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教清朝年间道明法师图像开示录(15)为什么你朝山的功德不大

然教法师开示录(16)关于八关斋戒的八个似是而非的禁忌
佛为了使在家的居士能了脱生死,特别制定了六斋日受八关斋戒。为什么六斋日受八戒可以修福德?据《四天王经》记载:“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天王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下。”在《大智度论》卷十三中说:“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在六斋日)持斋修福,以避凶衰。”可见受持八戒的重要。
由于这个原因,在这些日子受持八关斋戒,虽仅一日一夜,如能守持清净,可得无量功德。《佛说斋经》云:“奉持八戒,习五思念(即六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与善,后生天上,终得涅槃。”《优婆塞戒经》卷五:“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
虽然持戒时间短,但正是因为时间短,更容易护持戒体,使得戒体清净,真正精进办道过一日一夜出家生活。历代祖师大德都提倡居士受持八关斋戒,居士们也都热衷于参加受戒。但由于对戒律的不了解,或过于谨慎,导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做法和禁忌,不仅自己在紧张拘束的心态中度过一日一夜,而且还教导别人,让别人同样紧张的不得了,甚至严重说是持了一日一夜“非佛戒”。可怜盲修瞎练半天,欲升反坠。
诸如这样似是而非的说法很多,都是自己想当然的一些想法,总括起来有下面几种:
1、执着止语
很多地方传授八关斋戒的时候,居士脖子里都挂一个止语的牌子。每个人都是道路以目,如果安排坐禅、念佛、经行,不讲话是很威仪的。但在休息的时候大家见面连个问候也没有,不仅感觉上怪怪的,实际也是佛所反对的。请看《净土资粮》这一段:“佛不许止语。在四分大律,自恣犍度中,律中佛呵责为“哑羊法”,本外道所行,如是如“打饿七”,行无益苦行,皆此类也。比丘行此法,结罪。以佛法,法法皆合中道,无奇特惑众之法故。愿初出家,曾有老尼教行此法,为慈老呵责。此或为修行人用功恐打闲岔,自想方法,实则不如少言,更为相应也”。书中提到不允许采用外道的无益于修行的止语方法,并说是佛的教诫。《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三载:“僧祇受人礼拜,不得如哑羊不语”一语,僧祗就是僧人,是说僧人不可以止语如哑羊。“哑羊外道”是印度外道之一种。此外道认为于修行法门中,以如哑羊之不语,为最殊胜。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如哑羊者,彼有哑羊外道受不语法,世有持不语者,谓为上行,此外道法,宜速舍之。”也是让我们速速舍掉止语。所以难得可贵的受持八关斋戒的日子,怎么能行外道之法,违反佛陀教诫?
2、执着不睡觉
有很多地方传授八关斋戒,严格不允许睡觉也是不对的。当然能够精进不睡觉是值得赞叹的,但也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否则会让很多体弱的人不能受持此戒。况佛陀在八关斋戒当中讲不坐卧高广大床,但并没有说不让睡觉。但很多居士执着于八关斋戒就是绝对不能睡觉。我认为不能因为精进用功而误解佛法。虽然贪着睡眠就是一种烦恼,是习气毛病,会让一生空过,但佛陀是允许出家人休息的。比如在《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中佛这样讲:“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意思是说:“你们诸位比丘,白天要以勤勉的心来修习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不要把时间空过了,晚上的初夜、后夜也不要荒废了。中夜最好能以诵经来消除自己的烦恼,这时候自己修行用功,或者你太累了,可以稍微休息。不要因为贪着睡眠,而使一生空过,变成一无所得”。看的出来佛陀是希望弟子们精进办道,但也是允许在修行累的时候休息的。再比如佛陀看到有一位比丘——阿那律尊者,因日夜修行,精进不懈而两眼失明,佛就告诉他一个比喻说,修行要像调琴弦一样,应当松紧适中才对。
3、执着受戒后24小时才吃饭
有的居士认为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理所当然就是二十四小时受持。于是执着于到转天的二十四小时才肯吃东西。这也是错误的理解。弘一大师曾经根据《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录编一篇《受八关斋戒法》,其中讲到受戒的仪式,受戒的人在师父面前的祈请文是这样:“我某甲净信优婆塞,唯愿阿舍梨,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讫於明旦日初出时,於其中间,奉持八戒。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华蔓庄严其身及歌舞戏等,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以上三说)其中就说到时限的问题了,那就是从受戒的时间起到转天日初出时,并不是等到二十四小时。四分律中更是提到这个问题:“非时者,从日中乃至明相未出”。反过来也就是说,到明相出来就可以进食了。明相出就是指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站在屋檐下面,眼睛距离手掌一尺远,看到手掌纹即可。
4、认为只要不离桌就不算过午
从事相上说,过中午而食者,即为杂乱不净。所以,三世诸佛都是过午不食。还有的人执着“一坐食”,认为只要在中午前开始吃饭,没有离开座位,吃饭延续到几点都不算过午。这其实是一个很可笑的一种观点。
按《毘罗三昧经》中,世尊为慧法菩萨说:“食有四种,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日中食,是要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佛为断众生六道轮回的因制定过午不食。《萨婆多论》对不非时食,释出四种意义,第一,从日出乃至日中,是阳光由明转为炽盛之时为食时,从日中至后夜,日光渐渐灭没,这时候称为非食时。第二,从有日光至日中是食时,因为此时行乞不令人生恼恨,是其时,从中以后至夜,是俗人燕会游戏之时,入村乞食令人讨厌,故名非时。第三,从有日光至日中,是俗人干活之时,淫乱未发,此时行乞,不令人生恼,故名为时,从日中以后,做完一天的事,是休息的时候,众生淫戏言笑,此时入村乞食,容易被人诽谤,故名非时。第四,从有日光至日中得食,能济活身体,安心修道,故名为时,从日中以后,宜应静坐,不是活动的时候,故名非时。
