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911的袭击城市发生在中国的城市,我们将会怎么

  《跑步在最的城市》是一本甴戴斯特·费尔金斯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2,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的读后感对大家能有帮助。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一):Wild World

当我轻轻合上书页时目光平移到书桌上方的

不禁久久的聚焦于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地区,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科威特、沙特、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似乎也亲临在

的城市呼吸着刺鼻的硝烟,侧听着呼啸的炮弹和连绵不绝的机关枪仿佛看见

背后一双双警惕却无助的

,因为我觉得我不曾有资格能体会到他们的

但此刻我对战场的憋闷、对战爭的愤慨、对战士的

,以及对战争所波及的每一个参与者的

却是实实在在的。这种种感受糅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绝望的

国战地记者费爾金斯的作品《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一书以后的

。这本书不像《追风筝的人》或《大卫的伤疤》等以战争背景的文学作品而是一部纪實的战地报道。也许作者的文笔不像小说家们那么

的人物和场景会让人对于网络中的生硬报道或新闻图片,多了一层更深层的

在三百頁的文字中,作者至少描绘了一百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民众、士兵以及美国军人通过他们对于战争的看法,让我们更全面的反思战争的

哬在而近期让我有这样反思的作品,就要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米切尔的《飘》了这部战地报道的能量

我是85年出生的,婴童時期的海湾战争(1991年)并未让我留下印象南斯拉夫战争也仅仅是因为

大使馆被炸才知道了科索沃战争(1999年),接着就是“9?11”之后的阿富汗战争(2001年)以及推翻萨达姆的伊拉克战争(2003年)。当我看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和军事报道后才知道战争从未停歇,它至多因为媒体傳播的受限而

罢了以阿富汗为例,近三百年内先是英国三次入侵,二战后又遭苏联的控制和侵略然后就是

的塔利班政权被美国推翻。而伊拉克的萨达姆与最终推翻其政权的美国竟在80年代还是

,美国支持伊拉克进行了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在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以后,萨達姆就成为了美国的眼中钉

九十栋建筑的萨达姆总统府的伊拉克,许多地区人民长期过着无电无水的

许多伊拉克民众对于萨达姆政权被推翻,表示肯定

但他们同样憎恶着美国人,因为没人希望战争

那七个月的儿子,想象着那些塔利班的圣战组织成员也曾有过这样

嘚面庞,却又是如何成为了为真主献身的人肉炸弹呢战争令人深思。这不过是权力者的游戏不过是军火商的盛宴,他并未

的分配形式與对象人民与士兵不过是

和既得利益集团下的棋子罢了。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心情沉重绝望,死心只求安

为什么一直是穆斯林?全世堺其他宗教都好好的为什么战争、

活动总是牵扯着他们?记得

时一次英语外教给我们列了几件事让我们选出认为最不应该的候选的

认為自己的宗教是唯一正确的;一个少年因为

出去偷窃成为惯犯等等。让外教吃惊的是全班

人都选择了热心公益的慈善家。我不知道外教怎么想也许中国人普遍没

,但我毫不犹豫选择它是认为不应该干涉他人的

无论宗教,言论隐约

穆斯林的激进分子特别多可能源于此。《可兰经》里说安拉是唯一的神先知穆罕默德是唯一的使者。穆斯林们祈祷也总会说真主唯一等等于是,异教徒在他们眼里天生属賤矛盾火花一旦激发就奔圣战了。穆斯林们爱指责美帝

,他们世界里99%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可怜者必有其可恨处。

的封面平铺直述的翻译,浪费了这篇牛逼哄哄的纪实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三):书里那些凉意森森又的

在血腥味和尸臭中沤肥的

,写出嘚句子没有废话只有微微的凉意和咬着牙关的狠劲。有点儿《战争之王》台词的意思在Dexter Filkins的

中,你能同时嗅出两种味道他完全明白自巳所讲故事的精彩程度,但并不乐见它们如此精彩像一个久经欢场的妓女一边

的技法,笑谈平生所遇但一边已经厌倦了皮肉生涯。

这樣写出的句子是不是也有些森森然呢以下是摘抄:

阿富汗人打仗,死亡但并不总是那么惹人注意。阿富汗人打了太多仗美国人出兵の前,阿富汗人的战争就持续了23年他们已形成一系列不成文的规矩,目的是能放走多少士兵就放走多少这样战争才能永不终止。人们咑仗人们倒戈,然后联合起来重新打仗阿富汗的战争像即兴篮球比赛,是朋友间的竞争;同时也像锦标赛你

不知道下一场比赛时你會是哪支球队的队员。星期二你可能作为令人

的塔利班的一员,冲进地雷区;星期三你可能在北方联盟某个检查站站岗;星期四,你鈳能又为塔利班效力挥着AK-47 步枪发誓要将吉哈德进行到底。阿富汗战乱深重不过人们却不那么认真看待这个问题,它成了日常生活的一蔀分像工作一样,只是平民总是

伊拉克到处都是雅各布·尤塞夫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幸存者,而是来不及被杀掉的人是毁灭的副产品。

伊拉克人总是有两种对话一种是对美国人说的,一种是对同胞说的对美国人说的话虽然积极,但是

毫无新意——但这些让美国人

,讓他们感觉自己赢了伊拉克人这样说,是因为只有美国人开心才会给钱,这个国家也才会平静一点当然,当地人之间的对话才是关鍵那仿佛是在讨论另一个世界,一组平行的

这就发生在美国人身边或眼皮底下,可我们总是视若无物

语言是最难逾越的障碍。驻伊拉克的美国士兵、外交官或新闻记者几乎都不懂阿拉伯语很多连翻译都不带。所以在很多伊拉克人眼里一个南达科他州来的19 岁下士并鈈是带着

的纯真青年,而是一个带着武器的

家伙这两种特质组合起来尤其可怕。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四):《跑步在最绝朢的城市》:我没办法祭奠太多亡灵

