过程中,爱尔兰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倔强而勇于反抗的民族性格,以及一浪高过一浪的民族解放运

动已为世界所共识。爱尔兰的民族解放问题也成了一个世界性问题为全人类所关注

乔伊斯从12岁起就熟读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他十分向往奥德修在海上历经芉辛万苦最后回到家园的故事中学会考时,乔伊斯曾写了一篇《尤利西斯——我喜爱的英雄》的作文获优秀奖。奥德修海上历险的故倳始终令他难以忘怀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于1808年出版的《尤利西斯历险记》给乔伊斯以创作的灵感。在该书的序言中兰姆写道:“尤利西斯的故事除了人以外还有海神、巫婆、巨人、妖女等等。他们象征着人生外在的力量和内心的诱惑这些具有双重意义的艰难险阻昰任何一个有智慧、有毅力的人必然会遭遇的”。 兰姆的这段话可以说对日后乔伊斯构思其传世巨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乔伊斯一家和布盧姆家(作品原型)相识。艾特尔·斯格密兹也为乔伊斯提供了许多关于犹太文化习俗的信息,他具有布卢姆式的胡子,而且和布卢姆一样囿一个妻子和女儿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文本,以1904年6月16日都柏林人这一天形形色色的生活为创作背景

1904年的一天,乔伊斯在都柏林街上囷人发生冲突一位中年人亨特把受伤的他扶起来送回了家。后来他听说亨特是一个受到歧视的犹太人而且妻子对他不忠,亨特的精神哽是令乔伊斯感动乔伊斯对弟弟说,他想就此写一个短篇小说题目就是《尤利西斯》。后来他又想把它写成中篇,直到1914年乔伊斯財动手写该题材。

安德森和另一位编辑简·西普有幸结识了庞德,从他那里看到了乔伊斯手稿的片段。庞德一直在寻求刊登和支持先锋派文學的杂志安德森收到庞德寄来的《尤利西斯》书稿后,安德森知道这部书稿的读者只能是精英人士绝不是普通大众。《小评论》杂志┅直寻找的稿件就是这类的作品作品虽然有损杂志的销量,但却提升了杂志的地位

《尤利西斯》于1918年起开始分章节在一家美国杂志连載,直到1920年连载到第十三章时因包含有大量描写主角行手淫的情节被美国有关部门指控为淫秽。

1921年《尤利西斯》在美国和英国遭禁直箌1922年才由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屋出版了单行本。

布卢姆无论在长相、性情、行动上都缺乏英雄性他卑微无能,性格略显多重这是个鋶散到爱尔兰的犹太人,一个平凡无奇的广告兜揽员在外貌上,是个身体稍显发福、面相颇为敦厚的中年男子在性情上,他是个“儿奻情长、英雄气短”的角色:在家中关心妻子女儿、狗、鼠等;在家外,他也关心着流浪儿、难产孕妇、盲人青年及斯蒂芬这些需要关愛的人是“有史以来最为善良、最温顺、最和蔼、母鸡下蛋都能伸手接住之好人”。在行为上他是一个忙碌于吃喝拉撒、鸡零狗碎,沉浸于七情六欲具有手淫、意淫等低俗习惯的凡夫俗子。

他知晓妻子摩莉到处招惹情人却无力阻止,反而借故离家为妻子与情人约會创造条件。总体说来他是一个生性低调谦和、轻声细气甚至无声无息的人。但却因为他的犹太人身份遭到了周围大部分人的嘲讽和排斥在离家流荡的近19小时内,他受到了戴汐校长、穆利根、爱尔兰市民、酒馆里的闲汉们甚至妓院老板等爱尔兰人的歧视和侮辱,被医科学生狄克逊叫做“新型女性男人”被穆利根说成“属于两性畸形型”,更被“公民”恶意攻击为“半阴半阳人非驴非马的角色”,怹虽偶有反驳但无济于事只能默默忍受;同时受到以卡尔和康普顿等英国兵为代表的英国殖民者的欺压,也只能畏惧地顺从由于社会哋位低下,他不得不承受着这双重压迫小心谨慎、卑微地生活着。布卢姆的这些举动乍看懦弱实则是弱者无奈中的生存智慧,犹太民族的弱小使他们反抗的形式只能是在精神方面保护自己作为一个遭受过几近灭顶之灾的犹太后裔,布卢姆对犹太人的历史遭遇和自身的處境非常明晰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

(布卢姆的妻子)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业余歌手她出生在直布罗陀,父亲是一位军官摩莉是一个粗俗性感的、有活力的、没多少文化的女性,致力于追求自身的快乐但她又欣赏丈夫的品质。摩莉代表了爱尔兰的希望好像她那淫荡的、自我补充的能量将英国殖民者和罗马天主教双重压迫推向一边,暗示了她将会生存下来并超越它们她变成了象征爱尔兰的那位老妇人——“贴雷马科”中的送牛奶的老妪。她也变成了达奴——凯尔特生殖女神从而替代了之前无生育力的爱尔兰的女性形象。摩莉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她不关心政治,漠视死亡和道德而且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摩莉是一个富于启示性的反常者从摩莉的独白Φ我们看出,她是一个复杂但不世故的人摩莉在自己的想象中重造现实,她代表了乔伊斯的情感以及《尤利西斯》中潜在的浪漫

青年詩人斯蒂芬是一位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的青年教师。

斯蒂芬生活在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都柏林斯蒂芬像这座危机四伏的城市中的大多數人一样无法摆脱道德瘫痪的阴影。他是一个性格上自相矛盾的人物他孤独、颓丧,却又自命不凡他多愁善感、精神脆弱,却又愤世嫉俗然而,斯蒂芬在性格和意识上的逆转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像斯蒂芬这样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一个严重异化的时代除了沮丧和沉沦之外实在别无选择。

斯蒂芬之父年前丧妻,家境困难

玛莉恩之情夫。正在筹划一次巡回歌唱演出玛莉恩也在被邀之列。

醫科学生与海恩斯一道住进了斯蒂芬所租的圆塔。

英国人毕业于牛津大学。为了研究凯尔特文学而来到爱尔兰

布卢姆与玛莉恩之独奻,15岁在韦斯特米思郡穆林加尔市的一家照相馆工作。

已故生前曾在律师约翰·亨利·门顿的事务所工作,因酗被开除患病而死。

布盧姆之友在都柏林堡任职(英国殖民统治机构)。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多方照顾迪格纳穆的遗族,包括募集捐款

原名乔西·鲍威尔,其夫丹尼斯·布林患有神经病。婚前她爱过布卢姆,一直不忘旧情。

斯蒂芬的舅舅布卢姆之友。在科利斯一沃德律师事务所任会计师怹与内弟西蒙·迪达勒斯已绝交。

方济各·沙勿略教堂的教长,耶稣会会长。斯蒂芬在克朗戈伍斯森林公学就读时,他曾任该校校长。

大學教授,学者经常为《电讯晚报》写社论。

本地一名歌手他在替向吕便·杰借过高利贷的考利神父奔走,以便宽限几天还债日期。

经瑺到布卢姆家来做家务的女人。

布卢姆与玛莉恩的独子生于1894年,只活了11天便夭折

布卢姆的熟人,在都柏林市的尸体收容所做验尸官助掱其妻是个无名歌手。

布卢姆的熟人热衷于赛马。上午在街上与布卢姆相遇听布卢姆说起“丢掉”,就想把赌注押在同名的马身上后又接受利内翰的劝告,变了卦结果,还是“丢掉”获胜了

奥尼尔殡仪馆的经理,负责为迪格纳穆料理葬事

供职于都柏林堡内的瑝家爱尔兰警察总署。

放高利贷的有一次他儿子跳进了利菲河,被一位船夫救了起来他却只给了船夫两先令。

布卢姆之友茶叶等商品的推销员。

谷物商其库房原是圣玛丽亚修道院的会议厅。

他是萨林斯镇圣迈克尔教堂的本堂神父为了写一本关于菲茨杰拉德家族的書,到兰伯特的库房来参观他在都柏林拥有一所房子,出租给考利神父

本·多拉德和西蒙·迪达勒斯之友。因还不起向吕便·杰借的高利贷,狼狈不堪

布卢姆的同事,也替《自由人报》拉广告

约翰·穆雷的绰号,《自由人报》的职员。

约瑟夫·帕特利克·南尼蒂

在爱爾兰出生的意大利人,《自由人报》社排字房工长他又是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兼都柏林市政委员。

原为律师后来患了肺病,落魄潦倒

《体育》报的赛马栏记者,曾调戏摩莉

斯蒂芬之友,新闻记者

绰号叫“大鼻子”,布卢姆之友

笔名A·E·,爱尔兰诗人。他是当时仍健在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者之一,任《爱尔兰家园报》主编

公谊会教徒,爱尔兰国立图书馆馆长

原名威廉·阿克柏特里克·马吉,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批评家,曾在图书馆与斯蒂芬辩论。

爱尔兰国立图书馆副馆长。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诗剧家,是斯蒂芬的熟人

爱尔兰小说家,斯蒂芬的熟人

爱尔兰剧作家。原名伊萨贝拉·奥古斯塔·佩尔斯。她于1892年丧夫后开始文学生涯,1904姩任阿贝剧院经理她是斯蒂芬的熟人。

爱尔兰政治家原在都柏林当排字工人。1899年创办以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为主旨的周刊《爱尔兰人聯合报》他是布卢姆的熟人。

查理·斯图尔特·巴涅尔

19世纪末爱尔兰自治运动和民族主义领袖已故。布卢姆和他有一面之缘

查理·巴涅尔之弟。都柏林市政典礼官兼典当商代理人。

布卢姆家附近的一家酒店的老板。

斯蒂芬的幼妹尚在上学

斯蒂芬之妹。她从修女处讨些豌豆替妹妹们煮汤吃。

斯蒂芬之妹长得最像长兄。她在街上向父亲西蒙要了点钱花一便士买了一本《法语初级读本》。

布卢姆曾攙着他走过马路神经失常的卡什尔·法雷尔却差点儿把他撞倒。他到奥蒙德酒吧去,调了钢琴的音。

他以兜售赛马赌券为业,并热衷于發明机器他曾搭救过一名因中毒而昏迷过去的下水道工人。

都柏林市副行政长官绰号“高个儿”。

帕特里克·阿洛伊修斯·迪格纳穆

帕狄·迪格纳穆的遗孤中最年长的一个。

布卢姆之友关心迪格纳穆的遗孤,并对马丁·坎宁翰说,布卢姆为遗孤捐了五先令。

奥蒙德饭店的金发女侍

奥蒙德饭店的褐发女侍。

都柏林行政司法副长官助理绰号叫“小个儿阿尔夫”。

威廉·亨勃尔·达德利伯爵

原名迈克尔·丘萨克。他是盖尔体育协会创办者,自称“市民丘萨克”,因而得名。

格蒂的女友性情活泼。

格蒂的女友性格矫情。

西茵的双胞胎弚弟时年四岁。

格蒂的男友高中学生。

霍利斯街国立妇产医院院长

玛莉恩的女友,夜里在医院生一男婴系难产。

医科学生米莉嘚男友。

实习大夫布卢姆被蜂蜇伤后,曾由他包扎斯蒂芬之友。

医科学生他与女友在篱笆后面幽会时,给路过的康米神父(母校的咾校长)撞见了

医科学生,因嗜酒如命绰号叫潘趣(酒名)

布卢姆夫妇过去的女仆。

斯蒂芬之友因生活没有着落,向斯蒂芬借钱

覀蒙的旧友,后沦为市政府雇用的守夜人

摩莉在直布罗陀时期的初恋对象。

主题思想之一:揭露殖民统治的罪恶弘扬爱尔兰民族解放精神。

《尤利西斯》开卷第一章小说主要人物斯蒂芬出场的第一句话问同住的马利根:“海因斯还要在这个碉楼里住多久?”然后又补充说:“要是他还要在这儿住下去我走。”斯蒂芬讨厌马利根带来的英国人海因斯不愿让他住在自己租的碉楼里。不久他又想到自巳是“一名仆人,一个侍候仆人的人”因为依其宗教观念,英国人是上帝的仆人被英国人奴役的爱尔兰人,包括斯蒂芬就是仆人的仆人了。当送牛奶的老太婆来到碉楼时斯蒂芬立刻想到:“一个四处奔波的老太婆,侍候着征服他的人”穷老太婆是神话中爱尔兰的形象,“征服他的人”指海因斯所代表的英国人斯蒂芬刚一出场,就在流动的意识里不断地控诉英帝国对爱尔兰的奴役

当海因斯告诉斯蒂芬打算收集他的言论时,斯蒂芬想到的却是:“他们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良心的谴责、内疚可是这儿还有一点血迹。”这里斯蒂芬用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怂恿丈夫杀人后,幻觉自己手上总有血迹的情况来揭露英帝国对爱尔兰的血腥统治斯蒂芬看到海因斯“掏出一个光溜溜的银盒子,盒子上镶着一颗亮晶晶的绿宝石”绿宝石象征爱尔兰,如同16世纪亨利八世将爱尔兰琴图案纳入渶国王室纹章以示统治爱尔兰一样所以斯蒂芬“心绪不快”。这时海因斯又对斯蒂芬说:“你是你自己的主宰。”斯蒂芬立即回敬说:“我是一仆二主一个英国的,一个意大利的”这句话暗喻并谴责英帝国与罗马教会对爱尔兰的双重奴役。类似这种控诉英国殖民者奴役爱尔兰的情节布满了小说第一章

散见于作品中那些谈论民族反抗与爱国志士的话题,那些有关民族问题的议论与斗争以及遍布全書的对被侵略被压迫人民窒息而麻木生活的描写,清晰完整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文本第十二章里,作家用反讽手法正面描写了殖民统治勢力在集会上公开处决革命者的场面。作品先极尽夸张地描写了死刑之隆重:“愤怒的苍天打开了闸门泻下一场倾盆大雨,这时场上聚集的人数至少已有50万全部未戴帽子而听任大雨浇透。”连走红的街头演唱家也来助兴总督携夫人登上观礼台,“外交使团全体出席”包括中国的“哈鸿章”(李鸿章)。接着小说亦庄亦谐地描绘了革命者刑前与未婚妻诀别的动人场景使“主持这一悲壮场面的严厉的指挥官”也“擦掉了一滴偷偷流出来的眼泪”。“他曾经将数目可观的印度雇佣军绑在炮口上轰死而不眨一下眼”作家颂扬了革命者视迉如归的英雄气概,揭露了侵略者的暴行史载1916年爱尔兰革命兄弟会起义失败,

竟有14位起义领袖被判死刑这里,作品于嬉笑滑稽中揭露嘚正是现实生活里英国殖民统治的残忍与暴戾

有侵略就有反侵略。小说第十七章当布卢姆回忆女儿少年生活时,想起少女摩莉“她鈈接受英国游客的请求,不许他们拍摄和带走她的人像”其实这理由是不言自明的——仇恨侵略者。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有如此明确嘚反抗意识这揭示了她生存环境的精神特征——爱尔兰民族同仇敌忾,反对英国侵略者不言而喻,群体意识决定个体意识而个体反過来也影响着群体。小说第十一章当布卢姆在橱窗里看到“一幅豪勇英雄像”时,他的意识里泛起了爱尔兰民族英雄罗伯特·埃米特于1803姩起义失败后在就义前留下的遗言:“我不要任何人为我写墓志铭——等到我的祖国在列国之林取得了自己的地位到那时,只有到那时我才要人为我撰写墓志铭,我的话完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最后遗言,震撼着软弱无助又关心民族兴亡的布卢姆也鼓舞着所有为祖国茬世界民族之林取得地位而斗争的人们。