义净三藏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了他在印度亲见寺院对“过午不食”严格执行的情形,其书卷三旋右观时条略云:
西国大寺皆有漏水,为众警时。下以铜盆盛水,上乃铜碗浮内。其碗薄妙,可受二升,孔在下穿,水便上涌,细若针许,量时宜准。碗水即尽沉,即打鼓。始从平旦,一碗沉打鼓一下,两碗两下,三碗三下,四碗四下,然后吹螺两声,更别打一下,名为一时也,即日东隅矣。更过四碗,同前打四,更复鸣螺,别打两下名二时,即正午矣。若闻两打,则僧徒不食,若见食者,寺法即便驱摈。
据此,我们知道古时印度大寺院有严格的计时和报时系统,而二鼓击出,便是正午,僧徒若在此时仍进食便被寺院驱摈,戒法可谓极其严峻。所以不可以自己想当然的理解为只要不起座就不算过午。
八关戒斋关键是要过午不食。但有的居士认为一顿饭也不吃更好,好像辟谷一样。其实这样做也不是按佛陀的教导去做。古印度一日有六时,即白天三时(晨朝、日中、黄昏);晚上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佛陀时代倡行以日中为可以进食之时间,即今之巳时至未时,上午十时至午后二时之间。未时以后,到次日早晨以前,皆不许进食,此戒称为“非时食戒”,中国习惯称为持午。《四分律》卷十四,九十单提法之四略云﹕“佛告诸比丘,若非时受食者波逸提。时者,明相出,乃至日中,按此时为法。非时者,从日中乃至明相未出”。据此,知道比丘接受食物布施的时间,是曙光(明相)初现以至正午。所以说,佛的教导是过午不食,而不是绝对绝食,过犹不及。
6、以为必须住寺院
有的人一听说寺院传授八关斋戒,马上就问寺院可以住吗。很多人理解成八关斋戒必须在寺院受持。理由是一日一夜出家生活,当然要在寺院度过。其实忘记了是给在家居士受一日一夜出家的戒律,并非要绝对离开家住寺院,只要按照戒律要求去做就足可以了。藕益大师则说:“优婆塞受斋,就寺为便,优婆夷受斋,就家为便。”讲的是男人去寺院,女人则在家。但此没有硬性规定绝对住寺院,也说明了唯视实际情况,随缘求受八戒就好了。
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说:“受了八关戒斋的日子,应该男女夫妇分床分房睡,如果家里只有双人床,没有单人小床,不妨特为自己购置一张单人小床,专备六斋日卧用。否则虽受戒斋,亦不得戒斋。”充分说明了没有要求一定在寺院持八关斋戒。
7、禁止饮水
有的居士过午不食,执着到连水也不喝。至于午后是否只许饮水﹖《四分律》卷四二药犍度之一中说﹕“时比丘乞食时,见白衣 (即俗人 ) 作黑石蜜,诸比丘疑不敢过中食,白佛,佛言听食。比丘乞得软黑石蜜,白佛,佛言听食。得黑石蜜浆,佛言听饮。得水和甘蔗汁,佛言听饮。得甘蔗汁,佛言听饮,若醉人不应饮。得甘蔗,佛言听时食”。据此,我们知道依律在午后是不许吃固体食物的,在印度佛陀时代凡流汁如石蜜、蔗汁,虽过午仍是被允许饮用的。即使得甘蔗不过嚼茎吮汁,但因蔗身为固体,便只许依时(正午以前)而食。至于黑石蜜虽凝成坚硬或柔软的固体,但原本乃液体所凝,故仍许在午后食用。
8、以为只有受过皈依或菩萨戒的人才可以受
有人认为只有皈依的居士或受过五戒菩萨戒的居士才可以受八关斋戒。这也是不对的。戒,在佛教,从大体上分,共有两大类别:一是渐次戒,一是顿立戒。
所谓渐次戒,是指在家的三归五戒,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不受三归五戒,不能受沙弥沙弥尼的十戒;不受沙弥沙弥尼的十戒,不得受比丘比丘尼戒;沙弥尼进入比丘尼的过程中,尚有式叉摩那的六法,因其需要逐次上升,级级增加,故称渐次戒。所谓顿立戒,是指八戒与《梵网》、《璎珞》之菩萨戒,这两种戒是在七众戒之外的别解脱戒,此戒与彼戒,虽然同为佛戒,但是不受三归戒,同样可以直接来受八戒与菩萨戒。
李炳南老居士在《佛学问答类编》中回答别人提问:未受菩萨戒者,是否可以持午或八关斋?他是这样回答的:贵居士自是夙根深厚,故能善缘增进,五戒为戒之根本,功德无量。持午虽不受戒者,亦可为之,虽不明其戒相,但亦有益卫生。八关斋亦如是,凡曾受皈依者,可皆为之,进则未受皈依之人,亦许其受,盖善欲人进,不加限制也。
以上八点是见到的一些居士对受持八关斋戒错误的认知和理解。知见不正行持就会出问题,见解是眼睛,行动是双腿,没有正确的见解,必有堕坑之患。所以学佛的过程是闻、思、修的过程,不可以什么事情都是抱着想当然的态度,最后后悔的还是自己。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仁焕法师精彩开示语录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仁焕法师精彩开示语录
&&仁焕法师精彩开示语录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慧明法师开示录(上)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清末民国初高僧,原籍福建,与六祖颇为相似,,没有学历,靠严持戒律、刻苦修行、远途行脚、广闻独悟而最终契道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慧明简介
由此智慧大开、、登坛说法、普洒甘霖。三十二岁时,于法雨寺开讲《法华经》,其见解独到、阐发精辟,因而名声远扬,讲经法缘日盛,四处学子云集座下,普陀山、天童寺、为其主要弘法道场。法师善于说法,不滞文句,而居处清简,风格高超,一生力主参禅;其法缘之广,摄化之深,深获时贤尊仰,为民国初年沪杭尊宿之一。曾任杭州住持十余年。民国十九年,示寂于,世寿七十一,僧腊六十三。遗有《慧明法师开示录》一书。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辑录缘起
吾师弘法江汉,越四年矣!同人随侍,得师一言半偈,如甲坼在原,被春风而不自知其长养。曩者,裒其旨要,辑为语录。闲违謦欬,资以启发。顾以言简意远,难抉幽微,兢兢以不得正知见为惧。乙亥秋,师归自南京,展礼之余,群思,环请开示。师曰:“佛法本无定法可说,禅密兼修,只重悟证,不尚言说。于离言法中,必欲以言显说,则言说亦成筌蹄。能会斯旨,不妨方便敷演,用策事修。若执筌蹄,失矣!”同人唯唯。迨广播,语语具含多味,法法摄归一心,心地法门之大旨,咸备于是。而方便导引,意则由浅及深,语则深入浅出,不即经教,不离经教。于是执教者自惭隔雾观花,始分根蒂;初机者自幸荒陬失路,顿识归途。罢讲之余,同声赞叹。远地同人,阻于胜会。佥以瀑悬绝岩,隔壑闻声,月在中天,现影,不有记录,何以传薪?不付枣梨,何从分膳?纷纷函述,所诸胥同。师鉴其诚,遂许可焉。乃汇辑成篇,刊而布之,颜曰《开示录》。俾与会者,入耳成因;未与会者,亦得因言会意。惟耀智阙于修,而浅于学,不能仰见吾师指外之月,遂难绘指上之音。笔述既竟,惭悚实多,谨志端倪,以明缘起。丙子春弟子陈耀智敬述。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第一座 信愿行
