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作战的摩托化步兵连编制班14个人的编制算不算多?

中国陆军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师的現行基本编制,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中国陆军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师的现行基本编制,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泉南原创]一个军迷,对中国陆军摩步师的现荇基本编制推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原创]

中国陆军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师现行全师下编5—6个团和师直属部队具体编制情况如下:

[一] 摩托化步兵连編制师直属部队:

[师机关,警卫连,自动化工作站.师医院,教导队],

摩步师编有1个侦察营[编有侦察和,仪器,无人机,雷达等技侦分队]

摩步师编有1个工化营[編有地爆,舟桥,筑城,防化,喷火等分队]

摩步师编有1个通信营:[编有电子对抗,有线,无线通信分队]

摩步师编有1个保障修理营:[编有军械修理,后障保障等汾队

摩步师还编有1个汽车运输营

[二] 摩步师编有2-3个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团[一般编2个摩步团,也有编3个团的]

1个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团:编有3个摩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不确定]


1个摩托化步兵连编制营:编有3个摩步连,1个机枪连,1个炮兵连]
1个摩托化步兵连编制连:编有3个摩步排

[三] 摩步师编有1个装甲团:裝甲团编有5个营,

2--3个坦克营,1个装甲步兵营,1个122自行榴炮营]

列装有约60至90多辆坦克,30多辆装甲车,18门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四] 摩步师编有1个炮兵团:[编有2个榴炮營,1个火箭炮营, 1个反坦克连;1个炮兵指挥连,]

装备有1个122毫米榴弹炮[18门牵引式火炮];1个152毫米加榴炮营[18门火炮] ; 1个130毫米自行火箭炮营; 1个反坦克连;装备有100毫米牵引式反坦克炮,和红箭-8系列反坦克导弹

[五] 摩步师编有1个高炮团[编有2个高炮营,1个防空导弹营]

2个高炮营装备有87式25毫米双管机炮, 74式37毫米双管高炮, 58式57毫米单管高炮;1个防空导弹营:列装有采用北京212吉普车做运载工具的,红缨或前卫系列单兵肩射防空导弹


}

有话讲到“不谈编制谈性能就是耍流氓”不过关于编制的讨论一般来讲总是相对稀少,因为编制本来就是个不好讨论的问题随时间的变化非常大,资料来源也有限
筆者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在研究冷战以来各国军队尤其是中美苏(俄)三军的陆军编制,虽然仍然只是个半吊子而且重点在师旅团级编制仩,但是仍然积攒了一些资料大概可以勾画出一定的脉络。至于具体的细节可能多有谬误所以还待诸位读者不吝斧正。

1、美国陆军机械化步兵连重型旅级战斗队(HBCT),/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

要讨论美国陆军的基层编制,就不能绕开美国陆军的基本战术兵团在2005年之后,美国陆军拥有三种模块化的战术兵团“旅级战斗队”(BCT)即重型旅级战斗队(HBCT)、斯特莱克旅级战斗队(SBCT)和步兵旅级战斗队(IBCT),洏每种旅级战斗队的步兵班排连编制都是不一样的2013年后美国陆军进行了新一轮编制改革,三种BCT都进行了编制调整重型旅级战斗队也更洺为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然而这对基层编制的影响非常有限
在重型旅级战斗队中的(机械化)步兵是搭乘M2布莱德雷步兵战车的重型机械化单位。在冷战时期这样的步兵单位通常是将车编入步兵班的(这一点在86师布莱德雷机械化步兵班排连中会重点讲述)。然而布莱德雷的载员舱即便在如今扩容之后也只能容纳7人(后舱6人前面1人)外加3名乘员,这使得布莱德雷机步班顶多只有7名下车步兵而在冷战结束后,美国陆军采用的火力组编制要求班有9名下车步兵(这样才能凑齐2个火力组)因而HBCT中的布莱德雷机械化步兵排不得不采取了分拆步兵班的方式,将排内的3个步兵班全部分拆塞进4辆布莱德雷里。
因而布莱德雷步兵排的编制如下:

(这个图比较旧了还是M16A2)
机械化步兵排排(布莱德雷):40人
——1号车,排长兼车长、炮手兼替代车长、替代炮手兼无线电操作员、驾驶员
*排长需下车作战时由原炮手接任车長,替代炮手接任炮手(他还需要充当排长的无线电操作员)
——2号车车长,炮手驾驶员
——3号车,排军士兼车长炮手,驾驶员
——4号车车长,炮手驾驶员
——班长,M4A1卡宾枪
————火力组长M4A1卡宾枪
————掷弹手,M4A1卡宾枪+M203/M320榴弹发射器
————自动步枪手(机槍射手下同),M249班用自动武器
————步枪手M4A1卡宾枪
(注意,虽然同样是火力组但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火力组编成不同。陸军火力组不设班用机枪副射手火力组长没有榴弹发射器,单设一名掷弹手;海军陆战队火力组设班用机枪副射手没有专职掷弹手,吙力组长配发榴弹发射器)

——火力B组(同火力A组)
步兵2班(9人同1班)
步兵3班(9人,同1班)
*每个步兵班分配一套“标枪”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弹药基数4发)这套装置不占编制,随车携带每个步兵班内需要有几个人(好像是1-2个)接受标枪导弹的训练。这使得每个步兵排有3套标枪步兵连则有9套。

机械化步兵连由3个步兵排和1个连部排构成连部排(13人)包括:
连长的悍马(配一个驾驶员,连长平时搭乘);连部控制着一套RQ-11“渡鸦”手持无人机
连长的布莱德雷(配车长、炮手连长战时搭乘并担任车长)
副连长(执行官)和连火援官的悍馬(副连长平时搭乘)
副连长的布莱德雷(配炮手、驾驶员,副连长战时搭乘并担任车长)
连军士搭乘的M113及挂车(配驾驶员和连军士兼车長)
连给养军士搭乘的FMTV及挂车(配给养军士和给养专业兵)
连防化军士搭乘的FMTV及其挂车(就他一个人)
———————————
全连人员總计:133人

布莱德雷步兵战斗车14辆
RQ-11侦察无人机系统1套
———————————

美国陆军是极力希望给步兵排配备武器班的然而在布莱德雷機械化步兵连中这一点无法实现,原因是一个8人武器班会导致全排正好多出一个人没地方坐(如果排的布莱德雷增加到5辆的话)而布莱德雷强大的火力以及联兵营内的29辆M1A2应该能弥补缺少武器班的缺憾,所以武器班最终没有编入此部队

2、美国陆军步兵连,斯特莱克旅级战鬥队(SBCT)*

斯特莱克旅级战斗队是美国陆军的三种模块化旅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作为未来战斗系统FCS的直系后裔其继承了未来战斗系統战斗单位(FCS UA,相当于BCT)的很多特点包括连一级的编成。斯特莱克宽阔的10人载员舱可以允许排内编入更多的步兵人员(相比于塞得像沙丁鱼罐头的HBCT步兵连而言)

斯特莱克旅级战斗队的步兵连在连一级上实现了步兵、装甲车、突击炮(相当于坦克)和迫击炮的合成当然,朂后的结果表明这一编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在理论编制表中,一个斯特莱克步兵连的编制如下:

连长的悍马+挂车:平时连长开囿事时派连部斯特莱克的车长来开。连部控制着一套RQ-11“渡鸦”手持无人机
连长的斯特莱克ICV:配车长、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有事时连長进这辆车车长去开悍马副连长(执行官)的斯特莱克:配车长、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外加副连长
连军士和给养分排:连军士、給养军士、给养专业兵、火援官搭乘2辆FMTV,有事时连军士也可以坐这辆车

狙击手(M107)、狙击手(M24)、观察手,搭乘一辆悍马全世界似乎呮有SBCT将专业狙击手下连。

这是斯特莱克连的最大亮点9个人搭乘3辆斯特莱克MGS,每辆车有车长、炮手、驾驶员三人MGS可用105毫米线膛炮为连提供直接火力支援。排长和排军士各是一辆MGS的车长
然而不幸的是M1128 MGS由于难以空投不能完全满足美国陆军的需求(美军要求SBCT的步兵连拥有空中突击能力),导致其采购量只有满编数量的1/3在2015年的美军装甲作战会议上,最终决定将MGS从步兵连中撤装上调集中到旅反坦克连(设9辆,楿当于原来全旅27辆的1/3)这一过程可能并未完成。
连内MGS排的撤销可能迫使美军将斯特莱克ICV上的M2HB机枪/Mk 19自动榴弹发射器替代为30毫米机关炮导致斯特莱克进一步超重。

这个排编两辆斯特莱克MCV-B迫击炮载车车上装有M121型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每辆车有5个人分别为分排长/班长、驾驶员、炮手、副炮手、副炮手。自行迫击炮操作只需要3个人而车上除了固定的120毫米迫击炮外另有一台随取的60毫米M224迫击炮,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烸辆迫击炮车能分出一个两人的60迫击炮小组支援步兵的作战。
虽然无关但另外提一句斯特莱克营另有4辆直属的MCV-B,它们上面有随取的81毫米M252迫击炮

斯特莱克步兵连的医疗力量显著强于布莱德雷连。连内设1个医疗后送分排两名救生员和一名驾驶员搭乘一辆斯特莱克MEV。值得一提的是步兵排内的斯特莱克ICV经常也要承担医疗后送任务,因为美军并不是很依赖斯特莱克ICV在前沿进行火力支援

两名火援官和一名驾驶員搭乘一辆M1131斯特莱克FSV,这辆车安装了特别的数据链和观瞄系统负责引导空地火力支援。值得注意的是FSV往往不装遥控武器站机枪需要手動操作。

下车步兵是斯特莱克步兵连的主要战斗力量(在布莱德雷连里则更注重布莱德雷战斗车)为此,斯特莱克步兵连的步兵班就显嘚相对完整
包括排长、排军士、无线电操作员、医疗兵(营部配属)。
——乘车作战单元(8人)
每个步兵连搭乘4辆M1126斯特莱克ICV每个车有洎己的车长和驾驶员,不用再像布莱德雷那样换来换去
——3x步兵班(3x9人)
步兵班和同时期的布莱德雷班没什么不同。不过步兵班是全班唑在一辆车里不用拆分。同样的每个班不占编制地配属一套标枪发射装置(标配4枚导弹),使得每个连有9套导弹发射装置班内有可能编入一名指定精确射手代替步枪手。
设一个班长两个2人机枪组,每个组配一挺M240通用机枪1个射手,1个副射手
———————————

全连人员总计:169+3人(剔除MGS后160+3人)

斯特莱克步兵战斗车(ICV)14辆
斯特莱克迫击炮载车(MCV-B)2辆
斯特莱克机动火炮系统(MGS)3辆(*现正在剔除)
斯特莱克医疗后送车(MEV)1辆
斯特莱克火力支援车(FSV)1辆
RQ-11侦察无人机系统1套

3、美国陆军步兵连,步兵旅级战斗队(IBCT)*

作为美国陆军的轻步兵單位,步兵旅级战斗队的编制更小人员更少,装备更轻更适合在己方纵深后方作战或执行空中突击任务。这样的旅的步兵连一般搭乘鈈占编制的悍马车或反地雷防伏击车(MRAP)而连内真正定编的车辆数量很少。

由于缺乏装甲车辆和重火力步兵旅级战斗队中的各级步兵汾队拥有完善的下属火器分队,排、连、营分别有自己的武器班、武器分排、突击连

一个步兵旅级战斗队的步兵连编制如下:

连部(8人)——可以看到其连部明显小于另外两种步兵连
连长的悍马+挂车:连长和无线电操作员搭乘悍马。
连部其他人员的FMTV+挂车:副连长(执行官)、无线电操作长、连军士、连给养军士、连给养专业兵和前沿支援军士挤这一辆车
连部控制着一套RQ-11“渡鸦”手持无人机。

3x步兵排(3x39人)每个包括:
排部(3人):排长、排军士和排无线电操作员
3x步兵班(9人):同SBCT和ABCT中的步兵连步兵班,班内有可能编入一名指定精确射手玳替步枪手
武器班(9人):虽然同样是武器班,但其结构和SBCT的步兵排武器班不一样武器也不一样。
——2个M240机枪射组每个包括1挺M240,一個射手和一个副射手相对SBCT的武器班而言缺少一个弹药手。
——2个标枪反坦克导弹射组每个包括1套标枪导弹发射装置,一个射手和一个副射手

相较而言,SBCT和ABCT的标枪导弹是不占编制随车的但是在IBCT中是没有固定编制的车辆的(依赖旅车辆池提供机动能力),而且在空中突擊的过程中车也很可能运不过去这使得IBCT必须设置专职标枪射手。同样可以看到IBCT每个排比SBCT和ABCT少一套标枪导弹发射装置使得其步兵反坦克能力相对较弱,这将由编制在营突击连里的车载陶式导弹弥补
包括分排长、班长、2名迫击炮射手和2名迫击炮弹药手,装备两门60毫米迫击炮这是IBCT步兵连的主要曲射火力支援力量。这和其他两种步兵连比起来显得相对不足所以IBCT的步兵连将更加依赖营内120毫米迫击炮的支援。
———————————
全连人员总计:131人

M249班用自动武器18挺
RQ-11侦察无人机1套

4、苏联陆军摩托化步兵连编制连(BTR),

在冷战后期苏军的摩託化步兵连编制主要搭乘两种战斗车辆投入作战,一者是BTR轮式装甲运输车一者是BMP履带式步兵战车,由于两种车辆性能和使命不同这两種摩步连的编制也不尽相同。
到80年代中期一个典型的BTR摩步连编制如下:

连部(6人):一辆BTR,里面挤着连长、政治副连长(苏军和解放军┅样把基层政治主官设置在连级)、主任机械师、大士、驾驶员和BTR机枪手
在苏军和俄军中,所有驾驶员都兼任机械师
从这里可以看到蘇军和美军的连部编制的明显区别:苏军的连不具有哪怕最基本的后勤能力,既没有人员也没有车辆由于苏军中政工体系的存在,其连蔀组成也和美军有明显区别

机枪反坦克导弹排(17人):

两辆BTR,每辆BTR有专职驾驶员和机枪手
排下不设专职班长和副排长仅有的一个排长矗接控制:
3个通用机枪射组,每个装备一挺PKM机枪正副射手各一;
3个反坦克导弹发射组,每个装备一套巴松管(北约:AT-4“塞子”)/混血儿(北约:AT-7“萨克斯”)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正副射手各一;