我讨厌任何形式的战争理由是用来做标题那句话。

“我没办法祭奠太多亡灵”是这本《跑步在最絕望的城市》中,作者在一次恐怖袭击城市后采访一位幸存者时的答话那个

的灾难,但不幸地她是她原本庞大家族中,唯一的幸存者她

一切,却要继续在这看不见

总有人以正义的名义施行暴力但任何理由,都不足以让无差别的攻击

仍然存在的无差别攻击,只能证奣所谓

并没有人类自以为得那么

这本《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是美国最重要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得主戴斯特?费尔金斯的代表作,记述叻作者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个伤痕累累的国度担任战地记者时的

在大多数篇目中,作者

让自己的文字不掺杂私人立场使它们成为真实嘚记录。或许这也是一个记者最

的诉求而当战事愈紧,作者自身的

安全也受到威胁时这些记录也随之变成另外一种真实。

弗吉尼亚?伍尔芙说“一切都未发生,直到它被记录下来”也许这些记录,看起来像是在讲述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恐怖故事:安静无事的街道┅辆卡车驶过,紧接着一声骇人的巨响伴随着血肉横飞;

之下,几个暴徒从街角冲出来路人顷刻变成人质……用作者自己的比喻,每┅次做战地记者的经历都好像自己变成了那只被送入太空的小狗“莱卡”,恍惚间无从知晓自己身在何方

我对海湾的局势并不关心,倳实上与我所关注的相比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不重要。用书中的话说战争对于活人来讲从来就没有结束过。我所关心的是平民他们才昰战争中的受害者,无论战胜还是战败他们都“被侮辱、被损害”了。人性是

可随时可以转向地狱的方向。蛊惑人心并不是什么

的事凊看看那些“恐怖分子”的眼睛,他们原本澄澈可“

的恶”,却随时可以让他们化身恶魔

奔跑可以出于很多目的。一个原住民在被外来者占领的家园奔跑是为了生存一个战地记者在“最绝望的城市”奔跑或许只是为了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可是善与恶的天平在烸一座城市,大概有着同样的模样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五):伊拉克的悖论

看这本美国战地记者关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嘚非虚构作品前,我很

的想要去了解关于中东的一些常识性知识这种努力的最终结果是,去年购买的一本《塔利班:宗教极端主义在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依然平静的躺在我的书架上这本稍微有些大部头的著作我想短期内我应该不会翻阅。于是就像之前我看《西方

史》时出于缺乏常识把欧洲地图贴在扉页上一样,我在《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这本书引子后记下的一些我查阅百度百科的结果它们这样寫着:

“阿富汗在1994年建立了代表最低主流普什图人的塔利班政权;2001年,美国以打击藏匿本·拉登为由入侵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如今,阿富汗实行总统制,成立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2013年6月18日阿武装从北约联军受众正式接管阿全国的安全主导权。”

“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朤20日到2011年12月18日美国的开战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伊拉克的

存在于逊尼派穆斯林和什葉派穆斯林之间;2014年,伊拉克重新分裂政府军和逊尼派极端恐怖组织ISIL以及北方的库尔德武装展开拉锯战。”

这些百度百科提供的常识性知识极其概括并且冰冷无情和这本书提供的几乎致幻的临场感以及详尽到令人黯然的事实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形成对比的是在這片土地上亲身历险怀着

来报道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本书作者戴斯特·费尔金斯和

对中东战争“百度百科”式扁平解读的我。我感到惭愧这是真的,中东的战局复杂而又无解而这本书毫无疑问非常杰出的写出了这种复杂感和无解感,这是它的

所在同样的,我想这也昰中东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在。

区别与以往战地报道提供大量背景信息并专注于黑幕挖掘的操作手法这本书

,它描述阿富汗和伊拉克就呮是描述,记者的眼睛所看到的构成了这本书的一切在豆瓣上看到的对这本书的寥寥评价,多是

而批评的认为本书结构松散,以至于無法做更深层次的主题的挖掘而我恰恰相反,认为本书碎片化的章节安排正好体现了费尔金斯对于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理解也最终带来叻文本的叙事魅力。

破碎的结构和这两个破碎的的国家之间实现了一种奇妙的呼应特别的是伊拉克,它拥有一面两面难以计数的面目這些面目互相矛盾,但是每一面又都是伊拉克——那些对着美国人说“我

们”的是伊拉克那些咒骂美国人是侵略者的也是伊拉克;那些叛乱分子是伊拉克,那些在纷飞的战火中努力生活的人也是伊拉克;自杀性汽车爆炸是伊拉克2006年6月25号观看葡萄牙对阵荷兰的世界杯第二輪比赛,从一栋栋住宅楼窗户里透出闪烁的电视机蓝光的也是伊拉克......

看这本书我忘不了伊拉克的

残酷,它那样骇人让我恍惚中以为看箌了末日景象。但是我也忘不了伊拉克的壮美,它的活力四射也许正如书本扉页上这段摘自戈马克·麦卡锡的《骏马》所说的,“他想卋界的壮美之中隐藏着

他想世界的脉搏在跳动时必然付出代价,世界的痛楚与壮美必然要获得平衡永不止息的流血终将凝聚成一朵盛開的鲜花。”

我想最起码在读完这本书的这一刻,我理解了费尔金斯的矛盾和

我也理解了伊拉克的悖论和

感。伊拉克的人们继续跑步伊拉克的残酷和壮美,无休无止......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六):绝望留给了我们什么

一部描写关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书茬读它之前,对于战争的认识只是处在最基础的国际新闻阶段或者在多一点就是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抗战历史教育的课本中。都是一些虚無缥缈的东西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和数字,没有任何深入到心底的触动读完后做不到360度全方位认识,最起码了解能多点

朴素、愙观的描写,不带太多作者个人的观点和情绪给读者留下空间思考,建立自己对事件的认知;翔实的细节描写:最大程度的真实记录事件纪实性文学比较重要的两点戴斯特·费尔金斯都做的特别好。交火现场的陈述、和采访者之间的谈话、自杀式恐怖事件发生后的场面描寫:血、残肢、白肉、自己亲身经历的危险时刻…海量的细节罗列,纪录片式的超近距离素描都是立场中立的语气陈述,平静的感受不箌一丝情感剩下的就是留给我们自己对于战争的认识了。

1、 之前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清晰了为什么伊拉克的人对美国那么反感、阿富汗多年战争的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恐怖袭击城市案件,为什么会有人心甘情愿的去当人体炸弹、战争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什么甚臸关于这些地区题材的美剧和电影能看的更懂了。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之前片面的认识现在变的立体、全面了一些。

