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大小注码法11把和小最好的投个注法;是不是很有用?。

人民币逼人民,更逼人民的经济学家们。

如果我们将有关于人民币的各种专家预言做一个跟踪报道,戏剧效果奇佳。13与14年相接之际乃是软妹币最硬之时,经过汇改以来的二十喇年经济奇迹,软妹币 vs. 大美刀终于摸到了近似6:1的一个人生巅峰。所以在当时软妹币不软是人类的共识,自然大多数不太叛逆的经济学家也会毫无意外地屈服于这一趋势思维。比如《经济参考报》层采访一个叫赵庆明的经济大家,这哥们在14年初“人民币意外贬值”之际,表示“人民币升值一定是大方向,贬值只是小插曲”。此“小插曲论”好像还附和者甚众。

然后就是2014年4月连续跌至6.2左右,《某民某报》援引专家言论,得出“人民币不具备贬值基础”的结论,江湖史称“人无贬基”,已被收录于《天朝狗粮经济学成语大全》之中。其实我们事后诸葛看得明白,但是回到当时设身处地而云山雾罩,此结论还是非常符合惯性思维的。毕竟,“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存在,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回暖的势头,都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动力所在”。另外乡亲们,贬值一点算啥呐,“人民币许涨不许跌是强盗逻辑”

然后就是2015年9月跌至近6.4,专家呼吁“人民币不会趋势性贬值”,当然用词是很是鸡贼,啥叫趋势性贬值,估计咱二十一世纪的前一百年的升值趋势就算至今也应该还没有破功,在专家眼里统统都是技术性调整。然后继续跌至6.5,这厢也继续坚持“人民币不具备贬值基础”,但改成了“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基础”,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然后再跌至2016年初的近6.6,官媒喊出“做空人民币死路一条”;然后再跌到2016年7月的6.7,“让人民币贬值是国家的意思”;然后再就跌至了最近即将破七的语境,前文的大专家赵庆明再次前来卜了一卦:“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可能性, 半年内不会跌破7”,并“不建议一般家庭增持美元”。

多亏了谷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忘记经济学家们所说过的话了。

当然,鄙人并无任何资格与能力拿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们开涮,对他们我仍然充满了如同对待父亲一般谄媚的尊敬。我的中心意思是,经济预测这事儿吧,由于变量太多系统太复杂,你一定非要坚持一种纤毫无爽的精确预测(比如“半年内不破7”,这多容易被证伪啊),那就连推背图烧饼歌这类模糊化的谶语玄学都不如了,最最最容易被打脸。

但吾等吃瓜看客们千万不要以为经济学家是跳梁小丑,他们可能也是困顿于某一人性弱点不可自拔,或者贼一点的可能正在利用这个弱点为自己谋名谋利。此弱点学名叫做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当预言落空》(When Prophecy Fails)的中心论题。

该书讲了一个故事。1954年美国某一家庭主妇,突然有一天宛如被开了光,逢人就说:老娘我收到外星人的末日预言,本年12月21日的半夜里地球就要毁灭,唯一的出路就是坐外星人的UFO逃出升天。或许由于该主妇很有人格感染力吸粉能力特强,一时间居然给她吸到了几十个信徒,不少甚至不惜抛家舍业也要跟着她来拥抱末日。但是这玩意儿很容易被证伪嘛,很快就到了预言中说好的那个末日,结果,岁月静好,连屁都没一个。

一般人肯定认为如此这般信徒们是不是要把该主妇抓起来打一顿了。其实不然啊,信徒们依然感恩戴德,并留下了若干行被救赎的眼泪:他们认为他们的虔诚感动了上苍,以至于地球免受毁灭。这样想来,我们都欠他们一句谢谢啊。

这个就叫做认知失调,当你有一个强烈信念并且你还因此做出了卓绝的行动,但事实的发生却无情打你脸的时候,你咋办,你能马上去摧毁这个信念?这在心理上忒难接受,一般人是万不会这么干滴;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你很可能是用一个新思路来重建被摧毁的信念,而以此消解认知失调。

所以才会有屡骗不爽的某些股神嘛,可以三番五次地对同一个受害者下手,不要以为是受害者太蠢,他们说不定正在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借口来维护内心里敬仰的那个大师呢,这样才能解开认知失调的结;所以才有我们拿着某一个命如流星的股票但随股价的节节奔溃而不停调整我们持股的逻辑,我们对自己说:不是股票不好,是这一届股民不行;所以才有专家们乐此不疲地预测不断被打脸,但是喷个云南白药照样稳坐专家席,觍起个脸继续新的预测,因为要么他已经化解了他的认知失调,要么他认为你已经化解了你的。

