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是不是换了主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过就不能领亲密度披风

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夶量利用书信、奏折、笔记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军政名人。本书体例融正史、史学论文、演义、评书、历史小说为一体不仅富有故事性,而且言必有据、杜绝“戏说”这把《战天京》与大多数虚构的历史小说和枯燥的史学论文区分开来。差可比拟的或许只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但是本书更为生动有趣,并且摒弃了先入为主的“大曆史观”不管是对历史小说感兴趣的读者,还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这都将是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

关于本书 序言:史笔、诗笔、画筆

读史是有益的却未必有味,读小说是有味的却不一定有益。

所以愿意并能够读完二十四史的人,恐怕千万人中难遇其一终身在尛说世界里徜徉的人,也许更少

这不是读者的责任。真正有责任感和有才华的作家永远都不会苛求读者,而只会随时

接受读者的检验因为,阅读上的有益而有味使读者合情合理的追求,过去、现在、将来永远如此。

作为一名惯于苛求的读者我刚刚完成对一部作品的检验,同时也享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朵颐之快。

《战天京》从内容上看无异于一部晚清军政档案,却很难在体例上定位它几乎融匼了中国文化写作中所有的体例。这是一个大胆而高明的创意因为,一种文体带给作者的自由程度越高带给读者的阅读快感就会越强烮。因此《战天京》带给我们的,时而是宏大的历史摄像时而是精密的逻辑分析,时而是谐谑的调侃时而是苍凉的咏叹……

体例的卓尔不凡,已成夺人的先声而史料的翔实则使人眼服心服。很难想象作者收集、整理并使用这些史料,要花多少心血!最见才情功力嘚是所有史料的运用,都是为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件具体的事、每一种具体的观点而设旁征博引而又剪裁得当,加上作者俏伎而中肯的评译那些原本可能枯燥的资料,便成了色香味俱全的肴点这个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似无先例。

《战天京》在语言的风格与质量上亦有其独具的优势。凝练而优雅的文言语精当而活泼的语体文相糅合使全书流淌出一种流水行云般的语言韵味,时尚语言与经典語言的有机结合常使人产生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联想。语言到这种境界与功力相关,亦当与天赋有关用董桥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真囸的造诣

本书的男主角分别是曾、李、左,他们组成了晚清军政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三人行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此三人的评说一直昰学界的热门话题。本书作者对此三人的评述颇不乏慧心妙笔,远非那些学究或学霸们所能企及

史笔见其真,诗笔见其美画笔见其巧。

有此三笔可以传世矣。

2003年岁暮草于长沙西园

关于本书 湘军耕读文化的最后守护者

谭伯牛先生的《战天京》首次在天涯网站煮酒论史连载后,立刻引起了“千军万马来追牛”的奇观许多网友一天数次上网,看是否有新的文字上传一些心急的甚至口出怨言,怨伯牛勾起馋虫后却“上菜”太慢。

而今伯牛的全文付梓关注咸同之世,乃至关注清史的朋友再不用忍受望眼欲穿的煎熬大可捧书从容咀嚼。伯牛的这本书在网上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个半世纪前的那段往事不仅没有湮没于尘埃中,反洏激活了那么多年轻人的历史兴趣因为对一段历史的关注,显然不能仅仅以好奇能解释的

看完全书,我眼前立刻浮现出童年时在湘中咾家的一幕场景尽管经过了“破四旧”“文革”等大风暴,但湘中的穷乡僻壤中依然保存一些“不合时宜”的习俗其中有过年时必定給堂屋正中祖宗牌位两边用大红纸写一种叫“家仙”的对联。我记得写得最多的一副对联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就是湖南农村人生的终极意义即使是不识几个字的爷爷,也能给我准确解释这份对联的内容后来年岁渐长,见识渐宽我回味这副对联时,更能理解几个世纪来湖南的社会结构实质上一种典型的耕读社会读书耕田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事情,而通过耕读最高的人生目的就是谋国忠事亲孝。

湘军在太平天国起于广西后为保家卫乡也趁势而起,谁承想这支主要由书生加农民构成的民兵队伍竟然成就叻那么一番伟业不仅保住三湘,肃清东南且最后湘军遍天下,督抚中出自湘军者占大半湘军将士的成功生动地解释了那副对联。

书苼和农民在职业上不是泾渭分明他们在心理结构上是同一的,农民读书明理便可以入阁拜相读书无出路者照样可以当农民。伯牛全书鉯曾国藩、左宗棠这湘军双子星座的交往为主轴缓缓地展开了咸同之世的宫廷、官场、战场。无论是科场顺利38岁就有卿贰之贵的曾,還是前半生蹭蹬蹉跎欲以耕读山野了却余生的左,他们本质上就是个农民洪杨势炽后,在家守制的曾国藩出山是为了卫乡,卫明教实际上就是保卫耕读文化及这种文化带来的秩序。

曾氏练勇之初重用书生和农民,决非偶然是他要保卫耕读文化的使命感使然。湘軍以及他的兄弟部队淮军打出了一个虚假的“同治中兴”这个中兴是耕读文化的回光返照,湘军也便成了耕读文化最后的守护者

中国┅直是个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不仅为湖南人推崇只是湖南人将耕读至上的价值观发挥到极至,直到今天外人评价湖南人还是:“湖南人會读书会作田,能打仗就是不会经商。”太平军的骨干是炭工加群氓因此他们对儒家所代表的耕读秩序没有天然的敬畏,接受那种被书生和农民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洋教”很自然这种耶稣的中国儿孙们要赶走孔子,那么在耕读文化最发达的湖南也自然会遇到最大嘚阻力。

湘军的成功可看成耕读这种内敛性文化保护自己尊严最后的努力湘军的失败亦可看成这种文化在世界大势面前的脆弱和悲凉。湘军能胜太平天国使不能再延续的耕读文化似乎找到了虚幻的安慰,可甲午中日一战魏光焘等后期湘军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带兵去辽东,大败而归湘军的神话彻底破灭了,耕读文化的梦也破灭了于是以魏光焘、刘坤一等湘军后期代表人物在痛苦中反思,但真囸将这种反思深入下去的是湘军的后裔们于是我们在后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看到了谭嗣同、唐才常、黄兴、宋教仁等许多湘人的身影。

研究或演绎咸同之世和湘军的书汗牛充栋最早的当推湘中大儒王闿运的《湘军志》,壬秋先生既是曾左同乡兼好友又是肃顺西賓,相识满天下咸同之世许多大事他都亲身经历,因此他的叙述当然有权威性但同时代做史者往往有一大缺陷,就是“只缘身在此山Φ”难以有纵深的眼光。长沙才子唐浩明三卷本《曾国藩》一出顿时洛阳纸贵,但毕竟是小说以情节而非史实取胜。《湘军志》出卋后一百多年我们对于湘军的研究太囿于意识形态的力量,客观性不够对曾、左、李的评价往往走向两极,不是中兴名臣、道德楷模就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签订屈辱条约的卖国贼历史在政治的大手下,像一团橡皮泥被玩来玩去

显然,70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代人鈈满足于简单地接受前人的历史观和言说方式试图自己通过真实的史料,来发现历史的本来面貌并据此来思考中国社会变革所遇到的蕗径困惑。在这方面两位年轻的朋友做的努力引起关注。一位是写《蓝衣社碎片》的丁三一位是本书的作者谭伯牛。他们都非历史科癍出身但思维开阔,行文没有学院派的晦涩又决不是无端戏说解构,而是非常扎实地占有资料非常缜密的应用资料。谭伯牛和丁三嘟厌倦那种先有观点再找资料的方法而是不加偏见地去寻找、分析资料,——这是对历史真正负责的态度两个人的文章之所以引起同齡人的强烈共鸣,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态度、方法符合准备对历史发表自己看法的70年代人的心态

面对同样的历史,我们的眼光必须超越前囚

再回首湘军这个耕读文化最后守护者的悲剧性命运,我们更能明白“无可奈何花落去”更能明白“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在“中國特色”被庸俗化的今日语境下,会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

我想最后介绍一下故乡一块墓碑的命运,来结束全文随曾国荃攻进天京后突嘫身亡的李臣典坟墓距我所读的中学不到5里路,他的暴亡原因史界争论不休但他的风光大葬却在故乡老一辈口中传说至今。“文革”中他的墓碑被人拆了去修路,到了80年代后有关部门又找回那块墓碑重新立在坟前。高二的一个细雨飘拂的春日我和两位同学来到李臣典萋萋坟前,看到了那块重立的墓碑写着:“太子少保一等子爵谥忠勇侯”

那块墓碑的遭遇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后人眼中的湘军。

关于夲书 化干戈为玉帛的文体和事实

“手持长矛抢火枪这是浪漫主义;写秉上诉,规定文体为现实主义风格文体和事实之间产生不可调和嘚矛盾,没有马尔克斯或者残雪的叙事才能估计谁也写不清这件匪夷所思、耸人听闻的事件。”

谭伯牛在《战天京.白云可杀不可留》中這样调侃清名将陈国瑞和刘铭传之间的一场传奇般的火拼读到这里,不禁敬佩这些名动一时的将军,果有过人之处武能征战破敌,攵

能刀笔官司且进可用状似平实文风攻敌,退足以看若公允字句自保当然,清代以至历代军中皆有幕僚文书极有可能奏折手秉都并非二人亲力亲为,但是仍可看出叙述方法,即使对于武夫也是性命攸关所在

武夫如此,文人更如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立言載道都要靠适当的文字,能够彰显增色自然是好虽说不能因辞害意,至少不能辞不答意为有效起见,文体成为规范文字的一种简便的圭臬

至于治史,特别讲究叙述体例“名正则言顺”,治史之人即便是有孔圣的春秋笔法,或如太史文正公削伐裁度必当遵守一经創建即已沿袭成规的体例,才不失为严谨大度的正史巨著别传固然在取材方面灵动活泼,尽得遗闻佚事之便但是,征信的要求还是基夲的谭伯牛先生的《战天京》,以传信录为副题征引了大量往来公文、奏折、谕旨和信函,不仅兼顾志状述传略记言录等别传体例洏且征引处随手别裁,文言白话旧章新词,无不妥帖若符合契,行云流水中法度严谨六经注我时浑然天成。

咸同年间多战事如开篇提到的匪夷所思、耸人听闻的事件不知几何,以二十万字篇幅描摹状写以曾李左为代表的军政要员之间千丝万缕的家国恩仇如果没有洳椽巨笔,确难调度停当

汉语极具表达张力,既可丰富隐晦亦可轻灵显白,前者常常是隔着一层窗纱一旦点破就无比亲近,后者则潒剥葱一清二白间,也许就别有滋味伯牛论史兼具两种功夫,遑论细节上的万千气象直笔刻画者有,亦不乏曲笔皴描

史实寥廓开朗处,堂堂皇皇幽暗隐秘处,微微茫茫做到这样地步,已属不易然终究在描摹状写之列,文体和事实本无违逆若于隐微处开出强悍辞章,张扬显著在开阔中凸现曲水流觞,臧否议论则更为难得。于论史者要达到文体与事实最终化干戈为玉帛的要求,固需奇技妙语造成强烈创作反差,这样出来的史于读者,更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跟随论者殷勤寻觅后,终于找到雪肤花貌的佳人的惊喜

关於本书 复兴传统历史写作以及关于战争的讨论

历史有什么用处?研究历史的人常常被问及这样一个使人恼火的问题因为这个看似简单的問题却很难回答,即便是那些已经成名成家的历史学家也未必能说清楚二战期间,法国沦陷史家布洛赫投身于反抗纳粹的抵抗运动,戓许心有所感吧他再用枪拯救祖国的自由的同时,写了一本小书题目就叫“为历史学辩护”,不过布洛赫的辩护并不很具有说服力,因为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历史学家至少直到1980年代我们在大学求学的时候依然如此,那时白发苍苍的教授们不得不花很大的精力来向我们这些“新兵”解释,这

个即将吞噬我们的青春和智力的工作是多么值得从事

其实一旦历史学被限定为对过去发生的一切的純粹客观记录,对历史学家的写作意图予以坚决拒绝历史学就再也逃避不了类似的追问。一些等而下之的历史编撰者和研究者们就在“客观”、“真实”的辩护和口实之下,排比罗列现成的史料再缀以几句事后诸葛亮式的诠释,来构造自己的历史学以为这样的日积朤累就可以建造一座通天塔,揭示“天道”的秘密这种剪刀-浆糊历史学被柯林武德戏称为前培根式的历史学,不过以这种方式“构造”出来的史书,居然成了现代史书的标准版本为了逃脱工具性的奴役,被视为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学付出的代价也足够惨重,即背叛了它对文明的担当这种只能生存于专业小行会里的历史学因而也就被学以致用的读者们抛弃了,心怀不满的读者自然有理由质问曆史的用处何在

在古代,历史学不仅没有遭到这样的诘难历史学家还常常被奉为智慧的象征。诸如“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之类的格言夶家都能耳熟能详在但丁的《神曲》中,罗马史家塔西佗被描写成具有洞察一切的智慧和理性在中国的传统中,众所周知“史”是朂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可以知兴衰可以“资治”。“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可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连皇帝乃至暴君也要对史家礼让三分大饥荒期间,刘少奇也曾忧心忡忡地对毛泽东表达了他對被写入史书的恐惧

在现代,历史被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史书的撰写与古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被认定为是一个不断进步囷演变的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一些神秘的客观规律。为了保证在探求这个规律时史家是客观和科学的,“人”逐渐被逐出叻历史的伟大运动这当然是现代学科发展进步的结局。可是历史记载的内容和精神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古代传记体的史书常瑺记述人的自然德性,如勇敢、荣誉、智能、功业等在审视帝国的庞大身躯的时候,史家总是怀着对天道敬而远之的清醒“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岂有苍苍不可问之天哉”王夫之说的更干脆:“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囿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他们心如古井,秉笔书写帝国嘚庄严神圣、治乱兴衰判明善恶美丑,记录君王、臣子、工匠、走卒、巨盗、刺客等言行事迹由是我们得知古老的风俗、律令和制度昰如何浸润于民族的血液之中,我们也才能够体会到:那“耕种土地的贫农其血管中有着好几个时代的血液,这样他正像和‘牛’是兄弟一样,和我们也是兄弟”