诸位同学!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密法道理,更不可说。今以大家再三启请,又因各位修持有年,对本法已有认识,姑且随缘,方便说之。不过使大家知道学佛的过程,以作修持之策进。望大家净心谛听,勿起分别,一起分别,便生知见。“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 根本,无论讲到何处,都离不开他。因一切唯心故。信愿行三字,有循序渐进的意义,学人往往随便看过,未加审思。须知此三字中,每一个字,都有他的过程与差别。在座诸同学,也有知教理的,也有初发心的,我且把信愿行三字的过程与差别,略略解释如下。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要重一个“信”字。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间更要经历许多过程。如果不明了这种过程,难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发生其他差别。信字过程,简单地说,有下列几种:
一、不信。众生本具佛性,与佛无二,但为多劫以来的业力障蔽,故上来对于,是不信的。以后渐经亲友劝导,或因环境关系,一时为外力促动,乃存一姑且试之之念。此时表面虽学佛,而心中实未起信。
二、疑信。何谓疑信?疑者,惑而不定也。初学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怀疑。今天觉得学佛好,明天又觉得学佛不好。今天遇一善缘之人来赞叹,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之人,笑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己与自己矛盾。此种信,名为疑信。然则此疑,究竟是从何处生出?当知还是从自心上生出。试问自心,既已生信,何又生疑?盖信为真心所动,疑乃业力所生。众生业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将起,而无边业力即来遮障,不许学人起信修持。此仍佛魔交战关头,是何等危险!所以必须断疑,方能生信。
三、浅信。初学之人,经过熏习,对稍有认识,疑减信生,但发心不真,其信也浅。或为世法上之一切希望,或求知识上之渊博多闻,如此是普通之信,不能发生愿与行的力量。何以故?因其信浅,等到利益不见,或环境变迁,便置信心于。这种信,譬如空中毛,遇到一阵风,就不知吹到何处去了。
四、深信。学佛人经过相当修持,已得受用,觉得佛法是真理,从事修持,立志不变。此时还算不得真正认识,只可说是墙上草,虽说,一旦遇风吹来,还是两面倒。即信佛之根基虽立,而信师信法之心未固,今天皈依这个法师学禅,明天又皈依那个上师学密,着境生心,。此乃不明自心佛,不知的道理。
五、定信。定信即是坚定之信。学人修到此时,熏习已久,业障渐消,信心才算坚定。如,风不能摇。信师信法,独一无二,猛勇精进,不生厌怠。但风大时,大树还可动摇。如修行人根本业障翻动,加以外境压迫,信心还是不免差别。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六、真信。真信即是契合真如之信。真如是,清净无相。信心到了如此地步,故曰真信。真信不动,也就同虚空一般,无可动摇。此时自心与佛法师,心心相印,息息相关,无纤毫痕迹,亦无丝毫分别。故《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照上述信字过程看来,分析似乎嫌多。其实非将此等差别,分析清楚,不能发生真信。如何能真?去妄即真。所以去妄,是最要紧最直截的工夫。然去妄又谈何容易!若要容易,最好先从语言上下手。信字从人从言,即示人以下手方法。大家必以为此信字是世法上信实之信,与佛法上信仰之信有何相干?须知佛法不离世法,言从心生,人以信立。慧明以前要大家守心口如一之戒,其用意即在于此。大家不要轻视“”四字,此戒即是去妄立信的实际工夫。佛要比丘自陈过失,即征信故。儒家亦说“”、“言忠信”等,亦是教人从言语上建立信字的基础。即以商场论,有数百年的老商号,他们的货物比别家都贵,而生意鼎盛,历久不衰。别家的货比较便宜,人们反而不相信。此何以故?因为一则是真一言堂,货真价实;一则喊价齐天,还价齐地,有欺妄故。即此一点,已可证明言行不二,才能立信。更可见信字的好处。世法上说:“民无情不立”。佛法上说:“信为功德母”。足见“信”字是世出世法上的根本。希望诸位同学,时时审查自己,是否心口如一,言而有信。切勿,。信用一失,做人的立场,尚且不够,何能谈得上学佛。
“愿”字。凡作一事,必先有愿,无愿绝对不成,所以名曰愿力。因要有一种愿望,才能发生一种力量;具有力量,才能向前推进。故信心已具,即当立愿。但愿有小愿、空愿、真愿、大愿之分:
云何为小愿?初学佛者,多半只求自利,其愿力小。小愿略说三种:一者,求现世。即求名利福寿,乃至妻财子禄等。二者,求来世福报。即求来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贵,享受快乐。三者,为求自了,着于涅槃。殊不知名利恭敬,妻财子禄,皆吾人往劫有漏善因所致,本不待求,即求得矣。而,转眼皆空,生人生天,富贵快乐,总在轮回之中,难逃生老病死之苦。故六祖曰:“拟将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凡此皆是小愿。而妄求涅槃者,只图自了,不知如来应世,为的是救世度生,苟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是执顽空,亦为小愿。
云何为空愿?空愿如空头支票,不能兑现。即学佛人虽具信心,而业识之障蔽仍深。偶尔激于情感,一时兴奋,轻立誓愿,心口仍不相应。一愿出口,转身便忘。或但逞口说,借博虚名。如此立愿,不但易堕妄语,且增违背誓愿之大罪。
云何为具愿?即之愿。无论愿之大小,均出至诚,详加审思,愿心一发,存心动念,不敢随便,任凭景况如何,始终如一,绝不违背。譬如发愿对互相亲爱,便隐恶扬善,遇事恒顺。发愿不动瞋恨,便事事和蔼,烦恼不生,渐渐做到冤亲平等。但其愿真而不大,虽有受用,仍非究竟。
云何为大愿?学佛到了成熟,得遇善知识,彻底明了真义,深知佛恩难报,发至诚不二之心,立利他无我、宏法利生、众生不尽我誓不尽之大愿。至于为法捐躯,倾财尽命,犹属其次。此所谓宏誓大愿。
大家当知愿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觉。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不但学佛要立愿心,才能由因,即一种政策主张,或一种技术创造,亦必先具真确的见解。具了真确的见解,还须具有坚定的愿望,艰险不避,百折不回,然后才可达到目的。若胸无定见,固不能成功,而愿力不坚,必至,最终还是失败。这种事例很多,不必细举。学佛人在自利方面,为明心见性;在利他方面,为济世度生。济世度生,固是难事,而明心见性,亦非近功,所以非立真实的大愿不可。吾人发愿,与发誓同,故名誓愿。凡违背者,必受严重谴报。
