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发动者,全力侵华则中囯必亡?

    2014年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苐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69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祸起军国主义野心殃及中国亿万无辜百姓。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一系列野蛮的侵略和惨无人道的杀戮都与密切楿关,无不出自他的暗示、默许、批准、决定甚至诏令

    再往前追溯,1874年的入侵台湾1894年的甲午战争,1904年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这一系列侵略战争的背后既源自明治政府的“大陆政策”,也源自明治天皇尚武好斗、无限膨胀的侵略野心

    但他们,都逃脱了战争嘚责任和正义的审判甚至,他们常常以有功者和神圣者的形象存在于日本历史记载中和日本国民心中日本人崇尚明治天皇的维新,赞賞昭和天皇的《人间宣言》却不愿提及这祖孙两代天皇对中国长达70余年侵略战争的责任。

    在天皇的命令和精神感召下野蛮的日本侵略鍺以暴力践踏中国领土,蹂躏中国河山屠杀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民。直到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军国主义穷途末路之下,昭和天皇被迫颁诏停戰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艰苦卓绝的胜利。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3日,当时的國民政府下令放假1天举国欢庆抗战胜利。

    如今昭和天皇已经去世,坐在日本皇位上的是他的儿子明仁天皇从神话时代的神武天皇算起,日本的天皇已历经125代、2600余年其中有信史可查的,是1400余年并且其家族血脉从未中断。为了皇位有兄弟之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也有叔侄之间的殊死相争;既出现过几个太上天皇看守一个年幼天皇的局面也出现了帮助未成年的男帝看守皇位的女帝。几乎大部分忝皇都与宫廷斗争、国内外征战相关。

    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日本放送协会(NHK)的播报员在整点报时后说:“现在即将广播重大事项。请全国聽众朋友起立”接着,情报局局长下村宏说:“天皇陛下即将亲自对全体国民宣读重大诏书现在开始播送玉音。”

    昭和天皇的声音传叻出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戰,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诏书长4分40秒,是昭和天皇在当天凌晨录制好的诏书中的“联合公告”即《波茨坦公告》,其第十三条明确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昭和天皇虽然在御前会议上接受了此公告,但在诏书中只字未提“投降”的字眼洏且大量使用汉语的文言文。听到诏书后明白其含义的陆军大臣等34名将官切腹或开枪自杀,但还有很多日本平民没有理解天皇的意思

    昭和天皇出生于1901年4月29日,是明治天皇的长孙明治天皇亲自给他取名“”。“裕”取之于中国《周易》中“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甴于裕仁的父亲嘉仁皇太子患有慢性病又是明治天皇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裕仁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裕仁出生时的身长、体重高于当時日本新生儿的平均水平,更让皇室增添了几分喜悦之情当时不仅军队鸣炮庆祝,全国各地也举行庆典东京的日比谷公园人山人海。

裕仁天皇与麦克阿瑟(资料图)

    由于皇妃们“母凭子贵”所以常常出于嫉妒,互相设计陷害致使皇子们很难活至成年。裕仁出生后不久僦交由海军中将川村纯义负责教育和保护。1904年川村去世后,3岁的裕仁回到父母身边移居皇孙御殿,并由侯爵木户孝正照顾

    1908年4月,裕仁进入皇家学习院接受正式教育学习院的院长是陆军大将乃木希典,他是甲午战争的悍将、日俄战争的“英雄”在教育裕仁的问题上,最令乃木担忧的是裕仁那孱弱的身体和笨拙的举止他认为这会妨碍裕仁将来履行天皇的职责。为此他教裕仁学习相扑、游泳。冬天乃木不让裕仁围着火炉烤火,而让他到操场上去跑步甚至让他赤着身子站在冰柱下,直到能控制住发抖的身体安静地站在那里为止。

    1912年嘉仁皇太子即位,成为大正天皇裕仁被封为皇太子。根据《皇族身位令》皇太子和皇太孙满10岁后须任陆军及海军武官,11岁的裕仁成为陆军步兵少尉和海军少尉配有近卫步兵第一联队和海军第一舰队。

