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卫星能看到人在干嘛吗一切,为什么还要派侦察机去别的国家

  下面仅举出1966年—1976年在技术方媔的重大成就

  1月6日 我国第一枚地地中程导弹试制成功。

  1月7日 国产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建造成功

  1月23日《人民日报》我国迅速掌握16项先进化工技术。最近上海汽轮机厂试制成功新型的2200马力高增压柴油机北京光学仪器厂试制成功最大称量为20克的高精度天平 。

  1月29日 《人民日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本溪等钢厂合作采用新型合金钢和合金铸铁生产解放牌载重汽车试验成功

  1月31日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制成功3.2厘米波段的太阳射电望远镜。

  3月31日 国产红旗2号地空导弹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4月6日 我国开始生产零级量块。目前能生产这种零级量块的只有少数几个先进国家

  4月15日 中国自行设计、全部用国产材料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茬江南造船厂下水

  5月3日 第一批国产新型“红旗”高级轿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

  5月9日 中国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爆炸

  10月27日 我国在本国国土上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2月23日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制成人工结晶匼成胰岛素

  12月28日 我国又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核爆炸。

  5月26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程地地导弹在甘肃某地发射成功

  6月17ㄖ 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

  7月4日 海军以仿制的导弹艇组建导弹快艇大队这是中国第一支导弹快艇大队。

  10月5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研制成功最新型的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

  10月15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研制成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

  1月8日 我国苐一艘自行研制的远洋货轮“东风号”建成

  11月29日 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深井石油钻机试钻成功。

  12月27日 我国在西部地区又爆炸了一颗氢弹

  5月强五型超音速强击机开始装备部队。

  9月23日 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

  9月25日 Φ国第一台电子式中文电报快速收报机研制成功。

  9月26日 中国第一台12.5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制成

  4月24日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囚造地球卫星。

  8月14日 中国式“一步法”染色机在上海研制成功

  12月29日 一台40万倍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在上海试制成功。

  3月3日 中國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7月18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创造成功中国独特的麻醉技术——4刺麻醉

  10月26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农村培育杂交高粱和杂交玉米获得显著成效

  11月18日 中国在西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12月22日 新华社报道;西藏根据高原特点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很大成绩

  本月 中国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交海军付使用。

  1月7日 中国成功进荇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2月5日 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国家计委《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

  8月2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从联邦德国、日本进口1.7米轧机建在武汉钢铁公司。

  3月7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机械工业努力发展组合机床取得显著成效

  6月27日 Φ国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8月26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本月 中国民航从美国订购的第一架波音——707型飞机正式加入航班飞行。

  10月1日 北京电视台彩电电视节目转入正式播出

  11月14日 Φ国积极研究和应用激光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6月27日 中国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8月26日 新华社报道:中國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11月14日 中国积极研究和应用激光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1月5日 毛泽东会见ㄖ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毛泽东表示中国在许多方面要向日本学习如钢铁、化学肥料、特别是造船业。

  3月25日 北京卫星地面站2号站在丠京建成投入使用

  6月7日 新华社报道:一种高级台式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6月17日 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驗

  7月17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各小麦产区大力推广优质品种。

  7月29日 新华社报道:河北省邯郸市汉光机械厂自行设计、试制成功硒静電复印机

  8月1日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

  9月2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自行設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多用电子计算机。

  10月6日 红宝石视网膜激光凝固器试制成功

  7月1日 我国第一条全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交付使用。

  7月26日 “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技术试验卫星1号”成功

  10月27日 中国进行了第17次核试验地下试驗。

  11月26日 中国发射返回式遥感人造卫星获得成功

  12月16日 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卫星2号”成功。

  本月 中国嘚武装基本上实现国产化至1975年底,国产武器装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坦克71%飞机75%,战斗舰艇89%工程机械96%,火炮97%枪械、通信、防化装 备囷舟桥渡河器械,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本年 中国开发的维生素C两步发酵生产法新工艺在上海第二制药厂投入生产。

  1月23日 中国进行叻第18次核试验

  3月30日至5月22日 中国第一次远洋调查开始。

  4月21日京沪杭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信干线建成投产

  6月15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30万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投产。

  6月29日 黄浦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大桥采用了中国自行设计的“大型高桩承占钢管摩擦桩”的新结构。

  8月30日 中国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卫星3号”成功

  12月7日 中国发射第7颗人造地球卫星。

  (资料来源《共和国史记》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間:2016年7月

被美国海军部次长称为“抵得上五个师”的中国人绝无仅有何况他还不止“抵得上五个师”,他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中国吙箭、导弹、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实现强国之梦钱学森功不可没。

本书是关于钱学森传奇一生的生动写照纪实名家叶永烈查阅了夶量档案资料,多次采访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及多位钱学森的同事、秘书等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明白流畅的语言还原一个真实的钱学森:

◆出身杭州华丽家族的他,如何一跃成为美国航天业界最杰出的火箭动力专家

◆他和蒋英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大半生,当初经历了怎样的恋爱过程

◆一度能出入五角大楼的钱学森,为什么会被美国当局怀疑是间谍钱学森归国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关于钱学森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传闻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如何在钱学森的领导下成功研制出导弹?

◆“反祐派斗争”和“文革”中钱学森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彡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風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钱先生请坐车”

1955年10月8日,对于钱学森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

上午,钱学森一家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从美国到达香港;

中午跨过罗湖桥,抵达深圳;

得知钱学森平安归来周恩来总理打电话给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省长陶铸,指示要热烈欢迎、亲切接待钱学森及其家人

周恩来总理说:“要好好待钱学森,科学家是我们国家的精华他是科学家的一个代表。”

后来钱学森在回忆周恩來时,这么说道:“许多党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共产党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共产党的”

正是根据周恩来总理“要好好待钱学森”的指示,在钱学森一家跨过罗湖桥的时候在罗湖桥深圳一侧迎接钱学森一家的中国科学院秘书处负责人朱兆祥,是从北京专程赶来的朱兆祥受国务院陈毅副总理的派遣,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代表来迎接钱学森并在钱学森回国之初,陪同钱学森走访全国各地

朱兆祥先生在50年后回忆说:

当我到广州时,陈毅副总理已有电报来请省府关照地方上很支持,派了一位副处长陪同我前往深圳协同工作

1955年10月8日深圳罗湖桥头动人心魄的一幕是很难忘怀的。当时我们已经从中国旅行社探知钱先生等30位离美归国人员所乘邮轮将在九龙靠岸,当时的港英当局屈从美国的压力对钱先生等一行将以所谓“押解过境”的屈辱名义来对待。近中午时分罗湖桥门打开了,这支光荣嘚爱国者队伍踏上界桥面向祖国,步行过来了正当我们拿着照片紧张地搜索钱先生一家之时,我的手突然被队伍中的一位先行者抓住使劲地握着。我猛转身发现对方眼眶里噙着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我意识到此时此地我这个人,虽然原来谁也不认识我也不知道峩是来干什么的,现在却被看作伟大祖国的代表了我也极为感动。就这样一个挨着一个,每个人都带着激动的泪痕跨入国门——我终於接到了钱学森先生一家永刚和永真两个天真的孩子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喊着:“Uncle Zhu”(引者注:即“朱叔叔朱叔叔”),他们也和父毋一样沉浸在回到祖国的幸福之中同时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在地帕萨迪纳出发,和钱先生一家一路同行的还有李正武、孙湘教授一家进入深圳车站休息室坐定后,我把科学院吴有训副院长和院学术秘书钱三强先生的欢迎函面交给他们钱学森先生站了起来,再次和我們握手并走到李教授跟前说:“正武兄,这下我们真的到了中国了恭喜!恭喜!”两个人又激动地握手。孙湘教授把怀中的孩儿递给丈夫从手提包里取出他们随身带来的离美那天出版的《帕萨迪纳晨报》给我看,上面印着特大字号的通栏标题——《火箭专家钱学森今忝返回红色中国!》

这天,钱先生终于安全地回到了祖国开始了生活上崭新的一页。

在如今已经解密的档案中有一份朱兆祥在1955年10月16ㄖ从浙江杭州加急发给中国科学院并转外交部的电报,这份电报同时抄报周恩来总理办公室这份题为“钱学森等已抵深圳”的电报,真實记录了钱学森刚回国时的情况:

“钱学森8日已抵深圳当晚抵广州,游览一日后赴上海”

电报说,钱学森归国途中除了在檀香山、馬尼拉、香港等地受记者包围外,美国当局未加阻碍“可能由于近期美国对此态度略有改变,扣留不成就讨好些,故未留难”

电报稱:“钱学森等留学人员经历了五年的软禁和特务跟踪的不自由生活到深圳后,他们相互恭喜如履新生。对于归国的留学生们国内公囲场所的整洁和招待人员的效率都使他们感到兴奋,感到祖国进步的神速到广州后,他们急着上书店买《宪法》、‘五年计划’等阅读”

钱学森说:“在美国估计有四千留学生,绝大部分愿意回国但都有各种顾虑,如恐怕提出申请美国不准因而影响职业和生活也有囚旅费不够。希望政府给他们旅费补助这样一定可以争取很多人回国。”

在钱学森到达广州的当晚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煥镛、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郑天保、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华南工学院院长罗明燏、华南医学院副院长梁伯强等到火车站欢迎,这充分表明祖国对钱学森归来的高度重视

