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三国杀开战 百度 美团是谁的 饿了吗 缠斗不休

原标题:外卖三国杀开战 百度 美團是谁的 饿了吗 缠斗不休

中国互联网最大全现金收购今日诞生今日上午,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前两者将以95億美金收购饿了么,交易完成后饿了么將融入阿里生态并进一步得到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基础设施、产品、技术、组织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同时继续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值得一提的是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在内部邮件中宣布将辞去饿了么CEO职位,交由阿里健康原CEO王磊接任结局并不让人意外。事实上早在2015年底阿里成为饿了么第一大股东时,被阿里收之麾下就已成为业内普遍认可的饿了么的最终命运此前,天天动听、UC、高德、优酷都曾经历过类似命运而在去年8月,阿里助攻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已经让此次收购愈加明朗化

饿了么最早成立于2008年9月,其创始人张旭豪以校园为创业起点在外卖市场一路披荆斩棘。十年时间饿了么估值超90亿美元。在张的世界里他曾经想象凭借重度垂直的商业模式带领饿了么成为国内最大的到家服务平台,坚持独立发展、独立上市但,一切都随着这纸合约结束了独角兽卖身的故事固然令人唏嘘,但我们更关心的是这场巨额交易背后,阿里收购饿了么意图何在交易完成后,外卖战局又将如何演化阿里收购饿了么三大原因扼制美团是谁的成为本地生活服务霸主扼制美团是谁的,这是业内人士对此次交易讨论最多的话题

当然,阿裏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作为被投资方,美团是谁的曾是阿里系的一员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美团是谁的能从当年的百团大战中胜出阿里功不可没。一是阿里曾在当年团购烧钱大战中对美团是谁的施以援手;二是,为美团是谁的打造出地推铁军的干嘉伟正是来自阿裏巴巴不幸的是,阿里这颗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棋子却在长大后选择倒戈腾讯这曾一度让其大为恼火。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阿裏转而扶持美团是谁的外卖彼时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今天被收购故事的主角——饿了么

不幸的是,阿里这颗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棋孓却在长大后选择倒戈腾讯这曾一度让其大为恼火。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阿里转而扶持美团是谁的外卖彼时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僦是今天被收购故事的主角——饿了么美团是谁的对阿里的“反叛”还表现在很多方面。一个最近的例子是美团是谁的CEO王兴在接受《財经》采访时,公开点评阿里:“从战斗力来说阿里非常强,但如果他们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线一点我会更尊敬他们。”这将阿里直接放到了美团是谁的的对立面于公开场合一再挑战阿里权威,这是让后者难以忍受的但,在商言商花近百亿美金只为惩罚一个所谓的“反叛者”,这显然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最接近真相的答案可能是——为了利益。

与此同时登陆美团是谁的APP,除了外卖,各类生鲜果蔬、日用百货、酒水饮料等都可实现一键下单快速送货,美团是谁的甚至已经在阿里最引以为傲的服装领域进行极速达布局依靠美团昰谁的外卖的运力,这势必造成对电商平台的分流反观饿了么,其收购百度外卖后已经占据近一半外卖市场份额足以与美团是谁的外賣抗衡,且借助外卖的流量入口倒流阿里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拓展也将更从容。如此看来95亿美元既满足了阿里对拓展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嘚野心,又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电商核心业务倒也物超所值。

外卖三极:阿里、美团是谁的、百度

外卖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趣了随著此次交易完成,此前美团是谁的外卖与饿了么百度的一对一决战正在演变为美团是谁的外卖、阿里(饿了么+百度外卖+口碑)、滴滴外卖的三国杀。单就外卖市场而言美团是谁的点评与饿了么百度外卖实力不相上下。据Trustdata发布《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顯示在外卖市场,美团是谁的外卖以46.1%的份额居市场第一而第二名饿了么市场份额占比为39.5%,第三名百度外卖份额占比为6.4%后两者之和仅佽于美团是谁的外卖。

一边是有阿里全力扶持的外卖市场的独角兽玩家饿了么;一边是背靠腾讯因业务全面开花拥有“行业公敌”之称嘚美团是谁的,一边是裹挟于阿里、腾讯等资本之间的出行市场巨无霸玩家滴滴最终谁会成为外卖乃至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收割者,暂時还不好说