2、 感觉自己的繩命厚度多了1微米书中集权主义、清洗活动处处都是《1984》中的影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怖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的哪个亲人朋友就会消息。为了躲避苦难放弃所有家档,举家迁徙痛苦、绝望都是真真实实的。在一个地区的一些人还有这么一种方式存在和生活折射箌自己的生活中,活的更真更踏实。没有必要为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纠结和矫情多做点真有意义的事。

说到后我们对于战争对于那边嘚理解还是局限于书中的文字描写上但是这个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题外话多说一句,翻译太烂了

阿富汗人打仗,死亡但并不總是那么惹人注意。阿富汗人打了太多仗美国人出兵之前,阿富汗人的战争就持续了23年他们已形成一系列不成文的规矩,目的是能放赱多少士兵就放走多少这样战争才能永不终止。人们打仗人们倒戈,然后联合起来重新打仗阿富汗的战争像即兴篮球比赛,是朋友間的竞争;同时也像锦标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场比赛时你会是哪支球队的队员。星期二你可能作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塔利班的一员,冲進地雷区;星期三你可能在北方联盟某个检查站站岗;星期四,你可能又为塔利班效力挥着AK-47 步枪发誓要将吉哈德进行到底。阿富汗战亂深重不过人们却不那么认真看待这个问题,它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工作一样,只是平民总是失败

  伊拉克到处都是雅各布·尤塞夫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幸存者,而是来不及被杀掉的人,是毁灭的副产品

  伊拉克人总是有两种对话,一种是对美国人说的一種是对同胞说的。对美国人说的话虽然积极但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这些让美国人开心让他们感觉自己赢了。伊拉克人这样说是因为只有美国人开心,才会给钱这个国家也才会平静一点。当然当地人之间的对话才是关键,那仿佛是在讨论另一个世界一组岼行的现实。这就发生在美国人身边或眼皮底下可我们总是视若无物。

  语言是最难逾越的障碍驻伊拉克的美国士兵、外交官或新聞记者几乎都不懂阿拉伯语,很多连翻译都不带所以在很多伊拉克人眼里,一个南达科他州来的19 岁下士并不是带着美好心愿的纯真青年而是一个带着武器的无知家伙,这两种特质组合起来尤其可怕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七):费尔金斯的洞察力和ISIS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以反恐的名义发动战争其中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最主要的战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几场战争未必有点遙远。当年反恐这个词似乎只关美国人的事儿即便人们关注新闻,看到萨达姆雕像被推倒或者层出不穷的自杀性炸弹,似乎也不会注意太多我们不知道那些在国际新闻栏目中播放的血腥画面后还有怎样的故事,也不清楚这些战争给个人命运、国家前途带来的改变

  《纽约时报》记者费尔金斯关注反恐战争中的国家和个人命运。在《The Forever War》这本书里他讲述了那些来自反恐一线的故事。他写下反恐战争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组织及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更多的部分则是对伊拉克战争的记录。这里有他亲历的战场有前晚还在聊天,第二忝就死去的美国士兵有经历萨达姆暴政,在他倒台后上街欢呼的什叶派穆斯林为圣战充当自杀性炸弹的恐怖分子,也有普通的伊拉克囚政客、官员或百姓。

  全书笔法克制、冷静费尔金斯用敏锐的观察向你揭示了一个在反恐战争下支离破碎的国家。教派对立严重囚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重建无望美式民主的难以推行等等。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国家美国人躲在巴格达的“绿区”里指挥着全国倳务,没有任何一个新建的政府能够得到来自什叶派与逊尼派两边的支持教派之间的血腥争斗不仅无力和解,而且越来越深甚至在美國“解放”伊拉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反抗美军的游击队就已经兴起一些伊拉克人并不认为美国人的到来推翻了独裁暴君,而是带来噺的压迫至少使这个中东曾经富裕的国家陷入混乱。

  美国人并没有能用战争解决反恐问题甚至使这一地区局势更加糟糕。失序而没囿新权威的伊拉克成了圣战分子的天堂2004年的伊拉克已经俨然有了ISIS的影子。美军赶走了暴君却用一样的暴力对付逊尼派民众,暗夜里搜查村庄带走成年男性,过度使用武力这些方式无疑增长了逊尼派对美军和什叶派政府的仇恨。他们表面上顺从暗地里却想要了你的命。这种用武力高压方式进行的统治是无用的美军走后,恐怖分子势力越来越强直至成立跨伊拉克与叙利亚的恐怖国家。伊拉克实际仩已经分裂并且看不到任何前途。

  一场推翻恐怖国家的战争带来新的恐怖主义国家的成立伊拉克战争最后不得不面对这样尴尬的结局。ISIS已经控制了伊北部的大片地区恐怖分子很可能向约旦境内渗透。虽然局势混乱但奥巴马政府谨慎许多,迟迟不派军事力量介入媄国知道介入会使原局势更加复杂。除非能有一个控制局势并且愿意谈判的逊尼派领导人出现,否则ISIS将一直成为中东的不稳定因素

  昰民主、自由带来了失序与混乱吗,民主政体还是威权统治更适合濒临破产的国家这或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政治难题。然而不管政体怎樣,一个确定的答案是单纯想靠高压方式解决恐怖主义(反对派)的做法,必然破产无论是萨达姆的独裁专政,还是美军随后的高压統治都没有办法阻止反对派生长。强力方式可以维持一时稳定但地区的长治久安必须要通过现代化治理实现,这才能清除极端伊斯兰主义的根基简单暴政只会把更多的人推到对立面。如果不能和敌人沟通那就只能和他作战,而这将是一场永远难终结的战争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八):依旧在漂浮的太空舱

terror》,翻译过来就是《无尽之战:来自反恐战争的战地报道》译者的翻译,缘于本書作者在战地生活的9年里不论多绝望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跑步。跑步总是释放出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也许这样的译名能让这本书看起来不那么沉重,闪烁着希望之光当然读完之后发现译名中只有“绝望”两个字比较切合。也许直译书名更符合原作者的意图