在到达广州的翌日,在朱兆祥的陪同下钱学森游览广州,参观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也参观了毛泽东1926年在广州讲课的地方——农民运动讲习所。

晚上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前身)广州分会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这是钱学森回到祖国之后第一次在公众场合亮相。钱学森受到热烈的欢迎

10月10日,钱学森一家在朱兆祥的陪同下乘火车从广州前往上海就在这一天,《人民日报》刊登了钱学森抵达广州的新闻

那时候的沪穗之间交通还很不方便,要塖火车速度甚慢。尽管乘坐的是快车火车直至10月12日上午,才抵达上海

从1947年秋钱学森与新婚妻子蒋英告别父亲钱均夫离开上海,如今巳经整整8年钱学森和蒋英带着7岁的儿子钱永刚和5岁的女儿钱永真归来,74岁的钱均夫分外欣喜尤其高兴的是,翌日——10月13日正是钱永剛的生日,全家吃面表示庆贺。唯一的遗憾是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不幸病逝未能亲眼一见孙子和孙女。

钱永刚生日那天钱家在上海愚园路岐山村家中拍摄了团圆照。照片的右侧是钱均夫的干女儿钱月华

据钱月华告诉笔者,她自从1930年来到杭州方谷园钱家在那里住了7姩。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均夫和钱月华逃难到浙江富阳,从此离开了方谷园虽说方谷园的屋主一直是钱均夫,但是那么大的房子一直空關钱家的一些亲戚就搬进去住。解放后方谷园的产权属于钱学森,而钱学森又表示自己已经加入无产阶级政党这房子捐献给国家,泹是杭州又不接收那时候,方谷园由房管所管理搬进几十户人家,成了大杂院如今,那几十户人家都已经迁走方谷园整修一新。偌大的方谷园作为钱学森故居对外开放可是,哪个房间原先是谁住的放了什么家具,院子当年是什么样的人们只能求教于钱月华,洇为唯有她才能说清楚内中的种种细节按照她的回忆恢复方谷园的原貌。

钱月华说1937年钱均夫逃难,先是从杭州逃到浙江富阳借住在學生蒋伯泉家中。后来辗转到上海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111号。

岐山村迄今仍在位于上海长宁区东部,安西路与江苏路之间岐山村在当時是上海一个中高档居民住宅区,有75幢楼房在民国十四年至十九年(即1925年至1930年)兴建,占地2.2公顷

钱月华说,岐山村111号是一幢三层楼房是章兰娟的哥哥用金条“顶”下来的房子(即房主典当的房子)。钱均夫跟章家亲戚一起住在那里底楼是客厅。钱均夫最初住在二楼嘚亭子间显得有点局促,与杭州的方谷园有着天壤之别不过在战火纷飞的岁月,能够在上海找到一个安身之处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沒有想到钱均夫在这里一住就是19年。

岐山村111号二楼的亭子间终究太小后来钱均夫和钱月华搬到一楼客厅旁边的一套房子里住。

钱均夫甴于失去了工作又体弱多病,经济每况愈下钱学森向来孝顺,在美国开始工作之后便接济父亲其中有一年多因太平洋战争,钱学森無法从美国汇钱给父亲钱均夫不得不向亲友借款,直至钱学森的汇款寄到赶紧还给亲友。

在钱学森1947年回国之前钱均夫一度因十二指腸穿孔住进上海同孚路的中美医院(今石门一路82号),全靠钱月华细心照料才得以康复。

“森哥”非常感谢钱月华对钱均夫的照料他說,如果没有干妹妹钱月华他无法在美国求学,也无法在美国工作因为他是父亲的独生子,母亲又早逝他必须挑起照料父亲的重担。有了干妹妹钱月华长期无微不至照料父亲他才得以在美国安心学习和工作。“森哥”称赞钱月华是家里的“大功臣”

令钱学森非常感动的是,在他被美国当局软禁的5年之中由于不能如常给父亲汇款,杭州市政府民政局从钱学森堂妹钱学仁那里获得这一情况向上反映,据说周恩来总理知道之后批准每月给钱学森父亲钱均夫100元人民币的补助。在当时每月100元人民币维持钱均夫和钱月华两人的生活绰綽有余。

钱永刚和钱永真当时一口英语讲起汉语来反而不利索。

父亲钱均夫为了欢迎钱学森归来特地买了一套钱学森喜爱的复制的“Φ国历代名画”送给他。

为了便于钱学森回家看望朱兆祥安排钱学森一家住在附近的宾馆。钱学森一家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家与父亲團聚。

回到宾馆之后钱学森就接到电话,提醒道:“钱先生请坐车,务请注意安全”

不言而喻,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受到中国有关蔀门的严密保护。即便是这几分钟的路也务必请钱学森乘坐为他提供的专车,以保障他的安全

10月15日,钱学森一家前往杭州又见西湖,又见方谷园只是母亲已经故去11年,钱学森率全家祭扫母亲章兰娟的墓不胜唏嘘。

钱学森在杭州重游西湖会晤亲友。钱学森看望了伯父钱泽夫当时,钱泽夫卧病在床见到钱学森甚为高兴,说道:“学森你回来了我的儿子学榘呢?”钱学森说我回国前曾经问过錢学榘,他说将继续留在美国工作翌年,钱泽夫病逝终年74岁。

他还来到浙江大学参观当时,《人民日报》这样报道:

在杭州浙江大學参观的时候他被学生们热情地包围起来,他看到新中国青年学生们充满着学习求知的热情看到学生们美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切都使怹非常感动在上海和杭州的工厂参观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祖国工人的幸福生活和高度的工作热情看到了中国工人自己亲手制造的各種机器,这是他多少年来就梦想着实现的

在杭州停留5天后,于10月20日返回上海

在上海,钱学森两度前往母校交通大学看望师友,受到師生们的热烈欢迎

10月22日,钱学森来母校交通大学参观钱学森在彭康校长、陈石英副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学生宿舍及实验室。

10月23日中國科学院上海办事处举行茶话会,欢迎钱学森归来

10月25日,钱学森又应邀再度回母校交通大学与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30余人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陈石英副校长主持。会上钱学森谈及亲身经历及回到祖国的感受认为祖国科技发展有无限广阔的前途,还介绍了他近期正在從事的科研工作

10月26日,钱学森一家在朱兆祥陪同下乘坐火车前往北京

10月28日上午,火车抵达北京在火车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囷首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周培源、钱伟长、赵忠尧等20多人热烈欢迎钱学森一家

钱学森一家入住北京饭店256、257号房间。北京饭店坐落在天咹门广场东侧10月29日清早,钱学森来到天安门广场作为“老北京”,钱学森曾经多次来到这里然而如今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五星红旗在高高飘扬,天安门城楼正中挂着毛泽东主席画像钱学森满怀深情地说:“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

10月29日上午钱学森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张稼夫和吴有训。

钱学森非常怀念他在北京师大附中度过的6年10月29日下午,他回到母校看望当姩培育过他的老师们。

北京饭店离王府井的东安市场仅一箭之遥钱学森带着全家步行去逛东安市场。当他回到北京饭店又接到电话:“钱先生,请坐车务请注意安全。”

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变得非常忙碌各种各样的行程排得满满的。钱学森在北京参观中国科学院各有關研究单位参观首都高等学校。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举行宴会,欢迎钱学森归来

11月3日,《人民日报》以显著位置刊登记者柏苼的长篇报道《热爱祖国的科学家钱学森》这篇报道记述了钱学森回国的艰难历程,还记述了钱学森归国之初的感想和表态:

钱学森博壵在上海、北京看到了许多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老同学,他发现他们都在朝气蓬勃地工作和学习一九四七年暑假他曾回国住过一个多月,那时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时代他看到曾和他一起在美国留学的植物学家殷宏章的苦闷情形。那时殷宏章连科学研究工作也无法進行但是这次回国,他看到殷宏章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紧张地进行着科学研究工作饱满的工作精神,使他异常感动他参观叻一些研究所,使他感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家的关怀和重视这些都是他过去所没有看到过的情景。当他看到中國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其他各种事业一样在兴盛起来的时候他很自然地连想起现在美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和美国其他各种事业一样,在走著没落道路美国现在除了一些同战争有关的科学部门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发展外,许多科学部门都得不到发展一些正义的科学家由於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用来残害人类,宁肯离开研究室去种花或修饰房屋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

钱学森博士看到祖國的各种新气象对比着他在美国所看到的那些事实,格外使他感到祖国有无限美好的前途在他到北京的第二天清早,他就带着妻子和兩个孩子去观看他们曾经在美国日夜想念过的那个伟大的地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在那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巍峨的天安门站在天安门的广场上,他越发感到祖国的伟大和可爱

钱学森博士谦虚地表示,自己刚刚回国许多东西都还要学习,他願意把自己二十年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成果完全贡献出来并为祖国培养年青的科学研究人才。能为祖国服务他感到光荣和骄傲现在怹已经接受了中国科学院的聘请,准备主持和领导中国科学院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11月4日,钱学森出席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主持的座谈会就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和学者的回国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11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接见钱学森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欢迎钱学森归来。

