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决战辽沈战役役主战场在什么地方

辽沈战役地点是在什么地方
辽沈战役地点 辽沈战役是我国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与国民党展开的战争,辽沈战役耗时五十二天,是一场最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一场战役。 辽沈战役油画 那么辽沈战役地点是什么地方呢?先来从辽沈战役的背景来看,辽沈战役的背景涉及到解放东北,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方陷入了对东北地区的争夺战争之中。看来东北这方无论是中共哪一方都不会放弃了! 在此,蒋介石对于东北的战局摆着是有些欲受难撤的态度,东北战局当时的局势让蒋介石有些欲守无力,事情总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故,蒋介石就将战斗主力放在沈阳、长春、锦州这三个孤立的地区。以此希望可以拿下东北,控制整体局面。 辽沈战役的地点是辽宁与沈阳,在如今的锦州还有辽沈战役的纪念馆。 辽宁战役中东北野战军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北是他们的必争之地,一旦取得胜利,东北野战军便可挥师入关。对于这场战役的优势,东北野战军是以自身数量上大于敌人的优势来决定战争是否胜利的。 辽沈战役的地点选择取决于他们要争夺的地方,东北是中国重工业比较发达的要地,这里最初是日军侵占的地方,后来又是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地区。 辽沈战役在胜利之后不仅仅是全面解放了东北,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一共歼灭敌军四十余万人,大大的挫败了敌军的士气。 辽沈战役主战场 辽沈战役可谓是国共之间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抉择性的三大战役之一,虽然作战时间短暂但是东北野战队仅仅牺牲了五万多兵力就将国民党的五十多万大兵全军覆灭,而辽沈战役主战场就是在锦州。 辽沈战役油画 作为辽沈战役主战场的锦州在战争之前就已经被列为了全国主要的城市之一,锦州位于辽宁省,挨着东北,又因为东北是作为抗日地区最先受到侵略的地区,也可谓是最为重点的发展地区,四八年的九月,国民党与共产党在锦州会战,开始了东北地区的作战,同年的十一月战争终于结束。 那么为何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会是在锦州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因为锦州是重点城市之一,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锦州是一个进入关内的重要的门槛,可以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想要攻打关内,锦州是必须要突破的一个门槛。这就是为什么辽沈战役主战场是在锦州的原因了。 虽然经过了战场的洗礼,锦州现如今也发展的很迅速,成为了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它位于沿海地区,对内对外的价值是非常的大的,现如今重要的科技以及医疗等等都发展在锦州,对于中国来说,锦州这个城市就像是经济运输的大门,辽沈战役之后还在锦州建立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吸引了许多对历史军事关注的游客,锦州的现如今是用人们的血水骨肉而换回来的。 辽沈战役指挥官都有谁 想要知道辽沈战役的指挥官都有谁,还要先知道下什么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我国在近代历史中发生的第二次国共内战,是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一共打了五十二天,被中国国民党叫做辽西会战,也叫辽沈会战。具有效资料考证,在辽沈战役的指挥官有以下几位,分别是林彪、罗荣桓和廖耀湘。 罗荣桓图片 林彪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他的名字,他是中国的军事学家,不过后来却成了国家的叛徒。林彪是湖北人,出身于黄埔军校,他这个人本事确实不错。先后当了不少大官,也指挥了不少重大的战役。不过后来林彪和江青等人一起参加反革命,在一切被揭穿的时候落得个坠机身亡的悲惨下场。 罗荣桓同样是中国的军事学家,是一位元帅。罗荣恒是中国解放军的创始人,这个很了不起。他是湖南人,去世的时候是在北京。我国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家又陷入了内战之中,罗荣恒在辽沈战役之中采取的战略计划,对争取战争胜利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 还有一位是廖耀湘,与罗荣桓一样是湖南人,他是位爱国人士。廖耀湘这一生也参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战役,在抗日战争中担任上校,后还曾远赴缅甸,参加缅甸的一些作战计划。不过要提到的是,廖耀湘在一九四把年辽沈战役的时候不幸被俘了,一直到一九六一年的时候才被特赦。但这也不能影响他曾过中国抗日战争以及内战所作出的贡献,他的一生都在积极为中国而努力着。 所以说关于辽沈战役的指挥官都有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林彪、罗荣桓、廖耀湘。 上一篇:辽沈战役指挥官都有谁
正在载入...
