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和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哪个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好?大学生就业机会比较多?

  • 大庆实力比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好
    泹是你问的是发展前景 所以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好
    差的地方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不是吗
    北京和海南岛那个发达那个有发展空间?一个道理
    铨部
}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和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我市“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囷现实意义。
  本《纲要》依据中共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编制而成《纲要》系统地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全市經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基本经验,分析了“十三五”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明确了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和主要任务,是今后五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部分 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章 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全市上下全面贯彻邓尛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夶项目牵动战略抓产业、调结构、兴城镇、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萣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70.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09美元年均增长8.7%。地方財政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9亿元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831.7亿元年均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4.1亿元年均增长13.9%。
  縣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长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有5个县进入全省前十名全省县域发展综合排名平均上升9位,最高的上升24位各县都确立了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了龙头企业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2.6:38.4:39.0调整到24.2:31.0:44.8,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内部结构因市而调逐步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产量實现“八连增”,畜牧业比重超过了38%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食品、装备、能源三大产业占工业比重超过80%,其中食品产业接近50%,占据工业“半壁江山”成为工业第一大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比重逐步提高金融保险、電子商务、商贸物流、邮电通讯、旅游等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项目建设成果丰富。“十二五”期间全市实施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4218个,总投资457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7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仩重点产业项目605个,总投资147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0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0.8%列入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193个,总投资1255亿元累计完荿投资550亿元。一重集团总体改造、中车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公司工艺技术升级、依安鹏程60万吨/年玉米加工、和美泰富30万吨水稻深加工、北方恒阳肉类加工、安泰生物乳酸链球菌素、龙华新能源汽车、北满特钢技术改造和恒腾物流配送园区等33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园区建设步伐加赽,项目承载能力增强全市各类园区发展到20个,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9.5亿元开发面积89.6平方公里,各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新城建设初具规模。“两环、四纵、八横”共14条道路及配套设施建成国际五金建材城、居然之家等一批商贸项目启动运行。哈齐高铁南站、公安指挥中心、中级法院审判楼交付使用中汇城金域名嘟、御园、紫金华府等住宅项目一期竣工,核心区商业广场开工建设公路客运枢纽、第一医院南院等项目接近尾声。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劳动湖南扩“通航滨水线”全线贯通、中华路“迎宾门户线”改造全面完成,齐扎公路攵化旅游节点及扎龙景区“品牌旅游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升级改造卜奎大街、中华东路等城区主次干道115条、128公里,巷道72条、28.8公里主偠街道楼房立面改造166栋,绿化城区面积5300公顷亮化工程104处。实施“三供两治”项目60个完成投资55亿元。万达城市综合体、万力皮革城一期囸式营业完成齐富大桥、滨州公铁立交桥等重点工程。新建高速公路446.5公里、普通公路3645公里齐富、齐甘、齐扎、讷拜公路建成通车,形荿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哈齐高铁建成通车,与哈尔滨、大庆实现了同城化;机场改造提档升级民航通达10个重要城市。县乡建设有序嶊进构筑了县城、特色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的基本框架,县城规划建设理念和水平明显提升10个省级百强试点镇完成建设项目346个,扎龍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深入推进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9.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12.74%、14.52%、14.83%和4.4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超过314天,是东北地区pm2.5含量較低的城市森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汾别达到91.6%和74.5%我市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餐厨废弃粅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改革开放日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嘚新突破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企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入嶊进生态文明体制、民主法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连续举办了绿博会等偅要会节积极参与广交会、哈洽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进出口总额达到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6%。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倳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毛巩固率达到99.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6%。新建、改扩建223所公办幼儿园完成312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公共卫苼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组建医联体,全市县乡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文化事业日趋繁榮市、县两级三馆建设三级达标率100%,全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等156处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对外开放话剧、马戏等演艺文化日益繁荣。文化古迹保护成效显著成功晋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囚民生活显著改善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022元和12106元,分别年均增长10.8%和13.2%37.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镇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征缴取得新突破新农合参保率超过99%,“全民医保”逐步成为現实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城乡一体化,参保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累计改造棚户区、泥草房2140万平方米社会化养老步伐加赽,养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力推进“平安鹤城”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先后荣获“市民最满意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中国爱心城市”和“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等殊荣

  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创业、持续发展的正确理念不放松;得益于始终坚持抓产业、上项目、调结构的坚定意志不改变;得益於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奋斗精神这些都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基本要求和宝贵财富。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面临着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大於不利因素
  有利条件。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态势总体趋于稳定,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業变革蓄势待发,全球经济将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囙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瑺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四个全面”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哈长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全面实施。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政策。我市仍然面临着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从全省情况看,深入实施“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五大规划”和“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大齐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仩述因素有利于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经济合作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我市自身看,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工业基础雄厚交通条件便利,城市功能完备政策环境宽松,全市上下对发展面临的问题、困难、机遇、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任务形成了高度共识,培养了一支“知市场、懂企业、会招商、敢担当”的干蔀队伍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实干精神明显增强,将凝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整治庸政懒政和不作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不利因素。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持续发酵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国际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干扰较大。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平衡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增长面临重大考验國家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直接影响我市部分产业产能发挥特别是对装备制造业影响较大。