—————————————————————————————————————————

我讲这些纯粹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恶趣味,与我今天想讨论的主题没有半毛钱关系。各位可能会以为我要从人民币贬值之大势所趋来破题,从而切入配置海外资产的必要性,但我实无此意。为啥要配置海外资产我在这篇文章里就解释了 ,全文未提“人民币贬值”甚至未提“贬值”俩字,因为我认为这好像不是太重要。(另外说一句,虽然大家盯美元盯得紧,但是要看人民币是否真贬值应该去看人民币指数,稍微排除一点美元强势的因素。)

我的意见是无论人民币会不会贬值,从长期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你都应该要考虑配置海外资产,尤其是发达市场的权益型资产。

现在各种鸡鸭鹅汤文铺天盖地讲全球化资产配置(或者仅仅来恐吓你去换港币换美元),逻辑起点基本上都是人民币的贬值预期,用K线图来勒着你;但是啊但是,你如果是怕人民币贬值而去配置美元资产,这在我看来跟怕房价涨而去买房一样,都是被迫的从众行为与反身性的作祟;如果仅仅将之当成“让资金出去避避风头”,那结果很可能是一地鸡毛。既然九牛二虎已经将资金送出海,那不如眼界放远一点,去进行一个周期稍微长远一点的配置计划。

—————————————————————————————————————————

好了假设你美国券商的证券投资账户开好了,钱也汇到位了,now what?

在跃跃欲试要割美国韭菜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说说如何尽量自己别被割了韭菜吧。美股市场不像国内市场有那么多全方位防侧漏的监管呵护,老美非常强调人的自由,其中当然也包括作死的自由,你非要作死是不会有人拦着的。所以美国各种风险金融产品的门槛都很低(除了对冲基金之类),只要是个人就能玩融资玩期权,你能享受极大的作死自由。

但是既然资金都已经九牛二虎突破出海了,我们能不作死尽量还是不要作死。以下的一些小结都并不是来自于道听途说,全都是我这几年来亲眼所见的一幕幕人间惨剧,那个惨像让人毛骨悚然,冷到我穿着棉大衣都要激凸的地步。

四个切JJ级别的“千万别”

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美股市场上有个割韭狂魔,叫做期权,与香港市场的涡轮相似,割起韭菜来简直是螺旋割(要不怎么叫涡轮呢)。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在到期日之前能够以某种价位买入或者卖出某一个股票的权利,看涨期权叫做call,看跌期权叫做put。

美股开通期权几乎没有什么门槛。一般券商会让你提交期权申请,就默认你十分了解风险条款了;期权申请表上会询问你投资经验个人净值等信息,但完全不需要证据支持,数字示你只要敢填券商就敢信,因此理论上你只要是个人就能开。

期权带来最大的心理诱惑,就是你放起杠杆来可以大胆销魂。比如你只有1000美金,那么现价93美元的阿里巴巴的股票撑死最多也就能买个10来股;但是2016年12月17日到期的行权价为93美元的买权一个合约(对应100股)才230块,这样我1000美金就能买至少四个合约,对应400股,这是多少倍的杠杆?

而且这个杠杆看起来好像风险还很可控耶,我亏穿了也就亏掉买期权的这个1000块。以小博大、一本万利、稳吃三注、以有限换无限,失去的只是枷锁而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别人忽悠你去交易期权无非就是这些说辞。

但问题是期权交易你付出的权利金不管多小,都是你在这一笔期权交易上的全部本金,而“本金全损的巨大可能性”就是期权交易者的墓志铭。我一直坚信只要你不是所谓的“强庄”或者有内幕信息,短期股价走势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下注期权无非就是一个随机二元五五开的赌大小。然后,作为你投资时最好的朋友——时间——这次却是你最大的敌人。

而且期权交易券商们佣金不菲(所以券商们当然喜闻乐见于给你开通期权),且由于做市商制的存在,你在买卖远期期权或者深度虚值期权时价差(bid/ask spread)将会非常大,来回倒一次就脱一层皮,这些交易的暴戾摩擦只能让你陷入更为不利的境地。

