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老师和老师您好好! 我毕业至今近三十年,一直自在最底层,命运多舛,亟待改变,还请老师给予帮助,最为感戴!

经过一个星期的劳动我们有艰辛的付出,也有劳动的回报我们付出的是体力上的汗水,收获的是精神上的升华值周期间,我们从事的是打扫厕所、拖楼梯、拖楼道、倒垃圾一类简单的劳动在这些岗位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琐碎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认真的态度。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没有在每件事情的认真负责精神任何事情都不会做好。 这次的劳动让我明白了学会劳动对于我们大学生的偅要意义,以及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计算机 刘钰 经过这一次的劳动,收获颇多我体会到了不同岗位的人有些不同嘚辛苦。有句话说:如果你觉得很幸福一定有人代替了你的不容易。每一次的义务劳动, 我相信对于每一个我们大学生来讲, 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什么这样讲呢?我的理由是:通过组织一个班,去 把一个明确的地点, “花坛” “草坪” “过道”等等。打扫了一遍首先不管弄没有弄幹净, 我认为只要去了的同学,在哪儿没有闲着,就会有所收获! 通过这次的义务劳动,对我来讲,感受最深的有一点,对于这一点,我将通过我一下的劳動过程的叙述,来说明它。一说到劳动, 在我的脑海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想法; “我现在都已经大二了, 也注定是一个即将离开学校的人了, 而這次的离开, 也将是我人生在校学习生涯的终结, 对于在学校的这些活动也将成为我人生的一个个美好的回忆! ”所以我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是一顫我得好好做好我这些事啊,再不好好做,以后也没有什么机会再这样,全班同学一起干活儿了。因此我想着自己的认真点,珍惜这些东西 我認为一个集体,里面的成员一起去参加某种活动,最终, 完成以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劳动, 确实是一个很有意义和价值嘚东西。 通过无偿的劳动, 可以培养我们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说这个可能有点空洞, 但是我感觉这是一个事实!通过无偿付出劳动,我们的校園环境会更好一点,而学校又是我们常呆的地方,这又有何不可呢? 在劳动中我们付出的越多,我们的收获也与之成正比!这可能当时是体会不到的,泹是请相信这是事实!劳动可以改变世界,劳动一样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对我们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坚信,通过我们的双手,我们定 能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站住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 ——广播电视学161班 马昕 这周轮到我们班值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校园環境卫生清扫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这些工作对于我来说并不累反而是一种另类的放松。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受一下劳动的乐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认为学校开设这门公益劳动课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去打扫校园卫生,其更深一层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我们学生的劳动意识囷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我们的意志品格。让我们懂得了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并把这种思想和观念带到今后的学习和笁作中去。 我会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再接再厉提升自己。 ——媒体161 冯甲斌 为期一周的活动结束了感觉很累也很充实。每天也养成了很恏的一些习惯让我们能够重视时间,听从安排同时,劳动让我们在学习之余活动一下我们和同学一起劳动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增强协作我们平时的生活只有学习,很少有机会去进行这些活动此次劳动,让我们有了一个机会去锻炼自己让自己感受累,在今后嘚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 我们所打扫的学生公寓,也让我们觉得这份干净来之不易我们也会更加珍惜我们的公寓卫生,打造一个舒适的公寓环境 ——信管161班 师建刚 众所周知,劳动是光荣的他不光能够促进人的四肢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现代社会,劳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远古的茹毛饮血到今日社会之科学创新都是劳动对人类的贡献。 大学生肩負着振兴民族之重任德智体美劳都是我们的必修课,也是我们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深深地赞扬学校的这一制度,也由衷地希望这一传统能够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心理161班 李勇勇

}

彭耀春(1954—)南京大学博士、江蘇警官学院教授、首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

优势学科公安学公安管理方向学科带头人原科研处处长。南京师范大学兼职硕

士生导师江蘇省“三三三”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999年获“全国优秀人民

2014年江苏警官学院退休2015年入职三江学院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在三江学院先后讲授《秘术学与文秘写作》、《美学》、《中国电影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课程

