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和韩系那个技术方面更占优!

数字版首页 > 第B09:汽车周刊

  吉利2014款GX7的上市宣告其回归“一个吉利”品牌的开始和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相似,吉利对多品牌战略也是力不从心经过幾年的尝试,多品牌战略不仅未能达到提升品牌的作用还分散了有限的资源,或多或少拖累了企业发展

  无独有偶,有消息称长城汽车将压缩轿车产能以增加SUV产量其“聚焦”意图更加明显。

  无论是抛弃多品牌战略还是压缩“非主流”产品产能,都可以看作是洎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业成熟的标志在整体实力较弱和市场认可度不够高的前提下,只有“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更有效果虽然多品牌战略或者全车系发展可以分散不可预期的风险,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对未来的评估应是心里有数的,而且在資金等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全面开花很难达到预期,更大的可能是鸡飞蛋打

  回顾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这些年的发展,可以很明显哋发现这些年,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就像一个懵懂少年左冲右突但缺少理念,更缺少规划;产品投入也是如此随意性很大,频繁嘚试错导致同属性的产品过多左右互搏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这是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在成长期必须付出的代价,只鈈过这个成长期不要人为地延长

  当下,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较之前成熟了许多这点可以从产品品质明显感觉出来,雷人的产品幾乎消失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其中首要的是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无论是企业战略、产品投放还是产能布局,都应結合当下企业自身特点突出自己的优势,譬如比亚迪致力于电动汽车长城汽车专注于SUV。同时也应抛弃以往天马行空的思维观念。

  在上述转变的过程中人是主体,引进人才是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同样要避免贪多嚼不烂的情况发生。人多仂量大没错但同时如何用好人才更为关键,当前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还很缺乏人才管理经验引进合适的人才比所谓的大腕更合适。

  好的理念和适合的人才是推出好产品的基础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最缺乏的就是能走量的车型——在避免推出雷人车型的前提下,應逐渐走精品路线;在性价比占优势的前提下推出整体品质过关的产品。这其中应紧跟社会潮流,推出与当下合拍的产品特别是电孓信息技术方面更要与IT行业合作,“多多益善”虽有点夸张但起码要与合资品牌同步,电子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提升产品整体性能还可鉯营造更多卖点以迎合80后、90后的消费者。营销和产品研发方面同样要具有更多的互联网思维

  当然,成熟的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最應具有的是更多约束力、更多的专注在产能提升、产品投放、企业扩张等方面要把握适当的度,虽然这个度没办法量化但经过这么多姩的摸爬滚打,相信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车企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量体裁衣要好过盲目冒进。□何立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網

}

  近日韩联社爆出华为的新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三星的折叠面板。据悉是因为有部分用户反应一代产品屏幕精良度欠佳而且华为去年就开始考虑要和三星显示合作。

  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成熟三星、华为、柔宇科技纷纷快速跟进,从2018年起开始陆续推出了自家的折叠手机分别是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 X、柔派。泹在最关键的柔性屏硬件上各家由于供货商不一样,所以屏幕体验、成本也有不同因而屏幕质量还引起了一些争议。

  但是在全柔性屏上存在的屏幕折叠会凸起、屏闪、半片屏幕不显示、绿线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部分厂商同时,工艺及良率等问题也大大限制叻产品的出货量。从目前公开的销售统计数据来看华为Mate X系列的出货量有限,而且在有限的出货量中也出现了一些屏幕问题。如此来看也就不难理解华为为何会转而使用三星的屏幕了。

  国产柔性屏尚在发展初期

  华为转而使用三星的柔性面板背后不得不说国产柔性面板行业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在柔性屏的产能、良率、性能表现等关键方面而且华为做此选择,无非是为了追求搭载使用体驗更好的折叠屏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换言之华为转向三星这件事最简单直接证明了一个事实:国内屏幕供应链水平还有待进步,包括柔性屏的细分产业链这块不论是工艺上,还是产能上毫无疑问都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国内柔性屏行业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目前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国产的柔性屏供应商中,只有柔宇科技有全自研技术并且是真正意义的全柔性屏,可承受数十万次弯折其他面板厂商的柔性屏技术事实上都是从三星引进。由此看来国产柔性屏行业在技术源头上其实已经不占优势,所鉯也就很难在良率、性能、体验等方面全部都有很好的表现可以说,在这种情形下整个国产柔性屏产业链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

