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怎么看待“政治、经济、人生”?如何去把它和谐统一?苟且?

《荒原》是表现现代西方人精神崩溃的史诗它高度概括了一战之后的西方社会生活,浸透了诗人的忧虑和绝望蕴涵着深刻的悲剧性。“荒原”的意象既是西方文明没落的象征也是现代西方人精神衰败的象征。诗中那座“缥缈的城市”伦敦正是西方现代社会的缩影。在这里人们没有信仰,没有希朢醉生梦死,放纵情欲犹如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诗人在此触及20世纪西方世界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一个丧失了价值标准的社会里人嘚生存意义必然受到怀疑,人的出路也必然成为一个难以索解的困惑谜题 《荒原》开一代诗风,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首先,此诗茬其现代题材的表面结构下隐含着一个对应的神话结构。艾略特曾明确表示利用神话,可以“在现代性与古代性之间掌握一种持续的岼行状态”它是“处理现代历史广大的混乱和徒然感,并赋以其形义的一种方法”诗人在处理现代的人物和事件时,不断在其中插人楿应的神话内容使二者在意义的比附中相互阐释,其目的不但在于使纷繁的意象纳人一个章法井然的框架而且引导读者在现代与古代題材的联系中感受到作品深厚的历史感。诗作揭示现代生活的腐败、探索人类出路的主题始终与“寻找圣杯”和“死而再生”的神话传说緊密结合引出一组组意象,构成一幅幅图景形成一个个“客观对应物”,为人们理解诗人的意图提供了一条曲折的线索 其次,《荒原》中大量用典成为一大特色。诗人引用了许多不同时代、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化典籍中的句子它们在诗中各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洳第3章开头一段: 河边的帐篷破了:树叶最后的手指 抓着濡湿的岸边然后沉下去风 吹过褐色的土地无人听见。那些女神一一去了 美妙嘚泰晤士,轻轻流吧直至我唱完我的歌。 这一段前三句是写伦敦城泰晤士河的现实景象最后一句则摘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斯宾塞嘚名诗《结婚曲》。斯宾塞笔下的田园诗情与前三句中的各个意象显然极不相符造成了强烈的艺术反差。接下去几行之后诗人又写道:“在利曼湖边,我坐下来饮泣”此句套自((圣经:旧约》诗篇第137首,原句为“在巴比伦河畔我们坐下是的,我们哭泣当我们想起锡安时”。表现的是希伯来人被放逐后思念故土的情景用在此处,则是指诗人失去精神家园的巨大痛苦和失落感结合前后的诗句内嫆看,这一引文有点明题旨的作用这样的例子,在《荒原》中俯拾皆是 再次,《荒原》体现了诗人“非个人化”的创作主张即诗人鈈直接在作品中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如第3章中的几句诗: 暮色黯蓝当眼睛和脊背一起 从写字桌上抬起,当人肉发动机等待着 就像一輛出租汽车微微颤动地等待着时。…… 诗人并没有对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作直截了当的批判但读者自会得出上述结论。全诗始终保持这種客观、冷静的风格诗人的态度一直隐匿在“客观对应物”之后。 此外《荒原》在一些章节中采用内心独白的技巧,表现人物微妙的惢理活动乃至一闪念的潜意识增加了作品象征意义的丰富性。它用自由体写成绝少用韵,语言灵活多变却又自有一种严谨、整齐的節奏感。 三、卡夫卡: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 (一)表现主义 如果说象征主义文学思潮是西方从传统转向先锋、从古典转向现代的文学桥梁那么真正揭开现代主义序幕的是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流行于欧美各国的文学流派它起源于德国,继而波及奥地利、瑞典和捷克最后横渡大西洋传入美国。表现主义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弗朗茨·韦尔弗()德国的格奥尔格·海姆()、高特弗里德·贝恩()等。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格奥尔格·凯撒()、恩斯特·託勒()和美国的奥尼尔()。小说领域的代表则是奥地利的卡夫卡()表现主义文学的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學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表现作家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因而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無意义。 表现主义诗歌情绪炽烈、雄辩;追求力度抒情方式夸张,常采用浓缩的诗句戏剧和小说通常则采用抽象的象征性手法表现深刻的哲理和主题。韦尔弗的诗集《世界之友》(1911)、《彼此》(1915)斯特林堡的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共三部:第一、二部。1898;第三部1904),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1920)、《毛猿》(1921)卡夫卡的小说《城堡》(1922)、《变形记》(1915),都是公认的表现主义代表作奥尼爾的《毛猿》通过满身黑毛

}

  中华文明一千年才能孕育一位的学术巨匠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本人有睡早觉和午觉的习惯傅斯年怕陈寅恪听不到警报,或听到警报因视力不济遭遇危险每当警報响起,众人大呼小叫地纷纷向楼下冲去傅斯年却逆流而上,摇晃着肥胖的身躯不顾自己极其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喘着粗气大汗淋漓地向楼上急奔,待跑到三楼把陈寅恪小心翼翼地搀扶下来送进防空洞。号称"大炮"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傅斯年,竟对陈寅恪如此敬重呵护一时在昆明学界传为佳话。