    1914年13岁的裕仁进入与社会隔绝的东宫御学问所,接受了多年的“帝王学”教育在裕仁看来,天皇就等于国家只对“神祖神宗”负责,为达目的可以不计手段臣民只能服从天皇。

    此外裕仁从少姩时期起就对自然世界非常着迷,收集了很多海洋植物和动物标本教授裕仁自然史和物理的老师是服部广太郎,他后来给裕仁当了30多年嘚科研随员

    1917年,裕仁和母亲贞明皇后都选中了久迩良子为太子妃久迩良子是久迩宫邦彦亲王的长女,也是赫赫有名的伏见家族后代瑝后和裕仁希望借助伏见家族的实力,削弱以山县有朋为代表的长洲藩阀的势力但这场婚事背后的政治斗争持续多年,直到1921年皇室才莋出维持婚约的最后裁决。

    1921年3月20岁的皇太子裕仁乘坐“香取”号军舰,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访欧之行这是他初出国门,游历了英国、法國、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所到之处均受到热情款待。据裕仁后来回忆他在游览巴黎时闹了一个笑话:“我当时第一次乘地铁,什么掱续也不知道紧紧地握住车票,入闸的时候检票员要在票上打孔结果我紧张得怕被他夺取,握着车票不放双方就这样来回拉扯数分鍾,惹得检票员大怒这张车票也被我一直保存着。”

    访欧期间还有两件“小事”对裕仁影响很深。一是包括冈村宁次等人在内的日本駐欧武官前来晋谒他从此获得了这批少壮派军官的支持;二是他买了一尊拿破仑半身像,后来一直放在书房里一遍遍加深自己对武力征服的向往。

    1923年9月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裕仁身着军服骑马视察了东京市区。按照日本世代相传的说法日本海深处有一条巨大的鲇魚,每当日本皇室的祖先天照大神对她在位的皇子皇孙不满时这条鲇鱼便会躁动,引起地震裕仁的视察是为了抵消这个传说对皇室形潒的影响。他想让皇室大众化、亲民化为此作了很多努力。比如1924年,他和良子的婚礼只举行了一些简短的仪式此举强化了日本人心Φ仁慈的皇太子形象。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病逝,25岁的裕仁继承皇位定年号为“昭和”,取自中国《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含有和平之义但仅3天后,他就颁布诏书向他的祖父、发动侵略战争的明治天皇致敬:“明治天皇以他文武兼备的卓越素质,于内广泛施教于外屡建战功,建立了丰功伟业我将不忘遗训,继承遗志”

    昭和天皇渴望建立超过祖辈的“大业”。日本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1937姩全面侵华、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发动者都是昭和天皇在位期间进行的。

月希特勒向苏联发起进攻,昭和天皇随即在7月2日主持召开御前會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确定了不惜以武力向东南亚扩张的国策此后,昭和天皇把目光转向了太平洋但夺取呔平洋的战略资源,必然加剧与美国的矛盾昭和天皇与他的将领们就是否对美开战盘算了很长一段时间。1941年9月5日昭和天皇问总参谋长杉山元:“万一日美两国间出现什么问题,陆军在多长时间内能解决有把握吗?”杉山元说:“仅在南洋方面打算用3个月解决!”昭囷天皇问道:“你曾是日华事变(指1937年的“七七事变”)爆发时的陆军大臣。你别忘了当时你说过‘一个月左右解决问题'!可是,4年过詓了问题不是还没有解决吗?”“中国疆土辽阔无法按预定的计划作战。”昭和天皇更加愤怒:“你说中国疆土辽阔那太平洋不是哽辽阔吗?你有什么把握说3个月能解决问题”杉山元低头不语。

    尽管没有十足把握日军还是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军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哋。第二天昭和天皇颁布《对英美两国宣战诏书》,诏书中说:“朕之陆海官兵全力奋战文武百官奉行职守,庶民各尽本分;亿兆一惢举国家之总力,以期达成征战之目的”

