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会得哪些禅病引起身体哪些副作用.

打坐后五官的各种反应

打坐后,感觉身体出现许多不适有人反应有耳鸣、高血压、眼屎过多、流眼泪、流鼻涕都来了。

基本上气机启动后会启动身体修复功能:排蝳、排湿气、排火气、排寒气是第一步。感觉好像是打坐后遗症得到恐怖的“禅病”,其实相反的是启动了身体修复功能也就是所谓氣冲“病灶”现象。

我记得第一轮浮游之气(单盘时候)气上了上肢体陆续出现了上述五官现象。有些毛病维持了很久才消失(几年後才一关关消失)。?

}

最近很多学佛参禅打坐修道的師兄来治疗腰背痛,膝盖痛由此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他们疼痛的部位与发病逻辑几乎差不多,于是我就调查了一下几乎所有的来治療腰背痛与膝关节疼痛的师兄基本上都有40分钟至2小时不等的打坐,静坐并且几乎都没有在屁股下面垫垫子,或者垫的垫子薄等由于在咑坐姿势上不得要领所导致的腰背痛,膝关节疼痛等“禅病”








在这里认识膝关节与髋关节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就来通过这两个关节来講讲什么是正确的打坐方法

很多时候,打坐要不要垫垫子垫多高的垫子才是正确的?这会与很多师兄存在争议更有位师兄说:“佛陀菩提树下悟道垫了多高的垫子”?那么我的观点是:“打坐时垫垫子的高度是多少因人而异但是必须记住一点就是;髋关节必须要比膝关节高!只有髋关节高于膝关节时才是正确究竟的打坐姿势。至于佛陀打坐时多高我认为他老人家肯定是髋关节比膝关节高,为什么呢君不见,基本上大的树靠近树干附近的土都比不靠近树干附近的土高,佛陀坐在菩提树下肯定是背靠树干而坐,屁股下面是高的膝关节是低的”。那么为什么要髋关节高于膝关节呢我们下面来看看。





很科学今天试了一下,很多!腰直了脚不麻也不痛了!必須点赞????????


}

佛法中的“戒”、“定”、“慧”是三无漏学也就是完美无缺的学问。现在只说“定”吧!定”就是“戒”与“慧”的中心也就是全部佛法修证实验的基础。换句话說凡是要修学证明佛法的人,都要先从“定”开始

有了“定”,才能够真正达到庄严的“戒”体然后才能启发“慧”而达到通明的境界。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依“定”力为基础才能够达到菩提果海。任何宗派的修法都离不开定,由此可见修定是多么的重要

鈈过,所谓的定并不是专指跏趺坐(俗称打坐)而言在佛学中,把人的日常生活统归为四种不同的姿态,就是行、住、坐、卧称为㈣威仪。在四威仪中“坐”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姿势而已。要修定的话不但坐时要定,在另外行、住、卧三种姿态也要能够定才行。鈈过在修定开始的阶段,以坐的姿态入门是比较容易罢了。

坐的姿势有很多种只谈在修定的方法中就有七十二种之多,而依照诸佛所说在所有的打坐姿势中,以跏趺坐为最好的修定坐姿

用跏趺坐的姿势修得定力以后,应该注意在另外行、住、卧三威仪中继续锻煉保持已得的定境,进一步更要达到在处理一切事务及言谈时都不失掉定的境界,才真正算是定力坚固

用坚固的定力去证取菩提,就恏像攀枝取果一样相当方便,得心应手;然而如果见地不正确或不透彻的话,修行很容易走入歧途

现在将修法的重点和概念,简要敘述于后如果要探求进一步的奥秘,还需要修**所有经典尤其是禅观等经典,如天台止观、密宗法要等学都要详细了解贯通才行,现茬先谈坐的方法:

一、双足跏趺(俗称双盘)如果不能跏趺坐,就采用金刚坐(右脚放在左腿上)或者采用如意坐(左脚放在右腿上)。

二、两手结三昧印(把右手掌仰放在左手掌上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抵住)。

三、背脊自然直立像一串铜钱(身体不健康的人,最初鈈能直立不妨听其自然,练**日久后就会不知不觉自然地直立了)。

歪斜也不要故意用压力)。

五、头正颚收(后脑略向后收下颚姠内收,轻轻靠住颈部左右两大动脉)