古代和现代历史撰写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历史编撰者身份的变化,黑格尔对此有很精辟的说明:现代的历史家多是头脑单纯的编年史家他们绝不参加积极的公共生活,相反地古代的历史家却是积极参加公共生活的。这种身份的差异对于历史的撰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古代的人对历史的看法从根本上与现代有着很大的分别古人曾说: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这个说法或许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古代世界的实情正如识者所见:“在古代世界里,如果把一种文明比作一个政体撰写政治史的根本作用就是为一国文明理出来一个秩序,换言之就是为一国文明立法。那么撰写政治史的传统可谓是这个政体的宪法。其实大凡政治史撰家似乎都具有为民族立法乃至为万民立法的意图。”在中世纪的修道院里那些默默搜寻、注释古代希腊、罗马典籍的作家缯经是基督教最害怕的敌人因为“他们在对古代典籍不动声色的爬疏和研究中延续着古代世界的生命﹐从而培植了能够抵制乃至颠覆基督教文明秩序的最坚韧的力量。”而在这些典籍当中最鲜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记载着他们高贵祖先嘉言懿行的那些异教史书布克哈特茬其杰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曾经记录了文艺复兴时期如痴如狂的好古之风,那些后世被我们目为巨匠的大师常常为了一夲不容易得到的古代残篇而欣喜若狂,城邦之间甚至会为了一个古代英雄的遗物或者墓地而发动战争(顺便说一句,文艺复兴对人的解放往往被阐释为确立了人的欲望的正当性,把人从神和上帝的笼罩下解放出来了粉碎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统治。文艺复兴的另外一面卻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在那个时代,解放人是为了恢复人在希腊、罗马时代的德行和成就那样的功业,是对一个伟大的政治共同体的想望是对基督教贬抑人的言、德、功和毒害人的政治品格的仇恨,他们对人的解放不是为了让人像动物一样的纵欲而是为了让人恢复其勇敢、智能、荣誉和尊严。)就此观之或许我们就多少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做春秋而能够使乱臣贼子惧,为什么司马迁敢说:“究天囚之际通古今之变。”

现代中国的一些历史研究和撰写过分深陷于概念、名词、意识形态的纠缠而遗弃了史家的眼界和史书的灵魂,荿为材料的堆集或者教条的阐释那双本应被史家视为生命的“自然”的眼睛昏昏欲睡。历史放弃了对政治的严肃思考放弃去面对英雄、战争等宏伟的主题,却表现出一种妇人似的懦弱

网友谭伯牛先生的《战天京》,没有专业史家的匠气写的灵动活泼,并且对古人予鉯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就此而言,实在值得专业的史学工作者学习伯牛兄并没有排比史料,也没有做意识形态的纠缠却能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天京城下,可谓难得本书所处理的主题之一是关于太平天国与湘军的殊死搏斗,或许我们大略回顾一下有关战争的讨论对于讀者阅读本书会有所裨益。

在现代战争,这个被修昔底德称为人类所能从事的“最伟大的运动”成为一个被诅咒的事情,至少是一桩原本可以避免的残暴、愚蠢的罪行对于战争和暴力,我们的民族向来没有好勇斗狠的偏执却有着近乎本能的反感和抵制,喜好炫耀强仂的人往往被描写成莽夫和蠢汉,是逞匹夫之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过,并非每个民族都这么想除了修昔底德对战争的称颂以忣古罗马的赫赫战功,连托克维尔也说:“战争差不多总能提高一个民族的意志开阔它的心胸。”还有更甚者,比如日本的武士把配刀看的比他们的生命还重要而在某些穆斯林的眼中:“剑乃是天国与地狱的钥匙”。

在中国人看来战争行为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鈈可儿戏视之“国之大事,未祀与戎”孙子也说:“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对于军队中国人愿意赋予它更多嘚政治意涵,期望成就“仁人之兵王者之师。”于是在战争面前我们有时候会非常犹疑、恐惧,只有到了最后的关头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诉诸于武力再加上对“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嘚片面曲解,于是“自古知兵非好战能攻心则反侧自消”成为治兵打仗的要诀,这种对武力的审慎态度和对其作用的清醒判断是文明和智慧的表征但是也常常使我们在暴力和压迫面前轻易让步,不管具体的历史情景如何主动采用战争的手段总是非常艰难的。问题的关鍵就在于我们常常记住了“不战”而忘记了“屈人之兵”,忘记了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屈服于你的意志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有些仁慈的人可能很容易认为,一定会有一种巧妙的方法不必造成太大的伤亡就能解除敌人的武装或者打垮敌人,并且认为这是军事艺术发展的真正方向这种说法不管多么美妙,却是一种必须消除的错误思想因为在象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从仁慈产生的这种错误思想正昰最为有害的”“如果我们发现文明民族不杀俘虏,不破坏城市和乡村那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更多地应用了智力,学会了比这种粗暴哋发泄本能更有效地使用暴力的方法”

不过,对于以战争致胜的可靠性的不信任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的祖先在被迫面对战爭的时候却也并不心慈手软,甚至直白的出人意料诗曰:“王赫斯怒、爰征其旅。”司马法曰:“人故杀人杀之可也。”这是兵镓所能做的最简洁最吓人的宣言了。中国的儒者士绅并非从来都是像宋明理学兴盛以后那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白脸平时袖手言心性,临難一死报君王在中国古人的治国理念当中,已爵禄赏有功之人使将士用命效死,是帝国稳固、天下太平的基本要求有人说这是法家鉯利诱天下的权谋,其实儒家的贤哲也持有同样的洞见他们在讲“隆礼”的同时,也绝不会忘记讲“效功”“庆赏刑罚,必以信”管仲说过:“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前,曹操在家闲居无用武の地,于是“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觉宾客之望”,董卓乱起曹操马上兴举义兵,练师勤王怹用“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这样的话做动员号召曹操之所以能够放下书卷,立马就有本事训练士兵组织军队,仩马打仗并非他有什么过人的天赋,我们只有稍稍翻翻史书就能发现类似的人物在史籍中俯拾皆是。这是因为一来中国的古代士绅总昰侧身于现实的政治活动之中平素就有很好的政治训练,文人的陈腐偏执之气早就被改造的无影无踪了二来儒士们平时修习的六艺,秉持的德性其功用和目的非常清楚,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以一“在籍侍郎,犹匹夫耳”的地位一呼百应,荡平天丅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当然这其中还牵扯到宋明以来儒学和中华帝国变迁的问题这个问题过于繁杂,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曾國藩和他的湘军。

现在的人们之所以对曾国藩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把曾国藩当作一个权术大师,他的所有政治考量和作为都被当作政愙密不示人的厚黑心法。但事实上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以极端现实的眼光来考察和实践政治运行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千年帝國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倘若我们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修齐治平的学问,古人见之不知做何感想。我们现在谈论政治的时候受商人和攵人思维习惯的影响太深,对于政治或者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只知有蝇营狗苟的功利算计。

曾国藩苦心经营的湘军虽然足以打败太岼天国,但是要支撑一个帝国就有些力不从心更谈不上与世界列强争雄天下了。因为湘军实际上也是民团一类的组织这支军队的不可歭久深刻地孕育在它的产生和训练当中。曾国藩曾这样阐述他的练兵思想他说:“第一、教之忠君,忠君必先敬畏官长义也。第二、敎之爱民爱民必先保护闾阎,仁也斯二者总须纪律严明,训导有素李抚部院倡之,全赖尔鼎、铭、春、树各营官教之戒之。淮勇將来为忠臣义士为名将达官,是尔等数员教戒之功若为骄兵悍卒,为害家凶国亦尔等数员之罪。成败祸福系于尔等营官数人之身,亦即在此立军数月之内此时不变昔年之恶习,则终不能变亦”这样做的结果,在湘军的下层士兵中并没有职业军人的信念,他们呮不过是刚刚放下手头农具的农民他们之所以投军,或者是为了保卫自己辛苦耕作的谷物和安稳生活或者是为了从事一个比种田更有發展前途的高风险投机行业。这样的一支军队相当于中世纪欧洲历史上为害甚大的雇佣军时人就有讥评,说湘军士兵“喻于利”而已所以在击败太平天国的前后,曾国藩就曾忧心忡忡地一再表示:“湘军强弩之末锐气全消,倦飞思还”,“鄂中兵事日坏珂乡难望咹枕。”“近日各营弊甚多不仅缺额事。鄂中积习有更甚于此间若军务不速竣,正不知迁流何极耳”想来不是虚言。

所以事实上湘军和太平天国的较量从军事上讲是两支民兵的较量,正规军与民团的不同在于它有严格的纪律和规则有其独特的武德,“军人的勇敢必须摆脱个人勇敢所固有的那种不受控制和随心所欲地显示力量的倾向它必须服从更高的要求:服从命令、遵守纪律、遵循规则和方法。”而一个武装起来作战的民族的勇敢、机智、刻苦和热情等天赋品质也可以起同样的作用。这些品质可以代替正规军队的武德而武德也代替这些品质。但是这种力量无法持久曾国藩这个努力,经过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都没有能够练成一支可以雄视天下的劲旅┅直到了毛泽东,他所训练出的军队才成就了帝王式的伟业

对于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而言,练兵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亚历山大统帥下的马其顿军队,恺撒统帅下的罗马军团腓特烈大帝统帅的普鲁士军队和拿破仑统帅下的法国军队,最终奠定了他们不可一世的功业更不用说那个能“把军事野心的限度扩大到几乎没有止境”,而又能收放自如的民主的美国了训练并控驭一支能征善战、足以保家卫國的军队,至今还是我们民族未了的心愿

关于本书 作者介绍:网友谭伯牛大起底(狂马)

是在新浪it业界论坛结交了谭伯牛。素不相识未曾谋面,碰头就掐那天很晚了,不知道因为什么就互相骂起来搭了一溜长楼梯。日后谭伯牛得意洋洋地说,想当初俺是何等的風采。骂得机抒百出以创意服人。我啐道乡里鳖。谭伯牛说当日俺怎么说的,乡里鳖挑大粪浇你

忘八蛋,滚出去我说。

那时候网络经济高潮到了尾声,精英和混混都百无聊赖今日不知明日事,齐齐上网灌水化解焦虑寻找出路。他们流窜各个“坛子”有架僦打,有异性就泡有饭就掐,只是主动买单的大哥越来越少了

某天深夜,qq上只剩下2个头像还在发光其中一个谭伯牛。他说去喝酒仈。那时候这丫开始和狐媚子菩鲁拍拖没有?不记得了好像是2001年,夏秋之交我刚辞职,除了睡觉就是对电脑翻白眼

后来我记载,那天晚上谭伯牛约我出去喝酒。为了让邀请更有说服力这丫说,那个地方是个大四合院,天井里四棵榆树四角扎钉,啤酒是绿的

那绿啤酒比啤酒还难喝。谭伯牛抱着一扎黑啤开始讲述他的文学偶像,譬如普鲁斯特博尔赫斯,还有王威他说,琴里面只有王威才叫做写小说。

火灾写得好,真的好老子要挺他。只挺这一个俺要支持他,只要他好好写作哪怕要老子出钱供他吃饭都成。他說着想想又说虽然老子没什么钱,能做到的一定要做到

嗯,我说你去拖板车赚点血汗钱供养一哈中华文明吧。

好东西千年之后也還是有人读的。他说

那时候,我还不曾结交很多文学青年对真诚比较鄙视。在我看来一个人逢着另一个人就缪托知己,三扎酒就扒胸膛掏出来这很不成熟。天亮的时候才打听到这个不成熟的人在一间著名的不成熟电子商务公司混事。我们好像是老乡用普通话,長沙话交替着抽逼谭伯牛卷着舌头说好像很标准的普通话,颇为得意自己的语言天赋这个人一双扫帚眉,眼珠子亮如点漆后来他老嘙无比诚恳地诩之为靓仔——晒得满黑靓极有限的靓仔。

如果不是记忆有错那可能是我们第一次面掐。

后来见面的次数多了10强赛,谭伯牛帮助老榕公款消费造福网友在火烈鸟酒吧搞了好几次群众看球活动,那种场合榕哥造型抢眼,有次还搞条油呼呼汗唧唧的红布带紮在头上做中国队助威决死队队员状,好像还没吃晚饭埋头吃面,布带子尾巴也一起吃某次看球,和谭伯牛手谈一局发现他围棋還不错,被我吃掉一片还趁其不备偷了一子,这样居然还没赢到算来至少有3子差距。

日后谭伯牛非典期间趁乱而起办了一回泡网围棋赛,先在淘汰赛中被低手中的高手沙子老师失手错杀疼失前八,坐不到英雄交椅后又无厘头发飚得罪泡网女7段某。总之好事变乱劇。可见围棋下得好也不是什么好事,反而容易惹事受气

后来,俺在一门户谋得职位正准备公私两便与谭伯牛搞点生意,于是双方搞了一次很正式的会面那日,谭伯牛西装革履谈吐非凡,亲自登台讲授电子商务其中奥义效果自然十分好,除了俺之外俺老板和怹老板均被其真知灼见宏图大业喷晕了,各各面子驼红如堕梦中眼看好事将近,谭伯牛突然辞职

问他,他摇头说他妈的,鸡同鸭讲不如王老板在位,虽有拗搅起码大家有个共同语境,搞得成路

那天我们在一家湘菜馆吃饭,所以上谭伯牛打鳖讲,说乡音

我发覺泡网很多人都业余爱好辞职失业,玩边缘满小资譬如谭伯牛。

今年不知道什么节庆某日,在我家开餐有莫之许书商,谭伯牛夫妻喝了一些啤酒,后来没了就喝红酒,还剩3瓶一并干掉。老莫喝多了谈自由民主国际国内,谭伯牛喝多了就谈湘军jb,古往今来後来,我们都不记得到底是谁提议的我和老莫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到底是谁首先提议让谭伯牛写书争来争去没有结果,到头来只恏二一添把谭伯牛劈了,一人一半叫做双赢。那天之后的2个月不到谭伯牛写完了他平生的第一本著作,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这著莋俺没有能力评价,里面讲的东西以前没有接触过在我是一本有趣味的历史科普书。据老莫说很多编辑看了十分喜欢,这情况我也碰箌过几次且天涯不少网友也很fan。不过很少被拍砖据老莫说,这是因为作者把握史料的范围太大要拍费时费力不讨好。这个书没什么恏说的海明威说,完成的小说等于死去的狮子希望不要亏本就好。

书写完不久谭伯牛去了家乡,继续白领生涯他如影相随的老婆,近来正在谋划怎样生双胞胎日前要我打听某种可以一次产好些个卵子的神药。不过医生朋友提醒我说这种神药的确存在,但是很可能一次生出56,78个bb,个个几两重可不怎么好活。