暂时没有数据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辽沈战役主战场在什么地方? 辽沈战役经过介绍 | 战史风云——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辽沈战役主战场在什么地方? 辽沈战役经过介绍
辽沈战役主战场在什么地方? 辽沈战役经过介绍
发布时间:
  西施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的野史《越绝书》。西施在灭吴后追随越国的谋士范蠡隐居于五湖烟水之中,陶然忘世。据说后来范蠡还成为了富商,西施自然也成了老板娘。这是大团圆的结局。但古人似乎更欣赏“美的毁灭”这一模式。早在《墨子》一书中,便记载了西施被沉江的命运。
但在《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凤凰台”一条中,却记载了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诚斋)的一首诗“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这首诗提到了诗人在凤凰台上极目远眺,看到乌衣巷以西有大片杏花开放。而南京杏花村,故址在今建邺区集庆门内南侧花露岗,恰好在乌衣巷以西,因此乌衣巷西的这片杏花就很有可能是宋时杏花村之所在。
  《汉书·郊祀志注》记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越来越少,气温却持续升高。  辽沈战役分为三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9月12日至10月19日),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组成东进和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地区东西对进,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迅速攻取锦州的指示,确定了攻锦打援的整个兵力部署:以2个纵队另2个独立师位塔山地区,阻击东进兵团;以6个纵队共16个师计25万人攻击锦州;以1个纵队主力为战役总预备队;以4个纵队共14个师位彰武、新立屯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以11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围困长春。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范汉杰及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在锦州攻坚战的同时,南北两线阻援部队分别采取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粉碎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增援锦州的图谋。在南线坚守核心阵地塔山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陆海空立体进攻,鏖战6昼夜,歼敌6000余人,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范例。战后,该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锦州被克后,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0月17日率所部2.6万余人起义。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第二阶段(10月20日至28日),辽西会战,围歼西进兵团。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  第三阶段(10月29日至11月2日),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同日,解放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之敌从海上撤至关内。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余人,炮兵司令员朱瑞在战役中牺牲。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连同这一时期全国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毛泽东指出:“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同时也是留给有心的人,作为业务员,客户的每一点变化,都要去了解,努力把握每一个细节,做个有心人,不断的提高自己,去开创更精彩的人生。
而《全宋诗》里记有诗人万俟绍之的《金陵郊行》:“快提金勒走郊原,拂面东风醒醉魂。好景流连天易晚,来朝更过杏花村。”更是说明在宋时金陵城郊杏花村即为一处佳景。
女真人,原居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后为蒙古所灭。居于中原的女真人基本被杀,多数女真人留居东北,公元17世纪中叶从新统一建立清朝并改名满洲,就是今天的满族。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标准有一个由世袭—功劳—道德—门第一才学的变化过程。其中实现选择标准由家族世袭到功劳大小的变化的时期是B
学校名称:
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
Auckland Institute of Studies at St Helens
所在位置:新西兰,
学校设置类型:
创建时间:1990年
学历:本科 专科 研究生 语言 网络课程
学校性质:
学生人数:0人
院校地址: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相关内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一个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而闻名遐迩,于是全国各地冒出来许多杏花村,而且纷纷以杜牧笔下之正宗而自居。但千年以降,究竟谁才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早已成为一个无头公案,难以考证。前段时间《金陵晚报·老南京》栏目登出一文,作者认为南京杏花村是“明代 ...  周族在商代末年,曾率领各族推翻纣王的统治,建立起周朝政权。在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周室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主。周族在中国的统治长达800 多年。可是关于周族的祖先原居何处,学术界说法歧异,难于取得一致的意见。现将各种观点陈述如下,请读者鉴别。  (一)山西说。本世纪30年代,钱穆在《燕京学报》第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一个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而闻名遐迩,于是全国各地冒出来许多杏花村,而且纷纷以杜牧笔下之正宗而自居。但千年以降,究竟谁才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早已成为一个无头公案,难以考证。
前段时间《金陵晚报·老南京》栏目登出一文,作者认为南 ...  导读: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合称“四大美人”,成为了史家与文人的永恒话题。而四大美人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也透露着古人对美的理解,对女性的理解。  西施  西施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的野史《越绝书》。西施在灭吴后追随越国的谋士范蠡隐居于五湖烟水之中,陶然忘世。据说后来范蠡还成为了富商,西施自然也成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一个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而闻名遐迩,于是全国各地冒出来许多杏花村,而且纷纷以杜牧笔下之正宗而自居。但千年以降,究竟谁才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早已成为一个无头公案,难以考证。   前段时间《金陵晚报·老南京》栏目登出一文,作者认为南京杏花村 ...战争改变历史,世界史就是被一场场血与火的惨烈之战所改变、塑造的。辽沈战役的失败使得中华民国政府丧失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以及大量精锐部队,士气遭到重挫。此战以后,中华民国国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对比发生逆转。中共在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当时国共内战的军事形势出现重大转折,并且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战略机动力量很快被投入关内战场参与平津战役,对关内战场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日至11月2日国共两军的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47万精锐部队,从此奠定了淮海、平津两役的胜数。然而在胜利的背后,辽沈战役能大获全胜也实在来之不易,也远非电影上表现得那么简单。为此,趣历史话题专栏在此将公正客观,综合权威资料,重新评述这段影响深远的战争史。
辽沈战役&&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战役
  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中共将领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向被分割于沈阳、长春、锦州等地的中华国军发起进攻,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收编国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所率领的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部、旅部团部不计,共47.2万人,并攻占了东北全境。[2]东北人民解放军获得完全胜利,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中华民国国军。  日,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发动攻击,连克辽宁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急调北宁县华北“剿总”的5个师和山东的2个师,连同原在锦西4个师,共11个师,于10月10日至15日猛攻塔山,以解锦州之围,但未能突破解放军的阵地。  10月11日,指挥的国民党军第九兵团11个师和3个骑兵旅由沈阳驰援锦州,亦被阻止在黑山、大虎山东北地区。  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市发起攻击,15日攻克,全歼守敌,俘敌10万余人。17日,驻守长春的曾泽生率第六十军26000人起义,其余在东北“剿共”副总司令率领下投降。  蒋介石此时仍想夺回锦州,打通关内外的联络,令第九兵团继续向锦州前进。东北野战军主力于26日在黑山、大虎山将第九兵团包围,经两天激战,歼10万人,廖耀湘等多名高级将领被俘。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再歼敌近15万人。  此役历时52夭,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辽沈战役背景  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  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又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  战前计划  中国国民党  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继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作战目标:放弃补给不易的长春及沈阳,防止东北野战军进入山海关,安定关内局势,伺机转攻收复东北。  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
