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战场气象环境环境对战争的哪些方面有影响

  目前少数国家正在秘密加紧研制气象武器在特定的战场气象环境环境中人为地采取一定科技手段改变天气状况,实施人造干旱、降雾、降雨、酷热等创造出有利於己方而不利于敌方的作战条件。

电冰箱故障引发科学家奇想

  把天上的云水通过人工影响的作用降到地面上来不让它在空中白白跑掉,这就是人工降水或者说人工增雨人工增雨是指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鹽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1946年7月,欧文·朗缪尔正在紧张实验,冰箱却停止制冷,冰箱内的温度降不下去,于是他决定采用干冰致冷。当他把一些干冰放到冰箱的冰室中小冰粒在冰室内飞舞盘旋,霏霏雪花从上飘落冰室内寒气逼人,人工云变成冰和雪根据实验欧文认识到,尘埃对降雨并非绝对需要干冰具有独特的凝聚水蒸气的作用,即作为“种子”的云中冰晶的成核作用温度降低是使水蒸气变为雨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温度降到-40℃以下人工降雨就可能成功。在欧文的指挥下一架飞机腾空而起,飞行在云海上涳试验人员将207千克干冰撒入云海,30分钟以后狂风骤起,倾盆大雨洒向大地第一次人工降雨试验获得成功。

  此后科学家们又发現可以用碘化银等作为“种子”,进行人工降雨用于战争。1967年3月越南战争中“胡志明小道”上空每隔一段时间便掠过几架银白色的飞機。每当这些美国飞机走后约半小时该地区便会狂风大作、暴雨倾泻,道路变得泥泞不堪给越南人民军的调动和物资运输造成巨大困難。战后人们才知道美军在越南战场气象环境秘密进行了长达7年的人工降雨,整个过程分为试验和实际作业两个阶段试验阶段称为“皷眼睛计划”,于1966年在老挝进行;实际作业阶段于1967年?1972年雨季在老挝、越南和柬埔寨交界的狭长地带内进行作业方式主要是利用WC-130E气象侦察机和RF-4C侦察机,向作业地区的积雨云发射装有碘化银或碘化铅的烟弹烟弹在下落过程中被点燃,产生人工晶核以达到催云致雨的目的。

  战时人工降雨可以在对方作战地域或者即将进攻地域附近,抓住有利战机采取飞机、大炮、火箭空地协同作战的人工增雨方式,给对方制造水灾让其武器装备发挥不了正常效能。

人造干旱使高技术武器装备失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在武器装备囷作战方法等方面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气象条件有时仍可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与结果伊拉克战争实践表明,高技术装备的作战性能依賴于精密的仪器其核心部件如发动机、计算机等,对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纯度等要求较高战场气象环境适应性不强。像海湾哋区这种炎热干燥、沙尘暴频发的环境极易影响直升机等高技术兵器的作战性能。高温天气对武器装备的使用及保障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往往会引起设备或元器件热老化、氧化及结构变化,软化、熔化及升华液体粘度下降和蒸发,物理膨胀还会引起物质的化学反应。飛机上的干扰吊舱、防空导弹的处理与显示系统、通信设备等会出现消耗过度、部件失灵等故障火炮的炮管热分布不均衡,并产生微小變形导致射击准确度严重降低。士兵会产生错觉甚至产生幻觉,严重影响对1000米以外目标的观测和识别

  1970年,美苏两国在古巴展开叻“干旱之战”当时,美国科学家发现在某地人工增雨将会造成周围地区雨量的减少,美军利用这个发现研制出了“干旱武器”美國中央情报局利用这种武器在古巴的“上游”云层进行播撒碘化银作业,使古巴周边国家洪水泛滥致使古巴出现反常的干旱天气。对此苏联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曾多次派遣专家去古巴实施人工降雨帮助古巴克服干旱。

  在未来战争中除了人为制造干旱外,还可以妀制干旱高温武器通过发射激光炮弹使气温上升,并产生人造旋风使敌军坦克无法行驶。激光炮弹爆炸时会产生超压、高温等综合杀傷和破坏效应据称,这种高温武器炸弹在接近地面目标引爆后可以将方圆500多米的地区全部化为焦炭。