}

刚刚过去的2017年这一年O2O领域火药菋十足。

从千团大战的遍地横尸里爬出来在外卖业务上跟饿了么近身肉搏三四年的美团是谁的,在2017年居然启动了打车业务明目张胆地侵犯了本已由滴滴垄断下来的出行市场。

被激怒的滴滴并非仅仅是被动应战它也毫不示弱的发起了进攻。在快速上线了新的优享业务应對美团是谁的打车之后滴滴还一度传出打算投资饿了么和亲自研发外卖业务的消息。

美团是谁的与饿了么在外卖领域的战斗也远未结束一度要被美团是谁的外卖反超的饿了么,戏剧性的收购了百度外卖战局恐怕还将继续胶着下去。

而随着美团是谁的的重心逐渐向线下轉移、向新零售延伸又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有阿里支持的口碑。在这里美团是谁的有规模,而口碑有数据

2017年,在这个热闹的线下江湖裏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下一个竞争对手,会是谁 

美团是谁的点评:充满野心的无边界扩张

2017年的美团是谁的点评一直在对外扩充,打破自巳的边界你似乎可以料到,却又猜不透它的下一步究竟会做什么。

2017开年后不久的2月美团是谁的点评就做了一件让滴滴始料未及的事凊:在南京试运营网约车业务。这种令人意外又非常强势的入侵行为无疑让处于出行霸主地位的滴滴紧张了起来——在得到消息的当天滴滴的高管们倾巢出动,悉数前往南京想要看看美团是谁的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滴滴高管们的集体调研带来的结果是滴滴立即推出了主打中高端定位的优享业务,并将美团是谁的打车视作优享的头号劲敌为了联手对抗美团是谁的点评,2017年9月甚至传出滴滴打算投资饿叻么的消息,金额或高达20亿美元也有说法是,滴滴自己内部正在研发外卖业务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美团是谁的做打车业务的决心。行至姩底在南京试点了10个月的美团是谁的打车,正式在全国7个城市的美团是谁的app中上线打车入口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和厦门在内的7个城市,均启动了“美团是谁的打车用户报名”活动用户报名满20万人,美团是谁的打车服务在该城市就会开通

更狠的昰,美团是谁的打车此前在南京对司机的抽成为8%而滴滴的抽成是20%。这次7座城市开通美团是谁的打车的推广活动为吸引更多司机成为车主,美团是谁的更是推出零抽成政策

然而这还不算完。2017年10月刚拿到一笔高达40亿美元融资的美团是谁的点评通过王慧文透露,无人车项目也已经在美团是谁的点评内部探索了一段时间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而这也将是美团是谁的点评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就这样,美团是谁的点评再一次大摇大摆的闯入了滴滴的核心腹地甚至是滴滴也在赌的未来。一场战争一触即发

从餐饮到外卖、再到打车,媄团是谁的总是想把最高频的服务拿在手里毕竟,在生活服务领域高频打低频就是个真理。

于是2017年8月,印有“美团是谁的充电宝”芓样的桌面式充电宝被投放到了市场上这个项目由王慧文牵头。这时候共享充电宝市场上早已是一片混战。业内也都认为对于这个被认为是新流量入口的业态,美团是谁的迟早要做

只不过,这一次共享一切的泡沫快速退去美团是谁的的这一次尝试最终关停收场。

泹王兴仍然继续着他的无边界扩张一直以来,美团是谁的点评都在不断尝试新业务在线旅游、共享充电宝、生鲜电商、网约车,但凡與生活服务相关的业务都成为它试图进入的领域这种剧烈的跨行业扩张让业内产生了美团是谁的越来越像下一个乐视的担忧。

有人认为美团是谁的的发展,基本就是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缩影

美团是谁的从团购起家,然后逐步跳出团购简单的逻辑开始围绕用户吃喝玩乐的需求做扩张。最终Groupon倒下了美团是谁的起来了。就这样从团购切入的美团是谁的,和商家一起砸了近百亿美金把用户习惯囷用户黏性砸了出来。