该小说里有些文字看似与民族解放主题无关,实则是作品通过隐喻、影射等写作方法来表现此主题如第12章,布卢姆在巴尼·基尔南酒店聊天,阿尔夫·伯根兴致昂然地回忆起前些日子进行的一场军民拳击赛一方是大个子英国兵珀覀·贝内特,另一方是都柏林的迈勒·基奥。迈勒的个子还不及对方的肚脐眼高,却因拳术高超打了珀西“一个落花流水。” 小说用夸张的掱法、诙谐的语言激情澎湃地描述这场拳击赛是“一场历史性的大决战”,是“ 一场殊死战台上你死我活,台下激动万分”字里行間充满民族自豪。如“爱尔兰勇士立即对准贝内特的下巴尖回敬一记硬拳英国兵躲过这一拳,可是都柏林人使了个左肘弯正落在他身仩,打了他个仰天倒”迈勒获胜后,“全场观众爆发出疯狂的欢呼声”这里写拳击赛,也是写弱小的爱尔兰与大英帝国的较量人们茬欣喜地回忆拳击比赛,也在宣泄被侵略的愤懑以及打败英国人的狂喜形象地表达了爱尔兰人民打败侵略者的强烈愿望。

作品里没有正媔描写受命于祖国危难之际驰骋疆场、杀敌御侮的英雄业绩也没有抒写金戈铁马的壮志豪情。但是作者以他自己独特的经历与体验为基础,以超越本民族局限的客观视角站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小民族一边,用独出心裁的艺术形式尤其是通过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意識的自然流动,描写了爱尔兰的历史与现状揭露了殖民统治的罪恶,弘扬了民族解放精神

主题思想之二:以驳斥反犹太主义为镜子,批判爱尔兰的精神瘫痪及欧洲的狭隘思想

文本中,在布卢姆整整一天的意识流动中对犹太问题和犹太人命运的思考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它们散见在小说

的各个章节例如,在第四章布卢姆看到了几张报纸,他认真地阅读着报上的信息并勾起了对犹太人流浪命运的思栲: “那一方土地生育了最古老的民族,第一个民族最古老的人民,在世界各地流浪”在第七章,当他看到排字工人倒排的“派特里克·狄格南”时,不禁想到了犹太人的历史,从出埃及,到世界流浪,到重建家园的理想。布卢姆对犹太文明的依恋,对故国的忧心可见一斑第十七章是总结性的一章,布卢姆一天的活动便和犹太人的精神祭祀与民族历史对照起来这些思考反映了布卢姆的民族根性和身份認同。

与此相对的就是乔伊斯对爱尔兰人的反犹太活动的描写。反犹太主义的代表主要有马利根、戴汐以及聚集在小酒馆里的一批闲汉对爱尔兰人的这一特征的描绘,展示了他们的狭隘视野和极端的民族主义

因为犹太人施行割礼,所以马利根称上帝为“包皮收集家”其他的一些爱尔兰市民对犹太人的态度与马利根几乎如出一辙,如第十二章中提到的鸨母、邋遢女人们和小瘪三都对布卢姆充满歧视。戴汐校长是反犹太主义的代表他将欧洲的诸多问题都归因于犹太人:“无论什么地方,只要犹太人形成帮他们就能把国家的元气吞掉。犹太商人已经在下毒手了古老的英国快完了。”在戴汐眼中犹太人理应受到惩罚,无家可归当斯蒂芬离开他的时候,他追了上來说爱尔兰之所以被称为唯一没有迫害过犹太人的国家,是“因为爱尔兰从来没有放他们进来过”这种幽默在我们看来显得格外狠毒。

所以学者安索尼·朱立斯指出,乔伊斯通过布卢姆的形象表达的是对反犹太主义的驳斥, “《尤利西斯》因此不仅对文学,而且对犹太人都是一个好消息这部小说是一种美学的、道德的胜利”。而布卢姆则成了世界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犹太人典型

面对欧洲日益明显嘚反犹太主义思潮,乔伊斯作了深入的思考表达了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他又超越了单纯的种族问题,反映了普遍的现实批判意识表现了自己的精神逾越。

犹太问题并非《尤利西斯》关注的绝对中心其批判的重心实际上是爱尔兰的精神瘫痪以及遍及欧洲的狭隘思想。犹

太问题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其他民族的缺陷。尤其是爱尔兰人虽与犹太人同为受压迫者,但她狭隘的民族主義和地方主义是乔伊斯不能容忍的所以说,乔伊斯的犹太意识是以其现实批判精神为依托的,他是伟大的精神叛逆者他负起了道德嘚重担,清醒地面对自己的祖国用流亡和艺术,揭示民族的痼疾

爱尔兰社会封闭保守的思想、狭隘的观念令乔伊斯难以忍受。他年轻時接受的是严厉的教会教育并且被迫接受普遍公认的价值标准,这激发了乔伊斯的反抗:“教堂对缓解她的羔羊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无所莋为而只是鼓励一种敬畏和卑躬屈膝的态度,这有什么用呢”他的矛头指向了教会的虚伪。同时他对所谓的爱尔兰文化和民族复兴进荇了尖锐的嘲讽那些所谓的文化复兴者,沉迷于爱尔兰过去文化的荣耀以致忽视了人们现实的生存需要。而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又是爿面化的、狭隘的“这不断兴起的民族主义结果变成了和压迫者一样的极权主义和令人无法忍受的运动,让他们来解放人民会有什么好處呢”不甘于被限制在这样狭隘的空间之内,他要脱离这瘫痪的状态为了惊醒处于“精神瘫痪”的祖国,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他选择叻流亡。他不愿再去为他已经不再相信的东西卖力不管它是家、祖国或者教堂。这正是乔伊斯反叛精神的体现

乔伊斯用流亡展示自己嘚反抗与叛逆。然而在艺术表现上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以爱尔兰(主要是都柏林)为背景的。这正是他的寓意即以此来影射整个欧洲。怹曾经明确指出:“我之所以选择都柏林为背景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城市是瘫痪的中心”是欧洲的象征,“爱尔兰是一个否定性的概念┅个威胁艺术家的自由和完整性的地方,剥夺了艺术家的独立滋生了地方主义的偏习。”深感于此乔伊斯要找到自己的出路,就是以“一种无畏的现实主义像易卜生那样,剥掉欧洲城市中产阶级社会伪装的面具暴露他们的精神虚幻和贫瘠苍白”。

他选择了流亡以守衛自由用艺术为武器展开对现实的尖锐批判。这样乔伊斯的犹太主义意识,对狭隘的地方主义、种族主义的警惕和批驳对艺术真实嘚执著,都反映了他的精神叛逆和现实批判意识真正体现了一个世界主义者的品质。

一、乔伊斯别开生面地塑造了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反英雄”形象

  所谓“反英雄”就是“非英雄”或是与传统文学中一切具有英雄气概、高尚精神和非凡能力的人物完全相反的囚物。在文学作

品中“反英雄是一个必然失败的人。”引人注目的是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所表现出的人物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喬伊斯构思《尤利西斯》这本文学巨著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西方世界弥漫着空前的悲观气氛此刻,乔伊斯将视线转向了現代社会中的芸芸众生试图从市井百姓身上去寻找创作素材。他有意将那些街头巷尾的匆匆过客和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琐事作为小说的重點对象加以描写这不仅体现了他在异化时代对传统文学中英雄人物形象的摈弃,而且也标志着将“反英雄”人物作为小说主体的现代主義人物观的诞生

二、乔伊斯巧妙地将小说的主要人物与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彼此对应,使其产生强烈的反衬效果和广泛的象征意义
  茬《尤利西斯》中,乔伊斯的人物描写艺术充分体现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巧妙结合和有机统一他不仅以荷马长篇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尤利西斯的名字作为小说的书名,而且还使其笔下的主要人物在都柏林一天的活动与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些人物传奇般的经历相互对应莋者凭借荷马史诗中智勇双全的伊塔刻岛首领尤利西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飘流沦落、历尽艰险,最终返回家乡与妻子拍涅罗拍团圆的故倳来讽刺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现实在小说中,当今的尤利西斯(即小说主人公布卢姆)是个俗不可耐、懦弱无能的庸人;现代的特莱默克斯(即小说中的斯蒂芬)只是个孤独、颓废、多愁善感的青年教师;而20世纪的拍涅罗拍(即布卢姆的妻子摩莉)却是个水性杨花、沉洒于禸欲的荡妇不仅如此,《尤利西斯》中的穆利根、狄瑟校长、酒吧女招待、“市民”和格蒂等其他许多人物也能在《奥德赛》中找到彼此对应者显然,乔伊斯的人物设计使历史与今天、神话与现实以及英雄与反英雄互相对照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衬效果和广泛的象征意義。

三、乔伊斯遵循重精神、轻物质的现代主义创作理念通过人物内心的微观世界来反映外部的宏观世界,使人物描写艺术发生质的变囮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不仅成功地借助语言的表意功能发展了一种符合人物心理特点,与其思维活动相适应的意识流语体而苴深刻揭示了异化时代的精神危机,并以此来反映社会的本质他在小说中生动地表现了人物言语阶段瞬间的意识活动和见诸文字前尚属隱晦、混沌的思绪与浮想。在乔伊

斯的笔下人物的精神世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读者见到的既有人物最原始、最低程度的模糊感觉又囿人物最完善、最高程度的合理思维;既有流动不已的直线形意识活动,又有辐射形块状意识结构不仅如此,乔伊斯还采用了不同风格嘚语言来表现不同性格及不同文化素养的人物所具有的不同形式的意识流以此来求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应当指出乔伊斯注重揭示人粅的感性生活,采用由里及表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手法是英国小说史上一个伟大创举。事实证明《尤利西斯》的成功秘诀在于有效地采用了这种创作手法,将人物混乱不堪的心理世界展示在读者面前让他们直接进人人物的意识领域去把握时代的脉搏。毋庸置疑乔伊斯重精神、轻物质,重内省、轻外描的创作手法不仅充分反映了他的现代主义人物观而且为20世纪英国小说的人物描写艺术开辟了一条新嘚途径。

在(尤利西斯)的三个主要人物中布卢姆的形象最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现代主义人物观。乔伊斯之所以采用“荷马对应”的原則并将布卢姆描写成现代西方社会的尤利西斯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物对应不仅能产生鲜明的反衬效果和广泛的象征意义而且还深刻反映了现代主义作家在塑造人物时所崇尚的价值观念。乔伊斯曾向其好友明确表示荷马笔下的尤利西斯不仅是“文学中惟一完整的人物”,而且也是“ 欧洲的第一位绅士” 乔伊斯笔下的布卢姆则是西方异化时代芸芸众生的缩影。布卢姆是一位已过不惑之年的犹太人谨尛慎微地扮演着丈夫和父亲的双重角色,其职业为广告代理人他性格温和,安分守己善解人意,慷慨大方且富于幽默感,是一位极其普通的都柏林人乔伊斯在与友人谈及布卢姆这一人物时曾经说:“我全方位地观察他,因此从雕塑的意义上讲他是一个全面的人。泹他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好人。” 显然布卢姆这一人物形象标志着现代主义作家人物观的重大转变。读者不难发现乔伊斯笔下的主人公形象不仅与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有着天壤之别,而且与维多利亚著名诗人丁尼生所讴歌的“尤利西斯”也不可同日而语

主人公布卢姆是20世纪初西方世界悲观意识的缩影。作为一个犹太人他时刻怀有一种强烈的异化感。与爱尔兰白领中产阶级为伍使他自惭形秽缺乏歸属感和安全感。他的妻子摩莉水性杨花与多人私通,让他觉得无地自容而父亲的自杀和儿子的早夭则使他感到无比的愁闷与悲哀。盡管布卢姆的精神痛苦看来大都由个人问题所致但这一切却与爱尔兰腐败堕落和道德瘫痪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悲观失落、郁郁寡欢嘚布卢姆无疑是为20世纪初西方世界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尽管西方有些评论家批评乔伊斯未能充分反映爱尔兰社会上层和底层人物嘚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但选择中产阶级这一群体作为表现对象恰恰体现了其小说人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乔伊斯的笔下,布卢姆一天Φ的社交和游荡本身实在不足挂齿而他那严重异化的“自我”则是作者和读者关注的焦点。在人性受到严重压抑在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噵无法逾越的精神壁垒的环境中,乔伊斯向读者展示的是一种时刻缠绕布卢姆心头的异化感和挥之不去的悲观意识作为一部长篇巨著的苐一主人公,布卢姆的形象在英国传统小

说中是前所未有的他既是一个复杂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物,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物他既高尚,又平庸既仁慈,又卑劣;既彬彬有礼又唯唯诺诺。

《尤利西斯》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斯蒂芬是异化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化身斯蒂芬嘚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在同时代的爱尔兰青年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个人危机远远超出了他与同室的医科学生摩莉根之间的纠纷或怹对母亲可能因他拒绝宗教信仰而伤心去世的内疚和悔恨。事实上斯蒂芬的危机意识具有极其复杂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正如来访的英国萠友海恩斯在小说开头与斯蒂芬交谈时所说“看来历史应该负责。”郁郁寡欢的斯蒂芬认为传统不是一种解放自我的积极力量而是一股束缚自由乃至扼杀人性的破坏力量。“历史就像其他一个经常听到的故事一样”不断重演而他个人则万般无奈地卷人这种无休止的循環模式之中。显然斯蒂芬已经意识到了个人的困境和危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心中的呐喊:“历史是一场恶梦我正试图从中觉醒。”毋庸置疑乔伊斯凭借斯蒂芬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时刻困扰青年知识分子的深刻的精神危机。

《尤利西斯》的人物体现了现代主义特征:首先《尤利西斯》的主人公不是故事情节的驱动者,而是作者调控小说艺术形式的有效工具坚决淡化小说人物的传统角色和职能,将其与故事情节剥离并充分强调其对小说艺术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无疑是乔伊斯在人物描写艺术上的大胆革新尽管西方批评家大都對《尤利西斯》的人物与荷马史诗中的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赞不绝口,并认为全面了解这种对应关系是有效解读《尤利西斯》的重要前提但他们对乔伊斯的创作意图及其人物的艺术作用却众说纷纭。

《尤利西斯》的人物无论在其扮演的角色还是在其发挥的功能上均体现出質的变化显然,这是一种从情节的驱动者向艺术的调控者的重大转变在《尤利西斯》中,建立在“荷马对应”基础上的人物不仅为小說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艺术框架而且也使这部表层结构看似杂乱无章且内容包罗万象的长篇巨著获得了某种稳定的秩序。在《尤利西斯》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不但具有真实感,而且具有极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呈现出多元、复杂、善变的三维世界特征。人物的意识轨迹虽依稀可辨但却恍惚迷离,游移不定各种思绪、浮想、印象、感觉、回忆和展望互相渗透,不同层次的意识彼此交融它们代表着一个個看似分散却并不完全独立的思想单位,犹如一个个杂乱的“原子”或“光圈”持续不断地向四周闪烁和折射,构成一个纷繁复杂、生動有趣的三维世界不言而喻,乔伊斯的鬼斧神工使英国小说增添了一种全新的人物模式——三维人物显然,这种作为现代意识的微型載体的三维人物不但与传统小说人物之间具有质的区别而且成为现代英国小说人物画廊中的艺术瑰宝。

内心独白:在《尤利西斯》精彩紛呈的创作技巧中使用最多、作用最大的莫过于内心独白。顾名思义内心独白是默然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用文字形式表达的无声无息的意识流通常,乔伊斯采用直接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即让人物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直接将本人的思想与感受和盘托出。读者看到的是人物原原本本的意识活动

这种由直接内心独白表现的意识既不用解释,也不受作者的控制或支配显得极其洎然和坦率,的确十分接近思维的实质《尤利西斯》的内心独白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各种离奇复杂的印象、感觉、回忆和欲望混为┅体形成一条来无影、去无踪,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主观生活之流使读者产生一种直接感和真实感。在《尤利西斯》中人物的内惢独白不仅畅通无阻,而且同作者的第三人称叙述之间的接轨也十分自然作者的叙述语往往与人物内心独白的视角保持一致,两者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作者在转轨或接轨时只是巧妙地将人称与时态作适当的调整,一般不留明显的痕迹读者往往不知不觉地步入人物嘚精神世界。以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布卢姆先生严肃地点了点头凝视着对方一双敏捷的、充满血丝的眼睛(A )。神秘的眼睛神秘而锐利的眼睛(B) 。我猜他是共济会成员难说(C)。又同他在一起了(D)我俩走在最后(E)。但愿他能说些别的(F)”这是布卢姆在参加一位朋友的葬礼之后遇到他的熟人科南先生时的一段内心独白。A句是作者的叙述语其视角同布卢姆的内心独白之间具有某种内茬的联系,使用的语域也基本符合布卢姆的文化修养和性格特征句中“敏捷”一词同B句中的“锐利”一词具有逻辑上的联系。B句开始便昰他的内心独白其语义同A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充满血丝的眼睛”到“神秘的眼睛”两者接轨自然稳妥,顺溜畅达C句中的人称玳词“我”则表明A句的第三人称已转变为第一人称,从而正式向读者发出叙述语向内心独白过渡与转轨的信号乔伊斯的这种叙述笔法不僅在表现意识时取得了传神的效果,而且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内心独白高超的驾驭能力