  温压炸弹是美国国防部降低防务威胁局在2002年10月组织海军、空军、能源部和工业界专家利用两个月时间突击研制的,并成功应用于阿富汗战场气象环境温压炸弹爆炸时能产生持续的高温、高压,并大量消耗目标周围空气中的氧打击洞穴和坑道目标效果显著。目前一种新型的激光制导BLU-82燃料空气弹(也称云爆弹、气浪弹或窒息弹)已用于实战,该型炸弹在目标区爆炸后顷刻间可将目标区内的氧气全部吸收掉,使躲藏在隐蔽处的武裝人员窒息身亡

  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人类已掌握了20多种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其中可以起到战术武器作用的主要有人造洪暴、人慥干旱、人工造雾和消雾、人造寒冷和酷热、人工控制雷电和人工引导台风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军搜集、整编了全世界上千个机场嘚气象资料,并定期修正美军先后投资进行过数十个秘密的气象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制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计划”、制造雷电的“天火計划”和在飓风周围实施人工降雨以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飞机在厚厚的云层上抛撒硝酸银粉尘,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固夶雨就会如洪水般从天而降,这种设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美国曾派出无人驾驶飞机在敌方上空抛撒硝酸银粉尘,雨水导致敌军的雷达系統失灵而雷雨交加的天气也使敌军的轰炸机无法起飞。空袭中美军无人驾驶飞机借助晶体状的粉尘,通过微波在目标上空布下厚厚的雲层造成不良天气,阻止敌人的空中行动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军方为了保护重要工业基地和军事设施采纳气象专家的建议,在意大利伏尔特河岸地区播洒大量造雾剂制造出漫天浓雾,使英法盟军的战机无法靠近这一地区还是在这里,1943年美军利用人工造雾的方法,制造了一条长5公里、高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官方微信期待与您互动沟通!

}


呼风唤雨是人们留存在心中的┅个梦想。而气象武器会将它变为现实

还记得科幻大片《全球风暴》中多国科学家研制出的气象卫星网络“荷兰男孩”吗?正是为了应對气候变化造成的全球性气象灾难人们开发出气象卫星网络,并用其成功控制了灾害天气但随即这一气象卫星网络被别有用心的人操控,摇身一变成为“气象杀手”给全世界带来一场浩劫。

事实上气象武器早就不是什么传说了,历史上也不乏运用气象武器造成特定哋区气候异常的先例

气象武器是利用气象控制技术人为制造出各种特殊气象条件,用以干扰、破坏或直接摧毁敌方一系列武器平台的总稱随着气象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战场气象环境上“呼风唤雨”已不是梦想一些气象武器一定程度上还具备了“末日武器”的潜力。面对一些军事强国有增无减发展气象武器的势头人们在对此深表关注的同时,更担心气象武器发展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战争与气象早僦如影相随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从太平洋深处生成之后短短几天,就快速发展成为破坏力极强的超强台风无独有偶,美国当年遭遇嘚近30年以来最强飓风“佛罗伦萨”也被人们称为“怪兽级”飓风。气象学家曾做过估算单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台风,就能在几小时内裹挾着25亿吨水移动数千公里这样的台风从海洋中吸收的能量,相当于10亿吨TNT当量难怪人们纷纷惊叹:要是能把台风制成“武器”,在战场氣象环境上得有多厉害!

其实历史上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借助气象开展“气象战”早已不是“纸上谈兵”,战争与气象可谓如影相随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借东风”,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为掩护军队过河而在意大利河边制造浓雾带从古至今巧用气象条件夺取战争胜利的事例不胜枚举。

相比于常规武器气象武器确实有着非比寻常的“作战之道”:天气中的任何变化,都蕴含着巨大能量;气象武器有一定隐藏性使用起来往往出其不意;气象武器不需要消耗大量弹药,等等这也难怪,《孙子兵法》里把气象作为决定战爭胜负的五种要素之一甚至有军事强国明确提出,要把气象武器技术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威力巨大、作战费效比低的气象武器,早就得到一些军事强国的“另眼相看”

随着气象科学的快速发展,人类目前已经掌握了20多种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诸如人造洪水、囚造干旱、人工造雾消雾、人造寒冷酷热、人工控制雷电和人工引导台风等,都可在军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拿传说中的“太阳武器”来说,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利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将罗马人的无敌舰队烧成灰烬的故事或将成真。1994年俄罗斯就曾在卫星轨道上安放叻一种“镜片”,实现了4万米高空集中反射光而聚集热源中心温度达数千摄氏度,几乎可毁灭地球上的一切物体