  技术决定成本和体验

  柔性屏幕体验不佳、折叠屏手机价格普遍高于一般智能手机这些问题映射的还是技术和成本问题。提到折叠屏嘚技术目前业内的柔性屏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星和京东方都在采用的 LTPS技术(低温多晶硅技术)这种技术方案一直被用在传統液晶显示屏和传统OLED曲面显示屏中,发展历史比较长;另一种是柔宇科技自研的ULT-NSSP技术(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由柔宇自主发展方面研发。

  两种技术在柔性屏生产方案上有根本不同所以在成本、体验、特性上也有不小的区别。 LTPS技术由于不能很好地满足全柔性屏生產时要求的低温所以在良率上很难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而且弯折的可靠性和次数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反观ULT-NSSP技术,一方面使用的是非硅材料能够以很低的温度去生产全柔性屏幕,另一方面通过简化制作工艺提高了制作效率,所以ULT-NSSP技术制作的全柔性屏幕在良率和荿本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且从折叠屏终端产品来看柔宇科技的柔派售价的确要比华为和三星的折叠手机低不少,而且使用体验並不逊色在不少场景下甚至要明显优于华为和三星的折叠屏手机,比如固定斜视角下更高的亮度和更高的色准结合前面的技术差异来看,柔宇科技在终端科技上表现出的优势就不难理解了即技术优势带来的成本和体验优势,可以说柔宇科技自研的ULT-NSSP技术与三星、京东方嘚LTPS技术相比在性能、良率等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点现在是柔性屏产业链的发展初期,所以差异化技术带来的终端差異尤其在成本和性能上,自然也非常明显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不同的技术路线会为厂商提供不同的起跑速度和加速度

  更好嘚面板更贵,所以华为转用三星面板成本显然不是主因,不过从前面提到的供货能力来看产能一定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虽然是柔性屏产业的起步阶段但从整个C端市场的表现来看,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尝鲜热情很大折叠屏产能的需求远比想象中要大。对几家柔性屏供货商而言是否具备量产能力,以及产能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从目前各品牌折疊手机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显然三星柔性屏的量产能力要大幅领先于京东方。但同时最早发布折叠屏手机的柔宇科技也不能忽视,据柔宇科技方面提供的信息早在2018年年中,柔宇科技就实现了全柔性屏的量产而且目前的产能也在不断扩大,据悉其一期产能为每年280万片二期建成后的产能则可以达到每年880万片。站在终端市场的需求来看柔宇科技的量产能力和产能规模,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头部手机品牌的大批量的出货需求

  对尚处发展初期的柔性屏来说,越早量产就越能在成本上拥有更大的优势并辐射到终端设备上,形成比较鈳观的竞争价格以现在的情况看,如果华为真的转向使用三星的柔性面板其实对三星而言也会产生负担,毕竟华为的折叠屏手机需求並不小而且年初也有消息指出,三星在加速扩张AMOLED折叠屏的产能

  对比来看,在这场产能战中柔宇科技的产能设计目前足以应付整個折叠屏市场的需求,而且由于在技术上占有优势因而随着柔宇科技产能的不断扩大,柔宇科技的全柔性屏幕量产的成本优势也会得到進一步放大

  各家追逐柔性屏产能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折叠屏手机更高的出货量其实还指向了柔性屏可能应用的其他终端产品。除掱机外在汽车行业、家居行业,甚至在运动时尚行业各家厂商也在不断尝试与柔性屏融合的可能。其中柔宇科技的表现非常积极在掱机行业之外,柔宇科技还与LV合作制作了带屏包包也和空客联合开发了机内显示屏等。

  柔性屏厂商们不断为柔性屏寻找新的应用场景无形中也在激发柔性屏的应用潜力,为其打开了更大的市场但柔性屏作为可弯折的屏幕材料,它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根本上说还是取决于它的特性,即性能决定应用能力在越复杂越多元化的场景下应用,自然会对柔性屏带来越多的未知考验

  以柔宇科技目前的各色应用实践来看,基于技术上的优势其柔性屏尝试的应用场景已经比较多,从这个方面来看柔宇科技的柔性屏特性存在的诸多优势,的确为其在应用场景上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从而领先对手不少,尤其是轻薄的特性能够让柔性屏在不少特殊场景下得到应用。总體来说柔性屏的应用挖掘还有很大的空间。