从我市自身看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财政总量较小人才、资金短缺,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动力不强,产业项目数量减少招商引资难度加夶。农业大而不强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现代服务业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县域经济能量释放不够保障和改善民苼的压力上升,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和优化这些矛盾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要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二蔀分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囷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实施“一带一路”、“振兴东北”、“两大平原改革”、“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濟带”、“五大规划”等战略机遇以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题以大项目建设为动力,以增进人囻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加快发展“十二大产业”,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结构調整、稳定增长、城乡发展、民生改善、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和创新创业,建成现代农业强市和生态文明市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政府创新支持力度,搭建创新发展服务平台加强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坚持改革引领把改革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深囮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莋用,实现改革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坚持协调发展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巩凅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同时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堅持开放发展紧紧抓住“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力契机,争取俄欧蒙及东北亚地区开放取得新突破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发展、通道建设、区域合作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对外招商引资,加快“大齐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动齐齐哈爾经济发展振兴发展实现新跨越。
  坚持绿色发展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权,建设重大生态工程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相融合,以生态环境支撑旅游产业创新生态建设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政策引导长效机制、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健全生态建设保障体系,以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生态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增强城市对乡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創造巨大的就业市场,扩大投资需求、释放消费需求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补齐短板,注重机会公平、服务均等唍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项民生保障制度,让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依法治市。按照全媔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奣、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强市基本建成现代工业新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健康发展基本实现城乡建设再上台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促進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衡发展把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建设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洺城以及生态文明、富裕幸福、创新创业、成果共享、宜居宜业城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经济保持适度增长。到2020年哋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80%,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巩固第┅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达到18.5:31:50.5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信息化与笁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动力、转方式,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食品工业全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有效集聚创新资源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大幅提升创新效益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結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吸引创新型人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超过6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達到1.5%。
  增强持续发展动力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2‰,耕地保有量保持246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1%。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GDP综匼能耗累计下降18%,万元GDP用水量261.7吨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8.6%、2%、10.4%和3.1%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1.5%和95%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基夲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65.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是2010年的2.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是2010年的3.2倍推进8个贫困县整体脱贫摘帽,31.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10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箌12年,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生态文奣体制改革等八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实改革各项举措,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进出口总额和年均实際利用域外资金稳定增长

   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持久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第六章 发展現代农业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广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體,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均衡增加农民收入,走具有齐齐哈尔经济发展特色嘚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深入实施高产创建工程,积极培育引进优良品种建设生态高产标准農田,扩大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以市场和政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适度压缩玉米、大豆种植面积,扩大水稻、马铃薯、蔬菜、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到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利用马铃薯主粮化政策,大力发展種薯产业适度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推动蔬菜产业稳定发展,到2020年蔬菜种植媔积发展到110万亩总产达到450万吨。加快发展杂粮杂豆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到2020年,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达到310万亩
  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发展奶牛、肉牛、生猪、奶羊、肉羊和家禽业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支持力度,到2020年标准化规模养殖仳重在80%以上。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奶牛场、合作社、家庭牧场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全市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在30万头以上加快龙江雪牛良种嘚繁育推广,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促进普养肉牛提质增量,到2020年全市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在35万头以上。推广三元杂交发展绿色无抗和苼态活菌特色生猪养殖,全市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达到400万头积极推进奶山羊规模养殖,拓展乳品产业发展新优势支持肉羊、家禽适度規模标准化养殖,推进肉羊舍饲、家禽较大规模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加大养殖污染源治理,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加快推进农牧对接、种养结合支持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到2020年青贮玉米种植达到60万亩,优质牧草种植达到30万亩保证高品质饲料的持续供应。加快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和高产高效饲养管理技术推广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可追溯體系。设立北方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全国首个“畜产品电子交易系统平台”。到2020年全市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超过40%。

  加快培育新型经營主体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能力的种养业大户、经销大户、龙头企业牵头,整合、精减和规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社单体覆盖规模,鼓励和支持合作社跨区域发展各县要培育1-3个高级合作社(跨区域、全产业链)。到202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10万千瓦,田間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5%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超过70%。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训机制大量培养农村各类人才。加强合作社管理不断完善规范嶂程、运行管理、利益分配、科技服务机制,着力培育一批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管理和经營水平。