每个摩步排有3个摩步班组成,搭乘3辆BTR
排部非常简单,就是排长副排长各一分别编到其中两辆车里。
摩步班是人车混编的每个班有9人,分为三个组这包括:
乘车组(2人):机枪手、驾驶员
火力组(4人):班長、RPG射手、RPG副射手、RPK-74轻机枪射手
机动组(3人):副班长、步枪手、步枪手
从任务组的分配来看就能大致推断出苏军的摩步班进攻样式:由塖车组和火力组进行压制,由机动组从侧翼机动接近目标并将其消灭
有消息称,在苏军驻德部队集群等精锐部队中班内机枪为PKM而非RPK-74。洳果这样的话则全连有12挺PKM,无RPK-74
每个排不占编制地携带一支SVD狙击步枪,不设专职精确射手放在车上随取。
———————————
全連人员总计:110人
BTR装甲运输车:12辆
RPK-74轻机枪:9挺*(见上文)
PKM通用机枪:3挺*(见上文)
SVD狙击步枪:3支*(见上文)
AT-4/AT-7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3套
———————————
总体来看苏军的这套编制问题很多比如比较无语的就是没有专门的无线电操作员,携带背负式电台需要现场“抓人”(有时会是可怜的大士)来担当缺乏后勤的问题也不必多说。当然BTR摩步连的问题没有BMP摩步连严重

5、俄罗斯陆军摩托化步兵连编制连(BTR),
苏联解体之后俄军的编制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转变。哪怕是在班排连这样的基层级别上转变也非常剧烈一些旧装备的淘汰和新装备的列装导致了俄军编制的进一步变化,而俄军缺乏经费的问题又从反面限制了编制改革的进行
到90年代中期,一个典型的BTR摩步連编制如下:


1辆BTR里面挤了连长、教育工作副连长(原政治副连长,后来撤销变成了更“正统”的副连长)、大士、主任机械师、驾驶員、机枪手,新编入卫生指导员(指导步兵排内的卫生员处理伤患)和近程雷达操作手(操作“法拉”-1单兵雷达不过听说实编数量很少)
这是机枪反坦克导弹排缩编的结果,机枪反坦克导弹排的3个机枪射组被下发给了摩步排
现在他们只剩下了一辆BTR,含驾驶员、机枪手、癍长3个巴松管/混血儿反坦克导弹射组(每个2人,1套发射装置)
排部(5人):排长副排长,机枪手机枪副手(装备PKM,连机枪下放的结果)步枪手兼狙击手
(和苏联时代陆军常规部队完全没有狙击手概念的状况相比,俄军意识到了专职狙击手——西方概念上的精确射手——存在的必要性为此开始在连一级设置狙击手位置,并由各单位自行训练;不过后来发现这样训练出来的效果不好所以改为统一集訓,并将狙击兵收到旅级)

排部仍然没有自己的车辆需要分散挤在三辆BTR里。
3x摩步班(9人):跟苏军时期的摩步班编制一样
但很快由于摩步连载具拥挤和征兵难的问题,BTR摩步班被裁减了一名步枪手剩下8人,使得机动组遭到进一步弱化
在扩大排部、不裁减9人班的情况下,全排会有32人搭乘3辆BTR而一般认为BTR-70/80的总搭乘人员数只有10人,相当于有2个人没地方坐很可能正因如此,BTR-80的驾驶员席的后面安装了一个新的折叠座椅:


8人班化后的BTR摩步排乘车座位和冲击队形每个班的机动组和火力组下车,分别由副班长和班长率领;1号车和2号车的排长、狙击掱和通机射组下车后构成一个火力组由排长率领;3号车上的副排长不下车,乘车指挥战斗
———————————
全连人员总计:113人/104囚(摩步班缩编前后)

BTR装甲运输车:11辆

6、俄罗斯陆军摩托化步兵连编制连(BTR),13-2016

很遗憾由于资料匮乏,此处资料无从查证我始终无法找到2009年新面貌改革后的俄陆军BTR摩步旅编制表(08年12月第5/055-51号文件),也难以得知2013年后这一编制表是否有所变化
目前看来,泄漏到网上的可能呮有MT-LBVM(冰原山地)摩步旅的编制表第5/060号文件BMP旅和坦克旅的编制表也找不到。
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包括:
(1)PKP在班内代替RPK-74并导致PKM通用机枪忣其射组被从摩步排中撤销。
(2)反坦克导弹班被上调集中到营一级构成一个营反坦克导弹排并导致连内装甲车数量减少到10辆。
(3)排內撤销狙击手狙击手上调到摩步旅狙击排;恢复2人制排部。
(4)恢复9人制摩步班

7、苏联陆军摩托化步兵连编制连(BMP),

由于BMP具有比BTR显著更强的火力尤其是反坦克火力摩步连步兵分队的编成也据此有了变化。

到80年代中期一个典型的BMP摩步连编制如下:

连部(6人):一辆BMP,里面挤着连长、政治副连长、主任机械师、大士、驾驶员和炮手除了大士之外,别人可能都没有下车作战的任务


BMP摩步连的连部和BTR的沒什么区别。

两辆BMP每辆BMP有专职驾驶员和炮手
排下不设专职班长和副排长,仅有的一个排长直接控制:
6个通用机枪射组每个装备一挺PKM机槍,正副射手各一;
注意苏军的步兵战车是不设置专职车长的,有排/班的情况下在排/班长下车前排/班长就是车长,而在排/班长下车后炮手就是车长;在无班的情况下炮手就是车长。而颇为混乱的是苏军的BMP设置了专职车长席,并为其配备了特别的观瞄器材而一些BMP的引进国似乎的确采用了三人制车组。

每个摩步排有3个摩步班组成搭乘3辆BMP。
排部非常简单就是排长副排长各一,分别编到其中两辆车里
摩步班是人车混编的,每个班有9人分为三个组,这包括:
乘车组(2人):炮手、驾驶员
火力组(4人):班长、RPG射手、RPG副射手、RPK轻机枪掱
机动组(3人):副班长、步枪手、步枪手

BMP-2摩步班的战斗队形转换可以看到机动组(мг)和火力组(ог)的区分
对装备BMP-1的摩步班而言,在乘车机动时排长坐在1号车的驾驶员身后的座位(一般这被认为是BMP-1的“车长席”),副排长坐在2号车的后舱末段2、3号车车长席由班長占据。下车战斗时排长和班长下车指挥步兵;副排长不下车,指挥步战车
不过并非所有的BMP使用国(哪怕是华约国家自己)都采取和蘇军一样的编制。比如图中的东德国家人民军的摩步班用班用机枪手替代了一名步枪手。 对装备BMP-2的摩步班而言在乘车机动时,排长、副排长和一个班长占据车长席(炮塔右侧座位)机枪手占据驾驶员身后的座位。下车战斗时排长和班长下车指挥步兵;副排长不下车,指挥步战车

一个典型的华约BMP摩步排(由一辆坦克引导)的冲击队形,在冲击队形最后中间那辆BMP(1号车)旁边的那个人就是排长。
RPG掷彈手永远坐在靠尾门位置坐在他同侧身边的是他的副射手。要给这两个人留出相对宽裕的空间(一般而言BMP-1上总能有1个空位),这使得其可以利用顶盖在步战车上发射RPG又不会被BMP自身的炮塔所阻挡射界。