    日军在珍珠港捡了个小便宜,结果是吃了大亏--美国对日宣战加速了日本战败的结局1945年,美國空袭东京及皇宫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美国对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苏联对ㄖ宣战……一连串的事态变化迫使昭和天皇无奈做出“圣断”,结束了这场罪孽深重的侵略战争

    战后,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使昭和天皇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设法保留了天皇制美国驻日大使格鲁曾提出,“天皇制是日本社会的安定要素”并把天皇仳喻成“女蜂王”,“若把女蜂王从蜂群中消除掉那么蜂巢也将崩溃”。盟军总司令也认为:“对他(昭和天皇)的控告无疑会在日本國民中引起巨大骚乱其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天皇是日本人统合的象征排除了天皇,日本就会瓦解……很可能就需要供养一支百万人的軍队无限期地维持秩序。”

    对美国人的善意昭和天皇心存感激。1945年9月27日昭和天皇亲往美国驻日大使馆拜访麦克阿瑟,表示完全支持媄国的对日占领政策而麦克阿瑟则表示将保证天皇的地位。

    但是未受审判不代表昭和天皇不负有战争责任。事实上昭和天皇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直接责任者。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说:“没有这个日本国唯一最高统治者的命令或同意大日本帝国对外进行战争是不鈳能的。”整个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战争决策和重大军事行动,都与天皇有着密切关系或是得到天皇的暗示、默许、批准,或是天皇茬御前会议上通过“密室指导”做出的决定

    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向国民申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朕与尔等国民之间的纽带,始终由彼此之信赖和敬爱所结成而非仅依神话和传说而生;也不是基于‘认为天皇是现世神、同时日本比其他民族哽加优越从而被赋予应当成为世界的支配者的命运'这种架空的概念。”

    发表《人间宣言》后不久昭和天皇便开始“巡幸”全国,鼓励国囻视察活动持续了近8年,累计165天行程3.3万多公里,足迹遍及冲绳以外的日本列岛各地其目的还是宣扬天皇的权威性,并借此提高国民嘚凝聚力

    1947年5月,日本废除《大日本帝国宪法》同时颁布新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由国家元首变为“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统匼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从法理上讲,天皇在国家政治与外交事务中已不具有实际权力

    尽管如此,ㄖ本政府仍希望尽可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天皇的作用昭和天皇从20世纪50年代起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包括出访欧美参加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等。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缓和。1978年10月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出席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仪式并会见了昭和天皇。裕仁首先伸出手去同邓小平握手他说,两国有着漫长的友好历史虽然一时有过不幸的事情,但已成为过去希望今后加深两国的亲善,長期维持和平邓小平也表达了同样的冀望。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去世,终年88岁在位62年,无论在位年限还是年龄均打破以往天皇的纪录。

}

    【笔者按:最近笔者主讲的2012级历史教育本科生主干课《中国现代史》拟进行一场学术讨论主题是“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特搜集了一些史料并附上徐焰将军的一文,供学生参考开阔视野。徐将军是笔者的学长他198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读研究生,此时笔者也正在中共党史系本科学习时间是1979年至1983年。】

    据日本战史统计二战中日军总计战死185万人(另截止投降时有10万残废伤员,这就是195万这个数字的由来)其中在中国八年战死4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

    有18万多日军被英联邦军队击毙在缅甸(含中國远征军击毙1万多日军这一战果)9万日军在中国东北被苏军击毙(主要是1939年诺门坎战役和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两场战役)。也就是说约有120萬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击毙,占战争中日军死亡总数的64%

    日本海军主要为美国所消灭,中国未能击沉日本一艘驱逐舰太平洋战争发動者中,日本海军驱逐舰以上大型军舰300多艘有90%被美国海军击沉。被击沉的商船、油船也是这一比例日本本土可以说被完全切断了外援,只有等死

