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日本战国时期地图的桃山时代1591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不选择进攻朝鲜 而是进攻越南 那会怎么样

这个实验室的玻璃仪器叫什么_百度知道
这个实验室的玻璃仪器叫什么
小学科技室配的仪器,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用于倒扣物质用.htm" rel="nofollow" class="iknow-ueditor-link" target="_blank" title="网页链接">网页链接&nbsp。希望可以帮到你://www。具体可以参照<a href="http.shhk.com.cn/product_detail-1420;这种具塞的这个器皿我知道,外形像一个钟形,是钟罩
钟罩实验装置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Access denied | www.i9991.cn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i9991.cn)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089fba567a39662-ua98).日本-丰臣秀吉吞并中国的“野望”是如何诞生的
小小岛国的霸主,丰臣秀吉如何兴起征服庞大中国的“野望”呢?1、吾欲假道贵国,直入于明公元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日本天正18年)的初冬,一队朝鲜使团从日本乘船返回首都王京(今首尔),他们携带了一封给朝鲜的国书:“日本丰臣秀吉,谨答朝鲜国王足下:吾邦诸道,久处分离,废乱纲纪,格阻帝命。秀吉为之愤激,披坚执锐,西讨东伐,以数年之间,而定六十余国。秀吉鄙人也,然当其在胎,母梦日入怀,占者曰:‘日光所临,莫不透彻,壮岁必耀武八表。’是故战必胜,攻必取。今海内既治,民富财足,帝京之盛,前古无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满百岁,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释。贵国先修使币,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会军营,以为我前导。”这封“豪情万丈”的国书出自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的手笔,书中先吹嘘了一番自己统一日本的丰功伟绩,接着赤裸裸的提出要求:借朝鲜的道进攻明朝,甚至连朝鲜国王的任务都安排好了:“等我入明那一天,你集合本国部队军前效力,做我的向导吧。”但是,丰臣秀吉太不了解朝鲜了:让朝鲜帮忙进攻明朝,好比让儿子帮忙杀其父母。朝鲜, 从李成桂1393年取代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以来,其外交政策一直是“事大交邻”,所谓“事大”,即是指侍奉中原王朝(明、清);“交邻”则是指与日本等邻国平等往来。这个“事大”政策一直延续了整整500年,直到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才告结束。有明一代,朝鲜是明朝最忠心的的属国,君主不敢称“帝”只称“大王”,每年四时来朝,进贡方物,模仿中国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文化习俗,用明朝年号,甚至连国号“朝鲜”都是明fgxsx朱元璋圈定的。朝鲜自称“小中华”,对自己身为大明头号藩属充满自豪,始终恭恭敬敬称明朝为“天朝父母之邦”。接到书信的朝鲜国王是李朝第14代国王——宣祖李昖,他在给日本的回书中不胜愤怒:“辞旨张皇,欲超入上国,而望吾国为之dang,不知此言悉为而至哉!”意思是:你们昏头啦,这都胡说八道些什么啊!图:朝鲜宣祖李昖久居深宫的李昖对近邻日本的国情大变动糊里糊涂,不过,碰到这样明目张胆的威胁还是多少有点担心,于是他开始询问使者的所见所闻,询问的结果却让他更加糊涂。朝鲜当时和明朝宗主国一样,政治上闹dang争。李昖派往日本参见秀吉的使团中,正副大使分属两dang:主使黄允吉是“西人dang”,副使金诚一是“东人dang”。李昖问:日本是否真的要入侵?黄允吉称“必有兵祸”,而金诚一则反驳黄允吉“张皇论奏,摇动人心。”李昖又问:丰臣秀吉是什么样人?黄允吉说:“其目光烁烁,似是胆智人也。”