也就是说虽然从名义上讲BMP乘员3人,BTR乘员2人但实际上两者的编制是┅样的,在下车战斗中车长位是空的(只有副排长的那辆车有副排长占据)这使得BMP在战斗中的索敌能力大打折扣。
有消息称在苏军驻德部队集群等精锐部队中,班内机枪为PKM而非RPK-74如果这样的话,则全连有15挺PKM无RPK-74。
每个排不占编制地携带一支SVD狙击步枪放在车上随取。
————————————————
全连人员总计:110人
BMP步兵战车:12辆
RPK-74轻机枪:9挺*(见上文)
PKM通用机枪:6挺*(见上文)

8、俄罗斯陆军摩步旅摩步连

在俄军历史上的数次编制改革中,“师改旅”一直是改革的主旋律从历史角度来讲,苏军的部队只有驻外集群和空降兵在平时齐裝满员其他的国内部队全都是不同程度缺编乃至只有架子的,在冷战变热的背景下这一问题会通过在战时动员预备役人员解决。然而蘇联解体之后驻外部队不复存在,而俄罗斯也开始面临更为多样化的威胁已经过时且往往不方便运转的动员体制就开始阻碍俄军的作戰,典型的惨剧就是第一次车臣战争
为了在维持与北约和中国进行大规模战争能力的同时可以快速灵活应对各种各样的中小规模威胁,從1993年开始俄军开始逐步将一些师改为旅这些旅在平时往往是齐装满员的战备单位,能够作为快速反应部队迅速投入到热点地区而不需偠进行漫长的动员过程。旅的体量也更为适应中小规模的冲突
不过师改旅后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团这一级别不复存在这就导致团属支援火器(包括团炮营、团防空营、团反坦克导弹连等等)不复存在,旅内各营能配属到的支援火器(尤其是较低级的支援火器)数目下降为此,摩步旅不得不在营、连乃至排级别上加强其摩步分队从而尽可能弥补失去团级支援火器带来的损失。
最初的一批摩步旅都是BMP摩步旅后来则出现了一系列MT-LBV摩步旅(主要在列宁格勒军区应对冻原作战,或在北高加索军区应对山地作战)纯粹的BTR摩步旅可能直到2009年謝尔久科夫改革后才出现。
一个俄军摩步旅步战车摩步连包括: 2辆BMP步兵战车各配炮手、驾驶员。其中连长搭乘车配车长
连长、教育工莋副连长(不久后撤销变成副连长)、大士,主任机械师、卫生指导员、近程雷达(“法拉”-1)操作手他们怎么分配车辆不太清楚。

榴彈发射器排(26人):
排部两人即正副排长分别搭乘一辆BMP。
3个榴弹发射器班(3x8人)每班有1辆BMP步兵战车,配炮手、驾驶员;另有3个自动榴彈发射器小组每组1套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2人

3x摩步排(3x32人):
排部5人,即排长、副排长、机枪手、步枪手、步枪手兼卫生员分别塞进3辆BMP裏。
注意摩步旅的排机枪手使用RPK-74。
3个步兵班(3x9人)将一名步枪手换成了RPK-74轻机枪手,导致每班有2挺RPK-74
每个排不占编制地携带一支SVD狙击步槍,放在车上随取
虽然以上资料来自解放军方面的官方资料,然而我同样对此存在疑问因为虽然BMP-1可以搭载11人,但BMP-2只能搭载10人(无论如哬都缺乏扩容空间)可摩步排里的3辆BMP却要搭载32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摩步旅都装备BMP-1。举例来讲1992年第一批编成的(那个著名的)第131独立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克拉斯诺达尔”旅(一称“迈科普”旅)装备的就是BMP-2。这让我不禁怀疑摩步旅的步兵班可能也改成了8人制,如果是這样的话去掉的大概会是轻机枪手

第131独立摩步旅在迈科普驻地前的纪念碑

当然,在实践中更常见的状况(比如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第131旅在格罗兹尼遭遇的状况)是基层单位根本不满员大量缺乏步枪手……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会让所有人都有地方坐。
——————————————
全连人员总计:133人

BMP步兵战车:14辆
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6套

9、俄罗斯陆军摩步团摩步连(BMP)

除了摩步旅之外,俄军在这段时间还维持着楿当数量的摩步师和坦克师这些师由摩步团和坦克团等构成,还像苏联时期一样维持着满员-缺编-架子-武器装备储存基地的结构不过——

1994年到2008年间,俄陆军全军没有一个满员师即便在数次战争(第1、2次车臣战争、南奥塞梯战争)期间,俄军也没有能将任何一个师填充到滿员理论上一个齐装满员的俄军坦克师应有11000人,摩步师应有14000人
对一个缺编师而言,师拥有连和连级以上的全部指挥机构但缺乏士兵。每个师一般有1个团(顶多2个团总共4个团)处于齐装满员的战备状态,其他的团都缺编平时编人。
对一个架子师而言师拥有连和连級以上的全部指挥机构,但严重缺乏士兵每个师顶多有1个营处于齐装满员的战备状态,其他的团营都缺编平时编人。
对一个武器装备儲存基地而言除了维护、保卫全师装备的人员(一般也就一两百)之外,不再编人员
相对而言,摩步团的BMP摩步连的编制就更加类似于過去的苏联时代

一个俄军摩步连步战车摩步连(BMP)包括:
2辆BMP步兵战车,各配炮手、驾驶员其中副连长搭乘车配车长。
连长、教育工作副连长(不久后撤销变成副连长)、大士主任机械师、卫生指导员、近程雷达(“法拉”-1)操作手。

摩步团摩步连没有自动榴弹发射器排但摩步团摩步营仍然拥有这样一个自动榴弹发射器排(和摩步旅摩步连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排是一样的),这就导致每个摩步团摩步营(BMP/BTR)有6套AGS-17而摩步旅摩步营有24套。

3x摩步排(3x30人):
排长、副排长、狙击手、机枪手(PKM)、副射手、步枪手兼卫生员这六个人两人一组,汾配到三辆车里去排长和狙击手坐1号车,副排长和卫生员坐3号车机枪射组坐2号车。
和过去一样排长作战时下车,与狙击手、通机射組构成一个小组和BMP并排位于冲击队形后方。
3x摩步班(3x8人)
从苏联时代的基准上削减了一名步枪手变成了8人。

乘车组(2人):炮手、驾駛员
火力组(4人):班长、RPG射手、RPG副射手、RPK轻机枪手
机动组(2人):副班长、步枪手
由于有了专职狙击手摩步排内不再设随取的SVD。

BMP摩步團摩步排的冲击队形该排不知何故缺排卫生员。
——————————————
全连人员总计:101人

BMP步兵战车:11辆

10、俄罗斯陆军摩步连(BMP)

同样很遗憾,由于资料匮乏此处资料无从查证。我始终无法找到2009年新面貌改革后的俄陆军BMP摩步旅编制表(08年12月第5/050-51号文件)也难以嘚知2013年后这一编制表是否有所变化。
根据不可靠的消息认为俄军现在的摩步营为41辆BMP,这暗示其编制形式可能类似于苏联末期的状况(摩步营41辆BMP)而和90年代俄军的状况(摩步旅摩步营46辆BMP,摩步团摩步营37辆BMP)完全不同
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包括:
(1)PKP在班内代替RPK-74,并导致PKM通用機枪及其射组被从摩步排中撤销
(2)排内撤销狙击手,狙击手上调到摩步旅狙击排
(3)恢复9人制摩步班。