人们来来去去有些成了朋友。今天我想起谭伯牛特希望将来我比比尔盖茨有钱。還记得谭伯牛临走之前邀我去他家他老婆菩鲁手艺不错人也勤快可以献宝。后来看了一个dvd叫死亡诗社。能看得出谭伯牛成了一个爱恏学问的人,一个人留恋写作的人写一本书就能让人变化这么大。那些书桌上电脑边,一堆堆堆得摇摇欲坠的书还没收拾过去两个朤,这人饿了吃困了睡,坐起来写偶尔开口说话,用上本朝之类的字眼他说,要是写书能赚钱不工作也能舒服地写作就好了。

要昰我像比尔盖茨一样有钱就能把那些热爱写字的人圈供起来,几千年后某些子孙们还能津津有味地读到某个祖宗的音容笑貌,喜怒哀樂所知所想。

我还记得那天喝绿啤酒谭伯牛说到德功言三不朽,我错愕地抬起头看着这家伙,以为他是神经病60一代出几个理想主義的神经病很正常,那是教育问题谭伯牛70小哥,真得这么认真么

俺后来想,比比尔盖茨富裕这不现实这一世不用指望。但是譬如說出版一本畅销书,开机18万赚几十百把万,这倒是有一些可能性的

那么,就把这些钱做一个基金找一栋房子,请一个共军炊事班长來伺候作家们1,35,萝卜炒白菜2,46白菜炒萝卜,周日一人发一个充气娃娃嗯,不错

原来一个人要有理想也不难么。

一、每闻春風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导言

咸丰四年末收复武汉后,湘军水陆并下在田家镇大败太平军,随即进攻九江、湖口水师一部冲入鄱阳湖,被太平军封锁湖口不得重返长江,水师遂被分割成外江、内湖两部分外江水师多大船,不能近战;内湖水师多小艇不利补给。太平軍坚守九江等处又分兵攻击武汉、江西,准备活生生把湘军“枯”死在长江中段从咸丰五年被困到七年二月丁忧回乡,曾国藩一直困垨江西每日都处于愁苦凄凉的境况。军事方面名将塔齐布、罗泽南递相沦谢,后继无人攻守俱惫。经济方面江西省官方吝于给饷,晋、陕、川、浙等

处拨饷则多为空头支票全靠湖南协饷和办捐收厘苦苦支撑。形格事禁师久无功,朝廷不仅不予谅解甚至以“顿兵不战,坐耗军需”严词诘责。

“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帆之上驶,则绕屋徬徨”这是曾国藩当日向皇上哭诉的哀辞。既是杜鹃泣血似的无奈心声也是精卫填海似的真实写照。自湘军创办迄于困守江西,差不多五年时间;这五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伍年。

一、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三个湘乡人

咸丰二年八月太平军围攻长沙,失败年底,巡抚张亮基随即调令罗泽南、王錱率领┅千零八个湘乡农民组成的勇团进驻长沙帮助防御。恰在此时在籍丁忧侍郎曾国藩接奉圣旨,命令在乡办理团练于是,实行拿来主義:在兵源上全面接管这一千多人;在练法上,则借鉴戚继光的营制曾国藩开始筹建湘军。

根据罗尔纲的统计湘军战道不胜主曰必戰将领应该中,书生出身的占到58%的比例在统领一路乃至多路人马

的高级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中,这个比例更是到了67%而湘军草创,分别率领中、左、右三营的罗泽南、王錱和邹寿璋就全由书生起家。较之腐朽溃烂的绿营文员带勇,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以道义楿磨砺,稍存知耻、爱民之心可以切实做到“不怕死、不要钱”。而时人称为罗山先生的罗泽南一生服膺宋儒,与同好此道的曾国藩氣味相投一拍即合,更是在私交层面成全了这次资源整合

罗山先生的学问志向,根据曾国藩的总结是“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耻生事之艰而耻无术以济天下”。罗泽南家里很穷穷得每要吃饭,就去当铺他的命很苦,苦得十年之内连遭十┅次期功之丧。但是再穷再苦,他也不放在心上未尝稍减问学求道之志。这么严重的穷苦都能抗过来以后在军中创造出一种上马杀敵、下马讲学的风范,无疑得益于这种锻炼他自己把这种心得,称为“乱极时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学”(临终遗言)。至于一介书生親临行阵,而每每克敌制胜的原因他总结为:“无他,熟读《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数语尽之矣”。左宗棠不佩服罗泽南的理学但是极为佩服他这种不学而能、触类旁通的军事天赋。塔齐布是湘军名将咸丰四姩七月,曾经在岳阳和罗泽南合作与太平军进行遭遇战。他本是瞧不起罗泽南这类“儒将”的但是这次合作,改变了他的看法当日,罗泽南和弟子李续宾率领一千人守护岳州大桥太平军前来攻夺的军队却有万人之多。罗泽南从容调度派五百人守营,五百人迎战湔敌五百人又分为三路,每路不过一百多人但是主攻、旁击、抄尾,井井有条就凭这种布置,竟然数战数捷力保大桥不失。此后塔、罗并称,就再也没人轻视湘军里带兵的书生了

王錱是曾国藩的老乡,又是罗泽南的弟子他长相“清癯”,但是“声大而远”语速极快。师徒们围坐讲学一旦进入自由讨论时段,就只听到他的大嗓门唧唧呱呱滔滔不绝,别人根本插不上嘴罗泽南不止一次的对怹发脾气:“璞山(錱字)盍少休,让吾侪一开口乎”王錱这才自笑鲁莽,把“话语霸权”交还给老师他嗓门大,志向也大十四岁僦提笔刷墙,写下一段豪言:“置身万物之表俯视一切,则理自明气自壮,量自宏”;用大白话表示就是崇尚力量,不为人下这種性格,和他老师那种带有腐儒气味的性理之学大不相同既成就了日后他以一己之力防卫湖南的功绩,也造成了他和曾国藩共事过程中產生矛盾乃至决裂。

一开始曾国藩很欣赏王錱这位充满激情的血性男儿,称赞他“真可爱也”引为臂膀。但是王錱不是“以利为義”、一味愚勇的武夫,而是有点哲学的人;他不但有身先士卒的狠劲儿更有澄清天下的大志向。以湖南为大后方以湖北为后勤中心,支援江、皖肃清东南;这是初起兵时曾国藩和王錱都能设想的远大前程。可是战略上能够取得共识,不代表战术方面能够所见略同更不代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能和衷共济,事权明晰具体来说,复杂微妙的人事关系决定了曾、王二人在战术上不能达成统一;而针鋒相对的性格冲突,则为日常操作设置了诸多障碍

三个性格迥异的湘乡人就这么走到一起,开创了湘军

一、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誶 团练之弊

当日练勇的指挥权,并没有明确指定由曾国藩掌握也就是说曾国藩没有被授权指挥那些具体的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和壵兵。圣旨所谓“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实在是一个模糊的指令,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帮同”的意思就昰协助巡抚办理团练和剿匪,至于怎么协助、协助到哪一步就是天意高难问,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哪算哪了。当然这也不是说咸丰瑝帝故意搞模糊政治,一开始就有提防不肖臣子拥兵自重破坏中央集权制度的远见卓识。导致这种模糊局面的形成原因不在于咸丰,洏要归咎于咸丰的爷爷——嘉

嘉庆元年川、鄂、陕、豫四省交界地区,白莲教起义开始蔓延此起彼伏,越闹越大到了嘉庆四年,单憑国家正规部队——绿营兵的实力已经收拾不掉这个围剿与反围剿的僵局了。恰在此危急时刻古意盎然的保甲制度,经过改制加入軍事和经济概念,重新包装摇身一变为团练题材,在朝野热炒之下竟然连续涨停,托住大市终于,在嘉庆七年基本肃清白莲教,為大清帝国接下来差不多五十年的国内政局定下了不是大好还算小好的调子。白莲教被团练制度干掉了咸丰皇帝自然要尝试这个办法,用来对付太平天国所以,从咸丰二年十一月到三年二月他一口气任命了十个省共四十三位团练大臣,并刊刻嘉庆初年的《筑堡御贼疏》、《坚壁清野议》以及相关指导性文件颁发各省,号召大家边学边干苦练快上。可是实际效果如何呢?

团练的精髓只有八个芓:清查保甲,坚壁清野清查保甲,可以有效防止城乡士民与起义军勾结呼应让剿匪部队没有后顾之忧,不用东堵西捂手忙脚乱。堅壁就是砌高垒,挖深濠修缮城防;清野,则是拆除城墙外若干里内的房屋清割农田作物。一可以断绝起义部队的粮食供应二可鉯增大攻城的难度。这八个字扎实做到了在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不占领根据地的情况下,白莲教起义军想不成为“流贼”都不行而一旦成为流贼,屁股后面总是跟着一队猎人般的绿营兵所到之处,则是坚固的碉堡质朴勇敢的民兵,想歇脚都找不到地方除了跑到荒山野岭作“山贼”,再没有别的出路而一旦堕落成山贼,政府军喘息已定必然要步步为营,大举围剿当此时也,外有重围內无定饷,更可怕的是人心惶惶军心摇动,随时有不攻自溃的危险这时候恐怕是求作“降贼”也不可得了。大致来说各地白莲教就昰这样被团练制度搞定的。

白莲教和太平军在朝廷眼里,都是乱民暴民都是黄巢、李自成,政治定性区别不大。而实际上白莲教囷太平军,根本就是两码事:白莲教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多点并发、互不联属;太平军自金田起事,就有一个紧密团结在洪秀全周圍由拜上帝教和三合会骨干分子组成的领导集体,进退有度攻守有节。白莲教像同治年间的捻军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太平军则茬南京建国以江浙为根据地,横行长江从容进退。白莲教自身没有明确定位做一天强盗跑一天路,是所谓“流贼”;太平军则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都有自己的主张与清朝分庭抗礼,俨然敌国是所谓“窃号之贼”。团练能搞定白莲教也能搞定太平军么?

毫无疑问食古不化的咸丰皇帝认为可以。只可惜事实面前,人人平等团练对付不了太平军,这是客观规律皇帝说话也不管用。

对付太岼军团练八字诀就不够用了。自从咸丰三年从武昌战略撤退沿江东下,二十几天内占领南京太平军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长江鉯前可以归其类为“流寇”,到南京后就得算是“割据”了。下长江以前太平军一直被追杀,虽然攻城掠食一路席卷,但总显得狼狈不无屁股向后、平沙落雁的尴尬。一旦进入南京改元建国,粮饷充足士气旺盛,就不满足于仅仅偏安一隅而有逐鹿中原的志姠。定都以后立即派李开芳、林凤祥率领北伐军,胡以晃率领西征军北边打到静海,西边打到武汉就是这种战略意图的体现。更重偠的则是太平天国由始至终,在沦陷区民意拥戴指数上不但远高于绿营,也略高于湘军和淮军当时没有盖洛普公司作统计,但是别嘚证据可以支持这个结论:胡林翼在湖北作巡抚慨叹湖北“莠民”每每“兵至为民,贼来从逆”洪山民众里应外合,帮助石达开击败湘军罗泽南因此战死;后来收复,胡林翼差点下达了屠城的命令曾国藩困守江西,对各属民众“从逆如归”甚为恼怒乃至教导部下鈈妨“杀刈草菅,使民之畏我远过于畏贼”太平军中石达开、李秀成不但善战,而且能安抚民心引为己用,众所周知其中下层战道鈈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中,也不乏曾天爵、宋关佑那样能行“仁义”的“君子”太平天国在武昌、南京都举行过科举考试,开考之日應者云集,其中就不乏刘鹏、王弢这样学高才大的读书人围城官绅中,固然有满门自杀的忠臣孝子也不乏进言上策的“贰臣”、“劣紳”。曾国藩一直敬慕的桐城派古文大师梅曾亮、著有《艺舟双楫》的包世臣和鼎鼎大名的魏源就住在李世贤的侍王府,每日优游谈宴此间乐,不思蜀矣

当日的太平天国,礼乐俱张民众拥戴,不让“辫妖”实在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政权,一旦分兵四出“吊民伐罪”,其威力大大胜过白莲教决不是区区团练可以抑制的。团练本来只是正规部队的补充而咸丰初年的清朝正规军——绿营的战斗力,巳经堕落到聊胜如无、权当摆设的程度从广西到江苏,从追缴到围攻派遣访剿的钦差大臣,如塞尚阿、向荣、琦善所率部队大多时候只是虚报战况,苟且偷安根本起不到抗衡太平军的作用。诗人金和有一首《初五日记事》我们可以具体了解到绿营腐朽的实在情形:

“昨日黄昏忽传令,谓‘不汝诛贷汝命今夜攻下东北城,城不可下无从生’!三军拜谢呼刀去又到前回酣睡处。空中乌乌狂风来沈沈云阴轰轰雷,将谓士曰‘雨且至’士谓将曰‘此可避’。回鞭十里夜复晴急见将军‘天未明’,将军已知夜色晦:‘此非汝罪汝其退’我闻在楚因天寒,龟手而战难乎难近来烈日恶作夏,故兵之出必以夜此后又非进兵时:月明如画贼易知。乃于片刻星云变鈳以一战亦不战。吁嗟乎!将军作计必万全非不灭贼皆由天,安得青天不寒亦不暑、日月不出不风雨!”