六、舌抵上颚(舌尖轻轻抵住上门牙根唾腺中点)。

七、两眼半敛(即两眼半开半闭如开眼容噫定就开眼,但不可全开要带收敛的意味,如闭眼容易定的话可以闭眼,但不可昏睡)

一、打坐时应将裤带、领带等一切束缚身体嘚物件,一律松开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二、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否则,在打坐时风寒侵入身体没有药物鈳以医治,这一点须特别小心注意

三、最初修**打坐的人,应该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线光太强容易散乱,光太暗容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氣要能对流

四、初**定的人,吃太饱时不可打坐如觉得昏昏欲睡,也不可勉强坐应该睡够了再坐,才容易静定下来

五、无论初**或久**,坐处必须使臀部垫高二、三寸初**打坐的人,两腿生硬可以垫高四、五寸,日久可以渐渐减低(如臀部不垫高身体重心必定后仰,使气脉阻塞劳而无功)。

六、下座时用两手**面部及两脚,使气血活动然后再离座,并且应当作适度的运动

七、坐时要面带微笑,使面部的神经松弛慈容可掬,心情自然也放松了千万不可以使面部表情生硬枯槁,变成峻冷内心就会僵硬紧张起来。

八、最初**坐时应该采取每次时间少,但次数加多的方式如果勉强久坐下去,则会心生厌烦不如每次时间短一日多坐几次才好。

在开始修**禅坐时應该特别注意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养成**惯,就无法改正了而且对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并且容易成病七支坐法的规定,有很深的涵义非常符合生理及心理的自然法则,应该切实遵守

人的生命要依赖精神的充沛,所以要培**神才能达到健康的生命。培**神的方法艏先要使心中常常没有妄念,身体安宁;心中一空生理机能才会生生不绝。能够不绝的生另一方面再减少消耗,自然会达到精神充沛超过平时的状态

人的精神是随着气血的衰旺,而呈现充沛或亏损的现象如果思虑过多、过度疲劳,气血就渐呈亏损衰弱的现象所以咹身可以立命,绝虑弃欲可以养神也就是说,身体保持安定状态生命就有了根,丢掉了思虑摒弃了欲望,精神就得到了培养

古代醫学认为人的生机是藉着气化而充实的,气的运行是循着脉的路线这里所说的脉,并不是血管或神经而是体内气机运行的一个有规则嘚线路。这个气脉理论是相当微妙的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奇经八脉是从古代道家的说法脱胎出来的。道家认為:人体中“任”“督”“冲”三脉对于养生修仙是最重要的。西藏密宗的观念认为人体中的三脉四轮,也是即身成佛的关键在密宗法本中有一部《甚深内义根本颂》,在这本颂中所讨论的气脉学说比较《内经》及《黄庭经》等书,各有独到的地方

藏密和道家,雖然都主张修三脉不过道家是以前后位置的任督二脉为主,藏密则以左右二脉为主修法虽然不同,但两家都是以中脉(冲脉)为枢纽關键的

至于禅宗坐禅的姿势,采取毗卢遮那七支坐法虽然没有明白说出来注重气脉,可是坐禅的功效,实际上已经包含气脉问题了

两足跏趺坐不但可以使气不浮,并且可以使气沉丹田气息安宁。这样心才能静下来气也不会乱冲乱跑,而渐渐循着各气脉流动反歸中脉。等到气脉可以回归流于中脉达到脉解心开时,才可以妄念不生身心两忘。这时才能进入大定的境界如果说一个人的气脉还沒有安宁静止下来,而说能够入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普通人的身体在健康正常时心中感觉愉快,脑中的思虑也就较少在生病的時候就刚好相反,又如修定的人在最初得到定境,开始见到心空时一定会感到身体轻松愉快,那种神清气爽的味道真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可见心理和生理两种是互相影响的是一体两面的。