“行”字。学佛人开始就要行,所谓依法奉行。但行是根于愿来的。真实心愿已发,即当照愿实行。若有愿无行,或行之不力,即同口说王膳,不得一饱。 所以无论愿之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要忍,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行不达愿,终不移改。但行字范围甚广,简单说,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即是六度。然万行不离六度,依据佛说:以布施度悭贪,以度毁犯,以忍辱度瞋恨,以精进度懈怠,以度散乱,以度愚痴。此六度均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之意,亦即行字之义。然则度人度己,二者何先?须知一体,自他两利,何有先后。盖度人即是度己,度己正为度人。大乘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故只知利他。惟其只知利他,结果众生未尽,而自己先度。小乘菩萨,着于我相人相,只知自利。惟其只知自利,故我执,结果不易自度。即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无我,才是彼岸。
总之信愿行三字,皆由心生,大家现学心地法门,当须时时在心上用功。故六祖教人,一则曰:“此须心行”。再则曰:“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曰:“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愿,依心力行。心是真如,真如是,之义,念念能依如是之心,则成真信、真愿、真行。心本无量,体大无外,处处能依如是之心,则成大信、大愿、大行。既真且大,自然心佛同体,感应道交。
慧明所说的话,比较粗浅。但话虽粗浅,亦不无深意。禅宗古德,谁不懂教?谁不是以粗浅语言来开示学人?其所以如此者,乃恐学人离开自心自性,专在经教文字相上枉用功夫,徒增理障故。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第二座 戒定慧
诸位同学,上次讲过信愿行,今天要讲的是戒定慧。信愿行戒定慧,这六字是学佛人最要紧的基础,而且是不能分开的。因为要有真信愿行,方能谈到戒定慧;亦要能持戒习定生慧,方能有真信愿行。
禅宗以心即是佛为根本,一切都要在心上用功。心以无相为相,今天便讲无相戒定慧。但既名无相,何以又有戒定慧!此即六祖所谓随方解缚之意。盖众生业识甚重,若无方便,何能深入。故学佛人,要先从做起;能持戒,方能习定生慧。
云何为戒?心地无非自性戒。戒有有相与无相之分,有相名曰身戒,无相名曰心戒。习心地法门者,应严持心戒。大家现在打坐,即是做心戒的工夫。何以故?因上座后,一心持咒,藉咒力锁住一切妄念。久之妄念不生,便是心地无非的境界。不但上座如是,下座后还是如此。一切时、一切处,皆不起分别,不生烦恼,自然动静一如,方算完成心地无非之戒。心戒境界,虽然很高,只要真能发心,具有真信愿行,又何难之有!不过业力未消,定力不够,容易见境生心,心随境转。故不如兼守有相戒,比较有益。望大家参照以前所订的透关八条(附后),仔细体会,何者属于事相,何者属于心相。事相是有相戒,心相是无相戒。由而戒到心相,就是从有相戒,达到无相戒。须知守戒为最要紧之事,无论何派,皆重戒律。儒家亦有君子之三戒,颜子之。而包世,更非持戒不能入门。中国,近来不能盛行,因学人未能于身戒心戒实行遵守,故引人疑谤。我等亟应以身作则,努力在戒字上用功。以心地无非为戒本,以利他无我为正行,以透关八条为策进,戒身不妄作,戒心不妄动,久之定水澄清,心珠自现。
云何为定?心地无念自性定。学佛以得三昧为主,三昧者,正定之意。如何方能正定?就要一念不生。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即是,不动即是定。苟一念微动,则无明烦恼,随之而起,心便不定。所以说心地无念即是定。惟其无念,即名正念。而万德具足,一切智慧,自然现前。诸位同学!不但学佛人要有定力,方不被魔扰,不为境迁。即世法上的一切,亦非具有定力,不能成功。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定力所致。定力是由修养得来的。古来所有功在天下、名垂万世者,未有不致力于修养者。如诸葛武侯,一生功业,皆成就于“”四个字。所谓宁静,即由修养得来的定,致远即由宁静得来的慧。
云何为慧?心地无我自性慧。吾人的自心佛,妙用无量,不可思议。只缘迷人不知四大本幻,把看得太真,将本来胜智之真我,遮障住了。学佛人第一要破我相,因为有我相,便有人相、、寿者相。若无我相,即无一切相,则当寂,一切智慧,自然现前,便能度一切苦厄。所以说心地无我自性慧。试看古德,及世法上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无我得来的?即如烈士捐躯,节妇殉夫,皆因一念无此,便能,舍身取义,名垂千古。学佛人若欲珠光显露,起大智慧,即应先破我执。偈曰:
万法唯一心,权且立虚名。
有我非觉体,无相乃真成。
诸位同学!佛法法门虽多,总不离戒定慧三学。不过在三乘之中,三学境界,各有不同。如六祖告志诚云:“汝师戒定慧,接小根智人。吾戒定慧,接大根智人。”盖戒定慧之体同,而用不同,故境界不同。三学之道,不独佛法为然,儒家亦然,,天下归仁,即是戒定慧三学之渐次。因为克己乃去物欲,即是戒。复礼乃恢复本然之性,本性不动,不动即是定。天下归仁,乃妙用无穷,即是慧。可见世,理无二致,一切唯心故。复次,戒定慧三学,戒中有定,定中有慧,慧中有戒。所谓一而三,三而一,皆不出自心。学人果能明白自心,自然悟得无相戒定慧矣!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第三座 四皈依
诸位同学!四皈依,有有相皈依,与无相皈依。今日所讲,是无相皈依。佛法有显密之分;学显教者,是皈依佛法僧;学密教者,于三宝之外,加一皈依师,因密法无上,重上师故。然此皆有相皈依。慧明所讲无相皈依,是根据禅密兼修的道理,今依次简略说之。
皈依佛:是皈依哪一佛?皈依释迦佛,释迦佛已灭度。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皈依十方诸佛,十方诸佛无量。皈依绣绘之佛,雕塑绣绘之佛,只是表法而无知觉。然则究竟皈依哪一佛?当知佛者觉也。佛与众生,本无差别,只觉与不觉之分。学佛人,是以始觉觉本觉。然始觉本觉,不离自心。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觉,并非皈依心外的佛。然则心外有佛否?答曰确有。释迦佛虽灭度,而实未灭度;阿弥陀佛虽在西方,与十方诸佛的法身,皆无量遍满。但是诸佛虽无量遍满,我等若自心不觉,诸佛与我等何干?必须自心常觉,方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觉。
皈依法:法门无量,法法平等,我等究竟皈依哪一法?当知法者正也,皈依法,即是皈依正。学佛人要具正知正见,立正言正行。云何为正?清净慈悲为正,心地无非为正,利他无我为正,无念无相为正。然清净慈悲乃至无相,以及佛说八正道等,皆不出自心,心正一切正,所谓一即一切故。所以皈依法,即是皈依自心正。
皈依僧:僧之本义,即众多比丘,一处和合。但过去僧不可见,现在僧很多,高僧亦不少,究竟皈依何僧?当知僧者净也,皈依僧,即是皈依净。我等自心,原本清净,只因多劫以来,污染习深,以致灵昧,造业受苦。从今以后,要扫去一切烦恼习气种子,纤尘不染,回复本来清净面目。所以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净。
