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儿童空间设计游戏安全设施主要的有哪些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城市开放空间中儿童游戏场所规劃设计探析

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是促进儿童智力、体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儿童的集体感、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儿童嘚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高质量的游戏环境。对城市儿童来说街道、广场、公园等开放空间是孩子们经常光顾并且较为喜欢的游戏场所。開放空间中儿童游戏场所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游戏权利的充分享有如何在开放空间中为孩子营造具有激励性的高品质的游戏场所應该引起我...  

  •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個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

长文首发我的微信公众号,转載请联系本人取得同意

大约2015年4月,深圳市工务署组织了对深圳市幼儿园设计指引的编写我们公司有幸中标,与另外一家设计事务所共哃编写这本设计图集经历了将近一年的编写终于结束。

虽然问题中问的是学生设计阶段的幼儿园方案和实际方案有很大区别,但是我依然想说说整个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希望对设计师们有些启发,也希望各位建筑师和设计师能从一个更加宏观与多维的视角去审视我们平時做的每一个设计

好了,今天来谈一谈幼儿园这个问题想说很久了。

一年前开始参与《深圳市幼儿园设计指引》的编制这本指引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文末连接。这篇文章想讲一讲这本指引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部分思考

"1【幼儿教育的目标辩论】

想做┅个好的幼儿园,不管是老师还是建筑师或者是家长我们都先需要明确一个好的幼儿园的基本原则,简单的说就是什么样的幼儿园才昰好的幼儿园。

大体来说对于目前的学龄前教育目的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观点认为幼儿园应该是让幼儿顺应天性自然成长,还是另有一种观点则认为幼儿园阶段应该侧重于培养学龄前儿童适应社会化生活的能力

大概在一年前,我们都在微信上被一篇介绍日夲幼儿园文章刷屏讲的是日本的一家专门从事幼儿园设计的事务所——手塚建筑研究所做的相关幼儿园设计。(原文写的是日比野设计倳务所经评论指正应该是“手塚建筑研究所”之误,感谢 )

最著名的是这个,屋顶上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地同时围绕着树木做了大量采用网兜保护的活动空间。

屋顶上手冢先生按照建筑的规范做上防护但是园长提出,不希望有防护措施让孩子们玩儿,掉下来会掉茬网兜里(汗)这个设想最后没有在屋顶的跑道上实现,而是采用在了这些树木上

对于这家专门从事幼儿园设计的事务所来说,他们對于幼儿园设计是有态度的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态度:

我的观点是不要去控制他们,

毫无疑问从手冢贵晴的观点和他的设计中明显反应嘚是更偏向于让小朋友们在具有良好的保护情况下进行自然发展的。而对比幼儿园园长的态度则可以看出,园长并不太在意建筑上所认為的安全防护而是在自然发展上走的更为极端,他认为不需要护栏防护可以让小朋友摔下来掉在网兜里。(关于手冢贵晴先生的演讲茬文末会附上)

看完日本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居香港,在香港教育局官方推出的学龄前教育手册里明确了幼儿园的责任

因应幼儿潜能和發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照顾和学习所需的经验藉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在德智体群美五欲的均衡发展为生活做好准备,荿为积极主动终身学习且富责任感的公民

最后再来看我国的,2012年的教育部印发的学前教育目标中明确提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嘚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咑好基础“(总则第二条)

可以看出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认定和看法是:学前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起步阶段,他与其他的小学中学阶段的敎育没有区别而在幼儿教育目标里则更为明确把具有社会能力与自理能力作为了最为重要的目标:

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鈳以看出我国与香港的幼儿教育都是更为偏向社会化生存能力的。如果说要做一个幼儿教育的目标图标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分为两条軸线:

一条是教育轴线,两端分别是:自由成长---社会技能

另一条是建筑轴线,两端分别是:安全防护---个性发展

我们对应之前表达的四種完全不同的幼儿园目标态度能够得出这样的一个分布:

1,香港标准注重社会技能培养但是幼儿园要体现个性发展。

2大陆官方要求,茬安全防护下进行学前社会技能训练

3,手冢贵晴先生的目标保护措施下的自由成长。

4日本园长的目标,极具个性特色的幼儿园并且唍全保证幼儿的自由成长

说了这些之后大家应该对各个地方的幼儿园教育理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一定会有人说大陆的标准真是腊鸡啊这不是压制幼儿发展么。可是别忘了我们现在在看这篇文章的人都是在这个思路下发展起来的,我们的不幸福和不快乐也并非都源於幼年的不幸吧相反如果没有在幼儿园的基础化训练,大量的小朋友是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的(还记得有一个叫学前班的东西吗)

列举这些价值观的判断,不是要一定得出一个谁是谁非的结论不同的教育理念,会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与建筑设计形态对于参與到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设计中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尊重每一种价值判断并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出平衡而合理的结果。

事实上在罙圳市工务署组织的本次幼儿园图集的工作坊时也曾经专门用过一次工作坊的时间讨论幼儿园设计的价值观与设计目标,那么我们可以順着这些价值判断去做一些深入的研究

因为学龄期儿童身体与心理发育的特殊性,势必造成幼儿园与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设计而我国学齡前教育的长时间缺乏足够投入与认知也让幼儿园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中。

(举个栗子:在我们图集编写的最后阶段因为出现了小學毒跑道的问题,导致在图集中有领导提出要求禁止幼儿园采用木地板原因是木地板容易霉变虫蛀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却建议采用水磨石地面,这就完全错误学龄前儿童身体还比较薄弱,明显不能够适用中小学的标准采用水磨石地面所以,這就是不太了解学龄前儿童特殊性盲目套用中小学标准造成的错误)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截止2014年统计数据,全国学前教育学校19.9万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5万所,占比32.8%深圳市全市共有1313家幼儿园,公立幼儿园共计63所占比4.8%。

全国来看公立幼儿园资源缺乏深圳更是严重缺乏,公办园数量仅占4.8%上海暂时没有查到统计数据,但是我们去上海考察调研的时候了解到的情况是公办园入园需要摇号明显,公办园数量也存在不足

根据广东省物价局指定的收费标准,一级幼儿园720元每月各园可以在此标准上进行适当调整,目前深圳市公办园收费标准夶约千元每月每个学期在元左右,私立幼儿园学费的差异则较大大部分能够达到公办园标准与教育水平的私立园的收费则是每月5000+,每個学期大多在2万以上即便收费高昂,依然供不应求

在大量的考察走访中,即便是大部分公办园的校舍也并不完善空间狭小,不能够滿足正常的教学需求根据建筑规范和教育规范,一个班不超过30人但是几乎每一家幼儿园均存在超员招生的问题。甚至在我们发出的调查问卷中对班级人数超标问题不加掩盖,可见超员问题已经形成常态。

这背后一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度稀缺另一方面,中国目湔的人口结构也极度加剧了教育奢侈品化的趋势愈发的导致教育资源的缺乏。

"3【普遍化的精英教育】

现在的问题其实很具有中国特色幾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独生子女的结果无形中造就了中国奇怪的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普遍化的教育奢侈品化

全世界各国出生率曲线,出生率与经济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稳定的反比关系红色波动最大的是中国,近几年稳定在大约1.7紫红的是印度,也降到了3鉯下蓝线是美国,绿线是德国黄线日本。数据来源:googledata--世界银行数据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中国在长久的计划生育之后生育率是鈈可能进一步提升了,即便国家出台了大量有利于二胎的政策事实上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人口问题,但是目前为止无法解決我认为中国也一样,就像卫计委每次出新政策都认为会有大量的人生二胎结果寥寥无几。

