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要加载村庄吗 您想加载名叫轩村且大本营为5级的村庄吗是什么鬼?

骊靬村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骊靬村位于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早在神爵2年(公元前60年)以前骊靬县就已设立,甘肃省骊靬村位于戈壁沙漠边缘,距离金昌市市区六十多公里。
骊靬村地名由来
汉时为匈奴折兰王地,汉孝武帝开拓河西真诚廊设酒泉、敦煌、张掖、武威等四郡,河西纳入汉朝疆域。
早在神爵2年(公元前60年)以前,骊靬县就已设立。
骊靬村历史记载
骊靬村,历史悠久。又名。汉时为匈奴所在地,汉武帝开拓河西真诚廊设酒泉、敦煌、、武威等四郡,河西纳入汉朝疆域。
约公元前50左右。汉朝设,前后隶属张掖、武威二郡,是河西建置较早的古县之一。后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南诸代,至隋文帝开皇中(公元590年左右)并入番禾县,置县时间约600余年。后经兴废更替,凡千余年,此地均设驻军营地。元时为县府财库之地。
人为後裔的假说因其剧情离奇与浪漫色彩,在网路上颇受欢迎,但历史文献与科学检定皆否认此传说。台湾学者就於1969年在台湾《书目季刊》上发表《评德效骞的〈古代中国境内一个罗马人的城市〉》,对德氏一些牵强之辞进行驳议。因为骊靬作为地名早在西元前60年以前就已出现,早於克拉蘇被击败的年代,不可能是为安置俘虏而取的名。
来源:“中国骊靬村村民是后裔”这个说法,最早是牛津大学教授(Homer Hasenpflug Dubs,有媒体译作“戴柏诚”)提出的。[2] 公元前53年,古罗马统帅发动了针对(位置大致相当于今伊朗)的战争,并全军覆没。德效骞认为,克拉中有145名古罗马士兵在周围地区停留多年。其中一些人加入了匈奴军队,后来被中国人俘虏。他们在公元前36年参与建立了城。当时有记载称,中国军队曾碰到一支会摆“”的部队。德效骞指出,所谓“鱼鳞阵”就是古罗马的“龟甲阵”。 德效骞提出的这个观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起过一轮激烈的讨论,当时就被认为是“有趣但不严谨”,证据并不充分。今天,这个理论再次被提起,是因为兰州大学新成立了一个意大利研究中心,并准备就这个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3]
陈汤攻杀郅支单於是西元前36年,离卡莱战役已近二十年,《》〈传〉:「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馀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由此可见,陈汤已经将虏获分给了协助汉军作战的十五个西域国家,根本没记载带回汉朝,何况是骊靬。
骊靬村真相
神秘的2005年DNA测试
英国《》网站11月26日的这篇文章并未提及这次“DNA分析”是由谁做的,怎么分析的,也没有提及相关论文的发表刊物及时间,缺乏科学报道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让人读来不免生疑。
我们发现,《每日邮报》这个报道的来源很可能与新华社在11月19日发出的一篇英文稿件有关。该稿件题为《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将揭示西北村民的祖先疑云》,[4]文中提及,一个“2005年的DNA测试”显示该村村民有异族血统,许多专家认为他们是古罗马士兵的后裔。同样,新华社报道中的这次“DNA测试”,信息也很模糊,其出处、研究者均未获提及。
为了确认这个神秘的“2005年DNA测试”真的存在,我们尝试检索了各大论文数据库,包括、、Google Scholar等,但都找不到发表于2005年的有关骊靬村村民基因测试的文献。不过,我们发现这篇英文报道的疑似中文版本中提及:“2004年和2005年,村民罗英和蔡俊年分别在北京中科院和上海进行了DNA检测,鉴定结果证明有外国血统。”[5]在日央视《世界周刊》的《罗马的诱惑》报道中对此有更详细的描述:“2004年,村民罗英在北京中科院接受了血液化验,结果是具有46%的阿富汗血统。 2005年,村民蔡俊年前往上海进行了DNA检测,鉴定结果为56%的欧洲血统。”。[6]这很可能就是今天各大媒体援引的“新的DNA测试显示,骊靬村三分之二村民具有白种人血统”的依据。
不过,“46%的阿富汗血统”这种数据,充当宣传相关研究的噱头或许可以充数,在把当真之前,必须考虑到基因组科学本身还处在研究的很初步阶段,此类统计,对数据处理的探索性多于数据本身的意义。新闻报导语焉不详,缺乏相关研究的细节叙述,我们无法得知“46%的阿富汗血统”、“56%的欧洲血统”这两个数据有多少统计学上的置信度。此外,两个单独个体的基因组数据要代表整个群体显然也有极大的误差可能,更不必说基因组研究本身在数据处理上就有着极大的灵活性与争议。
2007年6月的时候,《人类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DNA分析的研究论文[7]。这是我们能够见搜到的相关检测话题迄今为止唯一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献。这篇论文的正文部分和参考文献中也都未涉及“2005年DNA测试”,足见2004年和2005年的两次检测并未被纳入科研视野。
骊靬人与古罗马无关
2007年发表于《人类遗传学杂志》的论文,目的正是要对“中国村民是的后裔”的传说进行检验。研究人员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以及()的层面上,检验了代表着四组中国人群的227名男性的。众所周知,Y染色体是“传男不传女”,而且其中95%的基因不能发生重组[8],所以在分子生物学上,Y染色体DNA可以用来追溯某人的男性祖先。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DNA相似度研究结果,译自这篇论文。
  这张图是包括骊靬村民在内的15个欧亚大陆上的不同人群,基于Y染色体DNA的二维相似度结构分析(MDS)。位置越靠近说明相似度越高,有关此分析方法的具体原理和算法可参见相关教材[9]。
假设的祖先来自古罗马士兵,那么这些人显然都是男性,故此他们的应该被骊靬人所继承,从而在现代村民的Y染色体当中占据显著的成份。若以上假设成立,上图当中的骊靬村民应该同欧洲各民族(北意大利人,西西里人,……)更接近才对。然而实验结果表明,骊靬村民的男性祖先,同三个汉族人群(分别来自河南、辽宁、宁夏)极为接近,而与骊靬村民最相似的非汉族人群却还是甘肃本地的裕固族同胞。由此可见,骊靬村民的祖先不可能是古罗马士兵。
再换一个思路,我们或许还可以寄希望于古罗马士兵出征打仗时,还有大量古罗马妇女陪同。而且,经过多年战乱离散,这些古罗马妇女还能来到中国,同甘肃当地人(汉人或其他本地民族,诸如)相结合,从而使得当代村民的母系大部出自古罗马。不过,这一假设也被进一步的DNA检测所否定。2009年,兰州大学的硕士论文《中国西北骊靬人起源的线粒体遗传多态性研究》表明[10],的线粒体DNA与中国汉族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欧洲人或者中亚人的亲缘关系较远。受精卵的通常由卵细胞提供,故而基本上是“传女不传男”——只有十分罕见的情况下,该物质才会通过父系遗传[11]。通过这项研究,骊靬村民的母系祖先是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了。
事实上,即使是在历史学界内部,“中国村民是古罗马人的后裔”的说法也并非主流意见,在国际学术界,研究成果甚少。刘国鹏就曾经撰文介绍国际知名汉学家白佐良的观点,认为“流落中国”之说是“严肃的国际汉学研究杂志并未刊登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道,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12]
结论:谣言破解
“是后代”的说法在国际学术界并非主流观点。而据说支持“骊靬人是古罗马人后代”这个说法的所谓“2005年DNA测试”不足为据;而2007年、2009年的两篇论文分别显示,无论从父系的角度,还是从母系的角度,骊靬人都不可能是古罗马人的后代。
骊靬村文献资料
[1]DNA tests show Chinese villagers with green eyes could be descendants of lost Roman legion
[2]A Roman City in Ancient China
[3]兰州大学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隆重揭牌
[4]New research body to help decode mystery of Western-looking villagers in NW China
[5]中意联手试图揭开甘肃&古罗马军团后裔&之谜
[6]罗马的“诱惑”
[7]Testing the hypothesis of an ancient Roman soldier origin of the Liqian people in northwest China: a Y-chromosome perspective
[8]The Y chromosome as a battle ground for sexual selection
[9]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10]中国西北骊靬人起源的线粒体遗传多态性研究
[11]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12]意大利学者对骊靬人来源的看法
上郡、北地之北与胡牧养禽兽,又多致胡马,故谓胡苑之利,《汉书·地理志》北地郡:灵州有河奇苑。归德有堵苑、白马苑。郁郅有牧师菀表本记载是上郡、北地一直有苑马的记载。《汉书高祖本纪》:&(元始二年)轩安定呼池苑,以县&。师古注曰:&中山之安定也。&悬泉出土汉简,&明昭哀闵百姓被灾害,困乏毋訾,毋(赡),为择肥壤地,罢安定郡呼池苑。&(II90DXT0115①:1)可见呼池郡,而不在中山,颜师古搞错了。《后汉书马援传》:&自援祖宾,本客天水,父仲又尝侯令。是时援为护苑使者,故人宾客皆依其父与天水牧马苑有关。《后汉书·西羌传》元宁元年(120年)秋,羌人忍良等&遂相结羌诸种步骑三千人寇湟中,攻金城诸县,将先零种赴击之,战于牧苑,兵败,死者数千人&。这是金城有牧马苑的记载。   同传元建五年(130年),&且冻分遣种人寇武都诸关,掠苑马&。这是武都设苑养马的记载。《汉书·和帝纪》永元五年(93年),&二月戍有司省减内外厩及凉州诸苑马。&可见,设苑也是毫无疑问的。&骊靬苑&就是其中之一。汉简材料还告诉我们:骊靬苑由苑监管,苑监一般由郎官充任,下属还有&斗食啬&夫的基层小吏掌管某一方面的具体各务。不仅养马,还养牛、养驴、养骆驼,牧苑日常由官奴婢承担。   经过上述考证,不难看出,早在神爵2年(公元前60年)以前,骊靬县就已设立。西汉先在西北地区实行的牧苑制度也随之建立。
.科学人[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东莞古村落行走纪实
隐于山水间的黎村
——东莞古村落行走纪实之一
一、寻黎村碉楼之憾
