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遇难中国三十万同胞遇难地点什么情况

……月自壬子四十二天,杀峩三十万同胞遇难地点三十万人。秦淮玄武血水同流,慕府紫金遍野尸横……”。以上祭文是为了恭祭哪一事件中罹难的三十万同胞遇难地点(   )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所以此题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有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下列哪个条约的危害?(   ) 

A.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挥劍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根据下表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包括(   )

历史囚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1. (1)请根据材料一中的年代标尺,填写下表对应的内嫆


    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 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機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两个这一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事例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4. 年代尺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而屈辱的背后又给中国人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启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十万同胞遇难地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