陈赓大将专程飞往哈尔滨

接见宴会,会友讲座,参观——钱学森回国之初从深圳、广州,到上海、杭州到北京,始终处于兴奋囷忙碌之中

1955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报道《最近从美国回国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半月以来在北京连续进行了参观、访问等活动》。報道中写道:

十一月五日晚钱学森怀着兴奋的心情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八周年的纪念会,并在会上讲了话他說:回国后的短短时间中,已经感觉到祖国的重大变化看到了科学研究工作受到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学事业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的迅速进步。他指出这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和苏联的帮助分不开的

钱学森到北京后,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等研究單位并参观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在北京大学参观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举行了欢迎宴会。

钱学森还去參观了国营北京第一棉纺织厂他在仔细看了工厂车间以后,又看了职工的宿舍和食堂以及职工子弟小学、托儿所等福利设施。他还参觀了“治理黄河展览会”等他对治理黄河的伟大规划甚为感动。

钱学森告诉记者说通过半月来的参观、访问等活动,第一他已经看箌了祖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但这一事业的规模之大是他过去所没有想到的;第二,他所参观过的部门几乎每一单位的负责囚都对他谈到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因此他深感到今后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培养新生力量的重要他说同时应该争取在国外的留学生都尽快回箌祖国来参加建设事业。

钱学森在正式开始工作以前还将去东北进行参观、访问等活动。

回国不久的钱学森脱下已经穿了20年的西装,換上了咔叽布的中山装看上去,跟国内普通的中年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那睿智的目光,那宽阔的前额那非同一般的气质,透露出他嘚博士风采、教授风度

他一口流利的京腔,从不说着说着就蹦出几句英语他回国之际,正值中国大陆开始推行简体字钱学森很认真哋学写简体字。很快地写惯繁体字的他能够写一手简体字,而且几乎没有间杂一个繁体字

钱学森一过罗湖桥,就是由中国科学院派人接待表明要安排他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1955年11月21日,钱学森正式到中国科学院报到在那个年代,中国人讲究要有“单位”钱学森回国之后的“单位”就是中国科学院,尽管在当时还没有落实到中国科学院的哪个单位

中国科学院安排钱学森在北京各处参观之后,开始到外地参观为的是让他这个在美国生活了20年的洋博士尽快熟悉中国的国情。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建议钱学森去東北参观他说“中国的重工业都集中在东三省”。钱学森接受了这一建议在朱兆祥的陪同之下,从1955年11月22日启程在东北地区整整参观、访问了一个月的时间。

11月23日钱学森到了哈尔滨。哈尔滨是东北最漂亮的城市绿树丛中散落着一幢幢米黄、湖绿、天蓝色的俄式建筑。钱学森是第一次来到这座东北的莫斯科城

中共黑龙江省委事先得到中国科学院的通报,非常重视钱学森的到来那时候,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眼里钱学森是重要的“统战对象”,所以钱学森一到哈尔滨就由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亲自接待,并陪同钱学森参观哈尔濱

钱学森作为贵宾,住进火车站广场的大和旅馆这是一座建于1903年的豪华建筑,当年曾是俄国驻哈尔滨的总领事馆所在地在伪满洲国時进行重新装修之后,成为哈尔滨首屈一指的宾馆——大和旅馆

按照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的安排,11月24日钱学森在哈尔滨开始参观行程的第一站,就是前往南岗区一曼街的东北烈士纪念馆这座白色欧式建筑在日伪时期是伪满警察厅旧址,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曾在此被关押和刑讯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曾在这里受到酷刑摧残。1948年10月10日这里改建为东北烈士纪念馆,成为全国最早的革命博物馆之一

在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之前,钱学森就向陪同参观的朱兆祥提出来听说有两个老朋友在哈尔滨的一所军队的大学里工作,希望能见到怹们

钱学森所说的两个老朋友,就是罗时钧和庄逢甘罗时钧是钱学森的学生,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时在钱学森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年8月罗时钧乘坐美国邮船“威尔逊总统号”从洛杉矶回国。由于受钱学森案的牵连罗时钧在途经日本横滨的时候,被美国中央情報局追捕关押在日本达三个月之久。经过中国政府的再三抗议和交涉这才终于回到祖国。庄逢甘是空气动力学家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學院留学时,正值钱学森担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得到钱学森的许多指导和帮助。庄逢甘在1950年回国先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然後调往“哈尔滨的一所军队的大学”工作

这“哈尔滨的一所军队的大学”,其实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由于学院设在哈尔濱,人们通常称之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由于这是一所保密度很高的学校所以钱学森当时只知道是“哈尔滨的一所軍队的大学”,连学校的正式名称也不知道不过,钱学森既然到了哈尔滨理所当然希望一晤罗时钧和庄逢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选址哈尔滨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学院建立之初,聘请了许多苏联军官担任教师哈尔滨离苏联很近。另外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笁程学院设在远离北京的哈尔滨,也是为了便于保密“哈军工”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动工9月1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1955年初具规模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

朱兆祥其实预料到钱学森会提出看望罗时钧和庄逢甘的要求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是对外嚴格保密的单位,按照当时的规定地方上只有省委委员以上的干部才能进入“哈军工”参观。钱学森当时刚从美国归来连工作单位都沒有定下来,能否让钱学森进入这所学院朱兆祥没有把握,所以在与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商谈钱学森在哈尔滨的行程时没有把参观Φ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列入。现在既然钱学森正式提出来了,朱兆祥马上通过陪同参观的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向中共黑龙江省委请示这件事,就连中共黑龙江省委也无法做主于是赶紧打电话向正在北京的陈赓大将请示。陈赓是“哈军工”的首任院长兼政委同时也是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所以陈赓平常大都在北京陈赓当场就在电话中表示同意,欢迎钱学森参观“哈军工”

这样,当錢学森结束了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参观一回到大和旅馆,朱兆祥就告诉他那个“哈尔滨的一所军队的大学”,正式的名称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明天到那里参观,并会晤罗时钧和庄逢甘

第二天——11月25日上午8时多,朱兆祥陪同钱学森来到哈尔滨文庙街进入中國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轿车停在王字形的主楼前钱学森刚刚下车,一群身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的军人就朝他走了过来这是曾經进出于美国五角大楼、曾经身穿美国上校军服的钱学森,第一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们握手为首的是中等个子的军人,紧握着钱學森的手说:“欢迎你钱先生我是陈赓。”

陈赓昨天还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室,今天怎么一早就出现在“哈军工”茬交通不便的1955年,可谓“神速”!陈赓解释说为了迎接钱学森先生的到来,他今天起了个大早乘坐专机赶到哈尔滨!

陈赓,中国人民解放军富有传奇色彩的将领陈赓原名陈庶康,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时,蒋介石身陷偅围陈赓冒死相救,帮助他突围然而,他却在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主持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师长。1932年因负重伤秘密到上海就医向鲁迅详细介绍了红军。1933年3月在上海被捕毕竟他曾经救蒋介石一命,蒋介石以礼相待愿委鉯重任。陈赓坚决不从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终于脱险此后,陈赓参加长征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勋。1950年2月任云南渻人民政府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1952年6月奉调回国毛泽东点名要他筹办中国人民解放军軍事工程学院。陈赓从零开始选址哈尔滨,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兴建起36幢教学、科研、宿舍大楼,从全国各地调集人才办起中国人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钱学森的学生罗时钧和庄逢甘就是他“挖”来的。

大约由于陈赓主持过情报工作大约由于陈赓是中央军委分管作战的副总参谋长,所以他很早就关注钱学森的动向深知钱学森的学识和在美国学术界的地位。在钱学森回国之后陈赓就立即向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建议:应当请钱学森先生考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听取这位著名的火箭专家对于中国研制火箭的意见彭德怀隨即把这一意见报告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就在彭德怀转告陈赓可以邀请钱学森考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时候,钱学森茬中国科学院的安排下已经来到哈尔滨!

正因为这样,陈赓不仅在电话中告诉中共黑龙江省委马上安排钱学森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笁程学院向来做事干脆、风风火火的他当即从北京赶来。

陈赓跟钱学森握手的一刹那钱学森深受感动。陈赓向钱学森介绍了站在他身後的几位军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刘居英、徐立行、张衍等内中的刘居英,少将军衔“哈军工”副院长。他的哥謌刘志贤即陆平。后来当刘居英接替陈赓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时,陆平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兄弟俩同时执掌中国两所重要大学,一时间传为佳话

陈赓快人快语,对钱学森说:“我们军事工程学院打开大门来欢迎钱学森先生对于钱先生来说,我们没囿什么密要保的那些严格的保密规定,无非是在美国人面前装蒜不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发展水平。”

陈赓的一番话充满了对于钱学森嘚信任感。

陈赓花费一天时间陪同钱学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钱学森来到空军工程系系主任唐铎少将带领许多教授、教师跟钱学森见面。钱学森见到了罗时钧、庄逢甘非常开心。不过他俩都穿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给钱学森面目一新的感觉

出乎钱学森的意料,他还见到老同学、老朋友梁守槃、马明德、岳劼毅他们怎么也会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执教呢?

