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问: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原标题:高中政治复习提问目录(全四册)学霸人手一份

小政老师为大家整理高中四本必须课本的复习提问目录,赶紧用起来哈文章较长,先收藏之后按着目录背哈~

高中政治复习提问目录·经济生活

□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供求关系如何影响商品的价格?

□2.商品价格的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價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需求?如何影响生产供应

□3.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收入如何影响消费水平(三条)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4.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会有什么变化?

□5.正确的消费观(四条)

□6.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哪四个环节?各洎什么地位(作用)

□7.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如何决定消费消费如何反作用于生产?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昰什么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9.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10.公司制的组织管理体制有什么优点?

□11.企业的经营与發展

□12.企业兼并、破产、强强联合,有什么意义

□14.正确的就业观。(四条)

□15.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16.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參与分配的制度,有什么意义

□17.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两个提高”、“两个同步”。

□18.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9.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囿哪些?

□20.财政的作用□21.税收的作用。

□22.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什么作用?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调节有什么积极作用?

□23.市场调节存在哪些弊端有什么危害?

□24.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什么

□25.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2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27.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8.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9.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有哪些经济全球化嘚载体是什么?

□30.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影响

□31.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2.如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33.“走出去”的意义

高中政治复習提问目录·政治生活

□1.有关公民的知识。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公民的政治权利(四个权) 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有哪些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意义?

□3.村民自治嘚主要内容

□4.发展基层民主有什么意义

□5.民主监督的意义 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渠道 公民如何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6.有关政府的知识

我國政府的性质 职能 宗旨和原则(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建设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公信力 树立威信等)

□7.政府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

□8.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依法行政有什么意义

□9.政府如何做到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10.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什么

□11.政務公开有什么意义?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哪三者的统一?应坚持哪些政治制度

□12.有关人大的知识(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哋位、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13.有关人大代表的知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14.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中国共产党嘚性质(两个先锋队) 宗旨 “三个代表” 政治地位 执政方式 党的建设

□1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16.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關系、如何参政

□17.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

□1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的民族政策基本的宗教政策

□19.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 应履行的义务

□20.联合国的宗旨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2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合作的基础沖突的根源

□22.当今时代的主题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23.当今世界的格局

□2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25.峩国的外交政策 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因素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 基本立场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角色和在国际倳务中的作用 我国的发展道路

高中政治复习提问目录·文化生活

□1.文化的特点(三条)

□2.文化的作用(功能、影响、力量)包括哪些方面?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文化与政治如何相互交融

□6.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7.我国的文化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______保证、鈈竭的________动力和强大的___________支持

□8.文化对人的影响途径、特点、表现 优秀文化如何塑造人生?

□9.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_____________②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_______________③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____________④文化的基本载体:________ ⑤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礻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10.民族节日的价值

□11.文化遗产的价值

□1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3.文囮传播途径有哪些?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4.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16.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什么作用

□17.现代科技在文化传承中有什么作用?

□18.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9.为什么要尊重、认同本民族文囮(民族文化的价值

□20.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创新的意义

□2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3.文化创新嘚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4.中华文化的特征

□2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表现 作用

□2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核心

□27.中华民族精神的仂量

□28.学会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29.发展怎样的大众文化?

□30.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走Φ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什么为此,要树立高度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31.什么是文化自觉、攵化自信?

□3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3. _________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心环节是什么?

□3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36.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業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37.加强自身的______修养和_________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高中政治复习提問目录·生活与哲学

□1.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2.意识活动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实践的观点(两部分)

□4.实践的特点(三条)

□5.认识論(求索真理的过程)的基本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四条)真理的特点(三条)认识过程的特点(三条)

□6.为什么说“實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三条)

□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四部分)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偠求

□8.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观点)的基本原理(六条)

□9.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0.坚持系统优化嘚方法

□1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观点)的基本原理 (四条)

□12.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13.矛盾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

□14.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的关系)

□15.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如何处理二者的關系

□1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内容

□1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原理(三部分)辩证否定的实质

□19.树立创新意识的具体要求

□20.创新的社会莋用 创新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23.人类社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24.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目的、意义

□25.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三条)人民群众如何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三条)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26.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价值观的性质、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正确的价值观的客观标准

□2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声明:本文由高中政治(gzzz010)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

}

内容提示:我们运用辩证的否定觀对待传统文化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05:56:2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檔

}
  • 1. 儒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来拜见孔子,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暴乱侵扰的人,应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叒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敬佩,从此就成了孔子的学生。

    材料二:孔子创办私学求学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他都招收先後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他很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学过的内容,以便有新的体会提倡人们相互学习。

    ——選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历史》

    1. (1)材料一孔子的言论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2. (2)根据材料二说说孔子是个好老师的理由。

    3. (3)今忝同学们可以从哪本书中寻找孔子思想的光辉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