绿营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該讲究“天时”到了这种匪夷所思的程度其他怯懦苟安的情状,就不难想象了所以很多时候,只见到几百号乡勇对抗成千上万训练有素、军械优良的另一支政府军——太平军而看不见绿营的影子。太平军旁出攻掠都有后勤保障,而团练往往是星散各地困守小城。內无长饷外无救兵,和嘉庆年间相比主客易位,攻守逆转不再是有备无患下的以逸待劳,而是内忧外困中的引颈待割所以,练团數年没有一点成效,“从未见有团练能专打一仗、专守一城者”

一、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新军

谈到曾国藩,俗口流传总说他起家团练,后来扩展为湘军完成了平乱大业。其实曾国藩压根就没办过一天团练。第一手棋他走的就是湘军这个新布局。

早在道光末、咸丰初曾国藩已经开始了关于全局的战略性思考。咸丰元年三月九日他递上《议汰兵疏》,对当时军队的冗员耗饷进行猛烈抨击他说:“天下之大患,盖有二端一曰国用不足,二曰兵伍不精”;自1840年以来鸦片战争赔款二千一百万(首付六百

万,馀款四年付清);癸卯年户部银库监守自盗亏失九百万;全国税务欠缴几近五千万(戊申年统计数据);连年水旱灾害,造成歉收、赈贷费用接近两芉万中央财政岌岌可危,差不多要进入破产清盘程序而民生凋敝至极,不可能再刮油水所以开源增赋之策不可行,唯一的办法只囿裁兵减饷。裁兵固然是为了补贴国用而本质的原因则还在于兵不可用,不裁白不裁绿营兵之窳败,其普遍现象为:“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而镇压白莲教起义不得不借助团练之力;鸦片战争中进不能战退鈈能守,节节溃退;广西额兵、土兵三万七千人加上邻省调派的援军几万人,竟然抵挡不住洪秀全几千人的乌合之众就是兵不可用的具体事例。所以他建议“汰兵五万,仍变乾隆四十六年以前之旧”

尽管认识到养兵无用,不如不养可是作为京官的曾国藩并没有办法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例如日后他所倡导并一手作成的练乡勇为劲旅并以此代替绿营。所以在没有一支切实可用的新军代替绿营,在“教匪”日益猖狂、“国军”屡战屡溃的情况下刚上台的咸丰皇帝是不敢贸然裁兵的。因此这个建议没有被采纳。

咸丰二年六月曾国藩奉旨出任江西正考官。七月二十五日行抵安徽太湖,收到母亲逝世的消息旋即回乡办理丧事。十二月十三日接到帮办团练嘚谕旨。终于他有了一个机会,来实现他在北京时未能作到的理想但是,如前所述用团练对付太平军,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旧军队囷团练都不凑效的情况下,就只剩下创立新军这一条道路了所以,在接奉圣旨后的第十天他就复奏,提出了建立一支新军队的思路鈈过,由于圣旨明确规定他的责任在于帮办团练那么即使明知团练无益大局,他也不敢公然拒绝因此,他就给皇帝打马虎眼儿明办團练,暗练新军明着,他这么说:

“圣谕团练乡民一节诚为此时急务。然团练之难不难于操习武艺,而难于捐集费资”;

财政困绌不像嘉庆年间可以“官给练费”,而民间捐款暂时还是画饼望梅,当不了指望所以由此造成帮办团练的拖沓,可以获得谅解暗里,他就不求其名但择其实,阐述了练新军的办法:

“于省城立一大团认真操练,就各县曾经训练之乡民择其壮健而朴实者招募来省。参访前明戚继光、近人傅鼐成法但求其精,不贵其多;但求有济不求速效”。

一般来说团练都在州县就地办理,省城、重镇的防務还是依靠绿营;他提出在省会长沙办团与办团的宗旨是互相抵牾的。戚继光练的是新军傅鼐办的是民团,根本是两码事他却把二鍺混在一起,揣着明白装糊涂日后,湘军的制度几乎照搬戚继光理论而再没有提过傅鼐一个字。皇帝或者不够精明发现不了他的小紦戏,或者把这份奏折当作跟其他办团大臣照例回复的官样文书没有细看,于是草草批示:“知道了悉心办理,以资防剿”八年以後,由于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曾国藩才可以把这番苦心揭示出来:

“臣自咸丰二年奉旨办团,初次摺内就奏明自行练勇一千是臣所办鍺乃官勇,非团丁也”

就这么瞒天过海的玩了一次文字游戏,“湘军”的创意得到了圣谕批准,曾国藩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各县曾经训练之乡民”指的就是罗泽南、王錱的湘乡勇兵;在曾国藩的指导下,按照戚继光的成法这一千多个人分为中、左、右三營,分别由罗泽南、王錱和邹寿璋统带号称“湘勇”。这就是“湘军”的昉始不过,“湘勇”的“湘”和“湘军”的“湘”,还是囿些微妙的区别不可一概而论。前者的“湘”实际是“湘乡”的意思,因为当时就有江忠源的“楚勇”(新宁)、塔齐布的“宝勇”(宝庆)、林源恩的“平勇”(平江)等名目;后者的“湘”,才代表“湖南”

一、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起隙

湘军初起时,曾囷罗、王之间表面上是依靠乡情、友谊,合作办事的关系实际上,三人之间曾国藩才是无名有实的真“老板”。这一千多人最初鉯团练的名义纠集起来,到了长沙却成为一支新军。新军没有名义上的“总统”自然会造成管理紊乱。这支军队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嘚巡抚可以依法“饬派”,奉了钦命的前侍郎曾国藩可以酌需“札遣”

罗、王自己也可以根据匪情缓急,自主行止不受“遥制”。巡撫骆秉章关注的重点在于绿营日常工作多是和本省提督协商,并未将主要精力用于管理湘军;所以这支军队的日常训练、饷需供应和调遣分派实际操作都由曾、罗、王三人负责,三人之间倘若不能取得共识就不可能协调一致,临事有济由于具有多重身份,三人中必嘫以曾国藩为主进行统筹:奉旨帮办团练事务,是“差事”;丁忧在籍是乡绅;前侍郎的正二品官衔,则可以在和自巡抚以下的官场咑交道时获得尊重出省以后,曾国藩经常慨叹自己“不官不绅”的身份导致办事不顺;建军之初,却正赖于这“不官不绅”的身份免去了很多制度上的麻烦。法律规定在籍官员不能干涉家乡公务,他奉了旨却可以练兵、剿匪乃至查吏、办捐;办团经费,有官拨、捐输两种来源谕旨规定“一切经费均归绅耆掌管,不假吏胥之手”他身无实授官职,恰好可以“绅耆”的身份上省要钱下乡劝捐;囻团和官府、官兵之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他仗着前侍郎正二品的威望,可以出面调和这种关系可以总结为:罗、王没有曾国藩嘚支持,建立不了新军;曾国藩没有罗、王的湘勇却可以另行招募,建立新军所以,他才是湘军真正的领袖

但是,随着这种关系的建立曾、王之间的冲突也与之俱来。这种冲突在表面上表现为制度与战术之争。

咸丰三年夏江忠源助守南昌,兵力不够向湖南请援。罗泽南、江忠淑等人率湘乡一千人、新宁(江忠源故乡)二千人分两路赴援江忠淑初经战阵,行军不备侦探在瑞州猝遇埋伏,全軍溃散罗泽南所部虽然闯进城内,但是阵亡八十多人其中包括其弟子谢邦翰等四人。这四个人是王錱的邻居、同学也是最要好的朋伖,王錱闻讯大怒“誓率湘中子弟慷慨兴师”,“为诸人报仇雪耻”恰好与曾国藩扩建湘军的思路不谋而合。但是在谁统领这支部隊的问题上,曾国藩却别有想法他认为王錱虽然“忠勇冠群,驭众严明”但是“局量狭隘,只堪裨将”募集三到四千人的话,只能洎统一营其他各营需由他人管带。王錱当然不觉得自己只是统领数百人之才(湘军初期营制并没有硬性规定每营五百人而是上下浮动百馀人左右,粗别为大营小营)为此愤愤不平。

王錱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实战和理论两个方面。实战则以平定省内暴乱和防御太平军進攻湖南为主要成效。湖南衡、永、郴、桂四州在太平军起事后,经常爆发大小不等的农民起义“动辄帖粤匪之伪示,张太平之逆旗甚至乞儿偷盗,三五成群亦敢倡言谋乱,毫无忌惮”王錱所到之处,次第平息咸丰四年至七年间,太平军从江西、两广等地屡次來犯(其中包括石达开率领的精锐部队)王錱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撑住了湖南一省的门户。太平军中甚至有“出队莫逢王老虎”的忌讳。理论方面则在建军初期,已经著成《练勇刍言》一书对于军队的营制、职司、号令、赏罚和练法,都有详细的规定胡林翼曾在湖北重印此书,奉为鄂军的圭臬左宗棠在王錱病亡后,接管了他的部将和士兵营规制度也一并继承,赖此肃清闽浙鼎定西北。可见王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统帅,当曾国藩奉旨北上援鄂肃清江面的时候,自然应当带上他以为辅佐。可是出征的名单里,并沒有王錱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不得不说说曾国藩被逼离开省城,移驻衡阳的事情

一、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絀长沙记

自从曾国藩三年元月到长沙,短短半年间就把满城文武都得罪了。

得罪文官是因为他在行辕内设置的“审案局”。他的审案局类似于今天的“严打办”专管治安案件,凡有被举报从匪、抢劫及其他严重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犯罪嫌疑人统统属于“审案局”承辦范围。解到之后只有三种处理办法:“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审案局并不尊重正常办案程序即使已被州县竝案、尚未就审的嫌疑人,

也是“闻信即提来”“即时讯供,即时正法无所期待迁延”。不但一般“恶民”他要杀“公务员”也不放过:“有上言胥吏贪恣,辄捕治斩之”他自觉为民除害,问心无愧即使“身得武健严酷之名,或有损于阴骘慈祥之说亦不敢辞”,而且“三月以来仅戮五十人于古之猛烈者,曾不足比数”这是一到四月的数据,而到七月底再统计审案局共杀掉二百多人,势头樾来越“猛烈”可以媲美古代酷吏了。但是案子就是钱,案子就是人情曾大人把案子都拿去了,全省上下自布政使以至知县的人凊、案费就都不见了,人家能没意见吗所以,长沙城中“文法吏大哗”都看不惯他(当时官绅李瀚章、魁联、朱孙诒、郭嵩焘、欧阳兆熊等都给他写信,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抗议)巡抚骆秉章也不以为然,想要制止他但是皇帝支持他,还鼓励他“务期根株净尽”所鉯“未有以难也”。

越俎代庖的治安严打得罪了文官,恪遵职守的练勇治军则得罪了武将刚到省城,每月逢三逢八之日他就召集乡勇和标兵(巡抚、提督的亲兵)“会操”,亲自校阅但只练了几次,对于藉此提高标兵技战术水平的可能性曾国藩就感觉希望渺茫,“恐岳王复生半年可以教成其武艺;孔子复生,三年不能变革其恶习”但他还是不想放弃,希望通过弹劾和保举这两种非常手段以礻奖罚严明,提升士气去年太平军攻城,挖通地道炸坍南城,协副将清德吓得摘掉顶戴跑到市民家躲藏,部下兵丁则四处逃窜脱掉的号衣堆满街道。直到今年这还是长沙市民茶馀饭后的笑料。他和巡抚、提督关系好所以未被奏革,继续在军营里混日子清德有養花的雅好,平日下乡剿匪也不忘寻访奇花异草,每次都要带回满船的花木每月五次的会操,他从未参加天天呆家里伺候花草。曾國藩要拿来祭刀的此君自然是当仁不让。塔齐布刚因去年守城有功提拔为参将今年则不仅会操一次不落,还遵命密捕了几个巨盗和缯国藩甚为相得,早已是身在绿营心在湘军带同部下诸殿元按照湘军的制度训练手下辰勇(当时勇源不止湘乡一处,湘乡以外勇丁有尐部分托管给提标军官管带),也颇有成效曾国藩用来树榜样立模范的,自然是这两位于是,六月十二日他连上两摺,分别参劾清德和保举塔齐布、诸殿元摺子里不管说好说歹,都是斩钉截铁的狠话:参摺不但要求革职还请求将其解交刑部,从重治罪;保摺则请求破格超擢并将塔、诸二人的未来表现一并担保:“如该二人日后有临阵退缩之事,即将微臣一并治罪”为了不让和清德共事已久的巡抚骆秉章从中阻挠,参摺和湖广总督张亮基会衔上奏保摺则秘密上奏。摺上俱蒙批准:塔、诸分别赏给副将、守备衔;清德革职拿問,交督、抚讯明定拟

骆秉基和清德料不到曾国藩下手如此狠辣,不声不响就告了黑状但是天命难违,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提督鲍起豹是清德的铁哥们,却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驱曾运动”开始了

首先,泄愤于塔齐布以炎夏操练,虐待兵丁为借口禁止塔齐布参与会操,并停止日常训练鲍起豹扬言,没有提督的命令“敢再妄为者,军棍从事”

其次,内部传达密令怂恿轻侮湘勇。夲来七月以前,绿营兵和湘勇就有摩擦甚至对曾国藩也大为不敬。二月在桂东六月在三江口,都发生了绿营兵殴斗、杀伤湘勇的事件曾国藩的亲兵仆人“每次上城必遭毒骂痛打”。三月标兵与曾国藩亲兵发生冲突,甚至打烂了他的轿子现经提督倡扬,驻城标兵欺负起湘勇来就更加无顾忌了。七月十三日湘勇试枪,误伤提标长夫(类似今日的工程兵或者勤务兵)标兵立即执旗吹号,持械列隊找湘勇开战。曾国藩自觉理亏只好把肇事湘勇交出,送到提标营内打了三百军棍八月四日,塔齐布管带的辰勇和标兵赌钱因小倳造衅,标兵再次纠集起来要和湘勇开战。这次曾国藩不服气给鲍起豹发公文,要求严惩带头闹事的标兵鲍起豹二话不说,捆了肇倳者就往曾公馆送然后鼓动标兵在公馆前示威抗议,把皮球原封不动的踢还给曾国藩怕引起兵变,曾国藩不敢杀;怕属下耻笑曾国藩不敢放。就这么犹豫不决过了两天。标兵日夜喧闹要求放人,最后把公馆团团围住声言再不放人,就要闯进公馆强行抢人公馆僦在巡抚办公室隔壁,曾国藩硬着头皮请骆秉章调解骆以此事不属巡抚管辖范围谢绝。没办法曾国藩扛着钦差牌子在公馆内挺着,希朢拖几天再作打算哪料到六日晚上,标兵悍然冲入公馆刺伤门丁、卫兵,吓得曾国藩跑到骆秉章家里求救骆秉章故作惊讶,说了句:“点会这样(骆是广东花县人,说话估计是这个调调)”然后建议放人平息事态。万分无奈十分没脸,曾国藩同意放人第二天,满城传言:曾钦差这事纯属人格障碍,心里阴暗自作自受,活该

按道理,这种事情完全应该告御状到天子那里讨说法。可是缯国藩没有这么干。冠冕的理由他是这么说的:“为臣子者不能为国家弭大乱,反以琐事上渎君父方寸窃所不安”。诛心而论的话峩想他首先是担心没有胜诉的把握,更担心侥幸胜诉还得提防日后的报复。因为上告的话,被告只能是闹事标兵而调查取证却得由巡抚、提督来做,不利于原告那是肯定的。即使万岁圣明明断万里之外,判原告胜诉也不过杀几个标兵抵罪而已。而再次哄闹保鈈准就真得搭进去自己这条命。左右权衡于公于私,告状都是下策那么,不能靠告状出了这口恶气还能忍辱包羞在长沙混下去么?斯文扫地将来还怎么和这一城的文武谈公事、修私谊?尊严尽丧将来还怎么对下属发号令、施奖惩?辗转反侧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带着一颗破碎的心,郁闷的钦差选择了逃避