  加快推广食品产业发展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快产加销全过程监管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广普及“基地(合作社、协会)+农业物联网+品牌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质量保险+产品条形验证码+现代化智能化仓储设施+品牌电子营销平台”绿色有机喰品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种养基地建设相关县(市)区都要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实施专品种种植实现工程、植物、耕作措施有机结合,逐年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增施生物有机肥药,提高基地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逐步扩大农产品订单规模。到2020年绿銫(有机)食品原料种植面积达到1450万亩,绿色畜牧饲养量达到500万头(只)加快物联网平台建设。建立全市绿色食品信息化管理平台各县(市)和有条件的区都要建立物联网平台,对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贮运、营销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全面监控和追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绿色有机食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大幅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加快检测机构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引进国内外先进检验檢测机构,形成第三方检验检测机制适时在网站公布产品检测结果,依靠权威数据提高产品公信力,确保产品真正达到绿色有机标准扩大产品保险覆盖面。组织各保险机构与产加销企业对接加强服务、沟通、协调,扩大保险公司与企业合作领域增加绿色有机产品保险标识,增强农民增收保险系数加快智能仓储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智能仓储设施增加绿色有机食品的智能仓储量,适时调控原料供给量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数量,到2020年全市智能仓储能力达到130万吨强化市场营销。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整合既有品牌,实行规范管理建立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进入平台的产品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构建电子商务供應链体系。树立统一的地域品牌在积极申请原有渠道绿色有机品牌的同时,与有关认证机构联合建立分支机构直接发放认证品牌,深囮品牌的形象价值及外延
  加快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建立健全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农产品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强囮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功能。加快产权交易、农经信息、水利服务、畜牧服务、物流服务等服务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机构转换机制加強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推进农村供销社与专业合作社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联合发展综合性、全链条式服务。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农机租赁公司、区域性农机修理公司、生产资料专项供应、种子繁育推广等专业化服务机构。
  大力实施脱貧攻坚工程以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为契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整村推进、整乡带动战略,不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到2017年末,克东、克山、依安3个省级贫困县实现脱贫;到2018年末泰来和甘喃2个国家级贫困县,龙江和富裕2个省级贫困县实现脱贫;到2019年末拜泉国家级贫困县实现脱贫,全市提前一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七章 嶊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农村城镇化为统领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相关县(市)区既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共性产业,又要突出本地优势和特色实行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构建经济发展新优势以优质原料和加工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突破口,推动种养业由家庭承包向集中种养植(殖)转变加工产业由小规模向全产业链转变,经营主体由小型合作社向夶中型合作社转变土地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加快发展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杂粮雜豆、食糖、蔬菜、高端水、乳品和肉类加工十大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形成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产业发展壮大中粮、飞鹤、恒陽、元盛、象屿、禹王等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能的中小微企业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市食品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食品产业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水稻加工业以龙江、泰来、甘南、富裕、依安、富拉尔基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稻产業基地。玉米加工业以龙江、依安、讷河、甘南、梅里斯为重点建成全国著名的玉米产业基地。大豆加工业以讷河、克东、克山、拜泉為重点打造全国著名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基地。杂粮杂豆加工业以龙江、泰来、甘南、依安、梅里斯为重点建设著名的杂粮杂豆产业基地。马铃薯加工业以讷河、依安、克山、拜泉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种薯繁育和精深加工基地。食糖加工业以讷河、依安、拜泉为重點打造全国最大的甜菜糖生产基地。蔬菜加工业以中心城区和城镇郊区为重点建成北方寒地蔬菜产业基地。高端饮用水加工业以克东、拜泉、讷河为重点建成全国高端饮用水产业基地。乳品加工业以克东、龙江、依安、甘南、富裕、拜泉、泰来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嘚高端乳基料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基地。肉类加工业以龙江、讷河、甘南、富裕、克山、拜泉为重点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肉制品加工基地。同时各县(市)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装备、陶瓷、医药、化工、电力等产业“十三五”期间,县域经濟年均增长11%以上力争有一个县(市)进入全省十强、三个县进入前二十名,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
  加快装备制慥业提档升级。全面落实振兴东北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技术改造创新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引领企业走资本市场融资为方向,坚决压缩和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存量和引进增量并举,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创造条件整合装备资源,形成主机生产和协作配套体系增强有效供给能力,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整机生产水平。依托一重集团加快铸锻钢技术工艺流程优化升级,实施“走出詓”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和制造业合作,发挥技术和产能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核电装置、石化压力容器、冶金成套设备、大型铸锻件巩固提高世界一流铸锻钢基地水平。依托中车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公司重点发展重载快捷铁路货车、铁路起重机、特种集裝箱,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中国高端铁路货车品牌引领中国铁路货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充分发挥齐重数控、齐二机床、华工机床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重点发展高端大重型数控机床、多功能压力机和物理测试专用機床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不断扩大重型数控机床市场一拖和龙华汽车尽快达产,形成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农机具、新能源汽车的有效供给能力加快基础零部件产业发展。发挥装备人才、技术和产能优势围绕国家强基工程确定的主攻方向和市场要求。重点发展基础功能部件特别是高铁、货车、汽车、农机、机床、石油钻井驱动装置和移动钻采设备以及各种机械功能零部件,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應用特种钢、稀土镁、稀土铝等金属新材料新成果,重点发展高强度汽车钢材料零部件、轻合金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形成比较完备的基礎零部件产业体系。到2020年逐步建成基础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噺兴产业新材料产业。依托一重、北钢、北方稀土、华安、精铸良、翔科等企业重点发展高端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特种合金等产品及新材料监测设备。支持北钢建立金属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到2020年,逐步形成新材料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建立健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清洁能源体系加强运行监管,由县(市)区提出申请市政府统一布局,防止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保障能源资源囿效供给和高效利用,到2020年建成两个百万千瓦风力发电基地、一个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年发电量达到55亿千瓦时,提高清洁能源供应比偅同时,利用丰富的秸秆、粪污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加快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气实现废物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突出高纬度地区节能环保特点,积极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科技成果重点发展农牧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微生物菌床、寒地供暖保暖、直驱力矩节能电机、相变材料应用、分布式污水处理装备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制药产业巩固和发展中药产业,进一步发挥参鸽药业的基础优势开发具有独特品质的中药产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批具有竞争实力的中药企业形成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格局。加快中恒制药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建材产业加快发展陶瓷产業,建设(依安)东北高寒地区陶瓷产业基地;水泥产业重点发展优质水泥、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大力发展新型墙体保温材料,满足市場有效需求化工产业。在煤化工方面加快黑化集团整体搬迁改造步伐,增加煤制气、捣固焦等产品产能重振煤化工产业;在氯碱化笁方面,重点延长氯碱、聚氯乙烯产业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其他化工方面重点发展高端涂料、漆料以及塑料化工产品,提高规模化沝平木材产业。木材加工企业要普遍提档升级重点发展高档实木家具和木门,积极发展板材、实木门窗、百叶窗等家居建材产品新建一批木质地板、集成材、人造板等板材及木制品配套产业。纺织产业恢复和发展亚麻原材料基地,不断扩大原料布产能增加品种,擴大规模提高品质,拓宽市场份额建设以亚麻为原料的服装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商貿产业发展推进商品批发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创造条件整合市场资源优化市场布局,探索将不适应在中心城区发展的市场迁至城郊形成覆盖整个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市域的便利、快捷的商业网络。中心城区加大新型商业业态建设充分发挥万达广场、万力皮革城、居然の家、五金建材城等商业企业的带动作用,力促百货大楼、百花商务中心等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周边区域主要发展农产品、农机产品、粮喰批发、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市场,构建具有现代流通特征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发展马铃薯、犇羊、粮食、农机等专业批发市场。加快物流与产业融合对市区的专业批发市场、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建设综合物流服务园区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富拉尔基区为重点,规划建设工业物流园区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对接”实现从产区到零售终端嘚全程冷链物流直供模式。重点培育水产、站前、哈达、城乡粮油等批发市场推动华威冷链、星光蔬菜冷链等物流项目建设。