用所有本金去放手一搏,说句实话,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投资有足够的确定性值得你如此去做。无论是什么样的好机会,只要她是一个不确定的机会,那么押上所有本金就不值得。

最后我还是那句话,玩期权的如果那几个希腊字母都还没搞明白就要上前线打鬼子,那么就是去做送财童子;除非你就是命硬就是好运如桃花,天生自带财神光环,这样的人已经超出鄙人的讨论范围。

当然期权也能用来做各式眼花缭乱的对冲(hedge)或组合,比如你可以卖出持保看涨期权(covered call,指持有正股,并卖出对应的看涨期权call),你可以买入保护性看跌期权(protective call,指你持有正股,并买入对应的看跌期权put来对冲下跌风险),你甚至可以同时持有正股、卖出持保看涨期权、同时再买入保护性看跌期权,来组合成炒鸡有安全感的保护性金领子(protective collar)。而我个人一直狭隘地坚信只有对冲才是期权交易的唯一正途。

反正这事我已经长文畅谈,一样是杠杆的致命诱惑,一样是甘当时间的敌人,一样是到头来怀抱一堆废纸长吁短叹,一样是以投资之名行博彩之实。

仙股严格上是指5美元以下的股票,现实中常指股价不到1美元,总之就是低价股,你见到绝不会认不出来。仙姑大概有这么几个特征:1. 价低;2. 流动性如城门砖,交易量寥寥,由此也造成bid/ask 价差很大甚至没有bid/ask;3. 常见于柜台市场(OTC markets),非交易所挂牌,几乎无财报透明度。

我也不是说这样的股票你一定赚不了钱,但是其价格低廉或者在OTC交易肯定都是有某些原因的,咱国内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碰到此类仙股千万不要孤注一掷,不然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到时候你只能望股兴叹,因为你连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也找不到人来告诉你。

很多人说我本金规模小,只能买买仙股怎么办?这句话是个假命题,千万不要破罐破摔。如果你只有1000刀,那么这1000刀对你而言就是100%的可投资资产,就是净值1.0,就是你投资的光辉起点,那与其买1000万股仙股造掉(没错,这就是1000刀能买到的最便宜的仙股的数量),不如去买1股亚马逊(没错,1股也可以买),然后放它个十年。

我认为应该避免投资仙股的最大原因是:风险/收益比不匹配,你承担的风险对于你可能获得的收益来说实在太大了,期望值非常低。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我明明看到某个大仙几天内就从几毛到几块了啊;问题是你知道整个市场上如蝗虫之群一般满满地趴着多少只仙股吗,你要凑上那几只大仙,那不如去买双色球啊。如果投资某个股票的期望值如同买一张彩票,我认为这个就是送钱行为,除非你能把买彩票这件事眼睛不眨地叫作投资。

我不记得曾在哪里听到某个革命先烈说过:如果你要交易仙股,那不如拿个打火机来烧钱吧,这样至少还省事一些。

这个其实可以说是仙股里的战斗仙。所谓的破产股都是指进入破产重组程序(美国破产法第11章,Chapter 11)的股票,有一个巨大的特征就是代码尾部带Q,比如SUNEQ、BTUUQ、LNCOQ等等,还有一些我虽然记得代码但是查一查都查不到报价了,为啥呢?因为它们都已经升了天。

破产股的杀伤力我还是引用美国证交会(SEC)致投资者的箴言,毕竟人家权威:

“投资者在交易破产股票时务必特别小心翼翼,因为其极具风险并很可能带来财产损失。就算公司脱离了破产程序,在多数情况下,债权人和债券持有人会摇身一变为公司的新股东,而你就只能抱着废纸哭。大多数的重组方案会取消公司现有的股票。就算在少数情况下老股东能够参与重组计划,他们的股权也会被稀释到他亲娘也认不得的地步。”

四个剁手级别的“最好别”

再强调一遍,美股市场不像国内市场有那么多的监管呵护,老美强调自由,当然也包括作死的自由。在美国开融资融券账户不像国内有那么高门槛,基本是想开就开,在不同的券商那开户可以拿到的融资额度也不尽相同。