而金诚一则说:“其目如鼠,不足畏也。”两个使者这样故意抬杠,真的是国家安危事小,dang派竞争事大。李昖不得要领,只好派了几个官员去沿海前线象征性地视察了一番,随后就不了了之。那么,这个自称“日光所临,莫不透彻”的丰臣秀吉,征服中国的野心是怎样萌生的?2、大丈夫当用武海外秀吉一生好色,凡是看上的美女,无不想方设法搞到手。但报应的是,尽管女人无数,却始终光开花不结果,占卜者说是因为他命硬,命中无子。没料到,在秀吉五十八岁那年,侧室淀姬居然为他生了个儿子,令早已放弃希望的秀吉欣喜若狂。因为担心难养活,秀吉故意给儿子起了个贱名“弃丸”,后来觉得不吉利,又改名“鹤松”,盼望儿子松鹤延年,但不论名字低贱还是富贵,这个孩子还是在两岁时夭折了。空有天下在手,却无子嗣继承,秀吉的苦恼可知。江户末年的学者赖山阳在《日本外史》里,用颇具英雄色彩的笔法描述道:“秀吉丧子,闷甚。一日,登清水寺阁,浩然叹曰:“大丈夫当用武海外,何抑郁为?”秀吉出兵海外的行动,可能是“丧子”之痛触发的。不过,他对中国的野心却绝非突如其来。早在秀吉还在信长帐下听命时,一次奉命率军征西,临行前信长用封赏土地来鼓励他说:“胜利后,将山阳、山阴十几郡国的区域都给你。”秀吉却上表答道:“君欲赏臣功,愿以朝鲜为请,臣乃用朝鲜之兵,以入于明,庶几倚君威灵,席卷明国之兵,合三国为一,是臣之宿志。”如果说这次的狂言,还有在主君面前表志向的成分,到了秀吉取代信长成为天下人后,他的自信真的膨胀到极点:我能从农民之子打拼成日本第一人,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到?秀吉在坐定了江山后,不止一次对妻妾、下属甚至外国传教士说过:“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出兵海外“合三国为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土地和财富的诱惑。1591年(日本天正十九年)夏,秀吉大会诸将,赤裸裸的作了战争动员:“诸丑夷有阻王化者,吾甚羞之。吾将入朝鲜,以其兵为先锋,以入于明。彼拒我命,则击灭之,遂自辽东直袭北京。奄有其国,多割土壤以予诸君,使诸功臣皆厌其望不亦快乎?”入朝鲜——占辽东——袭北京,这是路线;击灭反抗者——占有其国——分割土地,这是目的。从古到今,国与国之间有个永恒的规律:谁力量壮大了,就趁机捞一票,为子孙后代谋福。日本摊上了战国乱世,锻炼出一支强有力的军队,现在,该轮到用日本刀为日本锄头取得土地了。除此之外,日本国小地少,秀吉也为无法封赏那么多如狼似虎的手下而苦恼。千万不要以为出兵海外只是秀吉一个人的高阁狂想,事实上,秀吉的出兵得到了绝大多数大名的热烈响应,特别是西路大名,如九州的加藤清正、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立花宗茂、岛津义弘、锅岛直茂更是跃跃欲试,他们都想在战争中获得土地和财富。反过来,东路大名如德川家康、伊达政宗却兴趣不大,蒲生氏乡甚至骂秀吉无事找事。从横行明朝东南沿海的倭寇嘴里,秀吉自以为了解明朝的家底:“明主朱翊钧失政,武备不足。”王直的余dang这样对秀吉夸口:“我等曾以三百余人,自南京地劫掠横行,下福建迢一年,全甲而还。唐畏日本如虎,灭大唐如反掌也。”区区海盗都能横行“大唐”,何况我堂堂百战雄兵?虽然“假道朝鲜入明”的国书被朝鲜断然拒绝,但丰臣秀吉决心已定,战争机器启动了。用现在的话说,丰臣秀吉的脑子里毫无国际外交概念。这也难怪。古代日本人狭隘的认知里,世界是由三大块组成的:本国、震旦、天竺。本国就是日本列岛,震旦是指朝鲜、唐(明)所在的大陆,天竺(印度)是大陆之外的遥远所在。战国霸主的思维,外交政策一向是蛮横直接:屈服不屈服?不服来战!秀吉在1591年把关白一职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隐居的关白),坐镇九州松浦郡名护屋,开始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准备。秀吉发布的全国征兵令中,命令全国各藩以每万石出兵若干的比率扩军,共征得三十三万士兵和大批军粮,大致来说,西路大名如九州和四国所出士兵最多,东路大名则出粮最多。此外,数千艘大小战船、向导、朝鲜语译员、朝鲜地图等全部安排妥当。图:丰臣秀吉戎装像1592年4月初,秀吉一身戎装出发!随着史上最大倭寇丰臣秀吉的一挥手,这个从三百年战乱中喘息未定的岛国,又悍然投向了一场看不清结局的海外战争。朝鲜向大明求救!万历毅然拍板:出龟缩在义州小小的城池,旦夕不保,朝鲜国王李昖没有时间以泪冼面。