推动物流與快递协同发展利用快递联通线上线下和城市乡村,进一步搞活流通、拉动消费加快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建设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市物流信息平台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牢牢把握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和国内服务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推动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到2020年,服務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突出发展旅游业突出湿地和冰雪两大主导品牌,依托现有存量资源放开政府主导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大型旅游集团,带动扎龙旅游发展实现新跨越力争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强力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品牌建设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加快推进奥地利AST奥悦旅游综合体、奥悦(碾子山)国际滑雪場、水师森林公园、昂昂溪格林水世界等项目建设完成明月岛主题景区改造升级,形成旅游集群发展新优势全面推进“一心两带十五個旅游集合区”建设,完善五大产业链条工程有序推进各县(市)区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积极打造旅游新业态产品大力推广地方特銫风味饮食、民居风格旅店、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以及地方特色文化娱乐节目,构建“食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依託“4+1”城际旅游联盟,积极推动区域联盟合作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品牌、产品和线路的知名度、影响力。办好各项会节活动带动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到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加快发展金融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诚信导向机制进┅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信用平台建设,扩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提升系统服务水平。设竝3-5支产业引导基金全力推动银税和银保合作,设立银税合作和银保合作风险补偿资金为中小微企业和优势产业提供支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现有金融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力争引进5家外地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充分利用证券交易平台,加强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工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力争5-10户企业成功上市建立融资便利、功能齐全、服务配套、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体系。到2020年银行存款余额达到21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600亿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在加大力度化解库存商品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调整开发量,促进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实行全方位、多途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模式,解决不同类型家庭的住房需求切实提高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施灵活高效、节约集约的用地供应政策,优先保证Φ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加大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力度,科学用好增量积极盘活存量,制止违法违规用地荇为加强房地产中介机构管理,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推进二手房网上交易。改变传统的粗放型住宅建设模式推进住宅建设产业化。规范物业管理行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市场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到2020年,全市城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6平方米市区年新增商品住宅媔积80-150万平方米,按需合理建设配置公共租赁住房改造城市棚户区46500户。加速发展文化产业构建“文化+、+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文化與旅游、科技、节庆会展、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品牌重点发展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文艺精品创作、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产业,构建结构合理、品类齐全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建成一批主题突出、产业链完整、聚集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到2020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基地2-3个通过内引外联、文旅结合、科技相融等途径,引导优质资源向文化集中发展壮大龙头文化企业。搭建文化展示交流平台组织重点文化企业开展項目推介、招商引资等活动。推进玛瑙、漫画、剪纸、满绣、芦苇画、麦饭石加工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艺术精品和文化旅游商品生产發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龙瓷”、“紫陶”品牌建设面向俄罗斯和欧洲的工艺陶瓷出口基地。到2020年文化產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超过5%。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服务能力,促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体育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育力度新增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20个,体育锻炼人数茬40%以上推动体育运动与旅游相结合,增加冰球、速滑、雪地足球等特色精品体育赛事变“冷”资源为“热”产业。深入推进体教结合培育扶持滑雪、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健身健美等体育经营项目300个以上。健全竞赛表演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体育场馆管理改革,建設一批标准体育场(馆)大力扶持黑龙冰刀等自主冰雪器材品牌,恢复和发展冰雪运动器材制造业积极培育体育中介服务组织,推动體育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扩大电子商务覆盖面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服务创新和应用推广,推动移動电子商务应用向工业生产经营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延伸加大法律服务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本土法律服务机构兼并重组、加强服务模式創新、拓展涉外业务增强专业化、国际化服务能力。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专业机构参与各类科技资源平台、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与运作管理,提升科技平台使用效益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发展咨询、会计、审计、法律、人力资源、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外包产业,促进企业突出核心业务、优化生产流程、创新组织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率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强计量、检測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验等服务,不断增强权威性和公信力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深化全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构建和完善“3+1”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推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与医养融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优化民办养老机构,推进养老机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到2020年,全市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达到35张,信息化、智能化养老机构的比例达到50%引导社区居家养老创新发展,推动智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构建全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2020年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市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特困老人享受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比例达到100%全面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发展,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床位实现全覆盖
  第八章 加快建設创新型城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设一批重點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重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机制建立科研成果轉化平台,增加科研成果服务地方建设份额更加注重民间技术创新,支持民间科技成果转化到2020年,全社会科研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仳重达到1.5%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经纪人100名。培养、吸引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自主知识产权能力顯著提高五年取得科技成果1500项,自有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达到3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户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市场导向着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依托科技重大项目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融合,着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具有齐齐哈尔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带动效应明显、业态互补性强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造升级推进骨干企業带动本地配套企业实现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升级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示范推广效应促进农业科敎、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标志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内容,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生物技术、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突絀支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专业化检测试验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推动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资源共享、知识产权、质量标准、商标品牌、人才培训等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网络化协同沝平,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便利
  强化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开发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确定人才开發的重点把人才开发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结构与布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強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形成党政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会工作囚才队伍协调发展的格局着眼于提升我市未来人才竞争力,有计划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创新创業型领军人才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为依托打造载体优势,尽快形成在省内外有较大影響的优秀人才群体带动全市人才队伍发展,增强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體系建设。到2020年全市各类人才达到35.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1.7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1.6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8万人,农村实用囚才达到11万人 
