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银行柜员数钱只会数钱,辞职后不好找工作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银行柜员没关系很不好进。普通柜员和会计职业差得很远,他们懂得也较少,干的活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大好积累工作经验,所以辞职不好再找工作。

}

原标题:为什么说给大企业打工是一场难以善终的结局?

有些事情是开始很美丽,结束的没道理。

是什么样的事情呢?就是说去非垄断的市场化大型企业工作。

垄断的企业大家都知道,中国移动啊,中国电信啊,中国石油啊,包括国有四大银行,而我说的,非垄断市场大型企业,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惠普,三星,他们代表着外企里的大型企业,而我们的华为联想,则代表民营企业里的大型企业。

今天这个话题,要从网上讨论的很热闹的华为清退34岁员工开始,华为的老板任正非说,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这句话被华为内部员工和外界理解为,华为在清理,年龄大,收入高,干活不积极的老员工,此举的目的是用来节约公司的运营成本。

其实即使没有华为清退34岁员工这么严酷的做法,在这些超级大企业里工作,最终都会经历我之前所说的,开始的很美丽,结束的没道理这个过程。

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开始进入这种超级大企业确实比较兴奋,因为收入比较高,福利完善,管理规范,给亲戚朋友报出自己上班的公司也特别的有面子。

结束的没道理是指,这些个超级大企业会经常裁员,最近网上有个问题就是问,中年了,在外企失业,该何去何从。

我看了下网上的所有答案,好像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年轻人就会说,裁员也不要紧啊,有工作经验。

那么我今天就来说说,所谓的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和在大公司打工都有哪些坑。

首先我来讲讲所谓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大公司的工作经验是你离开这个平台,你的工作经验都不值钱。

为什么这么说,这些大公司的厉害之处,就是把每个工作岗位设计得高度模块化,通用化,每个人的工作技能都像螺丝钉,零部件一样的标准化,可以随时替换。

这种岗位设计的好处就是,大公司根本不怕哪一个员工跳槽,正所谓地球离了谁都转,而作为个人,每个人负责具体某一块很细很细的业务。

比如说联想的财务部门有一个岗位专门是负责全国所有人员的发票报销,他只负责干这个,如果她今天走了,明天换一个人来做就行了,包括看似很重要的技术和销售岗位都是如此。

想吃饭,那么就在这个行业继续往下干,其实每个行业就那么几家大公司,没多少可选择的余地,可以这么说,技术岗位决定了一个人一辈子的行业,至于销售岗位也是如此。

很多外行以为销售干久了,积累了客户资源,可以自己单干。

今天我来消除这种对销售工作的误解。

第一,这些超级大公司的品牌很大,你离开这个品牌的光环,你啥都不是,他们客户,你根本带不走。

我以前IT行业的领导出去根本就没有干老本行,有出去卖红酒的,有出去卖茶叶的,有去做小额贷款的,很少有继续卖IT设备的。

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你一旦离开了这个行业,客户根本不跟你,人家认的是品牌,不是你的个人,所以很多人不得不转行。

第二,销售岗位也是高度的模块化。

销售岗位可以细分为客户经理,渠道经理,行业经理,售前工程师,华为还有专门的投标经理。

大公司把销售工作也能拆开细分,每个销售其实都是在重复昨天的事。

拜访客户的一直在拜访客户,管理经销商的只负责管理经销商,给客户讲技术方案的就一直讲技术方案。

销售任务其实是由众人合力完成的,你离开了这个平台,说实话,你会发现你连一块U盘都卖不出去。

第三,销售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收集客户的信息资料,现在各大公司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都很完善,你的考核内容里也有新客户开发这一项。

大公司怎么考核你新开发的客户呢,就是要你不断地把新客户的信息录入公司的管理系统,然后公司电话销售的同事,或者客户关系部门的同事,会电话回访你填写的客户信息的真实度。