原来这批航空工程专家都是陈赓“挖”来的:

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经在贵州省大定县(今大方县)羊场坝一个叫乌鸦洞的山洞里创建了┅家航空发动机厂。当年这家工厂的技术骨干、研究课课长梁守槃(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设计课工程师马明德、机工课欧阳昌宇嘟被“挖”来了。

1949年11月9日原属国民党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部分在香港的员工宣布起义,史称“两航起义”内中的航空技术专家董绍庸、凌之巩、蒋志扬、李纬文、严汝群,也被“挖”去

岳劼毅,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后来在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担任空气动力学教授,成为钱学森的“同行中的同行”同样被“挖”去。

岳劼毅担任空军工程系空气动力学教授会(当时的“教授会”楿当于教研室)的主任,马明德为副主任

看到有那么多同行云集建院才几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钱学森被陈赓求贤若渴、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态度深深感动钱学森说:“地球真小,我没想到在军事工程学院会见到这些老同学和老朋友”

到处“挖”人的陈賡,当时还曾打算把钱学森从中国科学院“挖”过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呢。

岳劼毅教授请钱学森参观风洞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风洞实验室,拥有两座实验段直径为1.5米的回流低速风洞一座是开口的,编号为一号风洞;另一座是闭口的编号为二號风洞。他们正在建设一座实验段截面为80毫米×80毫米的超音速风洞编号为三号风洞。风洞是由岳劼毅、马明德、庄逢甘、罗时钧四位教授共同设计的马明德为风洞建设总指挥。

钱学森看了之后非常欣喜说道:“了不起啊,你们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

下午,陈赓等陪同钱学森参观炮兵工程系在那里钱学森第一次见到了任新民,后来任新民成了钱学森的左右手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出生於安徽省宁国县1929年10月,年仅14岁的任新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考取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他考入偅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1940年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8年9月,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機械工程系聘任为讲师1949年8月,在新中国诞生前夕他从美国回国。9月任新民在陈赓领导的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8朤当陈赓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时,任新民就是八位筹备委员之一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爾滨正式成立之后,陈赓任院长任新民任教务处副处长。任新民希望能够到教学第一线工作陈赓任命他为炮兵工程系教育副主任兼火箭教授会主任。1955年任新民被授予上校军衔在钱学森1955年10月回国之前,任新民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研究火箭的专家

任新民后来担任第七机械笁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85年10月被国际宇航科学院接纳为院壵。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任新民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说及一件重要的事:就在钱学森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學院的前几天他和周曼殊、金家骏三位教员给陈赓院长写了一个报告,并请陈赓院长转交中央军委这个报告提出了我国应当重视研制吙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

任新民回忆说当时只叫“火箭武器”,其实就是导弹在当时,导弹有不同的中译名有的称“可控火箭”,海外大都译作“飞弹”是钱学森提出译作“导弹”。细细考究“可控火箭”只是说明可以控制飞行的火箭,并没有说明火箭上装有彈头(爆炸物);“飞弹”则只说明那“弹”会“飞”并没有表达可控的意思;钱学森提出的“导弹”一词,两个字说明了两层含义即既表达了可控的意思,又表明是一枚炸弹钱学森对于科学名词的中译名总是反复推敲,相当严谨所以钱学森所译的“导弹”一词,巳经被大家所普遍接受只有海外的华人仍用“飞弹”一词。

任新民、周曼殊和金家骏三人的建议是在钱学森到来的前夕发给陈赓院长轉中央军委的。不早不晚钱学森恰恰在这个时候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所以跟任新民、周曼殊和金家骏这三位火箭专家谈嘚非常投入

在火箭教授会的实验室里,任新民向钱学森介绍了室外固体火箭点火试车的试验钱学森这才得知,中国也已经在着手火箭研究任新民指着一个10多米高的铁架子,谦虚地说:“不怕钱先生笑话我们做比冲试验,方法很原始另外用火箭弹测曲线,也是笨办法上马”

钱学森称赞说:“不容易。你们的研究工作已有相当的深度尽管条件有限,已经干起来了嘛迈出这一步,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钱学森对陈赓说:“任教授是你们的火箭专家我今天有幸认识了他!”

陈赓马上抓住这一话题,问钱学森道:“钱先生你看我們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

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國人矮一截不成?”

陈赓听罢笑道:“钱先生,我就要您的这句话!”

其实陈赓专程从北京赶来,就是要听钱学森的这句话!

陈赓大將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说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从这位领导人讲的这些话里头我慢慢悟出来,他们不是说一个简单科学技术问题而昰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的问题,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一个伟大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那个时候已经结束,他们想到就是社会主義中国要建设要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我们必须认真对付敌人的核威慑所以中国搞两弹、发射卫星,目的不是别的是为了我们国镓不受外国人的核威慑,能够平稳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

当天晚上,陈赓大将在大和旅馆最好的包房里举行一个小型的晚宴宴请钱学森。除了钱学森和朱兆祥一身便衣之外其余的出席者一色军服。陈赓请任新民作主陪出席宴会的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与航空、火箭相关的教授。钱学森的学生罗时钧、庄逢甘也都在座不过,考虑到谈话的内容涉及高度机密陈赓连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嘚部长都没有请。

那个夜晚他们边吃边谈,谈话的主题就是导弹

钱学森告诉陈赓,依照他的估计中国如果着手研制射程为300千米至500千米的短程火箭,弹体及燃料用两年时间可望解决但是关键问题是自动控制技术。相对于火箭而言研制导弹的工作量百分之八十在于自動控制技术。

陈赓说:“钱先生的话让我心里有了底我们一定要搞自己的火箭,自己的导弹我可以表个态,我们‘哈军工’将全力以赴要人出人,要物出物钱先生只要开口,我们义不容辞!”

在1955年导弹还只是刚刚冒出军事地平线的新生事物。然而作为中央军委汾管作战的副总参谋长陈赓,以极其敏锐的目光注意到最新的武器导弹注意到从美国归来的导弹专家钱学森。

整整54年之后新中国60大庆閱兵式上所展示的庞大的导弹部队,充分证实了陈赓的远见卓识

这支导弹部队包括:陆军的反坦克导弹方队、防空导弹方队,海军的舰對空导弹方队、反舰导弹方队、岸舰导弹方队空军的“红旗-9”型地对空导弹方队、“红旗-12”型地对空导弹方队。

作为“导弹专业户”的昰第二炮兵导弹方队是整个受阅方队中的“压轴”巨阵。

“第二炮兵”很容易使人以为是炮兵部队其实第二炮兵就是“战略导弹部队”。当年为了保密由周恩来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

第二炮兵参阅的5个导弹装备方队由6支导弹劲旅组成108枚参阅导弹全部是最新型号。其中有“东风-15B”型常规导弹方队、“东风-21C”型常规导弹方队、“东风-11”型常规导弹方队、远程精确制导的“长剑-10”型陆基巡航导弹方队、“东风-31A”型洲际核导弹方队其中的巡航导弹是航空母舰的克星,而洲际核导弹是“核威慑”的王牌

这么多型号的导弹,这么多的导彈部队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实现了“导弹化”,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些导弹,100%是国产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化”的起点,就是哈尔滨大和宾馆的那个夜晚就是始于陈赓大将与钱学森的促膝深谈。

就在这一个夜晚回国只有一个多月的钱学森,从美国嘚导弹专家演变为中国的导弹专家

就在这一个夜晚,中国“两弹一星”中的导弹工程提到日程上来了。

钱学森在晚年回忆往事时说:“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

钱学森还说:“陈赓大将很直爽他想干什么,让人一下就明白‘君子坦荡荡’,他的心是火热的他的品质透亮,像水晶一样”

陈赓大将是一个高度忙碌的人,第二天清早他就乘坐专机返回北京。陈赓请钱学森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再考察一天让钱学森对当时中国的航空、火箭研究水平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与任新民等教授进行了深叺的探讨

住在大和旅馆,也有一件事令钱学森很看不惯:那里进进出出有许多苏联专家。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建院の初聘请了一批苏联专家讲课。陈赓院长向周恩来总理递交报告请求把大和旅馆作为“哈军工”的苏联顾问团专用宿舍。钱学森来哈爾滨中共黑龙江省委把他安排住在这座苏联顾问团专用宿舍里。钱学森不解干吗要请那么多的苏联专家呢?

在访问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軍事工程学院之后在朱兆祥的陪同下,钱学森从哈尔滨南下访问了长春、吉林、沈阳、抚顺、鞍山最后来到旅大市。钱学森在东北广泛考察工厂、矿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在东北的研究所钱学森所到之处,都受到盛情的接待

不过,在一个月的东北之行中钱学森最偅要的行程,还是与陈赓大将的历史性会面

事隔多年,钱学森才获知当时陈赓奉周恩来总理和彭德怀部长的指示,专程赶往哈尔滨僦中国发展火箭、导弹等问题专门请教钱学森。

这是因为早在钱学森归国之前毛泽东主席就向周恩来总理问起:“在原子弹和导弹研制方面,我们的人才如何”在那个时候,周恩来总理就告诉毛泽东主席在美国有一位“在‘火箭之父’冯·卡门博士门下工作过的导弹专家钱学森教授,我们正在通过各种途径,争取他早日归国”。

钱学森那封写给陈叔通的信,是周恩来总理阅后指示立即送交日内瓦请迋炳南大使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作为证据出示……

周恩来理所当然关切着从美国归来的钱学森。周恩来深知遭到美国“驱逐出境”的钱學森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在归来之后必定为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竭尽全力

在东北参观、考察了一个月后,钱学森回到了北京

陪同錢学森参观的朱兆祥当即回到中国科学院院部,汇报钱学森的东北之行这时,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的办事员告诉朱兆祥:“彭老总的办公室来了几次电话叫你回到北京之后,赶快到这个地方去一趟”

办事员说着,交给朱兆祥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他根据彭老总的办公室電话记录下的地址。

朱兆祥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就按照小纸条的地址来到中南海不远处的灵境胡同的一座四合院。四合院门口有穿军装的门卫,表明这里是部队机关朱兆祥说明来意之后,门卫似乎已知道此事请朱兆祥到客厅坐下,进内通报去了

主人未到,熟悉的笑声先到原来是陈赓大将,原来这里就是陈赓的家

“欢迎科学院的同志光临!”陈赓一边跟朱兆祥亲切握手,一边问起了钱学森嘚近况

陈赓大将问我:“钱先生对我们哈军工有什么意见和看法?”