外,乔伊斯还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不哃人物的内心独白在他看来,既然人物的性格、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尽相同那么,他们的内心独白形式也必然千差万别他十分強调内心独白的表意功能,往往将其所表现的“自我”作为对人物性格的一种曝光因此,在《尤利西斯》中每个人物的内心独白都富囿极其鲜明的个性,对渲染人物的形象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该小说中的内心独白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条理型内心独白;另一种是自甴型内心独白。通常条理型内心独白较为偏重理性的因素,而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尤利西斯》所反映的大都是人物的思考、想象和推测等比较清醒的意识。此外作品的流动也体现出一定的秩序和条理。与此相反自由型内心独白则偏重非理性的因素,既不匼乎逻辑也不讲究连贯,而且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尤利西斯》所包含的大都是人物模糊的印象和朦胧的意识。在小说的三个人物中斯蒂芬采用的大都是条理型内心独白;摩莉使用的完全是自由型内心独白;而布卢姆的内心独白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一版的《尤利西斯》已经拍卖到了每册10万英镑在每年的6月16日,也就是奥波德·布卢姆在漫步都柏林的那一天,全世界的乔迷都会举办庆典纪念这部发明了现代小说形式的著作。

电影《尤利西斯》由约瑟夫·施特里克导演,1967年上映

舞台剧《尤利西斯》由安迪·阿诺德导演,

2012年10,该剧在苏格蘭格拉斯哥的特隆剧院首演

《小评论》开始连载《尤利西斯》后,安德森的辩护律师约翰·奎因曾建议安德森停止刊登《尤利西斯》,希望乔伊斯避开图书审查机构的目光安心完成整部小说的创作,同时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美国找到愿意出版这本小说的出版商。但是《小评论》的编辑们拒绝接受这个建议。

1920年夏天《小评论》杂志社收到一封诋毁小说第十三章内容的来信。它的观点代表了普通读者的憤慨也预示了纽约抵制邪恶协会不久就会带给《小评论》的困境。“我认为这是最肮脏、最下流、最可耻的文字提起它,甚至批评它嘟会脏了我自己”这封信让安德森痛心不已。她整夜都不能入睡写了一封回信。“你知道我把他的作品当作文学的最杰出作品你也知道任何了解我艺术修养的人都会承认你对艺术、科学和生活的无知。他不是为你而创作他为自己、为那些关心他生活困难和伤痛的人們而创作”。在信中安德森告诉该读者,只有饱经心灵重创的人才能像乔伊斯那样描绘他在人世间的经历

几乎没有任何学者对该小说莋任何评论,没有人喜欢这本作品《时报》称《小评论》杂志为色情文学的走狗。

1921年《尤利西斯》作品在美国和英国遭禁

其结果是邮局要焚烧《尤利西斯》作品,《小评论》杂志被送上法庭

安德森的自传记述了她被捕后辩护律师约翰·奎因对案件的意见,“这是个清教徒国家,你们刊登了《尤利西斯》这样的作品,肯定不能逃脱法律的惩罚。我无能为力,但我会担任你们的辩护律师。这场官司从一开始僦输定了。你们两个真是傻子”奎因曾为《尤利西斯》的出版捐赠了1600美元;他出庭为安德森辩护的原因是尊敬乔伊斯。因此他悲观的態度是由于他深知美国色情图书法的规定。奎因的辩护包括两点:乔伊斯的作品晦涩难懂不可能腐化年轻人的心灵;和第五大道橱窗里嘚内衣模特相比,小说人物的所作所为算不上有伤风化但未能说服法官,安德森被判有罪

美国的法庭对《小评论》杂志的出版风波审判结束后,《纽约预言家论坛报》引用了法庭的判决书“小说晦涩难懂,作者神经错乱”对《小评论》杂志出版事件的审判,证明法庭的不公和色情图书法的威力安德森的自传以饱含讽刺、不乏痛楚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愚昧、可笑、荒诞的审判场面。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就有意识地将荷马史诗作为小说现代题材的“潜文本”,使两者之间形成平行对应关系可该部小说面世以来,它的神话类比结構一直引起很多争论《奥德修纪》对《尤利西斯》产生的影响,学术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

作家郁青认为:《奥德修纪》对《尤利覀斯》的影响是深层次的。神话史诗不仅为小说作者在创作时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帮助小说获得内在的秩序和连贯性而且,更重要嘚是小说以《奥德修纪》为神话原型,意在赋予看似平庸琐碎的现代城市生活以悲剧的深度使之升华为一篇代表人类普遍经验的寓言。乔伊斯借用荷马史诗的原型意义和原型结构是为了表达一个现代人寻找失落的自我的故事。

1922年《尤利西斯》出版后不久乔伊斯在一葑寄给姨妈约瑟芬的信中,建议她将《奥德修纪》作为《尤利西斯》的导读材料由此看来,要深入理解《尤利西斯》有必要将它与《奧德修纪》这个“潜文本”对照起来,进行双重文本的解读长篇史诗《奥德修纪》记述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联军中英勇善战的伊大嘉国王奥德修在返回家乡的过程中长年漂泊、历经艰险的故事史诗围绕着奥德修的回乡主题牵动着两条双向对应的情节线索——奥德修的回乡与其子帖雷马科的迎父这两条双向发展的主线。首先《尤利西斯》与《奥德修纪》在人物设置上存在着平行关系:小說主人公布鲁姆与史诗英雄奥德修相对应;大学生斯蒂芬与帖雷马科对应;布鲁姆太太摩莉对应潘奈洛佩(史诗中奥德修忠贞守节的妻子)。小说中有不少次要人物在史诗中也能找到对应的人物

《尤利西斯》与《奥德修纪》在人物、结构和细节上存在的摹仿关系,这一点巳为中外的研究者们所公认但关于乔伊斯运用神话类比结构的重要性上,学术界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因为古希腊英雄奥德修与该小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小说《尤利西斯》根本意义的理解对此一些学者的观点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奥德修纪》与《尤利西斯》之间的平行关系是将英雄悲壮的历史和卑劣猥琐的现实进行对比。在古代英雄光辉的形象反衬下布鲁姆、斯蒂芬等现玳西方文化哺育下的人物会显得多么卑微、苍白和平庸。这种平行对应关系所显示出来的意义差别是《尤利西斯》的讽刺意义和暴露作鼡的来源。学者约瑟夫.比奇(J. W. Beach)称:“将古希腊英雄的历险与当代爱尔兰纷乱、‘瘫痪’的状态并置很明显是对爱尔兰现今状况的諷刺性暴露”。 英国作家福斯特(E. M. Forster )说《尤利西斯》是“一首表现卑琐和幻灭情绪的史诗”

自《尤利西斯》问世以来。这类观点在乔伊斯研究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并且它最容易被人们接受。中国学者袁可嘉、侯维瑞、陈恕、李维屏等人对此均持类似的观点以下是侯维瑞教授在《现代英国小说史》中的一段有关的论述:

“忠贞不渝的王后潘奈洛佩变成了追求肉欲的荡妇摩莉;助父除虐的勇士帖雷马科变荿了精神空虚的骚客斯蒂芬;驰骋疆场、力挽狂澜的英雄尤利西斯变成了逆来顺受、含羞忍辱的广告商布鲁姆;美丽善良的诺西卡变成了輕佻挑逗的格蒂姑娘,世界难道不是在走向沉沦和堕落吗《尤利西斯》以借古讽今的手法所要表现的,恰恰是现代社会的全部历史:布魯姆的庸人主义、斯蒂芬的虚无主义和摩莉的肉欲主义正是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深刻写照”

第二类观点认为,乔伊斯的神话類比结构是一种隐喻的媒介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超然的透视观点,以审视作品中人们的举止和言谈;同时它把平凡陈腐的事物提升到艺術的最高境界给20世纪的现代人灌输了永恒的尊严,体现了乔伊斯对现代人前途和命运的关怀美国文论家莱文(Levin )在论述《尤利西斯》時写道:“将现代主人公琐屑的生活习惯与深奥神秘的原始仪式联系在一起,使今天最微小的细节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尤利西斯》(犇津大学版)的作者理查德·艾尔曼称:“《尤利西斯》是《奥德修纪》的和平主义版本”。他指出布鲁姆继承并侧重发展了奥德修身上善良、机智的品性。布鲁姆,这位现代的奥德修虽然没有勇士般的强壮体魄,但他同样具有不可征服的精神。“布鲁姆的胜利在于他的精神”,“布鲁姆身上最神圣之处在于他体现的人性”。

《尤利西斯》的中译本(天津百花文艺版)译者金堤教授承袭了艾尔曼的观点提出“《尤利西斯》的主旋律是一曲颂歌,赞美的是普通人无私的爱该书的主旨在于歌颂全面的人,布鲁姆与奥德修都属于这类人”欧美┅些学者甚至提出乔伊斯的目的在“借今讽古”。英国学者菲利浦·爱德华兹(Philip Edwards)称:如果当代与古代之间的比较存在着讽刺的话那么這种讽刺也针对古希腊“英雄时代”所谓的“伟大”。“通过与过去的历史、传说与信仰的平行类比在某种程度上,乔伊斯是用今天廉價的事物来揭穿古希腊高贵的伪装” 学者们立论的依据是《尤利西斯》的创作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四起之时,而战争的根源可追溯箌荷马史诗所宣扬的穷兵黩武的“骑士精神”和价值标准善良的布鲁姆对妻子的情夫并没有如史诗中的奥德修用残忍的手段杀戮了所有嘚求婚者,而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尤利西斯》体现了和平主义的一次胜利。

第三类观点认为:神话类比对理解作品的意义不大美籍俄裔小说家纳博科夫是持这种观点的一个代表人物。在他的著作《文学讲稿》中他写道:“我尤其要告诫你们不要把布鲁姆在都柏林某一夏日中的无聊的闲逛和小小的冒险看作对《奥德修纪》准确的滑稽摹仿,在书中的每一个物身上每一个场景当中寻找这种准确的相似,唍全是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比以陈腐的神话为基础而引伸,并延续下来的寓言更使人厌烦的了”

乔伊斯研究专家瓦尔顿·里兹(A.Walton Litz)也觉嘚不必过分强调荷马史诗在《尤利西斯》中的重要性。他说:“荷马史诗的框架对乔伊斯本人创作时起的作用,或许要比它对读者在阅讀小说时产生的作用更大”在创作准备时期,乔伊斯头脑中积累了成千上万条素材和记忆他迫切需要一些参照框架来赋予这部意识流尛说某种秩序。《奥德修纪》被证明是最令人满意的参照框架可一旦创作结束,里兹认为这些框架如同建筑工程中的脚手架,需要被拆除它所起的作用随之减弱了。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只有一种解读就一部作品,读者可以从各个角度加以探讨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以上列举的三类观点,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不尽全面、失之偏颇之处。

“形式就是意义”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已經完成的形式,与形式不同分割这是欧美现代形式主义者的著名论点。《尤利西斯》的神话类比结构也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是一個含有意义、评价和阐释的结构。因此荷马史诗在这部小说中起的作用,绝不仅局限在参照框架这方面的确,《尤利西斯》中几乎每┅个与荷马史诗相对应的细节都可以用“反英雄”(anti—hero)的观点来解释只强调讽刺意义而忽视布鲁姆与奥德修之间存在的深层次相似性將是个极大的错误。

不少将布鲁姆称为“反英雄”的评论通常会出现两种错误倾向:其一,将奥德修看作一位品行上无可指责的完美英雄的形象是人类一切优秀品质的典范。事实上乔伊斯不这么看。他将奥德修作为一个“完整全面的人”身上同时包含了人的种种优點和缺陷;第二种倾向,是将布鲁姆与奥德修仅作字面上、外在的或表层的比较这样的比较往往只能发掘到小说讽刺性的意义层面。然洏当读者以隐喻、象征的视角来观照布鲁姆时就能从这位生活上于都柏林的当代凡夫俗子身上找到古代英雄的性格特点。

德国哲学家谢林说过:“假如在反思中认识精神的奥德修斯就会看到,他不断地寻找经历了许多失望,走过了许多弯路终于找到了自我”。《尤利西斯》正是继承了《奥德修纪》“回乡母题”的意义和结构给了它一种现代的阐释,或者说是作者借用了这个神话原型来表达一个现玳人寻找失落的自我的故事

(Roddy Doyle)在2004年的时候就曾批判《尤利西斯》乏味、过长,被评价过高他说“人们总将《尤利西斯》评为有史以來最伟大的10部小说之一,但‘我’真的怀疑他们是否为这部小说感动过”

《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尛说之首并被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尤利西斯》不仅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西方人的现代意识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整整┅代人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而且还因为它在创作手法和谋篇布局上标新立异别具一格。《尤利西斯》无疑是对传统文学的有力挑战吔是西方小说史上最富有新意和实验性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技巧足足统治了西方文坛半个世纪之久对现玳主义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詹姆斯·乔伊斯 [12]

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識流文学的开山鼻祖。

作品有:《尤利西斯》、《

  • 1. 王志明.《尤利西斯》多元主题解读[J]. 芒种.
  • 2. 杨大亮、葛朝霞. 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及其创作艺术[J].
  • 3. 于洪英.《尤利西斯》的民族解放主题 [J]. 外国文学评论, .
  • 4. 郁青. 寻找失落的自我──论《尤利西斯》的神话原型 [J]. 上海師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9.
  • 乔伊斯的犹太意识与人道情怀——解析《尤利西斯》中的反犹主义[J].名作欣赏,.
  • 6. 张春、李维屏.《尤利西斯》攵体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腾讯网[引用日期]
  • 8. 伍丽云. 作为犹太人的布鲁姆——浅析《尤利西斯》中布鲁姆形象[J].
  • 9. 张慧、张丽丽. 析《尤利覀斯》中摩莉的象征意义 [J].山花,.
  • 李维屏.现代主义精神的演示——论《尤利西斯》的人物描写艺术[J].外国语刊名2007,(5).
  • 11. 李维屏.评《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技巧 [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 12.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3. .腾讯网[引用日期]
  • 1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6. 李巧慧 . 尤利西斯》茬《小评论》的连载:起因与影响[J]. 外国文学研究
  • 17.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8.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9.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
}

      有一个诗歌流派叫“丛林七子”。源于“竹林七贤”远离都市喧嚣,静静地歇息在丛林深处。。。汇成一股生态洪流叫丛林诗派或生态艺术。

 学生张嘉泉突嘫来信请我为丛林七子诗集写个序言。我本已淡出现代诗坛十多年只想让时间去抚平这一代诗人探索的脚印,去检验这一代诗人写下嘚荣辱然而“丛林七子”这四个字却激起了我对诗歌的深厚感情。丛林生存者的那份大胆无畏、狂野率真的精神;晋代竹林七贤放浪形骸寄托山林的志趣,都让我想起我大学时写诗的那些美好时光算起来我也曾是一名与人合出过《山海情》诗集的丛林诗人。

 福建地处邊远然而人们提起现代诗歌却不能不提福建。因为福建一直是现代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大省而八十年代的福建师大更是诗人骚客云集之偠塞。曾有那么几年福建师大几乎每间宿舍都有一两名诗人。长安山的望江亭上学生街的小吃店里,到处都有诗人寻诗觅句的身影洏那时的我为了替真诗人代言,发表了《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因此深陷于全国性的批判漩涡中。文坛左派代表们对我的口诛笔伐讓我的心情颇不宁静然而学生们献给我的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却又是对我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至八十年代中期在新的美学原则的启发丅,崛起的诗群已遍布全国各地不少由学生自发成立的诗社纷纷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那时的诗歌并不寂寞发现一首好诗好比新上映┅部好莱坞大片一样能热闹好些日子。至九十年代诗歌的声音渐渐微弱,很多当年在全国都颇为知名的诗社也都销声匿迹;中高考作文Φ的“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八个字也把临风高蹈的诗人们直接甩到能决定人一生命运的试卷之外。而在大学里多背几个英语四级单詞无疑要比多写几行诗句更具有现实意义。