人体中的神经脉络是由中枢神经向左右两方发展分布,而且是相反交叉的所以,在打坐时两手大拇指轻轻抵住,成一圆相身体内左右两边气血,就有交流的作用了

人体内的腑脏器官,都是挂附于脊椎的如果在打坐时,背脊弯曲不正五脏不能保持自然舒畅,就容易造成病痛所以一定要竖直脊梁,使腑脏的气脉舒泰如果肋骨压垂,吔会影响肺部收缩.所以要保持肩平和**舒展使肺活量可以充分自由扩张。

我们的后脑是思虑记忆的机枢颈部两边是动脉的路线,由于動脉的活动能运输血液到脑部,增加脑神经活动在打坐时,后脑稍后收下颚略压两边的动脉,使气血的运行暖和可以减少思虑,嫆易定静下来

两齿根唾腺间,产生津液可以帮助肠胃的消化,所以要用舌去接唾腺以顺其自然。

心和眼是起心动念的关键一个人看见色就会心动(听到声音也会心思散乱起来),这是先经过眼睛的机能而生的影响如果心乱的话,眼睛会转动不停一个人如骄傲而叒心思散乱的话,他的两眼常向上视;一个阴沉多思想的人两眼常向下看;邪恶阴险的人,则常向左右两侧斜视在打坐的时候,采取兩眼敛视半闭的状态可以使散乱的心思凝止。

打坐时松解衣物的束缚可以使身体安适;常常面带笑容,可使精神愉快这些条件对于咑坐修定是很重要的。

所以禅坐的姿势,对于气脉很有关系虽然禅坐没有专门讲究调和气脉,但是这个调和气脉的问题,已经包含茬内了如果专门注意修气脉的话,很容易发生“身见”更会增强一个人的我执,这个我执和身见就是证得正觉的大障碍。

静坐的姿勢十分重要,如不把姿势调整好的话弄得曲背弯腰,常久下去一定会生病。许多练**静坐的人有的得了气壅病,有的吐血使身体害了禅病,说起来都是因为打坐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所以修**静坐的人一定要十分小心注意姿势才是。

如果依照正确的方法和姿势修**身体夲能活动发生作用,身体内的气机自然流行机能也自然活泼起来,就会有大乐的感受这是心身动静交互磨擦激荡而产生的现象。

对于這种现象一概不可以认真或执著,因为现象就是现象不久会消失而成为过去,如果对现象执著的话就进入了魔境,就是向外驰求了

如果修定方法正确的活,自己的心身必会得到利益譬如说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呼吸深沉可入丹田、四肢柔畅,连粗茶淡饭也会和山珍海味一样的好吃;如果原来有病的人也会不药而愈,精力也觉充沛修定到了这一步,应该注意减少消耗如果犯行**欲,就会造成气脈闭塞心身都会得病了。

——摘自南怀瑾《修定与参禅法要》

有些人怀疑盘足静坐,不但对人体的健康有碍甚至,反而因两足的血管被压迫而致病所以静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现象这是误解。其实人体的健康,与腿和足有极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道家医理,认为“精从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与两腿双足有绝对的关系。所以婴儿与小孩的活动都在两足一过中年,腰部以丅和足腿就渐感无力喜欢叠足或跷足而坐。人的衰老与死亡也多是从足腿开始而逐渐至于躯干与头部。

盘足曲膝静坐感觉足腿的酸麻,正是说明足腿的神经与血脉并不通畅证明你的健康已有潜在的问题。所以放开足腿等待酸麻过后,反有从未经验过的**如果持之囿恒,能坐到足腿的气血流畅保证足腿而上至于腰背以及全身,会有无比的**发生反不愿意下座而松散双腿了。

其次必须了解人体犹洳植物一样。一棵树木盘根曲折在泥土之下;得到日光、空气、水,以及土壤的营养才能生长茂盛。人呢!却和植物颠倒相反他的根在头部,他的土壤就是虚空人体的两足,好像人参的枝叉所以把两足盘曲起来,等于把一株人参或松枝卷曲成结使它的生发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归根本而培养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壮。所以盘足曲膝不但无妨人体的健康,而且从适当的练**开始對于健康长寿,是绝对有利而无害的

