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最快的三个中国的省会城市有哪些,短短几年破

中部8个省会城市:谁在崛起,谁在衰落?
来源:商业见地网
  根据正统的定义,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是中国的“中部省份”。由于河南、河北以及山、陕历来并称,所以此次拉进来一起考察。
  所以,本文探讨的是郑州、石家庄、太原、西安、武汉、南昌、长沙、合肥一个8个省会城市的发展状况。
  一、人口竞争力
  仍然使用“小学在校生人数”这个指标,用统计局的“常住人口”为参考。先上数据:
  从小学生人数上看,郑州的总人口最多,其次是石家庄、西安。但官方的常住人口数字,竟然是郑州第三、石家庄第一、武汉第二。可见,郑州的实际人口要比官方数字高出不少,石家庄也应该如此。
  人口增速上看,郑州遥遥领先其他7个城市;其次是长沙,5年间增长小学生人数了23%;石家庄和武汉并列第三,都是15%。
  南昌人口竞争力最差,小学生人数在5年里竟然减少了7%,而这期间全国因为计划生育的影响,小学生人数只减少了2.5%。其实南昌市区的人口肯定是增长的,减少的主要是郊县。
  太原的人口增速也比较差,5年只有3%。合肥因为在2011年8月参与了瓜分巢湖,所以使用的是2011年底数据跟2015年做比较。西安5年增长10%,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只能算是刚刚及格。
  二、资金竞争力
  下面看一下8个城市从2010年末到2015年末,其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以下简称“资金总量”)的变动情况,表中单位是万亿。
  从上表可以看出,8个省会城市里,吸金能力最强的是武汉,2015年末资金总量位居第一,其次是西安、郑州、长沙、合肥。从总量上看,最弱的是南昌、石家庄和太原。
  河北是中国GDP位置前六名的省份,全省汇聚的资金总量在2015年末的时候位居8省第一,但石家庄的资金总量只排到8个省会的第七名,说明石家庄是个弱省会城市。
  从过去5年资金总量的变动情况看,合肥位居第一,增长了149%;郑州位居第二,增长了111%;南昌位居第三,增长了102%;西安位居第四,增长了100%。这四个城市都跑赢了全国平均水平91%,其他四个城市在增速上略逊一筹。
  三、省内竞争力
  考察一个省会城市汇聚资源的能力,可以看两个指标:一是省会城市GDP占全省的比例,二是“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的比例。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西安和武汉是最强势的两个省会城市,西安汇聚了全省55%的资金,创造了全省32%的GDP;武汉吸纳了全省47%的资金,创造了全省37%的GDP。
  石家庄是最弱的省会城市,只吸纳了全省20%的资金,创造了18%的GDP。石家庄弱的原因很简单:河北省包围着京津两大直辖市,石家庄只能辐射河北南部,河北的中部和北部主要跟着北京或者天津混。
  太原是个很特殊的城市,它一方面在汇聚资金能力上很强,另一方面在创造GDP上能力很弱。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都是因为煤炭。山西经济主要靠煤炭,而产煤大市多在山西北部,创造了山西主要的GDP。但企业和富人们的钱,还是喜欢放在省会城市,消费、调度起来方便。
  四、结论
  1、八大城市里,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首推武汉。武汉资金增速一般,人口增速尚可,但占位比较好,位于京广线和长江交汇处,可以看做是中国的坐标原点。汇聚资金量位居8城第一,整合省会资源能力也基本上位居第一。
  2、武汉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郑州,郑州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处,在铁路版图上地位高于武汉。目前郑州汇聚的资金总量在8城里居第三,增速第二;郑州人口竞争力强大,过去5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30%,是中国三大三小6个人口增长中心之一。郑州背靠河南这个人口、经济大省,未来有较大上升空间。
  3、合肥是今年的明星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丝毫不亚于苏州、南京。究其原因,是因为汇聚的资金增长非常快,居8城市之首。人口最近三年增速也不错,未来仍然可以看好。弱点是经济总量和资金总量仍然偏弱。
  4、西安在8大城市里汇聚资金量居第二,增速居第三;人口增速尚可;在省内整合资源的能力比较强。因此,未来西安的发展也可以看好。
  5、长沙人口竞争力位居第二,但汇聚资金能力有显著欠缺,过去5年明显跑输大市,从位居8个城市第二沦落到了第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长沙房价涨幅不高。长沙在省内竞争力仅次于武汉、西安。长沙也可以长期看好。
  6、南昌在过去5年得了财气,输了人气,未来发展有待观察。
  7、石家庄背靠经济大省,人口竞争力不错,资金竞争力偏弱。长期看,作为中国最弱的省会城市,这种局面很难改观,但由于靠近京津,发展前景也用不着担忧。
  8、太原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人口和资金增长都不理想。GDP在2015年只有2735亿元,在8个城市里也是最少的。太原的弱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责任编辑:董丽玲 UF020)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格局要变!7个城市正在崛起,中国新“一线城市”之争,你最看好谁?