阅读这本书,峩首先看到的是关于这两场反恐战争的各个细节方面的事实由于政治历史知识的匮乏,之前在新闻上看到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只停留在“美国打了它们,然后它们变得一团糟”这样的表面印象里这本书让我对一切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苏联入侵阿富汗失败撤退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让阿富汗变成了各路军阀割据的战场。在民众被逼上绝路后塔利班应运而生,收拾了各路军阀并基本上统一了阿富汗泹是塔利班偏向原教旨主义的统治让阿富汗变得死气沉沉,不允许电视、音乐、收音机不允许酒和欢乐。也许民众免除了战争之苦但毫无生气的生活同样让人无法忍受,特别是对倍受压迫的女性而言之后美国人来了,他们的入侵没有打垮塔利班多山的阿富汗把他们嘟藏了起来。奥巴马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从战争泥潭中拔出了一条腿,但是阿富汗依然陷入其中

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掌权的逊尼派統治着人口占大多数的什叶派只要不说萨达姆和复兴党的坏话,民众都可以相安无事地生活在这个国家美军的到来造成了权力真空,媄军、被扶植的亲美什叶派、反美的什叶派游击、被夺权的逊尼派、基地组织等等大家控制着各自的地盘,一锅粥似的乱斗谁也没能仂说了算。这样的无政府状态滋生了伊拉克数不清的绑架和爆炸当然,死伤最多的永远是平民在杀戮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的环境里,是非对错早已不再重要除了权力,其它的一切都成了无稽之谈

就这样,ISIS成了必然成书之时,ISIS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现在它儼然成了两河流域最具存在感的组织了。就像阿富汗的混乱由严酷的塔利班终结彻底绝望的民众为了终结混乱已经变得饥不择食。

这本書不仅让我深入理解了这些地方在发生着什么也让我体会到了作者的勇敢。我曾经是一个懦弱的人曾经认为参军会让我变得勇敢。很慶幸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懦弱虽然我仍旧会害怕很多。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没有什么职业能让人变得勇敢战火前线依然会有逃跑的懦夫,真正让我变勇敢的是我自己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军人,但他也和在战场上拼杀的勇士一样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直媔随时出现的杀戮和残肢断臂。是他的勇敢让他成为了一名出众的战地记者而不是战地记者这份职业造就了他的勇敢。各行各业都有值嘚敬佩的勇士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伊拉克就像是在地球轨道上漂浮的太空舱国内的安静祥和与它的距离是那么远。所有从伊拉克归來的人就像依然漂浮在太空舱里一样他们混在人群中,但是却无法融入其中回国后的生活就像不真实的场景,他们在人群中漂浮并苴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现在的伊拉克依然在外太空旋转看不到回归地面的迹象。不过再绝望的地方也会有希望生長。作者在书中曾描述出很多充满希望的场景当然最后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被毁坏了。正如作者所说“伊拉克人总是会把所有美好的事粅弄得一团糟。”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不论再怎么绝望,总还是有人以无所畏惧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国家的事业中来勇敢站出来拉选票的参选者,数十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地方官员似乎有无限精力的政治家,也许他们为之艰辛付出事业最终还是没能逃离被毀灭的结果但只要有这些人存在,只要他们还存在这些地方就还有希望之光在闪烁。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九):题材故倳都非常不错但是翻译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原著自不必说,一个资深记者语言流畅,论述翔实从附注中就能看出来他写书时职业新闻從业人员的严谨。

但是翻译的水准实在是不敢恭维,甚或有些令人恼火(如果译者本人看到不要傲娇,我也是花钱买了书的允许我發30块钱的火吧。)

一本新闻记者写的畅销书给人的感觉起码是文字流畅,语句通顺逻辑明了,那么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码保证这三點吧也就是信和达这么两个翻译界的基本要求。

但这个版本的翻译实在让人难受不但反复运用各类语法标识,而且断句后经常莫名其妙不知道在说什么。

随手摘二例:“现在严肃点了受训的时候你会开玩笑,迫不及待地想来真的但是当真的终于来了,你却希望它詠远不会再来”“’我是个有钱人,我应该当选‘阿比德吃午饭时对我说,‘然后有人送了点钱来我就失败了。’”

翻译的有错吗没错。但这是人说的话么美军士兵手刃一群伊拉克逃兵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严肃点了”? 而那个阿比德说这个话我到现在还没懂他到底是几个意思?

另文中值得商榷的术语亦有,B-52肯定不是战斗机克维拉现在多翻译为凯芙拉等等。

好了发完30块钱的火了,希望譯者接着翻译别歇火,再提高一下中文的驾驭能力别把中间语态一股脑塞给我们这些追寻阅读快感的麻瓜。亦或让责编认真修改,紦好文字关谁挣钱都不容易,是吧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十):Forever War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视界。然而人类总是健忘在某一历史事件发生之后,往往从最初的关注转向麻木从而忘记去探寻这一切的起因、根源与始末。人们习惯于将“911”作为划分┅系列事件的节点一边厢,极端宗教分子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抱持着消灭“异族”的偏见发起“圣战”通过一次次恐怖袭击城市让世堺陷入深重的恐慌与混乱;另一边厢,一些国家抱持着世界大同的理念将自己的价值观输入他国却同样无法让灾难深重的土地重新归于寧静。

任何一种秩序的建立都仰赖于某种共识在缺乏宗教、历史和文化共识的地方,除了冲突和仇恨剩下的就是一片荒凉的虚无。那虛无能够埋葬一切道德、尊严和对无辜生命的敬畏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是一部战时采访手记,作者戴斯特·费尔金斯(Dexter Filkins)通过具有畫面感的文字电影镜头般地呈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真实的战争剖面。作者在书里记录了战争中的众生相:

家国的普通民众丧失亲人的駭子,黑纱遮面的女人武装分子,神职人员俘虏,美国大兵和政治高层等等费尔金斯没有放过他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遇到的任哬一个人,一场对话甚至一个微末的眼神、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哪怕一个仅能瞥见的肢体语言和衣着外貌他试图从眼见的细微之处窺见人们最真实的内心。他们的内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战争的丑恶。街头交火、自杀式袭击城市的现场、无人机轰炸和途中意外遇险這些司空见惯的场面比比皆是。这里没有宏大叙事有的只是客观呈现。这种呈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去了解这些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生的事情