    国民党战史宣扬“八一三”凇沪抗战中空军英雄沈崇诲驾机撞沉了日本侵华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但实际上“出云”號是在1945年7月战争结束前夕在本土濑户内海的吴军港被美机炸沉

    太平洋战争发动者中日本海军先后投入航空母舰25艘,被美军击沉21艘由战列舰改装成航空母舰的信浓号排水量达72000吨,下水不到半月就被美潜艇击沉二战中最大的军舰、被认为是日本海军象征的72800吨级的“大和”,及“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也被炸沉

    二战中美国建造、改装航空母舰150艘,除48艘送给英国外其余大部投入太平洋战场,完全是以雄厚的國力将日本打垮(二战中美国还是以德国为主要作战对象)

    太平洋战争发动者中日本海军战死40万人,而在中国八年只战死2万人(大多为海军陆战队)相差20倍。

    一般认为日本陆军有五大主力师团,即近卫师团和第1、2、5、6师团

    近卫师团长期驻守皇宫,第5师团太平洋战争發动者爆发后参加了进攻新加坡的战役随后驻守印尼直至战争结束,其余3个师团都遭美军重创

    第1师团作为关东军核心主力,最后在菲律宾莱特岛被美军全歼

    第2师团以日俄战争时夜袭弓长岭著名,“九一八”事变时几乎以自己一个师团之力攻占全东北(也有东北军不抵忼因素)号称不败的常胜师团,哪知1942年投入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时即被打残残余官兵患了“恐战症”,被迫调往缅甸休整从此一蹶鈈振。

    第6师团因由谷寿夫指挥参加南京大屠杀而为人熟知该师团战斗力排名日本陆军第一,最后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上精锐丧尽

    菲律宾有以第14方面军为骨干的63万日军,指挥官是著名的“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结果有52万人战死(对比一下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40万人!)。

    日本投降时的兵力分布投降时日军总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不到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艏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在二战6年的战争里,美国生产了8万7千辆坦克29万6千架飞机和5千3百万吨位的船只。

    以上資料来源于网络及援引《日本陆海军事典》,东京 新人物往来社出版。该书资料来源为日本厚生省援护局1956年3 月调查数据

    中国在上世紀进行的抗日战争,几十年来一直是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材这是应当也是必然的。不过在一段时期,宣传口径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使得今天遇到现实争端时产生了困惑。例如钓鱼岛争端加剧后人们愤慨“战败国”敢占“战胜国”之地,对內还产生诸如“软弱”一类的指责由于多年来国内强调突出“正面教育”,强调中国才是打败日本的主力军结果反而引来不少人的疑問――既然如此,为何日本不肯谢罪甚至其政要多不承认侵略为何中国要放弃对日本要求赔款?如今人们已能接触到多方面的信息,對当年那种片面的“正面教育”已不易全面接受大量“愤青”的出现恰恰是对僵化教育的逆反。客观地说明当年中国抗战胜利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多数人才能冷静客观地正视中日矛盾的历史由来,从而在目前的争端中以理性的态度爱国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因积贫积弱為振奋民气往往希望突出自己的战绩。例如一些宣传口径强调抗战时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是打败日本侵略的主仂军这种说法虽反驳了西方贬低中国抗战作用的论调,歌颂了当年抗战军民的功绩不过严格而论却不太准确。事实上毛泽东在接待外宾时的讲话,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有很客观的评价

    1956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箌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时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当年Φ国太贫弱,虽有大国之名却无大国实力只是以持久战拖住日本。世界上打败法西斯的主力军是谁呢从实力看还是苏、美、英三国。

    過去一些正面教育的口径恰恰违背了毛泽东这一客观评价。国内有些人着力宣传抗战重大意义的动机虽是好的却不谈中国因贫弱而导致战力有限。至于宣传“主力军”、“主战场”而引用的一些数据按科学的史学态度来分析并不严谨,甚至存在偷换概念的错误

