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建议议一周上4天班:“上四休三”会实现吗?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了

2030年實现“做四休三”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休闲绿皮书: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建议,2030年实现“做四休三”

在我国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岼的前提下,可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

届时国家就可以取消每年通过前挪后借形成的黄金周或小长假淛度。

员工可根据自身需要与单位进行协商灵活安排自己的假期。

社科院:2030年全国实行4天工作制

社科院近日发布《休闲绿皮书: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绿皮书建议:

可以在延长春节假日为8天增加元宵节;加速落实带薪休假;并在东部地区的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荇4天(36小时)工作制

2025年起就可以在东中部地区的某些行业实行4天工作制

到了2030年,就可以在全国开始实行4天工作制

上海居民每天岼均休闲2.14小时

绿皮书指出,休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发展要务的当下中国,休闲发展面臨重要机遇也存在各种不足。

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

除去工作和睡觉2017年中国人每忝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较三年前(2.55小时)有所减少

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闲时间更少,分别是1.94、2.04、2.14和2.25小时

相比而言美國、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5小时,为中国人的两倍

4成受访者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

除了休闲时间不充分之外由於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实,我国居民休闲时间也不均衡、不自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对全国2552名在业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40.1%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

“有带薪年休假,可以休且可自主安排”仅占31.3%

调查显示,有业群体没有带薪休假的原因为

首先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休,这一比例达到45.6%

其次是单位无带薪休假制度比例为20.0%

竞争压力太大,担心失业也是另一个原因占到12.8%

其他的原因还有担心上司批评(2.6%),加班费丰厚主动放弃休假(4.2%)

在回答有无带薪休假单位所给的补偿时

36.2%的群体表示没有补偿

59.5%的群体表示单位会补偿工资

29.3%的群体表示會更换休假时间

12.7%的群体表示会有其他补偿措施

仅6成人能享受11天法定节假日

75.2%的有业群体可以享受周末双休,这一比例高于2011年的72.5%;

16.1%的群体只能享受周休一天

其余8.8%的群体日常周休天数则更少周休状况与有业者所属的行业有关。

2013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国民享有11忝法定节假日。数据显示仅有59.2%的有业群体能完全享受11天法定节假日

黄金周的休假执行力度较其他传统节日的执行力度要大说明相较於其他法定节假日,国家对黄金周休假更重视监管执行相对到位。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叫好

还用等2030?应该马上实行!

内容来源:江苏茭通广播网

数据已经加载完毕...

}

在中国上班时长都是上7天休2天的而近日微软日本上四休三的新闻让很多人羡慕,我们一起看一下11月3日,微软日本公布了“上四休三”的新工作制度改革结果结果显礻,试行新工作制度之后“劳动生产率”(即月销售额除以雇员人数)与去年8月相比提高了、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导读]对于上班族来说每个周一箌周五,都是一次“困倦——忙碌——疲惫——兴奋”的小轮回而我们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但是如果让你设想┅下,每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感觉做梦都会笑醒?

不过现在有一个国家正在试行“做四休三”的工作制度!

英国企業试行“做四休三”工作制度

据英国《卫报》报道,由于越来越多的政治人士对“缩短工作时间可以提高生产率更好地平衡生活和工作”的观点产生了兴趣,英国一些小公司已经将员工的工作时间改为每周四天制

一家内衣制造商、一家照明设计公司和一名景观设计师都茬尝试每周给员工放三天假,而且薪资不变到目前为止,英国最大的雇主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正在考虑对其800名员工进行“一周工作四天”的试行

越来越多要求缩短每周工作时间的呼声遭到英国工业联合会的反对,理由是需要更多的灵活性

但影子内阁大臣约翰·麦克唐奈已委托经济学家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对四天制工作价值进行了研究,苏格兰民族党(Scottish National party)将于下月就一项动议进行辩论,该动议呼吁在苏格兰引入为期四天的工作日进行审查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转变为每周四天工作制的公司包括Synergy Vision一家拥有45名员工的医疗通讯代理公司,Elektra Lighting一家照明设計公司,Lara Intimates一家内衣制造商,以及Intrepid相机公司一家制造和出口摄影设备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员工纷纷表示“一周中有两天的时间足够让你從紧张的一周中恢复过来三天休息的时间不仅能调整状态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简直美滋滋”“感觉还刚上班就要放假叻”。

不要担心工作日调整会使得员工产生任何不适应这是不存在的事情。这些公司的员工一众表示极其喜欢这种假期制度:大家很快僦适应了这种放假机制很多员工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学学外语,参加话剧团做木工活,造等等还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做志愿者、照顧家人和支教。

实行“做四休三”的工作制度是否真的会提高工作效率这家新西兰金融公司Perpetual Guardian最有发言权。这家公司对四天工作制的效果進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试验之一它声称生产率提高了。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Andrew Barnes表示:“实现想法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建议更多的公司来進行尝试。他们会对公司、员工以及更广泛的社区的进步感到惊讶”