眼见全国三都沦陷,八道瓦解,他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走——向宗主国明朝求救!1、一个被掳福建人的密报有明一代,朝鲜是明朝最忠心的的属国,君主不称“帝”只称“大王”,用明朝年号,自称“小中华”,始终恭恭敬敬称明朝为“天朝父母之邦”。每年四时来朝,进贡美女、人参、马匹、豹皮、海东青,小心翼翼满足着宗主国的需求,得到的是中国的文化营养和军事庇护。现在,该是寻求天朝援助的时候了。李昖连派几批使者急赴北京求援,请求“内附”(进入明朝称臣),《明史朝鲜传》里记载“请援之使,络绎于道。”当时的紫禁城里,万历帝朱翊钧这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正在享受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前任首辅张居正已经死了十年,尽管躲过了“断棺戮尸”,但家里已被炒得清光,家属也都发配去了偏远之地。当年,张居正以他可怕的智力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使得小皇帝朱翊钧一直活在他巨大的影子里,清算掉这个让国库富足却让自己憋屈的首辅,朱翊钧终于领略到“乾纲独断”的巨大满足感。图:明神宗朱翊钧像万历二十年,除了西北的宁夏有战事,东北、北部、东南一片平静,几乎算得上歌舞升平。就在这时,满面烟尘的朝鲜使臣送来了朝鲜国王的十万火急求援书!得到消息的朱翊钧和朝臣们尽管万分震惊,但却是心存狐疑,甚至怀疑是日本人和朝鲜人共同布下的圈套。早在日军侵朝几个月前,一封密信就递到了朝廷,信中称日本关白平秀吉(明朝对丰臣秀吉的称呼)欲在来年春跨海侵略大明。这个情报有很高的可信度,因为密信来自日本。写密信的许仪后是福建人,被倭寇掳入九州萨摩,他是位不错的医生,深受藩主岛津氏的信任。他得知秀吉侵略计划后,秘遣亲家搭乘商船投书于明朝官员。书信中,他详细告知了日本国内最新的动向,称日本关白秀吉已经并吞诸国,准备来年先渡海进入朝鲜,顺势进攻大明,现在正在督促造船等等。密信中,许医生甚至还详细描绘了秀吉敢于侵犯中国的自信之源——王直的倭寇!信中说,秀吉召王直余dang询问明朝情况,余dang夸起海口:“我等曾以三百余人,自南京地劫掠横行,下福建迢一年,全甲而还。唐畏日本如虎,灭大唐如反掌也。”此外,又有一个客商陈甲,在琉球做生意,也事先得到了消息,告知明朝地方官称日本将侵中国,并以朝鲜为向导。听到这样的情报,明朝当然有所反应,派遣了使者到朝鲜询问此事。李昖当然极力辩解“绝无此事”,不过,双方都忽视了日本侵略的迫在眉睫。现在,看到跪在地上长哭不起的朝鲜使臣,朱翊钧心中还是半信半疑。此后的两个多月里,明廷上下在“出兵援朝”还是“自守边疆”的两种方案上争论不休。这期间,朝鲜来“哭秦庭”的使臣也没闲着,他们频繁走动于一切能利用的门路:阁臣、六部大臣、地方大员甚至宦官,竭力请求天朝发兵。最靠近朝鲜的辽东巡抚郝杰首先被帐下日夜痛哭不走的朝鲜人所感动,两次具书上奏,称“倭犯朝鲜,郡城半陷,国王穷迫来归……岂能坐视丧亡。”主张援朝的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上疏说:“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我救朝鲜,非止为属国。朝鲜固,vsk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唇亡齿寒,放任朝鲜被灭,下一个则是自己。“救朝鲜就是救中国”的道理并不难懂,关键是关键是大明的当家人——万历帝朱翊钧能下决心吗?2、万历皇帝的气性紫禁城的主人是时年30岁的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万历皇帝。对于这个皇帝的评价,后世每多责难,称其长期不理朝政,以至纲纪废弛,奸邪小人乱政,清人编撰的《明史》则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其实,明朝的灭亡岂能推到万历一个人头上,dang争不断、阉人乱政、世界范围的经济滑坡,加上内忧外患,才是这个汉族王朝无奈走向末路的原因。图:万历皇帝戎装出行图比如后人每每痛骂朱翊钧晚年近30年不上朝,不见大臣,是超级大宅男。却忽略了“万历三大征”(*河蟹*哱拜之乱的宁夏之役、抗日援朝的朝鲜之役、平定杨应龙之乱的播州之役)的胜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十年不到的时间,举倾国之力打了三场大仗,固然是吃张居正积攒下的老底子,但同时也代表了万历皇帝的风骨,那就是执着和强硬,用他自己的话说:“跳梁者虽强必戮。”