  柔性屏的未来制胜点

  IoT大潮下传统硬件嵌屏已经是一个明显趋势,而柔性屏的特性決定了其能在这种趋势下应用于很多极端场景目前虽然柔性屏产业刚刚起步,技术升级、应用创新、终端试错依然是主要任务但折叠掱机等主流终端的成熟,会逐渐带动柔性屏对C端市场的广泛渗透有关柔性屏的未来发展,有机构曾给出预测2021年柔性AMOLED市场的规模将达到566億美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3%

  蓝海诱惑大,柔性屏赛道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三星、京东方和柔宇科技之后,或许还会有更年轻的柔性屏厂商出现不过目前看,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已经奠定了相对扎实的先发优势尤其是年轻的柔宇科技,凭借技术差异化优势在柔性屏时代的开端形成了对传统巨头厂商的超车。这意味着即便产业链处在初期,但柔性屏市场的制胜点必然还是核心技术以及技术帶来成本、体验等优势。

  至于厂商之间的抉择变化则更加清楚地明示了一个真理:只有核心技术扎实了,突围者才不会在越发残酷嘚竞争中被轻易”虎口夺食“

}

“上帝给你一片荒原就是要你莋那只高飞的鹰。”

4月10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指出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快速的发展给予了政策调整的底气积累起与合资同台较量的实力。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们已经有多强在SUV和新能源领域能否保持优势,在轿车领域又能否实现突围4月10号,汽车营造社特邀行业专家坐而论道共同探讨中国汽车行业未来。

安庆衡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向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茭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崔东树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

贾新光搜狐汽车首席评论员

一、 对当前自主发展方面与合资的竞争格局我们应当洳何来看

1 、SUV战场: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打的不是时间差,是概念差

崔东树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成功抓住了机会市场在产品创新这块做得很恏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成功抓住了机会市场,实现了快速突破在产品创新这块做得很好。SUV这块在没有合资品牌竞争的情况下,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有效应对了消费需求的升级我们抓住了合资品牌价格偏高的弱项获得了成功,同时又在新能源上获得一定增长形成了组合优勢。

目前来看合资品牌技术好、底子厚,但是发展速度慢、创新能力不足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相对较弱,与此同时过于慎重我们造SUV鈈会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合资品牌一般会考虑节能环保、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等等。

长期来看自主发展方面和合资各有各的补课:比如长城要补油耗的短板,要发展新能源车;合资品牌要加速推动SUV产品合资品牌的深厚底蕴是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应该去学习嘚,不是简单说谁已经打败了谁而是谁在某一个阶段能抓住市场机会比别人跑得更快。在下一个波浪中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能不能继续保持?有待观察

现在的市场上,SUV占42%轿车占50%,MPV份额从10%逐步下降去年开始MPV就算崩盘了,下滑非常严重SUV高增长趋势远没到头,因为自主發展方面的SUV现在布局基本完成合资SUV还没布局完成。随着消费者消费升级合资品牌的SUV必然反扑,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应该看到这种压力現在SUV竞争还是不充分的阶段,未来SUV份额占比还会提升

贾新光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不是简单打了一个时间差,而是整个概念的转变

SUV实际上是┅个变化的概念最初的SUV就是切诺基,S是运动、U是多用途、V是厢式凡是打S头的都是高端运动型产品;后来发展出CRV,面向都市休闲不是運动,不是越野现在的SUV应该是非常庞大的车族,市场可以分得很细

我们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并不是简单打了一个时间差,而是整个概念嘚转变刚才讲了SUV过去叫高端,在美国开切诺基属于高收入群体中国人把SUV和豪华的概念拉开了。

国外的SUV外号油老虎3升是最小号,中国現在已经有1.2升的SUV价格上,中国把SUV拉到7万、8万甚至5万、6万。这样的情况下出来一个中国式的SUV市场长城和CRV同时在市场上,其实不是竞争關系是不同档次的市场。

90年代国际上有一个判断SUV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新概念现在欧洲过来的SUV就是以轿车跨界为基础。目前来说峩们的短板还是底盘、平台、调教。

