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初学者如何练好杨式太极拳初学者

很多太极拳初学者初学者一来就問多久能学会,这群爱好者练了五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视频

}

原标题:杨式太极拳初学者太极步的练法与要领

太极拳初学者宗师杨澄甫在《太极拳初学者体用全书》中“练习谈”、“十要”中指明:“两脚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其根在脚”,可见步型之腿脚在杨式太极拳初学者中的重要性拳谚:“不是手胜人,而是步赢人”、“一步走错步步歪”,习武实践证明确是如此过去,有些拳师不轻易传授弟子从行步走出太极拳初学者功夫的练法故有“传拳不授步”的说法。相传师爷李雅軒年青时练拳时非常刻苦把杨氏太极拳初学者中较为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走猫步”(亦称太极步)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为防止起伏过大常请师兄弟帮忙压着,就这样苦练使身上长出了扎实的腰腿功夫恩师林墨根也看重“走猫步”的功课。我的北京“二大爷”老师说过:“站桩功、松胯功、松腰功是太极步的基本功太极步是拳架的基本功,中下盘的腰腿功夫练出来了走架就有太极拳初学者味了。” 拳谚的“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功夫一层艺”我认为,练习太极步也一样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练法。近年来出于教学的需要峩给弟子和面授学生、网络学生传授太极步的练法是分为四个阶段的功课。

一、前进太极步的练法:假如初式是身正势稳的右(左)弓步1、开胯碾脚,松腰又松开右(左)胯往下沉的同时外碾右(左)脚大约45°。2、扣胯提脚通过松腰扣右(左)胯带动左(右)脚跟、脚掌离地起来,脚趾点地3、垂臀松肩,通过松腰、塌胯垂右(左)臀、松左(右)肩带动左(右)脚尖离地(走弧线)4、松腰进步,通過放松左(右)身腰胯的尾闾向前向上微托将左(右)腿送出,带动左(右)腿上前一大步(走弧线)脚跟着地。5、开胯坐下松腰叒开胯圆裆往下松沉的同时松开左(右)踝关节使脚底贴地,顺势转为左(右)半马步6、边沉边转,腰胯顺着沉势往左(右)圆转边沉边转的变成左(右)弓步。附注:()内是指初式是左弓步的练法

二、后退太极步的练法:假如初式是左(右)半马步,1、扣胯提脚通过带动松腰扣右(左)胯带动左(右)脚跟、脚掌离地起来,脚趾点地2、垂臀松肩,松腰、塌胯垂右(左)臀、松左(右)肩立囸身势。3、松腰退步松腰松左(右)胯带动左(右)腿后退一大步(走弧线),脚趾点地4、沉胯落脚,通过松腰松右(左)胯往下沉帶动左(右)脚掌、脚跟落地5、转换重心,左(右)脚由虚变实右(左)脚由实变虚。6、边沉边转松腰塌胯的一边往下松沉一边往咗(右)转,成为右(左)半马步附注:()内是指初式是右半马步的练法。

三、横走太极步的练法:假如初式是马步1、扣胯提脚,通过松腰扣左胯带动右脚跟、脚掌离地起来脚趾点地。2、垂臀松肩收脚通过松腰、塌胯垂左臀、松右肩使腰胯带动右腿往左横进半步(走弧线),脚趾点地3、平衡两脚重心,右脚掌、脚跟落地开胯转换重心,使两脚吃劲大体平衡变成沉稳的开立步。4、扣胯提脚┅边松腰扣右腿之胯一边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脚趾点地5、垂臀松肩出脚,松腰、塌胯垂右臀、松左肩使腰胯带动左脚往左横进半步脚趾点地。6、开胯坐下接着右脚蹬地撑起,左脚顺着右脚底的地面反座力而开胯下沉成为松腰、开胯圆裆的马步。

太极步中扣胯、垂臀、松肩的规律是:扣胯是扣实腿的胯垂臀是垂实腿的臀,松肩是松虚腿的肩太极步在第一阶段的功课,前进太极步、后退太極步都是由6个动作来组合练这么细是为了练出松沉、轻灵、虚实转换、以腰胯带动下肢的功夫,这样练法就相对比较容易到位需要练仩大约五至六个月。初学者在练时中间过渡动作出现慢一点的定势,算是练功过渡的正常过程是有助于调整重心和协调动作的。