  &&日,正值中秋三天小长假,独往东莞谢岗镇黎村探秘,这是一个盘算已久的计划。自7:30左右自南城出发,至11:00左右,几经周折方到达黎村村口广场。步行至村中至高点,这儿是谢岗镇黎村汽车站终点,零星有几家士多店、早餐店,烈日似火,饥肠辘辘,想找个小餐馆吃点东西,竟然未果。原来,村中有喜事,小店关门办喜宴。虽然没有饭可吃,但对于急于想揭开黎村神秘面纱的我,也是可以将就的。
因为对黎村的情况并不太了解,只能按照山顶上四通八达的小路逐一探索。首先走进的是大排,有三排客家风格的排屋,远处为蕉林,菜畦,饭菜的香味从窄仄的小窗中飘去,一时勾起无尽的食欲,幻想着村中或许能巧遇一家小店,可以吃到一点热乎的东西,但那只能是幻想。大排村,倘有一排二排三排的分组,村组分示栏边有一眼古井,井口有四条麻石铺就,井内为砖石壁,生长些许的厥类,再深入村中,多为新建的民居,只好退至山顶。
又踏进第二条小路,看到成片的瓦顶,相信这儿必有漂亮的古建。眼前,一茕立的木瓜树与泥砖的组合,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入画,又是两三排的围屋,尤其是一间印有“忠”的墨漆木门,特意拍了一张,文革遗迹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之一。这儿是黎村的新屋村,一位正在摘菜的老婆婆絮絮地说着些什么……继续前行,这儿居然已是黎村旧村,前面竟然发现几座颇有气势的青砖建筑,透过路边的荔枝树,一座碉楼赫映入视野。顺小巷,至黎村农贸市场。
立于二层市场之上,发现碉楼隐于一道苏式建筑的后面,这座“黎村碉楼”于2012年已被列入“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原来前面的建筑是后来改建的,曾经做过黎村的大队部。左侧为成片的瓦房,右侧为黎村卫生室,还有一条笔直的街产,隐约可以看到一些镬耳墙的建筑。身后还有一些小路和建筑,皆不能细看,继续着我的行走。
&选择左侧的小路深入其中,阳光下,两侧的青砖排屋前长满杂草,正嗟叹间,竟然发现一位婆婆坐在老屋前吃饭,这是旧村中极少数的留守老人。当然,也注意到这儿的门牌号上竟然写着“黎村离屋村48号”
,一时有些糊涂,不知“黎村”与“离屋”有何关联?或许“黎”与“离”有谐音之误?此猜没有待查证。
小路又分出两条,左侧为两排老屋形成的小巷,青砖青石铺地,直溜溜地向远方延伸,青草顽强地从缝隙里钻出来,密密地铺满小巷,巷中散放着石臼、石础,甚至一些生活用具、鸡笼等,似乎老屋的主人只是刚刚离开,一切都保持着生活的常态,或是,这儿的确是人去屋空,洞开的房门,斜悬的蛛网,厚厚的灰尘……无不昭示着老屋生活的戛然而止。
右侧的小路两侧的老屋若隐若现在荒草丛中,偶儿的高耸的木瓜树,愈发衬托出老村的寂寞和单调,沿着悄无声息的小路,徐徐而行,时有荔枝林间若隐的红砖泥砖的小屋,格外令人心动,但都是空空如也,这儿是黎村上边子村,正前方有一铁门院落,以为是一工厂,近看方知是罗氏宗祠,这儿竟是黎村之行的最亮点。
二、叹罗氏宗祠之美
因为铁门上锁,虽然空隙超大,只有一人独行,必须慎行。院内绿草如茵,左侧为矗立的罗氏宗祠,远观格外壮观。而院中的巨大的凤凰树,犹让人惊叹不已,遒劲的树盖犹如一把巨伞将宗祠罩在其下,眼前的一切仿佛是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着我,一定想办法进入院中仔细观察宗祠的细部构件,因为这是一座保存完好,并且没有被人为修理过的古建筑。
&沿着院外麻石小径前行,祠堂右侧有一眼古井,独石凿出的井口,井沿有数十道石槽,好像是绳子磨出的,但又不太像,因为石槽分布十分均匀,最终还是确认是井绳日久天长磨损所致。古井的右侧有一破败的门楼。顺着祠堂外的石巷前行,祠堂侧面的小窗不时可以窥见祠堂内的结构,不时有杂草在墙上摇曳。穿过两三条巷口,至祠堂的后面,由此观察,祠堂为三开间二进,整体保存良好。正因无法进入祠堂而徘徊,边敲开祠堂后一位本村人家的门,隔着篱笆告诉说可以沿着塘边走到另一开门外。
折身而回,沿祠堂边缘而行,又遇一古井,却是以四条麻石条砌沿,旁边还有池子,似乎是做过加工。穿越塘边的堤的蕉林,至祠堂另一门口,抬头望见横亘于院落中的硕大的凤凰树,尚有几枝晚开的红彤彤的凤凰花俏立枝头。透过如梳的浓荫,罗氏宗祠赫入眼。环视四周,罗氏宗祠独特之处环境极为幽雅,祠堂面朝水塘,门对银瓶,前面广阔的地塘,祠堂逐进增高,颇具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而祠堂立面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屋檐下的封檐板,雕花精细,独具匠心,而月梁上的抬梁竟然为青石,雕有蝴蝶和狮子,其中狮子线条简洁明快,且造型独特,其颔下有一圈打卷的胡须,富有西方石雕的特色,说明东莞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且月梁下方亦有雕花,雀替竟然也是石青雕刻,有中国结的花边,有“福、寿”字样,还有玉书等图案,另有青石的日神、月神。青石雕刻在东莞祠堂中的应用比较罕见,这座罗氏宗祠的青石建筑构件在东莞范围内或许是唯一的,也是一座富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希望在以后的保护中能以“修旧如故”的原则妥善修缮。
 祠堂门上了锁,一时无法入内。从破旧的门板缝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祠堂内的整体布局,结构完整,天井内几乎没有杂草,似乎是刚刚清理完毕。两侧的廊屋十分完好,檐下的封檐板仍然醒目,二进大厅空空如也,三进大堂同样是空无一物。由此可看,这座祠堂已经空置很久了。期待村委对这座富有价值的建筑应该加以保护和利用,同时向市文物局申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恋恋不舍地返回,忍不住多次回首,罗氏宗祠又笼罩在凤凰树的浓荫之下。
  9月8日,我们采访了黎村人罗稳洪先生,据回忆,这儿是原来黎村小学,他小时就在这儿上学。当时应该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上一年级时教室祠堂最里面右侧廊屋下。祠堂前的草地非常漂亮,那是当年的操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就是操场举行的。留下诸多难忘的回忆。
三、觅黎村罗氏之源
  又至黎村一村口,面向黎村市场方向,左侧为上麦园村,右侧为榕树村,走在有点坡度的小路上,两侧不时有成行的排屋,一直走到黎村市场边的榕树下,一回首,发现古老的村落在蓝天白云下格外入眼,成排的老屋似乎早以习惯这如水的岁月,依然波澜不惊地静待云卷云舒。
  从这个路口到黎村村委大楼间,果然有一硕大的榕树,粗壮的树干曾经枯萎,不知何时又发新枝,可谓村中的一奇景吧。凑近,原来榕树并不算古老,只有200多年,只能算三级古木。榕树的旁近偎依着几间青砖老屋,榕树显然成了村民的庇护神。
  黎村村委大楼广场前有一池塘,大约十多亩地的样子,池塘里已经没有了水。塘对面就是黎村的旧围,居中的是淡轩公祠,其他民居鳞次栉比,推想池塘水满之时,水波乍起,嫩柳斜悬,老屋倒影,若在虚无飘渺间,亦真亦幻,令人顿生久居之意。
  心动不如行动,绕池而行,至黎村卫生室右转则是旧围前的沿塘的一条街,条条古巷直入深处,幽幽古井映印苍苔,时有木瓜野藤让游客眼前一亮,抬头望一望头上的一抹蓝天,长长地舒一口气,继续古村的探秘。这儿正是黎村北门村,这些巷子可直达坡顶的黎村汽车终点站。
  黎村旧围座西朝东,淡轩公祠恰好座落在围面的中间,面朝池塘。立于塘边,淡轩公祠两侧镬耳墙高耸,瓦面保持完好,整个立面均以青石为基础,尤其是墀头都是由整条的青石砌就的。廊下有四条麻石柱,包台的边亦是麻石条,唯包台中间为红石铺就。左侧包台上有“赫声公祠”麻石匾,不知哪间祠堂被拆?右侧包台上有一青石柱,半圆形柱头,上有刻字“大清道光二十八年**春吉旦重修”中间两字看不清楚,不知是重修祠堂还是重修坟墓?一时无从下手,只能悬于此,待考。祠堂大门对联“珠玑源远,沂水流长”,似乎可以发现黎村罗氏的先祖源流。
  迈步入祠,中门大开,原来祠堂已经成为村中老人活动中心,茶余饭后,老人纷纷前来聊天、搓牌,这也算是古建筑功能的活化吧。为了不惊扰打牌的老人,悄悄来至三进祀堂——肃雍堂,不过,我们认为这个牌匾应该挂在二进的大厅上。堂上供奉着“明六祖考罗公淡轩妣谢氏孺人之位”
,神龛不大,应该是重修后新做的。两侧的廊屋下还散放着几个狮子头,看来黎村是舞狮子的。
  退至二进,厅下屏风悬有“世德渊源”匾,题有新塘赠落款。右侧墙上贴有罗杨绘制“黎村地形风景美丽图”
,原来这是1950年之前的黎村旧围风貌。我们发现这张图的确反映了当地黎村真实的风貌,整座黎村旧围座东朝西,这是由黎村的地势所决定的,围前有水波荡漾的半圆形池塘,围后有高耸的风水林,围左侧与围外的排屋毗连,足见黎村人丁之兴旺,围左侧一片老屋中黎村碉楼矗立,扼守着黎村出入旧围的路口,同时可以俯视黎村整个旧围,有效地控制和保护一围人不受外来者侵扰。这幅图画是二进中最值得关注的。
&&&过天井,至门厅。左侧墙上悬有“珠玑巷南迁始祖琴轩公事略”,略略可知岭南罗氏始祖及迁移之径。“宋中宪大夫,诰封吏部尚书,授世袭锦衣卫,南雄府学业禀贡生,岭南世祖讳贵,号琴轩,乃宋国开国功臣彦环公之七世孙也。妣金氏人、田氏夫人。原居南雄保昌县始兴郡牛田坊沙水村十四图珠玑里。”又据“元振公历”载:元振公,罗贵祖重孙。生七子。长子映箕(福建仙游县令)、次子映璧(居墩巷)、三子映奎(居迳背)、四子映娄(居黎村)、五子映胄(居寒溪水)、六子映毕(居田溪头)、七子映参(居稔子园、埔心湖、横塘等)。由此可知,东莞境内罗氏分布相当广泛,应尊罗元振为东莞罗氏始祖。但不知,莞城罗沙或赐归巷内的罗亨信是否是一脉?虽然“琴轩事略”据书为“碑文”,但未见实物,且用语多为现代,不敢肯定是否为古代碑刻。
&&&正欲行,又见门后地上平放一青石碑,碑文曰“小圩众议各行公谕例后:议盐行每斗盐买卖每人收钱伍文;议鸡鹅鸭每只每人买卖收钱伍文;议猪母每只第人买卖收银一两0八;议猪条每只每人买卖收银七分二;议猪仔每只每人买卖收银十七厘。**七年立。”这是1919年黎村圩公议收管理税的规定,这也是东莞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块圩约,非常有意义。
四、观星楼公祠之华
&&&从淡轩公祠出来,走在塘边路上,条条小巷直通旧围深处,散养的鸡悠闲地踱着步,人来亦不惊,路边偶见一两座造型独特的麻石基础,一两眼古井,都会驻足打量一番。掠过参差的红石青砖墙角,眼前一亮,地面竟然全部为长条麻石铺就,抬头,但见星楼公祠赫然入眼。星楼公祠三开间二进的结构布局,整个立面均为麻石,如麻石柱、石础、墀头、包台、台阶、门枕石、地袱,还有麻石门“星楼公祠”牌匾。仔细观察,发现大门两侧还刷有**的头像和“忠”字,隐约可以看到当年的黄漆对联“翻身不忘**党,幸福不忘毛主席”,这是文革的遗迹。
又见廊下梁上木雕,虽然谈不上特别精美,却也算得别致吧!可惜,梁托上所雕戏剧人物悉数被腰斩,甚至彻底凿去,这自然也是文革时期所为。可以说每个地方古建筑保护如何,直接可以关乎这个地方行政的执政水平,因为总有那么一些古村落古建筑保护相当完整。又发现抬梁侧面雕有葡萄和紫貂,葡萄的寓意是多子多福,而紫貂却是富贵的象征。紫貂是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象,多在雕花的封檐板中,而抬梁上却是较少,另外在屋脊的灰塑中也有发现。
包台上堆满杂物,院内养着一群鸡。隔着门的网,看到祠堂内部主体结构没有动,但院落内已经被改建,砌了几面墙,因为不方便入内,只能从外部打量一下,看来这又是一座废弃的建筑,实在令人惋惜。
&&&走街穿巷,依然可以追寻到当年的些许感觉,一方又一方的“泰山石敢当”吸引着眼球,可见中国人避祸的方式竟然是如此的一致,竟然是如此的深入人心。说话间,走出了黎村旧围的老南门。