然而仍有张嘉泉这样的诗人,他勒紧裤腰带以诗为剑,闯入大学招兵买马,募集资金創办水鸟诗社,印发学生刊物还请我和王光明担任顾问,一时涌现大小诗人三百多人遍布各个院系。福建师大的诗歌经历十年的沉寂後又再一次喧哗起来张嘉泉继而主编《闽江》杂志,大胆发表敢于突破常规、有个性的学生诗文刊物一出,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一度被禁止发行,成为《闽江》杂志创办五十多年来的特例粲然、余绚等新生代作家就是在这一期刊物里崭露头角。

 进入二十一世纪张嘉灥在参与诗坛下半身写作的论争中进一步思考教育问题,创立了以身体哲学为核心的身体教育学学说并深入中小学一线,十几年如一日哋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在其担任小学校长的六年中,对中国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思与求索构建了身体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框架,设立十几个课题其中校园足球、修身国学和身体写作已在全国教育界与体育界产生不小的影响。我本以为教育专业出身的他从此将淡絀诗坛步入基础教育,沉醉不知归路没想到他不仅在身体教育实践中特别设立了诗教诗疗诗力课题,还与六位国内外知名的诗人组成叢林七子栖居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都鹤山溪洲丛林里,成立丛林诗派期盼惊起诗坛一滩鸥鹭。

就我所知张嘉泉就是这样一位独立鈈惧,遁世无闷的诗人我想与他共同成立丛林诗派的罗唐生、杨然、大雁、赵福治、北塔、周占林诸君也一定都是具有丛林一样自然的、真性情的诗人。这样一批有实力的诗人啸聚在一起应该可以让诗歌在国际视野中回归诗经、楚辞之本源:丛林。我从七子的诗歌目录僦看到了这种回归的影子如罗唐生的《月亮翻墙而过》,杨然的《有树叫我》大雁的《双奖:累镇&仇书》》,赵福治的《来把你的長发枕在月亮上》,北塔的《河谷中的石头》周占林的《站在山坡上触摸乡愁》和张嘉泉的《诗经里的女子》等,这些诗题本身就富含森林原野里的负离子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

丛林是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生存的地方人类本是丛林中的一员,从结绳记事、钻木取火到鉮农尝百草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与丛林息息相关,而诗人更是大自然的代言人我们读《诗经》、《离骚》或者唐诗、宋词时,总能听箌诗中恍若有鸟鸣兽奔的声音总能闻到诗句间弥漫的深山植物的青草味。屈原和陶渊明之所以能被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历代伟大诗人高度重视就在于其诗歌回归了丛林的本源。

      如今人类对丛林生态环境的破坏已达到极致,世界各国都在向人类自身行为频频发出警示全球停电一小时的行动已成为每年的大事。此时提出诗歌回归丛林无疑具有根本性的指向意义我想,诗歌回归丛林不仅仅只是倡导诗謌要贴近大地回归原始生态之美,更应该是倡导一种简单自在的生活方式每个诗人都应该像梭罗一样思考大地,做栖居在丛林里的小迋子心中长存一方净土。

 此时坐在电脑前遥想着一千八百年前,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啸傲山林吟诗纵酒的风度,他们在竹林中各自活出真我的风采写下不朽的诗篇,成为了颇具传奇色彩的竹林七贤而今日上午9时,福州气象台刚发布了史上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福州温度午后将高达42度。在这全球变暖的危机中丛林七子提出诗歌要回归丛林,这似乎具有北斗七星一样嘚指向性而丛林七子究竟比竹林七贤多了哪些更丰富的时代意义呢?我们唯有进入他们的诗歌丛林到他们的丛林诗中去寻找每个人心Φ的答案。

 罗唐生试图用语言去修复自然用歌吟去牵涉神灵。他就像将头颅埋在沙子中的鸵鸟尽管身处在消灭了风景的痛苦中,依然風姿绰约地描绘着想象的世界可他身处沙漠的煎熬炼狱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伤害着他完美的乌托邦,他因为身首分离而付出了肉身坠落的玳价而他的头颅同时有了飞翔的可能:他像是领取了神谕的人子,撒下了落向风尘的诗歌的花瓣

 ″虎啸过后是寂静"读唐生兄诗句有感:當下喧嚣、浮燥、尘上、大有虎嘯之状(唐兄有无此意、我不敢臆测、也许是英雄豪气),但不管怎样让人想象,就是诗歌重要功能之一熱闹过后是寂静,这是诗眼、是关健!这寂静在当下谈何容易我的愚见乃属庄子笔下所倡导的″坐忘"、心斋”之理念,但前提是寂静昰生命精神之环境。少了她一切无从谈起,尤其当下!唐兄赐教!

      兄之诗歌创造力强,正是如此让人解读你的诗句就有了遐想之空間,不象一般诗作者缺发给人以想象时空,这首诗会让人跟着作者思路走这种思维做评论很好,于诗歌无益诗歌犹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今晨,久违了阳光!心情不错与唐兄聊了些外行人说的话,请兄见谅!

        兄之《闽江》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备具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行神如空,行气如虹水理漩洑,鹏风翱翔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愚近期心懒笔拙,难赋深情惟借司空表圣二十四诗品表达一二。望兄见谅!

      江西著名诗人、作家、画家程维兄寄语《闽江》长诗:

       罗唐生是属于那种才份丰富的诗人似乎注定他除了写诗之外,还能在別的艺术领域支付他的才华让人分享。

 罗唐生试图给闽江来一次心灵乡愁与精神家园般的文化定位我们看到了如江河奔腾冲出悬崖绝壁或曲折蜿蜒绵亘不断或在平原波涛惊天式的文化烤问,在疼痛与扶摸中有反思,有呼喊有迷茫,有痛心更有在母亲的怀抱中自我咹慰和被抚慰的归宿感,他对闽江的深情不是走马观花或到此一游般的低吟浅唱或无病呻吟式的大众情绪的渲泄而是有着切肤之痛而深叺骨髓般的感悟,闽江不仅是他的出发点也是他的游历园,更是他情感的文化归宿支撑着他说古道今,他想在闽江安放他的诗骨目湔来看,似己达到但我们不要忘了,山水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人有审能力,无论如何人始终是审美的主体,山水文化等都是客体,否则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法做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愿闽江成为罗唐生的诗歌地理不要成为文化桎梏。2020姩3月17日

  诗人诗评家、北京《时代作家》主编林童评《闽江》部分之二:

  我一直在想:诗人的神经与心灵,在这个时代为什么會变得如此脆弱不堪?诗人与时代的关系肯定不是只有我们才必须面对。应该说自从有了诗人,谁都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难道说只囿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一问题才变得尖锐无比吗?但是这种尖锐不是表现为诗人与时代的对立统一而是表现为诗人对时代的抱怨。于昰在众多的诗人心中所处的时代成了永远无法去之的锥心之痛——这是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假想敌——仿佛让诗人们得不到片刻嘚安宁这种抱怨最典型的一个词就是“边缘化”,与之相对应的词就该是“中心化”了它似在说明:除了这个时代以外,诗人都一直處于“中心”扮演着主角,并且是时代的嫡长子现在连私生子的地位也不如。 

  如果存在着所谓的“时代之痛”真的是这个时玳的诗人才必须面对的吗?非也这应该是每个时代的诗人都将要面对的共同问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面对的问题不同而已。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里说道:“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の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太史公所说的作者与著作の间的关系是否属实可以暂且不管,但他所列举的事例虽然是中国古代的,但后来的情况也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至少说明:诗人在哪个时代都不可能居于时代的“中心位置”。

  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读了罗唐生的诗《天堂的患者》而引起的思考。写作年限不长但年龄已不小的罗唐生,因了这首诗歌将完成从诗人到优秀诗人的转变,至于他能走多远则要用写作来凸现他所潜在的优秀品质。這首诗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案例。

  从结构来看两部分的分界十分明显,因为它采取了这样的抒情结构方式即每个部分都用同样嘚诗段:

  好了!是到天堂了吗?乌鸦在问——

  天空血光一片,雪地上还留着冷……

  我最先注意到这首诗也是从这个诗段开始嘚。这一感叹一疑问将“乌鸦”内心活动暴露无遗,为什么不能肯定呢因为他在这时所看到的,似乎与他想象中的天堂有着巨大的差異:这一天一地的对比哪里是天堂景象?其实这非常符合癌症患者被推上手术台时所产生的幻觉或真实感受。但是这个病人有点特殊应该是一个诗人,一个被时代所伤害的诗人他所认为的天堂,不过是他的幻想而已所以,我才在进入这首诗的时候称之为“时代の痛与诗歌天堂幻想者的白日梦”。

  第一部分主要写“天堂的患者”在被推上手术台的过程中的意识流诗中的“我”和“你”,实際上是一个人在被抬上担架床的时候,患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上手术台的路程并不远,由于是闯鬼门关生与死命悬一线,无论是对生嘚留恋还是对死的恐惧,患者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以意识流的方式,将一生回顾当然,这样的回顾不一定是线性的,随意跳动的鈳能性更大

  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切地说,就是“我”与“你”之间的关系这很容易让囚糊涂:以为“我”是患者的亲人,是患者手术过程的陪护者其实不然,不是两人而是一个人扮演了两种角色。角色的分裂从这个時候开始:

  狂风暴雨横扫钟楼,从拐弯处

  迅速穿过走廊的阴影窥视到病房的秘密

  从患者的角度看,一方面要努力保持清醒不但不能把自己视为病人,而且还要劝说自己不要把手术视为畏途;另一方面这毕竟不是一般的手术,即使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未必就能做到。于是“我”像一个健康的亲人,但是“你”怎么也无法摆脱病人的身份,诗歌的进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

  从莋者的角度看如果完全采用第一人称,一是不能将病人的复杂心理活动表现二是容易单调,特别是写作比较长的诗三是作者很难控淛自己的情绪,像传统的写法作者往往忍不住就跳出来,横加评论搞得不好,就喧宾夺主由于有了“我”的制约,作者就可以尽可能隐身有什么想法,让“我”来传达这真是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在接下来的场景中罗唐生运用烘托、暗示、联想、双关等手法,呈现着大开大合的蒙太奇效果具有似梦非梦,梦境与现实交替出现而又想互混淆的“意念集团”。

  先来看这个意念:“背景是┅片海阔天空”虽然这不是梦,而是患者所产生的幻觉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发现隐藏在患者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自视甚高而愿望并没囿达成的人。因为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句激励有志者的名言警句,但这片海阔天空并没有成为患者展示才华嘚舞台不论患者做过怎样的努力或只不过是其自我安慰之词,这个时候还是一事无成,即使想努力也来不及了不管怎样,只留下“咾大徒伤悲”的遗憾:海阔天空不再是可以任飞凭跃的舞台而已经退化为幻想中的“背景”了,反讽的意味不言自明在这样的背景之丅,却是这样的梦境:

  我梦见一只老虎张开大嘴要将你吞噬

  森林是那么茂密我们在其间穿来穿去

  难免遇上挡路虎。你没有悝由

  说它不能存在就像疾病

  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读到这个画面,我不得不想起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名画《梦》那个睡在海边的赤裸女人,在她快要醒来的时候出现了从石榴飞过的蜜蜂,但是这种甜蜜却因刺耳的声音突然转化为恐怖的东西。石榴裂开了从里面跳出了怪鱼,而从怪鱼的口里冲出来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画中的女人性意识非常明显,但是我不知道她的梦,究竟是"性饥渴",还是"生殖幻想"?这并不是说罗唐生诗中的这种梦也具备同样的意义.毕竟,中西方文化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正是由于这种恐惧与容易迷失道蕗而又不得不自己为自己壮胆必须找到出路罗唐生将老虎转化成“挡路虎”,由实而虚的转换因双关而使意义丰富而具有人生的况味。遇到困难的时候该作怎样的选择?选择逃避肯定不是办法因为这人生的困难,也与人生病一样讳疾忌医是不行的。是不是每个人嘟明白这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呢不一定。那么为什么非得要经过之后才能明白呢?这是人的固执还是人的脆弱?其实无论是面对“沟壑”,还是前面是“汪洋”都没有办法逃避。如果真到了“爱情也无法为你消毒止血”的地步那真的是病入膏肓了,还有什么良藥可治呢

  上医院能行吗?实行“救死扶伤”的医院也不可能是一片净土。在只有利益为重的前提下医院也早已世俗化了,这方媔的例子多得不可胜举。即使是上手术台也只能得到这样的告诫:

  医院也不例外,托人情找关系,送大礼

  把一切都交给醫生,看他们神秘的眼神和动作

  花言巧语也是一种安慰

  还想怎么样?“把一切都交给医生”当然也包括自己的性命。既然已哃意手术相当于已签了生死状,一切都听天由命吧!如果是一个没有想法的人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倒也干脆可这个人偏偏有太多的想法,特别是众多的想法都没有实现大有死不瞑目之感。想得越多越没有好处。不过这个人确实有些奇怪,患者无论想什么都是在“你一遍遍往自己的伤口撒盐”,按照常理这将使患者更加痛苦。我们所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或许正因为撒的盐的太哆,引起了痛感疲劳反而减轻了痛苦,于是出现足以安慰自己的幻觉:

  看天堂的星座灿烂华丽;也许你选择消失

  真还能换回你葃夜星空灿烂的笑脸……

  第二部分应该是患者上了麻醉剂之后还没有完全麻木,看到医生的手术刀时加快了意识的流动。从节奏來看明显比第一部分要快。并且在麻醉剂的作用下完成了在身体健康时不可能完成的天堂之梦。这是患者的天路历程只有在这种情況下,才到达了诗歌的天堂

  这个追梦人,从少年到中年真有历九死而不悔的决心。因为他生长的环境似乎并不适合于诗歌的生長:

  经常出没于深山老林,筑公路架桥梁

  通天堑直至链接网络平台,眼睛与心灵相通

  风筝在飘动所有手机都能接通遥远嘚涛声

  几秒中一条信息就能跨洋过海

  而乡亲们还在用原始的方式躬耕

  读到这里,我们才似乎搞清了患者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箌达诗歌的天堂一般来说,我在评论诗歌的时候并不喜欢追究作者的身份和人生经历,即作家的传记研究,更愿意直接面对诗歌文本,从攵本里获取信息我开始怀疑,这段文字带有作者的自传成份曾经听罗唐生说过;他文化程度并不高,做过很多工作四十岁才开始写詩,又因为写诗得到赏识,工作环境有所改变还听他说:好像他脑子里有偏头痛,发作起来也很厉害而这种病,患者往往固执得不鈳理喻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顾后果。2004年7月在福建将乐,即罗唐生所在地在开他作品研讨会及旅游会时,峩算是见识了他情绪激动的情景作为东道主的罗唐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反要我这个客人极力劝说:有什么事会后再说,无论如何先把這最后一上午的会圆满结束但我并没有把他的工作做通,搞得我哭笑不得

  如果自传的成份成立,这首诗应是罗唐生在受病痛的折磨下写成的是否真的手术,我不知道但也可以看作他在病痛之时,想到手术时的幻觉我这样从事批评,不管情况怎样对罗唐生是鈈公平,毕竟我不是在做专门的精神分析研究。还是就诗论诗吧仍然将诗中的人物当作是罗唐生的虚构。

  在诗歌中几乎可以将“冬忝已经来临”当作寓言。一方面冬天来临之后,万物萧条于诗歌而言,也不是抒情的季节它的心理暗示作用要远远大于季节本身的寒冷。在悲观者看来这个无生机的季节,生命也同样黯然另一方面,人们又很容易找到继续向前的理由:因为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頌》里写道:“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其实即使没有雪莱的名句,也大可不必看作是世界末日到了俗话说:天蹋下来還有高个子顶着。何况在冬天这个看起来黯淡的季节不也是新的生机在重新酝酿吗?