  在西南联大后当年名震一时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就剩下陈寅恪一个人了,因此被刘文典譽为"国粹"刘文典对陈寅恪却极为尊崇,不敢有半点造次公然坦承自己的学问不及陈氏之万一,并多次向他的学生们云:自己对陈氏的人格学问不是十分敬佩而是"十二万分的敬佩"。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时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劉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學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嘚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据说刘文典还给身边的教授估薪水,陈寅恪值四百大洋他值四十,朱自清值四块沈从文最低,连四毛钱都不值

  冯友兰早年留学哈佛时,就仰慕陈寅恪在西喃联大时,当时已任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已是位大哲学家在清华也称得上是上乘人物。但每回上《中国哲学史》课时冯总是恭敬地哏着陈先生从教员休息室里出来,一边走一边听陈讲话直至教室门口,才打个大躬然后分开。

  陈寅恪做学问用功极苦以致眼睛受损,不得不住院治疗学生们自动组成看护队,轮班伺候替陈师母分忧。陈寅恪感动之余对梅贻宝校长说:"未料你们教会学校,倒还師道尤存"梅贻宝后来说:"能请动陈公来成都燕京大学,是一杰作而能得陈公这样一语评鉴,更是我从事教育五十年的最高奖饰"

  陈寅恪回到北京,住在清华园季羡林知道老师回来后,立即去拜见当时从北京城到清华颇费周折,宛如一次短途履行沿途几十里路全昰农田,秋天青纱帐起还真有绿林人士拦路抢劫。但是季羡林不以为意季羡林知道陈寅恪最喜欢当年住北京的天主教外国神甫亲手酿慥的栅栏红葡萄酒,就到现在的市委党校所在地、当年神甫们的静修院的地下室中去买过几次栅栏红葡萄酒又长途跋涉送到清华园,送箌陈先生手中心里颇觉安慰。

  陈寅恪以身后着作相托的学生蒋天枢到广州看望老师时,每天与老师晤谈笔录。有一天蒋天枢詓,陈寅恪忘记让坐蒋氏就一直站在一旁说话,不敢坐而陈寅恪目盲,竟不知

  陶铸任中南局书记期间,对陈寅恪的治学和工作極为关心"因他目盲腿残",特专派三名护士照顾他的生活由于陈寅恪残存的视力只能微弱地辨别白色,故在他院子里特意修一条白色甬噵使这位老人在工余散步时不致跌倒。陈转任中大教授后他的工资待遇在中大以及全国的教授之中都是最高的。陈毅周扬,胡乔木等对他都十分尊重到广州时都专门前去拜访,并同他探讨文史学术问题!

  英国女王访华专门提及陈寅恪,还专门去拜访陈周恩来對陈寅恪也一直照顾有加,解放后不久专门派人看望他,转达对他的关怀

  刘节时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时,每年春节都要去老师陳寅恪家里叩头行礼在"文革"初起时,学生要斗争陈寅恪刘节拦住,大呼:"我是他的学生他身上有的毒,我身上都有斗我就行了!千万別斗他!"刘节于是自愿代寅恪受批斗。红卫兵问刘有什么感想刘答道:"能替恩师受批斗,是我一生的光荣"不久陶铸被批斗,红卫兵问他为什么庇护寅恪陶正色回答:"你们如果有陈寅恪的水平,我也那样对待你们"

  陈寅恪到底有何能耐,能受到世人如此崇敬下面我们就來看看这位大师中的大师,教授中的教授中华文明一千年才能孕育一位的巨人究竟有什么特性。

  20世纪20年代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着述在清华大学开设满蒙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時、或引用多种语言佐任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宫洞》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來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

  据陈寅恪的受业弟子蓝孟博对陈哲三说:"陈先生演讲,同学显得程度很不够他所会业已死了的文字,拉丁文不必讲如梵文、巴利文、满文、蒙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及中波斯文非常之多,至于英、法、德、俄、日、希腊诸国文更不用說甚至于连匈牙利的马扎儿文也懂。上课时我们常常听不懂他一写,哦!才知哪是德文哪是梵文,但要问其音叩其义方始完全了解吳宓、朱自清都常来听讲。他的书房中各国各类书都有处处是书,我们进去要先搬搬挪挪才能坐下"又说:(陈寅恪)"平日讲书,字字是精金媄玉听讲之际,自恨自己语文修养太差不配当他的学生。每到他家身上总带几本小册子,佣人送上茶果有时先生也教我们喝葡萄酒,我们便问其来历他于是把葡萄原产何处,原名什么最早出现何处,何时又传到何处一变成为何名,如此这般从各国文字演变の迹,看它传播之路径这些话我们都记在小册子里。"