&&&南门仍然保持着原貌,只有一间,两侧稍向延伸1米左右,其门框、门枕、基础、墙角石都是青石。而门上镶嵌“山川锺秀”的牌匾,因为已经用墨汁涂黑,不知用料是否为青石?门楼下照例有两个红石窗,犹如人之又眼,屋檐下有彩绘,皆因时远岁深,已经辨识不清了。屋顶上有龙船脊,铺灰瓦,绿色瓦当和滴水,远看犹如一顶官帽。2012年,黎村南门楼被评为“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
&&&黎村旧围四周仍然保存着一些老民居,但都比较零散,尤其是旧围附近的下巷村、中巷村等老巷,还算比较有特色。
五、寻黎村旧围活化之策
今日走进谢岗镇黎村,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这个村落,大致了解了村落中保存较好的单体建筑和建筑群,又得知黎村人正在申报开发崖山矿山公园的计划,故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第一,黎村旧围可以申请“广东省古村落”或“中国古村落”、“中国景观村落”称号,可以提升村民的保护意识,也可以增强品牌意识,尤其是村中的罗氏宗祠,可以直接申请市级文物单位。目前,黎村碉楼、黎村南门楼已补被认定为“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
第二,黎村单纯作为旅游开发项目,不足以支撑,缺乏必要的民俗、美食、文化类的内涵。游客到村里参观,全村竟然没有一间可供就餐的地方,同时也没有特别吸引游客的项目,建议深挖非遗项目,增加文化内涵,传统手工艺等。
第三,黎村的活化,一定将崖山矿山公园打包在一起,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传统、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服务。
第四,黎村交通十分不便,谢岗政府应该提供交通工具,并加大对黎村古村落的宣传力度,提升黎村的知名度。目前,从东莞汽车总站或南城汽车站均没有直达谢岗的公汽,这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东莞,而作为一个乡镇,这简单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从总站坐车只能到樟木头,再转到窑山的2路车,到黎村路口,再打摩的(5元)至黎村口广场。如果不熟悉这个路线,或许四五个小时都不一定能找到村子。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青山深处罗裙埔
——东莞古村落行走纪实之二
作者:李培军&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提起东莞清溪镇的罗裙埔,总会想起唐代诗人牛希济的《生查子》。罗裙埔,一个美仑美奂的名字,一个散发着客家风情的偏僻山村,一个至今还保留着清末民初时期建筑风格的古村落。她并不因其名字的美、风情之雅吸引我们,而强烈召唤我们前往的原因却是因为它即将消失。
1.jpg (31.11 KB, 下载次数:
18:58 上传
藏身深山人未识——罗裙埔一角
日,我们来到清溪镇罗马村委的这座担忧已久的小村,村落依山而筑,山脚下的清樟公路将村子劈为两半,虽然一分为二,却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变迁,更无法阻挡村民致富的渴望,这是我们这些后来者必须接受和认可的,我们无权干涉村民的选择和对发展的追求。
2.jpg (23.66 KB, 下载次数:
18:58 上传
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罗裙埔
&&&一抬头,从对面山间穿云而来的高架桥墩矗立在村落的半空,起重机的长臂不停地挥舞着……站在村口,低头再打量一下低矮的民居,心中升腾起莫名的伤感,伤感无助于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它消失之前尽可能多地留下些图片资料,留下些村民的记忆的碎片,留下些许暖色,供后来者凭吊。
一、半边老围,一碉楼
3.jpg (28.14 KB, 下载次数:
18:59 上传
罗裙埔——一座即将消失的古村落
&高架桥下的一小半村落中兀立着一座三间五层的碉楼,还有几排孤零零的老屋,直溜溜的麻石巷,还有墙脚冒出的野生木瓜树,还让人不时想起这儿曾经是温暖的家。我们一排排、一间间地观察着这些夯土墙与青砖墙混合在一起的老屋,尤其是房门上的造型各异的门头,或彩绘,或灰塑,或砖雕,或石刻……其古朴的装饰成了村中古建的最大特色。
5.jpg (26.08 KB, 下载次数:
18:25 上传
“福”倒了灰塑
6.jpg (29.21 KB, 下载次数:
18:25 上传
“瓜瓞连绵”的门头灰塑
&面对着一家家紧闭的铁门铜锁,写满鲜红色“拆”字的墙壁,陡然有些酸涩,村中的人哪儿去了?正悱恻间,发现罗裙埔90号的民居传来说话声。悄悄走过去,一位红衣婆婆正在吃饭,听到动静,从屋内走出来一位年轻人,后面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年轻人把我们当成了记者,他非常认真,且言语间微带愤怒地说着拆迁,说着微不足道的补偿……
7.jpg (27.67 KB, 下载次数:
18:26 上传
木瓜树下的麻石小巷
8.jpg (31.61 KB, 下载次数:
18:26 上传
“拆旧无新”90号一家遭遇难题
&顺着青青石巷,至老围最深处,这是一条贯通这些横巷的巷子,荒草没径,偶尔还有几块竖起的麻石,多数屋门洞开……碉楼的门就开在这条巷的尽头,虽然从马路上看这座碉楼十分巍峨,但身处深巷,只有观天。麻石的铜钱窗花、坚固的麻石门框、硬实的夯土墙……无不昭示着罗裙埔村民曾经的富裕,无不昭示着村民保卫家园的那份坚定的决心……
9.jpg (31.15 KB, 下载次数:
18:26 上传
贯穿横巷直达碉楼的小巷
10.jpg (31.22 KB, 下载次数:
18:26 上传
规划整齐的罗裙埔,已是“昨日黄花”
&&&青藤爬满灰墙。麻石构件堆砌的瓜圃显得有点细长,瓜架上黄色的南瓜花盛开,不时招来几只粉蝶。与瓜叶擦肩而过,来至马路边的巷口,三两位婆婆正低声地谈论着什么。
二、半边旧围,四碉楼
11.jpg (21.23
KB, 下载次数: 3)
18:26 上传
由“拆”字小巷进入老围另一半
12.jpg (23.63 KB, 下载次数:
18:26 上传
&越马路,走过写满“拆”字的罗裙埔二街,发现斜对面有两座两三层高的碉楼,深入对面巷,发现前面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民居。这里没有门牌号,只记得出0415租屋号。
13.jpg (27.38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14.jpg (23.08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民居屋檐下的灰塑由五部分组成,居中者扇面上有“奕世其昌”四个隶体字。诚然,这是先祖们对于子孙后代“世世代代昌盛发达”所寄予的殷切期望。而左右及下方围绕着五只蝙蝠,这不正是“五福临门”的寓意么?两侧框中书曰“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则是何等的隐逸洒脱!那两幅灰塑石榴凤凰图,分明就是“百子千孙、贤才遇上好时机”的美好祝愿!
毗邻的一间民居亦颇有点趣味。民居檐下正中为山水灰塑或许是羲之换鹅图,两侧书法为“羲之书法”、“妙养鹅群”的行书字,气韵流动,颇有王羲之法度。
15.jpg (28.24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16.jpg (35.91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继续前行,可见成行的排屋与泥砖屋。一簇簇黄色的南瓜花,总把人的目光点燃,引向高远处的碉楼……也许哪个背着相机的背包客偶至石巷的拐弯处,见到那低矮的泥土房、嗅着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空气,莫名其妙地腾升起一丝丝、一缕缕挥之不去的乡愁。村落中罕有人语,一位红衣女孩子从远处走来,寂寞老村似乎一下子被点亮了!
17.jpg (28.16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18.jpg (23.53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透过茂密的荔枝树,猛然发现村中的第四座碉楼,这座碉楼与那半边村落中第一座碉楼极为相似,都是三开间,五六层的样子。新发现再次勾起我们热望,我们急切在寻找碉楼的大门,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这座村落的地标性建筑。我们围着碉楼转了一个大圈,只见几畦绿油油的菜地上,一位中年妇女正忙着浇菜,两个孩子则在菜地上无忧无虑地玩耍。田园生活是如此惬意,艳羡之余不觉想起了唐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9.jpg (40.75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20.jpg (31.55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绿藤满墙的农家小院
21.jpg (42.14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22.jpg (30.77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转过了一些低低的泥砖房,那些生长在房脚的青以木瓜树总是给人惊喜,让人感动,但感动之余,墙上的红圈内的“拆”字依然无法让人释怀。荔枝林间两位一粉一白女孩,粉衣女孩年龄约七八岁的光景,正在树下荡秋千,白衣女孩年龄更小,站在一旁看,笑声在荔枝林中飘荡……易安早年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又上心头:“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3.jpg (35.75 KB, 下载次数:
18:27 上传
24.jpg (36.92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25.jpg (41.98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26.jpg (45.85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终于绕到第四座碉楼的正门,可惜已经门已经被堵死。正门楼十分简陋,廊下的彩绘已经模糊,其他没有多少装饰,且表面已经被改造过。唯有一方以砖灰砌就的神龛尚在,龛中尚“护宅门官财神”的墨迹。无奈,又绕回碉楼下一铁门,轻推入院考察。院内尚宽敞,基本布局尚在。碉楼门框皆为石条,大门上方有简单的灰塑,居有一朵莲花,花下有“德有馀慶“四字楷书,有铁门,因为主人不在,无法入门。碉楼外观气势逼人,垂直的墙体有镶嵌着十数扇窗户,估计应为建造时所设计的。一条约两公分的裂隙从上而下,仿佛一双无形的大手一把将碉楼撕裂……这座碉楼的前途似乎不甚光明,可惜我们对此知之尚少。这又是一座隐匿在密林之中的碉楼!