所以你开发的客户,最终还是吸收进公司的数据库,等到下一个顶替你的销售经理来了,可以继续利用这些客户资料去做业务。

大公司的任何岗位有人离开,大公司的业务都不会因此而中断,而你离开大公司,你才发现你那些工作经验,离开了公司平台,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大公司的白领们,其实和富士康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在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区别,只不过你穿得精致漂亮,在漂亮的写字间里,有咖啡喝,看上去更有品味而已。

当你的工作经验越多,你就越离不开公司这个平台,你之前所付出的时间,都是你的沉没成本,你的工作经验就是为了适应公司这套体系而服务的,对你将来的创业,干别的,没有太大的帮助,一切都需要你重新学起。

最终的结果是大公司离开你可以,而你却离不开他。

下面说说,在大公司上班的一个巨大的坑,那就是在大公司干久了,你会与社会脱节。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大公司都特别会洗脑,大公司的洗脑能力特别厉害。

联想,IBM,三星,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有所谓的入模的培训,模是模具的模,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把每个不同的人打造像标准化零件一样的人,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想法,只需要服从和执行就可以了。

洗脑还体现在公司的不断对外宣传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上。

在大公司干久的人都会把公司的牛逼当成自己的牛逼,很多人会因为公司的名气大而有优越感,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能进500强工作的人素质也是百里挑一的。

当你每天看公司内部的新闻,上面写着公司的业绩又翻倍了,公司又把其他公司收购了,你会感觉到公司很强大,很牛,其实这一切跟你没啥关系,

因为公司的洗脑,你变得虚妄和自大,你慢慢地与真实的社会脱节。

另外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体现就是,在一个公司待久了,你会慢慢习惯这个公司的一切,等你出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很难再适应别的公司了。

我举两个例子,我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美的空调,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人从美的跳槽出去后,大部分人适应不了外面的公司,最后只能乖乖地再回到美的。

其实我也不例外,我是2004年进的美的,2006年离开,在外面一个小公司干了几个月,实在受不了小公司的管理和薪酬,我最后又托人走后门,回到美的去工作。

后来在联想也是这样,我在联想干了三年,后来去了三星,在三星呆了一个礼拜就各种不适应三星的管理风格,最后咬着牙在三星坚持了半年,就辞职创业了。

这个就是大公司的厉害之处,别说适应外面的社会,就是适应别的公司都很难。

更严重的社会脱节就是你在大公司干久了,会失去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度。

这个原因很好解释,大公司的工作任务很重,经常需要加班,等你完成分内的工作,累得筋疲力尽之后,你只想怎么休息怎么玩,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2004年进的美的跑销售,早上8点起来赶公交车去跑客户,晚上很晚才回到住处,累得半死,只能洗洗澡睡觉,就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

说件有意思的事,后来我是通过看报纸,才知道互联网出了博客这个东西。

同样的事情后来又发生了一次,我在联想工作的时候,每天也忙得跟狗一样,微博都火了好几年,直到2011年底,我才知道有微博这么个东西。

为什么每次抓住风口的都是年轻人或者混的不怎么好的屌丝呢,我想是不是因为大公司的人实在是太忙了,或者他们早已对外面的世界变得麻木。

究其原因,我们所有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当你的屁股在大公司坐稳了之后,你的脑子,肯定就是琢磨自己工作上那点利益,比如说,能不能偷个懒,多弄点发票,多报销点费用啊,怎么把年休假休完啊,怎么上班迟到不被抓啊。

为什么大家都是人,有的人的目光会变得短浅,格局变得很小,难道有的天生就是个目光短浅,格局小的人吗?