关于朱翊钧的性格,万历十七年(1589),有个叫雒于仁的大理寺官员上了一封奏疏,批评朱翊钧纵情于酒、色、财、气。说来有趣,明朝大臣历来有规劝皇帝私生活的“风骨”,此前海瑞上万言书直斥世宗朱厚熜“疏远父子之情”,石星上疏谏穆宗朱载垕“纵情酒色,天下将不可救,”都惹得皇帝勃然大怒。雒于仁这个大胆而放肆的奏疏同样让朱翊钧大发,幸好首辅申时行万般解劝,才没有将这个大胆的官员当场杖死。不过,朱翊钧还是气不过,对申时行逐一辩白:“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又说朕好色,偏宠贵妃郑氏。朕只因郑氏勤劳,朝夕间她独小心侍奉……他说朕贪财,朕为天子,天下之财皆朕之财…… 又说朕尚气。人孰无气,且如先生每也有僮仆家人,难道更不责治?”“人孰无气”?朱翊钧的气性绝对不小,他敢做重大的决定,敢打仗。朝鲜是忠心藩国,听任灭亡,不仁不义;唇亡齿寒,日军意在中国,自守边疆,不智不武。朱翊钧拍板:出兵援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7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五千骑兵,悄然踏入鸭绿江对岸那片陌生的土地。天兵天将终于来了!前来迎接的接待使,感激得涕泪交加。柳成龙是中值得一说的人物,他是李朝著名和学者,战争期间先后担任三道都体察使、左议政、领议政(朝鲜最高官职,相当于宰相),为人忠直,顾全大局,积极启用李舜辰、权慄等名将,战后写有回忆笔记《惩毖录》,被中朝日公认为最权威的第一手战争。祖承训,在历史上没有他的大儿子出名:死守大凌河的手下大将祖大寿。不过,祖家是辽东武人世家,祖承训本人长年跟随辽东名将李成梁和蒙古人作战,曾经以三万击败过十万土蛮,是边庭的知名勇将。想象成当年肆虐东南的,至于朝鲜人丢了国家,完全是因为朝鲜军队太过无能的缘故。据朝鲜人申炅写的《再造藩邦志》记载,祖承训率兵至朝鲜嘉山时,问当地人:“日军尚在否?”回答:“尚在。”祖承训举杯仰天祝之曰:“贼尤在,必天使我成大功也。”7月16日黄昏,阴雨连绵,祖承训命令游击史儒率本部骑兵两千人为先锋,自己率三千主力随后,连夜急行军数十里杀往平壤。熟知日军厉害的柳成龙劝他“天雨路滑,不宜急击。”但祖承训豪气干云地回答:“予观倭贼如蚁蚊耳!”第二日黎明,祖承训率众杀到平壤城下。令他惊喜的是,平壤居然“城门不闭,城上亦无一贼防守者。”祖承训率部从七星门入城,前锋已到达大同馆前。城内道理狭窄,全是弯曲巷子,骑兵拥挤在一起。这在这时,埋伏在民居里的日军“从左右傍室凿壁穴,同时放铳,声震天地。”骑兵在巷战中毫无用武之地,人和马都成了活靶子,明军退到城外,骑兵马蹄陷入泥淖之中难以行动,史儒中弹坠马身亡。千总戴朝弁、张国忠也阵亡。仅仅半个时辰,五千骑兵大多阵亡,祖承训率残部溃乱败走,“一夜驰二百里,还至安州城外。”对这一战,是如此记载的:祖承训史儒皆为辽东勇将,与蒙古人作战多有胜绩,很轻视日本人。因为以前掳掠明朝海疆的日本海盗,甲仗敝恶,明人很蔑视,以为丰臣秀吉的也不过如此。《日本外史》载道:“与明军战于安定。旗帜伟丽。人马皆被鬼头狮面。明马骇。行长麾兵蹂之……我兵迫明人于淖。击鏖之。承训挺身而走。”图:日本人绘祖承训败退平壤图《》中关云长在面前蔑视袁绍的河北人马:“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狗耳!”祖承训却把倭贼比作蝼蚁之辈,他比关羽更牛气。不过,关云长成功斩杀了颜良文丑,祖承训却落得个“策马先遁,仅以身免。”祖承训却嘴巴不认输,他对前来送粮草慰劳的朝鲜人说:“天时不利,大雨泥泞,不能歼贼。当添兵更进耳。”不过,祖承训在驻扎安州城外控江亭的两天里,连日大雨,士兵身处野外衣甲尽湿,纷纷口出怨声。祖承训不得已退还辽东。大败后,祖承训上奏,把责任推给朝鲜方军粮不足,援军逃散,甚至称平壤城中有朝鲜人向明军射箭。云云。把水搅浑,是不愿承担责任者的一贯伎俩。自古骄兵必败,祖承训不顾天气地利,不知敌情,冒然进军,使得明军援朝的初战以惨败告终。但战略上的责任却不该由他负,朝廷兵部大员、辽东巡抚战争动员不足,料敌不准,盲目以为区区五千骑兵就能攻下平壤,委实太小看了倭寇。反过来,驻守平壤的小西行长打败了明军更是得意非凡,送给朝鲜国王一封书信,嘲讽道:“明人来抵挡我们,好比用一群羊来攻一只虎,大王明白了吧?现在辽东已经没有一个明朝骑兵了,我舟师十万即将开来,未知大驾将逃往何方?”两个朝廷都在日夜待捷,得知精强的五千辽东铁骑卷甲而还的消息后,朝鲜君臣相聚顿足,大明则朝野震动。朱翊钧和他的大臣们这才沉重地意识到,鸭绿江对面的“倭贼”远非东南的小股倭寇可比。要斩“华雄”,光靠“上将潘凤”级的偏将还是不行,非调集主力大军不可。主力在哪里?明朝最能战的当属辽东名将李如松的部队,但他当时正率主力在宁夏平定哱拜之乱。