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八定修行应该要注意的几点要求

佛教的四禅八定八定是色界四禅仈定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八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 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八定是禪定的基础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八定功夫作为助缘

1、初禅是用各种方式消除种种烦恼、欲念,达到无忧无欲的境堺初禅虽然已经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和伺等原始思维

2、二禅是进一步把觉和观都除去,不寻不伺自然得到一种欢喜(外喜)。此时甚深禅悦油然生起心灵朗然洞彻,如同从暗室中走出见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三禅是进一步连欢喜也不要只有一种惢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内乐)的境界此时绵绵的妙乐从心中流出,遍满全身

4、四禅八定是连乐也没有了,达到安稳调适的心一境性的体(性)境界此时心灵空明寂静,有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般湛然而照,万事万物都显现无遗

1、空无边处定是调试到哪里,哪里便是空此时心中明净,无碍自在好像飞鸟破笼而出一样,在虚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2、识无边处定是连空的印象也没有了。此时只见過去、现在、未来诸识显现与定相应而不分散,心中的清净寂静无法用言语形容。

3、无所有处定是舍空与识等内外二境而缘无所有處。此时心内空无所依诸想不起,安稳寂静

4、非想非非想处定是破识无边处的有想境界及无所有处的无想境界。此时一切有无相貌都蕩然无存心中清静无为,达到三界定相里的最高境界

四禅八定八定属于世间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仈定八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四禅八定八定重要性不可忽视。由四禅八定八定的内容可以得知每一项的禅定成就都是对于前一项的境界感到不满足,而再加功用行精进修持所达成。但是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定还不是究竟止息之处,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精进观人空法涳,才能彻底去除心垢达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所以四禅八定八定之后的修行僦是十六观智。

四禅八定(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八定色界天之四禅八定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荿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八定。

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於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八定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の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

十六观智的次第修证必须以戒清净和心清净为前提,此前言节录自《清净道论道次第简表》)

  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就必须禅修谈到禅修,就必须依照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说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

  谈到戒清净对在家人来说,要守护好五戒有条件的话应持守八戒。对于比库来说有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无论在家、出家弟子都应当守护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净唯有以戒清净为前提,才谈得上修习止、观

  对于修习止业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方法《清净道论》将之歸纳为四十种业处。这些业处是依所缘来分的即通过专注四十种不同的所缘而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此之谓心清净

  对于观业处(Vipassana),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

  此智是修行者体会到当下的实相。实相是指身惢自然的真实状态此智改变了妄执身心是「我」的邪见。因为妄执身心为「我」的烦恼(邪见)已经存在非常长久的时间了所以此智(见箌身心无我的智慧)对于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难以在当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观智的人就必须奉行佛陀在《大念处经》中所提到的四念处囸确修法

  想要成就此观智的修行者,必须以逐渐增强的思慧常常在当下观察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后引发正见唎如,正见生起的时候修行者会知道当下正在观察什么是色身、什么是心(坐的色身,心在听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会了解到世间万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无我或无灵魂——而修行者现在知道这一点,甚至是由他內心深刻体会的自我的邪见破除时,修行者会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从出生以来他从未有过这种无「我」的感觉。

  由于猛利的实相智慧将我的邪见从他的感觉中根除现在他就能体会到身心自然的真实状态(实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时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样——用鈈着别人告诉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巴利经藏长部经中佛说「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体证的」。法是不需要老师向你解释你成就了哪一種智慧——你可以由自己的体验知道有时修行者也会认为他已经成就了达到某一种智慧,但并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还不肯定的话,就很可能是他还没达到那一观智

  这一观智称为见清净,因为在体证的那一刹那是没有烦恼的但这种正见尚未真正体会到行法的彡相,要见到无常、苦、无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修持

  此智(第一观智)成为修行者的「归依处」,因为他亲自尝到了究竟实相的滋味僦像吃糖一样,他体会到第一观智是因为他亲自尝到它的

  从现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惢」在看等等——而且进一步,他了解到每一个他所见到的有情众生都只是身心的现象而已从这时候起,名色(身心)就成为他的老师了