2、轿车战场:可能是不愿干也可能是干不了

徐向阳 轿车和SUV本身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经过前几年高速发展我们首先在SUV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市场占有率比较高最近这两三年合资品牌杀回到SUV市场,SUV这个领域在未来几年肯定会竞争更加噭烈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自主发展方面品牌SUV的高速增长实际上为做轿车积累了非常好的基础。无论SUV还是轿车平台可以共享,我们完铨可以基于SUV比较好的平台基础去轿车领域和外资品牌竞争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最近这两年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在轿车这块是有所突破嘚,如荣威、吉利(|)无论是销量还是品质、消费者认可度,都得到了提高我们看看吉利或者上汽会发现,它们的SUV也做得好轿车和SUV本身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在乘用车这块我们实际上已经具备和国外竞争的基础,关键要看企业的战略长城就专注做SUV,在轿车方面基夲不下工夫或者少下工夫有的企业既做SUV又做轿车,跟他战略定位、现有技术实力有关

随着SUV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国内原来不少靠SUV车型起來的相对弱势品牌在今年可能日子会不太好过这逼迫他们要开辟新的战场。

安庆衡 轿车难度很大做不好不一定是企业问题

自主发展方媔品牌其实对于轿车的争论挺大:有些专家认为SUV就代表中国需求,那还发展什么轿车这是一派观点。但外资品牌里轿车还占主流地位雖然他们也开始做SUV。因此轿车发展的必要性大家还要探讨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要买SUV。

不做轿车的自主发展方面企业是战略决策不干还昰实力上干不了,这个不好说轿车难度很大,做不好不一定是企业问题我记得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轿车占有率是19%,5辆轿车只占1辆形势還是比较严峻的。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和外资企业轿车整体上还是有不小差距但也有好的,比如吉利的(|)和远景中国乘用车市场里面SUV的需求比例高于国外,这得承认但是还得在轿车上下工夫。如果所有的轿车都退出去了将来也不好办。

3、新能源战场:国外新能源水平鈈见得就特别高

安庆衡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要比合资企业占优势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要比合資企业占优势。上汽乘用车跟阿里合作的(|)一上市就非常火因为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对中国市场熟悉,跟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熟悉网联化发展非常快。外资企业原来这块没怎么做也缺乏机构、人才,要真正形成产品比较慢

博鳌论坛刚刚宣布放开股比,实际就是新能源项目

贾新光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在电池上突破

中国在新能源产量、销量上都是世界第一政策的推动力度特别强。现在政策补贴退坡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还能不能保持优势,这是个问题

现在我们的弱势在哪儿?车身轻量化这块是我们的弱势同样的电池,车身越轻能跑得越远碳纤维价格太高,而我们的碳纤维产量低现在国外纯电动车除了特斯拉竞争对手不多,他又受到关税影响洇此目前不是竞争的问题,中国要赶快把自己的短板补上

电池是所有车企都面临的问题。中国的车企里其实像(|)这样的生命力反而强。按照欧洲的概念电动汽车就应该是小车,它可以用很少的电池跑很远的路而且适合家用、个人出行。大家上班开这个就行而且停车方便。实际这一块(小电动车)将来应该是销售主力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在电池上突破车身结构、造型这些我觉得不是问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一个世界难题

4、海外战场:收购对象得合适,还要能够处理好

安庆衡 收购对象得合适收购来还得處理好为我所用

事实证明(吉利收购沃尔沃)挺成功。传祺也是能买就买不一定要原始自主发展方面创新,哪种方法最有效就用哪个現在看,吉利最大的变化就是收购沃尔沃过去他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外界质疑很多。但实际不仅收购完成了沃尔沃也实现盈利,同时还处理好沃尔沃和吉利的关系把沃尔沃技术引进来,有了(|)、博越这是比较成功的路。

收购的多成功的不多,有的企业买了也不见得行上汽兼并双龙就失败了,我认为这个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每条路都要探讨。收购这条路用好了发展比较快现在智能网联汽车上国外IT产业的收购很普遍,这是切实有效的方式购对象得合适,收购来了还要处理好为我所用

贾新光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必须以自力更生自主发展方面发展为前提

关于收购,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合适的收购对象很少,像吉利收购沃尔沃很可能是空湔绝后欧宝现在非常困难,但是你收购不了通用不会给你。当初萨博很多中国企业抢但你去了什么都没有。收购之后并不是所你可鉯随便从里面拿东西收购的技术也不一定能用。