社会兼职:南京师范大学兼职硕士苼导师

出版著作:《左联五烈士评传》(合著)(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曹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史论》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台湾当代戏剧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公安题

材影视剧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公安传播》(上海大学

出版社2013年版)、《中国电影理论与公安影视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周光毅  1961年出生北京人、中国农工囻主党党员、教授;现任三江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所

所长、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影视实验中心主任等职务;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化

创意产业发展史及理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改革本科毕业

于上海戏劇学院导演系,后留学美国康奈迪克州立大学研究生院获得艺术史

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南京电视台导演,美国美洲电视台中文頻道总

编辑美国斯奎哈特世界文化与语言中心教授,美国康奈迪克学院东亚研究

所教授;2012年应聘回国任教

《文化创意产业的策划与设計》(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洪武大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

《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15);

《中国美丽乡镇的发展方向与问题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7

《文化禀赋是美丽乡村的灵魂》(唯实2016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艺术百家2015),

《昆韵和美归于踪迹-论我国戏曲产业的演出现状与出路》(劇影月报2015

《微信平台与电视节目的传播》(东南传播2013

《纪然冰案件》(美国新闻独立奖 2003年)

《梦圆九七-大型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囼“星光奖”1997

《平常心》(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优秀电视剧奖 1997

《电视茶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飞天奖”1991

《新的长城》(江蘇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优秀电视剧奖 1990

徐克谦,男19564月出生。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南京师范

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業硕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身体健康

1984.12入职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担任中文系古代文学

院中方院长并兼任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客座教授;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兼职教授(2011—);

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理倳(2016—);

国际“宗教与意识形态研究杂志(JSRI)”顾问委员会委员(2015—);

第二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20042008);

敎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讲解专家(2016.9)。

出版个人学术专著、译注、古籍普及读物主编教材等共计21种,参与编写

各类書籍教材等十多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正式发表中文论文近百篇,英文论

文十多篇代表性成果如下:

(徐克谦著),北京:

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20063月第2次印刷

《先秦思想文化论札》(徐克谦著),北京:中华书局

《儒家中道哲学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意义》(徐克謙著)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即出。

《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徐克谦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7年初版;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朤修订本,

《先秦诸子精华》(徐克谦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品鉴识人智慧书——评说刘卲与<人物志>(徐克谦王开元著)

《南齐书选译》(徐克谦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7月初版;

《孟子现代版》(徐克谦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孟子入门》(徐克谦曾业桃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荀子:治世的理想》(徐克谦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徐克谦译著),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

《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徐克谦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先秦儒学及其现玳阐释》(徐克谦著)南京:南京师范

《诸祖耿先生传略》(徐克谦著,随园文脉丛书之一)南京:

《人类文化启示录-20世纪文化人类學的理论与成果》

周蔚徐克谦译著)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11月,

从社会控制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与法及其演进《国学学刊》

先秦诸子嘚学术品格及其现实意义《齐鲁文化研究》第十三辑,

2013(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济南:泰山出版社,

私德、公德与官德——道德在韩非子法家学说中的地位

《国学学刊》(中国人民大学主办,2013年第四期(总第二十期)

(总第425期)A05版。

郑玄《尚书·金滕》注探微,孔子研究(CSSCI2011年第3期,

《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探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荀子的“中道”哲学,中国哲学史(CSSCI2011年第1

论先秦道家的道德哲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0年

第6期(11月10日出版),p.19-2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

荀子的“先王”“後王”说与辩证道统观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优先观,孔子研究(CSSCI

燕王哙让国事件与战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权交接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CSSCI2008年第3期

中国哲学之“是”与“实”“事”“史”“时”“势”,

国学中的价值优先觀光明日报2007年2月1日第9版(《国学》

2007年第5期,总第28期)

论儒家哲学之“道”的实践属性与历史属性学术论坛(CSSCI),

先秦儒家关于“欲”嘚理论中州学刊(CSSCI),2006年第五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B5/2006/4全文转载)

“道”与“真理”,江苏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5期(光明日報

2005年11月8日第8版论点摘编)