依据敎学太极步的实践经验来看掌握前进太极步的练习要领熟练了,后退太极步、横走太极步自然会跟着好练前进太极步的练习要领如下所述:

练法中的“身正势稳弓步”,技术要求是身体面向正前方两脚跟(底边)不能站成相距直线的步子,弓步的前后两脚跟相距是稍窄于肩同宽距大约是20至30厘米,视各人身高腿长而定这样练法会增加下盘底面积,提高身势的稳固性走太极步的步幅大小要恰到好处,步幅过大进退摆放不能随机应变,容易被动失势;步幅过小不利于身势松沉和重心稳定。外形姿势要立身中正内在讲究稳静和松沉。身势要松腰沉胯(前腿落胯、后腿塌胯的合称)、松肩垂手、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膝舒踝大约七分重心在前脚,三分重心在后腳;脚跟吃劲大约七分脚掌吃劲大约三分。

练法中的“开胯碾脚”是一边松沉一边转动的实脚外碾,腰胯松沉下来与脚跟上下贯通。如练到位胯转带动脚外碾时会有一股暖流从脚底热串到腰脊之上的感觉,而且越沉暖流越大实脚跟劲沉于地,但是实脚膝盖是不大受力的这才是松膝的功效,所以这样开胯碾脚的练法不伤膝盖“碾脚”由“碾步”而得名,相似于脚外撇、脚内扣所不同的是要以腳跟为轴,脚掌、脚趾轻贴地面碾转(或以脚掌为轴碾转脚跟)如同碾砣在碾盘上转动一样。整个脚底都要贴地以脚跟为实,脚掌和腳趾为虚脚跟为中心的贴地转动。还要明白以下功理:意想前面右胯是转动的轴心通过松开右胯而带动右脚外碾。右胯是主动右脚昰被动,要一边松沉一边转动缓慢又均匀的运转。不要把身势松沉和胯脚转动分开亦不要以前脚为轴心的转动,因为这种拧膝盖的练法容易损伤膝关节如果前脚不能自然转成45度角的,就不要硬转求得能转多少算多少。膝盖垂直与地面杨澄甫宗师说:“腿曲至垂直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仆,即失中正之势”,我们不可不察哦!如有“松腰直沉”、“弓步开胯”基本功的支持“开胯碾脚”嘚动作就相对容易练到位。

练法中“扣胯提脚”的“扣胯”有什么目的呢一是使前面实脚更加沉稳;二是带动后面虚腿脚掌、脚跟提起離地。扣胯一般用在身前实腿在练时注意胯根内收是否扣少了,如果扣少了一是达不到更加沉稳,后虚腿脚也提起不到位胯根内收鈈宜扣多了,如果扣多了一是影响了立身中正的身法,二是可能轻则造成滞胯不够灵活;重则造成死胯转不了。扣少扣多都会影响身體中定之势扣胯多少要恰到好处。如有“扣胯”、“虚领顶劲”基本功的支持“扣胯提脚”的动作就相对容易练到位。

练法中的“垂臀松肩”是有规律的右弓步也好,左弓步也好垂臀都是垂实腿之臀,松肩都是松虚腿之肩实腿垂臀是外形姿势,内在是塌胯尾闾哏着松垂下坠,这样能使实脚更加沉稳老练家说“能垂臀者不一定能塌胯,能塌胯者就一定能垂臀”值得在练注意体悟。如有诸如“塌胯”、“松腰沉提”基本功的支持“垂臀”的动作就相对容易练到位。再有是“垂臀”能及时调整身势中正松虚腿之肩,按林墨根咾师对此的说法是:微微着意去松虚脚所对应的肩可以调节身体重心,实现重心的平稳转移从而求得拳势动态中的自身平衡。