其次,就是火器犀利的戚家军班底南方兵。不过夏季的朝鲜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利火器作战。最合适的时机是秋后。1、商人大名和1600年,关原。一场“决定天下的战争”正在激烈进行,德川家康的东军终于打败了西军,西军的大将匹马逃到伊吹山,遇到一个叫林藏主的农民,林藏主劝无路可逃的小西行长*河蟹*,小西行长摇摇头:“我是基督徒,不能自杀。你把我抓去领赏吧。”林藏主于是将小西行长交付家康阵营,获赏黄金十枚。不久后,小西行长和、安国寺惠琼三人被游街示众后,在京都三条河原枭首示众。在日本内战中死得很窝囊,但在侵略的战场上,小西行长可是风光无限。图:位于日本熊本县城山公园的小西行长雕像日本侵朝九军中,数小西行长的第一军、的第二军和岛津义弘的第四军战斗力最强。小西行长的军团里,有剽悍的肥后(今熊本县)兵7000人,有对马岛宗氏和肥前藩松浦氏的11000兵,全是老倭寇的底子。从釜山登陆,到攻克汉城、开城、平壤,小西行长战无不胜。不过,在朝鲜,总有一双充满蔑视的眼睛让行长背生芒刺,始终享受不到侵朝第一人的快感。这双眼睛的主人是加藤清正。《明史日本传》里,有两个将领被称为“渠帅”,渠帅就是魁首,一个是小西行长,一个是加藤清正。我们来看看被秀吉委以重任的两个先锋官是何许人。第一军军团长小西行长,有两个别号:“商人大名”和“大名”。行长出身低贱——他是一个大药材商的儿子,在日本,商人的社会地位甚至在农民之下。行长因为早年无意间救了备前大名宇喜多直家一命,所以被破格提拔为武士,后来出仕秀吉家,因内政和外交能力出众屡立功劳,深得秀吉宠信。行长还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他的第一军中,宗义智、有马晴信等将领都是他的教会兄弟。其中,对马岛大名宗义智是行长的女婿,因为地理原因,宗义智是最熟悉朝鲜的日本人。第一军能在朝鲜势如破竹,他这个女婿“领路狗”本领功不可没。图:天主教大名小西行长第二军军团长加藤清正却是出身显赫,他是日本望族藤原氏的后代,而且和秀吉都出生在尾张中村,他们的母亲乃是同族的姐妹,算起来,他和秀吉是远房表兄弟。清正从九岁起就跟随秀吉,成人后作战勇猛,立下无数战功,是秀吉军中有名的“贱岳七本枪”之一。清正的第二军,主力为剽悍粗野的肥后(今日本熊本县)士兵,在朝鲜战场上最为勇猛残暴,以战斗力而言,是侵朝日军之最。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都是秀吉的心腹爱将,但清正显赫的家门加上高傲的性格,使得他一向看不起商人出身的行长。手心手背都是肉,秀吉为了调和他们的矛盾,一直坚持不偏不倚,连分封领地的时候都一碗水端平:把肥后国一分为二,清正和行长一人一半,各领二十四万石。不过,这样更激怒了清正:我居然和这个药材商的儿子共享一国!紧接着,秀吉在出征朝鲜前,为了鼓励两员先锋,特地把信长所赠的“南无妙法莲华经”军旗赐给了清正,而把一匹骏马赏赐给了行长。结果,清正当场就给行长难看,故意问:“我出征时挂太阁公的军旗,你挂什么?”行长气往上冲,赌气回答:“我家是开药铺的,就挂药囊吧!”鄙夷排斥到这个地步,秀吉就是把军旗撕开一家一半也没用。出征朝鲜的诸将,都是著名的大名,但独缺一个服众的统帅。被任命总指挥的宇喜多秀家,是秀吉的养子,本人乳臭未干缺乏资历,根本约束不了这些骄兵悍将。因身体虚弱和老母在堂,没能亲征,从上说,这是一大失策。2、小西行长*河蟹*加藤清正日军第一波十五万大军中,行长的第一军和清正的第二军是先锋,奉秀吉的命令,两军相隔一日分别担任主攻任务。不过,立功心切的小西行长总是占了上风。因为遭遇风浪,加藤清正的第二军比小西行长的第一军迟到了三天才抵达釜山。上岸后,加藤清正咬牙切齿说:“悔为竖子所先,吾岂践其迹乎!”他不屑步行长后尘,另外选了条路线杀过去。直到进攻王京的前夕,加藤清正才在忠州赶上了匹马当先的小西行长。在战前会议上,憋了一肚皮火气的加藤清正,当面指责行长违背太阁军令,“不告先发”,只顾自己贪功,真是一个纯粹的“商贾之人”!小西行长当场大怒,抄起一杆枪要刺清正,被锅岛直茂等将领阻挡解劝后,两人选择分头进攻王京,先攻下者头功。结果,加藤清正被汉江所阻,再次迟到。等他赶到王京时,早看见城头飘扬着小西行长的旗帜——不知道是不是药囊?在行军速度上,行长完胜,但真要持枪打起来,清正多半会一枪把行长刺穿。图:加藤清正讨伐三韩(浮世绘)清正是丰臣秀吉军中数一数二的勇将,他身高“六尺五寸”,日本古代一尺约28.89cm,相当于1米88,是个日本少有的伟丈夫。他武艺高强,枪法尤其出众,在秀吉与柴田胜家的贱岳之战中,他和另外六个勇猛的年轻武士立功最多,被誉为“贱岳七本枪”。3、加藤清正和打了一仗小西行长的第一军,是扮演猎狗的角色,沿着朝鲜国王李昖的北逃路线追击。