27.jpg (29.12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28.jpg (36.7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29.jpg (31.08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还是回到老围中的第二座碉楼下吧,这座碉楼相对十分简陋,高三层,四周有射击孔,毗连着一行排屋围成的小院落。这是罗马二区120号出租房。其外观颇西洋化,有点骑楼的模样,一层门上方有”革命委员会好“六个黄漆大字,其上方的原来彩绘已被涂抹,二层的外形最大特点是中间有欧式拱形窗,两侧为百页窗,不过,窗扇是灰塑的,远看高昂挺拔。拱形窗上仍有传统的书卷状灰塑,可见当时的匠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全盘西化,自觉不自觉地坚持着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30.jpg (35.02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31.jpg (26.47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32.jpg (31.74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革命委员会好”与“拆”字相映成趣!
&&&三绕两拐,又至另一村口,杨桃树掩映下幽静的麻石小巷,爬满青藤的低矮的平房,参差的围墙和院门,以及门口石墩上的女孩……那就是曾经的罗裙埔?曾经的生活常景定然是十分醉人的!
33.jpg (30.48 KB, 下载次数:
18:28 上传
34.jpg (34.28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杨桃树下有座小可的人字型神龛,本以为仍然供奉着土地公土地婆,当双手合十时,才发现是围主伯公神位,一时有点不明白,继儿一想,围主伯公依然是罗裙埔一围的土地公啊,只是换个名字和叫法而已。在潮汕地区,人们对土地公的称呼何尝不是“伯公”?
小巷随两旁的老屋扭来拐去,老屋或砖或泥,尤其是黄泥的土砖房,印象深刻,偶尔有年轻人在小巷中匆匆而行,我们不知是原著民还是外来者,但整体的感觉这儿的居民已经非常之少了。
35.jpg (25.33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36.jpg (35.83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直溜溜的一截麻石路
这条小巷贯穿整个村落,我们欣赏着两侧的老屋,若隐若现的竹篱小院,荔枝丛中的山野人家,目光在或独立或成排的老屋间游走,顺着墙上的朵朵黄花,又发现村落中的第五座碉楼,这座碉楼仍是三层,没有突出的特色,仅仅是一座防御性的建筑。
37.jpg (26.36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38.jpg (33.83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继续顺着村落的横巷穿行,次第的民居顺势而建,不时俯看脚下如云的灰瓦屋顶,萋萋的野草姿意地生长着,门框上的彩绘或吉祥的字眼不时闪现,但不合谐的“拆”字随处可见,心中不免涌出丝丝的凉气。这些刺眼的红色的“拆”字,时刻提醒着我们这是一座即将消失的古村落。
39.jpg (36.2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40.jpg (37.55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鹅卵石砌就的围墙,剥落的灰抹的墙体,平平仄仄的石阶,散放的根根石条,引起无边的遐想,偶一抬头,一簇翠绿的野草攀附
在墙壁上,阳光照得圆圆的绿叶微微泛黄……这是村落中最原始的生命,它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倔强地生长着,一如罗裙埔的原居民。
41.jpg (27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42.jpg (37.05 KB, 下载次数:
18:29 上传
43.jpg (34.55 KB, 下载次数:
18:30 上传
我们的视线掠过灰瓦的顶,远处的高架桥墩已经劈空而来,对面山上的黑黝黝的隧道口历历在目,或许这座老村寿命即将嘎然而止,给我们更多的思考,难道发展必然是以牺牲村落、土地和环境为代价吗?
三、一间宗祠,百年烟火
44.jpg (29.65
KB, 下载次数: 9)
18:30 上传
罗裙埔简朴的老围门
45.jpg (25.55 KB, 下载次数:
18:30 上传
&叹了口气,继续为这座百年老围立此存照。排排老屋从眼前闪过,我们随起伏的小巷向下溯源,寻觅着更多有特色的建筑,无意间,我们站在罗裙埔老围的正门外,围前一无例外地有一半月形的水塘。
&&&围门仅一间,屋脊两头重瓦飞翘,灰色瓦面,加上白灰的立面,麻石门枕石,格外朴素,却也略略大方。围门联曰“门前春色,楼外花香”,横批“通围吉庆”。可见这是罗裙埔人过年时的春联。围门两侧燕翅般排列着一溜普通民居,这也是岭南村落古围墙的通常经济而实用的做法。
&&&围门下石枕上、条石上坐着几个孩子,开心地说笑着,毫无陌生感地打量我们这俩个不速之客,不时地伸舌挤眉做鬼脸,这是我们进村以来最开心最生动的一刻。
46.jpg (38.71 KB, 下载次数:
18:30 上传
47.jpg (37.06 KB, 下载次数:
18:30 上传
围门内即是刘氏宗祠,祠堂前铺满大块的麻石,颇有点豪华摆阔的意味。原来祠堂对联已经撕去,上面仅留残缺的“彭城、汉家”部分字样,或许是“彭城世胄,汉家遗风”。两侧还有一联“鲜花香车迎淑女,美酒佳宴祝新郎”,这是一幅婚庆联,应该是罗裙埔人结婚时祭拜先祖,并在此拜酒宴时张贴的。结婚之时,祭拜先祖,这是传统礼俗,岭南各地村落宗族一直坚持至今,而中原已经鲜为人知了。
48.jpg (29.02 KB, 下载次数:
18:30 上传
刘氏宗祠为一开间两进一天井,快步入祠至祀堂,先敬先人:合十行礼。仔细打量神龛,“彭城十世高曾祖(左昭)考刘公讳一达(右穆)邓氏谥二位神主”,龛前香供案居然是一整块麻石,居中雕有团形夔龙纹案,左右各一篆书“寿”字。粗略估计供案为清末民初的制造。祠堂内十分干净,除香炉外,别无长物,唯梁头上悬一红色铁框玻璃灯,或许是开灯用的吧!
49.jpg (31.54 KB, 下载次数:
18:30 上传
50.jpg (39.89 KB, 下载次数:
18:31 上传
&&&几位玩耍的孩子始终如影相随,照片中不时有他们的影子,凭空增添了如许的生机和乐趣。祠堂的天井颇讲究,天井四沿和底均为麻石砌成,这是山区或客家的祠堂的必定的设计。因中国风水学中以水为财,故建筑中常见“四水归堂”的布局,虽然一些祠堂颇为简陋,却也想方设法构成四水归堂之格局,比如眼前的刘氏宗祠在两侧墙上各加一道出檐,从而形成“四水归堂”而已,这是古人一定取其好意头,以利后代之想法。天井两侧各有一门,直通两侧的民居。
51.jpg (39.42 KB, 下载次数:
18:31 上传
52.jpg (39.04 KB, 下载次数:
18:31 上传
&&&头进厅下,发现左侧墙上一特殊布置,居中红纸上书“神”字,上悬一束干叶,两侧“拳行如虎势,棍出似龙威”,上书“风火院”。乍看,似乎是拜神的摆放,细细,不然。由“拳、棍”二字,可知是习武之术语,再观那一束干叶,也许是舞狮或舞麒麟时“采青”的“青”?凑近观察应该为龙眼叶。我们可以推测罗群埔人节庆有舞狮子或舞麒麟的风俗,同时也有习武的习俗。而“风火院”的“火”字是倒置的。古人的防火意识非常强,人们认为将
“火”字倒置,火就烧不起来了,诚然,这也是一种防火意识体现。
53.jpg (43.07 KB, 下载次数:
18:31 上传
&&&顺步祠堂左右的巷子中走了一下,诸多的民居已是人去屋空,或房门紧闭,或缺门少扇,或墙倒屋塌……天色陡变,细雨微扬,我们匆然撤离,再回首,围面前的水塘溅起朵朵涟漪,敲碎了罗裙埔老围水的倒影……
54.jpg (37.65 KB, 下载次数:
18:31 上传
清溪镇罗马村罗裙埔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1、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拆迁补偿问题。因为高速公路高架桥已经逼近,拆迁将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希望村民能够得到应得的补偿,不要让村民失去了旧家却买不起新房;
2、重点建筑和街巷加强保护。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保持整个村落已经无比谈起,虽然现在村落整体尚在,但村落可能无力保护,因为这个问题的决定权在政府。那么,只能向政府提议保留村落中的重点建筑。如部分村落可否完整保留,再如五座碉楼可否保护,尤其是刘氏宗祠必定保留,而老围围门和水塘可否不拆不填。
3、建议清溪镇政府从长远的利益考虑,从绿色发展观考虑,从旅游和农业开发考虑,活化古村落的品牌,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走传统之路,从而推动中国最美小镇的建设。
55.jpg (37.6 KB, 下载次数:
18:31 上传
(31.11 KB, 下载次数:
18:21 上传
(23.66 KB, 下载次数:
18:24 上传
(28.14 KB, 下载次数:
18:25 上传