(原标题:格局要变!7个城市正在崛起,中国新“一线城市”之争,你最看好谁?)
首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苏州到底是几线城市?2013年苏州被列入二线城市,在城市排行榜上曾被称为1.5线城市,也曾被国务院定位为特大城市,最后却被安入I型大城市的行列……让头条君按时间轴来帮大家捋一捋1日全球知名地产顾问机构仲量联行发布《中国城市60强》基于于GDP、人口、富裕程度等方面,苏州与南京成为江苏仅有的两个1.5线城市。22015年7月,《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年)》中,经国务院同意,至2030年,全省将形成南京和苏州2个特大城市。日,在《苏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实施评估专家咨询会上透露,苏州将按照特大城市的标准探索总体规划编制改革。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及,长三角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齐全,拥有1座超大城市、1座特大城市、13座大城市、9座中等城市和42座小城市……列表中明确:苏州为“ I 型大城市”,划分标准是城区常住人口在“300-500万”。另外,在8月2日获国务院批复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中,要求苏州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苏州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10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360万人。苏州似乎在特大城市的行列中被除名了然而短短3个多月以后苏州又再次入局
7个城市正在崛起 苏州有望成为中国新一线城市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重新提出了“新一线城市”的话题,文章中指出——根据GDP指标,中国目前GDP达万亿的城市有10个,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成都、天津、武汉、苏州、杭州。另外,南京GDP也即将破万亿。也就是说,从经济实力上讲,北上广深以外的七座城市均有成为一线城市的潜力。但GDP无法真正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有媒体通过对这些城市的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程度等多个指标分析判断,未来另外四个一线城市可能会是杭州、苏州、武汉、天津。苏州上榜“新一线城市”凭什么首先,我们谈谈苏州作为新一线城市,苏州的实力不容置疑!在经济实力、工业园区建设、创新创业氛围等多方面都有不俗的成绩。苏州的GDP超杭州近40%尽管在国际知名度上,苏州没有G20后时代的杭州那般风光,但作为非省会城市,苏州的GDP超过杭州近40%;在江苏省的范围内,苏州也是稳坐龙头老大的位置。苏州一直是个低调的前行者。经济上,苏州被叫“苏老五”好多年,GDP仅次于北上广深,近些年才被津、渝超越。苏州管辖的四个县级市(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经济总量在全国县级行政单位中常年稳居前列,昆山市(县级市)常年稳居全国百强县首位。地理位置优势:紧挨上海苏州没有国家布局的钢铁、化工、车船、军工等重要工业,也缺乏教育、科研、医疗资源,但先天的优势是紧挨着上海,一方面可以疏解上海的人口,另一方面可以和上海加深创新融合,更好的把握整体发展规划。从乡镇企业做起,从上海挖技工,苏州做出了全国闻名的苏南模式,再引入外资,给外企做配套,如今拥有沙钢、金螳螂、波司登、恒力、同程网等大型企业。如今,九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苏州投资。2015年,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列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谷歌旗下的风投部门Google Ventures首次投资的中国企业是苏州的旭创科技。苏州比南京更开放苏州“十三五”规划中,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而在江苏两大经济体苏州和南京的对比中,苏州在整体创新、区域优势、现有经济体量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也都胜过南京。由于先天的地理优势,苏州可以紧跟上海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和上海逐步同城化,相比南京更为开放,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更为灵活。创新力甚至超过上海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是苏州经济的里程碑,20多年来创造了跨越式发展奇迹。