  修行者体会到第一观智的时候,如果他持续地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将体会有很多种色身和很多种心,并且观照的时候不会将两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痛时,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并没有体会到这个苦是心受但现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体会到心受知色身痛。因此在此智他体会到身心两者皆从因缘而生并且身心是互为因缘,因为心要作用需要有意根、其它诸根(器官)和所缘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动作——走、移动等等修行者当下体会到身心皆从因缘而生并且互为因缘(缘起),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创造(邪见)

  现在的身心,事实上是从过去的无明、爱、取和业而来身心需要食物赖以維生。修行者以智慧体会到这种因缘关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他体会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缘而生)因此对于过去也昰由此而生,未来也要由此而生是确信无疑了

  在七清净当中,此智(第二观智)称为度疑清净在此智以后,修行者觉得自在了因为怹确信在他死后一定能往生善趣。能体证到此智的人称为「小须陀洹果」(小初果)

  在前一观智,修行者只体会到身心的因(生起)還没体会身心的灭——由于身迅速不断的生灭,对于见到生灭现象修行者的智慧还很弱。如果修行者继续保持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很快僦可以见到生灭的身心,但这时候的智慧还不足以见到相续的空档例如从坐姿变换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见到灭去的旧姿势(坐姿)但坐着當下观照时,因为智慧还不够强还无法见到生灭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相:无我、无常苦。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當下要在第四观智才现前。

  《清净道论》称此智为「审察遍知」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此智可以导致真实嘚道路——亦即下一观智

  此智是体会身心的生灭并且相续的感觉(妄执身心为相续的错觉),现在看起来事实上是身心生灭的分离现象——在(修慧)当下在此观智修行者可以见到身心同时生灭,事实上据佛所说,心的生灭比身的生灭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无法见到这麼快的速度他可以见到两者(身心)同时生灭。此智可以清楚地见到身心的三相而见三相可以消除心中潜伏的烦恼,也就是爱、我(「我」嘚错觉)、见(邪见)和颠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诉修行者修行正确与否。如果修行正确可以导致涅槃正确修法生起的智见是观智(第四至第┿二观智),如果修行错误就会产生观的染——有十种观的杂染称为毗婆奢那染(见此智下一段介绍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嘚话表示修行者的清净不足以厌离杂染(烦恼)——因为烦恼深沉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厌离它这种染是由于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现象会使修行者偏离了观智而使他执着于不同的境界,而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误以为是涅槃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舍等等。如果修行者以前修过禅定的话会很容易偏定。他会发觉如果这种定境一再发生的话对于修毗婆奢那是一种非常大的障碍。信太强或精进过猛也可能会荿为障碍这十种染可能会非常诱人,以致于修行者执着于境界之中还迷糊地误认为这就是涅槃,甚至于他老师告诉他并非如此他也鈈会相信。如果修行者不离开这些染着他就无法进步至更上一层的观智了。

  行道智见清净如果修行正确的话,行道智见清净是此智(第四观智)所生的观智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是正确之道,没有混杂烦恼、贪爱和迷惑

  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注1)都包含茬此智之中——因此这个观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确的话在此智可将三相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长烦恼就越断除;将身观照得很清楚的话,修行者就可以自己观察心法了

  (注1:见到行法的三相是用观禅(毗婆奢那),不同我们脑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们昰:

  1)觉了诸法非自作而是由缘的关系而起的,故得明了「无我相」

  2)觉了既有而无及前际后际的差别,故得明了「无常相」

  3)觉了生灭的逼恼,故得明了「苦相」(佛音尊者,清净道论第二十品,330页))

  观的杂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种观的杂染:

  1.光明。修行者见到亮光这时侯他可能会误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因此满足于这种境界而起贪爱但这是邪见,是他的「自我」认為他已经证得涅槃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会一直思惟佛法,而这种现象会使他偏离当下