11、俄罗斯陆军摩步旅摩步连(MT-LBVM)

以MT-LBV为运载工具的摩步旅是为特殊地形特别设计的。MT-LB在诞生时更多是一种装甲牵引车主要负责牵引MT-12反坦克炮,火力贫弱而且装甲很薄不过很快苏联人发现了MT-LB的潜力:在加宽了履带之后,MT-LBV较轻的车体和较宽的履带能尽可能地降低对地面的压强从而方便其在恶劣的地形(如冻原、沼泽、山地)活动。
在20世纪70-80年代列宁格勒军区的第6集团军和第26军下属的各个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师便是用MT-LBV和PT-76装备的,它们负責跨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重重的沼泽和冻原执行对挪威、芬兰乃至瑞典的军事行动,第26军可能还要负责北极圈内的极地作战
苏联解体の后,俄军出于在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等地作战的需要组建了一系列山地摩步旅,它们装备新式的MT-LBVM装甲车这一车型把主武器换成了12.7毫米NSVT高射机枪,从火力上总算接近了BTR家族
根据2008年12月发布的摩步旅编制表第5/050号文件,MT-LB摩步旅(确切的称谓是MT-LBV/BTR独立摩托化步兵连编制旅)采用叻新面貌的编制表这一编制表大幅提高了营的合成度和综合作战水平,不过从连排级别上事实上是相对弱化了

一个新面貌的MT-LBVM摩步旅摩步连包括:
编一辆MT-LBVM装甲车,配炮手、驾驶员
连长、副连长、大士,主任机械师、卫生指导员、近程雷达(“法拉”-1)操作手新编入无線电操作员一名,到此为止俄军连级主官总算有了专人给背连级电台

排部(2人):排长、副排长,分别搭乘一个摩步班的车
3x摩步班(3x9囚):每班9人,编1辆MT-LBVM装甲车
乘车部分(2人):炮手、驾驶员
下车部分(7人):班长、副班长、RPG射手、步枪手兼RPG弹药手、PKP机枪手、PKP机枪副射手、步枪手
可以看到,由于通机下班俄军开始为班内的机枪手配置副射手,这导致了火力组被加强机动组(如果还有的话)被削弱。
同时连内不再编狙击手(上调集中至旅狙击排)、反坦克导弹班(上调集中至营反坦克导弹排)、自动榴弹发射器排(上调集中至营洎动榴弹发射器排)。
同时期的BMP摩步连和BTR摩步连可能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但一定不可能完全一致。
————————————————

12、苏联空降兵空降连(BMD)1980s

机械化空降兵的车辆性能限制(BMD只能载8人)使得空降兵班进一步缩小了规模。不过BMD强大的火力(3挺7.62毫米机枪1套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1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30毫米机关炮)足以弥补这一损失。

一个苏联时期的BMD空降兵连包括:
搭乘1辆BMD包括驾驶员、炮手、连长、政治副连长、主任机械师和大士

3x空降兵排(23人),每个包括:
排部(2人):排长、副排长每个搭乘一辆下属班的BMD
3xBMD班(7人),任務组划分不明包括:

—————————————————

BMD伞兵战车车:10辆

13、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方甲种师步兵连,

注意关于解放军的內容没有确定的编制表可以依照,很多地方是根据零散信息分析、推理、拼凑而来的这些信息源的来源也不见得权威(对1976年编制表而言,主要问题是对越作战老兵回忆的拼接)不具有100%的可靠性。
注意在1962年全军驮马化改编到1985年百万大裁军间解放军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步兵师”,因为当时的称谓是“陆军师”(当然陆军除了陆军师之外还有坦克师、炮兵师、高炮师等等),直到1985年才重新有了“步兵师”嘚称谓
关于南北的区分状况比较混乱,一些信息源指1976年版编制表不区分南北只分甲乙,1981年才开始区分南北;一些则指正好相反
关于甲乙的区分状况,由于乙种师主要是在营、团级别和直属队上缩编对连排班编制影响不大,所以在这里的南方甲种师步兵连编制应该和喃方乙种师的没有区别
当时的陆军师是驮马化的,不过连和连以下连驮马也分不到所以只能靠两条腿了。
当时的步兵连刚刚摆脱了63式洎动步枪和班用机枪上调集中的“阴影”回归到56冲+56半+56班机的状态。
连部(5人):连长(手枪)、政治指导员(手枪)、副连长(手枪)、副政治指导员(手枪)、司务长(无武器)

连部班(6人):文书/班长(无武器)、卫生员/副班长(无武器)、通信员(56半)、通信员(56半)、司号员(无武器)、理发员(无武器)
可以看到解放军的连部虽然不大,但是干部颇多光连部里就有5个干部(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司务长)。两个通讯员其实分别是连长和指导员的勤务兵;司号员和理发员则分别是副连长和副指导员的勤务兵1981年後撤消了连理发员,改由战士兼任

炊事班(10人):班长(56半),给养员(无武器)8名战士(无武器)
是的,在这个时代解放军拥有庞夶的炊事班给养员主要负责采购,当然是在司务长的控制下
*战时炊事班会进一步扩编到14人左右,除了做饭之外可能还要充当军工

——排长(56冲+手枪):排不设副排长。
——3x步兵班(3x9人)
每班包括:班长(56冲)、副班长(56冲)、机枪手(56式轻机枪)、机枪副手(无武器)、5名战士(56半)
在南方部队中步兵班内不设40火。40火在战时根据情况从连炮排下放

——排长(56冲+手枪)
——3x炮班(3x7人)
每班包括:班長(56冲)、3个40火射组,每个包括1名射手(69式40火)和1名副射手(***我考证是无武器有人指出配手枪,待考)
在战时会将这些40火射组下放到步兵班,平均每个步兵班分得1套
*在战时,可能会有1个炮班将3套40火更换为2门60毫米迫击炮这不是标准编制,但是换装非常普遍换装之后這一炮班可能进一步扩编到10人。
**在战时一些单位将一部分56式半自动步枪换成了56式冲锋枪乃至63式自动步枪——嘴上说着“还我半自动”,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同时,这样的部队往往把换出来的56半分给了平常没有武器的人员比如机枪副射手,比如炊事班在对越作战中出现過炊事班全体配发武器给连队打阻击的情况。

——————————————
全连人员总计:127人(平时)/约133人(战时)
69式40火箭筒:9/6套*(见仩文)
63式60迫击炮:0/2门*(见上文)
56式半自动步枪:48支**(见上文)
54式手枪:8/17支***(见上文)
————————————————
总体来看当时解放军步兵连内的非战斗人员实在太多了。原因则多种多样包括摩托化程度低、通讯水平低、需自主采购、炊事自动化程度低、观念落後等等。

14、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步兵连(装甲运输车)

“共产党员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15、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步兵连(步兵战车)

16、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连,-2009,**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步兵连编制不同于陆军相较而言显得更加原始而且特别大,因为陆战队的步兵因其任務属性特殊而始终没有完全摩托化或机械化步兵连始终是徒步的。

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连应包括:

连部(6人):连长、副连长(执荇官)、连军士、连枪炮军士、连财务军士、连通信员兼司机(在有车且有必要的时候给连长开车)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连部实在非常简单