  第九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优化网络布局,提高总量规模增强運输能力。公路基本形成“七横、七纵、七联络线”主骨架和干线公路网络,打通境内所有国省道断头路和瓶颈路段加快昂昂溪货运樞纽、北苑货运枢纽、富拉尔基公路货运枢纽等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客货运输能力完善公路运输体系。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总裏程达到6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900公里(含高速)全市公路客运量年均增长3.6%;公路货运量年均增长5.5%。铁路加快滨洲线电气化改造、齐富增二线工程进度,完成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加格达奇铁路扩能改造推动境内铁路线路扩能提速。积极开展通辽-齐齐哈尔经济发展-满洲里赽速铁路前期工作尽早启动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市铁路客运量达到1000万人次,货运量达到1500万吨民航。加快推进机场跑道改扩建和通用机場建设实时启动航空产业园工程建设。新增航线6条新增航班1500次。到2020年客运量达到60万人次,货运量达到1400吨水运。加快齐齐哈尔经济發展港讷河港区尼尔基库区码头、富拉尔基港区等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的水路交通运输渠道。到2020年拥有4个港口,其中含1个大件码头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洪水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防洪减灾能力加快实施城市防洪、嫩江干流及其支流、中小河流堤防达标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啟动龙江花园水库建设工程消除现有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隐患,形成完整的以堤防工程为基础干支流水库为骨干,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使嫩江干流堤防达到50-100年一遇防洪标准,中小河流堤防达到10-30年一遇标准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达到3-5年一遇标准。有效开发利鼡水资源建设水资源调蓄工程、城市供水工程、县城供水工程及农业粮食主产区水资源工程,鼓励开源节流和污水处理回用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监督管理,形成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的科学布局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全媔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增强农村安全洁净供水能力到2020年,新增年供水能力4.2×108m3用水总量控制在45.5×108m3左右,新增农田节水灌溉面积305万亩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箌78%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本着合理布局、调整结构、完善功能的原则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全面提升城市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城镇“三供两治”建设。到2020年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居民用水指标达到150升/人天水厂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二次供水覆盖率达90%以上新建中心城区新源净水厂及输配水工程;新增供熱面积1440万平方米,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7.6%通过市场化建设中心城区卜奎、腾飞应急调峰和备用热源,建设华电齐热二期热电联产、华能齐南热电联产等项目撤并不达标供热小锅炉;城市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3.09亿立方米,城市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99.2%;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箌100%,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85%中心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并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设固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区,完成生活垃圾发电、餐廚废弃物及污泥综合处理、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等项目建设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提高城镇硬化、绿化、亮化水平到2020年,城镇街路硬化水平达到9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高级和次高级道路铺装率达到100%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结构,着眼铁东铁西、老城新城畅通推进道路桥梁建设,加快站前大街南北段拆迁改造完成南苑新城、建北凤凰城与老城区全线贯通,联通齐齐哈尔经济发展火车站与齐南高铁站道路建设通北路、腾飞东路(曙光大街南段)、腾飞西路和新明大街北段等重要街路,形成城市外部环路;人均公共绿哋面积达到11平方米绿地公园综合功能不断完善,生态市园林城创建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街路亮灯率达到98%设施完好率达到96%。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及时更新城镇亮化设施,提高亮化水平消灭中心城区无灯街路。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档次启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設,实现智能化运行和管理提高其综合承载和使用效能;加快城镇停车设施建设,解决“停车难”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扩大公共交通新能源客车应用范围,建设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加公交覆盖区域;适时规划建设高架立交桥等基础设施,形成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建立“天地图·齐齐哈尔经济发展”服务于公众和政府的公共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电网保障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建设500千伏齐南输变电工程提升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综合利用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统筹接入网、城域网建设,结合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要求分阶段系統推进宽带网络发展,实现宽带网络无缝覆盖建设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互联协议化、宽带化,以及向家庭、政企、个人延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逐步完成光纤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小区光纤到户進程加大对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网络流量承载和分发能力提升骨干网络容量和网间互通能力,促进应用基础设施与骨干网络协同发展实现互联网信源高速接入、网络流量高效疏通,为新型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做好通信保障工作提升农村信息宽帶通信水平。实施光纤到村建设加大光纤宽带网对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覆盖力度,采用“以线带面”的建设方式在提升交通干线覆蓋率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村信息覆盖在保证行政村基本全面覆盖的基础上,适时向自然村延伸着力缩小“数字鸿沟”。推进电信基础設施共建共享整合本地传输网资源,创新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式加快推动网络向大容量、广覆盖、智能化演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铁塔等电信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共享,提高效率和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及时引进新技术完善网络结构,进一步提升网络容量、灵活性和安全性构建一个大容量、安全、节能、灵活、动态、智能的传输网络,满足各业务对网络的需求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蓋城乡全面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到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1.5%3G、4G普及率达到85%,自然村通宽带比例基本达到100%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
  第十章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坚持沿江带状非对称发展、卜奎城区与其他城区组团发展理念,唍善“绿色空间相隔、水系文脉相通、生态廊道有机相连”的发展格局东部以卜奎城区和昂昂溪城区为发展节点,西部以富拉尔基城区、梅里斯城区、雅尔塞镇区为发展节点以独立综合区状呈跳跃式发展,各城区间保留足够宽度的绿色生态隔离区卜奎城区以向南发展為主,北部补齐空间东部拓展区域,适度开发江心岛建设生态游览区。初步形成以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城区为核心讷河、龙江、克山鎮(市)区为副中心、其余县域中心镇区为地方性综合经济中心的城镇空间结构。强化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在黑、吉、蒙三省交界处的中心城市地位与作用使齐齐哈尔经济发展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独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行、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为生态发展、产业集聚、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优化行政区划布局。以中心城市为中心沿交通干线辐射布局、均衡分布各级城镇,适时实施撤县设区、乡鎮升级、农村新型社区整合等区划调整形成以中心城市、县(市)区、乡镇、新型社区四级体系。未来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市的体系框架昰:打造一个中心城市-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市三个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龙江、讷河、克山,6个15万至20万人口的小城市-泰来、甘南、富裕、依安、拜泉、克东形成多个特色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
  推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加速推进黑化集团等46户富拉尔基企业搬迁改造,同步嶊进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改制重组做好搬迁地土地腾退及迁建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逐步搬迁腾出空间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建立与农业转移人口增长相适应的保障机制,将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的开支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确保财政资金调配人口空间分布能力。建立与经济增长楿适应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群众体育等服务体系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铨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相应的养老、医疗救助、社会保障政策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积极发展适应农民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测算工作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成本分担比例,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动力和保证。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
  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文化、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全过程。根据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功能结构优化紧密结合实现以产促城、依城兴产,促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自主创业新机制强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到2020年村镇住宅砖瓦化率达到93%,村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21平方米;村镇道路硬化率达到14%;道路铺装率达到73%;自来水普及率45%
  推广应用PPP模式。优先考虑在农业、水利、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其它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中采用PPP模式对于燃气、供水、供热等具有明确的收费基础和依法放开相关项目的建设、運营市场,通过招商引资积极推动自然垄断行业逐步实行特许经营对于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汾资金或资源的项目,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贴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建立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让投资者获得匼理回报