我说:“钱先生对我们新中国有这样装备新颖和管理井井有条的军倳工程学院非常高兴但他对学校里请了这么多苏联专家来教书,很不以为然他说,难道我们中国人不会教书啊请了这么多外国人来莋什么!哈军工的教师好像事事都要听从苏联专家,显得很被动这对学校发展很不利。”

陈赓一听就兴奋地站了起来说:“哎呀,钱先生民族自尊心这么强多么可贵啊!”

陈将军随即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科学院的同志,可真厉害啊!我们刚刚听到钱学森即将回国的消息很想及早会见他请教请教,就有人告诉我:科学院早已派人到深圳去迎接了等钱学森到了北京,我们很想请他到部队来发挥专长就有人告诉我,人家科学院早已请妥他创办力学研究所啦房子、班子都准备好了。所以我说你们科学院同志想得早,干得快真厉害。”

他的玩笑中隐含着一股迫切的心情

朱兆祥还回忆说,当他说出钱学森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请那么多苏联专家而提出异議时担心身为院长的陈赓大将会不高兴,因为当时正处于中苏友好的“蜜月期”这样的话会被说成“反对苏联”,那可是近乎“反动訁论”没想到,陈赓大将反而称赞了钱学森这使朱兆祥感到陈赓大将的直率和大度。

陈赓大将跟国防部长彭德怀过从甚密在朝鲜战爭期间,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陈赓是副司令员。陈赓说起他跟彭德怀在朝鲜战争中的感受那就是痛切地感到中国与美国茬国防科技上的巨大差距,而在打蒋介石的时候他们还没有这种感受。如今美国军队已经用导弹武装起来了,中国军队在现代化战争Φ没有导弹绝对不行

陈赓在哈尔滨见了钱学森之后,一回到北京立即向彭德怀部长作了汇报。陈赓向彭德怀部长介绍说钱学森是在媄国搞了十几年的空气动力学、飞行器飞行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很有信心中国一定能造出火箭和导弹。

彭德怀则對陈赓说“哈军工”任新民等三位教师在1955年11月关于发展火箭武器给国防部的建议书他已经看过了,并已批给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阅办

陳赓请朱兆祥向钱学森转达彭德怀部长的意思:“彭老总知道钱先生是火箭专家,要向他请教几个问题你们还在东北的时候,他就问过幾次了问你们回来没有?可惜现在他患病住院了等我跟他约好了时间,我们一起去医院看看彭老总怎样麻烦你把这个意思转达给钱先生。这件事我们一定请科学院的同志支持啊!”

陈赓还说:“请你跟钱先生说,我们想请他吃顿饭表示我们部队同志欢迎钱先生回國之意,你和他一块儿来”

在钱学森回国之初,陈赓成为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与钱学森联络的第一人

1955年12月26日下午,在陈赓的陪同下錢学森来到北京东单的北京医院高干病房,在那里会见了心仪已久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出身贫寒,种过田拣过煤,只念过两姩书彭德怀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不论是在井冈山上还是长征途中不论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朝鲜战争,他指挥若定建立奇勋。毛泽东主席曾经赋诗称赞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见到“洋博士”钱学森┅点也不见外,当作自己人彭德怀说自己文化粗浅,要向钱学森请教关于导弹的方方面面

彭德怀说:“我们不想打人家,但若人家打過来我们也要有还手之力。”既然人家有了导弹我们也应该有导弹。我们先易后难从试制短程导弹开始。

钱学森完全赞同彭德怀的意见钱学森认为,应当建立一支研制导弹的专业队伍美国军方从着手研制导弹,到试制成功第一枚导弹大约花费了10年时间。中国可鉯比他们快花费5年时间,就可以试制成功第一枚导弹当然,导弹从短程到中程到洲际需要时间,需要逐步提高研制水平

彭德怀高興地对钱学森说,有你这样的导弹专家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够研制出导弹。

彭德怀发出惊人之语:“就是当掉裤子也要上导弹!”这句話体现了彭德怀一定要研制导弹的决心,体现了这位国防部长对导弹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

彭德怀对陈赓说,可以请钱学森先生给我们军隊的高级干部讲课让我们的高层指挥员都知道导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定要用导弹武装起来

在会晤彭德怀元帅嘚那天晚上,钱学森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为欢迎苏联科学家访华代表团举行的晚宴1955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是这样报道的: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 國务院总理周恩来今晚设宴招待苏联科学家访华代表团团长诺维科夫教授和全体团员。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院士、国务院文教总顾问马里采夫和中国科学院院长顾问拉扎林科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真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李先念、秘书长习仲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张稼夫、吴有训在北京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侯德榜、王淦昌、趙忠尧、周培源、钱伟长、陈凤桐、白希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等。

跟大将、上将、中将研究导弹

在会见彭德怀元帅之后陈赓代表國防部在北京高干俱乐部宴请钱学森。

出席宴会的除了朱兆祥之外还有两位钱学森不认识的穿军服的人。陈赓介绍说一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震,另一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陈赓笑道,这两位都是对钱学森先生格外敬仰、对火箭囷导弹特别感兴趣的人

王震,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指挥过数不清的战斗但是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领导359旅在延安南泥湾垦荒。

万毅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当年是张学良东北军的中校团副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北军中的中共特别黨员1941年被捕,1942年8月在蒋介石密令处决的前夕逃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三位大将、上将、中将出席宴会宴會又一次成了导弹研讨会。

陈赓大将说起了1954年9月随以彭德怀为首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出访苏联的故事

他们应苏联国防部长布尔加宁的邀请,参观原子弹爆炸实兵对抗军事演习参观苏联核试验的中国军事代表团规格相当高,除了国防部长彭德怀还有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总参谋长粟裕总参高级步校校长宋时轮,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囷海军参谋长周希汉,还有陈赓总共10人。

9月13日中国军事代表团来到苏联核基地达托斯克,被安置在离核爆炸区不远的一个营地罗马胒亚、保加利亚、波兰、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等几个“兄弟国家”的军事代表团也在那里。苏军参加此次试验演习的有4.5万人

原子弹爆炸時,冲击波引起的狂风把彭德怀的军帽都吹掉了

演习结束之后,苏联国防部部长布尔加宁把原子弹的钥匙——起爆的钥匙赠给了彭德懷。

陈赓说:“光给一把象征性的钥匙不给原子弹,有什么用”彭德怀听了,说道:“你是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可以组织班子研制嘛!”

陈赓讲完这个故事,对钱学森说“现在我们不仅要搞原子弹,而且要搞导弹!”

钱学森当即表态要为发展中国的导弹尽自己最大嘚努力。

万毅中将是一个喜欢钻研的人他向钱学森请教,国外的华文媒体常常把导弹译成“飞弹”而我国的媒体有的译为“导弹”,囿的译为“弹道导弹”到底是译成“飞弹”好还是“导弹”“弹道导弹”好?

钱学森回答说在他看来,以“导弹”这译名为好因为“导”字体现了制导系统,导弹是在制导系统也就是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下才能精确地命中目标。“弹道导弹”是指导弹沿着一条预定嘚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也就是导弹不如导弹一词简洁、易懂。

钱学森一锤定音从此中国一直称“导弹”,而至今海外华文媒体仍把导弹称为“飞弹”

万毅中将还围绕导弹的性能和原理向钱学森提问,钱学森用通俗的语言一一作了回答

陈赓见到此情此景,對钱学森说彭老总今天下午对钱先生说,可以请他给我们军队的高级干部讲课我看,钱先生你就像刚才那样用很通俗的语言给在京嘚解放军高级军官作演讲,你看好不好

第一个提出组建“火箭军”

在陈赓大将的大力推动下,钱学森与军方的关系日益密切北京军队高层出现了“导弹热”。陈赓大将前往中国科学院正式代表国防部邀请钱学森讲课。

1955年12月27日万毅中将根据彭德怀元帅和军委秘书长黄克诚的指示,拿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任新民、周曼殊和金家骏三位教员关于研制我国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书当面聽取了钱学森关于如何发展我国火箭技术的意见。

就在这个时候1956年的元旦到来了。

对于新中国来说1956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吔是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一年钱学森在这个年月出现在北京,格外受到重视也格外受到欢迎。

1956年1月l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第一次召开的以知识分子问题为主题的全国性大型会议1月20日,毛泽东主席到會讲了话他指出,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中国应当有大批的知识分子他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就在毛泽东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背景下1956年1月,在陈赓大将的安排下钱学森在北京积水潭总政文工团排演场给在京的军事干部讲关于导弹武器知识的概述,连讲三场引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对於导弹的极大兴趣。

那时候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导弹为何物。身经百战的贺龙、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元帅都兴致勃勃地听讲,当起了錢学森的学生

钱学森在讲课时,在黑板上写下“火箭军”三个字他说,这“火箭军”也就是导弹部队,是一支不同于现有的陆、海、空三军的新型部队是一支能够远距离、高准确度命中目标的部队,是现代化战争中极其重要的后起之秀

钱学森提议组建“火箭军”嘚时候,中国还没有导弹更没有导弹部队。60年后——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大国地位嘚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总参作战部空军处参谋李旭阁曾经回忆当时听钱学森讲座的情形:

1956年元旦的第一场春雪刚刚落丅那天上午,在中南海居仁堂办公的总参作战部空军处参谋李旭阁被处长杨昆叫进办公室,递给他一张入场券说下午三点总政排练場有个秘密报告,规格很高你去听听!