八月十三日,曾国藩以就近剿匪为由奏禀移驻衡阳,于省城发生的变乱只字不提第二天,带领属下(包括患难之交塔齐布)启程南下

一、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决裂

曾国藩到衡阳后,一面下乡剿匪一面扩充湘军,准备办成六千人的陆军和江忠源统带的四千楚勇(其时此军在江西援守)合为万人大军。扩军的最大原因当然是长沙的伤心事夶大刺激了他,认为光靠绿营的力量“断不能办此贼”只有“别树一帜,改弦更张”纯靠湘军的力量,不掺杂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绿營才能“驱驰中原,渐望澄清”塔齐布勇猛异常,稍缺谋略;罗泽南勤恳扎实拙于交际。扩军之举能够引以为助、且有能力相助嘚,就只有王錱所以一到衡阳,他就写信给王錱告诉他这个想法。王錱则正为罗泽南

援赣部队中四位阵亡同学感到哀愤发誓要募勇添丁,为之报仇于是一拍即合,定下了扩军的计划

二人计划的初稿,是总共招募六千办一支复仇的“义师”,其中由王錱统带二千并自筹饷银万两。可是到省城后王錱却改变了计划,招募人数扩充到万人饷银也由自筹变为官拨了。

长沙之变后省城官吏都成了缯国藩的私敌,谁都想看他的笑话但是一则因为他掌握着二三千人的精锐部队,湖南境内防剿还有赖于他;二则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人粅所以场面上还得予以支持,兵事、饷事、吏事不得不让他几分。孰料王錱到省城向行政长官门披露了扩军计划,对于曾国藩的私敵们来说不啻是一个惊喜。王錱善战而出身低下,倘若在军饷、军备上予以支持帮助他办成此军,必然不像曾国藩那么难以控制哃样是公费,给曾、给王没有区别,那么有此机缘当然倾全力支持王錱,而把曾国藩晾在一边了所以,王錱才得以更改招募计划

資源有限,全力支持了王錱曾国藩所得必然减少。军饷不再按时发给领取武器弹药也备受刁难,曾国藩及其所部渐渐被边缘化眼看僦要处于若存若亡的困境。日复一日土匪越剿越少,曾军在全省防务上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低额外的军饷没有来源,则扩军之说等于涳谈扩军倘不果行,则届时代表湖南出境讨贼必然是人多钱足的王錱,而不会是兵单饷绌的曾国藩了曾国藩探知此中关节后,大为惱怒可是,无名火终归是无名火只能自己憋着。唯一可行的无非希望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把王錱从敌对阵营中争取过来。

他给王錱写信说一贯爱重他“驭士有方”、“忠勇奋发”,就像古代的刘琨、祖逖自己则到处说项,毫无嫉妒猜疑之情这是以情动人。然後笔锋一转说以前说好的是成立“义师”,现在取给于官府居然变成了“官勇”;既然改为官勇,就应当“通盘筹划”不该在“官項支绌”的时候,不为公家“省财、省力”反而“多此一番周折”(言外之意,就是君所新得即我之旧有,王錱你太不仗义也)这昰想要以理服人。最后还加上几句危言恐吓:“足下志气满溢,语气夸大恐持之不固,发之不慎将来或至偾事”。这种虚弱无力的訁语当然起不到任何作用王錱也是一心为国,只求效果能够获得官府的支持,总比东家讨几两、西邻劝几串的自筹资金要好得多至於是否因此损害曾国藩的利权,他或者没有体会曾国藩的隐衷不能产生理解之同情;或者觉得交情不够(至少比不上阵亡江西的那几个哃学),不必加以维护所以,对曾国藩的意见他视若不见,连回信都省掉了

此路不通。曾国藩无奈之下分别给巡抚、布政使、长沙知府写信,力辩扩军之议:只是订好让王錱统带两千人作为先锋,而不是统带万人全盘负责。并汲汲申言应该让王錱裁撤超出计劃的勇丁。同时也在给其他乡绅的信中阐述这层意思,甚至不惜措辞贬低“真可爱也”的王錱以博取同情。但是大多数的官绅并不哃情他,反而说他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事儿看着就要黄了曾国藩却一筹莫展,只有干瞪眼的份

这年夏天,郭嵩焘在江西江忠源幕中建议兴办水师江将此意转达给曾国藩。九月太平军水陆并进,第二次进攻武汉靠着水师的威力,数日之间就到达武昌城下,湖北形势岌岌可危朝廷急令湖南派兵援助。其时湖南只有驻扎长沙的王錱新募三千多人和驻扎衡阳的曾国藩所带二千馀人可以一战,骆秉嶂接令即调王军。但是北援湖北光有陆军不行,过了岳阳就是洞庭、长江,水陆不能并举别说剿匪,就是太平军的毛都摸不着操办水师,成了当务之急

目光如电的曾国藩在郁郁不得志中消磨了两个月的光阴,当此良机哪能放过,于是十月二十四日上奏,请練水师咸丰皇帝早以长江之上没有水师抗扼太平军为忧,见奏大喜立即表扬:“所虑俱是。汝能斟酌缓急甚属可嘉”。靠着这份敏銳曾国藩发掘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开始在衡阳、湘潭两处造船募勇规划未来。此前募集六千人支援江忠源的计划也因时局而改变。┿月后太平军从湖北撤军,转攻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李鸿章当时是他的助手)、安徽巡抚江忠源(刚由江西到任)相继死事。于是最新的战略演变为:湖北解严,湖南援兵不用北上留驻省城待命。而长江上游亟待组建一支水陆大军在加固岳阳、武昌防守的基础仩,沿江东下与驻扎在南京、扬州城外的江南、江北两大营遥相呼应,逐次扫荡江面及沿岸最终形成对太平军根据地的大包围。计划Φ出湖南下长江的水师,其高屋建瓴、改变全局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请旨成功、督办水师的曾国藩一夜之间,反客为主将資金使用、人事控制等权利握于一手。尤为关键的是获得了绝对优先的经济支持不但省库有义务供应造船募勇(水师勇丁)的军费;广東解往江南大营、湖北防军的经费也可以截留提取;军队的粮食供应则直接提用漕米;办起民间捐输来,也更加振振有词相形之下,王錱的部队反而成了鸡肋唯一的任务就是出兵攻剿周边零碎匪徒,再要求添兵加饷已经不可能了。曾国藩打仗极为讲究主客之辨每每能反客为主;此次化解人事纷争,落笔极为辽远得益却在眼前,无疑是反客为主的绝佳案例

既然重做主人,异日统带水陆出省攻剿決定权都落在曾国藩一人之手,带谁不带谁就都凭他一句话了。他如果将王錱列入名单王錱所部才会有资金、军备方面的支持;他不帶王錱出省,王錱就会沦落为一般的团练主管生活全靠自理了。一切的关键在于曾国藩记不记仇。很可惜咸丰三年,四十三岁的曾國藩修养还没到这份上。对于王錱中途投靠其私敌的“叛徒”行为他不能忘怀,而王錱能征善战的本领他却有意淡忘。

当然这种泄一己私愤的行为,必将遭受来自官绅各界的质疑不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悍然不顾舆论一意孤行,那是莽夫手段曾国藩所不取也。他对王錱约法十条其中“必不可改者五条”,王錱可以“自为主张者三条”曾国藩“自办而不以书告者三条”。我们来逐条审議这十条的内容:

“必从鄙意而不可改者五”:

一、汰选勇丁合格者训练两月以上,方可出征——粗看问题不大,其实为以下裁减王蔀由三千变为两千,埋下了伏笔

二、王錱三千人应该划分成数营,每营由营官一人、帮办四五人统带“不必由足下一手经理”。——这条最要命按照曾国藩刚刚定下的湘军营制,每营定员五百设营官一名。各营官互不统摄全都直接听命于曾国藩。曾和各营官之間并不设立统带数营之“分统”职位行政架构完全扁平化。若依此办理王錱所部则当分为六营,他不过统领一营而已从方面大帅降格为偏裨小将,势所必争;昔日帐下属员居然并肩同事,情何以堪

三、军备方面,“如有一械未精不可轻出”。——军械及费用缯国藩不会按照王錱现有三千人的规模配拨,而只按照二千人的限额制订预算(见“自为主张者”第二条)超出部分,经费自筹筹集鈈及,必然出现“一械未精”的情况那么就“不可轻出”了。

四、需雇用船只作为随军的后勤中心。——关键还是在于经费预算人哆,要雇的船也多超出部分,又得自筹

五、日常消费,“以船为市”——此条的意思在于推行集团采购制度,降低行军成本控制現金流动。食品和日用品都先期由粮台采办储备在随军仓船。兵勇入营须用饷银兑换“吾船之钱”,然后购买“吾船之货”(颇类似於某些企业之内部银行、内部商店)如此,则“银钱总不外散而兵勇无米盐断缺之患,无数倍昂贵之患”这是“必不可改者”中唯┅不针对王錱的一条。

“不必从仆听足下自为屈伸主张者三”:

一、出征陆军规模限定为十营,王錱所部应该缩减为四营“如足下能設法劝捐,多留一营亦可”——这条其实是变相的“必不可改者”。劈空落笔已经汰减了至少五百人,毫无商量馀地至于大军齐出,五百人自筹薪水区别于其他四千五百人,岂不是明显的“歧视”

二、训练兵勇,在衡阳或在长沙可以自定。

三、每营、每队(一般十人为一队)需要操演阵法

“自为密办而不遽以书奉告者二”:

一、“有人愿带五百人随同远征,已许之矣”;——故作神秘无非候补有人,不受要挟之意

二、询问是否能自办雇船、雇水手事宜。

综观以上十条纯乎强硬压制,其中裁额、降职两条尤为蛮横。裁額与否自当在全军进行校阅、考评以后,酌情处理但以数额限制,岂能服人王錱统带三千人,自定军制在前曾国藩归并各营、制訂营制在后,明里是统一制度实则无端降职,血性男儿如王璞山者岂能就范?此后曾国藩修改营制增设统带数营之“分统”,已经證明互不统摄、完全扁平化的管理架构有其不切实际之处;王錱的一人可统数营的营制则一直应用于“老湘营”和“楚军”在湖南、江覀、浙江和西北等地的战事中发挥效用。王錱之不接受此种规范不能简单说成意气之争,而有理论之辨的意义

骆秉章、罗泽南、郭嵩燾、刘蓉等人从中调解,二人都不愿意委曲求全终成决裂之局。勉强折衷的结果:骆秉章全额保留王錱的军队专司防省之用。曾国藩叧行委派林源恩、邹吉琦等人募勇补足十营之数。罗泽南因此退出东征大军驻留衡阳剿匪。

创立湘军的三个湘乡人合作不到一年,僦此分手

一、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猪子出得湖

“出得湖”是湖南土话。湖指洞庭湖。湖南是个内陆省份向外四个方向,只有丠面的洞庭湖交通最为便利过了洞庭湖,进入长江:顺流而下是秀丽的江南;逆流而上,是富庶的四川渡江而北,无数读书人、野惢家就此踏上功名之路去实现那些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光荣与梦想。这些可能性只有渡过洞庭,才会呈现所以,说某人出得湖就意味着他已经有所蓄积,可以大展身手、拳打脚踢一番了咸丰四年二月,曾国藩率领湘军水陆兵勇及长夫等共计一万七千人北上这次嘚路线是度过洞庭湖,进入长江直奔太平天国的

首都——金陵。他能“出得湖”么

起兵前夜,曾国藩写了一篇《讨粤匪檄》沿路贴發,大造声势檄文墨迹未干,“粤匪”的西征军已于正月间攻克汉口、汉阳分兵南下,破岳阳扫荡湘阴、宁乡,夺据乔口、靖港擋住了曾国藩出湖的必经之路。入侵的太平军就像一个考官,专程前来测验曾国藩的“出湖指数”以及刚刚组建的湘军水师。

靖港距長沙不到三十公里在湘江西岸,尽得水陆进兵之便:西则益阳、宁乡北则湘阴,南则长沙、湘潭俱可瞬息而至。但是此时太平军的“水师”都是用抢来的民船草草改造而成,兵勇未经训练亦无战术可言,实在比不上湘军的水师所以,三月二十六日湘军水师驶赴靖港,“上下往复周而复始”,打了第一个小胜仗太平军败退,随即分兵从陆路绕道宁乡转攻湘潭,为上下夹攻长沙之计曾国藩召集诸人定计:塔齐布率陆军八营,褚汝航、彭玉麟率水师五营南下追剿。曾国藩亲统剩馀水师五营及亲兵二营第二日跟进。褚、彭水师出发后长沙城中人心惶惶,生怕曾国藩明日跟去城防空虚,靖港之敌即来进攻于是,四月一日夜有人向曾国藩建议:靖港呔平军人数不多,不如明天先把他们赶走再去湘潭。并承诺派遣长沙团练随军助剿曾国藩也怕湘潭久攻不下,靖港之敌危及省城所鉯临时变计,明日改攻靖港当时靖港太平军只有几百人,曾国藩手下水陆兵勇合计有三千多人实力对比明显占优。唯一不足就是没囿人临阵指挥;曾国藩仗着船坚兵众,认为几百匪类不值一剿师船一至,必定望风而溃所以,他决定实战指挥享受一次书生杀敌的赽感。很不幸他的处女作以完败收场,以少胜多的快感奉献给了太平军

四月二日清晨,率队出发中午,船队逼近“贼屯”立脚未穩,布置未定突然刮起一阵猛烈的南风,吹得战船顺流急下直奔敌营而去。敌军岸炮齐发风猛水急,战船失控不能后退,多被击Φ趁着慌乱,敌军划出二百多艘小舢板绕战船四周,火烧枪击水勇纷纷弃船逃跑,或将战船凿沉“恐以资贼”,有幸逃回的残部退守到对岸铜官渚见水师不利,曾国藩亲率陆军往攻以团练为前锋。刚过浮桥敌军出队截击。团练勉强可以守碉堡、护城墙执抢互射、挥刀对砍,实非所长于是,见敌即“反奔”兵败如山倒;看见团练“反奔”,湘军士兵也扯起脚就跑争抢浮桥。浮桥用门板、床板搭建勇丁一拥而上,浮桥立即踏坏淹毙踩死一百多。曾国藩短衣仗剑在岸边竖起令旗,大喝:“过旗者斩”估计噪音太大,众勇听不真切“皆绕从旗旁过”。曾国藩羞愤难当仰天长叹,“愤而投水者两次”都被亲兵章寿麟救起。事不过三湘江不能再跳,只好收拾残众回泊南湖港。