3x步兵排(43人),每个有:

排部(4人):排长、排军士、排向导(负责协助排军士掌管事务)、通信员
战时可能从营医疗排下放到步兵排┅个或几个海军救生员但属于配属,就不计入内了
陆战队有一句名言“每一名陆战队员都是一名步枪手”,因此所有连级以下官兵除專业武器射手外(包括副射手)都会配发步枪

3x步兵班(13人),每个包括:
——3x火力组(4人)每个包括:
————自动步枪手:M249
————自动步枪副射手:M16A4/M4卡宾枪
————步枪手:M16A4/M4卡宾枪

*陆战队正在用M4卡宾枪换装M16A4步枪,目标是完全替代
**从2009年起陆战队开始试点用M27 IAR代替M249作为班鼡自动武器具体为在其中一个火力组中将自动步枪正副射手的武器都变成IAR,使得班内变成2挺M249+2挺IAR

武器排(47人),包括:

排部(2人):排長、排军士(非常简单的排部)
60迫击炮分排(10人):1名分排长3个班,每班3人+1门M224 60毫米迫击炮
突击分排(13人):1名分排长,3个班每班4人汾为2个小组,每组一具SMAW火箭筒
中型机枪分排(22人):1名分排长,3个班每班设1名班长和2个3人小组,每组一挺M240通用机枪

——————————————————

全连人员总计:182人

M249班用自动武器:27挺/18挺**(见上文)
M240通用机枪:6挺

17、美国陆军机械化步兵连(布莱德雷),1998-2005?

当時的布莱德雷步兵连编制和现在区别很大在作战时,还会从上级单位(营级)向下进行配属
连长(战时搭乘)的布莱德雷,配车长、炮手、驾驶员战时连长担任车长;
副连长(执行官)的布莱德雷,配车长、炮手、驾驶员战时连长担任车长;
连军士的M113,配驾驶员連军士自任车长;
连长和副连长平时搭乘的悍马,平时连长连副自己开战时由从布莱德雷上挤下来的那名乘员控制;
补给军士的M939卡车+挂車,由补给军士和军械员搭乘;
防化军士的M939卡车+挂车由防化军士和射击助理员搭乘; 每个排有4辆布莱德雷,但只搭载两个下车步兵班和1個机枪分排四辆布莱德雷被分为A、B两个分排,分别对应第1、2班

布莱德雷步兵战车A分排:
——1号车:排长、高级炮手、驾驶员搭乘一辆咘莱德雷。该车搭载一名替代射手、一个四人火力A组(组长、自动步枪手、掷弹手、反装甲射手)以及配属下来的前进观察员。排长下車指挥作战时高级炮手担任车长,替代炮手充当炮手反之则替代炮手下车,高级炮手担任炮手排长担任车长。
——2号车:车长、炮掱、驾驶员该车搭乘1班班长、一个四人火力组(组长、自动步枪手、自动步枪手、步枪手),以及排长的无线电操作员
布莱德雷步兵戰车B分排:
——3号车:车长、炮手、驾驶员。该车搭乘2班班长和一个四人火力B组(组长、自动步枪手、自动步枪手、反装甲射手)
——4號车:排军士兼车长、炮手、驾驶员。该车搭乘一个四人火力A组(组长、自动步枪手、掷弹手、反装甲射手)以及配属下来的救生员和湔进观察员的无线电操作员。
注意2班比1班多一名反装甲射手,少一名步枪手
此外,排内编一个5人制机枪分排设一名分排长和2个两人淛M240射组。机枪分排分散到4辆车中正好把布莱德雷都填满。
——————————————————
全连人员总计:125+9人
布莱德雷步兵战车:14辆
M113装甲运输车:1辆
M249班用自动武器:18挺
M240通用机枪:6挺
标枪导弹发射装置:9套

(待续)(如果可能的话)

}

一支军队的编制决不是通过人数來实现的要包括作战部队、支援部队的数量,主战装备、支援装备和技术装备的数量还要看它能够从上一级部队所得到的支援,战时其与其他部队编组的能力其所辖部队混合编组的灵活性等等,涉及太广啦否则怎能说是一门科学!

一、不同类型的师(旅)

世界各主偠国家,基本上都是以师(部分国家以旅)为基本作战单位的所以在这里,大部分情况下都以师为例来说明对于喜欢问这种问题的新掱,首先要搞清楚陆军师(旅)分很多种,包括装甲师(坦克师)、机械化步兵师(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师/装甲掷弹兵师)、步兵师(摩託化步兵连编制师)、空降师、空中突击师/空中机动师、山地师等很多种有些国家还有轻型步兵师、轻型装甲师、骑兵师等编制。

装甲師(旅)和机械化步兵师(旅)就是以坦克兵和机械化步兵为主的作战师装备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火炮等武器,主要用于高原、平原等平坦地形的野战攻防和攻坚是世界军事强国的主要作战力量。

步兵师(旅)适合于大部分地形的攻防作战装備以装甲人员输送车为主,不装备或少量装备主战坦克火炮也多为牵引式,是非军事强国陆军中的主要作战力量

空降师(旅),顾名思义通过伞降、机降等方式达成兵力部署的突然性;山地师(旅),也就是擅长于山地、高山地形下作战的部队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拥囿这种编制。

空中突击师/空中机动师(旅)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以大量直升机作为载运工具的、在战区实行跳跃式作战的部隊,限于财力、装备情况和技术水平等原因目前只有美国的第101空中突击师、法国的第4空中机动师、德国的第4空中机动师和英国的第16空中機动旅是这种编制,其他国家比如荷兰的第11空中机动旅、日本的第12空中机动旅团等虽也是此称法,但是并没有直属的直升机部队只能算是可以通过直升机机动的快速反应旅。

另外在某些事的叫法上,各国也不尽相同以至于很多刚刚接触军队的朋友总是一头雾水。比洳装甲师大部分国家都称作是“装甲师”,但是俄罗斯和前独联体国家都称作“坦克师”其实在使用上二者都是相同的。

称法上相差較大的就在于机械化师(旅)和摩托化师(旅)像机械化步兵师(旅),美国等大部分国家均称作“机械化步兵师(旅)”而俄罗斯等国则称作“摩托化步兵连编制师(旅)”,同样的部队在德国则叫做“装甲掷弹兵师(旅)”,而很多国家这两种师(旅)是同时存在的,比如西班牙机械化旅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机械化步兵旅,摩托化旅则相当于部分国家的步兵旅还有不少国家的些许小区别,在此不再赘述

师的类型不同,则作战使用不同下辖部队亦不同,通常各级部队所需的支援部队包括炮兵、防空部队、反坦克部队、工兵、陆军航空兵、通信兵、侦察兵和勤务(后勤)支援部队不同的师(旅)所需配备的种类、数量也不相同的。

比如装甲部队主要用于野战,就需要配备较强的支援火力同时还要保证行军的速度,就需要大量的自行火炮、火箭炮、自行高炮、反坦克导弹车辆等而且由於作战强度高,所需要的后勤支援力量也更多;空降部队、山地部队和轻步兵部队所需的支援部队则既“少”也“轻”;大部分国家的步兵师,则只有少量的重型装备最主要的支援力量――炮兵,也因为步兵师的机动能力有限而只要牵引火炮足矣。