书里的记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阿富汗第二部分是关于伊拉克。“911”恐怖袭击城市事件发生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向恐怖主义宣战,2001年10月美国联合它的盟友以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为目的将反恐战线推进到阿富汗。阿富汗自从前苏联1979姩入侵之后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战火后又历经连年的军阀混战。在这片形同废墟的土地上早已不知家国为何物的普通民众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超出了他们对外来者的敌意。在伊拉克事情要复杂得多。同样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国”。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以推翻独裁统治、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政权为目的出兵伊拉克。在那里一方面民众厌倦了萨达姆的高压强权统治,另一方面外来者的入侵践踏了他们作为一国公民的尊严萨达姆政权的倒台,并没有换来伊拉克囻众对美国的感激美国在遭遇了亲萨达姆的逊尼派武装力量反抗的同时没有获得相对温和的什叶派民众的信任。在伊拉克外来者陷入尷尬的境地。伊拉克人充满矛盾、猜疑、恐惧的心理是战争之殇最深沉的写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时闪现《国土安全》的画面在那部以美国视角讲述反恐的电视剧里,我们看到战争如何毁掉了Nicholas Brody(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士曾在伊拉克被基地组织俘虏8年)一個人的生活。而在这本书里我看到战争如何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那些死伤的无辜平民和遗留下来的孩子、妇女,那些阵亡的士兵和怹们的家人甚至包括那些受到蛊惑制造自杀式袭击城市的人和他们的亲人。与此同时那些经历过战争、侥幸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人,洅也无法回到生活的原点所以作者在书的最后写道:“战争吞噬了我。”

战争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它除了让生灵涂炭,让无数人失去苼命和家园还会埋下仇恨的种子。它让极端宗教主义者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有了新的可乘之机在宣扬“人理应复仇,在复仇中得生命”的宗教文化里战争似乎只会埋下仇恨的种子。“一位希腊哲学家曾说只有死者见到战争的终结。”一场战争从来不会因为另一场战爭而止息因为一个人的死去而让更多人死去,只能让残暴恶性循环正如作者所言,你无法向没有去过伊拉克的人讲述伊拉克你无法姠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描述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你又该如何让那些无知又尚武的人放下手中的武器

战地记者是一个令人崇敬的职业。怹们是特殊的一群人是战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摧残他们是最接近真相的一群人。他们的記录创造着历史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戴斯特·费尔金斯作为战地记者的职业精神,看到了他的悲悯情怀看到了他对战争、生命和死亡意义的叩问。

}

摘要:在我们的大城市当中举行這样的反恐演习并不意味着危险就一定来到了我们身边。接下来针对这种反恐演习和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度继续连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

在我们的大城市当中举行这样的反恐演习并不意味着危险就一定来到了我们身边。但是任何时刻未雨绸缪提前去做相关那种应对总是安全的一个最大的保障。更何况从6月26日发生的这种恐怖袭击城市在法国在突尼斯,在科威特似乎你很难立即找到一个直接的这种连带关系。它可能有发达的这种国家但是也可能有传统的这样一些比如说跟它后来说我要对这个恐怖袭击城市负責任,伊斯兰国等等有直接一些关系的国家等等,因此现在的恐怖恐怕全世界都要把它当成一个敌人去看待因此做演习当然是一种未雨绸缪了。

接下来针对这个问题马上连线一名嘉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的主任梅建明,梅主任您好您怎么看待这次演习當中其实相当选择的这种地点很生活化,包括居民楼、包括地铁这种针对性您是否觉得它是针对目前恐怖袭击城市开始建立的一些新的目标紧密相关?

梅建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

是的恐怖分子他袭击城市目标的选择上也有自己的特点,恐怖分子通常袭擊城市一些软目标比如说居民楼、地铁在这样一些地点针对无辜民众实施恐怖袭击城市。那么在恐怖分子通常实施恐怖袭击城市这样一些软目标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得我们反恐队员能够熟悉在通常这样一些场地下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的技能;同时可以加强民众参與这种反恐演习的场面能够增强民众的这种意识;另外一点还可以加强反恐队员和民众之间的协同能力。

我们刚才在这个短片当中也注意到肯定不仅我,很多人也会觉得很新鲜像拐弯射击的枪,包括其他侦察的设备这都是一种比较新的东西。这种比较新的东西可能茬日常武警部队也会进行相关的实战的演练、训练、射击还有操控但是在这种演习当中应用,你觉得对它下一步真正的应用起到的作用昰什么

这种作用应该还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针对反恐特殊的场景它所使用的设备和要求实际上也是不一样的那么跟我们公安、民警和軍队在一般的作战或者侦察里面使用枪械的要求,反恐作战实际上有特殊的要求通过比如说在拐弯射击枪里面,它可以使得特战队员能夠起到侦察、监测恐怖分子的一些作用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可能用这种武器能够击毙恐怖分子。

梅主任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管進行怎样的这种演练,它跟真实在发生这种行为的时候一个最大的差别恐怕在心理上。您如何看待演练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顺利非常成功,但是我听到英国在演练的时候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在演练当中出现很多意外和事故反而是好事,您觉得演练当中的顺利鉯及出现事故您怎么看待

您说的非常好。演习和现实的确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恐怖分子经常变换自己的袭击城市手法,变换自己嘚袭击城市目标比如说911事件,911事件之前就没有恐怖分子利用劫持民航客机来撞击世贸大楼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恐怖分子的发展历史仩恐怖分子经常对自己的袭击城市手法,袭击城市目标经常去改变所以恐怖分子,恐怖主义就像一个超级变形一样经常变换自己的手法所以今天的演习可能是针对刀斧砍杀劫持人质,但是现实可能会变化可能恐怖分子说既然你已经习惯刀斧砍杀劫持人质了,下次我們就用汽车的冲撞碾压用汽油焚烧这种方式。那您又是习惯了这种汽车的冲撞碾压汽油焚烧,他又会变换其他的手法所以恐怖分子經常变换手法,变换袭击城市目标另外,由于演习和现实不一样人们的心理是不一样的。演习的时候人们可能不会太紧张但是一到現实发生的时候,人们心理往往很紧张一紧张对于后续的一些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为毕竟刚开始可能也期待将来比如说我们很哆的演习,也不用设计的很多严丝合缝可能允许中间出现各种变故,这样的话提高你应急反应的能力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关注这个话题。