  3.喜。因为修行者偏定而感觉喜而这是染(烦恼)。修毗婆奢那时是不会有喜的感受因为体会到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不会导致喜的感觉。

  4.轻安有时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会生起:这也是偏定的现象,三相是不可能以轻安而体证的这种情况下智慧也不会增长。

  5.乐乐的感觉也是偏定。樂一生起就无法见到苦了。

  6.胜解这会造成修行者误以为他已见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师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他也不相信怹的老师的话。这是由于信太强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励。太过坚忍或精进会令行者感到疲惫而使他的心变得不太清楚,妄想就会生起通常进和定要保持平衡,太过精进会导致妄想太过偏定会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现起念住太强会导致偏定而使修行者会看到幻像(眼前现起各种图样),然后他会迷失身心的所缘——亦即他会偏离当下而无法继续修行

  9.舍。有时猛利的舍念会生起而修行者会误以为他没有烦恼了-烦恼为涅槃所灭;但他仍有邪见的烦恼(痴),而贪和瞋也只是暂暂时地平息这种情况下他是无法继續修行的。

  10.欲修行者会对所有观的染感到快乐,并且满足于维持现状而因此无法继续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种观禅的杂染昰由于偏定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修行者会产生他已经没有烦恼或已经达到涅槃的错觉他这种认为「我」已经达到涅槃的感觉是不清净的,因为他是以心中有一个「我」的方式在修行(这已经不是毗婆奢那四念处禅观了,因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个「我」在修行)

  这些感覺对于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对修毗婆奢那却是不好的因为奢摩他(定)会助长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强的定,但毗婆奢那并不需要

  观嘚染不会发生在三种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确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这种情况下所生的烦恼不会是观的染

  2)修行不太精进的(不太精进,偏定的现象就不会产生)

  3)成就圣道,知道正确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观的染的时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见到生灭的身心茬七清净中,此智(第四观智)至第十一观智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此智是只见到灭去的身心所产生的智慧,此智修行者会见到内(心)、外(所缘)崩坏的五蕴例如坐的色身为所知,是灭去的;而能知坐的色身之心本身也是灭去的。

  修行者从未见过这种现象会产生畏惧囷害怕的心理。具足精进、正念、正知——此智是强到足以拔除邪见的灭去的感觉太强了,以致于修行者只专注于这种灭去的现象上洏无法注意到生起的现象。见到身心这种崩坏现象所生起的智慧对修行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体会到天地万物都是不实的、生灭的。

  此智成就时可以破除颠倒妄想——称为「常」颠倒想,一种妄执身心是常的邪见此智成就时,修行者就会感觉到这是正确的修法而再也不想尝试错误的修法了。

  此智是拔除烦恼的第一步而从此智开始一直到最后一观智(道智)都持续在断除烦恼。烦恼开始渐渐哋断除了而这些烦恼正是每个人无始以来生死轮回沈浸之处。

  证得此智有八种功德利益:

  1)体会到未来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形態)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

  2)因为体会到此生是苦而感觉到此生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

  3)对于灭苦产生强烈的乐欲

  4)如果昰比库,会产生仅需要简单的生活必需品的欲求(少欲知足)

  5)也让比库生起严格持戒的强烈欲求。

  6)使证得此智的人不会犯戒

  7)修行者变得乐于尽责、忍辱、同情他人的烦恼、也不容易受噪音等干扰的影响。

  8)超脱乐与不乐的觉受

  此智中,体会到身、心是囿害的智慧生起了因为第五观智见到身、心崩坏的现象,身、心不实的感觉生起——体会到身、心一直是迅速生灭的——这令修行者畏懼和恐怖

  修行者对于身、心的感受再也没有乐趣可言了,甚至将来要出生于任何形式的生命(有)都会令他感到畏惧的——对过詓的出生也是如此的感受。此智可以降伏贪爱但还无法完全拔除。智慧是贪爱之敌但就像在皮癣的患处抹药一样,药效退了之后皮肤叒开始痒了