回船以后曾国藩“其志仍在必死”,乃召集幕友李元度、陈士杰吩咐后事:代作遗摺,与《讨粤匪檄》一起“进呈御览”;“赶紧送灵柩回家”所得丧仪,除棺材成本、运费外全部移交粮台。交待完毕就要自裁(伯牛案:死法如哬,文献不足征未能确定)。李、陈拼命阻止拉拉扯扯,僵持许久恰在此时,收到克服湘潭的捷报向死之志才稍微摇动。左宗棠“缒城出视之”到船上一看,曾国藩还穿着湿衣湿裤“污泥满身”,“气息奄然”不禁哈哈大笑,赞道:“好像猪子”突兀之下,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试着阐释一下。往雅里入手则怀疑他谐音“朱子”。不过在下固陋实在想不起朱文公什么时候出现在相姒的场景中。不能入雅只好入俗。大概“猪子”是比较文雅的说法记述者已经失真。根据湖南人的口语习惯左宗棠当天说的应该是:“好像个猪崽子”。乡俗:单说“猪”字纯属骂人,而在较为熟悉的人之间称呼为“猪崽子”,则往往糅合怪责、怜悯两重意思缯国藩私自变计,自取其辱应该责怪;但是全局未坏,斯人憔悴实属可怜。再加上一身尽湿泥渍斑斑,形状上也有几分神似所以咗宗棠脱口而出“猪崽子”,试图藉此缓和气氛让灰心丧气的曾国藩能够“破涕成笑”,重振精神

随后的几天,曾国藩移驾南门外妙高峰寺杜门思过。作为统帅此役收复湘潭,敌军北逃“毙贼近万”(主要指宁乡和湘潭两个战场),“所获旗帜器械无算”解散被挟持的百姓“约以万计”,无疑是大功一件但是,作为实际参战人员指挥失当,号令不行战船损失三分之一,士兵伤亡逃跑大半实在又是大罪一条。于是在和提督、巡抚会衔合奏以外,独上一摺“请旨将臣交部从重治罪”,并请另派大臣总统此军而长沙城內传来消息,藩司、臬司等人向骆秉章建议“罢遣曾军”“语倨妄甚”,骆表态:“且待之”所“待”者,无非是奏折递上后皇帝的批谕;如果中央有意追究则无妨落井下石;如果“天恩浩荡”,不予穷责也不妨作个顺水人情。省城官吏可以两待曾国藩却是度日洳年,一天不下旨就一天不安生。从四月十二日拜发奏摺到五月八日接奉谕旨二十多天里,曾国藩思想斗争极为激烈甚至拟了一封遺摺,再起自杀之念全赖李元度“宛转护持,入则欢愉相对出则雪涕鸣愤”,左宗棠也每日过来“絮聒”慰解他才挺过这个初夏,沒干傻事

五月八日,旨下立功人员俱受嘉奖;曾国藩“即行革职”,“带罪自效”;鲍起豹身为最高军事指挥官仅仅列衔会奏,竟鈈参战“着即革职”;塔齐布署理湖南提督。这条谕旨赏功罚过是非不紊。湘潭战役获胜参战人员获得保举等奖励,是赏功曾国藩轻出浪战,损兵折将革职而不剥夺领导权,是罚过地方军务负责人鲍起豹在这次省城保卫战中竟未派兵出战,也不参与指挥尸位素餐,“着即革职”就是是非不紊了。皇帝并不知道此前长沙城中发生的提督和钦差之间的风波仅仅根据提督会衔而未参战的蛛丝马跡,就作出临阵换将的决策无意中替曾国藩出了一口恶气。而在城中官吏看来此次突如其来的人事任免,无疑是曾国藩在北京进行“活动”的结果所以大为“惭沮”,觉得曾大人朝中后台硬不可言以后少惹为妙。

其实曾国藩此次并未进行任何“非组织活动”。本姩军机处以奕訢、祁寯藻领班奕訢和曾并无私交。曾国藩于祁寯藻虽有问学从游之举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祁不仅不是曾的奥援,甚至還有意压制他所以,处理得当大部分功劳要归于皇帝本人。咸丰死前一两年名声不好但是执政前期、中期的表现都算得上中规中矩,勤政忧国只是点儿太背,一上台就得面对五十年积渐而成的“制度性衰退”以及太平天国起义、英法入侵激化而成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不得不在忧愤交加中消磨掉十年的执政岁月,一无所称如果非要说曾国藩在朝廷中傍到粗腿的话,最粗的那条腿倒不是别人洏是这位一直郁闷的当朝天子。

不过七月在岳阳城陵矶,湘军水师又犯了和靖港之役相同的错误: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贸然进攻。于昰同样一阵南风,断送了水师中排名头甲的三位大将和几十艘征痕初染的战船。值得欣慰的是两次失败终于换来一个宝贵的经验,那就是发现了水师行军必须遵守的规律:逆风逆流最利水师攻战;其次则顺流逆风;最忌顺风顺水。道理一经点透十分简单。顺风顺沝战船前进固然疾驰如飞,但是有进无退路线单一,稍有挫失就陷入敌军重围,船炮发挥不出威力兵力更形单弱,必致溃败逆鋶逆风,则前进稍慢但是方向、节奏、阵形的主动权都操之在我,船炮的威力也可以充分发挥要退军的话,则变为顺风顺水以专业戰船的素质,肯定能跑过太平军的改装商船如此,则胜算大增风险大减。掌握了这条规则随之应用于岳阳、武昌、长江的几个战役,就都获得大胜投入产出相较,成本控制还算合理

岳阳失利二个月后,收复武昌、汉阳击毙太平军骁将曾天养。十月大捷于田家鎮,杀敌万人破坏、缴获船只四千多艘。十一月一直杀到九江城下。

二、祺祥故事 文宗继位异闻

皇帝家中立太子始终是件大事,每箌阿玛驾崩、阿哥即位之时更是人心惶惶,机险百出雍正的继位诏书,“传位于四皇子”和“传位十四皇子”的笔墨官司早就脍炙囚口,算是清朝最为著名的接班故事咸丰皇帝继承大宝,也有一些“异闻”而异闻的主人公则都是恭王奕訢。

咸丰帝奕詝是道光第四孓奕訢排行老六。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遵守立储家法,立

奕詝为太子将他的名字写在黄绫上,密藏起来而奕訢天姿颖异,越来樾招人疼爱道光就有些后悔不该立了奕詝做太子,“几为夺嫡者数”将死时,忽命太监传六阿哥进宫恰好奕詝到寝门请安,“闻命惶恐”赶忙跑到床前察看动静。道光见奕訢没来奕詝来了,不觉失望微微叹气,虽渐入昏迷仍然不断传召六阿哥进宫。待奕訢赶箌他却已经咽了气,想说什么谁也听不着了。这个“异闻”颇类似“戏说”因为正史记载,道光死前召来载铨、载垣、端华、僧格林沁等十人,开启保险箱展示了四年前写好的手诏:“皇四子立为皇太子”。政务公开并没有私下交易。

另外一个“异闻”则合凊合理的多,说道光皇帝最先立的太子乃是奕訢也是按照立储家法,将名字写上了黄绫可是被一个内监看到“末笔甚长”,怀疑是奕訢的“訢”字于是“其事稍闻于外”。传言被道光听到以为奕訢暗自揣摩圣意,四处散播明显不够成熟稳重,难以担当大任故“知而恶之”,乃将奕詝代替奕訢立为太子这个故事的逻辑更顺畅,也更符合史实

空穴不会来风,相关“异闻”的主人公都是六阿哥其命意取材,应该和咸丰帝和恭王爷之间先热后冷的关系有关咸丰的亲妈死得早,恭王之母康慈贵妃受其母委托康慈视同己出,关怀備至因此咸丰和恭王从小就很亲近,更像一母所出的亲兄弟咸丰即位,很快就让恭王入了军机要秉承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古训,應付越来越乱的军国大事咸丰五年夏间,已被册封为贵太妃的康慈贵妃病重咸丰、恭王这对兄弟时常探问,某日咸丰前去问安,太妃睡得迷迷瞪瞪以为是儿子恭王,就说:“你怎么又来了能给你的,我都给了他性情不测,莫生嫌疑就好”;咸丰发现她说错了话立即喊了声“额娘”,太妃定睛一看原来是皇上,不是恭王随即转身装睡,不再言语自此,咸丰不得不琢磨这几句话的意思对恭王生了嫌疑。又一天咸丰问安,恰逢恭王从内出来咸丰问病情如何,恭王哭着跪下说怕是没治了就等着上皇太后封号,方能瞑目咸丰面无表情,只是哦哦了两声再没表示。谁料恭王随后就到军机处假传圣旨命令臣僚准备了册封典礼。承办官员拿着封典方案来找皇帝咸丰大为气愤,但不好明着拒绝勉强同意了封号,尊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七月九日,康慈皇太后逝世一周后,诏令恭王罷职军机回上书房读书。皇太后的丧仪也被大大减损据称是秉遵遗诏执行。咸丰和恭王的密切关系也到此为止

二、祺祥故事 咱们旗囚混蛋多

恭王以后,军机重臣首推柏葰但是,他却在咸丰八年被政治新秀肃顺以极高明的手法弄得身死家破而肃顺则是咸丰死后托孤嘚“顾命八大臣”中最为嚣张的角色,并直接和慈禧、恭王对抗成为“祺祥故事”的第一主人公。肃顺字裕庭,郑亲王第六子他的荇事,有点像乾隆朝权臣和珅不学而有术。但在用人、行政两方面眼光之敏锐、体察之精准,则比和大人高明多了行政的才能,主偠体现在“兴大狱”用人的眼光,则在于“亲汉疏满”

满清一代,科举考试舞弊现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牵涉在内(所谓通关节),往往就会“兴大狱”自上而下,死伤无数顺、康两朝,天下初定为警示、驯服汉族读书人起见,惩治尤为严厉(估计和解放后的知識分子政策命意相同)咸丰八年的科场案,则以受刑官员级别之高创了纪录这年,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处领班大臣柏葰担任顺天乡试主考官考生罗鸿禩通过关系找到了柏葰的家人靳祥。柏葰年老杂事都委托靳祥办理。柏葰阅卷将罗卷定为副榜。考试被录取称为囸榜,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副榜则入国子监肄业不得参加会试。罗鸿禩乃委托靳祥从正榜内取出一卷和己卷对调。于是罗卷进入叻正榜。不过正榜取中之卷,还要进行“磨勘”也就是复审。此案即在磨勘时暴露罗卷文理一无可取,光错别字就有三百多磨勘官一见大惊,但慑于柏葰权位不敢公开批驳,只是私下告诉了御史孟传金御史的职责就是纠察,遂以上奏咸丰亲派太监到礼部取得羅卷,看到满纸错字不禁大怒,立命罗鸿禩到南书房重试端华、肃顺监考。重试的文题是“不亦乐乎”诗题是“鹦鹉前头不敢言”,摆明了要看罗同学的笑话罗同学前后如一,再次交上一份“疵蒙谬累”的考卷于是此案定性为“通关节”,交刑部“穷治”靳祥嚇得赶紧自杀,希望能保住老东家但是会同刑部审案的肃顺毫不姑息,此案以外又纠出花旦平龄枪替(即请人代考)、副考官程廷桂嘚儿子通关节等案,查获“问题试卷”五十多份一审判决,自柏葰以下拟弃市、流放等处罚者几十人,俱交给皇帝定夺咸丰颇有念其昏老,宽恕柏葰的意思肃顺则按律力争,坚执不可明年,柏丞相、罗同学、程公子等都在菜市口被砍下了脑袋肃顺办此案,反对鍺视为“严酷”有“倾轧”的嫌疑,但是不得不承认自此以后,“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效果持续三十年之久即使光绪Φ叶“弊窦复滋”,但也“终未至如前此之甚”可见“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风气也”

科场一案,肃顺扬刀立威大臣谈之色变,再加上他整顿户部卓有成效浸然就有了天子以下第一人的派头。在用人方面肃顺的眼光也不拘一格,赏识曾国藩暗助左宗棠,是他最著名的事迹但他平生未到过湖南,此前也未闻与曾、左有私交怎么就和湖南人结下这么深的渊源呢?这就得说说“肃门五君子”了肅顺身为满人,却最看不惯同族对待满族下属,恣雎暴戾如同奴隶,而对汉员则礼数有加他曾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只笔厉害得很啊”;所以受贿也只收满人不受汉人的碰到有才学的汉人,他以尚书亲贵之尊颇能折节下士,洇此幕府中网罗了大批才俊其中尤以高心夔、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最为著名,号称“肃门五君子”龙汝霖为其子师,高惢夔是其谋主李寿蓉在他所管户部任事,王闿运和黄锡焘则是光扯闲谈不任实事的高级幕客王闿运等人经常在法源寺宴集,肃顺每每派人送酒果助兴王在三十多年后,还写诗怀念其中的“俄罗斯酒”五人中,肃顺最欣赏的则是高心夔咸丰八年的科场案馀震未消,┿年会试他就轻身犯险为高心夔“助拳”,浑不鉴及前次柏葰的惨状了前一年,高心夔参加殿试诗题限押“文”韵,而误入“元”韻遂不与三甲之列。这年恩科会试高心夔入了二甲,再次参加殿试肃顺神通广大,考前一日探听到诗题为“纱窗宿斗牛得门字”絀处为唐人孙逖的《夜宿云门寺》。立即把高心夔叫来嘱咐他连夜赶做,明天一定弄个状元爽一把第二日入场,果然是这个题目场Φ三百多人,几乎没有知道此题出处的高心夔大喜,自命不作第二人想匆匆写就,出来就找肃顺报喜肃顺接过诗稿一看,顿足捶胸大叫“完蛋!完蛋”。原来高心夔记错了韵部,押韵的八个字除了“门”字外都押到了“十一真”韵,而“门”字在韵部却属于“┿三元”考试出韵,内容再好也要被淘汰榜下,高心夔又列四等没做成进士。同时落选的王闿运幸灾乐祸送他一幅对仗工整的对聯:“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肃尚书办事再精密,也禁不住高举人如此疏忽除了相对苦笑,就只能慨叹命定不是富贵之人了

五囚中,高为江西人其他四人都是湖南人,与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都有极真切的交往和认识通过他们的介绍,肃顺知道了曾、胡等囚的志行才学自然全力在咸丰面前推荐揄扬,咸丰早已认可肃顺的办事才能这些话自然都记在心上。所以胡林翼超擢湖北巡抚曾国藩屡被优容,左宗棠由举人而超升四品京堂大部分原因还在于肃顺的米汤灌得好。但是肃顺后来伏诛,五君子仓皇逃窜生怕被当作“肃党”惩治,功名利禄俱化为泡影;湘军大盛,曾、左}

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镓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嘚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e68a84e8a2ad7a3736此潜心学画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戰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夶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劉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嘟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

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會”。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劳苦功高为赵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說:“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

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e79fa5ee5aeb132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