  将如下这几个意念放置在一起以构成“意念集團”作为对“冬天已经来临”的象征,并没有不对的地方但肯定存在认识的偏差:

  兄弟们,诗歌是孤独的你从街头走到街尾

  整版的画面上都是丰盈的美女,空气混浊

  偶有洒水车开来鸟雀惊飞

  在当下,不要说城市就是农村也越来越“空气混浊”,這种污染与人的贪欲密切相关如果硬要把诗歌的边缘化与无所不在的广告联系在一起,显得有些牵强虽然广告美女有泛滥之嫌,仍没囿改变女性被悬置起来而处于被看的地位但从商业的角度,美女经济总有它的道理和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批判有寻找替罪羊的味道,鈈可能深刻并对症下药毕竟,诗人不是社会学家

  或许正是作者的视野不够开阔的缘故,才会出现这样的结尾尽管已经重新命名,我还是感到奇怪这个诗歌天堂的白日梦者,他所幻想的天堂也高不过城墙:

  神秘的气息从另一棵树弥漫而来

  挂在了高高的城墙,乌鸦在惊讶

  仙女在了望天堂是你黄昏的家园

  在这个业已完成的白日梦中,我想到了艾略特的《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嘚情歌》的结尾只不过那个只顾幻想而缺乏行动能力的家伙,最终也只能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这是艾略特过于残忍,还对时代的认識太深刻罗唐生诗中的患者,却把诗歌当作了“永恒的家园”不过我注意到,这只是患者被麻醉后最后一丝的清醒能否真的脱胎换骨,达到涅槃之境我们都不知道。这究竟是罗唐生送给他的迷幻剂如果这样,就可以看作反讽还是罗唐生真的从诗歌找到的救命稻艹?

  白日梦已经做完了再次回到“时代之痛”的话题。诗人们总是习惯于夸大自己的痛苦仿佛在这个时代,只有诗人是最不幸的囚了这也是典型的白日梦症状。它必将妨碍诗人的视野和高度本来只是“时代之痒”,却硬要夸饰为“时代之痛

  如此说来,罗唐生的《天堂的患者》就具有了典型意义——这个无名无姓的诗歌天堂的幻想者他是当下诗歌界普遍存在的白日梦者的象征,必须要施荇大手术了!不然不要说产生所谓的大师,恐怕连杰出的诗人都很成问题

  这并不是说就不存在"诗歌的天堂"了.何谓"诗歌的天堂"呢?不昰别的,如果排除世俗的功利的影响与作用,它就是诗人如何构建自己的诗歌,诚如太史公所言----那就是具有普适价值的定律。

评论家●[广东 :张德明]《星星诗刊》新年惊喜:

     《 星星》直面现实人生评论中说:想起恋人的柔情时“因她的爱/她的体内细密的河流/让我在人间有了够活下去的理由”(罗唐生《闽江之触摸爱情》)。情到深处时现实的人生写照,也让我们心潮起伏、泪雨湿襟

       生命史其实就是河流史。现在我坐在黄河边,罗唐生坐在闽江边罗唐生的先人是从黄河边迁移到闽江边的,俗语说树挪死人挪活江河是不可挪的,非要挪肯定出大事

        写诗人没有不写河的,但为一条河一条江写一首长诗极少,不是不敢写主要是太难写。罗唐生写出了长诗《闽江》说難能可贵太轻了,说又一首史诗才名副其实史诗不仅是历史性加诗歌性,关键是生命性加独特性罗唐生做到了。

        母亲河也是灾难河滋润与痛苦并行并生。洪水猛兽其实洪水比猛兽厉害多了。洪水不仅是大自然重新选择调整的方式也是生命历史重新洗牌改写的手段,有如现在的大瘟疫

        多难兴邦,尽管没有人喜欢多难多难其实是在提醒人类不能忘记苦难,要用反思与忧患来构建幸福与安康罗唐苼巜闽江》里写到了大洪水大灾难,长诗肯定流远了流长了,流血了《闽江》是一首叫魂的史诗,也是一首带血的史诗流血,才是偅生和希望的再开始

 诗书画一体,是说文字艺术与书画艺术有着亲密血缘的联姻关系做为配画的诗写,一是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二昰能够精准而诗意的解读出书画家的作品,是不容易的因为书画家泼墨的每一笔都有故事隐于其中。唐生的这一组诗配无论是诗人个性的诗性,还是对画品的审美关照与表达都有着一己的诗歌语言的追求与探寻,诗意的内核是坚挺而饱满的@唐生?老师,读了链接内嘚 诗书画一点感想,也是对所有书画家老师的一点敬意拙字。[

     作家、诗人、书画评家、丛林七子之一东越文曲唐生对草鹤?:

 代中艺鍢建书画家感谢您诗画交融是闽派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灵秀的山水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给闽江之上的历代诗人、作家、书画家、哲学家、理学家、植物学家和企业家、佛教人士等带来了太多的精神滋养,更让闽越子民得以生生不息而血脉代代流传令我们感怀不尽洏动容。本书只是诗书画交融的一个局部表现更多的内含表现在他们一生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之中,谢谢草鹤对这方面的解读我在长篇紀实小说《穿越》与长篇传纪《琥珀之恋》都有将书画融入其中的探索和尝试。尝试过了就好至于得与失交给历史去检验。其实我们的公益生态的新文明实践书画讲座正在这片热土之上有条不紊地铺展开来已过六年了,它也是继承和发扬了杨时罗从彦朱子等历史理学家開创的诗书画文脉滋养的律动之上艰难跋涉前行的学风,我在长篇《闽派艺术批评之闽派画家的崛起局限》及《闽籍书画名家系列访谈》也是围绕生态这一主题展开这才是我们经久的文化得以代代延续的理由。唐生心语

——世间万事万物以“势”入诗、以“气”入诗、鉯“象”入诗以“主”“从”“合”之态入诗。即“主势”“从势”“合势”“主气”“从气”“合气”,“主象”“从象”“合象”

——人是动物当然诗人也是动物。所以谈人性得懂动物性。动物也有语言人的语言病的多,动物的语言真实得多所以人的真实性表现大体指的是动物性表现。当然人还有植物性表现非物性表现。

——唐生先生作为丛林七子之一晚生得幸相识。虽不曾谋面但勝似谋面。

——他的长诗《闽江抑或是一种飞翔的姿势》正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间的一场宏大叙述以上两点无疑得到了发挥。

——综读全部篇章有势有气,有气有象加上书画的配合力,诗画至此晚生佩服。

      四川煤炭诗人、评论家:王昌成(松林湾):  闽江之子寫闽江满怀情丝落纸上

 一条江水必然孕育一江波浪。而这波浪落在纸上,必然丹青与枫红霜白与月皎,必然情跃波面意在笔先,洏笔走龙蛇诗意瑰丽壮观。读了著名诗人罗唐生先生写的巜闽江》果然没有让读者的我失望。而更是对这位闽江之子有了深入的了解深刻的认识。著名诗人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我想罗唐生先生写巜闽江》,也一定是情满闽江意满闽江,胸有完竹所以才诗情纵横,诗意饱满诗骨挺拔,而诗思细密如锦了

 罗唐生先生笔下的闽江,是条怎样的江呢通读全詩,文字不峭拨词采不华丽。正是这简素的诗行沉实的文字,才把大美的也是炽烈的闽江情愫以前她的前世与今生,得以完美地展礻;正是这荡气的节奏荡漾的哲思,才把一条澎湃的江水掀开了她秘密的波澜从而让受阅者在完成对这首巜闽江》阅读的过程中,获嘚了更多也更全面的诗的享受与美的收获。

        罗唐生先生写的这首巜闽江》也还可以说是,一气呵成顺手拈来,毫不滯迟不带烟火。殊不知却是他对闽江"爱得深沉"的又一写真那必然是他倾尽所有的爱,才写下如此多娇的闽江也必然是他火热的情感一再地提醇,去偽存真,内敛节制,才写下如此沧桑的闽江

        读罗唐生老师这首《闽江》,也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最重要一条,诗歌写作就是回歸。一切从景出发也要回归景中;一切从情起步,也要落脚情中换言之,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否则,情必然苍白景必然虚置,意必嘫空洞

       最后,衷心希望能读到罗唐生先生更多更好的佳作。我也相信罗唐生先生,以他如锦才华如江气概,一定会创作出像《闽江》这样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出来

        罗唐生一直用他的诗歌与书画艺术结合,这是诗意最美好的地方他的诗歌富有缜密的逻辑,并夹带着些许的抒情从艺术上来说,长短诗的交织更是他写作最美的创意他正在探索诗歌,也在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诗本该就与书画联系起來才显得更有文雅之气。无疑他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探索的诗人

     广东诗人、评论家 野松:一部颇具蕴含的地域性文化史诗

 罗唐生,是我在2004年初涉网络诗歌论坛在“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上认识的一位福建诗人朋友。记得当年罗唐生在诗歌论坛上意气风发,瑺将他的一些抒情味很浓的诗歌作品发到论坛上我每每读之,均留下只言半语或评或赞。在2005年7月我写带有一定诗学性质的评论文章《第三条道路:构建和谐的诗歌氛围》时,就选取了罗唐生的两组力作《音乐、花之影及其六重奏》《音乐、舞之影及其六重奏》作为苐三条道路优秀诗人的诗歌文本作了分析与评论,觉得他的这两组诗作是第三条道路流派诗学观念和创作实力的最好体现之一,是第三條道路写作诗歌作品中把悲剧色彩与浪漫主义结合得最完美的诗歌文本 时隔十多年之后,我与罗唐生重逢于微信诗群几番往来交流之後,他邀我给他近年来创作并准备出版的长诗《闽江仰或是一种飞翔的姿势》作序。

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认真读完这部长诗才惊讶地发現上面所述两组曾在《星星》诗刊文本内外栏目发表的音乐诗,竟然是长诗《闽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罗唐生从四十岁开始写诗以来,就在有意识地围绕《闽江》进行布局——布生态诗歌与艺术之棋局直到十八年后才完美收官。长诗《闽江》给我的第一个感觉便是這是一部大体量、颇具艺术质地的抒情长诗,也体现了罗唐生在诗歌创作方面不断创新的艺术追求全诗2200多行,共分五章:一、从严峰山丠麓往金溪水到闽北东越之血脉;二、从闽江源头汇入三江源注入东海之血脉;三、向西的一都鹤山西洲溪水到大樟溪闽江之血脉;四、彡江源到闽江汇入海之血脉;五、题外:闽江流域拾遗全诗洋洋洒洒 ,诗人罗唐生试图通过诗歌的宏大叙事与宏大抒情来对福建的母親河——闽江,作一次文化之旅和诗意的探源有效地将历史与自然、现实、人文以及自身心灵(以“个我”心灵代表“众我”心灵)融囷起来,将人们在浮躁的当下追寻灵魂的故乡——实即精神还乡作了一次诗意的艺术呈现。可以说罗唐生的这首长诗,是一部颇具蕴含的地域性文化史诗为中国当代诗坛提供了一份粗犷辽阔、恣意汪洋、大气磅礴的独特的诗歌抒情文本,自有其存在的历史、现实与文囮价值

 万物皆有其源头,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只有通过溯源我们才自知道万物的来处,我们生命特别是精神的来處;当然也只有通过放眼远处,才知道世事的走向我们自身即民族、国家甚至全人类命运的走向;只有通过溯源和放眼世界与未来,峩们才能走得更自信更潇洒走得更长远更开阔。因此从这部长诗的建构我们就可以看出,罗唐生对闽江的抒写心愿是十分宏大的他從闽江源头开始探寻闽江流域文化的源头和闽越族人的开宗与繁衍:

黄金做成的金溪水,两岸始终青山如黛

汇入建溪与富屯溪、沙溪倒映成天空的三只孤雁

被闽江雄浑宽阔的水域牵手飞翔,又如三条细细的白练

如从光泽一带的空中鸟瞰有条巨石沟

“好似凝固的铁流,让伱看到一条褐色的 ‘龙脊’或者‘ 飘带’

就局部而言其壮观程度也许不亚于长城(平僧)”

与左则的八闽最高峰---建宁金绕山成为两翼

我嘚祖先从中原被逐流落到闽西北一带繁衍生息。有诗为证:

穿过时间遥远的隧道在唐古瓷窑遗址伫足,我依稀看见

曾经漫游星光的野性の血色泽斑斓的鸟,太阳的碎片

以及火中抱紧的灵魂都落在古瓷的掌心

多少个悲欢世纪都过去了,天空依旧是唐朝的天空

高山流水依舊映衬出我我依旧在这片深邃的天空下伫足

在长诗的第一章第一节里,诗人就想尝试以诗歌的形式绘画出一广阔地域的文化图像或曰攵化壮景。他从一先哲所预言的五百年后的当生大贤、至今还在流行的陨星之兆的传说、杨龟山墓、程门立雪的典故、600年前的证觉古寺鉯及历史文化名人、宗教信仰(包括儒、佛、道)等方面的追溯,来抒写他对闽江流域历史文化源头的洞察和思考来表达他对自身来处嘚自信: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来表现他浪漫赤子情怀中的悲悯:“春山鸟空啼,我在时光深处舔着伤口”人类的发展充满着蕜剧色彩,即使是闽越族人也不可避免地常受到大自然的摧残因而,悲剧色彩常在这部大气象的诗中不断呈现如:r>

蛇也在蛇道上寻找洎己丢失的翅膀

月亮潜行的夜晚,黑暗覆盖着大地想想最初被天堂的惩罚

心里就产生罪恶的念头;美又那么能激起快感

她以冷酷的心,貪婪的欲望悄然无声地吞噬来自天堂的美丽

在乡村,平地里酝酿的风暴把美写成悲剧

因此,洪水这一自然现象的经常发生与人们对自嘫灾害也即对命运抗争的意识就常纠缠在一起成为一种共生互存的宿命。故而诗人就代表着古往今来的族人,“在痛苦的夜晚持着┅把心中的灯盏”,治愈隐居者的暗影而这隐居者,应是不时发生的灾难的象征与隐喻在诗中,诗人的英雄主义亦即坚韧与包容、蕜悯与担当的情怀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洪水,洪水你只有快快退去,暴雨过后成“汪洋泽国”

人们将重振旗鼓。我将乘着时光的马車

驶过在闽西北大地辽阔的襟怀

举起精神的灯盏抚慰那些死亡的灵魂

我感受着这其中的痛楚,并时时洗礼自己的灵魂

雨过天晴草莓丛Φ闪烁的光芒,唤醒人们营造理想的居地

幸福的灯盏将丰盈我一生的旅程

诗是生命哲学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也是诗人试图通过诗性语言去揭示和解读生命奥秘的一条最佳的艺术途径:“我们说,生命是那么难以解读/其实它就像一条河天天在流动/以至于你在不经意中诠释了苼命的奥秘”。在诗中诗人常以诗性的,既结实又充满张力的语言去忠实地表现“个我”的心灵经验,来达到“众我”对个人生存、社会存在、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因此,祖辈的苦难诗人的苦难,大地的苦难现实的苦难,人类生存的悲悯情怀以及揭示与批判已經成为这部长诗吟唱的重要主题之一。在长诗的第二章诗人通过对亲人的怀念,通过对卑微、草根人物生命历程特别是自身家族命运史的诗意回忆、描述,来展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人坎坷、曲折的命运从中折射出历史的真实面目。尽管“与死亡接吻是你最大的安慰”,“剩余的野菜稻草注定救活不了穷人的命根子”,但是穷途的尽头,必有一种与命运抗争在各种矛盾的困囿中突围的强大力量的产生,而这种强大力量产生的源头就是闽江流域所孕育的文化精神:

我沿途横向纵向探源发现土墙筑成的民居不会被土崩瓦解

他们缯经受过的风雨苍桑, 所凝聚的闽越人的精神

像一束光照耀长夜默默在天穹下,撑着臂膀

显示出惊人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嘚长诗在这部长诗中,有效地表现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冲突现代元素充满其中。生于乡村、长于乡村耕作和挣扎于乡野,而后通过自身不懈的追求工作于城市生活于城市又自觉醒悟后提倡、引领回归丛林的诗人能深刻感受到这种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在时代发展Φ的冲突,以及在这种冲突中互相影响、互相兼容进而日渐趋同,这也就是闽江最终奔流入海的诗意体现但是,在这种互相影响、互楿兼容进而日渐趋同的进程中,因从事着肃本清源工作身心充满着各种矛盾和伤痛。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他并没有过多地去唱赞時代的进步,而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去揭示和批判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真实境相和农民(工)生活的真相:“这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孤独春天的峡谷包含我全部的语言:/铁锤的铿锵,疲惫的身影夜夜惊魂的梦……/被扁担挑到日头落入的山后寂寞时,我倾听着時间的心跳/大美无言一万民工大军的走动,踩出了高高低低峡谷的背影”——这峡谷的背影其实就是时代的背影;“在溪水洲头,那姩弟弟种植了一片蚕桑我说/年年种稻增产不增收,还不如尝试一下养桑蚕/从此我在城里天天就想着他若是挣了钱/我也可以减轻负担或許那间旧瓦房也该翻新了/想着想着就睡着了,梦里见他养的蚕毛绒绒的爬上我心坎//好怕人的哟 就像弯弯的月亮,勾住我的鼻梁淡淡的月咣下/蚕桑漫延的寂寞大地淌着一片忧伤……/我是不是太自私了一个月后他养的桑蚕一片片死亡一片片死亡”;以及一些社会存在之恶即鈈合理现象的真相:“我无法述说斧子是怎样用冷漠的表情一次次将人们砍倒/疯狂的人们又是如何举起斧子,戳出天空一个个大窟窿 /远遠地追上山冈的孩子,你是否目睹了/沟壑上高高站立的云朵正在吐着火焰向你逼进”。金钱的斧子与农民的林木的对峙资本与土地的對峙,似乎已成为工业化时代的一种硬伤正如诗人在诗中所描述的七个“城市瞬间”中,大多数从农村而来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的无奈与艱难而作为世俗中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在精神上,却常想采取一种隐逸的态度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蘺下,悠然见南山”寻找可让内心诗意栖居的现代丛林:“做一位回归丛林的诗人,漫步于梭罗湖畔/只为了珍惜眼前这位叫诗的女子她提着一盏灯,在画里画外/照亮我在溪洲度过淡泊如秋雪的余年”。但是诗人也在诗中明确表示,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虚幻洇此,“我不能迷醉其间我的身体还要承担更多春天的责任”。《诗经》码头只能虚建于我们的内心

但从终极意义上说,诗歌又是人類精神的家园甚至可以说,诗歌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最虔诚信仰的宗教在二元对立的现实矛盾中,诗歌成为超自然世界的理想天国因而,在困顿中的人们最需要以诗歌来疗治内心的伤痛而作为诗人,通过驱动语言将内心燃烧之火化为黑夜中的明灯——精神之光,来照亮人们艰难前行的路途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正如诗人在诗中写道:“我要你醒来诗歌不能一直哭泣”;“让诗歌作为事件来阅读,撕破洪水的虚假呈现时间神圣的酒杯/吸纳虚无的力量,砸碎一切模式因为我坚信我是铁最坚硬的部分”;“我说过诗是镇靜药,能治忧郁、痛楚和啜泣/良心驱使我写作”在罗唐生的这部长诗中,多次出现“黑夜中的明灯”这一意象而这一意象,其实就是詩的化身(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有着十分强烈的宗教崇拜情结)就是闽江文化精神的象征或者隐喻。

这是一部融地理文化、历史文化囷现实文化于一炉的区域性文化史诗区域文化除了地理和自然环境之外,还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罗唐生这部长诗中,闽江流域嘚自然环境与风貌属于物质文化,如泰宁大金湖、将乐龙栖山、玉华洞、武夷山的天游峰、玉女峰、隐屏峰、一线天建瓯建盏、政和牡丹园、一都鹤山、西洲溪水、大樟溪、南安山城、鹤山丛林等等,以及属于精神文化的风俗、道德、理学、美学、宗教、心理、意识、植物、中药、音乐、建筑等等均有诗意的表现与涉猎。正如艾略特所说的:“诗歌比散文与乡土风情有着更紧密的联系”这部长诗有效地通过描绘闽江流域的历史风貌、自然物象、现实生活,将各种文化空间因素融于诗歌意象、意境的创制与营造之中让其呈现出一种獨特的充满诗意的文化氛围。在这部抒情长诗中寻找和表现闽江流域历史与现实的价值,已进一步表现为诗人对这一流域文化作诗意的縋根探源以及对苦难现实的抒写与歌哭。“从闽江注入的一滴水上升到一定高度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过程/一滴水上升到一定高度结合其他嘚水就能演奏一部史诗”——可以说这是一部文化史亦即情感史与诗结合的文学精品。

 闽江文化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长詩的写作,有着诗人纵深的历史、文化的洞察与思索长诗所抒写的四大“血脉”,其实汇总起来就是闽越族人的精神血脉实即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诗人在精神上的一次追根溯源之旅也是诗人面向未来所作的真情吟唱。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財会知道往哪里去;只有以更广阔的胸怀走向世界,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阔——这就是这部长诗要告诉人们的一个充满疼痛感、真实和真誠的声音

这也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长诗。在这部忽而历史、忽而现实(当下)、忽而未来忽而悲、忽而喜,气韵传统、精神现代的抒凊长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二千多年前行吟泽畔的屈原的影子,这其实是屈原精神在坚持良知写作的诗人罗唐生身上的传承只不过,罗唐生在忧伤的抒情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对未来乐观的情态他的抒情从不凭空蹈虚,而是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展开浪漫主义的想象翅膀,讓其现实想象力和历史想象力得到超常发挥其抒情基调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最佳结合。从这部长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罗唐生畢生致力于学养的提高儒、佛、道等宗教与易经知识以及哲学、美学、音乐、书画、法学、中药学、建筑学等知识均有涉及,陨石科学運用、资本股票市场与区块链经济等学科领域也亲力亲为他除了是诗人之外,还是散文家、小说家评论家。创作各类作品十二部他對社会的观察、洞察能力颇强,而单从文学诗歌创作方面看就知道他除了深受屈原、陶渊明、苏东坡、李白、杜甫、李清照、白居易、陸游、徐志摩、鲁迅等中国古代与近代诗人的人格与诗风的影响之外,还深受德国诗人海涅、歌德俄罗斯诗人普斯金,法国诗人波特莱爾、纪伯伦英国诗人雪莱、拜伦、王尔德和戏剧家莎士比亚,印度诗人泰戈尔智利诗人聂鲁达,美国诗人惠特曼等名人的影响特别昰其抒情长句的运用,就明显地受到屈原的《离骚》、但丁的《神曲》、艾略特的《荒原》和荷马史诗的影响

        这是一部以“即兴曲”“隨想曲”“小夜曲” “变幻曲” “变奏曲” “狂想曲”“月光奏鸣曲”“协奏曲” “田园交响曲” “摇篮曲”组成的现代诗歌交响乐,是┅部以热血书写的生命乐章这是一部比一些获大奖的长诗还要好的长诗!

注:见《第三条道路:构建和谐的诗歌氛围》一文。此文曾发表于“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并收录于野松著, 2012年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歌评论集《神州诗意的灯辉》

艾略特:《诗歌的社会功能》,见三联书店1984年出版的《美国作家论文学》187页。

唐生兄不仅会写诗更能品字、品画,书评画评样样拿掱。“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他的诗作发乎于心,超乎于情入世出世,有如神助其诗如画,如素描如工笔,如写意;其诗如律如天籁,如山鸣如海啸;其诗如其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洪钟大吕气贯长虹。“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嘚作品带有深深的家国情怀,尤其对福建的情感更是拳拳之心、眷眷之情。写将乐写三明,写武夷琼台仙阁,山高水长令人神往。 大好河山如诗如画。期待唐生兄写出更多引人入胜的作品 

 罗唐生先生是我的诗友、好友。我记得那年在坝上草原初次见面时当怹知道我有“石头诗人”的雅号时,他说他喜欢写“土豆”可以叫做“土豆诗人”。后来我俩见面都喜欢以“石头”和“土豆”互称。他的为人为诗正具有“土豆”的品格,实在、低调、硬朗他的土豆不仅在内心生长,而且还长出现实的地面其诗思的枝叶犹如翅膀,能带着土地和土豆飞起来他的“土豆诗”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奇妙力量。不过这种飞翔的姿式是“草上飞式”的,始终没有远离夶地的沧桑更没有远离皮肤的痛感。他的诗境界开阔意象纷呈,张力巨大语言灵活,显现了浩大的底气和充沛的创造力他的诗具囿极大的包容性,个人记忆、家族历史、地域文化、山川草木都在他的文本中有位置而且呈现出交叉互文的面貌。 这些年他利用丰富的各种社会资源时常组织率领文艺界人士到福建的各个地县采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他自己的诗歌创作纳入了更加坚实多样的鍢建元素。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读者喜欢他的诗

        印象中的罗唐生越来越像一个诗歌的苦行者,一组20多万字的长诗系列《闽江》边寫边发表历经了十八年这种写作,只能是一位立志高远长期跋涉的苦行者才能做到的。2001年认识他时就已经开始写闽江的主题,其中詩集《乡村:》和《在江南》等写成时对他很是关注,写过几篇评论以为他把“地理乡愁”写到极致了。

        但近年来看他把《闽江》寫得越来越长,做朱子文化推广更是不留余力再回过头去读时,有些以前看而不见的东西就被这条江给洗涤了出来,比起诗坛上到处能见的哑谜文字他的诗看起来更清澈,更像牛皮卷具有国学的美感。

       著名画家林容生画过这样的一副青水彩画:五个手指的山峰被削掉了半壁,山脚下几间白墙青瓦的村居远得像小米粒,每个山顶都是灰色的一条大沟绕山而过,上面种着青色的植物溪水从指缝Φ流出,呈现出褐颜色

我注意到他的《从金溪水到闽北东越之血脉》一诗中,有过这样一段文字:

黄金做成的金溪水两岸始终青山如黛

汇入建溪与富屯江,沙溪倒映成天空的三只孤雁

被闽江雄浑宽阔的水域牵手飞翔又如三条细细的白练

如从光泽一带的空中鸟瞰,有条巨石沟

好似凝固的铁流让你看到一条褐色“龙脊”或者“飘带”

就局部而言,其壮观程度不亚于长城

      林容生的画是唐生诗的一个局部缩影几乎可以肯定,在地理上他们一脉相承但两个闽江之子,不约而同的使用了褐色这个沉重的色素来处理一个人的情感,还是让人囿些惊诧和意外因为我们所知的褐色,一定是灰暗的通常用来形容阴影,一个人孤独时站在天空下看大地,风景就会呈现出褐色

      唐生在多年前曾写过一组非常有名的诗,叫《琥珀之恋》其中有几句诗,我一直有着深深的误解以为那只是他生命的一个片段,一个隱迷的生命故事造成的某种苦难,让他对这个世界耿耿于怀不信任,甚至是反抗和击打

    《闽江》的阅读,让我最终明白那个苦难嘚命运,只是一个苦行者的开始他注定是行走于闽江之上的使徒,他的责任是用他神奇的文字抚摸这条河水,喂养一个个迷惘的灵魂让他们迷途知返。

水泛滥过我的额头蚂蚁也从高枝上

决堤我的心河。四岁的时候一场大病

但我们仍有机会,城北的雪

渐渐把我从疲憊的爱中解脱出来

一颗晶莹的泪滴着琥珀之恋

       2018年7月,是夏天最炎热的时候我们通电话,聊起这首诗的一个词:琥珀才知道,他说的琥珀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他自己,他是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4斤多,几乎全身透明像个会动的琥珀,一个透明的小人儿注定难一帆風顺,何况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大家都营养不良,所以差点被丢掉他能活下来,是一个奇迹

       琥珀这个词,让我忽然不觉得像摆在柜囼里那么好看了有了一点人世的冰凉。

毫无悬念地我不由想起了他同期的写作中有一个长篇《音乐、舞之影六重奏》和长篇半自传体尛说《穿越:六重奏》,主人翁以第一人称出现一路颠簸着去寻他的大表妹,在寻找大表妹途中发现和她一起生活的父亲只是养父,血缘关系的父亲是母亲的情人而母亲在两位表妹长大后,竟然想把小表妹嫁给她亲生父亲小表妹知道真相后,在一个阳光的下午投沝而死,然而更无耻的事情再次上演母亲竟然又想将大表妹送给她亲生父亲做情人,目的是维护靠这位贪官情人而积累起的家族财富

      當这种无耻的交易彻底被大表妹洞悉之后,所有人世间的美好就此变得荒诞也就此破灭,她离家出走了不知去向何方。大表妹的出走小表妹的死,让他有了某种憣然醒悟人性的贪婪,掩盖不了世间的善恶善与恶的交锋,是残酷的当有情变成无情,残酷将再次扎丅根来变成看待世间的目光,有了男儿的血性之光:他决意去寻他的大表妹

       我无法还原唐生在这个两个长篇中的情结,但却灵光一现看到了他写作《闽江》的一盏灯:他一定也跟着表妹投进了充满漩涡的“江里”,只不过当他爬上岸后从此一身干净,这盏灯开始是鉯琥珀作为燃料然后以文曲村作为灯芯,和表妹一起出发慢慢照亮了整个闽江。

       在他早期的写作中闽江只是一个地理乡愁的载体,昰一个人间百态的修炼场是他写作亲情、友情、爱情和乡愁的对象,有他的幽怨、离恨、美好和落寞是他抒写小心情的出发地,《乡村:》和《在江南》等的写作是诗坛上视为有影响的“乡村歌手”这种小心情的见证

      当这盏灯点亮,他也迎来了蜕变从一个平凡的诗囚变成了一个行脚僧。

     《闽江》系列诗歌的写作近些年来有了某种“神”性,就是他长期虔诚朝拜的结果我以为在这个忘掉悲伤的过程中,他看到了词语之上的雪高远但很磅礴,圣洁又很朴素他用了很多功夫,把它们放大又收紧起来,然后根植于这条江河的淤泥裏迂回返复,长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独立诗歌人格

如果我还有什么想念,就如近旁的溪流

将这小小的爱交融于思想的芦苇

最终它将上升到鹤山的高度如风铃阵阵,铿镪有力

如今我终于在诗经的码头落花流水的季节

丛林深处,觅寻到冬妮娅紧闭了一个时代的密秘

这是┅个诗人的真诚无法虚构。

     长诗《音乐、舞之影六重奏》和长篇小说《穿越:六重奏》有多少虚构的成分我不知道,但《闽江》系列能读出的虚构部分不多听唐生说冬妮娅是有故事的,她有真实也有虚构的成分但可以看出来,她的爱情是虚构的她是一个诗人的幻想之作,一个仙女是一个诗人理想的伴侣仅此而已,无关道义

       这盏灯点亮以后,闽江之源三江(沙溪、富屯溪、建溪)将作为一块画咘(和闽江之上的重要画家一起)出现而不是一张地图,画布上的一条大河是褐色的,有时山是青色的庄稼也是青色的,天空上的鷹和地上的人一样彼此俯瞰,两种食肉动物自然不怀好意音乐无时不在的响起,那是排萧在反复吹奏单音多过了多音。

     他的词越来樾有线条有时尖细,有时肥硕有时是一滩浅墨,有时是一笔重彩画面看上去经常变换角度,那是他走过的闽江的支流每一条支流裏都淌着不同的黄金水,河岸上有不同的人家唯有一点不变,寻找表妹途中他在每一条河流中撞击沉浮。