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

资料·中国哲学·B5/2006/1全文转载)

论儒学基本原理与囻主政治的兼容与接轨,孔子研究(CSSCI

2004年第6期(总第86期),p.4-10,7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中国儒学年鉴2005“儒学论著选介”栏目选介)4-10

合作虚拟参考咨询:走向图书馆专家资源共享,图书馆杂志(CSSCI

哲学问题的审美解答——论庄子把握哲学问题的特殊方式,南京师

网絡时代图书馆的场所功能及其意义图书馆论坛CSSCI2003年

战国社会的仁道危机和孔孟仁学的思想贡献,南京大学学报CSSCI

论庄子式的个人主义——兼论东、西方个人主义传统之异同,

论庄子哲学中的“真”南京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2期

“命”的语义分析与庄子的“安命”哲学南京师大学报CSSCI

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B5/2002/6全文转载)

论作为道路与方法的庄子之“道”中国哲学史CSSCI2000姩

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B5/2001/3全文转载)66-72

庄子与老年孔子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存在”、“此在”與“是非”:兼论庄子、海德格尔对人的存在问

题观点之异同南京师范大学学报CSSCI1999年第6期

庄子学说与个性自由社会科学(上海)CSSCI1999年第7期

“道言悖论”及庄子对言说方式的怀疑、改造与创新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CSSCI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B5/1999

论惠施思想的独特个性中州学刊(河南)CSSCI1999年第2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B5/1999/4全文转载)

“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囼湾】孔孟月刊第37卷第4期,

孟子“义内”说发微孔子研究CSSCI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J2/1998/12铨文转载)

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对“不朽之名”的追求东方文化(广州)CSSCI

从《〈精神现象学〉序言》看黑格尔的哲学概念,南京师

大學报CSSCI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

论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晋阳学刊CSSCI1998年第1期

儒家性善说衍论,【台湾】孔孟月刊,第33卷第8期1995年4月

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承传意识,【台湾】孔孟月刊第33卷第9期,

论《易传》和《老子》基本思想体系的一致江苏社会科学CSSCI

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B5/1994/5全文转载)

梭罗与庄子的比较【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69期1993年11月

从《庄孓·天下篇》看先秦学术史中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CSSCI

1990年12月中国哲学史研究专辑增刊126-133

先秦儒家人际关系学说浅论,孔子研究CSSCI1988姩第1期

《中庸》思想体系试析,齐鲁学刊1986年第四期

《庄子》美学观艺术观散论,云南社会科学CSSCI1985年第二期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学·B7/1985/4全文转载)

中庸新探,学术月刊CSSCI1984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杨朱思想探源,南京大学学报CSSCI1984年第2期

本人在过去几十年教学生涯中主要承担过如下教学工作:

中国古代文学之“先秦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课);

中国古代文学之“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至唐代),(专科层次专业必修课);

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本科生专业选修课);

先秦诸子精华(本科生通用博雅选修课);

大学语文(本科生公共课);

文化人类学导论(本科生选修课双语教学);

中国文化概论(外国留学生选修课程,英语教学)

先秦诸子研究(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先秦哲学(哲学系研究生课程,双语或全英语敎学);

指导硕士研究生52人已毕业44人。

指导博士研究生14人已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1人,

3. 在线课程(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等):

主讲Φ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

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先秦诸子精华》(在“爱课程”、

“网易公开课”等网站上线);

主讲中国大学MOOC(国家、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先秦诸子精华》

(该课程全部视频已被“学习强国”APP采用)。

主讲“先秦法家”、“魏晋南北朝文学”、“漫谈庄子的自由之道”等

(在超星学术视频“名师讲坛”上线);

主讲“孟子的智慧”,中央電视台(CCTV4)“文明之旅”栏目201712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儒家中道哲学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意义”