  分为三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9月12日至10月19日),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  为解锦州之危,组成东进和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地区东西对进,增援锦州。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迅速攻取锦州的指示,确定了攻锦打援的整个兵力部署:以2个纵队另2个独立师位塔山地区,阻击东进兵团;以6个纵队共16个师计25万人攻击锦州;以1个纵队主力为战役总预备队;以4个纵队共14个师位彰武、新立屯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以11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围困长春。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范汉杰及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在锦州攻坚战的同时,南北两线阻援部队分别采取坚守防御和运动防御,粉碎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增援锦州的图谋。在南线坚守核心阵地塔山的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陆海空立体进攻,鏖战6昼夜,歼敌6000余人,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范例。战后,该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锦州被克后,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0月17日率所部2.6万余人起义。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第二阶段(10月20日至28日),辽西会战,围歼西进兵团。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  第三阶段(10月29日至11月2日),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同日,解放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之敌从海上撤至关内。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余人,炮兵司令员朱瑞在战役中牺牲。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连同这一时期全国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毛泽东指出:“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辽沈战役的战争结果  辽沈战役从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历史评价  辽沈战役我军胜利和敌军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国共双方最高统帅和毛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但蒋与他的东北将领们意见不一,从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在先。  蒋介石后来更犯下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那就是不顾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力量增长的实际情况,固执地与解放军展开决战,终使几十万精锐之师在东北大地上灰飞烟灭。我军兵力包括地方部队几乎在其2倍,而东北野战军的装备在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算是最强的。国民党军队如果迅速撤到关内,或许还能推迟被我军全歼的命运。  相比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则是比较成功的。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  攻打长春时,东北野战军指挥员又加强了政治攻势,使国民党军队主动起义和投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长春,避免了伤亡。  在黑山,我军第10纵队又成功阻击了敌第9兵团,在敌军败退后,又迅速出动数倍于敌兵力包围敌人,展开辽西大会战。具体作战时,我军又采用边合围,边分割、边歼灭的战术,大胆渗透穿插,将敌军10万人马全歼,国民党反动派部队“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亦在此战中被全歼。后来东北野战军虽打乱建制向沈阳进军,但是由于我军有明确攻击目标,最终解放了沈阳,东北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有47万人于辽沈战役被我军全歼或主动起义、被迫投降,我军伤亡仅有不到7万人。  辽沈战役的胜利,空前发展了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提供了良好契机。  这一战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指挥官是谁?  相关人物  林彪()中国军事家,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叛徒。原名林育蓉。湖北黄冈(今黄州)人。1925年在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第四野战军、华中军区司令员等职,参与指挥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组织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大规模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他于日和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人仓皇乘飞机出逃,叛党叛国,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亡。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其为林彪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罗荣桓()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湖南衡山人。日卒于北京。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罗荣桓等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在辽沈战役中,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予以全歼的战略决策,对夺取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曾参与指挥,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1949年6月以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1950年4月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11月任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1952年领导筹建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兼任院长。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中国国民党军将领,爱国民主人士。别号建楚。湖南邵阳北乡酿溪镇(今新邵县县城)人。1921年入长沙私立岳云中学求学。1925年到湖南陆军第3师叶开鑫部第3旅教导总队当学兵。1926年7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1928年毕业。1930年以上士军衔公费赴法国留学,学习机械化骑兵,1936年毕业回国,在南京教导总队骑兵连任少校连长。1937年升该队旅部中校主任参谋。11月,日军攻陷南京,赴武汉任军官训练总队上校大队长。1938年初,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机械化师(番号200师),廖耀湘任少将参谋长。1941年任入缅印远征军第五军第22师副师长,赴缅甸作战。1942年8月初到达印度的迪不鲁加尔,编入中国驻印军。1944年8月,中国驻印军编为新一军、新六军两个军,廖耀湘任新六军军长。1945年8月后,新六军空运到上海待命。1946年1月,调往东北内战战场,在秦皇岛登陆。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俘。1961年被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卒于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辽沈战役从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从此奠定了淮海、平津两役的胜数。
相关新闻阅读
鞌之战&&齐败晋胜...
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沈战役纪念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