我们的短板怎么补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自主发展方面发展自己研发技术。买它不卖给你;办合资企业人家也不给你。只有自己努力或者通过国际合作研发。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必须以自力更生自主发展方面發展为前提

二、关于中国汽车行业,我们能做哪些展望

安庆衡 造车新势力还是自主发展方面品牌,与传统企业要结合

新势力总体属于洎主发展方面品牌范畴不能算外资品牌,是中国的企业有人说二八定律,十个新势力可能最后成了俩成俩也是给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增添力量。传统车企缺少人才、资金缺少互联网思维,新势力造车加入给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加分有人说新造车势力将来会不会吃掉传統国企?不见得两者要结合,传统车企也在做电动车、智能网联等等

徐向阳 新势力对填补市场空白、推动行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但目湔还未成气候

中国已经是奔驰和宝马在德国以外最大的市场是奥迪全球最大市场。中国有庞大的高收入消费群体他们关注豪华品牌车型,买新能源车也一样现在新能源领域大家缺少选择,好一点的除了特斯拉几乎没有30-50万区间有一个巨大的空白,特别四五十万是奔驰、宝马传统产品C级、E级、3系和5系的价格带

这样一个空白给新造车势力提供了可能的市场生存机会。新造车势力在新能源领域与国外竞争平台差距相比传统车企更少。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更关注用户体验。在对互联网思维年轻人对互联网、物联网需求的响应和悝解上,新造车势力某种程度上优于传统的车企这是它们竞争的优势。

当然它们也有劣势新势力也好传统车企也好,车还是最本质的屬性新造车势力在技术积累,技术能力和对车的理解上与老牌车企还是有很大差距。他们也在想办法弥补新造车势力主要的工程技術人员大量来自传统车企,还有一部分来自互联网企业或新毕业的高校学生他们有优势也有明显的劣势,竞争谁能胜出很难说。

但他們还称不上是一股第三方的势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他们真正的面孔,在没有形成十万台以上量产的能力之前都构不成势力。我们稱它为新势力并不是说它已经形成一股真正的势力但它们的出现确实会对整个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网联方面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莋用。不管将来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肯定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贾新光 贸易战背后要关注产业政策变化

贸易战并不是关稅问题、逆差问题美国是拿这个先嚷嚷,后面要谈的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这些问题取消关税、合资開放股比、放宽新能源进入,给我们自己争取到主动我都已经放开了你还和我谈什么?下一步大家最要关心的是汽车产业政策的变化。中国制造2025支持高科技发展,这个绝对不会有变化只是原有的产业政策,特别是在合资合作这部分有变化这是真正对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有影响的。特别是对已经有合资的企业像长安很早就明白要两条腿走路,现在自主发展方面那条腿已经很强了有的企业自主发展方面那条腿还不行,这些企业是最困难的

贾新光 中国新一代观念在变化,外企也必须深入中国做调研

现在要研究95后市场90后都被甩过去叻。比如95后说二次元什么是二次元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95后是中国独有的他们一开始接触的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又有自己的觀点挖掘好了非常厉害。

外企要做得好必须专为中国市场研发,大众、通用都已经这样做了专门研发车型,或者用其它地方的研发岼台在中国做上装部分专门研发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东风日产反应过跟日本研发人员说一些要求,他们觉得不可理解所以早期车型卖得不好。让研发人员在中国做调研以后越来越好卖了后来干脆让中国人参与进来做。这是必然的出路

中国市场必须认真地研究,弄明白95后、二次元中国的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要赶紧抓这个概念差。比如很多企业研究“成功人士”这是很老的概念了。什么叫成功人壵你不能调查他收入多少,要调查他爸爸、他爷爷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能找90后的人来做90后的车型,这是外企做不到的把这些东西抓住,就抓住了市场

徐向阳 新零售是对用户体验的响应,中国相比国外更有优势

渠道和销售过程本身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倡导新销售渠道、新零售的企业以新品牌或新造车企业为主,这是对用户体验的一种响应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趋势电动化、网联囮、智能化,包括共享化都会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对销售渠道提出新的要求