(29.59 KB, 下载次数:
18:25 上传
牛眠埔: 洪仁玕的避难之所
——东莞古村落行走纪实之三
作者:李培军&&李翠薇
1.jpg (33.9 KB, 下载次数: 7)
00:21 上传
一、老围寻古,两手空空
日,正是农历的正月初八,我们来到了塘厦镇牛眠埔老围。穿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在靠近山岭的地方,几排青瓦排屋一间连着一间,状如一片青云。这样的民居自然是客家的建筑风格,是山里人家的味道。
2.jpg (22.18 KB, 下载次数: 5)
23:50 上传
&&&徐徐而行,低矮的民房内不时传出说笑声、电视剧的对白声,亦有锅碗瓢盆的叮铛声……一抬头,那檐下的腊肉似乎就成了新年的标志。忽然见到“牛眠埔老围58号”门上有“英德堂”字号,不知是何堂号?舞狮子还是舞麒麟的会堂?还是宗族的祠堂?因周边无人,只能存疑。排屋后的山岗上,果树葱笼,翠竹成簇,但不见传说中的福音堂?不见传说中的张彩廷纪念碑?我们一头雾水,一时间有些迷茫,以为找错了地方。
5.jpg (21.95 KB, 下载次数: 6)
00:23 上传
&&&村口处,几位返乡的牛眠埔本地的老人热情地告诉我们:“这里是牛眠埔的老围,新围在山那边,新围中有碉楼和福音堂。”一经点拔,顿时豁然,我们奋力向山上茂密的荔枝林走去。林中的小路蜿蜒至半山坡,回首牛眠埔老围,一片青灰色的房顶隐于青岭翠林间,宛如世外桃源。
二、寻福音堂,望永安薹
&&&山路弯弯,一路走来,果树满山,菜畦如画,我们边行边问,来至牛眠埔新围,途经牛眠埔自来水厂,驻足村口,遥见村中碉楼矗立,直奔主题。
6.jpg (34.4 KB, 下载次数: 7)
00:24 上传
站在福音堂前,仔细端详这座建于1919年的建筑,这是一栋三开间二层楼房,左侧靠近村口池塘处还有一座六层高的碉楼。我们从这座福音堂建筑上那高耸的柱头,以及带着“福音堂”字样的灰塑,可以确定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福音堂的二层栏杆正中间同样以灰塑的工艺做成牌匾“崇真小学校”。莫非当年这儿曾经做过学校?耳边仿佛响起了校园中朗朗书声,响起了孩子们游戏嬉笑的声音。
7.jpg (34.52 KB, 下载次数: 8)
00:27 上传
8.jpg (25.13 KB, 下载次数: 6)
00:29 上传
10.jpg (32.17 KB, 下载次数: 8)
23:34 上传
&步入大堂,颇觉宽阔,约四五十平米,和煦的冬日斜斜地落在靠东的通道上。我们在墙壁上寻找到当年洪仁玕的遗墨“龙凤福禄寿”五个大字,空荡荡的福音堂似乎只有这几个大字在间接再现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
据《塘厦镇志》载“永培书室,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于咸丰二年(1852年)越狱潜居龙背岭牛眠埔张彩廷家,在永培书室墙下写下”龙凤福禄寿“五个大字。1939年,永培书室墙壁破裂,由村民用纸蒙上,双钩、复描在刚刚修好的书室两侧墙壁上。”
9.jpg (17.71 KB, 下载次数: 9)
00:31 上传
11.jpg (21.75 KB, 下载次数: 7)
00:34 上传
&再次端详,发现“凤”字已为白灰所盖,辨识不清。而其余四字均为双钩,空心。其中“龙”字高约144厘米,宽78厘米;“福”字长111厘米,宽约77厘米;“禄”字长107厘米,宽约82厘米,远观这四字近一米见方,笔力雄劲,状如游龙,气势非凡,虽为张彩廷之孙张祝龄双钩描摹,但其王者之风,仍扑面而来。原来,洪仁玕是题在永培书室墙壁上的,1938年永培书室倒塌,原字已彻底消失。又在西侧房间内发现后面墙壁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七八十年代的标语,侧面墙上还有多条毛主席语录,又令人唏嘘不已。通道靠北有个小房间,旁近有一木楼梯可上二楼。
12.jpg (27.83 KB, 下载次数: 5)
00:36 上传
13.jpg (31.76 KB, 下载次数: 10)
00:38 上传
外观碉楼,直入云端,中间,门口、窗户均为宽实的麻石条筑成,窗户上窗棂约有一寸圆铁柱,顶部还有碉,百姓称之“燕子窝”。燕子窝下刻有碉“永安薹”三个大字。碉楼占地面积约25平方米,楼内有木制楼梯上下,各层均为木楼板,至今保存完好。
福音堂前有一方上百平米的地塘,可以作为学生活动的操场。操场边荔枝树下的立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牛眠埔洪仁玕避难遗迹(福音堂、鼎和堂)”,上面有详细介绍:“福音堂,鼎和堂位于东莞市塘厦镇龙背岭社区牛眠埔新村,是牛眠埔洪仁玕避难遗迹重要组成部分……鼎和堂建于1912年,为张声和牧师在塘厦传教时的居所。该建筑组合了碉楼与民居的优点,坚固挺拔,结构合理且兼具防御功能,为典型的客家风格建筑之一。”
14.jpg (32.37 KB, 下载次数: 10)
00:41 上传
我们重新打量这座建筑,虽然见到传说中的福音堂和永安台的碉楼,却不明白“鼎和堂”在村中什么位置?
我们绕福音堂而行,才理解永安台碉楼的实际用途,原来福音堂左侧有一十余亩池塘,远处是龙背岭的连绵山岭和密林,居高临下,可保福音堂或一方百姓之永安,可见清末民初塘厦地区治安不佳,村民只有筑碉楼自保。
三、探鼎和堂,觅牧师迹
15.jpg (29.49 KB, 下载次数: 8)
00:41 上传
&&&站在永安台下,环顾四周发现,在错对角的一座院落中竟然有一碉楼!可惜院落的大门紧闭,无奈只好绕院而行,不时思量着入院良策。突然,在碉楼的屋檐下“鼎和堂”大字映入眼帘!冥冥中好像有人故意安排的一般,墙边竟然还有一把梯子,真是天助我也!遂攀梯而上。只见四方的院落,三层的碉楼与四间平房相连,收拾得干干净净,院中有棵高大的蒲葵树,树下还有一棵低矮的木瓜树相对而立。
16.jpg (21.81 KB, 下载次数: 9)
00:44 上传
这就是牧师张声和在塘厦传教的居所。我们心怀着敬仰之情步入鼎和堂,却发现屋内基本空空如也。靠后墙的地方像被谁修补过一样,似乎有两格阁楼或门扇被补齐了。紧挨着的还有一间碓房,里面摆放着一个碓米的麻石支架和碓坑。
书有“鼎和堂”的一间靠后墙“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思想”的对联,中间横批“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四字被白灰掩盖)”,侧面墙上还有“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的标语,中间还印有**的头像。谁又能想到当年传教士的居所,在文革中,居然又变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阵地,真是世事难料,此一时,彼一时啊!我们顺木楼梯登至三楼,楼板均为木质,个别物件正在修复中。
17.jpg (20.74 KB, 下载次数: 6)
00:45 上传
那么张声和是什么人呢?与张彩廷是何关系呢?经回村探亲的牛眠埔香港同胞张忠民先生指点,我们方理清楚个中原委。
据说,张彩廷的儿子张声和秉承父志,自小进入教会学校,与太平天国之琅王洪葵元共笔砚,并成为一位在华南地区非常有影响的华人牧师。1911年,张声和从牛眠埔迁出创立永安村。至于为何命名为“永安村”,历史资料并没有详细记载。或许这是对宗教的信仰,希望建立一方安康之地,亦或许是为了纪念太平天国的一段辉煌的历史吧!
18.jpg (19.1 KB, 下载次数: 2)
00:50 上传
&张声和创立永安村后,又带领全村人受洗加入基督教。1923年在香港成立基督的巴色会香港总会,张声和牧师出任首任会长。1938年张声和带领村民、信徒创建永安堂,用于传教、教书,他的传教范围还扩至东莞、紫金和香港等地。
&&&至于张声和其人,碑志铭上有记载:“云性刚直,善说教;抚孤恤寡,乐助公益;书法仿赵得,其神似精亦;喜吟咏,目力健,从瞹曃。”可惜这次因为时间原因,未到到张声和墓地一瞻。
20.jpg (25.77 KB, 下载次数: 3)
00:51 上传
&&&如今,牛眠埔村虽分新旧两村,但人数不多,只有300多人,都是客家人。出奇的是,他们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就是连嫁过来的外地媳妇也信奉基督教。
因为牛眠埔村民信奉基督教,他们较早倡办学校,较早接触西方先进文化的缘故,自从张彩廷被封为太平天国“六千岁”起,牛眠埔村就人才辈出:张崇道,张声和的三子,曾留学美国和法国学西医,医术精湛,曾任北海海军医院院长;张伟弢,张崇道之子,1935年由南开大学选送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回国后任教南开大学;张玮琪,张崇道长女,1936年毕业与燕京大学音乐系,1952年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张玮瑛,张崇道的次女,哈佛燕京研究院历史系研究生,退休前是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的研究员……
19.jpg (25.75 KB, 下载次数: 5)
00:54 上传
出鼎和堂,打量这数百平米的小院,谁能想到当年教徒广布,从者如云?谁又能想到当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与此偏僻之处有何渊源?谁能又想到远在天涯的基督教,却能落地生根?总之,一切向善的思想,总会碰撞出火花,或是稍纵即逝的霎那光辉,或是燎原大地的熊熊烈火。当年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又怎是三言两语说得清道得明?