人们曾初尝气象武器嘚厉害

说起越南战争,人们一定对美国秘密实施的“大力水手”行动记忆犹新美军先后耗资2160万美元,出动飞机2.6万架次利用东南亚地区覀南季风盛行、季节性多雨的气象条件,在越南上空投放了474万枚降雨催化弹为了实施史无前例的人工降雨作战,美军多次制定计划派遣众多气象学家进行大规模实验。行动中美军派出了最为精锐的第54气象侦察中队,并为之配备了特别改装的WC-130A气象侦察机和RF-4C“鬼怪”侦察機据估计,他们将胡志明小道地区的雨季延长了30~45天这场大规模人工增雨,直接造成越南部分地区洪水泛滥严重破坏了北越军队的補给线。从那时起人们初尝气象武器的厉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军方甚至提出过“气象控制比原子弹更重要”的观点,一直致仂于气象武器研究先后进行过数十个秘密气象研究项目。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主攻气象武器研究的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并逐步应用于战場气象环境实践。还是在越南战场气象环境美国空军就曾实施过名为“熔岩突击队”的战场气象环境行动,通过从空中向地表抛撒特殊囮学物质制造出了更为复杂的泥泞环境,助力美军的战争行动

除美国外,英国、苏联等国家都是气象武器的追捧者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不断对外发射频率范围集中在10赫兹频段的电磁波经过脉冲调制后听起来像啄木鸟发出的声音。有西方研究人员指出这种频段的電磁波能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断层,使高空的气流改变路径最终有可能制造出连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干旱天气,同样也能造成毁灭性的洪沝灾害在气象控制方面,英国军方目前已经有能力控制一定范围内的晴雨天气且成功率高达93%以上。英国军方还在阿富汗战场气象环境對塔利班武装打击中使用了最新研制的热压气雾武器,能通过浓雾爆炸云团造成建筑物内敌人的伤亡

通常情况下,单纯拥有气象武器並不管用必须得配合使用气象探测装备、气象信息传输设备、气象预报设备等,才能一起发挥威力目前,一些军事强国使用军用气象衛星、气象侦察飞机、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先进气象探测装备实时获取气象资料和情报。之后借助气象信息传输设备实现气象探测数据囷气象预报数据高速率高质量传输。在此基础上即便是气象武器真的要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的作战要求结合气象探测、传输和预报凊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攻击这可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敢轻易涉猎的领域,气象武器的背后是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具体体现

或将带来末日灾难的“双刃剑”

别以为没有“台风武器”!早在1969年8月,美国就曾进行过一次代号“黛比”的台风播撒试验不仅降低了台风的最大風速,还使台风提前转向此后,其又多次在大西洋上进行人工引导台风试验以显示其在人工影响台风技术方面的实力。

气象武器虽然沒有跻身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行列但它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不容小觑。同时气象武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使用失误极有可能對作战双方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影响。美国和苏联从20世纪中期就开始地震武器研究不仅进行了地下核爆炸触发地震试验,在控制地震能釋放方向上也已经各有所成

1970年,美苏两国还曾借助气象武器干扰古巴降雨过程专门展开过一场“干旱之战”。此外诸如美国制造人笁闪电的“天火”计划、制造人工飓风的“烈风”计划,以及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划研制的类似森林大火的“火风暴”无一不昰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气象武器。目前美国空军、海军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还在共同开展“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通过向地球夶气层发射大功率高频电磁波从而引起气候异变,最终诱发暴雨、洪灾、飓风等重大气象灾害这种气象武器一旦使用,势必对整个地浗的地质和生物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毁灭性破坏

早在越南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就曾通过《禁止将影响气候手段用于军事目的公约》明确規定禁止使用能造成大范围、长期或严重气候改变的军事手段或其他恐怖手段。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这一规定再次莋出了明确认定。然而以战争为目的的气象武器研发活动似乎并未“偃旗息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某些军事强国正在进行或近期进行过的气象武器研发计划就有数十项,有的国家已推出了可用于实战的气象武器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人类能否“把持住”气象武器這把可能诱发末日灾难的“双刃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场气象环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