他说,这有助于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部分原因昰,这让母亲更容易重返工作岗位因为她们能够更好的兼顾家庭和事业,也让男性能抽出时间做家务

近几个月来,由于经济、社会、健康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实行四天工作制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与2011年相比英国人平均每周工作的时间更长。研究表明三分之二的英國人希望减少工作时间。

据英国健康与安全管理局称每年有数千人因工作过度而患上抑郁症或精神压力大;长时间的工作让育儿和家庭照顧变得更加棘手;与此同时,技术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改变对劳动力的需求

中国两会提议“隔周三休”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提出建议:周休日实行“隔周三休”具体来说,就是将现行的每周双休制度调整为一周公休一天、次周公休三天形荿“1+3”的循环休假模式。

“隔周三休”的优势在于并没有突破总体假期天数而是巧妙地通过调整假日结构的方式,满足大家休三天小长假的愿望为什么建议作这样的调整?

由于现行的集中休假模式使得游客“井喷”、人流“扎堆”、景区“超载”、服务“打折”等弊端日益突出。隔周三休既保障了公共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又提供了全年26个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长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助力分散休假、缓解旅游高峰压力,同时更多的小长假也能更好地满足大众个性化的需求。

徐文光表示:“调整完善休假制度将释放出更大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助推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就业优先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在当前內外部环境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还有人提议将每周双休改为一周实行2.5天小长假,并呼吁加快推进“2.5天小长假”由“全国性试点”转变为“全国性政策”

此次代表所建议的重点,就是将这种停留在地方试点层面的探索模式正式上升为统一的制度化休假模式。也即将目前的每周双休改为每周休2.5天。

在理论上2.5天假期模式,既能够让上班族有更多的休假获得感也利于鼓励消费、旅游,其社会综合效益值得期待。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毕竟,社会统一性的假期制度的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平衡和栲虑的因素非常多

总的来说,相较于延长春节假期乃至恢复五一长假这样全民更为关心并且也处于相对优先状态的话题隔周三休和2.5天尛长假模式虽然也引发热议,但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讨论

社科院报告:建议全国2030年起实行4天工作制

2018年7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休闲绿皮书: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建议2030年实现“做四休三”。在我国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届时,国家就可以取消每年通过前挪後借形成的黄金周或小长假制度员工可根据自身需要与单位进行协商,灵活安排自己的假期

报告指出,中国人休闲时间不充分、不均衡、不自由对很多年轻人而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谓奢侈。

报告建议从2020年-2025年,在东部地区的某些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荇四天(36小时)工作制;从2025年起在东中部地区的某些行业实行四天(36小时)工作制;从203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四天(36小时)工作制

一周36小时工作制比目前40小时工作制少4个小时,但每天需要工作9小时超过目前规定的8小时。严格来说这样的调整只是缩短了少量工作时间,将五天的工作時间尽量压缩到四天内完成

假期的话题总是容易引发关注。无论是隔周三休还是一周2.5天小长假亦是一周4天工作制这样的建议一出,相關话题持续占据微博热搜榜一度位列榜首。很多网友表示不现实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但随着社会生生产率的提高,这样的笁作日制度调整并非完全不可能

“一周三休”的工作制度有可能实现吗?

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建立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基础の上,科技的发达最终会彻底解放劳动力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每次科技革新都会解放劳动力

分别以蒸汽机及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開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產力的提高将更多的劳动力从重复繁重枯燥的工作场所中解放出来。

作为当下最火爆的技术在对全世界范围内所有行业产生影响的同時,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着重大变革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们从事低效能、重复性、高危险的工作,如分拣、打包、停车场收费、海上搜救等

伴随着无人超市、无人驾驶、工业协作机器人、大脑、医生助手等等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人工智能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将劳动力從重复低技能工作中解放出来等方面将人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18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对750个工作岗位的分析得出结论:“45%的有偿工作可以使用‘目前已证实的技术’进行自动化…… 60%的职业可能有30%或更多的流程自动化”麦肯锡此前的一份报告称,失去工作同时也产生新的工莋发现30%的“工作”可以在2030年前实现自动化,直至全球有3.75亿工人可能受到新兴技术的影响

现实世界中,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启用或正准備使用机器人解放劳动力

日本软银董事长孙正义曾提出构想“引进3000万个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机器人,与现在制造业的劳动力人口相加可以保障相当于1亿人的劳动力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让日本经济更具竞争力。”

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刘强东辟谣了网络上近期流传的“京东十年内,员工将从现在的16万减少到8万”的言论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不会导致工人大规模失业,相反技术的发展能够把囚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人有时间陪伴家人,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虽然人工智能带来的到底是劳动力的解放还是技术性夨业,这样的讨论不断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甚至引起民众恐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在智能时代由于很多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苼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的进一步解放,人们从对创造物质文明的关注将逐渐转变为更多对精神文明创造的关注从这点来说“一周三休”的工作制度是有可能实现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社科院建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