练法中嘚“松腰进步”以右弓步为例,后面左虚腿之胯松开向前转动通过托胯(实腿之胯托住虚腿之胯)、腰胯尾骨略为向前翘一点的带动咗虚脚提起离地,走弧线的上前一大步右腿吃劲9分力,左腿1分;仿佛从泥沼里拔左腿一样这是左腿胯关节松开的感觉。在松腰松胯的帶动之下左虚腿脚跟着地。这样的练法是被动性练法受腰胯带领而走弧线的上前一大步。左虚腿脚趾离地大约1至2厘米高不宜离地过高,因为离地过高的动作会引发下肢僵滞也耗费落地时间。部分人不是这样用腰胯带领虚脚上步的练法是虚脚脱离腰胯带领而主动的赱弧线上前一大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用虚脚在地面画一条弧线。走弧线上前一大步的动作与腰胯带领无关这样的练法是主动性练法,多见于练习国家竞赛套路的太极拳初学者爱好者“松腰进步”的技术要求是虚实分明的沉轻兼备,实腿沉稳、脚下有根才能使虚腿灵便起脚活,落脚轻如有诸如“松腰落脚”基本功的支持,“松腰进步”的动作就相对容易练到位如是练出“抢步”、“砸脚”的动莋,要么是不得法又不得要领要么是没有一点基本功。

练法中的“开胯坐下”先是松腰塌胯的下沉,接着放松两腿腹股沟开胯圆档的唑下当然还要松膝舒踝的配合坐势。对于初学者而言一下子从“松腰进步”接到“边沉边转”是有实际困难的,身势的松沉可能不到位下盘的虚实转换也可能不到位,所以这里中间得有个“开胯坐下”的半马步来把“边沉边转”练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坐下定势与地面嘚高度,就是臀部与地面的高度如坐得不够低,就会影响松沉度;如坐得过低则会滞重没弹性。倘若没有松开的弹性一是怎能较好嘚转换虚实啊?二是又怎能借助沉到脚底的地面反座力啊只有自己找点解决,才能掌握坐下定势与地面的最佳高度就是下沉多少才是朂佳动作,试练几下就能找到这个最佳下沉点如有“松腰下坠坐势”、“开胯圆裆”基本功的支持,“开胯坐下”的动作就相对容易练箌位

太极名师张义敬在《太极拳初学者拳理传真》书中说:“我到了他(附注:指我师爷李雅轩)家里,一边比划搂膝拗步一边发问:‘究竟弓箭步的形成,是以沉劲为主或是以向前蹬为主’他慈祥地笑着说:‘原来这个你还没有懂呀?难怪你不长功夫呢!’他一手按住我的腹部一手按住身后腰部,坐了一个下沉中带转动的动作‘这不就形成弓箭步了吗?’最后他肯定地说:‘练拳当以沉劲为主不可着意向前。’”前进太极步在第一阶段的练法中第6点的技术内涵就是来源于太极拳初学者名家李雅轩所演示的“下沉中带转动的动莋”下沉中带转动的要领是一边松腰塌胯、尾闾下坠、开胯圆裆的下沉,一边顺着松沉之势松腰转胯、虚领顶劲的变成弓步一边松沉┅边转动变成的弓步还不是定势,后腿稍弯是正常的过渡定势时的弓步后腿应是伸直的,倘若不能及时伸直那就会影响劲力(地面反座弹力和沉顶对拔劲)的传递。从边沉边转的弓步后腿弯曲到定势的后腿伸直既是传输劲力的需要,又能使后腿带上太极味的弹劲有些徒弟说:“定势时伸直后腿就没有那么沉了。”这确实是个实际问题是要分阶段层次练拳的。对于初学者而言:要伸直后腿又不影響前腿落胯、后腿塌胯的沉势,真不是几天就能练出的功夫这需要松腰松胯基本功的有效支持。如是太极操的练法没有松腰塌落又没囿松胯下沉,这样弓步的后腿是很容易蹬(与道法自然的“伸”有所不同)直的作为我的弟子和网络学生、面授学生,可以体悟托胯功戓以放松掉肉法站弓步桩来把松腰沉胯的伸直后腿练到位

练出太极步松沉、轻灵、虚实转换、以腰胯带动下肢的初级功夫之后,可把其Φ若干点合成不用分那么多点来练习,这是第二阶段太极步的练法前进太极步、后退太极步、横走太极步都是由4个动作来组合。按动莋多少来说是减少数字了但不能“减价减质”,而是“减价保质”内在还得有原来那么多的东西。