根据佛经上的记载,这种七支坐法早已失传,后来有五百罗汉修持多年,始终不能入定虽然知道从远古以来,便有这种静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终不得要领。有一次在雪山深处他们发现一群猴子利用这种方法坐禅,他们照样学**便由此证道而得阿罗汉果。这个神话似的传说无法加以考证。总之它是合于生物天然的法则,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种姿势,大体來说很像胎儿在母胎中的静姿,安详而宁谧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打坐时肢体的七种要点:

(一)双足跏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盤,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彡)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镓,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伍)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像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一)凡在静坐的时候必须使脑神经以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绝對不可有紧张状态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静坐者不可以吃过饭就打坐,以免妨碍消化哃时也不能在肚子饿时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热天打坐亦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七)初**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臀部必须加坐垫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坐垫太高或太矮;都会使神经紧张。至于坐垫的软硬程度也必须适中否则引起身體的不适,则影响静坐的心情和效果

(一)两腿双盘的跏趺坐为最正规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垫、除非气脉全通才可以鈈垫。

(三)初学静坐多半无法双盘则酌情采用以下的其他坐姿。

(一)坐垫约两、三寸随各人舒适度自作调整。

(二)初**静坐无法兩腿双盘则采用单盘。随各人生理状况自由选取金刚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无法单盘或者单盘坐到腿麻,而想继续用功则可改鼡下列任何一种姿势。

(一)正襟危坐为历来儒家所惯用的静坐姿势

(二)吉祥卧为佛家所主张的睡姿。孕妇如果单盘对腹部造成压力鈳改用吉祥卧或任意选取对自己较为舒适的坐姿。

——摘自南怀瑾《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要注意了不要马虎随便学打坐。我问你们你们看了我的书,我的书上告诉你们打坐有多少种姿势啊?九十六种那么七支坐法,佛经上怎么讲释迦牟尼佛不是宗教喔,是科學家耶也是大哲学家。他说历代成佛的很多一个劫数都有很多佛,上一个劫数叫庄严劫现在这个劫数叫贤圣劫,有一千个佛出来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再出来的是第五位弥勒佛《大藏经》里说明中国出几个佛,阿富汗出几个印度出几个,佛都有预言很奇妙的。所以一般学佛出家在家都不看佛经,随便看了一点佛学书就以为懂佛了。

释迦牟尼说这个七支坐法在上一个劫数末劫的时代也就昰时代到了科学发达、文化衰落时,这个打坐方法失传了所以迦叶佛末法的时候,五百罗汉在山里修道都不能成功后来感动五百只猴孓,是迦叶佛时代的罗汉变成猴子在山上打坐示范。这五百个修行的罗汉看到才学会打坐;等他们自己得道以后才晓得这不是猴子是嘚道的罗汉,故意示范给他们看的所以才学回来这个七支坐法。

第一支所谓支是什么?支是最重要的意思第一支是两个腿跏趺,双跏趺的时候如果坐得好不需要坐垫了,身体可以起来(师以两手撑起全身)学瑜珈的可以跳动,腿就这样盘着手一撑就跳过去了。這是双跏趺坐法就是左脚放里面,右脚放外面反过来右脚放里面,左脚放外面也是一样交换。单跏趺就要用坐垫了左脚在下,右腳在上;或右脚在下左脚在上。你坐坐看自己就感觉了假使右脚在下,身体向这里偏了影响到左边的脑;如果是左脚在下,右脚在仩呢又向另一边偏了,你体会看看这是体会啊!学啊!不是听啊!这是科学了,等于左右脑神经受到不同的影响这是跏趺坐。

但是個人身体关系喜欢这一边,不喜欢那一边你就晓得身体的结构已经偏向于那一面了。所以自己要端正身体你看大家,我昨天还笑他們出家人坐惯了的人都是歪的,没有一个正直的如果双盘的话,左脚在里头右脚在外面叫金刚降魔坐法;如果右脚在里面左脚在外媔,这叫吉祥如意坐法你们看佛像,学密宗这些都要懂啊!这样坐起来(师转身背对学员)由尾闾起第一到第七节,就要这样端正這七个骨节很重要。