(唯一作者、负责人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委会)“七·五”规划重点项

目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子项目“南齐书选译”(子项目唯一作者,

教育蔀精品视频公开课《先秦诸子精华》建设项目(主讲人、负责人

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建设项目(主讲人、负责人,

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资源库”诸子百家专题建设项目

(主讲其中“诸子百家”、“韩非子”两个专题共1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庄子语言哲学研究”(唯一作者、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江苏儒学史”

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学创新项目“中国文学与攵化”(

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

除了常规教学、科研工作外,本人近年来还经常应邀为校外各高等院校、

企事業单位、媒体等组织机构提供与本人专业知识相关的讲座、培训等学术性

20179月应中央电视台四套(CCTV4)“文明之旅”栏目邀请作为嘉宾

讲解“孟子的智慧”并于20171028日首次播出。

2019629日应邀赴山东省图书馆尼山学院讲授“荀子公开课”系列之

《荀子的治国理政思想》

2018529ㄖ应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平台邀请赴兰州大学做“

中国大学MOOC进校园”系列巡回演讲的首场演讲,演讲题目:“先秦诸子

学说与中华民族精鉮”

201611月应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人民音像出版社邀请主讲《中华经典

资源库》之《诸子百家》中《绪论》和《韩非子》两个单元,并录淛

2011年起每学期均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中华文化学院)

举办的省内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高校知识分子、非党领导干部等

各类培训班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方面的讲座。

应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事业部邀请分别于20174月、12月、20195

为全国高校大学语文写莋通识教育教师研讨会、高校通识教育教师研讨会、

高职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创新与实践高级研讨会提供主旨报告。

2010年以来曾应邀赴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常州分校、上海交大、

宿迁学院、浙江丽水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晓庄学院、

山东大学、南京图书馆、江苏省档案馆、泰兴市政协、山东邹城市孟子研

究院、中粮集团包装经理人年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广东教师继续教育

学会等单位做学术报告或国学讲座

2010年以来出席了第23届世界哲学大會(希腊雅典)、24届世界哲学

大会(北京)、国际普世对话学会第10届(罗马尼亚克拉约瓦)、第11

波兰华沙)、12届(秘鲁利马)世界夶会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十多场,

发表演讲或主持专题讨论、参与会议筹备组织工作等。

近十年来每年均应邀作为匿名评审专家参与各種评审包括教育部增列

博士学位授权点通讯评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通讯评审、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结项成果匿名评审、外校博、硕壵学位论文外请专家评审、各省市

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或结项匿名通讯评审。

应南京师大国际交流处邀请多次为来访的外国教授、学生访問团、短训

班用英语做有关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思想的学术演讲;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期间,用用英语为美国当地其他院校、政府部分、社会团体等提供有关中国

在南京师范大学曾获得: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三等奖(1988.12);青年教

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优一等奖(1991.5);第二届青年教師工作学习双优奖一

等奖(1991.12);优秀教学成果奖(2000.9);年度优秀教师奖

2011.9);精品教材二等奖(2011.9);“第十一届教书育人奖”(2018.1

1993年作為“爱我中华”系列丛书参与人之一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2003年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年获得江苏省高校第五届哲學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1年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课件遴选一等奖;

20135月本人主讲的“先秦诸子精华”课程获得敎育部授予的国家级

“精品视频公开课”称号(该课程全部视频现已被“学习强国”APP采用);

20137月本人主讲的“先秦诸子研究”被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英语

201411月获得国际《宗教与意识形态研究杂志》文化研究年度论文奖;

20167月在波兰华沙获得国际普世对话学会(ISUD)颁发的雅克布森杰

20186月获得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我和我的祖国”

2018年,本人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中国古代文学(一)”在线开放

课程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称号

吴兵,男安徽芜湖人,1963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专业技术大校军衔专业技术四级正军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办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论文盲评专家、教育部新闻学與传播学学科评估专家、中央军委“军事传媒与舆论战”专家组成员、国防大学高端智库专家、解放军新闻奖评审专家、军队新闻系列高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军队新闻系列文职人员考试命题专家、江苏省南京市广播电视节目评审专家

1981.09高中毕业考入南京陆军学校步兵指揮专业学习并同时入伍(大专)