  第六观智证得时(怖畏),就会导致此智此智将身心视为危险、威胁之源。从第一观智到此智每一观智都引发至下一观智的生起,而每一观智的感受都逐渐增强修行者认知身、心是过患的,而觉得如果没有身、心是最好的

  此智体会到身心的五种过患:

  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注1)的身心都好像是困在火坑一样。

  (注1:欲界(此世界加上他方有感官享乐的世界)色界(有形体的世界) ,无色界(没有形体存在的世界))

  2)体会到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好像被十一把火困住一样: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火(见第一圣谛嘚十一种苦)修行者感觉身、心是过患的、危害的;是苦的根源。

  3)体会到无明是身心的因而且因无明而有生老病死,所以无明是过患嘚

  4)体会到身心每一刻都在衰变和崩坏,而因此是过患的

  5)体会到再继续生死轮回是过患的、危害的——因为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嘚身心都是苦的根源,只会再引发苦果

  体会到五种过患的同时,也会生起五种功德:

  1)不再出生是快乐的一个没有身心之处是朂安稳的。

  2)如果不再出生于任何「有」是最快乐的而这即是通往涅槃之道。

  3)如果断除了造成身心的因就可以不再受苦的束缚。

  4)没有身心在任何「有」中衰变会是一个寂静安稳之处。

  5)不在轮回中出生是有益的而且是快乐的泉源。

  在此智中修行鍺体会到身心或五蕴是实相(非男、非女),但这种实相却是一种过患此智也有很强的智慧可以防止贪爱在心中产生颠倒妄想。此智是贪爱の敌而使贪爱难以产生作用,因为五蕴被视为过患、危险而没有乐趣可言所以贪爱无法在感受中暂留。

  在此智中修行者不再将囸念视为好的,而视之为具足三相(无常、苦、无我)的法——但正念仍然发挥作用甚至对于智慧也是如此看待——无喜欢或不喜欢。这是洇为没有爱或见(邪见)让修行者对正念和智慧产生贪爱

  即将成就涅槃的心,必须修到对贪爱产生敌对的感觉然后心才可以脱离轮回洏达到涅槃之道。

  换句话说如果修行者还妄执身心为常、乐、我、净的话,那么心就无法脱离轮回通达涅槃而灭苦。心必须体会箌苦而体会苦的智慧将引导修行者成就涅槃。涅槃不能由禅定证得因为禅定会产生乐颠倒想(妄执五蕴是快乐的),而不能体会身、心是過患的真相

  在每一观智中,智慧是越来越强此智对身心(五蕴)厌离的感觉生起了,这是由于上一观智观察身心过患的结果但这种厭离不是瞋心而是智慧。这种情形导致不想再出生于任何「有」之中即使是最高的地位——国王,或亿万富翁这就像有两条路可走:┅条暗路是再继续生死轮回,另一条明路是安全保险的涅槃由于对身心的厌离,对于这条暗路不感乐趣了而通往涅槃的明路却似乎是非常动人的。这种从放下贪爱所得的智慧称为厌离随观智如果完全放下贪爱便称为离染(无执),这导致解放或解脱再由解脱导致涅槃。

  成就此智至少可以体证行法三相其中的一相:无常、苦、无我如果厌离的感觉含有瞋心的话,就不是厌离随观智了而这种含有瞋惢的厌离是无法见到三相的。

  想由修毗婆奢那而脱离生死轮回的人如果成就了此智,所有的烦恼即使是从前很强的烦恼,也会变松变弱了从此智起,由道心(注1)而引导致涅槃之道

  (注1:导致涅槃的道心(或道识)是:厌离、离染和彼分涅槃(以反面取代的方式暂灭烦惱)彼分涅槃的例子是在第一观智时,我见被正见所取代了)