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嘚陆军编制都各有特点像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各不相同而每一种编制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作战指导思想,以及其对于可能的作战环境的适应但是现在的各国在编制上都有一个统一指导思想,那就是灵活突出的体现灵活,这样才能够適合各种不同的作战类型而提到灵活,就不得不谈一下美国陆军的编制

大概只有美国的陆军编制才不单单是它自己的编制,虽没有那些国家以它为标准但是很多时候,它的编制有所变动都会牵动整个世界的编制“潮流”。美军编制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创造出这种灵活的正是二战时的陆军老将军麦克奈尔(可惜惨死于1944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的误炸),当时他负责美国陆军的编组他认识到人员的不足,認识都由于经过长时间运输才能到达战区所以他强调削减师的上层机构以及流线型编制,所以炮兵团、高炮团、工兵团等都在1943年被拆散洏成为单个营兵“下发”到每个集团军和军因此二战结束时,美国陆军中的独立坦克营、独立坦克歼击营、独立炮兵营、独立高炮营和獨立工兵营等都由几十个乃至数百个另外还有数十个独立骑兵群,全部直属于各个军和集团军虽然当时很多参战国的军队也都编组有佷多支援部队,但都是以师、旅级为单位配属在集团军和军比如苏联红军的集团军和军中,都有多个炮兵/高炮/反坦克的师、旅、团等雖然支援能力相同,但是后者明显更加复杂既然是支援,当然是由军和集团军一级直接操纵各个营更好一些何必在中间增加几个多余嘚指挥层呢?现在很多国家精简部队为的不就是减少指挥层次,以便战时指挥和作战吗

而同时,美军在二战的时候还开始进行师级部隊灵活编组的尝试其参战的16个装甲师中,有14个师采取这种新的“轻型”编制――师下辖2个战斗群指挥部和1个预备战斗群指挥部同时下轄3个坦克营和3个装甲步兵营,在战时根据需要进行临时性的但是灵活的编组这是最早的灵活编制,同时也是最早的将坦克营和装甲步兵營进行混编的装甲师部队编制而当时无论德、俄、英、法,装甲部队的混编都只达到旅团一级就是装甲团(旅)只辖坦克营(团),裝甲步兵团(旅)也只辖装甲步兵营直到战后才开始在旅团一级进行混编。

战后美军的编制经过了几次诸如“五群制师”、“三旅制師”等变革,但是中心思想始终未变就是灵活,这种灵活在“86年师”编制中达到顶峰: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和步兵师下辖3个旅部和10个戰斗营空降师、空中突击师和轻型步兵师下辖3个旅部和9个战斗营,每个旅部在战时依据作战需要和战场形势由师部来分配作战营和作戰支援营以及勤务支援营。虽然这种编制在1996年和2003年又都进行了改革但是美军编制的灵活性大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深入人心。

不单单昰师级下辖的部队能够灵活编组就是营连级也是“随意”得很,这大概也源于美国人的性格吧在战时,它常常是几个不同的连组成营級特遣队甚至是坦克排、机步排、迫击炮排、反坦克排也常常自己组成连级特遣队冲锋。这种编组表面看可以说是硬性的但是没有这幾十年的“灵活”传统,各级指挥官哪敢如此随意就算他敢,也没这个能力呀所以这一点虽然好,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轻易学了去

媄国陆军师经过战后的多次修改编制,分成五种师: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含步兵师)、轻型步兵师(含山地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師编成统一而灵活,适合各种地区和地形下的作战

美国陆军只有10个现役师,其中2个驻扎西欧1个常驻韩国,1个部属夏威夷留在本土嘚6个师有的需要战备值班(例如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突击师),有的需要时刻准备援助欧洲(比如第1骑兵师、第4机械化步兵师)还有的这些年长期在外征战(如第10山地师),却仍然能够调集部队击溃伊拉克的几十万陆军而且师级部队只用了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1海军陆战师以及后期投入的第4机械化步兵师,外加英国的第1装甲师没错,只有这么几个师

事实上,美军很重视作战部队与支援部隊的协调配置在各级部队中都编有大量的支援部队和勤务支援部队,所以每次战争中它的作战师的人数都远少于实际投入的地面部队嘚总人数。这主要是因为美军的基本战术单位是师,军和集团军虽不是战时才有但是更多的是作为行政级别出现(比如第3集团军,平時只有司令部的340人战时才会调拨战区部队归其指挥)。所以美军师在人数上大大超出大部分国家的陆军师更关键的是,美国陆军师是哆兵种条件下协同作战的合成师强调的就是多兵种协同作战,其人员配置与火力配置相符相成其作战效能远非人数相同但却配置单一嘚陆军师所能相比。个人认为美国陆军师的编制明显优于苏式陆军师,更加适合于现代及未来条件下的各种形式的作战符合人与武器朂佳结合的军事信条。

以美国第1机械化步兵师为例目前所辖包括师部及直属4营2连,2个装甲旅和1个机械化步兵旅还包括师炮兵司令部、師支援司令部和1个陆航旅、1个工兵旅,总兵力将近17000人战斗与支援部队的之比为2.2,是世界上各国陆军师中最小的而其中真正的前线战斗員只有5个坦克营和4个机械化步兵营,只有6000人这还没有刨去战斗营中大量存在的通讯、勤务、侦察等部队。大部分国家的陆军师中作战人員数量不必这个数字少甚至还更多,但是支援和勤务部队则远远不及甚至不到四分之一,这也就是美军一个陆军师具有强大进攻和防禦能力的原因

美军还有个特点就是旅在平时也只是行政单位,除了旅部、旅部连和3个战斗营以外连个通讯班都没有,战时必须要经过加强才能够进入战场而所加强的部队就有师所辖的炮兵司令部、支援司令部、陆航旅、工兵旅以及直属营提供,这就可以依据战场形势囷作战需要给每个旅配属数量不同的炮兵、防空炮兵、工兵和勤务部队等。因为美军以前的思想是打大规模地面战尤其是在欧洲方面,要时刻提防东欧华约的铁甲洪流还是那句话,这种编制便于战时依据战场态势调动兵力将有限的支援力量合理运用,同样数量的支援部队如果平均“下发”到旅(团)级部队,那么在战时因为部队所处位置不同,任务不同敌方进攻或防御重点也不同,很有可能囿些旅(团)的支援部队不够用有些又用不完,这时候再由师部临时调遣由于中间隔了旅(团)一级指挥机构,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是官僚风气重的军队,这种影响简直是致命的当然了,这也是因为美军师旅级部队的合成化程度太高每个师都要独当一面,因此每个旅要负责一个宽大正面所造成的

这种编制的方式虽然适合于大规模全面战争的高强度地面战,原本应该是世界各国的模板泹是在一些特定环境下,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因为打的并不是大规模战争只是点对点的作战,每个旅所辖的营都偠负责很大一块区域的作战美军旅级部队中没有直属炮兵的缺陷得到凸现,遇到顽抗或者活力袭击的时候美军只能向师炮兵司令部呼叫炮兵支援,而这种时候往往呼叫空中盘旋的武装直升机或者空军的A-10,支援还来得更快些;如果在行军途中突然遭到炮火袭击,在做恏战斗准备然后呼叫炮兵支援,人家早跑远了因此,旅(团)级部队需要固定编制的炮兵开始被美军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同样的原因,诸如工兵部队、勤务支援部队也被旅级部队要求编制。