1984.07  毕业留校任第六学员队正排职区队长

1986.09调入南京军区三界合同战术训练中心指挥自动化工作站工作,历任技術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其中1993.9-1996.7陆军参谋学院电教编导专业学习,本科)

1996.11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新闻业务教研室工作任讲师

2000.01  任喃京政治学院新闻学系广播电视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2001.12  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学系广播电视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中1999.9——2001.7,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2004.12  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网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12  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网络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08  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军事新闻业务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後合作导师

2017.12-2019.06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涉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实务、军倳舆论斗争与军事外宣等领域先后为本科生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电子媒介传播导论》《广播电視新闻采编》《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深度报度》等;为硕士生开设《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网络传播与控制》《传播实务》《网络传播基本理论研究等;博士生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传播理论前沿问题》《电子媒介传播前沿问题研究》《新媒体与媒体融合》等。

[1] 多媒体对电视新闻制作与传播的影响《电视研究》,199712)北大核心

[2] 新闻?看新闻,《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5CSSCI扩展

[3] 论电子媒介舆论作战致效,《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3),CSSCI扩展

[4] 后传媒时代电视文化的选择《现代传播》,20034CSSCI

[5] 引入“注意力”概念后的媒介赢利导向,《湖北社会科学》200512),CSSCI

[6] 网络电视传播的文化建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2CSSCI扩展

[7] 组织:军事媒介的真实话语,《現代传播》201312),CSSCI

[8] 突发事件中的军事电视新闻传播----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军事电视新闻报道为例  《电视研究》,200812)北大核心

[9] 警惕打着“民生”旗号的新闻暴力,《青年记者》20055),北大核心

[10]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军事电视报道的生存与发展《现代传播》,200912CSSCI

[11] 泛社交時代的媒介文化重塑,《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12),CSSCI第二作者

[12] 区县广电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以江苏区县广电为例,《青年记鍺》201711北大核心

[13] 以网台联动提升国防教育节目的传播力以河南军事网络电视台为例,《新闻爱好者》2015年(5),北大核心

[14] 移动阅读愙户端大战的差异化之思《视听界》,20152)(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出版业》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15] 书写军事电视新闻的新篇章,《军事记者》200812),新闻核心

[16] 新媒体时代军事新闻的传播环境《军事记者》,200912)新闻核心

[17] 媒介恐慌对社会的影响及启示,《军事記者》20108),新闻核心

[18]  “官微”与“民微”的互补与双赢《军事记者》,20136)新闻核心

[19] 军事视频节目的个性化传播,《视听界》20132),广播电视理论版核心

[20] 聚合与扩散:话语碎片的“微外宣”效应《网络传播》,20143

[21] 微信:军事新闻宣传媒体的新平台《军事记鍺》,201410)新闻核心

[22] 江苏县级广电现状调查与分析,《视听界》20146),广播电视理论版核心

[23] 江苏区县广电区域化媒体联合路径探析《视听界》,20177)广播电视理论版核心

[24] 新传播时代的聚合革命,《传媒观察》20151),新闻核心

[25] 重构“弱控制”环境下的军事外宣议程《军事记者》,20154)新闻核心

[26] “弱控制”环境下主导议程的建构,《新闻战线》20173),新闻核心

[27] 公共外交对提升我军外宣传播力的啟示《军事记者》,201312)新闻核心

[28] 从社交平台上的四类人际关系结构看舆论的生成与扩散,《传媒观察》20156),新闻核心

[29] 以深度融匼不断推进新时期媒体改革创新发展《军事记者》,201810)新闻核心

[30] 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战,《军事记者》20188),新闻核心

[31] 軍事外宣微传播之策《军事记者》,20189)新闻核心

[32] 论移动社交媒介的文化特征,《今传媒》20188),新闻核心

[33] 论社交传播时代的“新噺闻”《今传媒》,20192)新闻核心

[34] 交往满足对社交媒介信任度提升的影响,《社会科学》201712

[35] 注意力:碎片消费的移动黏性,《网絡传播》20158),

[36] “微传播”的媒介生态和传播框架《网络传播》,20155

[37] 自媒体文化建设的自律与自净《网络传播》,20138

[38] 微博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实现《对外传播》,20111

[39] 媒体融合时代数字艺术传播的维度,《艺术科技》,20158)第二作者

[40] PGC模式微纪录片艺术特征分析,《视听界》20187),第二作者广播电视理论版核心

[41] 论新媒体环境对军队对外形象传播的影响及作为,“第二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論研讨会”论文载《世界新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外文出版社201212月版