四、登长乐楼,访张家事
出鼎和堂,不禁又惦记着进村之初,遥见的那座突兀的白色碉楼了。循迹而去,七拐八弯,终于在一院落外发现了这座隐在山林中的白色碉楼——“長樂樓”。长乐楼孤立于院内,遂上前询问,得知主人在家,故入院征求意见。
22.jpg (23.75 KB, 下载次数: 4)
00:56 上传
&张先生恰好站在院中,适逢我们,简单几句寒喧,张先生比较热情、健谈。原来,张先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州某厂工作,各方面都比较满意。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67年的“文革”运动一来,他因家庭出身等缘故,遭到无端的打击,人生和事业一时间陷入黑暗。文革结束后,他以探亲为由,赴港未归。张先生原名张忠民,后改名为张训传。至今一直在香港生活。
我们首先登上张先生家的楼顶,仔细地观察碉楼的立面。碉楼顶造型极富欧洲建筑风格,圆形的柱头和海波纹。“長樂樓”三字格外遒劲有力,似出名人之手,而落款却是“张训传,二0一0年重修”,当时没有细想,这三个字是否是张先生手书?再看,“长樂楼”左右灰塑一为麒麟一为凤凰,好一幅“麒麟引凤”图!这座碉楼依然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3.jpg (22.8 KB, 下载次数: 5)
01:06 上传
&&&“長樂樓”三字的正下方建有一突出于墙体的浮雕,形似一长方形欧式窗,两侧为柱,上下有花纹,还有铜线的图案,太阳的图案,居中有一狭小的射击孔。浮雕两侧还有两个瞭望孔。可见,这座碉楼当年的功能至今尚在。我们可以想像,清末民初,土匪猖獗,兵荒马乱,安份守已的牛眠埔村民亦不能安居乐业,长期饱受骚扰之苦,于是构筑这座建筑,以保一家老少之平安,不受外来侵袭。
&&&张先生是个知识分子,慈眉善目,可亲可敬。那么到底“長樂樓”为何人所建呢?张先生告诉我们,当年他的父亲被“卖猪仔”到东南亚,努力工作多年,将积攒下来的一笔钱带回家乡。“当时的社会环境很差,常常有入村抢劫事件发生。于是我的父亲建造了这座碉楼。”张先生的话将我们的思绪也拉进了那个多事之秋……
&前几年,镇政府要出资维修这座碉楼,张先生没有同意,他认为这座碉楼是祖业,修缮靠自己就可以了,不必麻烦政府。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这座碉楼的外观涂料和楼内简单加固均是张先生所为。
25.jpg (20.15 KB, 下载次数: 6)
01:09 上传
26.jpg (29.03 KB, 下载次数: 4)
01:09 上传
&我们又随张先生小心地登上碉楼的木楼梯,总感觉楼梯不甚牢固,因为实在是太简单了。据张先生说,这么简单的维修已经花费十几万了。终于登上顶屋,整个牛眠埔尽入眼底。我们不时变换角度,从瞭望孔和射击孔向村落和四周观望,果然,碉楼正面可直视牛眠埔村口,而左侧又可控制从岭上下来的入村小道,后面则可以俯视龙背岭,整体碉楼视野十分开阔,的确是易守难攻的建筑。所以,当年的“長樂樓”成了张先生,甚至牛眠埔一些村民的庇护之所。
27.jpg (31.16 KB, 下载次数: 0)
01:10 上传
&回到一楼大厅,张先生又向我们展示了家中的老照片。这里有祖父辈的当年的合影。尤其是1952年和1976年的照片,留下了非常难忘的人生瞬间。其中,最让张先生引以为自豪的是他的两个女儿。印象中一个嫁到澳洲,一个嫁到美国,两个外甥、一个外甥女都活泼可爱,令人喜欢不已。虽然,张先生一生比较坎坷,但晚年还是相当幸福的,我们体会到他的天伦之乐,愿其颐养天年,寿比南山。
29.jpg (34.9 KB, 下载次数: 4)
01:28 上传
30.jpg (27.37 KB, 下载次数: 4)
01:26 上传
66.jpg (25.58 KB, 下载次数: 0)
01:30 上传
&故人西去,此地空余一座长乐楼。那么到底牛眠埔张彩廷的墓地在哪里呢?张先生说墓地在龙背岭山脚下的荔枝林里,外人也不容易找到。恰巧,张先生的妹夫——牛眠埔水厂厂长过来,张先生就委托他带我们寻找张彩廷墓。
五、瞻彩廷墓,仰太平风
&出长乐楼,我们向龙背岭山脚前进,两侧山坡皆有荔枝林,偶尔有簇摇曳的绿竹,山坡上的淡紫色的小花开得正艳,有照明眼的味道。我们逶迤而行,或急走,或缓行,或弯腰,或昂首……正迟疑间,厂长急转直荔枝林中。
55.jpg (32.4 KB, 下载次数: 1)
01:34 上传
&&&厂长指着耸立林间的尖塔四方形纪念碑:“这儿就是张彩廷的纪念碑。”中午的阳光透过荔枝叶的间隙直射在塔尖上,肃穆感油然而生。
&纪念碑通高2.57米,碑座为正方形,分四层,底层和二层为混凝土铺设,三层和四层为花岗岩,底层边长1.36米,高0.2米;二层边长0.94米,高0.36米;三层边长0.60米,高0.46米;四层为碑身底边长0.35米,高1.49米。
纪念碑正面顶端阴刻“+”字架,下刻字三行,居中“张公彩廷纪念碑”,左侧“**五年岁次丙辰秋日”,右侧“一仟九百十六年”。另,西侧刻:“魂依上帝,死不长眠”;东侧刻“道播东官,获兹初实”。
33.jpg (40.09 KB, 下载次数: 2)
01:35 上传
碑座正面阴刻隶书“嗣子:声勋、声和;孙:廷芳、廷献、廷彦、廷翰、廷思;曾孙:训舟、训东、训忆、训心、训山、训良、训韬、训随、训因、训渔”。
&&&碑座背面阴刻“碑志:道种初实,东宫之先。个人革命,政治关连。奋袂并起,满清几颠。太平国史,名字留篇。杭州死难,正寝无缘。谁无宗祖,忍任魂牵?丰碑追远,忠孝期全。示兹苗裔,永志弗谖。孙廷献题。”
从碑志里我们可以知道墓碑的主人是一位参加大平天国运动的仁人志士,但为何远离大平天国运动中心的塘厦人会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呢?原来潜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壮烈的故事,将东莞人引至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圈。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后,洪仁玕多次谋求去广西参加大平天国运动,都未成功。后来,在广东的洪、冯两姓族人在清远谷岭起义,洪仁玕赶到之时,起事已失败,被官府捉住,深夜挣脱绳索逃出险地。洪仁玕一时找不到队伍,流落到新安县(今深圳)李朗村,该村一位洪氏远房宗亲与韩山文略有来往,于1852年4月把他送到韩山文在香港的住所。一见之下,洪仁玕呈明金田起义的原因,并提出受洗入会的祈求。次日,洪仁玕递上《洪秀全来历》一文,其中也谈到自己的简历,但韩山文因急于赴布吉、李朗布道,未详加理会。等他月余后回到香港,洪仁玕因在香港衣食无着,早日潜回内地。这年8、9月间,罗孝全由广州来香港小住,读罢洪仁玕留下的文稿,证明其人其事信实不虚,并据该文撰写《洪秀全革命之真相》一文,刊载于《北华捷报》,在教会人士之间产生很大反响。
洪仁玕离开香港后,先是藏匿于东莞牛眠埔张彩廷家,改名洪好,在永培书室担任私塾先生。
后又潜入他教书多年的清远县,并遇了从外地逃回的表亲、“福汉会”成员李振高。由于地方官“严查奸细,消患未萌”的风声渐紧,洪仁玕决计再次投奔韩山文。他在李振高的带领下,一路上翻山越岭,昼伏夜行,四处打探消息,终于在1853年9月找到了赁居丰和墟的韩山文,再次提出了受洗入教的请求,并为此接受了进一步的指导。9月20日,韩山文在布吉替洪仁玕施洗。他在给差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当天共为六人施洗,首位受洗者,“姓洪,花县人,三十一岁,塾师兼医生”,并说此人是太平王洪秀全的亲友。于是,洪仁玕便正式成为巴色会的一名教徒,更名洪仁,留在了丰和墟。
&1853年11月因政治风声甚紧,再次潜逃到香港,走前,在永培书室墙上写下“龙凤福寿禄”五个大字。
1858年洪仁玕再次经由陆路,历尽千辛万苦,从香港来到天京(南京),被天王洪秀全委于重任,对太平天国进行改革。随后洪仁玕以黄缎一幅,亲书“王窟”两大字,封赠牛眠埔,并召张彩廷到天京,官封户部尚书,称“六千岁”,出镇杭州,从此张彩廷加入到大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洪流,1864年大平天国失败,张彩廷殉难于杭州。
&&&据说,太平天国失败后,牛眠埔人担心清廷追捕问责,竟然将洪仁玕亲书的“王窟”黄缎剪成条,做成襁带(应该是百岁带),自此黄缎销声匿迹。
22.jpg (25.29 KB, 下载次数: 7)
01:42 上传
太平天国起义(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1916年,张声和、张声勋等兄弟两人在永安村(牛眠埔新村)后面为张彩廷建立纪念碑。
正感慨间,荔枝林间忽然冒出一群人,其中一位身著黄色背心的男士大踏步而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旧相识——市住建局蔡科长。蔡科长具体负责适居社区建筑,跑遍东莞数百个村落,对东莞村落的改造有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其旧村改造中的“三不拆”原则还是对东莞村落中的古建筑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三不拆”即“老屋不拆;祠堂不拆;祖墓不拆”。蔡科长主张村落保育和活化,经常组织大学生活动,并传播自己的认识。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偏僻之处,在这荒野之中,在这新春佳节之即,竟然到遇到一起,实在无法想像,或许,缘份使然,或许爱好所至。故,握手言欢,共同欣赏古建之美,仰慕志士之节。
六、保育古建,活化村落
龙背岭古村落为清代光绪年间(年),叶姓从黄江镇长山口村迁此。其历史仅一百多年,虽然算不上悠久,但作为**特色的客家村落还是相当恰当的。故为牛眠埔保护与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牛眠埔古村落应该在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牛眠埔洪仁干玕避难处的基础上,申请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因为这是一处十分有意义的遗址,其曲折的历史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提升其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
第二,牛眠埔现存碉楼三座,还有福音堂、鼎和堂,还有古井,数几十间民居,还有周边的环山,大片的荔枝林,以及张彩廷纪念碑、张声和墓等,足以可以申请“广东省古村落”“中国古村落”“中国景观村落”,建议作为古村落提升其品牌价值。
第三,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尤其是古建筑的修缮,周边环境的生态发展。加强对古村落的宣传和创作,有效提升古村落的影响力,为下一步活化和保育打下基础。
从宋词中走来的牛过蓢
——东莞古村落行走纪实之四
麦屋,于南宋初期立村,原名楼阁蓢,明永乐年间讹为牛过蓢,俗称牛角蓢。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村民多姓麦而改为麦屋。聚落呈长方形分布,建筑多为青砖瓦房结构。麦屋坐东北,向西南,东北面有竹林和古榕树群,西南面大片农田,村前鱼塘,形成一幅古树掩映,农田涌翠,鱼塘润泽,村落生辉的景象。村中有一座结构完好的麦氏宗祠。
——《超朗村志》
2014年初,茶山镇牛过蓢村被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昔日这座名不见经传的乡间小村,旋即成为媒体的焦点,因为茶山镇有一座国保单位的明清古村落——南社。而今,人们将目光再一次聚焦南社古村落毗邻的宋代古村——牛过蓢。
自2008年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初,我们到南社古村落行走拍摄,曾闻牛过蓢之名,皆因机缘未到而未成行,后多次走进牛过蓢,方发现古村落之美、之奇、之秀、之雅、之趣……故于2013年,特推荐牛过蓢参评“中国景观村落”,因其历史悠久,古建保存较好,且村落布局完好,风景秀丽而顺利通过评审。在此,我们分六个小标,将这座潜藏深闺人未识的极富宋词魅力的古村落展示给大家,共同领略800多年来麦氏先人立村创业的勤奋和智慧。
一、揭秘·古树
3.jpg (31.17 KB, 下载次数: 5)
20:42 上传
4.jpg (33.85 KB, 下载次数: 7)
20:42 上传
&日,中国景观村落专家评审小组一行6人来至茶山镇牛过蓢古村落。当我们站在牛过蓢村口时,一条野花草掩映的泥土小路横在眼前,两侧的池塘半包围着古老的村落,秋日的阳光下的牛过蓢老屋安祥地卧在水边,全然不受这群不速之客的影响……
秋日的荷叶已显苍老,虽有几朵粉色的睡莲映衬,但枝枝丫丫的枯茎和残荷,已经宣告属于它们的时光渐行渐远……愈是如此,愈勾起我们的兴致,尤其是隔塘而观牛过蓢的倒影,已然是风姿卓约,一位随行的美女记者,偶得一柄黑色莲逢,竟然痴痴地笑了半天,或许达到了“相看两不厌”的境界?
5.jpg (34.21 KB, 下载次数: 5)
20:42 上传
6.jpg (28.28 KB, 下载次数: 3)
20:42 上传
&放眼而望,牛过蓢村被斑驳不一的或深或浅绿带环绕,那些墨绿的多为高耸的数百年的古榕树,而浅浅的绿却是摇曳多姿的翠竹,小小可可的村落,风过波皱的荷塘,还有疏密无致的民居,竟然冒出了秦观《行香子》中意境:“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虽然秦学士写得是春光,可我们的眼前的秋光如何不胜春光?