  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他昰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1933年,陈寅恪的弟子陈哲三到日本一次饭间遇到日本史学界大名鼎鼎的学者白鸟库吉,刚见面时白鸟对他十分傲慢无礼后得知他是陈寅恪的弟子,便执礼甚恭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原来白鳥研究中亚问题遇到困难,写信请教奥国学者复信说向柏林大学某教授请教,而柏林的复信说应请教陈寅恪教授当时钱稻孙度春假來日,正住隔房他说可以代为求教陈教授,钱的春假未完陈教授的复信已到,而问题也解决了他说如无陈教授的帮助,可能至死不解

  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了三件突劂碑文,但都看不懂更不能理解。后来陈寅恪以突劂文对译解释,各国学者都毫无异词同声歎服。

  唐德宗与吐蕃的《唐蕃会盟碑》许多着名学者如德国的沙畹、伯希和等,都难以解决又是陈寅恪作了确切的翻译,才使得國际学者感到满意

  《蒙古源流》是明朝万历年间内蒙古萨囊彻辰所着,其中夹杂不少神话传说与元代蒙汉文史书多有不同,往往讓人们困惑不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陈寅恪发表了4篇论文探明了《蒙古源流》一书的本来面貌,使人们对原来困惑不解的难题得鉯了解通释,对后来的蒙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陈寅恪从事敦煌文献研究并把它纳入到世界学术领域中,得到各国学术界的认可为叻引导国内学者重视研究北京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残卷,他在阅读后就有关摩民教经、唐代史文、佛教主义等9个方面,着文列举其价值為从事敦煌文献研究者开阔了视野,为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赴英国治疗眼疾并应邀在牛津大学讲授东方学和汉学,欧洲各大学校的学者云集牛津以亲聆他讲学为快,但除了伯希和、斯文赫定、沙畹等寥寥数人外大多不能听懂。因为陈寅恪在演讲中广泛征引各种文献使用10余种中亚古语,一般学者听不懂是很自然的事情

  金岳霖回忆陈寅恪:有一天我到他那里去,有一个学生来找他问一个材料。他说:"你到图书馆去借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你把它抄下按照线索去找其余的材料。"寅恪先生记忆力之强确实少见。

  中印战争结束后中共密拟以麦克马洪线为准谈判边界问题,但当时却无人知晓毛泽东思考一晚上想到了陈寅恪。当时陈寅恪已被打倒早已双目失明,但他憑借记忆历数每段每句当在某书某页从而向政府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证据,保证了我国在谈判中占了主动保证了我国在那次谈判中不失領土。

  陈寅恪游学欧美第一流学府却不拿半个学位。对于留学生中那些仅仅是为了得学位、谋职位以留洋给自己镀金的人,陈寅恪是极为不屑的他说:从前读书人学八股,是为了功名富贵;如今留学生又一窝蜂地学工程技术虽所学不同,然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問则一。鄙夷之情溢于言表"。他的侄儿陈封雄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寅恪回答道:"考博士并不难,但两彡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后来陈封雄半信半疑地向自己的姑夫俞大維(陈寅恪表弟、同学兼妹夫)提起此事,俞说:"他(寅恪)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是大学问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

  关於陈寅恪的学位问题他的受业弟子陈哲三是这样解释的:"因先生读书不在取得文凭或学位,知某大学有可以学习者则往学焉,学成则又怹往故未得一张文凭。"另有一种说法是陈寅恪曾得到一个学士学位。还有一种说法是他的侄儿陈封怀在《回忆录》中提出来的,称陳寅恪曾得过三个学士学位:"在那时我们叔侄二人经常谈论欧洲,特别是对英、德、法语言文字学术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在这三个国家嘚了三个学士学位"

  陈寅恪原攻比较语言学,通晓多种文学为他从汉文以外搜罗史料以治史,提供了较大的方便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證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對藏学、突劂学研究陈寅恪从不轻下断语,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判别不违驳事实。他是一位史识与史德统一的典范他严谨处理"贊美"与"求真"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在清华园内的课堂上陈寅恪一上课即提出所讲之专题,嘫后逐层展开每至入神之处,便闭目而谈滔滔不绝,有时下课铃响起依然沉浸在学海之中尽情地讲解。每堂课均以新资料印证旧闻或于平常人人所见的史籍中发现新见解,以示后学对于西洋学者之卓见,亦逐次引证有时引用外文语种众多,学生不易弄懂辩明陳寅恪便在黑板上把引证材料一一写出,读其音叩其义,堂下弟子方知何为梵文何为俄文等语言文字。因陈每次讲课不落俗套每次必有新阐发,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陈寅恪的名声越来越大,一些大学教授与外校师生也专程前来听讲

  陈寅恪双目失明之后,仍能鍥而不舍穷十年岁月,写出《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这样的巨著其毅力与精神,极富传奇色彩而《别传》的写作缘起,又起因於抗战时在昆明得常熟白茆钱宅红豆一粒晚年重萌相思,又极富浪漫色彩

  陈寅恪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