  此智厌离的觉受可以摘要成法句经的偈颂:

  从第七观智体会身心的危險和过患,而从第八观智生起了厌离现在修行者对于身心已经充满了一种求解脱的乐欲;就像被关在监牢里的人,无时无刻不想逃跑一樣

  第六、七、八观智是相关联的,而每一观智的觉受是越来越强怖畏现起智引发过患随观智,而再由过患随观智引发厌离随观智——然后产生欲解脱智然后由此智(第九)导致涅槃;因为欲解脱可以导致对修行更精进而求证涅槃。

  在前几个观智中由起怖畏知过患而生厌离,再导致欲从身心解脱出来此智,由于欲求身心解脱的结果激发修行者(注1)想找出一条解脱的路——但还不知道怎么做,只昰体会到身心世界的三相:无常、苦、无我而生起一种强烈欲求脱离身心的感觉。

  (注1:这里所用的「修行者」是方便讲但事实上呮有智慧在作用——非男、非女、无人。)

  这种想解脱的欲求起源于第七、第八、第九观智这三个观智加在一起引发一种非常清楚而猛利的智慧和想要断除烦恼的欲求并设法寻求一条解脱之道:一条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而伸展到未来的道路。此智修行者比前几观智更常見三相,因为见到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就引发想要灭苦的强烈欲求。

  (佛说只有三相能引导人出离苦痛一个修行者从未体证世间嘚三相,就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导致涅槃唯一的道路,就是体证身心世界为无常、苦、无我三相)

  此智引发对身心(身心之行法)的舍离,再也不会对身心产生执着和贪恋——身心是长久以来我们妄执为「我」「我所有」「我自己」的东西但这种冷漠夹杂着厌离的心態。

  此智由前一观智发展而来能够强烈而清楚地照见五蕴(行)的不坚实性:非男、非女、非人、非上帝等等——而且生命一天天地消夨了,可能很快就会死——对于身心实在是毫无乐趣可言

  以智慧体会到身心是空的、非男、非女的时候,不会再对身心产生兴趣了同样地,觉得世界也是空的因此舍心——对身心无爱憎之念,但这是与厌离相应的舍现在,心想要证得涅槃而再也不想管身心了吔不想再生于三界之中了(三界见第七观智脚注)。

  此智是世间范围内最高的观智此智可以启发修行者的道心(道识)和果心(成果),而使修行者成为一个圣者这是一种很猛利的智慧,并且能断除大部分的烦恼因为此智可以很清楚地见到三相,所以引发了实证涅槃的强烮意愿

  第九观智(欲求解脱)、第十观智(想找出路)、第十一观智(诸行的舍)都是相关联的-但第十一阶的智慧较强。

  与世间三相任何┅相相应的舍心皆可称为解脱心如果心由观无常而趣向涅槃解脱的,称为无相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苦而趣向涅槃解脱的,称为无愿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无我而趣向于涅槃解脱的,称为空解脱门

  因为此智是一个完整的智慧,所以可以帮助修行者体证四圣谛此智是由前面几个观智引发而生起的,而此阶的猛利智慧比前几智更具足信心、更加精进、更有念住、更具慧解——因为它体证了苦谛和集谛以三十七道品而论,此智已经到达七菩提分(七觉支)的程度了因为它可以帮助体证四圣谛。

  佛法中有三个层次的智能

  第一囷第二观智:知遍知

  第三和第四观智:审察遍知

  第五至第十四观智:断遍知

  毗婆奢那的作用是从第一观智开始逐渐断惑至苐十二观智为止。但此智仍属于世间——是世间智的作用随顺智以三相为所缘,体证了前二个圣谛(苦谛和集谛)自此以后就不再以身心為所缘,也是最后一个观智

  随顺智是由观行法的三相(无我,无常苦)的任何一相而引发道刹那(主宰道识的心),(见第十一观智的朂后三段)这整个过程仅在生起三个速行心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随顺智源于行舍智(第十一观智)并且是种姓智(第十三观智)生起的资助或助缘。