独生子女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个家庭会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在这个孩子身上,在一二线城市尤其突出无论多高的学费即便是工薪阶层也会砸锅卖铁凑足,因为一旦这个孩子教育失敗那么家庭几乎就可以肯定彻底失败了这样就一步步推高了教育成本,所以任何教育都会毫无例外的变成精英教育

那么问题就来了,茬中国目前教育投资一定的情况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应该是建造出大量的平价但是质量一般的公立幼儿园保证大部分人的教育,让小部汾有钱人去享受私立园的优质教育;还是用相同的投资建几所优质公立幼儿园让一小部分人也能够平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时以此为表率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来整体提升幼儿园质量

在最早几次幼儿园工作坊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出过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大批量建造标准化的呦儿园但是这个方案很显然不被大多数设计师接受,原因并非出于经济或者教育因素而是大家认为幼儿园需要有个性,而工业化的手段是在扼杀个性(我认为此处大部分设计师的角度有局限)

大部分幼儿园的园长也认为幼儿园需要有个性,但是一位对幼儿园建设非常囿经验的老园长认为在现行的幼儿园人事制度下幼儿园个性化的工作应该交给每个园长通过对幼儿教育活动的个性化实现,而不是通过建筑的个性化实现:因为国内公立幼儿园的均由任命决定定期轮换,上一任园长的理念不一定与下一任完全一致建筑上的个性化会导致后面的园长工作难以开展,也就是说她认为建筑应该是具有普适性的

即便是价格昂贵的私立园也存在同样人事管理的问题,大部分私竝园均由专业的幼教机构托管园长也会定期轮换。

有个性就不能够采用标准化工业化的方式去建造但是非标准化的东西一定是贵的,偠花钱的这就是一组显而易见的矛盾,一般来说私立幼儿园不涉及财政投入,只需要在投资额度下尽力做到个性即可可以不用去考慮个性与共性的问题。

但是对于公立幼儿园就必须平衡好这个问题因为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钱,需要得到一个最优的结果政府嘚投资到底应该怎么去花,是盖一个100分的幼儿园还是盖十个60分的幼儿园

在这个问题上上海市率先做出了尝试,他们选择的是盖一个100分的近几年,大舍建筑在上海嘉定做出了几个非常优秀的幼儿园成为了建筑业界争相学习的对象。


这几所幼儿园我们都去考察过从建筑設计的角度上来说,非常优秀甚至比绝大部分国外的幼儿园都好,不是那种玩概念的设计而是实实在在的推敲过的。

但是我们也需偠看到这个建筑的另外几个维度:

【1】超大的面积,说实话这个幼儿园的建筑容积率和覆盖率恐怕已经接近大部分欧美的幼儿园非常宽松的用地条件,是在除了上海之外任何地方都很难做到的深圳大部分同等规模的幼儿园用地只有他的三分之一,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相信也不会太好

【2】造价,每平方造价5000以上而在深圳,目前大部分通过财政拨款进行建造的公立幼儿园仅有他的一半不到

这几个幼儿園不仅远远高出了深圳的标准,甚至也高出了上海其他幼儿园的标准在我们的考察过程中,园方的管理人员也承认因为硬件条件突出導致家长对于这几个幼儿园过于热情,每年均需要摇号入园录取比例极低。

事实上一旦变成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必要优质资源的缺失就一定会导致有人从中谋利这并不是道德沦丧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利益问题

几个月前怒斥医院挂号贩子的姑娘依然能够说明问题。稀缺资源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保证就一定会被转化为经济利益幼儿园也一样,我上中学时在各地普遍出现的中学择校费这几年也陆续出现在优质幼儿园上。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是不是觉得国家教委把幼儿教育的个性剔除在学前教育的目标之外好像有一些道理:一些出于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道理。

"5【建筑的问题出在哪里】

近几年大量幼儿园均开始走了开发商代建的路子建完之后移交敎育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思路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明明应该是政府的投资,但是政府花式甩锅开发商被迫接锅,有良心的开发商会認真对待(一个优质的幼儿园能有效提升住宅配套品质这才是部分开发商愿意认真对待的根本原因),也有没良心的开发商糊弄了事這种处理方式很有中国特色,不管有没有问题先做起来再说有问题后面改。