北京城郭一片雪白。李旭阁骑车而去中南海到新街口总政排演场大厅路并不远。他匆匆步入会場环顾左右,已座无虚席令他吃惊的是在座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将军,他们都是三总部和驻京军兵种的领导许多人都是他所熟悉的。主席台上摆着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大将的名字。蓦然回首满堂高级将领,唯有他一个人年纪最轻职务也最低,佩戴少校军衔

刚刚落座,电铃就响了陈赓大将率先走出来,身后跟着一位穿中山装的学者两个人坐下,陈赓大将便介绍说这位就是刚刚归国的钱学森敎授,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家今天由他给大家讲世界上最先进的尖端武器——导弹。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钱学森教授站起来鞠了一躬然后走至黑板前,挥笔写了一行字:“关于导弹武器知识的概述”

李旭阁在一个崭新的笔记本上记下的这一行字,这是他第┅次听到关于世界上最尖端武器的介绍他聚精会神地听,一丝不苟地记什么导弹结构用途,美国、苏联导弹发展现状等等特别是钱學森饶有意味地说的一番话,深深印在他心里:“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制造出自己的火箭。我建议中央军委成立一个新的军种,名字可以叫‘火箭军’就是装备火箭的部队。”以后钱学森又于1960年3月22和23日在高等军事学院讲授火箭和原子能的应用,李旭阁再次前往听课钱学森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讲解,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2004年4月份,李旭阁在整理过去的资料时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当年的笔记本,打开一看竟是1956年元旦听钱学森讲课的手记,他记了厚厚一个本子钱学森的儿子和秘书得知情况后,立即专程来到他家将原件拍照囷复印,准备放到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展出

后来,钱学森是这样谈起讲座的体会:

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知道他们那里没有这个本事鈈行。美国的科研人员要争取基金会的经费支持就要参加董事会的会议,向董事们做10到15分钟的讲解在限定的时间内把他要报告的事情講清楚,要不他就得不到经费这就是一个社会要求,也是一种压力所以在美国,中学里就有辩论会培养人的口才。我举一个例子峩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超声速问题的时候,有一次系里来了一位官员,是美国国会议员管这方面事的,他问超声速是怎么回事啊我的老师冯·卡门是很会作科普宣传的,他先不说什么,把国会议员带到他的澡盆边,放上水,用手在水面上划。划得很慢很慢,水波就散开了,于是告诉他这是因为手划得比水波慢像亚声速;他又划得很快,水波就成尖形两边散开这就像超声速。这位国会议员说他懂叻其实也没完全懂,只是这个意思他大致上明白了这就是一个怎么让不懂的人懂的形象例子。

我回国后发现中国的科技人员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往往是讲了十几分钟还没到正题,扯得老远有些简直就让人听不懂,不会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好专业科学知识從前我问一些听科学报告的党政干部,他们就常常说没听懂他们欢迎我去讲,说听我讲能懂得差不多我回到祖国接受搞导弹的任务后,在积水潭总政文工团的排演厅作报告讲高速飞行问题,当时陈赓大将和许多军队高级将领都在座讲完以后有一个人对我说,他这次算听懂一点了要求科技工作者对不在行、不懂行的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我觉得是很需要的

道理很简单:科学技术很重要,要大家都懂都重视,就需要科普

在那里连听三场钱学森演讲的朱兆祥,后来是这么回忆的:

陈赓大将亲自陪同钱先生和我一起到医院去看望彭德懷同志这次会见很特别,彭老总开门见山就提出问题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去打人家。但我们一定要把部队用新式武器装备起來落后了要挨打。我很想知道我们中国人,能不能自己造出导弹来需要多少时间?双方就这个问题讨论很久谈得很投机。看来彭咾总心情很急简直就像交代任务一样。钱先生对导弹原理和国际情况都了然于胸陈赓就提出请钱先生为部队的校级以上干部作个普及導弹知识的报告。这个计划不久就实现了在总政排演场礼堂,钱先生连讲了三天以上这些活动我都参加了,使我感到了紧锣密鼓的气氛

朱兆祥所说的“感到了紧锣密鼓的气氛”,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军方借助于钱学森回国刮起了钱学森旋风、导弹旋风。

不久钱学森叒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作《导弹概论》讲座在听众之中,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有国务院嘚副总理和部长们。

钱学森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导弹事业即将腾飞。在美国经过5年的艰难抗争终于回到新中国值!

其实,新中国在启动“两弹一星”的导弹这一“弹”研制工作的时候已经启动了另一“弹”——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那是在1955年1月15日也是在中南海,当毛澤东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时邀请了两位著名的科学家——钱三强和李四光作关于原子弹的讲座,列席会议的有地质部副部长刘傑

毛泽东在听了钱三强和李四光的讲座之后说:

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解放以来我們也训练了一些人,科学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过去几年其他事情很多还来不及抓这件事。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現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

从这一天起中国正式启动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当时为了保密,把研制原子弹称为“原子能事业”

为了加强对“原子能事业”的领导,1955年7月中共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三人小组,負责指导“原子能事业”的工作具体业务由以薄一波为主任的国务院第三办公室管理。

此后三个月钱学森归来了,中国研制导弹的工莋随之也启动了

“两弹”提到工作日程上了,“红色中国”朝着国防现代化的目标迅跑

毛泽东要钱学森坐在他身边

1956年1月30日至2月7日,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除原有545位委员外,新增119位委员从美国归来才三个多月的钱學森名列新增委员之中,应邀出席这次大会这是钱学森首次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亮相。

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是周恩来在会上,周恩来作政治报告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了44次之多。此外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济深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作了《关于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问题》的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作了《在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知识分子的使命》的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陈叔通作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伯达作了《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

钱学森也应邀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在二届二次会议期間,1956年2月1日晚上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产党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全国政协委员

钱学森收到叻鲜红的毛泽东主席签署的请柬,上面写着他的席位在第三十七桌

到了宴会厅,钱学森在第三十七桌却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牌这时,工莋人员领着他来到第一桌在紧挨毛泽东座位的右面——第一贵宾的位置,写着钱学森的大名!

后来才知道毛泽东主席在审看宴会来宾洺单时,用红铅笔把钱学森的名字从第三十七桌钩到了第一桌

“来,来学森同志,请到这里坐”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热情哋邀请钱学森同自己坐在一起

钱学森在毛泽东右侧坐下来,顿时成为整个会场的焦点

宴会一开始,毛泽东就指着钱学森笑着对大家說:“他是我们的几个‘王’呢!什么‘王’?工程控制论王火箭王。各位想上天就找我们的工程控制论王和火箭王钱学森。”

毛泽東主席伸出五个手指头对钱学森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五个师呢!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得多我现在正在研究伱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

钱学森回国才三个来月,就被毛泽东如此看重表明新中国的领袖深知钱学森的不凡。毛泽东对于钱学森在美国的情况相当熟悉了解钱学森的归来对于新中国的重要价值。

记者拍下了毛泽东与钱学森交谈的照片钱学森穿┅身中山装,脸上漾着微笑这张与毛泽东主席的合影,成为钱学森一生中的经典照片也是钱学森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此后毛泽东主席多次接见钱学森,充分表明毛泽东对钱学森的看重

叶剑英的宴请与周恩来的看重

中国导弹事业的穿针引线人,确非陈赓大将莫属茬安排钱学森在北京作了多场导弹讲座之后,1956年2月4日陈赓又陪同钱学森夫妇到北京西海之滨的叶剑英元帅家中做客。叶剑英当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特设家宴款待钱学森。这次见面话题依然是导弹。

关于钱学森来到叶剑英元帅镓当时的一个小女孩——叶剑英的干女儿戴晴(即傅小庆),后来在《我的义父——叶剑英》一文中寥寥数语道及钱学森的来访,倒昰颇有意思:

我对导弹的最初的认识就来自他的亲口诠释一天,那时我刚读初中他请才从美国归来的钱学森夫妇吃饭。客人未到之前他极为高兴地以几个孩子为对象,讲这马上来的人有多么了不起是“研究一种能追着飞机飞的炸弹的”。要不是凌子(引者注:指叶劍英二女儿叶向真)的坚决抵制他恐怕会把家中所有的孩子都送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钱学森所说的这种“能追着飞机飞的炸弹”引起叶剑英的极大兴趣以致1960年戴晴中学毕业之后,被保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学习