我们穿村而行,两侧村中明清古建筑俯仰生姿,或宗祠,或古民居,或书屋、或更楼,或古庙,或古井,或碉楼,或幽巷,或围墙……一闪而过,不及细观,村委宣传委员麦惠棠引导我们来至村背后的古榕树群。
7.jpg (39.8 KB, 下载次数: 5)
20:42 上传
8.jpg (48.23 KB, 下载次数: 5)
20:42 上传
9.jpg (37.56 KB, 下载次数: 4)
20:48 上传
&&&众人伫立于村头的青砖小道,两侧野芋丛生,野花遍地,百草丰茂,纵目,我们早已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翡翠世界里,偶尔一两声鸟鸣,竟然体味到唐诗中“鸟鸣山更幽”的诗境。麦委员告诉我们,绿色生态系是牛过蓢古村落的最大特色,麦氏先祖于此创业,因为村落风水格局讲究“前有照,后有靠,左青龙,右白虎”之说,而牛过蓢村落基本符合这一最佳原则,可惜村落背后无山,失去靠山,麦氏先祖遂开始植树造“山”——风水林,并于《麦氏族谱》中立有族训,凡村中子孙,均不得擅自砍毁树木,否则逐出祠堂。所以,这片榕树历经数百年,一直守望着古老的家园……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0.jpg
10.jpg (28.65 KB, 下载次数: 5)
20:48 上传
我们漫步其间,古榕树巨大的枝丫纵横交错,遮天蔽日,令人叹为观止。野径上已铺落叶,提示着秋天的到来。浓荫下,发现一座社稷坛,这是村民对土地神和俗神的崇拜,更是农耕文化的象征,但这么富有文化底蕴的传统,却在中原地区早已消失。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4.jpg
11.jpg (23.13 KB, 下载次数: 6)
20:48 上传
&&&榕树群毗连着数千平的竹林,又引起大家的一番小议,徐徐而行,路边或高山榕,或小叶榕,或朴树,或橄榄,或乌桕,或南岭酸枣,树龄少则百年,多则数百年,时而仰视,时而近察,无意间清气自生,周身舒畅。我们来到牛过蓢古榕树群的760多年的“树王”处,古榕树胸围达8.12米,树冠覆盖达250平方米之多,属于国家一级古木。这延绵数百米的古树群和翠竹相互掩映,并呈半圆形之势环抱古村,蔚为壮观。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28.jpg
12.jpg (36.5 KB, 下载次数: 5)
20:48 上传
秋日艳阳下五彩斑斓的牛过蓢
牛过蓢自然生态优美,尽显岭南生态古村落风格和神韵,使人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明清时期的“鸡犬相闻”的古村落中。
二、寻迹·麦氏
13.jpg (29.52 KB, 下载次数: 5)
20:48 上传
&日,牛过蓢麦氏宗祠前悬挂“热烈欢迎‘中国景观村落’专家评审团莅临指导”,我们一行六人和村委麦惠棠先生合影留念。
&&&麦氏宗祠,始建于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明清两代均有重修,最近一次重修为1997年。祠堂坐东向西,面阔10.7米,进深26.5米,三开天进四廊二天井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青砖墙体,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灰塑龙舟脊,碌灰筒瓦。其柱、门框、墙脚均为红石。门联“来龙结叶,宿国家风”,横匾为“武烈流芳”。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32.jpg
14.jpg (20.83 KB, 下载次数: 5)
20:48 上传
15.jpg (30.37 KB, 下载次数: 1)
20:48 上传
是日,麦氏宗祠中门大开,隔着天井,我们的视线越过天井,紧盯在二进中堂悬挂的三个圆形纸球——灯笼,这是村民传统风俗“开灯”用具,主要是当年族中生子的人们悬挂,因为“添灯”与“添丁”谐音,故“点灯”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东莞人“开灯”的风俗是保存极好的风俗,但各镇区、村落中的“点灯”的灯却不可不相同,可圆形、可方形、可多边形……
&中堂挂“爱慤堂”匾,两侧墙壁上挂有茶山书画家字画,皆取村、选景于牛过蓢,亦有《重脩本祠名单》、《重修龍湖壆碑记》、《樓閣蓢麦氏源流记》,未细察,即至三进——祀堂。
16.jpg (24.23 KB, 下载次数: 2)
20:48 上传
18.jpg (27.56 KB, 下载次数: 1)
20:48 上传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36.jpg
&&&祀堂中间有一砖砌七级神台,最上两层供奉麦氏宋五、六、七世之宗祖,神台明显是1997年重修时新砌,因为东莞祠堂中的神龛多数比较讲究,如茶山镇南社古村落社田公祠,其红砂岩雕花神龛底座格外庄严和大方,成了祠堂内重要文物;再如东坑镇彭屋彭氏大宗祠的神龛却是木质雕花,非常精致。
&&&麦氏宗祠,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建筑材料,均具有清代东莞祠堂的显著特点,是研究当时建筑的历史资料,同时对于研究牛过蓢氏族有深蕴的价值。
&我们虽然如走马观花般匆匆一览,却对麦氏的姓氏来源发生浓浓的兴趣。牛过蓢麦氏是否和岭南其他姓氏一样也是从中原至韶关南雄再迁徒而来?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40.jpg
19.jpg (23.86 KB, 下载次数: 1)
20:48 上传
20.jpg (29.81 KB, 下载次数: 1)
20:49 上传
&&&我们再次翻阅《麥氏族譜》其中《樓閣蓢麦氏源流记》载:“我乡麦氏系出隋功臣宿国公之裔,宋朝奉大夫之曾孙必荣公,当宋之乱,由雄(南雄)至广,卜居乌沙,未几,其长子有登偕嫡孙*泰祖迁黄家山,生四子,长子孟一居黄家山,次子孟二迁增城水村,三子孟三迁增城麦村,我乡之祖孟四,元吉乃其号也。考祖生平,素性嗜览风水,好访名山大川,见长兄仍居故境,二兄迁徒增成,遂有地非一姓,母怀故土之思一日者,循罗浮之岭,跨宝山之巅,玩名胜,挹群芳,流连不已,乐而忘归。有亭长告公曰:日月逝矣,岁将易矣,何恋恋此土哉!公乃望南而归,行至牛过蓢,见夫春山明秀,蓢水环流,其间风气攸集,地广人稀,徘徊久之,不忍遽去,乃慨然曰:此其成家之所也,予曷卜而居之。于是,接春山之秀气,枕蓢水之文润,遂定居于邑之牛过蓢。”
&《樓閣蓢麦氏源流记》中这段记载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疏理出至少三点信息:第一,牛过蓢麦氏系隋朝功臣宿国公之后裔;第二,牛过蓢麦氏从石龙镇黄家山迁来;第三,牛过蓢麦氏立村始祖麦孟一,字元吉。
麦姓是中文一个人口不多的姓氏,在宋版中《百家姓》里没有将其列入,但在广东却是一个重要的姓氏。据载,自麦必荣于南宋末年入莞后,经过近800多年的发展,他大儿子麦有登后裔分布在东莞万江滘联麦村、石龙黄家山麦村、茶山牛过朗麦屋、长安厦岗村等地;二儿子麦有成后裔分布在东莞长安咸西与增田、企石铁岗等地方。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44.jpg
21.jpg (23.97 KB, 下载次数: 1)
20:49 上传
22.jpg (25.63 KB, 下载次数: 1)
20:49 上传
&宿国公是何许人也?我们在石龙镇黄家山村行走时发现,麦氏大宗祠的屏风之上亦书有“宿国传芳”,其2004年《麦氏宗祠重修序》石刻内容有“始远丰祖,世居韶南,籍源保昌,贯百顺里,胸怀报国,出关仕隋,戎装铁甲,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威震辽东,固我疆土,屡建奇功,夙著勋庸,鞠躬尽瘁,谥武烈,官封宿国。”那么,我们可知宿国公是隋将,名远丰,籍贯韶关南雄百顺里。
&又,长安镇咸西村《麦氏族谱》载:麦铁杖,名饶丰,号铁杖,南雄县百顺乡人。他的父亲叫曾唯,配妻梁氏。夫妻为人乐善好施,但直到中年才喜获贵子。据说梁氏生铁杖前曾经夜梦星光满堂,飞入怀中,因而得孕。铁杖生于558年,长大后,膂力过人,好使铁杖,故时人称之为号。曾被推荐给陈朝皇帝,陈亡后,为隋朝出力,其间得到杨素赏识,屡立战功,官至右屯卫大将军。后出征辽东,战死沙场,封宿国公,授光禄大夫,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后代曾建铁杖楼以纪念,皇帝赐额“柱国擎天”。传说杨素向皇帝表奏铁杖功劳时,皇帝问铁杖要封什么官好。他回答:“我家境贫穷,但经常练武消耗太大,求得一饱足矣。”皇帝笑道:“我不但给你吃饱,同时赐你姓麦,并封你为开府仪同三司。”其后人因得皇帝赐姓而姓麦。
由此可知,麦氏先祖得姓为隋朝皇帝赐姓,麦氏先祖即麦铁杖,名饶丰(石龙镇黄家山麦氏记载为远丰,或者为读音之误),籍贯为韶关南雄百顺里,为隋战将,屡立战功,死后谥号忠烈,封宿国公。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48.jpg
23.jpg (26.2 KB, 下载次数: 2)
20:49 上传
24.jpg (26.03 KB, 下载次数: 1)
20:49 上传
那么,麦氏是如何由韶关南雄迁至东莞的呢?麦铁杖始居广东南雄县百顺乡;其十五世孙麦三壁生有五子即必荣、必秀、必达、必端、必雄,宋时,因避“胡妃之祸”,五子迁居珠江三角洲;其中,长子麦必荣于南宋时期迁居东莞靖岗(今长安乌沙桥东);麦必荣后裔麦泽迁往长安咸西开基。
&麦必荣,字尚仁,登宋崇宁癸未(即崇宁二年,1103年)贡选,官至奉政大夫。妣范氏,生有两个儿子:长子麦有登、次子麦有成。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52.jpg
25.jpg (28.05 KB, 下载次数: 3)
20:49 上传
26.jpg (25.9 KB, 下载次数: 2)
20:49 上传
故综合以上族谱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结论:广东麦氏亦即岭南麦氏始祖——麦铁杖;东莞(长安镇咸西村)麦氏始祖——麦必荣;石龙镇黄家山麦氏始祖——麦有登;茶山镇牛过蓢麦氏始祖——麦孟一。
溯源麦氏,我们仿佛穿越八百多年的时光,跟随麦铁杖的后裔一路南迁,历尽艰难,分枝散叶,遍及岭南。如今,麦氏子孙尚记得祖籍百顺里么?尚记得宿国公赫赫战功么?尚记得开荒拓地的立村始祖么?苏功的《少年游》词中“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或许用在此处最贴切。(未完,待续)
从宋词中走来的牛过蓢
——东莞古村落行走纪实之四(下)
作者:李培军&
五、品味&美食
&“中国景观村落”专家组穿过保存完好的巷门楼,走在光滑的麻石板上,想像着数百年来麦氏先人的光着脚板磨出来的石板,让我们体验到牛过蓢人对这片这热土的热爱和付出。
1.jpg (33.64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1 上传
一行人,沿着渐行渐高的地势向古巷深处漫溯,豁然,一团浓绿闯进眼帘,透过绿荫的间隙,一座低矮的砖屋旁,几位婆婆或坐或立,或洗或烧火,锅灶中柴火的青烟慢慢散开……
&&&众人欣喜之余,凑上前去抢拍美食的制作,却发现圆形的竹匾空空如也,婆婆正坐着休息,只有一位烧火的婆婆忙碌着,锅底的柴火正旺,原来她们正在蒸松糕,还要等一些时间,可惜我们没有拍到松糕制作的过程。
2.jpg (33.74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1 上传
&&&说起松糕,这是一款历史久远的广东小吃。清朝年间的《调鼎集》载有松糕的制作方法:“上白饭米洗泡一日,碾磨细面,和糖,亦如茯苓糕提法,二者俱备,一杯面,一杯糖水,一杯清水,加入面子(指酵面)搅匀,盖密,令发至透,下笼蒸之。”现在流行在广东的松糕仍以此法,但在用料方面稍有调整,技法、配方更加完善臻美。