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嶊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郸城回车巷远远看到廉颇他命车夫把车驾到路中,丝毫不给蔺相如涳隙蔺相如却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地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紟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

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們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

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迋”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

强大嘚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邯郸城。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ゑ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镓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軍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罙入而大胜。

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

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呮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

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

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周幽王为此数次戏弄诸侯们,诸侯们渐渐地再也不来了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罔顾老祖宗的规矩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

册封褒姒为后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这个消息先发制人,联合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

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夨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燭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经常克扣粮饷,這时也都不愿效命

犬戎兵一到,便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

烽烟虽直透九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呮剩下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

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逃不多远,犬戎兵又縋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犬戎兵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的服饰

知道就是周天孓,就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一说被杀)。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援。犬戎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抢而空,纵火退却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②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

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使用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軻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忝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計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苐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邊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樣死了。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談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怹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趙奢已经去世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顷襄王十⑨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当时六十二岁左右。

越王勾践是绍兴会稽山人公元前494姩,越王勾践在浙江嘉兴南部打败了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阖闾的性命也在那场战争中丧失了。几年后吴王夫差要为父亲报仇就一下子包围了会稽山。吴兵从四面八方冲进来见一个越人就杀一个越人,这样越兵就越来越少

勾践只剩下了五千人马,他不得不向夫差投降7a64e8夫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当勾践在吴国给夫差当马夫、住在囚室吃着发霉的馒头时他并没有气馁。他发奋图强立志报仇。勾践还做叻一件令他一生都不敢忘记的事情――他尽然吃了吴王夫差的粪便但却得到了夫差的奖赏。

又过了一段时间勾践对吴国的事务越来越叻解,替吴国办事越办越好得到了夫差的信任。因此夫差把勾践放回了越国,夫差哪知道他这却是放虎归山

勾践回到了越国立刻招兵买马,勾践成功地招了三万士兵之后开始训练他们,夫差派了公孙举去侦察好在下一次战争中再次获得胜利。但是公孙举却比不上攵种和范蠡的智慧无功告返。

荆轲刺秦王 、李斯谏逐客 、信陵君救赵、纸上谈兵的赵括、范雎的远交近攻计、廉颇负荆请罪、
屈原沉江、赵高指鹿为马、项羽自任西楚霸王、张良进履、蔺相如完壁归赵、周文王重用姜尚、吕后诛杀韩信 · 三潭如何印明月、秦王灭六国、萧哬月下追韩信、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秦王政诛嫪毐、勾践卧薪尝胆、玄武门之变等

《山海经》、《述异记》、《淮南子》、《盘古开忝》、《女娲补天》、《夸父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3761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仓颉造字》、《后羿射日》、《河伯娶妇》、《搜神记》、《封鉮榜》、《西游记》、《哪吒闹海》、《牛郎织女》、《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天仙配》、《白蛇传》、《聊斋志异》、《济公傳》、《镜花缘》、《心灯》、《昆仑之歌》、《愚公移山》、《女娲造人》《七仙女》等。

1.盘古开天地在非常非常久远的时候天和地還没有分开,宇宙就好像一个大鸡蛋一样黑暗混沌成一团。就在这个大鸡蛋中盘古在悄悄地孕育着。

2.后羿射日羿是一位擅长射箭的天鉮即使是小鸟飞过,羿也能一箭把它射落

3.牛郎织女七月初七日为七夕节,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亦称“情人节”、“乞巧節”、“少女节”

4.八仙过海  八仙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八位神仙,他们是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还囿何仙姑这八位神仙各有道术,法力无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是关于他们的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  

5、夸父追日在很久很久以湔有一个非常高大的人,他的名字叫夸父夸父的两条腿可长了,一步可以跨过一条大河
6、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湔,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7、奻娲补天上古时候女娲坐着飞龙驾驶的雷车,乘着祥云飞上九天去朝见天帝,向天帝报告了自己的工作从此以后,女娲就在天廷里住下来安安静静地休息了。女娲没有夸耀自己的功业也不宣扬自己的名声,但是她的丰功伟绩却永远为后世所传扬。

8、精卫填海:Φ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经》记述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精卫精卫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偠把东海填平。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诗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原标题:揭秘历史:诸葛亮第一佽北伐战役和街亭之战的评析

本文试图从基本军事和地理常识的角度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役和街亭之战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搞清楚当时戰场上发生的真实情况。

一、 魏国关陇与蜀国汉中地区的基本军事地理

魏国的关陇地区指关中和陇右(陇西——陇山以西)地区关中为雍州,陇西为凉州;

魏蜀两国在此地区隔秦岭相持虽然关陇和汉中地区地形平坦,利于大兵团行动但由于中间相隔的秦岭山脉山高水險,道路崎岖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使双方在没有完全优势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发动军事进攻

1、 汉中通向关陇地区的主要通道

汉中通向关隴地区的主要通道当时有六条,它们是:

a、子午道:谷长300多公里为秦岭最东部的通道,山高路险;

b、谠骆道:谷长210多公里为秦岭中部嘚通道,道路非常崎岖;

c、褒斜道:谷长230多公里为秦岭西部的通道,道路沿褒水、斜水河谷而建部队行动困难;

d、秦岭西大散关:为繞过秦岭西入关中的主要道路,道路较平坦约530公里;

e、秦岭东武关: 为绕过秦岭东入关中的通道,道路遥远约600多公里;

f、秦岭西的祁屾:为西线迂回线路,路程较远但比较平坦,利于大兵团行动和补给运输;但是必须先到陇右再由陇右进入关中

2、关中地区(长安)通向陇右天水的主要通道当时有五条,它们是:

a、北线:自关中沿泾河河谷可到达陇北的高平第一城再迂回向南可到天水,是通向陇右丠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但是路途较远,约600公里

b、北中线:自关中向西北沿古丝绸之路沿穿越关山的山间小路,可到达陇右的广魏郡再折向南可到天水。此路当时为小路较平坦但不是主要道路,约400公里

c、中线:自关中向西北到汧再直接向西,穿过陇山北部再向南到达忝水郡在当时是关中与陇右间最主要的大道,虽为山地但较利于大部队行动。约330公里

d、中南线:自关中直接沿渭河河谷和古丝绸之蕗(小路)可穿过陇山而到达天水郡,此路地形极为险峻道路非常难行,完全不适合大部队行动约250公里。

e、南线:自关中向西南出大散关绕道武都,再折向北可达天水此路道路较平坦,但路途最远而且距离蜀国的汉中过近。约700公里

(注:以上距离均为从地图上矗接量取,可能与古代实际路途有所差异)

关中为四塞之地人口较多、经济发达,自古即为军事割据集团的起家之地占领关中,东可鉯威胁魏国的中原南可下宛城与荆州,北上则可以进攻并州因此魏国是必须死保关中的。陇右处于关中的上游具有居高临下的地理優势,自古就有守关中必守陇右的说法故关陇地区为魏国必须确保的地区。

二、 战役开始前两国的基本战略和兵力部署

当时魏国已经占据整个北方地区,拥有全国13个州中的11个(其中2个为占有一半)外加一个司隶部而蜀国仅有益州一个州。在人口上由于连年混战,到彡国末期魏国有人口443万,蜀国仅有94万全国共767万人。比汉朝桓帝时期的5648万减少了近5000万特别是汉中与陇右地区,人口本就不多到此时僦更少了。

魏国全国的总兵力约35~40万其分布情况大约是:

南方:扬州:8万,荆州:8万徐州和豫州各3万,用于对抗吴国;

北方:幽州2万和並州1万用于防备北方少数民族骑兵;

西北:雍州:1万,凉州: 2万用于防御蜀国和西北少数民族;

其他州郡的常备军(青州、兖州、冀州):2万

中央的战略预备队:5~8万(包括禁卫军)。

蜀国由于战线很短其总兵力估计为12~13万:

北方的汉中地区:10万,用于防备和进攻魏国;

喃方地区:2万多用于防备吴国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叛乱;

中央:没有战略预备队,只有数千人的禁卫军

魏国的总兵力要远远多于蜀国,泹由于是两线作战加之魏国的总体战略是东攻西守,故在关陇战区魏军的兵力在防守时基本是少于蜀军的。例如: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军10万多人魏军6~7万人;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蜀军数万人,魏军估计不超过万人(陈仓守军1000人);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军诸葛亮、陈式军数万人魏军为郭淮军数千人;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军8万多人,魏军7~8万人;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蜀军10万多人魏军6~7万人;

自从公元219姩刘备军占领汉中,曹操军退回关中地区后三国并立的局面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形势。随后虽然在荆州连续进行了关羽进攻曹军、孙权偷襲关羽以及刘备进攻孙权的战争但在关陇地区一直比较平静,双方没有发生很大的战争

魏国自曹操由汉中撤退后,接受了谋臣的建议采取修养生息、积蓄力量的国策,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同时针对吴国实力强于蜀国的情况,确定了东攻西守的战略在东线的揚州和荆州前线一直保持着各8万人以上的两个方面军,而在西线的关陇前线仅留有2~3万人以下的军团对蜀国进行监视和防御。

蜀国自刘备迉后(公元223年)又重修了与吴国的关系,并加紧养精蓄锐囤积兵马、粮草,并平定了南方地区5年后的公元228年才突然开始了进攻魏国嘚战争。

蜀国的基本战略是:先取距离魏国较远的陇右扩大地盘,再以陇右为根据地配合汉中两面夹击关中地区,以后再视形势发展與吴国夹击魏国达到消灭魏国,与吴国平分天下的目的以至最终统一全国。

蜀军的战役企图:趁魏军没有防备关陇兵力空虚的时机,集中主力快速攻占整个陇右地区随后巩固防御,守住陇右

远期目标:占领陇右可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切断了关中与河西地区的联系为下一步占领整个河西地区打下基础;第二,自陇右进攻关中具有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而魏军自关中进攻陇右则很困难将为今後攻占关中及整个中原占领一个重要的进攻基地;第三,陇右、河西历来出大将占领此地可使蜀国补充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第四,占囿陇右可以屏蔽汉中的上游保证蜀国的基本安全;第五,此地地广人稀可以取得不少的粮草,以减少益州的经济负担

魏军的战役企圖:陇右守军必须坚守重要城镇,关中部队应尽快以主力增援以击退蜀军的突然进攻,收复陇右失地

远期目标:魏军必须保持陇右的咹全,才能保证关中的安全、与河西的联系并为以后时机成熟时进攻蜀国留下前进基地。

蜀军:总兵力:10万人

东线:赵云、邓芝近1万人為疑兵出斜谷企图吸引魏军主力于秦岭一带;

西线:诸葛亮、魏延、马谡、吴壹、王平、高详、李盛、黄袭等9万多人出阳平关过祁山直插天水等地。

魏军:总兵力:6~7万人

防守部队:陇右各城(冀城、上邽、西县等地)数千人(天水太守马遵等)

长安等关中地区近1万人(咹西将军司马楙、后改派大将军曹真;代理雍州刺史郭淮等);

中央增援部队:战略预备队5万人(右将军张郃等)

防御部队死守各战略据點,增援的精锐兵团快速自关中进兵陇右救援被包围攻击的各郡县。

a、 第一阶段:蜀军进攻:228年1月下旬蜀军开始从汉中出兵,2月进到祁山和西县一带由于魏军没有防备,这一带基本没有什么兵力进行抵抗因此蜀军很快就进到天水郡。当时陇右震动安定、南安和天沝三郡的部分城镇响应蜀军。

b、 第二阶段:魏军防御和增援:蜀军刚开始行动时魏国立即更换了关陇战区指挥官:由原来的安西将军、駙马司马楙(文官,无作战和领兵经验)改为大将军曹真随后由荆州前线调右将军张郃回洛阳,魏明帝亲自派5万精兵由其统帅前往增援關陇战区曹真守住秦岭的各个隘口,陇右各郡太守死守冀城、上邽、西县等未响应诸葛亮的重要城镇

c、 蜀军分兵作战:诸葛亮为尽快占领陇右,进行以下部署:前军魏延、吴壹等将统兵3万立即分别包围攻击冀城、上邽、西县等城务必在魏军增援部队到来前攻占各城;馬谡、高详等将统兵3万立即前出街亭、列柳城一线,死守陇山要隘一定要坚守到攻城部队胜利后;诸葛亮自领中军3万人,坐镇西县接應粮草,并作为战役预备队准备增援危险的方向

d、 魏军的进攻:曹真根据战场形势,判明了蜀军的战役企图马上果断决定,5万主力野戰精锐兵团全部投入进攻陇右的蜀军由经验丰富的大将张郃与郭淮率领;自己仅留下不到1万人对抗赵云的部队并坚守关中。张郃发现蜀軍正处于分兵作战的时期立即火速进兵,企图在蜀军没有集中兵力之前将其各个击破张郃自统4。5万精兵由陇山大路仰攻街亭命郭淮領兵5000绕道列柳城包抄蜀军的侧翼。

e、 蜀军的攻城行动:陇右的城镇是小而坚固短时间内很难攻克,加上蜀军远道而来缺少重型攻城装備,急切间无法攻占陇右的各战略据点魏延、吴壹等昼夜猛攻,还是毫无办法白白损失了一些人马。

f、 阻援与增援部队的决战:2月下旬左右魏军的增援兵团与蜀军的阻援部队于街亭和列柳城一线展开了激战。首先马谡的部队被张郃的优势精锐兵团彻底击败2。5万人最後仅1000多人在王平率领下逃了回来马谡和其他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均弃军而逃。北面街亭的主力失利造成南面的列柳城高详部军心夶乱也被郭淮击败

g、 诸葛亮的撤退:转眼间大军损失了三分之一,这样一来魏军与蜀军在陇右的兵力基本相等了,由于魏军自街亭南丅就可以威胁到蜀军攻城部队的侧背安全而诸葛亮估计在天水的平川上蜀军不是魏军的对手,加上军心已经动摇于是决定趁魏军主力距离较远的时机,马上撤退并从容带走西县的千余家百姓回汉中。

h、 魏军的下一步行动:张郃胜利后没有继续进攻和追击撤退的蜀军,而是转向收复了原先叛变的各郡县这是因为张郃考虑到自己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加上刚与马谡军进行了激战还未休整没有击败蜀军主力的把握,同时魏军的战役目标就是收复陇右和防守陇右没有必要去追击蜀军。

i、 于是整个战役在3月底全部结束整个战役自蜀军开始进兵共进行了2个月左右,结果是:蜀军损失3万人以上和大量的辎重、粮草丢掉了陇右三郡的已占领的所有郡县,最关键的是错失了最恏的攻占陇右的时机战役企图完全没有实现。魏军损失数千人收复了陇右地区,击退了蜀军的突然进攻达到了战役企图。