我想肯定不是,而是因为你在大公司这个环境里,你就是一颗小螺丝钉,你能看到的东西实在太窄太有限,环境造就了你只能思考有限的事情,久而久之,你的大脑与这个世界脱节。

现在我又当网红又当老板,我经常会在我的朋友圈里发一些互联网的东西,我发现我原来的老同事们,已经看不懂我在说啥了。

有些人甚至在我的评论区里说,我搞的都是很虚,很不实在的东西,我看到这个只能笑笑,思想上,大家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在大公司待久的人,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和世界脱节,反而对新的事物总保持着敌意和一脸的不屑,与这个世界脱节其实比被公司裁员还可怕。

超级大公司的所有岗位都是按照模块化来设计的,那么其实这些岗位上的人是没有什么社交价值的,别说离开公司的品牌,没人会理你,就是你在公司这个品牌上,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结交和认识你。

洋洋: 那些被裁掉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大公司的弊端今天都讲到了,讲得非常全面,发现很多都和自己之间的工作对应上了。离开之前的平台,忽然发现什么好的资源都带不走,不要说大公司,小公司这些方面也是这样。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过:你加入一家新公司的第一天开始,就要为离开做准备了。当你离开的那一天,和过去的你相比,真的变强了吗?市场经济下,绝大多数企业的寿命都撑不过3,5年。这个不确定的年代,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把自己能做的做好才是最最关键的。亚马逊CEO贝作斯说过:你要想一想未来十年,什么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你要努力的方向。大企业带给你风光的同时,也夺走了你的青春,你的斗志,你的眼界,你的野心。扪心自问,这真是你想要的? 这真的可以让你使得万年船? 多多拥抱改变才是出路。

时不我待 :保持学习力,保持好奇心,减少不良的欲望,不怕改变,拥抱变化,努力干十年、二十年,不会差到哪里

Constance :我觉得大公司在毕业之初带给人的思维意识的转变都是受用终身的

刘彬: 感觉也很适用我们这种大事业单位啊 虽然是体制内的 但是岗位设置也是模块化的 今天你觉得收入低了或者没前途 明天马上就大批招人 单位根本不会留你 要想走下去走得好 唯有靠自己

究其原因,我们所有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当你的屁股在大公司坐稳了之后,你的脑子,肯定就是琢磨自己工作上那点利益,比如说,能不能偷个懒,多弄点发票,多报销点费用啊,怎么把年休假休完啊,怎么上班迟到不被抓啊。太到位了,我在亚信时期后段,基本就是这种心态。后来死气白列的想办法转型互联网,于是,自己的路一下就宽了。同样,后来混的好一些的、舒服的是去中国移动了。

DH:写出了全部精髓!这就是我选择在26岁从团队经理岗退出的原因。

山水与寻常:句句在理,大企业和体制内的情况都差不多

徐泽淇 :简明扼要总结一下:任何一家企业不养闲人,就算你自己的公司也一样。就算是这个社会也是这样现实!干就有,不干就无。

吕楷文:那像我这样即将面临就业的本科生应该如何选择呢

Leon :我这个月辞职了,很幸运又到了另外一家外企公司。我今年35岁,上面的话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离开了你原来的企业,不管是几百强,客户最多是同情你,最好还是乖乖的跟你交接工作的人再次合作。

纳兰三千: 无所谓的虚实之分,能够持续不断的拿回真金白银,让自己过得更舒服就好了。美丽的开始,没道理的结局,也就是实实在在的找下一份工作比较“实”吧!

张伟:大公司里工作的,就像盲人摸象里面的盲人

:非常认同观点,写得十分透彻!虽然我曾经在碧桂园旗下的酒店做的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岗位,但我也清楚的知道继续留下来会把我整个人的志气都给磨没了,辞职后找工作不是很顺利,但是一点都不后悔,很庆幸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做了这个决定!

深水鱼 :意思是说打工最好去小公司?

孝敏: 总结的很到位,深有同感

小满 :就跟体制内外工作的道理差不多,也看个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模式。总算明白为啥老李老是强调说一定要当官当官当官

邹玉文: 你的工作经验就是为适应于大公司的体系而服务的,这句话深感认同。

小媛子: 刚从这种市场化的大企业出来,涨不上去的薪水,升不上去的岗位,真是深有感触~现在一切从头开始!

请加微信公众号:股权内参(eguquan) 马云都在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柜员数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