皈依师:学佛人迷时师度,悟则自度。一切众生,有五性差别。若不定性之凡夫,遇大乘学大乘,遇小乘学小乘,遇外道学外道。师之关系,最为重要。但此言有相之师,非无相之师。无相之师,即是自心。何以故?自心本来具足恒沙功德,与诸佛一体故。若舍自心,专向外求有相之师,纵遇明师,不在自心上时时检点觉察,又何能与师心相应?大家从我学法,若依我色身为师,我之色身,与大家何异?慧明语录上,明明说为玄;既,当非肉心。因肉心,障蔽故。既云心传,当非语言文字可说。即此玄心,就是大家本心,即之果体,一切众生成佛之正因,亦即吾人唯一无二之真师。所以皈依师,即是皈依自。
总而言之,,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师是心。大家把此四字,连贯起来,反正一看,就是觉、正、净、心;心、净、正、觉。即此可以悟到觉正才能净心,心净便得正觉。皈依觉、正、净、心,皆是皈依自心。大家日日念着,不知四皈依的道理就是如此。而迷人总在相上去求,不在自心上体悟。当知离心,论显教,有三藏之多,论密法,有五部之繁,试问从哪里去修去学?我佛出世,就为心即是佛一段大事因缘。禅宗古德,绍承心法,故功德无量。吾人学佛,即应在自心上致力,方合佛旨。
诸位同学!也是方便说。正如一把钥匙,交给大家,拿去开锁,锁开了自然会见自心珍宝。但不能悟到无相者,总在打转。若初发心时、或修持时、或礼佛忏悔时便觉,一转念间,便又不觉。这种觉,是妄觉,非真觉也。希望大家把这种妄想差别的着相念头,如,一齐割断,专从自心上用功,从觉上做起。去有相觉,悟无相觉,便是真正自觉。
复次说正:大家有了觉,才能正;若是不觉,便是不正。不正便是邪,邪则戒定慧都谈不上,信愿行也谈不上,还说什么?至于世法上,以合法律与道德的行为为正,否则不正;择善而从则正,不善即不正。凡行不正者,不惟无益,而且有害。譬如铁路双轨,要平正无斜,火车才能通行;若轨道倾斜不正,车便不通,如勉强开驶,便会出危险。学佛的道理,亦复如是。
复次说净:学佛就是由染求净。譬如一匹,污染太甚,必待洗涤,然后能净。吾人自忖,能否无染?不但名利恭敬,成种种贪爱之染,而且无明烦恼,成念念尘劳之染。当知一染,已足为身心之害,何况多染乎!所以修行人必须六根无染。三业渐消,庶可内障不生,外尘不染,如此始能清净。
复次说心:释迦佛五年寻师,所遇皆非,雪山成道,究依何师?岂非依自心寂照为师乎!六祖云:“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可见自度者,方算悟人。不依自心,云何自度?学佛人如果不依自心真空无相之师,专向心外驰求,今天说这个法师本领高,明天说那个法师神通大,试问法师的高大,与吾人本分,有何相干?驰求愈甚,离心愈远。如此学佛,何异,所以终难见性。
如上所述,可见佛法僧师,皆不离自心。若离自心,则学显学密,谈性谈相,皆属客尘影事。若明自心,则无量法门,如自藏家珍,取用不竭,不但显密圆融,性相不二,即佛法僧师,亦不可得。故曰无相皈依,即成无相菩提。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第四座 心地法门
诸位同学,“心地法门”四字,吾人在表面上,每每忽略看过。不知这四字的意义,最为紧要,最为广大,如能细心领会,便可悟道,何在多求。这四字分开来讲,“心”便是佛,“地”喻心量,“法”者正也,“门”者路也。就是说,此心若能如地,即入正觉之路也。
吾人自心,本来无量遍满,能生万法,亦如大地具有博大深厚之德,能生万物,故以为喻。地之所以能生万物者,以其能任运随时,行所无事,,寂然不动。而众生迷真逐妄,见境生心,遇物即动,于是自蔽灵明,转增障碍。学佛人以妄修真,即当取法乎地。然山河大地,皆因妄生,有成有坏,吾人何必以妄为法,须知地虽是妄,它的功德,却是无量。地能生一切物,能载一切物,能容一切物。而且生一切物,是来养育众生,而不自私自利;载一切物,是大小兼收,净秽一体,而无取舍分别之见;容一切物,听人污秽毁凿,寂然不动,而无厌拒之念,所以称为大地。假使吾人的心量,能够与地同其大,能够同地一样利他,无取舍的我执,一切不动,便不难与真如本心相契,还有不成就的么?
我等学的是心地法门,日日说心地无非,利他无我,到底我等的心,能不能像地一样的大,能不能养育众生,能不能兼收并容、听人污毁而不动?不要说不能任人污毁,恐怕一句空话都不能容。不要说养育众生,恐怕对自己亲属,尚不免自私自利。如此还说什么心地无非!学心地法门的人,时时刻刻都要将自心与地比一比,看究竟比不比得上。依我看来,不要说像大地那样大,甚至连一亩地那样小,都比不上。何以故?一亩地,一年四季,还能生许许多多的东西,来养育众生,也有 的容量。试问我等心量,比这一亩地的生育容量如何?大家若不在这个上面去思索、去用功,无论如何,得不着受用。
地能大能生、能载能容,与天合其德,所以古人称天地之德曰“”。凡属心量功德,同大地一般大,即为大德。学佛人已有成就,亦称大德。儒家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学佛而成大德者,对于位禄名寿,已如梦幻泡影,惟初发心不明佛法者,多有为求位禄名寿而来。但是要得位禄名寿,必须到大德的地位才行。若想成为大德,则心量与功德,必须同大地一般才行。
诸位同学!何谓登地菩萨?因其心量功德,俨然同大地一般大。至于二地三地的菩萨,其心量功德,就同两地三地一般大。乃至远超十地,方称等觉。大家思量思量,我等心量功德,有一个地大没有?须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等自心佛,本来具足无量功德,比十地还大,只缘妄心不息,时时执着外境,遮障真如自性。亦如日月光明,本可普照,只因云雾遮蔽,遂不显现。一旦云雾消散,光明顿复。修行人一念真心,顿超十地,亦复如是。故广额菩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大家要明白,大地所以能够成就如此大量功德,就好在,寂然不动。我等所不能够的,就在于知见多、容易动。须知知见多、容易动,皆缘妄心不息所致。妄心就是火,吾人妄心一动,就如火在心内燃烧,遂生烦恼。故烦恼亦名热恼,即是造业受苦之根本。
,亦名火宅。中本有法王,学佛人要在火宅中觅法王,才算真有受用。而凡夫认幻为真,舍真逐幻。所谓一翳在眼,空花乱坠,只见空花,不见法王。殊不知三界一心,转识即智,忏妄即真,真即法王,不觅自见。凡夫不悟此理,自心中常被无明烈火烧着,不但不见法王,且被此火烧绝本具之功德。所谓“一念瞋心起,烧尽功德林”。我等学大乘法门,应知诸法如幻,诸法亦真。凡事不动无明,不生烦恼,认定坏就是好,好就是坏,一切一切,不取不舍,不但火不能烧,而且这个火,也就转成智慧光,彻照无边,与诸佛同体。吾人自心,原能自主,但因定力不够,常被业境所转。然业无自性,只要我等能把得失心、是非心、瞋恨心、分别心,乃至一百六十种,八万四千尘劳心,一概空去,妙明真心,自然现前,便可与天地同德。