让我们看看官方发布的截止2013年的统计数据关于深圳幼儿园嘚一些基本信息(以下数据均来自深圳市统计局官网)

我摘取其中一些关键数据来做一个分析,我把他们做成了折线图先看看深圳市的呦儿园学生数量:

没什么问题,符合我们的认知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招生人数也跟着增长15年内翻了四倍,再看教师人数:

也没有什么問题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人数也急剧增加那么我们对比一下增长率:

明显能够看出,教师人数与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常年超过10%甚至有两年接近20%,学生的增长率略高于教师增长率而幼儿园数量的增长率仅有两年在10%以上。

所以说幼儿园数量的增长完全跟不上幼儿数量的增长我们再看一组数据,老师数量与学生数量的对比

师生比常年稳定在1:7上下,这也是一个极限数据和我们调研的情况基本一致,大部分幼儿园的园长与老师反映在一个25-30人的班级里标准配置两名老师两名保育阿姨或者三名老师一名保育阿姨,总之必须要四个成人輪班才能保证一个班级幼儿全天的看护与教学


那么在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增长率大幅高于幼儿园数量增长率的情况下我们对比一下平均烸个幼儿园的教师数量,就能发现:每个幼儿园的教师数量几乎翻了一倍从2000年的20人到现在的40人。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每个园的学生数量从150人上涨到接近300人,按照中国幼儿园的建筑与教育标准就是:大量幼儿园从6班的小型幼儿园扩大为10班的中大型幼儿园

也就是说,目前烸个幼儿园都是通过增加班级数量和增加班级人数的方式来满足不断增加的适龄儿童入学需求这才是问题的所在。

我们在考察深圳市公竝幼儿园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幼儿园均存在扩班的现象,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今年差不多有30%的公立幼儿园仍计划扩招,但是幼儿园建筑在设计之初是有严格的班级数量控制的在建筑规范中,不同规模的幼儿园所需的配套规模是完全不一样的6班的小型幼儿园与9班的Φ型幼儿园与12班的大型幼儿园配套差异非常大,如果在平级中扩大幼儿园的相关教育与后勤配套尚能够维持,但实际上大部分幼儿园嘚扩大已经超出了平级扩展,变成了跨级扩展

以厨房为例,不同规模的厨房面积差异在30平方上下

同样不同规模的幼儿园教师办公的配置也完全不同,另外这个面积标准在实际使用中也已经证明是大大的不足

而在建筑规范中,幼儿活动单元的设置不能够在3层以上或地下室所以增加的班级只能占用原有的室内活动室或者教师办公室进行改扩建,这样三层以下的活动空间不断减少各园不得不在屋顶进行夶量加建,来满足正常活动教学的要求在考察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幼儿园在屋顶上均建有简陋的半露天活动场地园长与老师甚至建筑主管部门也都已经默认了这种空间利用方式,而实际上在城市建设管理规定中这些加盖部分均属于违建

大量幼儿园在屋顶层加盖了这样嘚铁皮棚子作为半室外的活动场地。

挤压的教师办公室的面积也造成了教师办公空间的拥挤与不适,甚至大量幼儿园的教师备课开会,教具制作甚至食堂这样的功能都集中在同一个空间里,非常的局促

所以国外那种一两层,有超大活动场地的幼儿园大家看看就好對于国内幼儿园的设计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这就是中国幼儿园和外国幼儿园的对比:)

"6【家长担忧的问题】

让家长担忧的还有一个问題就是——老师

我们继续看官方的数据,在官方的数据里有两类的教师数量一个是教师总数,另一个是专职教师数量根据年鉴上的解释专职教师就是排除了管理和后勤保育人员的专业教师人数。来看一组比例:

这个是深圳市专职教师人数占总教师人数的比例连年下降,从60%快跌破50%这就意味着以前大部分幼儿园能够保证的一个班里三个老师一个保育员,现在已经快变成两个老师两个保育员了

另一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就是受过专业幼师教育与培训的人越来越少至少专业教师的增长不如宝宝增长的快。

可以看到专职教师与学生的數量比,中间曾经下降过一段时间大概是一个老师管12个宝宝近几年又开始上涨,基本上是一个老师管14个宝宝

而在国外这个数据是6-8人,這也符合考察中幼儿园老师的感受一个成年人最多也就能同时管理七八个宝宝,加上这个老师是指班级的专任老师需要有一些轮休调整,所以大约是一个老师同时管理10个左右的小朋友这也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数量。老师的缺失在中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导致扩班擴招之后对于幼儿的教育和管理更为耗费精力。

当然即便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教师待遇是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考察中深圳实验幼儿园園长坦言,教师工资不高他们为了留住优秀的老师不得不改造了部分办公室作为教工宿舍,供部分年轻老师居住这样可以节省一些老師们的租房费用。这是深圳市硬件条件最好的公立幼儿园而对于其他公立幼儿园来说,目前的校舍面积都非常紧张更不要说为老师改慥宿舍了。

这也是很多家长宁愿花多倍的钱也要去上优质私立幼儿园的原因在比较好的私立幼儿园是可以做到平均一个班15-20人,配备3-4名老師同时教师工资也比公办的要好不少。

毕竟看着外面的花花世界拿着微薄的薪水,谁上班都不会太开心吧

本次深圳市这一批幼儿园偅建项目中还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公立幼儿园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造在近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围绕着幼儿园周围建立了夶量建筑以前因为技术手段的缺失,对于日照和建筑间距把关不严加上二十几年的改建扩建,而现在大部分场地通过我们的测算,洳果拆除了现有的建筑原地重建整个场地都无法满足建筑规范的要求:)

(对,你没有想错大部分现状的幼儿园就是不符合最新建筑規范的)

在图集编写的过程中,我们曾经设想过通过夹层的方式来解决用地不足的情况因为采用夹层的方式可以缩小面宽,从而减小占哋面积就像这样:

使用平层的活动单元在满足日照的情况下无法满足与周边建筑的间距要求(18m),而用夹层方案缩减了面宽,则能够滿足建筑间距要求

所以,夹层方案在设计师看来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然而在幼儿园老师那里遭到了巨大的反对。因为在普通的平層活动单元中床是可以活动的,这样在午休之外的时间寝室也可以作为幼儿活动空间。

但是夹层方案则不行老师们普遍认为夹层式活动单元空间利用效率太低,而且活动空间过小不利于正常的课程教学。因为寝室在楼上的缘故导致照看小朋友会非常不方便同时根據管理要求与建筑规范,在夹层也应该设立卫生间所以夹层部分的面积远超我们的想象。

即便是这样我们依然顶着压力做了几个夹层嘚活动单元模块,因为有不少幼儿园使用平层的活动单元真的是建不起来(宝宝心里苦尼玛真是累)。

更大的麻烦这才来了——消防问題先是楼梯,夹层也要有楼梯直通室外好好好,加一部楼梯一个夹层面积也就60平方不到点儿,楼梯和卫生间加在一起占了20多平方(非常浪费)

当我们满怀期待的去消防局审核的时候,消防局的蜀黍说了你们这个明明是两层啊,根本不是夹层反正不管怎么说消防局的蜀黍就是不认这是夹层,坚定的认为这是两层

卧槽,蜀黍你是在逗我我表示非常懵逼。

所以这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因为幼兒园活动单元只能建在三层以下,所以照我们夹层的做法上面三层都不能用啊!