2013年园区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是开发建设之初1994年的168倍、940倍和3200倍。园区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生态环保指标列全国开发区首位。年,苏州连续三年上榜福布斯创新力最强城市前三甲!仅次于深圳、北京,甚至超过了长三角龙头——上海。苏州各类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也占据全国较大份额,国内唯一服务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的综合性融资平台——“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就设在这里。另外,苏州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苏州以外 其他准一线城市各有特色说完了苏州的主要情况,最后我们在回过头来看看其他准一线城市。首先在重庆、成都、天津、武汉、苏州、杭州、南京七座城市中,未来一线城市候选表中首先排除的是成都、重庆。按照住建部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重庆和成都都是国家中心城市,而且西部必须要有一个承载中心,至少其中之一应成为未来一线城市。这两座城市GDP总量高,但由于地域广阔,其中心城区对应的指标则小得多,并且其在科创、交通、国际影响力及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也落后于其它几座城市较多。杭州
|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之城杭州与苏州有相似点,靠近上海、一定程度上获益于上海。杭州则更被社会各界公认为未来全国第五座一线城市。G2O带给杭州巨大的发展红利,使其国际地位迅速攀升。接下来杭州还将举办2022年亚运会。科技和金融是杭州经济的最大特色。因为阿里巴巴,杭州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互联网生态圈。中国第一座互联网金融大厦的落户,吸引了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入驻。技术的创新带来生活方式的创新,更带动整个城市的创业创新。在日常生活方面,因为支付宝,杭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今年8月起,杭州成为全国首个用支付宝就可以坐公交的城市,无须押金。宏观面上,杭州有1个国家级的自主创新示范区,2个国家级的高新区,2个国家级的双创示范基地,24个国家级的众创空间,19个省级的特色小镇,这些都是创新的载体。武汉
| 光电之都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因高校、科研等资源的集聚效应造就了光电技术、生物制药、智能制造的辉煌,又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城市。天津 | 五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天津是“十二五”以来国家政策集中地,大量的国企项目投资在当地,而且拥有空客交付中心。2015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大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叠加,全国只此一家。南京的情况则比较特殊,虽是江苏省会城市,部分指标上也超过其它城市。但相比之下,南京的亮点并不突出。作为老工业基地,南京产业转型较难,新业态发展压力较大。创新活力上,南京落后于苏州、武汉,另外南京这几年在国家战略上也不突出。 看了这么多大家觉得这个7选4该怎么选?头条君以为,咱们苏州的竞争力还是很强滴毕竟GDP、人均GDP、人均支配收入都列前位房价相对其它一线候选城市比较低关键是环境还超棒!资料及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名城苏州网及网络由头条苏州综合整理发布精彩推荐最新最全!苏州12所新学校规划出炉!厉害了!明年起,坐飞机也能直接刷身份证!又一个国家对中国免签!史上最全签证攻略,走起苏州最好喝 奶盖测评来哉!没有最厚只有更厚他扔掉家里98%的东西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本文来源:网易新媒体(凡闻-头条苏州)
责任编辑: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视频:中国崛起最快的城市,不是省会更不是一线,正在赶超成都!
&gt旅游攻略
视频介绍:
中国崛起最快的城市,不是省会更不是一线,正在赶超成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省会城市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