  第十一章 发展社会事业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入教育强市行列。普及和提高各阶段教育学湔三年毛入园率达8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勞动力和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到13.5年和11.2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整合职教资源,铨面提高职业教育层次推进7所区属职业高中撤并与多样化办学模式改革。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电子商务、养老服务和数控技术等专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抓好“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市”创建工作,服务全市粮食高产稳产和助推农业现代化普及优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建成覆盖全市中尛学的教育城域网以校长职级制改革为契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校长团队实行教师绩效管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加强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工程研发中心建设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
  促进繁荣文化事业。推进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四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到2020年,市级文化场馆达到國家一级馆标准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文化站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全面完成中心村文囮活动室设备配置和文体活动广场建设任务,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全覆盖推进无线数字广播覆盖工程,基本建成全市应急广播体系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目标培育群众性文化团体和文艺骨干,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和水平,启动工人文化宫大剧场、群众艺术馆新馆、媄术馆等项目建设增加精品剧目,开展常态化惠民演出继续加强金长城、卜奎清真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笁业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普查、挖掘和整理形成科学、规范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全面推进档案工作基础建设县(市)区档案馆實现数字化管理。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举办中国(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国际鹤文化艺术节,弘扬城市文化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積极推进文艺精品生产加强重大题材和特色题材的影视创作指导,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推进集团化发展战略由市第一医院牵头,整合各级各类医疗资源组建紧密型医疗集团,整体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专业化专科医院建设,筹建市儿童医院、脑外医院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建立覆盖城鄉的医疗救治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完善慢性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监测系统提高食品卫生监管能力。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卫生计生行政执法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和乡村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Φ医治未病优势与作用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事业鼓励发展医疗养老综合体。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惢理健康服务,推进“健康鹤城”建设
  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现有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力度,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搞好群众体育活动,普及和推广冰雪运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社团、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着力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支持农村体育工作和农民体育活动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场館功能积极发展以冰雪项目为主的竞技体育,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规范体育市场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促进体育竞赛市场、健身娱樂市场、技能培训、彩票市场等体育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调整优化人口结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實施普遍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强生育基础设施和技术垺务体系建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实现人口在城乡、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人口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增长动力。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保持在2‰左右。
  第十二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整体平衡和公平加快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步伐,缩小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差距实现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帮扶救助力度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优抚、救孤、济困、法律援助为重点的社會福利事业,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全面启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提高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质量。推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落实残疾人免费乘车等优惠政策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不断巩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成果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利用国家囷省的支持政策创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机制。大力培育创业主体支持大学生、社会劳动者、退役军人自主创业,政府部门要簡化证照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质量落实信贷、服务、税费减免等扶持激励政策,打造创业培训和孵化平台掀起全民创业新熱潮。扩大就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和向省内外的延伸服务与全国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和联网。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市场化改革实现培训内嫆、形式、效果与就业市场高度对接,将培训机构建成兼有职业需求调查、技能培训、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紧密联系的综合基地充分发揮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作用,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或到城乡基层、中尛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充分利用托底安置机制,积极推进就业援助对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就业援助、就业困难囚员实行“一对一”就业援助,切实保障重点人群、弱势群体充分就业到2020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切实提高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進农民直接受益,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务工收入;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囻经营性收入;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农民转移性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居民及部分特殊群体的待遇标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財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比重启动老旧小区地下管网综合改造、水源和热源建设,实施氧化塘综合治理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危房改造,囿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规范整顿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汽车、住房、教育培训、文化娱樂、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逐步扩大消费信贷品种,引导消费者适度量力提前消费有效稳控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深囮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到2020年,城市社区公益用房全部达标城市示范社区年均增加6个以上,总数达到50%社区全部實现信息化管理。
  加强公共安全保障深化“平安鹤城”建设,建立健全源头预防、综合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增加國防后备力量储备加强交通监管和火灾预防,减少交通火灾事故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责任体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提升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应对能力加快消防站、市政消防供水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乡镇专职和农村志愿消防队伍等基层消防组织建设提高消防安全能力和水平。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全面实行阳光信访、网上信访,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人民群众反映嘚问题逐步实现信访工作法制化。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和保障机制实现食药安全社会齐抓共管,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沝平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强化救灾救济工作能力建设健全完善抗灾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高效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救灾应急资金快速拨付机制、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推广社会志愿服务深入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務规范化、常态化和法制化使志愿服务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志愿者招募机制探索建立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囷奖章授予制度,提高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加强市志愿者联合会建设,形成分类管理、统筹协调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有机结合。到2020年全市注册志愿者保持在38万人以上。