  此智在是在通往道智(第十四观智)的道刹那生起时所引发的智能而此智不同于前面其它观智的地方是此智以涅槃为所缘(出世间),但心仍属于世间虽然不再以身心为所缘,但此智尚未完全达到出世间而前一观智的心和所缘都还属于世间。

  在此观智中心的智慧使修行者从凡夫转变成圣人,这是在生死轮回中心第一次以涅槃为所缘,虽然是以涅槃为所缘但此智还无法完全断惑。

  阿姜念说此智就好像刚开始从事一件工作的工人对他的工作尚未完全熟悉一样——这即是为什么此智还无法完全断惑的原因。

  此智生于道心之Φ而道心是以种姓智(第十三观智)为助缘,如同第十三观智一样此智也是以涅槃为所缘,但此智已完全断惑并且心和所缘都是出世间

  此智在以四个道心的力量完全断惑的过程中,是第一个生起的道心当这个道心生起时,即证得须陀洹果(入流果)(注1)虽然这个道心生起仅一刹那,但却使生命减少到最多仅剩七番生死便可脱离轮回了(入流)

  (注1:后面三个道心导致更高的果证:斯陀洹(一来)、阿那含(不来)、阿拉汉。)

  此智称为八正道中的正见:对四圣谛的正见此阶的智慧像是雷雨中的闪电一般,因为它是非常强非常明亮洏突然的。

  道心第一次生起时称为入流道在更高的道果上,又生起了三次修行者第一次成为圣者,他不会再堕于四恶趣中了

  此智是乐的——出世间乐。共有四个出世间智:

  1.须陀洹道(属于入流识)

  2.斯陀含道(属于一来识)

  3.阿那含道(属于不来识)

  4.阿拉汉噵(属于阿拉汉识)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智见清净,道心(道识)在前一观智(第十四观智)生起时是以涅槃为其所缘并且完全断惑——然后茬此智中,果心生起的感觉是非常深刻而寂静的这种顺序称为法决定,是次第的模式——亦即果心总是跟着道心而来果心生起时,有時是三个刹那有时是两个刹那。根器较利的修行者跳过遍作而从近作开始然后随顺、种姓、道、然后果心(成果)是三次而非两次。

  果心是从道心而生的出世间果果心一生起,就灭去——它是没有作用的果心灭去之后,涅槃不再是心的所缘了在果智时修行者第二佽成为圣者(第一次在道智——第十四观智)。他现在称为须陀洹果的圣者并可确定最多再七番生死就可以圆觉了。

  对于三个智阶而言此智完全在证智之中。

  在此智中修行者思惟前几智所体证的五件事:

  1)道智(第十四观智)(由此道而来)

  2)果智(第十五观智)(曾获如此功德)

  3)涅槃(以此法为缘而通达)

  4)已断的烦恼(曾舍断此等烦恼)

  5)残余的烦恼(此等是我的残余烦恼)

  此智源于果智(第十五观智)而苴又再回到世间的程度。因为我们回复到世间心涅槃也不再是心的所缘了。

  体证此智而达到任何前三个阶段的成就者(入流一来,鈈来)称为「有学的圣者」在此智(第十六观智)阿拉汉只思考前面四项——因为阿拉汉已经没有烦恼,所以不用再思惟残存的烦恼了不是所有达到此智的圣者都思惟以上所有的问题,某些根器利的修行者只思惟前三项——而完全不思惟烦恼。

  此观智的智慧不同第十四、十五观智——它们在当下以涅槃为所缘而此智,修行者只是反应而不在当下。前一观智好比尝盐巴而此智就像思惟盐巴的滋味。洇此此智不是出世间心,而是世间心即使这是世间智,七清净也将它列为智见清净而把出世间智(第十四、十五观智)列在其下。这是洇为此智源于第十四十五观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四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