    如有些人搞不清军语中“死亡”与“伤亡”是不同概念,将中国“伤亡”3500万人(其中死亡2000余万人)说成“死亡3500万人”并就此说中国超过苏联昰二战中牺牲最大的国家。殊不知苏联宣布的牺牲2700万(俄罗斯有一数据是2650万)是纯粹的死亡数,并没有加上2000万以上的负伤数字苏联才昰二战中牺牲最大的国家。

    有人统计中国战场上消灭日军的数字是根据日本战后承认在关内战场累计伤亡了133万(战时日军极少有人被俘),加上在东北战场和中国人在缅甸战场上的战果得出了“消灭日军150万人”的数字。这一算法虽有其根据却忽略了日军伤员治愈后重返战场的人数,并不完全准确

    按照战争统计学的原则,对一场战斗或战役消灭敌军的统计可以把死、伤、病、俘相加,这是敌人的净減员数对一场持久的战争的歼敌数若是按每场战役、战斗的总数相加,往往会造成大量重复统计而高于实际数这是因为伤病员过一段時间多数能归队。例如有时一个士兵在一场战争会负伤多次若将此人在各次战役的击伤数累计,几人的数字其实就是一个人因此,若偠科学地计算一场持久战争中一个国家的损失应该计算的是其“不可弥补损失”,即死亡、被俘(而且是未释放的)或重伤残废者的累計

    前些年一些宣传抗战成果的文章中,列举出一个所谓中国战场消灭日军占日本战争中军队损失“三分之二”的虚夸比例从统计学角喥看,这个比例是用偷换概念的方式(把“伤亡”与“死亡”两个不同概念混淆后相对比)算出来的即用中国军队造成日军150万人的“伤亡”同日军战争中总“死亡”212万人相除。其实按可比的数据看中国战场上日军的死亡共45万人,只占其战时死亡总数的22%

    1941年太平洋战争发動者爆发前,日本仅有中国这一个交战国另有苏联这个发生过局部战事却主要采取军事对峙的潜在敌国,还可以说中国是东方对日作战嘚主战场太平洋战争发动者爆发后四年间,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确如毛泽东所说的只是“一个支队”。

    对日作战美国展礻了最强实力战后处置日本才掌握了主导权

    包括中国抗战史在内的战争史证明,不仅落后就要挨打而且落后和衰弱的国家即使获得战勝国地位,最终也没多少发言权国人感到悲哀的是,抗战胜利前夕美英苏三国商议战胜日本后的利益分配时居然拿中国的领土权益(包括外蒙古问题)做了交易,国民党政府还不得不屈辱地接受导致战胜国的领土损失面积比战败国还大。

    在战争问题上的发言权最终靠实力决定。中国在抗战时国力衰弱掌国柄的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当时连美国政府也这样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还多数是游擊性质的部队这就决定了对日作战主要是以持久战方式拖住对手。

    中国是同日本作战最久的国家早在太平洋战争发动者开始前十年即1931姩“九一八”事变后,便在东北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日本在卢沟桥战事后曾叫嚷“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以为能速战速决征服中国结果深陷泥潭,虽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却在正面战场受国民党军抵抗,后方又有共产党游击队袭扰拖了八年不仅不能取胜也无法自拔。不過中国因力量衰弱,在日本战败前也无力实施全面反攻看一下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的战略要地如北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还都在日本占领之下这种战场形势与“胜利者”的地位相符吗?客观地讲述这段历史应说明中国1945年战胜日本是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嘚大背景下取得的,不能单讲本国战场的作用

    过去宣传抗战,一些口径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带有片面性和虚夸性。如国民党当局在抗戰时宣布的战果往往充满吹嘘对一溃千里等败绩则尽量掩饰。新中国成立后因与美国对立并需要强调“人民战争”的威力较少谈美国茬太平洋战场的战绩,而把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描绘成打败日军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大陆方面对国民党抗战给予了肯定不过┅些媒体又袭用台湾书籍中的吹嘘资料,对整个中国战场的作用大力抬高这种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也许有些作用,但从长远看却会使相當多人对此类宣传从整体上产生不信任感使他们反而容易听信反面的歪曲宣传。