融资这东西吧,我认为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能不用还是别用,对于一般散户而言没有什么投资(机)机会的确定性能大到值得你下完本金之后还要再借钱下注的地步。当然如果你真要有啥内幕或者你就是非要用融资,那么我建议你观察一下,美股有某些券商的融资利率确实是非常有吸引力,感觉好像白来的钱一样,这种时候要谨记做好风控;但是融资利率过高的我建议还是歇了吧,你别看好像每天利息就这么几块钱,但你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说不定还跑不过人家的融资利率。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融资杠杆的哲学与玄学已经让无数先哲斗嘴也斗尽了,我个人的意见是能不用最好,如要用就谨慎使用;利率高的就别用了,利率低的别用大了。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接飞刀了,想说接你不容易,随随便便一手血。我不否认逆境型股票里存在着大量的真金子真机会真的价投标的,但是还是那句话,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美国市场的最大敌人就是信息不对称,你很难能够将信息完整确定地了解到能让你伸手挨刀的地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逆境的公司各有各的逆法,原因五花八门。即便你信息了解得足够透彻,市场演起苦情戏来也可能让你如坐针毡。比如鄙人我今年就接了三把大飞刀(SDRL、RIG、VRX),刀刀穿手。有一些伪价投标的的飞刀如果当成价投接了,越跌越补,大家知道美国可是有完整退市制度的,最后你很可能会价投到恨不能拿门夹头的地步。

逆境翻转股适合于业内专家来投资,真的不适合一般散户。

做空又叫卖空或者融券,是指券商把股票借你,你去市场上卖掉,然后日后你再从市场上把股票买回来还给券商的交易行为。不知咋地,很多人觉得做空是个很霸气侧漏的武侠行为:我宛如英雄侠客大战某一拉升到让人作恶的泡沫妖怪,我对着喧嚣的人群振臂一呼:空你娘的——感觉好像很牛逼凛凛。

其实做空交易你最后是很可能要向很多恶势力低头的。第一就是理论上无限的风险,你做多股票最多赔光,你做空股票亏损的极限只能是天空。历史上有一个接一个的泡沫最后大出了人类的想象,一个又一个风云的空头倒在了泡沫破灭的前夜。其实吧,做人切忌高估自己,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看得出来有泡沫,很多时候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但为啥大家不都去做空呢?因为风险太大嘛。

最鲜活的一个例子就是创办老虎基金的Julian Robertson,在互联网泡沫之时只身做空科技泡沫股,颇有古时猛士的悲壮风采。老虎基金从1999年开始就做空泡沫科技股,一直空到纳指在2000年3月10日攀顶5048.62,结果老虎基金宣布在三月份清盘,顶不住了;到了五月纳指就崩溃到3000多点。这种做空做死在山顶的悲壮案例,却依然吓不住一代又一代的空头大战一个又一个狂暴的泡沫。

另外一个恶势力就是券商。你做空某一只股票是要看券商脸色的,理论上你无权一直持有空仓到天荒地老,有钱也不行。如果券商没办法借你股票了,就会勒令你买入补回(buy to cover)。被强制买入补回是做空的一个非常致命的风险,容易让你扼腕于山顶之上。

由于我本人对技术分析流持怀疑态度,但是我也愿意给他们疑点利益(benefit of doubt,意思是对这件事虽然我并不同意,但是我自己也有疑惑,所以我选择不去强行反对),所以有些人非要做day trade当然可以做,毕竟T+0的交易是美股市场的一大魅力。但是大家要注意一下佣金,美股的佣金收费是偏高的,做当日交易的摩擦成本可能会很吓人。假设券商佣金一笔交易5美元(算低的了),你每天做一轮来回的当日交易(round trip),就需要花掉10美元;一年大概有252个交易日,那么你一年在佣金上的成本就是2520美元。如果你每天做两轮就是5040美元,三轮就是7560美元。但对于很多当日冲销客而言,三轮,哥才刚刚热身呢......

所以尽量不要做当日交易,而且美国市场还有时差做当冲需要废寝忘睡,这个操心法容易把自己的血槽给操低了。

—————————————————————————————————————————

大概就先想到那么多了,还有啥坑大家可以补充。

那既然有那么多碰不得,到底啥能碰呢?下回再讲。

本文行文仓莽,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海涵斧正。 

 转载我是欢迎的,但请您注明雪球、署名陈达,在此谢过。 

 【羞射的推广】【感谢邀请,有幸成为了第一批推荐人! 球友们在雪球APP里点击这个链接 (请在雪球手机端打开),就可以足不出户开通美股薅羊毛了。 感谢雪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赌大小注码法11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