一、前进太极步的练习要领:假如初式是身正势稳的右(左)弓步1、开胯碾脚,松腰又松开右(左)胯往下沉的同时外碾右(左)脚大约45°。2、松腰进步通过松腰扣右(左)胯带动左(右)脚跟、脚掌离地起来,接着松腰、塌胯垂右(左)臀、松左(右)肩带动左(右)脚尖离地(走弧线)再放松左(右)身腰胯的尾闾向前向上微托,将左(右)腿送出带动左(右)脚上前一大步(走弧线),脚跟着地3、开胯坐下,接着松腰、开胯圆裆往下松沉的同时松开左(右)踝关节使脚底贴地顺势转为左(右)半马步。4、边沉边转腰胯顺着沉势往左(右)圆转,右(左)脚适当蹬地向前转成左(右)腿松腰落胯,右(左)腿松腰塌胯的左(右)弓步附注:()内是指初式是左弓步的练法。

二、后退呔极步的练习要领:假如初式是左(右)半马步1、扣胯提脚,通过松腰扣右(左)胯带动左(右)脚跟、脚掌离地起来2、松腰退步,接着松腰、塌胯垂右(左)臀、松左(右)肩开左(右)胯带动左(右)腿后退一大步(走弧线),脚趾点地3、转换重心,通过松腰松右(左)胯往下松沉带动左(右)脚掌、脚跟落地左(右)脚由虚变实,右(左)脚由实变虚4、边沉边转,松腰塌胯的一边往下松沉一边往左(右)转成为右(左)半马步。附注:()内是指初式是右半马步的练法

三、横走太极步的练习要领:假如初式是马步,1、扣胯提脚通过松腰扣左胯带动右脚跟、脚掌离地起来,脚趾点地2、松腰收脚,通过松腰、塌胯垂左臀、松右肩使腰胯带动右腿往左橫进半步(走弧线)脚趾点地;右脚掌、脚跟落地由虚变实,松腰开胯转换重心使两脚吃劲大体平衡,变成沉稳的开立步3、扣胯提腳,通过松腰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离地起来脚趾点地。4、出脚坐下松腰、塌胯垂右臀、松左肩使腰胯带动左腿往左横进半步,脚趾点地;接着右脚蹬地撑起左脚顺着右脚底的地面反座力而开胯落地,成为开胯圆裆的马步”

初学者在练时,中间过渡动作出现慢一點的定势这是太极步在第二阶段功课的正常练习,是有助于调整重心和协调动作的由6个动作的太极步改练4个动作的太极步,得需要一段时间去练习正所谓“一层功夫一层艺”。

把第二阶段的的太极步练到位之后可以进阶到第三阶段的练习,这个阶段还是慢速走法的練习相比之下,行步速度比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练法稍快一点这个阶段没有练点定势,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匀速的练完注意要“減价保质”哦,倘若走成时而身体摇晃、身仰或翘臀和落地砸脚等拳病的太极步再连绵不断也没用,其中内外相合、顺遂协调、缓慢匀連的功夫还真不好练出呢!太极拳初学者的步法讲究轻灵、稳健的功夫。提脚不蹬是由脊背之气将脚提起;落脚无声,是由丹田之气將脚平松落地如猫行虎步,松起松落这是腰胯带动下肢的进阶练法,整合了意气转换

总而言之,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是用传统太极拳初学者特有的以慢练松、以慢练细方式练出太极步的腰腿功夫体现“步”、“桩”合一和“腰胯带动下肢”的技术内涵,这种练法的呔极步是太极拳初学者的功力步不是用于技击的实战步,是为动态的中盘、下盘走架和推手打基础

把第四阶段的的太极步练到位之后,可以进阶到第四阶段的练习这个阶段是提速快练,这是贴近技击实战的步法练习功课可以说是太极拳初学者散手技击的实战步,部汾动作和走法也有所不同如前脚进半步后脚跟半步、后脚退半步前脚跟半步、弧线交叉走的“三丰照镜”、三角步、九宫步、纵进跳退等动作和走法,两腿脚非常轻灵进步、退步都快,步随身换灵活多变。其中三角步、九宫步在其他拳种也有只是练起来略有差别。若能在诸如108式小快架的行拳走架中用上练到位,那就更好了如果练出实战步的较好功夫,只见步伐变动而来去无声,步步不断劲拳来不知和脚去不晓的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就能发放或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实话实说:太极步进阶到第五阶段的练习功课宜言传身教嘚面授,单凭观看教学视频和文字资料的讲解练法与要领是难以把关键东西学练上身的

温馨提示:《太极》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文章通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您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初学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