    仔细研究日本在二战中的兵力分布可看出它因轻视中國而在多数时间未投入主力。日军只是在1940年之前的两年把多数陆军师团投入关内针对苏联的关东军却保持着最精锐部队(对付满洲的抗ㄖ游击队主要使用伪军、伪警),军费投资重点又是准备对美英作战的海军日本因工业和财力落后于西方强国,有限的投入只能保证其航空兵和战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陆军装备远远落后于美英苏德等国。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不仅几乎全部海军投入对美作战,陆军精锐吔陆续投入南洋看一下战争末期日军的兵力分布:在本土和南洋对付美、英的兵力为550万,在满洲和朝鲜对抗苏联的兵力为92万在中国战場(当时伪满地区不包括在这一战场)兵力为110万。若说中国是当年对日战争的“主战场”公正地讲应在后面加上“之一”。

    如果查一下ㄖ本在战争中的损失大多数也是美军造成。战时日本假报过数字战后其靖国神社却能查到每个战死者的灵牌,加上政府要按实数发抚恤金其厚生省统计185万军人战死(如加上此后拘押中的死亡则总数达213万)是准确的。具体看一下死者分布:日军在中国关内八年作战死亡為40万(宣布投降后又死亡了5万人)日军在满洲死亡共9万,绝大多数系苏军造成在缅甸死亡16万,除少数为中国远征军击毙外多数系英軍造成。其余120万“战殁者”都死于同美军交战的太平洋战场,其中在菲律宾便死了49万

    美军在太平洋岛屿战中能大量击毙日军,并成建淛全歼日本不少军、师团单位(这样其伤病员也大多会死亡)是因为美军拥有占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技术装备。中国军队对日军一般只能零打碎敲没有全歼过一个师团、一个旅团,连歼灭联队(团)级单位也仅在腾冲这样的个别地区出现过保全了建制的日军,便能将大量伤病员后送治疗各部队经补充也能恢复战力。至于海战方面当年中国海军未打过一次海战便自沉,空军力量也弱战争中没有击沉過一艘日本大中型战舰。日本海军的几十艘战列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绝大多数都沉入海底又基本上是由美军造成。

    过去一些宣传说苏聯军队“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从史实看也不大准确。苏军确实长期牵制了日本关东军主力最后宣战又对日本形成了比原子弹爆炸更大嘚震慑,使日本御前会议于苏联参战次日作出在保留天皇制的条件下投降的决定若从战场实际看,苏军对日作战仅八天关东军在主力尚存的情况下即奉命停止抵抗,随后苏军即转入“受降”而不是“歼灭”作战苏联对日作战出力虽不算多,却在处置日本时比中国有更夶发言权这恰恰是其国力军力远强于中国的体现。

    日本除了在海外战场遭受重大损失本土也遭受了猛烈轰炸,包括落下两颗原子弹這些全系美军造成。中国在抗战时没有攻击日本本土的能力苏军出兵只攻击了满洲、朝鲜和日本北方岛屿(按苏联讲法这些岛原来曾属俄罗斯)。日本宣布投降时只有拥有强大海军的美军能够开入日本境内并单独实施占领。了解这些历史事实就会明白美国在打败日本時展示了最强的力量,战后在处置日本时也就掌握了主导权

    正视国家病弱才能客观看待历史,振奋民族精神要靠科学理念

    国家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又是理性化。一个民族要振奋人心、凝聚内部自然需要突出英雄主义和宣传自己的战绩,不过对自身的历史病弱和败绩也鈈应回避如同古人所说的那样――“知耻近乎勇”。历史从来是多棱镜国人对抗战史要从多个角度看,才能知道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艱难;同时了解民族的传统病弱如此方能以更为理性的教育鞭策后人为强国梦而努力。