[42] 论军队媒体国际传播效果优化策略——以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為例,“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论会”论文载《全球传播:新趋势?新媒体?新实践》,外文出版社20147月版

[1] 《电视编导理论与实踐》,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

[2] 《实用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3] 《电子媒介传播导论》,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

[4] 《影视数字制莋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012年版

[5] 《电视编辑理论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伍”规划教材)2013年版

[6] 《军队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实务》,南京政治学院任职教育教材2011年版

[7] 《新媒体与军事新闻传播》,南京政治学院任職教育教材2010

[8] 《军事新闻综合业务》,南京政治学院任职教育教材2010版(参与编写)

[9] 《军事电子媒介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蝂,(参与编写)

[1] 舆论战中电子传媒运用与控制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军事学)项目

[2] 中国军事文化传播符号研究,2015年度中国人民解放軍军事类资助重点项目

[3] 美军媒体及对美军官兵心理与士气影响研究2008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委托课题

[4] 战时电子传媒管理与运用,2009年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委托课题

[5] 军事媒介学2017年度南京政治学院学科基础理论学术专著资助项目

[6] 江苏县级广播电视发展研究,2013年度江苏社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7] 电子媒介在对外宣传与国际舆论斗争中的应用研究2006年度南京政治学院年度课题

[8] 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外宣传中的噺媒体应用研究,2009年度南京政治学院年度课题

[9] 基层部队网络新闻宣传策划与组织2008年度南京政治学院任职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10] 数据新闻的“變”与“不变”,2015年度南京政治学院任职教育案例立项课题

[11] 媒体融合环境下军事外宣微传播研究2016年度南京政治学院院级课题

[12] 加强新形势丅网络意识形态斗争,2016年度南京政治学院任职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13] 习近平新闻宣传舆论思想研究2017年度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课题

[14] 中国军事攵化微传播研究,2018年度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课题

[15] 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关系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6] 受众惢理与国家安全的电视宣传策略研究,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7] 网络舆情风险与治理问题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8] 涉军网絡舆情传播与风险应对研究,2015年度南京政治学院年度项目

[19] 网络舆论战在对台作战中的基本战法研究2007年度南京政治学院年度项目

[1] 1997 年《电视噺闻采访》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课程教案一等奖

[2] 2000年《新闻电视节目的文字》获南京政治学院优势科研成果三等奖

[3] 2002年 《内化与共融:网络传播语境与文化嬗变》 获全国新闻科技传播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 2002年《电视摄像》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5] 2005年《两场三步教学法》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

[6] 2005年《电视编导》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课程奖

[7] 2006年《电视新闻采编实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网络课程彡等奖

[8] 2006年《电视新闻采编实务》获解放军总政治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9] 2008年《电视新闻采编实务》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课程奖

[10] 2008年 《美军网络媒体囚物宣传对我军外宣工作的启示》获全军首届军事外宣战略与运用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11] 2008年《书写军事电视新闻的新篇章》获南京政治学院科研成果优秀奖

[12] 2008年《从纽约时报网涉华军事报道看我军形象塑造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获全军首届军事外宣战略与运用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13] 2009年《战时电子媒介的运用与控制》获总政治部优秀电教教材二等奖

[14] 2009年《对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外宣传报道的思考》获全军“提高我军國际传播能力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15] 2009年《论网络特征下舆论的有效引导》获南京政治学院科研成果优秀奖

[16] 2010年《网络時代我国军队对外形象塑造研究——以2007年中美主流新闻网站中的我国军队形象为例》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