4.jpg (26.59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1 上传
牛过蓢松糕制作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宋代古井内的水。原来,松糕制作的现场有一座红砂岩的石井栏,据考已有700多年历史,井栏上有两个对应的圆孔,井壁厚约0.08米,历经数百年的井绳磨砺,薄的地方已经不足0.02米,甚至多处磨穿,犹如犬牙,参差不齐。石井壁内生有苔藓,井水清澈,仿佛可以一窥牛过蓢数百年的生活史。捡起井边的小桶,我们从井中打上一桶水,大家轮流着品味这清爽甘甜的千年古井水,赞叹不已。
3.jpg (25.94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1 上传
&时间尚早,我们继续在村落中穿街过巷,进门入户,继续着我们的行走、考察……
5.jpg (23.08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1 上传
已近中午,再次回到古井边时,数层木质板格的松糕已经蒸好,婆婆们已经根据木格板上的线将松糕分割成5&5块的松糕,并且开始捡起,挪移松糕,她们的脸上平添了些许笑意,现场有条不絮地忙碌着。戴草帽的婆婆正在用莲花木印章蘸上花米红(一种天然染料),盖在每一小块雪白的松糕中间。印章所到之处,彷如雪地上飘下的片片梅花……一块块松糕被妆点得如贵妃的花钿妆。
6.jpg (29.05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2 上传
7.jpg (31.7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2 上传
&忍不住捏起一小块松糕,眼里却全是那个“雪肤花貌参差是”的可人儿……婆婆热情地招呼我们品尝,遂聚拢过来,纷纷取松糕送入口中。轻咬一口,顿觉松软可口,舌底生津,大家陷入美味的诱惑中……大快朵颐之后,松糕的制作仍在继续,婆婆们正在刷洗木板格,刷洗蒸糕的纱布……红彤彤的火苗又在锅底跳跃着,古老的村落美食依旧传承着久远的手艺,依然守候着先祖们舌尖上的味道……这就是古老乡村的原味生活,我们离开儿,这儿的生活仍在继续。
8.jpg (29.06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2 上传
9.jpg (30.96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2 上传
松糕,不仅是村落的美食,更因其“步步升糕”的寓意,成为岭南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小吃。我们赏罢松糕的小情调,麦委员又引荐大家品味牛过蓢名吃——鹅饭。
10.jpg (28.28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2 上传
&东莞人有吃鹅的食俗和传统,多数人认为过年过节时最少不了的一道菜是“鹅菜”,无论是厚街烧鹅,还是常平碌鹅,甚至客家鹅,有了这道鹅菜,就能给整桌宴席添光增彩。为什么对“鹅”情有独钟呢?究其原因,除了鹅代表“大富大贵”,有着吉祥的好寓意外,更重要的一点,正是鹅肉口感结实、有嚼劲,而且具有较高的滋补功效。
11.jpg (30.94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3 上传
座无虚席啊,吃鹅饭要提前两小时预订哦!
&秋风起,正是食“鹅”进补时,我们来得正是时候,今天可以吃到原味养生的香葱鹅饭。
日,中国古村落专委会创研基础与东莞电视台合作拍摄东莞乡村美食系列,恰好见证了鹅饭制作的全过程。
当时,我们摄影组一行来至牛过蓢,恰好村中最擅长制作鹅饭的麦氏夫妇已经选好了制作鹅饭的鹅。根据他们的经验说,选食材十分讲究,一般只选用两只鹅翅膀能刚好搭在一起的灰鬃鹅,这样的鹅肉在焖制鹅饭时,肉质不宜缩水,却能将鹅肉的鲜嫩风味保留下来。
12.jpg (22.59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3 上传
13.jpg (35.94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3 上传
麦氏夫妇将活鹅宰杀,放血,再用热水退毛,待鹅毛褪净,冲洗干净,接着开膛破肚,将鹅肉、内脏等清洗得干干净净,并进行分割成小块。接着开始上锅翻炒,锅底的柴火燃烧正旺,锅内的鹅肉冒着白色的雾气,不时有滋滋的声音令我们兴奋不已,不大会儿,香气在小屋内弥漫开来……
14.jpg (27.86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3 上传
15.jpg (18.36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13 上传
这时,烹制鹅饭时所用的水已经准备好,原来这水是从村落那眼有数百年历史的古井水打来的,村民都说古井水的甘甜、清澈能更好地突出鹅肉的鲜美。麦先生将古井水、米等材料一起倒入炒鹅肉的锅里,接着,用烧荔枝柴的土灶火来焖制,无需额外调味。
16.jpg (22.83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7 上传
17.jpg (23.98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热气腾腾地鹅饭起锅了,麦先生只撒上一点香葱,屋内已经香气四溢了。拍摄组的朋友们跃跃欲试,恰好锅底的饭已经焦黄,麦先生铲了一些分给大家品尝,满口的流香,香脆可口,大呼好吃,鹅饭的味道如何?还是从专家组评审牛过蓢时第一次吃鹅饭的美妙体验谈起。
18.jpg (30.81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日,我们全部到麦氏夫妇家中就座,鹅饭已经做好,每个人都细细品味鹅饭的与从不同,发现鹅饭混合了米饭和鹅肉的香味,且米饭吸收鹅肉的油腻成分,因而鹅肉更香醇而不油腻,米饭则更具鹅肉的鲜美风味。吃罢一碗,又盛一碗,真正是享受了一餐诱人“停不下筷”的鹅美食,并且较之其他的鹅菜式来说,牛过蓢鹅饭更尊崇原味的制作手法及与米饭的搭配,更迎合现代人对于养生饮食的要求。
&&&鹅饭,传承百年,早已闻名乡里,再加上东莞电视台的寻味报道,它已成为一道独具东莞特色的名吃,也得到了“中国景观村落”评审专家组的认可和肯定。自此,东莞最正宗,最地道的鹅饭,当数茶山镇牛过蓢村落。
19.jpg (28.89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当我们在夕阳中走出牛过蓢时,而这些乡村中的美食——松糕、鹅饭的味道,一直在舌尖回味、一直在诱惑着我们再次走进这座古老的村落,再次体验“一家烹鹅饭,邻里共品尝”的乡村美好传统。
20.jpg (30.04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探索&转型
&&&日,中国景观村落评审专家组实地考察牛过蓢古村落,《东莞时报》记者李立全程陪同并采访。其中,李立记者就古建筑的保护采访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钟毅教授和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安蒙女士。
21.jpg (27.46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钟毅教授认为:法制体系的设立是一个基本底线。古建筑保护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多方力量介入寻求平衡的问题,不同的社会团体介入其中,目的和手段都是多元的,所达到的效果未必和保护的初衷相吻合,这种情况下,法制就是基础。”
22.jpg (34.71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张安蒙秘书长认为:拆迁,绝对不是一个积极妥善的措施,政府需要在这方面提高认识。古建筑保护的主体还是政府,尊重建筑本身就是尊重历史,只有这样的意识提升了之后,才能够有足够的动力和时间去寻找办法。
东莞留存了这样一大批古建筑,对我们刚刚接触的人来说是很意外的,我们都以为这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很发达,但可能与历史有关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对东莞的认识是不足的,把东莞甚至广东看做是“文化沙漠”,这样的概念完全是一种误解。
&&&岭南的建筑本身就是广东文化具有象征性、标志性的东西,东莞有这么多具有典型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可以说,文化的基因就浓缩在这些砖砖瓦瓦当中。
2014年,我们多次来到牛过蓢古村落,一方面是关注古村落保护现状,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古村落的发展。那么,牛过蓢这个古村落的转型发展的定位是什么呢?
23.jpg (26.98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首先,牛过蓢古村落的发展应该结合南社明清古村落、石排镇塘尾古村落、企石镇江边古村落,互成犄角,相互补充,充分整合四个古村落的优势,形成古村落文化休闲度假的长廊。例如,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的文化定位着眼于宗祠文化、莞香文化、美食文化等;而石排镇塘尾古村落的文化定位落脚于村落风水文化、私塾文化等;企石镇江边古村落的文化定位立足于佛教文化、农耕文化等;而牛过蓢古村落着重于绿色生态文化、乡村体验文化。
24.jpg (34.66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其次,推动生态游,乡村游,借生态园之力,实现古村落的转型和发展。
25.jpg (30.86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再次,牛过蓢古村落应该加强与院校联合,设立创作、摄影、绘画基地,吸引广大珠三角的院校师生来古村落创作,提升古村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珠三角最美古村落的品牌。
26.jpg (31.67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8 上传
最后,牛过蓢古村落可尝试休闲文化驿站的创建,学习江西婺源的乡村游的方式,实现游与宿的结合,最大限度留下游客,通过古榕树群、竹林和鸟鸣,充分利用古树林——乡村氧吧的资源,打造成一个让游人彻底放松的好去处。
27.jpg (29.62 KB, 下载次数:
&保存到相册
19:29 上传
&&&游走在夕阳下的牛过蓢古村落,念着“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句子,醉在这“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的古村风韵中,捡拾一襟华美情词,织就几段思乡愁怀,再回首,牛过蓢已被归巢紫燕的吱吱喳喳声包围住了!(《从宋词中走来的牛过蓢——东莞古村落行走纪实之四》完,下一站更精彩,敬请留意!)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落冲突怎么加载村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