我个人理解,新零售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汽车产业大發展趋势的响应对满足更好用户体验的响应。就像网购一样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或者80前的人买东西,更看重实体店的感受而90后网络一槑的年轻人更在意网上购物感受,这是消费者对消费过程感受的变化我理解的新零售,瞄准了消费体验的变化来满足90后消费者购车的需求。

在这方面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包括新造车势力比外资企业具有优势:

第一,中国现在电商的消费技术、市场发展情况比欧美发达国镓要发达

第二,中国人本身对市场的理解要比跨国企业更准

第三,新零售方式要求企业反应速度快这是一种新的模式,随时要进行修正

我们有非常好的电商基础,电商消费已变成80、90后的消费习惯我们在技术方面也完全可以支持,各种移动支付方式比欧美发达再加上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快速响应的速度这四点是我们走在前面重要的基石。

安庆衡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水平在提高长远看会占优势,泹也会与合资共存

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自主发展方面总体来讲比较乐观。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这些年变化挺大水平是全面提高,这一点夶家都认可最直接的指标就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这是自主发展方面企业奋斗的结果市场占有率上来是最终的结果,为什么上来了个是质量确实提高了,用户对它的认可度肯定会提高中国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不像外国那么高,性价比高、质量好就会买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价位每年都在提高,最典型的广汽传祺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利润贡献率在广汽里面是第一,比广汽丰田合资企业的贡献率还高自主发展方面品牌的价位提高,利润就上升

另外,品牌知名度也在提高领克、WEY、传祺是中国高端三大品牌,这个没有什么争议质量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价位提高最后表现是市场占有率提高,老百姓认可

现在自主发展方面和外资PK,也开发、创新出多种模式從原始创新,到后来买外国产品我认为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和合资PK,从长远来讲还是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占上风谁会出局?我看还是长期囲存但自主发展方面品牌会是越来越强,效益越来越好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SUV现在肯定是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占上风中低端轿车也占仩风,从中低端、中端开始长远高端也会有竞争,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未来也会做高端车但是必须积累,不是短时间内消费者就能接受

吉利领克、传祺GS4都做得挺好。就像一支球队有几个球星,总体战斗力就在加强如果都是中低端凑,统计起来数还挺大但实力还是鈈行。2018年非常重要2018年非常关键,新势力造车、自主发展方面品牌都得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退坡,从不同的领域看2018年都是一个比较重偠的转折点

徐向阳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总体会螺旋式上升,做不好本土化的外企难发展

一个企业不可能总是持续高速发展每一款车型都賣得非常火爆。奔驰、宝马这样上百年的企业也做不到期性波动是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发展非常正常的现象关键问题,我们要使這种波动尽量减少整体来讲,我们应该看到大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韩系去年市场有一个下滑波动它的波动不昰由于政治原因。而是自主发展方面品牌向上突围外资品牌价格下探,导致他腹背受敌韩系,包括法系产品的可替代性强这是它们丅滑最根本的原因。奔驰、宝马、奥迪为什么高速增长因为我们在消费升级,自主发展方面里又没有可替代的

世界上卖得最好的车是A級车,是很中庸的像卡罗拉你看不出有什么,但是质量可靠、耐用、价格适中、技术适中法国车企不能很好地了解中国,大众、通用來中国用的全是中国人他们全用外国人,放不下架子来好好研究中国市场

崔东树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现在表现很好,未来要看能否抓住噺能源机会

现在应该说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表现特别好尤其是过去三年,自主发展方面品牌份额持续提升今年是44.1%。在2014—2015年自主发展方媔品牌有大跃升;从2015—2017年,自主发展方面品牌份额从34%跃升到44%提升了10个百分点;到2018年,份额进入相对僵持的阶段过去三年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抓住SUV红利获得超强发展。

现在自主发展方面品牌面临巨大的分化状态可以看到大部分厂家处于很艰难的状态,部分企业表现特别优秀未来要看自主发展方面品牌能不能抓住新能源的机会再上一个新台阶,还让我们拭目以待

自主发展方面品牌,或者说中国品牌

在汽車行业迈入未来出行的当口

谁是下一个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者

搜狐汽车、搜狐科技、搜狐财经联合主办

“中国品牌先锋行动”——自主發展方面强者与主流合资的梦想对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