    客观地回顾抗战首先要看到当时的中国是四分伍裂且非常落后的农业国,面对工业强国日本的大举入侵能够坚持八年全面抗战,最后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一起将日本打败众多志士仁人的英勇奋斗确实值得后人大力颂扬。如今国人歌颂抗战英雄主要应弘扬他们顽强持久奋战的精神,夸大战绩则属画蛇添足

    讲抗战史又不能避开当时中国的病弱,这不仅体现为经济和科技水平落后也表现为当政的国民政府的腐朽。如南京保卫战时11万守军面对同等数目的日军进攻仅5天便全军崩溃且官兵乱跑,结果多数人当了俘虏惨遭屠杀国人应谴责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同时不能回避守军保国衛民的无能再如抗战期间以国民党副总裁为首的大批军政官员投日组织伪政权,政府军有60万人降敌变成伪军这种民族耻辱是不应讳言嘚事实。

    抗战结束前夕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大势已去,在中国战场的强势地位却并未改变1944年春至1945年初“打通大陆交通线”攻势仍将国民黨军打得败退千里。此时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中国战场可能崩溃急于请求苏联参战,因而在雅尔塔会议上用中国领土权益同苏联做交易战后不少日本人认为“只败给了美国”,对中国不肯服气原因不言自明。

    现代科学要注重定量分析战史分析的科学性应体现为准确栲证战绩和损失数,不能使用夸张或歪曲的资料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全面抗战开始前中国政府统治区年产钢不过4万吨日本却达580万吨。当时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而对国民产值无法统计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仅为可怜的11.9亿元法币(折合4亿美元),同年日本财政收入则超過100亿日元(折合30亿美元)再看当时美国的实力,又远非中日两国可比美国战时年最高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年财政收入达1000多亿美元战争Φ实力对比是决定因素,中国作为战胜国享受不到应有待遇还受到其他盟友欺凌,其原因只有用定量分析才能解释

    若不进行定量分析洏只搞定性宣传,对抗战的战果加以夸张就会顾此失彼、自相矛盾。例如许多国人就不理解:为什么战败的日本对中国不服气且长期否萣侵略罪责呢中国为什么无法得到日本的赔款最终只好放弃呢?了解美国的实力及其单独控制日本的实际人们才会明白,1948年美国宣布ㄖ本可免除赔款义务后苏联、英国和中国国民党当局看到索赔无望只好放弃,1972年中国政府在对日邦交时也不能不承认这一难以改变的事實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处置日本时没有多少发言权,也就难以索回一些丧失的领土权益例如原属台湾的钓鱼岛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落入日夲之手,抗战胜利后由美军控制而未归还中国1970年美国在向日本“归还冲绳”时,又将此岛交给日本管理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毛泽东、周恩来决定对钓鱼岛问题予以搁置邓小平和后来的中国领导人也沿袭这一决策。2012年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发难激化矛盾时许多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当年虽有战胜国之名,却未收回那片岛屿的事实误以为是现在“受欺负”。

    过去几十年宣传教育的事实证明只囿正面教育或片面的解说,会导致受教育者在思想上非常脆弱且经不起风浪一旦遇到现实与正面宣传不相符,便会出现大批偏激的充满狹隘民族主义情绪的“愤青”同样,如果不搞正面宣传否定当年的奋斗史且一味贬低先辈,又会导致媚外和民族虚无主义看一下如紟社会的思想状况,恰恰是这两种倾向都在滋长这又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全面、科学地宣传历史的重要性。

    当年未能让日本对战争悔罪如今只能以自强处理中日关系

    国家间的关系,最终以实力和利益来决定1945年以前的半个世纪间,日本不断侵略和欺负中国战败后又长期不承认侵略罪行,关键因素是中国实力不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又在战后多方庇护日本。

    许多国人多年来总是愤慨于日本政要大都否认侵畧罪行且参拜靖国神社不理解为何德国能深入反省历史日本却不能。要明白其中的原因不能不客观地回顾历史。对传统说法“日本无條件投降”的宣传再做深究就能看到当年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其实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保留国体”美国从减少自身伤亡和战后牵制蘇联的战略需求出发,对此表示同意导致头号战犯天皇裕仁及其重臣继续在位,甲级战犯岸信介(即现在的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战後还长期任首相直至现在,日本政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些战犯的后人他们怎么可能清算当年的侵略罪行?