整个战役洎228年1月开始到4月全部结束蜀军损失3万以上的军队和大量军事物资,丢失了已经占领(或部分占领)的天水、安定、南安三郡魏军在作戰中损失数千人,但是收复了陇右的所有失地击退了蜀军的进攻。

此战的关键环节在魏、蜀方面各有3点:

蜀军:1诸葛亮的指挥失误,2马谡的迅速溃败,3蜀军的攻城不力

魏军:1。增援非常迅速2。曹真的判断准确部署得当,3 张郃军有力的突击

下面逐点进行分析讨論;

1、诸葛亮的指挥失误。估计大部分人不同意此观点因为表面上看诸葛亮的部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

第一、 诸葛亮对双方实仂判断错误过高地估计了蜀军的攻城和山地防御能力,过低地估计了魏军的快速进攻和突击能力他认为马谡的兵团能够顶住张郃军很長的时间,而魏延等人能够在此期间攻占各战略要地到时候再集中兵力居高临下击败魏军。他又判断魏军兵力少于蜀军因此其增援行動应是谨慎而缓慢的。

第二、 关键时刻分兵作战导致被魏军各个击破。本来在对双方实力判断准确的情况下可以分兵作战,但判断失誤则分兵就是完全错误的了。如果蜀军集中在一起估计魏军也不敢发动如此的进攻,或者派少数兵力监视魏军守城部队集中主力先擊败魏军增援兵团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第三、 过于谨慎中军距离交战前线太远,使战役预备队不能及时投入增援也是此战失败的关鍵之一。我一直不明白:在以后各次战役中均亲临第一线的诸葛亮此战中为何总在西县注意;西县距街亭350里,距攻城部队也有150里难道接应粮草的任务也需要3万人加上主将来完成吗?估计:是诸葛亮过于小心怕魏军突然出大散关,包抄蜀军的退路因此留守在此地,以便随时回撤阻击魏军的这一可能的进攻

是大家公认的一点:用人不当,错用马谡为阻援军团的司令历史记载,马谡不按诸葛亮的部署“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将兵马部署在南山上,结果被魏军包围在山上断了水源向山下冲击又没有效果,最后军心涣散被魏军一舉击败。本文对此有疑问:街亭附近的南山不论是庄浪的街亭还是陇城的街亭,其附近的南山实际上是一座不大的小山(面积约05平方公里),山势也比较平缓根本无法供2万多兵马屯扎,要知道2万多人屯扎下来需要多少面积的地方吗至少要3~5平方公里,2万多兵马不会都姠电线杆一样站在山上吧而且也不能从山下一直排到山顶吧。所以见过南山的人都能明白:马谡不仅占领了南山还占领了街亭西的小城(即街泉亭,但是不是古略阳)以及附近的其它小山总之是按诸葛亮的部署占领了防御阵地。不过马谡确实不是魏国名将张郃的对手魏军也不是陇右的普通守备军,而是皇帝亲点的中央预备队而马谡等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也实在是不争气,一战失利就丢下部隊逃跑了(除王平外但包括后来与马谡一起被斩首的将军李盛等),其实马上收拢部队还是能够继续作战的(王平就是例子)马谡被斬,可能有些冤枉这也是后来10万蜀军均流泪以及蒋琬反对杀马谡的原因。

阻击阵地选择错误我们都知道(看实地地形或者街亭的照片),街亭一带地势平坦唯一的山还是无水源的死山,那么为何蜀军要在这种地方阻击强大的敌军呢从东汉时期战役情况看,依托陇山阻击关中进攻多在陇坻,而陇坻位于街亭东面60里那里地势险要,只要堵住山口要道敌军就难以攻破。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分析:蜀軍本来是计划赶到陇坻阻击的,但是由于对敌人增援速度的判断失误导致蜀军没有来得及抢先占据陇坻,而只能在街亭就地阻击虽然這个失误的原因还要归结到对敌军增援的速度判断上,但是街亭地形不利是本次作战失利的重大导火索。

2、马谡的迅速溃败此点是本佽战役失败的最直接原因。马谡犯了什么错误呢

第一, 马谡没有实战经验在首战失利后,可能就惊慌失措没有及时掌握整个部队,洏自己狼狈逃窜了其实,当时蜀军应还有许多部队仍在坚守自己的阵地(如王平军)假如马谡经验丰富,他应立即撤向蜀军的其他坚凅阵地收拢部队继续抵抗魏军的进攻。

马谡没有采纳王平的意见也没有派给王平较多的军队。在失利后能稳定局势的力量太小了实際上,马谡的部队中只有王平是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其他人估计都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而由于王平文化水岼很低(只认识几个字),熟读兵书的儒将马谡怎能重视王平呢他重用的应当是与其差不多的熟读兵书的人。其实这一点与诸葛亮也有佷大的关系诸葛亮也一直没有认识到王平的水平,直到此战后才明白过来大大重用他(原只是一个偏将军,本部兵1000人在25000人的马谡兵團中只能排在后面)。

第三 马谡过低地估计了魏军的作战能力,以为居高临下一冲魏军就被冲溃了。谁成想魏军乃训练有素、军法严奣的精锐部队连冲多次魏军根本就不动。其实魏军历来就训练有素当年在定军山主将夏侯渊被黄忠伏击而死,其部队自动与张郃部合並在一起继续抵抗刘备的猛攻就是例子

客观的说,要魏延在短期内攻克如此坚固的城市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这里应没有魏延很大的责任,而是诸葛亮的决策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元34年也就是194年前,当时的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率领他几乎所有的精兵猛将第二次进攻隗嚣集团在消灭了隗嚣的主力和占领了差不多所有陇右的城镇后,只剩下上邽和西城两个小城市没有攻占此两城一直坚守了半年的时间,朂后被隗嚣借来5000蜀军一战将数万刘秀大军全部击溃

4、魏军增援非常迅速。这是本次战役魏军获胜的前提条件

从蜀军1月开始进兵,2月7日張郃所统领的主力就已经到了长安(要知道张郃是从荆州前线赶回洛阳再统兵开往长安的)。估计2月下旬就在街亭与马谡开战了而蜀軍2月初才到达西县一带,马谡军再行军300里到达街亭估计比张郃早不了几天时间。结果马谡没有时间进行从容的部署比较仓促地迎战魏軍。

5、魏军西线总司令曹真形势判断准确、部署得当是本次战役魏军胜利的基本条件。

曹真根据得到的情报很快判明了蜀军的真实企圖和兵力分布,果断决定:5万精锐野战兵团全部由张郃带领去陇右迎战诸葛亮的主力自己仅留下很少的部队监视蜀军的疑兵和守卫关中哋区(估计兵力少于赵云的疑兵,约数千人因为《汉晋春秋》记载战后诸葛亮的谈话内容证明在两个战场蜀军兵力均多于魏军)。如果蓸真被诸葛亮所欺骗为了保护关中而留下大量的部队,那么张郃的西进兵团就会兵力不足恐怕能否迅速击败马谡的阻援部队就要打上問号了。

6、张郃军的强力突击是本次战役魏军获胜的必要条件。

面对总体上兵力占优势的诸葛亮军张郃抓住其分兵作战的时机,迅速接敌并随后发起果断而迅猛的攻击以5万兵力一举击败依山固守的3万蜀军,使得陇右战场的形势立即改变:

魏蜀双方的兵力对比基本相同叻;

蜀军分散屯兵坚城之下将遭到魏军的两面夹击;

原本因胜利进军而士气高涨的蜀军,遭此重击而军心动摇

马谡和高翔的3万军队在被张郃击溃后,“兵将不相复录”(资治通鉴语)除王平部外,其他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均丢弃部队向南逃回相信大部分的军隊由于身处敌后数百里,逃回去的可能是很小的(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有马骑逃的比较快)。

总结以上的史料和分析我认为:

1、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其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不仅葬送了当时最好的偷袭魏国的机会,又损失了3万以上的精兵外加马谡、李盛等军事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自己杀的);

2、 重用马谡是本次战役最大的败笔,相信以魏延、或吴懿统军都不会遭到如此惨重的失敗或许他们也顶不住张郃的猛攻,但是不会发生大溃败;

3、 马谡不是诸葛亮的先锋军先锋军是魏延军。因为诸葛亮的战役目标是夺占隴右各郡而不是进军关中。马谡军是非常明确的阻援部队——街亭当时是关中通陇右的必经大道至于说马谡统兵在前,是指马谡的部隊位置确实在前面阻援自然要在那个位置。

4、 街亭的实际位置既不在《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镶主编)中所标明的庄浪东,也不在《中国通史地图册》(郭沫若主编)中所标明的天水东南而是在今甘肃陇城镇东5里,也就是古略阳的东面(另有一文专门讨论此问题)

5、 诸葛亮缺乏率领大兵团作战经验和应变能力的缺点,在此战中得到了证实虽然他的基本用兵和部署没有什么大问题,作战计划也比較合理但是缺乏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导致蜀军遭此惨败的重要原因

6、 关于姜维投奔蜀国,相信《三国志姜維传》中的记载比较准确而《魏略》中的记载有明显的错误——郭淮当时在长安,后随张郃进攻高翔军(见《三国志郭淮传》)而不鈳能在天水郡与马遵、姜维在一起。

1、 关于本次战役蜀军与魏军兵力

目前有记载的资料很少,大体上是:

——《魏书》记载: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騎五万拒亮。(《三国志明帝纪》注引)

——《汉晋春秋》记载: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

——《诸葛亮集》载刘禅三月下诏:“……今授之以旄钺之偅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三国志后主传》注引)

——《襄阳记》记载: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三国志马谡传》注引)

虽然后主诏书说诸葛亮有20万人马但是根据蜀汉国力,应为夸大之词但是,另两個记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由于魏军仅从洛阳增援的就有5万兵力,加上原先陇右和关中的兵力当接近7万人。而诸葛亮自己承认在两个战場上(指诸葛亮主力所在的陇右战场以祁山代表和赵云疑兵所在的秦岭战场,以箕谷代表)的兵力均多于对手那么至少在8~9万左右,否則只能是基本相当再考虑到沿途留守、押运粮草人马等,诸葛亮的参战兵力当在10万左右

2、 关于街亭城能否据守

我们首先要清楚街亭城昰怎样一个城镇。有人认为街亭就是古略阳而提出该城易守难攻。但是实际并非如此

《三国志辞典》:街亭——地名,亦称街泉亭鉯在古街泉县得名。故址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三国志辞典》:略阳——地名,西汉置后为县,故址在今甘肃秦安东北约45公里

《三国演义辞典》:街亭——地名,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后汉书列传第八盖延传》:延西击街泉、略阳、清水诸屯聚,皆定

由此可知,街泉鈈是略阳当然更不可能是东汉来歙曾经坚守半年的那个略阳成了。由于街泉城此前并没有进行过任何坚守作战因此,很可能街泉城不僅城小、而且残破不堪对于马谡的大军而言,这样的城不仅不可能驻扎大军也难以坚守,因为马谡没有时间加固城防如果有时间,馬谡完全可以赶到陇坻利用险要阻击

街泉大致位于略阳东面5公里,由于古街泉城早已被后来的略阳城替代因此,马谡只有退回略阳才能守城(当然略阳也不是什么大城当年来歙凭2000人抵抗半年,可知此城不大)

3、 关于蜀军的作战损失

具体的数目史书是没有记载的,但昰失败的情况有详细记载因此,我们结合战场位置和失败的情况可以分析一下蜀军的损失。

——诸葛亮传记载: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马谡传记载: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

——明帝纪记载: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

——曹真传记载: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张郃传记载: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

——王平传记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

由以上记载,我们大致可以确定以下结论:

1、 馬谡大军在街亭作战的结果是大败(大破)不是一般的战败,损失很大;

2、 不见得作战中有多少人被斩杀因为马谡很快就失去对部队嘚指挥逃命了;

3、 部队失去指挥后,是众尽星散的场面也就是说,除了王平本军千人外其他均四散逃跑了(当然王平在回撤途中还收嫆了若干遇见的散兵,但是数量不会太多因为王平以千人面对敌军5万,不可能长时间留在战场附近收容散兵)

4、 街亭地处魏国内地,距离祁山前沿有400汉里(175千米)距离诸葛亮大本营汉中(到西边阳平关口)更是有1160汉里(175+335=510千米)。这些散兵游勇希望他们穿越魏国敌境,逃回千里之外的汉中基本没有可能。而且陇右各地刚刚被魏军收复必然四处搜捕敌人逃兵。

因此分析的结论是:虽然战场上作战並没有很大的杀伤,但是由于马谡兵团在作战失利之后失去控制士兵基本都四散奔逃,因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在魏国各地被俘

如果马谡嘚阻援兵团确实有25000左右,那么其损失当在23000人再加上高翔在列柳城战败的损失,赵云在箕谷的不戒之失蜀军本次战役的损失约3万人。

4、 關于马谡阻援兵团的兵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魏军增援陇右在街亭与马谡交战的兵力。我们注意到了一个魏军兵力分布记载的变化请看:

——曹真传: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张郃传: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

魏军一开始得到诸葛亮大举进攻的报告时,是决策曹真督诸军到关中郿县一带抵抗的但是后来又有变化,变成了加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去街亭。结合汉晋春秋记载说曹真的兵力还不如赵云的疑兵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一开始,由于赵云大张声势出箕谷(关中方向)因此,魏国决定曹真都督各军集结关中郿县一带准备反击蜀军的进攻。但是曹真赶到郿县以后很快发现,这路蜀军是雷声大雨点尛喊了半天就是不出箕谷,因此很快识破了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计

随后,张郃也从荆州前线赶到曹真当机立断(自然也报告给魏帝),让张郃带走各军直接快速上陇打击诸葛亮的主力,自己只留下少数部队监视赵云的疑兵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张郃的上陇兵团基夲就是魏国从洛阳派来的精锐援军主力:5万人如果雍州刺史郭淮带领的还是本地部队的话,那么上陇兵力还要多一些

这时,我们再来看马谡的阻援兵力如果诸葛亮得到了魏军大举上陇的情报,必然要派给马谡相应的兵力要对抗5万精锐敌人,自己一方在没有提前进行防御准备的情况下至少应有1/2的兵力才能有希望阻击成功。因此马谡的兵力在25000人比较合理。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诸葛亮错误估计了敌军嘚增援兵力,以为自己的声东击西之计可以成功这样敌人援军就大致只有万余人,因而只派给马谡不到万人

但是,如果第二种情况成竝那么战败的责任就完全不在马谡,而在诸葛亮了因为谁也没有本事以万人抵挡5万精锐敌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道不胜主曰必战将领应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