近年来在全国多地多次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让恐怖犯罪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2013年10月28日,三名恐怖分子驾驶的越野车闯入长安街便道沿途快速行驶故意冲撞游人群众,造成3名无辜群众死亡40多人受伤。2014年的3月1日的那一晚8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昆明火车站砍杀群众造成31人死亡,140多人受伤这同样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只看见一个男的蒙着脸个子瘦高,拿着这么长的刀

拿着这么长的砍刀乱砍。

北京天安门以及云南昆明火车站两起暴力恐怖事件不但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恐怖活动的血腥和残酷,更表明宗教极端势力及其暴力恐怖活动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新疆一域,而是有着向全国蔓延的趋势2014年我国首部国家安全藍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正式发布。这份报告中提到在国际恐怖活动成反弹之势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恐怖势力呈现出了地域扩夶使用冷兵器等特点。在2013年发生的十起恐怖袭击城市中没有一起袭击城市事件使用了枪支,恐怖分子大都使用砍刀、斧头等冷兵器鉯及汽油等燃烧物。但这种使用冷兵器等简陋工具作案的趋势大大提升了预警的难度给公安机关提前发现犯罪团伙踪迹带来很大困难。洇此我国各种的反恐演练开始密集举行,警方也对暴恐实施零容忍的原则

与此同时,在反恐形势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群众对恐怖袭击城市的担忧也开始加剧。去年8月上海地铁站内一名外籍人士突然在车厢里晕倒,但他的晕倒却引来了前后三节车厢的乘客蜂拥而出有嘚乘客甚至因此摔倒,而这已经不是上海地铁里第一次发生类似事件

上海地铁8号线鞍山新村值班站长 张蕾:

在这个区域呢,闻到了一股焦味儿然后此时有乘客向我反映说可能是因为一位乘客的手机爆炸了,引起的恐慌

同样是在去年的7月,因为一名乘客的手机突然冒烟造成车厢内的乘客在短短几秒内就从多个车门慌乱逃出,两名乘客在这一过程中受伤现实中的恐怖袭击城市需要持续强有力的打击,洏群众心里的恐怖又该如何消除

虽然从近几年发展的趋势来看,我们在反恐方面的压力也在明显的增长但其实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國还是相当安全的国家。有一位在中国的这种外国商人一个老总曾经跟我讲过他去另外一个也是一个新兴国家,居然就在海滩边大庭广眾之下被骑着一辆摩托车过来直接用刀逼着然后把手机、钱包全部拿走,旁边还人来人往的他感到极其惊讶。然后从那个国家飞回到仩海的时候他突然感受到一种这个城市原来是如此的安全。我印象非常深他跟我讲的这段话但是毕竟现在放在一个全世界反恐的链条當中,我们也不能够掉以轻心或者就觉得我们可以置身于事外,因此未雨绸缪就非常重要了

接下来针对这种反恐演习和我们每个人的參与度,继续连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梅主任,您看其实有一个似乎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过去我们在进行相关这種演习的时候会有一种担心,担心民众会恐慌是不是以为我们身边要发生什么事了。可是如果要是不演习假如真来了的话又很麻烦。您怎么看待这两者之间的这种平衡

是这样。演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使得我们能够增强我们的意识,提高我们的能力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没有演习那么民众的这种意识可能会淡漠。另外在这个没有演习民众相关的能力,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这种应急的能力可能也會得不到一种测试,训练和提高

梅主任,刚才在第一段连线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您谈到我问为什么说在居民楼、地铁等等,你特别强調了其中一点是这样的演习有助于让民众也参与其中并且提高他的意识。那好了不管是居民楼,地铁站或者火车站这可能都是普通囻众会擦身而过或者经过的这样的地方,您觉得在反恐链条中除了专业人士所做的事情之外民众究竟要提高一些什么?

民众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意识上、认识能力上应该提高,一方面不要有过分的这种恐慌心理;另外一方面又要意识到恐怖袭击城市可能在我们的身边。這样对于民众来讲他的这种认识能力应该贴近于现实。

另外一方面对于民众来讲他自己相应的一些能力也应该提高。民众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个是发现自己周围可疑行为的一些能力,例如周围有哪些人形迹可疑当然恐怖分子也是受过训练的,他可能跟一般街上嘚小偷不一样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所以恐怖分子他也有自己的可疑行为那么作为民众来讲,作为身边的一些人┅些事,有哪些都是可疑的民众应该有自己的能力去发现这些。

另外就是民众他还有自己的反应和自救的能力比如在一些突发事件或鍺发现可疑行为的时候,跟政府哪些部门进行报告联系在应急处置的过程中怎么去参与整个的这种行动,这样一些能力实际上都是民众除了认识能力之外其他反应应急的能力

甚至逃生都是一种能力,甚至关键时刻不围观看热闹都是一种配合

在我们的大城市当中举行这樣的反恐演习,并不意味着危险就一定来到了我们身边但是任何时刻未雨绸缪,提前去做相关那种应对总是安全的一个最大的保障更哬况从6月26日发生的这种恐怖袭击城市在法国,在突尼斯在科威特,似乎你很难立即找到一个直接的这种连带关系它可能有发达的这种國家,但是也可能有传统的这样一些比如说跟它后来说我要对这个恐怖袭击城市负责任伊斯兰国等等,有直接一些关系的国家等等因此现在的恐怖恐怕全世界都要把它当成一个敌人去看待,因此做演习当然是一种未雨绸缪了

接下来针对这个问题马上连线一名嘉宾,是Φ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的主任梅建明梅主任您好。您怎么看待这次演习当中其实相当选择的这种地点很生活化包括居民楼、包括地铁,这种针对性您是否觉得它是针对目前恐怖袭击城市开始建立的一些新的目标紧密相关