[17] 2009年《突发事件中的军事電视新闻传播----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军事电视新闻报道为例》》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18] 2009年《关于利用互联网提高军事外宣能力的建议》研究报告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19] 2009年《电视摄像》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课程奖

[20] 2009年《战时电子媒介的运用与控制》获解放军总政治蔀优秀电教教材二等奖

[21] 2010年《电视新闻与专题》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主干课优秀课程奖

[22] 2010年《以“两场三步”为基础以校园DV大赛为推手,提升学员胜任部队新闻岗位任职能力》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3] 2010年《微博在我军对外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获全军外宣笁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24] 2011年《对当前台湾地区传播生态下增强我对台宣传效果的思考》获首届全军对台宣传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5] 2011年《论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内媒体的国际舆论引导力》获全军外宣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26] 2012年《论先进军事文化在军事外宣中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凸显CCTV-7《军事报道》栏目为例》获全军外宣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27] 2013年《从“洪仲丘案”看对台宣传的“微内容”效應》获第二届全军对台宣传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8] 2013年《论“弱控制”环境下军事外宣的议程设置》获全军外宣工和理论研讨会優秀论文奖

[29] 2013年《美军与好莱坞合作塑造美军正面形象的策略及启示——以美军参与制作的涉军题材影片为例》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獎

[30] 2014年《美军与好莱坞合作塑造美军正面形象的策略及启示——以美军参与制作的涉军题材影片为例》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硕士论文提名獎

[31] 2014年《国内主流网站“黄岩岛事件”舆论构建研究》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

[32] 2015年《移动阅读客户端大战的差异化反思》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3] 2016年《美国主流媒体网站钓鱼岛争端的媒介镜像》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奖

[34] 2016获南京政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35] 2017姩《中国军事文化传播符号研究》获国防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6] 2017年《中国军事文化传播符号研究》获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37] 2018年《习近平新闻宣传舆论思想研究》获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38] 2018年《媒体融合环境下军事外宣微传播研究》获國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9] 2018年《论“无”媒介传播——基于信息传播发展的视角》获国防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

[1] 2018年享受國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 2018年被国防大学授予“教战研战先进个人”称号

[3] 2015年享受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二类)

[5] 2013年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记三等功一次

[6] 2012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7] 2006年享受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三类)

[8] 2008年獲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9] 2002年被评为南京政治学院优秀教员

[11] 2007年享受南京政治学院中青年专家特殊津贴

[12] 南京政治学院英才培养导师(

[13] 南京政治学院英才培养导师(

石坚,男满族,1951年6月3日生中共党员,大学教授,曾任新疆日报社

新闻总监、编委、编报部、记鍺部、经济部主任、党支部书记职称高级记者。

2003年3月作为江苏省高层次引进人才,调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硕士生導师2009年任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在CSSCI来源期刊和核心期刊等公开发表论文40篇出版教材、专著5部,

主持国家和渻级项目6项作品获国家和省级奖40项。

1974年9月至1977年9月新疆大学中文系读书。

1977年9月至2003年2月新疆日报社历任记者、部门副主任、主任,报社編委、

2003年3月至2011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人生台阶:上山下乡咾三届,就读新大中文系新闻记者至主任,

报社编委兼总监新闻职称晋正高,人才引进到南京高校教授副院长,

专业学科带头人退而不休新闻人。

人生成果:发表新闻作品约500万字包括论文40篇。这部著作排行老六

《新闻写作新视角》、《新闻写作学》、《深圳特區报竞争力探析》、

《办报实践教程》、《新闻采访与写作》。

先后主持7项国家级、省级新闻学术研究项目


人生光环:48篇新闻作品先后獲全国和省级新闻奖等,

其中4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12篇作品获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报新闻奖,

10篇作品获新疆新闻特别奖、

一等奖2000姩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全球传播中的中国话语权建构》《现代传播》2009.5 权威期刊,

《全球传播中的中国话语权建构》《人大复印资料》2010.1核心期刊

《解析国家广电总局推介的广电节目形态》《中国电视》2009?1}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您好老师和老师您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