得到小西行长攻克平壤的消息,加藤清正更加恼怒。在争功的念头驱使下,加藤清正催促部下快马加鞭杀入咸镜道,一口气扫平了元山、咸兴、北青、金策、会宁,抓获了朝鲜两个王子,打败了朝鲜咸镜北兵使韩克诚的北方。加藤清正已经打到了朝鲜国土的最北端,但他一点没有收脚的念头。为了证明自己比“药材商”更能打,清正的第二军悍然跨过图们江,踏入了女真人的领地,和女真的一个部落打了一仗。从地域上说,图们江以北属于中国境内,所以加藤清正的第二军,算是万历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支“直入于明”的日军。这一仗的详细记载不见于明朝和朝鲜史料,只在日本史料里有简略的记述:“先是清正入兀良哈观兵,其地部落各有屯营,清正攻拔四五营,余营皆遁去。”记录加藤清正生平的《清正记》里称:“陷其都城,斩首九百余。是月还咸镜道。”图们江以北的地盘为建州女真的一部占据,日本人所称“兀良哈”是泛指北方野蛮部落。从时间上看,这股女真部落还没被努尔哈赤统一,所以他们的交手肯定是小规模的遭遇战,《清正记》里的“陷其都城”也纯属夸张。事实上,加藤清正在和女真人交手后,还是对他们的野蛮有所忌惮,所以不敢久留,退回到朝鲜咸镜道。他在给丰臣秀吉的书信里,说自己之所以不攻略明地,是因为“孤军难深入。4、朝鲜人最恨的“鬼上官”和小西行长一样,加藤清正也有诸多外号——虎退治、地震加藤、鬼上官。“虎退治”是部下对他的尊称,意思是指连老虎见了他都会害怕而退,这是因为清正在朝鲜有过一段捕猎老虎的经历。秀吉晚年身体虚弱,经常尿在裤子上而不知,为了给秀吉献上补阳气的虎骨和虎皮,也为了多求些奖赏,清正在朝鲜咸镜道专门组织军队进山猎虎,运到日本献给秀吉。“地震加藤”的由来同样源自他对秀吉的忠心耿耿。文禄之役结束后清正从朝鲜回国,怀恨在内的行长告了他一状,秀吉很恼火,就把清正关了禁闭,不给见面。没多久京都周围发生大地震,压死几百人,秀吉的住所也倒塌了,心急火燎的清正也不管什么禁闭,带了几百兵前来废墟救驾,见到安然无恙的秀吉后抱头痛哭,秀吉被深深感动,“君臣之情复修如鱼水。”不过,清正对丰臣家的忠心只限于秀吉,秀吉死后,他因与石田三成、小西行长不和,转投到丰臣家的敌人德川家康一方,东西军在关原交战,清正却一直在内心煎熬迟迟不出兵相助,最后他采取了折衷的方法,趁宿敌邻居行长率主力出战之空,猛攻肥后的行长地盘,攻破城池逼得行长的弟弟和家臣*河蟹*。战后论功行赏,清正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肥后一国。清正在后世日本人的心目中好的出奇,特别是在他的封地肥后,被尊称为“清正公”,供奉清正的神祠至今香火不断。图:加藤清正晚年像。日本人喜欢清正,留下了无数画像,这副像公认最逼真。不过,在朝鲜人眼里,加藤清正却是最坏最可恨的日本人,直到今天还恨意不消,因为清正屡战屡胜杀人如麻,还俘虏了朝鲜两个王子,欠朝鲜人的实在太多了。日本《国史略》记载:“韩人最畏清正,称曰鬼上官。”在壬辰战争中,加藤清正的名字在朝鲜能“止小儿啼”。他率领的第二军是清一色的肥后士兵,也是日军中纪律最坏、最爱杀人屠城的军队,清正在开城“屠城而过”,攻破晋州后,为泄愤,更是屠杀了六万朝鲜降卒与无辜平民,得到了“鬼上官”这个阴森森的外号。朝鲜古籍《东国僧尼传》里记录过朝鲜的惟政和尚和加藤清正之间的一次会面:“尝入贼阵,见倭将清正,清正曰:‘尔国何宝最贵?’惟政曰:‘吾国无所宝,所宝惟将军之首也。’” 朝鲜人岂止想要他的头?恨不能生食其肉。据说“加藤清正”一词,至今在朝语中是“狗”的代名词,朝鲜人爱吃狗肉,原意是吃加藤清正以泄愤朝鲜是个悲催的民族。古代,朝鲜半岛的北面全是强悍的战斗民族:、、蒙古人。南面隔海相望,是另一个更加凶悍的战斗民族:。中国,也在隋唐两代对朝鲜半岛用过大军。一千多年来,这个山地民族一直被虎狼般的邻居欺负。高丽王朝和朝鲜李朝,贯穿朝鲜半岛最后两个王朝的关键词,是一个字:乱。蒙乱——13世纪,蒙古铁骑踏进半岛,前后九次战争征服了高丽;壬辰胡乱、丁酉再乱——日本人悍然侵略朝鲜,前后七年才在明朝援助下赶走;丁卯胡乱、丙子胡乱——女真人征服朝鲜,两次战争迫使朝鲜国王跪降,奉为;进入近代,后一乱再乱全境丢失,后被一纸《日韩合并条约》惨遭日本吞并。如果算上五十年代的,侵略朝鲜的对象又加上美国和所谓,那么,这个世界上曾经和现在最强大的民族和军队,几乎都曾对朝鲜半岛动过武。凶险的地缘环境,让朝鲜人自古以来一直处于受强敌凌辱的地位,但同时也磨练出这个民族举世罕有的坚忍性格,几度亡国而不亡种。壬辰倭乱,日军气势汹汹,朝鲜正规军虽然一溃千里,但朝鲜人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制服的。