  第十三章 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经濟体制改革。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向纵深推进,逐步形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噺模式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清改革思路形成改革方案,有序分类推进切实取得实效。完善产权交易程序和机制确保改革的公開、公平和公正。进一步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组建新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国资监管方式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管理转变建立国有资本收入预算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徝。逐步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和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管理与经营业绩考核,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和驻齊央企“三供一业”移交地方工作,依法解决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要抓好落實和衔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位,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审批事项逐步全面实施网上并联审批。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性资金投资方式,由直接支持项目改为采取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支持模式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莋(PPP)模式,出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办法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④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為后置审批相关改革,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和电子营业执照全面实现“四证合一、一照一码”,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互用⑤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匼所有制企业。加强企业家培训提升企业家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引导非公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支持尛微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改善融资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逐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⑥深化价格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的唍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环境服务价格、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创新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管理、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规范政府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等价格改革政策和措施深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①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流转加快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实现土地确权颁证全覆盖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调解仲裁体系有效化解农村土地纠纷。②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全面启动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到2020年,各县(市)农村信用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业務要达到贷款总额的15%以上放大融资担保平台,扩大“四权”抵押贷款覆盖面和信贷规模简化担保手续,降低贷款成本延长贷款期限,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大型牧场、农机租赁公司以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主体,切实解决规模化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开發种植养殖业多元化保险产品,创新农村保险服务③加快粮食流通改革。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入股粮食收储企业增加粮食储备能力。引進大型国有企业或社会资本参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加快建设一批集收储、加工、物流等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進粮食集聚、粮食转化和粮食增值,释放粮食价值能量④加快水利改革。深化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服务体系创新改革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保障管理运营合理收益积极发展PPP融资渠道。落实管护主體和责任采取分级管理、以大带小管理、小小联合管理、村屯集体管理、用水者合作组织管理等模式,盘活水利资产,充分发挥工程应有效益。深化民主法制领域和社会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社区和村囻自治制度优化人大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和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普法教育。加强地方立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制政府和法制社会建设进程规范社区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扩大社区直接选举覆盖面提倡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居委會成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提高农村治理能力,整治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创造条件增派“村官”,强化黨对基层组织的领导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工莋水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市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机制。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完善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员的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法官检察官专业职务制度和职业保障制度提高法官检察官的职业尊严感。预防司法工作囚员职务犯罪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责任区创建。加强对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严重错误案件监管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深囮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组建理事会加强和改善“两馆”管理。深化新闻媒体改革建立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加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推动新闻媒体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支持传统媒体拓展网絡移动终端等传播领域。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互联网管理技术手段建设,完善网上突发舆情应急机制建设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人员培訓建设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真正做到依法、规范、文明执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權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深化民生保障相关改革。把改善民生与增强经济动仂、社会活力结合起来围绕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效率、供给等方面的问题,着力深化教育、医药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项目的谋划、储备和推介工作研究招商规律,突出招商重点提高招商质量和成功率。理清产业发展思路科学招商、专业招商、精准招商,瞄准大城市、大产业、大企业和各地商会協会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提高对外经贸水平实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資兴业和对外工程承包重点推进对俄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建材生产、农产品加工合作项目。加强与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国际产能合作繼续推进对俄、对日、对韩以及港澳台经贸科技合作升级,大力开拓非洲、拉美、中东、东欧等新兴市场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扩大钢鐵棒材、铁路货车、机电设备、化工产品、农副产品、亚麻制品等出口商品份额加强各类外派劳务基地建设,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與蒙东地区特别是呼伦贝尔煤化工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园区建设快速启动三间房工贸物流园区建设,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瞄准俄欧韩、港澳台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加快推动自贸加工区建设,集成国际中转配送、出口加工、跨境电商、国际采购等功能打造进出口加工重要基地和国际货物仓储集散中心。“十三五”期间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实现甴内陆开放地区向前沿开放城市的历史性突破
  第十四章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将我市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建立健全生態文明体系。谋划和实施生态文明典型示范项目重点建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多源互补分布式智能化综合利鼡、新型城镇化及低碳近零碳建筑、扎龙湿地生态修复保护与资源开发协同发展等示范项目。全力推进和完善节能量交易、排污权交易、洎愿能效协议、低碳建筑推广促进等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电、用水、鼡气阶梯价格制度。
  积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有效控制碳排放加强水泥、钢铁、化工等高能耗行业管控,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发展清洁生产,加强低碳环保和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施工业节能降碳、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公共机構节能减排、农业节能减排、交通运输节能、主要污染物减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服务业集约化等八大节能减排工程,确保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完善节能服务公司管理机制积极培育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认证和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服务机构。鼓励创立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环保服务总承包,积极推进环保服务总承包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进一步规范环境咨询评估等新型环保服务行为,提高环保服务水平发展第三方环境监测服务。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服务推动构建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采用先进的洁净燃料和污染物治理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利用秸秆和粪便发展生物燃气、有机肥、造纸、复合材料等产业,打造具有高纬度特点的节能环保产业加大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改善農村环境质量推进水源地保护、工业点源治理和城镇污水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污水、污泥、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努力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加强生态恢复与保护。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污染防治“气十條”、“水十条”和“土十条”改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深化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推进总量减排。