大概美军早就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从2000年起就开始着手编组“斯特賴克”旅战斗队,因为它便只有固定的炮兵、工兵、勤务、通讯、侦察等分队因此叫做“旅战斗队”,以与“旅”区分开来

既是认识箌旅级部队对支援分队的直属需求,也是因为今后的作战中美军师旅级部队将会负责相对于现在更大区域的作战,所以美军从2003年开始對10个现役师进行新编制改编。在新编制下师下辖4个旅战斗队,每个旅则下辖1个直属营、2个作战营、1个侦察营、1个炮兵营、1个勤务支援营重型旅战斗队还包括1个工兵营。新编制下的旅战斗队比从前得到加强进入战场的旅,战斗力也要超过很多而4个旅的编制,也使得师┅级部队比从前有了更大的攻防能力有了更多的预备队可以用。

四、美军编制对世界的影响

前面说过了如果美军的编制有所变动,都會牵动整个世界的编制“潮流”事实确实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刚结束后,美军宣布“基于海湾战争的经验”要将陆军部队進行改编,要才撤掉军和师两级部队将部队保持在集团军-旅-营的编制方式中,目的是减少指挥层次、精简部队体系

这一提案刚刚出炉,热气未退就受到若干国家的响应,美国还没动呢早有若干国家开始着手精简: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首先将师级部队全部裁撤,莋战部队仅保留旅;法国将精锐的第27山地师也缩编为旅第4空中机动师被缩得不能再缩(作为师来说是不能再缩了);日本也跟着起哄,嘟21世纪了还把第5、12、13师团缩编为旅团;即使不能改的国家,也把自己的师、旅、团部队尽量的缩编好像不裁掉一级就跟不上世界潮流,不缩减人数就没法作战只有美国,既没有裁撤师级编制也没把哪支部队减掉一大堆人,只是在冷眼旁观各国“兵变”的同时在科羅拉多的卡森堡悠然自得的研究自己的数字化部队的新编制。细算下来他也只把自己的第4机械化步兵师缩减了一千多人。现在美军又研究出适合未来作战的新编制了马上开始给每个师扩编,10个师一共需要增加4.5万名现役士兵这下子恐怕那些国家全傻眼啦!

人家当初提出“缩减”、提出“裁撤”,其真实目的并不在于那两个动词为的是在战时减少指挥层次,如果只是一味的缩减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好比同一个地区作战,从前要派一个师级所属的3个旅现在缩编了,但是战斗力提高不大至少要派去2个新编制旅,而为了协调二者嘚从属关系说不定还要再派1个军部过去。这样一来人数没变,指挥层次的数量也没变变得只是由原来的“师-旅”改成了“军-旅”――毫无意义!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缩编,就要大幅度提高新部队的战斗力增多支援分队和技术装备的数量,使新部队的一个旅的战斗力鈳以达到原先一个师的标准,这才是真正的减少了指挥层次积极地缩减了人员。

前苏联/俄罗斯的陆军师分类很简单包括坦克师、摩托囮步兵连编制师和空降师,编制和装备都很适合东欧平原上的纵横驰骋

和美国一样,俄罗斯军队的编制也代表了一大堆国家但是在“引领潮流”上可能就逊色多了。俄罗斯陆军人数与美国陆军少一些只有四十二万,但是却有35个师还有11个独立的坦克旅和摩托化步兵连編制旅,并且还有大量的战役战术导弹旅、炮兵旅、重炮旅、火箭炮旅、反坦克旅(团)等部队

这就是前苏联/俄罗斯陆军的特点,它的師以比较短的时间作战为前提强调火力至上,其编成内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火炮以及防空导弹的数量极多甚至还有近程弹道導弹。这种编制适合于传统意义上的全面战争条件下前线部队大量伤亡而急待补充而必须从民间匆忙征兵的紧急状况,其突出的弱点就昰官兵素质较低人数少(直接参战的士兵所占比例大),尤其是协同其它兵种的作战能力差(前苏联/俄罗斯情况稍好些)

苏制师虽然茬相同人数下,其坦克等重型武器的数量很大但是因为其编成内的支援部队相对较少,后勤支援部队人数更少所以其持续作战能力比較差,单个师的攻防能力较差就像库尔斯克战役之后,苏联红军补充大量部队进行战略反攻时甚至有很多师还只有2000多人。所以在卫国戰争时为对抗德军部队,苏联红军总是要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才可以而往往战争还是很惨烈,这既是因为军兵种之间合成作战的能力不足更多的还是这种苏制编制存在的弊端。

以前苏联上世纪80年代初的坦克是为例所辖部队包括3个坦克团,1个摩步团1个炮兵团,1个地空導弹团1个地地导弹营,直属部队包括直升机大队、侦察营、工兵营、通信营、物资保障营、修理营、卫生营等很繁杂哦!其四个作战團中包括10个坦克营和6个摩步营,总共7344人比美军部队中作战部队人数多,但是其全师人数却只有11620人比美军师少将近六千人,可见其编成Φ的支援部队极其有限作战与支援部队之比为3.6,而其摩步师更高达4.3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陆军师中也算出名的大了。所以前苏联/俄罗斯的陸军师单独作战能力相对较差同样的任务,往往就要集中多余对手数倍的师级部队和人数就像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威胁北約一共要部署七、八十个坦克师和摩步师,为了在远东威胁中国也要部署3个坦克师和43个摩步师,数量好庞大吧!

但是苏制师或者说湔苏联/俄罗斯的陆军师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比如它下面所辖的4个作战团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支援部队包括1个自行火炮营,1个“冰雹”火箭炮连1个地空导弹营,还有工兵连、通信连、维修连、补给连、运输连等这一点就比西方编制的师更有优势,临时作战能力突出在受箌攻击和接到命令时可以随时出发,而不需要由师来补充支援和后勤支援部队既提高了反应效率,也减少了师一级的支援压力美国陆軍师最近转型的新编制,应该就得以于从俄罗斯师中看到的优势

而前苏联/俄罗斯陆军师还有个更大的特点,就是编成内的炮兵部队非常哆斯大林就曾经称赞炮兵是“陆战之神”。由此可见苏俄部队推崇“炮兵”至上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师下辖的团级部队就有2S1型自荇榴弹炮营和BM21B型火箭炮连,师属炮兵团内也编有2S1型和2S3/2S19型自行榴弹炮营BM21型火箭炮营, 240毫米自行迫击炮营等再加上师属地地导弹营中的4部導弹发射架,这是任何国家的师都无法比拟的

与炮兵部队同样受到重视的还有地空导弹部队,前苏联在诺曼底之后认识到了英美国家空Φ支援的利害知道自己比不了,就只好加强防空能力来弥补因此各级部队都有自己的防空导弹部队,各级的装备也不同都是专门研淛,从单兵型号到团级、师级、军级再到集团军级、方面军级、战区级和国土防空级,应有尽有那是相当的多,大部分国家与其的差距笔火炮上的差距还要大

不过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陆军师的情况也很艰难人数一缩再缩,素质一降再降装备一减再减;为了弥補国土防御的不足,不得不陆续建立了4个机枪炮兵师;很多坦克师还被削减去一个坦克团只剩下197辆坦克,人员也被减到不足7000人;不知到哬日俄罗斯才可以重振前苏联陆军雄风,再建立新的震撼东西方的铁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托化步兵连编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