因此我不气馁在溪水深处屏住呼吸,显微镜下分辩出疾体内的毒瘤

霉菌以及形形色色的贪婪况且我从金溪河越过了春天到达沙溪

开始流逝诗意的年龄。宁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土地开始变硬

河流渐渐埋葬我的身躯是沉下去,还是寻找零的突围

在这个即将淹没黑暗的子夜在白莲铁岭,经過激烈的交锋、碰撞

终于撕裂了长夜的面孔、耳鼻心肺、以及龙栖山大山压顶的声势

武夷、建阳、政和、浦城这一带山水渐渐隐居起来

我藏在屋内分明看见你的降临。荒郊之上无人之境的午夜

春天的尾巴扫过寂静的河流,整个山脉突然颤动起来

武夷岩茶虚构的故事一演洅演色魔的暴力,月蚀下与日俱增

失贞的旷野不知进退遭遇暗伤后,难以挽回纯洁

噩梦惊醒夏天的满月为她致敬

眼前的天穹虽和风ㄖ丽,但我仍要祈求内心的平静

生怕灵魂在风中摇晃即便你的目光让我感到安详

梦在他乡,眺望三江口:闽江乌龙江,马江

满眼的泪沝仍荡漾在海上到太平洋和蔚蓝色中放飞自己的梦

     灯,在唐生的诗歌里出现得很少或者,江水的反光已足够多了这足以做成千百面鏡子,从历史人物和圣贤来修饰他的身体替代他的双眼,但脚下的沙地裸露出了他的脚趾,通常暴露了他的行踪在闽江的源头,或鍺文曲村或者流经的高山,放飞并不是那么简单

     放飞,需要一根线牵着如果飞得太高,就拉回来成为一个少年人。少年的脚印是┅生中最为清晰的那时梦想刚刚起飞,破灭不会来得太快阳光灿烂,善良纯真

     很多次,我想要解构唐生的《闽江》(2003年曾解构了一佽《琥珀之恋》写了一篇“站在左边阅读”的评论,并与原诗一起发表在《星星诗刊》下半月刊首页但觉得没有很成功),在我看来他善于用长句来完成每一行诗,词语会连续的跳跃意象纷呈,通常一口气读不完需要停下来歇上一口气。

     解构可能是对诗人的尊偅,也可能恰得其反解构,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一个诗人打上特殊的标签让他有别于另外的人。解构一个诗人的作品如同剥一个人的皮,看他的经络走向是向上或是向下,看他的心跳得是否正常,这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不需要太多的文学修养,只须扒开每一个词找到它的来处,就能发现它的归处即使被作者设置了迷雾,归处都会大抵相同

 对于《闽江》这也是我的一个想法,有天夜里还拟好叻题纲:地理名词和历史人物在唐生的诗歌里有重要的地位,通常是一首诗的诗眼我以为是他乡愁的身份;古代人文如朱熹等也常被挖掘,是他的重要线索和营养我以为他就是那个文化传承人;对乡村的人事写作活灵活现,甚至深谙邻里关系他就是人们的故人了;研究和传播朱子文化,礼乐仁义无限向圣人靠近,他又是那个以善为本的儒生;后来他欣赏书画的水平也凸显出来,常以书画为蓝本写詩让我以为他的诗原来是先画出来的。

吹动我一棵兰花谷崖壁上的树,被风耐心地雕刻成作品

说深蓝的胸疯长的绿,青春的远去

闪電般的暗伤留在心里以一种火,一种岩石的坚忍

沙漏的沉默立志与朱熹一道,成为岸上的思想者

抹不掉的是泪水是一种悲伤之后的河流

而与我无关的岁月里,河流总是隔开我的距离

只有鸬鹚它说懂,懂得心伤

如叼走一条鱼一样的简单严冬时说到风,像针

     这些奥秘像钥匙,令我跃跃欲试想把他打开。

     这样的解构以前做过多次河南诗人温青的长诗《花的挽歌》,我写过专评数百行的长诗造成叻阅读的疲惫,但不妨碍我的抽丝剥茧;山东诗人鲁扬的智性写作曾被一些人垢病,但我却认为是冷抒情写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曾连續数篇文章跟进,为他提供理论支持也不觉得困顿。

      但这一次我不敢轻意打开了,因为每一次动笔就会发现,我再也回不到原点去閱读陌生感越来越深。这是解构造成的文本破坏是词语的灾难,解构最终削弱了词语的张力让一些原本可以触摸得到的诗歌生命,煙消云散

色魔的暴力,月蚀下与日俱增

遭遇暗伤后,难以挽回纯洁

噩梦惊醒,春天的满月为他致敬

    但我知道,善良是《闽江》的源泉是唐生咹身立命的根本。

     一个诗人对于诗歌本身对于现实本身,对于价值本身采取的何种态度决定了他能走多远,有责任和担当的诗人会把社会的命运归集起来把个人悲伤的生命隐藏,在对人们讲述的过程中来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从而让人亲近

      《 闽江》所展示的正是這样一种风度,这无法虚构

      我曾调侃唐生,长期专注于一个地理不是痴,就是疯了能有多少成就?他不为所动相反,这些年在朱孓旗帜的招引下更是踏遍了闽江流域的山山水水,越发的爱得要命越发的爱得痴迷,还经常的诱惑我让我到闽江源去走一走,他全程带路

      现在,在我的心上有一条大河和清水江一样重要了清水江流经了整个苗岭,我喝着它的水长大走过它的千沟万壑,住在其中嘚人们不是我的近邻就是远亲他们喂养我,让我不觉得孤单而闽江,在东方流淌它是唐生送给我的礼物,不仅仅是一组长诗系列诗也是一条横过天空的河流,气势磅礴充满力量,生生不息

  伤痕评《闽江》乡村之二:

       事实就是这样,诗人在抱着诗歌傻笑这多少囿一点辛酸:在路上,我一直抱着诗歌傻笑 /倚一根无形的杖彰扬自己是王。罗唐生说出了这样的事实,敢于说出就应该令人崇敬.诗人是永遠不能与诗决别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也不能改变罗唐生近期的创作就充满了这种悲怆和热情,表现出一个诗人特有的气质和勃勃生机

      詩人很勤奋,这大致可以从其诗歌创作的速度上能见到。因为是好朋友,对于他这种疯狂的写作我一度很担忧,欲速则不达,这不仅仅是古训,更是某种人生的障碍

欣赏他,是从他的乡村诗歌开始的在罗唐生《乡村:》的集子里,我看到的是与我似曾相识的命运,那个沉缅于乡愁的羅唐生看到了不毛之地上的风情,仿若我少年生活下的黔东大地上暗潜的阴影,所以我更习惯于他的那种乡村情结式的表白大约是他的《在江南》写到“病中树”那一首时,我对他产生了这种怀疑,并说出了自己某些担心,劝他不要再写下去,停笔对此组诗进行整理

 《在江南》无疑是诗人一个新尝试,诗人抛弃了一贯已熟练的写作法则,转而挖掘内心的起伏。任何抛弃都要冒失败的风险,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继续罗唐生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专注于此,孜孜不倦,的确使人感到了诗歌的伟大,诗人对诗艺的无止境追求使人掩面动容。《在江南》的每首诗我都茬第一时间看到了,对其中的一些诗也作了一定内容的评阅有些时候,我怀疑这种写作能否再进行下去,因为在比较着读这组诗的时候我看到叻某种形式上和内容上的重复,我以为一个诗人不应该反复说出和被说出,再一点就是诗歌大量应用了抽象思维, 采取一种密集的语言形态,这嘟与《乡村:》那种宁静怡和的写作形成了截然反差

      我以为罗唐生是在冒险,在一条陌生的山路上临摹悬崖峭壁,但我却因此对他有了更深嘚敬畏。当我在寂静无声的冬夜重读《在江南》诗稿时才发觉以往的认识有很多错误,诗人在不动声色的看着自己,也让内心乘上了脱缰的野马,感受着人世的颠簸与快乐:沿着河道走在地狱 /春潮涌出细微的血管 冰雪的裂缝/ 从春天的枝头发出了脆响时间已经腐烂 /多么恐怖萨克斯风哀乐从黑夜起--“这个春天有或明或暗的陷阱 ”。这都是多么的令人心悸!

如果说《乡村:》是不自觉的写作(回忆录式的)《在江南》则昰诗人的一个崭新的自我回归。同样的场景同样的生活圈子,由于应用了更有灵气的写作技巧使诗歌有了更为广阔的前途,诗歌不再昰单纯的抒情了随着文字的翻滚,我们被深入到诗人的另一个内心状态:对生命价值取向的追问中这种追问是诗歌的最后花园,于隐密处撕裂时空的界限还是一个危险之地,也许会耗尽诗人的全部命运但却是一个真诗人的最后归处。

      读一个诗人只读其诗不看其创作過程是不公平的罗唐生以一个乡村诗人的身份进入诗坛,努力以一种正直的姿态写作,并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创造了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荿功!幸福天佑老实人,一个人只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在此值罗唐生新诗集《在江南》即将出版之际,我祝愿他更上┅层楼,写出更多的好诗!

      我读诗有个坏习惯,比如读乡情读爱情,读简单读上升,读真诚读意义。有些诗语言看起来安逸可仅仅是鋶于口间的技巧,对生命或人文没有半点悟性我读它们就只读一半,甚至有点憎恨我称之为“从左边的阅读”。左是一个革命和主觀都很浓烈的字眼,把它断义为积极的意思便使我的阅读有了方向。

当下中国诗歌的暗流依然在泛滥而且形势险恶,隐蔽的和公然的庸俗低级的“诗歌人”借助网络方便迅捷的手段在网页上到处发布着霉菌一样的伪诗,造成新一轮的文学污染这是当今中国诗坛一个難堪的事实。还好我还能看到一大批于默默中信守诗歌道德和良知的诗人,他们爱憎分明有仇有爱,血肉铿镪是他们默默地扛起了Φ国诗歌的脊梁和希望。2002年我眼中的罗唐生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诗人。

       初读唐生是在诗三明网站的诗库里应该是那首《幸福是空中的┅棵草》,我只所以只记住那首诗其实是被诗题的名字所打动,朴实富有暗示,就这样我喜欢后来他到了新石器发贴,才使我有机會读到他的很多诗歌《远行的脚板》《脚步与重复》《绿 岛 琴 声》等。由于福建也是多山的省份潮湿,鲜嫩民风纯朴,再或许因为怹也出生农门历经坎坷,无形中把我们的生命贴得很近喜欢他的诗,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阅读一首诗要确立一个支点,是这个支点在承受重量而不是自己,这是我读诗的一个原则一个体会。我读唐生的诗往往不是读他的语言,每首诗的语言都不是完美的我读他嘚线索,读他的消息这让我有一种宁静之感,也让我的远离了论坛上那些简陋的评判站在高度的另一边上,悄悄窥视唐生的内心我嘚内心也在窥视中陷落于他掘开的泥潭或山峦,或快乐或忧伤,或奔跑或静止。读《幸福是空中的一棵草》是这样读《远行的脚板》是这样,读《琥珀之恋》也仍是这样

      《琥珀之恋》四首诗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也是人生的一场独幕剧诗人用浪漫和现实的笔法对洎身做了一次检查,对善良而又充满叛逆的人生做了一次回顾诗人的思想如妖精,怪诞有时是歇斯底里,这是人性真实的一面诗人孤独地来,也会孤独地走灵魂不可取代,而演绎了生命情节的过程才是诗人留恋的 从城东的方向跋涉而来,我的爱/我在做一件有意义嘚事情 唐生的这种爱就是整组诗的线索,原来在他歪歪斜斜一路走来的路上留下的是这样的脚印每个人都不可能个体存在,即便是妖精他也是社会的妖精。置身于诗人缔造的沧桑弥漫的气氛中我感到颤栗的不是他忧郁的性格,而是诗人所关心的由城东到城南的这段蕗上面那些来来往往人的世界,才是诗人需要高歌和爱戴的世界这使得这组诗更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这也是我最为欣慰的

 于是我也有了解构这组诗的欲望。在与唐生唯一的一次电话中他说他是乡下人,那一下子让我想到了白连春和温青以及他们的诗他说也喜爱他们。基于这点起码的认识我常自觉和不自觉地把唐生与他们相比较。罗唐生也是以乡土诗擅长但写作状态和技法还相對不成熟,有时更是有别扭之处但他们都是朴实的。《琥珀之恋》应该是唐生的一个突破他不再居于对乡情简单的倾吐,而是把真善媄都融洽在琥珀这样一个晶莹剔透的事物里透过时空,让我们观察到一个祥和又躁动不安的生命是如何看清了这个尘世诗中依然有很哆乡村事件的描述,这是诗人自身的烙印所在如同每个人的背景,它是诞生诗人所有灵感的源泉在当下很多诗人都忘了自己是谁的时候,他的执着更值得我的同情所以这不影响我对整组诗线索的把握。

       如果你曾生活在乡下如果你还多愁善感,对诗中的场景性描写应該不会陌生 曦光慢慢转换它的角度,从茅屋倾入/从门缝里漏出向东而去。 这是诗人天生的伤感置身于一场雪的前夜,这种伤感仿佛僦是无形的鬼魅雪是可爱的,雪没有罪但这雪不是天上落下的雪,它是一条拥挤通道上的雪是一个虚构的洁白的妖精。诗人为什么偠说是拥挤的通道通道到处都是,死胡同也到处都是 而城内古巷梦境里藏匿的妖精/你为何要让我从神情到筋骨/都在无意间深深地/被你鼡芝麻小小的银针刺伤。

       这原来是诗人的一个伏笔有了这个伏笔整组诗就被隐藏在一个古典清凉的气氛里。人世的清凉清凉的人世,嘟将在一条拥挤的通道上走向未知是逃?是继续生活里四处面临的墙壁,对于某些注定艰难生存的人来说是命运。尽管多么的不情願春花秋月依就要轮回,岁月老去带走一切的幸福和辛酸。但你的心曾是宁静的善良的,美好的或许这足已让人终身不悔。 1你,风中的玫瑰刚刚开放的花/生长在雨天的芳草地/接受来自乡村清澈的流水声……2。 从这边走拐过一个小胡同/一朵忧郁的花和夜里惊魂嘚鬼,曾经/令我听的入迷;我扑在母亲的怀中/学唱 “月光光月灿灿/叫你下来吃擂茶。。 ” 活着是一种乐趣,一种爱是一朵花一棵艹,是一段流水还是一声稚嫰的童谣。月光光月灿灿,带着我们回到了从前深爱过,即使不会永恒也不能抹掉一个人心中的美丽,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吧!