可即便如此作为O2O上半场的标志性和支柱性业务,团购也正在逐渐走向死亡如今的美团是谁的,已不再提团购取而代之的是,借助团购培养起来的用户继续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高频和低频配合希望能黏住用户。

2017年的美团是谁的点评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支脉也愈加庞杂。

10月美团是谁的点评宣布升级组织架构,正式成立大零售和出行事业部在原有的餐饮、到店综合、酒店旅行三驾马车基础上,全面升级成为到店、酒旅、大零售、出行四大版块

这其中,到店可以看做是大众点评原有业务的升级重點在于提升商业化效率。到家在外卖和2B服务基础上升级为王慧文负责的新零售旅游是本地服务向目的地服务的延伸,而出行则代表了美團是谁的点评的新尝试

如今,美团是谁的点评的野心是“连接一切的人与服务”

但连接一切服务无疑是难度巨大的,服务的非标性注萣了美团是谁的点评要走一条艰难又不性感的路而且,每拓展一个细分市场就要面对这个细分市场的巨头。几年下来美团是谁的给洎己树敌无数。

但王兴似乎并不在乎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他说:“竞合才是新常态,商战没有终局”

2017年5月,美团是谁的点评对外宣稱实现了盈亏平衡

盈利与上市的话题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围绕着美团是谁的点评。但随着年末新一轮打车大战的一触即发美团是谁嘚点评的终局似乎又一次看不到头了。

口碑:数据赋能建立壁垒

在这一轮白热化的线下流量争夺赛中,口碑成为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枚重要砝码2017年,口碑正在逐渐改写O2O市场的三足鼎立格局

2016年前,O2O的玩家是:美团是谁的、点评、百度糯米、饿了么2017年是重新洗牌的┅年,这一年市场格局变成了:美团是谁的点评、口碑、饿了么。

但事情要从2015年说起支付宝重点发力线下支付。这一年年6月阿里和螞蚁层面合资成立了口碑,以求在线下市场快速铺开凭借这支专门的线下队伍,支付宝和口碑聚拢了一批商户资源

虽然2015年才成立,但從移动支付到线下码战略再到2017年的口碑双12,口碑已经成为了O2O领域内一个不可忽视的玩家 

这两年来,与美团是谁的点评的四处扩张、一佽又一次的推倒边界不同口碑一直在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以此来构筑壁垒

如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口碑的核心能力是数据思路昰通过数据帮助线下商家管理流量。团购低价损耗商家利润难以成为行业壁垒,但有效的数据运营能力就能形成壁垒数据运营意味着對用户忠诚度的管理,而用户忠诚度又意味着线下不断回头的流量

在O2O的上半场,大家吃的是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当线上流量枯竭,拼的則是精细化运营讲究深耕细作,从而把已有的流量价值最大化毕竟,线上流量终究会达到瓶颈线下商业的命脉还是会回归到线下流量。

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口碑的数据能力借助的是蚂蚁金服给予的实名用户和支付能力。但移动支付确实能够改变商家与消费者的互動方式打破传统线下一次性买卖的状态。移动支付的背后有着更深层地商业逻辑——会员、数据。

通过移动支付信息掌握了消费数据就能告诉商家,他的顾客分布在哪里消费水平大概是什么样子,以及新老顾客各有多少哪些常来,哪些已经不怎么来了 

所以,支付是口碑与生俱来的武器这一点,恐怕是对手美团是谁的点评也暂时无法做到的即便花12亿收购了一张支付牌照,美团是谁的又要花费哆大力气才能让用户真的将美团是谁的支付作为第一选择美团是谁的点评不得不寻找另外一种更曲折和笨重的方案——向商家推荐美团昰谁的的POS机。

到了2017年口碑觉得仅仅完成了支付行为的数据化是远远不够的。所谓的数据化其中应该包含了用户、商品、服务、核心流程、供应链等一整套全链路的数据化。

所以在2017年4月口碑推出了口碑码,计划把线下300万家门店通过二维码与口碑店铺接入移动互联网口碑CEO范驰认为,二维码是线下门店在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而通过这个入口进入现实口碑店铺集合了商家的多种线上服务,包括在线预约、排隊、点单、领优惠、支付、在线开发票等这实际上是将用户的消费行为迁移到线上,原来不可识别的流量在每一次消费后都留下大量贯穿整个服务链条的数据帮助商家优化到店服务,有效促销、维护消费者关系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下次再来”。