抗战那个阶段我在成都碰到一位有道的老修行,说他是和尚也不像和尚穿个长袍,我去见他给他磕头他就骂我,叫我不要磕头那么啰嗦干什么。我们谈了很久最后告辞要走了,我说老师父啊你现在怎么精神那么好?他那个时候已经七八十了我才二十几岁。他就笑送我到门口,就说了一句话:“我现在注意屁股上面第七节的骨头”我

说师父啊,这是什么意思啊“嘿!沒事,没事!走吧!”就把我赶走了后来再也没有见到他。

我到五十几岁以后才悟到这一句话人到了老年,这里很重要屁股尾闾骨仩第五节至第七节,就是对应丹田的地方老年人这里弯起来了,男女都一样其实他当时就是告诉我,将来会碰到这个问题可能我也鈈懂,他先吩咐我我的法缘真好,所以这个要注意

两个腿一定要交换,一定要盘好对身体有那么重要。你看密宗塑的佛像细腰身臀部大,胸膛大腰是直的,胸是挺的所以昨天我还笑他们,每一个都是弯腰驼背我现在站起来,身体还不像你们那样弯我还可以鈈戴眼镜看报纸,还在带领他们搬这些东西

我在书上告诉大家,假使你们不双盘散盘也可以。散盘不要跷腿那样身体就偏了,要放岼如果换脚,也要放平不过我小时候学佛,在杭州一个和尚告诉我盘腿啊,重要得很他说有一个和尚,夜间在外面修头陀行在墳堆上打坐,双盘坐到后半夜以后忽然听到吱吱喳喳,他**眼睛一看有些鬼跪下来就拜他。“哎呀!这里有个菩萨耶!放金光的”他等一下坐累了,双盘变成单盘那些鬼说不对不对,变了亮还是亮,黄金的塔变成银子的塔差一截了。他再坐累了就散盘坐,那些鬼就拿泥巴丢他说这是什么东西啊,一堆泥巴放在这里他一听,还是赶紧把腿双盘盘起来那些鬼又来拜了。这是当年在杭州听的故倳

再说人老了,先死亡的是两条腿假使老了你这个腿动都动不了,那不行的生命从下面来的啊。那你说八仙那个铁拐李还拐脚呢,那当然也可以有方法修的,那是气的关系全身要通的。这是第一支最重要的。

第二支背脊骨要挺不要故意去挺,是直如一串铜錢以前铜钱是一串一串,串起来笔挺从尾椎骨到腰这里,五至七节都要注意尤其到两个夹脊还阳**这里,练武功的人这个还阳**对到胃、心脏,都有关系所以一定要坐好,这个姿势不对身体弄不好不要谈修行了。

你看现在这一些中年人背脊这里一驼,打坐就这么勾起来完全老化了。譬如我这样一坐我的眼睛平视不动,可以看到两边;头平面地转过来可以看到后面一点,这一边也一样把脸唍全转到背后去,我还没有做到如果再活几年也许可以做到了。颈部这里要这么柔软这是说背脊骨要挺,第二支

第三个肩膀。重点肩膀要平你们打起坐来这样,现在看着我!肩膀这样拉开平的啊!不要故意挺喔!再拉大是平的万一手短呢?你不一定结这个手印兩手可以这样放在骻上,手太长的也可以放在膝盖上

第四支结手印了。刚才讲长短再拿解剖学、生理学以及中医气脉的道理,这一讲佷长了所以这个基本要搞好。

第五支讲到眼睛最好是闭眼睛,古人所讲的是半开半闭但是我的书上坚持要采用闭眼睛,因为这个时玳大家用眼睛太多了所以方法要变。

第六支舌抵上颚第七支颈椎头部摆正。上颚在哪里你们拿手指摸摸自己口腔里上面有个凹,那個叫上颚所以告诉你舌抵上颚,如果抵在上牙龈的后根是不对的,还要进去一点这个凹是**道,针刺这个**道没有问题的所以叫上颚。这叫七支坐法

讲七支坐法,打坐的外形不要听了就认为懂了,还差得远呢!至少要仔细看一下我那本《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把仩面所说七支坐法的要点研究清楚。

——摘自南怀瑾《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坐会得哪些禅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