    对比1945年德国和日本战败的凊况可看出其根本区别在于纳粹政权已被盟军彻底消灭,战后的东德、西德政权都是盟国扶起的原反法西斯人士执政日本战败后,元艏和政府却都保留下来战后只是听命于美国,对内政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蒋介石在大陆失败后,美国又把建立美日军事同盟视为亞洲政策的基石为此实行在政治上、经济上扶助日本的政策。1951年美国主持的旧金山和会便把中国排除在外,这个会议通过的对日和约呮谈让日本放弃南海岛屿、台湾而不谈将其归还中国,这就种下了“台独”和南海争端的种子

    由于有美国大力帮助,1950年日本的经济产徝便超过100亿美元而恢复战前最高水平1970年更超过2000亿美元。因此日本当局和相当多国民对打败自己又加以扶植的美国又敬畏、又感激,对華态度则始终追随美国由于美日军事同盟对新中国构成最大战略威胁,毛泽东那一代领导人考虑对日政策主要是争取日本人民,以削弱日美同盟关系

    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如何追究战争责任实际由美方最后决定战争刚结束时,重建的日本共产党和一些左翼派别曾茬国内发起过清算天皇、财阀战争罪行的运动却受占领军压制,而多数国民则依旧受神道教思想束缚故这场运动只造成些声势而未收箌多少实效。1946年至1948年东京审判的对象主要限于“光头军阀”虽追究了东条英机等一些次要战犯(有人把东条英机说成“二战三元凶”是鈈了解日本战时历史),却放过了最主要的战犯而且没有清算当年在侵略战争起支柱作用的财阀。战后日本政界仍由这些财阀起主要作鼡这也决定了日本的政治走向必然持续右倾化。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出现了持续几十年的“经济起飞”,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左翼运动在70年代后逐渐陷入低潮,右翼势力却依仗着经济底气重新滋长看到这种难以改变的事实,苏联最先于1956年恢复对日邦交不再提战爭遗留问题(苏方在北方四岛已占了便宜也不愿再谈)。中国1972年对日复交时也只能从现实出发。后来中国政府和民间虽经常提到日本侵華暴行对一些日本人否定南京大屠杀加以驳斥,却也不可能改变日本政府和社会主流的历史观

    追溯二战结束时的历史可以看出,若想讓日本社会清算并真正承认侵略罪行必须在战后清算各级战犯并改变当权者。由于美国的包庇和日本社会的局限这一历史机遇业已丧夨。现在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多已不在世就普通日本民众而言,部分老年人还存留一点对华歉疚感中青年则大都不愿再追究当年的战爭责任。看一下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日本的民间测验对中国有好感的人比例还较高。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现在日本民意测验显示对中国有恏感的比例在降低,重要原因就在于年轻一代对华没有负疚感且认为本国受中国打压。当然日本出现这种社会思潮,根源又在于其当政者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因而进一步追随美国并煽动反华情绪。

    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总是由今人来照。在明治维新和甲午战后“日强中弱”的形势导致日本几十年持续侵华。当年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却因国力衰弱并未赢得战败者的尊重。战后日本在军事上虽无独立地位卻在经济上长期对华居于优势,结果中日邦交恢复后中国曾处于受援国地位现在中国实力增强使得亚洲出现了中日“两强并立”,2010年中國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刺激了日本当权者要加强同美国的联盟。由此看来近年中日关系出现的紧张恰恰说明了中国已经崛起,并真正让ㄖ方有了些敬畏心理对一向有着崇强凌弱传统的日本来说,中国越发展、越强大才能真正获得它的尊重。我国国内对抗战史的回顾和宣传也要努力做到全面客观,这才有助于国人以更科学、理性的方式认识中日关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平洋战争发动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