朝鲜李朝素有东方君子国之称,受中国影响,民间风俗重文轻武,比如在当时的庆尚道,家里如果有兄弟两个,一个人学文则高坐堂中,一个习武则屈居庭院,如视奴隶。但是,面对亡国之辱,不甘屈服的朝鲜人重新拿起了他们一度“不屑”的弓箭,举起了义旗,对侵略者“百败不下万死必拒”。说说朝鲜的“义兵”。日军侵入朝鲜仅仅9天后,红衣将军郭再祐就在庆尚道的宜宁郡举起了义旗,率领族人和附近百姓加入到守卫宜宁的战斗,频繁打击日军的后勤补给路线。接着,、忠清道、京畿道、咸镜道等地接连发生了义兵行动,退隐乡间的两班贵族、农民、平民甚至寺院的僧人,都拿起了他们不熟悉的刀枪。据朝鲜统计,各地义兵将领一共133人,这就意味着有一百多支游击队活跃在日军的后方!尽管简陋,但他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和作战的英勇程度完全超过了日本人的意料。图:红衣将军郭再祐所谓“八道国割”后,日军对朝鲜八道的征服和统治更遭到朝鲜人的抵制和反抗。从7月开始,义兵战果不断,8月收复清州,9月收复庆州,收复镜城。进军全罗道(自己的封地)的第六军名将小早川隆景兵疲粮尽,不得不退兵到王京。义兵的不俗表现保住了全罗道,而全罗道是全朝鲜最富裕的粮仓,其战略后勤的意义不言而喻。驻守庆尚道的第七军主将毛利辉元则一直被义兵牢牢拴住手脚,在整个万历朝鲜战争中表现平平,他在给国内的信中抱怨不已:朝鲜人就是一群野人,他们躲在山中,看见日军便用弓箭射,实在是令人苦恼。义兵的奋战拖住了日军后腿,但游击战再英勇,也是杯水车薪。击退不可一世的日军,把他们逐出朝鲜,还得依仗正面战场。捕猎狂奔的野牛时,弓箭对准的不是硕大的躯干,而是细簙的牛腿。再强壮的野牛一旦腿上中箭,都会轰然倒地。就是专射这头狂牛细腿的高明猎手。李舜臣,字汝谐,出身于京畿道丰郡(今首尔地区)的一个没落家庭。李舜臣少时“英爽不羁”,成年后好读书,善骑射,32岁时考上武举,先是在全罗道担任一个地方武官,1591年在柳成龙的推荐下,任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了不起之至的推荐。图:李舜臣戎装图日军侵朝战争之初,水军表现只能用“昏聩”来形容:庆尚道的两位水军节度使朴泓和元均,被吓破了胆,采取了凿沉战舰上岸逃命的“自残”,使得负责釜山海防的庆尚道水军数百艘战船,一炮未发就沉入大海!李舜臣没有轻率出击,他在等待。等待最好的战机!5月初,在日军釜山登陆三周后,李舜臣得到侦察报告:大量运兵船停泊在玉浦港。行动!李舜臣率75艘舰船直扑玉浦港。这时,陶醉在胜利喜悦中的日军居然毫无戒备,士兵全部离船登岸掳掠,船里只留有少量水手。李舜臣指挥战舰封锁住港口,把日军包了饺子:一共击沉烧毁敌舰44艘,自己仅一人负伤。玉浦海战,是开战以来朝鲜人的第一次胜利,也使得骄横的日军第一次尝到了失败和死亡的滋味。5月底,李舜臣又指挥了唐浦战役。他用龟船充当先锋,撞沉日军旗舰,同时烧毁21艘敌舰,丰臣秀吉赐与日将龟井兹矩的一把扇子也被缴获。6月5日,李舜臣与全罗道右水军节度使李仁祺配合,前后夹攻日本水军胁坂安治部,烧毁敌舰26艘。7月,李舜臣率朝鲜水师在闲山岛海战中取得开战以来最辉煌的战绩:击毁敌舰近百艘,日军主将胁坂安治的几个重要家臣,如胁坂左兵卫、渡边七卫门、真锅左马允阵亡,日军死伤数千人。图:每年夏天,韩国庆尚南道的统营都会举办庆典活动来纪念闲山大捷。两个月的数场海战下来,日军几位纵横战国时代的“海贼大名”: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胁坂安治,没有一个是李舜臣的对手,而最令人惊奇的是:朝军竟未损失一艘战船(据李舜臣奏章),完全是压倒性的胜利。战功骄人的李舜臣,就此被升为朝鲜水军——三道水军使,指挥忠清、全罗和庆尚三道水军。很多人对日本海军有个错觉,因为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所以想当然认为日本历来是一个海上强国。从十九世纪之后一直到今天,没错,日本拥有除了以外最强的海上力量。但之前,日本基本是一个封建农业国家,海上力量非常簙弱,造船技术不但和中国无法相比,甚至比不上他们一贯看不起的朝鲜。当时的日本水军以安宅船为主力战舰,搭配关船、小早等小型作为护卫。长度最大能达到50米的安宅船体积庞大,约可乘载百人以上的军队,但不可避免航速慢。但无论是大型的安宅船,还是速度较快的关船,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缺乏大口径铳炮,只是大筒(大口径火绳枪)。日军的主要战术还停留在“海贼战术”——接舷战,就是靠近敌舰,攀沿上去进行白刃战。而这种以杀伤人员为目的的接舷战,碰到李舜臣就好比老虎碰到了豪猪,无从下口。李舜臣的主力战舰妇孺皆知:龟船。