心地法门,以禅密兼修,而顿超直入,即凡成圣,亦是登地菩萨所修。大家能修此无上法门,即是大家成熟,慧明不过指路而已。希望大家,难行要行,难忍要忍,难舍要舍,难成要成,努力在心地上用功。如果遇而不遇,见同未见,错过胜缘,岂不可惜。当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等学佛是为解决生死问题,若别有用心,不惟不得真实受用,且恐转增业障。我等且不说解决生死问题,当这种末法劫难之际,何等烦恼,若无安心立命之道,易生厌世之心。但能依心地法门,切实修心,学地之量,法地之德,不仅清凉自在,且能转动一切,又有何劫难之可虞。佛法目的,原是济世利生,简而言之,就是要挽救人心。学佛人欲挽救人心,应该先救自心。欲救自心,应当在心念上用功,忏除一切,增长一切善念。更要时时检查自心正不正,大不大,能不能同地一样安然不动,有没有与地一样无边功 德,如此方是真修心地法门。我再给大家四句偈,仔细参思,自然有益:
学佛在心不外求,心地慈悲德具足。
贪瞋痴爱疑妄尽,不动无明是活佛。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第五座 禅密兼修
诸位同学,禅密兼修之,道理本不可说,今方便解释其义。先将禅字略略说之。此一禅字,或以为是六度中禅那之禅,或认为是六度之般若波罗蜜。其实禅宗之禅,统摄六度,乃之义。故永嘉禅师云:“顿觉了,,六度体中圆。”又有分为与者,不知祖师禅与如来禅同一心传。禅宗乃释迦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独传迦叶尊者,名为西方初祖。历代单传,至二十八祖达摩大师,为东土初祖。代代相承,心心密付,所谓教外别传。
佛法真理,离言绝相。人心,见性成佛,乃无上法门。初祖东来,即为此心即佛一大事因缘故。但禅宗境界太高,根机钝劣者,不但鲜有言下即悟,且多流为口头禅。盖众生,大都业障深重,故兼以密。密仗佛力,禅凭自力,佛力自力合而为一,方可应机,深入究竟。
禅密兼修之心宗,有通别两义。云何通义?先释心。禅乃自心,密乃佛心。佛心自心,本来一心,皆此妙明圆觉之心。次释宗。凡以文字显者为教,不立文字者为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故名为宗。密法虽有咒文,但循其音,不了其义,说等不说,有文字与无文字等,故亦名宗。所以禅密兼修,名曰心宗。云何别 义?禅密各有其二:
首释禅:(一)依祖意。禅乃达摩祖师所传之心法,不立语言文字,但,故曰心宗。(二)遵佛旨。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而自云未说一字,且于灵山会上,传心迦叶尊者,嘱曰:“我有,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咐嘱于汝,勿令断绝。”是此,即是实相无相之玄心,故曰心宗。
次释密:(一)总释。《大日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故曰心宗。又密咒亦名真言,梵音曰,即总持之义。一切密咒,皆诸佛菩萨微妙本心,密奥难知,可持而不可说,故曰心宗。(二)别释。密咒有八万四千种,此,乃观自在菩萨所说,是观自在菩萨微妙本心,即诸佛之妙心,亦即众生之一心。传授六字大明,即是,故曰心宗。
禅宗教外别传,不依经教,不立渐次,,所谓。古德教人,多于喜怒哀乐之中,旁敲侧击,明启暗逗,大机大用,无非使学人顿悟自心,举足便踏入如来宝所,故名。然其流弊,易使学人浅悟即了,不复事修;或取静为行,不知起用。密宗仪轨繁重,循序渐进,由小而大,不遗一法,不越一法,先修加行,然后传本尊真言。复由念诵而观想,渐及无相般若。以他力,归入三密一如,即凡成圣。然其流弊,易使学人炫于神通,着入魔境。且制办法器,庄严道场,供养上师等等,非富有资财而兼有闲暇者不办。惟禅密兼修,取禅宗之自心是佛,实相无相,以救密法着相入魔之险;取密法之专重事修,藉不可思议之威力,感化有情,以济禅宗浅悟即了,无相无得,不起度生之偏执。故禅密兼修,不偏执事坛,不具习渐次,只要根机相应,因缘成熟,无论贫富老幼,皆可修持。一面知道禅宗心即是佛,而不废事修;一面知道密法以佛力加被故,心外有玄,而不着玄相,如此定能即身成就。,这才是应机普摄的法门。
密法虽有神通,须知此神通,是从微妙本心、不可思议中生,仍是幻妄,学人千万不可贪着。凡修密人喜说神通者,不但淆惑观听,且易入魔。古德云:“神通治病,皆圣末边事。”当知密法功用,即凡成圣,不可言说,岂在神通治病乎?现在东密藏密,风行全国,诚为佛法之胜缘。但学者每每,接受一座法,尚未修得感应,又想第二法。今日来一金刚上师,去皈依,明日来一阿阇梨,亦去皈依,不知学到何处,方是究竟。须知修密要,信师信法,更要始终不二,方可到不可思议之境界。
佛说一切法门,究竟都归一心。因众生着相,恐其执着文字,乃于教外别传,离言绝相,以显心即是佛之体;特说密法,以示诸佛菩萨微妙本心之用。如来如此慈悲,以种种方便,显示心要,而众生是显非密,是密非显,自珠,良可悲悯。慧明现宏禅密兼修之心宗,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禅摄密,以密护禅,亦即以心摄心,以心护心。大家须知,禅也密也,其名虽二,其实则一。惟禅密两宗,一则重悟,一则重修,禅密兼修,即应修悟并重。大家切勿谓禅乃顿悟,不待事修,须知理虽顿悟,事贵渐修。何以故?风息浪未平,粪除臭味在,多生多世习气,要修才能清净。如黄金在矿,本质固然是金,但不采不淘不炼,即不能成为纯金。六字大明,功德无量无边,只要至诚专修,心念不二,自然有不可思议之力量,以消根本业障,而即身成就。若不能,差别心重,或不起大悲之心,均不相应。当知禅密兼修,以度生为心愿,以佛心为自心,本尊是我,我即本尊。能发如此大心,自与诸佛菩萨以及本尊心心相印。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曰心宗。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第六座 心宗医心病
诸位同学,近日天气失常,伤风者多。须知吾人之病,尚不止此,且将病源及治法,略说如次。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瞋痴爱,及一切烦恼等是。有形之病,外感内伤,及一切四大不调者是。无形之病为心病,有形之病为身病。身病起于心病,心若无病,身亦不病。然此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云何有病?只因最初一念妄动,遂有此身,有身即是病。更以,坚执我故,于是妄想执着,由贪瞋痴爱,而起,又生心病。由此心病,生出种种身病。所以生老病死,随业轮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之中。我等既知身病源于心病,心病源于动念,病源已明,即应对症下药。云何为药?禅密兼修,即正本清源之。此药乃释迦佛所传,医治众生生老病死苦之妙药,普治一切身心等病,所以如来亦称大医王。