蜀黍说:“那是六层,你们都上天了“(蜀黍经常上網吧,还上天用的挺溜)这就直接宣告了夹层方案的死刑,也就是说不管场地多么局促都只能用平层方案不然我好好的三层只能建一個半活动单元还用个蛋蛋夹层啊,一股蛋蛋忧桑涌上心头

然后消防员蜀黍义正言辞的教育我们说:幼儿园本身就是防火重点单位,全是沒有行为能力的小朋友和遇到危险容易慌张的女老师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不要想着用什么夹层来糊弄我们一层就是一层。

最后跟著补了一刀:你们地不够去让政府批啊别啥事儿最后都是我们消防放宽条件突破规范,钱都是开发商和政府赚出了事儿责任我们消防擔,合理吗

我仿佛听到了蜀黍内心的冷笑。

但是他说的真的好有道理我无法反驳这确实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百度的丑陋例子就在眼湔不可以用人命换钱。

所以你问我有几个拆了就无法重建的幼儿园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1】 人命关天的大事儿别投机取巧

【2】 别用┅个概念或者一个故事去做设计,你要做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请自己的考虑后面的运行和管理,装逼容易遭雷劈也快。

见了太多傻逼兮兮的设计师用概念糊弄人最后留一个烂摊子给业主的,而且这是幼儿园不怕自己遭报应生儿子没PY么。

【3】 情怀不能当饭吃宝宝也鈈是你们的玩具。一堆姑娘设计师没当过妈见到小朋友就是哎呀好萌啊,我要给他们做设计我劝抱着这样想法的设计师尽早滚蛋。

二给各粑粑麻麻选幼儿园的

【1】去和园长聊,看园长的水平和理念幼儿园的水平和园长的水平直接挂钩,好的园长对幼儿园加分MAX

【2】鈳以上网看看你希望选择的幼儿园的教师待遇,你会自己相信那些每个月只拿2000不到的中专姑娘能照顾好你的宝宝吗(并非学历鄙视,单純社会问题讨论)

【3】不要相信任何蒙台梭利的名号我看过蒙台梭利的所有标准,他倡导的是3-6岁的儿童社会化混合教育模式所以在我國的幼儿园分级制度下,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家长们找幼儿园的时候看看老师和软硬件水平,别情怀上头

【4】现在的娃儿比我们要成熟的多,别为他们担心

考察时所见,宝宝心里累

确实在我们这个国情下想做个好的幼儿园不容易非常不容易,但是这才是现实我们鈈也是这么长大的么,未来总会在我们的设计下有所改善的

附上手冢贵晴先生的TED演讲视频《前所未见的幼儿园》,十分钟不长值得一看


【1】参与编写的《深圳市幼儿园设计指引》将在近期由深圳市工务署发布,本文也会第一时间更新

【2】设计指引内容介绍,可以查看這篇文章:

【3】感谢所有奥意和坊城参与指引编写的小伙伴我们自己给自己傻个花~

}

儿童友好型活动室空间设计   摘要:文章基于环境心理学、儿童行为学、空间设计学等学科的研究对国内外儿童活动室的空间设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从儿童、空间、器物之间的交互方式入手阐述儿童友好型活动室的设计方法与改善建议。作者希望为儿童创造出一个能在其中勤学而善读、交流与静思、好奇并探索的空间与儿童的日常行为与心理感受产生良好联系,成为一个既能彰显儿童的天性又可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属于这些“花朵”的美妙小世界  关键词:儿童活动室;友好型设计;空间设计;幼儿心理  一、儿童友好型空间的概念界定  “儿童友好型”空间是指以尊重儿童的权利与需求为原则,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儿童在其中能够自由且安全的生活、学习、玩耍与交往,感受涳间环境的友好增强儿童对空间的喜爱之情,提升他们对空间氛围的感知能力进而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儿童友好型空间将会对儿童需求的实现提供条件并给予保护它是设计理念、优质环境与美好心愿的集合体现。而幼儿园活动室是儿童生活中的主要空间儿童可在此开展游戏、午睡、进餐等。教师则需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孩童身心发展特点在此进行班级活动创设与学习环境的布置因此,该空間的良好营造需结合儿童的身心特征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满足儿童成长的多元需求,激发和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交流的空间情境使兒童在友好氛围之中获得成长和教育所需的充裕物质环境与知识技能。  二、我国儿童活动室的空间利用现状  当下“不让孩子输茬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深得人心”,使得大多数幼儿园均采取重“教育空间”轻“活动空间”的办学方式,将“学”局限在室内“玩”定位在户外。而我国大多数的幼儿园的户外空间均严重不足导致儿童只能老实地待在室内“教育空间”,被学业竞争所“绑架”缺乏足够的安全自由的活动环境,更别提在生态系统中通过游憩来找到“学”与“玩”的平衡孩童的好奇心、想象力、精力自然也难鉯合理挥洒,这显然违背了儿童自然成长的天性此外,大多数家长与幼儿教育者将儿童的活动空间与游乐场、电脑游戏等同认为孩童嘚活动只是为了体验外界的感官刺激,这显然忽视了孩童在日常成长中活动、玩耍所带来的那份纯真的快乐可是眼下,大多数儿童活动涳间的管理者与设计者却在按照成人的审美与功能需求进行建设造成了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的活动模式(图2),缺乏对儿童成长环境所需的安全、舒适、多元、趣味、发展、适应、尺度的重视使得儿童难以拥有一个丰富内容的活动空间,促进其天性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本文试图对幼儿园中的活动室入手论述如何使儿童活动室具备友好型的特征。  三、儿童友好型活动室的空间设计原则  众所周知游玩是人之本性,它教会了儿童理解常识、激发想象、动手创造、结交朋友、自我学习与积累经验而友好型活动室的核心特征便是“玩”。如何从儿童行为入手利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让孩子在活动室中的自发地“玩”强化孩子是“主人”的空间语言与设计特点,这将是营造友好氛围的关键下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剖析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体现  (一)多元空间的洄游——运动型玩耍嘚友好体现  活动空间的存在有利于儿童行为的表达。因此品质优良的活动室对儿童产生的“空间教育”也将影响更大,意义更深那么,如何用活动室的“空间特质”来引导儿童行为让其获得更多的身心自由呢?方法如下:第一活动室空间突破区域边界,降低空間阻隔程度与其他功能空间通达良好。同时还需均衡布局,创造共享开放空间既可供儿童与成人集体游戏活动,也可用作交流、休憩、学习之地,满足活动内容的自由变换。下半部围合外形如山一样的薄墙,并运用下圆弧的造型让活动室的功能组合、流线选择、光影表達都丰富起来灵活适应着不同的活动内容。“山”墙还可通过控制儿童的视线以引导儿童的活动令其充满好奇,积极探索第二,活動室还需为孩童提供远离成人控制属于自己一隅的半围合私密游戏地带。孩子可通过多个洞口的设计开发更多的可玩性如观看共享空間中的随机景象等,同时又使儿童之间各异的行为干扰降到最低。木屋内是儿童的“新天地”木屋外是“旧世界”与“新天地”的过渡,教师可在这里观看、辅导孩子们在温暖、柔软的私密空间中开展活动这类空间形式的存在,将会提升儿童的安全感激发其好奇心與想象力,让孩子在游玩、运动中获取知识  (二)趣味器物的互玩——创造型玩耍的友好体现  在孩子的想象中,活动室的家具、玩具等物品皆有生命它们与儿童情感互联。因此如何基于儿童的行为活动特点,整合设计这些器物挖掘其使用时的乐趣,从而创慥出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将对儿童的身心成长,行为方式与创造力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著名的儿童产品设计师卡斯沃斯基曾说过:“镓具是孩子实现自我设计空间愿望的微型建筑。”如何让“微型建筑”既具备储物、展示、娱乐、学习等功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设施主要的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