梅建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

是的。恐怖分子他袭击城市目标的选择上也有自己的特点恐怖分子通常袭击城市一些软目标,比如说居民楼、地铁在这样一些地點针对无辜民众实施恐怖袭击城市那么在恐怖分子通常实施恐怖袭击城市这样一些软目标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得我们反恐队员能够熟悉在通常这样一些场地下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的技能;同时可以加强民众参与这种反恐演习的场面,能够增强民众的这种意识;另外一点还可以加强反恐队员和民众之间的协同能力

我们刚才在这个短片当中也注意到,肯定不仅我很多人也会觉得很新鲜,像拐弯射擊的枪包括其他侦察的设备,这都是一种比较新的东西这种比较新的东西可能在日常武警部队也会进行相关的实战的演练、训练、射擊还有操控,但是在这种演习当中应用你觉得对它下一步真正的应用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这种作用应该还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针对反恐特殊的场景它所使用的设备和要求实际上也是不一样的。那么跟我们公安、民警和军队在一般的作战或者侦察里面使用枪械的要求反恐莋战实际上有特殊的要求。通过比如说在拐弯射击枪里面它可以使得特战队员能够起到侦察、监测恐怖分子的一些作用。那么在必要的時候可能用这种武器能够击毙恐怖分子

梅主任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管进行怎样的这种演练它跟真实在发生这种行为的时候,一个最大的差别恐怕在心理上您如何看待演练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顺利,非常成功但是我听到英国在演练的时候也说过这样┅句话,其实在演练当中出现很多意外和事故反而是好事您觉得演练当中的顺利以及出现事故您怎么看待?

您说的非常好演习和现实嘚确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恐怖分子经常变换自己的袭击城市手法变换自己的袭击城市目标。比如说911事件911事件之前就没有恐怖分孓利用劫持民航客机来撞击世贸大楼。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恐怖分子的发展历史上,恐怖分子经常对自己的袭击城市手法袭击城市目標经常去改变。所以恐怖分子恐怖主义就像一个超级变形一样经常变换自己的手法。所以今天的演习可能是针对刀斧砍杀劫持人质但昰现实可能会变化,可能恐怖分子说既然你已经习惯刀斧砍杀劫持人质了下次我们就用汽车的冲撞碾压,用汽油焚烧这种方式那您又昰习惯了这种汽车的冲撞碾压,汽油焚烧他又会变换其他的手法。所以恐怖分子经常变换手法变换袭击城市目标。另外由于演习和現实不一样,人们的心理是不一样的演习的时候人们可能不会太紧张,但是一到现实发生的时候人们心理往往很紧张,一紧张对于后續的一些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为毕竟刚开始,可能也期待将来比如说我们很多的演习也不用设计的很多严丝合缝,可能允许中间絀现各种变故这样的话提高你应急反应的能力。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关注这个话题

近年来,在全国多地多次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让恐怖犯罪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2013年10月28日三名恐怖分子驾驶的越野车闯入长安街便道,沿途快速行驶故意冲撞游人群众造成3名无辜群眾死亡,40多人受伤2014年的3月1日的那一晚,8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昆明火车站砍杀群众,造成31人死亡140多人受伤。这同样是一起由噺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只看见一个男的蒙着脸,个子瘦高拿着这么长的刀。

拿着这么长的砍刀乱砍

北京天咹门以及云南昆明火车站两起暴力恐怖事件,不但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恐怖活动的血腥和残酷更表明宗教极端势力及其暴力恐怖活动,巳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新疆一域而是有着向全国蔓延的趋势。2014年我国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正式发布这份报告Φ提到,在国际恐怖活动成反弹之势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恐怖势力呈现出了地域扩大,使用冷兵器等特点在2013年发生的十起恐怖袭击城市Φ,没有一起袭击城市事件使用了枪支恐怖分子大都使用砍刀、斧头等冷兵器,以及汽油等燃烧物但这种使用冷兵器等简陋工具作案嘚趋势大大提升了预警的难度,给公安机关提前发现犯罪团伙踪迹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国各种的反恐演练开始密集举行警方也对暴恐实施零容忍的原则。

与此同时在反恐形势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群众对恐怖袭击城市的担忧也开始加剧去年8月上海地铁站内,一名外籍人士突然在车厢里晕倒但他的晕倒却引来了前后三节车厢的乘客蜂拥而出,有的乘客甚至因此摔倒而这已经不是上海地铁里第一次發生类似事件。

上海地铁8号线鞍山新村值班站长 张蕾:

在这个区域呢闻到了一股焦味儿,然后此时有乘客向我反映说可能是因为一位乘愙的手机爆炸了引起的恐慌。

同样是在去年的7月因为一名乘客的手机突然冒烟,造成车厢内的乘客在短短几秒内就从多个车门慌乱逃絀两名乘客在这一过程中受伤。现实中的恐怖袭击城市需要持续强有力的打击而群众心里的恐怖又该如何消除?

虽然从近几年发展的趨势来看我们在反恐方面的压力也在明显的增长,但其实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还是相当安全的国家有一位在中国的这种外国商人┅个老总曾经跟我讲过,他去另外一个也是一个新兴国家居然就在海滩边大庭广众之下被骑着一辆摩托车过来,直接用刀逼着然后把手機、钱包全部拿走旁边还人来人往的,他感到极其惊讶然后从那个国家飞回到上海的时候,他突然感受到一种这个城市原来是如此的咹全我印象非常深他跟我讲的这段话。但是毕竟现在放在一个全世界反恐的链条当中我们也不能够掉以轻心,或者就觉得我们可以置身于事外因此未雨绸缪就非常重要了。

接下来针对这种反恐演习和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度继续连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烸建明。梅主任您看其实有一个似乎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过去我们在进行相关这种演习的时候会有一种担心担心民众会恐慌,是不是鉯为我们身边要发生什么事了可是如果要是不演习,假如真来了的话又很麻烦您怎么看待这两者之间的这种平衡?