学佛人知病求药,故能离苦。而众生幻梦,在病不知病,认苦为药,不知茫茫业海,无量无边,贫富贤愚,皆逃不出生老病死苦。故有也苦,无也苦。有者不过往劫善因较多;然善因一尽,恶果随之,轻则再转人身,愚痴残疾,重则堕三恶道,长劫沉沦。此等因果轮回事迹,或载之往籍,或播于轶闻,决非虚诞,惜乎世人不悟,病上加病,良可悲悯。近来天灾人祸,,不独生老病苦,而死者亦成千成万,此等共业,皆由众生共同心病所致。然共同心病,即由各人一念妄动所感。盖自心不净遂致他心不净,辗转相引,而成共业。若悟得一切是幻,念念清净,即当下身心轻安。若自心病减,共同心病亦减。何以故?自心清净,他心清净故。若不肯放下,事事执着,事事均足以病己病人。谚云:“心病无药医”。故劳我佛慈悲,广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尘劳之病。大家现学禅密兼修之心宗,即是能断病源之心药。只要肯吃药,绝对能治愈心病。心病愈,不但身病亦愈,一切病皆愈,又何劳更觅八万四千种法药耶?大家每日除打坐时间稍能净心片刻外,该有多少念头,每一念头都是病,又该有多少病。须知一病,且能使人不起,况多病乎!近日大家有患伤风者,初起本是小病,如不及早医治,或是吃错药,便可转为重症,或致人于死。吾人,常情以为无足轻重, 殊不知,遂至烦恼无边,病上加病。当知生死事大,,希望大家猛省,速急依法修心,以治心病。兹有一偈,可治有形无形之病:
自身有病自,身病还须心药治。
心要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
诸位同学,此偈虽是四句淡话,大家果能仔细参玩,或当作真言持诵,自有妙用。须知禅宗方法,普通就是,有活话头,有死话头,看学人程度深浅以授之。此偈可当作活话头参,久参必有所悟,大家切勿以其平淡而忽视之。
吾人有病,因为不知病源,所以乱用医药,终归无效。若总不自知,则病重业深,堕落三途,更难了知。知于何等?知病由业生,业由烦恼生,烦恼由无明生。无明一动,心病即成身病,故曰:“自身有病自”。根本之病,非医药能治;专仗佛力,亦难收效。盖病由心生,还须心治,故曰:“身病还须心药治”。何为心药?心正是药,所谓正知正见正思惟。若心有所忿,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皆是烦恼,皆不得其正。心既不正,则随境妄动,起惑造业,而成身病。若心能正,则心安体泰,其身自净。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即是心正身净之理。故曰:“心要正时身亦净”。心体本来空寂灵明,动即成碍,不但是病,有念皆病,所谓有念皆非。此乃更进一层的说法。故曰:“心生还是病生时”。
这四句偈,讲法甚多,讲太清楚了反而不好。因禅宗话头,同密法真言一样,都有破除知见的功效,久参久持,自可悟道。现在劫难未已,众生皆在病中。大家成熟,此无上心地法门,既知病源,又知治病之药,希望照此药方,依法奉行,一面悟,一面修。云何为修?修一切。一切,即是利他,利他才有功德。有功德,才能正,才能净,净则无病。若不行利他之事,徒然持咒打坐,虽有功德,得益不大。如果发心真实,渐次业消,亦可减少身心之病。禅密兼修之心宗,不但是要医治自己心病,更要医治众生心病。何以故?我等应本众生不尽我不尽之愿,视众生之病如己病。故应大雄无畏,一切慈悲,弘扬心地法门,普治众生之心病。若众生无病,我病亦无,这才是心宗医治心病之本旨。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第七座 假修与真修
诸位同学,禅密兼修,有假修真修之分。而真修中,又有决心与有恒之不易。须知学佛容易修行难,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容易决心难,决心容易有恒难。学佛人凡修到中途退悔者,皆因不是决心真修,或决心而无恒。若立愿真修,又具决心,且能有恒,决不会退。今方便分此四种意义,略说明之:
云何假修?我等色身,本来是假,为求真故,于是有修,故云以假修真。能舍假,方能得真。若处处在假我上着相,不在真我上用功,是修。一切法门,皆起源于心,心即真我,离心,即不相应,亦修。心地法门,教人打坐,便是修心;教人持咒,即是摄心。如上座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亦修。禅密兼修,以心地无非为戒本,以利他无我为正行,真修此法者,即是行菩萨道。若仅知打坐,专图自了,甚至憍诳妒嫉,动生烦恼,即与本法不相应,亦是假修。
云何真修?一切时中,一切处所,对一切事物,不着相,亦不离相。在上座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身心打成一片。且本利他无我之旨,发大慈大悲之心,起宏法利生之行,,劝人诸恶莫作,。自己更须心行不二,始终如一,乃为真修。如此真修,并非难事,所以不能实行者,只缘未下决心, 易被外境所转耳。
云何决心?即放下一切,,勇猛精进之意。佛法根本,是为了脱生死,普度众生,何等重大,何等艰难!若不立下决心,岂能幸致?释迦佛以皇太子之尊荣,正当青年有为之时,因见生老病死苦,便能悟假趣真,,遍访名师五载,雪山苦行六年,其决心为何如乎?二祖慧可,趋谒达摩初祖时,终宵立雪,而初祖面壁不顾,反呵斥曰:“诸佛无上妙道,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尚不得至,岂微劳小效,而辄求大法!”二祖闻诲,以刀断臂,其决心又何如乎?大家思量思量。初祖原为授法二祖而来东土,泛海三载,面壁九年。迨二祖千里来谒,何以始则不顾,更加呵斥,及见断臂示志,方许入门?此即验其有无决心耳。大家修此法门,即应以我佛我祖之决心为决心。况我等今生学佛,以有因缘故,得闻无上心地法门,既不必出家为僧,又无雪山断臂之苦,若再不下决心,岂非?!
云何有恒?即始终如一,百折不回之意。学佛人已下决心,立愿精进,或为时不久,而,或遭遇逆境,而疑虑丛生,遂生差别。此何以故?病在,无恒则百事无成,何况学佛!虽有一时之决心,仍与未有决心等。当知学佛成道,非九苦九难,不得究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放松,前功尽弃。所以决心真修之后,必须全无间断,勇往直前,虚空可坏,愿力不移,自然垢净光明,水清月现。然则有恒无恒,究从?是在发心之至诚与否耳。凡决心而无恒者,乃由一念冲动,非出至诚。若发心出自至诚,则确有定见,断不至半途而废。所谓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即有恒,有恒自能见性。若不能决心有恒者,皆因无始以来业力所障,故应虔诚加诵《金刚经》、《心经》以作加行。此两部经均是,感应特殊,不仅能消无始夙业,且能增长福慧。若持之有恒,即可明心见性。
禅是诸佛心传,密是诸佛心印,禅密兼修,确是无上法门,难逢难遇,要具无上之决心,至诚之行愿,方可深入。有倾财尽命的勇气,之精神,才有明心见性的希望。盖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故也。现在末法时期,菩萨虽乘愿而来,亦有隔阴之迷,如不速急觉悟,恐与众生一同堕落,岂不危险!大家发心精进者,固然甚多,间断无恒者,亦所不免,旋进旋退,终归自误。昔时佛恐比丘懈怠无恒,有一警示之法。即教比丘,若生厌怠时,自摩其头。摩头即感觉到落发为僧,为的是了生死。既想到了生死,虽千辛万苦,粉身碎骨,亦所不辞。自然精进心起,厌怠心退。大家在家修行,虽不能摩头自警,但忆亲长故旧,或者或少,死去很多,并默想其临死痛苦情状,同时警觉不久亦当如是,自然能下决心,自然升起恒心。所以云:“佛者觉也,觉了即佛。”觉于何等?觉一切世法如幻,觉生老病死可怕,觉自身种种烦恼痛苦,毕竟难免,乃至世法上,一切成败兴亡,皆如梦幻泡影,全是促我等觉悟的对象。苟能时时借镜,到处都可觉悟,何患不能有恒?