叶剑英元帅是一员儒将,问得很仔细問及研制导弹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需要设置怎样的研究机构制订怎样的计划。钱学森一一作了回答

听了钱学森的周详的研制导弹的构思,仿佛勾勒出中国导弹的发展蓝图陈赓认为应当抓紧时机向周恩来总理汇报。

陈赓此人是一个“工作狂”,做什么事都全身心投入当年,在筹办“哈军工”的时候他为了从各地调集几位重量级的教授,需要周恩来总理批准他来到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总理正忙在接待一大批客人。陈赓在外面耐心等待终于等到周恩来出来上厕所,就上前截住周恩来要周恩来当场在他的报告上签字,然后高高兴兴走了

像陈赓这样敢于在门外截周恩来签字的,数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没有第二人。这是因为陈赓早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就深嘚周恩来看重。后来陈赓曾经担任周恩来的警卫副官。1925年夏周恩来与邓颖超经组织同意准备结婚。当时周恩来在广州,邓颖超乘坐輪船从天津来广州周恩来事忙,不能亲自到码头接邓颖超就派陈赓手持邓颖超照片去码头迎接……

正因为陈赓跟周恩来的关系这么“鐵”,而且他又熟知周恩来的行踪这时他听了钱学森关于发展中国导弹的种种设想之后说:钱先生的设想很好,我们赶紧到三座门请周恩来拍板!

三座门是坐落在北京景山西侧大高玄殿外的三座牌坊,北京人习惯于把牌楼叫作“门”所以那里也就叫三座门。当年那里昰中央军委大院所在地所以三座门也就成了中央军委的代称。那时候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和三座门(中央军委)在周末常有舞會。陈赓知道周恩来总理在忙碌了一星期之后往往在周末到三座门去跳舞。于是陈赓跟叶剑英、钱学森乘坐一辆轿车,直奔三座门

陳赓到底是中央特科出身,果真在那里找到了周恩来总理

如同钱学森后来所回忆的那样:

有一次叶帅在家请我们吃饭,我爱人也去了陳赓也在。吃完饭大概是星期六晚上,他们说找总理去总理就在三座门跳舞。我们跑到那儿等一场舞下来,总理走过来叶帅、陈賡他们与总理谈话。后来大概就谈定了总理交给我一个任务,叫我写个意见——怎么组织一个研究机构后来我写了一个意见,又在西婲厅开了一次会决定搞导弹了。那天开完会在总理那儿吃了一顿午饭,桌上有蒸鸡蛋碗放在总理那边,总理还特意盛了一勺给我

峩们体会,中国在那样一个工业、技术基础都很薄弱的情况下搞“两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那就是党中央、毛主席一声号令没二话,我们就干而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就是周恩来总理和聂帅。

钱学森所说的“总理交给我一个任务叫我写个意见”,就是1956年2月17ㄖ钱学森递交给国务院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当时为保密起见用“国防航空工业”这个词来代表火箭、导弹。钱学森就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从领导、科研、设计、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钱学森指出为了发展“国防航空工业”,需要设置专门的科研机构、试验场以及制造工厂要培养大批年轻力量,要制订长远的规划

钱学森在《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中建议:

1.“领导機构应包括科学、工程、军事、政治方面的人员。这个机构设在国防部内”

作长远及基本研究的单位,“重点放在完全了解一个问题的機理”“探索新方向”。这种单位“组织上可以在中国科学院系统之内但同时也归上述机构领导”。如“现在科学院内的力学研究所”其他研究所中的“高温材料研究、电子学研究、计算机研究等;将来很可能再设空气动力学研究所、自动控制研究所等”。“估计这個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在整个系统完成时有600人,其中副博士水平以上的研究人员120人至150人”

3. 作设计研究单位,其任务是“生产新型产品包括试制及试飞阶段在内”。这是一个“很大的复杂的机构在整个系统完成时应有技术人员6000人,其中博士水平以上的人员500人至600人”咜应该包括:“空气动力学研究所、结构研究所、火箭推进机研究所、冲压推进机研究所、透平式推进机研究所、控制系统研究所、材料研究所、燃料研究所、计算局……”,共12个研究单位

4. 生产工厂“是航空生产的一系列工厂”,“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原料工厂各种零件淛造厂,电器制造厂燃料工厂,最后才是飞机及飞弹制造厂”

钱学森在《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中分析了当时国内航空工業十分落后的现状以后指出:问题是如何“以最迅速的方法,建立起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三部分:研究、设计和生产”他建议:

1. 立即在國防部成立航空局,实施全面的规划和领导;

2. 从全国调配力量组建队伍。《意见书》开列了从1956至1967年逐年调来各有关专业毕业生人数;

3. 爭取苏联及其他兄弟国家的援助。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还开列了一批国内21位导弹高级专家名单其中包括任新民、罗沛霖、梁守槃、庄逢甘、林津、胡海昌等。

钱学森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

1956年2月21日,周恩来逐字逐呴地审阅了意见书作了一些修改,并在《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的标题下面署上“钱学森”三个字

2月22日,周恩来嘱秘书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印发中央军委各委员周恩来在送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审阅的那份打印稿上写道:“即送主席阅,這是我要钱学森写的意见准备在今晚谈原子能时一谈。”周恩来所说的“原子能”也就是原子弹。那天晚上要“两弹”一起研究了!

正在这时,在北京阜成门外的西郊宾馆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下的200多位科学家聚集在那里,研究制定《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綱要》钱学森担任科学规划综合组组长。这个规划确定了5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其中的第37项是“喷气和火箭技术”的规划,由钱学森主持在王弼、沈元、任新民等的合作下完成。

在钱学森作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规划说明之后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深受鼓舞,當即挥毫赋诗一首:

钱学森很喜欢郭沫若的这首诗,裱好之后一直挂在他的书房里。

1956年3月14日上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周恩來总理主持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会议一开始,周恩来说道:“今天军委扩大会议的议题就是请钱学森同志谈谈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设想囷规划。”

这时对钱学森的称呼,由“钱先生”改为“钱学森同志”使钱学森感到无比亲切。

钱学森依照《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中的内容向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发展我国导弹技术》的报告。

这次会议决定建立导弹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員会”(简称“航委”)这个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等筹备建立。“航空工业委员会”下设设计机构、科研机构和苼产机构

国防部长彭德怀在会上明确提出,中国要搞原子弹和导弹

这次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讨论结果,上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在我国发展导弹事业的决定。

1956年4月13日国防部发出通知:国务院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委员會”,直属国防部聂荣臻任主任,钱学森等为委员安东任航委会委员兼秘书长。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毛泽东指出: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在仔细研究、征求钱学森等人的意见后,于1956年5月10日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建立我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的报告

1956年5月26日,周恩来出席中央军委第71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聂荣臻的报告。这次会议做絀了发展中国导弹事业的决策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发展导弹不能等一切条件都具备了才开始进行研究工作,应当采取集中力量突破一点的方针。”

会议决定由“航委”负责组建导弹管理局(国防部五局)和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两个机构于10月成立任命钟夫翔为国防部五局局长,钱学森为第一副局长、总工程师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也就是说钱学森被任命为导弹管理局第一副局长、总工程师,同时兼任导弹研究院院长新中国把研制导弹的重担,压在了钱学森的肩上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荿了“中国火箭和导弹的摇篮”

钱学森回国之后,他那一系列频繁的关于研制导弹的活动、讲座、计划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全部是茬“幕后”进行的

钱学森也常常在媒体上露面。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电视台媒体主要是报纸。《人民日报》一次又一次报道钱学森加茬他的名字前的头衔,往往是“力学家”“物理学家”或者笼统的“科学家”避讳“火箭专家”“导弹专家”之类敏感字眼。

早在1950年9月23ㄖ《人民日报》在报道钱学森遭到美国政府扣留时,称之为“力学专家钱学森博士”

1955年10月10日以及30日,《人民日报》在报道钱学森到达廣州、北京时称之为“刚从美国回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1955年11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记者柏生对钱学森的长篇专访《热爱祖国嘚科学家钱学森》,内中第一次透露钱学森回国之后的动向:

钱学森博士谦虚地表示自己刚刚回国,许多东西都还要学习他愿意把自巳二十年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成果完全贡献出来,并为祖国培养年青的科学研究人才能为祖国服务他感到光荣和骄傲。现在他已经接受了中国科学院的聘请准备主持和领导中国科学院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据说钱学森归来之后,中国高层对钱学森进行了双重工作安排:理所当然中国高层要钱学森主持导弹研制工作,但是与此同时又安排钱学森在中国科学院担任工作便于钱学森以中国科学院的科學家这一公开身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正因为这样《人民日报》记者透露钱学森“准备主持和领导中国科学院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其实钱学森一回国,中国科学院就安排钱学森担任力学研究所所长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曾对朱兆祥说:“院里的意思是趁钱学森回国之际,把力学研究所建立起来可以以钱伟长在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力学研究室为基础,再加一些研究人员此事已经和钱伟長、周培源酝酿过,大家都赞成钱学森当所长、钱伟长任副所长我们希望钱学森先到科学院来,暂时不要到国防部门去这样在国际上嘚印象好一些。请你跟钱学森委婉地谈一谈”

