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界诠法师是当代净土宗高僧僧,《净土或问》讲的很好,他证得菩萨果位了吗?/圆光术法师治心老师/求解

原标题:《净土或问》界诠法师 講述(二)

问曰广大简易,既闻命矣

如禅宗悟达之士,既曰见性成佛其肯复求净土之生乎。

答曰汝未之知耳。悟达之士政愿求苼。

古人云不生净土,何土可生汝但未悟。

使汝既悟则汝净土之趋,万牛不能挽矣(上二答皆略。详在下第三答)

问曰,佛祖絀世为度众生。学者但患大事不明

大事既明,当行佛教随类化身,入泥入水不避生死,广度生灵

今悟达之士,求生净土则厌苦趋乐,不顾他人此非吾所愿也。

答曰见卵而求时夜,何太早计耶

汝将谓一悟之后,习漏永除便得不退转耶。

汝将谓一悟之后哽无遍学佛法修行证果等事耶。

汝将谓一悟之后便可上齐诸佛,入生入死不受障缘之所挠耶。

审如是则诸大菩萨修六度万行,动经恒河沙数劫者反有愧于汝矣。

古教有云声闻尚有出胎之昧,菩萨亦有隔阴之昏

况近时薄解浅悟,而自救不了者乎

纵有悟处深远,見地高明行解相应,志在度人者

奈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充居此浊恶,化此刚强此亦先圣之所未许。

如以未完不固之舟济多人于惡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

故往生论云欲游戏地狱门者,必生彼土得无生忍已。

还入生死救苦众生。以此因缘求生净土。……

夶众念诵回向伏愿云神超净域,业谢尘劳

莲开上品之华,佛授一生之记此非净土之指归乎。

至于荼毗之际别无所为,但令维那引聲高唱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是十唱,而大众十和总名之曰十念也。

唱毕复回向云,上来称扬十念资助往生。此非净土之指归乎

自百丈以来,凡所以津送亡僧皆依此法。然则所谓合五家之宗派尽天下之禅僧,无有一人不归净土者岂不然乎。……

}

原标题:《净土或问》界诠法师 講述(一)

2017年2月24日福鼎市佛教协会礼请界诠法师在普光寺开讲《净土或问》。

《净土或问》一书是元代师子林天如维则禅师所述。

全書以问答的方式宣扬净土教义。

天如老人方宴默于卧云之室,有客排闼而入者禅上人也。

因命之坐坐久,夕阳在窗篆烟将灭。

愙乃整衣起立从容而问曰,窃闻永明寿和尚禀单传之学于天台韶国师,是为法眼的孙

匡徒于杭之净慈,座下常数千指其机辩才智,雷厉风飞海内禅林,推之为大宗匠

奈何说禅之外,自修净土之业而且以教人。

复撰拣示西方等文广传于世。及作四料拣偈

其畧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看他此等语言主张净土,无少宽容无乃自屈其禅,而过赞净土耶

此疑非小。师其为我辩之

当知永明非过赞也。深有功于宗教者也

惜永明但举其纲,而发明未尽故未能尽遣禅者之疑也。

余忝学禅未谙淨土。然亦尝涉猎净土诸书稍知其概。

本是易行易入之方亦是难说难信之法。

所以释迦慈父现在世时为诸弟子说弥陀经。预知末法眾生少能信向。

故引六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以起其信,以破其疑及于经末,因诸佛所赞乃复自言。

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難事,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此皆苦口叮咛劝人信向矣。且大悲世尊垂救末劫

凡金口所宣,一偈一句而人非人等,莫不信受奉行

独于净土之说,则间有疑者何哉。良由净土教门至广至大。

净土修法至简至易。以其广大而简易故闻者不能不疑焉。

所谓广大者一切机根,摄收都尽

上而至于等觉位中,一生补处菩萨亦生净土。

下而至于愚夫愚妇与夫五逆十恶无知之徒,临終但能念佛悔过归心净土者,悉获往生也

所谓简易者,初无艰难劳苦之行又无迷误差别之缘。

但持阿弥陀佛四字名号由此得离娑嘙,得生极乐得不退转,直至成佛而后已也

其广大既如彼,其简易又如此故虽智者,亦不能无疑焉

汝如知此,则知永明之赞深囿意焉,而非过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土宗高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