诸位同学,禅宗现在正是回光返照之时,而禅密兼修,也有其时间性,花只一开,月难再圆,切勿错过此生机会。六字大明,功德无量,已详载《大乘庄严宝王经》中,大家若能决心真修,恒久不变,自有不可思议之受用。同学们中,曾得不可思议感应者甚多。须知此等感应,即是诸佛加被。譬如耆年父母,仅一独子,忽然逃失,久无音信,一旦从外归家,如何不欢跃爱护?然此父母所以爱护逃归之子者,非仅为其一身有所依怙,盖喜有人继承家业,传嗣接代。诸佛菩萨,对真修人慈悲爱护,亦复如是。但真修人,应当负荷如来家业,宏扬正法,度化众生。然度化众生,首在功德,自己功德不够,眷属尚不能度化,何能度化其他?故儒家云:“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何谓功德?心地无功,利他无我是德。心正是功,行正是德。六度,是大功德。达摩初祖所谓净智,体自空寂,是真功德。此等功德,本非容易。然吾人果能真修,既具决心,而又有恒,大雄无畏,慈悲无我,视一切众生,皆未来诸佛,现在活佛,或往劫父母,则我欲仁,斯仁至矣,又何难哉?
慧明法师开示录(上)第八座 心念与关节
诸位同学,禅密兼修,法简而易,但心念与关节,最为紧要。若不在心念上用功,便是心法;不明关节,则漫无目的。不知心念微细之相,不但无由精进,且恐中途差别。何以故?禅宗见性成佛,密法即凡成圣,皆是无上法门,若非心念相应,关节明了,何能深入?今将本法心念与关节,略说如次,希望大家注意。
密法出现于世,是有不可思议之大事因缘。为令三恶道众生,生三善道;三善道众生,超出三界,速成佛道。修密者,得,能令地狱猛火,变成七宝莲池;无边热恼,当下清凉。以七粒米,普令法界饥虚,皆得饱满,离苦得乐。此乃我佛摄化众生,救世之妙道,岂仅治病祈雨,无关慧命之小术乎?此等不可思议功德,非心念相应,具有大德者,又如何能致。故密宗以为因,大悲为本。禅宗根本,自心是佛。云何为佛?离相即佛。六祖云:“禅宗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念无相,即是。起用,即是慈悲。”由此言之,禅密两宗,均以为因,大慈大悲为本。,即是大慈大悲心。禅密兼修,必具此等心念,方可相应。
凡修密法者,全仗佛力加持。欲得佛力加持,必须先发菩提心,视万物为一体,六道如同命,悯自他生死之苦,誓愿度尽众生。然后依法精进,不容有刹那违背慈悲之心念,精诚所至,自然感动佛天。则佛力加持一人,即所以加持一切,焉得不感应道交。若只知自利,着相妄求,万难相应。禅宗见性成佛,必须以智,破除一切虚妄之相,以慈悲平等之心,普度一切,然后圆满菩提。若只知寂坐枯参,不起悲心,与自心佛相应?然自佛他佛,本来不二,相应只在心念而已。但言之非艰,行之维艰,此又何故?盖宿世业习,人各不免,修持之际,即成障碍。《大日经义释》略云:因地菩萨,有五种盖障:一者烦恼障。即,乃至八万四千上中下品,净心。二者业障。即过去现在,造诸重罪,业障未除,不能入道。三者生障。以牵累,或病或魔,受无暇之身,不能精进。四者法障。即往劫有障法,今生不闻正法,或不能。五者所知障。即已遇善知识,以种种知见,两不和合,妨修。夫以因地菩萨,尚有如此盖障,况下焉者乎!若非具广大之真心,勇猛忏悔,除去一切盖障?所以菩提慈悲之心念,为禅密兼修之根本。
菩提无相,亦无可得。学人若处处着相,处处求得,则其心念,不能与无相菩提相应。如求福报者,报尽还堕,枉费辛勤。求病愈者,生老病死,终不能免。此等着相妄求,得且未必,何况有得即有失乎!得失扰其心,疑贰摇其信,未有不差别退悔者。惟以无相为本,视一切有相皆是虚妄,则得失不足以动其心,困苦不足以馁其志,危难不足以折其气。自然大雄无畏,,至诚不二。自可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不求得而自得。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乃至,平等为怀,视众生之苦痛,无异身受,度一切众生,亦无能度所度之心念。如此,乃是即相离相之无相菩提。
修密法虽有一时发神通者,然神通之事,绝对不可说,不可露,否则必招魔障。何以故?故意显露,即是着相有求。着相有求,即是自心不净。自心不净,即是自入魔境。自入魔境者,不仅以神通自陷而已,必使观听者,抛却自心,同入魔网。如此,则是驱佛弟子,作魔眷属,罪大恶极,应堕地狱。《楞严经》五十种,喜有喜魔,怒有怒魔,甚至着空、着清净,即有空魔、清净魔,何等危险!所以密法非人不传。学密者,必须大德传授。修法时,更须监护。东密,且有种种法器仪轨,庄严道场,至清洁坛场事宜,亦须自理。盖一则根据密教仪轨,以启虔诚,一则收摄心念,以免攀缘外境。须知神通本性具足,不自外求。只要具大慈大悲之心念,艰苦卓绝,百折不回,至诚所感,自然得大善知识,加以启迪。待水清月现,即证万法不离自心。若不发大心者,依样葫芦,着相求得,纵稍有感应,仍是心外之玄。若作圣解,便入魔道。至于大家修法,各有感应。须知皆由大家发心,故佛力加持,以坚固信心,而助精进。此等感应,不作圣解,即是境界。 所以慧明语录上云:吾人坐中所见境界,不直着境生心,以不喜不惧,不取不舍为正义。兹有一偈:
执相心着魔,离相心自在。
一切平等观,无取亦无舍。
禅密兼修,是方便法门。开门见山,不从渐入,不重事相,亦不偏谈理论,下手即在心念上用功。心念清净,则生菩提,。若心念不清净,则起惑造业,斯即凡夫。惟圣罔念作狂,惟狂,故凡圣之分,只在心念而已。但其中具有关节过程,不可不知。禅宗,与密真言,虽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然,同是不可说,同是以此锁一切妄念。真言功用,更不可思议,故本法只持六字真言,不用话头。即以此真言,破除一切妄念种子。待知见不生,妄念已净,自然真心现前,自佛他佛,一体相应。
所谓关节者,参禅通分三关,即初关、重关、牢关,本法亦具三关。云何初关?学人持诵真言,持到万念归一,不起二念,名透初关。但此乃以石压草,尚非究竟。云何二关?真言持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是谁在持,自己亦不知,乃至同时好似有二人同持,是名三昧现前,亦名透二关。云何三关?真言持到真妄法三者不知,深入三昧,而得离持正定,一无所有,即证实相,一切具足,名透三关。从上参禅者,透一二关者有之,透三关者甚难。此等关节,关系甚大,若不明了,则莫辨浅深,易蹈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之险。至于修禅者,往往一句自心佛,成为口头禅,所谓十人九差路;而修密者,争奇炫异,相上求相,皆非究竟。
禅密兼修之心念与关节,归纳起来,不出三种:一者破妄,二者显真,三者真妄不二。,即是破妄。真言持至一无所得,即是显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即是真妄不二。禅密兼修者,能本此三种,在心念上用功,透过关节,自然破妄显真,乃至真妄不二。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明法师开示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