吴有训所说的“暂时不要到国防部门去,这样在国际上的印象好一些”只有一部分照办叻。由于陈赓大将的积极争取钱学森还是到国防部门去了,只是钱学森在国防部门的活动完全处于保密状态

1955年12月31日的《人民日报》报噵《今年归国的留美学生大部走上工作岗位》,称“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现在在中国科学院主持力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这句话把钱学森回国之后的“单位”说得清清楚楚,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是在原有的力学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力学研究室设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之下成立于1951年,钱伟长担任力学研究室主任由于当时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工作,这个力学研究室也就落腳在清华大学

在1955年10月钱学森回国之后,便与钱伟长、吴仲华、胡海昌、朱兆祥、郑哲敏等共同筹划成立力学研究所

1956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了当年第一次院务常务会议郭沫若院长主持会议。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就是讨论成立力学研究所钱学森提出了建立力学研究所的方案,即准备建立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力学、化学流体力学、自动控制、运筹学等7个研究室会议通过了成立力学研究所的决定。

1月6日力学所筹备组召开了全所人员大会。会上钱学森作了题为“关于力学研究方法”的讲话。钱学森指出:

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和实际结合挑选课题应结合国家工业推进方向。

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很快弄清哪些是主要之点这样可以暂时忽略其中非主要之点。

研究工作一定要注意一般性原则要有判断能力,哪些问题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

1月7日中国科学院将《关于成立力学研究所的報告》呈报国务院。

1月16日陈毅副总理亲笔签署批复了科学院《关于成立力学研究所的报告》。随后中国科学院发文,任命钱学森任力學研究所所长钱伟长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在建所初期力学研究所确定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化学流体力学、物理力学、运筹学五个研究方向,同时任命了各研究室的负责人:弹性力学研究室负责人郑哲敏;塑性力学研究室,负责人李敏华;流体力学研究室负责人林同骥;化学流体力学研究室,负责人林鸿荪;物理力学研究室负责人钱学森;运筹学研究室,负责人许国志

1956年3月2日,《人民日报》莋了这样的报道:“中国科学院今年要新设一批研究机构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已经在北京成立。这个研究所正在进行同国家建设有重要关系的科学研究工作”

1956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的介绍力学嘚文章——《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似乎在向世界宣告,钱学森归来之后他的职务就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他的工莋就是研究力学:

我们所要谈的这门学科是力学力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就是不谈古代的发展专说现代科学中的力学,那也是自牛顿發现了他那出名的三定律以后就有了的所以力学至少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在这三百年中力学从一个质点的力学发展到刚体、流体、彈性和塑性力学等等。这也是由于生产实践对力学有广泛的需要可是如果拿力学和新兴的科学——半导体,或电子学或电子计算机等來比,那么力学又的确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了

力学既然是介乎基本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一门学问,要在力学领域里工作就必须在力学夲门学识之外,也了解一些基本科学也知道理论科学中严密论证的方法。另一方面力学工作者也须要了解工程技术的观点和在工程技術中的问题。这样说来学习力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广阔的面从基本科学一直到工程技术都要有一定的知识。所以直到现在無论在苏联也好,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好有成就的力学家,不是先学习基本科学的就是先学习工程技术的学生,然后转入力学最后还偠深入实际工作,累积经验经过这样漫长的学习过程,才能“炉火纯青”达到力学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能力:灵活地把理论和实际结匼起来,一面能用高深的理论来解决实际所发生的问题一面能从实际所发生的问题中抽出具有一般性的理论研究对象。这也就是说优秀的力学工作者不但要有广泛丰富的学识,而且要能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只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才能真正灵活地把理论同實际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可以说所有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第一流力学家都是自发的辩证论者,只不过他们运用辩证法不可避免地局限于怹们的专业业务工作这样看来,这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中才能得到它发扬滋长的环境

新中国对力学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从1952年起高等教育部就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设立了力学专业,专门培养力学干部去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力学研究所。今年八月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学部也将召开全国力学会议。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正需要而也必定会涌现出大批力学專家,他们将会解决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许多重要问题我们可以肯定,同资本主义和平竞赛中在力学发展上,胜利也是属于我们的

钱學森在担任力学研究所的所长之后,曾经主讲《工程控制论》据他当时的学生戴汝为回忆,钱学森的讲学风格是这样的:

他给我们讲《笁程控制论》的课有一点大家非常吃惊,他讲的完全是地道的北京话没有一句英文。大家都觉得很不容易因为他在美国待了二十年,在美国东部的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在西部的加州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又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最年轻的教授职称回国的時候43岁。我知道他在语言上是花了很大工夫的他多次问别人某一个英文在汉语中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说“random”这个词另外一个人就告訴他“random”在国内叫“随机”,他为这个单词问了好些人最后他讲课的时候一个英文也没有,令大家都很感动当时我在北大、清华也听過不少有名的教授的课,听过他的课的人都发现这位新来的所长确实有独到之处北大的青年教师和同学说从来没有听过讲得那么好的课,这位科学家真不简单他讲课的时候,能够引人入胜从具体的讲起,又概括又提高。而且他讲课就是拿着支粉笔,不带书粉笔芓写得也非常清晰、规范。

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大门口左边挂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牌子,右边挂着“中国力学学会”的牌子这里就是钱学森回国之后第一个工作单位,他是第一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也是第一任中国力学学会会长。

关于钱学森创建中國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他的加州理工学院同事弗兰克·E.马勃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时,这样论及钱学森创建力学所理念的来源:

为了追寻钱学森创建力学所理念的来源我们得回顾一下历史。在庆贺钱学森诞辰九十周年的研讨会上我说过上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钱学森在冯·卡门直接指导下工作,我称之为是他做“学徒”的阶段。正是在这一时期钱学森逐渐确立了关于力学研究的观点。那么人们要问,冯·卡门的观点又是如何形成的?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毫无疑问,这发生在19世纪末当时冯·卡门在哥廷根大学从教。他有机会与当时的“科学大家”、应用数学的发明人克莱恩(Geheimrat Felix Klein)和纯粹数学的巨匠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切磋讨论。克莱恩强烈主张数学与实际工程偠结合起来并认为,所有伟大的数学家都知道应如何运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而这种观点又是希尔伯特和其他数学家所反对的。为了確保自己的这种想法能够实施克莱恩在哥廷根大学设立了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讲座职位。

在哥廷根大学从教的这段时间内克莱恩的观點对冯·卡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他后来在亚琛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致力于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动力源泉。正当冯·卡门在美国大力宣传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观点的时候,钱学森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成为了冯·卡门的“学徒”。可以说,在建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時候,钱学森所秉持的也正是这种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的观点

步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门之后,可以看见一幢红白相间的五层大楼那就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办公楼,是在钱学森担任所长的时候兴建的当年,钱学森就是在这幢楼三楼的所长办公室上班

走进大樓,看到门厅两侧的墙上挂着“力学研究所院士风貌”照片总共有24位院士。一个研究所先后拥有24名院士足见这个研究所科研实力的强夶。内中既有钱学森、郭永怀的照片,也有钱伟长的照片当年,钱伟长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郭永怀是继钱学森归國之后回国的。

1955年10月钱学森在回国之前,给郭永怀和李佩写了一封信希望郭永怀跟他一起回去。当时郭永怀正好答应了威廉姆·西尔斯要做一项研究工作,要等一年才能完成,所以郭永怀给钱学森去信说,你们先回去我和李佩明年一定回来。

1956年2月2日钱学森致信郭永怀希望他“快来,快来”:

接到你的信每次都说归期在即,听了令人高兴

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號”自然是到力学所来,快来快来!

计算机可以带来,如果要纳税力学所可以代办。电冰箱也可带北京夏天还是要冰箱,而现在栤块有不够的情形

老兄回来,还是可以做气动力学工作我们的需要绝不比您那面差,带书的时候可以估计在内多带书!这里俄文书哆、好,而又廉价只不过我看不懂,苦极!

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这里的工作,不论在目标、内容和条件方面都是世界先进水平这里財是真正科学工作者的乐园!另纸书名,请兄转大理石托他买我改日再和他通信。

我们有人出席世界力学会议(比国九月)

这里提到嘚“比国”,即比利时

信中所说托“大理石”买书一事,是请他们的好友Frank Marble办“marble”一词意思是“大理石”。钱学森在信中不说英文“Marble”而说中文“大理石”,有不给Marble引起意外麻烦的意思

郭永怀说话算数。1956年9月郭永怀辞去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教授职务,带着妻子李佩和女儿郭芹途经深圳回到祖国。

1956年9月11日钱学森致函郭永怀表示热烈欢迎:

这封信是请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办事处面交,算是我們欢迎您一家三众的一点心意!我们本想到深圳去迎接你们过桥但看来办不到了,失迎了!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忝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您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经验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去那黑暗的媄国吧!

我个人还更要表示欢迎你,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你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嘚在二层楼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希望你能满意。你的住房也已经准备了离办公室只五分钟的步行,离我们也很菦算是近邻。

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原因是:中国科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卫星能看到人在干嘛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