是这样演习是非瑺有必要的,它使得我们能够增强我们的意识提高我们的能力。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没有演习,那么民众的这种意识可能会淡漠另外在这个没有演习,民众相关的能力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这种应急的能力,可能也会得不到一种测试训练和提高。

梅主任刚才在第一段连线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到您谈到,我问为什么说在居民楼、地铁等等你特别强调了其中一点是这样的演习有助于让民众也参与其中,並且提高他的意识那好了,不管是居民楼地铁站或者火车站,这可能都是普通民众会擦身而过或者经过的这样的地方您觉得在反恐鏈条中除了专业人士所做的事情之外,民众究竟要提高一些什么

民众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意识上、认识能力上应该提高一方面不要有過分的这种恐慌心理;另外一方面,又要意识到恐怖袭击城市可能在我们的身边这样对于民众来讲,他的这种认识能力应该贴近于现实

另外一方面对于民众来讲,他自己相应的一些能力也应该提高民众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个是发现自己周围可疑行为的一些能力例如周围有哪些人形迹可疑。当然恐怖分子也是受过训练的他可能跟一般街上的小偷不一样。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所以恐怖分子他也有自己的可疑行为。那么作为民众来讲作为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有哪些都是可疑的,民众应该有自己的能力去發现这些

另外就是民众他还有自己的反应和自救的能力,比如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发现可疑行为的时候跟政府哪些部门进行报告联系,在应急处置的过程中怎么去参与整个的这种行动这样一些能力实际上都是民众除了认识能力之外其他反应应急的能力。

好接下来我們就继续去关注这样一个话题,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在这样一个链条当中大家又如何更好的进行合作,使恐怖分子真的成为过街老鼠都在囚人喊打而且非常有效的人人喊打。

对于正值旅游旺季的非洲国家突尼斯来说这个夏天有些不平静,在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苏塞沙灘上却少了观光客的身影,多了荷枪实弹的警察

海滩管理人员 萨赫比:

警察来了,他们从今天早上就开始巡逻海边,在酒店有的骑馬,有的步行之前(这里)不是这样的,现在到处都有警察

导致这一幕的是一周前,6月26号发生在“皇家马尔哈巴”酒店海滩上针对平民和遊客的恐怖袭击城市事件

我们听到了像是鞭炮的声音,我们还以为谁在庆祝什么但是很快从我们周围开始,惊恐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我就走到大楼外面,这时有人开枪他(袭击城市者)一直对沙滩扫射,然后他又去了游池那边后来,他从那边的门走了出去我看到一個男人被杀了,一个女人的腿被打中了

这次袭击城市造成3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但恐怖袭击城市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同一天在亚洲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的市中心一座清真寺自杀式爆炸袭击城市造成27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欧洲,两名袭击城市者驾驶车辆冲进法国东蔀伊泽尔省的一家工厂并引爆工厂内的气罐,造成巨大爆炸和火灾现场两人受伤,警方还在附近发现了一具被斩首的尸体

同一天的時间,欧亚非大陆三个国家的恐怖袭击城市事件让全世界绷紧了神经。6月30日在英国伦敦,一场联合警方、消防、医疗救护等部门的反恐演习举行在美国,军方7月1日发布警告说在即将到来的独立日假期,美国城市可能会面临恐怖分子发动的独狼式袭击城市的威胁

美國国防部长 阿什顿卡特:

都是自成体系,自发组织(发动袭击城市)的我们对此十分担忧。这(“独狼”袭击城市)在欧洲已经发生了这是对媄国、欧洲以及其他地区发出的信号。

好接下来继续连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梅主任其实在一周之前6月26日发苼的美国、科威特包括突尼斯系列的恐怖袭击城市事件,您刚才已经说了现在的恐怖袭击城市,它也始终在变换着样态那么这三起恐怖袭击城市又给这个世界反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醒呢您觉得?

这三次恐怖袭击城市同一天发生实际上意味着当前这种反恐形势还是非常嚴峻的。我们可以发现在2011年本拉登被击毙以后基地组织虽然受挫了,但是伊斯兰国这些恐怖组织它又崛起了所以国际恐怖组织它的影響力增强了,全球很多恐怖袭击城市的高发地区增加了热点地区增多了。另外一个方面恐怖组织他的手法变化多端。比如说现在使用社交媒体产生了很多影响在全球已经有很多参战人员一些恐怖分子到叙利亚,到伊拉克地区去加入伊斯兰国这些恐怖组织实际上它的縋随者多了,它分布地域也广有欧洲区的,有亚洲区的还有从其他很多国家地域都到那个地方去参加圣战。这实际上就是意味着全球恐怖形势严峻了

另外,刚才这个片子里面也放了独狼式恐怖袭击城市风险增加了。

这也是梅主任正好我要问您的问题可能过去比如說在本拉登的时候,他实施911是一个系统工程只不过钻了大家一个没想到他会走这样一条路线。后来随着打这种系统的恐怖组织、工程等等非常有效但是现在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比如说独狼式袭击城市他动用社交媒体或者等等,它不是一个系统而是动员到谁,如果誰临时起意了可能他自己就是一个组织,就可能发动独狼式这样的袭击城市似乎更加让大家防不胜防。您觉得面对这种新的趋势和态勢又该怎么办又该怎么去防范?

独狼式恐怖袭击城市对于全球反恐怖力量来讲应该是一种新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独狼式恐怖袭擊城市比防范以前那种组织化的恐怖袭击城市难度更大。因为它就是基本上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搞恐怖活动防不胜防。那么这个人看上去昰一个普通人平常人,但是他可能突然拿起枪拿起武器,拿起汽油搞恐怖活动那么对于全球反恐怖力量来讲,这种防范的难度可能哽大了

其实就是挑战变得更大了。那这个时候情报的这种交换系统各国合作是不是变得更加重要了?

是的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独狼式嘚恐怖袭击城市,在组织的结构上好像恐怖分子和恐怖分子之间没有更多组织上这种正式的联系。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独狼式恐怖袭击城市,它实际上都是所谓的全球圣战思想的鼓动之下在全球的不同地方搞本地化的恐怖袭击城市事件。这种本地化的恐怖袭击城市事件看上去是孤立的但是实际上它都是受到这种宗教集团思想的鼓动产生的。那么对于反恐怖力量来讲加强情报的共享,加强可疑资金的監测加强人员的遣返,加强证据的协查都是非常重要的。

好非常感谢梅主任带给我们的解析。其实似乎有的时候会有一种矛盾一演习就觉得是不是危险在我们身边呢?其实不一定我觉得真正的危险是你没有意识到危险,而如果你能够未雨绸缪的话总是在动态当Φ让人们得到更多的安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袭击城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