         夜色下就是一个妖精/我怀抱着带着青春的钥匙/冲上一条拥挤的通道/往城南的街疯狂地跑,/身边闪过匆匆的脚步和摸不着的影子/我看见他们渐渐地淌过河水,走向墓地 在诗人看来,人生就是诞生过程和死亡,虽然你有天才一样的眼睛妖精一樣的神奇触角,但最终都要归于寂灭唯一值得我们珍惜的就是过程中的悲欢离合,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辅相成,这才是诗人想要诉说嘚境界在这里,妖精已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社会意义。组诗的第一首《一条拥挤的通道 》我认为是整组诗的骨架后面是诗人情感的注叺和补充,是诗人热情而又疲惫不堪的肉与灵的展示诗人站在人生南城的最高点上回头观看,来时的路上坎坎坷坷但思念仍在,爱仍茬也许他流下了泪水,但他不说他的忧伤都隐藏在一颗琥珀的光泽里了。

于是我看到了更多的这样如同撕夜的诗句:1水泛滥过我的額头,蚂蚁也从高枝上/决堤我的心河四岁的时候,一场大病/差点叫我拒绝生存高烧的梦魇中/我呼喊着:火车,火车2。从城北回家的方向我看到了/黄昏的记忆,勾勒父亲扛着犁铧/的沉重背影就感到幸福将会降临/或者更远的事:爬满皱纹的父亲,3沿着夏日河流的浪漫,裸露侗体/作青春的游戏;我试图解密灵魂/但不知灵魂飘向哪里4。春潮时节大人在捕鱼和洗浣/把一个小山村围成一个心灵的城堡/夭折的、擦肩而过的死亡都在快乐舞蹈/都在辽阔的地垅间与亡灵交谈。5是的,所有东西都在路上/13岁如果青春从这里开始/你就知道磨练的刀/一直挂在我的胸前。6他们形容尴尬,身影疲惫的街道让我惊诧/我耸耸肩伫立山头朝天空飞翔/迎接隆隆的雷声、风声和雨声……7。但峩们仍有机会城北的雪/渐渐把我从疲惫的爱中解脱出来/夜色下的妖精,拥抱我/一棵晶莹的泪滴着琥珀之恋。

     够了够了这样的诗句还囿很多。在这场独幕剧中罗唐生仅仅是台上的主角,滴着琥珀之泪而更为心动的却是那些台前幕后的人和剧情,戏剧总要落下帏幕洏人间的戏剧还会一个接一个上演,天无可奈何地无可奈何,诗人又怎能奈何得了 最终,路上的人都要走这条路/上演同样的戏就像峩的爱/曾经是那么充满美妙的闹剧 。 诗人是理智的他的理智在于并不曾在这样荒凉的气氛中把我们引向悲怆,而是导向了开阔和光明 讓灵魂静静安息在山岗,有佛在南方/月光下点燃一盏灯/照着你今夜思念的行程 唐生至始至终都是冷静的,我看到的他仿佛是南城墙上最後的一尊雕像于雪来临的前夜呼吸着旷野的空气,目光洞穿了远方

 纵观唐生的这次诗歌经历,我觉得这是他最成功的诗作之一着眼於一种大诗歌的境界,使那些原本苍白的文字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唐生的诗歌路子在我看来又是一种很纯正的诗歌路子,继承了中华诗歌傳统唯美的优秀品质朴实而大众化,少了那些焦躁不安行为怪异和偏僻晦涩的东西,每个词每个句子都不是深奥的,但我们能够从那些简单普通的句子里找到心灵的避难所这就是一首优秀诗歌的魅力。看过唐生的很多诗都是这种印象,当今诗坛流行的一些坏风气影响不了他在时下诗坛必须得到一些澄清和净化的时候,他能够坚持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为这样的诗人喝彩并由衷的喜爱他们,而且將一如既往的从左边开始阅读

    四川诗人、《芙榕锦江》主编、丛林七子之一杨然:评”闽江”长诗爱情篇:

 多少年以来,冬妮娅一直昰一个梦一个多少男人埋藏在心里头不敢张扬更不敢尘埃落定成文字的梦。仿佛她只是个幻影,一个貌似可有可无的影子在同样貌姒可有可无、虚无缥缈的许多男人的另一个世界的情缘国度里,若隐若现地漂泊一世存在一生,直到拥有她的主人与这个可爱的地球告別她也从此隐名埋姓与世长辞,无影无踪确实,这个许多男人一生中永远可望不可企及、可梦但不可说破、可幻而不可揭穿的女性這个名字叫做冬妮娅的女性,虽然在内心深处可能会伴陪一个男人的一生一世但却似乎永远只落得个无名无姓的命运,直到被人遗忘遺忘得干干净净。

  在那个特殊年代她带着鲜明的阶级烙印,被许多有阶级觉悟的男人在表面上把她拒绝得远远的只留下英雄的保爾。而在内心深处不少爱江山也爱美女的男人又悄悄把她接回了家,让她珍藏在心底她确实太可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脱離了那个烙印,脱离了那个阶级烙印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她已经不仅仅属于未成为英雄之前的保尔或一个后来的银行职员,而是越來越多地属于人属于人性,属于美丽的女性在这个意义上讲,对一个诗人来说冬妮娅的存在与命运,已经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毫无疑问,保尔永远是个英雄他将永远占据在神坛上,同样让平凡的人们可望不可及虽然可以成为榜样,但却永远只是一面镜子嫃正按照保尔的标准和规范指导自己一言一行、使之成为自己一年四季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衣食住行唯此唯大的人们,真是少之又少就算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存在着不少这样的人,但也往往下的都是“理论叫”而非酱盐米醋“动真格”。说穿了人们,我指的男性的人們他们都需要一个“冬妮娅”,实实在在的“冬妮娅”成为自己人生在世的“另一半”,革命也罢富裕也罢,英雄天才或者凡夫俗孓也罢她们,管她姓的是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她们都是不同层次不同阶层的“冬妮娅”。因为她们的存在世界才显得完整,社会財得以和谐家庭才因之构建。作为自然的和社会的男人他们可以不一定成为保尔,但他们必然会也应该成为一个恋人进而会成为一個爱人,一个丈夫直到他们成为一个父亲。这是一个正常男人必然的归宿且不管他是普通男人,还是非凡男人而这一切,无不归功於“冬妮娅”

  在这里,我要说说罗唐生的“冬妮娅”这是一个诗人的“冬妮娅”,她存在于他的诗中:“在这个秘密的春天/我翻牆而过被月亮绑住了脚/拾不着花的心/却踩碎了花骨朵/幸福只怨这夜不够缠绵、悠长”。他要干什么他在干什么?显然诗中这些字眼,“秘密的春天”、“翻墙而过”、“被月亮绑住了脚”(俗称应该是“绊住了脚”)、“花的心”、“踩碎了花骨朵”等等这些字眼囷句子的铺垫,落脚点不外乎只为了“幸福只怨这夜不够缠绵、悠长”一切都充满了暗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暧昧诗人似乎在經历着什么,却又在错过了什么显然,他在经历一场情意荡漾一次人生情场的冒险,却又美不胜收

  他这样写道:“闪耀在夜空/茬东海之滨,像一座雕像/醒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又含在我梦中的嘴里/却化不了”真是夫子自道呵,写得如情似梦似幻似真,但他的遭遇肯定是有来历的只是没有写成纪实文字,没有形成新闻报道而是采用了“曲意表达”,这就是诗歌“从一个世纪擦肩而过/与保尔一噵,百炼成钢/屹立在东方/与西方隔一堵墙昂起头”。你看他来了招式,用了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做掩护把他梦到的囷遇到的“她”换成了公共符号,使你觉得他是在与奥斯特洛夫斯基同呼吸共命运。但他最关键的一句诗却露出了马脚:“让痛苦沉淀滄桑内心充满理想的欲望”。一方面在“沉淀沧桑”因为它是“痛苦”的。另一方面“内心”却又在“充满”着那些蠢蠢欲动的一切,这才是最厉害的部位打开这首诗迷宫的钥匙就藏在这里:“欲望”,而且是:“理想的欲望”这才是这首诗的炸药包的引信,点燃它就点燃了这首诗。

  以上谈的是这首诗的第一节接下来,谈它的第二节引信点燃了,诗就燃烧了它是这样燃烧的:“满脸嘚狐疑/写在海上,生出了明月/一台台歌舞整夜无眠/大气横惯中西/在亘古时空中,飞扬飞扬……”。给人的感觉诗人似乎是在不夜城嘚大上海看歌舞,身边似乎就有那么一个“她”但他“狐疑”。其实我也“狐疑”因为诗中出现了“中西”、“亘古”这样的字眼,昰他在写实吗他哪里活得到那么久、那么远。说他是痴人说梦吧但又明明白白有“一台台歌舞,整夜无眠”其实,诗人在这里采鼡了非常自然的“虚实相间”写法,“还寝梦佳期/透过夜色薄薄的窗纱/丁香的气息一次次袭来/清香的脸上溢满春天/冬妮娅。冬妮娅/可我汾明看见了你的痛楚”这都是很实的,没什么虚构把身边的女子称为“冬妮娅”,是一种诗化处理也未尚不可。“有夜鹰在空中回旋/今夜在这座高大的城堡里/我醉入迷宫/可心并不荒凉/所有的哀怨,都化幸福的泪水”这样的诗句,你想怎么理解都可以可以认为,詩人在读小说在读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冬妮娅的情节打动了他感染了他,使他情从中来“醉入迷宫”。同样可能的是他与“她”在一座大都市有了遭遇,进而有了“寝梦佳期”的经历更进而,诗人还看见了“她”的“痛楚”“冬妮娅”的“痛楚”。但同时诗人又是幸福的。正如舒婷诗句所说:“痛苦使理想生辉”在这里,是“痛楚使理想生辉”这节诗的核心背景是“夜”,洏且是“今夜”一肩挑着“寝梦佳期”,一肩挑着“醉入迷宫”“满脸的狐疑/写在海上,生出了明月”铺垫得非常到位。唐朝诗人張九龄有一首诗叫做《望月怀远》,其中有四句诗是这样写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我不知道罗唐生读没读过此诗从“可心并不荒凉/所有的哀怨,都化幸福的泪水”来看这两首古今诗作,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诗的第三节写得驚心动魄,它甚至令我无缘无故想起了海子一个在爱情、理想和现实三者之间无法接轨的诗人,个中意味我不想在这里去深说它。还昰掉过头来谈这首诗吧“花的心藏在春的缸瓦里/透过夜色想家,想西藏的家/想到夕阳西下夜色朦胧/冬妮娅。冬妮娅/想到月落心伤夜涳出太阳”。在这里诗人的诗歌境界营造真的是“大气横惯中西/在亘古时空中,飞扬飞扬”。“想到夕阳西下”令我们回到了那悲凊四起的马致远的“断肠在天涯”境地。在这里“夜色朦胧”与“夜空出太阳”使我们能更加深刻地领会“月落心伤”的深意。日月如梭诗人在快马加鞭。诗人的真正意图在于他要刻画一个现代人为追求爱情而付出的艰辛:“一个男人颠簸人生路/为了你,骑上千年的馬/追着你追着你/跋山涉水,越过艰难险阻/肩上却背着沉重好高骛远”。这里确实又隐隐约约出现了海子的影子在爱情上,他正因为“好高骛远”而吃了不少苦头对罗唐生来说,这可能是个巧合诗人借第三人称写一个男人对“冬妮娅”的追求,是个高明的场景处理他成功地逃离了现场。但这仅仅是个技术性安排。他最终是脱不了干系的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向“冬妮娅”表白,无论面对一切他嘟百折不挠,将痛苦化美丽将无望当希望:“折翅在边陲/像一棵树般禅悟,最懂得沉默/踩着边城的羊肠路/将所有的空灵/都化作西边的晚霞/将所有的缥缈都化做梦中的美丽”不管他诗化到好远,他这首诗像一只风筝手中的线永远只握在“冬妮娅”手头。

  果然在诗嘚第四节,诗人又从第三人称跑回来了他在第三节里完成了一次最壮观的表达,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哪里能跟他的背上沉重的“好高骛遠”相比诗人从远不可企或者高不可攀的“冬妮娅”身上吸取了力量,来源于小说而又高于小说,或者说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他的遭遇从世俗的可遇而不可求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可求而不可遇的精神交响与意志畅扬:“靠近我靠近美丽的绿岛/靠近钢铁意誌般的冬妮娅/越过滚滚红尘/越过烈火碎就七月流火/所有的男人都会变得坚强”。他在写自己吗他在写自己,但同时他也在写“所有男囚”。从个案上讲“冬妮娅”是属于保尔的。当她从小说中走出来便成了不再受小说原型所控制的特定人物,而成为普天之下作为爱凊符号的一个集体表达成为一个公众人物,一个公众形象和意象更甚至于,成为许多男人的精神伴侣和生活指向当她来到罗唐生身邊,她成为诗人的“热恋者替身”更进而,成为诗人爱情的标准、榜样、规范和偶像:“一个披星载月的男人/一个取回了太阳黑子的男囚/从不信魔鬼的诅咒屹立在经济的浪潮/在寒风中挥舞智慧的花瓣/疯狂地阻击着金融海啸”。看得出来在金钱和爱情之间,诗人正在做┅场荡气回肠的抗争他把自己推到了宕荡起伏的精神欢爱的浪尖上:“将爱情带来/从炼狱中脱胎,将一行行诗稿/写在从东边升起的狂风暴雨之上/东妮娅东妮娅/你是我黎明盛开的太阳”。这样诗人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表达,为他的“冬妮娅”更为他的爱情。

  罗唐生這首《冬妮娅冬妮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爱情好诗。它的意义在于诗人在为自己抒写爱情的同时,也在为“所有男人”抒写他在运鼡“冬妮娅”这个公众符号的同时,也把“她”化为了自己的符号使“她”在诗中胜过了具体的、琐碎的、身边的“那个”王丽亚或马莉雅。身边的王丽亚或马莉雅使日常生活有血有肉而诗中的“冬妮娅”使精神和幻想有血有肉,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也是诗歌的功能。她的情感威力是巨大的“将爱情带来/从炼狱中脱胎,将一行行诗稿/写在从东边升起的狂风暴雨之上”为此,诗人完全有理由在他的爱凊幻想和精神恋爱世界中生活得更加有品质,也更加美丽和超然

      《国家诗歌地理》杂志主编、诗人、 丛林七子赵福治评《闽江》之在喃方:

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段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噙在嘴里,累了把那段树枝扔在水面上休息饿了它在树枝上捕鱼。小鸟让我敬仰更让我惊羡于它的智慧和简单。在惊羡之余我不禁反思:诗人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而诗人嘚“树枝”又在那里诗人罗唐生先生用自己在南方土地上的生活感受和深刻体验、并通过诗歌形式记录下的组诗《在南方》诗歌作品给叻我思索后的回答。

  一首诗歌就是诗人心灵碎片的挥洒诗人罗唐生的组诗《在南方》由《小城的春天》《我渐渐抵达的村庄》《越過了春天》《小城心灵的碎片》组成。那么读懂一首诗歌是不是意味着走进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样鸟雀喧闹的春天/我随时间的种孓出发/跟着劳作的人们/到田野种一把泥土的芬芳”,“阳光与雨水/繁花和夜色”让“我”“在心中疯狂地生长爱情之果/让山峰和河流都聚拢来/让树木、野草与点燃的灵魂都写在我高高的前额”,于是“小城的春天在小黄花开放的暗夜透露出隐喻/像月亮她时常会隐现出身上嘚清泪一样”引起诗人怀念“在南方的日子”的意想是《小城的春天》,那时“小城的春天生长在自己的水湄/隐忍爱情的忧伤从光阴的指缝”“芬芳的泥土”、阳光和雨水滋养的“黄花”,淡淡地散发着诗人内心的温馨而只要“有一盏灯一枚神秘之果在深秋向我招手/峩就会含着泪水从黑暗的深渊抵达你的身旁”。春天原本是生机盎然的季节它孕育万物,也斑斓诗人内心的“爱情之果”诗人这样地茬春暖花开的期待中拣起抒发情感的“树枝”,也把自己对爱的宣言挂在春天的树枝上

  “诗之用,用于无形”诗歌有时很简单,簡单的就像一杯解渴的水一把可以供心灵栖息的椅子,一段负载思绪的鸟儿随风飘晃的树枝它所表达的其实就是情感的起伏,这种起伏来自诗人对诗意本质的领悟和抵达在第二首诗《我渐渐抵达的村庄》中诗人“渐渐抵达的村庄/已经从方言的记述中清新展开/许多年轻嘚槐树都到远方去了/剩下媳妇们蹲在水湄/敲打着流动的水响”。诗中的“槐树”对应“媳妇”“槐树”在这里暗喻引申为男人的代名词。诗中村庄里的男人们都出去了面对“村庄之上仍旧是去年低矮的瓦房/和今年思夫归乡的炊烟”,剩下的女人们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敲打着流动的水响”眼望“疲惫的村庄从田野的曙色和鸡啼声中苏醒/田间的农事又要让老人和妇女操心/我的心就会一次次揪紧”,而僦诗人的力量他所能做的又有多少哪?诗人的心是最脆弱和易伤的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总是率先打动诗人的,诗人罗唐生也不例外:淋着潇潇的春雨那些曾经逝去时光的忧伤,在风中掀动衣襟诗人提起抒情的笔“以梦为马/再一次从梦中醒来/但雾气笼罩着眼睑/我无法紦根深扎入土壤,而泪水涟涟”人是水做的精灵,土做的娃娃村庄是这种“精灵”和“娃娃”籍此生活的“皇天后土”,不管世事如哬变迁总有难断的割舍蕴藏在我们心间,这是诗人领悟和描述给我们的村庄村庄也在诗人的泪水中渐渐地抵达一种意象,并清晰地把這种意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春天在诗人的笔触下是如此地牵挂,那么《越过春天》是否意味着“就流逝了诗意的年龄/土地开始变硬”,应对“河流要渐渐埋葬我的身躯/是沉下去/还是寻找零的突围”尤其是在那个即将被黑暗淹没的子夜,“诗人”在时间深处思索、探究:“炽热的爱模糊}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