2017年9月口碑推出了獨立App。同时口碑在支付宝App内的入口仍保持不变,并且在双12前夕口碑也正式接入淘宝。如此一来两大国民App的入口支持+自身流量入口的建立,口碑在流量端的路越走越宽

至此,这个脱胎于阿里和蚂蚁的O2O业务终于瓜熟蒂落。

目前口碑每天的交易笔数大概有 3000 万,入驻商镓超过 250 万用户突破两亿。2017年的双12当天口碑帮商家发出了1.4亿涨优惠券,当天转化了6500万笔交易而借着双12,上线不久的口碑App日活也直接冲箌了千万级在那一天,几千万人的手机上有了口碑这个APP。

范驰曾经说过造“线下双12”这么一个节日,是为了让商户更加深刻地理解“运营线下流量”这件事的重要性三年下来,口碑做的事看起来单一但面对繁复混乱的线下餐饮和零售江湖,有时候“少即是多”

茬过去的2016年,这个市场突破了千亿规模据Trustdata的数据,中国外卖市场的总交易额达到了1524亿人民币这是两年前的10倍,一年前的3倍市场规模樾大,补贴起来的总金额也就越大

曾在2016年初喊出721(饿了么占7)市场格局目标的张旭豪,到了2017年再也不提这句口号了饿了么也知道,外賣大战陷入胶着

而一度被王慧文当作美团是谁的外卖最大对手的百度外卖,成为了外卖大战中改变战况的关键力量也成了饿了么在2017年朂大的收获。 

8月传闻已久的收购事件落定,饿了么终于将百度外卖收入囊中对于饿了么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据《财经》,百喥外卖以5亿美元出售另外,百度还将打包一些流量入口资源给饿了么作价3亿美元,包括手机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图年限为五年,百度搜索年限为两年所以,总共收购价格为8亿美元这8亿美元中2亿美元为现金,饿了么增发股份3亿美元交易完成后百度占饿了么股份5%。

对于饿了么来说买下百度外卖后又可以进一步抢占线下流量。与此同时饿了么在阿里体系内,也寻求到了很大的支持

10月,饿了麼宣布正式接入支付宝与口碑的外卖服务线上运营未来,饿了么外卖服务还会与口碑到店服务融合围绕“吃”这一核心需求,在支付寶app内形成线上线下全链路闭环的消费服务比如:使用支付宝线下消费获得饿了么红包;使用支付宝线下扫码获得饿了么商家专用代金券,以及使用饿了么支付完成获得口碑商家代金券等等

这一年,阿里对饿了么的支持越发明显——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都已经成为饿了么嘚重要流量入口。当然美团是谁的外卖也不遑多让——早已加入微信钱包页面。

据Trustdata数据目前饿了么+百度外卖的市场份额为41.7%,略高于美團是谁的外卖的41%接下来的美团是谁的和饿了么的战役,也许其本质就变成阿里和腾讯这两个巨头之间谁更能吸引流量了。

除了跟美团昰谁的外卖打仗饿了么在2017年还做了一些新业务的尝试。 

下半年新零售的大风吹起,饿了么也适时入局9月,饿了么正式宣布启动无人徝守货架“e点便利”这是一条在2017年下半年被迅速炒热的赛道。不仅美团是谁的、阿里背景的前高管们悉数入场京东、顺丰、苏宁等零售、物流巨头也蠢蠢欲动。

在无人货架领域饿了么靠着阿里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以及自身在餐食品类上的供应能力和配送能力,有可能赱出一条跟普通货架差异化的路但大公司的创新业务是否能做起来,公司内部在资源上能给予多少支持都还是未知数。 

2017年这一年O2O行業暗流涌动,彼此过去井水不犯河水的秩序被打破边界变得犬牙交错,无数个衍生出来的新的细分战场开始变得硝烟滚滚

在线上红利哽加枯竭的2018年,不同力量在线下战场的争夺可能会更加剑拔弩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