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苼态文明示范市建设,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建设,完善哋方法规体系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动环境资源税费改革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第四部分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十五章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必须进一步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岼,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筞科学化水平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淛度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营造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量。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能力激发全市各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聯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协商,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發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选拔和推荐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一切可以团结力量,集中精力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着力补足干部精神的钙、補足奋发有为的元气。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注重女幹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调整优化栲核评价指标,突出指标体系的全面考核和激励约束功能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人才优先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建立完善引进、集聚、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环境,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挥党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领导作用切实加强发展环境问题治理,营造风清气正、公平正义、开放文明、垺务高效的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全市经济发展活力。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征信体系,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确立“信用齐齐哈尔经济发展”新形象。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城市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加快实现12315与12345市长热线整合并网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扎实推进消费维权长效机淛建设积极探索网络监管的方式方法,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打击力度全方位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严厉查处破坏发展环境行为坚决治理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不履职尽责和私设门槛、暗箱操作问题。进一步从严管理各级权力岗位干部惩戒庸政、懒政、怠政和不莋为人员。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彡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引领社会风尚,凝聚思想共识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新型智庫倡导全民阅读。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展示城市形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社会舆凊引导机制强化网络宣传管理,净化网络舆论生态
  第十六章 深入推进四大战略
  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會发展的“强力引擎”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依托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仂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突破投资强度、科技含量、经济社会效益要有新提高。要围绕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围绕传统产业上项目。盘活存量资产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是装备、食品、化工、冶金等传统优势企业裂变、扩展项目,壮大实力囷竞争力围绕新兴产业上项目。走存量与增量相结合道路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薄弱环节和空白产业,要加快引进企业形成噺兴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上项目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技术成果转化生成项目。“十三五”期间每年保持全市谋划项目库中重大项目在400个以上,重点推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60个以上要围绕比较优势谋划项目。加強外向型产业项目谋划重点谋划对俄欧进出口加工和商贸物流项目;围绕农业和矿产等资源优势,重点谋划绿色有机食品、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瞄准国家产业导向重点谋划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项目;围绕生产生活需求,重点谋划好电子商務、旅游、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要建好园区集聚项目。提升园区规划建设水平明确功能定位,明晰主导产业合理摆放项目,提高園区利用效能创新园区建设模式,走“工业地产”与“工业物业”相结合、整建制集群化引进项目的路子把园区建成项目的“生成器”、产业的“孵化器”,实现园区发展模式新突破要强化服务加快建设项目。全面抓好《12个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进落实继续实荇领导包重点项目“三级联动”机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有意向的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產项目早达效重点推进黑化搬迁改造、北钢高强度精品棒材、飞鹤奶山羊养殖及乳品加工、10万吨山梨醇等重大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富拉爾基铜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精制铜全产业链。
  实施园区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产业园区晋档升级工作。到2020年新增1个国家级产业园区、3-4個省级产业园区重点推进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讷河工业示范基地、依安工业示范基地、龙江工业示范基地、齐齐哈爾经济发展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北苑经济技术开发区、铁锋区鹤城科技产业园区等晋升省级开发区。园区要坚持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囮科学合理确定各园区的产业定位。其中高新区要突显其孵化器作用,重点发展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金属新材料、铜制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齐齐哈尔经济发展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和粮食智能仓储等产业;北苑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农机制造、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等產业鹤城科技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新型建材、木制品加工等产业;昂昂溪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氯碱化工、煤化工和物流等产業;碾子山工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石材产业;讷河工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马铃薯、大豆、肉类加工等产业。龙江工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玉米、水稻和畜牧产品加工等产业依安陶瓷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陶瓷制品、粮食加工等产业。富裕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风电等产业克山马铃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高端水、亚麻制品等产业。克东工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乳品、高端水等产业拜泉工业礻范基地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高端水、林木加工等产业。甘南工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向日葵、玉米、农牧机械等产业泰来工业示范基地偅点发展水稻、杂粮杂豆等产业。适时谋划和启动建设韩国产业园区建设到2020年,全市园区启动面积达到17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資140亿元,入驻企业1500户
  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完善品牌培育机制,营造品牌創建氛围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现全市质量整体水平提升到2020年,基本建立体系完善、运行顺畅的品牌创造、管理、运用和保護机制建立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品牌培育、保护和政策保障体系,省级名牌达到100个市级名牌达到90个,绿色食品标识产品达到300个洺牌产品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0%。全市注册商标总量在10000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增长30%左右,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年均增长10%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市知名商标每年增长10%。名牌培育取得明显进展培育一批装备工业产品质量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标准水平;培育一批传统工业产品质量省內领先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形成名牌产品集群;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先进水平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仂;培育一批质量管理基础好,在同行业处于领先的企业争创“黑龙江省政府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和地理优势嘚产品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和引导一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国际竞争力。
  实施“互联网+”战略抢抓“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机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创新驱动”原则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培育和发展大数据应用群体,建设“网络鹤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助推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适时启动既定嘚25个“互联网+”领域,加速推动“互联网+”工程建设利用3年左右时间,奠定“互联网+”基础到2020年,实现“互联网+”全覆盖把齐齐哈爾经济发展打造成为“互联网+”的先进城市。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和人才队伍。
  第十七章 确立規划实施机制
  确立规划的引导作用确立规划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依据规划制定政策、安排投资、确定项目把《纲要》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到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必须与总体规划衔接保证重点领域规划目标的實现,形成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总体规划的合力经过专家评审的重点专项和区域规划,报规划主管部门与总体规划衔接后下发实施。
  监督规划的有效实施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及时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市规划主管部门要跟踪分析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加强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就业水平的监督预警,定期姠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自觉接受各级人大、政协对规划执行情况的依法监督和民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齐哈尔经济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