龟船不是李舜臣发明的,它的原型来自朝鲜古代的一种轻型战船,李舜臣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之更适应当时的海战。顾名思义,龟船的外形像乌龟,包裹船身的“龟壳”用厚木制作,外面包有铁板,敌人炮火很难伤害它。铁板上装有密集的长铁钉,使敌人在接舷战时无处落脚,无法攀登。船头设计成威猛的龙头造型,上设两个炮眼,既可以开火炮(大口径火铳),也可以硫磺烟雾。船身四周凿有几十个铳穴,士兵躲在船内发射火铳和弓箭。船上有可以升降的巨帆,船底两侧则各有10面橹,平时航行靠帆,战斗时靠桨手划桨,机动性很强。龟船是大型船,长度约35米,高约5米,船内能容纳50个作战兵和110个桨手。图:李舜臣率领士兵和百姓造龟船(朝鲜国画)当然,龟船和的铁甲船还是不能比,它的船体是木头制造的,只是船身蒙着一层铁皮而已。而且,它的炮火威力也比不上明军的福船。不过,在当时的战场环境里,这么一个蒙着铁皮、顶着铁钉、配有多门火炮、机动超强的战船,从技术上来说,绝对是难以应对的BUG,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龟船使日军的接舷战完全无效。李舜臣和他的龟船是这样战斗的:冲进敌船之中,利用它刀枪不入的优势,左右突击,或直接撞沉敌船,或四面开铳炮焚毁敌舰。饱吃龟船苦头的日本水军将领在给秀吉的书信中诉苦:“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陆上大胜,海上大败,海贼大名九鬼嘉隆统率的日本水师完全丧失了制海权,军粮无法顺利送到前线,最前沿的小西行长就无法发动攻势,只能在平壤固守,就地筑城筹粮。朝鲜半岛像一个狭长的泥沼一样,陷住了日军沉重的步履。
[&此帖被For-Fredom在 12:27修改&]
。继续写啊,坐等更新。。。。。
。继续写啊,坐等更新。。。。。。。。
你这水帖的方式也是蛮拼的,转载不标明就算了,这帖你自己都忘了水过一遍?
引用1楼 @ 发表的:
。继续写啊,坐等更新。。。。。
这是真的历史,不是更新啊
引用3楼 @ 发表的:
你这水帖的方式也是蛮拼的,转载不标明就算了,这帖你自己都忘了水过一遍?
我发的贴都有注明的,这个忘了多发了一次,不影响连起来更顺点。
还有我不是水贴经验的,我是单纯喜欢历史讨论这些的。发给同样喜欢历史的人
我这号2010年注册的,现在2015年了才18级。你认为我水了经验?
支持 继续啊
目测1天之内必出村长大战的历史盲
猴子要不贪图统一的虚名,也不会两代而亡
明朝那些事儿?
日本地少,不够封,猴子靠利益笼络的家臣和大名怎么办?而且庞大的武士阶层难以短期内消化, 只能以战养战。
引用9楼 @ 发表的:
明朝那些事儿?
从来不没看过
只有穷光蛋想变成土豪,没见过土豪想变成穷光蛋的。
统一了日本之后膨胀了呗
引用6楼 @ 发表的:
支持 继续啊
好了,因为我是用手机弄的比较繁琐……麻烦
这么长。。。。。。。。。。花了半天时间看完,发现导师站在身后。
引用15楼 @ 发表的:
这么长。。。。。。。。。。花了半天时间看完,发现导师站在身后。
你再刷新下页面可能还有,我再去找。有就全部搞下来。用手机弄的可能会乱点,将就看了
统一了日本之后膨胀了呗
日本人野心真大啊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7楼 @ 发表的:
目测1天之内必出村长大战的历史盲
日本战国初期豪族分立,66分国内又有多少多少豪族,国人众,说村长械斗确实不为过吧。后来吞并到最后才形成大规模的合战的。
从朝鲜登陆以北向南进攻中国,却没有像样的骑兵,火器发展的不错,却不喜欢用大炮。本本就只能在小岛上自个玩了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299人参加团购528.00元&1099.00元
46人参加团购539.00元&999.00元
34人参加团购695.00元&1299.00元
25人参加团购399.00元&899.00元
1659人参加团购139.00元&269.00元
278人参加团购699.00元&1390.00元
140人参加团购440.00元&619.00元
364人参加团购400.00元&1099.00元
2074人参加团购1188.00元&1599.00元
550人参加团购199.00元&729.00元
243人参加团购399.00元&799.00元
618人参加团购779.00元&12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战国时期人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